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網絡安全滲透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安全滲透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安全滲透技術

    第1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目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普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及企業以及其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網絡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并逐漸成為互聯網及各項網絡信息化服務和應用進一步發展所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技術的研究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個熱門研究領域。它不僅契合所有可獲取的信息實時評估網絡的安全態勢,還包括對威脅事件的預判,為網絡安全管理員的決策分析和溯源提供有力的依據,將不安全因素帶來的風險和對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降到最低。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在提高應急響應能力、網絡的監控能力、預測網絡安全的發展趨勢和應對互聯網安全事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那么全面準確地攝取網絡中的安全態勢要素是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技術研究的基礎方向。然而由于網絡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非線性復雜系統,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使得網絡安全態勢要素的攝取存在很大難度。目前網絡的安全態勢技術要點主要包括靜態的配置信息、動態的運行信息以及網絡的流量甄別信息等。其中,靜態的配置信息包括網絡的拓撲信息、事件信息、脆弱性信息和狀態信息等基本的環境配置信息;動態的運行信息包括從各種安全防護措施的日志采集和分析技術獲取的標準化之后的威脅信息等基本的運行信息[1]。

     

    電力企業作為承擔公共網絡安全艱巨任務的職能部門,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和嚴格的規范制度,對本地互聯網安全進行持續,有效的監測分析,掌握網絡安全形勢,感知網絡攻擊趨勢,追溯惡意活動實施主體,為重要信息系統防護和打擊網絡違法活動提供支撐,保衛本地網絡空間安全。

     

    態勢感知的定義: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環境因素的獲取,理解和對未來短期的預測[1]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是指在大規模網絡環境中,對能夠引起網絡態勢發生變化的安全要素進行甄別、獲取、理解、顯示以及預測未來的事件發展趨勢。所謂網絡態勢是指由各種網元設備運行狀況、網絡行為以及用戶行為等因素所構成的整個網絡當前狀態和變化趨勢。

     

    國外在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方面很早就已經做著積極的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如Bass提出應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建立網絡空間態勢感知的框架,通過推理識別入侵者身份、速度、威脅性和入侵目標,進而評估網絡空間的安全狀態。Shiffiet采用本體論對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相關概念進行了分析比較研究,并提出基于模塊化的技術無關框架結構。其他開展該項研究的個人還有加拿大通信研究中心的DeMontigny-Leboeuf、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Yurcik等[3]。

     

    1安全態勢感知系統架構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的體系架構(如圖一),由威脅事件數據采集層、安全事件基礎數據平臺、平臺業務應用層構成。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在對網絡安全事件的監測和網絡安全數據收集的基礎上,進行通報處置、威脅線索分析、態勢分析完成對網絡安全威脅與事件數據的分析、通報與處置,態勢展示則結合上述三個模塊的數據進行綜合的展示,身份認證子模塊為各子平臺或系統的使用提供安全運行保障。威脅線索分析模塊在威脅數據處理和數據關聯分析引擎的支持下,進行網絡安全事件關聯分析和威脅情報的深度挖掘,形成通報預警所需的數據集合以及為打擊預防網絡違法犯罪提供支持的威脅線索。通報處置模塊實現數據上報、數據整理,通報下發,調查處置與反饋等通報工作。態勢分析基于態勢分析體系調用態勢分析引擎完成對網絡安全態勢的分析與預測及態勢展示。

     

    1.1數據采集層

     

    數據采集系統組成圖(如圖二),由采集集群與數據源組成,采集集群由管理節點,工作節點組成;數據源包括流量安全事件檢測(專用設備)和非流量安全事件(服務器)組成。

     

    1.2基礎數據管理

     

    基礎數據平臺由數據存儲數據存儲訪問組件、通報預警數據資源和基礎數據管理應用組成(如圖三),數據存儲訪問組件式基礎數據平臺的多源數據整合組件,整合流量安全事件、非流量平臺接入數據、互聯網威脅數據等,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分析與預警涉及的數據較廣,有效地態勢分析與預測所需資源庫需要大量有效數據的支撐,因此通報預警數據資源須根據態勢分析與預警需要不斷進行建設?;A數據平臺負責安全態勢感知與通報預警數據的采集、管理、預處理以及分類工作,并在數據收集管理基礎上面向通報預警應用系統提供數據支撐服務。

     

    1.3威脅線索分析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基于對網絡安全威脅監測和網安業務數據關聯分析實現入侵攻擊事件分析引擎、惡意域名網站專項分析引擎和攻擊組織/攻擊IP專項分析引擎。在業務層面通過威脅分析任務的形式調度各分析引擎作業,包括日常威脅分析任務、專項威脅分析任務、重要信息系統威脅分析任務、突發事件威脅分析任務等。通過上述分析任務分析得到攻擊行為、欺詐/仿冒/釣魚等網絡安全威脅線索;分析得到攻擊組織、攻擊者IP或虛擬身份相關的網絡攻擊或惡意活動線索信息;分析得到重點單位、重要系統/網站、重要網絡部位相關的網絡安全線索數據(如圖四)。

     

    1.4網絡安全態勢分析

     

    態勢分析功能(如圖五)應從宏觀方面,分析整個互聯網總體安全狀況,包括給累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分析和展示;微觀方面,提供對特定保護對象所遭受的各種攻擊進行趨勢分析和展示,包括網站態勢、重點單位態勢、專項威脅態勢和總體態勢。其中網站態勢應對所監測網站的網絡安全威脅和網絡安全事件進行態勢分析和展示;重點單位態勢應支持對重點單位的網絡安全威脅事件態勢分析和展示;專項威脅態勢應對網站仿冒、網絡釣魚、漏洞利用攻擊等網絡攻擊事件、木馬、僵尸網絡等有害程序事件,網頁篡改、信息竊取等信息破壞事件進行專項態勢分析和展示。此外,態勢分析應提供網絡安全總體態勢的展示和呈現。

     

    1.5攻擊反制

     

    通過分析發現的安全事件,根據目標的IP地址進行攻擊反制,利用指紋工具獲得危險源的指紋信息(如圖六),如操作系統信息、開放的端口以及端口的服務類別。漏洞掃描根據指紋識別的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漏洞掃描[4],發現危險源可被利用的漏洞。根據可被利用的漏洞進行滲透測試,如果自動滲透測試成功,進一步獲得危險源的內部信息,如主機名稱、運行的進程等信息;如果自動滲透測試失敗,需要人工干預手動進行滲透測試。

     

    通過攻擊反制,可以進一步掌握攻擊組織/攻擊個人的犯罪證據,為打擊網絡犯罪提供證據支撐。

     

    1.6態勢展示

     

    圖七:態勢展示圖

     

    態勢展示依賴一個或多個并行工作的態勢分析引擎(如圖七),基于基礎的態勢分析插件如時序分析插件、統計分析插件、地域分布分析插件進行基礎態勢數據分析,借助基線指標態勢分析、態勢修正分析和態勢預測分析完成態勢數據的輸出,數據分析結果通過大數據可視化技術進行展示[5]。

     

    2安全態勢感知系統發展

     

    網絡安全態勢預測技術指通過對歷史資料以及網絡安全態勢數據的分析,憑借固有的實踐經驗以及理論內容整理、歸納和判斷網絡安全未來的態勢。眾所周知,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發展具有較大不確定性,而且預測性質、范圍、時間以及對象不同應用范圍內的預測方法也不同。根據屬性可將網絡安全態勢預測方法分為判定性預測方法、時間序列分析法以及因果預測方法。其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判定性預測方法指結合網絡系統之前與當前安全態勢數據情況,以直覺邏輯基礎人為的對網絡安全態勢進行預測。時間序列分析方法指依據歷史數據與時間的關系,對下一次的系統變量進行預測[6]。由于該方法僅考慮時間變化的系統性能定量,因此,比較適合應用在依據簡單統計數據隨時間變化的對象上。因果預測方法指依據系統變量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確定某些因素影響造成的結果,建立其與數學模型間的關系,根據可變因素的變化情況,對結果變量的趨勢和方向進行預測。

     

    3結語

     

    本文主要的信息安全建設中的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進行了具體設計,詳細定義了系統的基本功能,對系統各個模塊的實現方式進行了詳細設計。系統通過對地址熵模型、三元組模型、熱點事件傳播模型、事件擴散模型、端口流量模型、協議流量模型和異常流量監測模型各種模型的研究來實現平臺對安全態勢與趨勢分析、安全防護預警與決策[7]。

    第2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 安全問題 防范對策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當今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普及,生活中的諸多領域都存在著網絡的影子和影響,網絡已然成為當今社會人們獲取信息和進行交流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網絡存在一定的缺陷,計算機網絡安全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社會和大眾普遍關注的問題。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

    計算機網絡安全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是指利用網絡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絡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探索和規劃。

    計算機網絡安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邏輯安全和物理安全。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 免于破壞、丟失等。計算機網絡具有的聯結形式多樣性、終端分布不均勻性和網絡的互連性、開放性等特征,使網絡容易受到黑客、惡意軟件等的攻擊,所以網絡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二、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安全問題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絡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件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垃圾郵件和間諜軟件也都在侵犯著我們的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不安全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計算機網絡特性的脆弱

    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國際性和自由性的特性,其面對的對象是全世界,每個組織或個人都可以在網絡獲取信息、傳輸數據、互相交流,正是因為互聯網的這些特性給網絡安全帶來了危機和挑戰。首先,網絡具有開放性,使網絡面臨來自多方面的攻擊,例如:網絡協議、物理傳輸線路、計算機軟件、硬件存在的漏洞,都有可能受到各種攻擊。其次,網絡具有國際性的特點,使得其他國家的黑客也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對本地網絡進行攻擊,因此計算機網絡的威脅已經升級成為一種國際化趨勢。最后,網絡還具有自由行的特點,用戶沒有任何束縛和禁錮,可以自由的和獲取各種信息。

    (二)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

    操作系統能夠提供多種管理功能,特別是針對管理系統軟件和硬件資源。然而操作系統軟件本身具有不安全的特性,這些大大小小的破綻都給計算機網絡安全留下了隱患。一些網絡黑客借助操作系統中存在的缺陷對計算機網絡進行攻擊和破壞,是得計算機服務器接近癱瘓,甚至崩潰。

    在網絡傳送文件、進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也會給計算機網絡帶來不安全因素,由于文件傳輸功能是網絡相當重要的功能之一,這些認為編寫的可執行文件一旦出現漏洞極易造成系統的全面癱瘓。

    操作系統中的不安全因素還表現在其可以創建進程、遠程調用等,若將間諜軟件以打補丁的方式“打”在一個合法用戶上,特別是“打”在一個特權用戶上,黑客或間諜軟件就可以使系統進程與作業的監視程序監測不到它的存在。而遠程調用要經過很多的環節,中間的通訊環節很可能會出現被人監控等安全的問題。而且操作系統的無口令的入口,也是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無論是多么與時俱進的操作系統都會存在漏洞,甚至一個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計算機整個網絡癱瘓掉。

    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范對策

    由于計算機網絡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因此建立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刻不容緩。管理者在規劃、建立和使用計算機網絡以及其基礎設施時,應該確保其安全性、穩定性與可靠性,除了建立相應管理制度、法規和技術標準外,還應該更多的從技術入手,實施更為可行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策略:

    (一)建設網絡防火墻和VPN網絡

    防火墻主要是通過提前制定安全策略,來實現對計算機網絡的訪問控制和監測,本質上屬于通過隔離病毒來實現對網絡安全檢測和控制技術。常用的防火墻技術有包過濾技術、狀態檢測技術、應用網關技術。建設網絡防火墻有助于保證管理系統資源的安全性,為用戶提供更隱私的空間,防止敏感信息被竊取和擴散。

    建設虛擬專用網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內部局域網絡,它通過借助網絡的方式,從而設立一個安全性的、臨時性的,能夠有效的連接公司內部網絡的通道。虛擬專用網絡的主要對象是遠程用戶,可以在使用中確保傳輸數據的安全性。

    (二)全面加強網絡的安全管理

    網絡安全離不開網絡管理,而網絡管理又離不開必要的網絡安全技術。管理與技術是關系到計算機網絡的兩個重要方面因素。當網絡病毒出現以后,網絡上便會一些殺毒軟件,一段時間之后又會產生新的病毒,想要從根本上防止病毒是無法實現的。另一方面來說,大部分用戶意識薄弱,認識不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缺乏主動維護系統安全的意識,甚至會出現一些操作性的失誤。因此,健全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方面的體制便顯得尤為重要。

    結語: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互聯網的發展造就了計算機網絡的產生和發展,并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領域,將人類社會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同時,網絡安全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與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因此需要我們在深刻剖析網絡安全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提出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華平;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范[J];《機電信息》;2010; (12):33-34

    [2]劉君;計算機網絡安全分析及其對策[J];《科技風》;2010; (09):57-58

    [3]王翔;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探討[J];《科技風》;2010; (8):46-47

    第3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現狀;對策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教育產生了很大影響,網絡安全教育也由此逐漸變成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學生網絡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高校的網絡安全體制不健全,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網絡安全教育意識不強,以及網絡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都給大學生造成了不小影響。因此,如何加強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增強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能力,就成了目前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網絡化的發展既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一、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現狀

    (一)網絡安全教育的內涵和重要性分析

    網絡安全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網絡化的大環境中,網絡已經對大學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勢在必行。網絡安全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一些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識,幫助大學生樹立網絡安全意識,提高使用網絡的效率[1]。網絡安全教育也對大學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網絡上的思想和言論比較開放,容易對大學生產生干擾,因此,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積極開展網絡安全教育,能夠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使用效率,規范大學生的網絡行為,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和進步。

    (二)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現狀分析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對社會產生了很大的正面影響,也引發不少網絡安全事故。一些網絡攻擊手段不斷地出現,給人們的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危害。而且網絡環境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很多思想和言論在網絡上進行傳播,都容易對人們思想和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大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進行網絡購物、娛樂和社交的現象非常普遍。但是,目前對網絡安全教育問題卻很少涉足,而且大學生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也比較淡薄,在網絡使用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容易導致大學生出現網絡安全問題[2]。其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網絡購物帶來的安全隱患,由于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強,辨別能力比較差,購物后往往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

    二、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安全教育載體建設滯后

    任何一項活動都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載體來支持,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也需要一定的硬件設施支持。目前高校教學中,對網絡安全教育不重視,相關的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存在問題,特別是校園網絡系統的相關硬件設施建設不到位,對網絡安全問題不能很好的保證。例如TCP/IP協議、域名系統、以及防火墻等建設不足,對危害性的信息和病毒不能進行有效攔截,導致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許多安全問題[3]。

    (二)教師的網絡安全教育意識不強

    教師是教育的重要主體,其網絡安全意識對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及其效果有重要影響。而目前教師的網絡安全意識普遍不高,接觸網絡比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沒有大學生強,對這方面的研究也比較少。隨著互聯網的廣泛發展和應用,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地增強網絡安全教育意識。

    (三)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淡薄

    隨著網絡在社會中廣泛延伸,一些網絡上的信息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一些大學生在使用網絡中過程容易上當受騙[4]。大學生網絡活動比較頻繁,特別像網上購物、網上社交和娛樂等,給很多不法分子創造了機會,他們通過各種手段騙取大學生的個人信息和資料。另外,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對一些虛假信息不容易分辨,在網上購物和消費中容易上當受騙,不僅會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失,還影響了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未制定健全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目前,很多高校都沒有將網絡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致使大學的計算機課程中,對網絡安全方面的內容涉及得比較少,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和內容也有限。教學中,教師重視對學生相關技能掌握的考察,卻忽視網絡安全問題,沒有將網絡安全知識的考核納入到具體的教學質量評估[5]。因此,面對當前網絡化發展的大環境,必須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進行評估,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三、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對策

    (一)利用社團開展網絡安全教育

    大學生的自由時間比較多,學校要充分的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可以成立學校的安全教育社團。在安全教育社團開展的工作和活動中,可以增加對網絡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定期對學生開展網絡安全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并展開相關的活動,幫助大學生增加網絡安全知識,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網絡安全教育的活動中。

    (二)開展安全通識教育

    面對當前復雜的網絡環境,高校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教育課程的調整,增加網絡安全通識教育課程,對學生的網絡應用進行正確引導。學校應該提高對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視,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6]。同時,要加強對教師的網絡安全知識教育和技能的培訓,教師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加強對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的鍛煉和培養,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三)在課堂上滲透網絡安全教育

    全面實施網絡安全教育,加強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網絡安全知識。一方面,要重視計算機網絡安全知識的普及教育,在大學生中開展網絡安全的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和總結網絡安全問題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去熟悉網絡安全知識以及相關的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行為和網絡法制知識的教育。

    (四)營造良好校園網絡安全環境

    學校要加強校園網絡安全環境建設,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首先,學校要加強對網絡環境的建設,增加資金的投入,完善網絡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涉及到網絡安全方面的設施和設備,要進行及時更新。同時,加強校園網絡的安全檢查和監督,對一些不良信息進行及時處理,保障學生上網安全[7]。其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利用閱讀的專欄和標語,宣傳網絡安全知識以及網絡安全的技能,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辨別意識。

    (五)加強對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評估

    隨著網絡的發展,學校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還要加大對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的考核和評價,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一方面,提高學校的重視程度,增加網絡安全通識教育;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增強對網絡安全知識的學習以及技能的掌握,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董艷.當代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現狀及其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87-88.

    [2]修國英,陳思宇.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5):1-2.

    [3]黃蓉,趙惜群.大學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教育路徑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4):133-136.

    [4]雷麗,王樹江.網絡動員策略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4(6):51-53.

    [5]張青彩.當前高校網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4(2):125-128.

    [6]鄧暉.談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J].教育探索,2014(7):79-80.

    第4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鐵路信號系統;安全威脅

    中圖分類號:TP393.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各領域的滲透與廣泛應用,我國鐵路系統的信號系統朝著信息化、網絡化方向的跨越式發展。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給鐵路新號系統帶來了新的新的挑戰。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系統盡管具有相對獨立的內部網,在實施安全管理策略方面較之于其他系統會難度要低,但我們必須看到TDCS是構建在一個通用開放的操作平臺上。因此其系統安全防護仍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鐵路新號T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問題做以下探討與分析,以期為同行提供有益借鑒與參考。

    一、TDCS系統遭受病毒侵襲的主要途徑

    (一)日常管理維護的不到位

    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部分TDCS維護人員日常使用硬盤盒維護,給系統帶來了安全隱患。比如本該屬于TDCS系統專用的硬盤盒而用來存儲其他數據文件,由此為感染病毒創造了可乘之機。

    (二)網絡系統設置的不科學

    在TDC系統網絡中,由于與其他系統合用一網,這樣一來就有可能使得病毒從網絡傳入而感染系統,在當前互聯網病毒盛行時期,這種風險時刻存在。

    (三)計算機資源存在欠缺

    典型的情況是,一機多網使用。這樣一來給TDCS和其他工作都帶來了病毒入侵的可能,造成系統安全隱患。

    (四)遭受惡意攻擊等其他非正常途徑

    這主要是各種形形的惡意攻擊,來給TDCS系統網路安全帶來威脅。

    二、T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的需求與可操作性

    (一)系統需求

    隨著各種安全防護技術措施的成熟以及防護方案的不斷完善,現有TDCS網絡系統安全體系初步形成,但還不夠成熟、穩定。因此,面對當前無處不在的網絡病毒和安全威脅,T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必然要求結合鐵路信號系統的實際,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實施。從而要確保系統骨干網絡系統的安全問題,并建立其完整有效的備份方案和應急預案。以面對各種網絡安全威脅與挑戰,確保數據不會遭到破壞與丟失。

    (二)TDCS系統安全狀況的可操作分析

    (1)針對早期建成的TDCS系統,組織專門的滲透測試,檢查安全漏洞是否存在。這類工作可以通過組織專家小組或聘請專業公司的形式來協助完成,從而避免系統漏洞的安全風險。

    (2)可以通過增設網絡安全服務器,安裝防火墻來加強TDCS系統網絡中心的安全。建立安全防范機制,對TDCS系統網絡中的相關機器,實行統一的、規范化的管理模式。

    (3)成立專門的維護中心或工作站。對于TDCS系統,需要建立技術故障處理體系,并組織技術骨干力量,從而使得各電務段的信息設備安全養護和故障處理得到有力的技術支持。

    (4)優化系統的內部結構。在TDCS系統中,由于應用的軟件程序較多,加之當前一些程序軟件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因此,在應用中可能存在補丁與正在運行的操作的沖突現象。針對這種可能存在的現象,我們管理員在進行安裝補丁時需要經過檢測與驗證后,在確保不會影響到TDCS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情況下,才能進行更新與處理。

    三、相關網絡安全機制及改進方向

    完善鐵路TDCS網絡安全配套設施建設,是在現有網絡安全防護系統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防火墻、入侵檢測/防護、漏洞掃描、防病毒系統等安全技術及產品在整個安全體系中所起到的不同防護功能,增加相應的硬件設施,建立多層次的安全防護體系,更有效的保障骨干網絡系統的運行。因此,在鐵路信號系統中運用網絡技術時應要做好充分的考慮。

    (一)相關安全因素的防護作用

    (1)防火墻防護:對TDCS系統而言,其網絡安全防護的策略就是防火墻。防火墻技術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從目前防火墻發展技術水平來看,部分防火墻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與完善??梢杂行У氐钟鶃碜杂诨ヂ摼W的外部攻擊或者局域網內部病毒感染引起的內部攻擊。對于T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而言,防火墻是加強其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入侵檢測系統:在TDCS系統中,由于網絡安全威脅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病毒的入侵和外來攻擊,因此加強入侵檢測系統(IDS)的研究無疑是提高系統安全性的重要途徑。作為防火墻的有益補充,入侵檢測系統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脅制來自外部網絡的入侵,有效地使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得到了擴展(比如安全審計、監視、進攻識別和響應),從而從系統整體上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與應對安全威脅的處理能力。

    由于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與發展,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和軟件都存在安全漏洞,但是我們卻無法時刻進行更新與打補丁,這無疑給病毒入侵造就了機會,實踐經驗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必須加強漏洞掃描技術,堵住病毒入侵通道,維護TDCS系統網絡安全。

    (3)防病毒系統:針對病毒傳播的特點,以及病毒的常見類型,我們需要針對鐵路TDCS網絡系統的實際情況,建立起防病毒系統。在安全防護的改進過程中,我們要結合不同的安全保護因素,創建一個比單一防護更有效的綜合保護屏障。這種分層的安全防護體系成倍地增加了黑客或病毒攻擊的成本和難度,從而大大減少了他們對骨干網絡的攻擊。

    (二)建立多層次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在骨干網絡系統中,建立一個集入侵檢測系統、安全漏洞掃描、防火墻系統和防病毒系統于一體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這種分層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術具體來說包括攻擊檢測,攻擊防范,攻擊后的恢復這三大方向,每一個方向上都有代表性的技術手段和安全產品。

    (三)證網絡安全的其他注意事項

    (1)硬件安全:具體包括:①瓶頸安全:每種網絡都有其弱點,如采用的星型以太網,其瓶頸在于交換機,交換機的安全可靠性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安全,因此,選擇硬件時在備品備件上應做好充分的考慮,如采用雙機熱備,條件許可再冷備等等。②硬件期限:電子設備特別是計算機設備的使用周期在鐵路信號的維修規程中無很明確的輪修周期,因此,選擇優良的國際品牌、便捷優良的售后服務是關鍵。③隔離措施:強電、雷電等沖擊很容易造成硬件的損壞,除做好系統防雷外,硬件本身的每個I/O應具備光隔措施,以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

    (2)軟件安全:具體包括:①系統安全:作為網絡技術支撐的UNIX和Windows NT(2000、XP)等,本身系統具有廣泛的開放性,部分代碼是公開的,系統在發展中必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漏洞,黑客利用漏洞制造的病毒全球泛濫。從安全上的考慮,在選擇操作系統時可采用一些專用的操作系統,這將對網絡系統的安全起到獨特的效果。②網絡安全:杜絕與互聯網相連的可能,整個系統網內任何一個子網內任何一臺計算機不得存在與互聯網相通情況,遠程診斷服務端計算機的安全性也不例外,這可能是一個容易忽略的問題。另外,設置防火墻是網絡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且需定期升級。③協議安全:協議間的相互認證是網絡安全的一個組成部分,采用增加協議的認證層次或區別于目前流行的通信協議等方式也是確保網絡安全的一個層面,軟件設計時是應該可以考慮的。④程序安全:核心程序通常由某個人或小部分人開發,軟件的維護有時就會出現人走茶涼的局面。⑤存儲安全:系統維護用的光盤、軟盤、磁帶只能是專用,需要外用的存儲設備只能出不能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信息技術對鐵路領域的滲透,我國鐵路信息系統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為促進鐵路信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給TDCS系統網絡帶來了安全隱患與威脅,如何積極應對網絡安全威脅是TDCS系統網絡安全防護必須面對的挑戰。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權衡利弊,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鑒于目前網絡技術在鐵路信號系統中運用較為廣泛的現實,我們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提高警惕,積極應對各種安全威脅,從而促進鐵路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是科技更好地為改善我們的生活而服務。

    參考文獻:

    [1]薄宜勇.傳感技術在鐵路信號設備中的應用[J].中國鐵路,2004,10

    [2]李增海,譚侃讓.我國鐵路信號技術的發展與展望[J].科技咨詢導報,2007,24

    第5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安全管理;維護對策

    眾所周知,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已經使得計算機網絡技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計算機網絡技術在與我們生活相關的眾多領域中應用廣泛,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由于計算機網絡的一些特點,比如高度開放性、網民的良莠不齊等等,會使得計算機網絡在安全性方面出現一些威脅或危險,因此我們應當未雨綢繆,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維護對策,以保障計算機網絡環境的安全通暢。

    1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

    所謂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就是指利用技術將網絡信息進行保密保管,將網絡信息資源完整準確地傳播給所需要的網民,同時網民能夠安全地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接收他人的網絡信息,每個網民都應受到切實的利益保護。下面我們將討論幾種常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

    1.1病毒防范技術

    病毒是計算機網絡的一大威脅,病毒的惡意傳播極大地威脅著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對病毒的防范技術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得到保障的重要技術之一。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危害有:阻塞計算機網絡,使計算機系統癱瘓,,肆意篡改計算機文件信息等,這些危害威脅到計算機網絡的安全。而病毒防范技術不僅能夠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而且還能夠檢測到入侵的病毒。這種技術的實現通常是在內部網絡中的每一個服務器及主機上都安裝上病毒檢測軟件,一旦發現病毒入侵便可及時隔離或消滅病毒。此外,病毒檢測軟件可以進行定期病毒庫的更新升級,以保證病毒庫處于最新的工作狀態?;蛘呖梢酝ㄟ^病毒檢測軟件對服務器或主機的核心區域進行周期性的病毒掃描,以及時檢測出病毒。這種技術有效地防范了病毒的入侵。

    1.2 防火墻技術

    目前,防火墻技術是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技術,它能夠實現對計算機軟硬件的同時防護。計算機防火墻在網絡連接的邊界,有效地保護網絡進出端的信息安全,同時能夠在取得相關的訪問控制權限之后,實現對有效信息的過濾。防火墻技術不僅可以通過防范外部網絡的惡意攻擊來保證網絡資源的安全接收,而且能夠保證信息的安全傳出。截至到目前,防火墻技術主要通過應用級網關和過濾防火墻來實現。

    第一,應用級網關。它主要針對特定的網絡,比如可以對網絡服務協議下的指定數據進行過濾,并可以針對數據的分析和統計進行完善地報告。應用級網關的防護可以進行精細化、復雜化的訪問控制。與此同時,應用級網關可以對進出的數據進行檢查,對傳送的數據進行復制,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阻止客戶主機和危險服務器形成直接聯系。第二,過濾防火墻。它主要應用了數據包過濾技術,數據包過濾技術就是對網絡數據包進行選擇與分析,并通過數據包的地址、協議等信息來審查信息數據源能否安全通過。

    1.3 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是在目前非常復雜的網絡環境下,最安全最基本的技術之一。簡單地說,數據加密技術就是通過將受保護的信息按一定的規則轉換成密文,并以密文的形式對信息進行儲存或者傳輸的方式來實現對信息的保護。數據加密安全系數可以用來表征數據加密的安全程度,此系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密文的長度以及密文的轉換規則,在不同狀態下的密文,其保密程度是不一樣的?,F在,數據加密技術主要應用對稱密碼和非對稱密碼來進行加密。所謂對稱密碼,是指在對數據包進行加密和解密時,使用的是同一個密碼。而非對稱密碼,就是指在對數據包進行加密和解密時,使用的是不同的密碼??梢钥闯?,使用非對稱密碼進行加密比使用對稱密碼加密要更加安全。

    2 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維護對策

    為了提高網絡安全性,給網絡用戶提供更加可靠的網絡環境,我們就要提出相關的措施來維護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2.1 健全網絡安全制度

    計算機網路技術與安全管理需要切實可行的制度規范來支撐,作為網絡安全管理員,我們要建立健全網絡安全制度,制定出可以有效應對突發性威脅網絡安全事件的處理流程和辦法,同時,我們要跟隨時代的進步不斷創新網絡安全制度。網絡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網絡安全設備定期檢查和維護制度;重要存儲介質保存、銷毀管理制度;數據密碼管理制度;意外事件處理制度;危險事件報告制度。此外,我們還要制定安全責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約束責任承擔人;制定重要信息保密制度,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保證信息的秘密性。

    2.2 提高網絡安全保護意識

    隨著網絡上信息的紛繁復雜化,作為網絡安全管理員,我們應該加大對網絡安全保護的重視,提高網絡安全的保護意識,努力學習加強網絡安全的技術,把學到的技術技能應用到實際的網絡安全保護工作當中去,以更好地做到網絡信息安全。比如,我們可以監測控制好連接到網絡的硬件和軟件系統,檢查清楚威脅網絡安全的不良因素,并及時做出必要的糾正,以減少網絡危險可能帶來的損失。

    2.3 做好日常維護網絡安全工作

    網絡信息安全保護需要做好日常維護網絡安全工作,網絡管理員在日常的維護工作中需要做好定期的網絡監測,以更好地避免因網絡系統漏洞而出現的網絡隱患。同時,我們還要做好日常的維護記錄工作,對所監測的網絡設備進行記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數據要進行定期備份,以防止因突況導致的重要數據的損壞或丟失。另外,我們在進行日常維護網絡安全工作時,要分清工作的主次順序,對威脅網絡安全的危險進行重點防范,如增設防火墻、升級病毒庫、增加入侵檢測設備等。

    3 小結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我們面臨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化,我們必須加大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視。具有開放性這一顯著特征的計算機網絡正逐步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工作就顯得日益重要和迫切,只有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管理技術二者有機結合,才能提高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使計算機網絡更好地服務于我們。

    參考文獻

    [1]張偉杰.計算機網絡技術安全與網絡防御分析[J].硅谷,2014,(16):197-197,199.

    第6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目前,國內外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工程師和專家們都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充分而深入的研究,在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的檢測、防護、恢復和對應策略都進行的分析,經過大量的計算與反復的實驗,現在已經建立了實用性強的PPDRR計算機網絡安全性分析模型。這個安全模型通過對計算機的信息技術和網絡安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網絡的不同階段分析來探測其信息系統工程和軟件系統的安全狀態,這是一種主動性的防御模型,它會定期地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檢測、查找問題并解決問題。

    由于計算機網絡安全設計的內容比較多,范圍較廣,基本上跟計算機工程和計算機網絡科學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聯系。例如,在一種軟件的設計階段、實驗階段以及使用階段都必須要有相應的保證網絡安全的系統和措施?,F在,大多數計算機專家和學者們都在研究能夠查找系統攻擊時的攻擊路徑和導致系統信息發生變化的方法。通過大家的努力,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分析方法相繼被開發出來。例如:Moore提出了一種“攻擊樹”的網路安全分析方法,它主要用數學方法表達了攻擊時信息的變化過程,但是他在攻擊樹有關的葉節點的分析上顯得比較繁雜冗長而且不夠全面。另外還有一種是法國Ortalo提出的“特權圖”的網絡分析方法;除此之外,有一個是由中國科技大學的Phillips和Swiler發現并提出的一種有關網絡弱點的分析方法,之后經過同校的Ramakrishna和Sekar對其進一步研究與分析,最后生成了“基于圖”的網絡安全分析方法的模型,這種模型被廣泛地運用在計算機主機的弱點分析中。直到現在還有各種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在不斷的被研究開發出來,但是在實際的運用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和漏洞,因此我們對網絡技術安全分析模型的研究還是要繼續下去。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主要問題及屬性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

    現在已有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性分析模型對于安全級別的劃分有問題,主要是劃分的依據不是很合理,對于計算機網絡硬件的設備沒有考慮進去,其次是沒有考慮路由器和交換機等設備,劃分的太過單一和簡單。另外對于計算機的應用和傳輸的任務區分也有重復之嫌。最后現有的模型對于安全網絡分析的弱點的研究比較單薄,應當更進一步地加大對弱點的分析與利用。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屬性

    計算機網絡安全系統的評估就是對其使用時的安全系統進行研究分析,并通過檢測相關軟件,預防或防止相關系統發生滲透變遷。另外,計算機網絡安全評估模型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因素。首先是要具備通用性,也就是指評估模型必須全面地考慮各個相關因素,來對不同的系統分別進行評估;而另外一個要具備的是可行性,可行性的評估就是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評估模型能夠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屬性包括安全需求、系統設備、訪問權限、主體連接模型以及計算機的弱點等五個方面。安全需求是指計算機用戶對自己的信息的完整程度、保密程度等方面提出的基本的要求;系統設備是指不同的計算機的網絡設備都不相同,設備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用戶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程度,例如路由器、交換機等服務器都是系統設備;訪問權限,顧名思義就是系統出于保密或者安全角度的考慮會設置不同程度的訪問權限,評估系統則會對這個訪問權限的系統進行合理的評估、分類和保護;主體連接關系模型是計算機的網絡聯機的關節處,由于傳輸信息的系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必須要進行模型測試,做好保護措施;計算機弱點則指的是計算機軟件在設計或者編程等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以上這些就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基本屬性了。

    三、結束語

    第7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通信;技術改進;安全性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了移動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通信。當前針對互聯網通信技術的改進以及安全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安全體系與安全體制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移動終端的安全研究。

    1 互聯網通信技術的安全性

    伴隨移動網絡自身技術的不斷演進,逐漸出現2G,3G以及現在的4G LTE移動通信系統,并且隨之出現了移動網絡與WLAN,WiMax等其他無線網絡的融合和銜接,這些技術的出現逐漸滲透于人們的生活,因此針對這些新技術建立與之匹配的安全體系以及安全體制至關重要。

    當前移動互聯網通信主要采取的安全機制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1.1 身份認證機制

    身份認證機制,也稱之為認證與秘鑰協議,主要的目的是保護移動網絡的核心安全,其中核心是根據用戶以及相對應的使用網絡之間的身份的雙方面的認證,從而保證網絡通信技術的安全性,主要的實現方法是通過加密算法實現的。[1]

    1.2 完整性保護機制

    移動通信技術的安全性還需要通過保護機制進行完整性保護來保障。保護性機制主要是實現移動通信終端與網絡基站之間的信號的傳輸安全,例如不受到信息的插入、信息的刪除、信息的修改、信息的置亂以及信息的偽造等等。終端與基站之間傳輸的信息主要是通過TD-SCDMA以及LTE采用分組算法的方式進行,算法之后再通過驗證將消息認證碼附加在傳輸信息之后,從而確保信息源的合法性與完整性。[2]

    1.3 空口加密機制

    空口加密機制主要是對移動終端與基站之間數據的傳輸以及信號的傳輸進行加密,從而加強移動通信終端與網絡基站之間的傳輸的保密性以及空口的保密性。由于移動通信終端在計算空間以及計算能力方面的局限,空口加密機制主要是利用是密碼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GSM、TD-SCDMA以及LTE等等。[3]

    1.4 用戶身份保護機制

    移動網絡通信的用戶身份保護機制主要是為了進行用戶真實身份的識別,并且對其進行跟蹤,主要是通過身份識別碼技術實現的。在大部分情況下,無線網絡上的用戶身份標識主要是臨時身份識別的形式存在的,但是在極個別的情況下,例如在開機以及臨時身份標識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才會再次使用真實身份標識。與此同時,臨時身份識別碼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不斷進行更新換代,并且更新換代的技術越來越快。[4]

    1.5 網絡信令安全交換機制

    保護互聯網通信技術的安全性并且實現互聯通通信技術的改進就需要格外的重視網絡信令安全交換機制,進而保障網絡不同單元以及不同空間的信號的機密和完整。例如LTE的網絡信號安全交換機制主要是通過MAPSec機制來進行保護和實現的,主要保護的核心內容是事務的處理的應用的內容,進而又通過IPSec ESP機制來保障服務網與分組網之間的數據的安全以及信號的機密。[5]

    1.6 移動終端安全銜接機制

    對于移動通信技術來講,移動終端的安全機制是最后的落腳點。這主要是通過PIN編碼進行實現的,通過編碼進行用戶識別,進而通過USIM機制進行終端銜接網絡的范圍的合理性控制,在此基礎上附加TLS(安全傳輸層協議)以及IPSec機制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主要是移動終端與智能卡之間。[6]

    1.7 安全服務對用戶的可見性與可配置性

    安全服務對于用戶之間的可見性與可配置性主要是指提供用戶獲得安全服務的信息,并且了解安全服務的狀態的一種渠道,并且安全服務的可見性與可配置性需要簡潔方便,這樣才會讓用戶對其產生依賴性。

    移動終端是移動互聯網的源頭,是進行數據操作的源頭,主要包括創建、存儲以及處理。因此尤其需要注意移動終端數據的安全性、可見性以及可配置性,從而不僅實現安全,也實現更好的為用戶服務。

    關于移動終端的數據安全主要工作是進行病毒傳播的防控,通過一定技術手段識別在移動終端上安裝的沒有授權的非法軟件,正在運行的惡意的代碼以及部分用戶的不合理的操作,對于以上行為的基本的防范可以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的執行環境和使用環境。

    移動病毒的防控策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主要存在于網絡層面,主要是通過精確的移動病毒的傳播模型,分析病毒在移動網絡傳播中的傳播動力特征以及典型特點,并且基于以上分析設計移動網絡的病毒免疫模型,從而在這一層面防范移動病毒的傳播,另外一層面主要是在移動終端層面,主要的方式是通過直接的殺毒軟件安裝的形式進行,通過殺毒軟件對于病毒進行深層次的查殺,為達到查殺的準確性,殺毒軟件需要定期更新,并且需要不斷的鉆研和檢測。

    2 提高互聯網通信安全性的關鍵技術

    移動網絡通信是目前存在的主要的通信方式,其安全性的研究存在著諸多成就,但是也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作者總結了在移動網絡通信安全機制構建,以及移動通信終端安全性能提高方面的技術現狀,但是為進一步提高移動網絡通信的安全性還需要加強以下關鍵技術。

    2.1 需要提高移動網絡匿名漫游協議的安全性

    提高移動網絡匿名漫游協議的安全性可以采用更加先進的橢圓曲線公鑰密碼算法,從而保證該協議的安全系數更大,以及更好的可操作性。該漫游協議可以實現更加廣泛的用戶服務,功能更加強大,不僅僅可以實現用戶匿名,并且可以兼顧用戶的兼容性和口令的驗證等。

    2.2 加強對于病毒的防范

    對于病毒的防范是互聯網通信安全性能提高的必要前提和主要途徑。作者總結近幾年的相關研究成果指出要加強移動病毒的傳播途徑的控制。根據傳播動力學,移動病毒可以在網絡和移動終端任何一個空間通過不同的傳播突進進行傳播,甚至于可以通過同一種傳播途徑在多層網絡生進行傳播。[7]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病毒多途徑傳播的概念,建立病毒多途徑防范模型以及多層面網絡模型。構建模型的同時結合滲流理論,計算得出多層網絡的傳播臨界值,從而加強病毒的精準防范。

    3 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互聯網通信尤其是移動網絡通信技術也在與時進步,文章主要從移動網絡安全體系的構建以及安全機制的核心協議部分進行總結和研究,并且指出加強網絡匿名漫游協議的安全性以及病毒防范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夠對網絡通信的安全性的加強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金.淺談無線網絡安全問題[J].好家長,2016(33).

    [2]肖偉.無線網絡安全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5).

    [3]梁富強.計算機無線網絡安全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2014(02).

    [4]王宇,蔡滿春.無線網絡安全課程的探討[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3).

    [5]蔡志福,謝志賢.淺談無線網絡安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23).

    第8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 二次系統;網絡;安全防護;預案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0)33-0228-02

    Region Scheduling Data Network Security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System

    CAO Jianfeng

    AbstractSecondary power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the Fuzhou region of the second grid system to assess network security, in view of the Fuzhou region of the second grid system issues of network security defense research, practice, and to identify areas of Fuzhou, the second grid weak point of the safety of the system, and scientific solutions. For the safety assessment report to study the formulation of security policy, the implementation of pilot programs and practice, and then test it again 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regional power network security defense system to system, and summed up the defense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ndard model.

    KeyWordSecondary system;networking;security

    0 引言

    電力監控系統及調度數據網作為電力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與電力系統生產、經營和服務相關,而且與電網調度、與控制系統的安全運行緊密關聯,是電力系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生產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其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家有關部門關注的重點之一。

    隨著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接入電力調度數據網的電力控制系統越來越多。電力系統一次設備的改善,其可控性已滿足閉環的要求。隨著變電集控所模式的建立、變電站減人增效,大量采用遠方控制,這對電力控制系統和數據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實時性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而另一方面,Internet技術和因特網已得到廣泛使用,使得病毒和黑客也日益猖獗。目前有一些調度中心、發電廠、變電站在規劃、設計、建設控制系統和數據網絡時,對網絡安全問題重視不夠,構成了對電網安全運行的嚴重隱患。除此之外,還存在黑客在調度數據網中采用“搭接”的手段對傳輸的電力控制信息進行“竊聽”和“篡改”,進而對電力一次設備進行非法破壞性操作的威脅。因此電力監控系統和數據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為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

    1福州地區電網二次系統網絡安全評估概述

    1.1 概況

    福州地調二次系統安全評估包括:二次系統資產評估、網絡與業務構架評估、節點間通信關系分析、二次系統威脅評估、現有防護措施評估、主機安全性評估、網絡系統評估、安全管理評估、業務系統安全評估、二次系統風險計算和分析、安全建議等評估內容,評估之后針對系統的薄弱點進行安全加固,并制定《福州局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應急預案體系》,提高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預防和正確、快速處置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癱瘓事件,不斷提高福州電網預防和控制調度自動化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影響和損失,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安全評估的實施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

    1.2 網絡安全評估的過程

    1.2.1資產調查

    資產調查作為信息收集的一個關鍵步驟,是開始安全評估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安全加固工作的基礎,其主要目的是準確全面的獲得被評估系統的信息資產清單。

    因此,在進行評估項目實施時,我們很重視資產調查的過程和方法,以期收集到準確、全面的信息資產清單。對于每一個資產來說,都需要比較準確的收集各項屬性,因此我們計劃整個資產調查過程如下,以確保我們的資產調查目標的實現。

    1.2.2采用了正向測試與逆向滲透相結合的漏洞深度檢測方法

    在本項目中,安全掃描主要是通過評估工具以本地掃描的方式對評估范圍內的系統和網絡進行安全掃描,從內網和外網兩個角度來查找網絡結構、網絡設備、服務器主機、數據和用戶賬號/口令等安全對象目標存在的安全風險、漏洞和威脅。應用正向測試與逆向滲透相結合的漏洞深度檢測方法,對電力二次系統主機信息安全進行分析。

    1.2.3采用了遠程漏洞掃描與本地主機自動化腳本檢測相結合的脆弱性獲取方法

    滲透測試主要依據安全專家已經掌握的安全漏洞,模擬黑客的攻擊方法對系統和網絡進行非破壞性質的攻擊性測試。所有的測試將在授權和監督下進行。滲透測試和工具掃描可以很好的互相補充。工具掃描具有很好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存在一定的誤報率,不能發現高層次、復雜的安全問題;滲透測試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較大、對測試者的專業技能要求很高(滲透測試報告的價值直接依賴于測試者的專業機能),但是非常準確,可以發現邏輯性更強、更深層次的弱點。

    1.2.險計算和分析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的風險計算部分主要以業務系統作為風險計算和分析的對象,以福州電業局本部為例,本次對福州電業局SCADA系統、電能量采集系統、OMS系統和DMIS網站共4個業務系統進行了評估和測試,各個業務系統的信息資產價值、威脅發生可能性和脆弱性嚴重程度的進行賦值,并通過風險計算,得出風險計算結果,確定各個系統的危險程度,找到業務系統的安全薄弱點。

    1.2.5安全建議

    根據計算出來的安全結果,通過管理和技術等兩方面來加強網絡設備和安全設備的安全性,對訪問重要設備的用戶應遵循一定規章制度,對網絡配置的更改、權限的分配要及時進行記錄備份歸檔。

    對重要業務系統和服務器進行定期的漏洞病毒掃描,對掃描結果進行分析記錄并歸檔。對新系統上線前應進行掃描和加固,對掃描的日志及時進行安全審計并歸檔。

    對網絡運行日志、操作系統運行日志、數據庫運行日志、業務系統運行日志進行定期的安全審計并提交安全審計記錄和報告,對報告中的非法行為應及時報告并處理。

    對于網絡設備和安全設備的配置日志應另存儲在日志服務器中,而非存儲在本地路由器或是交換機上,并定期的進行備份歸檔。對于日志的種類應當包括所有用戶對網絡設備和安全設備的查看、更改等。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地區電網自動化系統整體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2.1應急預案體系的出現

    現階段地區調度自動化各系統聯系緊密,單個系統的故障將連鎖影響多個其他系統運行,電力調度數據網建設向縣調及110kV變電站延伸,接入系統種類日趨復雜,二次安全防護木桶效應日趨明顯。由于系統風險主要來自于病毒及相關聯系統的故障,故障類型復雜并存在觸發或并況,應急預案的思路逐步擺脫了自動化單個系統預案的思路,慢慢向以自動化二次整體應急預案體系進行轉變。該思路面對系統出現嚴重故障時,整體地考慮恢復手段及措施,隔離故障區域,屏蔽受影響系統的部分功能,將日常人工或自動備份的硬件及軟件快速導入故障設備,恢復系統。在日常備份及演練過程中,綜合考慮各系統間的互補能力和約束條件,并切合地調實際,高效率低成本地實現該預案體系。該體系重視系統整體恢復的效率和日常投入成本的二維標準,兼收并蓄各種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優勢。

    2.2 應急預案體系的特點

    該預案體系適應自動化系統日益聯系緊密的特點,擺脫之前針對某一系統制定預案的思路,采用“整體考慮,互為備用,分散管理,集中恢復”總體思路,避免出現系統孤島,綜合考慮,兼顧各個系統及全面事故預想,具有兼容性強,各子系統預案操作性強,入門要求低,恢復手段有效快速,投資成本低,日常維護工作量少,實用化推廣價值高的特點。

    預案體系總體框架圖各子預案關聯關系圖

    2.3 預案體系各個子預案之間的關系

    2.3.1共存關系

    各預案體系間存在互相引用,互為補充關系。簡化了對預案編寫的復雜程度,將復雜的系統問題轉化成為多個專項問題來解決。

    集控系統資源成為EMS預案中的備用設備,將整體自動化系統一體化考慮,互為備用,充分利用資源,降低預案成本。

    2.3.2互斥關系

    預案體系中的電源子預案和其他預案間存在互斥關系,當涉及到整體電源異常時,就要考慮犧牲小系統,保全大系統的整體

    3 結論

    本項目對地區電網二次系統網絡安全防御體系開展了專題研究與實踐,研究結果有效提高了地區電網二次系統網絡的安全防御能力,對網省調度中心乃地市電業局的二次系統安全建設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導意義。項目根據研究結果構建了調度自動化應急預案體系以及與之相配套開發的快速備份恢復系統,投資少,效益高,為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該項目的開展促進了調度中心對現有二次系統安全現狀和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有了深入的了解 ,確保調度中心對二次系統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采取相應的網絡安全手段和部署選用必要的安全產品 ,對今后全省乃至全國地區電網二次系統網絡安全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王俊,唐躍中,顧立新.上海電網調度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策略分析.電網技術,2004(18).

    [2]王治華.安全運營中心及其在調度中心二次系統中的應用.電力系統自動化,2007(22).

    [3]陳文斌.電力二次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電工技術,2008(11).

    [4]民,辛耀中,向力,盧長燕,鄒國輝,彭清卿.調度自動化系統及數據網絡的安全防護.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21).

    [5]葛?;?,盧瀟,周振宇.網絡安全管理平臺中的數據融合技術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4(24).

    [6]胡炎,辛耀中.韓英鐸 二次系統安全體系結構化設計方法.電工技術,2003(21).

    [7]程碧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物理隔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電工技術,2008(1).

    第9篇:網絡安全滲透技術范文

    關鍵詞:網絡安全;智能電網

    中圖分類號:TP393.08;TM76

    智能電網現在己經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隨著信息技術在電力系統基礎設施和高級應用中的深度滲透,相互依存的信息網和電力網將成為未來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1]。

    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智能電網中存在的安全性問題,然后總結了智能電網中的幾種網絡安全技術,探討了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對電力系統網絡安全的影響。最后,討論了提高智能電網網絡安全水平的可行對策和改進措施。

    1 智能電網網絡安全分析

    相比于傳統電網,智能電網中需要監測和控制的設備數量更多,分布更廣[1]。為了實現全面和實時的監控,成本低廉的無線通信網和分布廣泛的公用因特網將在智能電網通信系統中占有越來越多的比重。然而,電力系統中公用網絡的大量接入為惡意攻擊提供了更多的入口。這將為電網和用戶帶來更大的危害。

    2 智能電網網絡安全技術

    2.1 防火墻技術。防火墻[2][3]是一種由硬件和軟件設備構成的,在公共網與專用網之間和外部網與內部網之間的界面上形成的堅實壁壘。它是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可以形成Internet之間的安全網關,以達到保護合法用戶安全的目的。由于目前的電力系統網絡整體安全涉及的層面比較廣,合理配置防火墻安全策略,就成為保障電力系統網絡安全、抵御非法入侵以及黑客攻擊的第一道屏障[2]。

    2.2 入侵檢測技術(IDS)。入侵檢測技術是為了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及時發現并報告系統中未授權或異?,F象的技術。電力企業需加強對入侵檢測技術的應用,從而有效地對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進行補充,即時監視和審計網絡中的攻擊程序和有害代碼,并進行有效的中斷、調整或隔離,降低電力系統所遭受的安全威脅。

    2.3 防病毒技術。隨著電力系統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與外部連接的信息系統以及終端很容易受到來自互聯網病毒的威脅,因此電力企業安裝防病毒軟件或防病毒網關十分重要,同時必須對其及時更新、升級,防止病毒的入侵以及在網絡中的擴散。

    2.4 加密技術。為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電力企業要求對于重要終端上的數據傳輸必須經過加密。為防止電力系統工作中出現主動泄密,電力公司加強部署桌面終端管控系統、郵件安全審計系統、下發信息安全保密U盤等措施,實施對數據的用戶授權、傳輸、拷貝進行安全管控,同時對移動終端采取硬盤加密等技術手段來防止被動泄密。通過安全管理與技術管控的結合,保證了電力系統運行的數據安全。

    2.5 身份認證。身份認證技術是計算機網絡中為確認操作者身份而產生的解決方法。目前電力企業不斷加強對身份認證技術的重視,從單純的靜態密碼,到同時使用動態口令、智能卡、USBKey、生物識別等技術,采用雙因素甚至多因素身份認證技術[5],并通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進行相關規定,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身份認證模式,提高操作人員信息安全意識和技能。

    2.6 VPN技術。虛擬專用網(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通過公用網絡安全地對企業內部專用網絡進行遠程訪問,可以實現不同的網絡的組件和資源之間的相互連接,它提供了與專用網絡一樣的安全和功能保障。VPN 采用加密和認證的技術,在公共網絡上建立安全專用隧道的網絡,從而實現在公網上傳輸私有數據、達到私有網絡的安全級別。

    2.7 建立網絡安全聯動系統的重要性。以上這些安全技術主要針對安全問題中的某一點而開發,對于一個系統,要取得較好的安全防范效果,一般需要綜合運用多種網絡安全技術。因此,智能電網需要一種網絡安全聯動機制,綜合各種網絡安全技術的優勢,從而取得更好的網絡安全防范效果。

    3 網絡安全聯動系統模型設計

    針對當前智能電網的網絡安全現狀,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策略的網絡安全聯動框架。該聯動框架被劃分為三個層次。

    (1)設備管理層:直接負責對聯動設備進行監控,包含聯動設備和。

    (2)事件管理層:對設備管理層采集的大量安全事件進行處理,產生一個確定的安全警報,送到決策層的策略判決點和安全管理員控制端;同時將安全事件存儲在數據庫中,供安全管理員查詢,進行攻擊取證時所用。事件管理層包括事件管理器和事件數據庫。

    (3)決策層:決定對產生的安全警報如何進行處理,下達指令到設備管理層,使相關的設備聯動響應。決策層包括策略判決點、策略庫和管理控制端。

    聯動的具體過程如圖1所示,詳盡闡述了聯動過程在聯動框架各層中需要經過的步驟。首先,安全設備檢測到新產生的網絡安全事件,隨后經過格式化處理的安全事件,被事件管理器接收。通過歸并的方法將各安全事件分類,隨后過濾其中的冗余事件,最后實施關聯分析。從而形成一個確定的安全警報送到策略判決點。策略判決點解析安全警報,通過查詢和匹配預先配置在策略庫中的策略,觸發相應的聯動策略,然后給需要聯動的設備下達指令,從而使得相應設備產生聯動響應。另外,管理控制端還可以處理一些上報的安全警報以協助管理員進行決策,當突發一些較為棘手的情況而找不到相應聯動策略時,則需要管理員憑借自身的經驗與知識來處理次安全事件,操作相應的設備,完成聯動過程,并將這個過程編輯成聯動策略,更新策略庫。具體的聯動策略可以根據電力公司實際的網絡應用環境,由安全管理員進行配置和維護。

    4 小結

    電力企業所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多種多樣,正確的安全策略與合適的網絡安全技術產品只是一個開端,電力企業網絡將面臨更大的安全挑戰。

    參考文獻:

    [1]高鵬,范杰,郭騫.電力系統信息安全技術督查策略研究[C].2012年電力通信管理暨智能電網通信技術論壇論文集,2013.

    [2]Kent S,Seo K.IETF RFC4301.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Protocol.USA:IETF,2005.

    [3]陳秋園.淺談電力系統信息安全的防護措施[J].科技資訊,2011(14).

    [4]翟紹思.電力系統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的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8(15).

    [5]葉杰宏.加強電力信息安全防護[J].供用電,2008,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成人自拍小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污污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91香蕉视频成人|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成人免费视频88|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天堂|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