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報表結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企業 財務報表 分析 數據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171-01
一、引言
企業能力的構成離不開企業財務的能力,它對企業發展影響重大,同時也是推動企業發展成敗的主要推動力,是維持企業運轉能否正常的前提,并且是企業競爭力形成是否有效的必要條件。因此,分析企業財務報表,研究其現狀及發展已經成為每一個企業必須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許多企業進行財務決策的重要依據。知識經濟時代,通過分析企業財務報表會計資料,對于企業的經營業績有了全面了解,也有利于識別企業的優劣、預測企業的未來。
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內容
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會按照會計原則的相關要求,利用相關的會計處理程序與方法,把企業在某個時期的財務資料匯編成報表,可以有效體現出企業在該時期內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并可以及時反映出企業現金流量的管理及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其中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分析企業在特定時期內的財務狀況,分析企業資產及負債的構成與分布,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從利潤表中可以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經營效率進行分析與評價,判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等。財務報表分析即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基于同樣一份報表數據,不同的使用者,目的不同,分析經驗不足,其洞悉財務數據的內涵和意義也會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正確的利用報表分析數據,財務報表分析才能夠及時、真實、可靠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發展前景,從而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調整心態、選擇機會,特別是領導者隨時掌握企業動態,應付不斷變化的客觀情況,以便做出合理決策。
三、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現狀
1、財務報表分析過程中指標體系不完善
從現階段來看,仍有很多企業的財務報表在分析過程中比較側重于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信息指標,而對于財務報表在披露信息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現實問題卻忽視了。因此,無法做到系統化、全面化的財務報表分析。換而言之,現有的指標體系已經無法將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客觀、全面、真實地反映出來,指標體系中未包含相應的非財務類指標,而這些指標會對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其中主要有:市場份額、服務、質量、潛在盈利能力以及人力資源等。盡管企業在實際財務管理中,對于這些指標在量化問題上還有一定的現實困難,但是由于其對企業的日常經營與決策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忽略了這些指標,則無法保證財務報表分析的客觀性與全面性,相應地也就無法反映出企業的軟實力。
2、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信息資源具有不完全性
企業財務報表沒有披露企業的全部信息。列入企業財務報表的僅是可以利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來源。而在現實中,企業有許多經濟資源,或者因為客觀條件制約,或者因會計慣例制約,并未在報表中體現。比如某些企業賬外大量資產不能在報表中反映。所以,企業報表所反映的僅僅是企業經濟資源的一小部分。
3、企業財務報表數據提取、編制存在局限性
企業財務報表是由會計工作者按照會計相關制度的要求,對企業一定周期內的經營活動進行記錄的結果。企業的經營特點會導致其擁有很多會計無法計量的隱形資產,也就是當前會計無法確認的資產。另外,在編制報表數據的過種中,會計人員合理、準確、及時、全面的將某一會計期間的資產、負債、收入等事項記錄下來時,也會面臨著價值的分攤、計提的公正,成本的計價等一系列問題。會計制度允許在記錄某一具有爭議性業務時,多種會計方法并存,這樣導致企業報表數據缺乏可比性,存在一定期間的收入、費用、資產等數據虛增或虛減現象,給報表分析效果帶來了影響。
四、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發展對策
1、企業財務評估體系的變化
現行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是建立在傳統工業經濟環境下的,分析的主要資料來源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提供的財務信息;財務分析指標主要是關于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結構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綜合分析法四類。但是,經濟時代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要素是人力資源、無形資產等,因而現行的財務報表體系在人力資源的披露方面就暴露出明顯的不足,就要相應的改進計量屬性、財務報表結構、以及信息披露等。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財務評估體系也必然會隨之變化。
2、在企業財務報表中增設非財務指標
(1)市場份額指標
在確定市場份額時,企業可以用銷售額加訂貨額的結果,計算出企業產品占據市場銷售總額的比例。市場份額指標從側面反映出企業對其產品市場的掌控能力,通過企業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可以對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及市場地位等進行更加客觀全面的分析,市場份額占有比例越大,證明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更強,市場營銷業績更好,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也就更高。?
(2)產品及服務質量指標?
通過產品及服務質量指標,可以對企業的技術發展水平進行客觀評價與衡量,而產品及服務質量指標可以通過其他參數來量化,如:產品的廢品率、次品率、顧客返修率與退貨率,還可以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來體現出產品及服務質量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求企業要生產出與該行業質量標準相符的產品,并且服務產品要與顧客的使用要求相符。
(3)人力資源指標
人力資源對企業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某些高新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有形資產,在一定程度上人力資源將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因此,要在財務報表中體現出人力資源指標,包括員工培訓與發展計劃、員工的滿意度、人員的流動狀況以及職位晉升狀況等。
3、加強運用財務報表附注信息
財務報表附注是對財務報表本身無法或難以充分表達的內容和項目所作的補充說明與詳細解釋。在分析企業財務時,應充分利用財務報表及報表附注的信息,并聯系其他相關信息。只有進行仔細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對企業整體情況的理解,從而更準確地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做評價。
五、結束語
總之,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和價值,是當前財務能力分析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企業財務方面所涉及的問題越來越多,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就要對其不斷完善,以保證企業財務能力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華《試論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及解決對策》[J],《現代商業》2010年09期。
[2] 李明《論管理視角下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框架》[J],《財會通訊》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