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婦科診所的各項規章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藥劑專業 藥品銷售 培訓
藥劑專業培養的是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和質量管理等崗位的復合型技能人才,根據就業市場需求有三個就業方向,分別是藥學服務方向、藥品經營方向、藥品生產方向。我校一直主要培養的是藥學服務方向的學生,為很多醫院輸送了大批優秀的藥劑人才,由于最近幾年醫院、診所及其他醫療機構對藥劑人員的需求基本呈現飽和狀態,學生就業率下降,國務院對十一五期間職業院?!皥猿忠跃蜆I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指導性意見后,我校從2006年開始轉變人才培養方向,主要以培養藥品經營方向復合人才為主要培養方向,與省內大型醫藥連鎖企業健之佳、一心堂等開展“工學結合”,為這些企業輸送藥品營銷人員。為了使學生能更快適應藥品營銷工作,找出他們在藥品銷售中存在的問題,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我們有針對性地對在醫藥企業實習的學生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對本校實習班藥劑8班、9班在藥店從事藥品銷售的學生共31名進行問卷調查;對有我校實習生的藥店部分帶教員工、店長進行個人深入訪談;對藥店的部分員工進行小組訪談。
2 結果與分析
2.1一般情況
本次研究共收回有效問卷為31份。其中男生9名,女生22名;漢族14名,占45.2%,少數民族17名,占54.8%。
2.2實習過程中的基本情況
2.2.1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的時間
有17名同學,約占24.8%能在兩周到一個月時間中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有8名同學,約占25.8%能在一至三個月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只有1名同學,約占3.2%能在零至兩周內可以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學校教學與藥店實際工作脫節,學生不能很快接手藥店工作。學生進入實習藥店之后理論知識中不含如何看賣場、如何擺放藥品等操作技能。
2.2.2對藥物推薦情況
據統計,學生在擅長推薦藥物中排在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感冒、清熱解毒藥、兒科和抗生素;最不擅長推薦的藥物中排在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心血管藥物、肝膽消化系統藥物、中藥品種。這六類藥物將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講解和重點模擬推薦的藥物。有38.7%的學生能把藥物通用名和商品名很熟練的對應起來。當顧客咨詢藥物情況的時候,有90.3%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用量,83.9%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用法,87.1%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作用,但僅有54.8%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注意事項,51.6%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禁忌癥,35.5%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不良反應。
2.2.3學生認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
據統計,有41.9%的學生認為自己欠缺表達能力,有32.3%的學生認為欠缺實際操作能力。有83.9%的學生認為要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完善他們欠缺的能力。
2.2.4工作中藥品丟失情況
據統計,有58.1%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都存在藥品丟失的情況,這在學校具體的理論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從來沒有強調過關于藥品被盜的相關問題以及應該如何防止藥品被盜。
3 討論
3.1加強藥品營銷實訓,使理論教學與藥品銷售技能有機結合
無論從學生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的時間,還是從學生認為欠缺的實際操作能力來看,我校的教學工作都存在理論和實踐的相脫節,實訓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銷售工作。2009年,為了使理論教學與藥品銷售技能有機結合,在我校經費緊張的情況下仍然花巨資新建了模擬藥房。模擬藥房的布局與我省知名醫藥連鎖企業健之佳完全相同,而擺放的藥品外包裝則是動員全校師生從家里帶來;到醫院、診所收集。在模擬藥房中我們進行了藥品的分類、擺放的操作,加強藥品營銷實訓練習。
3.1.1藥品與非藥品的區分
我們充分利用模擬藥房中的空藥盒,讓學生根據藥盒上的批準文號正確區分藥品和非藥品。在藥盒上,批準文號是“國藥準字”的都是藥品,國藥準字后大寫的字母H代表是化學藥品,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進口藥品分包裝;批準文號是“健”字的是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是“妝”字的是化妝品;批準文號是“消”字的是消毒產品。在“國藥準字”藥品中,按我國藥品管理制度要注意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處方藥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能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簡稱RX。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均為處方藥;抗生素、激素、心腦血管疾病藥品、生物制劑絕大多數為處方藥。非處方藥是指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簡寫為OTC,在藥品外包裝上都有標注。非處方藥中又有甲類和乙類之分,甲類藥的外包裝OTC為紅底白字,乙類藥的外包裝OTC為綠底白字。一般來說,維生素、滋補保健藥、解熱鎮痛藥、感冒咳嗽藥、止痛藥、抗酸藥、抗寄生蟲藥、避孕藥等可作為非處方藥。外用的皮膚科、五官科用藥大多可作為非處方藥使用。
3.1.2藥品陳列
商品陳列的優劣決定著顧客對店鋪的第一印象,使賣場的整體看上去整齊、美觀是賣場陳列的基本思想。商品陳列絕不是簡單的商品堆放,而具有美化賣場、刺激消費的專業職能。同樣,藥品的陳列除了要符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外,也要符合銷售規則。相關資料顯示,科學、專業、適應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的商品陳列能帶動30%~40%的銷售增長,遠遠大于促銷活動所帶來的銷售提升。在藥品陳列中要注意的三大原則就是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要分開,非處方藥一般采用開架陳列,顧客可自由挑選;但處方藥一般用密封柜臺陳列,需要時由藥品導購員幫顧客取藥。其次口服藥與外用藥要分開陳列;最后,藥品與非藥品要分開陳列。藥品是特殊的商品,我們可以把相互關聯的幾種藥物放在一起,便于顧客挑選。如婦科用藥和兒科用藥可陳列在一個貨架上;感冒藥、咳嗽藥和清熱解毒藥可以陳列在一個貨架上。藥品陳列還要注意季節性,如春季容易過敏,我們把抗過敏藥專柜放在顯著的位置上,便于顧客挑選;流感季節把抗病毒藥如板藍根放在顯眼的位置。黃金位置的陳列:要陳列重點推薦的藥品,如高毛利率、需重點培養、重點推銷的藥品。商品陳列有原則,無規矩,各人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進行改造、創新。不管是哪種方法,有利于提高商品銷售與利潤的就是好方法,這是一項根本原則。在模擬藥房中學生可以進行藥品的陳列,同時通過藥品的陳列加深對藥品的熟悉程度。
3.2加強藥物系統培訓
3.2.1熟悉各系統常用藥物
感冒、清熱解毒藥、兒科用藥、抗生素、消化系統藥物是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經常推薦顧客購買的藥物,我們在理論教學上專門做了這幾個系統的專題課件,在實踐教學上加強了這幾個系統藥物的導購訓練。首先把這幾個系統藥物常用的商品名整理后讓學生到模擬藥房中通過觀看藥品包裝、說明書熟悉藥物,掌握藥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癥等,然后模擬一些購藥場景讓學生多加練習。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100種常用的藥品商品名,能向顧客合理推薦這些藥物。
3.2.2分析復方制劑中的藥物成分
理論知識中,我們講解的藥理知識主要是單獨的藥物,而在商品銷售中的藥品主要是由多種藥物成分組成的復方制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強化了各個系統常用藥物的成分分析。把每種藥品的藥物成分具體列出來,分析這些藥物成分的作用、應用、不良反應,讓學生更加清楚怎樣合理使用這些藥物。如感冒藥中的主要成分鹽酸金剛烷胺:抑制甲型感冒病毒;氫溴酸右美沙芬:中樞鎮咳藥,用于無痰、干咳,慢性支氣管炎,刺激性干咳;鹽酸偽麻黃堿:擴張血管,消除鼻粘膜充血水腫,解除鼻塞癥狀、高血壓禁用;對乙酰氨基酚:解熱鎮痛,前列腺肥大或增生者禁用、因刺激腸胃,故含本成份的藥應飯后服;撲爾敏、鹽酸苯海拉明、氯雷他定:鎮靜、抗過敏;人工牛黃:清心解毒;咖啡因:大腦皮層興奮作用,緩解嗜睡。知道了感冒藥中各種成分的作用,學生就能根據顧客的病情給病人推薦合適的感冒藥。
3.2.3關聯導購培訓
關聯導購就是當顧客購買一種藥品的時候,根據顧客的需求順便向顧客推薦相關聯的另一種或幾種商品,從而可以提高藥店的銷售量。例如,一名顧客風熱感冒,我們可以關聯導購的是中藥+西藥+維生素C+板藍根或金銀花+口罩+消毒洗手液,等等。
3.3開展崗前培訓
3.3.1語言溝通能力培訓
營銷工作離不開語言溝通,要當好一名好的藥品導購員就必須與顧客交流,了解顧客的需求??蛻舨粫P心你賣什么,而只會關心自己要什么。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合適的產品。我們有58.4%的學生是少數民族,絕大部分來自農村,普通話相當不標準,甚至有些學生到了學校才開始學習普通話;據藥店帶教老師反饋我們學生去到藥店膽子特別小,說活聲音小到顧客都聽不清。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我們對他們進行了相應語言溝通訓練。圍繞溝通的3個基本步驟:微笑、傾聽、回應,我們模擬了一些藥店場景,讓學生訓練如何面對顧客準確表達自己的言語。
3.3.2責任、義務培訓
學生在學校習慣了成群結隊活動,去哪里都有三五個同學,但實習時學生經常被分得特別散,基本沒有兩個學生在一起的,都是一個藥店一名學生。因此,有很多學生實習了一周后,打電話給老師,要求回到自己家鄉實習。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專門給學生進行了責任、義務的培訓,要他們明白,工作需要自己獨立承擔。對責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為兩個意義,一是指分內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義務。首先,我們要求學生到藥店實習必須遵守藥店的各項規章制度,這是對責任的第一層含義的理解;其次,在藥店實習當發生藥品丟失時是要根據藥店的規章制度進行賠償,這是對責任的第二層含義的理解。另外,我們要求學生每人找一句關于責任的名人名言自勉。同時,我們還給學生講一些關于責任、義務的小故事激勵學生。
參考文獻:
[1]左魯紅.淺談藥劑專業技能教學.教學研究,200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