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森林防火工作意見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和市森林防火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高森林火災的綜合防控能力,切實做好我鎮森林防火工作,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杜絕人員傷亡事故發生,現將2021年森林防火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以提高全社會森林防火意識為主線,以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為關鍵點,以強化野外用火管理為重點,以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機制為突破口,加強森林撲火隊伍和設施建設,扎實開展森林火險區綜合治理,嚴厲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和火災肇事者,為建設生態文明新提供良好的生態保障。
二、目標任務
全鎮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2‰以內,不發生一起人員傷亡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領導,層層落實森林防火責任。
各村、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嚴格落實部門分工協作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使防火工作始終處于強有力的政府推動和目標責任體系管理下,形成權責分明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和齊抓共管的組織領導體系。鎮政府要按照《市森林防火管理辦法》及《市人民政府關于森林防火工作的若干規定》的要求,嚴格森林防火屬地管理和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防火責任。必須與轄區內機關、村組、農戶、學校等機構和“癡、呆、傻”監護人的防火責任書簽訂率達100%。要按照《市處置森林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相關人員要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撲救,對因失職、瞞報、遲報、責任不明、撲救不力等行為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或其它重大損失的,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各村、各單位要提前做好各項防范措施,整合各方面力量,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抓實、抓細、抓出成效。進一步確保全鎮森林資源安全。
(二)加強宣傳,提高全民防火意識
各村、各單位要立足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護林防火常識和法律法規,做到進企業、進村、入戶,不留盲區;切實加大宣傳教育工作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全民防火意識,增強法治觀念,依法治火;針對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新動向,采取定期宣傳與不定期宣傳相結合。一是要堅持做好傳統形式的宣傳教育。從現在開始到五月份,在全鎮范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森林防火宣傳活動,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標語、黑板報、設立宣傳牌、組裝宣傳車、印發傳單等形式進行宣傳;全鎮各中小學校堅持每月安排一節防火課,對中小學生進行經常性的森林防火知識教育,教育學生嚴禁野外玩火和隨意燃放鞭炮,從小培養他們的防火意識。二是要做好重點時段的宣傳教育。加大森林防火關鍵時段的宣傳力度,在重點林區和高火險區開展宣傳,組織宣傳隊,走鄉串村,遇會趕集,深入宣傳上的“死角”,開展扎實有效的宣傳活動。警示廣大群眾養成自覺防范火災和消除火災隱患習慣。三是發放各種森林防火傳單、制作宣傳標語和牌版、利用村組大喇叭、微信公眾號、工作群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使我鎮的森林防火宣傳工作有深度,有廣度,有特色。四是各村要全面刷新設在主要地段的防火警示標語,設立永久性宣傳標語和警示牌。要做到每村一條宣傳標語,每戶一份責任明白卡;要采取各種形式,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三)采取措施,切實加強火源管理
認真落實《森林防火條例》的各項規定,樹立防范為主,管控為要,撲救為重的思想,嚴格執行野外用火審批制度,有效監管野外火源,積極倡導文明祭奠。各村要加強對轄區“三位一體”管護隊員和村級護林隊員的領導和管理,及時調整補缺,在防火關鍵時段,必須到崗到位,不得缺崗,在森林防火期內,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春耕農事生產開始后,要在重點時段、重點地段、重點部位,一定要派專人嚴看死守,確保安全,嚴防發生森林火災。
(四)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提高撲救森林火災應急能力
各村“三位一體”管護隊務必及時調整充實撲火隊伍,并將人員名單和管理辦法報市防火辦。一旦發生森林火情,要在第一時間趕赴火災現場,科學處置及時開展撲救,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切實提高火情當日撲滅率。全鎮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組建后,要堅持體能訓練,進行防火基礎知識和撲火技能培訓,開展實戰演練,巡查糾正野外用火,開展森林防火宣傳。一定要達到紀律嚴明,作風過硬,快速反應。在防火關鍵時段,各單位、村必須留足8—10人撲火隊員值班,確保出現火情能及時組織撲救。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嚴防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
(五)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推進防火稽查制度
各村要認真開展森林防火檢查活動,并在重點時段、關鍵部位要進行反復檢查。鎮指揮部將及時組織事業性強、作風過硬、業務熟練的人員開展森林防火專門稽查工作,不定期了解各村、各單位防火值班帶班、堅守崗位情況和火情動態情況。
一、責任期限
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如有人動,由新任領導自動接任。
二、責任目標
1、嚴格控制森林火災。轄區內年森林火災發生率和受害率不超過1次/萬公頃和1‰,不發生受害面積100公頃以上的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不發生一般以上的森林火災。
2、快速有效處置森林火災。轄區內森林火災12小時內撲滅率不低于90%。森林火災撲滅后嚴防死灰復燃,力爭火災復燃率為零或不超過森林火災發生總起數的5%。
3、及時查處火災案件。轄區內森林火災案件查處率不低于70%。
三、保障措施
1、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
各級政府要全面負責轄區內森林防火工作,政府行政首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單位的森林防火責任制,層層簽訂森林防火目標管理責任狀,細化指標,明確責任。認真組織年度責任狀完成情況檢查考核,兌現獎懲規定,通報考核結果。
認真開展重點火災單位綜合整治工作,對森林火災多發、森林防火工作薄弱的縣、鄉實行綜合整治或重點管理,并組織森林防火專項督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責任追究制度,對森林火災負有責任的相關領導和相關人員,依照責任追究制度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責任。
健全完善森林防火指揮部辦事機構,落實機構編制,配足專職人員,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2、進一步強化森林火災預防工作
廣泛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高火險期間以及野外用火高峰時期要組織專項防火宣傳工作。
建立健全專職護林防火隊伍體系,落實護林經費,完善護林防火巡山制度。在高森林火險期間,要增加巡護人員,加大巡查密度。切實加強對護林員管理,確保護林人員認真履職,及時、有效管控野外火源。
制定完善高森林火險預警響應機制,及時野外禁火令,組織基層按照高森林火險預警響應要求抓好落實。
嚴格野外火源管控機制,高火險期和野外用火高峰季節,要組織各方面力量采取超常規措施集中查堵野外違章用火,消除火災隱患。
加大森林防火執法力度,組織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等部門及時查處野外違章用火行為,認真排查火災隱患。
認真執行《省森林防火值班規定》,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高火險期和重要節假日,鄉(鎮、街)至少要有一名主要領導帶班,嚴禁漏崗、脫崗;嚴格執行森林火情報告制度,嚴禁瞞報、漏報、遲報。
3、積極組織撲救森林火災
發生森林火災后,要迅速組織,周密部署,科學指揮,安全撲救,有效撲滅。
加強森林火災撲救組織領導工作,有關領導要及時掌握火情動態,并到場指揮撲救;村主干應在第一時間組織村應急撲火隊伍趕赴現場施救,撲打初發火;鄉鎮分管領導(包村領導)和主要領導要立即到達火場組織指揮撲救。明火延燒3小時未撲滅,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必須到達現場組織指揮撲救;明火延燒6小時未撲滅,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或包片領導必須到達現場組織指揮撲救;明火延燒12小時未撲滅,縣(市)區主要領導必須到達現場組織指揮撲救。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同級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年度防火宣傳、巡山護林、撲火物資、撲火工資等預防和撲救經費納入同級地方財政預算,預算資金要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制訂年度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并落實建設資金,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任務。
加強撲火隊伍建設,各縣(市)區要建立專業骨干撲火隊伍,鄉(鎮、街道)、國有林場、森林公園、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要建立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村建立應急撲火隊伍。適時調整充實各類撲火隊伍人員,每年要組織開展撲火業務培訓或演練??h、鄉兩級及國有林場、森林公園、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行政村建立專用的撲火物資儲備庫,儲備充足的撲火物資。
5、加大災后處置力度
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迅速查清火災原因,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及時落實整改措施。以案件查處為突破口,積極做好宣傳工作,切實做到以案釋法,擴大教育面。
及時更新森林火災跡地,當年森林火災跡地必須在次年春季造林結束前完成更新。
四、考核與獎懲
(一)考核對象及方法
考核對象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第一責任人和主要責任人。
考核按年度進行,每年度由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組織人員對轄區內各縣(市)區進行檢查考核或復核,并將檢查考核(復核)結果通報全市,同時上報市政府和省森林防火指揮部,森林防火“雙控”指標見附表1。
(二)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以省政府下達的2012-2015年森林防火責任書中規定的五項工作目標為主,分解成17個考核分項進行檢查考核并計分(詳見附表2)。為強化落實“預防為主”方針,考核設立獎勵分,對護林員隊伍健全、護林經費投入力度大并列入每年財政預算、火源管控成效明顯、火災發生率大幅下降的縣(市)區給予獎勵分10分,但獎勵分項目一律由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直接考核,從嚴把關??偡譃?10分。
(二)考核程序
每年初,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考核項目和標準,對上年度責任書完成情況逐項進行自查自評,并將自評結果和自查材料,連同人民政府責任書執行情況一并上報市森林防火指揮部。
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在縣(市)區完成年度自查基礎上,組織檢查考核(復核),對考核面積在50萬畝以下的縣級單位組織考核,對考核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縣級單位自查情況組織復核。檢查考核(復核)結束后,市森林防火指揮部根據各縣(市)區匯總上報的檢查材料及檢查考核(復核)結果和平常檢查情況,綜合評價各縣(市)區責任書執行情況,進行總結通報,并上報市政府和省森林防火指揮部。
(三)兌現獎懲
1、對年度未發生森林火災或責任制考核成績優秀的縣(市)區給予通報表揚,對年度責任制考核成績不合格的縣(市)區給予通報批評,并對其相關領導進行督查問責。
2、對“十二五”期間未發生森林火災或每年度責任制考核成績均為優秀的縣(市)區給予表彰獎勵。
關鍵詞:天山中東部山區;森林防火;現狀;建議
1森林防火概況及現狀分析
森林防火是關系到林區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工作。經過多年的不斷努力,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的能力有了明顯增強。但應當看到,森林火險隱患仍然相當嚴重,仍然是影響林業乃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危險因素。當前重大森林火災時有發生,仍然是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個突出因素;預防和撲救手段及基礎設施設落后,仍然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
新疆天山中東部林區位于新疆天山山脈中東部,地理坐標介于東經83°25′~94°49′,北緯42°53′~45°29′之間,東西長約1000多km,南北最寬處約250km,林區總面積275.66萬hm2,其中林地總面積為89.96萬hm2,占總面積35%,活立木蓄積5528萬m3。區域內有包括新疆天山天池風景區在內的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7個省級森林公園。
1.1森林防火管理及基礎設施現狀
按照所轄林區劃分,新疆林業廳直屬的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以及下屬的11個山區分局,負責管理天山中東部林區的森林防火等各項工作。就森林防火工作而言,截止2014年5月,共有森林防火站和森林管護站共計248座、森林防火望塔2座、地州級森林防火物資庫房一座、縣級森林防火物資庫房11座,現有各類撲火機具物資2576件、電臺43部、森林消防指揮車8輛、森林防火專用防火運兵車11輛、森林消防摩托車247輛、山區巡護馬95匹,建立了森林消防半專業撲火隊伍11支,共有半專業撲火隊員231人。
1.2森林火險等級情況
根據《全國森林火險區劃等級》,結合森林資源分布因子,考慮縣行政區劃單位森林發生概率及高火險等級趨于相對集中連片等因素,該片區所屬林區大部分屬于全國森林防火重點治理片區,具有較高森林火險等級,是國家林業局確定的20個全國森林火災重點綜合治理片區之一。
1.3森林火災發生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自1987年以來,天山中東部林區共發生森林火災680余起,其中森林火警590起,一般森林火災77起,重大森林火災1起。因撲救森林火災受傷10人,主要集中在重點風景區,火災起因絕大部分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
2存在的問題及形勢分析
由于該區域緊臨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東西兩翼的工農業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密集,氣候干旱,旅游景點眾多,工、農、林、牧多業混雜,林草相間,可燃物多,流動人員活動頻繁,潛在火險發生率高,加之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成立不到7年,因而,森林防火工作受客觀條件制約存在著以下的問題,其面臨的形勢也是不容樂觀的。
2.1存在的問題
當前天山中東部山區森林防火工作存在以下問題,森林防火基礎設施薄弱。森林消防專業力量不足,裝備水平落后,綜合防控能力相對較差。森林防火應急指揮體系尚未全面建成,防火科技水平相對滯后。
2.2形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天保工程的持續實施和國家各項林業援疆措施的落實,林業建設和森林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生態公益林得到了有效保護,據全國林業二類普查顯示,該區域林地面積幾乎比上一次普查翻了一番,林地面積迅速增加,林內可燃物也相應成倍增加,加大了管護強度,森林防火任務日益繁重。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收入的提高,每年進入林區進行旅游度假、徒步、登山、自駕游等活動的人數逐年呈急劇上升態勢,造成野外人為火源點多、面廣、線長,難于控制的局面,火源管理任務十分艱巨。據統計,森林火災的起因9成以上是人為造成的,因此存在著發生森林火災的巨大隱患。
3對策與建議
3.1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到位
森林防火責任當先,要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體系,讓森林防火工作從林“要我防”向“我必防”的轉變。一是嚴格落實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通過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將防火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個人,具體到山頭地塊,做到責任明確,獎罰分明,對防火工作不力,發生森林火災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在森林防火期內,實行分包責任制,分包部門要安排專人吃住在山頭地塊,加強業務督導,確保一旦發生火災,能夠迅速組織,合力撲救,有效控制火災蔓延,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3.2加強防火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森林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防”是基礎,“宣傳教育”是手段,“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只有在預防上下功夫,森林防火工作才能抓實抓細。一是組織開展好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活動,強化各類媒體的溝通互動,創新宣傳方式和機制,充分利用行政和社會資源開展宣傳教育。二是把大力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基本知識作為重點,并通過對國內外重大森林火災事例和本地違規用火引發火災典型案例的剖析,加強對林區群眾和全社會進行森林防火安全警示教育,形成人人參與森林防火、人人關注森林防火的良好氛圍,構建群防群控的森林防火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