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軌道交通 事故案例 安全措施
1、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城市交通問題日益嚴峻。各種由機動車引發的城市道路擁堵、環境、安全等問題逐日凸顯。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緩解城市交通問題的首選方案,逐漸被人們重視、接納,成為大多數人出行的首選交通方式。進而,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在運營中的危險因素及應急措施對于提高軌道交通安全系數,防止事故發生,減小事故損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城市軌道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根據所查找的資料對城市軌道交通在火災、爆炸、列車相撞/脫軌、踩踏、乘客墜落站臺等方面發生的事故進行了分類統計,統計結果見表1所示。
依據表1所統計的部分重大交通軌道交通事故,繪制地鐵事故原因分布圖,見圖1所示。從中可以看出火災事故是威脅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其發生事故量占軌道交通發生事故總量的29%左右,且傷亡較大。
3、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的措施和手段
3.1 高度重視引發城市軌道交通事故的外部因素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人員、設施設備、管理制度和社會環境構成了事故發生的因素,這些因素的風險有可能引發城市軌道交通事故。其中,社會環境屬于外部因素,由于城市軌道交通開放性強,社會環境造成的安全事故很難預防,具有較強的不可控制性和不可預知性。近年來,隨著國際環境的不斷變化,針對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恐怖襲擊日益增多,國際環境的不斷變化也有可能引發各類不穩定因素,因此,我們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3.2 在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階段充分考慮運營安全
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應當充分考慮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需要。安全管理應當體現在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和運營的全過程中。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設計階段應當根據遠期客流預測情況,預留充足的站內空間,避免大客流聚集風險;應當設計預留車站間的聯絡通道、緊急救援專用通道和逃生通道,方便開展救援和人員疏散。列車和車站設施建設應當使用阻燃或非易燃材料,防止火災蔓延和產生有毒氣體,并配備完善的消防系統和自發光應急疏散指示標志。
3.3 配備完善的安全設施設備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設施設備應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主題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和同步投入運營。城市軌道交通應當配備安檢設備、視頻監控系統、緊急報警電話、緊急停車裝置、應急廣播、應急照明設備、乘客疏散向導設備和各類消防器材等。并且應做好城市軌道交通安全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更新改造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最大限度地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為安全運營提供充分保障。
3.4 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和乘客安全乘車知識的宣傳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運營安全涉及軌道維護、列車駕駛、機電設備管理、調度、站務等多個崗位,這些崗位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極強,必須加強這些崗位人員的培訓教育。尤其是駕駛員、調度員和車站綜控員等關鍵崗位,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此外,應加強對乘客的安全乘車意識教育,引導乘客遵守安全乘車規定,增加乘客的安全知識,并強化乘客的自救意識。
3.5 完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為提高對城市軌道交通各類事故的應對能力,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運營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管理職責,規范應急處置流程,并實施定期應急演練制度。城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應針對不同的事故,組織應急演練,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盡量大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結束語
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對促進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問題,改善城市環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軌道交通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廣大乘客的生命安全。城市軌道的安全性是其運營的首要目標和基本原則。本文在統計分析以往城市軌道交通事故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措施。為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何理,鐘茂華,鄧云峰.城市軌道交通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3,25-29
[2]施毓風,楊晟,孫力彤.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問題[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3,2,26-28
[3]顧燏魯,黃景宇,王金霞.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事故案例評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232
[4] 李為為,唐禎敏.地鐵運營事故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6)
【關鍵詞】 鋼軌傷損; 安全分析; 防治; 監測管理; 修復措施; 成因
1 前 言
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出行需求增加,但由于道路交通的昂貴費用和運行的擁擠狀況,軌道交通,尤其是地鐵成為成千上萬乘客更適合的選擇,可以說在很多城市,地鐵逐漸成為上班族的生命線。從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城市交通發展歷史來看,發展公共交通,尤其是發展軌道交通是解決交通問題、促進城市發展的最佳途徑,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一方面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說,它對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緩解地面交通、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等都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另一方面,它運量大,方便快捷,對于乘客的分流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
從1965年7月1日開始修建第一條地鐵線路以來,我國內地已經有北京、廣州、上海、天津、香港、深圳、南京、重慶等幾個城市擁有了地鐵或輕軌。據統計,截至2005年6月,我國試運行、試運營和正式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為422.52公里,其中地鐵187.52公里、輕軌235公里;正在建設并將于近期投入運行的線路總長287公里,其中地鐵211公里、輕軌76公里[1]。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涉及因素較多,無論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還是運營階段,都隱含著觸發事故的潛在條件。城市軌道交通不僅體現了土建工程、機車車輛、牽引供電、通信信號、運輸調度、運營管理等專業技術的較高水平,同時對其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軌道作為軌道交通的行車基礎,其堅固穩定性和正確的幾何形位是車輛安全運行的保障。而鋼軌是軌道的主要部件,它直接支撐并引導機車車輛的運行,承受來自車輪的垂直力、橫向水平力、縱向水平力等,并傳遞到軌枕、路基上,同時,鋼軌還必須為車輪提供連續、平順和阻力最小的滾動表面。因此,鋼軌的質量、工作狀態對整個線路的質量以及行車安全有著直接的影響[2]。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運量的不斷增長,以及機車條件的變化,鋼軌的傷損問題越來越突出。研究鋼軌傷損成因及防治技術就顯得越來越迫切。2000年10月17日英國倫敦發生了由于鋼軌折斷引起的列車出軌事件,導致4人死亡、30余人受傷。2003年4月13日,京廣線武漢段漢水鐵路橋北端一根鋼軌發生折斷,被守橋武警官兵及時發現,守橋武警官兵及鐵路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緊急搶修,受此影響,北京至廣州的T15次特快列車被攔停約半小時。2001年5月22日,臺北地鐵淡水線士林站附近軌道發生裂縫,地鐵被迫減速,并改為手動駕駛,10萬旅客上班受阻。浙贛線上行K529+36處鋼軌右股小腰軌頭裂斷,由于巡道工及時發現并采取防護措施,養路工區及時更換鋼軌,才保證了行車安全。2004年12月19日凌晨,北京法塔寺道口鋼軌被凍裂,導致l0輛列車晚點。正確認識和掌握鋼軌傷損以及由傷損造成的鋼軌折斷的規律,主動超前進行防范,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筆者通過對北京地鐵鋼軌傷損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和分析,研究傷損發生的原因及發生條件,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盡量減緩鋼軌傷損,避免嚴重傷損,以延長鋼軌的使用壽命,確保軌道交通運輸的安全和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