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進出口貿易情況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進出口貿易情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進出口貿易情況

    第1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隨著世界經濟聯系的不斷緊密,每個經濟體都成為了經濟鏈條上的一個節點,當某個國家或者經濟體出現經濟問題時,常常對其它經濟體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國際間的貿易摩擦也逐漸常態化,這些都增加了企業進出口貿易的風險。對于發達國家的企業來說,它們更早的融入到了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中,參與了國際化經濟發展的過程,具有豐富的國際化發展經驗,建立了符合企業所需要的貿易管理體系。我國企業在改革開放之后才逐漸的融入到國際貿易中,對于開展國際貿易的經驗還比較欠缺。我國企業真正的開展國際貿易還是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所以在進出口貿易的管理中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迫切需要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發展所需要的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我國企業進出口貿易管理的現狀分析

    1.企業沒有建立專門的進出口貿易管理機構,導致管理上的混亂。我國企業在開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將進出口業務實行外包的形式。從市場調查、客戶信用調查、進出口貿易合同的簽訂以及后期的執行等都依靠公司進行操作,這種管理模式存在比較大的風險。例如公司并不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負責,所以對于風險的投入和關注比較低。結構不能夠全面詳盡的分析行業的市場發展情況,難以對進出口貿易提供準確的預測,例如不能夠洞察到國外的行業保護政策的影響以及貿易壁壘的影響等,導致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暴露在風險下。同時在全面的外包下,企業對于進出口貿易的過程難以進行監管,容易導致貿易過程中的不規范操作,使企業存在經營中的風險。

    2.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進出口貿易管理制度。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自己的進出口貿易管理部門,但是在管理方面還不夠嚴謹,使企業的進出口貿易體系不夠完善。例如企業沒有注重對進出口貿易的風險考察和分析,沒有建立專門的部門為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提供參考資料,沒有做好進出口貿易的風險管控。同時在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管理部門內部,不能實現資源和信息的有效的整合,各個分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夠順暢,難以充分的發揮管理上的優勢,使進出口貿易管理無章可循,管理效率底下。

    3.企業的進出口貿易運營風險比較大。企業在進出口貿易的管理過程中沒有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沒有加強貿易過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風險管理,使企業遭受了比較大的經濟損失。例如在進出口貿易中不重視事前的分析,使企業不能夠快速的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調整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策略,使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處于被動的地位。企業沒有認真的分析進出口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或者化解風險,特別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局面,導致企業進出口貿易風險的加大。

    三、構建符合企業需要的貿易體系的方法與措施

    1.建立針對性的進出口貿易機構。企業應當結合運行的實際,建立自己的進出口貿易機構,并且明確其組織的職責。在建立進出口貿易部門的過程中應當借鑒西方先進企業的經驗,建立切實有效的管理部門,例如專門的風險管理、市場管理、綜合管理等部門,并且加強各個部門的交流和溝通,做到信息的互聯互通,提高進出口貿易決策的質量和效率。市場部門應當著重對企業的進出口貿易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并且形成完整的分析和預測報告,為進出口貿易管理提供有效的參考資料,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風險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進出口貿易過程中的風險分析和預測,為財務部門提供信息參考,降低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風險管理部門還應當加強對交易對象的研究,審核進出口貿易合同,調查和了解客戶的信用資質,審查付款條件等。加強對客戶履約過程的監督,加強對客戶資信情況的跟蹤,并且對客戶進行信用等級評價,為企業結算提供依據和參考。綜合管理部門對風險部門提出的風險進行控制并且進行反饋,配合進出口貿易管理的其它部門對合同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驗收等,同時對于風險比較大合同進行中止以及停止產品的出庫驗收等。

    2.建立完善的進出口貿易管理制度。企業應當從實際出發,建立完善的進出口貿易管理制度,加強進出口貿易各個管理部門的內部協同能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進出口貿易包含了許多環節,例如生產環節、質量管理環節、出口環節、進口環節等,在供應鏈中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都和企業的經營具有密切的關系。只有明確各個管理部門的職責,才能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管理。企業的各個部門都應當按照企業的發展需要和市場的要求,按照進出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內部的聯動機制,使企業能夠根據市場的變化快速的采取措施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建立進出口貿易的風險管理機制。進出口貿易面臨著比較大的風險,特別是世界各地存在著許多潛在的風險,因此在企業的進出口貿易中應當加強風險管理,降低企業進出口貿易的風險。企業應當從風險的識別、監督和控制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例如注重對各種官方、非官方風險信息的搜集,通過政府部門或者行業部門獲得風險信息,通過國外金融結構以及政府部門得到金融政策的變化,在必要時還可以通過實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和獲得風險信息。要及時對客戶履行合同的情況進行追蹤,發現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降低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通過對獲得的風險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制定專門的風險預案和應對措施,并且將分析的資料和其它部門進行溝通,進行交易風險預警以及風險控制等。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分析控制的考核和評價體系,實現風險控制的動態管理,使風險控制能夠真正的融入到企業的進出口貿易管理中,更好的為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服務。

    四、結語

    第2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摘 要:以2004年1月-2007年6月全國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出口總額和體 育用品出口額為 分析樣本,運用相關分析、單位根檢驗、協整分析、格蘭杰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函數及方差 分解技術等方法,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 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存在較高關聯度,且4個時 間序列變量均為一階單整I(1)序列。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不存在長期穩定的 均衡關系,但與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不是我國 進出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而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卻是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 原因,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不存在任何單向上的格蘭杰因果原因。進出口貿易、出 口貿易、進口貿易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波動的總體響應表現為“短期效應明顯,長期效 應較弱”。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增長的波動主要歸因于自身因素,體育用品出 口貿易對我國進出口貿易事業的貢獻程度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關鍵詞:體育用品;出口;進出口貿易;互動關系;實證研究;中國

    中圖分類號:G8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3612(2009)03-0020-05

    A Positive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between Sporting Goods Export and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CHEN Po ZHAO Heng XIA ChongDe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Un 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e national gros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mports, exports and sporti ng goods exports from January 2004 to June 2007 a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c orrelation analysis,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analysis, Granger causalitytest, pulse response function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in the positi ve researc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porting goods export trade and China's impor t and export t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high correlative between sporting goods, China's export and import trade, import trade and export trade, and the four time series variables are in a whole bandI (1) sequence. There isno long term, stable balance between sporting goods export trade and China's imp ort and export trade, but it exists between export trade and import trade. Sport ing goods export trade is not the reason for growth, while import and export tra de and export trade is responding for sporting goods export growth. There is no oneway on the Granger causality reasons for sporting goods export trade and im p ort trade. Influence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export, import export trade on the sporting goods trade growth fluctuations responses for the overall performan ce as significant in shortterm effects, weak in longterm effects. The fluctu at ion and the growth mainly attribute to their own factors. Sporting goods export contributes to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t a low level.

    Key words: sporting goods; export;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teraction; positive research; China

    在我國進出口貿易與體育用品出口貿易雙重因素的作用下,國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得到 較大幅度提高。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選取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為研究對象, 驗證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把握其內在作用機制,實現共同繁榮發展目標,進一步促進我國 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關于體育用品的研究成果頗多,但大部分還是純 粹的定性描 述,多以抽象的語言概括為主,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實證性研究成果甚少。鑒于此,本文利 用2004年1月~2007年6月的月度數據,運用多種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重點考察體育用品出 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考證二者之間的彼此貢獻程度。旨在為進一步明確體 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量化關系,完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發展策略,不斷 壯大中國進出口貿易規模,提高國內體育產業發展水平,進而提升國內整體競爭實力提供理 論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2004年1月-2007年6月為樣本區間值。以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進口貿易總額 、出口貿易總額和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總額共42個月度數據為具體分析指標,數據分別源于《 中經專網》(newibe.cei.省略)和《中國統計》(2005年第1期-2007年第8期 )。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統計》和《中經專網》獲取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進口貿易總額、出口貿易總額與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總額42個月度數據。同時,參考相關經濟學研究論文35篇,查閱計量經濟學專著5本,為完成本課題提供了資料保障。

    1.2.2 數理統計法

    分別運用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5.0和社會學統計分析軟件SPSS12.0對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并完成對數據必要的數理統計處理。

    2 國內外關于體育用品的分類結構體系研究

    通過總結國內外關于體育用品分類的相關研究文獻[10-11],本文現將中國與歐洲 國家關于體育用品的分類結構體系簡要列出(表1)。

    由國內外關于體育用品的分類結構體系(表1)可發現,目前我國對體育用品的分類尚沒有統一標準,主要包含5大產品分類系列,而每一產品分類中又包括不同的產品內容。近些年,國內針對體育用品的分類現狀,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所編輯的《中國體育商鑒》和近幾屆體育用品博覽會對體育用品參展單位的分類基本大同小異。但總體上講,這些分類不夠系統,彼此間界定比較模糊,主要適用于商業目的。縱觀歐洲國家對體育用品的分類結構體系,該分類體系簡單、清晰、明了,故其對本研究具有較大借鑒意義。

    3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總體情況分析

    運用社會學統計分析軟件包SPSS12.0繪制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與體育用 品出口貿易的時間動態序列圖(Time Sequence Charts),如圖1所示。

    從圖1看出,從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和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但存在周期性波動。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總額有著相同的周期性波動規律,在每年1~3月之間均會出現進出口貿易經濟的低谷期,但調整期限較短,對外貿易經濟能迅速恢復初始增長狀態。中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也同樣具有相似的變化規律,但從數量規模上講,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其所占國內進出口貿易份額偏低。

    4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相關分析

    為初步明確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的關聯程度,運用社 會學統計分析軟件包SPSS12.0對該4個對外貿易經濟指標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Pearson Co rrelation),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我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 .828、0.826和0.805,均達到較高關聯程度,且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

    5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互動關系的計量分析

    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進行計量分析的步驟如下:1) 對中國進 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與體育用品出口額取自然對數值,分別以LNJCK、LNCK、LNJ K及LNTYCK表示;2) 對這4個時間序列指標進行單位根檢驗(平穩性檢驗);3) 對體育用 品出口貿易與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的協整關系進行檢驗;4) 對體育用品出口 貿易與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驗證;5) 采用脈沖響應函數 分析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波動的總體響應;6)

    運用方差分解技術考察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對進出口貿易事業的貢獻程度。

    5.1 單位根檢驗(平穩性檢驗)

    在對該4個時間序列指標取自然對數值之后,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來驗證時間序列的平穩性。其操作過程借助Eviews5.0軟件完成,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看出,LNJCK、LNCK、LNJK和LNTYCK的ADF統計量均大于在10%、5%、1%水平下的臨界值 ,即4個變量的原序列均未通過ADF檢驗,全為非平穩時間序列。綜合考慮時間趨勢因素,并 對LNJCK、LNCK、LNJK和LNTYCK進行一階差分處理,差分后的時間序列均通過了10%、5%、1% 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說明LNJCK、LNCK、LNJK和LNTYCK是一階單整I(1)序列。

    5.2 協整關系檢驗 本研究采 用E-G(Engle-Granger)兩步法,用一個變量(LNTYCK)對其它3個變量(LNJCK、LNCK、LN JK)分別作對數回歸,并根據回歸模型及模型殘差值的單位根檢驗結果,判斷體育用品出口 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因本文所 涉及的4個時間序列變量均為一階單整I(1)序列,可直接用最小二乘法(OLS)進行協整回歸[13-14]。所有操作過 程均借助Eviews5.0軟件完成,結果如表4、表5所示。

    注: R表示判定系數,AdjustedR表示調整判定系數,S.E表示標準誤差,F -statistic表示模型的F檢驗值,Prob表示顯著性概率。

    1) 由變量組LNJCK、LNTYCK的協整回歸模型可知,模型擬合優度較高,解釋能力較強(R=68.85%),并具有顯著性意義(P

    2) 從變量組LNCK、LNTYCK的協整回歸模型看出,模型擬合優度較高,解釋能力較強(R=68.44%),模型存在顯著性意義(P

    3) 由變量組LNJK、LNTYCK的協整回歸模型可知,模型擬合優度較高,解釋能力略低于前兩個模型(R =64.20%),也具有顯著性意義(P

    5.3 格蘭杰(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要求變量必須是平穩的[14],經ADF統計量檢驗,得知變量D(LNJCK)、D(LNCK)、D(LNJK)和D(LNTYCK)均為平穩時間序列,故可對該4個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根據AIC和SC最小化準則,本文確定滯后期為2,采用Eviews5.0軟件進行處理,結果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對于D(LNTYCK)不是D(LNJCK)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F統計值較小,顯著性概率P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設,表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不是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就D(LNJCK)不是D(LNTYCK)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F統計值為4.25 389,顯著性概率P小于0.05,拒絕原假設,說明進出口貿易是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對 于D(LNTYCK)不是D(LNCK)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F統計值偏小,顯著性概率P也大于0.05,因此接受原假設,表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也不是中國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就D(LNCK)不是D(LNTYCK)的格蘭杰原因的原假設,F統計值為3.89 591,顯著性概率P小于0.05,由此拒絕原假設,說明出口貿易同樣也是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對于D(LNTYCK)不是D(LNJK)的格蘭杰原因與D(LNJK)不是D(LNTYCK)的格蘭杰原因的兩個原假設,F統計值均較小,顯著性概率P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設,表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我國進口貿易不存在任何單向上的格蘭杰因果原因。從中不難看出,因受中國體育用品業發展內外環境的影響,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規模還差強人意,但其經濟效益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因此,近些年,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并不是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增長的直接原因,而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的發展卻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產生了積極作用。

    5.4 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是基于向量自回歸(VAR)模型得出的,主要反映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值和未來值的影響,刻畫內生變量對隨機擾動的動態反映,顯示任意變量的隨機擾動(新息Innovation)如何通過模型影響其他變量,并反饋到自身的動態過程[14-15]。本文運用脈沖響應函數(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s)重點考察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之間的互動關系。

    進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之前,必須構建理想的VAR模型。根據AIC和SC最小化原則,借助Eviews5.0軟件對不同滯后量模型的AIC和SC值進行反復比較,結果如表7所示,從中選出AIC和SC值最小的VAR模型,即3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滯后期均為5,說明滯后期為5時,3個向量自回歸模型(LNJCK與LNTYCK、LNCK與LNTYCK、LNJK與LNTYCK)的回歸效果最為理想。

    根據上述3個VAR(5)模型,研究運用模擬沖擊法,對模型系統施加一個外部沖擊,借助Eviews5.0軟件計算各變量對沖擊的反應,考察中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反應狀況。圖2、圖3、圖4分別顯示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對來自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一個標準差沖擊的反應。

    分析圖2、圖3與圖4可得出,在短時期內,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變動會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產生較大影響,即在1~3期之間,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波動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增長的波動產生直接作用。但從長遠來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波動并未對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產生明顯的影響。基于此,研究認為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波動的總體響應表現為“短期效應明顯,長期效應較弱”。

    5.5 方差分解技術

    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技術也是根據VAR模型得來的,其可將系統中每個內生變量的波動(K步預測方差)按其成因分解為與各方程新息(Innovation)相關聯的組成部分,從而了解各新息對模型內生變量的相對重要程度[14-15]。本文采用該 技術的主要目的是考察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在不同時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的具體貢獻程度。借助Eviews5.0軟件進行計算,結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 易與進口貿易增長的波動主要歸因于自身因素,解釋能力分別達84.61%、77.24%和91.92 %。 而受體育用品出口貿易擾動項的沖擊影響的成分較低,其對中國進出口貿易事業的貢獻程度 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解釋能力分別為15.39%、22.76%、8.08%,說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 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的貢獻程度非常有限。

    6 結 論

    1)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總體情況分析得出,我國進出口貿易、出 口貿易、進口貿易及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保持著持續增長態勢,但存在周期性波動。從數量規 模上講,體育用品出口總額與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所 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份額偏低。

    2)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相關分析表明,我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 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進口貿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28、0.826和0.805,均達到較高 的關聯程度,且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

    3)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單位根檢驗顯示,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 貿易、進口貿易和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自然對數時間序列(LNJCK、LNCK、LNJK、LNTYCK) 均為一階單整I(1)序列。

    4)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協整關系檢驗可知,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 我國進出口貿易不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但與出口貿易、進口貿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 關系。

    5)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表明,體育用品出口 貿易不是進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而進出口貿易則是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體育用 品出口貿易也不是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但出口貿易是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的原因;體育 用品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不存在任何單向上的格蘭杰因果關系。

    6)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得出,我國進出口貿易 、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對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增長波動的總體響應表現為“短期效應明顯,長 期效應較弱”。

    7) 體育用品出口貿易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方差分解技術說明,我國進出口貿易、出 口貿易與進口貿易增長的波動主要歸因于自身因素,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對進出口貿易事業的 貢獻程度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說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出口貿易和進口 貿易的貢獻程度非常有限。

    參考文獻:

    [1] 傅秋仁,王躍鳳.我國體育用品業發展前景的探索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 代化,2007,492(1):25.

    [2] 席玉寶,劉應,金濤.我國體育用品出口狀況分析[J].體育科學,2005,25(12):22-2 7.

    [3] 王躍鳳,傅秋仁.加入WTO后我國體育用品業應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商場現代化, 2007,506(6): 262.

    [4] 楊斐,趙景峰,王凱.中國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人文雜志,20 07,1:72-77.

    [5] 李士建.中國體育用品業國際競爭力問題探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19(2) :9-11.

    [6] 余志健,陳勇.我國體育用品市場現狀及應對策略[J].集團經濟研究,2007,217(1) :61-62.

    [7] 李斌,.中國體育用品品牌擴展策略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1(2 ):27-29.

    [8] 楊明,郭良奎.我國體育用品產業集群發展及政府政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7, 28(3):27-30.

    [9] 祝振軍,常冬冬.我國民營體育用品企業的發展環境及前景[J].體育學刊,2007,14 (3):23-26.

    [10] 李驍天,王莉.對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市場結構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7,27( 5):15-22.

    [11] 林顯鵬.我國體育用品業挖掘出口潛力措施的思考[J].體育產業信息,2003,(2): 13-15.

    [12] 張煥明.我國經濟增長地區性趨同路徑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7,33(1):76 -87.

    [13] 陳龍江,黃祖輝,周文貴.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基于1981- 2003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33(10):48-54.

    [14] 楊斐,趙景峰,王凱.中國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人文雜志,2 007,1:72-77.

    [15] 王舒健,李釗.中國地區經濟增長互動關系的脈沖響應分析[J].數理統計與管理, 2007,26(3):385-390.

    第3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升值 進出口貿易 貿易順差

    一、引言

    改革開發以來,人民幣匯率逐漸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穩健發展與內外均衡的經濟變量。國際金融界一直對我國持續已久的貿易順差進行著指責,近年來,鑒于出口導向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歐及中美雙邊貿易都呈現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的現狀,人民幣升值已經成為必然,因此人民幣匯率成為我國進出口貿易前進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隨著世界金融的全球化、一體化發展,我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結合程度越來越高,這樣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愈發顯著。所以有必要進行人民幣匯率及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關系的分析與研究。

    二、我國進出口貿易特點

    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我國進出口貿易迅速壯大發展,大體呈現以下的特點。

    (1)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特別是對外開放和外貿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國出口貿易呈現飛速發展的狀態。1988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3位。2007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頂峰的25616億美元。2009年,由于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2072億美元,依然具有很大的規模。(2)進出口貿易依存度不斷上升。進出口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對進出口貿易活動的依賴程度,通常用本國對外貿易額占本國GDP的比重來表示,具體可分為進口依存度與出口依存度。1997年至今,我國進出口依存度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盡管2009年金融危機略有下降,但是整體水平仍然較高。(3)加工貿易所占比重較大。國內企業使用國外廠商提供的零部件或原材料,并按國外廠商提出的質量技術標準加工出成品獲取效益的貿易方式就叫做加工貿易。一般的商品買賣不同,加工貿易方式涉及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加工后出口的成品都是委托方所有,并沒有發生貨物所有權的轉移。加工貿易使我國進出口呈現剛性發展:出口增加的同時,進口也在增加。

    三、人民幣匯率變動原因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影響。

    (1)我國貿易順差促進人民幣升值。自從加入WTO后,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處于長期平穩的增長趨勢中,這為國際貿易順差創造了先決條件。但是貿易順差在帶來巨大外匯儲備的同時也對形成了對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貿易順差的出現將直接導致人民幣匯率的變動。(2)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增長。由于我國對于投資環境的建設以及經濟政策的實施,經濟一直處于顯著增長的階段,促使外匯投資商信賴對人民幣的投資,也加劇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壓力。此外,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的爆發,國際經濟增長明顯變緩慢,但是我國經濟卻能持續增長,從而促使外匯逐漸價格下跌,進而誘發人民幣升值。

    四、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進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幣升值使進口的原材料、能源及其他生產資料的價格下降,這將大大減少我國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和其他戰略物資的成本。使大筆交易的進口成本將隨著人民幣升值而降低,從而提高了相關部門的盈利能力,并且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2)有利于緩解貿易摩擦。自加入WTO以來,鑒于出口導向型經濟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歐及中美雙邊貿易都呈現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的現狀。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助于減少貿易順差、減少貿易糾紛,從而緩和我國與歐美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促進我國經濟貿易的和諧發展。(3)有利于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一直以來,“重出口,輕進口”便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戰略,盡管它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但是也增加了對出口的依存度。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進口增加及出口減少,可以緩解當前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人民幣升值對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激發國內企業自主創新,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減了我國出口貿易。相對比國外收入增長幅度而言,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增長幅度小,其優勢就被抵消了。在這種情況下,經過人民幣實際匯率的調整然后升值,會導致我國貿易順差減少,貿易出口利益將會縮水。(2)打擊外商的投資積極性。外商在國內的貿易額度在我國出口貿易額度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人民幣升值將直接減少外商在我國的投資成本,打擊了外資注入的積極性。(3)影響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的發展,人民幣升值首先會增加出口成本,進而導致價格體系的變化,這不利于當前我國企業商品的價格體系,而且還會造成企業的人員流失及結構調整。另外,人民幣升值還會造成國外商品的盲目進口,從而導致供需關系不平衡,影響國內商品市場的穩定,甚者會造成通貨緊縮現象。(4)不利于國內企業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將降低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價格,國內消費者用同樣的貨幣可以購買質量更好、數量更多的進口商品,這將嚴重影響到國內相關企業的生存與發展。(5)加大我國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的升值將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導致可以容納眾多勞動力的加工型出口企業利潤下降。這些企業轉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后,必然會使許多素質較低的勞動者面臨失業危機。

    五、結論

    中歐及中美雙邊貿易都呈現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的現狀,人民幣升值已經成為趨勢。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有利有弊,為了更好的規避由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足,我們需要認真分析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我國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研究相應的調整優化策略,以保證我國經濟與貿易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婷.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 時代金融, 2010,12.

    [2] 劉崇獻, 李彤.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M]. 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第4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關鍵詞】匯率;匯率波動;進出口貿易;綜述

    一、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整體進出口貿易影響的研究

    (一)采用協整分析方法研究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

    盧向前,戴國強(2005)選取1994-2003年月度數據,運用協整向量自回歸模型研究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與我國進出口的長期關系,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進出口存在顯著影響,ML條件成立,存在J曲線效應。曹陽,李劍武(2006)選取1980-2004年數據,使用AR-GARCH模型測度匯率波動性,采用E-G兩步法研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認為匯率波動的增加在短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不大,但在長期,隨著匯率波動的增加我國出口量將會減少而進口量則會增加。張進銘,周才云(2007)運用鄒至莊檢驗對1980-2005年樣本數據進行參數穩定性檢驗并分為1980-1993年和1994-2005年兩階段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只有在1980-1993年我國出口貿易與人民幣匯率波動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人民幣匯率波動與進口貿易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與出口貿易存在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匯率的正向沖擊對進口和出口貿易影響均為正,其中,對出口貿易影響較強烈而對進口貿易影響較微弱。谷宇,高鐵梅(2007)選取1997年1季度-2006年3季度數據,采用GARCH模型測度匯率波動性,使用E-G兩步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短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進出口均表現為負向沖擊且對進口的沖擊效應更大;在長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進口表現為正向沖擊而對出口則表現為負向沖擊,且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的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貿易順差。周才云,曹泰松(2008)選取1980-2005年數據進行分析,認為我國進出口與匯率存在長期協整關系,匯率波動對出口貿易影響較大而對進口影響較微弱。胡曉(2009)選取1985-2007年數據對中美貿易進行協整分析,結果表明,人民幣貶值對我國出口產生正向作用而對進口產生負作用,認為現階段人民幣升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削減美國對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黃錦明(2010)選取1995年4季度-2009年4季度數據,利用GARCH測度匯率波動性,采用E-G兩步法研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及其波動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進口貿易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在短期和長期均成負相關,而出口貿易僅在長期易受實際有效匯率波動的影響。李文懿(2010)選取1988-2006年數據研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認為進出口增長與匯率波動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且匯率波動對出口貿易影響更為明顯;出口貿易與匯率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匯率提升在短期促進出口增長。譚越月,賈建華(2011)選取2005年7月-2010年10月數據研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之間不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且無格蘭杰因果關系。李天峰(2012)選用2002年4月-2010年4月數據,使用GARCH模型測度匯率波動性,在匯率水平值變化和波動率變化兩方面對中歐雙邊進出口貿易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匯率波動在短期推動中國對歐元區的進口抑制出口,人民幣貶值對中國進出口均具有推動作用;在長期,中國出口額隨匯率波動增加而進口額隨匯率波動減少,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與歐元區出口均造成傷害且我國出口受傷害程度為歐元區6倍。許可(2012)選取2001年1月-2010年6月數據,采用AR-GARCH模型對匯率波動進行測度,選用E-G兩步法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和東盟、日本、美國、歐盟、韓國、中國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多數貿易伙伴的出口長期成顯著負相關,對與歐盟,東盟,香港出口短期有反向沖擊作用,對韓國進口短期有正向沖擊作用。

    (二)采用其他方法研究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

    1.采用OLS方法研究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

    張毓卿(2009)選取1998-2007年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人民幣升值可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額的反向變動,且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口影響較大而對出口影響較小。邱禮海(2010)選取2005年3季度-2010年2季度數據進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出口差額的分析,認為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與當期的進出口差額的負相關,存在J曲線效應。

    2.采用最大似然法研究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

    蔣競(2007)選取1989-2004年年度數據,采用匯率的方差度量匯率波動性,對中美進出口與人民幣匯率波動的關系運用極大似然法進行研究,認為我國出口總額和美國進口總額波動性與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的波動性正相關,我國進口總額和美國出口總額波動性則與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的波動性負相關,從而驗證了匯率波動的價格轉移機制的正確性。

    3.采用其他方法研究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

    周宇(2008)選取1992-2005年數據,采用不完全替代模型對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影響進行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與出口正相關且存在兩年的滯后期,對進口的影響雖為正但并不顯著。任再萍,張迎斌,姚大偉(2008)選取1986-2006年數據,運用皮爾遜相關系數對人民幣匯率波動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相關性的研究,結果表明,出口增長率和匯率波動呈反向變動,進口增長率則與匯率波動同向變動。姜昱,邢曙光,楊勝剛(2011)選取1985-2008年數據,采用Hansen門限面板模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雖然在不同匯率區間均不存在門限效應,但在不同的匯率波動幅度下存在門限效應。單門限模型的研究結果表明,人民幣升值并不會減少我國當前貿易收支情況,人民幣貶值不會擴大我國貿易順差;雙門限模型結果表明,人民幣升值率超過11.78%后將會減少我國國際收支。

    二、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區域進出口貿易影響的研究

    (一)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區域進出口貿易影響

    姚允柱,張國強(2006)使用面板數據分析1981-2004年匯率變動對我國28個省際間進出口的影響,結果表明,匯率變動對我國區域間進出口的影響存在差異,我國整體及大部分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對匯率缺乏彈性,認為1992-2004年的市場發展使得我國出口對匯率變動開始變得敏感。

    (二)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各地區進出口貿易影響

    蔣潔芳(2006)認為廣西進出口額不大且出口以農產品、資源型初級產品、紡織服裝和瓷器為主,進口以工業產品作為原材料為主,匯率變化的影響是有限的,人民幣升值雖然會縮小貿易順差的規模,但不會改變市場格局和持續順差的局面。鄧超,章賢(2007)選取2001-2006年季度數據研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湖南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匯率波動對出口總體影響不大,對出口影響的時滯約為1年,對進口的滯后期約為半年;匯率波動對不同行業影響不同。孔晴(2008)認為人民幣加速升值有利于甘肅省擴大進口,降低進口商品成本,增強進口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迫使企業優化進出口商品的結構。繆露(2009)選取2005-2007年季度數據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江蘇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認為匯率波動對進口和出口的影響存在不同程度的J曲線效應;對出口影響的時滯為5個季度,對進口為1個季度。指出,人民幣升值并不能改變江蘇省的貿易順差狀況,甚至仍會因江蘇省以加工為主的貿易方式和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的貿易主體而使得順差不斷擴大。施芳芳(2009)分析1998-2008年相關季度數據,認為2005年7月匯改前匯率對廣西進出口影響都較大,而匯改后影響較小,且匯率波動的影響存在J曲線效應。馮梅,劉思格,徐丹(2010)通過研究2005年7月-2010年6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陜西省進出口的關系,認為陜西省出口對實際有效匯率具有顯著的格蘭杰影響,但實際匯率變化對出口沒有顯著的反饋作用。張文匯(2011)認為重啟匯改后,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加大,人民幣升值雖然沒有改變河北省進出口恢復性增長的勢頭,但出口企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人民幣升值預期將會促使企業調整財務及經營策略,雖然短期內會加大跨境資金流入的壓力,但長期將有利于促使國際收支平衡。陳望遠,蔡武(2012)選取2005年7月-2010年12月數據,運用協整向量自回歸模型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與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的關系,認為匯率波動對廣東省進出口存在顯著影響,ML條件成立,存在J曲線效應。

    三、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不同行業進出口貿易影響的研究

    白瑤,李坤坤(2008)認為由于我國加工型貿易產品主要是快速消費品,所以相對與匯率的變動,加工型出口貿易額的增長更取決于貿易對象的消費能力。任再萍,姚大偉,陳(2009)采用2005年8月-2008年3月數據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企業的影響,認為人民幣對各主要貨幣的匯率波動間存在相關性,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額變化與匯率波動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總體上初級產品的進口與匯率波動呈現顯著相關性,大部分工業成品對匯率波動無顯著相關性。劉海月(2009)研究了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具體行業進出口的影響,認為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可以降低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行業的大宗交易成本,改善相關行業的盈利狀況;但另一方面降低了進口商品價格,對我國國內生產進口替代品的行業構成一定的威脅。由于我國目前的出口產品主要以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加工產品為主,人民幣升值會抵消我國廉價勞動力的成本優勢,使我國出口價揚量跌。李永寧,任強(2010)認為匯率波動對各行業存在差異,其中對制造業影響較重。馬峰(2011)選取2001-2009年季度數據研究人民幣實際匯率對我國鋼鐵行業進出口的影響,結果表明,匯率波動對我國的鋼鐵進出口貿易影響較大,在2005年7月-2009年1月間不存在J曲線效應。譚越月,賈建華(2011)對不同貿易方式進行分析,認為原料來自國內的貿易方式對匯率的敏感程度最大,匯率變動的貿易效果與進口原材料在出口生產中所占比重的高低成反比。劉婷婷(2011)選取2006年8月-2010年12月數據,利用GARCH模型測度匯率波動性,運用Johansen多變量協整模型研究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波動會造成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食品和資源密集型產品出口從長期來看增長率下降,其中,對食品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影響程度最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增長率產生的影響中,對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影響程度最大。人民幣貶值有助于我國進出口增長率上漲。

    四、評述

    回顧以往的研究可以發現,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影響的結論并不一致,有的與理論相符,有的則與之相悖,由此可見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尚無定論。此外,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我國整體進出口貿易的層面上,對于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對于我國具體的地區和行業影響的研究仍然較少,因此,在這兩方面進行人民幣匯率及其波動影響的研究仍有較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J].經濟研究,2005(5):31-39.

    [2]張進銘,周才云.人民幣匯率波動的貿易效應—基于1980-2005年的實證研究[J].理論探索,2007(6):84-86.

    [3]谷宇,高鐵梅.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中國進出口影響的分析[J].世界經濟,2007(10):49-57.

    [4]姜星,邢曙光,楊勝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影響的門限效應[J].世界經濟研究,2011(7):36-42.

    [5]劉海月.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基于具體行業的分析[J].金融,2009(11):91-94.

    第5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目前我國是一個能源凈進口國,以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煤炭為主,2005年我國能源凈進口(16945萬噸標準煤)占能源消費(223319萬噸標準煤)的比重約為7.6%,2001年只有1.8%,近年來我國。我國能源凈進口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呈上升趨勢,2005年我國石油進口量約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8%。能源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一直作為我國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的最主要方式,它在保證我國能源滿足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產品貿易大國之一。

    我國能源貿易在礦產品進出口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源貿易額占全部礦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的比重從2001年的24.1%增長到2006年的26.1%;能源產品貿易額迅速增長,2006年能源貿易額1001.87億美元,比2001年232.71億美元增加330.5%,年均增長率達到33.9%。

    我國能源產品貿易量大幅增長,2006年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量達到37396萬噸標準煤,比2001年21974萬噸標準煤增加70.2%,年均增長率11.2%。2001年以來,我國能源產品貿易額的增長幅度遠遠大于能源貿易量的增長幅度,能源產品貿易量的持續穩定增長,是其貿易額不斷創出新高的重要原因,同時,能源產品價格的上漲更是導致能源產品貿易額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

    石油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2006年我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已經達到47.3%。我國石油進口貿易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2006年從9個國家合計進口石油13018萬噸,占當年我國石油總進口量的71.7%。

    二、2001-2006年我國能源貿易額占礦產品貿易額的比重

    2001年我國能源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為232.71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全部礦產品進出口貿易額966.56億美元的24.1%,2006年能源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為1001.87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全部礦產品進出口貿易額3839.01億美元的26.1%。我國能源貿易額占礦產品貿易額的比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

    2006年我國能源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為1001.87億美元,其中,石油917.54億美元,占我國能源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的比重91.6%,煤炭50.7億美元,占5.0%,天然氣33.63億美元,占3.4%,石油的進出口貿易在我國能源產品進出口貿易中我國占絕對的優勢。

    三、我國石油進口額占礦產品進口額的比重

    2001年我國石油進口額為154.06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全部礦產品進口額565.46億美元的27.2%,2006年石油進口額為819.52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全部礦產品進口額2302.93億美元的35.6%,近年來我國能源貿易額占礦產品貿易額的比重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四、2001-2006年中國石油進出口貿易特點和趨勢

    我國石油消費巨大,嚴重依賴進口,2006年我國石油凈進口量16286萬噸。從我國石油的進口貿易情況看,我國石油進口量不斷增長,自2001年的8163.2萬噸迅速增長到2006年的18157.0萬噸,2006年比2001年增長了122.4%,年平均增長率為17.3%,從目前的趨勢看,我國石油的進口量還會進一步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石油的進口額增長幅度更大,自2001年的154.06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6年的819.52億美元,2006年比2001年增長了432.0%,年平均增長率為39.7%。2005年我國石油進口量約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8%,我國已經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從我國石油的出口貿易情況看,我國石油的出口量從2001年1674.1萬噸到2006年的1871.4萬噸,最高的年份2005年為2207.7萬噸,我國石油的出口量變化不大。

    2006年位居我國石油進口前九位的國家為:沙特阿拉伯(2471萬噸)、安哥拉(2345萬噸)、俄羅斯(2113萬噸)、伊朗(1864萬噸)、阿曼(1318萬噸)、韓國(1106萬噸)、委內瑞拉(732萬噸)、剛果(542萬噸)和赤道幾內亞(527萬噸),9個國家合計進口量為13018萬噸,占我國石油總進口量的71.7%,我國石油進口貿易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五、2001-2006中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

    2001年我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只有29.1%,2006年上升到47.3%,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導致了能源需求,特別是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長。為緩解國內石油供求的突出矛盾,我國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加,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

    六、2001-2006中國天然氣、煤炭進出口貿易變化趨勢

    2001年我國天然氣出口量為223.30萬噸,2006年為225.24萬噸,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的出口量基本上維持在200余萬噸的水平上,變化不大,從我國天然氣資源和產量分析,未來我國天然氣出口量不會有大的變化。

    2001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為489.62萬噸,2006年為605.81萬噸,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的進口量維持在600余萬噸的水平上,增長不大,由于我國進口的主要是液化天然氣,而天然氣的大規模輸送必須通過管道,未來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增長變化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天然氣進口輸送管道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景。

    2001年我國煤炭出口量為9012萬噸,2006年下降到6330萬噸,近年來我國煤炭的出口量逐年下降,由于國家限制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稅,預計未來我國煤炭的出口量還會有所減少。

    2001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只有249萬噸,2006年迅速增長到3836萬噸,近年來我國煤炭進口量逐年大幅增長,年增長率達到72.8%。由于我國煤炭資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北煤南運,陸路運輸成本較高,在符合比較效益的情況下,預計未來我國煤炭的進口量還會進一步增長。

    七、我國能源進出口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很高,增長很快

    2001年我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只有29.1%,2006年已經上升到47.3%,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導致了能源需求,特別是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長,在國內石油產量增長緩慢,而石油消費增長迅速,從而導致石油進口量連年大幅增長,使我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預計我國石油消費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將很快超過50%。巨額的石油進口以及對石油進口依賴程度的快速提高,使我國的石油消費嚴重地依賴于國際市場。

    2.我國利用國外石油資源的成本在大幅度上升

    自2001年到2006年,我國石油進口量增長了122.4%,年平均增長率17.3%,而石油的進口額卻增長了432.0%,年平均增長率39.7%,石油進口額的增長幅度遠遠大于石油進口量的增長幅度,這說明我國利用國外石油資源的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

    第6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關鍵詞:人民幣 進出口貿易 影響 戰略

    一、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幣的地位在不斷地提高,但是人民幣升值卻與國際貿易有著密切的關系。美國的次貸經濟危機的發生,對全球經濟有重要的影響,對貨幣的種類也有一定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元和歐元。在這次經濟危機中,我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我國在經濟危機中恢復得較快,進而使人民幣的地位有所提高。近些年來,我國和美國的貿易順差一直處于擴大的狀態,一定程度上是因我國勞動力和固有資源相對豐富優勢。2006年我國和美國的貿易順差大約為1443億美元,到了2007年我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已達到1633.2億美元。我國與美國貿易順差呈明顯的上升趨勢,這種持續增長的狀態已經給其他國家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二、人民幣升值原因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國際收支的順差正呈上升趨勢,其對人民幣升值有重要的影響。我國國際收支自九十年代起,就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這種順差趨勢不僅給我國帶來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同時也刺激了人民幣升值;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對人民幣升值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有利影響

    1.對貿易結構升級有促進作用

    由于我國對外貿易以出口為主,對出口的依賴性較高。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貿易不合理現象時有發生。如果人民幣升值,這一現象就可以緩解。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現象,企業在制造的過程中,應該將技術含量低、管理薄弱的產品舍棄,同時政府也要對有競爭力的制造業進行相應的鼓勵,鼓勵其走出去。這樣人民幣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將有所提升,可以使進出口貿易值得到平衡,同時也可以適當減少出口、增加進口,以便更好地對進出口貿易結構進行優化升級。

    2.對我國國際貿易環境有改善作用

    近些年來,我國貿易順差在不斷地擴大,在這種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環境也在不斷地惡化。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多重壓力,我國人民幣只有升值,才能有效地減輕對外貿易環境壓力及貿易摩擦。

    3.對國際市場有開拓作用

    人民幣升值后,可以使更多的企業走出去,對國外市場進行開拓。人民幣升值后,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成本將會有所下降,對內直接投資成本將會上升。

    (二)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不利影響

    1.對吸引外資有阻礙作用

    人民幣升值后,外商在中國投資的成本就會增加,會給外商帶來一定的壓力。對于外商來說,他們在中國建廠已經有很多年了,各項經營項目已經趨于成熟,同時外資匯率的需求也在逐年的增大。

    2.對出口價格有不利影響

    人民幣升值后,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將會上調,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將會下降,我國產品的價格將失去價格優勢。我國出口企業進行對外貿易時,必然會遇到匯率轉換問題。

    四、人民幣升值環境下進出口貿易戰略研究

    (一)對對外貿易結構進行優化升級

    就目前來看,我國出口產品主要以資源、勞動密集型附加值較低的產品為主,這類產品對出口依賴程度大且集中,而對于那些技術密集型及高新技術產品自主研發程度和創新比例相對較低,高能耗、高污染及資源性產品的出口總數較多。人民幣升值后,這類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性對較高,企業利潤會相對減少,甚至會給出口貿易帶來不利影響。

    (二)轉變經濟發展戰略

    人民幣對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后,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將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由于我國資源及相應產品的不足,需要大量的進口,這就使得對外貿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大的環境下,進出口貿易也就成為我國必不可少的策略。然而,從我國的實際狀況來看,僅依靠貿易戰略是行不通的,甚至會造成經濟安全隱患。

    (三)對我國外匯儲備進行控制并合理利用

    要想更好地應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損失,就應該合理地利用相應的外匯儲備。大量的外匯儲備會導致人民幣升值,所以我國在利用外匯儲備的時候,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適當的對其進行利用。

    結束語

    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貨幣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引領經濟的杠桿,同時對國家進出口貿易具有重要的影響。人民幣作為我國重要的貨幣,在經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人民幣升值與我國經濟發展是有一定關系的,同時對我國的對外貿易也有一定影響,要想保證進出口貿易工作的順利進行,就應該采取相應的戰略性措施,應對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隱患。

    參考文獻:

    [1]葛幫亮.人民幣升值對江蘇外向型經濟的影響[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2

    [2]周江銀.人民幣升值趨勢下我國進出口貿易分析[D].廈門大學,2008

    第7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各個國家逐步顯現。在金融全球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金融危機的傳染效應在逐漸放大。主流觀點將危機傳染效應概括為四個方面,即季風效應、貿易溢出效應、金融溢出效應和凈傳染效應。其中,貿易溢出效應源于貿易關系密切的國家,即危機國家通過貿易渠道對其他國家造成影響。作為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國之一的中國,兩國間貿易額在我國貿易總額中比重較大,因此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沖擊是否顯著令人關注。

    在已有的文獻中,許多學者對貿易溢出效應在危機傳染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檢驗,大多數研究認為危機傳染的貿易溢出是顯著的,Eichengreen等(1996)最早使用Probit模型對20多個工業國家在1959~1993年間發生危機的條件概率進行了估計,發現在危機擴散過程中,貿易溢出效應的影響要比宏觀經濟基本面的相似性更為重要。Glick和Rose(1999)對1971~1997年間發生的五次危機的研究發現,貿易聯系是金融危機的重要傳染途徑,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也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出口下滑。Forbes(2002)則從微觀角度利用公司層面的數據,驗證了貿易溢出的價格效應和收入效應都是亞洲和俄羅斯危機中重要的傳染機制。Haile和Pozo(2008)研究了1960~1998年期間37個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危機,發現大多數危機是通過貿易渠道傳染的。在國內相關文獻中,裴平等(2009)、胡求光和李洪英(2010)等學者針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中發現,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負面影響是顯著的。

    由于各次金融危機特點不同,危機國家與非危機國家在貿易關系上存在差別,所以在此問題上的研究結論不同。本文將以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數據為樣本,主要就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沖擊的原理和程度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證檢驗。

    二、危機對中國進出口貿易沖擊理論分析

    金融危機的貿易溢出主要是通過收入效應和價格效應實現的。如果一國是危機國家重要的貿易伙伴,雙方存在互補型貿易關系,隨著危機國貨幣的大幅貶值、居民實際收入的急劇下降等,都可能導致與之有直接貿易聯系的國家產生貿易溢出的價格效應和收入效應。收入效應是指危機國經濟增長放緩,居民實際收入下降,該國整體消費能力降低,其對外進口商品與勞務的需求減少,進而造成其貿易聯系國出口的降低。價格效應是指危機國貨幣的持續貶值,進口品在危機國市場上以本幣標示的價格相對上升,出口品在國外市場上以外幣標示的價格相對下降,從而相對增強危機國商品和勞務出口的價格競爭力,致使其貿易伙伴國或其競爭對手出口下降與進口增加。危機將導致貿易伙伴國間的出口商品在另一個價格較低和數量較少的狀態達到平衡,而進口商品在另一個價格較低和數量較多的狀態達到平衡,金融危機通過收入效應和價格效應易對互補型經濟體的雙邊貿易直接發生作用。

    長期以來,中美兩國雙邊貿易合作關系緊密。中國對美國進出口額占我國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002年以來一直穩定在14%左右,并且在2005~2010年間中美貿易額年均增長9%。從美方來看,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在其經貿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中方來看,較美國不同的是,我國經濟帶有較為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特點,對外貿易對于本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重要。2000~2010年,我國僅出口貿易就占GDP比重的20%以上,而對外貿易依存度均在40%以上,2005~2007年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更高達70%左右。較高的貿易依存度使我國國內經濟對于外部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因此,美國經濟的穩定對中國的出口及經濟增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中美貿易的特點來看,美國金融危機會通過直接雙邊貿易渠道對中國產生沖擊。

    從貿易溢出的收入效應看,由于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相對完善,在經濟運行平穩的時候,現實收入和未來收入預期良好,居民消費支出強烈,形成了依賴借貸消費的美國消費模式。金融危機爆發將導致美國失業率上升,國民財富大幅縮水,信用規模急劇收縮,實際收入水平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收入預期也會逐步下調,借貸消費的美國消費模式難以維持,消費者信心下降,美國人必然緊縮現實消費,從而抑制進口消費需求。從貿易溢出的價格效應來看,金融危機后美元的貶值有效地刺激了美國出口的增長,降低了中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同時鑒于美元的國際地位,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多以美元定價,美元的貶值使得國際能源和資源價格上漲加速,這又進一步增加了中國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削弱了我國出口產業的競爭力。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美兩國直接貿易聯系緊密,中國對美國經濟波動的易感強度高,直接貿易溢出的收入效應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形成沖擊。同時,中美兩國屬于互補型貿易關系,美國金融危機導致貨幣貶值,必然也將通過價格效應對中國進出口貿易構成影響。本文將在下文中采用基于VAR框架下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和脈沖響應函數的分析,通過危機前后美國收入水平和價格水平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互動關系變化的對比分析,研究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產生的沖擊。

    三、危機對中國貿易溢出效應實證分析

    (一)樣本變量及研究方法

    為了避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1年的9.11事件對分析數據產生影響,并使得兩個子樣本研究的時間段基本匹配,本文選取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數據,共計102個研究樣本。

    本文采用失業率、個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作為美國收入水平的衡量指標,其中,個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費者信心指數是美國個人收入水平的衡量指標,前者直接反映個人當前收入狀況,后者反映個人對未來收入狀況的預期。而相比而言,失業率是個人收入水平的間接衡量指標,因為失業率是從較為宏觀層面反映當前或者未來一段時間整體的收入狀況,因此可以看作美國社會收入水平的衡量指標。本文采用CPI和PPI作為美國國內價格水平的衡量指標,采用實際美元指數作為美國對外價格水平變化的衡量指標。

    衡量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指標較多,而中美進出口額是直接反映中國貿易受美國危機溢出影響最直接的衡量指標,因中美貿易額占中國貿易額的比重較大,本文不必再以中國進出口總額作為貿易狀況衡量指標,而采用了總的進出口數量指數和進出口價格指數分別衡量中國進出口貨物的數量水平和價格水平產生的變化(見表1)。

    本文涉及所有變量的原始數據均來自Wind資訊終端的經濟數據庫,從數據庫獲取的未經季度調整的中國對美國出口額和中國對美國進口額這兩個原始統計變量季節性特征明顯,因此本文采用移動平均比率法對這兩個變量進行季度調整,同時,除CPI、PPI和UNRATE這三個變量之外,其他所有變量均進行了對數處理。

    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7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因此,本文將2007年7月作為危機起始點,將總樣本分為兩個時間段,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為平穩期,2007年7月到2010年6月為美國金融危機導致的動蕩期,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屬于事件沖擊,一般在爆發后的24個月至36個月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為了防止時間過長可能使事件沖擊被經濟周期性的長期趨勢所掩蓋,本文選擇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的36個月的時間段進行研究。

    本文的實證方法主要采用VAR模型框架下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通過構建F統計量分析美國收入水平和價格水平對我國貿易狀況的影響程度,再通過平穩期和危機期實證數據的對比分析,檢驗美國金融危機是否對中國存在貿易溢出效應,最終影響中國的貿易狀況。考慮如下的雙變量向量自回歸方程(B-VAR):

    如果危機前后價格水平或收入水平的指標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沒有引導作用,或者有但程度相當,則說明危機并沒有通過價格溢出效應或收入溢出效應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產生沖擊;如果危機前價格水平或收入水平的指標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沒有引導作用,而危機后引導作用顯著,則表明危機通過價格溢出效應或收入溢出效應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產生沖擊;如果危機后僅僅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對美國價格水平或收入水平指標的引導作用加強,則只能說明危機對變量間的互動關系產生沖擊,但不能說明通過價格溢出效應或收入溢出效應對我國貿易狀況的沖擊顯著。

    本文采用脈沖響應函數描述我國進出口貿易指標對美國價格水平和收入水平新息沖擊的響應軌跡。脈沖響應函數用于衡量來自隨機擾動項的一個標準差沖擊對內生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其可以追蹤針對VAR系統中的變量的各個脈沖的時間路徑,其計算方法在此省略。

    (二)實證分析結果

    表2是分別對12個變量在平穩期和危機期原始序列和1階差分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的結果,從表2中的數據發現,無論在平穩期還是危機期,12個變量都是1階單整I(1)變量,即其1階差分值是平穩的。

    表3和表4是對美國經濟變量(X)和中國貿易變量(Y)1階差分序列之間在平穩期和危機期分別進行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其中,表3為X不是Y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設檢驗,表4為Y不是X的Granger原因的零假設檢驗。在平穩期,衡量美國國內收入水平的三個指標中,個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費者信心指數均不是中國貿易狀況的Grang-er原因,這說明美國個人現實收入和預期收入水平在平穩期對中國貿易狀況沒有明顯影響;而失業率是中國對美國的進口額和中國出口數量指數的Granger原因,說明美國國內失業情況會影響中美貿易和中國整體出口數量。而中國對美國出口額和中國出口數量指數是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Granger原因,則說明在平穩期中美貿易對美國國內生產成本有一定影響。美國對外的價格水平(即美元匯率水平)不是中國貿易狀況的Granger原因,而美國國內價格水平的兩個變量中也只有CPI對中國進口數量指數有較為顯著的Granger影響。

    在危機期間,美國失業率、個人可支配收入和消費者信心指數均不是中國貿易狀況的Granger原因,金融危機并沒有在短期內增加美國國內收入水平變化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引導關系。中國對美國的進出口額、進口價格指數和出口數量指數均是美國失業率的Granger原因,與危機前的實證數據對比不難發現,金融危機使美國失業率與中國貿易狀況的引導關系發生了變化,由危機前失業率引導進出口貿易的關系轉變為危機后的進出口貿易引導失業率,表明金融危機對美國失業率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聯動性產生了顯著沖擊,但不能說明危機通過美國社會水平的變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產生沖擊。危機期間美國CPI和PPI均是衡量中國貿易狀況的六個指標的Granger原因,與危機前的數據相比,美國CPI和PPI在危機后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引導作用顯著增強。并且,危機后美元實際有效匯率也是中國對美國進口額、中國出口價格指數和中國進口數量指數的Granger原因,對這三個變量的引導作用也顯著增強。這說明美國金融危機通過價格水平的變化對中國貿易已經產生明顯的溢出效應。

    總之,在平穩期,無論是美國收入水平還是價格水平,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引導作用都是不明顯的。在危機期,美國金融危機通過美國對內和對外價格水平變化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溢出效應是顯著的。同時,以失業率所代表的美國社會收入狀況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存在顯著互動關系,只是危機期間失業率不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指標的Granger原因,但美國金融危機對這種互動關系的引導方向產生了顯著沖擊。而美國個人收入水平對中國進出口貿易溢出效應不顯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的結構以及美國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需求剛性造成的。

    為了動態地描述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溢出效應,特別是關注美國價格水平對中國出口貿易狀況沖擊和持續時間,同時考慮到美國失業率與中國出口貿易的互動關系,本文根據估計的VAR模型,給出了美國CPI、PPI、失業率和實際有效匯率對衡量中國貿易出口狀況的三個變量分別在平穩期和危機期沖擊的響應圖(見圖1、圖2)。其中,響應函數的追蹤期數為18期。

    從中國對美國出口額、中國出口價格指數和數量指數對美國CPI、PPI、失業率和實際有效匯率的脈沖響應函數來看,與平穩期相比,危機期間中國貿易出口狀況的三個衡量指標對新息的反應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對一個標準差新息的反應強度顯著增加,危機后新息沖擊對我國出口狀況指標的影響均擴大了一個數量級;二是新息沖擊所造成影響的衰減時間顯著增加,在平穩期,對沖擊響應的正負標準差線滯后6到8期后呈水平分布,而在危機期間,正負標準差線呈喇叭口狀,滯后18期后沖擊的累積影響仍再增加;三是危機期間新息沖擊的影響呈現無規律的衰減特征,危機前隨著滯后期的增加,沖擊的影響強度逐漸減少,而危機后隨著滯后期的增加,沖擊的影響強度存在反復,衰減過程更顯無規律性。從脈沖響應函數的分析來看,在危機期間,美國失業率和價格水平對中國貿易出口狀況的影響強度、影響持續時間和影響衰減方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這正是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貿易出口狀況溢出效應的表現特征。

    四、主要結論及政策含義

    本文采用基于VAR框架下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和脈沖響應函數的分析方法,對危機前后美國收入水平和價格水平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互動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并通過危機前后互動關系變化的對比,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產生的沖擊,得到了以下主要結論:

    1.在平穩期,美國個人現實收入和預期收入對中國貿易狀況沒有明顯影響。而衡量社會收入狀況的失業率指標是中國對美國的進口額和中國出口數量指數的Granger原因。在危機期間,美國收入水平的三個指標均不是中國貿易狀況的Granger原因,金融危機并沒有在短期內增加美國國內收入水平變化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引導關系。而金融危機使美國失業率與中國貿易狀況的引導關系發生了變化,由危機前的失業率引導進出口貿易的關系轉變為危機后的進出口貿易引導失業率,表明金融危機對美國失業率與中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的聯動性產生了顯著沖擊,但不能說明危機通過美國收入水平的變化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狀況產生沖擊。

    2.在平穩期,美國國內價格水平CPI和PPI和實際有效匯率均不是中國貿易狀況的Granger原因,危機期間,美國國內價格水平CPI和PPI均是衡量中國貿易狀況的六個指標的Granger原因,與危機前的數據相比,美國CPI和PPI在危機后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引導作用顯著增強。危機后美元實際有效匯率也是中國對美國進口額、中國出口價格指數和中國進口數量指數的Granger原因,并對這三個變量的引導作用也顯著增加。這說明美國金融危機通過價格水平的變化對中國貿易已經產生明顯的溢出效應。

    第8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關鍵詞]FDI;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

    [中圖分類號]F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7-0103-04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國外體育用品制造業產業轉移和本土發展環境優化等因素影響,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迅猛,并逐漸成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全國體育用品制造業行業總產值以每年493億元的規模增長,全球65%的體育用品在中國生產制造,我國已成為世界體育用品制造大國。近年來,我國體育用品出口保持著較高的增長幅度,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中經專網(http://ibe.cei.gov.en/)和國家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894家規模以上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實現出貨值509.94億元,同比增長10.58%;從出口性質來看,體育用品出口以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為主,合計出口占全部出口總額的98.5%,其中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占六成以上,這表明外商投資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貿易產生重要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都取得了較快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FDI)額和對外直接投資額分別從2002年的527.43億美元、27億美元躍升至2012年的1117.2億美元、850億美元,年均增幅分別為7.79%和41.19%;而與此同期,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FDI和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為9.22%和31.4%。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FDI和本國對外直接投資對進出口貿易產生重要影響,但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是否也受到FDI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影響?影響是否顯著,是怎么樣影響的?面對新形勢和新挑戰,這些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因此,本文通過建立外商直接投資(FDI)和我國對外國直接投資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回歸模型,以實證的定量分析來研究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以期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一、相關文獻回顧

    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海默的博士論文《國內企業的國際經營: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提出了壟斷優勢理論,標志著對外直接投資理論的興起;這一時期,以商品貿易為主的國際經濟交往格局被打破,國際分工深入到生產領域,進而滲透到產業內部,這使得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之間的互動關系加強,融合程度加深。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理論主要有兩大體系,一是宏觀角度下以國際貿易理論為基礎,如郝克歇爾一俄林的要素稟賦論(靜態比較優勢),小島清邊邊際產業擴張論(動態比較優勢)和錢鈉里的“兩缺口”理論等;二是微觀角度下以產業組織理論為基礎,如壟斷優勢論、內部化理論和鄧寧的國際生產折中論等。從實證角度來看,國外學者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以Mundell為代表的“替代性關系”,如Blonigen(2005)指出為逃避貿易壁壘,FDI對貿易具有替代性關系;二是以小島清(1973)為代表的“互補性關系”,如Lipsey和Weiss(1984)指出對外直接投資可以帶動與其相關或配套的技術品和服務的母國供應商對東道國的直接投資和出口,在長期中,FDI和母國出口趨于互補;Marchant(2002)、Rose和Spiegel(2004)也通過實證檢驗證明了FDI與國際貿易存在正相關關系。我國學者對FDI和對外直接投資對本國外貿影響的研究面較廣,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出口總量、結構升級和技術外溢出等方面,如李春頂(2009)以新一新貿易理論為基礎,研究了我國不同行業企業應選擇不同的國際化路徑(繼續擴大出還是轉向對外直接投資);孫少勤,邱斌(2010)從市場體制、外資政策、金融市場效率和市場分割等四個制度入手,分析了上述四個制度因素對我國制造業FDI技術溢出效應的影響。

    通過文獻回顧,可以發現國內外對此研究在宏觀經濟領域、中觀產業層面、微觀企業角度都有較寬、較深的研究,但關于FDI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影響研究方面則較少,只有張宏偉(2010)和王自清(2010)等少數學者對此有相關研究;張宏偉通過測算體育用品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來分析FDI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技術溢出效應,王自清研究了三資企業資產與我國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工業總產值之間的關系,而關于FDI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的研究則鮮有。基于上述背景和相關研究成果,本文選取2003-2012年體育用品制造業對外貿易數據作為研究樣本,運用單位根檢驗(ADF)、協整關系檢驗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等方法對FDI與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效果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把我國對外國直接投資作為變量因素考察其是否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進而為改善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對外貿易提供相關建議。

    二、數據來源與模型構建

    (一)數據來源

    1.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數據

    本文照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體育及相關產業分類(試行)》選取體育用品制造業的相關數據,數據來源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該平臺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辦、北京國研網信息有限公司承辦的)、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國家信息中心主辦)和國家海關公布的分行業月度數據,本文將各年的月度數據匯總得出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額。

    2.FDI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

    本文研究所需的我國全部行業FDI和對外直接投資額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編撰的歷年《國家統計年鑒》,體育用品制造業的FDI來源于中經網統計數據庫;由于體育用品制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額沒有直接數據,本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行業對外直接投資額(其中包括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和商務部編撰的歷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其中對文化服務業有做概述)對體育用品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額進行估算,由于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額明顯小于體育用品制造業FDI額,所以在做回歸模型分析時,估算的體育用品制造業對外直接投資額數據對本文的研究結論影響很小。

    (二)模型構建

    根據上述FDI和國際貿易相關理論,假定出口需求EX和進口需求IM是該行業對外直接投資(CDI)和受到外商直接投資(FDI)等變量的函數,由此得到的進出口需求函數為:

    EX=EX(CDI,FDI) (1)

    IM=IM(CDI,FDI) (2)

    由于對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的不僅僅是該年的CDI和FDI,往年流入和流出的FDI和CDI對該行業的對外貿易也會產生影響(于薇薇,2007),本文將考察往年的FDI和CDI是否也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故把FDI和CDI的累計額也作為變量因素來分析,兩者的累計額分別采用截止到該年的累計額;由于本文不僅研究長期靜態效應,也關注短期動態效應,故選擇“滯后一期”帶來的短期影響,進而研究數據以2002年為初始年,2003年的累計額是2002年和2003年的總和,2004年則是2002、2003和2004年的總和,以此類推。故上述(1)和(2)式可以完善為:

    EX=EX(CDI,FDI,AFDI,ACDI) (3)

    IM=IM(CDI,FDI,AFDI,ACDI) (4)

    (3)和(4)式中AFDI和ACDI分別表示FDI和CDI的累計值。

    為減少估值誤差可以將上述數據轉換為對數形式,通過最小二乘法(OLS)回歸,則有計量模型:

    lnEX=αex+βexlnCDI+γexlnFDI+λexlnAFDI+πexlnACDI+ρex (5)

    lnIM=αim+βimlnCDI+γimlnFDI+λimlnAVDI+πimlnACDI+ρim (6)

    上述(5)和(6)式是本文實證分析的基準模型,其中α為常數項,β、γ、λ、π為各自變量的系數,ρ表示隨機擾動項。

    三、實證分析

    (一)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和FDI現狀分析

    自2002年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對外貿易規模持續擴大,2003至2012年出口和進口貿易增長速度年均增幅分別超過21%和20%,2012年我國在全球貨物貿易額排名中位列第二,而與此同期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增速放緩,圖1和圖2分別顯示的是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和FDI增速、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和FDI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和FDI總額的比例。

    圖1顯示除2010年外,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貿易增幅呈現下降態勢,并且2012年出口額出現首次下降,這表明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面臨嚴峻形勢,出口產品結構競爭優勢降低和國際競爭加劇是主要原因;進口增速則呈現“降一升一降”的來回波動趨勢,這與國內居民收入狀況和體育消費環境有很大關系,如受金融危機影響,但受惠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當年進口增幅達到9.8%,而2009年則受到金融危機滯后效應影響,下降幅度超過11%;外商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的直接投資也呈現來回波動趨勢,北京奧運會前的2007年增幅達87%,而最近幾年,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受到諸如產品科技含量低、惡性競爭嚴重、支持力度需要加強等因素影響,2012年FDI增速只有10%左右,投資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圖2顯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額占全國出口額比重持續下跌,但2009-2011年出口比重明顯高于2009年之前,這和國家建設體育強國和國務院出臺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相關政策有較大關系;進口比重則保持平穩態勢;雖然2012年體育用品制造業FDI增速只有10%,但全國FDI增速為負增長,體育用品制造業FDI比重則保持穩中有升態勢,這表明越來越多的外商投資我國的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用品制造業企業競爭加劇。

    (二)FDI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在做時間序列回歸分析中,一般假定時間序列是平穩的,否則在做回歸分析時可能出現“偽回歸”現象,在實踐中較多宏觀經濟數據的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為避免“偽回歸”現象,本文將采用Engle-Granger(1987)提出的兩步法,首先根據基準方程(5)和(6)對相關變量做ADF單位根檢驗,然后衡量各變量與進出口貿易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協整關系,因為當且僅當各非平穩變量同階單整且具有協整關系時,建立的回歸模型才有意義,最后進一步在此基礎上運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分析變量間的短期效應。

    1.ADF根檢驗

    運用Eviews軟件對基準方程中的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只有原始數據lnEX和lnAFDI單整,而在二階差分后,則都是平穩的時間序列。注:如果ADF檢驗值小于T值,則表明數據平整通過檢驗;表示二階差分

    2.協整關系檢驗和VEC模型

    利用Eviews軟件,將相關變量帶入上述基準方程(5)和(6)中,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進行測算,出口和進口方程分別為:

    lnEX=5.57+0.12lnFDI+0.71lnAFDI+0.04CDI+0.01lnACDI+ρex (7)

    其中R2=0.991983,D-W=2.18503。

    lnIM=1.63+0.13lnFDI+0.84lnAFDI+0.01CDI+0.003lnACDI+ρim (8)

    其中R2=0.965257,D-W=2.656159。

    上述(7)和(8)式的擬合優度均超過0.95,說明方程整體線性情況較優;根據回歸結果顯示,雖然整體方程線性較優,但只有AFDI變量對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較為顯著,其余三個變量均不顯著(見表2)。

    為契合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額(AFDI)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額影響顯著的結果,本文把AFDI單獨拿出來與出口和進口做回歸分析,測算的出口方程和進口方程分別為:

    lnEX=3.193309+0.832585lnAFDI+ρex (9)

    其中R2=0.979767,D-W=1.451246,AFDI檢驗值為0.0000,效果顯著。

    lnIM=0.491375+0.817216lnAFDI+ρim (10)

    其中R2=0.960327,D-W=2.63312,AFDI檢驗值為0.0000,效果顯著。

    上述(9)和(10)式為長期靜態進出口回歸方程。為避免直接回歸造成的偽回歸,需要對出口和進口回歸方程中的殘差序列p進行單整分析,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測得ADF值分別為-2.771129和-3.761541,小于5%顯著性水平下的-2.309527和-3.259808,拒絕殘差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因此,各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將殘差項resid加入VEC模型,采用OLS得出短期出口和進口動態方程分別為:

    lnEX=2.275895+0.906402lnAFDI-0.038154ρ(-1) (11)

    其中R2=0.979825,D-W=1.190602,AFDI檢驗值為0.0000,效果顯著。

    lnIM=0.026562+0.854723lnAFDI-0.341169ρ(-1) (12)

    其中R2=0.942080,D-W=1.514908,AFDI檢驗值為0.0000,效果顯著。

    由于本文在計算AFDI累計值是從2002年開始,故(11)和(12)式中表示了滯后一期的回歸模型,ρ(-1)表示滯后一期。

    3.分析與討論

    (1)本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資及其累計值和對外直接投資及其累計值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從(7)和(8)式可以看出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額與上述四個因素均呈正比;從影響系數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及其累計值對進出口貿易額產生較大影響。歷年流人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值是影響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這說明外商直接投資對其有滯后效應。

    (2)(9)、(10)和(11)、(12)式中方程擬合度均超過0.9,說明方程整體線性情況較優;且ADFI的檢驗值為0.0000

    (3)FDI流入帶來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的增長是和我國出口導向政策、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更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密切相關的;日本經濟學家小島清提出了FDI與國際貿易互補效應的模型,他認為FDI是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經營等的綜合轉移,根據其理論可以推測FDI促進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貿易很可能是FDI流入改善了資本質量,同時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并且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部門產生了競爭效應,有力地提高了供給能力和出口競爭力。從理論上而言,進口替代政策和FDI的替代效應會使FDI與進口規模呈現反比例關系,但從實踐的角度看,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還處于追趕階段,在技術、管理、品牌等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FDI流入則會大量進口先進的設備和原材料等,因此,實證分析才會出現FDI導致了進口的增加。

    (4)從短期誤差修正模型來看((11)、(12)式),FDI累計值與出口的關系,每年對上一年的偏離糾正速度為3.8%(p(-1)的系數),即當年FDI變動不會導致出口的迅速反應,因為FDI從實際使用到產品出口需要一定周期,這也佐證了FDI的累計值是影響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FDI累計值與進口的關系,每年對上一年的偏離糾正速度明顯高于出口,達到34.1%,即當年FDI變動對進口影響較大,這主要由于外商投資初期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設備和原材料;由于p的系數為負,表明當年FDI變動與進出口呈負相關,這也佐證了在長期內FDI累計值對進出口影響大致相同,而短期內對出口的促進作用高于進口。

    四、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主要結論

    1.最近幾年,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出口貿易增幅及占全國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呈現下滑態勢;體育用品制造業FDI增速表現來回波動趨勢,其占全國FDI比重則穩中有升。

    2.本文利用ADF單位根檢驗、協整關系檢驗和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分析了FDI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對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的影響。結果表明體育用品制造業FDI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均促進了進出口貿易,但FDI累計值是影響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原因;體育用品制造業FDI累計值對出口影響略大于進口影響,短期影響大于長期影響;當年FDI變動對進口影響高于出口。

    3.FDI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出口貿易起到了促進作用。一方面,外資進入體育用品制造行業,有效地延伸了體育用品產業鏈,有助于發揮關聯投資效應、技術示范和擴散效應、管理示范效應,進而導致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外向型經濟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出口貿易;另一方面,我國體育用品消費市場雖然龐大,但仍存在較大的貿易壁壘,國外資金為了獲得市場占有率,提升出口貿易,進而轉向以FDI的形式替代直接出口,FDI的大量流入則會帶動先進設備、原材料等的進口。

    (二)對策建議

    1.鑒于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FDI對進出口貿易影響有滯后效應,且對出口影響大于進口影響,短期內可以加大引入FDI,但從長期來看,還需體育用品制造業行業自身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內部管理,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由數量型向效益型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資金、知識密集型轉變,提高出口產品科技含量和競爭優勢;

    2.進一步加大體育用品制造業開放力度,處理好合理開放與適度保護的關系。加大開放有助于進一步吸引FDI的流入,進而可以擴大出口貿易;由于現階段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發展效益不高,仍處于追趕階段,競爭力不強,因此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可以充分利用WTO中的一般和特殊條款,如《GATS》中“例外條款”和“逐步自由化原則”等,對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進行適度保護;

    第9篇:進出口貿易情況范文

    關鍵詞:現代物流業;進出口貿易;經營成本;貿易規模;便利化;運輸方式

    現代物流是相對傳統物流這一概念而提出的,相比較于傳統物流只追求產品出廠后的包裝、運輸、裝卸、倉儲,現代物流在保持傳統物流的職能上將物流系統化,根據客戶的需求,以最經濟的費用,將物品從供給地向需求地轉移,克服了傳統物流的供應鏈短路、市場反應慢、物流總成本高的弊端,以反應快速化和功能集成化為主要特征,將各種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現代物流將服務系列化、作業規范化、目標系統化、手段現代化、組織網絡化、經營市場化、信息電子化、管理智能化作為物流理念。現代物流業是在現代物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是順應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的一個新型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滲透性強的復合型產業。其中涉及的產業包括水陸空交通運輸、批發業、零售業等。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物流費用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隨之提高,物流費用的高低和產品的競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而傳統物流因其提供的是被動的沒有統一服務標準的簡單的位移,大大增加了物流的費用,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無法滿足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促進了物流業從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的過渡,因此現代物流業成為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先導產業。除此之外,現代物流業憑其行業特色和優勢在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振興第三產業,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提供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以及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之間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密切的交往,世界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和繁榮,而與進出口貿易有著密切關系的現代物流業能否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存在不一致看法。因此從實證分析的角度來分析現代物流業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是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的。

    一、我國物流業的概述

    (一)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

    當前發達國家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第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整體化的物流管理系統;第二種是以日本為代表的政府主導的物流系統。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與西方國家相比起步比較晚,直到21世界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現代物流業才開始廣泛的引起人們的關注。隨著我國物流業的持續升溫,物流業的發展呈現出迅猛的勢頭,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初步具備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基礎設施方面,我國在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個方面都有了長期的發展和進步,例如鐵路運力躍居亞洲第一、高速公路里程在世界上排名第三等,為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交通支持;第二,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以及企業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得不降低企業的物流費用,再加上當前網絡經濟的興起,網購、電購成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方式,造成市場上對物流業的需求呈擴張趨勢。在這種背景下,現代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據統計當前我國物流企業有70萬家左右,其中不乏資金實力雄厚,產業規模大的物流企業。物流企業的增多一方面帶動了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物流企業想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勢必需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轉型和升級,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以此來應對競爭,否則只會被市場淘汰;第三,我國的一些城市憑借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環境,利用國家政府頒布的優惠政策,加大投資力度,成為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條件的城市,從而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搶占了先機,占領了制高點,進而成為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領先城市。其中最具代表的城市包括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長江沿岸龍頭城市上海、珠江大三角重要組成部分廣東。除此之外,通過現代物流企業中的核心城市的帶動,由點帶面我國當前已經形成了環渤海物流圈、長江三角洲物流圈、環臺灣海峽物流圈和珠江三角洲物流圈四大物流圈。四大物流圈通過其對周邊的經濟輻射作用,實現由面及點,從而將經濟發展緩慢的中西部城市納入到物流圈當中,擴大物流圈的引力范圍,促進我國物流格局的形成,使我國的物流業得到全面的發展。第四,我國現代物流業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是相對于第一、二產業而提出的,指的是不生產物質產品的產業,簡而言之就是服務業。我國的第三產業包括流通和服務兩大部門,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由交通運輸業、餐飲業等組成的流通部門;第二部分是由金融業、保險業和旅游業等構成的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第三部分是由教育、文化、傳播組成的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第四部分指的是在國內不計入第三產業產值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國家機關、政黨機關、警察、軍隊等。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了我國第三產業在我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根據調查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第三產業的增長快于第二產業,增長幅度為7.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首超50%。

    (二)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前我國的現代物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現代物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物流領域缺乏配套法規。當前我國法律在物流企業的融資制造、產權制度、用人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并沒有形成系統的、專門的法律體系,使得我國物流企業在日常的經營和管理當中無法可依,造成我國現代物流行業管理的混亂。除此之外,我國國有企業為了企業的更好發展需要在外部選擇更加高效的物流服務,但是因為受相關制度的約束,使得在處置以前的物流設備和人員時都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其次,缺乏綜合性的物流服務。當前我國物流業的服務集中在某一個物流企業當中,主要包括倉儲、運輸和搬運這三個方面,并沒有在整個現代物流行業當中形成一個系統的、綜合的服務系統。除此之外,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不管是在信息的收集、處理還是客戶供應鏈中物流需求的管理以及物流的統籌規范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最后,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當前企業競爭的實質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這一點在服務產業表現得更為明顯。現代物流業作為復合型服務產業,物流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為當前我國開設有物流專業的高校數量比較少,造成我國物流專業的人才在數量上就比較少,再加上高校在培養物流專業的學生時與社會需求相脫鉤,重理論輕實踐,最終造成我國物流專業人才的缺乏。

    二、現代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了國際物流的產生。另一方面,物流發展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情況。由此可見,國際物流和進出口貿易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現代物流是進出口貿易的必要條件,而為了順應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現代物流勢必需要朝著優質化、多樣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國際物流的變革,使國際物流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進出口貿易又被稱成為國際貿易,指的是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的活動,包括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兩種類型,具有提高國民生活品質、增加就業機會、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優化產業結構等重要的作用。

    (一)降低經營成本

    進出口貿易是建立在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優缺點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將本國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把本國缺乏的產品從其他國家引進而來,而其中所獲得的利潤主要取決于產品的價格與成本。物流費用作為產品的成本之一,因此當產品的物流費用變高勢必會引起產品價格的升高,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阻礙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實際上,產品的物流費用有著很大的降低空間。現代物流業因其構建了全球服務領域,從而實現了信息化和標準服務化的管理,最終為顧客提供了具有增值效果的整體系統優化的服務,減少了企業的庫存和中間環節,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

    隨著貿易數量的增多和當前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再加上貿易便利化具有降低企業的行政管理費用和商務成本、增加商業機會、提升客戶價值和安全性以及獲得直接經濟利益的優點,使得貿易便利化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倡導。貿易便利化是進出口貿易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加速貨物和產品的流通速度,減少中間的貿易協調程序,追求的是國際貿易程序和制度的簡化和協調。而這和現代物流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因此現代物流在進出口貿易中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特別是當前各個國家在交通方面是十分的便利,再加上當前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為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促進了貿易便利化的實現。

    (三)加快貿易的進程,擴大貿易規模

    隨著各國之間進出口貿易聯系的增多,資源配置和世界分工變得更加具體和細致,這就要求在進出口貿易的過程中各個行業的企業只有加強合作、交流和溝通才能獲得利益。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指的是某一個企業作為從產品生產到銷售的第三方,不擁有商品,只是為客戶提供倉儲、配送等物流服務,通過將供應鏈進行重新的整合,具有讓企業致力于核心業務,靈活運用新技術、實現以信息換庫存,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加速資本周轉,提供靈活多樣的顧客服務、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的優點,大大降低了進出口企業的物流壓力,減少了企業的成本。根據調查顯示,進出口企業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產品的轉移,至少可以為企業減少10%的費用,從而加快了貿易的進程,實現貿易規模的擴大。

    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促進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一)加快物流標準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代物流的高效運作離不開統一的物流標準,我國應該加快對物流標準的建設。在物流標準的建設過程中除了要立足當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更應該借鑒和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制定出不僅適和我國國內物流市場發展的標準,同時也能和國際物流標準相接軌,從而為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提供便利。

    (二)培養物流專業人才

    物流業作為一門復合型的產業類型,對從業的物流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物流專業的學生過程中除了需要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更應該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學習,為社會和企業輸送出一批素質高,專業知識扎實的復合型人才。除此之外,現代物流企業應該提高物流專業人才的工資待遇和福利水平,大力引進專業人才,通過出國學習和定期組織培訓等形式加強對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在幫助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的基礎上,促進員工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從而完善企業的人才培養制度和激勵制度,建立適合我國企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加強國際合作

    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離不開國家之間的相互合作,而這種合作不應該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更應該加強政治和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領域的交流,實現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雙贏。

    四、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物流業對進出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降低經營成本、促進進出口貿易便利化和加快貿易的進程、擴大貿易規模這三個方面。為了將現代物流對進出口貿易的積極作用進行更大程度的發揮,需要加快物流標準化的建設、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國際之間的合作,從而促進現代物流和進出口貿易長遠、健康和穩定的發展。

    作者:韋莉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俊.中國物流業對經濟增長作用的實證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1).

    [2]劉南,李燕.現代物流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實證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7,(1).

    [3]王領.對外貿易與現代物流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上海市1978-2008年的數據[J].國際貿易問題,2010,(1).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777777|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成人黄18免费视频|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免费看欧美成人性色生活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777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