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簡述教學規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教學規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簡述教學規律

    第1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關鍵詞] 銳與鈍;書寫;規律

    書法藝術是民族的瑰寶。寫一手好字受用終生是國人的傳統意識。古人以琴棋書畫贊人才藝,今人以門面視之。影響學生寫好漢字的原因很多,但重要的一點是所寫字的筆畫失位,筆畫到位是寫好字的關鍵。學校教師的寫字教學也總是為讓學生把筆畫寫到位而辛勞。用規律寫字易于掌握,指導學生寫字定會使習學者受益匪淺,因此,教師樂于探尋漢字書寫之規律,以運用于指導寫字教學。銳與鈍在漢字構成中的規律探索就是出于此目的。

    下面我們來談談銳與鈍在漢字中的構成規律。

    一、銳鈍相諧的構成規律

    以上下為面的銳鈍規律指導我們漢字書寫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直接地說出規律:“銳長鈍短”,也可以說成是“銳放鈍縮”,還可以將其概括為“尖銳者長放,平鈍者短縮”。

    以“”字為例,從上下為面角度分,“木”字豎畫上下有尖屬銳,上下都當長寫;“困”字上下平直為鈍,須內縮,上下都要寫短。

    二、獨體字及上下面獨鈍筆畫的收縮規律

    用陰陽相配的字比較易于解釋銳放鈍收構字的規律,反過來再說獨體字。獨體字一面獨鈍,失去銳畫的比較,不易看出其收縮,我們平常寫字時也不十分注意,只是在寫某種藝術字時要注意與左右相鄰的字作比較,作適當回縮。一般地講是哪里有鈍縮哪。如果一個字上下兩面同為鈍,則上下同收縮。如“正”字,上下同鈍,上面和下面都要向內收縮,使左右相鄰字的銳畫顯出適當的外露。

    銳不讓鈍長于鈍,左右結構的字是這樣,左中右結的字也是這樣,即便是字里行間,字與字相比較也還是這樣。

    三、銳銳相配的構成規律

    有鈍有銳,陰陽相配的字寫法是陰縮陽放,較易識記,也較易運用。但我們的漢字并不都是這樣陰陽相配的,就合體字而言,也有陽陽相配,陰陰相成的。那么這類字的寫法有什么規律可循嗎?這類字的區分就比較復雜一些。因為這是由多種因素形成與決定的,區分時應分別對待,如左右結構的字,上面同銳的基本上是左右同高者居多,如“持”、“效”、“教”、“校”等。不等高者也有其一定的道理,一般都是右側略高于左側,如“舉”、“放”、“枝”、“律”等,以及“共”、“其”、“草字頭”等左右相的銳筆畫。

    四、鈍鈍相成的構成規律

    同鈍的字基本上是同高,但略有高低的是大者宜大,小者宜小。如左右結構字,左旁多占字的三分之一,與其相配的多占三分之二,占三分之二的略大些,所以說是大者宜大,小者宜小,如“理”、“瑪”、“巧”、“眼”等字,其高低差不宜大,就是寫平了也并不顯得丑。各占二分之一的字如“醒”,同高為美,就是小有差距也不影響字的美,上下兩端為鈍的要短于一端為鈍的如“肥”、“驅”、“既”等。

    五、左右為面的銳鈍規律

    從左右為面分析的字,以平直向面作鈍畫且筆畫較長者并不是太多,在左右的有“門”、“朋”和“同”字一類的字,在右的有“刂”組成的字等。在左的左邊要往里縮一些,在右的右邊要往里縮一些,在左右的左右兩邊都要往里縮,大約縮十分之一左右,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出內縮的,只是顯得瘦些好看。

    那些面對左右鈍畫較短的也符合鈍內縮之特點。大多是由口字型或不完全口字型組成的字,如“目”、“月”、“見”、“艮”、“錄”等,以及由它們組成的字。也有以短豎及短折豎或短豎提組成的字,如“舊”、“易”、“揚”、“以”等,它們向內收縮差別較大,有的鈍畫離邊緣較遠,內縮較為明顯。這說明鈍畫不論長短,都有內縮之特點。

    六、四面為鈍的縮斂規律

    口字在構筑漢字里是一個比較大的家族。有小口、扁口、長方口又分立長方和臥長方,有上寬底窄里面容納短橫和短豎的口,有大口字框。同為口字,然形態不一,寫法有異,各有特點。大方框把邊組成的字,如“國”字,“團”字等,四面同為平直,四面屬陰屬鈍,當然要回縮四面了,這在一般手寫的情況下,不容易覺察得出,只是在寫用尺子量的藝術字里,較容易發現要四面回縮。大概是該類字四邊筆畫平直,全占空間,其它字筆畫不為平直,不能空間全占的緣故,大方框字就顯得有些刺眼的大。只有適當內縮,左右縮十分之二左右,上下縮十分之一左右,才和其它的字顯得均勻諧和,群體才顯得相稱美觀。

    沒作內縮的在我們的教材里也小有出現,如《楚風漢韻》一書里王陵母親的碑碣上,有一“國”字沒作內縮處理,“國”字大的刺眼,和其它字大小不相勻稱,顯得不十分和諧。這類字美與不美,不是對個體而言,而是對群體而言的,要注意群體勻稱和諧。

    第2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一、林業法律法規課程開設的現狀

    (一)林業法律法規在法學類專業中的開設情況

    根據教育部高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2007年3月11日通過的決定,我國普通高校法學專業在原來14門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門,其中一門為環境法與資源法,此后,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方面的教材倍出。森林、林木、野生動植物物種是重要的自然資源,調整和保護自然資源的森林法律制度、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法律制度的內容自然被包含在各類環境法與資源法教材中。由于這類教材內容涉及而廣、綜合性強,林業法律法規內容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一般也都是概括性介紹,如《環境保護法教程》,在30萬字的教材內容中,林業法律法規內容僅1萬字,這部分內容雖然也介紹了森林法的立法歷史和現狀,并敘述了森林法關于森林保護、森林防火、植樹造林和森林采伐等重點內容,但是,該類教材對森林法的介紹是綱領性的,沒有涉及具體的林業管理問題,更重要的是,法學類教材中沒有關于林業執法特別是刑事執法的內容。林業法律法規作為選修課的講授內容或作為法學專業的輔助教材獨立存在圈。

    (二)林業法律法規在非法學類專業中的開設情況

    根據學校的性質和地位,目前開設林業法律法規課程的非法學類院校大體分為3類。一是各類林業大學(包括林學院),二是各類林業職業學校,三是專門培養林業執法人員的森林警察學院。林業大學中的涉林類專業培養的對象是林業管理人員和林業科技人員,是為了適應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需要,林業法律法規課程內容除了帶有明顯的法學學科特征外,行政法的主導地位也非常明顯,在講授完各項林業管理制度之后,教師通常還會羅列行政處罰與行政復議等一般性的行政法律法規,代表性的教材如《林業法學》。各類林業職業學校主要培養一線林業技術人員和林業經濟實體的生產經營人員,培養對象一般不直接參與執法活動,因而林業法律法規課程的內容多為概論,政策導向性明顯,講授內容主要是針對林業生產經營管理人員所需的一般林業管理規定,此外還較為詳盡地介紹了林木種子管理的法律法規等生產經營規定,教材一般選用的是《林業政策法規》。

    林業法律法規是森林公安院校最具特色的課程之一,該課程內容的設置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涉林類院校。

    二、森林公安院校開設林業法律法規課程的目的

    (一)為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個案的定性提供依據

    破壞森林資源犯罪的認定需要雙重的違法性評價,即首先要判斷行為是否具有林業法律法規方面的違法性,其次再判斷是否具有刑事上的違法性。也就是說,行為人的行為沒有違反林業法律法規就不會構成犯罪。以《刑法》第345條規定的盜伐林木罪為例,假設某甲砍伐了林木,對于某甲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僅僅依據刑法的規定是無法確定的。森林公安機關需要查明:某甲砍伐的林木是否屬于未經許可禁止采伐的林木?林木的權屬是什么?是否具有采伐許可證?是否按采伐許可證規定的方式采伐?采伐的數量是否達到數額較大?這些問題涉及到的內容,如森林林木森林資源林木采伐許可證等概念所包含的內涵,就是林業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上述問題,需要從林業法律法規的規定中發現和尋找直接的法律依據,也可以從《森林法》等法律的原則中發現和尋找分析解釋法律規定的依據和方法。

    (二)為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案件的偵查指明方向

    查明案情、收集證據,是違法犯罪案件偵查(調查)的重要內容,偵查(調查)內容主要圍繞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展開。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違法犯罪,其前提在于是否違反了林業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例如,某乙未經批準擅自在林區建房修路,森林公安機關依據《森林法》禁止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相關條款對該行為進行處理時,需要依次查明林地的性質、林地的毀壞程度、林地的毀壞數量等情節。同時,在明確了前述取證思路的前提下,林業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還可以為進一步的調查提供依據。例如,用什么證據證明被毀壞的土地屬于林地等等。因此,林業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指示證據收集的方向。

    (三)協助森林公安機關打造和構建平安和諧的林區

    林區的建設和發展、林農的生活都離不開森林、林木及其營造的生態環境。一方面,林業法律法規是林業行政處罰和刑事追訴的依據;另一方面,林業法律法規也承擔著林業管理、宏觀調控及促進和規范林區經濟發展的任務。近年來,重心下移、管理前移己成為社會各個行業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理念。森林公安機關擔負著保護森林資源、構建和諧林區的重任。管理前移意味著防范破壞森林資源和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要從源頭抓起,山情、林情、社情是落實管理前移的基礎,林業法律法規是了解山情、林情的前提,也是指導林農正確行使合法權利的重要依據。

    三、森林公安院校林業法律法規課程教學內容的構建

    (一)國家對林業生產干預和管理的公法性質決定了課程內容的基礎

    按照我國目前的部門法劃分標準,《森林法》屬于環境資源法的范疇。國家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屬于行政管理范疇,是一種公權力。現代法學認為,凡涉及公共權力、公共關系、管理關系、強制關系的法,即為公法。因此林業法律法規具有公法性質。但是林業行政管理的性質不能完全等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純粹意義的行政法,因為《森林法》兼具確認林權、保護林農物權的合法權益、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等功能,又具有私法內容。森林公安院校培養的是執法人員,從林業管理和森林公安執法為出發點,林業法律法規課程內容應以行政管理的公法規定為基礎。

    (二)森林公安機關作為法律適用主體決定了課程內容的重點

    以《森林法》為核心的林業法律法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體現在國家機關的管理方面,林業行政管理的內容是廣泛的,根據管理事項可以分為內部(固有的)和外部(衍生的)兩大類。內部管理具有很強的行業特點,如各種林業技術、工程措施、各種林業行政許可和各種林業技術規程制定、操作等等;外部管理主要體現在執法方面,是對違反林業技術規程和管理規范行為人的制裁。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行使林業行政管理權,因而林業法律法規的適用主體主要是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森林公安雖然隸屬林業體制,但是不具有林業行業的內部管理權限,即不具有各種林業行政許可權。因《森林法》的授權,森林公安獲得部分林業行政處罰權。以森林公安執法權限為基點,林業法律法規課程的重點內容應以《森林法》的禁止性規定為基本范疇。

    (三)林業生產建設的統一法典決定了課程內容的核心

    我國林業法制體系由統一法典和其他非林業法律規范中附帶的林業法規范構成,前者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為主體,相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為配套的規范體系;后者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中林木種子的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林權的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破壞森林資源犯罪規定等等。

    森林公安執法的終極目標和林業管理目標是一致的,是促進林業經濟的繁榮和資源增長。但是,森林公安的職責主要是執法,執法內容和方式與一般的林業管理有著很大的區別,因而森林公安院校林業法律法規課程內容需要重點體現與執法權限有關的林業管理規范,特別是涉及林業生產經營行為的禁止性規范和由其產生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四、森林公安院校林業法律法規課程教學內容的特點

    (一)突出林業行業法學知識體系,滿足森林公安執法的需要

    森林公安院校培養的是森林公安執法人員,林業法律法規課程教學從林業行政違法性方面直接為森林公安執法奠定基礎。一般林業院校的林學類專業不再開設其他法學課程,其林業法律法規課程內容獨立、自成體系,因而綜合性強,內容包括所有與林業行業相關的民事法學、行政法學等等,具有法學概論特征。法律適用過程是綜合性的,在林業案件處理過程中會涉及其他法學,如民法關于林木所有權的界定,直接影響林業案件定性從而決定行為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方式。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要將民法學和行政法學的相關內容納入林業法律法規課程之中,因為森林公安院校獨立設置了民法學行政法學課程,林業法律法規課程只需要將知識體系與其他部門法學適當銜接即可,不必再作大篇贅述。

    森林公安院校林業法律法規課程側重和強化林業部門法學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從林業專業方向對案件作出準確的定性。同時在辦理林業案件過程中,還能及時發現和反思林業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對法律的完善和健全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突出行政違法性,與刑法學緊密銜接

    我國刑法規定的破壞森林資源犯罪個罪的犯罪構成,是以行政違法性作為犯罪構成的必備要件,即違反了森林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強制性規定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因而,僅僅從刑法層而是無法確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破壞森林資源犯罪,森林法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行政管理規范和技術規范是區別罪與非罪的重要標準。

    《刑法》分則第六章第六節中破壞森林資源犯罪的個罪,由森林公安機關依法管轄,所以直接成為林業法律法規課程的構成內容。這種內容編排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能滿足森林公安林業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活動中對法律適用的需要。

    (三)教學內容向細節化拓展

    法學類專業和林學類專業不是直接培養林業執法人員,因而較少關注林業法律法規中的細節問題,而是以宏觀、抽象的理論研究為主導。然而,執法實踐活動是具體的,法律適用過程是詳盡細致的,因而林業法律法規一些重要的細節問題在教學內容中不容忽略。

    首先是法律規范形式的細節化。一些部門規章和規定,像《林業部關于在野生動物案件中如何確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價值標準的通知》等形式的林業管理規范,在其他林業法律教學中很少涉及,而森林公安辦理林業案件中,這類形式的法律規定往往就是定罪量刑的依據之一。

    第3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物理教學;生活化;導體;電阻;素質教育;實驗探究;創新能力

    物理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實踐,揭示的是自然規律。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還要從生活中搜集相關的信息、器材,發現物理奧秘,總結物理規律,加強物理知識與生活生產的聯系,實現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使物理課堂貼近學生生活,培養學生終身探究的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這也是激勵學生從生活中探索、領悟、學習物理,從物理中理解生活的一條捷徑。

    在“導體的電阻”一節的教學中,我將白熾燈泡、鉛筆芯、集成電路板等現實生活中學生很常見、很熟悉的事物作為教學用具,激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提高學習興趣,探索隱藏在其中的物理規律。小小的鉛筆芯也能成就大夢想,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只有源于生活,才能更好地思學物理。

    一、辯一辯

    出示兩個形狀相同、功率不同的白熾燈泡,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燈泡,根據生活經驗判斷這兩個燈泡接入家庭電路中,哪一個燈泡會更亮,并簡單解釋其中的原因,從而引出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之一――橫截面積。

    這樣做,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意識到“物理源于生活”,只要時時留意,常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于物理學習的事物,使抽象難學的物理概念和規律變得簡單易懂。

    二、做一做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動動手,設計一個實驗來探究導體的電阻與長度的關系,畫出電路圖并簡述設計思路。

    在這一環節中,同學們都從七嘴八舌興奮的狀態中逐漸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有的同學能設計出兩三個方案。有用電壓表的,有用電流表的,還有用小燈泡的,等等。我將幾個同學的設計方案投影展示,并讓他們簡述設計思路和原理,其他同學認真聆聽,分析對比,獻計獻策,最后設計出了簡單易行且可觀性較好的實驗方案――利用小燈泡和鉛筆芯串聯,根據小燈泡的亮度變化來判斷鉛筆芯的電阻隨長度變化的關系。

    談到物理,有些學生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些學生覺得深不可測。但只要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就能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小小的鉛筆芯也能成就大夢想。

    三、思考與討論

    出示某手機的集成電路板,引發學生思考并討論:兩個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為正方形的導體,通過兩個導體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它們的電阻有什么關系?你認為這種關系對電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義?

    學以致用是物理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如果學能致用于學生最喜歡或接觸最多的生活事物中,那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通過對手機電路板的思考討論,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電阻定律”的理解和應用,另一方面啟發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意識到節約資源(減少材料消耗),提高單位面積的最大功能化,這是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發展方向,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所學內容與科學、技術、社會的聯系。

    四、說一說

    哪位同學來模仿一下北京技術質量監督局的負責人,對市場中電線電纜產品的質量進行抽查。請同學們說一說這體現了哪些物理原理。

    學生有模有樣的表演一下子讓所有同學都躍躍欲試,使課堂氣氛達到了,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物理,調動了他們主動學習物理、創新性地運用物理知識的積極性。

    五、科學漫步

    ppt展示“半導體材料及技術”。通過“科學漫步”使學生了解半導體技術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及發展,體會物理學是一門兼容趣味性與實用性的科學。

    第4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預測與規劃試題

    課程代碼:10036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依據教育的發展規律,利用科學預測的原理和方法對教育的未來作出推測的是

    A.教育預測 B.教育計劃

    C.教育決策 D.教育規劃

    2.各級各類學校在校適齡學生總數與相應年齡組總人口數之比稱為

    A.各級學校凈入學率 B.毛入學率

    C.總凈入學率 D.每一年齡入學率

    3.屬宏觀教育預測內容的是

    A.班額 B.教學方法

    C.教學內容 D.教育發展速度

    4.參加會議的專家通過自由討論問題,交流信息和啟發思考,產生“思維共振”,提出更多更全面的方案或建議的是

    A.專家個人預測法

    B.專家協商預測法

    C.頭腦風暴預測法

    D.德爾菲預測法

    5.教育規劃方案要建立在科學預測基礎上,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一種超前意識,這體現了教育規劃的

    A.預見性 B.客觀性

    C.指導性 D.系統性

    6.長期教育規劃的期限一般是

    A.1-3年 B.5年

    C.5-10年 D.10年以上

    7.經常要制定的教育規劃目標中,不包括

    A.教育發展的專業目標 B.教育發展的規模目標

    C.教育發展的師資目標 D.教育發展的政治目標

    8.一般教育規劃的行文內容包括

    A.標題、正文、署名和附件 B.標題、日期、正文及署名

    C.標題、前言、主體及結語 D.標題、日期、主體及署名

    9.現在較為流行的看法是教育規劃屬于______領域。

    A.教育政策分析 B.經濟規劃

    C.教育行政學 D.教育管理學

    10.依據人們政治上的要求來制定教育規劃稱作

    A.國際比較法 B.人力預測法

    C.社會需要法 D.成本效用分析法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1.教育規劃

    12.定性教育預測

    13.平均預測法

    14.收益率法

    15.合理性模式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6.簡述教育預測的基本原理。

    17.簡述應用頭腦風暴時遵循的原則。

    18.簡述教育規劃的特點。

    19.簡述草擬教育規劃的注意事項。

    20.簡述技術型教育規劃。

    21.簡述設計規劃組織的準則。

    四、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第5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教學方面(簡述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效果、課外學生輔導和特色選修課的主要成果)

    2020年下學期我承擔本校一年級和四年級:一(3)、四(1)、四(2)、四(3)、四(4)、四(5),6個班的體育教學工作,另負責小學中段四、五年級1+1課程:籃球興趣班授課和小學3-6年級早操、四年級大課間,以及學校小學四年級籃球隊訓練,每周共計13節課,平均每班人數達到45人以上,學生體質、運動能力也是很不均衡。現已經圓滿、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訓練工作及其他臨時性工作,一學期以來,我深刻體驗到了一名體育教師的艱辛和快樂,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傾注于我鐘愛的體育教育事業上,傾注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現就本學年我個人各方面的情況作簡要的總結,以及為新學年的工作確立目標。

    一、思想認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能認真學習領會上級文件精神,自覺提高思想素質,道德水準,時常利用網絡和電視,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和時事動態,能正確處理學校和社會、家庭的關系,積極形成教育合力,為提高學生的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力爭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都樹立起榜樣的作用。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一學期來,我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在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缺點,取得更大的進步。新的學期即將來臨,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勤學苦練,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經受得起任何考驗的好同志。

    二、教學工作

    1、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秉承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體罰學生,能耐

    心細致的工作,讓他們熱愛學習,發揮特長,培養其素質。

    2、在教學過程中,能根據學生生長發育規律、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按

    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運動負荷由小到大,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要求。

    實行多次重復練習,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在頭腦中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和運動表象的形成。

    3、在工作中,我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實干,認真組織每天的大課間和課余

    訓練工作,精心計劃、籌備每次的課外活動和比賽,盡力豐富師生的校園生活。在這一學期里,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抓好每次全校住宿生的晨練跑操、檢查和全校大課間的體育鍛煉工作。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4、因材施教:通過體育課的鍛煉,培養學生的終身的良好的運動習慣,使那些有行動障礙的學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學校、班級和老師的溫暖,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的自尊心,促進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教研方面

    (簡述研討課時間內容、參賽論文案例、外出學習等情況)

    積極參加每周一次(周二上午第一、二節課)的校內教研活動,同行的課,認真聽課、評課,和組內老師一起為參加青年教師比武的老師進行磨課、討論、集思廣益;也積極參與校外的有用的有意義的教研學習活動,如參加了株洲市教育局、教科院體育教研員侯老師組織的全市體育老師線上觀看優質獲獎課和專家評課與講座;石峰區教育局體育教研員組織的全區體育老師的集中教研和線上培訓。自身也積極準備好自己的教學研討課,認真備課,撰寫好教學設計、教案,但本學期因學校活動等原因,我的教學研討課未上,來期再安排完成。

    反思改進

    (簡述本學期教學工作的不足和下學期改進計劃)

    第6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1.基礎題類型

    基礎題以課堂及課本知識的學習、理解及掌握為檢測目標,其問題多取于《地理教學論》教材,主要涉及每章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等相關內容,具有試題數量多、知識覆蓋面廣、考查內容簡明等特點。基礎題一般包含兩個層次:一是“知識”層次,主要檢測對所學章節基本內容的了解,如結合第二章第二節“地理課程的改革”學習內容,設置試題“簡述地理課程標準的含義”“、簡述普通高中地理課程設置的變動”等。二是“理解”層次,主要檢測學生在知識層面上深入領會和深刻理解已學內容,如結合第二章第三節“地理教材的變化”學習內容,設置試題“如何理解狹義和廣義的地理教材”“、如何理解教科書的編寫要為教學改革留下廣闊空間”等。基礎題設置有助于師范生有條理地梳理章節知識體系,宏觀把握知識結構,從而達到理解掌握、復習鞏固、深化課程學習之目的。

    2.提升題類型

    提升題以課堂及課本知識學習的遷移、應用、實施為檢測目標,其問題立足于教材并結合地理教學實際和教改熱點拓展延伸,主要以章節主干和重難點知識為載體,結合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應用,具有試題數量較少、能力考查為主、外延性及應用性強等特點。體現考查學生“運用”、“分析”水平,即學生能將已學到的知識應用于新的具體情景中,并對知識間內在聯系深入剖析,進行內化、遷移和應用。如結合第三章“目標:地理教育學的核心內容”章節學習,設置提升題“選取《地理教育》期刊近期刊載的教學設計的三維目標,按認知層次對其主要知識進行分類”、“設計必修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一節內容的教學目標,并說明設計思路”等。提升題設置有利于師范生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融入教學實際問題,理論聯系實際深入研討和深化剖析,從而達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從師任教能力之目的。

    3.綜合題類型

    綜合題以課堂及課本知識學習的遷移、應用為基礎,圍繞章節學習主題,以綜合能力為檢測目標。其問題涉及多學科融合、多種方式探索,主要以課內外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為主,要求學生突破“三中心”,操作實踐與行動研究相結合,試題具有綜合性強、開放程度高、課內外有機結合等特點。主要考查學生“綜合”、“評價”水平,即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能力。如結合第七章“評價”學習主題,設置綜合題“觀摩地理課堂教學,評價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結合第八章“教師”學習主題,設置“以某中學為例,調研地理新課程實施現狀”等。綜合題設置有益于師范生走進中學課堂、融入地理課程改革,向一線教師學習請教,從而達到鞏固專業思想,堅定教育信念,促進未來教師專業成長之目的。

    二、“作業練習庫”試題設計的原則

    “作業練習庫”試題設計,在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和知識測評基礎上,還應凸顯新課程理念,符合地理教師培養目標,遵循設問角度多樣、活動空間廣泛、思維方式開放等基本原則。

    1.設問角度多樣

    設問角度多樣即每章節試題采用豐富多彩、層層深入的行為動詞對問題解答提出要求,主要涉及基礎題的“簡述”、“闡釋”、“理解”等,提升題的“收集”、“設計”等,綜合題的“評價”、“撰寫報告”等,多層次、有梯度,引發學生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認知發展和創新意識形成。如基礎題“簡述地理教學原則的擬定依據”、“闡釋地理事實與原理并重教學原則的內涵”;提升題“收集整理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地理教學活動的典型案例”、“結合高中地理教材某一課題,運用思維導圖法設計教學過程”;綜合題“調研某中學新方法運用現狀,撰寫調研報告”、“分析當年全國地理高考試題,對‘好題’或‘差題’進行評價”等。

    2.活動空間廣泛

    活動空間廣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作業完成過程中利用期刊、書籍、視頻與相關教師的咨詢等多種途徑查閱資料和交流學習。如“閱讀《大教學論》、《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等經典著作,簡析教學理論對地理教學活動的指導作用”;“訪談中學一線教師,領悟地理教學實際工作的重要意義”等。試題設計突出多形式學習活動,意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信息意識,為師范生未來教師職業發展持續學習提供支撐,不斷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二是置身不同的地域空間去關注現狀、剖析原因、研究問題,就要求師范生立足課堂、面向社會、走進中學,在多元化環境中學習思考,使師范生獲得廣泛而深刻的學習體驗,豐富和充實學習經歷。如“訪談中學一線教師,說明理論學習對教學實際的指導意義”、“調研某中學新課程實施現狀”等,試題設計突出多渠道探索研究,利于師范生理論聯系實際、學研做結合、校內外連接,盡早融入基礎教育地理教師角色,真實體驗和切生感受教書育人的艱辛與快樂。

    3.思維方式開放

    思維方式開放即作業練習題的組合注重多種思維方式培養,如聚合思維、發散思維、多端思維等。開放思維方式對提高思維品質、促進思維活躍、培養綜合思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試題設計重要原則之一。如基礎題“簡述地理教學基本能力”、“簡述地理教學評價的種類”等,答案惟一,側重形成方向性、絕對性的聚合思維,促進語言表述的規范、嚴謹;提升題“理解地理教學論與地理教育學之間的關系”等,借助已學知識和經驗,沿著多種途徑、多維角度進行思考探詢,有利于形成發散思維,提高思維的開發性與創造性;綜合題“通過訪談調研或文獻分析,探究科研型教師的成長之路”等,融入邏輯推理、綜合分析、抽象概括等多種思維能力,促進多端思維發展,提升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問題設計注重思維方式開放,對于拓展師范生綜合能力和開發多方面潛能,注重思維發散、啟迪思維創新和培養創造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三、結語

    第7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關鍵詞:綱要口語自動化考試英語教學

    一、依據綱要內容指導學生改寫課文

    口語考試綱要是口語教學與考試的指導性文件,但由于學生學習英語成績的差異,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也有很的差異,口語是英語寫作的基礎,不會說就寫不好作文。在每一單元的學習中,Reading和Main Task是一單元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英語學習優異的學生,每單元的課文都要求全篇流利背誦,中等生分段落背誦,學困生能夠正確讀出來就可以。對于學困生來說,正確讀出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們需要到處尋求幫助,因為課文太長,生詞太多。有的同學能夠讀出來,但是課文意思一竅不通,此類學生就可以用口語考試中的相關文章,因為其篇幅短小,簡單易懂,他們不僅可以讀出來,甚至可以背誦下來,而且他們會逐漸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所以,筆者認為《口語考試綱要》的小冊子可以從初一開始使用,學生和老師人手一本,從早抓起,提前準備,對于我們這樣的薄弱學校尤其有效。例如:8A Unit 4 Giant Pandas課文共有8段,篇幅較長,理解意思之后,可以要求學生用簡煉的語言對課文進行縮寫,包含文章大意,最后縮寫成朗讀短文第15篇。對于學困生要求他們背誦縮寫后的短文。

    二、利用綱要進行詞匯應用訓練

    利用綱要進行詞匯應用訓練。英語考試中學生對英語的單詞拼寫題失分較多,其主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變換單詞的形式,學生需要根據語境填入詞的復數、第三人稱單數、過去式、過去分詞或詞性變化等。我們可以把朗讀短文部分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改寫成完形填空,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入正確的單詞。例如,朗讀短文第二篇是關于“Zhalong Nature Reserve”,與8A第五單元課文“Zhalong―a special place”是同一主題,筆者將短文改寫如下:

    Zhalong Nature Reserve is in northeast China. It has an area of more than 210,000 hectares. It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w______. Zhalong is the home of a lot of plants and animals,idifferent kinds of birds. It p______food and shelters for the birds.There are not many red-crowned cranes in the world,but there are some in Zhalong. It is a very good place for people to go b______. Wetlands are i______because they provide food andShelter for e______birds,and they also help p______floods. We must p______the home of plants,fish and birds in Zhalong.

    答案:(wetlands; including; provides; birdwatching; important; endangered; prevent; protect)其中“on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wetlands”,“……之一”必須用名詞復數。“including”要用動名詞形式,因為主句已有be動詞。“provide”要用第三人稱單數。

    三、利用話題簡述進行書面表達訓練

    話題簡述部分是整冊書最有價值的部分,也是中考試卷中學生得分率最低的部分。中考復習中對每一單元的詞匯、短語基礎知識進行梳理,這是輸入語言知識的部分,那么寫作就是輸出部分,直接反映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每單元復習完之后,給學生提供話題簡述部分的相關要點,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這樣既夯實了基礎,又訓練了寫作能力,一舉兩得。例如:話題簡述13變遷changes,復習8B第一單元Reading時,總結完需要掌握的四會單詞和短語后,提供以下要點:(1)陽光城變化很大,政府已將這個地方變成了一個公園;我們有了一個大賣場和劇院,也有了開闊的空地和美麗的花園。(2)然而要看到一些老朋友就有困難了,他們已經搬到了北京的其他地區,我時而感到有點寂寞。(3)有時他們回來看我,那使我很高興。使學生根據要點寫出短文,不僅鞏固了復習的知識點,又訓練了寫作能力,一舉兩得。范例:

    Sunshine Town has changed a lot. The government has turned the place into a park. We have a large shopping mall and a theatre. We have open space and pretty gardens too. 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see some of my old friends. They have moved to Beijing or other places,and I feel a bit lonely from time to time. Sometimes they come back to see me,and that makes me very happy.

    四、利用朗讀短文進行任務型閱讀訓練

    任務型閱讀是學生談之色變的題型,學生因為畏難情緒,中考題中失分太多。其實任務型閱讀中的文章并不難,它只是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梳理,需要填寫的單詞在文中都能找到,只是需要改變形式而已,如名詞變成形容詞,形容詞變成副詞,動詞變成名詞等,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要在平時的復習中強化訓練這一題型。例如:朗讀短文第19篇“A Charity show”設置任務型閱讀。例如:根據朗讀短文第五篇填空:

    1. I want to choose a new colour for my bedroom. I like orange because it can m______me happy and make people feel c______.

    2. My best friend Jack dwith me.

    3. Jack says green is a ncolour and make you full of e______.

    4. My mother recommends blue. She think blue create a feeling of h______.

    5. Blue can also relieve our s______and help me r______afterschool.

    答案:make; comfortable; disagrees; natural; energy; harmony; stress; relax.

    新課標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總之,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開發利用綱要內容,用它指導我們的日常教學,指導我們的中考復習,尤其利用它輔導學困生的英語學習,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綱要物盡其用!

    參考文獻

    第8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一、高中物理課堂四步驟教學的簡述

    高中物理課堂四步驟教學主要由兩條線組成,上層的是學生線(目標——自學——討論——應用),下層的是教師線(備課——提綱質疑——參與——總結評價),只所以這樣處理,我們認為一方面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位置,另一方面我們認為學生參與到物理知識的發生過程中,體驗物理知識的形成,逐步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主流,而教師只應適當的引導,點撥和激勵.

    二、教學案例的運用

    1.目標

    布盧姆指出:“有效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物理教材內容要求制定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掌握學習的前提,決定著教學的方向.其次應分析該課時教學內容在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興趣上的價值,并分析其揭示的物理規律和蘊涵的物理方法論.

    2.自學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形式.它著重于教師怎樣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就像容器,讓教師往里邊灌,教師講什么他們就聽什么.這種教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學效率不高.

    這一階段我們要求學生用一定時間快速通讀章節內容,然后針對所給的問題細讀,研讀物理教材,力圖解決問題,同桌的學生可以小聲討論問題,查閱資料以解決問題,我們目的是學生能認識問題,并能知道從哪里去尋求問題的答案,查閱哪些資料等.教師作個別輔導、點撥,以達到因材施教,通過自學為下一步打下基礎,也順便說一下我的物理課堂學生是自由組合座位,每節課都可以不同,只要求學生能找一個最好的搭檔同座.教師還應注意給學生精神(心理、生理)狀態上的寬松創造環境.

    例如,“平拋物體的運動”的教學中,引導自學.“平拋物體的運動”是“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實例.由于學生剛學過“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對物體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有著一定的理解,能夠從運動分解的角度來考慮平拋物體的運動規律.

    3.討論

    四步驟教學重實證,重討論.使學習者主動參與實驗、討論和體驗過程.假設提出后,要想方設法去檢驗它,用實證性材料去或支持假設,這是四步驟教學對完成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假設檢驗和討論階段,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或教學模式,創設條件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假設檢驗的設計,進行實驗觀察、控制條件、記錄現象,或做社會性調查或做資料實證性研究,教師要適時引導協作、交流、討論,增強情感體驗,調控討論進程.

    例如,“平拋物體的運動”的教學中,討論過程為:小組代表在全班發言,表述本小組設計實驗方案的實驗器材、原理、實驗步驟、數據測量等,著重論述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a)“如何確保實驗中的物體做的是平拋運動?”或“如何確保物體運動的初速度水平?”

    (b)“采用何種途徑來記錄物體的運動軌跡?”

    (c)“如果實驗需要物體的多次運動,如何使這次的運動是完全相同的?”

    (d)“如何測量物體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參照標準如何選取”

    (e)“實驗設計中哪些地方可能存在誤差,如何減少誤差?”

    4.應用

    教師組織學生應用正確的結論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從而鞏固所學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深刻認識所得結論的適用范圍,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探索的需要.這一環節,一方面是在課堂內來完成,主要將應用在討論中完成;另一方面是將它延伸到課外,在鞏固訓練中由學生自己完成.總之不能將應用看成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環節,它也是新問題,新知識的產生根源.例如,“平拋物體的運動”的教學中,應用過程為:

    (1)師生共同總結出平拋運動規律

    (a)平拋運動是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b)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大小不影響豎直方向運動;

    (c)平拋運動的運動時間由其豎直高度決定.

    (2)習題:轟炸機以v機=80m/s的速度在距海面h=45m的高處水平飛行,尾隨一艘以v船=15m/s的速度逃

    逸的敵船,采用老式炸彈轟炸敵船,不計空氣阻力.若你是飛機駕駛員,請你算出飛機投彈點距敵船的水平距離.

    第9篇:簡述教學規律范文

    一、簡述“想當然”

    1.“想當然”的涵義“想當然”是學生僅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憑空想象某些物理現象和規律理.學生僅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比如說講到“力”的時候,給學生舉踢足球的例子,踢到足球時,足球就會開始運動,在它的運動過程中其自身就會具有慣性,他將不停的運動,直到出現外力阻止它時,他才會停止運動.此例子,學生只知道踢了足球,足球會運動,學生就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就不會深入研究.

    2.“想當然”現象出現的原因物理本身蘊含在自然事物內部看不見摸不著的定律和規律,學生通過簡單生活經驗,覺得有些事情理所應當是這樣發展的.同時,初中生的思維方式正在轉化,對抽象性的東西很多時候還不能很全面的理解,所以他們的思維方式大多都還停留在日常的生活經驗上,不會深入的分析事物的本質,所以“想當然”現象就會比較普遍.

    二、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實驗

    物體之間的運動規律是潛在的,所以就要通過真實的實驗來向學生展現物體作用與規律,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是非常顯著的,下面就來研究一下實驗在物理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基礎,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首先,實驗是初中物理學習的基礎.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判斷能力,通過學生親自操作,幫助他們體會大自然的奧妙所在,才能明白那些規律都不是憑空臆斷的,可以幫助學生走出“想當然”的誤區.其次,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和組成部分.學生不必死板的坐在教室里聽老師授課,他們可以動手操作,通過實驗,感受物理知識的真實性,通過動手、觀察和思考,能夠深入理解并掌握實驗所能得出的物理結論.

    2.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首先,通過實驗來激發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愛玩愛動的年齡段,死板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物理產生反感情緒,上課的時候多動手動腦,可以激發學生上課的熱情,從而提高初中物理的課堂效率.其次,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實驗前,教師先不告訴學生規律和定理,實驗完畢之后由學生自己總結,這樣的得出的結論學生會記得更加牢固.

    三、初中物理教學幫學生走出“想當然”誤區的具體措施

    筆者認為,要幫助學生走出“想當然”的誤區就要正確認識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實驗配合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通過實踐加深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1.轉變傳統的教師觀念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上來說,物理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要求教師改變這種枯燥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樹立實驗意識,不要覺得實驗是在放松學生,其實實驗可以幫助教師轉變教學和思維方式,更加親近學生,就像上述提到的實驗的作用一樣,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不僅可以從中學到知識,悟出道理,還能教會他們如何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物理實驗研究要求學生忠于事物發展的真實規律,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物理實驗大多都需要學生合作完成,順其自然的就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不要覺得實驗課在考試中占據的分數比較低而不重視實驗,也不要認為物理教師只需要負責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且不管哪一科的教師都應該為素質教育、為培養“四有新人”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物理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它的實驗性是很強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講課為主,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開闊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觀察、分析、總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大自然的奧妙,從而走出“想當然”的誤區.例如講“浮力”的時候,就要通過實驗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思考,通過真實的實驗操作,我們知道鐵塊放入水中會沉入水底,木塊放入水中會漂浮于水面,通這一現象的產生,隨機提出問題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引發更深層次的提問,督促學生自己總結出自然規律,這樣會加深學生的記憶,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 |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 h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成人在线激情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电影|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