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遙感技術用途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遙感技術用途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遙感技術用途

    第1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鄭州測繪學校,河南 鄭州 450015)

    【摘 要】土地資源調查的技能和方法是《國土資源調查》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專業核心能力,目前該專業的學生所學習的土地變更調查技能還停留在手工調查的階段,傳統的變更調查方法已不能滿足土地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需要。研究了基于DOM的土地資源調查方法和基于遙感圖像變化檢測的土地資源變更調查方法。

    關鍵詞 遙感;國土資源調查;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ZJB11161)。

    作者簡介:王勇(1979—),男,河北永年人,工程碩士,畢業于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攝影測量內外業和遙感圖像處理教學及研究工作。

    0 引言

    開展國土資源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摸清“家底”,利用調查的結果指導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由于經濟社會發展變化較快,國土資源的使用變化情況較大,因此必須適時的開展國土資源調查工作。土地資源是國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資源變更調查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的重要工作,它的主要作用是:為土地資源管理提供基本數據和有關圖件;為合理利用土地、充分發掘土地資源潛力提供基礎工作和動態監測;為制定綜合農業區劃、改善或調整土地利用方式提供重要依據。土地資源調查的技能和方法是《國土資源調查》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專業核心能力,目前該專業的學生所學習的土地變更調查技能還停留在手工調查的階段,傳統的變更調查方法已不能滿足土地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的需要。采用簡便先進的技術手段獲取土地利用變化的地理位置和屬性數據,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實時動態的土地變更調查、監測勢在必行。本文研究了基于DOM的土地資源調查方法和基于遙感圖像變化檢測的土地資源變更調查方法,為改進《國土資源調查》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學生的操作技能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能進一步提高中職院校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水平。

    1 傳統土地資源調查方法及優缺點

    (1)不能準確地獲取變化圖斑邊界的準確位置,僅依靠圖像的相關特征進行判讀和量測,很難準確的獲取變化邊界的具置,從而導致地類的圖斑形狀產生變形和量測的面積不準確。

    (2)傳統的土地變更調查、統計,過程非常復雜、工作量也比較大,既要到外業實地調查,又要進行面積量算、更新圖件,數據統計、編寫文字報告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來完成,很難保證調查成果的質量。

    (3)通過基層上報得到的各種統計數據,受行政干預和地方利益的影響較大,會存在錯報、瞞報、漏報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土地資源變更調查的準確性。

    2 基于遙感影像的土地資源調查方法

    2.1 土地資源調查底圖制作

    首先要利用gps技術獲取正射糾正所需的控制點,搜集測區已有的數字高程模型(DEM),對多光譜影像和全色影像進行正射糾正,然后經過影像融合、鑲嵌生成正射影像圖(DOM)。在正射糾正前,要先配準同步獲取的全色和多光譜影像使得全色和多光譜影像具有統一的地面分辨率,并進行融合。多光譜影像分辨率如果能夠滿足DOM生產規定要求時,可不與全色影像融合,直接進行正射糾正。影像糾正要保證每景影像不少于9個控制點且均勻分布;配準后的影像應保留原始影像波段數目、順序和采樣間隔;經過融合處理后的影像應有合適的反差,清晰的紋理、均勻的色調、逼真的色彩,保證影像能夠將耕地等重要地類類型清晰的判讀出來;鑲嵌處的影像應無裂縫、模糊和重影現象;最后按標準圖幅內圖廓外接矩形外擴1cm范圍裁切標準分幅影像。

    2.2 土地資源調查判讀

    首先要進行室內預判,以DOM為基礎,利用MAPGIS軟件平臺,以遙感圖像解譯的方法為基礎,認真的分析比較土地利用詳查資料,將我們所需的線狀地物、行政和權屬界線、土地利用的地類界及地類屬性等要素進行分析提取,在MAPGIS軟件上進行矢量化并把屬性進行整理輸入,制作出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底圖供外業調繪使用,同時要打印好外業調查表。然后按照統一性、科學性、實用性的原則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分類時要靠充分考慮到土地的利用方式、覆蓋特征以及它的用途和經營特點等因素,確定土地利用分類系統。分類系統建立好以后建立解譯標志,好的解譯標志能夠提高判讀的質量。 最后利用計算機自動識別與目視解譯相結合的信息提取技術,利用外業調繪底圖數字化每一地塊的位置、形狀、范圍,最終將包括每一塊土地的界線、范圍、面積的土地利用信息準確獲得。

    3 基于變化檢測的土地資源調查方法

    3.1 選擇數據源

    利用衛星影像進行土地資源變更調查需要大量的同一地區不同時相的遙感影像,因此我們要選擇價格適中、易于獲取的衛星遙感影像,來保證遙感影像的數量,并且衛星影像的數據來源一定要連續、穩定,能夠滿足我們所進行的土地資源變更調查的精度要求。

    3.2 校正和配準

    通過圖像配準和相對輻射校正方法實現不同時相遙感圖像的幾何和輻射校正是利用圖像差分法進行變化檢測的關鍵。配準是將多時相圖像的同名像點互相重疊,將一幅影像作為基準圖像(t2時刻影像),另一幅作為待配準圖像(t1時刻影像),并通過選取的控制點采用多項式的方法確定基準圖像與待配準圖像之間的對應關系,實現相對配準。

    3.3 影像裁剪

    由于糾正后,兩幅影像實現了幾何位置的配準,但圖像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因此要對兩幅圖像進行剪裁,使兩幅圖像所覆蓋的是同一地區的同樣大小的范圍,這樣才能保證檢測信息的準確性。

    3.4 基于差分圖像融合的變化檢測

    首先對變化前圖像、變化后圖像分別進行灰度差分和紋理差分,得到灰度差分圖像和紋理差分圖像;然后根據乘積變換算法融合紋理差分圖像和灰度差分圖像;接著根據ISODATA算法進行融合后的分類,結合目視解譯,得到變化區域。

    3.5 土地利用變化信息提取

    利用監督分類方法將遙感圖像中被增強顯示的變化信息分離出來,最終得到土地利用發生變化的位置、大小和范圍。

    變化信息提取后結合外業調查結果進行核對比較。必要時還要注意:1)分層規范、內容齊全;2)影像覆蓋完整轄區;3)保留的圖斑及其編號與整理后的《變化圖斑外業核查記錄表》以及外業調查圖、變更調查圖上的相應圖斑一致。

    4 結論

    傳統的土地資源調查方法費事費力且精度低,已經不能滿足目前國土資源管理的工作需要?!秶临Y源調查》作為中職院校的骨干專業,根據職業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要求,本文研究總結了利用DOM作為土地資源調查底圖的制作方法、規范要求和基于遙感影像變化檢測的土地資源調查過程方法,對進行該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進步和應用需求的加大,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土地資源調查將成為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重要技術手段,對于《國土資源調查》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可以作為各中職院校進行《國土資源調查》教學改革的重要依據和參考,該專業的學生應該熟練掌握這項技能,為工作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曉波,等.基于遙感與GIS的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3,12(2):130-134.

    [2]田靜毅,等.基于3S技術的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05,11.

    [3]李宗華,等.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變更調查中的應用[J].測繪信息與工程,2005,8.

    第2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關鍵詞:圖像融合;遙感;小波變換

    1 引言

    圖像融合技術是將源于不同類型遙感器的圖像中包含的信息所整合,用來更好的適應人類視覺系統和完成后續的處理工作。獲取的多源數據來自于不同的遙感器,包括可見光,紅外,機載雷達和合成孔徑雷達(SAR)等。根據傳感器的不同,所獲取的圖像針對同一場景的表達也不同,為了能更好的表達該場景的信息,因此利用圖像融合技術可將兩個或更多的不同圖像信息融合。常見的遙感圖像融合方法可根據分析手段分為空域和頻域兩種處理方法。常用的多尺度變換是典型的頻域分析方法,因其特有的多尺度特性,成功被應用到圖像融合中。一些常見的多尺度工具如高通濾波器(High Pass Filter,HPF)、拉普拉斯塔分解、小波變換、Gabor 變換、小波包變換、非下采樣小波變換、輪廓波變換(Contourlets)以及輪廓波包變換等。Zheng 等提出了一種基于支撐值變換的方法,該方法為一種多尺度模型,論文中已成功的應用到多源圖像處理中。

    2 圖像融合方法

    圖像融合應用的處理過程主要有:配準、融合、特征提取、識別與決策。依掘融合所處的階段劃分,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像素級融合、特征級融合、決策級融合。像素級融合直接在原始圖像上進行,在某些場合,融合之前需要對原始圖像做諸如圖像增強、降噪等預處理。在融合的三個層次中,像素級融合處于最低級層次,能夠提供其他層次融合處理所不具備的細節信息,融合準確性最高,但需處理的數據最多。特征級融合首先從圖像中提取特征,再對特征做處理。決策及融合對獲得的特征識別、分類后再融合。

    遙感圖像的全色波段( Pan)和多光譜波(MS)的融合即Pan-sharpening。目前,常用的Pan-sharpening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2.1分量替換法(CS)

    該類方法對MS圖像做光譜轉換獲得新的投影,直接用Pan圖像替換某一分量,再經反變換后生成融合圖像。IHS變換融合、PCA融合均屬于CS方法。IHS變換融合用Pan圖像直接替換變換后得到的I分量;該方法最大的局限之處在于僅能應用于RGB三通道。然而,若變換后的I分量與Pan圖像的直方圖不能較好地匹配,則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光譜失真現象。針對這一問題,Tu提出了一種自適應的方法計算I分量,該方法對減小光譜失真有一定的作用。CS中另一個主要方法為主成分替換(PCS)。PCS主要依賴于主成分分析( PCA),由于PCA變換后的第一主分量包含了原圖大部分的空間信息,用Pan圖像替換PCA變換后的第一主分量,再經逆PCA變換得到融合結果。該模型能夠有效地提高空間分辨率,但同時也造成了較嚴重的光譜失真現象。

    2.2 多分辨率分析(MRA)融合方法

    MRA方法利用空域濾波器從Pan圖像中提取高頻信息,根據ARSIS模型將高頻信息注入MS波段中,注入方式由波段間結構模型(IBSM) 確定。常見的方法有小波變換融合,Laplacian金字塔融合,此類方法有效地解決了融合圖像的光譜失真現象。1983年,Burt提出了基于Laplacian金字塔的多分辨率分析,拉普拉斯金字塔由高斯金字塔演化而來,其各高頻子帶就是高斯金字塔中每一層圖像與在下一層圖像基礎上對該層進行預測所得到的圖像之差形成的一系列殘差圖像。Burt選取絕對值最大的系數作為融合后的系數以獲得原圖像中的邊緣等重要信息。隨后出現了對比度金字塔變換形態學金字塔變換、梯度金字塔等圖像融合算法。對比度金字塔的每一層圖像為高斯金字塔變換中相鄰兩層圖像之比。梯度金字塔能夠有效地提取出圖像的細節信息,提高了算法的魯棒性和抗噪性。

    2.3 MRA和CS相結合的方法

    此類方法將MRA方法與CS方法相結合,基于多分辨率分析,將Pan波段圖像與成份替換圖像融合,再經反變換后生成融合結果。AWLP 、AWRGB 基于多孔小波從Pan圖像中獲得小波面即高頻信息。AWLP根據MS圖像中每個波段所占的亮度比例注入空間細節;AW算法將多孔小波與IHS方法相結合,融合圖像取得了較高的空間和光譜分辨率。為了更好地解決光譜失真問題,需要考慮MS和Pan波段圖像的MTF值對融合質量的影響MTF值反映了圖像成像的質量,MS和Pan波段圖像的采樣頻率、分辨率大小等原因造成兩者之間MTF值的差異。AWLP在QuickBird和IKONOS數據集上能夠取得較好的結果,這是因為算法使用的高通濾波器對應的MTF值為0.185,與Pan波段的MTF值接近。

    3 圖像融合新技術

    近年來,出現了將變分PDE用于圖像融合的方法。最先將變分應用于圖像融合的是D.A.Socolinsky 的對比度模型。該模型定義多通道圖像的對比度,最小化能量泛函得到融合結果,該方法應用于遙感圖像融合時沒有考慮到光譜和輻射失真問題。Piella在模型中加入了能量增強項,更進一步地提高了圖像的對比度。Zhou定義的能量泛函包含4個部分,分別是梯度能量項、輻射降低能量項、通道相關能量項和逆散射項,極小化該能量泛函獲得融合后的圖像。近年來國內在Pan-sharpening模型方面的工作包括:提出了通用分量替換的擴展模型,構建了新的高通濾波融合方案。設計了四通道對稱不可分小波濾波器組,基于加性小波實現MS與Pan圖像的融合。提出了一組新的二通道不可分低通濾波器和高通濾波器組,分別對多光譜圖像的亮度分量和全色圖像作下采樣的多尺度不可分小波分解,對分解后的低頻圖像和高頻圖像按不同融合規則融合。將幾何結構注入能量項、對比度增強能量項和光譜信息保持能量項引入變分模型。融合實驗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

    4 結語

    隨著遙感數據源和應用的發展,特征級融合、決策級融合的研究將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雖然說遙感圖像融合研究目前處于瓶頸發展期,但是隨著硬件條件的提高和數學工具的發展從研究目標來看,圖像融合研究已經脫離了主要以空間增強為目標的階段,融合結果將逐漸以光譜信息提取和空間細節信息保持為目標。因此具有明確物理意義的融合理論正成為研究的熱點。同時,融合方法的研究不再停留在算法的組合和復加上,而是將側重理論體系和統一框架的研究上。相應的,圖像融合數據源尺度選擇也會得到一定的關注。面向應用的遙感圖像融合研究會隨著遙感應用領域的拓展而深入進行,同時將加深遙感圖像融合方法選擇依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阮濤.壓縮感知遙感圖像融合及分類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

    第3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關鍵詞:遙感影像;地圖修測;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255文獻標識碼: A

    1 引言

    在現階段,隨著城市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對地形圖現勢性要求逐漸上升。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其現勢性相對較差,如何快速地更新地形圖已成為了目前測繪工作的關鍵課題。針對大面積地形圖更新方法而言,目前包括航空攝影測量、全野外測量、正射影像修測、IKONOS衛星影像修測等,在選擇方法時必須要立足于圖幅位置,以不同用途與目的、精度要求為根本依據。

    2地圖修繪作業中遙感影像技術方案概述

    立足于地圖比例尺更新成本角度,針對地圖更新的衛星影像而言,主要包括四種:一是TM影像,其分辨率達18.5m;二是QUCKBIRD影像,其分辨率達0.65m;三是SPOT影像,分辨率有10m、5m、2.5m三種;四是IKONOS影像,分辨率達1m。由于城市地圖比例尺不盡相同,故主要技術方案有兩種:(1)在TM、SPOT影像技術之上的更新方案,適用于比例尺較小的城市地圖;(2)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技術之上的更新方案,適用于比例尺較大的城市地圖。針對此兩種技術方案的工作要點而言,主要包括地形圖掃描、數字柵格地形圖、城市柵格地圖等,但不同的衛星遙感影像所處理的方式不一致。

    3原有地形圖修測分析

    通常狀況下,借助衛星遙感正射影像來進行原有地形圖的修測,主要是借助正射影像進行地物刪查。在作業中,針對影像不清楚的部分而言,禁止輕易刪掉。由于樹影突出的地方難以繪出,故在影像判讀能力相對不足的作業員必須要謹慎處理,要盡可能地確保作業精度,就原有地形圖修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道路修測

    首先,刪掉正射影像上未出現的道路,構建新圖層,繪出正射影像上重新增設的道路。在繪制過程時,必須要注意兩個方面:

    針對大車路而言,必須要分析其實際寬度,按照比例尺繪出,譬如實地寬窄之間的變換頻數較多,可采用中等寬度將其繪制成平行線。而小路要依據實測中心位置采用單線繪制。等級公路、高速公路、等外公路必須要依據其實際寬度進行繪制。

    3.2 房屋與其附屬物修測

    刪掉正射影像上未出現的房屋,構建新建層,繪出正射影像上重新增設的房屋。在繪出時,必須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內容:(1)必須要繪制房頂,包括房屋主體與其附屬小房,繪圖時主要描繪房屋外檐;(2)針對建筑物凹凸部分繪制而言,>0.4mm部分要依據實體繪出,包括廊、臺階、圍墻、院門、籬笆、柵欄、門墩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區分的柵欄、圍墻、籬笆等影像可在新建圍墻圖層中繪出。在圖上,當臺階長度<6.0mm時,無需修測。圍墻、柵欄、籬笆影像不能區分的均于新建的圍墻層繪出。

    3.3 水系與其附屬物修測

    刪掉正射影像上未出現的水系與其附屬設施,構建新圖層,繪出正射影像上重新增的水系。在繪出時,必須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內容:(1)分開繪出河流、池塘,河流為狹長、連續分布、相互貫通的線狀水體,池塘為相對獨立的線狀水體;(2)在進行池塘線繪制時,禁止采用繪水面的線,直接將池塘坎上檐線繪出即可;(3)當出現河流與渠道貫通現象,則斷開河流與渠道,分開置層。當不能區分房屋與池塘形狀時,可在池塘中注明。

    3.4 管線與其附屬設施修測

    刪掉正射影像上未出現的管線與其附屬設施,構建新圖層,繪出正射影像上重新增的管線。在繪出時,必須要把握三個要點:(1)注意圖形連續性,單個可考慮樹影;(2)繪時注意點位采集,必須要把握影像交點(根部)。當影像模糊時,要從走向與像主點位置出發,進行桿根部與頂部判別;(3)要進行高壓線修測。

    4 內業編繪分析

    在內業編繪過程中,要糾正表示不明確的地方,禁止輕易改動原始數據。同時,針對外業調繪數據信息而言,在圖上要全部編繪。就編繪過程而言,首先要精準讀圖,準確描繪外業信息數據,作房屋房檐改正處理,采用相應的像主點調整投影差,確保成圖精度。就外業特別注明的部位而言,要依據外業所設置的房高來進行投影差糾正。當外業設置的房高不準確時,為確保其精度,要從正射影像角度出發,判斷房屋底部,可進行房屋移動。在移動過程中,要確保高程地物同步移動,從而保證地物相對精度。針對道路類型判別而言,主要依據外業調繪尺寸來進行,特殊標明部位要給予外業調繪要求進行編繪,采用正射影像補充道路,確保其相互貫通,可舍棄小支路。另外,要依據外業調繪進行注記,包括村名、道路名稱、橋名稱、河流名稱等。當編繪完外業補測數據后,要進行水準高程加注,分層處理圖形數據,明確新建層層碼。

    5 外業補測與調繪分析

    在進行矢量地形圖更新時,由于影像上無法進行地物判別,必須要借助外業調繪來確定。外業調繪可驗證室內解譯成果,實測線狀地物寬度,調查新增地物名稱注記,并糾正原有數據不準確的地方。在外業調繪時,必須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針對新增房屋而言,其調繪內容包括樓層、房檐,并進行房屋定性;(2)更正新增房屋內業修測不確切的部分,并糾正柵欄、圍墻內業判讀錯誤的地方;(3)調繪路等級、名稱、寬度及橋性質、名稱等;(4)調繪企事業單位名稱、池塘性質、河流名稱、村名等;(5)調繪桿走向、性質及植被類型。針對實地變化較大的地物而言,可進行補測處理,包括新建小區、高壓桿等。

    6結束語

    綜上所述,遙感影像在地形圖修測中應用前景廣闊,應用高分辨率的遙感影像技術進行大比例尺地形圖更新,高效、廉價,屬于大比例尺地形圖未來更新的新方向。在實際操作中,必須要重視外業調繪,明確地物類型、屬性,有助于確保其精度。

    參考文獻:

    [1]林躍春,王睿.淺談數字正攝影像的制作技巧與心得[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01):109-111.

    [2]張廣耀,汪小欽,鄔群勇.遙感影像地圖在線服務系統設計與實現[J].測繪科學,2012(01):74-76.

    [3]王婷玉,石云,米文寶.寧夏遙感影像旅游地圖的編制[J].寧夏工程技術,2013(01):27-29.

    [4]洪亮,饒得鳳,楊昆.校園遙感影像地圖的設計與編制―以云南師范大學為例[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3(03):50-54.

    第4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關鍵詞:土地利用,遙感影像,變化監測,地理信息

    中圖分類號: 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138-(2012)06-0077-80 收稿日期:2012-05-06

    1 引言

    為保證土地管理的科學性,及時準確掌握耕地和各種土地利用現狀的最新數據尤為重要。3S技術特別是新型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將為我們提供重要的技術保證?;诙鄷r相遙感影像間進行土地利用變化監測研究的上述問題結合相關研究提出的方法,本文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現狀GIS數據(矢量數據)和單時相遙感影像間進行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監測研究的簡單方法和技術流程。

    2 原理與技術流程

    2.1 基本原理

    基于T1時期的土地利用圖與T2時期相應尺度的遙感影像間進行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監測時,雖然T1時期的土地利用GIS數據(矢量數據)中已有一些圖斑在T2時期已經發生了改變,但仍有大量的未變化的圖斑信息包含其中。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一信息做輔助,利用T2時期對應尺度的遙感影像數據基于遙感影像的分類識別技術實現變化圖斑的動態監測。具體技術原理為:假設用T1_GIS_D表示T1時期的土地利用現狀GIS數據(矢量數據),用T2_RS_D表示T2時期的相應尺度的遙感影像數據,那么,首先利用T1_GIS_D和對應區域的DEM數據對T2_RS_D進行幾何變換運算,目的是產生T2時期的正射影像數據(T2_DOM_D)。然后實現T1_GIS_D和T2_DOM_D間的配準并疊置。這樣,我們依據T1_GIS_D中的圖斑多邊形作為T2_DOM_D興趣圖斑區,借助影像判讀庫,利用遙感影像的分類和識別技術對每個興趣區的圖斑進行識別。如果興趣區識別的結果與T2_RS_D中的對應圖斑的土地利用覆蓋類型一致,則該圖斑視為未變化圖斑,否則,判定該圖斑的土地利用覆蓋類型發生了變化,并進一步分析其新土地利用覆蓋類型和變化面積統計分析。

    2.2 技術流程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原理,本文設計了圖1所示的土地利用變化自動監測技術流程。其中,T1 期數據為土地利用現狀圖,T2 期為與T1期現狀圖尺度相應分辨率的遙感影像。在圖1中,DEM數據主要是用于非平坦區域的高差修正;影像判讀知識庫是指根據先驗知識及土地利用現狀圖中與影像中一致圖斑的信息而建立的各類地物的均值、方差和紋理等知識;分類識別是以相異圖斑的矢量圖作為興趣區,僅對T2時期影像的興趣區內影像進行分類并對地物進行識別,這樣的好處在于可以大大減少計算的數據量,提高計算的速度,同時由于涉及的類別較少,從而提高分類和識別的準確性。

    3 試驗及結果

    為了驗證本文提出方法和技術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利用當前主流遙感影像處理軟件Erdas對主要技術進行了試驗。

    3.1 數據準備

    試驗中,本文選擇了天津市一個較小的區域作為興趣區(如圖2),土地利用現狀矢量數據和遙感影像數據均來自于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研究中心。由于所選實驗區域的土地利用現狀圖斑和影像數據中圖斑的一致性較好。因此,為了配合本文的試驗,試驗中首先將現狀圖中的幾個不同的地類圖斑合并為一個圖斑(如圖3)。

    3.2 試驗

    在試驗中首先將監測區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影像圖進行疊加(幾何糾正和配準事先已做好),疊加結果如圖4所示。為了觀察的方便,疊加后我們調整了矢量的透明度。從疊加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圖中所選的興趣區就是發生了變化的圖斑。因此,接下來的試驗是對興趣區的影像進行分類和識別,結果表明在土地利用現狀圖中為同一土地利用覆蓋,而在影像中為兩種土地利用覆蓋類型。這就表明這個圖斑發生了變化。

    4 結論與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土地利用現狀圖和相應尺度的衛星遙感影像間進行土地利用變化監測的方法。初步試驗表明,本文提出的技術思路和技術流程是有效和可行的。變化監測運算僅局限于T1期土地利用現狀圖斑與T2期影像中圖斑不一致的圖斑進行,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變化監測的運算速度。此外,變化監測算法主要以分類和識別為主,數據挖掘的規則僅作為輔助。相對于基于數據挖掘的方法挖掘有益規則而言,這一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算法的復雜性。

    參考文獻:

    1.李天峻 閻君 李伯衡.遙感綜合時空信息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測中的應用概述.國土資源與遙感.1997.2

    2.李發明 程秀英 魏懷東等.武威市黃花灘生態移民區近十幾年來土地利用變化監測.甘肅林業科技.2006.4

    3.胡召玲.徐州市土地利用變化的遙感監測.徐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

    作者簡介:

    阮柏林,供職于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研究中心。

    An Object-based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Approach of

    Using Single-temporal Satellite Image and GIS Data

    Ruan Bailin

    Abstract: While a variety of change detection approaches using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images have been reported, few approaches using GIS data of land use and single-temporal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bject-based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approach using single-temporal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 and GIS data of land use. Compare with the pixel-based change detection approach, the object-based approach must be more suitable for i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s.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e applied it to the actual data, and primary result reveal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valid.

    第5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關鍵詞:遙感技術;國土資源管理;土地資源調查;應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 P237文獻標識碼: A

    1、概述

    遙感(RemoteSensing)也就是遙遠感知,指的是在高空與外層空間的各種平臺上,運用各種傳感器來充分的獲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種數據,通過傳輸、變換與處理,來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最終實現研究地物性質、位置、變化、空間形狀及其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的一門現代應用科學。遙感信息具有信息豐富、動態性以及周期性,且其獲取的效率是比較高的,可以直接的以數字方式記錄傳送等特點。遙感技術以精確、動態、快速、綜合以及宏觀的優勢為國土資源管理與調查提供了先進的探測與研究的手段,國土資源遙感調查的成果將會成為經濟建設的決策以及規劃來提供有效地依據,從而為國土的綜合開發、整治規劃以及地區的經濟發展來提供關鍵的系列基礎資料,并可以充分的保障資料的全面性、現實性以及科學、合理性。

    2、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的應用

    2.1、土地資源調查監測中遙感技術的具體應用

    作為一種獲得信息的有效方式,遙感技術的信息量豐富、信息獲取周期短,并具有多光譜的特性,所以,它在我國的土地資源調查當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MSS衛星遙感數據采集技術便開始應用于全國土地概查工作當中;80年代后期,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應用航空遙感技術開展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1:1萬土地利用現狀調查。90年代初,全國縣級土地詳查工作也在遙感技術的支持下展開,進入新世紀以來,大量新設備、新技術,諸如QuickBird,IKONOS,SPOT-5等高分辨率、多時段衛星數據開始廣泛應用于土地資源的調查監測當中,在全面展開利用動態遙感進行土地監測工作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了全國的土地遙感監測體系。

    所以,近些年來,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已經開始朝著規?;c標準化的方向發展。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級政府也逐漸的開始順應形勢,

    頒布了《SPOT2.5m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技術規定》、《土地利用動態遙感監測規程》以及《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等等的標準規程,2005年,國土資源部承擔了國家“863”課題“規模化高效土地資源遙感業務運行系統”建設,進而開展了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數據處理、土地利用信息自動提取等等各種遙感高端技術的研究;2007年,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利用了大量的技術路線以及技術方法,使得遙感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發展。

    2.2、在地質環境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現代遙感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環境監測、地質災害監測的研究提供了嶄新的道路。在地質災害,諸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調查研究中,遙感技術的優勢和作用被充分發揮,在1976年唐山地震的救災工作的時候,我們利用機載遙感資料進行震后相應的救災工作,而且利用高科技的1:1萬航片制定了相應的震害圖,在唐山地震的營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救災工作效率,能夠節省時間和資金的耗費,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了災害地區的受災狀況。

    2.3、在礦產資源調查、開發利用監測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高光譜遙感通常是利用搭載于航空或航天平臺上的成像光譜儀監測各類地物的光譜特性,取得相應的圖譜合一的信息。所以,它被充分地利用到礦產資源調查、開發和利用的各類監測活動,為其提供了技術支持和發展空間。

    隨著AIS-1的出現,遙感技術在地質方面的應用由多光譜的定性描述向高光譜定量物質組成鑒別進行技術跨越,至此,我國高光譜礦物填圖技術逐步開始應用到地表巖石、礦物的具體識別與填圖當中。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土資源部利用遙感技術對多個礦產資源進行了開發和監測,基本查明了進行監測的區域各類礦種能夠進行開采的具置、廢棄物分布狀況等,并方便進行各類執法活動,經過多年的實踐,各類與礦產資源開發有關的遙感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發展,為礦產資源開發活動能夠長期有效地進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遙感技術應用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3.1、數據資源不夠豐富

    高分辨率、多時相的遙感信息資源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當中顯得尤為的重要,雖然它已經在各個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因其資金與科技等等問題的限制,高水平、高質量的遙感數據的衛星源卻是非常的少。在國內雖然有“遙感三號”以及“遙感四號”等等均可以有效地用于國土資源的管理工作,但是這些衛星的分辨率具有成像周期長、相對比較低等的缺點,所以就不能夠充分的滿足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各類需求。因此,我國通常都是從國外來購買相應的遙感資料以及遙感數據,高質量遙感數據資源是相當的珍貴,我國自主獲取高水平、高質量的遙感影像數據源的各種手段均有待提升與提高,才可以獲得更好的遙感資料。

    3.2、遙感技術實力薄弱,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信息自動化水平不高

    現今,遙感技術可以對中分辨率遙感數據來進行一個非常成熟的科學研究。而目前土地利用遙感監測務必要在充分滿足管理以及生產需要的大前提之下來進行,但是目前基于紋理的分類和信息的提取技術依舊滿足不了其的各項要求,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信息自動化水平較低。

    4、遙感技術在未來的國土資源管理中的發展狀況

    作為一項新的技術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各類數據庫資源的有效利用,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向更深層次和更廣泛的空間發展。

    4.1、地質環境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方面遙感技術的利用前景

    遙感技術應用于地質環境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具有不可代替的優勢,針對目標區域的特點,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對目標區域的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進行監測,而且遙感技術應用于地質災害監測逐步從定性化向定量化發展,并可逐步應用于地震前期的監測,今后,利用遙感技術研究地質災害,一般需要在使用衛星系統的基礎下,以航空、地面等多種監測為主要的手段,進行全天候、多時相的連續觀測,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4.2、資源開發和管理方面遙感技術的利用前景

    利用高光譜遙感技術光譜信息層次豐富、波段窄、分辨率高等優勢,能夠做到反復演示某些指示礦物的豐度,將使遙感技術能夠更好地利用在各種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和監測方面,成為地質及礦產資源找礦、監測等方面的重要技術手段。

    4.3、土地利用調查與監測方面遙感技術的利用前景

    一般來說,國土資源部每年對全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相應的監測工作。但近些年來,隨著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需要,許多省市進行監測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隨著管理工作的需要和科技的發展,遙感技術的各類特征和優勢,十分有利于相應工作的開展,所以,一些地級市為了更好地進行國土管理工作,也開始進行相應的監測工作,其趨勢是省級監測的時間間隔將會越來越短,地級市進行監測的次數越來越多。

    近年來,隨著遙感技術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幫助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基本實現了遙感監測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產業化經營和應用。但由于種種限制,在天氣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常用的遙感影像數據技術對于數據和資料的獲取有著很大的缺陷性和局限性,不能準確地獲取國土利用問題的各類資料,所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遙感技術需要避免惡劣天氣所帶來的種種影響,使其具有全天候穿透能力等優勢,這樣將會在未來的土地利用和調查中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和價值。

    總之,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更多的方面和領域通過利用遙感技術中高分辨率衛星數據,對土地變更、土地執法以及土地利用情況等等問題來進行一個深入的調查,在國土資源管理問題方面來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遙感技術的深入運用,遙感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到土地資源調查評價領域之中,并且還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王瑾.淺談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應用和發展[J].吉林農業,2011,09:61+69.

    [2]王文卿.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測繪通報,2009,06:38-40.

    第6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1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工作原理

    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以及其自身攜帶的程序控制系統組成。無人機遙感控制系統是具有高分辨率以及具有高精度遙感影像的獲取和處理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樣式。它通過無人機機為其載體,上面安裝有數碼攝像機,和數碼錄像機等設備,并通過遙感衛星處理技術在進行數據的同步傳輸,來實現對地理位置信息的掌握。無人機通過自身的遙感系統來獲得較高分辨率的數據信息,其中通過3S技術在遙感系統中的應用,從而達到對土地或者其他地理環境的快速處理。而對于遙感傳感器來說,其控制系統要要能夠根據事先設置好的拍攝點、攝影比例尺以及飛行速度和高度等參數進行自動計算以及對遙感傳感器工作進行有效控制,從而使獲得的技術數據等達到準確詳細的目的。

    2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工作流程

    無人機遙感技術對農村土地承辦經營權確權登記項目采用的是真彩色攝像,影像的分辨率達到了03米。

    獲取影響資料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的作業流程(如圖1)。

    圖1 土地經營確權登記發證作業流程

    3 無人機遙控技術在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中的應用的優點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無人機遙控技術的優點

    無人機遙控技術作為現在比較流行的技術在世界上受到了廣泛應用。無人機航測作為一項空間數據采集的一種重要方法,其具有較長的續航時間以及成本低廉,能夠將影像適時的進行傳輸,并且可以對那些高危地區進行有效探測,還有就是它和其它遙感技術相比就有激動靈活的優勢。而正是無人機航測的自身優勢可以對那些衛星遙感以及有人機遙感形成一個很好的補充。

    3.2 無人機遙感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1)起降技術和抗風性較差。從無人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同,其在自身的設計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對于那些需要滑降的飛機來說,在有些地方難以找到適合降落的區域,而在一些不滿足起降的地方實施飛機的起降工作,對機的自身來說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還有可能造成飛機的嚴重事故的發生。如果在航測的過程中使用那些體型較小的無人機的話,則由機自身重量較輕以及航程不足等原因,則不能達到航測的應用要求,使用較小型的無人機還會因為飛行高度低,而在低空作業時受到風速以及風向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較好的完成航測任務。因此,對于那些比較大型的無人機來說,如何將其起降技術進行改進,對于那些小型無人機來說如何能夠有效的提高它們的抗風性將會是現在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也是無人機能否較好使用的關鍵。

    (2)傳感器的有效控制以及在具體姿態上的控制技術,遙感設備所傳輸的大量數據的儲存技術以及遙感設備在后臺的一些處理技術等都是在現階段乃至以后實際應用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4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實際應用及前景

    我國的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應用的范圍上也比較廣泛,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城鎮的具體規劃、新農村建設、礦山測量以及國家的國土資源調查等。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實踐中得到了較好的檢驗,通過實踐證明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可行性即應用廣泛性。實踐證明,利用無人機航測技術拍攝技術拍攝的圖片,無論是在清晰度上還是在分辨率是哪個都能夠較好的滿足以上的工作任務。在今年五月份我國運用多旋翼無人機來獲取視頻資料,而這項技術還處在探索和實踐環節,并通過與央視的合作,通過多旋翼無人機技術來對新業務進行擴展,而這也是利用多個多旋翼無人機在較高海拔和氣候狀況復雜多變的環境下進行業務的測試,這樣不僅使我國無人機技術水平得到較好的提升,而且也為無人機技術的服務領域和范圍提供了技術支撐。在以后的應用中,可以將無人機技術運用到電力線路的檢測上,從而達到簡便、安全和效率的提升。無人機技術還可以運用到森林的防火偵查以及在危險區域的地質勘查等環節,從而降低人為操作所造成的危險的發生。無人機應用還可以在空中的指揮救援、環境的遙感監測、地理國情的勘測以及數字城市的建設等。因此,無人機技術在現在的實際應用以及今后的應用前景上都是非常廣闊的,而無人機技術現在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如何在今后將無人機技術進行創新及完善,并探索出一條適合無人機發展需要的作業流程也是現在人們所要迫切考慮的問題。

    第7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遙感作為一種空間探測技術,至今已經經歷了地面遙感、航空遙感和航天遙感三個階段。廣義的講,遙感技術是從19世紀初期(1839年)出現攝影術開始的。19世紀中葉(1858年),就有人使用氣球從空中對地面進行攝影。1903年飛機問世以后,便開始了可稱為航空遙感受的第一次試驗,從空中對地面進行攝影,并將航空像應用于地形和地圖制圖等方面??梢哉f這揭開了當今遙感技術的序幕。

    隨著無線電電子技術、光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20世紀中期,遙感技術有了很大發展。遙感器從第一代的航空攝影機,第二代的多光譜攝影機、掃描儀,很快發展到第三代固體掃描儀(CCD);遙感器的運載工具,從收音機很快發展到衛星、宇宙飛船和航天飛機,遙感信息的記錄和傳輸從圖像的直接傳輸發展到非圖像的無線電傳輸;而圖像元也從地面80m*80m,30m*30m,20*20m,10m*10m,6m*6m等發展非常迅速。

    在這期間,我國遙感技術的發展也十分迅速,我們不僅可以直接接收、處理和提供和衛星的遙感信息,而且具有航空航天遙感信息采集的能力,能夠自行設計制造像航空攝影機、全景攝影機、紅外線掃描儀、多炮譜掃描儀、合成孔徑側視雷達等多種用途的航空航天遙感受儀器和用于地物波譜測定的儀器。而且,進行過多次規模較大的航空遙感試驗。

    近十幾年來,我國還自行設計制造了多種遙感信息處理系統。如假彩色合成儀,密度分割儀,TJ-82圖像計算機處理系統,微機圖像處理系統等。應用范圍幾乎擴展到各行各業。如近年的第二次土地調查、森林防火、抗震救災等等。

    2.RS技術應用

    RS技術依其遙感儀器所選用的波譜性質可分為:電磁波遙感技術,聲納遙感技術,物理場(如重力和磁力場)遙感技術。電磁波遙感技術是利用各種物體/物質反射或發射出不同特性的電磁波進行遙感的。其可分為可見光、紅外、微波等遙感技術。按照感測目標的能源作用可分為:主動式遙感技術和被動式遙感技術。按照記錄信息的表現形式可分為:圖像方式和非圖像方式。按照遙感器使用的平臺可分為:航天遙感技術,航空遙感技術、地面遙感技術。按照遙感的應用領域可分為:地球資源遙感技術,環境遙感技術,氣象遙感技術,海洋遙感技術等。

    常用的傳感器:航空攝影機(航攝儀)、全景攝影機、多光譜攝影機、多光譜掃描儀(Multi Spectral Scanner,MSS)、專題制圖儀(Thematic Mapper,TM)、反束光導攝像管(RBV)、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 range instruments)掃描儀、合成孔徑側視雷達(Side-Looking Airborne Radar,SLAR)。

    常用的遙感數據有:美國陸地衛星(Landsat)TM和MSS遙感數據,法國SPOT衛星遙感數據,加拿大Radarsat雷達遙感數據。目前,主要的遙感應用軟件是PCI、ERMapper和ERDAS。

    近年來遙感技術廣泛用于軍事偵察、導彈預警、軍事測繪、海洋監 視、氣象觀測和互劑偵檢等。民用方面:遙感技術廣泛用于土地利用規劃、農作物病蟲害和作物產量調查、環境污染監測、海洋研制、地震監測、陸地水資源調查、土地資源調查、植被資源調查、地質調查、城市遙感調查、測繪、考古調查和規劃管理等。遙感技術系統包括:空間信息采集系統(包括遙感平臺和傳感器),地面接收和預處理系統(包括輻射校正和幾何校正),地面實況調查系統(如收集環境和氣象數據),信息分析應用系統。

    2.1可見光遙感

    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遙感方式。對波長為0.4~0.7微米的可見光的遙感一般采用感光膠片(圖像遙感)或光電探測器作為感測元件。可見光攝影遙感具有較高的地面分辨率,但只能在晴朗的白晝使用。

    2.2紅外遙感

    又分為近紅外或攝影紅外遙感,波長為0.7~1.5微米,用感光膠片直接感測;中紅外遙感,波長為1.5~5.5微米;遠紅外遙感,波長為5.5~1000微米。中、遠紅外遙感通常用于遙感物體的輻射,具有晝夜工作的能力。常用的紅外遙感器是光學機械掃描儀。

    2.3多譜段遙感

    利用幾個不同的譜段同時對同一地物(或地區)進行遙感,從而獲得與各譜段相對應的各種信息。將不同譜段的遙感信息加以組合,可以獲取更多的有關物體的信息,有利于判釋和識別。常用的多譜段遙感器有多譜段相機和多光譜掃描儀。

    2.4紫外遙感

    對波長0.3~0.4微米的紫外光的主要遙感方法是紫外攝影。

    2.5微波遙感

    第8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關鍵詞:無人機;遙感技術;環境監測;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X8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8016602

    1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環保監測方面一直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證據難找”的情況。即使環保部門勒令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進行整改,但很多企業忽視環保,仍然違規生產、頂風作案。部分企業甚至不配合環保局人員調查,拒絕甚至對環保檢查人員進行攻擊。選擇新型的環境監測技術以應對當前的嚴峻形勢,顯得非常迫切。

    無人機具有快速機動、預警響應能力快的特點,可以通過車載或者地面方式從多種地域直接發射,快速到達工業生產監測區域.對污染發生位置進行實時監側,通過滑行和傘降的方式進行回收取證。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短時間內快速而且準確地獲取遙感數據的優勢,帶動了其在環境監測領域的快速發展。

    2無人機遙感技術

    2.1無人機簡介

    無人機(UnmannedAerialVehicle,縮寫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根據其系統組成和飛行特點,無人機可分為滑跑滑翔型、彈射起飛滑橇降落型、手拋傘降型、旋翼直升機四大類型,其特點和應用領域見表1。

    2.2無人機遙感系統

    無人機遙感系統(Unmanned Aerial Vehicle Remote Sensing )

    以先進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為平臺,負載數字遙感設備(數碼相機、數碼攝錄機等)進行拍攝和記錄,通過遙感數據處理技術進行影像的同步傳輸,以實現對采集對象信息的實時調查與監測,且可以完成遙感數據處理、建模和應用分析的應用技術。無人駕駛飛行器技術和通訊技術、遙感傳感器技術、GPS差分定位技術、遙測遙控技術和遙感應用技術相互結合組成的無人機遙感系統,具有自動化、智能化、專題化,可以快速獲取國土、資源、環境等的空間遙感信息(圖1)。

    2.3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優勢

    2.3.1作業安全、效果直接。

    無人機監督執法不受空間與地形條件等各方面的干擾,可以比常規的監管執法手段更為獨立,直接取得第一手的真實情況。無人機遙感系統具備面積覆蓋、垂直或傾斜均能成像的技術能力,尤其是搭載的高精度數碼成像設備,可以實現實時回傳的視頻信號,在視頻終端清晰成像,現場情況辨識度可以精確到0.1m,能對現場環境監測指揮工作提供實時的幫助。同以往的環?,F場監督檢查相比,無死角,更直接安全。

    2.3.2目的明確、操作簡單

    無人機遙感系統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均比較高??梢酝ㄟ^在系統中事先設置飛行路線來達到無人駕駛,并且在飛行中通過不斷的微細校對和調整來達到對目標的精確測量。現在的無人機遙感系統可以通過視頻系統后手柄來完成操作。

    2.3.3使用成本低

    目前無人機最多能加載5kg油,一次飛行任務可以到達100多個監測點,能夠在空中持續飛行16h以上。無人機體形小,耗費低,系統的保養和維修簡便,具有監測時間長、區城廣、使用成本低的優點。

    3環境監測

    3.1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由于內陸水體具有污染類型多樣、環境復雜且水域面積相對小的特點,要求數據精度非常高,目前無人機還達不到要求,因此在內陸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相對較少。目前水環境監測主要是借助系統搭載的多光譜成像儀生成多光譜圖像,從宏觀上觀測水質狀況,提供諸如水質富營養化、水華、水體透明度、懸浮物排污口污染狀況等信息的專題圖,直觀全面地監測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從而達到對水質特征污染物監視性監測的目的。國內無人機第一次應用于環保領域是在遼寧省,采用無人機遙感系統對遼河流域進行的遼河治理現狀航拍和遙感監測進展順利,可以得到分辨率為0.1 m的實景圖像數據,對這些圖像進行技術評估,可以及時掌握遼河治理重點區域的動態變化情況。

    3.2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大氣環境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現在,國內無人機遙感系統在大氣環境監測方面可監測的指標主要包括臭氧、粒子濃度、溫度、濕度、NO2和壓力等??裳杆俨槊鳝h境現狀具有視域廣、及時連續的特點。無人機不僅可以實現實時對大氣環境數據進行監測,還可搭載采樣器,在空中采集大氣樣品后送回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

    3.3無人機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目前,無人機遙感技術生態環境監測方面應用主要實現方式表現為利用數碼相機或光譜類設備(如紅外攝影機、紅外掃描儀、微波輻射計等)獲取遙感影像,通過地面控制系統及數據后處理系統,實現數據拼接與處理,提取宏觀環境監測或大范圍監測指標。應用領域體現在森林資源調查、災害監測、生態環境等方面。

    3.4在環境應急監測中的應用

    一旦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在情況危險、交通不利等不利因素下,相關應急處理人員無法到達現場,而無人機遙感系統可快速趕到污染事故所在空域,系統搭載的影像平臺可實時傳遞影像信息,立體的查看事故現場、污染物排放情況和周圍環境敏感點分布情況,監控事故進展,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準確信息。無人機遙感系統的使用,不僅保障了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也大幅度的降低了現場環境應急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如發生在2010年的大連新港30萬t級油輪輸油管線爆炸事件,當時原油入海造成約50 km2海域受到污染,傳統的環境監測技術無法控制。環保部在第一時間調配無人機攜帶遙感系統趕赴現場進行了“天―空―地”同步監測。無人機遙感系統在惡劣條件下多次成功完成低空飛行監測作業,提供的海面油污發展監測數據可以動態反映溢油發生發展情況,為當時的環境應急管理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5結語

    無人機遙感技術作為一項極具潛力的環境監測技術,具有實時傳輸影像、續航時間長、系統保養維修簡便、實用成本低、覆蓋區域廣、使用用途多、機動靈活等優點,正在快速發展。目前我國正在建設“天-空-地”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并且已經在自然地質災害、大氣、內陸水體、海洋、生態預警等多個環境監測領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無人機遙感技術將在環境監測領域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⑾椋林維昌.多功能環境監測無人機系統設計[J].科技視界,2016(12):55~56.

    [2]謝濤,劉銳,胡秋紅,等.基于無人機遙感技術的環境監測研究進展[J].環境科技,2013(4):55~60,64.

    第9篇:遙感技術用途范文

    【關鍵詞】遙感技術 地籍測繪 應用

    引言:遙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飛機、飛船、衛星等飛行物上的遙感器收集地面數據資料,同時從里面獲得有關信息,經過有關記錄、傳送、分析和判讀來識別地物。遙感由空基系統、地基系統和研究技術支持系統組成。遙感技術是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測繪工作,特別是基礎測繪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項基礎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工作。遙感技術應用于基礎測繪,可以高速度、高質量的測繪地圖。

    一、遙感技術的特點

    遙感技術具有獲取數據資料范圍大、獲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獲取信息受條件限制少、獲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等特點。航空遙感具有技術成熟、成像比例尺大、地面分辨率高、適于大面積地形測繪和小面積詳查以及不需要復雜的地面處理設備等優點。缺點是飛行高度、續航能力、姿態控制、全天候作業能力以及大范圍的動態監測能力較差。但作為一種探測和研究地球資源與環境的手段,仍是方興未艾、不可取代的。

    二、遙感技術應用時的流程

    動態的遙感技術在進行應用的時候,流程一般是選取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對發生變化的信息進行提取和對檢測的精度進行評定。

    1、選取數據

    現在遙感技術選取數據一般是通過衛星。在檢測的時候應該和相關的土地利用圖進行結合,并且進行對比,在檢測的時候把一些生態、人文等指標加入材料中去,從而不斷提高獲取信息的精度。 若是要求精度特別高的時候,還有必要將GPS 獲取的影像資料補充進來。

    2、對數據進行處理

    感技術直接獲取到的一些數據是無法進行直接識別的,必須經過計算機技術的轉化,才能進行識別,并且還要對數據進行一定的修正,提高信息的精確度。

    3、對發生變化的信息進行提取

    所謂的變化信息便是新發生變化的地理信息,對變化信息進行提取是地籍測繪的過程中遙感技術非常重要的應用。通過時間先后,來進行變化信息量的獲取,并且根據時間變化對未來進行一定預測,以備參考的時候使用。

    4、對檢測的精度進行評定

    精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遙感技術的質量,通過對于數據的分析和記錄,便能夠獲取信息的真實精確度。

    三、在測繪工作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1、在專題圖制作過程中的應用

    所謂遙感專題地圖的制作即在計算機制圖的環境下利用遙感資料編制出各類專題地圖,這是遙感信息在地理研究和測繪制圖中的重要應用之一。

    (1)制圖比例尺以及空間分辨率的選擇

    空間分辨率也就是地面分辨率,是指遙感儀器所能分辨出的最小目標的實際尺寸,也就是遙感圖像上面一個像元相對應的地面范圍的大小。因為遙感制圖是利用遙感的圖像來提取專題的制圖信息,所以在選擇圖像空間分辨率時一定要考慮到下面兩個因素:一是解譯目標最小尺寸,二是地圖成圖比例尺。空間不同規模的制圖對象的識別,在遙感圖像的空間分辨率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地圖比例尺與遙感圖像的空間分辨率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進行普通地圖的修測更新和遙感專題制圖時,對不同平臺的圖像信息源,應該結合研究宗旨、精度、成圖比例尺和用途等要求,進行分析選用,以達到經濟、實用的效果。

    (2)波段以及波普分辨率的選擇

    在進行波普分辨率選擇的時候,必須注意波段的選擇。波段的數目、波段的寬度以及波段的長度都能決定波普分辨率。

    (3)時間分辨率和時相。由于時間分辨率在遙感圖像中的差別比較大,所以制圖的時候,必須充分的了解其變化的周期,找出最能夠揭示其本質的最佳時相。

    2、在地籍測繪過程中的應用

    (1)動態監測

    隨著遙感技術和計算機的發展、進步,日趨成熟的動態監測應用已融入地籍測繪中,例如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結合,以及GPS定位技術等,給土地測繪帶來了諸多的方便。在地籍測繪中應用遙感技術,最直接便捷的一點就是動態監測。動態監測也就是應用遙感技術,對土地調查和動態、土地的變更進行監測。在地籍測繪中,動態遙感監測技術是對土地的利用率和相關調查的資料,通過圖形以及數字等難識別的對象為基礎,利用計算機的相關技術,對難以識別的信息進行相關處理,變成可識別的圖像和文字,從而記錄相關的數據信息,合理的確定監測周期,以便對土地利用的變化情況進行全新的監測,各個時期的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最優。技術上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便利,隨著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成熟以及完善,動態監測技術應用于地籍測繪,在將來一定會越來越方便。

    (2)遙感技術

    在地籍測繪中,動態遙感監測技術的應用,一般通過以下流程來運作:數據的選取、處理、變化信息的提取和監測精度的評定。①數據的選取,大家都知道地籍管理具備連續性、高精度性以及綜合性等特征,目前的遙感技術對數據的選取,一般通過法國和美國的Landsat?TM、SPOT兩種衛星數據來實現。然而監測的精度一直以來都是遙感技術最關鍵的部分,為了提高精度需要,有時必須結合相關土地利用圖,來作為監測的對比,并將生態、人文等相關指標列入地籍測繪資料中。當精度的要求特別高時,必須借助GPS等高分辨率衛星影像當作補充資料。②變化信息的提取,所謂變化信息,即在固定的時間段、土地的相關資料產生變化的相關量的大小來提取變化信息,這是遙感技術在地籍測繪中最為重要的應用,通過時間差來計算不同時間段的變化信息量,從而來預計出土地未來的變化規律,為今后的整體規劃提供一定的參考。

    (3) GPS RTK的勘測定界

    在現在的土地勘測中,首先采用遙感影像上粗略標注勘界的位置,然后再到野外進行GPS-RTK測量。建設用地中的土地勘測定界是實地的確定土地使用的界線范圍,量測使用界線范圍內各類土地面積并計算用地面積,測定界樁的位置等測繪技術工作,它不僅給各級政府的國管部門審批地籍管理、土地提供可靠依據而且提供了基礎資料。建設用地勘測定界的工作順序為,審查用地文件DD現場的勘測DD圖上的紅線設計DD實地的放樣DD審核測量DD面積測量與計算DD繪制建設用的地界圖DD填繪建設用的地管理圖DD資料的整理DD建檔,經反復實地的勘測、圖上的設計、權屬的調查后制定出放樣的數據。利用GPS RTK技術勘測定界放樣,能夠避免關系距離法和解析法放樣等放樣方法復雜性,也簡化了在建設用地勘測定界的工作工程,特別是對鐵路、公路、輸電線路、河道等線性工程以及特大型工程的放樣尤為實用。其是遙感與攝影測量科學的前沿內容。

    結語:地籍測繪工作繁雜,在進行實際工作中,必須通過對高科技技術的運用才能有效地完成相應的工作,遙感技術的開發以及研究,給地籍測繪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并且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以及進步,遙感技術也將更加成熟。

    參考文獻:

    [1] 石偉朋.遙感技術在地籍測繪方面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一级淫片成人|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成人| 成人观看网站a|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青青草成人在线|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欧美成人a人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青青草成人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亚洲伊人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