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草莓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該茬口番茄主要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因此要選用耐高溫、高濕生長勢強的番茄品種,國產品種有:朝研219、浙粉212等,進口品種有:亨利、荷蘭金粉等。
育苗及苗期管理
華北一帶,設施保護地草莓一般在5月1日前后拔棵,番茄育苗時間掌握在2月下旬或者3月初,番茄與草莓共生期不得超過30 天。苗床可選擇草莓地的一側或者其它保護設施內。最好采用8 cm×8 cm 營養缽育苗,育苗土除選用無除草劑殘留的大田土外,每立方米加入木質素菌肥10 kg,摻均拌勻,裝滿營養缽,將營養缽整齊的擺放在育苗床內,澆透水,上建小拱棚覆蓋,2天后揭開棚膜,用50%福美雙WP500~600倍液,全面噴霧,然后播種,每個營養缽播種一粒,種子上用過篩的細土覆蓋,厚1.0 cm,用地膜覆蓋。
播后4 天在晴天的下午,揭開覆蓋上面的地膜,幼苗出土后逐漸加大放風力度,適當控制澆水量以及澆水次數。番茄苗期重點防治:立枯病、猝倒病。幼苗長到三片真葉時,挪動營養缽,5 片真葉時再挪動一次。如苗期出現徒長現象,可采取物理的方法包括移動營養缽、控制水分、降低溫度等,盡量不采用激素如:多效唑、縮節胺等處理,以免出現使用不當,對幼苗造成傷害。
定植以及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
關鍵詞 大棚草莓;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04+.7;S513.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5-0112-01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增效,南通地區根據當地氣候特點、栽培習慣和市場需求,對大棚草莓高效茬口布局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經過多年生產實踐,形成了一批設施草莓多元多熟的高效種植模式,其中大棚草莓—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具有較好的產量和效益,適宜其他草莓生產基地借鑒參考。該模式一般草莓產量22.5~27.0 t/hm2,產值21萬元/hm2左右;鮮食糯玉米棒產量12.0~13.5 t/hm2,產值3.00~3.75萬元/hm2。全年合計產值達24萬元/hm2以上,扣除生產成本,純收入在16.5萬元/hm2左右。現將該模式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茬口安排
大棚草莓4月上旬至8月下旬繁苗,8月底至9月初定植,11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采收;糯玉米6月中旬播種,9月上中旬采收。
2 草莓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性強、休眠期短且前期產量高的草莓品種,如寧玉、紅顏、甜查理等。
2.2 母株選擇與假植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選擇無病、健壯植株作母株,培育越冬。翌年2月上中旬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地塊作育苗床。育苗床與生產田的面積比為1∶5左右。施腐熟有機肥30 t/hm2,整地做畦,畦寬1.5 m,溝寬35 cm、深25 cm。母株摘除花莖、老葉后,按株距30 cm假植于畦中間,每畦栽1行。植株成活后噴1次100 mg/L赤霉素,7 d后噴第2次。育苗床一般不施肥。5—6月匍匐莖抽生后分別朝向畦兩側理蔓[1]。
2.3 選用壯苗
選用優良品種的生長健壯、須根多的無病幼苗。一般幼苗至少要有4片葉,莖粗1 cm左右。如果從較遠的外地購進幼苗,在栽培時應把植株的大葉剪掉。只留中間2~3片小葉,可減少葉片水分的蒸發,以提高其成活率。
2.4 整地施肥
草莓根系較淺,要選擇在土質疏松、含有機質較多、地勢平坦、灌排水方便的田塊栽培。在草莓栽植前15 d左右,要進行整地,先噴灑氟樂靈除草劑用量3 kg/hm2即可。一般撒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60~75 t/hm2,還要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600~750 kg/hm2。然后深翻整地,深翻30~40 cm。
2.5 適時定植
草莓通常在花芽分化后定植,當地定植時間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草莓的高效栽培。按每畦栽2行,畦面行距30 cm,株距15~18 cm,栽植13.5萬株/hm2左右[2]。定植宜選在陰天進行,先將秧苗部分老葉摘除,只保留3~4片新葉,定植苗盡量帶土,注意把苗根部的弓背向畦邊,根系稍向內側,并使其伸展,以利果實著生在畦的兩邊和著色、采收。
2.6 田間管理
2.6.1 適時覆膜。10月下旬,當外界氣溫低于10 ℃左右時大棚覆膜。過早覆膜影響腋芽分化,過遲又會使植株進入休眠狀態。進入12月中下旬,外界氣溫低于5 ℃時及時在大棚內加蓋中棚膜,棚內氣溫應保持在23 ℃以上[3]。
2.6.2 肥水管理。在草莓整個生長季節里,要進行2~3次追肥,第1次為催苗肥,于定植后5~10 d,結合松土除草,追施氮肥;第2次為催果肥,在開花前施入,以氮鉀肥為主;第3次在第1、2花序果實采收后進行,以磷鉀肥為主。定植后鋪設滴管帶,澆水應采用滴灌,當棚內濕度超過70%時,應及時通風。
2.6.3 植株整理與生理調節。每枝留2~3個花枝為宜,并只需保留12~15片健壯葉,及時摘除老葉和病殘葉。各檔花序在果實采收完時,應及時摘除。現蕾初期噴施赤霉素5~8 mg/kg,每株約5 mL,可防止植株矮化、促進花序拉長、增加果實著色。
2.6.4 放蜂與人工授粉。采用大棚內花期放置蜂箱,利用蜜蜂輔助授粉,以減少畸形果的發生。也可以采用人工授粉,草莓開花時間一般在11:00—12:00,花藥開裂高峰期進行人工授粉。
2.7 病蟲害防治
大棚草莓病害一般為灰霉病、白粉病等。在防治上,做好通風換氣和植株整理工作,可用速克靈或一熏靈進行藥劑防治。藥劑防治應在開花前進行,進入開花期一般禁止用藥[4]。害蟲主要有蚜蟲、紅蜘蛛、斜紋夜蛾等,應注意防治。
2.8 適時采收
一般11月中下旬就可采摘,草莓果實軟嫩不耐儲存運輸,采收時要輕拿輕放,不要損傷花萼。采摘一般在8:00—10:00或16:00—18:00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
3 鮮食玉米栽培技術
3.1 品種選擇
選用高產、抗逆性強、口感糯、品質佳的品種,如蘇玉糯2號、蘇玉糯11號、蘇玉糯14號等。
3.2 適時播種,隔離種植
草莓植株清除后,于6月中旬播種玉米。每個草莓壟種1行玉米,穴距15 cm,每穴播2粒種子,在生產上要注意提高播種質量,加強田間管理,苗期早定苗(4葉1心時定苗),每穴留苗1株,栽植6.75萬株/hm2左右[5]。
為保持品種種性,糯玉米需要隔離種植。隔離種植一般可采取時間隔離、障礙物隔離、空間隔離等措施。時間隔離即為錯期播種,就是種植糯玉米的時間要與其他顏色不同的玉米或非糯質玉米在播種時間上錯開,錯期一般要在20 d以上;障礙物隔離主要是利用天然的圍墻、樹林、高桿作物等自然屏障與其他玉米品種隔離種植;空間隔離時要求種植糯玉米的田塊200 m范圍內不宜同期播種其他玉米[6]。
3.3 肥水管理
糯玉米用作鮮食,為保證其良好的糯性和風味,施肥時應增施有機肥,適當施用化肥。一般施腐熟有機肥15 t/hm2、純氮300 kg/hm2、五氧化二磷 150 kg/hm2、氧化鉀225 kg/hm2。有機肥、磷肥、鉀肥以作基肥施用為宜。氮肥分配比例:30%作基肥,20%作苗肥(4葉1心時施用),50%作穗肥(大喇叭口期施用)。苗期要注意防漬,中后期要注意抗旱排澇[7]。
3.4 病蟲害防治
抽雄期易發莖腐病,后期銹病較重,蚜蟲、螟蟲、甜菜夜蛾等在秋播玉米全生育期各階段都發生危害,因此秋玉米要及時防病治蟲。莖腐病可用農用鏈霉素噴霧防治,銹病可用葉秀、粉銹凈等噴霧防治。
3.5 適時采收
一般秋播玉米吐絲后25~28 d、果穗花絲呈黑褐色、頂部籽粒有濃漿、籽粒行間無間隙時為采收適期[8]。采摘后應及時上市銷售或速凍保鮮。
4 參考文獻
[1] 王靜,張立東.日光溫室草莓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2):126,133.
[2] 查素娥,朱永,楊愛國,等.豫西大棚草莓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3(6):46-47.
[3] 海建平,楊吉安,郁俊誼.不同顏色地膜覆蓋對大棚草莓生長及結果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5(10):66-68.
[4] 苗曉雨,劉海亮,王德亮.日光溫室草莓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6):129.
[5] 陳國平,錢嘯風.夏玉米簡化栽培技術的研究[J].華北農學報,1991,6(3):13-19.
[6] 馬毅,霍建中,馮留鎖,等.鮮食糯玉米研究現狀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08(10):29.
彩紫1號甘薯莖尖脫毒與組培快繁技術研究
寧波市近30年來粳稻主栽品種及其特性演變分析
象山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現狀與建議
寧波年糕的發展歷史及分類
寧波肉牛產業的現狀與發展思路
蟹爪蘭節能管理選擇壓下的品種選育
特色西瓜引種與品種比較試驗
南方綠蘆筍露地高產栽培技術
寧海香榧采收與加工工藝初探
因配料失誤致蛋雞維生素D(VD)缺乏癥一例
2010年4月1~2日,“第五屆全國農產品加工科研院所聯誼會暨中國農產品加工技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杭州隆重召開
銅鋅污染土壤上適宜種植的蔬菜品種選擇
寧波地區草莓炭疽病的病原鑒定和生物學特性
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防除藺草田雜草效果試驗
CO_2緩釋顆粒肥在大棚番茄上應用效果試驗
甬秈15增施粒肥的效果試驗
不同氮肥用量對甬優系列雜交水稻產量的影響
荸薺種楊梅貯運保鮮技術開發和應用
奉化黃桃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改進措施
奉化雷竹竹林退化的原因與復壯對策
薄皮甜瓜品比試驗小結
春季青梗白菜品種比較試驗
超級雜交晚稻機插高產技術示范總結
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甬優系列雜交水稻新組合的選育和推廣
“十五”晚粳稻主栽品種甬粳18及其創新點
園林綠化珍稀樹種的引進試驗與開發
新型基質花卉栽培技術研究
努力培育蔬菜品種積極服務寧波菜農
茄瓜類等蔬菜災變病蟲害發生與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網紋甜瓜新品種浙甜1號育成與大棚栽培技術
鮮銷食用菌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
高溫蘑菇引種與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水葫蘆生物防治和綜合治理技術研究
優質高產綠豇豆綠豇1號的選育研究
夯實基礎開拓創新發揮優勢服務“三農”
水稻抗真菌(稻瘟病)的基因工程
肯德基專用馬鈴薯甬薯1號引進與栽培技術研究
優質高產牧草引進及豐產栽培技術
積極引進品種努力服務“三農”
求真務實開拓進取
寧波市郊菜地土壤障礙因子研究與治理
邊建設邊科研邊服務
芥菜品種資源對蕪菁花葉病毒的抗病性鑒定研究
白雪EL洋香瓜最佳坐果節位初探
入侵植物一年蓬的初步研究
綠茶配比對新穎袋泡茶品質的影響
關于寧波市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的調研
石蒜屬花卉應用的研究進展
棉花品種比較試驗總結
油桃新品種滬油018簡介
加拿大一枝黃花植株在食用菌栽培中的應用
桃園養草保土增肥保濕控溫技術
板栗貯藏五法
肉雞育雛早期死亡的原因
[關鍵詞] 草莓經濟效益栽培方式
[中圖分類號] S668.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4-0132-01
漳平市目前大力發展觀光農業,草莓以其色澤亮麗,外觀小巧可愛,經濟效益高,適于群眾游覽采摘而受到政府和果農的青睞。因本地氣溫較高,草莓宜進行露地栽培,其優點是周期短,花工少,生產成本低,便于輪作或套作,經濟效益大。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受氣候影響極大,產量因年份不同而差異很大。要想獲得高產增收,從選種到收成每個環節都很重要。草莓栽培既要選用適合的品種,又要改良栽培技術,才能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現以筆者的經驗做個總結:
一、田地選擇與整理
土壤條件宜選擇地勢稍高、地面平坦、水源豐富、澆灌方便、光照良好、土壤肥沃疏松透氣性能較好些的土壤,比較合適弱酸性及中性土壤,可選擇用水旱輪作地,并能更有效地預防病蟲害的產生,盡量避免與馬鈴薯、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連作。深翻25~30厘米,施入農家肥(約畝施3000公斤)使土壤充分熟化。種植前2~3天灌水淹地沉實土壤。
二、品種選擇
露地栽培的品種選擇,應因地制宜,在我們這個地區一般宜選用休眠淺或較淺的品種,以寶交早生、法拉蒂為宜豐香等也可。
三、選用壯苗
應盡力提倡采用假植苗,以求獲得優質高產,葉齡的標準是四葉一心,假莖粗六毫米以上,每株重達15g以上,并且無病蟲。
四、適時定植,合理密植
在我市,應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定植,定植時最好選擇陰天、無北風天氣進行,晴天應于下午4時后。植前把老葉、枯葉及干枯的根系剪掉,種植深度為“淺不露根、深不埋心”。 栽植的密度必須根據不同品種、種苗質量、植期時間的早晚來確定。一般分枝力強、葉片寬大的品種和種苗質量好又適當早植,密度可疏些,相反則應密些。根據試驗結果,以畝植6000~7000株為宜。每畦植2行,行距30~35厘米,株距20厘米。
五、田間管理
栽后及時淺耕除草保持土壤濕潤,去除枯老病殘葉及之后長出和莖。及時追肥,一般為株間穴施或溝施,以復合肥為主,生長前期應追肥四至五次,每一周應施1次,每次畝施尿素三公斤、復合肥五公斤,濃度為0.2%逐漸增加到0.6%。陰雨天注意排水防爛果。
六、蓋膜
據草莓的栽培特點,采用地膜覆蓋,能有效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可有效防果實和土壤的接觸受到污染、能增加產出、提升品質。冬季霜凍期較長的地方要加蓋小拱棚,以保溫提高產量。一般而言,定植25天至一個月后應覆蓋地膜,并且去除老葉和匍匐莖,促進植株的生長。
七、疏花疏果
及時疏掉多余或較弱小的花果,可集中營養,使果實大小均勻,加快成熟,防止植株早衰,一般每個花序上保一至三個花果就行。
八、病蟲害防治
草莓植株由于是匍匐地面生長,并且開花結果周期較長,果實又容易和地面接觸,田間濕度大時最易感染病害。因此生產上應以農業預防為主,以“治早、治小、治了”為原則:
1.及時清潔田地,整理植株,集中銷毀病株;
2.合理輪作,減少連作;
3.化學防治法:本地草莓栽培主要病害白粉病和灰霉病。白粉病更多是出現在豐香、鬼怒甘等品種上,一旦出現蔓延,難以根除,必須做好早期的預防措施,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等農藥防治;灰霉病主要發生在高濕環境下,各品種都有可能受害,首先要防止過度密蔽,加強通風透光,防止濕度過大,農藥以50%克菌丹800倍液、25%多菌靈300倍液、50%撲海因五百到七百倍液有明顯防治效果。害蟲有飛虱、蜘蛛、小菜蛾等,必須首先考慮使用高效且低毒及無殘留的農藥,采收前一周應停止使用化學農藥。病毒病主要是由蚜蟲帶毒傳染,應注意防治蚜蟲,開花前可噴50%辟蚜霧2000倍液1-2次。此外,對地老虎、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可用1000-1500倍液的辛硫磷藥液澆灌毒殺,而對于紅蜘蛛,可采用克螨寶、克螨特藥劑噴殺,特別注意的是果實成熟期嚴禁采用任何化學農藥,必須確實保障食用安全。
九、采收
草莓露地栽培的采摘時期多集中在五,六月份,這種季節氣候溫高,天氣炎熱,為了確保果實的新鮮感,采收必須在溫度較低的早晨或者傍晚工作。如此才能提高草莓鮮果的保鮮率和完好率。開花后30天左右9成熟時采收,采收草莓果實不耐壓碰,采收期間輕拿輕放。漿果應帶有部分果柄,以達到延長保存時間。
關鍵詞 設施草莓;安全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8.4.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21-0100-01
東海縣是江蘇省草莓主產地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2 600 hm2以上,主要以溫室、大棚促成栽培為主,平均純效益15萬元/hm2以上,日益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在生產上總結了一套提高設施草莓品質、增加草莓產量的技術,得到了廣大種植戶的認可,東海縣的“黃川草莓”于2014年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現將該技術總結如下。
1 選用優良品種
根據栽培環境與消費市場,選擇優質、高產、抗性強的品種,主要有紅顏、章姬、寧玉、太空2008。從品種產量、生物期、果實性狀、抗病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紅顏草莓果實色澤鮮亮,口感風味好,耐貯運,很受市場歡迎,但不抗炭疽病、白粉病,夏季常規露地繁苗困難;章姬草莓果形整齊、果肉柔軟、肉細、偏甜,完熟時品質極佳,但不抗白粉病,抗炭疽病能力比紅顏強;寧玉草莓適應性強,繁苗容易,雖然口感比紅顏稍差,但上市比紅顏早15 d左右,可以搶占市場先機;太空2008植株表現生長健壯、果型大,產量高,適應性強,當地種植75 t/hm2以上[1-3]。
2 大棚避雨繁苗技術
草莓繁苗時,多數莓農采用無保護措施的露地繁苗,繁苗技術水平低、受氣候影響較大,導致草莓繁殖系數低,病蟲害發生重,甚至繁不出苗。利用現有大棚,頂膜固定不動,大棚周圍采用裙膜和防蟲網覆蓋,可大幅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草莓繁苗系數和苗體素質,保證農戶對草莓苗的需求。在棚內定植脫毒草莓苗,定植1.5萬株/hm2左右,或將母株定植在裝有基質的栽培槽內,待抽出匍匐莖長出子苗時,及時將子苗固定在穴盤內,才能培育出健壯無病的子苗用于大田生產。
3 石灰氮太陽能土壤處理技術
石灰氮的主要成分為氰氮化鈣,其他成分有氧化鈣和碳素等。石灰氮曾一度被廣泛地應用于調節土壤酸性、補充植物鈣素等農業生產。石灰氮遇水分解,產生的液體氰胺與氣體氰胺可以殺滅土壤中的真菌、細菌等,且有一定的防治根結線蟲的效果。太陽能日光消毒滅菌是在封閉的環境下,利用太陽能提高土壤溫度,殺滅土壤中的有害生物。石灰氮日光高溫消毒滅菌綜合運用2種技術,能夠更加有效地防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一般用石灰氮1 200 kg/hm2,加上碎草、新鮮有機肥30 t/hm2。這種土壤處理方法無污染、無殘留,因此可以取代溴甲烷法進行土壤消毒。
4 水肥一體化技術
水肥一體化又稱滴灌施肥,是借助滴灌系統,將滴灌和施肥結合,以滴灌系統中的水為載體,在滴灌的同時進行施肥,實現水肥一體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優化的組合狀態供應給作物吸收利用。滴灌施肥系統由水源、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3個部分組成。首部樞紐包括水泵、過濾器、施肥器、控制設備和儀表等,輸配水管網是按照系統設計,由主管、支管和滴灌帶組成。滴灌帶鋪設在2行草莓中間,壟上覆蓋地膜。示范了文丘里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上端與供水管控制閥門相連,下端與微灌系統相連,采取并聯安裝。灌水時,將供水控制閥門、文丘里施肥器控制閥門和滴灌支管控制閥門打開即可,灌水結束關閉供水管控制閥門,如滴灌管水壓力不足,滴灌支管控制閥門開分段打開,以提高灌溉效果;施肥時,關閉文丘里施肥器控制閥門,使水流經過文丘里施肥器的支管(細管),造成控制閥門前后有一定的壓差,利用水流通過文丘里管(細管)產生的負壓,使水溶性肥料溶液從敞口的肥料桶中均勻吸入管道系統進行施肥,達到了節水、節肥、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發生、減輕勞動強度,增產增效的目的[4-5]。
5 蜜蜂授粉技術
草莓促成栽培花期處在冬季,棚室內氣溫較低,濕度較大,花粉不能飛散,易造成授粉不良,出現畸形果,直接影響草莓的產量及品質。開花期間除根據天氣狀況,盡可能多通風換氣,降低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以外,棚內人工養蜂是提高授粉機會、增加坐果率的有效辦法。可于放養蜜蜂前10~15 d徹底防治病蟲害1次,于草莓初花期放蜂,放蜂量為放養蜜蜂15箱/hm2,到盛花期時,蜜蜂已充分適應了棚室內的環境條件,有利于授粉。放養蜜蜂后,如必須使用藥劑防治病蟲害時,應選用對蜜蜂無毒或毒性小的農藥,且施用時應閉好蜂箱孔,將其搬到棚外,隔4~5 d再搬進棚內,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6 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技術
冬春季節,由于棚室經常密閉,棚內白天二氧化碳濃度低,直接影響作物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為此,需要通過人工給棚室內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增施方法有多種,如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法、智能精準氣肥機自動施肥法、化學反應法、顆粒劑法等。在設施草莓生產中推廣了吊袋式二氧化碳(下轉第102頁)
(上接第100頁)
施肥技術,該技術操作簡單,施用方便,成本較低,效果好。據試驗,增施二氧化碳氣肥,能使植株生長健壯,抗逆性增強,顯著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抑制或減輕病害發生,增加產量10%以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農戶所接受。
7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在繁苗過程中,采用了露地與大棚覆蓋2種方式進行繁苗,主要展示了大棚防蟲網覆蓋及田間采用頻振式殺蟲燈2種物理防治技術。利用防蟲網防止害蟲進入,再利用殺蟲燈,誘殺趨光性害蟲,如夜蛾類。該方法無公害,成本低,效果好,節省了農藥成本,保障了產品安全;在草莓定植后生產中主要示范推廣了防蟲網應用技術。由于經過石灰氮土壤處理,地下害蟲基本不用防治,而草莓主要害蟲蚜蟲,由于推廣使用蜜蜂授粉,也不能使用黃板進行防治。因此,示范推廣防蟲網應用,對蚜蟲及粉虱具有較好的防效[6-8]。
在藥劑防治方面,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優先選用生物藥劑和植物源藥劑,如Bt、仙草靈、蛇床子素、阿維―印楝素等藥劑進行防治,并配合改進農藝措施,加強田間管理,配合平衡配方施肥,增強植株抗性,創造一個有利于植株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繁殖的環境條件。既減少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草莓的安全水平,保護了生態環境的平衡。
8 參考文獻
[1] 唐梁楠,楊秀瑗.草莓無公害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122-123.
[2] 吉沐祥,潘躍平.草莓標準化生產實用新技術疑難解答[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3] 馬鴻翔.棚室草莓栽培技術[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4] 陳培民,孫鐘,石慧芹,等.設施草莓無害化栽培的病蟲害調控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4(2):66-67.
[5] 陳素娟,陳國元,袁衛明,等.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術規范[J].北方園藝,2013(16):50-52.
[6] 單忠德,徐文華,陳友祥.鹽城地區大棚草莓茬水稻栽培技術[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4(1):8-10.
查看更多《廣西園藝》雜志社信息請點擊: 《廣西園藝》編輯部
試驗研究
(3)3種葉面肥對文山紅柱蘭光合生理特性及營養元素含量的影響 趙鳳
(8)非洲茉莉組織培養技術研究 唐田琳
(13)赤霉素對東魁楊梅花芽分化期生理特性的影響 劉春冬 傅建卿 陳汝頂
(15)適宜桑枝屑栽培的毛木耳優良菌株篩選試驗 陳麗新 陳振妮 王燦琴 韋仕巖 王健
(19)良種油茶育苗輕型基質配方試驗 陳江平 張敏 黃東
科技簡報
(22)雙孢蘑菇“桂菌as108”菌株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 陳搌妮 王健 陳麗新
產業論壇
(24)廣西草莓引種表現、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 趙明 陸玉英 李一偉 羅瑞鴻
果樹栽培與植保
(26)南豐蜜橘低產果園高接換種示范效果初報 周愛蓉 秦致新
(28)板栗低產林高枝嫁接技術 楊國勝
(31)桂林地區柑橘園常用殺螨劑抗性及藥害調查 張素英 門友均 唐明麗 陽廷密
(33)李樹蛀果性害蟲的發生特點與防控措施 鄭桂珠 陳兆鑾
(35)芙蓉李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李華
園林·花卉·蔬菜
(37)槐尺蠖對金槐的危害規律及防治試驗 梁軍章 梁惠凌 黃劍華
(39)融安縣城鎮園林景觀現狀與景觀文化建設 羅小才
(42)冷季型草坪建植與養護技術 李建新 鄧小梅 李志全 吳定軍
(44)永州地區甜瓜砧木的選擇 黃重金 鄭朝耀 周建青 鄭四海 鄭啟迪
(46)夏秋高山地區毛白菜栽培技術 陽艷華 梁祖珍
(48)全州縣枧塘香瓜立桿栽培技術要點 蔣榮能 李萍
(50)跳蟲在西瓜嫁接育苗中的危害及防治要點 賀申魁 王紅梅
(51)油茶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莫清清
教育培訓
(54)桂林市農廣校新型農民培育探析 周廣熊 張武鳴 陽美秀
1.選用良種
應選擇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并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的品種。
2.繁殖種苗
2.1建立專用繁苗田 選擇灌排方便、土壤肥力較高的水田,以便于在高溫干旱季節及時引水抗旱,降低地溫,確保育苗成功。播種前。每畝撒50%辛硫磷0.5kg或3%呋喃丹1~1.5kg拌細土25kg,防治地下害蟲。
2.2種苗移栽 4月中旬日平均氣溫15℃時,將種苗栽入繁苗田。繁苗田畦寬2m,在畦中間栽1行種苗,株距0.8m,每畝栽416株,每株種苗可繁子苗100株左右。假植時間為7月底至8月初,苗齡在45~50天,株行距為12×15cm,栽后覆蓋遮陽網。定期摘除花蕾,以減少養分消耗。這樣一般每畝可育出有4葉以上葉片的壯苗3.5~4萬株,約可移栽5畝大田。
2.3繁苗田管理每畝繁苗田施腐熟豬羊糞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20~25kg作基肥。植株活棵后施1次稀糞水,隔10~15天每畝施尿素5kg。遇高溫干旱應保持土壤濕潤。植株栽后10天,用菊酯類農藥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交替防治病害2次,隔7~10天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病2次。人工除草2~3次。
3.早熟高產栽培
3.1定植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豬糞肥2000~2500kg、菜籽餅50~75kg、硫酸鉀復合肥30~40kg、過磷酸鈣30~40kg作基肥。定植時間為9月5~15日。壟寬1m(連溝)、高30cm,每壟種2行,每個大棚栽6壟12行草莓,每畝密度7500株。栽后7天,見草莓心葉發亮時,每畝施稀糞水500~750kg或用尿素2.5~4kg,對水澆施1~2次。
3.2病蟲防治 以防為主,盡量選擇生物農藥、高效低殘毒農藥。如遇連續5~7天陰雨,傍晚用速克靈煙熏劑煙熏1~2次防治灰霉病,確保果實品質。
3.3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主要應用于草莓中后期控水。用傳統的溝灌方法易導致田間濕度大,采用滴灌技術可節約用水,確保無污染。
3.4放蜂及疏花疏果 采用人工輔助授粉和在每個大棚放置一箱蜜蜂的方法,能提高授粉率、座果率,增加產量。及時摘去贅芽、老葉、病葉和匍匐莖、級序高的花蕾、小果及畸形果。
3.5溫濕度調控 10月底至11月5日前,蓋好大棚薄膜和地膜。現蕾前后白天棚內溫度保持在25℃~28℃,開花結果期24℃~26℃,采果期20℃~24℃。棚內濕度控制在70%以內,如濕度過高,晴天中午可適當通風散濕。早上8~9時,草莓心葉不吐水或掀開壟上地膜見表土發白時滴灌水,這樣既可控制病害發生,又利于花期正常授粉。
摘要:由于草莓種植效益高,近年來栽培面積越來越大,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以及草莓繁苗田的設施和能源,可在草莓母株定植后套種速生蔬菜或蔓生蔬菜,不但能增加收益,而且蔓生蔬菜還可在夏季為草莓苗遮陰,減少病毒病的發生。
關鍵詞:草莓;速生蔬菜;蔓生蔬菜;套種技術
草莓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于冬春水果淡季上市,價格一直穩居高位。由于草莓種植效益好,近年來栽培面積越來越大,僅盱眙縣草莓栽培面積就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草莓采用無性繁殖,667 m2用苗量較大,且價格較高(667 m2栽6 000株以上,一般每株價格在0.40元以上),有時還比較緊缺,因此多數老種植戶都選擇自己繁殖種苗。在淮安地區,草莓繁苗時間為3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雨水集中的時期,需要進行避雨栽培,因此多選在塑料大棚中進行。由于草莓繁苗占地時間較長,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以及草莓繁苗田的設施和能源,通過試驗總結出一套草莓繁殖田套種增效栽培技術,以彌補空閑時間的效益,現介紹如下。
1 土壤準備
1.1 施足基肥
草莓繁苗生長期長,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在育苗前半個月要進行土壤深耕,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4 000 kg、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10 kg,將肥料撒勻,結合整地翻入土中。
1.2 整地做畦
在翻耕好的寬6 m的大棚中心做溝,溝寬40 cm、深30 cm以上,在大棚兩邊做淺溝,溝寬20 cm左右。將溝中取出的土置于兩個畦面上,畦寬2.5 m,用耬耙精細整地。栽母苗前,每667 m2用施田補80 g進行芽前除草。
2 種苗選擇
2.1 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高產、抗寒、抗逆的草莓品種,當前淮安地區在生產上常用的品種有紅頰、豐香、櫪木少女、章姬等。
2.2 種苗選擇
一般繁育生產用苗多使用脫毒種苗作母苗,如果數量不足,可選用部分一代苗做母苗,這樣的種苗病毒不多,繁殖能力強;普通苗或者二代苗、三代苗也可以留種,但管理技術要求較高。所有苗應沒有病蟲害,根系良好,長勢整齊,具有3~4片葉。
3 定植母株
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開始定植,沿中心溝一側向畦面內留10 cm左右各定植1行,株距40~50 cm,每667 m2定植440~550株,通過匍匐莖的繁殖,可育成4萬株左右生產苗。定植時母苗莖基部要與表土平齊,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為宜,定植后及時澆水。
4 套種蔬菜
4.1 套種速生蔬菜
在距離草莓母苗30 cm處向棚邊種植一些速生蔬菜,如散葉生菜、空心菜、木耳菜、菜薹、青菜、大蔥等,待草莓伸蔓后,從草莓一端向外逐漸采收,一般667 m2產量可達500 kg左右,大蔥可產1 300 kg,667 m2收益增加2 000元左右。
4.2 套種蔓生蔬菜
利用大棚內側棚架定植或點播豇豆、菜豆或早熟扁豆,如果是鋼架大棚也可以點播絲瓜,采用漁網線吊蔓,667 m2可產豆類蔬菜400 kg或絲瓜600 kg。6月后,蔓生蔬菜的藤蔓可以幫助草莓苗遮陰,從而減少病毒病的發生。
5 田間管理
5.1 水肥管理
栽后及時澆水,以后每3~4 d澆1次小水。由于套種了其他蔬菜,而且草莓苗生長后期會鋪滿畦面,因此最好使用微噴帶,可將水肥一次性施用。由于基肥施用比較充足,可在速生蔬菜采收后集中追肥1次,每667 m2施用雷力沖施肥10 kg。根據植株長勢,還可向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或高美施生物肥2~3次。
5.2 疏理壓蔓
當匍匐莖發出時,采用人工壓蔓的方法將新發出的莖蔓向畦面中心輕輕拉伸,使其分布均勻,然后用小土塊或細鉛絲固定,生長期內注意及時疏理固定2~3次,以保證匍匐莖生長均勻。當子苗基本布滿苗床時,要采取摘心的方法及時除掉多余的和細弱的匍匐莖,控制生長數量,一般每株母苗保留80~100株子苗,多余的細小子苗在匍匐莖著地前摘除。
5.3 摘老葉
母株移植成活后,要及時摘除老葉,以減少母株的營養消耗,促進其生長,提高子苗繁殖率。
1 茬口安排
前茬櫻桃番茄于6月初育苗,7月中旬定植。設施大棚蓮藕生產一般分為早春和秋延后兩種,4月初定植種藕,6上旬至7月初采收。
2 設施櫻桃番茄栽培要點
2.1 品種選擇
應選擇抗逆性強、高產優質、耐貯運、中晚熟品種。可根據市場需求選不同顏色的品種,如粉紅果圣桃2號、鮮黃果1306、京丹綠寶石、橙黃色果維納斯、亮紅果賓紅3號等無限生長型櫻桃番茄品種[1]。
2.2 培育壯苗
①播種育苗 6月初在大棚內播種育苗,因夏季高溫多雨,要注意加蓋遮陽網。為防止苗期受蚜蟲為害,可加蓋防蟲網,但要預防高溫高濕,防止徒長。土壤以3 a以上未種過茄科蔬菜為好。播種期間溫度高,易感染病毒病,因此種子播前必須消毒。具體方法為:先用50~55℃溫水浸泡15 min,然后用高錳酸鉀500倍液浸泡1 h,再用水浸8~10 h[2],后播于32孔育苗盤內,每穴2~3粒。
②苗期管理 種子發芽露土后,要防高溫天氣,既要保證充足的陽光,中午時候又要注意遮蔭,防止陽光灼傷幼苗。待子葉長出后,及時除去弱苗、病苗。待幼苗長至2葉1心時及時分苗,以擴大營養面積,促進側枝發生,淘汰弱苗。夏季溫度較高,櫻桃番茄幼苗含水量大,葉片較嫩,容易萎蔫,分苗前2 d應控水煉苗[3]。分苗后注意遮蔭降溫、防蟲。
2.3 定植及田間管理
①定植 櫻桃番茄生長周期長,單株結果多,需肥量比較大。前茬蓮藕收完后,每667 m2施用腐熟雞糞8 m3、復合肥25 kg、硫酸鉀25 kg、磷酸二銨50 kg、硫酸鎂10 kg、硫酸鋅2 kg、硼砂l kg、硫酸銅l kg,然后翻地、作畦,畦寬60 cm,溝寬25 cm,然后高溫悶棚7 d。定植前覆蓋遮陽網,定植時帶土移栽,行距45 cm,株距30 cm,每667 m2定植3 500~3 700株。定植后用25%甲霜靈700倍液噴霧[4]。
②棚室管理 定植后澆緩苗水,溫度控制在30℃以下。由于番茄整個生長期較長,溫度管理上前期需降溫、中期保溫為主。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棚室以保溫防寒為主,夜間加蓋草苫或保溫被保溫。
③植株調整 櫻桃番茄越冬栽培周期長,且多為無限生長型,定植緩苗后及時吊蔓,防止倒伏,一般采用單稈整枝、盤秧落蔓法。同時,及時打掉側芽、底葉、老葉、病葉及擋光嚴重的葉片。第一次綁蔓位置在第一花穗下1~2片葉處,否則將影響營養向花運輸。第一穗果采收完后,下部葉片全部打光,保證通風透光、提高地溫,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④保花保果 越冬栽培,要求每穗結果數越多越好,一般不需疏花疏果。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開花結果前期,由于夜溫低、光照弱、濕度大,花器發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受精,落花現象嚴重,此時應采用人工方式授粉。目前生產上常用番茄靈和2,4-D防止落花,雖然用2,4-D后番茄坐果快,但它只能蘸花和涂花柄,費工費時。用25 mg/L的番茄靈蘸花或噴花,不產生藥害,省工省時[5]。
⑤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前期以防蟲為主,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煙粉虱等,易傳播病毒病。在大棚風口用50目防蟲網隔離,配合田間吊黃板預防煙粉虱。也可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1.8%阿維菌素2 000倍液或3%啶蟲脒3 000倍液防治,隔5~7 d噴1次[6]。后期隨溫度下降,棚室內開始結露,濕度明顯增大,應當及時防病,此期主要防晚疫病、灰霉病。
⑥采收 越冬櫻桃番茄越晚采收價格越高,所以一般不用乙烯利處理。第一穗果一般于11月開始采收。紅果櫻桃番茄因糖度高,完全成熟時采收,更能體現品種固有風味和品質;黃果櫻桃番茄一般皮薄,含糖量低,在八成熟時采收,風味更佳。采收時注意保留萼片,從果柄離層處用手采摘。
3 蓮藕栽培要點
3.1 品種選擇
選擇萌發早、入泥淺、長勢旺的早中熟品種,如蘇州花藕、大紫紅、鄂蓮4號等。種藕要求帶2個完整藕芽、頂芽完好、無病蟲害、無傷、無腐爛。
3.2 整地施肥
與櫻桃番茄輪作的蓮藕生長周期短,一般應在7月前采收結束。櫻桃番茄田清茬后,加固田塊四周田埂,保證不漏水;每667 m2立即施腐熟糞肥 3 000 kg或三元復合肥20~30 kg[7],耙細整平,使基肥與土壤充分混勻,灌淺水2~3 cm。
3.3 蓮藕定植
蓮藕定植株距 0.8 m左右、行距1.0~1.2 m,每穴定植大藕1支,667 m2用種量300 kg。定植時種藕頂芽水平入泥深5~8 cm,后把露出土面,棚內四周種藕頂芽朝向棚中央,以免蓮藕伸到棚外[8]。
3.4 蓮藕定植后管理
①蓮藕棚內溫度管理 櫻桃番茄采收后保留大棚膜及裙膜,蓮藕定植后至立葉抽生,閉棚升溫,白天保持棚內氣溫30~35℃,夜間20℃以上,以促進蓮藕盡快萌發;立葉展開至田間立葉封行,白天溫度保持在 28~33℃,夜間不低于18℃;后期溫度較高,裙膜通風量不夠,6月中旬前后需拆除棚膜。
②蓮藕棚內水位管理 蓮藕定植至立葉生長初期外界氣溫相對較低,水位保持在5~10 cm,可促進棚內水、土溫提高,促進蓮藕快速萌芽生長。
③蓮藕追肥管理 蓮藕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肥料,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根據蓮藕的生長狀況追肥。當蓮藕出現少數立葉時,第1次追發棵肥,每667 m2施入三元復合肥20~30 kg;當立葉即將封行時,第2次追肥,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10~20 kg、尿素20 kg,促進立葉高大,地下莖健壯;當部分植株出現后把葉時,表明地下莖已開始結藕,此時重施1次結藕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 20 kg、三元復合肥40 kg[9]。施肥一般選擇傍晚,2 d后水位恢復正常管理。
3.5 病蟲害防治
蓮藕主要病害有腐敗病和葉斑病,蟲害有蚜蟲、食根金花蟲等。病害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靈200倍液點穴或噴霧。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食根金花蟲可用5%銳勁特(氟蟲腈)750 mL/hm2采用二次稀釋法拌細土225 kg/hm2撒施進行防治[10]。
3.6 蓮藕采收
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可根據市場行情采收嫩藕上市。采收的嫩藕最好帶泥,防止嫩藕表皮氧化變褐,影響商品性。采收結束后,及時清溝理墑,晾曬土壤,為下茬櫻桃番茄栽培整地做準備。
參考文獻
[1] 須暉.番茄高產優質栽培[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2-24.
[2] 董建明.冬春茬設施番茄栽培技術[J].蔬菜,2013(4):25-27.
[3] 馬麗敏.日光溫室春番茄苗期管理技術[J].吉林蔬菜,2012(10):7-8.
[4] 趙統敏,余文貴,任建平,等.最新櫻桃番茄品種及優質高產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5] 楊瑪麗,趙統敏,余文貴,等.櫻桃番茄新品種金陵美玉秋延后高效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3(10):112-113.
[6] 李敏俠,劉水平,陳永順,等.設施秋延番茄高效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1(11):49-50.
[7] 鮑繼友,王曼芮,謝玲,等.蓮藕襯底高效栽培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4(2):81-82.
[8] 徐世云,徐道倫.淺水蓮藕栽培技術要點[J].新農村(黑龍江),2013(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