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慢性病的預防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上年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1、健康檔案的建立,存在電子檔案的錄入與紙質檔案不同步現象,建檔率低,致使各項重點人群的篩查率低于理論數字。
2、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詢活動次數未達到項目要求。
3、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頻次及管理率不達標。
4、由于村衛生室人員業務能力有限,慢病隨訪和其電子錄入工作未能及時完成,個別隨訪無意義,甚至不真實。
5、與門診大夫未配合好,檔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數成了“死檔”,失去了建檔的意義。
6、由于儀器及試劑等原因,65歲老年人體檢中的輔助檢查工作未完成。
二、20__年的工作目標: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國家切實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過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居民健康問題實施干預,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主要傳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使全體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三、長期工作安排:
1、健康檔案。繼續建立健全信息化檔案,及時更新檔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礎上將繼續完善返鄉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檔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至少四次面對面的隨訪,定期進行咨詢服務和用藥指導,并及時對其電子錄入,尤其是高血壓人群,應分級及時按月做好隨訪工作。利用隨訪宣傳防病知識,使農民對重點慢性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并做好資料匯總和信息上報。對慢病的管理率達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達25%。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測血壓率達100%。同時加大篩點人群,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并做好門診日志記錄。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實,有意義。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季節防病重點,每月更換一次室外及室內健康教育宣傳欄的內容,印刷發放健康教育資料,覆蓋率達60%以上;要求相關人員在上門訪視時進行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使居民基本衛生常識知曉率達80%以上;組織動員孕婦及3歲以下兒童家長參加我院舉辦的孕婦和兒童健康教育講座;孕婦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蓋率達到85%以上,3歲以下兒童家長覆蓋率達到85%以上。每個月進行一次健康知識講座;每個月利用集市開展一次健康咨詢活動;每天循環播放音像資料不少于六種;提供不少于十二種的印刷資料,居民覆蓋率達30%以上;居民對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達60%以上,其相關資料(通知、照片、記錄、教案、試卷等)必須規范存檔。
4、老年人保健。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四次面對面的隨訪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務,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護和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輔助檢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65歲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數達到90%。加強體檢宣傳工作,確保65歲以上老年人、特困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等困難群體,體檢率要求。全年對上述人群進行四次面對面的隨訪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務,同時做好宣傳發動,積極參與強化免疫,進行有針對性的以健康教育為重點的健康干預。
5、檔案(紙質和電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今年不漏來院的任何一個就診、咨詢者,未建檔的建檔;建檔的充分利用檔案,如信息的更改,內容的填充,隨訪等,除特殊情況下,必須當面立即完成。
6、預防接種。建立規范化的免疫門診,建立健全計免制度,規范計免接種操作,每月接種不少于8天,同時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為我鎮兒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費、均等化的免疫規劃疫苗的預防接種服務,熟練掌握接種前、后的全面情況,做好接種反應事故的處理登記,加強冷鏈管理,做好疫苗的進出管理、冷鏈遠轉管理、失效報損登記。根據上級疾控中心的要求,進行相關疫苗的強化和為重點地區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有效預防和控制疫苗針對性的傳染病。新生兒建卡率、建證率、卡證符合率都達到100%。入托學生驗證率達100%。
7、傳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組織和傳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規范使用門診日志,建立健全發熱、腹瀉門診登記,認真做好疫情報告、疫區管理及疫情登記。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傳染病防治法》,讓醫務人員全了解法定傳染病的病種分類、法定報告人、報告時限、方式、程序等業務知識。同時讓更多人群認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時、準確上報疫情,及時完成疫情登記,保障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正常運行,每月至少報一例傳染病,報告率100%,報告卡及時、準確、完整率100%,疫情登記率100%。
(2)積極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轉診率達100%,同時開展病人的追蹤治療及隨訪管理,督促其定期復查,并將信息及時上報賀州市疾控中心。積極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強普及艾滋病知識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建立規范的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
8、兒童保健。加強兒檢工作,三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75%以上,新生兒訪視率達90%。加強散居兒童保健管理,使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達80%以上,嬰幼兒系管率和使用生長發育圖監測率分別達75%以上。及時發現與治療影響兒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兒童健康水平。開展兒童保健技術培訓。
依法加強托幼機構 衛生保健合格管理。對新入托園的幼兒一律進行體檢,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兒童的健康體檢。保證7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要求達到80%以上。
免費向我鎮0-6歲兒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務,同時對兒童的生長發育、輔食的添加等營養及護理的咨詢指導,對常見病的預防、心理發育、意外傷害的預防指導。對貧血、佝僂病、肺炎、腹瀉等疾病進行預防,規范兒童保健服務,逐步提高兒童健康水平,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9、孕產婦保健。免費向轄區孕產婦提供基本保健服務,規范孕產婦保健,做好早孕建冊、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工作,并做好高危孕產婦的篩查、追蹤、隨訪和轉診等工作。繼續加大實施母嬰安全工程的宣傳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為目標,廣泛深入開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齡婦女和孕婦情況,動員和通知懷孕婦女進行孕產期保健管理。孕產婦保健覆蓋率達99%以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7%以上,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以上。孕產婦產后訪視率85%以上,高危孕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后訪視。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減少孕產婦死亡。葉酸及孕產婦分娩補助及時發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隨訪等工作,如患者等情況許可,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通過項目實施,提高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年底,在對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達到95%以上。
11、每月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產婦、兒童進行免費體檢(輔助檢查:彩超、尿常規、血糖、全血細胞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腎功、心電圖等)
12、每月的22日各專項小組上報紙質的工作情況及相關數字到衛生院項目辦公室,項目辦公室審核完成,25日前上報旗衛生局。
四、階段性工作安排
一月份:①召開第一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下發今年總的工作計劃。③各專項小組上報各自的工作計劃。④開展孕產婦健康知識講座。
二月份:①召開第二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對全院職工及村衛生室人員進行公共衛生相關知識培訓。③對九個村衛生室人員的工作進行第一次檢查、督導。④開展兒童保健知識講座。
三月份:①召開第三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對我鎮九個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進行今年的第一次面對面隨訪并及時電子錄入。③利用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開展兩次健康教育咨詢活動兩次,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對結核病的防治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一次。
四月份:①召開第四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利用4.25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進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的講座一次,并開展健康咨詢活動一次。
五月份:①召開第五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對九個村衛生室人員的工作進行第二次檢查、督導。③利用5月3日世界哮喘日進行相關知識講座一次,針對5月31日世界無煙日,重點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知識咨詢活動。
六月份:①召開第六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對全院職工及村衛生室人員進行公共衛生培訓、學習、互相交流。同時召開一次村委會協調會議,并邀請分管鎮長參加。③對我鎮九個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進行今年的第二次面對面隨訪并及時電子錄入。④利用6月6日愛眼日進行眼部疾病及保健方面的知識講座一次。對公共衛生半年工作進行總結。
七月份:①召開第七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開展碘缺乏病的預防知識講座一次,并對相關知識開展健康咨詢活動一次。
八月份:①召開第八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對九個村衛生室人員的工作進行第三次檢查、督導。③進行濫用抗生素對人體的危害相關知識講座一次。
九月份:①召開第九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進行村衛生室及全院職工公共衛生知識培訓工作。③對我鎮九個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進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對面隨訪并及時電子錄入。④結合9月20日全國愛牙日,開展口腔保健防治知識宣傳教育講座一次。
十月份:①召開第十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總結一年的工作進展情況。③結合10月8日高血壓、世界精神衛生日,大范圍開展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和心理衛生知識的講座及健康咨詢活動各一次。
十一月份:①召開第十一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對我鎮九個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進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對面隨訪并及時電子錄入。③對九個村衛生室人員的工作進行第四次檢查、督導。④結合食品衛生宣傳周和11.14的全國防治糖尿病日,開展食品衛生與營養、糖尿病防治的講座及宣傳教育。
十二月份:①召開第十二次公共衛生項目辦公會。②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日,重點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講座、宣傳教育。③各專項小組對工作分析、總結,上報下年計劃等。
五、臨時性工作安排:
1、如有特殊情況,以上時間、工作臨時調整。
2、按時完成上級安排的其他工作。
3、根據工作情況,對村衛生室人員進行培訓、檢查、督導。
4、抓住機會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如集市、學校開家長會、家長接送學生、接種日等。
5、根據情況,進行居民健康檔案的整理工作。
展望未來,前景無限美好。但工作任務是繁重的,我院全體職工將更加團結一致,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與時俱進,扎實工作,讓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績。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醫學營養專業;臨床營養學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2-0274-02
醫學營養專業培養能對人體營養狀況及膳食營養進行評價、管理和指導;開展預防與營養相關慢性病的飲食營養指導工作;具備膳食營養狀況調查分析能力的應用型高等職業技術人才。臨床營養學是研究營養與疾病關系的科學,是現代醫學綜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疾病的治療、康復與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
案例教學法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C.CLang-dell教授于1920年提出,后經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長W.B Doham推廣,并從美國迅速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一種成功教育方法[2]。
我校自2006年開始招收醫學營養專業學生,相對于傳統醫學類專業,營養專業的學生在未來就業方向、工作內容方面的多種可能抱有很大程度的新奇與迷惘,基于這種形勢,如何結合現代健康產業工作形式靈活而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師生的共同愿望。臨床營養學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社會應用性,因此教學過程中,運用和新的教學模式探索適合本課程教學的新的教學方法,為本專業其他課程的教學積累經驗。
一、對象
授課對象為我校醫學營養專業專科生共38名,其中2012級22名學生,2013級16名學生。采用5~6人一小組。
二、方法
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按下列步驟完成。
1.選擇案例及編寫教案。營養專業《臨床營養學》的教學理論課有64學時。為了保證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把案例教學的重點放在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章節。
案例的選擇是案例教學成敗的關鍵。案例的選擇主要側重于臨床實踐,通過營養治療改善疾病狀況或延緩病情進展的代表性疾病。在授課過程中針對不同章節隨堂列出一些小而經典的案例,如基礎營養部分,和學生一起用5~10分鐘初步探討,如在脂肪的吸收與代謝一節給出一個小案例,“某中年婦女拿著某品牌左旋肉堿向你詢問該產品減肥的機制,你怎么解釋?”[3]
2.學生的分組和準備。在案例法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各組分別自定組長和記錄員。教師每次將案例及相關問題在授課前提供給學生,講明本次課的要求與任務,要求學生不僅提前了解案例,還應到圖書館及互聯網查閱資料,做好課前準備。
3.案例分析與討論。這是案例教學的關鍵步驟。課堂討論是否成功決定能否調動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啟發學生的思考,激勵學生的展開討論。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
以骨質軟化癥為例,因本校處于郊區,位置較偏僻,周圍很多45~50歲的女性村民走路時呈現明顯的“鴨步”,學生出入校園時很容易發現此類案例,且因本專業屬于小班授課,容易互動,因此教師發動學生課余時間與附近村民交流溝通,請兩名有典型臨床表現的村民到課堂現身說法,結合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指標的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等,對幫助學生回答問題有切實意義。
問題:(1)根據患者癥狀及指標列出營養診斷。(2)評估患者營養狀況、存在的營養問題。(3)分析患者患病原因。(4)分析患者的膳食模式與日常活動規律。(5)詢問患者同家族相仿年紀其他女性是否有類似癥狀,如沒有則詢問并分析其他人群膳食模式及活動規律。(6)詢問家庭對此類疾病的知識了解程度。(7)促進與抑制鈣吸收利用的因素有哪些?理解并掌握促進與妨礙鈣吸收的因素,制定骨質軟化病的防治策略。
要求:每組推薦兩名同學從不同方面現場做預防骨質軟化癥的宣教,時長共20分鐘左右。
4.教學評價。課程結束后,學生填寫教學質量評價表,對案例教學法的效果進行評估和評價,包括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過程評價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包括: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同學之間相互的協調合作程度、資料準備情況、思維的連貫性等項目。
分析結果如下。
三、成績分配
本門課程的最終成績包括兩部分:一是期末成績,二是平時討論分,各占期末總成績的45%。評分時主要考慮該學生參加討論態度是否積極,邏輯思維是否嚴謹合理,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名學生課程結業前需要設計一個常見營養缺乏病的案例,并附有宣教等內容,此項內容占總成績的10%。這為訓練學生臨床思維,培養合格的營養師打好堅實基礎。
四、討論
盡管文獻中曾提到不少案例教學法在不同課程的應用,但大多是護理專業的臨床營養學課程或預防醫學專業的食品衛生學課程,專業不同培養目標也不相同。如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能夠接觸到的一般是出現臨床癥狀而入院的患者,他們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已發病的患者進行營養護理及愈后營養教育;預防醫學畢業生面對的主要是未入院的亞健康人群如何進行預防;醫學營養專業畢業生則需同時面對社會亞健康人群及臨床有癥狀患者,這就要求本專業學生不僅需要有良好的預防宣教能力,同時必須對臨床患者疾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指標充分掌握,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教師而言,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態度及教學責任心的要求很高,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及時將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還要與時俱進,適時關注與專業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從社會實際中找到適宜教學的教案[4]。
在本次教改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大部分缺乏歸納綜合能力,因此課程結束后教師的分析點評不能忽視。(2)教學實施方面: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提前準備,這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搜集資料、小組討論等。因此,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學生在課業繁重的學期確實會遇到一定困難。
綜上所述,通過兩輪案例教學法的嘗試,我們認為大部分內容可行。經典的案例、合理的課程設計、緊湊的課堂組織、良好的教師導向都是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必備因素。今后我們將繼續充實案例資料庫、精心編寫案例,積極組織課堂教學,強化學生綜合能力,并逐步完善配套的教學和評價制度,全面推動本專業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Angelopoulos P,Kourlaba G,Kondaki K,et al.Assessing children’s diet quality in crete based on healthy eating index:the children study[J].Eur J Clin Nutr,2009,63(8):964-969.
[2]范宏英,龍北國,萬成松,等.案例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八年制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9,25(11):1749-1750.
【關鍵詞】動性猝死 防范 對策
引言
運動性猝死是運動醫學中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各國學者的關注。近年來,有關運動性猝死的報道頻頻見諸于國內、外的媒體。運動性猝死(athletic sudden death)并不常發生,與其他運動性疾病如骨折、肌肉、韌帶損傷等相比,運動性猝死發生率并不高,但死者大多是些年輕而又身體健康的人,故給人們的印象較深,震動較大[1]。發病人群主要有運動員、大學生和體育教師等。高校體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在高校體育的教學、鍛煉或比賽過程中發生運動性猝死會給高校的體育工作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影響學校體育的發展,甚至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所以研究、了解運動性猝死的原因和預防措施尤為重要。研究表明,除了少量病例外,運動性猝死都是有因可查的,運動誘發猝死前有些人有先兆癥狀或者經過體檢能夠發現,所以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加以預防。因此,只要掌握運動性猝死的規律,就有可能減輕它的危害,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本文綜述國內外有關文獻,總結分析運動性猝死的流行病學和病因學特征,并探討預防大學生運動性猝死的措施。
1 運動性猝死的定義
運動猝死是指與運動有關猝死(Exercise Related Sudden Death)的簡稱,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的有關資料,我們將運動猝死定義為:有或無癥狀的運動員和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運動中或運動后24h內的意外死亡。[2]
2 運動性猝死的發病率
運動猝死發生的幾率與其他運動性疾病相比,發生率并不算高。根據有關統計,在參與運動的人群中,每年的運動猝死率約為二十五萬分之一,這其中,非運動員的發生率更高,男性猝死率大大高于女性。國外運動性猝死的高危年齡為30—50歲,以40—50歲為高峰。而我國徐昕等[3]的研究表明,在77例運動性猝死病例中,平均年齡為33±16.53歲,年齡在20歲以下有21例,占25.6%,20—29歲之間的有16例,占20%;在我國運動性猝死發生最多的人群是30歲以下,又以15至20歲年齡段更集中。
3 大學生運動性猝死的原因分析
3.1大學生運動性猝死的外在原因
3.1.1全國在高考的指揮棒下,中學是一切為了高考,一切為高考讓路,90%以上大學生反映,他們在中學沒怎么上過體育課,目前學生出現的體育運動中猝死情況的發生就不足為奇了。
3.1.2是由于各高校大學生的招生的人數不斷擴大,造成了大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下降。
3.1.3在高考體檢由于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或舞弊現象的發生,讓身體有隱性疾病的人蒙蔽過關,造成在大學體育運動中猝死情況的發生。
3.1.4在高考體檢和進入大學報到時,學生自己和家長隱瞞學生的病情,沒有如實告訴體檢的醫生和輔導員。
3.1.5由于在大學生進校時,高校沒有充分把好大學生體檢的關口,讓身體有隱性疾病的人蒙蔽過關。
3.1.6應該在每學期和每次體育比賽前對大學生進行的詳細體檢,沒有能及時發現大學生的身體狀況的變化。
3.1.7在體育課上課前和參加激烈運動前,沒有仔細詢問學生和運動員的身體狀況。
3.2大學生運動性猝死的內在原因
3.2.1心臟的器質性疾病和心血管結構異常。我國學者徐昕等列出的死亡原因以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臟病和心肌炎等心源性猝死病死為多見。[4]
3.2.2缺乏科學指導的過度運動。在國內運動性猝死的研究報道中,有不少病例分析表明,尸解未發現任何心臟器質性病變和異常,其死因可能是因運動負荷已超出其承受范圍,心臟循環系統不堪重負,運動者的心肌會出現急性缺血,既而出現心臟停搏和腦血中斷進而發生運動性心臟猝死和腦性猝死[5]。
3.2.3耐力素質差,體力不足。較長時間的大強度運動,尤其是在接近終點時易發生猝死,可能與機體處于衰竭狀態有關[6]。
3.2.4特殊的運動心理。體育活動在積極的情感狀態下,活動者有強烈的運動和表現欲望。一旦此情感表現強烈時,將出現身體和心理的“忘我”,使機體的疲勞感和疼痛感受到抑制。而且這種情感體驗掩蓋了超負荷下的身體疲勞,使已疲勞的肌體沒有疲勞感,因而運動量不斷增加,以致超出身體限度引發猝死。
4 運動性猝死的癥狀
運動性猝死一般在發病前,會感到短暫的心絞痛(胸痛),或是覺得咽部哽咽、咽東西費勁,還有的人會伴有出汗,出現3—5min的胸悶。最常見的預兆就是渾身無力、頭暈、胸悶、心慌、氣急、心動過速、異常的呼吸困難和疲勞等情況[7]。也可能毫無預兆就突然發生。運動性猝死發生,突然出現非外因的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心律紊亂,昏厥、意識喪失或驚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
5 運動性死的預防
運動性猝死具有發病突然、病情兇險、病程短和進展快等特點。現場救治由于受到條件及時間上的限制,難于成功,醫務人員趕到現場時往往已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機。所以對于運動性猝死要重在預防。針對運動性猝死的發病原因和可能因素,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預防,來減少或杜絕運動性猝死的發生。
5.1加強行政干預
高校應該在整體上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預防保健意識,并將學校的早操、課間、課外體育鍛煉納入到高校的管理中。通過管理教育、組織各種活動等形式,幫助大學生克服缺乏體育鍛煉、突擊式學習、突擊式鍛煉、睡懶覺和不吃早飯等不良生活習慣,引導他們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正確對待學習壓力等,過健康的學習生活,避免不該發生的悲劇的發生。
5.2教師要有告知義務和安全提示
體育教師有義務在布置所有練習的同時,對該練習的安全要求做出提示或警告,并落實在教案的編寫中。同時,告知學生有義務如實向老師反饋自己的實際健康狀況。要教育學生實事求是地反映自己健康狀況和突發疾病,切不可輕視、隱瞞各種心臟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病史,明確心臟疾病是參加劇烈運動的禁忌癥。提醒學生避免過度疲勞、睡眠不足與運動中過熱等惡性刺激,避免超負荷工作和運動,不吸煙、不吸毒、不用興奮劑,從源頭控制誘發因素。
5.3要把好入學體檢第一關
體檢時要讓同學們如實填寫既往病史欄目,對于既往有心臟病史的同學在軍訓、體育活動時要給予照顧;但有些隱性的疾病靠普通的入學體檢是無法發現的。特別是有些有病的新生因某種原因不愿將自己的病情告訴同學和老師,這樣就增加工作難度,無法給予他們及時的治療和體育鍛煉上的指導。這就要求與輔導員之間保持聯系,建立健康檔案。
5.4科學指導學生學會自我醫務監督
教師應指導學生遵守運動訓練的科學原則,防止過度訓練和過度緊張,運動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后進行整理活動,,減少心律失常的出現。體育教師應了解與重視上課班級學生的健康狀況和突發疾病,提醒學生注意在運動前、運動中或運動后出現的胸痛、腹痛、呼吸困難,氣短或氣短加劇,臉色蒼白,頭暈、頭重腳輕,惡心、嘔吐,心悸、虛弱和大汗、胸悶、壓迫感等癥狀時,應停止運動,并及時報告老師,進行詳細醫學檢查。
5.5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
堅持經常性的、全面的體育鍛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在比賽前要作好各種準備活動,不要在飽餐和饑餓時進行體育活動。感冒和發熱時不要參加體育運動。運動后不要立即洗浴。
5.6倡導科學的生活方式,養成科學鍛煉的習慣
大學不同于中小學時期,學生遠離了家長的悉心照顧與看護,生活作息的自由度大大提高。有些大學生,不但不參加鍛煉,還染上種種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熬夜泡網吧等無規律的生活節奏導致其身體機能的下降。部分學生養成了睡懶覺、不吃早飯的習慣;部分貧困學生長期營養不良,而條件較好的學生又不注重合理的營養,在營養問題上存在盲區,跟著感覺走,常吃垃圾食品;由于平時不注重學習,考試前突擊學習,形成精神負擔;鍛煉身體也是一曝十寒,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為了應付體育考試而臨時鍛煉,這就會因為運動超負荷而發生意外。可見,大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少吃高脂食品和鹽,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同時,遵守體育鍛煉的原則,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超負荷運動。
5.7加強學校醫院管理、備有應急預案
對于運動性猝死來說,現場急救是整個搶救過程成敗的關鍵。作為學校醫院,要建立報告制度、應急處理方案、加強急救藥品及器械的管理、醫務人員的定期技術培訓與業務考核,加強應急能力。
5.8普及急救知識
在運動性猝死發生的場地一般都很少有醫務人員在場,因此普及急救知識尤為重要。把呼吸心跳驟停的診斷程序及診斷方法傳授給學生、教師及工作人員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可以贏得寶貴的時間,在醫務人員趕到之前,在第一時刻根據在場人員分工,實施急救和緊急求救。猝死發生后,在4至6分鐘內沒有獲得有效救治,大腦就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害,超過8分鐘人就死亡了。當發現有人運動中突然意識喪失而倒地時,應立即將其平臥,拍擊其面頰并呼叫,同時用手觸摸其頸動脈部位以確定有無搏動,若無反應且沒有動脈搏動,就應立刻進行心肺復蘇救治。搶救時首先應使患者頭部后仰以暢通氣道,然后進行有效的胸外按壓,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這些基本救治措施應持續到專業急救人員到場。94%復蘇成功者是在心跳停止后4分鐘內搶救的,超過4分鐘者均有嚴重的神經后遺癥。開始復蘇小于4分鐘者,存活率43%~53%;8分鐘開始復蘇者,存活率僅10%;大于10分鐘者,幾乎無1人獲救。
5.9加強運動性猝死的科研工作
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診斷的發展,加強對運動性猝死的力度和科研速度。確定運動性猝死的致病因子,使運動性猝死得以預測和監控成為可能。為更好地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6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高校在校生人數的不斷增加,身體異常的學生,包括尚未發現隱性疾病的學生人數也會增多,他們的運動安全問題日顯突出.如不加強這部分學生健康體育鍛煉的科學保健指導,運動猝死的現象就極易發生.因此,學校、體育教師、學生三方應緊密配合,高度重視運動猝死的危害性,積極做到:學校領導重視,學校加強醫務監督,體育教師和校團委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學生學會各種運動疾病的預防和急救方法,養成科學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有效防止運動猝死的發生,努力構建和諧高校校園。
參 考 文 獻
[1]Barry A Franklin, Joel K Kahn. Sport Science Review [M].1995:85-105.
[2]Kohl HW III, Powell KE, Gordon NF,etal.Physical activity,physical fitness,and sudden cardiac death[J].Epidemiologic Reviews,1992,(14):37-58.
[3,4]徐昕,高崇玄,張麗申,等.我國運動猝死調查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9,18(2).
[5]肖春梅,黨繁義,李陽.“運動猝死”與體育運動的醫務監督.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5,11,868-870.
為了讓一個小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提高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本事,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高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養成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現將學校衛生工作總結如下:一起來看看小學學校衛生工作總結范文5篇匯集,歡迎查閱!
小學學校衛生工作總結1
衛生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使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凈化、美化學校環境,學校領導對此十分重視,構成了校長親自抓、教導處和政教處配合抓、班主任督促、值日教師及少先隊協助抓的齊抓共管的局面,使我校的衛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受到各級領導的夸贊。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1、健全衛生組織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高衛生的管理質量,校長親自組織,構成了“校長親自抓、教導處配合抓、班主任親力抓、值日教師及學生協助抓”的衛生管理層層抓的局面,確保了衛生管理渠道的暢通。
2、制定衛生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使學校的衛生管理有章可循,提高衛生管理的質量,學期初,學校針對本校的衛生情景,制定了《衛生檢查標準》并提出了教室、包干區每一天兩小掃一大掃(早上、中午各小掃一次,午時放學后大掃一次)、辦公室一天一大掃、電腦室每節課一小掃一周一大掃的規定。
3、健全衛生職責制,把衛生職責落實到班、到人
學期初,學校針對學校的布局,劃分出若干衛生區域,再把相應的衛生區域分配到班、到人。如,教室、走廊的衛生由本班負責,學校的衛生由各班共同負責,每班負責由學校指定的包干區衛生;廁所衛生由五年級清掃;辦公室的衛生由教師輪值,每一天指定專人負責;各室的衛生由專人負責安排學生做好清掃工作。這樣,任務明確了,職責落實了,衛生工作也做得扎實了。
4、加強衛生保健宣傳教育
為了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保健本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領導、教師十分重視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1)、校長、主任經常利用晨會、國旗下的講話向學生宣講衛生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講究衛生光榮,不講衛生的可恥,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
(2)、各班班主任在班里做到時時講、天天講、針對問題著重講,不斷糾正學生的不良衛生習慣,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必須的衛生保健知識。
(3)、利用黑板報宣傳衛生保健知識,提高學生的衛生保健意識和本事。
(4)、舉行衛生保健知識講座,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衛生保健知識由專人負責,做到有主題、有針對,定期開展。每學期進行兩次慢性病的教育,做到有教案、有課件、有圖片,使學生明白什么是慢性病,了解有關的常識,并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相關的宣傳。
(5)、引導學生對廢棄物進行分類丟放,利用可回收資源,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5、加強衛生監督力度,提高衛生管理效果
為了提高衛生管理效果,本學期,學校在衛生工作中十分重視加強衛生的監督力度,如:
(1)、每一天課前安排學校少先隊值日生(值日領導及值日教師協助)對各班教室、包干區的衛生進行檢查、評比量化,并把檢查結果于第二天在校務日志中公布。此外,在其它時段,由專門負責該工作的教師安排值日生對各班的衛生情景進行不定時的突擊檢查,檢查結果及時公布。
(2)、把各班的衛生狀況納入禮貌班評比。
(3)、設立衛生監督崗。每節課下課之后,學校要求各班都要安排衛生監督員在本班所負責的教室、走廊、包干區值勤上崗,發現垃圾,及時清理,發現不良行為,及時指正或向教師上報。
以上是我校在衛生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地提高師生的衛生意識和自制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使我校的衛生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學學校衛生工作總結2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確保學生生命安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我校著力加強對學生進行衛生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扎實改善學校的衛生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做好服務育人的工作,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一,領導重視,精細管理,資金保障.
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就學校衛生工作要點和一些突發的重要工作及時布置安排,各部門各負其責,使學校衛生工作有了強大的支持力,另外學校還投入相當的資金用于改善學生和教師的煮飯條件,我們抱著對學生生命和健康負責,對家長負責,對構建和諧社會負責的態度,在__到__三年間,根據上級的要求和我們學校的實際,先后投入1千多元,對食堂不斷改造,學校對食堂精細管理,食堂工作人員按照要求規范操作。
二,強化職責意識把工作目標做到位
要搞好學校衛生工作,必須要強化職責意識,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我把工作重點放在培養衛生習慣和增強體質兩個方面:(散文網:)
1,講究衛生,養成習慣.培養衛生習慣,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我們針對學生對衛生的認識還不足,行為習慣的養成還不夠的實際,著重做好三件事:(一)增強衛生意識.衛生意識的增強,我們從一年級的小朋友抓起,分三步走:第一步,培養學生講究個人衛生的意識.懂得人的身體跟個人衛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健康必須講究衛生,衛生才能健康.第二步,培養學生講究環境衛生的意識.比如個人衛生,學校環境衛生等.經過環境衛生的增強,引導學生創造學校的環境美.第三步,培養學生講究公共場所衛生的意識.這方面,因為學生多半脫離了教師和家長的管理,難度比較大.所以,在養成教育中我異常加強.要求學生在公共場所能自覺做到愛清潔,講衛生.(二)掌握衛生知識.衛生知識的掌握,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我們的做法是:(1)按年級按教材要求上好健康教育課,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課本上的衛生知識.(2)按季節介紹和講解衛生知識,讓學生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常見病,多發病的癥狀,預防和治療措施.(3)按班級上好勞動課.使學生從掌握規定的勞動技能的過程中,掌握勞動時應具備的衛生知識.(三)培養衛生習慣.我們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貫徹實施,著重地抓了三個層面:(1)個人衛生中的衛生行為.如:飲食衛生,衣著衛生,身
體衛生和保護身體等衛生行為.(2)公共場所衛生中的衛生行為.如:食堂就餐的衛生,我們要求不丟一粒飯,不隨意倒掉一筷菜.在公共場所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果殼.不大聲呼叫,不玩泥沙,磚石等.(3)學習生活中的衛生行為.如:學校衛生,體育衛生,用眼衛生,用品衛生,勞動衛生等.
2,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在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的同時,我們還經過強化活動課程,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強化活動課程,主要抓住三條途徑:(1)常規活動.與體育教師配合,上好體育課,做好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在每一個學期中,由學校體育組牽頭,對低段年級進行廣播體操和眼保健操的檢查評比活動.(2)群體性體育競賽.每學期組織小型多樣的體育活動和競賽,如針對體質達標我們開展了一些專項比賽;結合冬季鍛煉,我校組織了一些民間體育活動與競賽,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到達強身健體的目的;本學期我們還推出了每一天早晨20分鐘的晨間體育活動課,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器材,分項按年級輪流活動.(3)興趣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跳繩,踢毽子,小制作,田徑,閑暇紙藝,等興趣活動,調動學生的心理,促進學生健康.
三,進取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強化健康意識
1,健康教育課納入學校正常運行的教育軌道,學校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制度,有落實.
2,有計劃性,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學校進取派人參加縣疾控中心舉辦的衛生知識培訓及講座,每學期學校的保健教師要對全體教師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學校出黑板報宣傳,宣傳櫥窗用圖片進行宣傳,我們每學期還利用發信的形式對家長進行衛生安全知識的宣傳.
3,我們確保每學期各個班級有一個課時的衛生課.學校在每學期還開展在學生中進行衛生安全小報的比賽,是學生增強安全意識,確保學生自我保護的本事.
4,我們建立二套檢查制度,一是學校行政班子的檢查隊伍,其工作的主要性質是檢查學校的衛生制度的落實情景,指導各個班主任的衛生教育,隨時發現學校衛生工作的一些偏差并及時的糾正;二是一支由教師帶領下的學生衛生檢查小組,檢查評比各個班級的衛生工作,使我校的晚上工作始終堅持進取的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健康監督,疾病防治
1,體檢工作有條不紊,組織學生參加一年一度的學生體檢工作,做到準備充分,秩序井然,順利完成任務,體檢結束后,做好資料的統計匯總.
2,防近工作持之以恒,在每年三月份的防近周我們進行了專題防近講座和櫥窗宣傳,給每位學生發了一份防近倡議書,家校結合共同防治近視.學校的五項檢查小組每一天二次檢查學生眼保健操,讀寫姿勢,在每二周一次的教師例會上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學衛生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關心每個學生的生長發育,身心健康.
3,體檢工作有條不紊,學校進取與衛生院取得聯系,組織學生參加一年一度的學生體檢工作,做到準備充分,秩序井然,順利完成任務,體檢結束后,做好資料的統計匯總.
五,加強衛生監督,搞好環境衛生,美化,凈化育人環境.
1,環境衛生長抓不懈.開學初做好了學校季節傳染病,流行病的預防宣傳工作,及季節性多發病預防.結合這些活動,教育學生養成講衛生,講禮貌的好習慣,組織學生每一天檢查評比各班室內外衛生,每周至少一次大掃除,清除學校死角,各處室,各班每一天都能基本做到潔,凈,美.
2,高度重視飲食衛生安全.校長室,總務處多次召開安全,衛生會議,強調食堂工作制度,操作衛生制度,門衛制度等,各部門各負其責,職責到人,落實到位,層層抓,處處查,杜絕一切可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隱患.
3,加強學生個人衛生教育,尤其重視對學生個人衛生的檢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教育每位同學每一天做到兩個要要勤剪指甲,要穿戴整潔,強化健康意識,樹立學校學生新形象.
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衛生工作又上了一個臺階,走進學校異常假如倪王學校你必須會感受到整潔帶給你的是清爽,舒暢的心境.
小學學校衛生工作總結3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健康工作精神,為了讓一個小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提高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本事,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高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養成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現將學校衛生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常規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健康衛生意識。
不斷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和豐富學生的健康衛生知識,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能起進取的促進作用。我們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手抄報等各種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的常規教育,教育學生自覺養成衛生習慣,人人爭做禮貌學生。要求學生做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不破壞綠化及設施,不損壞公物”等。
不定期進行學生個人衛生抽查,以促進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養成。尤其是告知學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進取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學生每周測量一次體重和視力,并根據體檢結果,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和視力保護,提高中小學生的健康水平。
二、加強衛生健康監督,注重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
1、進取開展“六病”的防治工作。如在監督檢查眼保健操中,對穴位按壓不正確的同學及時給予糾正。并嚴格要求用眼衛生,落實“三個一”使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在課堂教學中關心每個學生的生長發育,身心健康。
2、加強季節性及常見病的宣傳教育工作。結合季節特點、傳染流行和食物中毒發生特點,充分利用學校宣傳版面、黑板報、廣播等各種陣地,做好衛生健康、預防疾病、膳食營養、心理健康、環保教育等宣傳教育工作,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較強的防控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專項宣傳教育。要重點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增強學生的防范意識和防范本事,提高機體抵御疾病的本事。
3、傳染病防治細致扎實,秋冬季為感冒、水痘、猩紅熱等疾病的好發季節,我校除了向學生宣傳有關健康知識外,進取做好了各項預防工作。做到了一旦發現傳染病,立即進行消毒、隔離治療,并對其他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突擊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及時消除學校內可能導致傳染病流行和各種危險因素。
三、開展常規性體育活動強化健康意識。
1、每一天鍛煉一小時。按照教育部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把每一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和資料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列入課表,統籌安排,嚴密組織實施,確保一小時學校體育活動時間的落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每人掌握一門終身受益的體育技能。按照上級規定,在學校全面實施“體育、藝術項目”,即經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藝術教育的教學與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常規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健康衛生意識。
不斷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和豐富學生的健康衛生知識,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能起帶進取的促進作用。每學期我們除開設好健康課之外,還充分利用校會和班會課對學生進行衛生習慣的常規教育,對學生的“三十要”做好宣傳教育,并要求學生對照實行。利用學校的對媒體和廣播系統進行不定期的健康衛生知識講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校利用櫥窗、班級利用黑板報定期開辟專欄,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使學生的衛生健康知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增強了健康意識。
要求學生每一天在學校或在家打掃一次衛生。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教育觀念,鼓勵學生每一天在學校或在家打掃一次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健全學校環境衛生打掃和管理制度,將學校所有區域合理安排和分配到班級,實行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推行垃圾分類處理,堅持學校干凈整潔,為中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五、進取撰寫征文
我校組織全校學生進取撰寫健康教育征文,先在班級開展競賽,再由各班選送優秀征文。
綜上所述,我校在學生衛生健康中,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必須成績,可是我們必須會一如既往,遵照上級指示,再接再厲,把健康教育和衛生工作做得更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作出更大努力。
小學學校衛生工作總結4
學校衛生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學生順利理解教育的先決條件。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是學生成長的兩根支柱,它關系到學生的生存、做人、求知和發展。一年來,在學校領導的直接指導和親切關懷下,學校醫務室圍繞《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認真落實學校衛生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監督檢查學校的環境衛生、努力為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服務。
一、認真做好日常工作。干凈、整潔的學校環境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客觀條件,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本學期我們經過多種形式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利用黑板報、宣傳窗、廣播站、班隊活動課等陣地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按規定開設衛生健康教育課。
實行衛生崗位職責制,搞好學校環境衛生,營造健康優美的育人環境。劃分衛生包干區,職責落實到班級,每一天兩掃。衛生檢查辦法:德育處成立衛生檢查評比小組,每一天午時上課前檢查,并在黑板上公布檢查結果,每周一在全校會上公布衛生獲獎班級。室內外和保潔區做到一日三打掃,每周五大掃,堅持地上無紙屑、雜物,室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拖把、抹布洗凈擰干掛在指定的地方。學生個人衛生每周選擇不一樣的項目檢查一次,學校隨時抽查。始終堅持園校環境清潔優美。班級的衛生工作情景作為班主任考核、評比先進班級等依據之一。按照學校安排定期每周五對學校環境進行消毒工作。堅持學校的學校環境的潔凈,切斷傳播途徑,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二、進取進行健康教育。向學生普及衛生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本學年辦了健康教育專欄,經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了解常見病例,供給預防本事,更好的投入學習。
三、做好傳染病、流行病防治工作。秋冬兩季是傳染病、流行病高發季節,做好預防是防止其流行的關鍵。、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做好師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加強個人衛生教育,進行個人衛生習慣抽查,以養成講衛生光榮,不衛生恥辱的新風尚。做好青春期衛生知識宣教,開展衛生知識專題講座。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輔導、督促學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正確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在秋冬換季之前提醒教師和同學們注意預防。并經過板報和廣播介紹傳染病預防知識。
四、盡力為教師們的健康服務。一線的教師工作都很辛苦,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但有時卻不能關心自我的健康。在學校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醫務室努力為教師們的健康服務,如給教師們量血壓,簡單包扎等,還配合塘沽醫院為全校在職和退休教師進行了一年一度的身體檢查。
五、體檢工作有條不紊,組織一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視力普查工作,做到準備充分,秩序井然,順利完成任務,并做好了近視眼、沙眼、齲齒、營養不良等常見病及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并配合保健所完成了流感疫苗的接種工作。為預防學生疾病,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供給了保障。檢查反饋后,針對個別情景比較嚴重的學生,進取與家長聯系,對學生的情景進行追蹤。爭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了在校每位學生的健康。
六、及時處置學生的偶發傷病。學生活潑好動,意外傷害在所難免;學校中也會出現一些偶發疾病,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校醫務室配備了一些常用的藥物以供應急之用,學校里發生和發現的小傷小病能夠得到及時的醫治,也維護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七、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為了與時俱進,我們要進取參加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業務培訓,增長業務知識,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總之,校醫室是為全校師生員工服務的,只要全體師生平安,就是校醫室的最大安慰,我室將努力工作,為學校安全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小學學校衛生工作總結5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監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學校的衛生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做好服務育人的工作,本學期做了如下工作:
一、領導重視,管理規范。
我校在衛生工作上下了很大力度,學校多次召開會議,就學校衛生工作要點和一些突發的重要工作及時布置安排使學校衛生工作有了強大的支持力,另外學校還投入相當的資金用于添置常用器械和藥品。
二、進取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強化健康意識
1、健康教育課納入課表正常運行,做到有計劃、有進度、授課認真,測試規范,并組織開展兩次教研活動。
2、有計劃性、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本學期共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三次,黑板報宣傳二次,畫廊宣傳牌二塊,橫幅宣傳一次。
3、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做好師生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教育學生注意用眼衛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加強個人衛生教育,進行個人衛生習慣抽查,以養成講衛生光榮,不衛生恥辱的新風尚。
對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做好青春期衛生知識宣教,開展衛生知識專題講座。
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輔導、督促學生勤剪指甲,勤洗手、正確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
三、健康監督,疾病防治
1、認真做好近視眼、沙眼、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等常見病及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資料的統計匯總。
2、防近工作持之以恒,本學期三月份的防近周我們進行了專題防近講座和橫幅宣傳,給每位視力低下的學生發了一份“愛眼、護眼”家校聯系卡,家校結合共同防治近視。
醫務室與大德育處聯手定期檢查學生眼保健操,讀寫姿勢,并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學衛生要求,在課教學中關心每個學生的生長發育,身心健康。
3、傳染病防治細致扎實,秋冬季是許多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時期,流感和其它呼吸道傳染病都有可能因為氣溫的急劇變化而出現反季節流行。
為了抵御任何傳染病的侵襲,我們嚴守把關,經過發放學生每一天病缺登記表來密切關注學生身體狀況,以便能隨時起動傳染應急預案。
四、加強衛生監督、搞好環境衛生,美化、凈化育人環境。
1、環境衛生長抓不懈。
本學期我們迎接了督導檢查經過多種形式開展衛生知識宣傳。
利用黑板報、宣傳窗、廣播站、升旗儀式、班隊活動課等陣地進行衛生知識宣傳,按規定開設衛生健康教育課。
2.實行衛生崗位職責制,搞好學校環境衛生,營造健康優美的育人環境。
(1)劃分衛生包干區,職責落實到班級,每一天兩掃。
(2)制定師生“人人參與保潔”衛生職責區,每周一大掃,堅持學校環境潔美觀,辦公室、專用教室衛生職責落實到人和班級,要求做到整潔美觀教室窗明幾凈。
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3)、衛生檢查辦法:德育處成立衛生檢查評比小組,每一天午時上課前檢查,并在黑板上公布檢查結果,每周一在全校會上公布衛生獲獎班級。
(4)室內外和保潔區做到一日三打掃,每周一大掃,堅持地上無紙屑、雜物,室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拖把、抹布洗凈擰干掛在指定的地方。
學生個人衛生每周選擇不一樣的項目檢查一次,學校隨時抽查。始終堅持園校環境清潔優美。
班級的衛生工作情景作為班主任考核、評比先進班級等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