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妊娠高血壓的癥狀和表現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R714.2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5-0054-0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晚期特有的產科疾病之一,對母嬰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的危害。胎盤早剝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常見的并發癥,其早期臨床表現常不典型,易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表現所覆蓋而造成誤診或漏診[1]。筆者所在醫院加強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和處理,比較有無并發胎盤早剝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2013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122例作為研究對象,均有血壓升高、頭痛、頭暈、視力模糊、水腫、蛋白尿等臨床表現。如伴有腰酸、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考慮為并發胎盤早剝。其中Ⅰ度胎盤早剝剝離面積小,孕產婦腹痛癥狀輕微,無貧血體征;Ⅱ度胎盤早剝剝離面積≤1/3胎盤面積,孕產婦發生持續性腰腹疼痛,陰道無出血或有少量出血或不出血;Ⅲ度胎盤早剝剝離的面積>1/3胎盤面積,孕產婦發生惡心、嘔吐、冷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微弱、休克等[2]。根據是否并發胎盤早剝分組。A組70例未并發胎盤早剝,年齡22~35歲,平均(28.34±5.12)歲;體重64~78 kg,平均(70.45±4.25)kg;孕周34~39周,平均(36.37±1.84)周;其中初產婦43例,經產婦27例。B組52例并發胎盤早剝,經產后常規檢查胎盤有血塊壓跡證實。患者年齡21~36歲,平均(27.85±5.22)歲;體重63~77 kg,平均(70.31±4.84)kg;孕周32~40周,平均(36.21±1.79)周;其中初產婦32例,經產婦20例;其中Ⅰ度胎盤早剝28例,Ⅱ度胎盤早剝22例,Ⅲ度胎盤早剝2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孕周、孕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孕產婦均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胎心音,給予降壓、鎮靜、解痙、擴容、改善微循環、吸氧、控制血糖等綜合治療,以增加胎盤灌注量,改善缺氧狀態。合理使用利尿劑,以防發生心力衰竭。對發生休克表現者及時補充血容量。待孕產婦病情穩定后及時采取經陰道分娩或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終止妊娠前應用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3]。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孕產婦結局
對比兩組孕產婦結局發現,B組早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剖宮產率均高于A組(P
2.2 圍產兒結局
B組宮內窘迫、窒息、死亡率均高于A組(P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間特有的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一般多發生于妊娠32周以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主要病理改變為全身小動脈痙攣,臨床表現為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癥狀,如不及時處理,可引起抽搐、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嚴重不良后果,甚至可導致母嬰死亡[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引起胎盤早剝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底蛻膜螺旋小動脈發生痙攣時伴有內皮損傷,遠端毛細血管發生缺血性壞死,血管壁破裂、出血,胎盤絨毛退行性病變,最終導致胎盤和子宮壁脫離[5]。
由于在妊娠高血壓并發胎盤早剝早期幾乎無明顯癥狀,以隱性出血為主,易被忽視而造成漏診,延誤最佳處理時機。如未臨產時發生不明原因的子宮張力增高、胎心變化、羊水過多、血性羊水、陰道持續少量出血,B超檢查提示底蛻膜區回聲消失、胎盤增厚而無明顯液性暗區等異常情況時需高度警惕,考慮發生胎盤早剝。胎盤早剝的危險性較高,一般首選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6]。
本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胎盤早剝者孕產婦并發癥和圍產兒并發癥均明顯高于未并發胎盤早剝者,圍產兒死亡率明顯高于未并發胎盤早剝者,提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胎盤早剝的危險性較高。兩組孕產婦均未發生一例死亡,提示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的生命安全可得到一定的保障。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重視孕期保健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督促孕產婦加強產前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婦確診后應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體力勞動、外傷、性生活等,有效控制血壓、血糖,保證營養供給,保持心情愉悅,防止或減少胎盤早剝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胎盤早剝對母嬰生命安全存在嚴重的威脅,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予以重視,督促孕產婦加強產前檢查和孕期保健。
參考文獻
[1]高良菊.妊娠高血壓并發胎盤早剝35例臨床分析[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4):185.
[2]古麗端.妊娠高血壓合并胎盤早剝對母嬰不良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8):517-518.
[3]谷素彥,段拽林,任景芳.妊娠高血壓疾病并發胎盤早剝25例病例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18(10):64-65.
[4]黃春榮.妊娠高血壓疾病并胎盤早剝20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10):1343-1344,1347.
[5]翁海俠.妊娠高血壓疾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及防治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183-184.
【關鍵詞】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妊娠結局;影響
【中圖分類號】R714.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2)10-0082-02
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是孕產婦的常見并發癥,據調查資料顯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在我國的發病率達到9.4%,其中重度子癇前期約占發病總人數的22.3%,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產婦的死亡率高低代表著一個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水平,同時也是國家和地區科技水平及文明程度的標志,本研究通過對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62例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進行觀察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62例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作為觀察組,本組患者中輕度血壓增高25例,中度血壓增高21例,重度血壓增高16例;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31.5±11.5)歲;同時選擇同期62例正常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3.5±16.5)歲;兩組在年齡等各方面差異無顯著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臨床表現
觀察組62例患者均在妊娠20周后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壓增高、尿中有蛋白、浮腫等癥狀,其中6例出現昏迷,3例發生抽搐,2例出現心腎功能衰竭。
1.3診斷標準
1.3.1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診斷標準
根據2008年第7版《婦產科學》中妊娠高血壓綜合癥診斷標準。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妊娠期20周首次血壓增高大于140/90mmHg,尿蛋白檢測為有輕微蛋白尿或陰性,無明顯臨床癥狀;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妊娠期20周首次血壓增高大于150/100mmHg,尿蛋白檢測為“+”,有輕微臨床表現;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妊娠期20周首次血壓增高大于160/110ramHg,表現為先兆子癇和子癇,尿蛋白檢測為“++”,臨床表現浮腫、昏迷、抽搐。
1.3.2新生兒窒息診斷標準
新生兒1分鐘Apgar評分小于或等于7分。
1.3.3胎兒窘迫診斷標準
測定24h尿E值
1.3.4圍生兒死亡
包括死產、死胎及新生兒死亡。
1.3.5產婦并發癥
現胎盤早剝、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繼發的產后出血,肝、腎及心功能衰竭等。
1.4納入標準
所有觀察組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壓綜合癥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均獲得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1.5觀察指標
觀察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及對照組新生兒體重、分娩方式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6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l3.0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且進行t檢驗,以P
2 結果
2.1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妊娠結局情況比較
從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妊娠結局情況比較結果顯示,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發生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低體重兒的發生數明顯高于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發生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低體重兒、圍生兒死亡的發生數明顯高于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與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P
2.2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與正常孕婦妊娠結局情況比較
比較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與正常孕婦妊娠結局情況顯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發生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低體重兒、圍生兒死亡的發生數明顯高于正常孕產婦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PIH)是妊娠期女性常見并發癥,多發病在妊娠20周后,臨床以血壓升高、水腫、蛋白尿為主要表現,病情嚴重者甚至出現頭痛、惡心、胸悶甚至抽搐和昏迷等癥狀,可誘發妊高癥心臟病、腦血管意外、HELLP綜合征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危害孕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臨床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以血壓升高、水腫、蛋白尿為主要表現,可誘發妊高癥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等嚴重并發癥,是造成孕婦早產、死亡的重要原因。筆者通過對本院62例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妊娠結局進行觀察,結果顯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發生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低體重兒、圍生兒死亡的發生數明顯高于正常孕產婦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發生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低體重兒的發生數明顯高于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發生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低體重兒、圍生兒死亡的發生數明顯高于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與中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結果提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對母嬰妊娠結局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且影響程度與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觀察治療;護理分析
妊娠高血壓,極易對母嬰健康造成威脅,引發不良母嬰結局。為觀察婦產科妊娠合并高血壓患者表現出的臨床癥狀,探究相關的治療和護理手段,本文選取縣醫院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124例妊娠合并高血壓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觀察其臨床體征與表現,并觀察相關護理手段,探究護理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縣醫院收治的124例孕婦,均符合妊娠高血壓的診斷標準。124例患者的年齡范圍:20~44歲,平均年齡:35.7歲;初產婦37例,經產婦87例;最短孕周:5周,最長孕周;35周,平均為21.3孕周。所有患者均表現出高血壓癥狀、蛋白尿、全身不同程度的水腫、頭昏頭痛、視物不明、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7例患者出現抽搐癥狀,11例出現短時間昏迷。
1.2 診斷標準
妊娠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標準是:首次在妊娠期發病,在產后12周后癥狀消失;每周體重增量超出0.5KG;于20min安靜休息后測坐位血壓,收縮壓超出140mmHG,或者舒張壓超出90mmHG[1];出現蛋白尿,24小時定量檢查結果顯示含量超出0.3g。針對疑似病例,排除原則為:患者有腎臟疾病史或者高血壓病史;產后12周疾病癥狀仍然持續。
1.3 方法
經臨床檢查,確診患者后,立即開展臨床治療,進行解痙、降壓、鎮靜、合理擴容、必要時利尿處理[2]。解痙:靜脈推注硫酸鎂,將20ml濃度25%的硫酸鎂與20ml濃度10%的葡萄糖溶液相混合,隨后進行靜脈滴注,并依據血壓變化確定是否進行肌肉注射;降壓治療在收縮壓高于180mmHg或者舒張壓高于110mmHg時進行。合理擴容是指針對嚴重貧血與低蛋白血癥患者進行。利尿劑的使用針對全身水腫、顱內壓升高、肺水腫、急性心衰患者,要觀察患者的神志、意識與肢體活動,記錄其在24小時內的尿量。
護理人員進行的護理,包括臨床觀察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臨床觀察護理:護理人員首先需要進行常規觀察,關注患者血壓與體溫的變化,監測胎心與胎動,定時測量患者體重;其次,需密切關注病情進展,要求為重度患者提供專人護理,不間斷關注患者血壓、呼吸、心率、脈搏、尿液的量與性狀等,查看患者是否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等反應,觀察患者意識是否清醒,查看其對光、聲等的反應,重點關注患者有否伴發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視網膜脫離等嚴重并發癥,一旦發現異常則需通知醫生,立即處理;第三,護理人員應關注用藥情況。應用硫酸鎂時,要觀察患者的呼吸、尿量與膝反射的變化。如果患者呼吸頻次低于16次/分,尿量低于30ml/h,膝反射減弱甚至消失,則為鎂中毒,需立即解毒[3];第四,護理人員需積極觀察患者的產程進展,關注宮縮間歇與持續時間、陰道出血、子宮口擴張情況,臨產期內嚴密監測胎心胎動,盡可能地縮短第二產程;分娩中,如果出現子癇,則需立即采取措施結束分娩。生活護理: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保證其得到足夠的臥床休息,幫助患者取左側臥,減輕靜脈壓迫力度,提升回心血量,促進正常的子宮與胎盤供血;指導患者多攝入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的食物,控制鹽的攝入量,保證每日的熱量與營養供應;定時清潔患者皮膚;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交流,態度要認真和善,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安撫患者及其家屬,鼓勵其配合治療。健康教育;除去以上護理方法,護理人員還需進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指導患者注意保持產褥期衛生,積極配合治療并在產后采取科學的護理手段來照顧新生兒。細致地講解預后知識,要求患者提升對產檢的重視,鼓勵其主動進行孕期保健。
2 結果
經治療與護理,124例患者中,101例接受剖宮產,比例為81.5%,11例接受助產,比例為8.9%, 12例順產,比例為9.6%,臨床效果良好。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屬于妊娠期的特有綜合疾病,該病的危害很大,極易對母嬰健康構成負面影響,屬于引發不良母嬰結局的常見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壓的發病機理較為復雜,醫學界至今未完全探明。通行的解釋是,妊娠高血壓與患者的自身免疫缺陷、血管收縮期內舒張因子的作用以及子宮到胎盤這一連接的供血情況有關。該病患者常常表現出的臨床癥狀是高血壓、水腫與蛋白尿,病情較重時則易于引發抽搐、腎功能衰竭、昏迷、腦血管意外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引發母嬰死亡,對妊娠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本文的研究結論為:針對婦產科妊娠合并高血壓患者,應該充分做好臨床觀察,積極對癥治療的同時,輔以優質的護理服務,強化基礎護理手段,安撫患者情緒,進行密切的產前、產時與產后監護。全面的護理干預包括臨床觀察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妊娠合并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將圍生兒病死率控制在最低水平,降低不良母嬰結局出現的風險,有著極大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雷澤玉.妊娠高血壓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03):113-116.
【關鍵詞】硝苯地平;硫酸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效果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296-02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為妊高征,是妊娠期的重要疾病,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很大影響,該疾病發生的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發生在妊娠20周左右的女性,其發生率也增加到8%[1]。妊娠高血壓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輕度的可出現小腿水腫,血壓輕度升高,嚴重的出現抽搐或頭痛,甚至昏迷。該疾病對腹中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為了有效控制該疾病的影響,可對產婦進行降壓、利尿、擴容以及解痙,臨床上能夠在短時間內降低產婦血壓的有效藥物就屬硫酸鎂了,它對改善產婦抽搐效果明顯,但它對產婦和胎兒的健康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在治療的過程中還需嚴格控制劑量?,F對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治療的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共計70例,均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年齡25~31歲,平均年齡(27.6±2.6)歲;孕周31~39周,平均孕周(36.8±1.8)周;初產婦40例,經產婦3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5例(采用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治療)和對照組35例(單獨應用硫酸鎂治療),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
1.2 診療標準
通過調查顯示,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對于該疾病的確診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以下癥狀為該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依據。(1)頭暈,惡心,上腹疼痛,胸悶、出現水腫以及嘔吐;(2)曾經有過高血壓或者出現慢性腎炎和糖尿病的孕婦;(3)在懷孕前或者孕后20周以內發生抽搐、水腫蛋白尿反應(4)肝功能、腎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發生異常。
1.3 治療方法
對全體參加研究治療的住院患者進行常規血壓和心電監護治療觀察,對照組單獨對患者進行硫酸鎂治療,治療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10mg硝苯地平片進行舌下含服。其中硫酸鎂的使用要符合以下要求:a、將25%的硫酸鎂與5%的葡萄糖分別以20mL和100mL的劑量混合對患者進行1個小時靜脈滴注;b、將兩劑藥的用量分別調至60mL和500mL,混合后進行二次靜脈滴注,流量控制在1~2g?h-1。治療一定要緊密監測患者的用藥方法和用藥反應,鑒于硫酸鎂的特殊性,在用藥之前用鈣劑以防不備之需,當患者產生中毒反應,要及時對患者注射10%(10ml)葡萄糖酸鈣,用藥后隨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以防患者出現其他不良反應。
1.4 觀察指標
對觀察組和治療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觀察,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化、減少產后狀況以及一些列問題的發生。
1.5 療效評價
痊愈:患者先前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懷孕周期超過38周,血壓、水腫和尿蛋白得到有效控制并發生好轉,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控制在155 mm Hg和105 mm Hg以內,有效:患者臨床各項癥狀得到緩解,但未完全消失。無效:血壓等其他癥狀沒有發生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6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平均值±標準差( ),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比較( ,mmHg)
收縮壓 舒張壓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 35 154.1±11.3 133.6±8.5 90.6±9.2 81.4±6.4
對照組 35 154.2±10.8 142.4±8.9 90.7±8.9 87.8±6.8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妊娠結局對比
觀察組的產婦產后出血2例、胎盤早剝0例、早產1例、剖宮產3例,新生兒死亡0例,對照組的產婦產后出血4例、胎盤早剝2例、早產3例、剖宮產5例,新生兒死亡l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發現,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7.14%(34/3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27/35),兩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組 別 n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 35 27(77.14) 7(20.00) 1(2.86) 97.14
對照組 35 20(57.14) 7(20.00) 8(22.86) 77.14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間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疾病發生在孕周期24周的概率較大,其中孕婦表現為血壓升高、出現水腫以及尿蛋白異常為主,少數患者產生抽搐或者昏迷現象,嚴重的可發生死亡,嚴重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臨床治療顯示,在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方面目前主要采用外部治療,主要包括:降壓、保持孕婦鎮靜或者結合相關中醫進行針灸治療等[2]。所有治療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將患者的血壓在短時間內進行降低。保證患者各器官的血液循環流暢,尤其是心腦血液的循環,有效減少其他并發癥,有利于患者的康復。采用降壓藥物對患者進行血液降低,一方面可以降低血壓,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其他器官血流量產生阻礙,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子宮胎盤,胎兒容易產生缺氧造成生命威脅。
硝苯地屬于阻滯劑中的一種,對鈣離子的流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有效控制鈣離子的釋放量的同時,保持血漿內的鈣離子濃度不發生改變,與此同時,患者的血管也發生了擴張,從而促進血壓發生降低。硫酸鎂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改變,第一、主要是因為其鎂離子對患者運動神經末梢具有抑制作用,在此過程中產生了相應的乙酰膽堿,該物質對患者骨骼肌和平滑肌產生作用,從而達到血管擴張的目的。通過鎂離子的相關作用,能夠有效緩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所引起的抽搐現象,有利于患者各器官血液的流通[3];第二、鎂離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管痙攣癥狀,它通過對血管內皮細胞進行刺激,所產生的前列環素對血漿內皮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從而減少患者對血管緊張素Ⅱ感知,最終實現血壓降低;第三、鎂離子對患者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也有影響,能夠減少神經元的相關活動,有效緩解患者病情[4]。另外,鎂離子也要控制在適當范圍之內,濃度偏高可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聯合使用硝苯地平對妊娠高血壓進行治療可實現協同降壓,不僅能夠有效降壓,而且能夠減少鎂離子的副作用,對降低孕婦血壓、提高孕婦和胎兒的安全指數具有重要意義。
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王燕芳.硫酸鎂與硝苯地平在妊高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11):123-125.
[2]朱愛玲,張東紅,王俊霞.MP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監測系統13200例臨床觀察[J].實用醫藥雜志,2013,29(20):3358-3360.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重度子癇;前期;臨床治療分析
孕婦在懷孕前血壓正常,但在懷孕后20w左右開始出現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這一情況往往就是發生子癇的前兆 。子癇是孕婦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幾種常見情況之一,一旦發病,將會影響到孕婦機體內各個器官的正常運作,影響產婦的生產,嚴重時會影響到產婦和胎兒兩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選取74例妊娠期高血壓重度子癇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治療控制過程加以研究分析,提高患病孕婦母子的存活率。其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高血壓重度子癇患者74例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1.4±3.5)歲。其中患者孕期在20~32w有48例,患者孕期大于32w有26例。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孕期特點,對患者進行不同程度的治療,在治療期間需要對產婦進行嚴格的各項指標監控,防止產婦在治療過程中發生其他并發癥。
1.2方法
1.2.1子癇前期等級的劃分 產婦在產生子癇時由于程度的不同會產生逐步嚴重的癥狀,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對患者子癇等級進行劃分。當患者感到頭痛眩暈,并在上腹部有不適感時,測得血壓值>140/90mmHg,尿中蛋白>300mg/d時,劃分為子癇輕度期。患者上腹不適感加重并伴隨持續性頭痛,視力出現模糊情況,檢測血壓>160/110mmHg,尿蛋白2.0g/d,血液中的乳酸脫氫酶含量、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含量均呈上升趨勢時,患者為子癇加重期。當血壓中血壓持續高于160/110mmHg,尿蛋白大于5g/d,同時患者出現頭痛加重、上腹疼痛、視覺模糊不清、抽搐、肺水腫等臨床癥狀,血液指標中血小板開始減少、凝血功能發生障礙,肝細胞功能出現障礙等情況時,患者為重度子癇期。
1.2.2護理方法 根據患者的癥狀情況和子癇等級選擇對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治療。臨床治療方法中主要采用鎮靜、降壓、解痙等,針對患者煩躁疼痛不安的情況可以使用安定和速尿對患者進行鎮靜安神治療。當患者的心率小于100次每分時可采用甘露醇,當患者心率大于110次時,加用西地蘭進行復制治療。對血壓過高的患者(平均動脈壓>110mmHg)進行降壓治療,使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或是硝酸甘油來對患者進行降壓。對抽搐患者進行解痙治療,治療藥物以硫酸鎂為主,可采用在100ml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60ml25%硫酸鎂對患者進行靜滴。同時為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患者的血黏度,可使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ml中加入8ml丹參溶液對患者進行靜滴。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對產婦的各項指標(包括血壓、尿蛋白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和胎兒的狀態(胎動、胎心率、超神檢查)實行嚴格的監控,并根據實際情況來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2.3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判斷指標有:患者的孕期達到或超過35w,并出現上文中提及的重度子癇情況,需要進行終止妊娠。另外在病情發作后經過治療沒有明顯好轉,無法對病情進行控制,此類患者無論孕期為多久,均需要及時終止娠妊。
1.2.4心理護理 由于在治療過程中,產婦和胎兒均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也需要在病情無法控制時進行終止妊娠來保證產婦的安全,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在幫助患者充分了解病情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鼓勵,建立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將一些基本的自檢手段傳授給患者,讓患者在發病時及時察覺,告知相關護理人員,及時進行治療處理。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在接受護理后患者的分娩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其具體內容包括患者孕期是否延長,延長天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并發癥;終止妊娠及正常妊娠的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t檢驗;對比以P
2結果
患者在接受相關護理和治療后,74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孕期延長了接近20d,占患者總人數的44.59%;有15例患者孕期延長了15d,占患者總人數的20.27%;有21例患者孕期延長了10d以內,占患者總人數的28.38%;剩下5例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占總人數的6.76%。在接受治療的74例患者在分娩后,有7例產生嚴重的低蛋白血癥,5例患者產生胎盤早剝的情況,2例患者發生早產情況,發生以上兩種不良反應的患者有14例,占總人數的18.92%。另外有13例患者進行了終止妊娠,占總人數的17.57%,其余61例患者均分娩成功。
3討論
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癥狀的表現形式之一,患者在發病時血壓會明顯升高,并產生蛋白尿,在臨床癥狀上的表現為腹部不適、疼痛、頭疼等,發展到重度子癇還會出現全身痙攣等,導致身體組織缺血缺氧,對患者健康和胎兒生命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 。過去該病癥的治療方法,為保全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往往在有發病征兆時便對患者進行終止妊娠,導致胎兒死亡率極高 。隨著現今醫學條件以及人們對于該病癥認知度的提高,人們開始對妊娠高血壓重度子癇患者進行監控并進行適當的治療,在情況迫不得已、患者病情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再采取終止妊娠的手段 。在這一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幾項重要指標(血壓、肝功能、血液常規檢查、凝血功能、神經中樞功能等)進行全程的監控,隨時觀察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過程中,部分產婦出現了一些妊娠高血壓相關的并發癥,但所占比例不高,有13例患者由于病情加重終止妊娠,占總人數的17.57%,剩下患者均順利生產,可見在對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進行相關的治療和控制能夠取得明顯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馮晶瑾.血清微量元素在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中的測定及臨床意義[D].山西醫科大學,2013.
[2]朱錦明,李敏,李蕾,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清、臍血及胎盤組織中熱休克蛋白70的表達及其意義[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9):676-680.
[3]楊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類及診斷的再認識[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6):401-403.
方法: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選擇29例患者,她們的平均年齡在25-41歲之間。從孕婦的生活、心理、胎兒的監護等多個方面對孕婦進行產前的教育工作。
結果:利用統計學方面的知識對產前的健康教育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有效性研究。其中有2例孕婦順利分娩,有27例孕婦適時地采取了手術分娩,新生兒沒有一個死亡。
結論:在產前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健康教育,對于母嬰的生命安全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前健康教育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2)11-0092-02
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是當前對母嬰安全影響最為嚴重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表現是:蛋白尿、高血壓以及水腫,癥狀嚴重的孕婦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現象,是致使圍產期母嬰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時期加強對產前的健康教育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的影響,將有助于提升母嬰的生命安全,有助于降低孕婦并發癥的出現。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本組所研究的29例孕婦患者是從醫院收治的病例中選取出來的,她們的年齡在25-41歲之間。孕婦的孕周為32-41周,其中經產婦有21例,初產婦有8例。在B超檢查的過程中有18例孕婦屬于Ⅱ度水腫,有6例孕婦在檢查過程中存在尿蛋白,有11例孕婦屬于Ⅲ度的水腫。
1.2方法。對這29例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相應的產前教育,如飲食指導,心理疏導,休養環境,胎心監護等。使得孕婦可以在產前充分了解圍產期間的一些保健知識。護士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語氣與姿態,講解內容要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2結果
利用統計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產前的健康教育所帶來的影響進行有效性分析與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經過對這29例孕婦進行產前的健康教育,其中有2例孕婦順利分娩,有27例孕婦適時地手術分娩,新生兒沒有一個死亡。孕婦以及孕婦家屬對醫院護理效果十分滿意,所有孕婦與新生兒都順利出院。
3討論
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是當前導致孕產婦發病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是:蛋白尿、高血壓、水腫,更為嚴重的是產生頭疼、頭暈、惡心、嘔吐、視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癥狀。因此,在產前對孕婦進行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降低孕產婦在圍產期期間的恐懼心理,而且有助于提升母嬰的生命安全。
在圍產期期間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患者進行產前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是采取措施進行飲食方面的干預,即積極引導孕婦進行合理膳食,在圍產期期間多食牛奶與雞蛋等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與食物。對于全身有水腫的孕婦,要限制其鹽的攝入量,以免患者出現水鈉潴留癥狀。
其次是采取措施進行心理護理,為孕婦創造溫暖、舒適、安靜、安全的就醫環境。如保持病室安靜,光線柔和,減少探視等措施。并針對圍產期孕婦特有的一些癥狀對孕婦講解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相關的理論知識與預防措施,以安撫孕婦消除緊張、恐懼情緒。同時護理人員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語氣與姿勢,語言要通俗易懂、貼近生活,使得孕婦可以在短時間內消除對醫院陌生環境的戒備心理,在最大程度上配合治療及護理。
三是要做好胎兒的監護工作,這是由于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的全身小動脈都處于一種痙攣的狀態,胎盤給胎兒所供給的血氧量較少,極易出現胎盤早剝或者胎兒在子宮內窘迫等問題。因此,護理人員要囑咐孕婦要采取左側臥位的方式進行休息。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孕婦子宮胎盤中的血液循環,并降低孕婦下腔靜脈的壓力,從而增加孕婦腎血的流量與水腫的程度。隨時監測胎心音變化,指導孕婦正確數胎動,必要時給孕婦吸氧,每天兩次,每次半個小時。
四是要采取措施對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進行分娩指導,在這段時間內對孕婦與孕婦家屬進行分娩前的指導,有助于降低孕婦與孕婦家屬的心理負擔。對她們講解圍產期期間與手術期間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及采取這些措施的臨床意義,爭取在最大程度上獲得孕婦與孕婦家屬的信任。
本組所研究的29例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對她們進行產前的健康教育,其中有2例孕婦順利分娩,有27例孕婦適時地手術分娩,新生兒沒有一個死亡。這充分表明對孕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尤其是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與研究意義。
參考文獻
[1]盧桂英.妊娠合并高血壓綜合征孕婦產前的健康教育[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7(01):132-134
[2]關義瓊.10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3):87-90
[關鍵詞] 硫酸鎂;硝苯地平;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 R714.24+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5(a)-0041-03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nifedipine combine with magnesium sulf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LIU Bao-hua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People′s Hospital of Shaodong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Shaodong 422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ifedipine combine with magnesium sulf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nifedipine with magnesium sulfate,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only magnesium sulfate was adopted.The clinical efficacies in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symptoms in both groups were greatly improved.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hich display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Key words] Magnesium sulfate;Nifedipine;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女性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通常在妊娠20周以后發生,發生率在8%左右[1]。抽搐、昏迷、水腫以及高血壓等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也是圍生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臨床中,一般采用降壓、利尿、擴容及解痙等治療方法來控制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其中硫酸鎂為首選藥物,其可有效降低產婦的血壓,避免其出現抽搐現象,但硫酸鎂在臨床使用中有較多的局限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母嬰健康[2]。本院在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時,使用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取得顯著療效,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其中初產婦70例,經產婦3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觀察組給予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治療,對照組給予硫酸鎂治療。其中,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4~30歲,平均26.5歲;孕周為30~38周,平均34.5周。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3~32歲,平均27歲;孕周為31~42周,平均35周。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療標準
患者均有以下臨床癥狀:眼花、頭痛、惡心、胸悶以及高血壓和水腫等,伴有慢性腎炎、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病史,孕前及妊娠20周以前出現水腫、蛋白尿以及抽搐和高血壓等癥狀。肝腎功能異常,同時伴有相關癥狀,如凝血功能異常等,均可以確診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肌內注射治療,25%硫酸鎂20 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然后將25%硫酸鎂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 ml中,靜脈滴注,滴速1~2 g/h[3]。在滴注過程中,檢測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必要時還可將2 ml 2%利多卡因與20 ml 25%硫酸鎂混合肌內注射。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硝苯地平,10 mg/次,3次/d[4]。
1.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好轉,孕周持續>38周,血壓控制,收縮壓<155 mm Hg,舒張壓<105 mm Hg,水腫以及尿蛋白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血壓降低[5],水腫及尿蛋白得到改善,但還未完全恢復;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血壓無降低或升高,水腫以及尿蛋白無改善或者加重。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可出現羊水過多、葡萄胎、多胎以及糖尿病,且臨床癥狀較復雜,以抽搐、昏迷以及心力衰竭等相關癥狀為主,此外,高血壓、蛋白尿以及水腫等是其主要臨床癥狀[6]。臨床中多采用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臨床研究日趨成熟,本院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多聯合使用硫酸鎂與硝苯地平,臨床療效顯著。
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治療中,硫酸鎂為最主要的治療藥物之一,此藥有較好的解痙效果,在實踐中有較顯著的臨床效果[7-8],其可有效解除小動脈痙攣,明顯改善子宮、心臟以及腦部等重要器官的血供情況,不僅可以治療抽搐,還可以起到有效預防的作用,具體作用機制如下:硫酸鎂可以有效降低腦細胞耗氧量,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從而對腦部代謝起有效的改善作用。通過干擾乙酰膽堿,來有效約束神經末梢的敏感度,避免相互傳導作用發生于神經與肌肉中,對血管痙攣起抑制作用;同時可有效降低血漿內皮素含量,可有效增加血管內前列環素的含量,從而擴張血管[9],機體受血管緊張素的影響也隨之降低;促進機體的氧代謝,母嬰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度也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強化。同時,硫酸鎂對平滑肌起松弛作用,可改善胎盤內的血流量,使胎盤功能得到強化。同時硫酸鎂還可以有效降低顱內壓,避免孕婦出現抽搐癥狀,從而改善胎兒的狀況。
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中,單獨使用硫酸鎂,雖也可取得一定療效,但可出現較多不良反應,因而在治療過程中,多聯合使用硫酸鎂與硝苯地平,可以顯著增強臨床療效,并大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硝苯地平為第一代鈣離子拮抗劑,可以有效抑制細胞釋放鈣離子,并且阻斷鈣離子進入平滑肌及心肌細胞中,從而大大減少心肌能量和氧的消耗量,降低心肌收縮力,對支氣管平滑肌以及血管的收縮力和興奮性起較好的抑制作用,同時還可擴張血管,解除血管痙攣[10],因此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硫酸鎂有顯著的降壓效果,但如使用過量的硫酸鎂,可產生強烈的降壓作用,同時較高濃度的鎂離子可直接抑制延髓中的呼吸中樞,抑制正常呼吸,對母嬰生命造成威脅。硝苯地平與硫酸鎂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充分發揮兩種藥物各自的優勢,且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得到改善,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為80%,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燕芳.硫酸鎂與硝苯地平在妊高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療,2013,32(11):123-125.
[2]李桂香.硫酸鎂與硝苯地平聯合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裝備,2013,10(9):98-99.
[3]石少平.硫酸鎂與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療效[J].當代醫學,2013,19(3):98-99.
[4]王學珍.硫酸鎂在妊高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7):43-46.
[5]王九麗,秦小娟.硫酸鎂及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84例療效比較[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22(1):32-35.
[6]梁一青.硫酸鎂及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3,(8):54-56.
[7]王琦,安波.硫酸鎂及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5):87-88.
[8]歐蘭芝.硫酸鎂與硫酸鎂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妊高癥的療效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1,2(30):56-58.
[9]張翠紅.硝苯地平、硫酸鎂聯用治療妊高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8):67-68.
【摘要】目的:探討防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減少并發癥、降低孕產婦及胎兒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35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進行分析。結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發生率占同期住院產婦的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5.3%,孕產婦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的3.03%,圍生兒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的6.1%。結論:加強孕期保健宣教,早期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從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發生率。對嚴重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適時終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產婦和圍生兒的病死率,減少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 心力衰竭 ; 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4.24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174-02
妊娠期高血壓性心衰是在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基礎上發生的以心肌損害為特征的心衰癥候群,是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既往無心臟病癥狀及體征,突然發生以左心衰竭為主的全心衰竭,約占妊娠合并心臟病的5%,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中約有4%發生此?。?]。其發病隱匿、病情兇險,早期癥狀易被忽視,處理上與一般心衰有所不同,早期診斷、正確處理極為重要。它嚴重威脅著母嬰安全及健康?,F將我院5年間收治的35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分析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4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產婦8469例,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657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35例,發生率占同期住院產婦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5.3%。年齡23~40歲,平均28.6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14例。孕周
1.2 診斷標準
1.2.1 早期心力衰竭[2]:①輕微活動后即出現胸悶、心悸、氣促;②休息時心率>110次/min,R>20次/min;③夜間常因胸悶而坐起呼吸;④肺底部少量持續性濕音,咳嗽后不消失。衰竭①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臥位性咳嗽,甚至咳淡紅色泡沫痰;②發紺;③交替脈;④左室和/或左房擴大,心率增快,心率≥110次/min;⑤舒張期奔馬律;⑥兩肺濕音,伴或不伴哮鳴音;⑦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
1.2.2 臨床表現:35例患者均有休息狀態出現胸悶、氣急、不能平臥或端坐呼吸,心率>110次/min,舒張期奔馬律5例,肺動脈瓣第二心音亢進23例,21例心尖部聞及Ⅱ~Ⅲ級收縮期雜音;一側或兩側肺底部持續濕音,有哮鳴音9例,血壓210~165/110~125mmHg(1 mmHg0.133 kPa),尿蛋白(+ )~( ++)。31例X線示心影增大和肺水腫,35例均符合心力衰竭標準。
1.2.3 心衰發作誘因:并低蛋白血癥30例,產前貧血15例,心衰發作前水腫31例(嚴重水腫20例),使用硫酸鎂負荷量時誘發心衰2例,使用白蛋白及紅細胞等擴容治療6例,雙胎妊娠2例,繼發于肺部感染2例。
1.3 產前檢查情況:從未產檢14例,產檢7次5例。院前發生心衰者均為從未產檢或產檢發現血壓高,未遵醫囑復查或住院治療者。
2 結果
2.1 治療經過:明確病因,積極治療,讓患者半坐位或坐位,雙下肢下垂,面罩吸氧,限鹽飲食。積極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在應用硫酸鎂的基礎上,應用酚妥拉明20~30mg靜點,根據血壓調整滴數。利尿用速尿20~40mg,4~6h 1次,酌情用鎮靜劑。強心用西地蘭0.4mg,4~6h重復使用。重度貧血患者心力衰竭糾正后少量輸血糾正貧血。存在呼吸道及肺炎的患者抗感染治療。在心衰控制后24~48h終止妊娠,32例行剖宮產術,3例經陰道分娩,其中陰道助產2例。
2.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對母親及圍生兒的影響
2.2.1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對母親的影響:本組35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孕婦,32例住院期間經積極搶救,均平安渡過分娩期及產后2周,僅1例死亡,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患者的2.9%。
2.2.2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對圍生兒的影響:胎兒37例,早產10例占27%,宮內生長遲緩5例占13.5%,宮內窘迫6例占16.2%,圍生兒死亡2例占5.4%。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時全身小動脈痙攣,心肌血供不足;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負荷過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平衡失調,體內水鈉潴留,加重心臟負荷;貧血,低蛋白血癥致血滲透壓降低,誘發肺水腫和心衰。妊娠期血容量逐漸增加,至妊娠晚期血容量增加30%,心臟負荷增大,相應的左心室排血量明顯增加,但在妊高征時,由于全身小動脈痙攣,左心室負荷加重,如血液黏滯度增加,將對心臟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冠狀動脈痙攣,使心肌缺血,心臟間質水腫,嚴重者可發生出血性心肌變性。左心室負荷過度增加,則導致心力衰竭。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屬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兒生命,心力衰竭始終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3]。本組35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孕婦,32例住院期間經積極搶救,均平安渡過分娩期及產后2周,僅1例死亡,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患者的2.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母體對胎兒的血液供應減少,導致胎兒缺氧和生長遲緩,易致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本組35例中產胎兒37例,早產10例占27%,胎兒宮內生長遲緩5例占13.5%,胎兒窘迫6例占16.2%,圍生兒死亡2例占5.4%。所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和不良妊娠結局密切相關,提醒一定要加強孕產婦保健的宣教,及時發現和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的發生,對于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臟病癥狀如活動后心悸、氣短、夜間胸悶不能平臥,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發紺、咳嗽、咳泡沫血痰等表現時一定要及時到有救治條件的醫院就診,為搶救贏得時機,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并發癥的發生,降低新生兒窒息和圍生兒病死率。
重視妊娠高血壓性心衰的易患因素,及時認識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現:(1)輕微活動后出現胸悶,心悸,氣促;(2)休息時心率超過110次/分,呼吸頻率超過20次/分;(3)夜間常因胸悶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鮮空氣;(4)肺底部出現少量持續性濕音,咳嗽后不消失。對有以上表現者及時完善胸片,心電圖及心臟彩超等檢查明確診斷[2]。本組病例提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本身或合并貧血、低蛋白血癥、嚴重水腫、多胎妊娠、呼吸道感染等均是妊娠期高血壓性心衰的易患因素。對有易患因素者嚴禁擴容,對有擴容指征或需輸血者必要時輸血或輸白蛋白前或后予利尿治療。在發生心衰之前,常有干咳,尤以夜間為甚,但易被誤認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而延誤時機[4]。因此,對所有妊娠高血壓,特別是合并以上易患因素者,如有咳嗽,應完善相關檢查,明確是否為心衰早期或呼吸道感染,更應警惕兩者合并存在的可能。對有心衰易患因素者慎用硫酸鎂解痙,因鎂離子為鈣離子拮抗劑,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心肌收縮,中毒量可致傳導阻滯,且硫酸鎂負荷量使用速度較快,易誘發心衰。
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的重要治療措施之一是及時終止妊娠。妊娠高血壓性心衰為妊娠期特有,隨妊娠繼續,病情會日漸加重,經治療后病情好轉為暫時的,終止妊娠為最有效的去除病因的措施。因而對高?;颊呒坝性缙谛乃セ颊呒皶r終止妊娠,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是預防及治療的關鍵所在。分娩時,子宮收縮及屏氣時腹壓升高和全身肌肉收縮使回心血量增加,周圍阻力升高,而胎兒娩出后腹壓驟降使血流涌入心臟血管,同時橫膈下降,心臟復位,這些變化使血流動力學發生劇烈變化,可能再次誘發心力衰竭,所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患者,不宜經陰道分娩。剖宮產可以避免以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連續硬膜外麻醉也可降低周圍的血管阻力,均能減少心臟負擔,同時配以心電監護,能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其結果較陰道分娩者明顯改善預后。故當心力衰竭癥狀有所改善后應考慮剖宮產終止妊娠,如孕周小,也應以孕婦為重,術后要妥善處理早產兒。本組35例中32例行剖宮產術占91.4%。若患者及其家屬不愿意剖宮產終止妊娠而經陰道分娩,應用心電監護及嚴密觀察下實施,如果經陰道分娩確實困難,應說服患者及家屬盡早剖宮產
結束分娩。無論經陰道分娩或剖宮產結束分娩,必須注意產后子癇、產后出血和感染的發生及防治。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臟病的病理特點為心排血量降低和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治療原則是降低心臟負荷,增強心肌收縮力和全身各臟器的血液灌注,控制心力衰竭后及時終止妊娠, 適時終止妊娠對已發生心衰,肺水腫者,治療應在擴血管基礎上強心、利尿,慎用硫酸鎂,心衰控制后6~8 h終止妊娠,因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胎肺提前成熟,即使32~34周,應以孕婦為重,選擇剖宮產為宜,以防再次發生心衰[5]。術后使用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妊娠高血壓疾病伴貧血或低蛋白血癥者,心臟可有低排高阻變化,當有呼吸道感染時,極易發生心衰。產后3d心臟負擔重,若無明顯失血,一般24h輸液控制在500~1000 mL為宜[2]。硫酸鎂作為基礎用藥,同時選用酚妥拉明擴張血管,及時強心利尿。
總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是產科的嚴重并發癥,常危及母嬰生命安全,產科醫生必須提高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的認識。重視妊娠高血壓的防治加強對孕產婦孕期知識的宣傳,提高孕產婦對妊娠期疾病的重視,定期產檢,對產檢者孕期進行飲食營養的指導,預防營養不良致貧血。及時發現并治療妊娠高血壓疾病,防治低蛋白血癥。早期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從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發生率。對嚴重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適時終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產婦和圍生兒的死亡率,減少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家福,呂新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心功能衰竭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10):589
[2] 樂杰.婦產科學. 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1
[3] 全國孕產婦監測協作組.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結果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11):64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88例,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4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在24~4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21±2.25)歲,其中經產婦24例,所占比例為54.55%;初產婦20例,所占比例為45.45%;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在22~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14±2.41)歲,其中經產婦26例,所占比例為59.09%;初產婦18例,所占比例為40.91%。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優質護理方式進行干預。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
1.4評價指標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無不良反應情況發生,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有效: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無不良反應情況發生,患者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朝著更加嚴重的趨勢發展,發生不良反應情況。
1.5統計學方法對上述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1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7.27%;觀察組患者顯效23例,有效2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73%,兩組患者的相關結果經統計學分析后發現,c2=8.42,P=0.004,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在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方面,對照組軀體功能評分為(76.59±3.25)分,心理功能評分為(78.95±3.64)分;觀察組軀體功能評分為(85.16±4.98)分,心理功能評分為(88.64±5.67)分。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英文名稱為hypertensivedisordersinpregnancy,是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壓情況的發生大多集中與妊娠20周和生產后的兩周,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孕婦產生妊娠期高血壓情況的幾率約為10%。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水腫、尿蛋白含量上升高、視力模糊、頭痛、上腹痛等癥狀。在臨床中此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并不十分明確,但是醫學界普遍認為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子宮胎盤出現出血、羊水過多等情況,這樣會使宮腔的壓力增高,進而導致胎盤血流速度減慢、血流量減少的情況;2、免疫遺傳因素會使妊娠期高血壓情況發生的幾率大大提高;3、在妊娠期間前列素分泌減少也會增加患有妊娠期高血壓情況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