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妊娠高血壓評估高風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健康體檢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可將人群分為低風險人群、高風險人群和慢病人群。而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阻止風險人群向慢病人群轉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整體提高國民健康素質,降低疾病風險。
低風險人群:指健康評估為發現健康問題和低健康風險的群體。通常以年輕人為主,有可能存在生活方式及心理壓力問題,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使該群體遠離不良的行為方式,減少或推遲患病危U因素的發生。一般在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的飲食及運動方案、保持健康體重、戒煙限酒、調整心理狀態等方面做指導和建議。
高風險人群:指經過風險評估存在明顯的高危因素,并需要立即改善健康狀況的群體。如肥胖、吸煙、高脂血癥、代謝綜合征等。高風險人群需要密切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高風險人群可以按以下情況具體來分。
1.根據年齡: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多發病,青壯年可能有傳染病、早期代謝綜合征、癌癥等。老年人為各器官功能減退、心腦血管疾病、癌癥、代謝性疾病等。
2.根據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及某些癌癥有家族性遺傳傾向等。
3.根據既往史或既往檢查異常發現,選擇必要的復查:例如乙肝病史、既往檢查發現有肝血管瘤、腎囊腫等。
4.根據職業:計算機工作者、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一族的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肌肉、關節酸痛、頸椎和腰椎患病率明顯增高,還會有眼睛發干、頭疼,煩躁,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癥狀。
教師由于粉塵對肺部和咽喉部的刺激,以及長期站立和不良坐姿對腰椎、頸椎有影響,應該關注這些方面的問題。
司機是高血壓、噪聲性耳聾、視力疲勞綜合征、胃病、頸椎病、前列腺增生的高發人群。同時由于汽車尾氣含有鉛、乙苯胺等強致癌物質,會使人體細胞受到損傷。
銷售人員飲食常常不規律、飲酒量大,易造成消化道疾患。
許多工作需要長期保持某種固定姿勢,容易產生局部疲勞、勞損甚至職業病。如果工作間灰塵粉塵多、環境嘈雜、接觸化學制劑,接觸輻射物質等都應進行定期的相關職業病的檢查。
5. 根據需求:婚前檢查、孕前檢查、入職檢查等。
慢病人群:指有明確的疾病診斷,需要通過健康管理得到有效控制,減少疾病的進展和并發癥出現的人群。
如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腎臟病、腫瘤等疾病,首先需要在專業醫師診療下,使所患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同時要對影響慢病控制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進行全面糾正改善,采用綜合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延緩疾病的發展進程,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品質和生活質量。
吸煙、飲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缺乏體力活動、不良的心理精神因素、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遺傳因素、年齡、性別…都是慢性病致病的危險因素,定期復查,合理干預和控制,可防止慢性病并發癥,防止致殘,延長生命。
這些體檢誤區,小心別陷進去
很多人對于體檢存在認識誤區,如認為體檢是老年人的事;一次體檢可以保三五年無憂;體檢只選貴,只認“高精尖”項目;每年的體檢方案都是一樣的等等。下面這些就是人們針對體檢認識的常見誤區。
誤區1:一些檢查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盡量不要查;一些檢查不重要,可以不做。
聽說X線檢查對人體有害,擔心輻射,一些人便拒絕相關射線檢查,就可能錯過了治療肺癌、肝癌、腎癌、乳腺癌的最佳時機。實際上,除了女性妊娠期不宜檢查外,一年一兩次X線檢查,輻射劑量遠遠低于國際上規定的人體器官可接受的射線劑量標準。有些人體檢時會放棄一些自己認為不重要的檢查項目,例如身高體重、耳鼻喉科、眼底檢查、指診等等。實際上BMI(體重指數)是判斷代謝綜合征的重要指標;指診篩查低位直腸腫瘤簡單、直接;眼底視網膜是全身惟一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狀況對全身系統性疾?。ㄈ?a href="http://www.shiyuli.com/haowen/293063.html" target="_blank">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重要。
誤區2:腫瘤標志物指標高一定就是有腫瘤。
腫瘤標志物是體檢的重要內容,但腫瘤標記物缺乏特異性,腫瘤標記物升高不代表已經患了腫瘤。腫瘤標記物的輕微升高受很多因素影響,在抽煙、感染、良性疾病等情況下,腫瘤標記物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所以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進行嚴密隨訪,不必恐慌。
誤區3:體檢沒發現問題就萬事大吉了。
常規的健康體檢是篩查陽性結果,體檢大夫在體檢報告中所簽署的意見,僅限于本次體檢結果及從前體檢報告的綜合分析。千萬不要覺得體檢合格就萬事大吉,一些隱匿復雜性疾病用常規的健康體檢篩查十分困難。
誤區4。體檢報告看不看無所謂。
拿到體檢報告不代表體檢的結束。體檢報告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給出健康改善建議,提醒在飲食起居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危險因素清單,挑出體檢結果中的危險數字,指出可能產生的后果。醫生還會綜述體檢各項指標,對患病風險評價,給出密切觀察及診治意見。
做好充分準備,不讓外因影響結果
飲食:體檢前3天禁食紅肉(豬、牛、羊肉)及動物內臟;體檢前日晚餐宜清淡,限酒,忌高脂肪及牛奶、豆漿等容易引起脹氣的食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晚10點后禁食;體檢當日晨禁食禁水。
高血壓、心臟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晨起可以用少量溫水(少于100ml)送服藥物,對抽血及檢查結果影響很小。糖尿病人請將平時服用的藥物攜帶備用。
著裝:女士不化妝、不戴首飾,不宜穿連體衣裙、連及帶有鋼托的內衣,要穿便于檢查的分體衣服。
婦科體檢檢查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同房、不要使用任何陰道藥物。
做胸部X片、CT檢查,應將頸部飾物和胸背部金屬物去除(如項鏈、鑰匙、拉鏈等),不穿有金屬、亮片飾物的衣服。衣服不能太厚,可以穿薄襯衣。
如果做核磁共振檢查,禁止佩帶首飾、手表、手機等金屬物品。
留取尿標本需要保持外陰清潔,并留早上新鮮中段尿。女士應避開經期。
便潛血檢查要用潔凈標本瓶,提前留取24小時內的便標本。如大便有黏液或血液,應注意選取黏液及血液部分,以便提供準確信息。
妊娠期禁止進行放射線、骨密度檢查,備孕者建議不做放射線和骨密度檢查。
抽血、腹部B超及13C吹氣試驗應在空腹狀態下進行。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兒在消化道、心血管、神經、泌尿和肢體等系統結構或功能的先天發育異常,它常常是嬰兒出生一年內致死的首要原因。
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原因大約有四類;
遺傳因素父方或母方的異常染色體遺傳給子代,造成胎兒的染色體結構異常。
母體因素母體營養缺乏或營養過剩都可以造成胎兒的發育異常。如母親蛋白質攝入量不足或血糖高,可以造成胎兒大腦發育不良、先天性白內障;孕婦葉酸的缺乏也會造成胎兒中樞系統的發育畸形。
藥物因素在受孕后的18天到12周,母親所用藥物可能會造成胎兒畸形。如祛痘化妝品中的異維甲酸、抗癲癇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降壓藥物如開普同等,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的影響。
物理化學生物因素受精卵形成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或生物原因均可能引起的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物理的致畸因素有放射線、噪聲、高熱等。孕婦早期用電熱毯,睡熱炕頭是胎兒致畸最常見的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指孕婦罹患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微生物感染?;瘜W因素則是指孕婦接觸有害或有毒化學物質,如殺蟲劑、裝修房屋的甲醇等。
什么是新生兒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
病因預防,針對病因進行孕前干預,孕婦在孕前三個月進行遺傳咨詢,合理營養,適度運動、工作休息,必要時接受心理輔導等。
二級預防
產前診斷,懷孕后通過不同的手段檢查,發現有異常的胎兒,可以終止妊娠,防止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出生。二級預防包括孕期篩查檢驗和確診檢驗。
我國規定在懷孕16~20周前行血清學檢驗,進行胎兒畸形篩查,評估畸形的風險系數。
如果大于正常,就要做羊水穿刺以抽取胎兒的體液或細胞檢查,排除胎兒的染色體和代謝異常。
三級預防
指對已經造成的先天缺陷進行矯治,包括胎兒和新生兒的手術及藥物治療。前者是指給宮內的胎兒進行治療,如胎兒鏡下胎兒手術,超聲指導下介入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后者是指胎兒娩出后對新生兒實施的外科和內科治療。
對宮內胎兒和新生兒的矯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患兒的先天缺陷,降低成人后的致殘等級。
胎兒死亡和胎兒畸形有哪些原因?
胎兒死亡的原因包括兩方面的因素,母體系統性疾病和胎兒自身因素。母體系統性疾病,常見的有母體糖尿病和高血壓,控制不滿意的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有可能造成胎兒死亡,孕前和妊娠相關性的結締組織疾病及任何會引起母體敗血癥和低灌注的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胎兒死亡。
造成胎兒宮內死亡的胎兒因素有:細菌或病毒的感染;胎兒免疫性溶血疾病;臍帶意外,包括脫垂、血栓、繞頸束勒或打結、扭轉;代謝紊亂;遺傳性疾病等 。
任何造成新生兒出生缺陷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胎兒畸形或胎兒宮內死亡。
懷孕之前要做好哪些工作?
既然很多因素可以造成胎兒的先天缺陷,育齡期的夫婦應該怎樣做才能盡可能地降低子代的出生缺陷呢?
首先,在懷孕前三個月,夫婦應該先到醫院做孕前咨詢,這也是預防出生缺陷的一級預防。孕前咨詢的內容包括遺傳咨詢以及必要的心理輔導等,向醫生提供雙方的既往病史,完成必要的體格檢查、婦科檢查以及一些化驗檢查,如血、尿的常規化驗、血液生化檢查和一些免疫學檢查。
其次孕前及孕期平衡膳食和健康飲食是減少妊娠并發癥的重要手段,飲食多樣化,不偏食,不厭食,同時要避免營養過剩,如高脂、高糖飲食。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避免孕早期感冒。力求戒煙戒酒。
雖然妊娠的結局是母體、胎兒和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很難將妊娠結局歸結于某一種特殊干預,但科學研究已清楚的證明孕前咨詢可以改善妊娠結局。
孕前必須打風疹疫苗嗎?
風疹感染對于成年人和兒童而言,通常是一種較輕的疾病,然而胎兒感染則可能是極其嚴重的。
先天性風疹綜合征可表現為一過性異常,包括紫癜、脾腫大、黃疸、腦膜炎、血小板減少癥,或表現為永久,例如白內障、青光眼、心臟病、耳聾、小頭畸形和精神發育遲緩。此外,遠期后遺癥可能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異常、青春期早熟及進行性風疹腦膜炎。
所以在孕前三個月打風疹疫苗可以預防孕期風疹的病毒感染,也是出生缺陷的一級預防。
孕婦如何正確補充葉酸?
對所有打算懷孕的婦女推薦補充葉酸,準確地講是孕前3個月開始口服,直到懷孕后3個月,0.4毫克/天。妊娠期胎兒神經管缺陷風險增加的孕婦更是需要提供持續的葉酸補充。補充葉酸有利于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腦脊膜膨出。我國已經開始對農村相關育齡婦女實施免費口服葉酸6個月。
懷孕期間如何做B超?
常規的超聲篩查的優點包括:確定孕齡、妊娠晚期估計胎兒體重、減少過期妊娠引產率、檢測多胎妊娠和胎兒生長受限、以及鑒別胎兒畸形。
早孕期沒有特殊情況不推薦常規超聲,除非出現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但如果需要確定孕齡,可以在8~13周進行超聲檢查,這時候孕齡=胎兒頂臀徑+6.5。另外8~13周時的超聲檢查亦可以通過測量胎兒頸后透明帶寬度,來篩查胎兒染色體畸形――唐氏綜合征。
孕中期24~28周可以用超聲篩查胎兒形態畸形。
32~34周超聲可以估計胎兒大小,排除胎兒生長受限、胎盤前置等,同時可以發現一些晚發的胎兒畸形如多囊腎、腎積水等。
38周分娩前的超聲可以確定胎兒的生物物理評分、胎兒體重的估計、胎盤成熟度測量、羊水量測量等。
哪些孕婦需要做染色體檢查?
一個異常的胎兒表型可以有環境因素、染色體異常、特殊的基因、或更復雜的遺傳機制所引起的。對于大多數的夫婦來講,發現胎兒異常是意料之外的事,但是有些提示胎兒高風險的因素是可以發現的,有以下情況的孕婦建議做染色體檢查:
以前有一個單基因遺傳疾病影響的孩子;
有單基因疾病家族史;
超聲檢查時發現胎兒結構異常;
有復發性流產的病史:即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的流產;
女方年齡≥35歲,男方年齡≥40歲的夫婦中流產風險最高,胚胎染色體異常的幾率增加,復發性流產的夫婦咨詢時,做夫婦雙方的染色體檢查。
高血壓女性懷孕應注意什么?
慢性高血壓的婦女,懷孕后可能會使原來的病情惡化或合并子癇前期,額外的藥物治療和醫源性早產也增多。應該進行檢查以尋找高血壓的明顯原因,并評估腎臟和心臟功能。大多數婦女原發性高血壓,如果在妊娠前發現了病因應進行正確的處理。
妊娠糖尿病會影響胎兒嗎?
答案是肯定的。
胚胎對高血糖血癥的致畸作用特別敏感,糖尿病妊娠中發生的神經管缺陷、心臟和腎臟畸形幾率常多至2~5倍。罕見畸形,如骶骨發育不全和無腦兒在重度糖尿病婦女的胎兒中也很常見。母親空腹血糖升高可增加最后4~8周胎兒死亡的危險,統計表明妊娠糖尿病將會使胎兒死亡率增加。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妊娠結局;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435-02
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在6%-7%,我國每年約有120萬-140萬孕婦受到妊娠糖尿病的困擾,對母嬰健康都存在極大的危害。對孕婦來說,它可導致高血糖、高血壓、泌尿道感染、頭痛、早產等,大約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后還會轉變為慢性2型糖尿??;對小兒來說,可能引起胎兒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血糖過低及呼吸窘迫、死胎、羊水過多、胎兒巨大,而且日后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危險性也很大[1]。本文旨在探討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對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糖尿病產婦90例,其中初產婦72例,經產婦18例,年齡23~35歲,平均(28.6士2.6)歲,孕2-42周。入組病例的診斷符合中華醫學關于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1]。將該組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的年齡、孕周、孕產次及孕期增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對照組未實施孕期管理,干預組實施孕期管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分餐:根據營養科醫生的建議,把全天進食的總量,由原來的每天三頓,變成每天5-6頓,其中三頓主餐,3頓加餐。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孕婦在分餐后,血糖水平會明顯下降。②監測血糖:經常測定空腹和餐后2h的血糖。孕婦的空腹血糖一般不會高。一般血糖越高的患者,血糖測定的次數越多;血糖略高者,每天測定1次也就夠了。如果餐后血糖多次在5-7mmol/L。如果多次在7-10mmol/L,應該可以選擇用胰島素治療。如果多次大于10mmol/L,那么,強烈建議您選擇胰島素降低血糖治療。注射胰島素很方便,每頓飯前注射一次即可。幾乎沒有疼痛的。如果已經注射胰島素,那么應該和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即使根據血糖調整胰島素用量。一般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血糖會逐漸升高,胰島素用量也會逐漸增加,患者不必過度擔心。③適當運動:在餐后進行適量的散步,步行20-40分鐘,有助于餐后血糖下降。
1.3 評價指標:比較兩組產婦的圍生期并發癥和新生兒結局,其中:①產婦圍生期并發癥:剖宮產、妊高征、羊水過多、產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五個方面。②新生兒結局:巨大兒、胎兒窘迫、死胎、高膽紅素血癥、胎兒畸形五個方面。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統計學處理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率的檢驗采用卡方檢驗,P2.結果
2.1 兩組產婦圍生期并發癥比較,(見表2)。
2.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見表3)。
3.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婦女在懷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懷孕期由于機體代謝的變化才發生的血糖過高,通常發生在妊娠的中、晚期。婦女在懷孕期間如果血糖過高不僅對孕婦有害更重要的是對胎兒還會構成嚴重的近、遠期的影響[2]。如妊娠中、后孕婦血糖高可以引起胎兒血糖過高,胎兒胰島細胞負擔過重,導致胎兒在宮內的過度發育,形成巨大兒等,而且這些胎兒遠期發生糖尿病、肥胖的機會明顯增加。目前,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由原來的不到3%上升到7%左右。超過4公斤的巨大兒出生率也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3%攀升到7.4%。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妊娠期糖尿病會威脅孕婦的身體健康[3]。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在產后5-10年內有1/3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正常情況下,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為15%),1/3的人糖耐量異常,1/3的人在干預下恢復正常。以日本為例,在20世紀70年代,其巨大兒的發生率為4%,但在出臺營養立法、加強孕期營養教育之后,現已降至1.29%。母親孕期營養不合理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出生階段,更嚴重的是會增加孩子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幾代人[4]。目前對妊娠期婦女進行孕期管理已是勢在必行,為孕婦提供專業化孕期管理監測、評估和個性化營養指導相當重要。根據孕婦個體的孕期管理評估結果,結合其健康狀況、遺傳病史、現有疾病等情況,提供個性化孕期管理指導和方案,并對有慢性病高風險的孕婦,從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周圍環境、情緒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專業指導,探索制訂符合中國實際的孕期管理指南,以期實現在慢病防治領域內的關口前移[5]。
參考文獻
[1] 方玟,洪蕊.2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圍產期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J].實用全科醫學,2009,14(4):490-491.
[2] 韓軻,陳維清,黃杏瑞,等.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對妊娠的不良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6(10):134-136.
[3] 劉志容,陳萍,何蓮珠,等.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妊娠期糖尿的防治作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0,13(5):l127.
關鍵詞臨床藥師;圍生期;抗凝治療;藥學監護
1病例概況
患者,女,38歲,體質量62kg。因“停經35+周,陰道流液1d”于2016年6月28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經2015年10月27日,停經43dB超提示宮內早孕,孕8周出現早孕反應,持續約1個月消失。孕約18周自覺胎動至今。孕24+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試驗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給予飲食、運動控制血糖可。孕29+周產科B超示胎兒發育小于孕周2周,診斷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給予復方氨基酸18AA-Ⅱ治療1周。患者懷孕3次,生產0次,平素月經規則,13歲初潮,月經周期為28~35d,持續時間5d,無痛經。否認高血壓、糖尿病、血栓病史及家族史,否認藥物、食物過敏史。入院體檢:體溫36.8℃,生命體征平穩,宮高29cm,腹圍86cm,未捫及宮縮,胎位左眈前,胎心140次min-1,宮頸管未消失,宮口未開,胎膜已破。入院診斷為:胎膜早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妊娠期糖尿病、停經35+周,枕左前,單活胎。
2主要治療經過與藥學監護
患者入院后,囑絕對臥床。完善血常規、凝血四項、肝腎功能等相關檢查,給予頭孢美唑鈉2g+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bid,預防感染。入院第2天檢查結果回報示:肝、腎功能無異常,凝血酶原時間(PT)1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36.2s,血漿D二聚體1.05mgL-1。入院第3天患者晨起體溫37℃,查房時患者訴左下肢脹痛,查體示左下肢輕度腫脹,有壓痛,Homans征陽性,肢圍測量:左膝上60cm,左膝下40cm,右膝上58cm,右膝下37cm,行下肢血管超聲檢查示左下肢腘靜脈血栓形成,臨床藥師建議給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q12h抗凝治療。當日復查血常規、凝血功能示:白細胞12.1×109L-1、中性粒細胞比率85.7%、血小板343×109L-1、PT12.5s、APTT40.1s、血漿D-二聚體2.92mgL-1,纖維蛋白原定量6.75gL-1。入院第9天,患者體溫36.8℃,未訴下肢不適,復測肢圍:左膝上59cm,左膝下39cm,右膝上58cm,右膝下37cm,停頭孢美唑鈉,繼續原抗凝方案治療。入院第11天,患者訴腹部陣發性疼痛,查體可觸及不規則宮縮,強度每10min持續20s,肛診宮頸管消失,因患者胎膜已破,考慮早產不可避免,臨床藥師建議停低分子肝素,待自然分娩后再重新使用,臨床采納。入院第12天,患者自然分娩一活嬰,1~5~10min胎兒Apgar評分均為9分。產后即刻給予縮宮素20U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qd,產后6h重啟低分子肝素治療,用法同產前。入院第13天(產后第1天),加用華法林3mg口服,qd。入院第14天(產后第2天),查體患者體溫36.7℃,血壓脈搏正常,宮底臍下三橫指,惡露血性、量不多,停縮宮素。入院第15天(產后第3天),復查PT11.3s,國際標準比值(INR)1.87,血漿D-二聚體1.13mgL-1。入院第16天(產后第4天),復查INR2.3,停用低分子肝素。入院第18天(產后第6天),復查血常規示白細胞10.58×109L-1,中性粒細胞比例78.6%,患者產科恢復好,無不適感,帶華法林出院。
2.1患者發生VTE的原因分析目前認為妊娠期VTE高發病率主要和以下因素有關,首先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增高,使得靜脈血容量減少,血液處于高凝狀態[2],其次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對盆腔靜脈和下肢靜脈產生機械性壓迫,再者,一些需要臥床保胎的患者,活動量減少,也是產生妊娠期VTE的原因[3]。2014年的昆士蘭圍生期深靜脈血栓防治指南對妊娠期VTE產生的高危因素和患者發生VTE風險的等級進行了梳理,明確指出,妊娠期靜脈血栓的高危因素有四個方面,首先患者人口學因素,如:年齡、體質量、抽煙數量等[3];其次是患者的既往病史,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癌癥、肺部疾病、妊娠前糖尿病等;再者是患者的血栓形成傾向,如:家族血栓病史、肉眼可見的靜脈曲張、抗磷脂抗體陽性等;最后是妊娠相關性因素,如: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臥床、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輔助生殖、先兆子或子、產前出血等。依據患者危險因素的個數可以將患者發生VTE風險的等級分為3個等級,即患者妊娠前有VTE史或妊娠期進行過血栓預防治療的均屬于VTE高風險患者;行急診剖宮產的患者、危險因素≥3個的患者屬于中等風險患者;危險因素1或2個時屬于低風險患者。本例患者發生VTE的高危因素有4個,分別是年齡>35歲,妊娠期糖尿病,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膜早破后的臥床制動?;颊呒韧鶡oVTE史及家族史,所以妊娠期發生VTE的風險級別為中等,依據指南,應在入院第1天即給予抗凝預防,否則可導致患者發生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率約上升10%[4]。該患者入院第1天由于未及時進行VTE風險評估,且未采取相應的物理和藥物措施預防,故在入院第3天發生了VTE事件。
2.2臨床藥師對患者臨產前抗凝方案的監護對于普通VTE患者,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溶栓、抗凝、放置濾網等,而對于妊娠期VTE患者,由于溶栓藥物引起出血的風險高,所以不作為妊娠期VTE患者治療藥物,而只局限于廣泛性下肢血栓形成并有下肢壞死傾向以及嚴重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患者[5]。而放置濾網,只適用于抗凝過程中仍有多次深靜脈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或已經有PE的患者[5]。本例患者妊娠35+周發生左下肢靜脈血栓,雖然處于急性期,但是在討論患者治療方案時,臨床藥師建議不宜采用溶栓、放置濾網進行治療,而宜采用抗凝藥物進行治療。妊娠期抗凝藥物的選擇方面,因普通患者常用的抗凝藥物華法林可導致胎兒畸形、胎兒出血、胎兒中樞神經發育不全或流產,所以除外心臟瓣膜置換的患者,一般禁止在妊娠期使用[6]。而近些年的一些新型抗凝藥物如阿哌沙班、達比加群等,因其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不明,目前相關指南均不推薦用于妊娠期患者。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都不通過胎盤,對胎兒是安全的,所以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妊娠期抗凝[5,7]。有研究顯示,低分子肝素較普通肝素對妊娠期患者更為有利,它不會導致新生兒出血,母體發生出血的風險也小,同時它引起骨質疏松的風險較普通肝素也低[8]。妊娠分級為B,因此美國胸科醫師協會指南推薦在妊娠期首選低分子肝素進行血栓的預防和治療[7]。本例患者已經發生了VTE,屬于治療用藥,藥師建議給予低分子肝素5000U,q12h的抗凝方案,在使用該方案治療后未發生母體及胎兒出血的不良事件。
2.3臨床藥師對患者分娩前后抗凝方案的監護臨產前使用抗凝藥物的患者,在考慮其抗凝的同時也應考慮其在分娩過程中或產褥期可能的大出血風險,加拿大指南指出在患者自然分娩發動當天或計劃引產及剖宮產前一天,應停用低分子肝素或肝素[5]。本例患者在入院第9天,出現陣發性宮縮,臨床醫生判斷患者早產不可避免,臨床藥師及時提醒管床醫生停用低分子肝素。產后1周是VTE發生和復發的高峰期,因此對于產前使用抗凝藥物預防VTE的患者,產后應及時重新評估患者VTE的風險以確定患者產后是否應繼續抗凝藥物的使用。而對于產前發生VTE且使用抗凝藥物治療劑量的患者也應在產后及時重新啟用抗凝藥物,以避免產后VTE的復發[7]。本例患者是自然分娩,產后出血不多,依據指南相關推薦,產后6h,臨床藥師提醒醫生及時給予患者重新啟用藥物抗凝治療,方案同產前,并監測患者產后出血量[9]。
2.4臨床藥師對患者哺乳期抗凝方案的監護患者分娩之后進入哺乳期,所以抗凝藥物的選擇應以不影響哺乳為宜,低分子肝素和華法林均不分泌入乳汁,不影響乳兒凝血功能,所以歐洲指南對于哺乳期患者推薦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華法林抗凝[10]。但是由于華法林起效緩慢,而患者產后又處于VTE復發的高峰期,所以本例患者采用了低分子肝素橋接華法林的治療方案。兩藥聯合使用3d后,監測患者INR值為2.3,在目標范圍2~3之內,停用低分子肝素,單獨使用華法林產后抗凝。對于妊娠期發生VTE的患者,指南建議其抗凝治療療程至少應持續至產后6周,且總療程不少于3個月[5,10]。本例患者在入院第3天發生VTE,在院抗凝治療14d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帶華法林出院,臨床藥師囑患者華法林的療程應至少持續至產后10周,并定期去血管外科隨診。由于華法林藥理作用受多種因素影響,臨床藥師就華法林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及生活注意事項對患者做了教育,同時為加強患者產后用藥的依從性及提供必要的用藥指導,臨床藥師對患者隨訪至出院10周,患者預后良好,停止隨訪[11]。
[關鍵詞] 護理風險管理;產房;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4(c)-0112-03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delivery room
LIN Xiao-lian ZHANG Gui-feng LIN Xian-he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Yangjiang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Yangjiang 529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delivery room. Methods 300 pregnant wome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dmission time sequenc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ituation of labor prolonging,postpartum bleeding,neonatal asphyxia 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nursing defect,accident happening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regnant wome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labor prolonging,postpartum bleeding,neonatal asphyxi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Delivery room;Application effect
在現階段我國的醫療體制下,醫療保障并不完善,加之孕婦和家屬對醫院期望過高,產科工作出現明顯的高風險和高壓力,同時護理方面也表現出不確定性和復雜性[1]。如何提高產房的護理安全同時規避護理風險是產科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產房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本院的收治的300例孕婦進行統計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孕婦300例,按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48例孕婦作為對照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2例孕婦作為實驗組。實驗組:年齡21~39歲,平均(25.9±5.5)歲,孕36~42周;對照組:年齡20~41歲,平均(26.1±5.7)歲,孕36~42周,兩組在孕周、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于產房內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內容如下:①風險防范意識教育:全科護士每周進行風險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如管理制度不嚴、程序不合理等,查找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并進行強化教育;②組建護理風險管理組織:護士長和產房負責人分別任組長和副組長,兩名高年資助產士任組員,制訂完善管理制度、措施、工作流程并定期嚴格監督,保障管理安全實施;③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助產士專業技能培訓,包括助產接生業務培訓、胎心監護、新生兒窒息復蘇搶救、人工胎盤剝離、會陰側切等,以減少孕婦生產過程中的并發癥及新生兒產傷;④評估并發癥高危因素并及時處理:包括孕婦早產、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產后出血等;⑤加強護患溝通:定期與患者以及家屬交談、征求對方對于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⑥加強藥品和器材的管理:確保用藥安全有效、診療設備無故障,并做好記錄,如有故障及時維修。
1.3 評價標準
①產程延長:第一產程宮頸擴張>16 h,或第二產程宮口開大10 cm至胎兒娩出時間>2 h,或第三產程胎盤剝離娩出時間>30 min;②產后出血:術后24 h內出血量>500 ml;③新生兒窒息:胎兒娩出后1 min內發生呼吸循環障礙,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律呼吸;④護理缺陷:包括操作失誤、書寫不規范、技術水平差、責任心不強、缺乏護患溝通;⑤護理糾紛和意外事件;⑥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包處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產程延長、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情況的比較
實驗組的產程延長率、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
表1 兩組產程延長、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情況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
2.2 兩組護理情況的比較
實驗組的護理糾紛、護理缺陷和意外事件的總發生率為0.6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6.08%(P
表2 兩組護理情況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
2.3 兩組孕婦滿意度的比較
實驗組的孕婦滿意度為98.7%,高于對照組的89.9%(P
表3 兩組孕婦滿意度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
3 討論
護理風險是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由于各種不確定的直接或間接因素對患者造成損傷的一切不安全的可能性的統稱[2],而護理風險管理是對潛在和現有的護理風險進行正確的識別、評價和處理,通過科學系統的管理來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盡可能減少對患者和醫院的危害和損失的管理方法[3]。產科作為醫院的一個特殊部門,遇到急診、夜診等突況較多,風險性和不確定性都很高[4],與此同時,有數據顯示[5],一些孕婦和家屬對于產科分娩應當承擔的風險認識不足,同樣導致護理風險的存在[6]。有研究表明[7],通過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房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通過加強助產士專業技能培訓來減少孕婦生產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以及新生兒產傷,通過評估并發癥高危因素并及時處理來控制危害的產生,加強護患溝通來減少護患之間的矛盾[8]。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產程延長、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情況更少,護理情況也更好,孕婦滿意度更高,說明產房中應用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同時護理風險管理可以從培訓助產士開始落實,不斷健全護理管理機制[9],更科學有效系統地推進護理工作,并通過產房的護理風險管理,將各種護理風險因素控制在一定范圍內[10]。與此同時,護理風險管理工作是一個持久的工作過程,只有在日常工作中融入風險管理意識,在人員行為和思想上做到時刻保持警惕,才能真正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從而保障母嬰安全。
綜上所述,護理風險管理在產房中應用效果顯著,能提高產婦滿意度,提升護理情況并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麗琴,王晶,舒娟玲.護理風險管理在產房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民康醫學,2013,17(25):113-114.
[2]唐.護理風險管理在產房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3):98-99.
[3]戚琳,武建嶺.產房護理風險管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0):4897-4898.
[4]彭飛,楊蕾,許蘋,等.產科醫療風險管理問題及建議[J].醫院管理雜志,2011,2(18):175-176.
[5]陳蔚,馮衛紅.患者滿意度調查在優質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瓢?,2011,5(11):96-97.
[6]林淑燕.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7(36):46.
[7]江春梅,王金娥,金淑娟.護理風險管理在精神科病房實施消防演練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1):258-259.
[8]張利華.產房風險管理現狀及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8):47-49.
[9]張婕.產房護理風險管理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療前沿(下半月),2010,5(12):65.
[10]關美芹,張繼紅,佟玲玲,等.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09,22(3):417-418.
中圖分類號:R714.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409(2012)03-0415-04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無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在妊娠時發生或首次發現的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其發病率占孕婦的1%~5%,并呈現上升趨勢。妊娠糖尿病是由于妊娠中晚期拮抗胰島素的激素明顯升高,出現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而引起的糖尿病。孕婦血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孕婦及胎兒的健康,而護理干預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筆者現將護理干預措施綜述如下。
1 適時篩查
孕婦在接受第一次產前檢查時,即進行GDM危險性評估,對于具有GDM高風險的孕婦(肥胖、有GDM個人史、尿糖陽性或有糖尿病家屬史)應及早行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第一次篩查陰性的孕婦也應于24~28周及32~36周時行OGTT檢測。篩查方法:空腹口服50g溶于200ml水中的葡萄糖,5~10min服完。服后1h抽取末梢血測血糖,血糖值>7.8mmol/L者為異常,異常者進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參照美國國家糖尿病資料組(NDDG)標準,血糖分割點分別為:空腹血糖≥5.8mmol/L,1h血糖≥10.6mmol/L,2h血糖≥9.2mmol/L,以上標準達到任何兩點診斷為GDM。GDM血糖的監測是制訂治療方案和調整治療方案的依據。
2 心理護理
GDM的危險性增加孕婦的焦慮、煩躁,情緒不穩定,而煩躁,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又將引起體內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應激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從而加重病情,造成惡性循環。聞智等研究發現GDM孕婦焦慮和抑郁發生率分別為47.4%和33.4%,焦慮情緒的孕婦篩查時血糖、空腹血糖、OGTT 0min血糖高于非焦慮孕婦,抑郁情緒的孕婦篩查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OGTT 0min及120min血糖均高于非抑郁孕婦。此研究提示,不良情緒不利于孕婦身心健康,也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如血糖控制不良可導致母嬰不良妊娠結局。因此,為該人群及時實施心理干預非常重要。莊荀芳等研究表明,運用綜合心理干預方法,也就是將心理支持療法、放松療法(包括自體放松訓練和音樂治療)、行為矯正療法和家庭支持協助治療等結合,將有助于GDM患者消除疑慮和擔憂,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張艷等應用認知行為療法中的合理情緒療法對36例2型糖尿病跟蹤治療3個月,結果表明治療改善了患者的防御方式,進而緩解了患者的焦慮情緒。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或信念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也可用于GDM情緒調節。胡翠月等研究表明,應用健康教育,持續關愛健康教育模式,給予GDM患者主動、持續、集宣教與心理護理于一體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孕婦的焦慮,抑制情緒。GDM孕婦心理問題產生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對病情,相關診斷和護理過程,血糖監測等缺乏了解,通過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使患者對GDM有進一步認識,既要讓患者了解GDM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提高重視程度,又要讓其認識到GDM是可控疾病,消除孕婦的顧慮,平穩其情緒。
3 飲食護理
合理的飲食控制能使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內,是GDM患者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其理想飲食既能滿足母親和胎兒的生理需要避免產生饑餓性酮癥,又能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不致發生餐后高血糖。GDM患者應定時定量進餐,這不僅有利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謝,還能調整好胰島素劑量和不發生低血糖或嚴重高血糖。提倡少量多餐,進餐4~6次/d,臨睡前進餐1次,防止午夜或清晨出現低血糖,按患者標準體重計算每日每千克體重所需的總熱量為125~150kJ·kg-1·d-1,其中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質15%~20%,脂肪20%,并適當補充維生素、鈣及鐵劑。制訂個性化食譜,每日主食控制在300~500g,碳水化合物應多選擇血糖指數較低的粗糧、薯類和雜豆類;給優質蛋白質,主要選擇魚、肉、蛋、奶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因此,應多食蔬菜水果、海澡和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水果以蘋果、西紅柿黃瓜等含糖低為宜。烹調油選用植物油,水果在血糖控制達標時供給。李翠吟等指出,強化飲食治療的措施:根據孕婦的體積指數及營養科、內分泌科、婦產科聯合會診結果對每個孕婦做出個性化的飲食建議。根據GDM患者身高、體重進行設計,并用實物告知患者選擇食物的品種和量,避免空洞和抽象,易于患者掌握執行。戴霞等設計了一個既方便又實用的妊娠糖尿病飲食計算盤,可以讓妊娠糖尿病的患者能夠自行計算出合理的飲食以使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4 運動療法
適當的運動療法可以增強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體重。骨骼肌的運動除消耗能量外,尚有增加胰島素與受體結合的作用。運動的種類有散步、打太極拳等。時間安排在晚餐后1h進行,在40min內平路徒步走2km,每周5次,以運動后有微汗,輕松愉快,食欲、睡眠良好,稍感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體力充沛為適宜。陳國威提倡一種新的運動方法,以上肢運動為主,患者每天坐于椅上,每手握2磅重啞鈴做上下抬舉運動,頻率20次/min,時間30min,2次/d,運動心率控制于不大于(220-年齡)×65%為好,這種方法同樣具有降低血糖、減少血糖波動的作用。
5 藥物治療護理
GDM患者經飲食控制后空腹血糖>5.8mmol/L或餐后2h血糖>6.7mmol/L,需加用藥物治療??诜堤撬幹委烥DM尚存爭議,妊娠期一般不推薦使用。目前認為,胰島素是妊娠期首選的降糖藥,由于其降糖作用可靠而胰島素為大分子物,不能通過胎盤,所以不會影響胎兒。劑型和劑量應個體化,從小劑量開始,最終全天用量在0.3~0.8U/kg;在調整時應注意不要太頻繁,每次調整幅度不宜太大,以2~4U為宜。注射方式可以用胰島素注射器、胰島素專用注射筆,有條件時也可以選用胰島素泵,能使血糖得到更加良好的控制。翁光明等主張用人胰島素,以避免動物胰島素結合抗體的產生。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超短效的胰島素不通過胎盤,且在母體內幾乎不形成抗體,故對胎兒更為安全。治療期間,密切監測血糖的變化,防止低血糖的發生。血糖控制不佳時,監測點為3餐前、3餐后2h及睡前;血糖控制良好后,可改為早餐前、3餐后2h監測。使用胰島素泵的患者在帶泵期間血糖監測4~7次/d,患者出現不適隨時監測。
6 胎兒監護
醫院婦產科醫生總結1
這一年,在院領導的帶領、支持下,我們的團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順利的開展了工作;在院領導的關心、幫助下,得到了提高,走向了成熟;在有關科室的支持、配合下,通過我們的治療,產婦得到了主動的康復,創造了價值……所以,在歲末年初,充溢我們心房的是感恩、感激和無限的動力。
2月份開始,我們主要做產科病房的產后康復工作;8月份開始做產后42天復查門診康復治療?,F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思想作風上嚴格要求,本著“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一切”的宗旨。培養團隊意識,提倡協作精神。
二、強化學習意識,在人才培訓上下工夫。通過各種學習,使護士盡快成熟,成為技術骨干。
1、每周組織業務學習,并做好學習記錄。
2、每月進行一次考試。
3、工作中發現問題,及時總結、探討,提出整改方案,汲取經驗教訓。
三、配合醫院工作,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把產后康復的理念滲透到各個階層。
1、給孕婦學校提供講課內容,配發宣傳冊。
2、門診產前檢查,及時指導,提前滲透。
3、住院期間,治療時告知產后42天門診復查。以為沒有恢復好的產婦及時治療,全面康復。
4、積極參與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準媽媽風采”大型活動中,適時推出“抽獎送健美”、“健美我自信”活動,提高了透明度。
5、配合婦保科完成了1000份的產后康復指導資料;完善了產后康復服務項目調研表。
四、注重溝通、友好交流。工作中,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做好她們在身體經受痛苦、心理經受煎熬、社會角色轉型期的心理疏導。幫助她們建立自信,適時調節,有效的避免了產后抑郁的發生,提高了產婦及家庭的生活質量。
五、積極宣傳及指導母乳喂養。做好產后催乳及乳腺疏通。成功的治療了數十位產后乳腺管阻塞的病例。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贊譽,并送來了感謝信。同時,也有效的分擔了臨床護士的工作,增進了我們的友誼。
六、注重個人修養的提高及儀容儀表的端莊。上班必須衣帽整齊、掛牌上崗。操作規范、文明用語。同患者建立平等、***的醫患關系。全年未發生一例糾紛及醫療差錯。
七、完成工作情況:
十個月來,我們共在產科做了 3244 人次的產后康復常規治療; 165 人次的催乳及乳腺疏通治療;10366 人次的產后子宮復舊治療; 199 人的產后塑形治療; 12 人的產后全套上門服務治療。8月份產后門診開展工作以來,為產后恢復不佳的產婦及時提供了治療,使一個個新媽媽更加自信、幸福。得到了產婦及家屬的一直好評。全年業務收入 1016725、0 元。
存在問題:
一、工作中宣教還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
二、溝通、交流還需加強。
三、個別護士無菌觀念不強。
以后方向:
一、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提高護士的整體素養。組織學習服務禮儀文化,強化現代護理文化意識。
二、更新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護理技術水平及宣教能力。
三、加強自己的理論學習,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服務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做好和大家的感情溝通、交流。
四、做好管理目標考核。
五、加強治療質量過程控制,確保治療工作安全、有效。讓病人舒服,讓家屬滿意,讓社會認可。
一年來,我們做出了些成績。但與醫院好多科室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不管是從管理上,還是從效益上,我們都有好長的路要走,都有好多的事情要做。人常說:有理想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未來的歲月里,依托醫院為我們搭建的平臺不斷的學習,努力的提高。為醫院明天的輝煌獻出我們應有的熱情和力量!努力工作,笑對生活。
醫院婦產科醫生總結2
20xx年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以醫院標化管理、優質服務為契機,按照“二甲”??漆t院的分娩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的標準,婦產科全面促進和提高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水平,現將我科一年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標準化管理及科室管理方面工作:
今年我科圍繞產科標準化建設要求,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及急危重癥的搶救流程,大大加強了科室質量控制管理,更加有效地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無任何差錯和事故發生。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1、根據標化要求和專家的指導意見,逐條落實分娩質量管理要求和制定各項整改措施,建立、完善了如分娩風險預警制度、剖宮產術前評估制度、急診剖宮產分級管理制度、母嬰阻斷工作制度、新生兒安全制度、胎盤處理制度等;
2、建立健全了各種流程,如新生兒復蘇、產后出血、子癇、羊水栓塞的搶救流程,產程干預流程、母嬰阻斷流程等;
3、進一步加強十五項核心制度的落實;做到服務規范化,操作規程化,質量標準化。婦產科是個高風險的醫療臨床科室,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業務技能關系到兩代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在科室內切實建立起醫療安全責任制,從科主任、護士長具體落實到人。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為負責人的質量管理小組,嚴格執行醫療護理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質控標準。每月對醫護質量進行全面檢查,醫療安全天天抓,堅持每周專業知識、急救知識、技術操作培訓,強化責任意識,急救意識。確?;颊呔歪t安全、防患醫療糾紛的發生。
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不斷提高醫療質量,促進了醫護質量的規范化。除規范醫療文件的書寫,完善三級查房制度,三級醫師查房100%,甲級病歷率100%外,抗生素應用更加的合理和規范,尤其是術前抗生素的規范應用均達要求,特別針對產房質量管理及整體護理進一步規范,不斷完善了產房標準化的操作規程,并把制定的標準化操作規程進行培訓考核,從而使科室醫護人員按規程要求嚴格執行;科室各種資料管理有序、資料完整。各項設備儀器均有專人負責保養并定期檢查。
另一方面提高產科應急能力培訓,加強醫護操作技能水平,加強婦產科業務力量和硬件設施的建設,做到科室布局更加合理,急救物品、藥品齊全并處功能狀態,尤其是氣管插管和簡易呼吸器的應用每人都熟練掌握,切實提高了產科綜合實力。我科除參加醫院組織的學習外,還重點要學習產科急救,如產科大出血、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合并心臟病、羊水栓塞,新生兒窒息的復蘇,心肺復蘇等技能,全面提高應急配合能力,確保高危孕產婦的安全分娩,有效的降低了孕產婦死亡及新生兒死亡,全年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為零,保障了醫療安全。另外特別學習了剖宮產的指征、術前評估、術后監護與健康指導,剖宮產非醫學指征為零,無剖宮產并發癥發生。尤其是加強了艾滋、梅毒、乙肝孕婦的診斷、母嬰阻斷工作,完善了母嬰阻斷流程,我科阻斷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做好手術分級管理,統一了手術規范操作,術后加強監護,減少手術并發癥,提高手術質量,全年無手術并發癥發生,特別提出的是今年我科的院內感染工作大幅度提升,按照標化要求,定期學習醫院感染知識,科主任每人訪談院感相關內容,尤其是艾滋、梅毒、乙肝孕婦的母嬰隔離、血污染物及手術器械的消毒隔離的每個細節培訓到位,同時做好產房、手術的無菌操作,做好傳染病的消毒隔離培訓,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將醫療差錯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杜絕在萌芽狀態,全年無和差錯發生。
二、愛嬰醫院工作
今年全市對愛嬰醫院進行了復審,作為復審單位之一,黃院長和醫務科、宣傳科對此工作非常重視,給予我們大力支持,按照復審標準科室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許多同志加班加點,不計報酬,科室不僅完善了母乳喂養的各種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種母乳喂養常規和流程,對更新的母乳喂養知識和技巧,全科組織多次學習、培訓和考核,還配合基建科修繕了產房、病房的門窗、地面,徹底打掃了所有房間的衛生,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并更換了新的母乳喂養宣傳資料,印發了各種宣傳手冊,免費發放給孕產婦,使母乳喂養率大幅度提高,我院不但順利的通過了復審,而且檢查組對我院母乳喂養工作給與了充分的肯定。
三、科室醫療工作
1、住院164例,門診人次434人次;住院手術46臺次,住院分娩59人,術68人次
2、在孕產婦系統管理方面,落實孕產期全程跟蹤管理責任制,對孕產婦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建卡,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對高危孕產婦進行專案管理并做好各種記錄。及時上報孕產婦系統管理的月報表、季報表、年終總結按時上報且項目齊全,數字準確。住院分娩產婦數59人,活產數59人,無圍產兒死亡,無產褥感染,無子宮破裂、會陰三度裂傷,無孕產婦死亡,無新生兒破傷風發生。
3、在婦幼保健工作中,對轄區內的婦女進行健康宣教及婦女病的普查,今年共完成了1000多人次的普查任務,普查人數比去年的增加了30%,資料、信息及時、準確上報。
四、醫德醫風建設
一年來加強科室精神文明和醫德醫風建設,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廉潔行醫的各項規則,認真學習各項法律知識,教育大家熱愛本職工作,堅守崗位,不俱怕傳染,在乙肝、梅毒病人被別院拒收后不推諉,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高質量完成傳染病孕婦的母嬰阻斷工作及其他各項醫療工作;并同情、關心體貼傳染病孕婦,耐心為病人和家屬解釋病情及有關注意事項,以治療方案為病人解除病痛??剖胰藛T多次拒開各種假證明和假檢查結果。堅持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工作態度,并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一年來,通過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項工作任務,但工作質量與醫院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要轉變觀念,加大業務中醫理論及適宜技術的學習力度,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團結一致,扎實工作,高標準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務和領導交辦的各項臨時指令性工作任務。
五、工作中的不足與對策
病人對醫療質量和醫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面對我們的服務對象,無論從科室的管理和服務質量都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產科妊娠合并癥及妊娠并發癥孕產婦均逐漸增多,醫療風險及診治難度均較高,防范醫療隱患、提高醫療治療尤為重要。今后需要我們進一步改善的工作環境,我科室醫生護士均較年輕,工作經驗不足,在應對危重癥患者是對病情評估不足,以后須加強業務學習,多組織相關的危重癥病例討論,包括外院的病例,總結經驗,完善各項診療常規,明確常用搶救藥物的規范使用,逐漸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搶救流程及常見危重癥、妊娠合并癥、妊娠并發癥孕產婦管理及診療常規。要求醫務人員以更高的業務水平、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從事臨床工作。
醫院婦產科醫生總結3
大學畢業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某某醫院成功應聘,入職婦產科。作為一名婦產科醫師,在這一年工作中認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恪守敬業、踏實工作。在領導的支持和同事們的關系幫助下,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進步,但仍需繼續努力學習,繼續努力工作,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為能夠創造更加優異的工作成績再接再厲。以下是這一年工作的總結和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