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醫藥市場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生物醫藥 財務管理 對策 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1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現狀
(1)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發非常活躍。進入新世紀以來,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的研究不斷取得突破,生物技術成為世界科技競爭的焦點,目前生物技術專利占到世界專利總數的30%左右,利用基礎工程技術和細胞生物學方法來開發新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生物基礎的研究應用研究一體化等已得到廣泛的重視。
(2)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投入占全球研發投入較大的比例,近年來增長速度也非常快,同時醫藥創新模式面臨著很大的變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化的合作程度非常高,同時在全球性醫藥產業并購廣泛的發生,主要是大型醫藥跨國企業,想尋求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通過有針對性的并購,推動醫藥產業的發展。
2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問題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總體上在發展中國家居領先地位,許多生物新產品、新行業快速發展,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人才具有廣泛的國內外基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市場前景極其廣闊。保守估計,到2020年我國廣義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同時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世界生物醫藥產業尚未形成由少數跨國公司控制的壟斷格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技術、人才和科研基礎在高技術領域中差距最小。
自主創新能力弱。全球生物技術專利中、美國、歐洲和日本占到了59%、19%、17%,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僅占5%,我國已批準上市的13類25種182個不同規格的基因工程藥物和基因工程疫苗產品中,只有6類9種21個不同的規格的產品屬于原創,其余都是仿制。產業組織不合理、科技成果產業化率低。因為我國科技經濟結合得不太緊密,在中試、放大、集成工程化環節薄弱,全國生物科技成果轉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區甚至不到5%。
3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的問題
3.1財務管理模式僵化 ,管理理念陳舊
我國的生物醫藥企業主要由兩類構成:一類是由政府控股下屬的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另一類則是由民營企業逐漸發展而來的。這兩類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于由國企改制而來的醫藥企業來雖然企業體制已經轉換,但延續了幾十年的陳舊的財務管 理理做法卻難以立刻被改變很難適應市場化的要求。例如在投資方面,通常以單一的利潤指標的高低來衡量進行投資決策忽視風險,單純依據投資項目收益性進行決策等。而對于多數民營企業來說,財務管理工作更顯薄弱,這不僅表現在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業忽視對于財務的管理的重要性。
3.2融資渠道相對單一
產業發展和經營方面投入資金不足生物制藥業同其它行業相比有高投入、高收益 、高風險、高技術密集型的特點。特別是現代的一些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制藥產業。目前 ,我國高科技制藥產業的資金來源除股東投入的股本金以外,主要依靠銀行貸款,融資渠道狹窄。而醫藥的高技術投資的特點使得關注資金安全的銀行對其的信貸政策并不寬松,這就造成醫藥企業融資能力較弱,資金嚴重短缺。在籌資管理上缺乏資本市場的觀念,對企業籌資信用管理也不夠重視,造成發展資金嚴重不足已經成為制藥企業開發研制新藥、更新設備、開拓市場的巨大障礙。
3.3醫藥企業的資金占用較高
據統計我國醫藥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和應收賬款約占企業全部流動資金的三分之一還多,還有個別制藥機械企業的這兩項資金的占用比例競達到企業全部資金的一半以上。
這兩項資金近年來始終居高不下,已經成為制約醫藥經濟發展的“瓶 頸”,并且拖累了企業資產運營績教,影響了醫藥企業資金流轉和 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3.4用于市場營銷費用過高
近年來由于國家數次調低藥品價格,產品銷售毛利率下降幅度超過收入增長速度;同時市場競爭的加劇致營銷成本上升,利潤下降。2003年以來,醫藥行業各項資產運營主 要指標均較上年有所提高,但是費用增長抵消了行業部分經濟效益。并且其銷售費用的提高并不合理,有些國內企業在科研上投入很多,有的卻過多的投入到藥品廣告宣傳上,甚至還有將絕大部分費用。
4生物醫藥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4.1建立健全新型的財務管理觀念
有效促進財務轉型。新的環境下,需要我們以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的地位,建立全 新的財務管理制度,使財務管理做到對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控制。與此同時加強財務人員的理論學習豐富生物醫藥行業的財務管理和知識體系。
4.2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與銀行貸款相比直接融資具備更大的靈活性。因此 ,除了采用傳統的向銀行舉債的融資方式外,醫藥企業應更多考慮直接融資。適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包括發行短期融資券及其他企業債券,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發行股票融資或引入風險投資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創新融資品種,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堅實的財務保障。融資渠道的拓寬還將有助于醫藥企業優化資本結構,同時還可以尋求政府高校的支持,建立于政府合作校企業合作的融資方式。
4.3加強現金管理
現金流量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根本所在,也是企務管理的重點。醫藥企業應收賬款所占比重較大,因此更應以預算依據加強現金流量分析、預測、管理和控制,使其在滿足企業自身現金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現金管理成本 ,盡可能提高現金效益并從中獲利。企業應合理確定現金余額,加大、加快現金的流人,減少、減緩現金流出,充分利用閑置的資金投資獲利。
4.4加強庫存貨品的管理
存貨是企業生產經營必不可少的一項流動資產,經常占有大量的勞動資金。為了減輕醫藥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必強存貨管理,降低企業的資金周轉率。在存貨的管理上不僅要控貨防止存貨損失,更要防止存貨的損壞,要把存貨管理作為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需要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存量 ,降低存貨成以增加企業收益。
參考文獻
[1] 周擁軍.新醫改環境下醫藥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問題探討[J].財務研究,2009(11).
【關鍵詞】科技園區;孵化器;風險投資;CRO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研發投資的規模越來越大,研發成本也越來越高。作為傳統的企業內部研發模式的替代,旨在節約研發成本的研發外包和獨立研發(in-house)逐步發展起來。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簡稱CRO),直譯為“合同研究組織”,在新藥研發中所處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大型制藥企業的外包/獨立研發比例越來越大。2008年,世界主要藥物市場的新藥研發(R&D)經費大約600億美元,其中150億美元采取了外包服務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型制藥企業通過采取CRO節約了大量資金。據美國普華永道2009年的《亞洲地區醫藥研發外包發展動態報告》顯示,2008年中國醫藥研發外包市場已上升到約2.6億美元,較2005年的2500萬美元的市場足足增長了10余倍,預計到2010年可增長至4.3億美元。隨著跨國制藥公司研發中心紛紛落地中國,中國醫藥研發的產業鏈日益成熟,有大批工資相對低廉的優秀科學家,同時具有豐富的臨床資源,中國CRO市場的“蛋糕”會越來越大。目前,中國已經超過印度成為亞洲研發外包首選地。[1]
1.我國生物醫藥研發外包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的情況
目前我國的CRO企業已達400多家,大多規模較小,主要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但業務主要集中在輝瑞等大型公司,服務內容則主要集中在藥物篩選、臨床前和臨床試驗階段,其中,藥物中間體等合成工藝研究和生產是目前中國CRO市場比較成熟的外包項目。總的來看,目前中國CRO的市場規模還不是很大,但巨大的發展潛力已吸引了風險資金的關注。
風險投資對于CRO的關注充分說明中國CRO產業頗具發展潛力。風險投資是新興產業的風向標,能吸引其關注的一定是那些極具拓展空間的行業。雖然風險投資對CRO非常關注,但業內真正得到風險投資的CRO公司卻并不多,原因是中國CRO市場雖潛力較大,但目前該領域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現有公司規模較小;此外,國家對于藥物研發市場是否全面放開態度也不是非常明朗。
張江園區作為我國高科技產業的核心聚集地之一,長期致力于構建以企業為主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加強園區各項配套服務環境建設,并在園區建立起適應自主創新企業發展的高效投融資平臺,已經逐步使張江園區成為風險投資資本的積聚地。在我國目前獲得風險投資的CRO企業中,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企業數量居前,以在NASDAQ上市的藥明康德為典型代表,CRO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已初步顯現。這種產業集聚發展態勢的形成與張江科技園區對于風險投資的長期投入與持續的配套環境建設有重大關系。
2.風險投資對于推動CRO產業發展的作用機制
對于風險投資公司來說,它們一旦決定投放某一行業,就絕對不會僅投資一、兩家公司,而是成規模地投放多家公司,并盡可能快速地將這些公司推向公募市場。如果中國CRO市場在未來5年能保持年均25%的成長速度,并在2010年~2011年發展為數億美元規模的市場的話,屆時風險投資公司將會規模化進入這一產業。
2.1 風險投資開展CRO項目投資的基礎條件
我國CRO產業的快速發展,與中國制藥業巨大的市場機遇和不斷完善的產業發展環境密切相關。風險投資參與我國CRO產業的發展需要以下三個方面的基礎條件:
第一、我國制藥市場的快速成長。一般來說,一個新藥在研發過程中如果擁有某個國家的病例資料,那么它在該國家上市就將比較順利。作為發展最快的新興藥物市場,我國已經引起跨國公司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迅速占領這個藥物市場,在我國開展CRO可以為未來產品上市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二、我國逐步重視新藥研發工作。隨著我國加入WTO承諾的逐步實施,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逐步到位,本土企業仿制新藥的道路約來越窄,傳統的靠仿制藥生存的本土醫藥企業在權衡仿制藥與創新藥之間的利潤落差后,開始重視藥物創新,增加了創新研究投入。[2]
第三、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逐步具備。為了增強競爭能力,提高入組病人的可獲得性,以加快試驗速度,節約成本,跨國藥企紛紛在中國建立起全功能的全球研發中心。這些均為CRO產業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風險投資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中支撐CRO產業發展的條件之一,CRO的迅速發展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為風險資本創造了高速增值的機會,兩者之間形成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
2.2 風險投資推動CRO產業發展的作用機制
風險投資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對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管理、技術創新等均產生重大影響。風險投資對CRO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具有類似產業發動機的功能,可以促進CRO產業的行業制度創新,具備市場篩選、產業培育、風險分散、政府導向和資金放大的功能,并可以激勵和誘發技術創新與組織、市場創新。
2.2.1 風險投資為CRO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了資金支持
我國現階段CRO產業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創業團隊與企業自籌,難以獲得商業銀行的信貸支持,顯然難以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風險投資對CRO企業提供了直接的資金支持,還可帶動其它資金的進入,進而形成了一套與企業技術創新不同階段相匹配的、梯次分明的金融支持系統。風險投資的參與,使企業獲得外部權益資本的時間提前至CRO企業生命周期的開始,也就是在創業初期,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場或技術,只要有足夠的成長潛力,就有可能獲得風險投資的資金支持和增值服務。風險投資就夠的專業化的識別能力和篩選能力使缺乏市場前景的項目會不斷淘汰,而那些具有生命力的項目則受到精心培育,實驗設備采購、人員招募、市場開拓等方面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使技術創新的效率得以保障。
2.2.2 風險投資有效分擔了CRO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的風險
風險投資的特殊投資模式使其能夠承擔CRO產業發展中的較高風險,有助于鼓勵留學人員和海外專業人才回國開展以CRO為核心業務的創業活動,激勵創新;風險投資的資金供給主體機構化更強,承擔風險的能力也相應地更高,有利于企業從事技術創新;風險投資機構嚴格的項目評估和遴選也降低了風險。風險投資家不僅憑借自身擁有的專業知識對CRO企業現狀、成功前景及管理團隊進行廣泛、獨立的投資前調查,還充分利用科技界、產業界、金融界及中介機構專業人才的優勢來為其提供決策參考意見,從而大大提高了投資決策的科學性,進而提高了技術創新的可能性,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術創新風險。對于新藥研發CRO企業不同的技術創新階段,風險投資家以自己管理的多個基金或聯合其他投資基金進行科學的投資組合,將不同投資項目、不同投資階段及不同投資主體進行合理組合,使投資風險得到系統性分散和降低。[3]
2.2.3 風險投資降低了技術創新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
在CRO企業融資過程中,企業家往往對自身的信用和CRO項目投資前景比出資者擁有信息優勢。技術創新要求保守技術秘密,但為技術創新籌集資金需要向出資人詳細描述項目及市場前景,即使經營者想讓出資人清晰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也會遇到信息表達上的困難。風險投資家為降低資金的委托風險,在決定投資前會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來評估技術創新企業財務、信用狀況及項目未來前景,對CRO企業技術創新將會有所了解。在投資后,風險投資家又會加強監督力度以防止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道德風險。
3.風險投資與孵化器的融合點分析
孵化器是技術創新的突出表現,風險投資是金融創新的突出表現。作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創新工具,作為兩種介于市場與企業之間的新型社會經濟組織,作為促進初創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源泉與直接動力,孵化器與風險投資在我國高科技園區中所起的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的融合發展基礎是科技含量高、成長快且具有較高風險的中小CRO企業,其融合發展模式與這些中小CRO企業群體的成長規律與CRO產業的發展態勢密不可分。
3.1 風險投資與孵化器在共同的專業化趨勢中融合
對于孵化器來說,向專業孵化器方向發展,將某一專業技術領域的企業集中孵化,一方面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及經營風險,另一方面因為將服務集中于某個專業領域,可以對在孵企業的技術、產品進行更嚴格的評估、審查,做出正確的篩選和引導;而入孵企業可以利用孵化器的專業優勢、網絡資源及針對性更強的創業環境,取得更好的發展。風險投資機構為降低投資風險,專精于自身所熟悉的行業領域,以利于對投資項目的評估和投資后的管理,形成強大核心競爭力,提高投資成功率。CRO孵化器與專注于生物醫藥領域投資的風險投資的融合,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應。
3.2 風險投資與孵化器在創業、創新要素集聚空間方面的融合
專業孵化器可促使政府制定政策引導公共資源流向特定區域、特定部門、特定技術、特定人群,促進分散的產業社會資源形成有利于形成整體競爭力的技術能力、產業化能力。此外,孵化器在技術和人才集聚方面也極具優勢,可以吸引海外高層次創業者及相關技術和資金流入。風險投資機構所投資企業大多分布在機構所在地的附近地區,有利于溝通和控制,此外,處于產業不同環節的被投資企業之間又可形成上下游產業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發展的風險。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的融合,可以在企業的發展空間、產業聚集以及產業發展的創新要素的集聚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應,有效降低CRO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和創新風險等。
3.3 風險投資與孵化器在企業生命周期的融合
針對企業成長不同發展階段與階段性結點的多輪次孵化與融資服務,是孵化器與風險投資之間合作最緊密之處,同時也可能帶來巨大與長久的收益。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分別有不同的孵化服務與融資服務需求。風險投資者通常將資金分期投入,根據企業發展結點劃分不同的投資階段,上一階段目標的實現成為下一階段資金投入的前提。作為再次投資的先決條件,風險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結點的確認往往需要孵化器的幫助。多輪次孵化帶動多輪次創投,多輪次創投反過來促進多輪次孵化,這就是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理想融合關系。
4.政策建議
我國利用全球服務業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業,參與到創新藥研發產業鏈,對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國際分工地位、加速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積累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要使CRO產業成為各地未來的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就有必要促進孵化器與風險投資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孵化器、風險投資在促進CRO產業發展中的催化作用。
為促進CRO產業的發展,首先應積極培育和引進風險投資主體。可以各科技園區主持組建的風險投資機構為載體,與民間資金共同組建風險投資機構;鼓勵境內外投資者設立風險投資的分支機構,進入本區域開展風險投資業務;鼓勵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民間資本等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結合本地情況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的作用,吸納各種社會資金投入風險投資領域,通過參股、風險補償和提供融資擔保等方式推動風險投資業的發展,以促進CRO企業的融資環境的改善。積極創造條件,引導銀行、證券公司、擔保公司等機構與創業投資機構加強業務交流與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搭建適應風險投資發展的融資平臺,共同為CRO企業的各成長階段提供更有效的服務。[4]其次,針對CRO產業的特點,應積極探索風險投資的獎勵與風險補償機制,對風險投資機構和其投資的CRO企業制訂相應的扶持政策。再者,各科技園區應依托專業孵化器建立健全中介服務體系,逐步建立促進CRO產業發展的綜合支持系統,營造CRO產業發展的環境。各級政府部門應開放相關科技計劃項目信息,各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機構積極向風險投資機構推薦項目,搭建風險投資信息網絡平臺,建設CRO項目庫。依托專業孵化器或由科技園區管委會主持建立區域CRO聯盟,促進CRO產業內部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有利于與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的交流;最后,以專業孵化器為基礎,推進與CRO產業發展相關的評估、咨詢、技術服務中介機構和人才培養體系等配套環境的建設,并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為風險投資業的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以充分發揮其促進CRO發展的催化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瑤.中國CRO瓶頸待破[N].醫藥經濟報,2009-1-27.
[2]仰炬.發展我國醫藥創業風險投資研究―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 [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
[3]盧山等.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中的風險投資與作用機制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5,23(2):88-91.
近期,筆者有幸采訪了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海)執行董事、總經理吳劍英先生。作為國內知名的生物醫藥企業,昊海用不到10年的時間,從零開始起步,目前已成為擁有4個年銷售額過億品種、市值近百億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談起昊海的成功,吳劍英用四個字做出總結――天地人和。時代機遇(天)、環境資源(地)、團隊力量(人)在恰當的時機融會貫通(和),并最終促成昊海創業十年的成就。
“弱弱聯合”的創業標桿
2007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推進,中華大地既是一片欣欣向榮又隱藏著各種落寞。這一年,位于上海市松江區的華源生科松江生物藥廠雖頂著國企的光環,但在連年虧損之下,已經無法維系正常的生產運營。令人惋惜的是這家企業掌握的玻璃酸鈉注射液、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兩項核心技術,前者用于治療骨關節炎,市場前景可觀,后者是基因工程藥物,可用于治療各種難愈創面,曾獲得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但這兩項技術轉化后,數年都沒有打開銷路,每年僅幾萬支的產量讓企業入不敷出。處于12年行政保護期內的國際首創的國家一類新藥rhEGF,就這樣默默躺在“深閨”中。另一家在業內小有名氣的醫用透明質酸鈉生產企業――上海建華,由于產品單一且質量不穩定也同樣陷入經營困難。
一家國企、一家集體改制企業,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兩家企業各自深陷泥沼:管理理念陳舊,市場營銷乏力,生產效率低下,人才流失嚴重,空守著廠房和設備,日子卻難以為繼。
了解狀況后,成立不久的昊海果斷出手,通過拍賣獲得了華源生科松江生物藥廠的控制權,并緊接著完成了對上海建華的收購。同一年中,另一家同行業企業其勝生物在產權交易所通過公開拍賣方式出讓控股權,已完成兩次并購的昊海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和果斷的決策力,在與競拍者經過40多輪競價后,以比起拍價格近80%的溢價拍得了其勝生物的控股權。至此,三家原本是競爭對手的企業走進了一個家門,組成了今天昊海的雛形。
這種“弱弱聯合”的組合方式,從局外人的角度大多不被看好,但吳劍英和昊海的管理團隊卻在其中找到了行業整合的機會。吳劍英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有著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后來下海從事醫藥產品銷售,多年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的經歷讓他具備了勇于創新、敢于挑戰的企業家精神。
“并購容易整合難”,完成收購后吳劍英便帶領團隊開始迅速著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方面穩定原有的核心技術人員,一方面招賢納士為團隊補充新鮮血液,將原來各自為政的三支隊伍進行整合和精編,組建昊海的主力部隊。同時,投入必要的資金改造升級原有的生產設施,重新規劃和梳理產品線,重新布局營銷網絡和經銷商體系……整合的工作千頭萬緒,由三家企業組合在一起的昊海歷經了這個充滿了波折、挑戰、甚至風險的階段,慢慢地開始展現出生機和活力。第二年,實現了合并凈利潤2 500多萬元,“企業開始賺錢了”,利潤有了保障之后,就開始具備自身的造血能力,再用滾存利潤進行新一輪投入,如此循環往復,昊海的面貌逐漸煥然一新。公司成立第三年同時引進了三條全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生產線,使得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可重復性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用昊海員工的話說,就是“桑塔納換成了勞斯萊斯”,有了這輛“勞斯萊斯”,昊海的產能和質量層次一舉躍升業內領先水平。
“企業管理的效率很重要”,吳劍英強調,“創業不僅要對市場、政策保持敏銳的嗅覺,對于昊海這樣的企業,經銷網絡的建設也非常重要。”通過高效的管理,盡管昊海下屬3個廠生產的是同一類產品,但是彼此之間非但沒有形成惡性競爭或內耗,反而實現了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市場協同。3個工廠的銷售和行政管理中心統一到公司總部,減少重復建設,最大程度降本增效。昊海開始讓一個個高科技產品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自己也邁向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如今公司全部員工雖然不到600人,卻在2015年創造了凈利潤2.7億元、上繳稅收1億多元的良好業績。
吳劍英認為:企業之間,不怕“弱弱聯合”,“弱弱聯合”往往蘊藏著經過整合做大做強的機會;敢于買企業,甚至瀕臨破產企業,需要看得準,有勇氣去做價值發現者。生物醫藥領域本就注重創新,高度競爭,原有各企業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市場機會,若能轉變舊的管理運營模式就能夠有效釋放生產力,而這正是昊海可以放手一搏的關鍵。
創新源自企業發展的自然沖動
翻看昊海的產品冊會看到一張醒目的矩陣圖。縱向標著:骨科、止血防粘連、眼科、美容整形及創面護理四大治療領域,橫向分別是以核心原料為主線的四大產品系列,這樣的“矩陣式”產品組合在業內很難找到第二家。昊海做的是應用性研發,以需求為導向,轉化率高,臨床需要什么,昊海就做什么。
依托上海的區域優勢和信息平臺優勢,吳劍英帶領的昊海團隊積累了深厚的行業基礎和產品儲備。幾年之間,迅速成長為國內醫用透明質酸、醫用幾丁糖等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
2009年,昊海主導的二代醫用幾丁糖技術在繼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技術之后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司創立的“高效創新的研發機制”榮獲上海醫藥行業協會頒發的“2011―2012年度上海醫藥行業技術進步獎”。實力過硬,讓昊海多次獲得國家、上海市各級科技項目資助和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國家863計劃、十二五重大專項、上海市產學研醫項目等;并已取得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參與制定國家多項醫藥行業標準。此外,昊海還作為發起人牽頭9家三甲醫院共同成立了“上海醫用可吸收生物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我市生物醫用材料在產、學、研、醫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探索了全新的模式和路徑。
談起創新,吳劍英認為創新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更不是什么突發奇想。創新首先要善于總結,在總結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嘗試找準方向,一旦確定了方向就不要動搖,要敢于堅持、勇于投資。“但對于起步階段的創業型企業,不要刻意強調革命性創新,可以首先以仿制為主,適當做一些應用型開發,比如新的劑型、適應證等,從而保證良好的現金流。待到企業逐步發展到一定階段,再水到渠成地進行創新。創新不是單獨割裂出來的,應該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然沖動。”
2015年4月30日,昊海在歷經并購、整合、高速發展后在成立的第九個年頭里實現了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的成功上市。昊海作為一個兼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生產、銷售、投資平臺和管理團隊的企業,因其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所屬生物醫藥行業的高成長性,迅速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公司IPO獲得178倍超額認購,募得資金23.6億港元。
對于企業上市,吳劍英也有著自己的理解:“上市不應該是一個目標,應該只是一個階段。企業發展如果完全靠自己的利潤慢慢積累,進程會很慢,可能因為資金不足而錯失投資發展的機遇。上市不僅能幫助企業快速融資,而且將自身納入上市公司透明規范的管理體系內,對公司的管理也有很大推進作用,”吳劍英也想用昊海的經歷激發公司員工的創業精神,“員工可以從中學到何為創業、如何創業。”
對于人才,吳劍英有著開放的心態。一方面昊海不斷提升自我,用自己的企業文化吸納各路英才;另一方面昊海愿意成為創業人才的“黃埔軍校”,為社會輸送人才,幫助年輕人實現創業的夢想。
細分市場參與國際競爭
眼科是昊海的四大主營業務領域之一,也是昊海接下來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之一。2016年3月19日,由昊海發起、多家科研機構聯合舉辦的“2016全國眼科產業高峰論壇”上,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在發言時指出: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背景下,當前中國醫藥產業已發生巨大改變。“但就目前中國眼科產業發展而言,仍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與會的眼科領域臨床專家們也表示,國內眼科產業集中度低、缺乏領軍品牌企業,競爭力、“產學研”互動水平低,進口產品壟斷市場,不僅阻礙著我國眼科領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使眾多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患者承受了巨大經濟負擔和治療風險。
看著我們泱泱中華的醫藥市場被外資產品占據,吳劍英覺得很痛心,但憑借內資企業現有的研發能力,與外資企業全面抗衡是不可企及的目標。如何和外資醫藥企業巨頭展開有效競爭是擺在中國醫藥界面前的共同命題,對此,吳劍英認為,“可以從細分市場入手,從單一產品上尋求突破”。吳劍英很欣賞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術原則,他認為昊海可以集中力量專注于可吸收生物醫用材料領域,以優良的性價比和產品質量來開拓市場,以完善的技術服務和良好的公司信譽來維持和發展市場。
關鍵詞:臺州;醫化行業;國際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1-0021-03
醫化行業是臺州工業經濟的支柱性行業。改革開放30多年來,臺州醫化行業以國際競爭力為導向,以全面參與國際化競爭、構建比較優勢為主要內容,推進醫化產業的規模化、集聚化和結構合理化,實現了醫化行業增長方式質的飛躍。
一、臺州醫化產業國際化發展的主要特點
臺州的醫化行業,始于最初的化學工業社,之后試產化工產品。20世紀70年代有機化工企業開始創建,80年代精細化工產業發展壯大,成為全國“14個精細化工王國”之一。之后,隨著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臺州經歷著從“化”向“醫”產品的轉變。近年來,醫化行業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強企業管理,積極開拓國國際市場,獲得了較快發展。在國際化成長過程中,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臺州市醫化產業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國際化起步晚,發展速度快。臺州市醫化產業的大多數企業還比較年輕,國際化開始的時間比較晚,但是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臺州醫企對外出口和投資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國際上形成了相當的競爭力。
二是國際化方式還比較單一,海外投資規模還很小。臺州市醫化產業在國際化的進程中目前還是處于以出口為主要形式的階段,即出口貿易多,三角貿易少;商品貿易多,許可證貿易少;海外辦事處多,海外企業少;海外銷售多,海外投資、生產少。同時,臺州市醫藥制造業企業實力較弱,資本相對短缺,造成海外投資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很多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往往更注重短期市場與利潤的獲取,而忽視企業價值鏈的全球布局。
三是優勢和劣勢都很突出。臺州市醫化產業國際化的優勢和劣勢帶著鮮明的民營企業色彩,既有源于企業內部的低成本優勢、民營企業靈活機制優勢、小規模技術優勢,產業集群的專業化優勢和特色優勢,同時臺州市醫化產業又存在著創新能力、資金、管理以及經驗人才等方面的明顯不足。
二、臺州市醫化行業國際化競爭力的SWOT評價
(一)臺州市醫化行業實行國際化的優勢
一是技術支撐。經過多年發展,醫化行業逐步形成了由龍頭企業牽頭,骨干企業和高等院校參加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這為整個行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內在的技術支撐。截至2013年底,以臺州市黃巖區為例,醫化企業共有7家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企業研究院均為醫化企業,省級技術中心3個,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8家,18個項目列為國家火炬計劃,6個產品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5個產品列為國家級技術創新基金項目,永寧藥業的注射用紅花黃色素被列為國家863計劃。
二是產業體系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在規模化方面,以臺州市黃巖區為例,2013年,該區規模以上醫化企業23家,總產值61.6億元,占全區規模上企業產值近1/5,實現利稅11.5億元,占全區稅收的1/3,是附加值最高的一個行業。同時,得益近年來醫化行業整體的發展,該區也涌現出一批大規模企業,目前億元以上醫化企業12家,其中聯化、雙鴿、天宇超10億元,永寧超8億元。
在集約化方面,臺州已經形成了化工產品、化學原料藥、農藥及中間體、制劑及專利藥等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規模以上醫化企業大都集聚在輕化投資區內。大多數龍頭企業均已完成產品的合理布局,并明確了企業轉型升級方向。整個醫化行業正加快向高效低毒農藥、高端原料藥、成品藥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發展。
在品牌化方面,主要表現為醫化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一批企業認真實施國際標準,通過了美國FDA認證和歐共體COS注冊,獲取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臺州醫化”的區域品牌進一步凸顯。
(二)臺州市醫化行業實行國際化的劣勢
一是技術制約。臺州醫化行業總體上呈現“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人才引進弱”的特點,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遠不能與國內外生物醫藥大企業相比,企業自主創新機制尚未形成。除少數規模企業具備獨立研發能力外,多數企業只具備生產加工能力,沒有成為創新主體,更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產品科技含量較低。一些起步較早、規模較大的制藥企業,由于近年來科技投入跟不上,成品藥生產企業的劑型單一,市場細分開發薄弱,沒有創新品牌和獨立知識產權的產品使得競爭優勢漸失。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嚴重制約著臺州醫化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二是資金制約。近年來,按照省醫化行業52條整治驗收標準及本市相關要求,臺州加快醫化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并出臺了一系列辦法。要求到2020年,醫化行業僅保留成品藥制劑、符合GMP等規范的精烘包原料藥生產、污染輕效益高技術領先的醫化產品或項目及部分高端精細化工項目。在這樣的環保壓力下,各大企業轉型升級意愿強烈,但在環保設備購置和技改過程中,也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如天宇藥業擬按新版GMP規范,改造升級年產160噸頭孢菌素無菌原料藥產業,所需資金就達到7千余萬元。據統計,僅黃巖區醫化產業轉型升級涉及14家中小企業共17個項目,資金需求估計達10億元以上。
三是人才制約。醫化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特殊行業,制藥企業的管理、研發、生產、營銷人才都是屬于知識型人才。醫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相關人才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從走訪調研的25家醫化企業來看,對各類人才都有急切需求。但從市、區兩級政府所制定的人才引進政策來看,對研發型人才高度重視,而對引進各類專業管理和營銷方面的人才等重視不足。此外,臺州地處浙江中部,距省會杭州200多公里、距離上海400多公里,區位條件欠佳,加之臺州區域內的大專院校缺乏,也致使企業引人留人較難。
四是許可和投入制約。制藥行業存在比較高的準入壁壘。國家出于保證人們用藥安全有效的需要,對藥品的研制、生產、流通、使用全過程制定了相應的法定強制性管理規范。藥品的研制生產和上市均需要政府專門機構進行許可審批,其特點是程序嚴格、審批周期長。如各方面條件都成熟,光申報一般新藥品種生產,往往都需三年以上時間;獨立研發的新藥從研發到審批、生產、上市,往往需要十年左右時間。這些規范執行的結果加大了產業必要的投資規模,加上龐大的新藥研發費用,使藥品行業必然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
(三)臺州市醫化行業實行國際化的機遇
一是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從國際市場來看,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是醫藥市場保持長期增長的剛性支撐。據IMS預測,全球藥品市場規模今年將達到1.1萬億美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8%。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醫化市場也將出現旺盛的消費需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市場的進一步開拓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我國人均用藥水平將逐年上升,中國藥品市場將呈現出更大發展空間。
二是轉型升級面臨良好條件。當前,醫化行業正面臨著專利藥保護集中到期的歷史機遇。2010年,全球有323種療效確切、使用安全的新藥的專利保護將過期,其中不乏一些年銷售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藥品。2015年該數值將高達560億美元,到2018年時,非專利藥物銷售總額在全球藥物銷售總額中的比例或將高達10.9%,屆時非專利藥物的總銷售額將高達近千億美元。這樣的歷史機遇,將更加有利于臺州醫化產業進行戰略調整。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生產工藝,提升人員素質等手段,承接國際醫藥產業轉移,將附加值低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向半成品和成品藥方向轉移。
(四)臺州市醫化行業實行國際化的制約因素
一是企業利潤的減少,成為臺州醫化行業實行國際化的生存壓力。臺州醫化產業總體上還是以生產原料藥及中間體為主。目前生產的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占比達到70%左右,成品藥占30%左右。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這類產品價格低、利潤少,隨著匯率升值、用工荒、原材料漲價等諸多因素以及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醫藥中間體的利潤率直線下降。比如,頭孢類、氟苯尼考等醫藥中間體,從5年前的25%左右的利潤率,逐步跌至目前的10%左右。相比之下,一些生產成品藥的企業銷售火爆。以永寧藥業為例,“注射用紅花黃色素”這個項目從2005年投產以來,銷售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2013年該項目銷售額就達到10億元,為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在醫藥中間體利潤萎縮的壓力,以及成品藥豐厚利潤的刺激下,企業向生產精細型、高利潤的原料藥、成品藥產品發展的要求非常迫切。
二是環保要求的提高成為臺州醫化行業實行國際化的內在壓力。2008年,浙江省開始實施細分化的《制藥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對制藥企業污水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臺州市出臺醫化行業整治提升方案,提出要將臺州打造成“中國綠色藥都”,其中醫藥制劑比重達到70%以上。以臺州市黃巖區為例,因環保壓力,2013年企業持續投入12億元,用于生產車間的GMP等認證改造及新項目的建設。從當前形勢看,各級政府對醫化行業的環保要求將越來越嚴格,這也將成為臺州醫化企業轉型的內在壓力。
三、臺州進一步推進醫化行業國際化的路徑選擇
醫化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中長期的蛻變過程,不是在短期內能實現的。政府層面,應該積極為企業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好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作用。企業層面,要以自身的轉型,助力整個產業的轉型。
(一)政府層面
一是以更清晰的態度,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高端產品是臺州醫化產業擴大國際市場的根本所在。未來應加大對“低、小、散”和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醫化企業整治、關停力度,積極引導醫化企業轉型升級,努力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從中間體生產逐步向高端原料藥和成品藥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積極鼓勵企業大力開發生物制藥、基因藥物、診斷試劑、中藥現代化等行業前沿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產品。此外,鼓勵和幫助中小企業通過聯合重組等形式,優化資本結構,推進股份制改造,積極爭取上市,促進醫化企業上規模、上水平。
二是以更良好的服務,助力企業人才引進。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企業發展最珍貴、最稀缺的資源,政府部門應助力企業人才引進。一是拓寬人才視角。將各類專業管理和營銷方面的人才納入引進范圍,配套出臺相應的獎勵辦法,吸引醫化行業的優秀管理和營銷方面的人才匯聚臺州,助力臺州醫化行業發展。二是積極“借智”。積極搭建平臺,牽線搭橋,引導醫化企業向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借智”,為臺州醫藥企業培育輸送多層次、復合型的人才。同時,積極支持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建產業技術研發機構,為其在科研編報、認證等方面提供服務,將優先推薦申報國家高企和科技項目。二是建立人才庫。設立臺州醫化專家庫、企業管理人才庫、銷售人才庫。通過這些專業人才的人際圈,幫助企業尋找管理和銷售經驗豐富、技術開發能力強的高端人才。
三是以更務實的舉措,營造企業創新環境。政府部門需要拿出更加務實的舉措,為醫化產業轉型升級營造出良好環境。建議籌建臺州醫藥大樓和孵化中心,作為臺州醫藥行業發展總部經濟、建設研發基地的主要載體。醫藥大樓內主要集聚醫化行業機構、企業高層管理決策、共性技術研發機構以及中介服務機構;孵化中心則以集聚為各類醫藥企業提供工藝放大、工藝優化、小批量生產服務的科技服務型的中小企業和實驗室為主。通過發展總部經濟為臺州優秀的醫化企業贏得發展空間。此外,加快發展物流、裝備制造、研發、銷售、服務等輔產業,形成“研發創新―中試孵化―產業化生產―營銷物流”的完整醫化產業鏈。
(二)企業層面
一是注重環保整治提升。企業根據政府《醫化行業整治提升方案》的相關要求,結合企業自身轉型升級,中長期發展規劃,從產品結構調整、生產裝備提升、生產工藝改進、加強管理等方面,全面開展整治提升工作。通過對污染重、能耗高的中間體、原料藥產品進行淘汰置換,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保留項目的生產工藝、路線、裝備進行重新設計、規劃和定位,按照“六化”(管道化、密閉化、自動化、信息化、系統化、循環化)要求進行新的布局調整。同時,積極吸收和利用現代制藥的先進工藝、設備、技術,盡可能減少環境風險,實現企業與環境的友好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抗抑郁藥; 新藥研發; 抗抑郁中藥; 抗抑郁天然藥物
抑郁癥是一種危害嚴重的心境障礙。目前,世界上約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瑞典的發病率為616%,美國為445%,中國為302%[1],然而每10萬人中的精神病醫生數量瑞典為4142,美國為779,而中國僅僅為153,表明國內對于抑郁癥的治療并不理想。最新的全球疾病負擔調查顯示,按照疾病所致傷殘引起的健康壽命損失年(YLD)來計算疾病負擔的話,抑郁癥造成的健康壽命損失年為7 640萬年,占總的疾病負擔的103%[23]。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抑郁癥以及研發具有優良抗抑郁作用的新藥不僅僅是醫藥工作者的研究重點,同時對于保護人類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已上市抗抑郁藥物
11抗抑郁西藥
目前國內外上市的抗抑郁西藥按照不同作用機制主要分為7類。即三環類藥物(TCAs)、單胺氧化酶抑制類藥物(MAOIs)、5HT再攝取抑制(SSRIs)、NE再攝取抑制(NaRIs)、NE、5HT雙重再攝取抑制劑(SNRIs)、NE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郁(NaSSAs)、5HT受體阻滯劑(SRIs)等[4]。
類別代表藥物分代TCAs丙咪嗪、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地昔帕明第一代MAOIs苯乙肼、帕吉林、嗎氯貝胺SSRIs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氟伏沙明第二代SRIs曲唑酮、奈法作痛、阿莫沙平NaRIs瑞波西汀、米安色林第三代SNRIs文拉法辛、度洛西汀NaSSAs米氮平
目前上市的抗抑郁西藥種類和機制有限,且都有一定的不足,如存在副作用,在治療抑郁癥的同時也威脅著患者身體其他功能的健康,或起效慢、有效率不高等。臨床上在選用西藥去治療抑郁癥時候要綜合考慮治療有效率、作用機制、選用劑量、副作用、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并且對于一些復雜的抑郁癥如雙相多相抑郁、一種或多種疾病和抑郁的共病得不到理想的改善。
12抗抑郁天然藥物
正是由于現有西藥的缺陷和市場需求的緊迫性,國內外學者將目光轉移到中草藥的提取物,近年來發現了許多有抗抑郁作用的天然藥物。
121路優泰貫葉連翹是藤黃科金絲桃屬植物,在歐洲又名圣約翰草,是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最深入的抗抑郁植物藥,其提取物是由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上市的抗抑郁藥路優泰的主要成分,對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再攝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還能改善抑郁伴發的焦慮情緒和睡眠障礙[5]。
122巴戟天寡糖巴戟天是雙子葉茜草科巴戟天屬的植物,有研究表明巴戟天醇可以顯著降低大、小鼠強迫游泳實驗的不動時間,表明巴戟天醇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6];巴戟天寡糖對多種抑郁癥動物模型都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過增加中樞神經系統5HT的濃度以及提高腦區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來發揮抗抑郁作用的[7]。目前,巴戟天寡糖膠囊已在北京同仁堂作為抗抑郁藥物上市。
123莉芙敏片黑升麻,原產于北美東部,最早被北美原住居民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婦科疾病[8]。近年臨床研究證實,黑升麻根莖異丙醇提取物莉芙敏,對于更年期綜合征有著很好的改善效果,臨床實驗表明莉芙敏聯用帕羅西汀可改善患者圍絕經期癥狀,患者煩躁焦慮和抑郁癥狀也明顯改善,效果優于單用莉芙敏,且安全性較好[9]。目前,莉芙敏片由德國夏菩天然藥物制藥公司生產上市,適應癥為主要針對女性更年期抑郁等癥狀的治療。
124復方八維甲睪酮膠囊人參,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神農本草經》中把人參列為上品,有“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悸”的描述。有研究表明[10],人參總皂苷對小鼠自主活動無顯著影響,能明顯對抗2種“行為絕望”模型小鼠的絕望行為,明顯縮短不動時間。復方八維甲睪酮膠囊,由人參皂苷、維生素和氧化鋅等21種有效成分組成,適應癥為更年期綜合癥,癥見抑郁、性格改變、孤僻多疑、失眠多夢等,已由海南綠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上市。
由此可見,上市的抗抑郁天然藥物較少,上市時間還不長,有關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的報道較少,安全性可能優于西藥,但有效性并未有較大突破。
13抗抑郁中藥復方
中藥復方適宜干預輕中度抑郁癥,如逍遙散在改善CUMS大鼠抑郁樣癥狀的同時,有著改善抑郁癥鑒癥、副作用小、復燃率低等特點。其中,從經典中醫方劑的基礎研究出發,闡明抗抑郁藥效物質和作用機制,是研發現代抗抑郁中藥新藥的思路之一。目前,在藥品說明書中的功能與主治上明確治療抑郁的上市中藥復方有4個。
131舒肝解郁膠囊由貫葉金絲桃和刺五加組成的中藥復方制劑,為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于2008年批準的第一個用于臨床治療輕中度抑郁癥的中藥,目前由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上市。動物實驗表明[11],舒肝解郁膠囊能顯著改善CUMS結合孤養誘導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癥狀,其療效與氟西汀相當,其抗抑郁機制可能為能夠增加大鼠海馬和mPFC區的pCREB和BNDF的表達,促進抑郁模型大鼠海馬區神經細胞損傷的修復和或新生,重新調節神經遞質水平有關。臨床試驗表明[12],基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估,舒肝解郁膠囊組總有效率680%,安慰劑組290%;基于中醫證候評估,舒肝解郁膠囊組有效率為590%,安慰劑膠囊組有效率為237%,舒肝解郁膠囊的抗抑郁療效優于安慰劑,安全性與安慰劑相當。
132金香疏肝片上海雙基藥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中藥6類新藥,由柴胡、香附、枳殼等12味常用中藥組成,具有疏肝健脾、解郁安神之效,已經上市。藥效學研究證明其對藥物誘發的抑郁癥有治療作用,具有抗行為絕望作用,并有一定的保護和增強學習記憶功能。Ⅰ,Ⅱ期臨床研究初步證明其治療抑郁癥(肝郁脾虛證)安全、有效[13],2016年正在進行Ⅳ期臨床試驗。
133舒眠膠囊于2012年批準由貴州大隆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由酸棗仁(炒)、柴胡(酒炒)、白芍等8味中藥組成,疏肝解郁,寧心安神,用于抑郁癥睡眠障礙的治療。臨床試驗表明[14],舒眠膠囊聯合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優于單用帕羅西汀,且不增加ADR發生率,依從性好。
134安樂膠囊由柴胡、當歸、川芎等8味中藥組成,舒肝解郁,用于精神抑郁,失眠等適應癥,由葫蘆島國帝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上市。
由此可見,在說明書中明確適應癥為抑郁癥的上市中藥復方較少,上市時間不長,更多是在適應癥加入對于抑郁的中醫辨證描述,體現出自己的一些特色,如安神、改善睡眠等。
2正處于新藥研發階段中藥
目前,我國正處于新藥研發階段的抗抑郁中成藥有舒郁膠囊、太子神悅膠囊、舒解樂顆粒、梔郁安神顆粒、解郁膠囊、消郁安神膠囊、貫郁解憂膠囊、安郁沛勃膠囊、優欣定膠囊、奧生樂賽膠囊等10個品種。另外,還有文獻、專利等報道正在新藥發現階段的一些中藥或天然藥物。
張瀟等:抗抑郁中藥新藥研發進展21舒郁膠囊
吉林修正藥業開發的中藥6類新藥,2015年正在進行Ⅱ期臨床試驗。主要由柴胡皂苷、芍藥苷、香附揮發油等組成,具有疏肝解郁、調暢情志的作用。動物實驗研究表明:舒郁膠囊可有效糾正抑郁癥模型大鼠(CUMS)的抑郁改變,海馬中5HTR1A 介導的PKACREB 信號通路可能是作用靶點之一[15];在血管性抑郁模型大鼠上可能具有抗血管性抑郁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大鼠腦內 5HT1AR,D2R,α2AR及 Apo E4 表達有關[16]。
22太子神悅膠囊
新疆華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開發的中藥5類新藥,于2014年開始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文獻報道其適用于輕、中度抑郁癥,優先推薦用于氣陰不足、心脾兩虛證的患者[17]。在臨床試驗中,太子神悅膠囊顯現出了治療中度抑郁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治療效果不但與目前常用的西藥相當,而且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凸顯出其在治療抑郁癥方面的優越性[18]。
23消郁安神膠囊
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開發的中藥6類新藥,2013年開始進行Ⅱ期臨床試驗。其重用酸棗仁,佐以西洋參、茯神、遠志、生地、知母、廣藿香、石菖蒲等多味中藥組成,用養肝血、舒肝氣,益心脾、清虛熱、安神除煩之法組成基礎方擬治療抑郁癥。動物實驗表明消郁安神膠囊能使抑郁模型大鼠(CUMS)的抑郁行為明顯減少,機制可能與抗炎,抗氧化,減輕海馬神經的損傷有關[19]。
24梔郁安神顆粒
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中藥62類新藥,是以藤黃科植物貫葉金絲桃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種顆粒劑[20],于2014年完成Ⅱ,Ⅲ期臨床試驗。主用于肝郁化火所致抑郁癥,癥見精神抑郁,心煩不寧,胸脅脹滿,食欲不振,善太息,失眠或多夢,頭痛目赤耳鳴,口苦咽干,大便秘結。
25優欣定膠囊
上海中藥創新研究中心開發的我國精神類領域中第一個源于中藥的1類單體化合物新藥,是以人參類植物為原料經過半合成方法而獲得[21],2014年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2015年正在進行Ⅱ期臨床試驗。大量的臨床前試驗證明,優欣定具有高度的抗抑郁活性且與現有的抗抑郁藥物不同的作用機制,其通過激活神經細胞的AKT激酶系統而達到神經細胞保護并有促進神經發生的作用,該作用機制與對抑郁癥發病機制的最新研究甚為吻合。
26奧生樂賽特膠囊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晶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研發的中藥1類新藥,為首次從傳統中藥中發現具有顯著抗抑郁作用的非含氮類天然小分子酚苷類活性成分[22],2015年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2016年正在進行Ⅱ期臨床試驗。藥效學研究表明奧生樂賽特抗抑郁癥藥效確切,作用機制新穎,有抗應激和調控突觸可塑性的突出等特點,且可提高學習記憶能力。
27解郁膠囊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中藥5類新藥,主要由紫蘇葉提取物組成,已于2014年完成Ⅰ期臨床試驗。動物實驗表明解郁膠囊可以改善抑郁模型小鼠的行為學表現,可改善抑郁模型小鼠海馬神經元的形態結構,增加海馬突觸樹棘突的密度,其通過加抑郁模型大鼠海馬BNDF蛋白及CREB,AKT,GSK3β的磷酸化,從而對海馬突觸可塑性進行適當的調節,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機制之一[23]。
28貫郁解憂膠囊
南京立業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中藥6類新藥,2014年開始進行Ⅱ期臨床試驗。具有疏肝解郁、寧心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中醫辨證屬肝郁脾虛證,癥見憂郁不暢,胸悶脅脹,善太息,失眠多夢,脘痞,噯氣頻作,不思飲食,月不調,舌淡,苔薄白,脈弦。
29安郁沛勃膠囊
蘇州、上海頤華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開發,2014年已完成Ⅰ期臨床試驗,2015年正在進行Ⅱ期臨床試驗。
210舒解樂顆粒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2014年在Ⅱa期探索性臨床試驗基礎上,進一步評價舒解樂顆粒治療輕、中度抑郁癥(肝郁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為Ⅲ期臨床試驗提供依據。
綜上,目前抗抑郁中成藥在新藥申報注冊分類上,主要分為單體1類、有效部位5類和復方6類3種情況,趨向多樣化;在辨證施治各有側重,如疏肝、安神、寧心、健脾、清熱、益氣等;在藥物組成上,主要集中于柴胡、貫葉金絲桃、人參等熱點中藥;在針對治療抑郁程度上,雖未針對重度抑郁癥,但針對輕中度抑郁癥更加符合中醫藥早期干預復雜疾病的要求;在各自的特色上,進入臨床階段的抗抑郁中藥在藥效、作用機制、適應癥、安全性、分子結構等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一面。因此如何開發出具有自己獨特特點的抗抑郁新藥,走出中醫藥治療復雜疑難疾病的特色之路,是以后抗抑郁新藥研發的大趨勢。
3處于新藥發現階段的抗抑郁中藥
中醫藥在防治抑郁癥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從中草藥中尋找和研制具有良好抗抑郁作用的藥物,一直以來都在受到研究者的重視,近幾年來從中藥中研發抗抑郁藥物的基礎研究、專利、文獻報道都在逐年增多。
31越鞠丸
由蒼術、香附、川芎、神曲、梔子組成,臨床上廣泛以此方為基礎,加減變化治療原發性抑郁癥,中風后抑郁癥,更年期抑郁癥,以及不同程度睡眠障礙的不寐證,均有顯著療效[24]。動物實驗表明,越鞠丸石油醚部位對其小鼠懸尾的行為絕望行為產生快速抗抑郁作用,機制可能與 BDNF 及其受體 TrkB 的激活相關[25]。
32甘麥大棗湯
甘麥大棗湯可以改善CUMS模型大鼠抑郁行為,并揭示這一改善作用可能是通過影響腦區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含量來發揮抗抑郁作用。并有研究表明,甘麥大棗湯治療抑郁癥的中醫機理為補益心肝脾肺之氣,調和氣血而精神治、悲憂解[26]。
33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能夠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狀態,通過代謝組學技術分析得出,柴胡疏肝散可能是通過調節糖、氨基酸、脂質的代謝發揮抗抑郁作用;另外,研究表明柴胡舒肝散有著對消化系統的改善作用,如可增加慢性激怒應激大鼠胃竇平滑肌動力和改善腦腸肽水平,有可能在抗抑郁治療上發揮著重要作用[27]。
34四逆散
通過CUMS和FST試驗,表明四逆散具有顯著的抗抑郁作用;網絡藥理學研究表明四逆散的315個化學成分中有263個能夠作用于抑郁癥的19個靶點,通過調控第二信使G蛋白偶聯受體轉導通路、cAMP環核苷酸系統、神經系統及其遞質、免疫炎癥反應、神經內分泌、鈣離子及其他離子轉運等多途徑、多靶點發揮抗抑郁作用[28]。
35開心散
劉屏等研究發現,開心散能夠有效減少FST試驗中大、小鼠的不動時間,可以顯著增多5HTP誘導的小鼠甩頭次數,可明顯改善 CMS大鼠的抑郁行為,表明其具有確切的抗抑郁作用。其多成分、多途徑、多靶點的其抗抑郁作用主要集中在影響單胺類神經遞質、神經營養因子和神經細胞保護作用方面[29]。
36復方柴歸方
為古方逍遙散經過藥效學篩選、化學成分指紋圖譜分析、臨床實驗化裁得到,由柴胡、當歸、白術、白芍、甘草、薄荷6味中藥組成。多種抑郁模型試驗結果表明復方柴歸方具有顯著的抗抑郁作用[3031];且柴歸給藥后無文拉法辛在治療抑郁癥的同時有引起大鼠排便粒數減少和含水量下降、胃腸功能降低、降低等副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大鼠胃排空和腸蠕動功能和改善抑郁大鼠降低和障礙現象;可明顯改善CUMS抑郁大鼠伴發的焦慮情緒與學習和記憶能力下降;無停藥反彈現象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抑郁二次發作的復燃率。結合代謝組學、網絡藥理學等組學技術發現其潛在抗抑郁靶點可能和神經遞質轉運體、代謝酶和受體、HPA/T/G 軸分泌激素、免疫相關因子等相關[32]。
綜上,抗抑郁中藥研發主要來源于古方或從臨床經驗中挖掘,如逍遙散、開心散、半夏厚樸湯、百合地黃湯等,在治療抑郁癥中充分體現了中藥多靶點、多機制協同作用及整體調節等特點,這些將會是抗抑郁中藥新藥研發的源泉。
4結語和展望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且易被忽略的精神疾病,醫學界認為大多數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段中都會患有抑郁癥,區別在于癥狀輕重而已。因此,抑郁癥作為一種復雜的重大疑難精神疾病,未來抗抑郁藥發展機會眾多。
首先,數據顯示我國抑郁癥患者人數已經達到了9 000萬,然而在國內抑郁癥并未引起重視,治療比例只有10%[33],2011年我國抗抑郁藥市場銷售額為261億元,僅占全球銷售額的2%,這也表明目前我國抗抑郁藥市場有著巨大的開發空間,是一個沒有被充分開發的“金礦市場”;其次,我國國內現有抗抑郁藥物品種少、缺少復方制劑產品、缺少相關衍生物產品、缺少高端劑型[34];最后,國家政策開始支持,在2015年6月,衛計委等部門聯合的《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中提到,我國抑郁癥治療率要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各地普遍開展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防治,未來5年我國將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精神衛生健康機構,70%以上的縣設有精神障礙康復機構。
總之,在剛性需求和政策支持下,我國在對抗抑郁藥物的研發上以及抗抑郁藥物的市場價值上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間。本文針對目前已上市的抗抑郁西藥、天然藥物和中藥復方制劑的現狀,以及處于新藥研發階段、新藥發現階段的抗抑郁中藥進行了綜述,發現盡管目前臨床正在應用或正在研發的抗抑郁藥物種類越來越多,但是大多還是僅僅局限于緩解和改善抑郁癥狀的角度。考慮到抑郁癥作為一種重大疑難疾病,是一種全身心的疾病,僅僅靠單一的針對抑郁癥狀的治,雖然的確會有著確切的抗抑郁效果,但是這種高選擇的藥物作用在復雜系統疾病上,往往會引發該疾病系統中另一相關蛋白的激活,進而產生各種毒副作用、耐藥性等等。因此,未來抗抑郁藥物研發的趨勢在于要開發在具有明確抗抑郁藥效基礎上,或有著自己獨特藥效特點,或有著新型的抗抑郁作用機制,或針對特殊病情,或有著新的適應癥,或具備副作用相對較小、多靶點、多功效等優點,這樣的新藥才會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Aleman A, Denys D A road map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J] Nature, 2014, 509:421
[2]Gold P W, Machadovieira R, Pavlatou M G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manifestations of depression:relation to the neurobiology of stress[J] Neural Plast, 2015, 2015:1
[3]Mata D A, Ramos M A, Bansal N, 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resident physic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ama J Am Med Assoc, 2015, 314(22):2373
[4]Jia H M, Feng Y F, Liu Y T, et al Integration of 1H NMR and UPLCQTOF/MS for a comprehensive urinary metabonomics study on a rat model of depression induced by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J] PLoS ONE, 2013, 8(5):e63624
[5]楊培, 李雪春, 田晶辰, 等 路優泰對抑郁大鼠腦內氨基酸水平的影響[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14(10):2174
[6]張中啟, 袁莉, 趙楠, 等 巴戟天醇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J]. 中國藥學雜志, 2000, 35(11):739
[7]鄒連勇, 張鴻燕 巴戟天寡糖抗抑郁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新藥雜志, 2012(16):1889
[8]徐融 莉芙敏片與利維愛改善圍絕經期癥狀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較[J] 中國全科醫學, 2011(35):4060
[9]周江清, 王馳 莉芙敏與帕羅西汀聯用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伴抑郁的臨床觀察[J] 中國藥房, 2013(36):3419
[10]陶震, 魯毅, 司梁宏, 等 人參總皂苷對小鼠的抗抑郁作用[J]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0, 18(4):360
[11]傅錦華 新型抗抑郁中藥舒肝解郁膠囊對抑郁模型大鼠的作用機制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 2014
[12]孫新宇, 陳愛琴, 許秀峰, 等 舒肝解郁膠囊治療輕中度抑郁癥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J] 中國新藥雜志, 2009(5):413
[13]張培智 金香疏肝片治療抑郁癥(肝郁脾虛證)的隨機雙盲雙模擬多中心平行對照研究[J] 世界臨床藥物, 2014, 35(7):399
[14]焦歆益, 楊小龍, 張亞麗, 等 舒眠膠囊輔助治療抑郁癥睡眠障礙的臨床研究[J]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14(6):347
[15]穆曉飛 舒郁膠囊及其主要組分對抑郁癥模型大鼠中樞系統ERKCREBBDNF的影響[D] 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4
[16]李肪, 李鑫, 黃蓉, 等 舒郁膠囊對血管性抑郁模型大鼠腦組織 5HT1A R, D2R, α2A R及 ApoE4 表達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 2014, 20(13):160
[17]李成功, 孫新明, 胡時先, 等 一種評價抗抑郁中藥組合物在治療輕、中度抑郁癥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方法:中國 103230602A[P] 20130807
[18]宋宇昕 針刺結合太子神悅膠囊治療心脾兩虛型郁證的臨床療效研究[D] 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2013
[19]韋麗佳 消郁安神膠囊抗抑郁作用的機制研究[D] 重慶:重慶醫科大學, 2013
[20]姜水紅, 查圣華, 王澤鳳, 等 梔郁安神顆粒的質量研究[J] 中國食品工業, 2014(3):62
[21]王小峰 中藥一類新藥優欣定膠囊原料藥有關雜質的研究[D]. 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 2012
[22]傳統中藥篩選出抗抑郁癥1類新藥國家藥監局頒發奧生樂賽特臨床試驗批件[J] 科技傳播, 2011(9):22
[23]梁余檳 解郁膠囊抗抑郁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D] 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 2015
[24]李蓉 越鞠丸加味治療抑郁癥36例[J] 河南中醫, 2014, 34(5):974
[25]任荔, 陶偉偉, 薛文達, 等 越鞠丸石油醚部位潛在的快速抗抑郁作用與BDNF、TrkB蛋白表達的上調相關[J]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5(12):1754
[26]凌燕, 冼紹祥, 劉樹林 張仲景甘麥大棗湯治療抑郁癥探討[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5(4):395
[27]周呂, 劉汶, 王禮建, 等 慢性激怒應激對大鼠胃動力和腦腸肽的影響及柴胡舒肝散的干預作用[J] 中醫雜志, 2012, 53(9):775
[28]王慧慧, 張百霞, 葉小彤, 等 基于“中藥作用機理輔助解析系統”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機制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15, 40(19):3723
[29]溫智林, 王真真, 賀文彬,等 開心散及其有效成分抗抑郁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15(3):420
[30]陳磊 復方柴歸方抗抑郁組分藥效及機理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學, 2015
[31]郭曉擎 復方柴歸方抗抑郁有效組分篩選及其藥效學評價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學, 2013
[32]陳建麗, 田俊生, 周玉枝, 等 基于代謝網絡調控的逍遙散抗抑郁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 藥學學報, 2014, 45(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