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漢字文化的來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漢字文化的來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漢字文化的來源

    第1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漢字的特點:

    1、漢字和漢語基本適應。

    2、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

    3、漢字有較強超時空性。

    4、漢字字數繁多,結構復雜,缺少完備的表音系統。

    5、漢字用于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比較困難。

    第2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漢字,即是記錄漢語的文字。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與寶貴的智慧財富依靠漢字得以保存。漢字為中國社會的推動、發展,中華文明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書法,從狹義上講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但從廣義上講,書法便是漢字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即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

    漢字是書法的載體,書法是漢字的表現形式。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遨游漢字王國》前言:“生活中我們處處離不開漢字,不論是寫作、演講、看報等等。讓我們在這段時間里一起遨游漢字王國,去感受漢字的神奇和有趣!了解漢字文化,并為純潔祖國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遨游漢字王國》一文介紹了漢字的起源及其發展過程,主要讓讀者認識漢字造字的規律和方法。漢字造字上有“六書”之說。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意、轉注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引 言

    在日本設計師白木彰先生的作品中,展示出一個活生生的漢字的世界。不是簡單的文字符號的堆積,每個字仿佛從符號世界中還原了出來,帶著它們來自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這樣的文字形態,引起我對漢字的新的認識。

    漢字是唯一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是用點畫記錄人類理念的平面設計。利用文字來進行平面設計,我們所要利用的不光是它的“形”,更重要的是它的“意”。目前日本人似乎比我們更懂得怎樣利用漢字,他們用漢字的造型原理去設計圖形,在他們的設計作品中,漢字不僅僅是符號,是裝飾,而且具有了圖形設計的表形性思維,使漢字真正活了起來。利用漢字,日本人傳達出他們的本土文化,而我們為什么不能利用漢字傳達我們的文化?這一點令人深思。

    一、平面圖形設計與漢字的本質聯系

    1.漢字本身即是一種平面圖形設計

    從平面設計來講,漢字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最偉大最成功的設計。它以最為簡單的設計元素,運用最豐富而復雜的設計手段,設計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單純的“產品”,并使這些產品的內涵豐富,構架完美,用途廣泛,影響深遠。同時,這些“單元產品”又具有無窮的聯絡方式,具有開放而遞增的同構能力。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莊子在《莊子外篇》中就已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語言和事物之間存在著表征物與被表征物的關系,語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語言的被表征物,語言的任務是事物信息的被傳達,語言的角色是傳達信息的媒體。文字正是利用語言來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東西。

    2.平面圖形設計與漢字構成學原理

    a.平面圖形設計是一個特殊的思維過程

    人類的意識過程,其實是一個將世界符號化的過程,而思維無非是對符號的一種挑選、組合、轉換、再生的操作過程。因此可以說,人是用符號來思維的,符號是思維的主體。平面圖形設計,是以信息傳達為目的的,在二維的空間中對物象的位置、比例、相互關系的籌劃,無疑,這也是一個思維過程。但同時,它又不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思維過程。這是一個開始于設計者,延續到受眾心理活動的思維過程,而這種延續正是依賴于作為思維主體的圖形。

    b.漢字是經過設計的圖形

    漢字的目的是承載信息,而漢字本身即是中國人在二維空間中對點畫挑選、組合、轉換、再生,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產物。從符號學原理分析,漢字是一種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設計。由于漢字演變至今已變得十分抽象,洗練,所以將漢字承載著的原始信息還原出來的過程本身,即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過程,一種特殊的平面圖形設計。這種還原的結果不是文字,是一種加入人的思維的奇妙產物,一種特別的平面圖形。

    二、更多地發掘漢字的特征 更準確地運用漢字承載的信息

    設計師借平面圖形設計向受眾傳達自身的思維過程與結論,以達到其指導或是勸說的目的;換言之,受眾也正是通過設計者的作品,與自身經驗加以印證,最終了解設計者所希望表達的思想感情。美國設計師普羅斯說過:“人們總以為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維:人性?!比诵缘母拍钤诮裉煲呀洀V義化,如何使我們的本土文化得以體現?還原漢字的原始信息應該說是一條捷徑。在追尋漢字本源的過程中去體會中國文化,其本身就是在提高設計師文化修養。這樣,我們在作品中體現本土文化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1.使漢字不斷地深化

    a.運用漢字來發掘本土文化,是一個抽象難懂的說法,那么,讓我們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做的吧。

    七世紀時,日本引進中國的表意文字,稱為漢字。日本人快速地消化了中國的漢字文化,之后又把漢字迅速地加以改造,日本稱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其實都來自中國,而中國當代的設計為什么還不及日本呢?我們可能過多地強調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設計作品本身應透露出來的內容和意境。日本人以纖麗纖小、簡約淡泊作為其審美的意趣,形成了“物哀”、“空寂”、“風雅”、“幽玄”等審美理念。漢字被日本的設計注入無限的遐想,成為他們在作品以外的思維空間“留白”的有力武器?!坝魑镉谝鈩t樂,留意于物則病?!睗h字作為抽象圖形的魅力在乎似與不似之間。

    《讀賣新聞》中曾登載過一位日本小學三年級女生寫的詩:

    “港”這個字

    真像美人魚

    “共”是頭

    “巳”是尾

    三水是浪花

    你看像嗎?

    這就是漢字的魅力,幾乎是獨一無二的魅力,沒有哪種文字可能引發人這種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的。正是漢字在人思維空間里的留白,使漢字具有了無限的生命力。

    現代圖形設計是對文化的認同,而不是簡單的對符號或圖形的認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內涵,找出傳統文化與自己個性的碰撞點,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這才是運用漢字進行圖形設計的精髓所在。日本許多著名設計師,幾乎都是漢字學的專家,他們在作品中巧妙地將漢字作為抽象畫看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本書籍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先生就是一個執著的漢字迷。他在《活字禮贊》一文中提出漢字造型的直角思想,其起源為中國“天圓地方”的宇宙學;日本另外一位漢字迷設計師白木彰先生,更是巧妙地將漢字作為圖形運用到了平面設計中。

    日本設計運用傳統的理念,現代的元素和構成手法,并賦予民族情感的內容,走在了設計的前沿。這值得我們青年設計師們學習和借鑒。

    b.我們的先民如何利用漢字設計生活

    我們的前人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漸上升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并能激發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于是形成了“書法”這類二階意義上的藝術門類。書法藝術是抽象符號藝術,它靠單純的線條架構演繹出千變萬化、千姿百態的視覺藝術形象。

    在文人士大夫創造了優秀的書體與書法作品的同時,民間藝人也以他們的聰明才智設計出無數巧妙而極富視覺意趣的字體圖形。如用來招攬顧客的幌子、節慶與民俗活動中的吉語,吉祥紋樣中的連筆字等。這類反映日常生活形態的杰作具有濃郁的裝飾性和強烈的民族特色。

    2.用中國人獨特的宇宙觀理解漢字

    因為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即人類并非宇宙創造的中心,而是自然中次要的部分,能否符合大自然的韻律是衡量一切的標準。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文化如此強調自然的形態與模式,漢字的創造無疑也遵循這一法則,即模擬自然,將物的形簡化地融合于方正的字體符號之中。

    a.“神”來之筆

    古人對于“神”的信仰,主要表現在占卜和祭祀上。最早的漢字其實是占卜的記錄,上古文字的筆劃結構,用今天的眼光看去,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是古人對自然、對生命的一種詮釋。這種記錄占卜結果的文字,來源于遠古的文字畫(近似文字的圖畫)。漢字是表意文字,象形性是漢字的主要特征之一,漢字是反映自然造型的。漢字在反映自然造型的同時,還具有深奧的構成原理,而這種原理就來源于中國人獨特的世界觀。設計在線.中國

    b.漢字中有大智慧

    ? 《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中國人信仰上天潛在的超越之力,這種超越之力即自然規律。觀察漢字的構成,更多的是揭示自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在漢字發展的早期階段(西周以前),象形程度較高,體現出對書寫的簡化和易識別的趨勢。而漢字

    在發展為記號文字體系的過程中,則體現出了古人獨到的智慧。 在漢字的創造過程中,古人很注重“形”與“意”的結合,簡單摹仿不是文字。

    在初中時,語文老師對于“牧”字、“采”字的解釋,引起后來我對漢字中蘊含的先人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前有“?!倍竺嬗幸粋€人持木棍趨趕,這樣便組成了“牧”字。在漢字的造型原則里,我們可以發現許許多多這樣有趣的例子,只要我們耐心品味,其中奧妙無窮。

    結 論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環境下,我們如何運用文字進行平面圖形設計?

    第5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關鍵詞:漢字;飲食制作;食器名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30-0118

    一、漢字與中國文化

    1. 漢字與中國文化

    漢字被稱為“歷史的活化石”、“中國文化的脊梁”,是一種具備文化學、哲學、美學意義的符號體系。作為表意體系的文字,漢字記載和蘊含著古人的造字方法、造字心理,形象地呈現出漢民族文化心理,昭示著漢民族文化進程的軌跡,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今人可以通過漢字推知古代的社會文化,通過一個個靜態的漢字,我們可以步入古人動態的歷史文化圈。

    2. 漢字與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民者以食為天”,“食色,性也”,“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饑,故食為至急”?!笆场蹦芘c“天”相提并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笆场弊鳛槿祟惿畹闹匾M成部分,在漢字中有著充分的儲存和體現,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蘊,我們可以從漢字中發現中國飲食制作和食器發展變化的歷史軌跡。

    二、從漢字看古代飲食制作

    古人造字時多用“火”部首字來表示飲食制作方式。飲食進入文化范疇,要從熟食開始。相傳上古燧人氏鉆木取火,教人熟食,告別了“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的蠻荒時期,從而真正步入“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于禽獸”的文明時代??梢哉f,有了火,才有了世界聞名的中國飲食文化。多用“火”作為形旁造字,反映出當時“火”對熟食的重要。古人用火加工制作食物的幾種方式,以及其中蘊涵的文化信息,從表示它們的字的特點大致可以得到反映。

    “炙”與“烹”、“炮”一樣,這種制作方式亦來源于遠古的游牧生活。《禮記?禮運》曰:“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菇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睆臐h字中我們可以解讀出與這種熟食方式相關的豐富的信息。“炙”在《說文》中的解釋為“炮肉也,從肉在火上。”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炙肉各本作炮肉,今依楚茨傳正。小雅楚茨傳曰:‘炙,炙肉也。’瓠葉傳曰:‘炕火曰炙?!x云:‘炕,舉也?!^以物貫之而舉于火上以炙之。按炕者俗字,古當作抗。毛曰炮,抗火曰炙,燔炙不必毛也?!庇中鞛摹墩f文解字注箋》曰:“炮與炙對文則異,散文則通?!倍斡癫迷唬骸芭?,裹燒之也。炙,貫之火上也。”可以得知“炙”是將去毛的肉串起來放在火上烤。以上例字可見古人熟食方式的多樣性以及中國飲食制作文化的源遠流長。

    三、從漢字看古代食器文化

    上文我們說到的飲食制作方式大多是食物與火直接接觸,而那些不宜于直接拿來在火上烤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要想熟食就要另想辦法,于是發明了炊具。而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古人有多余的食物需要貯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理念的改變,古人要改善用手直接抓取食物的進食方式,于是發明了飲食器具。從古漢字上看,古代的食器多用“竹”部、“鬲”部、“瓦”部、“金”部,由此反映出古代的生產力、生產工具的發展狀況,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先民們的勞動場面,看到他們生活情景。

    “鑊”甲骨文作“ ”?!墩f文》釋為:“也?!编嵭⒃弧拌Z所以煮肉及魚、臘之器,既熟,乃于鼎?!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曰:“也。少牢饋食禮有羊鑊,有豕鑊。鑊所以煮也。從金。聲?!保?。,大盆也。《淮南子?說山》:“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睗h高誘注曰:“有足曰鼎無足曰鑊?!庇帧稁煿抛ⅰ吩弧岸Υ蠖鵁o足曰鑊,以鬻人也。”由是可見,“鑊”是一種用來烹煮肉類食物的無足大盆。

    “鬲”:甲骨文作“ ”,金文作“ ”。“鬲”是象形字,由字形來看下部有三足,上為空腹?!墩f文》釋為“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薄稜栄?釋器》曰:“鼎款足謂之鬲?!笔柙唬骸翱?,闊也。謂鼎足相去疏闊者名鬲?!薄稘h書?郊祀志》云:“鼎空足曰鬲?!鄙蚶ā秹粝P談》亦曰:“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庇墒强芍?,“鬲”與“鼎”相近,但足空,與腹相通,應是為了更大范圍的接受傳熱,使食物盡快熟爛。以上是較為典型的表示食器名稱的漢字,通過它們,我們可以透視出古代漢民族食器文化多元性和豐富性。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漢字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文化的一面鏡子,是研究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的沃野。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通過分析表飲食制作和食器的漢字及其形體結構、了解它最初的意義,能幫助我們探究相應的制作方法和食器特點、演變軌跡及古代的風俗特色,引導我們回顧遠古時代的文化景觀,誘發相關的文化聯想,喚起相關的傳統意識。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03.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王寧.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第6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關鍵詞:漢字文化圈;表記法;特點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1-0106-01

    一、日語的文字組成

    總所周知,現代日語是有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阿拉伯數字組成。其中我們常說的“50音圖”就是指現代日語中常使用的46個平假名、片假名。除了這五種文字以外,我們在日語表記中還會看到一些圖形文字、顏文字、繪文字還有標點符號。他們共同構成了日本表記獨特的形式:表音文字+表意文字。那不得不說其中與中國最為密切也是大部分學者最感興趣的便是日語中的漢字。

    二、漢字的表意性

    漢字是從古代中國開始流傳發揚光大的文字。現在廣泛應用在漢語學習生活交流中。日語中的漢字是從古代中國傳到日本,現在其形態、機能也是構成日語獨特表記中的一種。世界上在現代社會中使用漢字表記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等。他們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說的漢字文化圈。但其實各國政府對于漢字使用上的政策也是各有不同。例如漢字簡略化,韓語替代漢字等等。現在的韓國社會除了古書和一些招牌等的表記方式,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漢字。不過也不能看出,漢字的表意性正是他最為顯著的特點。雖然讀說比較困難,但是理解其意思確實非常簡單直觀。除了表意性,漢字還有其他幾種特性。

    三、漢字其他的特性

    多數性:人類歷史上,漢字體系是文字數最多的文字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就有10萬以上的漢字存在,這對僅僅有26個英文字目的世界第一語言英語來說是外全可望而不可及的數字。近代以后,隨著對于異體字的整理和多音字的統一,漢語普通話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音節組合也是有1600字左右,不考慮多音字和多意字,可想而知漢字的背后是有多么龐大的一個數據庫。

    多畫性:這里我們用兩張圖來概括:

    異體性:剛才我們提到漢字的簡略化,但其實如此簡化漢字還是有很多的異體。日語中表現身體的一詞讀作「からだ,其另外音讀為「タイ。就「タイ這個發音,可以表現的漢字就有「體「體「軆「躰幾種異體。另外,我們所說的多音字多意字也可以認為是漢字的異體性表現之一。

    非日本性:日語中雖然使用漢字。但是它具備非日本性。因為其并不是由日本獨自的語言發展而來。這也就是我們在日語學習中發現的音讀和訓讀的問題。日語漢字按漢語的發音讀出來,叫音讀;只取漢字義,讀日語音,叫訓讀?!耙糇x”模仿漢字的讀音,按照這個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候的讀音來發音。根據漢字傳入的時代和來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唐音”、“宋音”和“吳音”等幾種。但是,這些漢字的發音和現代漢語中同一漢字的發音已經有所不同了?!耙糇x”的詞匯多是漢語的固有詞匯。

    四、中國學生在啟蒙學習日語的直接感受

    被調查者:北京城市學院 大三學生40名(英語專業日語為第二外語)

    調查時間:2011年6月8日

    調查內容(部分):

    22歲 女:日語文章根據漢字可以大概讀懂意思。但是假名和語法非常困難。

    21歲 男:非常復雜!如果只有平假名還覺得可以應付,但是還要加上片假名就更煩了。

    23歲 男:希望僅僅使用假名。

    22歲 女:有很多從中文來的單詞,所以能夠明白漢字。

    五、漢字的影響

    從調查中不難看出也是分為希望只有假名和希望漢字保留的兩種思考方向。這正是當今日本學界競相爭論的一個學術問題。日本是保留漢字還是如韓國當年那樣去除漢字標記僅留下日語假名。筆者認如果日語非得僅僅使用表音文字的假名的話,不能直接傳達其內容(多音字)等,或若是直接與世界接軌使用羅馬字表示,那么假名中的母音子音等更為復雜的情報從直觀視覺上很難獲得答案。因此,不管是民族文化的發展還是傳統保留,歷史研究,漢字廢棄論都是需要仔細斟酌,不能簡單定論放棄其各方面重要影響的。

    第7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yì。弈,形聲;本義:下棋。部首:廾;筆畫:9;筆順:丶一ノ亅ノ丶一ノ丨。相關組詞:弈棋、博弈、游弈、弈局、弈業、存量博弈、猴弈、博弈實體、角弈等。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于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明創制并作改進,現在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來源:文章屋網 )

    第8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薇字的含義:大多指花,象征素美,生生向上。

    薇字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字,最早在《詩經》中出現,有喻指性格柔善、美麗大方的含義,因此薇字取名寓意也是非常好。通常父母用這個字給孩子取名,是希望其長大后能成為一個高端優雅的淑女,而薇字就很符合女孩柔和的氣場,不僅能提升運勢,還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使寶寶在未來發展中,氣質卓越也更加出眾。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于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于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來源:文章屋網 )

    第9篇:漢字文化的來源范文

    1漢字在平面設計中的裝飾風格

    漢字是表意象形文字,來源于自然物象,其既是文字又是圖畫,具有很強的裝飾美感。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傳承過程中,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使用漢字對生活細節進行裝飾美化,如:建筑、家具、服飾、刺繡、錢幣、年畫等,漢字不僅在其中起到表意性,更能夠通過其裝飾性美化器物,豐富和強化漢字視覺的感受力。平面設計中的漢字極具裝飾美感,是平面設計豐富瑰麗的藝術元素寶庫。雖然漢字作為一種語言文字而存在,卻又獨立地成為卓絕的視覺造型藝術形式。平面設計師應當充分利用漢字得天獨厚的裝飾優勢,將漢字的裝飾美感巧妙地應用在當代平面設計中,創造出濃郁、強烈的視覺藝術作品。

    2漢字在平面設計中的民族特色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華藝術形式,具有明顯的民族特點。民族化的漢字不僅在古代有著文化傳承的作用,在當代的平面設計中也重新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漢字是一個個完整的生命體,歷經數千年積淀下豐厚的民族文化基因,傳遞著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是最為重要的民族文化標志。平面設計中的漢字造型浸透了中華民族無盡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是藝術創作的升華與入境,漢字是視覺形式與民族文化結合的典范,漢字是民族想象力的藝術結晶,漢字是民族美學理念的完美反映。在當代全球化發展的世界格局下,中國的平面設計師必須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平面設計中凸顯出中華文化的自身特點,為世界文化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中國人的智慧和理念。

    二平面設計中漢字的視覺表現

    1漢字視覺表現的識別性

    在平面設計中的漢字,是用來傳達各種設計信息的。平面設計中的漢字設計需要涉及到漢字本身的字體和結構,漢字的整體和筆畫,漢字的變化和效果等,當然還要考慮到文字本身的信息識別性,漢字的設計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將文字信息和對象內涵進行準確的信息傳達。在漢字設計中,一定要強調文字的整體感受,文字細節從屬于文字整體,從漢字的筆畫為基本,文字的造型變化要遵從文字結構,變化要巧妙,形象要優美,邏輯要合理,不能夠為了實現特別的創意表現而對文字本身強行變化,以免破壞文字的識別性,引起信息的誤傳、誤讀與誤解。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漢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特點,漢字筆畫多、結構復雜、形態嚴謹,這些都是我們在進行漢字設計時必須考慮到的設計限度,應當以簡潔、易懂的設計語言來組織漢字的設計,以達到漢字本身所具有的視覺感受。我們的漢字設計應當使藝術化的漢字表現得更加有的放矢,設計出優秀的漢字應用,使人們在愉悅、輕松的前提下,完成漢字的信息傳播。

    2漢字視覺表現的美學性

    平面設計中的漢字是設計畫面中的重要組成元素,漢字本身即是由點、線組成的筆畫構成體,本身即具有完美的美學性感受。點、線所組成的文字應用在平面設計中,形成了一個個復雜的塊面元素,不僅能傳達信息,也能傳遞美感。平面設計中良好的漢字設計能夠使人在閱讀文字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愉快的心理,更獲得良好的審美認知。漢字設計之美表現在漢字的筆形筆畫、間架結構的把握上,是漢字局部與漢字整體的和諧統一。漢字的設計必須強調漢字所具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強調筆畫元素、線條形態的組合與搭配,還有筆畫與筆畫、文字與文字之間的力量對比與統一,這樣才能形成視覺化的漢字美學表現力。

    3漢字視覺表現的獨特性

    漢字是象形文字,迥異于其他文字的字體特征,平面設計中的漢字同樣也具有獨特的字體視覺表現。漢字的字體作為造型元素,其視覺表現與圖形化的點、線、面類似,每個漢字都有與眾不同的一面,漢字和字體都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品格,具有個性化的視覺感染力。漢字獨特的字體感受和視覺訴求,也是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的民族和時代特性的體現。我們探究平面設計中漢字的字體,感受漢字的字體造型個性,尋找漢字的字形、結構與其他造型元素之間的聯系。才能夠在平面設計的應用中,增強文字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保持文字內容訴求和視覺感染的同步。漢字字體的獨特感染力表現在宋體字體的抑揚頓挫、黑體字體的方正穩重、楷體字體的典雅柔和、仿宋字體的俊秀硬朗。在平面設計的設計創造中,充分利用漢字的獨特個性,結合漢字字體的視覺表現力,強化平面設計作品中文字的個性色彩,形成風格化的漢字設計應用,這是當代平面設計中文字與設計的完美結合。

    4漢字視覺表現的創造性

    漢字本身是語言文字和藝術表現的兩重載體,是信息傳遞和視覺想象的混合元素。對于平面設計者來說,這兩者都是至關重要的,文字的信息傳遞特性是漢字生命的本源,而漢字的視覺想象則是漢字延續的方向。漢字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漢字的視覺化方面,是以平面設計中不同的漢字字體為設計根本,從漢字的字體結構、字號大小、字字組合等多方面考慮,對目前已有的漢字設計進行總結,提煉出漢字設計中成功的變化、組合、再生方式,再次匯集成新的視覺思維元素進行設計。漢字本身奇妙的結構、復雜的內涵、歷史與文化的傳承都使漢字本身作為設計素材的創新有更多的可能性。

    5漢字視覺表現的應用性

    平面設計是離不開文字應用的,漢字的設計已經滲透到平面設計的方方面面中,如平面設計的標志、招貼、包裝、書籍、網頁、新媒體等。漢字的字形和字義的聯系以及漢字本身所具有的象形特性成為平面設計中最值得參照和應用的元素,這使得漢字本身作為一種圖形化的文字,非常具有視覺化的識別功能,這一點是有利于漢字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我們對漢字的筆畫結構進行研究,對文字象形展開創新,這都反映出當代的平面設計師們對漢字設計的思索。漢字是中華文化中最根本的東西,在我們的內心中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漢字是中國文化生活的本源,就如同用筷子吃飯一樣不可改變。漢字是我們情感和生活的體驗、承載、交流、傳承,平面設計中的漢字需要延伸這個二維空間中的情感和生活表現。

    6漢字視覺表現的世界性

    就藝術的類型和表現而言,是越有地方性的藝術就越有世界性的價值,漢字藝術正好符合這種“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觀點,漢字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民族性精髓,也是多樣性世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平面設計是漢字展示和應用的平臺,漢字借助平面設計的現代語言形式,漢字發揮平面設計的視覺表現特質,能夠跨越世界文化交流的語言鴻溝,把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展示在平面設計的世界現代舞臺上,增進與世界文化的各種交流,必然會得到各國民眾的喜愛。特別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文化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需要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才能避免文化迷失,失去自己的文化特性。

    三結語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www亚洲成人|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一级成人黄色片|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欧美成人777|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在线免费成人网|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欧美成人免费香蕉|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四虎www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