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預防流感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流感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預防流感的方法

    第1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甲型流感;住院精神病患者;預防接種

    【摘要】 目的 探討接種疫苗及一般預防措施對住院精神病患者爆發甲型流行性感冒的預防效果。 方法 對甲型流行性感冒疫區的2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未發病的173例患者隨機分為接種甲型流行性感冒滅活疫苗組152例,一般預防措施組21例,比較兩組發病情況,并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采取預防措施前2 d內200例患者中有27例爆發流感,152例實施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措施后發病5例(3.29%),21例一般預防措施者發病4例(19.0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6.37,P<0.05)。接種流感疫苗組較一般預防措施組發生甲型流感的潛伏期長,平均最高體溫低(P<0.05)。 結論 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甲型流感的爆發流行,并可延長潛伏期,減輕患病后的癥狀嚴重程度。

    【關鍵詞】 甲型流感;住院精神病患者;預防接種

    Investigations and prevention study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influenza outbreak in hospitalized psychiatic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phylactic effect of vaccination and common preventive measures on influenza A outbreak in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 Methods 173 psychotics without influenza A from 200 hospitalized ones in flu epidemic area were assigned to vaccination(n=152) and common protective measure group(n=21),incidences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conducted. Results Within 2 days before taking protective measures,27 of 200 patients developed flu, among them 5 of 152 ones taking vaccination (3.29%) did and 4 of other 21 ones without vaccination(19.05%),which showed obvious difference(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latency of influenza A was longer and average max body temperature lower(P<0.05). Conclusion Inoculating influenza vaccine could prevent the epidemic outbreak of influenza A in effect, lengthen latency, relieve the severity.

    【Keywords】 Influenza A;hospitalized psychotics;vaccination

    甲型流行性感冒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易引起流行。住院精神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群體,存在諸多的甲型流感發生的危險因素。目前尚無住院精神病患者甲型流感發病情況及接種疫苗預防效果的相關研究。作者對2005年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甲型流感患病情況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對象 樣本選自2005年4月20日~5月20日我院住院在甲型流行性感冒疫區的2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例資料。入組標準:(1)甲型流行性感冒流行疫區住院的精神病患者;(2)年齡19 a~65 a;(3)排除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藥物濫用,妊娠、哺乳期婦女及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1.2.1 分組 甲型流感爆發后,將未發病的173例精神病患者隨機分為接種甲型流感滅活疫苗(流感疫苗由江門市防疫站提供)組152例和一般預防措施組21例(預防措施包括隔離觀察、空氣消毒、預防服用抗病毒藥物等)。

    1.2.2 診斷 取鼻咽部分泌物及深部痰液,以及靜脈血后,立即由江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送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痰培養及病毒分離,并對標本血清進行免疫熒光及ELISA試驗,以確診甲型流感。

    1.2.3 潛伏期計算 潛伏期為從患者接觸流感患者后至出現癥狀的時間。本文以第1例患者出現癥狀為潛伏期的起始時間[1]。

    1.2.4 最高體溫檢測 自患者癥狀出現起,每隔2 h測體溫1次,至患者癥狀消失時的最高體溫。

    1.3 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與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200例患者中的27例在采取預防措施前2 d內爆發流行性感冒,9例患者于實施預防措施后發病,總患病人數36例(18.0%)。其中152例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患者有5例(3.29%)發病,21例給予一般預防措施的患者有4例(19.05%)發病。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6.37,P<0.05)。疫苗保護率=(19.05-3.29)/19.05=0.83[2]。

    2.2 接種流感疫苗后發生甲型流行性感冒的5例患者的潛伏期分別為5 d,5.5 d,6 d,7 d,8 d,9 d;實施一般預防措施后發生甲型流感的4例患者的潛伏期分別為4.5 d,4.5 d,5 d,5 d。接種流感疫苗者發生甲型流行性感冒的潛伏期明顯延長,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2.3 接種流感疫苗后發病的5例患者的最高體溫分別為37.9 ℃,38.0 ℃,38.1 ℃,38.2 ℃,38.3 ℃;給予一般預防措施后發病的4例患者的最高體溫分別為38.3 ℃,39.0 ℃,39.3 ℃,39.4 ℃,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一般發病較急,潛伏期較短,病情較嚴重,傳染性較強,易引起局部流行甚至大面積流行,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冬春季較易流行。

    住院精神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長期生活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人群密度相對較大,也是流行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本調查結果顯示,2005年4月~5月(春季)住院患者爆發流感時沒有先兆,未能采取及時的預防措施,所以流行較快,僅在爆發2 d內就有27例感染,且體溫高、病情重、病程長。在及時實施預防措施后,兩組患者流感發生率、病情嚴重度及潛伏期降低和縮短。尤其是接種流感疫苗組甲型流感發生率僅為3.29%,而給予一般預防措施組甲型流感發生率為19.05%,與瞿鳳岐[3]報道的結果相一致。本調查總罹患率為18.0%,高于胡超云[4]報道的4.23%。提示住院精神病患者也屬易感人群。流感的爆發需要具備三個必要的環節,即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缺一不可。所以,加強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流感預防非常重要。因精神病患者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長期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缺乏應有的運動,加之住院環境人員密度大,空氣流通差,衛生差,造成患者免疫功能逐漸下降,極易造成傳染病的流行和爆發。所以,醫療單位應盡可能做到:(1)有效控制傳染源,(2)降低人員密度,(3)增加病房通風及空氣消毒,改善病房衛生條件,(4)改善患者的營養,增加戶外活動和鍛煉,(5)傳染病流行季節應及時接種疫苗,(7)加強傳染病監測等。

    參考文獻

    [1] 彭文偉.傳染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69~72

    [2] 王隴德.現場流行病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41;166~168

    [3] 瞿鳳岐.一起群發性甲型流感疫情的調查與處理[J].江蘇預防醫學,2005,16(1):27

    第2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靜脈留置針; 并發癥; 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6-0083-01

    靜脈留置針通常使用情況是避免對患者進行反復靜脈穿刺,減輕患者痛苦。起初靜脈留置針通常用于急診輸液的小兒患者,由于患兒好動,普通針難以固定,同時用留置針進行靜脈穿刺,可以3天更換一次,減輕患兒的痛苦,同時有效的避免對靜脈的傷害。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留置針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可應用于難以進針的血管,或者靜脈較脆弱的患者,如老年人、妊娠婦女均可進行留置針穿刺,或常用于手術中。由于運用日漸廣泛,靜脈留置針的并發癥也逐步增多,經臨床護理研究證明,進行良好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杜絕有靜脈留置針引起的并發癥。本文旨在對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進行分析,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和預防,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6月筆者所在醫院行靜脈留置針的280例患者,年齡2~78歲,平均(42±12.3)歲,其中男68例,女212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140例。對照組男30例,女110例,年齡2~76歲,平均(40±14.3)歲;干預組男38例,女112例,年齡4~78歲,平均(44±10.1)歲。

    1.2 方法

    1.2.1 操作前準備 準備好該患者的輸液瓶,檢查輸液器包裝是否完好,內容物是否有雜質等。準備透明膠帶貼膜、留置針、消毒碘伏、棉簽以及止血帶。操作前面對患者首先核對患者床位號、姓名。

    1.2.2 血管選擇 盡可能選擇彈性好、血流豐富、相對較直且較粗的血管。對施術部位消毒,消毒范圍8 cm×8 cm,可先用碘伏進行消毒,再用酒精消毒一次。

    1.2.3 留置針操作方法 先進行扎止血帶,止血帶在消毒上方10 cm左右處進行結扎即可。但不宜過緊,觀察患者操作部位,如出現青紫,即為過緊。止血帶通常不能結扎超過2 min。垂直向上移除護針帽,左右松動針芯,鏈接頭皮針,進行排氣。排氣成功后,以15°~30°的角度進針,進針要滿,見回血后再往里進針2 mm左右即可,進針成功后,一手持針座,一手將針芯退出,將導管全部送入靜脈內。松開止血帶,調節液體的滴注速度,觀察患者施術部位有無青紫、腫脹、回血等現象。用無菌透明膠帶貼膜以穿刺點為中心進行固定。

    1.3 護理

    1.3.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進行靜脈留置針操作。

    1.3.2 干預組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并發癥情況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滲出或壞死:患者的臨床表現為患處明顯的腫脹和觸痛,可見針刺部位皮膚發亮、緊繃,同時皮膚溫度偏低,同時在針刺點有液體滲出。留置針的導管選用材質較柔軟的,同時在進針時應避開關節等部位,注意進針的角度和速度,防止刺穿或損傷靜脈內膜。穿刺成功后,對留置針采取穩定的固定。(2)靜脈炎:按照國際靜脈輸液協會2009年制訂的靜脈炎報告分級,分為0級,無癥狀;1級:在針刺部位出現發紅,但有可能不伴有疼痛;2級:在針刺部位出現紅腫并有疼痛;3級在針刺部位出現紅腫并有疼痛同時有條索狀形成,或可觸及到條索狀的靜脈;4級在針刺部位出現紅腫并有疼痛同時可觸及到條索狀的長度>2 cm的靜脈,同時伴有膿液流出[1]。留置針的導管選用材質較柔軟的,同時在進針時應避開關節等部位,注意進針的角度和速度,防止刺穿或損傷靜脈內膜。穿刺成功后,對留置針采取穩定的固定。充分的進行血液稀釋同時靜滴速度不宜過快;嚴格執行無菌操作[2]。(3)導管堵塞:血液或藥物在靜脈導管內形成栓子造成的堵塞。護理人員在配藥是,注意掌握藥物配伍禁忌,兩種藥物之間應沖生理鹽水,尤其在進行輸血是,給予足量的生理鹽水。同時注意觀察導管打折的現象[3]。

    2 結果

    經臨床護理后,對照組出現并發癥21例,其中滲出或壞死12例,靜脈炎1級5例、2級3例,導管堵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5.0%。干預組出現并發癥3例,其中滲出或壞死2例,靜脈炎1級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1%。

    3 討論

    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和穩固牢靠的固定是對進行靜脈留置針患者提供了舒適的人性化的護理。避免了反復針刺靜脈的痛苦和不適,但由于留置在血管內時間較長,難免會引發靜脈炎等并發癥,因此要求護理人員認真、耐心、細致的對每位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及時觀察患者的反應,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經臨床結果可見通過臨床護理干預后,對留置針并發癥的預防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神兆敏.淺談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和護理[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2):87-89.

    第3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復發性流產;腎虛肝郁型;補腎疏肝方

    [中圖分類號] R71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6(a)-0086-04

    Clinical effect of Bushen Shugan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

    QIAN Yanqing MA Dazheng SUN Yu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ushen Shugan Prescri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 Methods The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Wenzhou City from July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rogesterone Injection alon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Progesteron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effect, TCM symptom score, the max diameter line of gestational sac,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levels of serum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β-HCG), progesteron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8.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2.0%),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CM syndrome score of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ax diameter line of gestational sac of the two groups was both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max diameter line of gestational sac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AS scor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SAS score of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AS score of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pregnancy for 5, 6 weeks, the levels of serum progestero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β-HC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while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erum progesterone, β-HC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pregnancy for 8, 10 weeks (P > 0.05). Conclusion Bushen Shugan Prescription can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preventing miscarriages of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 improve anxiety state, which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clinic.

    [Key word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Syndrome of kidney deficiency and liver depression; Bushen Shugan Prescription

    隨著人們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復發性流產已然成為了最常見的妊娠病之一,極大地影響了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育質量。復發性流產是一個或多個因素引起的復雜過程[1],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生殖器官畸形、感染因素、內分泌異常及免疫功能紊亂等。反復的流產不但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更增加其心理負擔,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變化,尤其在孕期表現更為明顯,甚至可導致再次自然流產的發生[2]。在實際臨床中,自古以來許多醫家多以補腎益氣為基礎,同時兼顧疏肝理氣,使腎氣更旺,胎元更固,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可將補腎益精固胎類藥物與部分柔肝疏肝類藥物一起合理配伍應用[3]。基于此,本研究從腎、肝論治腎虛肝郁型復發性流產患者,在壽胎丸的基礎上創立補腎疏肝方,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患者基礎焦慮評分改變等,進一步明確該方案治療腎虛肝郁型復發性流產保胎患者焦慮狀態的效果及對保胎成功率的影響,為中醫藥治療腎虛肝郁型復發性流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溫州市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婦科住院的腎虛肝郁型復發性流產保胎患者為研究對象,先兆流產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人民衛生出版社第8版《婦產科學》中復發性自然流產的診斷標準;腎虛肝郁的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和《中醫婦科學》[5]擬定。所有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分>50分。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受試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27~34歲,平均(30.23±2.12)歲;孕齡5~10周,平均(6.60±1.31)周;流產次數2~3次,平均(2.23±0.43)次。治組患者年齡25~34歲,平均(30.37±2.44)歲;孕齡5~9周,平均(6.57±1.22)周;流產次數2~4次,平均(2.20±0.47)次。兩組患者年齡、孕齡、流產次數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黃體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321003)20 mg肌內注射,每日1次,至B超檢查提示可見胚胎原始血管搏動,予以改用黃體酮注射液20 mg肌內注射,隔日1次,直至妊娠滿12周或大于上次流產時間。

    治療組:在給予黃體酮注射液治療的同時,予以中藥治療。基本方:菟絲子15 g、桑寄生15 g、川斷15 g、阿膠烊化10 g、巴戟肉6 g、杜仲15 g、仙靈脾10 g、仙鶴草15 g、苧麻根15 g、綠萼梅10 g、八月札10 g、合歡花10 g、佛手10 g。隨證加減:陰道流血較多者,加地榆炭15 g、艾葉炭15 g;小腹墜脹者,加白術20 g;腹痛較重者,加白芍15 g、山茱萸15 g;夜尿頻多者,加益智仁15 g;陰虛血熱者,加生地15 g。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00 mL),分早晚各1次溫服。水煎制劑、包裝均由我院煎藥室提供。所有患者治療10 d后無效或臨床癥狀加重者,停止本治療方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綜合療效,其判定標準如下,痊愈:治療后各癥狀消失,證侯積分值減少≥95%;顯效:治療后各癥狀明顯消失,證侯積分值減少7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無因療效差而終止治療方案出現。

    2.1 兩組患者綜合療效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對照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組治療后中醫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孕囊最大徑線及焦慮狀態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孕囊最大徑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孕囊最大徑線均明顯高于治療前,且治療組治療后孕囊最大徑線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兩組患者治療前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S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對照組SAS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組治療后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4。

    [13] Yahagi T,Daikonya A,Kitanaka S. Flavonol acylglycosides from flower of Albizia julibrissin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liquid accumulation in 3T3-L1 cells [J]. Chem Pharm Bull,2012,60(1):129-136.

    [14] 謝春紅.陳淑瓊論治復發性流產經驗[J].湖南中醫雜志,2015,31(4):38-39.

    [15] 歐陽彥蘭,賈利紅.滋腎育胎丸聯合地屈孕酮片治療對早期先兆流產患者血液流變學及子宮胎盤灌注狀態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8):19-22.

    [16] 李亞,王俊玲,劉昱磊,等.活血化瘀法治血栓前狀態所致復發性流產的臨床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2(6):1000-1004.

    [17] 陳淑音,王金英.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流產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0):120-122.

    [18] 沈燕.益腎安胎湯聯合黃體酮膠丸治療先兆流產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8):53-54.

    [19] 劉華,韋炳華,馬紅霞,等.菟絲子黃酮對流產大鼠模型母胎免疫平衡因子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 6(10):837-841.

    [20] 何國萍.續斷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0,16(2):120-122.

    [21] 孫雪瑩,洪敏,朱荃.雌二醇對活化脾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桑寄生的干預[J].中藥藥理與研究,2005,21(6):44-46.

    [22] 袁建梅,郭偉云,汪應靈.合歡花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及對羥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2,10(1):87-91.

    [23] 謝志燕,常惠.從“腎虛血瘀”論治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J].西部中醫藥,2015,28(2):99-101.

    [24] 魏巍,郭偉英.響應面優化表面活性劑協同超聲提取合歡花總黃酮的工藝[J].中藥材,2015,38(3):606-609.

    [25] 未小明.合歡花水提物對抑郁模型大鼠細胞因子的影響[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11):14-17.

    第4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95

    剖宮產尿潴留是產婦行剖宮產術24 h后, 仍不能自行排尿的一種癥狀, 包括不完全性尿潴留和完全性尿潴留, 前者不能將膀胱內尿液一次排空, 而后者完全不能自行排尿[1]。有臨床調查發現, 約有15%的產婦在進行剖宮產后, 存在尿潴留癥狀[2]。本文通過對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給予預防尿潴留發生的護理干預, 收到滿意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11月行剖宮產結束正常妊娠產婦96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 各48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7.6±3.6)歲;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3±1.7)周。干預組年齡21~38歲, 平均年齡(28.5±3.7)歲;孕周36~42周, 平均孕周(37.9±1.5)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在剖宮產圍手術期對照組給予常規性基礎護理, 包括手術護理、剖宮產宣教、術后注意事項及術后12 h后拔除導尿管等。干預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預防尿潴留發生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①舒適護理:為產婦提供相對舒適安靜的病房, 保持床鋪的舒適度, 控制病房內溫度及濕度, 以產婦感覺適宜為佳。②宣教護理:使產婦了解手術過程, 給予產婦在預防尿潴留方面的正確引導。③導尿管護理:間斷夾閉導尿管, 并在術后24 h內采用自體排尿法拔出尿管[3]。④誘導排尿護理:待尿管拔出后, 囑咐產婦飲用一定量紅糖水, 鼓勵產婦做到早下床、早排尿, 在產婦存在尿意時給予流水聲等誘導排尿[4]。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首次排尿評分:①首次排尿時間:記錄術后拔除尿管后距離首次排尿時間, 8 h (記10分)。②首次排尿量:>500 ml(記0分)、300~500 ml(記2分)、200~300 ml(記4分)、50~200 ml(記6分)、200 ml(記10分 ), 上述三項之和總分>18分者考慮發生尿潴留。排尿舒適度:應用0~10分視覺模擬評分法, 囑咐產婦對導尿管拔出后第一次排尿的自我感受做出舒適度評價[5]。無不適:0分, 輕度不適:1~3分, 中度不適:4~7分,

    嚴重不適:>8分。總舒適度=(無不適+輕度不適)/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首次排尿評分 對照組首次排尿時間評分為(5.4±1.3)分、

    首次排尿量評分為(6.3±0.7)分、首次排尿后膀胱殘余尿量評分為(7.6±1.4)分;干預組分別為(3.7±0.9)、(3.6±0.5)、(4.2±

    1.3)分,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7.449、21.745、12.33, P

    2. 2 尿潴留發生率 對照組發生尿潴留9例, 占18.75%;干預組發生尿潴留2例, 占4.17%,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5.03, P=0.024

    2. 3 排尿舒適度 對照組無不適17例, 輕度不適18例, 中度不適10例, 嚴重不適3例, 總舒適度為72.92%;干預組無不適23例, 輕度不適20例, 中度不適4例, 嚴重不適1例,

    總舒適度為89.58%, 兩組總舒適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8, P=0.036

    第5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闌尾切口感染是闌尾切除術,特別是穿孔性闌尾炎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采用傳統的絲線分層縫合法關閉切口,一旦切口感染,容易形成竇道,即使出院時切口不發生感染,但遠期發生遲發性切口感染后,處理起來也很困難,我院2001年1月~2007年6月共完成闌尾切除術520例,均取麥氏切口,采用切口內不留縫線異物的8字全縫合法關腹,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520例,其中男320例,女200例,年齡9~76歲,其中9~15歲88例,15~25歲106例,25~45歲208例,45~65歲100例,65歲以上18例,單純性闌尾炎218例,化膿性闌尾炎280例,壞疽穿孔性闌尾炎22例。

    1.2 手術方法:關腹時根據皮下組織的厚薄選用不同型號的三角針穿4號絲線在麥氏切口的外上方切口一端適當位置進針,全層進入腹膜,連續外翻縫合腹膜后,針從麥氏切口的內下方切口一端適當位置全層穿出皮膚拉緊線后備用,用同樣的方法在麥氏切口的內上方切口一端進針,進入皮下后連續外翻縫合腹外斜肌腱膜及肌膜,針從麥氏切口的外下方切口一端適當位置穿出皮膚,縫線拉緊,這樣兩個縫線形成交叉,拉緊兩根縫線后在縫線兩端打結,打結后形成一個“8”字,然后根據切口的長短,決定是否在切口中間加針縫合皮膚下層。

    2 結果

    本組病例中單純性闌尾炎及化膿性闌尾炎無一例發生切口感染,穿孔性闌尾炎中有1例在術后第六天出現切口紅腫,經拆線及抗炎,紅外線照射,3天后紅腫消退。本組穿孔性闌尾炎的感染率為0.04%,低于分層絲線縫合法7%~9%的感染率。且感染后處理起來較為容易,沒有形成竇道之慮。

    第6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福建省關于促進商品房屋流通的若干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予印發,請遵照執行。

                              福建省關于促進商品房屋流通的若干意見

    為加強對我省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盤活資金,活躍商品房市場,促進我省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特提出以下若干意見。

    一、加強房地產一級市場的宏觀調控,適度控制土地投放量。房地產開發用地,嚴格按省下達的計劃控制投放規模。各地應合理調整現有閑置房地產用地。并按市場需求投放開發用地。對已經批準立項并取得土地使用權尚未開工建設的,或在同一市(縣)已有兩人以上在建工程的房地產企業,一般不再提供房地產開發用地。

    對已取得土地使用而未開發的出讓地塊,經項目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延期開發,延期期限不超過兩年。對尚未開工建設的出讓地塊,除含有安置回遷的項目外,經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興建停車場、臨時商務、娛樂場所等予以過渡,過渡期限不超過兩年。延期開發、過渡期間應按規定繳交土地閑置費。

    二、正確引導房地產投向,鼓勵投資普通住宅建設。普通住宅建設用地的地價款允許分期付款,首期繳交的比例不能低于30%,分期付款期限不超過半年,并要與所在地縣以上土地管理部門訂立合同。普通住宅的建設貸款,銀行應優先安排。

    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實施經濟適用住房開發經營的房地產企業應征得當地人民政府同意,并嚴格按照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福建省城鎮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管理實施辦法》規定執行。

    各地實施的“安居工程”、“廣廈工程”,要嚴格購房對象條件。

    三、根據“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城市建設原則,設市城市和縣城規劃區范圍內要嚴格控制單位和個人新增建房的規劃選址和用地審批。

    鼓勵單位、職工個人購買普通住宅,加快解決住房問題。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對現有空置的普通住宅可以按成本價統一收購,統一銷售。

    四、進一步規范房地產開發經營行為,嚴格房地產開發經營條件,對未經審批,無證無照開發經營房地產的,要認真清理,堅決予以取締。

    五、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開展購買商品房抵押貸款業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建行、省工商行開展職工個人購房抵押業務。各金融機構應積極為購買商品房提供抵押貸款,引導城鎮居民的消費,提高城市居民對住宅的承購能力。具體辦法由省人民銀行、省建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報省政府頒布實施。

    六、屬于舊城改造項目,按照“對等替換”的原則,對原有的水電容量予以保留并免收相應的增容費,水電容量規模增加部分的應交相應增容費。

    七、凡購商品住宅100平方米以下(含100平方米)的個人,可以給予購房者本人和直系親屬1 ̄2個住房所在地常住戶口指標,購買商品住宅100平方米以上的可以給予購房者和直系親屬2 ̄3個住房所在地常住戶口指標。屬農業戶口的,所需“農轉非”指標由國家下達每年指標中核撥,屬非農業戶口的不受任何指標限制,具體落戶審批手續由公安部門負責辦理。具體辦法由縣級以上(含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一次性購買商品房價值人民幣200萬元以上、備有車庫并提供必要的文書憑證的個人,可以辦理一輛等級不限的私人小轎車牌照。辦理牌照時,除繳納規定的費用外,不再繳交其他費用。

    八、清理不合理收費,減輕企業負擔。收費項目和標準按照《福建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福建省涉及外商投資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辦法》執行。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涉及外商投資企業稅外收費項目的通知》執行,未經批準不得自定收費項目或提高標準,違者由物價等有關部門予以嚴肅查處。各地、市要創造條件,逐步對涉及房地產開發建設的稅外收費實行一個窗口集中收費,有條件的地、市可對商品房開發建設給予一些稅費減免優惠。

    九、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改善投資環境。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房地產開發、建設、銷售過程中審批的項目、程序和辦事期限,并向社會公開,簡化手續,接受社會監督。

    第7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NO.1多喝白開水

    冬季氣候干燥多風,人體容易缺水,及時補充白開水可以保證人體需要,還可以利尿排毒、清除體內廢物,是預防流感最簡便易行的方法。

    NO.2多吃蔬菜水果

    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紅色、橙紅色或棕紅色的蔬菜水果可防流感,如西紅柿、紅辣椒、胡蘿卜、南瓜、洋蔥、紅蘋果、紅棗、沙棘、柿子、山楂等,這些蔬果中富含β-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可清除人體內氧自由基,參與維生素A的合成,能增強人體巨噬細胞的活力,可加強人體抗御流感的能力。

    NO.3搓手

    搓手可以降低流感的發病率,因為搓手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脈、增強上呼吸道抵御流感的免疫功能;另外,還可以用搓熱的掌心按摩鼻梁兩側、臉頰、耳朵等位置,可有效預防流感的發生。

    NO.4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是抵御流感病毒侵襲的一種最舒服的方法,因為腳是人體經脈匯聚處之一,分布于腳部的穴位60多個,每天用熱水泡腳15分鐘,將雙腳泡至發紅,再加上腳部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流感。

    NO.5居室熏醋

    在流感高發的冬季,除了經常開窗通風外,還要時不時在居室內熏一熏醋,或者是準備一瓶陳醋,每天聞一聞,這有助于殺滅流感病毒,減少流感的發生。

    NO.6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或餐后用淡鹽水漱口,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方法,可以清除大量口腔病菌,尤其是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可以保護我們不受流感病毒的侵襲。

    NO.7外出戴口罩

    在流感高發的冬季,盡量少去人多封閉的公共場所,必須外出時,要戴好口罩,因為流感病毒主要是以飛沫傳播的,戴上口罩就能有效防止病毒飛沫進入我們的口鼻而感染。回家后,要趕緊洗手,并要脫掉外套換上家居服。

    NO.8注射疫苗

    注射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老年人、兒童、嚴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應該在每年10~11月中旬接種疫苗,每年接種一次,兩周左右就會產生有效抗體。

    第8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 流感,人;患病率;人群監測;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511.7 G 47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2-0179-02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為了解上海市長寧區學生流感發病特征,為制定預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據,現對長寧區2007年學校流感疫情監測結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2007年,上海市長寧區市級集體單位流感暴發疫情監測哨點長新中學學期內學生因流感樣病缺課數據、監測點醫院病原學監測數據和區內學校流感樣病例集聚發病疫情資料及數據。

    1.2 相關定義 按《上海市流行性感冒監測方案》流感樣病例為,因發熱(體溫≥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他實驗室確定診斷依據;學校流感暴發疫情指7 d內發生3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或流感樣病例數占集體單位總人數的10%以上),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樣癥狀住院病例。該組流感樣病例集聚發病指長寧區疾控中心“突發事件”應急指揮平臺受理的一個班級內發生5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

    1.3 監測方法與內容 監測哨點學校除每年寒假放假4周(2月份)、暑假8周(7,8月份)和節假日外,學生全年在校40周內每日將因流感樣缺課人數按統一表單于當日14:00上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 結果

    2.1 流感樣病例監測結果

    2.1.1 基本情況 長新中學從2007年共監測學生因流感樣病例而缺課174人次,與2006年(235人次)相比下降25.96%,與歷史平均(5年年平均286人次)水平相比下降39.16%,平均每周因流感樣病例缺課4人,發病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2.1.2 流行季節分布 2007年因流感樣病例而缺課學生人數從2006年12月開始逐步增多,此后經過元旦假期后病例略有減緩,但高峰仍舊明顯,2月份經過4周寒假暫停監測工作,沒有病例數據,3月病例數仍保持較高水平,此后病例逐漸減少,7-8月份暑假暫停監測工作,9月份新學期病例雖有波動,但仍較為平穩,至12月又迎來新的高峰到來;流感監測點醫院監測結果表現出1-3月的小高峰和7-8月的明顯高峰(圖1,2),與上海市流感監測結果(上海市疾控中心年終總結材料)一致。

    2.1.3 學生缺課原因調查 從2007年第9周開始對監測點學校學生因病缺課原因進行監測,對上報的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因病缺課的350人中,有138人是因流感樣病例原因而缺課,占總缺課人數39.43%,缺課學生中無肺炎病例發生。

    監測點學校為全日制初級中學,學生年齡為11~14歲,而監測點醫院因流感樣病例就診患者中15歲以下兒童占23.36%,見表1。

    2.2 病原監測結果 監測點醫院共采集符合要求標本85份,分離到流感病毒20株,陽性率為23.53%,其中A(H3N2)亞型流感病毒株13株,占65.0%,且均為1-3月份檢出;B/Yamagata系毒株7株,占35.0%,2-3月檢出4株,9-10月檢出3株。

    2.3 集聚性流感發病事件 2007年全區未發生流感暴發疫情,但應急指揮平臺共接報6起來自于校內“聚集性上感高熱事件”,經調查均不符合暴發疫情標準。6起事件發病總人數為92人,最多27人,最少4人,平均15人,現場進行流感快速診斷2起為B型陽性。

    3 討論

    流感雖屬法定丙類傳染病,但具有傳染性強、發生突然、傳播迅速等特點,學校人群集中,易發生聚集性病例[1]。2007年學校流感監測結果表明,因流感樣病例而缺課的學生占學生總缺課人數的39.43%,說明流感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預防控制流感對保護學生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學校監測結果還提示,學生病例高峰與監測點醫院監測到的高峰1-3月和7-8月提早到來,且延后結束;具體表現于從12月份起學生因流感樣病例而缺課人數開始增多,而校內集聚性流感發病事件的50%發生在12月,9月份監測點醫院夏季高峰已經結束,但學生病例曲線處于較高水平。在流感監測工作中如發現學生病例有增加趨勢,則提示流感流行期即將到來,提早向社會預告,及時采取防控措施,在校學生一旦發現有可疑癥狀時,應該做到及時就診,避免“帶病學習”[2],造成校內交叉感染。

    監測點醫院監測結果還顯示,長寧區夏季流感流行高峰期為7-8月。由于此時學生正處于暑假期間,起到了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效果,從而大大減輕了防病壓力。

    流感病毒抗原的不斷變異,是引起流感季節性流行的生物學基礎[3],監測是預防控制流感的關鍵策略和措施之一,也是每年確定流感流行株、推薦疫苗組份和及早發現變異株的基礎[4]。因流感病毒活動和流感樣病例數之間呈正相關,即在流感流行高峰期,流感病毒活動明顯,分離到的流感病毒株也增多,在流感監測中用流感樣病例總數和流感樣病例量占門診量的比例變化情況反映流感活動的強弱[5]。2007年長寧區流感病原檢測結果提示,春季以A(H3N2)亞型為主要優勢毒株,夏秋季以B型為主要優勢毒株。

    流感疫苗的預防接種仍是預防和控制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發病率,減輕臨床癥狀[6],預防流感暴發或流行。

    監測數據易受到政策措施、媒體宣傳、規章制度等諸多因素影響[7]。因此,在流感監測中要密切關注數據出現的異常波動,及時核實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4 參考文獻

    [1] 吳金菊,張俊青,靳玉惠,等.合肥市2000-2007年學校傳染病疫情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8,29(6):528-529.

    [2] 張智,張吉慧,蘇孟,等.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對策.現代預防醫學,2006,33(6):1 005.

    [3] 李天舒.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及預防.中國計劃免疫,2001,8(2):59.

    [4] 譚毅,康寧,閉福銀,等.廣西流感與人禽流感監測網絡的建立和運行效果.疾病監測,2007,22(8):537-539.

    [5] 康寧,譚毅,莫兆軍,等.廣西2005-2006年流感監測結果分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7,18(5):23-25.

    [6] 劉艷芳,齊順祥,高惠敏,等.河北省2001-2005年流行性感冒監測.疾病控制雜志,2007,11(5):485-487.

    第9篇:預防流感的方法范文

    1917-1919年

    歐洲爆發流感疫癥,導致2,000萬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只是850萬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流感疫癥。

    1957-1958年

    1957年2月在中國貴州爆發(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從蘇聯傳來),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響的人數占總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較1919年的疫癥為低,約為總人口的0.25%。

    1968-69年

    流感從香港開始,全球的死亡人數達70萬人,其中美國就占3萬多人。

    1976年

    新澤西一名青年染上豬流感,引致恐慌會爆發新疫癥,於是大規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1993

    世界不同地區發生數宗人類染上豬流感的病案。

    1997年

    香港發生禽流感,原本只影響雞只的病毒亦令人類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層宰150萬雞只。受影響的人數為18人,其中6人死亡。

    中國是全球流感高發國家之一,發病情況十分嚴重。由于流感流行,影響生產、學校停課、醫院病人驟增等問題和現象亦屢見不鮮,而且歷史上幾次流感大流行源于中國,因此,中國的流感監測工作對全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衛生部高度重視流感的監測和防治工作,將流感列為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加強對流感防治工作的領導,定期研究與部署流感防治工作,組織制定流感防治策略,進一步加大防治力度,目前已在全國31個省開展流感監測工作 。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頻繁,人口老齡化,流感高危人群比例不斷增加,流感的危害及其監測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

    近年來,在中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藥衛生條件的改善和醫療保健知識的普及,人民群眾對流感的防治,尤其是流感疫苗的使用高度關注,流感疫苗的使用量比以前明顯增加。但是,流感疫苗使用不同于其它疫苗,在疫苗種類、接種對象、接種時間等方面都應進行科學的選擇。因此,衛生部組織制定了全國性的流感疫苗免疫策略,以指導各地科學、規范、有序地開展流感疫苗接種工作,更大程度地發揮流感疫苗的免疫預防作用,讓公眾了解關于流感疫苗使用的科學知識 。

    目前,我國已建立了全國性流感監測網絡,并具備較好的工作基礎。我們將繼續加強和完善監測網絡的工作,使之成為系統、規范、靈敏、有效的監測網絡,收集各類監測信息和資料,綜合分析,為流感的預防和控制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要逐步開展和加強流感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和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及流感疫苗效益等方面的研究。

    根據流感監測和其它方面研究的結果,不斷對我國流感免疫策略進行修改和完善,以保護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流感病毒的快速診斷與流感疫情監測的研究

    成果簡介:該課題研究建立了一套由3種快速診斷方法組成的可用于不同場合進行檢測的快速診斷方法,尤其是搖床吸附微量細胞板短期培養法是國內首次報導的一種快速診斷方法。建立了復蓋寧波市全市范圍的流感監測網絡,共檢測流感毒株330株,僅2004年就向國家流感中心上送流感毒株250株,其中50株被國家流感中心選送到世界衛生組織作為篩選流感疫苗的備用株。建立了寧波市2002年以來甲3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變異情況的基因進化樹。為寧波市今后的流感病毒防治提供了分子生物學的基礎。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治流感病毒液及其制備方法

    成果簡介:課題選用名貴中藥,采用高科技手段,發明專利產品“治流感病毒液”(對外宣傳和檢驗單為“東方神液”)。特點:見效快;降溫快;無副作用;能對付任何流感變異性病毒;預防感冒效果好;可能對“非典”有作用。該產品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據統計全世界63億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患感冒4次。該產品技術成熟,屬世界領先水平,先后經湖南、湖北、黑龍江、安徽、福建等省上萬人次應用效果確實好,但目前主要問題是:資金缺乏,無法投產。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武漢巨英超王高科技有限公司

    流感病毒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成果簡介:建立了一種敏感、快速的流感病原的診斷方法。首先將病人咽拭子標本接種狗腎傳代細胞(MDCK Cell)培養24~48小時,可以使流感病毒在采集標本后立即在細胞內增殖,克服了流感病毒容易在常溫下失去繁殖能力,其RNA易降解的缺點。上述短時培養結束后,用流感特異性引物做反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進一步檢測流感病毒基因,為臨床提供快速、特異檢測流感病毒基因,確定流感病毒感染與流行的方法。應用上述方法,在流感流行期,快速確定流感病原采取消毒、隔離等措施,防止流感流行,對適合使用疫苗者提供了幫助,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醫科大學

    我國馬流感病毒不同分離株生物學

    成果簡介:本項目分離到了青海馬流感病毒株并采用病毒分離鑒定、血清學、病理學、動物感染試驗、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序列比較分析等綜合性手段,對該病毒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證明該毒株為H_3N_8。經過基因組進行比較研究發現,該毒株與我國香港1992年分離毒株關系密切,血凝素基因核苷酸同源率達94%以上,神經氨酸酶基因同源率達96%以上,白基因核苷酸與歐美等國家的參考毒株同源率達96%以上,其他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也達90%以上,與1974年北京馬流感病毒株和1989年吉林馬流感病毒株明顯不同。研究表明我國青海省馬流感病毒分離株可能從歐洲經由香港傳入大陸。同時,又將其與其他兩個病毒株進行了比較。建立了該病的診斷方法,進行了疫苗制備的初步試驗以及明確了我國馬流感病毒在進化系統中的分子生物學地位,為我國防制馬流感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平臺。本研究明確了我國馬流感病毒間遺傳演化關系,建立了馬流感HI和瓊擴診斷方法,并初步制備了馬流感滅活疫苗。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成人接種卡介苗(BCG)對流感預防作用的研究

    成果簡介: 該課題研究通過接種BCG,提高人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殺滅或遏制病原體,使流感病毒雖然感染人但不致病。本次研究結果,BCG接種對流感保護率達74.49%。該研究不僅國內,而且國外都未見到這類的研究報道。它是BCG用途的創新,擴大了BCG的使用范圍;開創了預防流感的新途徑,探索出預防流感的新方法,增加了人類征服流感的一種手段。BCG接種簡單易行,保護率高,費用低,時效長,實用性好。BCG一直廣泛使用在全球;是生物制品中最安全疫苗。使用范圍為全世界;使用對象幾乎為全人類。研究中尚未探討清楚BCG接種后防流感的機理。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淮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穿琥寧抑制流感病毒誘導狗腎傳代細胞凋亡的研究

    成果簡介: 該研究國內外首次報告穿琥寧有抗HN和乙型流感病毒誘導MDCK細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與病毒唑相似,并從細胞基因調控著手研究病毒的致病機理及穿琥寧的抗病毒作用為臨床防治流感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增加了可信度;穿琥寧抑制HN和B型流感病毒誘導MDCK細胞AP的抑制率(IR)與利巴韋林類似,進一步證明穿琥寧是抗流感的良藥,對該藥在治療流感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南昌地區流感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2000年3月發生的流行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為制備疫苗和研究流感病毒提供了新的變異毒株;采用雞胚和狗腎傳代細胞(MDCK)分離流感病毒可提高病毒分離的陽性率。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江西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

    H5N3亞型流感病毒細胞培養滅活疫苗的研究

    成果簡介:H5N3細胞苗的研制填補了禽流感防制的一項空白,該研究居國際先進水平。查新結果表明,利用反向遺傳學技術構建全部基因都來自禽流感病毒的重組禽流感細胞疫苗株為國際上首次報道。rH5N3油乳劑滅活細胞苗免疫持續期和對強毒攻擊保護性完全達到了雞胚苗的效果。由于H5N3疫苗株全部基因都來源于禽流感病毒,生物安全程度高于由人-禽流感病毒拯救的重組病毒;保護性抗原基因來自國內最新流行株,因此疫苗株與流行株的抗原匹配性好,免疫效果確實。此外,采用常規的血清學方法就可以進行免疫與野毒感染家禽的鑒別診斷。

    所處階段:初期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我國馬流感病毒不同分離株生物學特征的研究

    成果簡介:本項目分離到了青海馬流感病毒株并采用病毒分離鑒定、血清學、病理學、動物感染試驗、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序列比較分析等綜合性手段,對該病毒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證明該毒株為H_3N_8。經過基因組進行比較研究發現,該毒株與我國香港1992年分離毒株關系密切,血凝素基因核苷酸同源率達94%以上,神經氨酸酶基因同源率達96%以上,白基因核苷酸與歐美等國家的參考毒株同源率達96%以上,其他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也達90%以上,與1974年北京馬流感病毒株和1989年吉林馬流感病毒株明顯不同。研究表明我國青海省馬流感病毒分離株可能從歐洲經由香港傳入大陸。同時,又將其與其他兩個病毒株進行了比較。建立了該病的診斷方法,進行了疫苗制備的初步試驗以及明確了我國馬流感病毒在進化系統中的分子生物學地位,為我國防制馬流感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平臺。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流感嗜血桿菌培養、鑒定及藥物敏感性研究

    成果簡介:該研究對張家口貧困地區健康人群及呼吸道感染兒童HI攜帶及感染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并對分離菌株進行生物分型及藥物敏感性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年齡健康人群HI帶菌率不同;黃連、連翹、金蓮花等10種中草藥對HI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且黃連的抑菌作用最強。該研究達國內領先水平。

    所處階段:初期階段

    完成單位: 張家口醫學院

    天津地區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學和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成果簡介:本項目首次對天津地區分離的流感病毒進行基因序列分析,從分子水平上了解天津流感病毒的變異特點和規律。首次應用SSCP方法用于流感病毒HA1基因片段點突變的研究,并作為初步篩查流感病毒代表株的方法。比較了甲3亞型“O”相及“D”相毒株、乙型中Victoria與Yamagata系之間致細胞凋亡能力。該研究建立了一套檢測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為我市預防控制流感提供了病毒分子生物學依據,提高了應對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天津市衛生防病中心

    禽H9N2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發現及其基因來源的研究

    成果簡介:禽H9N2毒株能感染人,并能在自然界中發生基因重配,同時重配子能感染人均為國際上首次發現,此發現表明禽流感病毒能直接感染人,也可能原先對人不致病的禽流感病毒,通過基因重配形成了對人致病的重配子。因此上述發現味徹底揭開流感大流行株起源及我國流感多發的原因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證實了禽流感味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為國際反生物恐怖及流感大流行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了新內容。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研究所

    抗流感藥奧司他韋(二氨基莽草酸酯)合成新工藝

    成果簡介:該產品是其活性代謝產物的藥物前體,其活性代謝產物是強效的選擇性的流感病毒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病毒神經氨酸酶活性對新形成的病毒顆粒從被感染細胞的釋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體內進一步傳播是關鍵的。藥物的活性代謝產物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體外在很低的毫微克分子濃度即有抑制效應。在體外觀察到活性代謝產物抑制流感病毒生長,在體內也觀察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復制和致病性。該產品通過抑制病毒從被感染的細胞中釋放,從而減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傳播。以具有莽草酸骨架結構的1-環己烯-4-酮甲酸乙酯為起始原料,經10步反應合成奧司他韋的工藝過程具有新穎性。

    所處階段:初期階段

    完成單位:南京萊因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雙重實時熒光定量RT-PCR快速檢測A、B型流感病毒的研究

    成果簡介:該研究利用雙重實時熒光定量RT-PCR技術建立一種快速檢測A、B型流感病毒的方法。根據A型流感M基因和B型流感HA基因的相對保守序列分別設計一對引物及其相應的Taqman探針,建立、優化單一和雙重反應體系后,利用十倍稀釋法對已知滴度的流感病毒進行梯度稀釋,檢驗方法的靈敏度并建立相對定量標準曲線。結果表明,A型、B型流感病毒雙重反應的靈敏度分別為2.56 × 10^(-5)和5.0 × 10^(-5) TCID50,說明雙重反應中A、B型的引物、探針、模板之間無相互干擾,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重現性。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鴨、鵝、豬H5、H7亞型和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體檢測力法的研究

    成果簡介:以桿狀病毒為表達載體,表達了禽流感病毒的白基因,與流感病毒白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重組病毒表達產物與流感病毒抗血清作免疫瓊脂雙向擴散試驗,均出現明顯清晰的沉淀線,與全病毒瓊擴抗原出的沉淀線完全吻合。用重組桿狀病毒的表達產物制備了A型流感病毒及鴨、蛾、豬H5、H7亞型病毒通用型重組白抗原,H5、H7亞型流感病毒的HI分型抗原和血清。建立了以NP為檢測抗原鴨、鵝型禽流感間接ELISA檢測方法,以全病毒作為抗原建立了豬流感抗體間接ELISA診斷方法,確立了最佳反應條件和術式。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克感利咽口服液的新藥研究及其抗流感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機理

    成果簡介:本課題研制了克感利咽口服液(克感液),并從整體水平、器官水平、細胞水平和亞分子水平進行了多層次、多指標的綜合研究。肯定了克感液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首次提出抗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機理和中藥在抗病毒作用中的重要地位。證明了中藥復方克感液可通過調節機體氧化應激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治療流感作用。此外還通過黃嘌呤氧化酶體系發光法和全血吞噬化學發光法,證明了克感利咽口服液具有較強的清除活性氧作用。為克感利咽口服液能降低氧化應激水平并參與抗病毒的免疫-自由基機制提供了可靠的實驗依據。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第二臨床醫藥研究所

    我國兒科流感嗜血桿菌性疾病及分離株耐藥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成果簡介: 該研究從建立流感嗜血桿菌b型(Hib)標準化診斷技術和感染菌株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入手,引入國外先進培養分離技術、建立多種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方法、基因診斷和分型方法,為其感染和耐藥的流行病學研究提供有效工具。該項目進行了以人群(合肥市)為基礎、前瞻性、小兒化膿性腦膜炎三年流行病學監測,并進行了兩次以醫院(北京兒童醫院)為基礎小兒化膿性腦膜炎病原學調查。連續五年對北京、上海、廣州三所兒童醫院隨機選取5059例上呼吸道感染兒童進行Hi鼻咽攜帶和菌株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監測,并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氨芐青霉素耐藥菌株進行耐藥機制和基因分型研究。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廣州地區呼吸道感染兒童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攜菌和耐藥監測及分離鑒定方法的研究

    成果簡介:該研究首次在廣州地區進行了連續5年兒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耐藥監測。首次對流感嗜血桿菌耐藥性的季節分布、性別差異、健康兒和上呼吸道感染兒攜流感嗜血桿菌和耐藥性的比較、耐藥表型的分布、多重耐藥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地研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對菌株的保存,復蘇的技術。首次用克林霉素紙片法檢測廣州地區對紅霉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中ermB及mefE基因分布,并比較ermB基因與mefE基因對紅霉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的耐藥性;篩選出廣州地區治療兒童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的一線藥物以二代頭孢菌素和/或青霉素類/克拉維酸為首選,治療兒童肺炎鏈球菌感染的一線藥物以青霉素/克拉維酸類藥物為首選。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廣州市兒童醫院

    豬型(H1N1)和馬2(H3N8)亞型流感病毒發現的意義及其來源的研究

    成果簡介:該項目采用現場與實驗室相結合,走協作道路,應用了綜合性方法,即從一般的生物學至當今國際上先進的分子生物學技術。這樣全面系統的研究方式在國內實屬罕見,在國際上也屬先進之列。不僅使實驗結果更加可信和可靠,而且也保證了實驗在較高的水平上進行。豬型(H1N1)流感病毒于1930年就已從美國豬群中分離到,而后陸續蔓延到歐洲和亞洲,我國從1976年開始尋找它在豬群中人群中存在的線索,但1991年之前均未能找到它,更未能找到被豬型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樣,馬2(H3N8)亞型毒株于1963年已從美國邁阿密馬群中被發現,而后波及到歐洲和亞洲。

    所處階段:中期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研究所

    豬流感(H1-H3亞型單價和H1-H3亞型雙價)氫氧化鋁膠滅活疫苗的研究及應用

    成果簡介:該項目對分離自中國不同地區、不同亞型SIV流行株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了研究,篩選出免疫原性好,與全國范圍流行的H1N1和H3N2亞型各抗原群均有很好抗原反應性,對雞胚高滴度適應的流行株作為種毒,接種非免疫雞胚大量增殖后收取無菌尿囊液,滅活使病毒失去感染和復制能力但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含豬流感病毒尿囊液的蛋白質抗原與氫氧化鋁膠混合、濃縮,制成的滅活疫苗,可較長期存留在豬體,持續釋放抗原并刺激豬內持續產生特異性抗H1N1或(和)H3N2亞型豬流感,保護率高,免疫效果確實,免疫期持續時間長,可有效降低高熱、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增加平均日增重,顯著改善飼料轉化率。適用于中國不同地區豬場和豬群對H1N1和H3N2亞型流感的預防和緊急免疫。

    所處階段:成熟應用階段

    完成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雞新城疫-流感-傳染性囊病-腎(腺胃)型傳支四聯油乳油劑滅活苗的研究

    成果簡介:該課題用新城疫病毒Clone30株和從河北省自行分離的禽流感病毒A/雞/河北/9901/1/99株、傳支病毒腎型S株和腺胃型C株、傳染性囊病病毒EBV91株研制成四聯油苗,該聯苗在4-8℃保存12個月,20-25℃保存3個月不影響免疫效果,用該疫苗免疫15日齡雛雞后14天保護率達90%以上,免疫期達6個月。該研究達國內領先水平。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成人永久免费高清|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www亚洲成人|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成人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