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口腔衛生健康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口腔衛生健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口腔衛生健康

    第1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關鍵詞:住院患者;口腔衛生健康教育;行為轉變理論

    引言

    住院患者一般屬于病情較嚴重的患者,這類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口腔衛生護理是重要護理環節,做好該護理環節更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但在住院階段,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影響,自身心理和精神都較差,難以做好自我衛生管理,對此,需要采取適當的健康教育,幫助其調整心態,提高治療護理信心[2-3]。本文為研究行為轉變理論在住院患者口腔衛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和價值,特從我院抽取120例患者展開分組探討,詳細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抽取我院護理部于2020年3月至8月的120例住院患者納入本組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各占60例。兩組患者基本病例資料如下: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40~85歲,平均(63.49±10.35)歲;觀察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40~90歲,平均(63.71±10.42)歲。兩組患者對比基本病例資料(P>0.05)。經確認,所有患者家屬皆知情并簽署了研究同意書,且本次研究已獲準醫院倫理會研究批準許可。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住院護理,主要的護理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講、簡單口腔護理的注意事項、飲食健康教育指導等。觀察組采取基于行為轉變理論的護理方案,主要的護理措施如下:①意向萌芽階段,此階段患者大多沒有明確的口腔衛生護理意識,護理人員需要對其講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使其產生口腔護理需求;②意向階段,基于萌芽階段的認知,患者開始意識到了口腔護理的重要性,但護理意向不夠明確,意識不夠清晰,護理人員需要多講解相關護理知識,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護理技能;③準備階段,該階段患者已然具有較高的口腔護理意識,護理人員需要拓展其口腔護理范疇,除了需要正確漱口刷牙之外,還需注意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教導其形成系統的口腔衛生護理模式;④行動階段,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口腔護理步驟,例如選擇合適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衛生護理工具,指導其正確的刷牙時間和方法,告知其飯后需正確清潔口腔,睡前刷牙后不再進食等;⑤維持階段,此階段患者已經基本掌握完整的口腔護理流程,護理人員需要告知其必須堅持口腔護理,即便出院后也應該維持住院期間的口腔衛生護理,降低患者因環境改變提高并發癥風險。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護理總體效果,采用口腔護理清潔度調查評分表作為本次護理成效判定標準[4]。評分范疇包括口唇、牙齦、粘膜、舌頭、唾液、牙齒、假牙、牙菌斑以及口臭等7項,每個項目1~4分,總分在7~28分。分值與口腔健康值呈反比。顯效:通過護理,評分較護理前改善90%以上;有效:通過護理,評分較護理前改善60%~89%;無效:通過護理,評分較護理前改善低于59%。護理總體效果=顯效率+有效率。(2)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口腔并發癥率,可能發生的口腔并發癥有口腔感染、牙齦出血以及口腔黏膜損傷等[5]。(3)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采用自行設計的相關調查問卷對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識掌握度進行評分[6]。根據Cronbachα系數檢驗,本次問卷信度值在83.56%,具有較高的信效度。發放和回收有效問卷均為60份。問卷設置的評分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基本的口腔護理技巧、口腔自我護理意識、并發癥防治對策等,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就可評定為完全掌握,70~89分評定為基本掌握,70分以下則評定為未掌握。掌握度=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4)對比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對健康教育相關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的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7]。經Cronbachα系數檢驗,本次問卷信度值為85.02%,具有較高的信效度。發放與回收有效問卷均為60份。問卷涉及調查的項目包括:口腔護理技術、解答疑問的態度、指導用藥等,總分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70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年齡)和計數資料(性別、護理總體有效率、并發癥率、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度、護理滿意度),兩種資料對比分別采用獨立樣本t和c2檢驗,分別以均數±標準差(±s)、率(%)來表示,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護理總體效果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總體有效率為93.33%,遠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詳情見表1。

    2.2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口腔并發癥率對比

    經過臨床觀察記錄顯示,兩組患者皆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口腔并發癥,觀察組的并發癥率為6.67%,遠低于對照組的23.33%(P<0.05),詳情見表2。

    2.3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識掌握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對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度為90.00%,遠高于對照組的76.67%(P<0.05),詳情見表3。

    2.4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應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對比

    經過問卷調查,觀察組對本組健康教育相關的護理服務總滿意度為96.67%,遠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詳情見表4。

    第2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醫學生作為具備醫療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群,他們的口腔健康行為和口腔保健意識還會緊隨其從事的口腔醫療工作被廣泛傳播到社會各個階層中去,對全民口腔衛生狀況及口腔疾病的診療有著重大意義。因此,通過認識醫學生對樹立和保持健康行為起作用的各種影響因素,能夠更好的制定和實施最符合高等院校醫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案,改善醫學生乃至全民口腔健康狀況,提高我國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口腔健康行為包括利用牙刷、牙線、牙簽清潔牙齒;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潔治;氟化物的應用;對口腔疾病及時診斷、治療等。該文主要闡述影響醫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的主要四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以便有針對性地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全民口腔健康。

    1 個人因素

    醫學生個人所學專業、對口腔健康的態度、生活習慣都影響其口腔健康行為。口腔專業學生對口腔健康行為的求知欲望、3個月內更換牙刷率、使用小頭軟毛牙刷率、豎刷牙率、早晚刷牙率、牙線的使用率、含氟牙膏使用率、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潔牙、去口腔門診就診率等健康行為明顯高于非口腔專業的學生。這是由于口腔專業的學生通過最少3年甚至7年的學習,能夠系統地了解到口腔健康對于全身健康的影響比重,口腔疾病的后果以及考慮到自己未來從事口腔醫療職業等原因,更加會自覺地進行正確的口腔健康習慣及行為。隨著入校后醫學生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積累,高年級醫學生的口腔健康行為明顯優于低年級的學生。個人對口腔健康的重視程度越高,口腔健康行為就越好。例如:在學生會里負責拉贊助工作的學生,他們的社交活動較多,注重個人形象的同時,也注重口腔健康,其使用口腔噴霧制劑、刷牙頻率、氯己定漱口水及口腔科就診的頻率也都明顯較高。女生的口腔衛生行為明顯優于男生,其改善口腔健康意愿、對口腔健康理解程度、將口腔健康知識付諸于實踐及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顯著優于男生。例如:男生經常一起熬夜打網絡游戲,游戲結束后不刷牙直接睡覺;男生吸煙,喜歡喝碳酸飲料行為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嚴重影響口腔的健康狀況。

    2 家庭因素

    醫學生的口腔健康行為受家庭因素影響較重。家庭的經濟、家長的口腔健康行為、口腔健康重視程度以及受教育程度都對影響醫學生的健康行為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家長中小學文化甚至有的都沒讀過書,文化水平低,自己不刷牙、不能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不潔牙、吸煙、喝酒、咀嚼檳榔,甚至存在齲病、牙髓病、牙周病、缺失牙等等口腔疾病也不去口腔門診檢查、治療,這樣的無視、消極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醫學生的口腔健康行為。而且口腔診療費用較高,很多醫學生即便知道自己的口腔健康狀況較差,但經濟條件受限,一般不會或延期去口腔科就診。相反家庭經濟條件越好、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對口腔健康越重視且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學生定期口腔檢查率、潔牙率、齲齒充填率、缺失牙修復率等等口腔健康行為越好。

    3 學校因素

    口腔的健康行為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經過口腔預防保健知識的獲得,然后再融入到日常生活行為中的。但是調查顯示,醫學院校大學生對口腔保健知識回答的正確率欠佳,在這樣沒有知識為引領的醫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習慣就更令人堪憂,這提示可能需要非常充分的口腔健康知識才可能對健康行為的形成產生影響。所以,加強醫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獲得也是影響口腔健康行為的重要因素。而在醫學院校大學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識的途徑中,學校教育就占到56.4%。醫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課堂外還有多種途徑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校內貼吧、校園廣播站開辟口腔健康行為、口腔健康知識內容的教育專欄;每年9月20日開展免費口腔檢查、口腔預防保健措施咨詢、口腔疾病診療咨詢等愛牙日宣傳活動;利用墻壁板報,如:食堂、教學樓、實驗樓、宿舍等的墻壁,將口腔健康知識和圖片制成生動活潑的墻壁板報形式或在學校宣傳欄櫥窗內開辟口腔健康教育專欄;利用學校校報、舉行口腔健康教育講座、口腔健康知識競賽等多種多樣的教育信息傳播途徑,更能引起廣大學生的興趣,能夠在業余時間,不經意中學到口腔保健知識,并將理論知識轉變成日常口腔健康行為。網絡作為信息傳播的新載體,更容易被醫學生接受。最近幾年智能手機的迅猛發展,且校園內無線網絡的全面覆蓋,醫學生無論在實驗室、圖書館、宿舍、餐廳等學校的各個角落隨時隨地都能瀏覽到網絡上口腔健康知識、健康保健行為宣傳內容。而且,學生集體住宿,朝夕相處,彼此間有很強相互影響和滲透作用,其口腔健康行為極易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帶動更多的學生建立、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

    另外,建議學校組織大學生每年一次的口腔健康體檢,讓學生得知自身存在哪些口腔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對醫學生的身體健康會有哪些危害,使學生認識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根據自身具體狀況,從根源出發提高口腔健康意識,改善口腔健康行為習慣,對口腔疾病進行早起預防和早期治療,從而提高口腔健康狀況,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

    4 牙科畏懼癥

    牙科畏懼癥是指患者對牙科診治過程或其中某些環節表現出緊張、焦慮和恐懼的情緒。牙科畏懼癥是影響人群牙科就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甚至從來沒有接受過口腔健康檢查、診療的;在以往的診療過程中有記憶深刻的疼痛或者和醫護人員發生過口角,有不愉快經歷的都會導致醫學生產生牙科畏懼癥。例如:口腔專業的學生,經過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假期臨床見習、口腔科實習的系統“武裝”,他們對牙科的畏懼程度顯著低于非口腔專業的學生。醫學生口腔衛生狀況較差、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性病或家族遺傳性疾病引起的口腔疾病、吸煙等不良行為習慣的更懼怕到口腔科就診,因為這些學生通常會產生自卑心理而抗拒甚至不敢到口腔科就診。

    第3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作者:何天鵬 李昕 孫強

    口腔門診就診患者疾病構成情況就診患者中所占比例排第一、二位的疾病分別是牙周疾病和齲齒,其構成比分別為36.0%和28.7%,就診患者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就診患者中正確刷牙方法的知曉率為30.2%,牙結石、合理潔牙頻次知曉率分別為22.1%、10.9%,牙菌斑的知曉率為2.4%,(表略)就診患者行為習慣情況就診患者中采取正確刷牙方法者的比例占15.1%,曾經洗過牙的占10.2%,睡覺前經常吃甜食的占20.4%,未接受過口腔門診健康教育的比例占37.8%,最近5年未曾看過口腔門診者占65.2%,經常吸煙的比例占39.2%,經常飲酒的占36.5%,經常熬夜的占40.6%,不經常鍛煉身體的占76.4%,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來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門診就診患者以牙周疾病、齲齒為主,這與有關文獻報道的結論相一致[7-10],也與2005—2007年我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相一致[1]。不健康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往往是齲病、牙周病的發病原因,而不健康的口腔衛生行為習慣則源自對健康的口腔衛生知識的不了解和衛生意識的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有不健康的口腔衛生行為,如不正確的刷牙行為(包括刷牙方法、時間和頻次)、嗜甜食、潔牙不及時等,容易導致齲齒及牙結石的產生[11];又由于健康意識的淡薄和對有關醫學知識的缺乏而疏于就醫,長此以往,容易引起各種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可以導致各種后果,輕則牙齒脫落,重則發展成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內膜炎、腎炎、敗血癥等。

    在今后該醫院口腔疾病的預防工作中應重點加強對人群的牙周疾病及齲齒的健康教育,不但教育患者如何預防牙周病和齲齒,而且還應教育患有在患有疾病后如何配合醫生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口腔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口腔健康行為的改變,健康的意識和行為則與健康的口腔衛生知識密切相關。行為的改變首先要對衛生知識有較好的、正確的掌握,但口腔行為改變與其他健康行為一樣,其改變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有時候較高的衛生知識知曉率并不一定帶來意識和行為的根本變化。從以上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來該醫院口腔門診就診的患者口腔衛生知識知曉情況不容樂觀,對日常很多人了解的最基本的刷牙常識并不了解,如合理的每天刷牙次數知曉率低于50%;刷牙正確方法的知曉率則更低,僅達到30%;對于牙結石、潔牙、牙菌斑這類深層次知識點,則具有更低的知曉率。上述知識知曉率的情況反映到口腔健康意識及行為上就表現為大多數就診患者未采取健康的行為方式,如超過80%的患者未采取健康的刷牙方式,僅有10%左右的患者曾經洗過牙,超過60%的患者最近5年未曾看過口腔科門診。盡管有超過65%的患者曾經接受過口腔衛生的健康教育宣傳,但從對上述知識、行為的知曉情況來看,他們曾經接受過的健康教育并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雖然有接近90%的患者了解甜食對齲齒發病影響,但仍有超過20%的患者有睡前嗜甜食的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牙周疾病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壓力較大、過多攝入甜食以及不經常鍛煉身體[10,12-14]。煙草使用與口腔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WHO1996年報告,在美國一般人群中吸煙者占20%~25%,而牙周炎患者中吸煙者占40%~45%。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全國吸煙人群達3.5億,煙草消費量每年平均以5.3%的速度上升,占全世界煙草消費總量的30%以上[15]。本次調查顯示,該門診就診患者中吸煙者接近40%。壓力較大、飲酒、不經常鍛煉身體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被認為是引起包括口腔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的相關因素,本次調查也發現仍有較大比例的就診患者具有這些不健康的行為。此外,仍有一半的就診患者對口腔疾病治療的一次性醫療器械及一人一機的原因不理解,顯示了他們對預防血源性疾病傳播意識的淡薄。共用未經嚴格消毒醫療器械已經被證明能夠傳播多種血源性傳染病,如可以傳播乙肝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以及最近出現局部爆發流行的丙肝病毒(HCV)等[16]。

    因此,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就診患者中存在的不健康口腔衛生行為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意識到口腔衛生行為的重要性和口腔衛生保健知識的必要性。具體的做法可通過在患者候診時由本院的口腔科醫生及護士對其進行口腔衛生知識講座,然后輔以現場演示對不正確的行為進行矯正;社會上則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對人群進行全方位的口腔衛生宣教,改變不良的口腔衛生行為,減少牙結石的產生和牙菌斑的附著機會,降低齲病和牙周疾病的發病率,促進人群的口腔健康。本次調查顯示,該醫院口腔門診就診患者包含各類社會人口學特征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齡離散度較大,而且呈現“兩極”特點,即低于30歲的年輕人和高于50歲的老年人占有較大的比例,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學及以下的患者居多。因此,應加強該門診對老年人及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口腔門診診療服務能力,加強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診療服務,采用這兩類人群易于理解接受的、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還要加強對兒童的父母的健康教育,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承擔起對子女的口腔衛生健康教育任務。

    第4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關鍵詞:吸煙;口腔衛生;健康教育;種植手術

    牙列缺損及缺失患者最理想治療方法便是口腔種植,通過種植義齒方法改善患者咀嚼功能,繼而提高患者健康狀況及生活質量。多位學者針對口腔種植患者心理狀況展開研究[1-2]。結果顯示,一部分患者對種植手術心存畏懼,存在比較明顯心理和行為障礙,還有患者選擇延期治療甚至其他修復方案。近年來,隨著醫療觀念轉變,種植手術患者的口腔衛生意識和健康教育水平普遍備受關注。本文選取吸煙患者臨床資料106例,探討強化口腔健康教育實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行種植義齒手術的吸煙患者10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列缺失診斷標準[3];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手術禁忌證。對照組男36例,女17例;年齡19~76歲,平均(46.82±4.39)歲;病程3個月~20年,平均(11.28±2.47)年;前牙缺失20例、后牙缺失33例;學歷水平: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或中專18例、大專及以上11例。觀察組男38例,女15例;年齡20~74歲,平均(45.37±3.51)歲;病程1個月~20年,平均(10.97±2.15)年;前牙缺失22例,后牙缺失31例;學歷水平: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或中專20例、大專及以上1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①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包括基礎口腔衛生指導、種植牙的基礎護理、講解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按時復查。②觀察組給予強化口腔健康教育:通過問卷了解患者牙缺失、咬合力、口腔衛生習慣、飲食結構和習慣、全身健康狀況、運動習慣、營養狀況等基本情況以及對種植牙、種植手術、牙缺失的修復方法、手術費用等義齒種植的認知情況;詢問患者心理狀況。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了解每位患者個體情況,并制訂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采取一對一的口腔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講解種植手術流程、方法、注意事項;用臨床治療成功案例增強患者信心。種植手術前,詳細了解患者對手術的預期效果、是否承受治療費用等情況,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幫助其選擇最理想手術時機,以減少不良癥狀。術前含漱復方氯己定,殺滅口腔細菌。強調戒煙戒酒重要性,指導患者正確刷牙,2次/d,每次刷牙至少3min,有效預防種植體周圍炎,向牙周炎患者講解牙周序列治療方法,若患者夜間長時間磨牙,應該在了解磨牙原因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治療[4],叮囑患者注意補鈣,調整飲食結構,健康飲食。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隨訪1年后口腔健康行為及個人口腔衛生情況。口腔健康行為包括正確刷牙方法掌握情況、刷牙時間、每天刷牙次數、牙線使用率、定期潔牙率、戒煙率等。個人口腔衛生情況包括牙齦出血、牙結石、種植體松動及種植體周圍炎發生率。

    統計學處理:

    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口腔健康行為比較:觀察組刷牙時間和刷牙次數比對照組規范,正確刷牙方法、牙線使用情況、定期潔牙率、戒煙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個人口腔衛生情況比較:觀察組發生牙齦出血、種植體松動、牙結石、種植體周圍炎例數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第5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1.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區口腔科門診,山東青島 266071;2.青島市立醫院東院區中醫科,山東青島 266071

    [摘要] 目的 通過了解兒童乳牙齲病況來加強學齡前兒童乳牙齲的綜合預防。方法 選擇4所幼兒園作為實驗幼兒園,將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兒童進行綜合口腔保健治療,對照組不給予治療,1年后對兒童乳牙乳齲病發生指標的變化進行觀察、分析。結果 給予綜合保健治療的實驗組口腔衛生水平明顯得到了提高,與對照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兒童齲齒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齲齒充填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兒童,其充填率達到了98.2%,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通過開展學齡前兒童綜合預防措施可以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同時也可以達到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

    關鍵詞 ] 學齡前兒童;乳牙;齲齒;綜合口腔保健;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R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b)-0084-02

    [作者簡介] 趙曉梅(1975-),女,山東青島,主治醫師,本科,研究方向:牙體牙髓、兒童牙病。

    據資料顯示,當前我國兒童齲病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乳牙齲患病率較高,其中,3~4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6.53%[1]。針對當前的現狀,我院對兒童乳牙齲病引起了高度關注,同時也開展了多種齲病預防方法。但是,由于齲病是因多種因素造成的,若采用單一的預防措施,將不能達到預防和控制的效果。因此,分析一種有效的綜合預防措施,以保證齲病的預防和治療達到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當地不同規模和經濟文化水平高低不平的4所幼兒園為實驗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該4所幼兒園中符合標準的兒童作為實驗研究對象,選取人群共242人[2]。其中,實驗組為121人,男性60人,女性61人,平均年齡為(3.32±0.27)歲,實驗組接受綜合口腔保健;對照組121人,男性60人,女性61人,平均年齡為(3.52±0.21)歲,對照組不接受口腔預防措施。

    2 方法

    選擇平面口鏡、5號探針對兒童的口腔進行檢查[3]。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符合納入標準的實驗對象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幼兒年齡、性別、兒童出生狀況、家長教育水平、孕期疾病發生情況、兒童口腔衛生知識及口腔衛生習慣等。在整個實驗研究中,實驗組接受綜合口腔保健措施,對照組不接受任何口腔預防措施。在口腔干預措施中,在實驗期間,1年對實驗兒童進行2次口腔衛生檢查和2次口腔衛生維護,在口腔衛生維護中,對兒童進行菌斑控制和刷牙的正確指導;對兒童進行1年2次氟化泡沫和乳磨牙窩溝封閉等集體預防措施,并且對已有的齲齒進行填充。1年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和衛生習慣的檢查,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差異。

    1.5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 11.0統計軟件對實驗組、對照組兒童的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習慣和齲齒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4]。

    2 結果

    2.1 分析實驗組、對照組在實驗前、試驗后兒童對口腔衛生知識知曉率和口腔衛生習慣正確率進行分析

    如表1所示。通過1年后的口腔預防措施,實驗組兒童對口腔衛生知識的知曉度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兒童的口腔衛生習慣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口腔衛生水平結果分析

    如表2所示,與對照組相比, 實驗組兒童的口腔衛生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改善,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兒童齲齒病況及填充情況

    如表3所示,通過調查顯示,實驗組兒童齲齒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齲均和齲面均顯著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對已有齲齒的兒童進行充填,實驗組兒童充填率達到了98.2%

    3 討論

    通過對兒童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習慣進行實驗研究,發現大多數兒童口腔內都有齲齒,并且這些未治療的齲壞牙齒有繼發性感染的危險性。據資料統計,兒童4歲時乳牙患齲率已達到76.54%,因此,兒童的口腔保健工作引起了工作者的高度關注[5]。由于我國已利用三級保健網進行兒童口腔保健計劃的設計,其內容主要包括口腔保健基本知識、口腔衛生習慣、齲齒病因等健康教育,其教育對象為兒童及家長。因此,本實驗研究通過借鑒國內外兒童乳牙齲預防方面的經驗來建立幼兒園綜合口腔保健模式[6]。在綜合口腔保健模式中,通過在學齡前對兒童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和齲病預防措施,其可以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因此,建立綜合口腔保健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采取氟化泡沫、乳磨牙窩溝封閉、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三種集體預防措施,使口腔醫療措施能更好地服務于兒童,并減少兒童齲壞齒的形成,其具有成本低、技術簡單的特點。

    所以,在齲病預防措施中,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加強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這就要求保健部門應加大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欄和義診等方式加強口腔衛生知識的教育,并定期開展幼兒健康教育,教育對象為兒童、家長或老師,使其充分了解兒童齲病的預防方法;②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要求家長在家中監督兒童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禁止兒童在睡前吃甜點或其他食物,主要是因為食物藏在牙縫中容易滋生細菌,進而導致口腔齲齒的形成;③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在嬰兒期,應要求家長盡量采用母乳喂養的方式,糾正兒童愛吃甜食或含氟高的食品,例如蝦、海帶等。

    綜上所述,建立兒童綜合口腔保健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成本低、技術簡單、以預防為主的特點,其滿足社會性醫療保障的推廣條件。要求兒童及家長參與到口腔健康教育中,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兒童的口腔健康意識得到了明顯改善,兒童乳牙齲病的預防與控制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

    參考文獻]

    [1]陳葳.廣州市白云區城鄉結合區域6-8歲兒童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分析[D].南方醫科大學,2012:68-96.

    [2]鄒波.兒童口腔健康狀況分析及口腔疾病相關因素分析和預防[J].當代醫學,2014(8):163-164.

    [3]魏表,肖玉蓮.北京市東城區2~6歲兒童乳牙齲病情況調查[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2):959-961.

    [4]鄒曉璇,苗江霞,李文珺,等.母乳喂養對3歲兒童乳牙患齲病的影響[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2(6):451-453.

    [5]鄭玉程.兒童乳牙齲病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32):150-151.

    第6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關鍵詞】 齲齒;牙,乳;口腔衛生;刷牙;兒童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780.1 R 78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9-0829-02

    Oral Health and Deciduous Teeth Caries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nHenan Province/HE Jian,YANG Bian-sheng,ZHONG Ya, et al. Henan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Zhengzhou(45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5-year-old children's oral health status and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eeth caries in Henan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ldren oral health care. Methods By using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782 5-year-old children both from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Zhongyuan district of Zhengzhou city, Zhanhe district of Pingdingshan city, Xiangcheng city, Ruzhou city, Puyang county, Tanghe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were surveyed about carious disease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deciduous teeth caries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n Henan was 59.1%,DMFT was 2.60,the filled percent of caries was 3.3%,the brushing rate was 30.3%(brushed their teeth more than once a day), the use rate of fluoride toothpaste was 22.3%, the dentist visiting rate was 43.4%, theregular oral examination rate was 5.3% and anti-caries measures receiving rate was 2.6%.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both caries treatment and oral hygiene habits forming among 5-year-old children is somewhat low in Henan province.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bout oral prevention and health knowledge toward parents of children.

    【Key words】 Dental caries;Tooth,deciduous;Oral hygiene;Toothbrushing;Child

    為了解河南省城鄉人群口腔健康狀況以及口腔疾病的發病趨勢,為針對性采取干預措施和合理配置口腔醫療衛生資源提供科學依據。根據“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的要求,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河南省城鄉人群口腔疾病患病狀況及口腔健康行為進行了流行病學抽樣研究。現將其中5歲年齡組的調查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根據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的要求,由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小組,利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采用多階段分層等容量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區(縣)級單位以及街道(鄉鎮)級單位[1]。在此基礎上,河南省流調組從每個街道(鄉鎮)抽取2個居委會(行政村),然后從被抽中的居委會(行政村)所有適齡人群中隨機抽取各年齡組的被調查個體。在鄭州市中原區、平頂山市湛河區、項城市、汝州市、濮陽縣、唐河縣抽取城鄉5歲年齡組兒童共782名,其中城市396人,農村386人;男童393名,女童389名。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調查內容包括口腔健康檢查(只檢查冠齲)、口腔問卷調查(口腔衛生行為、飲食習慣、就醫行為等)。由參加統一培訓的人員使用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調組提供的探針、平面口鏡、燈光及便攜式牙椅檢查兒童的牙列狀況。在接受口腔健康檢查的5歲兒童中按城鄉男女隨機抽取55%的兒童家長429人,用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調組提供的問卷進行面對面的調查;其中65.0%為兒童的母親,30.3%為父親,4.6%為祖父母或其他親屬。

    1.2.2 質量控制 進行口腔檢查的人員共 3名,另設1名技術負責人(每天對3名檢查員的檢查結果進行抽查、現場調查資料的收集及核對);4人均具備口腔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從事口腔內科臨床工作3 a以上。調查工作開始前,4名口腔檢查員和2名口腔問卷調查員,均通過全國集中培訓,獲得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口腔檢查資格證書和口腔問卷調查資格證書。在調查過程中,全國第3次口腔健康流調技術指導組專家進行2次質量檢查,每個口腔檢查人員的Kappa值均在0.8以上。

    1.3 統計分析 調查數據由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調組統一錄入。根據抽樣方案,將省轄市的區定為城市地區,縣的鄉鎮定為農村地區。數據的統計處理采用SPSS 12.0軟件包完成。

    2 結果

    2.1 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情況 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為59.1%,男(61.1%)、女(57.1%)兒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9,P>0.05),城、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8,P0.05),城、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3,P0.05),城、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23,P

    2.2 口腔保健行為

    2.2.1 口腔衛生行為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5歲兒童中,有44.3%(190/429)的兒童刷牙,城、鄉差異和性別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39.44,P

    在429名兒童家長中,有31.5%的人知道含氟牙膏,其中城市兒童家長為52.7%,農村僅為9.9%。為孩子購買使用的牙膏品牌中,含氟牙膏占22.3%,城市兒童含氟牙膏的使用率為30.8%,高于農村兒童的12.8%。

    2.2.2 兒童牙齒疾病就醫行為 在調查前的1 a內,有28.4%(122/429)的5歲兒童牙齒出現過疼痛或不適癥狀,到醫療機構就診的僅占43.4%(53/122),其中城市兒童就診率為65.5%(38/58),農村兒童為23.4%(15/64),城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93 ,P0.05)。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的占5.3%,接受預防性防齲措施的占2.6%;農村5歲兒童到醫療機構看牙的原因均為急、慢性牙痛,占100%。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省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和乳牙齲均分別為59.1%和2.6,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6.1%和3.5[2],但是與2002年河南省第2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57.2%和2.3)相比有上升趨勢,而同期調查的其他年齡組恒牙齲患率和齲均與河南省第2次口腔流調的結果相比均呈下降趨勢。可能是由于乳牙的保健和防治沒有得到與恒牙一樣的重視,針對乳牙采取的預防項目和措施較少和較難實施[3]。幼兒半歲左右第1顆乳牙萌出后,家長就應該開始幫助孩子刷牙,這不僅對保持乳牙健康很重要,而且有益于使兒童從小養成刷牙習慣[2]。家長對口腔衛生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對孩子口腔保健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兒童獲得口腔醫療保健的多少和口腔健康狀況。此次接受調查的兒童家長中只有31.5%的人知道含氟牙膏,兒童含氟牙膏使用率僅為22.3%;3歲前開始刷牙和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以及接受預防性防齲措施等口腔衛生行為的形成率和兒童牙病的及時就診率都非常低,而且農村兒童的口腔衛生保健狀況更差;這也是河南省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比較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全球2000年口腔健康目標之一是5~6歲兒童的患齲率低于50%[4],我國口腔衛生保健規劃目標規定2010年6歲以下兒童家庭口腔護理率農村應達到50%,城市應達到80%[5]。此次調查顯示,河南省5歲兒童乳牙齲患及口腔衛生保健狀況與這些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尤其是農村的差距更大。因此,廣泛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需進一步加強,應加大對社會宣傳和家長的教育力度;可采取家長課堂等形式,強化家長的口腔衛生知識、提高其對兒童家庭口腔護理的意識。同時,應重視在幼兒園開展兒童口腔保健工作,對預防兒童口腔疾病,培養他們良好的口腔衛生和飲食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幼兒園教師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口腔預防保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定期組織兒童進行口腔檢查,開展局部用氟等預防措施[6],以降低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提高他們的口腔健康水平。

    4 參考文獻

    [1]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調技術組.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2005:2.

    [2] 齊小秋,主編.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

    [3] 林煥彩,盧展民,楊軍英,主編.口腔流行病學.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113.

    [4] 董宏偉,石四箴.上海市某幼兒園1995-2005年兒童乳牙患齲狀況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8,29(12):1 120.

    [5] 衛生部辦公廳.中國口腔衛生保健工作規劃(2004-2010),2004:2.

    第7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關鍵詞] 社區口腔衛生服務;知曉率;利用率; 滿意率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7(c)-0117-03

    Investigation of awareness, utilization, satisfaction rates of community oral health service in Beijing city

    FENG Peiming ZENG Dong LIU Gang NIU Guanglia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of Beijing City,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sent state of awareness, utiliz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oral health care (COHC) among inhabitants of Beijing city. Methods Based geographical location, 1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Beijing cit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urban, suburbs and outer suburbs. Haidian district, Mentougou and Miyun districts were chosen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ree group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of the three district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 5 32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The awareness rate was 57.9%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was 34.5%.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uburb resi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uter suburbs and urban residents.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COHC was 81.2%. The highest satisfaction rate was 92% occurred in outer suburbs. The main reasons for satisfaction were good service, closer distance and convenience of hospital visit, which accounted for 28.4% and 24.5% respectively among the satisfactory popul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discontent were low level of medical and medical equipment, which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41.2% and 26.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 Beijing city,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residents about COHS is quite high, the total rate of awareness and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it should be improved.

    第8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關鍵詞:小學生;口腔衛生;習慣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6~12歲)兒童正處于乳牙依次替換完畢的時期,同時處于恒牙易患齲和易發生外傷的時期,此期的口腔保健之間關系到恒牙列的健康。此外,此期是兒童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的形成期,口腔保健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應及時、科學地給予小學生口腔健康指導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決定他們的牙齒甚至身體的未來。

    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需要培養的。那么,如何才能讓小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擁有健康的牙齒呢?

    首先,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動等特點,為學生每周上一節以“口腔和知識衛生”為主題的健康教育課,讓學生通過觀看《聰聰王子牙防歷險記》和《舒膚佳超人歸來》等卡通片,向學生講解口腔和個人衛生知識及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刷牙和洗手方法,督促他們從小養成保護口腔衛生的習慣。學校也辦一期以宣傳口腔和個人衛生知識為主題的板報,讓全校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要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個人要做到每天“人人刷牙、正確刷牙、早晚刷牙”,即飯后用溫開水(37℃左右)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之后,不要再進食。少吃糖果和零食,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糖或零食,預防齲齒。刷牙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順著牙豎著刷,刷完里面再刷外面。平時要注意牙齒衛生,保護好牙齒。

    第三、為了繼續鞏固小學生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強調家長每天做好監督和示范。每到刷牙時家長可提醒孩子刷牙,鼓勵孩子刷牙,也可由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刷牙,教會孩子掌握有效的刷牙方法,讓孩子逐漸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此階段孩子選用高質量的牙膏和口腔清潔護理產品,可以給孩子的口腔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護。

    第四、注意調整飲食結構。要預防齲病必須控制食糖量,同時飲食要講究粗細搭配,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等。對于小學生,應注意合理的營養,尤其應多吃些含有磷、鈣、維生素類的食物,例如豆類制品、肉骨頭湯、海帶、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對牙齒的發育、鈣化都有很大的好處。還應改掉孩子兩餐間吃甜食、零食的習慣,特別是睡前吃糖和零食的習慣。少吃黏性過甜、油炸、過咸的零食。養成多喝白水的習慣。減少酸性食物和飲料的攝入。小學生也有抽煙的少數現象,抽煙可以刺激牙齦,同時也是造成口腔黏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牙齒健康,更為了身體健康,禁止小學生抽煙。避免牙齒承受過重的壓力,盡量不用牙齒咬食過硬的食物。

    第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小學生一般每隔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以早期發現齲齒等口腔疾病。由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乳牙齲病發展得很快,家長要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發現情況,及時就醫。或讓牙醫洗牙,有一部分孩子牙間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細菌及食物的細小殘渣在牙面上日積月累,并逐漸層層礦化(實驗證明菌斑24小時就可以鈣化,這是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的理論基礎),最終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先導致牙齦炎,隨后病變擴展到整個牙周組織,造成牙槽骨破壞,牙齦退縮,牙根暴露,導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損傷牙齒,還有防齲齒,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處。

    第六、自我檢查或相互檢查。自我檢查的方法是在光線好的條件下,面對著鏡子,張口檢查牙齒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為潔白或淡黃色,且有光澤。凡牙面呈白堊色無光澤就是齲病的早期表現。此外還應注意牙齒有無形、質的改變。兩個人相互檢查比較好。一個人使用筷子將另一個人的頰、舌側牙面暴露出來,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無齲病了。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對冷、熱刺激敏感時,應警惕齲洞的可能,此時應及時檢查。

    第9篇:口腔衛生健康范文

    【關鍵詞】中學生;口腔健康;發展;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1依據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口腔健康列為評價人類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口腔衛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是預防口腔疾病、增進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場所,具有受教育者數量龐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統的教育體系、資源和手段等特點,應當以循序漸進,根據年齡由淺入深,傳授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內容應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識,口腔常見病、預防措施、健康飲食等。有效促進中學生從知識、態度、信念到行為上的轉變,達到實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國的學校編制中只有普通校醫,缺乏專業口腔醫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預防及治療手段,使學生在齲齒和牙齦炎發病率的高峰期沒有及時接受窩溝封閉、齲洞充填等防治措施,從而導致許多乳牙和年輕恒牙的嚴重齲壞、早失甚至牙頜發育畸形。

    2.2學校的教育體制都以優化教學為主,基礎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識和干預不健康的行為的普及。

    2.3對學校口腔保健的三項任務,①口腔健康服務:建立學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檢查,有計劃地進行治療。②預防齲病、牙齦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識與培養口腔健康的良好行為,落實不到位。

    2.4學生的餐飲結構單一化、簡單化,從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與生命質量的統一性。

    3中學生口腔健康發展的現狀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齒的缺損、牙齒及牙齒周圍組織的炎癥,最終導致牙齒的脫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損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從調查資料看,中學生恒牙的齲病部位與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顯的聯系。

    3.1.2由于牙齒的缺失,影響面部的美觀,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亂,而形成錯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顳下頜關節功能的紊亂,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著重要影響。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體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視,但嚴重者甚至會引發全身感染、心肌炎、腎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學時期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學生在校期間便于組織和管理,故學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場所。我們應該積極、迅速行動起來,將口腔健康教育與學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進行,使學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識,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觀念。

    校醫對學生的口腔健康狀況作全面的調查分析,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預措施的系統追蹤觀察,監測與評價。提高學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為保持終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

    4提高中學生口腔健康發展的對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標: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進中學生口腔健康水平,應根據本校口腔衛生保健的實際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規劃目標。制定長遠規劃,設立目標,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網絡化,將其納入教育衛生工作總體規劃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評價指標,即中學生口腔保健知識(愛牙五部曲)知曉率(%)、中學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學生恒牙齲齒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學校預防保健工作的3項基本原則,即健康服務、健康教育、消除學生健康的不利環境因素。對學校校醫應定期進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訓。

    4.3開展學校口腔健康教育:學生時期是口腔健康觀念與行為形成期,抓好學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通過學生家庭促進整個學校的口腔衛生保健。

    4.3.1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由市教委、市衛生局、學校和校醫的共同參與,定期開展學生口腔健康檢測評價、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愛牙日”活動,并推行牙病預防措施(如使用窩溝封閉劑,局部使用氟化物)。重點抓好齲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種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據衛生部門對學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齲病、牙齦炎防治方案,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口腔保健計劃。

    4.3.3傳授學生基本的口腔衛生知識和技能,并在校醫的指導下有一定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

    4.3.4口腔預防保健工作切實落實狠抓到位,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中學生口腔保健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電視、廣播、報紙、宣傳欄等)增加宣傳力度,認識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識。

    4.3.5定期開展中學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對青少年口腔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細致分析,并實施相應口腔健康服務項目,如治療計劃、預防項目,并能追蹤觀察、監測與評價。

    5結論

    現代隨著口腔醫學的進步, 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項措施,也是完成我國2010年口腔保健目標規劃的必要保證。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與口腔專業人員的預防措施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計劃或教育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行為矯正、口腔健康咨詢、信息傳播等,以達到建立口腔健康行為的目的,共同促進學生口腔預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規劃》打下牢固的基礎,對構建健康和諧的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剛.臨床口腔預防醫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談口腔健康教育在臨床實踐中的價值[J].中國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編.預防口腔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成人免费小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第一页| 久久伊人成人网|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成人观看网站a|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国产成人一级片|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