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森林砍伐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森林保護;現狀分析;對策
森林對于地球的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地球現在沙漠化程度越來越高,水土嚴重流失,人們可利用的土地面積也日益減少。大面積的森林被破壞,似的沙塵暴等各種天氣發生越來越頻繁,空氣質量日益下降,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明顯的影響,這也想我們揭示出了森林保護的重要性。
1.森林保護現狀
我們都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土地來建設工廠,在已有的土地被利用完成后,人們開始砍伐森林來擴建土地,這就使得森林的面積日益的減少。森林面積的驟減,使得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水土流失現象嚴重。我們都知道,森林對空其有著良好的凈化作用,在人們大面積的破壞森林后,空氣的質量也日益下降。沙漠化現象日益加重,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水土流失嚴重。這些現象的出現,使人們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性,開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森林,但是雖然人們意識到需要采取措施來保護森林,也頒布了不少的法律法規,但是還是有不少的人為了一己私利對森林亂砍濫伐,所以森林面積依然在減少中,這也是環境治理沒有太明顯的改善的原因之一。總而言之,人們已經意識到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但是保護森林的措施還不夠完善。目前,森林保護的現狀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木材砍伐量與商品材生產失控:雖然各鄉鎮都制訂了相關的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和規劃,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尤其在年度采伐計劃總量和按采伐類型、消耗結構的分項限額上,突破、挪用、擠占的現象時有發生,其原因是各級分管人員業務、政策、廉政等方面的素質較低所致。變相使用采伐限額,濫用擇伐手段部分鄉鎮由于天然林采伐限額相對不足,為了考慮眼前利益,用虛增人工林采伐限額的辦法來填補天然林采伐限額的不足,從而致使大片天然林橫遭滅頂之災。一些林區、林農借中幼林林木較多的復層異齡林實行擇伐的機會,進行超面積、超強度、超齡級采伐,從而使擇伐計劃失控。作業設計無法反映伐區真實情況,伐中檢查、伐后驗收制度執行不嚴由于少數采伐作業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工作缺乏認真嚴肅的態度,在對現場缺乏深入了解的情況下,不按《林木采伐作業設計實施辦法》進行詳細準確的伐區設計,使作業設計不能真實反映伐區的實際情況。此外,由于某些工作站人員客觀上的行政不作為,或主觀上的包庇縱容,致使林業砍伐管理的“伐中檢查”、“伐后驗收”制度有章不循,砍伐進度疏于掌握,使砍伐面積和數量失于監管,對于可能造成破壞森林的隱患未能積極采取措施,任其發展。
2.森里保護的對策
繼續加大宣傳工作,進一步細化政策措施:火災是森林面臨的最大克星,一個微不足道的野外用火行為都有可能釀成一場森林大火,將幾十年的造林、護林成果瞬間化為灰燼。每年秋冬季節各鄉鎮都會有山火發生,致使大量的林業資源遭受不測之災,少則幾公頃,多則幾百公頃。因此,要將森林消防宣傳工作行政化、文件化、日常化;不僅要在通往野外觀光、墓地等場所的路口樹立永久性形象廣告,還需要在周末和傳統節假日派宣傳車或護林員在現場進行播音、巡視,以杜絕人為的森林消防災害。
嚴肅政策法紀,實施規范化監管:組織涉林部門和單位人員定期進行政策法紀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通過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凡涉林部門和單位,必須建立嚴密的林業工作崗位制度和流程,嚴格按規程操作;建立專人負責的制度,實施監管和獎懲機制,嚴格掌控,獎懲分明。
鼓勵竹木產業深加工,抑制資源過度消耗:政府要采取適當的政策傾斜、財政補貼等方法,鼓勵和刺激木竹產業走精、深加工之路,盡量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的附加值,降低資源消耗。一是支持現有企業在原有基礎上有效延長產業鏈,或變粗加工為精深加工;二是大力支持資源綜合利用度高的規模型企業穩定生產。 適當調高原木、原竹、竹木半成品的出運征收門檻,以抑制資源過度消耗,保持森林涵養。
對于森林的保護必須要減大力度,采取可以起到實際作用的措施。對于國家來說,要頒布森林保護的相關法律文獻,并將這些法律落實到實處,對于違反規定的人給與嚴格的處罰,這有嚴格的執法才可以正真的起到法律制度的作用,森林得到真正的保護。森林的保護需要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還需要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來擴大森林面積,由于人們的生活需要木材,就不能避免的要對森林進行砍伐,所以就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使森林的消耗與形成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底部。同時,相關的部門要悟盡職守,對亂砍濫伐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督,對那些因為一己私利而破壞森林的人進行嚴厲的懲罰,這樣才可以杜絕亂砍亂伐現象的出現,使現有的森林資源得到良好的保護。總而言之,無論是采取何種措施,都要將這些方案落到實處,是森林得到真正的保護,不再受到非法的破壞。
3.結語
森林的保護,是森林的面積不再減少而呈上升的趨勢,無論是對于地球環境的改善,還是對于人們生活和健康都有著深遠的意義。近些年來,地球的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沙漠化日益嚴重,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人們對森林的破壞有著莫大的關系。同時,在環境逐漸被破壞的過程當中,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于物資的有著巨大的需求量,這就導致人們對森林進行亂砍濫伐,森林的面積驟減。對于森林的保護必須要減大力度,采取可以起到實際作用的措施。無論是采取何種措施,都要將這些方案落到實處,是森林得到真正的保護,不再受到非法的破壞。使森林發揮出保護地球環境,為人們造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梁麗媛,鄭笑如,林文學等.加大森林資源保護促進林業快速發展[J].吉林農業,2011,173-173.
關鍵詞:亞馬遜 熱帶雨林 危機 策略
引言:亞馬遜熱帶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占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在地球上已存在至少5500萬年。亞馬遜熱帶雨林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繁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并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們的厚愛,這片古老的土地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一. 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重要地位及功能
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約形成于3400萬年前的始新紀時期,是人類的珍貴財產。從我們的日常用品到醫療衛生領域都有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身影。同時,亞馬遜熱帶雨林擁有著無可比擬的生物多樣性,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co2)的同時制造了大量的氧氣,被稱為“地球之肺”。正如沃格特(vogt.r.c)曾在他的探秘熱帶雨林一書中說,“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人類社會的瑰寶,它為人類提供了生命的能量”。
1. 生物多樣性
美國的生物科學雜志《科學》曾指出,“亞馬遜雨林內有250萬種昆蟲、數以萬計的植物品種、以及2000種雀鳥和哺乳動物,對人類研究生命的起源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這片被稱為“生物科學家天堂”的廣闊森林以它獨特的氣候特征吸引了億萬前來定居,其中絕大部分物種在地球的其它地方已經瀕臨滅絕。同時它儲藏這無限多樣的遺傳基因,和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據美國《生物控制》雜志統計,“百年來,生物科學家從亞馬遜的427中哺乳動物的dna中提取了23種與人類相似的dna,從而為探索人類的起源做出重大的貢獻”。
2. “地球之肺”
一片森林,一個公園或一塊草地就是一個生態系統,亞馬遜熱帶雨林占據著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時時刻刻都在維持著地球這個巨大生態系統的平衡。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從而維持著地下水資源。亞馬遜熱帶雨林保護著人類不受沙漠化、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侵襲。同時,亞馬遜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時刻在吞噬全球工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制造著大量的氧氣,發揮著“地球之肺”的重要功能。
3. 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亞馬遜熱帶雨林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我們很多的食物都來源于亞馬遜熱帶雨林。比如,人們熟知的香蕉,橘子和菠蘿等水果就是來源于亞馬遜熱帶雨林,然后被人大規模的種植。沒有亞馬遜熱帶雨林,我們的生活將缺少很多色彩。不僅僅很多的食物,熱帶雨林在醫療衛生領域同樣有著巨大貢獻。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多種植物可以提取出一些珍貴的藥品,從而至于很多疾病。比如,治療“瘧疾”的良藥來自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一種植物提取液;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可以從一種生長在亞馬遜熱帶雨林叫長春花的植物中提取出,并具有良好的藥效。
二. 熱帶雨林所面臨的危機現狀及分析
1. 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危機現狀
人類意識到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寶貴,卻沒有因此而得到人類的厚愛。富有成了罪孽,金子吸引來了貪婪的目光,寶庫招來的卻是掠奪者。從16世紀起,開始了亞馬遜的災難史—人們開始毫不節制地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遜地區的熱帶雨林。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數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研究所(ibam)的2011年度亞馬遜熱帶雨林保護計劃指出,“由于人為因素,從2003年8月道2010年的8月,巴西亞馬遜地區的熱帶雨林減少了約20萬平方公里,接近10個巴爾巴尼亞的國土面積,而與400年前相比,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面積整整減少了一半”。 同年,巴西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在世界雨林保護大會上呼吁,“人類應該積極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當前雨林的減少速度相當于每分鐘6個足球場大”。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統計數字并沒有讓人類警醒,為了向大自然要糧,人們繼續使用著各類手段和工具,奪林造田,想大森林要土地。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亞馬遜森林,把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這些開荒種田方式耗盡了土地的養分,使這片曾經的沃土失去了往日的生機。并且,巴西目前依然有人大量砍伐亞馬遜熱帶雨林并加工出口,據馬來西亞的《木材工業》 (《maskayu》)2011年第七期報道:“巴西2010年木材出口額為21.819億美元,其中熱帶雨林木材占了40%的份額”。據巴西政府統計,每天外國的的木材公司平均砍伐森林一百萬棵,數以萬計的熱帶雨林被當做商品的消耗,人們在無節制的揮霍著寶貴的財富。2011年,據環保專家統計,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破壞如今加速全球變暖的步伐,并且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亞馬遜熱帶雨林所面臨的危機將會給人類帶來難以承受的惡果。
2. 砍伐熱帶雨林的危機分析及其惡果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資源范圍內德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2002年,丹•奈普斯戴德博士發表的熱帶雨林實驗報告中稱,“由于近年來持續的無節制砍伐,亞馬遜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如果持續下去的話,最終雨林可能會變成干旱的大草原;情況惡劣的話,雨林甚至會變成沙漠”。當今全球溫室效應愈加的嚴重,兩級冰川面臨著消融的壓力。而如今,亞馬遜雨林的破壞導致這個危機正逐漸加深。同時,熱帶雨林有著如同抽水機的功能,能夠調節大氣中的水分,并且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滯留大量的降水。但是近來年,熱帶雨林的過渡砍伐已經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并引起水土流失。據統計,在巴西由于森林遭到破壞,1925年到1999年間爆發了5300次較大的泥石流,2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6.4萬人。根據美國地質學雜志地質學(geology)分析,“如果繼續無節制的破壞亞馬遜熱帶雨林,到2020年,亞馬遜熱帶雨林將達到退化的臨界點,水土流失將達到最強級別,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將會更加頻繁,并且每年將有超過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熱帶雨林的破壞不僅帶來環境的危機,同時人類將會失去亞馬遜熱帶雨林這個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于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遜流域這僅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土地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據統計,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00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由于熱帶雨林的砍伐,這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根據美國科學探索雜志的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十年后,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物滅絕”。人類將失去最珍貴的財富—基因庫。進一步講,熱帶雨林有著存儲地下水資源的功能,近來年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砍伐已經造成了地下水資源的流失,并且在一些地區造成了地下水資源的污染,這些惡果將逐步影響全世界人類的生活與健康。
三. 應對措施和前景
熱帶雨林減少主要是由于燒荒耕作、過度砍伐、過度放牧和森林火災,一次次的自然災害和當前世界面臨的嚴峻生態危機驚醒了無知的人們,各國開始關注亞馬遜熱帶雨林,并針對熱帶雨林的危機提出了一些列的應對措施,其中可行性較強的方案是:碳交易市場和建立健全的政府監督機制。
1. 碳交易拯救危機中的亞馬遜
2011年,美國《科學》雜志提出,“全球碳市場在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方面可以扮演關鍵角色,完善的以碳市場為金融支撐計劃可以避免亞馬遜面臨糟糕的結果,同時為當地居民帶來經濟效益”。碳交易這個提議起源于2008年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會議提出,“富裕國家不能或不愿意減少他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他們可以從發展中國家那里購買”。在巴西,大量砍伐熱帶雨林很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創造經濟收入。如今,交易買賣只允許在重新造林上使用,如果全球碳交易能夠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保護上實施,此舉必然能大幅度的減慢熱帶雨林的毀壞。如今在碳市場,以2011年世界碳交易的價格來算,減緩雨林退化速度的10%就能產生22億美元到135億美元的經濟收入,這部分資金能夠繼續用于國家環保,保護和修復熱帶雨林,創造出良好的循環環境。此方案不僅能有效地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并可以提高當地保護雨林的積極性,形成長遠穩定的保護效應。
2. 健全的政府機制保護熱帶雨林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巴西政府先后頒布的多項關于環境保護法中明確指出,國際發展規劃中要對自然環境遺產進行妥善保護,以保證、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及環境質量,造福子孫萬代。2011年,巴西亞馬遜研究所提出了“reed機制”,其中reed是英文“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縮寫。reed機制體現了巴西政府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決心,并且在哥本哈根全球氣候變化會議上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重視。減少雨林的砍伐可以極大程度的減少對亞馬遜雨林的破壞,在各國政府的健全機制的監督下,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破壞將極大程度的得到控制。其次亞馬遜地區的各國政府應該建立環境意外事件的應急系統。森林火災一直以來都是熱帶雨林的殺手,建立健全的意外事件處理機制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全力救援,把事故對環境的影響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時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的宣傳機制,使亞馬遜地區居民意識到危機和保護的措施方法,形成良好的保護機制。
只要當前各國政府認真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加強對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保護,這片古老的森林的危機將逐步解除。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人類的財富,它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在將來積極的保護下,亞馬遜熱帶雨林必然將成為人類生存的保護神。
參考文獻:
[1] albert h, maskayu, kuala lumpur, odonata publishing company, 2011, pp4
[2] george e. heimpel, geology: analysis of amazon, dandy press, 2009, pp49
[3] lake george, science: amazon rainforest destruction, new york, green tree press, 2011, pp. 23
[4] t. s. bellows, biological control: the gift, boston, the lion press, 2010, pp31
[5] vogt.r.c, journeying into rain forests, potterville: amon press, 1995, pp.127
一上任,我就馬上命令以后不許再生產任何塑料袋,一旦違反命令,就要嚴厲處罰,并且將塑料袋都改成紙袋子,而紙袋子要從廢報紙回收再加工而成的。這樣一來,就可以沒有白色污染了。
我發現,如今有許多汽車排放的尾氣導致地球變暖,污染了環境,還浪費了大量的石油。我便號召市民多乘磁懸浮、地鐵和輕軌,讓交通運營部門多開設幾條線路,方便市民的出行。
我還發現最近幾年森林面積正在逐漸減少,再這樣下去恐怕氧氣就要缺少了。我便下令禁止砍伐樹木,為了防止森林火災,派人二十四小時嚴防死守。還讓每一個市民每月種植一棵樹,而樹苗是讓園林部門免費發放的。希望這么一來,可以更加擴大綠化面積,擁有豐富的資源。
我提出了促進廢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這樣可以大大地節省資源,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關鍵詞:商品林;撫育間伐;措施
1 序言
人工林是商品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特點是速生、豐產、優質,在發揮森林生產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經濟效益。為充分發揮人工林的經濟效益,根據縣林業局的年度生產計劃,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的伐區配置順序,結合我場人工林現狀,組成由主管場長、技術員、調查員和部分技術工人組成的調查隊,自2013年4月11日至2013年6月8日完成了設計內外業全部工作,共完成作業面積8公頃,設計砍伐蓄積120立方米,出材111立方米,出材率為65%。
作業設計所參考的規程、表格及工具書等,均由省林業廳和哈爾濱市林業局下發。
2 伐區概況
本伐區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28°08′58″-128°20′20″,北緯45°59′20″-46°05′52″,共區劃作業小班1個,設計砍伐蓄積132立方米,出材101立方米。
本伐區位于132林班中部,距上棚公路較近,地勢較平坦,土壤為白漿土,坡向為東北,坡度3°,坡位為中。當地鎮域經濟發展較為滯后,剩余勞動力充足,為伐區各項生產作業提供可靠人力保障。
3 林相情況
17林班2小班是一九七四年春落葉松人工林,起源為人工植苗,初植密度為2800株/公頃,現平均年齡40年,間有榆樹、白樺等伴生樹種各占一成,現平均直徑13.7厘米,平均樹高15.8米,公頃株數1640株,公頃蓄積127立方米,化頃年生長量6.8立方米,生長率為7.1%,林分郁閉度0.9,設計砍伐蓄積163立方米,出材131立方米。
4 林分因子調查
4.1 在核小班內選設長100米,寬10米的長方形標準地一塊,面積計0.15公頃,占作業面積的1.9%,通過選設標準地計算分析林分各項因子,按五級木分類法確定砍伐木,從而改善林內的衛生狀況,為保留木生長創造良好的營養空間。
4.2 各項精度:小班線、標準地位置均用GPS定位儀測定,面積精度誤差為±3%,共復查面積1公頃,占作業面積的12.5%,復查砍伐木260株,通過復查選樹掛號精度為99%。
5 伐區作業設計
縮短林木培育周期,促進林木生長,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的前提為林木生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我們針對該林分是落葉松純林,間有少量的白樺、榆樹等伴生樹種,林分密度相對較大,分化明顯,存在自然稀疏現象,林分中部分林木生長受壓抑,連年生長量趨于定期生長的特點,進行定量間伐,確定間伐方式為生長綜合撫育。伐除林分各個部位干形彎曲、壓抑保留木生長的部分林木及受壓抑沒有培育前途的瀕死木、枯立木。同時為防止環境突變,引起保留木雪壓、風折、風掘、使干形彎曲等現象,伐后林分郁閉度保留到0.6設計采伐株數強度平均為18.1%,蓄積強度為19.1%。達到既改善林分生長環境,給林分創造良發了營養空間,同時又發揮森林的經濟效益的目的。
6 伐區工程設計
6.1 通往上棚的11公里林區公路從伐區附近窗過,小班內有一條4-5米寬的大車道,秋季將大車道附近的塔頭砍平修整后,冬季即可運材通行。
6.2 本年度伐區不設山中楞場,設計木材流向自山場直接運至場部貯木場。(用厚塑料大棚膜圍成即可),可安置伐區作業人員10余人。
7 勞力、蓄力、機具來源
7.1 本場有一線工人40余人,油鋸六臺,可承擔伐木造材等作業,職工中有大小機動車30余輛,可按時完成運材作業。
7.2 各項作業用工量:調查設計11個,準備作業22個,輔助作業60個,采伐等各道工序160個,歸楞30個,共計401個工日。
8 成本概算及經濟效益
8.1 直接生產成本1540元,平均單位成本92.30元/立方米。
8.2 總產值62150元,平均產值150元/立方米。
9 保障措施
9.1 我場成立冬采冬運指揮部,以主管場長、技術員為主,安全員、勞資員、現場員等人配合組織指揮作業安全、作業質量、作業進度、把關驗收等各項工作。
9.2 為提高伐區作業質量,努力降低作業危險系數,安全員、現場員必須跟班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力爭把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10 施工要求
10.1 作業時間:
(1)伐木:二0一三年九月十日-二0一三年九月十五日完成。
(2)造材:二0一三年九月十六日-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日完成。
(3)集運材: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日-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完成。
10.2 伐木作業前,對參加各項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知識與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作業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樹立安全、質量第一的思想。
10.3 嚴格按設計進行施工,按號采伐,杜絕錯伐、漏伐,控制好采伐強度和樹倒方向,降低幼苗幼樹的砸傷率,伐后及時清理山場,提高作業質量和經濟效益。
一天,樹木與鳥在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現在自然環境以及怎么對付人們的計策……首先樹木的統領菲克發話了:“大家聽我說,人類現在亂砍伐樹木,殘害我們的同胞,害得鳥兒也不能和我們共同居住,造成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但是他們顯然還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害人終害己,但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地球,我們還是要盡力阻止這場悲劇的到來,不讓情況惡化,下面請鳥的統領文迪說話。”“大家好,我是鳥的統領,我叫文迪,人類固然可惡,不僅殘害樹木朋友,還經常把我們關起來放到市場上去賣,但人類中也有好人,我們和樹木朋友們商量好,一起拯救人們,下面我們一起商量計策。”文迪認真說道。之后,他們商量了一個下午……“下面有請樹木首領為我們講拯救人類三大計策。”菲克曰:“第一計策:人類在砍伐樹木時,先跟他們講道理,行得通最好,行不通實行第二方案。第二方案為:鳥兒向人們發動假攻,對其進行恐嚇,行不通實行最后方案!第三方案:偽造溫室效應或自然災害。但這種方法十分消耗人力物力,更破壞自然環境,所以不到一定程度不使用這招。我講完了,大家同意嗎!”“同意!”大家異口同聲道。好,那下面開始試行方案!
第一方案計劃開始……
一天人們正在砍樹,鳥兒和周圍的樹勸說道:“人們啊,請停止砍伐樹木吧,別再殘害我們了,這樣也會造成許多自然災害,自己也會受到傷害。就算不為我們著想,也算為自己著想,停手吧。”但似乎人們絲毫不領情。繼續砍伐樹木,還驅趕鳥兒。”第一計劃宣告失敗。
第二方案開始……
這次人們比上次多了,但是鳥兒們依舊不退縮,帶著軍隊上前琢人們的頭,“啊!啊!”人們疼的哇哇直叫。有一些人終于忍不住了,拿著獵槍朝著天上亂打,那聲音猶如五雷轟頂轟轟直響,許多鳥兒受傷甚至死亡,鳥兒們只好撤退。第二計劃宣告失敗。
這天鳥兒與樹在晚上又召開了一次會議,菲克曰:“唉,看來只能啟用第三方案了,為了開導人們,大家今晚跟動物們商量好,明天制造地震的自然現象,由文迪帶著鳥兒跟人類說明原因,讓他們以后不再伐樹。”
第三方案開始……
“這次,一大堆人群涌上森林伐樹,看來人們這次打算大量伐樹,我們一定要盡力阻止他們!”
“好!”于是鳥兒以及其他動物一下沖出去,大地在顫動,如悶雷滾動般作響。“嗯?怎么回事,怎么動物們一下子都全部沖出來?難道有什么事情發生了嗎?那誰,去問問鳥兒們怎么回事。”于是,那個人找到文迪問道:“麻煩打擾一下,你們這是干嘛?難道有什么事情發生了嗎?”“唉!你OUT了!竟然不知道百年一度的大地震要來了,動物們都逃走了,聽說是因為人們亂砍伐樹木造成的,叫你們不要亂砍伐樹木,我們鳥兒和樹木幾次相勸都不聽,現在地震來了吧?我先走了,你們好好想想把。”那個人把鳥兒的話一字不漏的傳給了人們。“啊?不會吧?這可怎么辦啊。趕快逃命去吧,早知道不砍樹了啊!”下面吵鬧聲不斷,這時,一個人發話了。“大家靜一靜靜一靜,這鳥兒說的話我們能相信嗎,而且國家防震局都沒通知怎么可能地震呢?這肯定是鳥兒與其他動物串通起來想讓我們不賺錢的方法,大家千萬不能上當啊”人們想了想也有道理,于是接著砍樹了。鳥兒們與其他動物看無計可施,也不管人們,只能看著人們破壞這一日比一日差的生存環境了。
一天,人們依舊在砍樹,忽然天一下暗了下來,動物們又大遷移,與上次騙人們的情景十分相似,這些砍樹的人懷疑又是鳥兒搞的鬼,于是并沒在意,但是忽然天邊被一大巨浪遮住,人們回頭一看,嚇得魂不守舍,四處逃竄,可惜一個人也沒逃過,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大量伐樹,造成“溫室效應”海平面逐漸上升,所以造成了現在情景。
關鍵詞:森林培育;經營管理;現狀;具體措施
森林資源不僅僅關系著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對于全球氣候、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等都有一定的影響。我國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也就孕育了豐富的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在現代化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森林的覆蓋率在持續的下降,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多,我國的森林人均占有量也在逐漸的減少,為了保證社會經濟的長遠建設,避暑要對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為了實現森林自然資源、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持續進行,必須對現有的森林管理政策進行改革,并加強森林培育與經營管理的有效落實。利用森林培育和經營管理實施,實現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可持續性建設。
1我國目前的森林資源儲備現狀
自以來,我國的林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為了進一步促進林業的發展,黨和政府以及相關的林業部門實施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尤其是21世紀以來實行的退耕還林等重大工程。對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的改善情況十分明顯。林業不僅促進了我國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城鄉就業問題、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在取得進步的同時,還應看到林業存在的一些問題。目前來看,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且質量較低。而在對森林進行經營管理時,面臨的問題也十分嚴峻。主要表現為可采資源面臨枯竭,產品與服務項目較為單一,規模效益十分低下,社會負擔日益沉重等。
2完善森林培育和經營管理的具體措施
2.1培養新時期森林管理的創新理念。在任何工程項目的實施中,要想達到統一的目的,就必須對相關人員,們進行思想意識的統一與提高。在現代化森林管理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其中較大的部分因素就是人們對于森立資源保護意識不夠,在森林培育與經營管理中沒有科學的培訓與實踐。在未來的工作中,相關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參考新時期森林管理的指導意見,對森林生態環境進行綜合的考察,并利用先進的知識與技能,完善森林管理設計,在思想意識上注意創新性安排,明確重點的實施項目,對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的森林資源實施封山育林安排,利用群眾監督和群眾積極參與,將森林管理工作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讓人們能夠在大自然的生長培育中,建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將來的科學經營打好基礎。
2.2以國有改革制度為核心加強內部管理。森林資源是屬于國有資源的一部分,為了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在利用森林資源提高經濟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國家應當加強國有體制的內部完善工作,根據現階段的發展國情與現狀,從實際出發,整改森林建設與保護的相關政策條例,并監督地方政府進行嚴格的執行,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明確今后的發展路線,實現森林資源培育與經營的統一化和系統化的管理。
2.3明確新時期的森林砍伐制度。森林的砍伐是造成森林覆蓋率減少的主要原因,在綜合利用森林資源中,不僅僅要提高生產生活的利用率,還要對進本的砍伐制度進行確立,對不同的工程要求進行不同原材料的應用,定量定性的做出具體的規劃利用。在編制森林經營方案時,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規范進行,根據方案中確認的年采伐量標準,改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對于現行的不利于森林經營管理工作的各種規章制度、規范標準等措施,應采取方案及時修理和改進。
2.4延長天然林保護工程期限。天然林資源對我國人民生活生產、生態環境安全等的影響十分強大。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是一項戰略性較長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需要我們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要做好天然林的培育和保護工作,做好森林培育是根本,其次要不斷創新經營管理體制以及運行機制。加大國家對天然林保護建設的扶持力度。在實施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使得工程區的森林資源在數量與質量上都得以提高,促進天然林生態系統的各種功能的增強,應注重森林培育、森林保護以及低產林改造的投資力度。
2.5完善森林經營管理機構。應設置相關的森林經營管理機構在國家以及地方的各級林業主管部門中,從上至下制定一套有效的森林經營管理體系以及森林監督機制。結合實際森林管理概況,嚴格按照相關森林經營管理模式實施。目前我國各個地區已成立了不同等級的林業局機構,建立了森林經營領導小組管理和協調森林經營工作。但在實際實踐中,很多地方的林業局都管理不力,忽視了森林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各種問題不斷出現。因此,應進一步落實各林業局各部門的相關職責,加大管理力度,為國家森林經營管理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與此同時,還應建立森林經營管理專家顧問咨詢小組,負責對森林經營工作開展的有效指導。作為一個工作者,應充分明確林業行政機關以及相關的森林經營單位的各種職責,主動行駛自身職責,積極參與森林經營重要性的宣傳。森林經營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包含對林木、林地等整個森林資源的籌劃部署,在堅持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的條件下,對其實施人為治理,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既定目標。通過大力宣傳,使得社會對森林經營管理重要性的認識程度進一步提高,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
2.6建立森林培育管理扶持政策。林業生產是一個周期長、風險大的行業,在經濟建設以及生態建設中的地位不可代替。因此,需要建立有長效機制的森林培育資金投入。為了促進林業增產、提高林農收入,應落實林業財政補助資金,加強對森林撫育的鼓勵,提高林業質量,保證木材安全與生態安全。對于公益體撫育資金,應通過國家開建的公益林森林經營的資金專項管理渠道解決。而商品林則通過特別周轉金、特別財務處理、專項貼息貸款等渠道解決。
2.7加強林區基礎建設。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林區道路、林業工作人員的居住區域以及公共場所基礎設施與現代林業之間的協調性較差,跟其他基礎工藝行業相比較,顯得十分落后。其中,林區道路密度低、林區職工生活以及生產的基礎措施更新較慢,基本沒有較大的發展,不僅對森林防火造成影響,同時也不利于森林經營活動的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根據國家林業基地建設的相關標準,積極改造林區以及林場的道路密度,加強住宅區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改進性建設,促進森林經營管理的科學合理性。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對森林的培育的重要性,對保護生態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徹底轉變森林經營理念,注重整體森林發展,摒棄森林局部利益思想和純經濟利益思想,真正將森林經營從注重木材生產的理念轉變到注重森林培育的理念上來,從而才有利于林業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經營。
參考文獻
[1]王輝.淺析我國森林培育及經營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9):120.
[2]鄭永聚.我國森林培育與經營管理探討[J].華東科技,2012(12):9.
關鍵詞:森林采運技術;生態系統;加強管理;穩定發展
為了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上世紀對森林進行大肆砍伐,導致出現水土流失等嚴重的自然災害現象。近年來我國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在《森林法》中明確提出要在進行森林采運作業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確保國家在將來能夠可持續發展,而目前,當務之急就是要根據我國現狀來制定出新時期森林采運技術方案,并對生態體系進行重新構建,保證國家和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更對我國林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森林采運工作的意義
現如今,森林采運工程對森林造成的破壞越來越大,而這項工程也就是指對森林資源造成破壞的一道程序,但是在生活中,我們一般都把這個工程看成森林砍伐和木材的運輸。對于現在的林業生產工作來說,采運工作不僅是營林工作的關鍵,而且是不可避免的,采運工作的重要性我們有目共睹,這不僅是因為它的危險性高,還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采伐的過程當中,如果方法較為合理的話,那么所獲得的木材產品也會更好,而且對森林資源所起到的保護作用也會更好。由此可見,改善林業結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促進林業資源的發展,還能對生態環境達到保護作用,從而維持生態平衡,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
二、森林采運工作對生態體系構建與發展的影響
1.在確定森林采運工作方法時,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基礎
作為森林采運的第一道工序,森林采伐在森林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更是實際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關人員在采伐過程當中,應該慎之又慎,盡量避免因森林采伐而帶來的浪費,因為這不僅決定一棵樹的命運,還會對我國的自然資源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應該確立合理的開采方法,這對提高林產品質量有很大幫助,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林業結構,與此同時,也能對林業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采伐方式的重要性,那么在選擇采伐方式時,首先就應該因地因林制宜,在進行采伐作業時,也需要根據相關的要求和規范來進行,不能盲目開采,盡量避免開采幼樹。其次,需要對采伐強度加以控制。相關人員在開采的過程當中,應該注意開采數量和面積,采伐強度要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之內。對于那些生長不好的樹木,應該多多采伐,例如枯樹、禿樹和病腐樹等,應該盡量留下那些生長良好的樹木,保護幼苗。與此同時,開采人員也應該保護樹下植被,以便防止土壤肥力流失,確保林業的蓄水功能,讓林副產品有更好的生存環境。
2.確保集材的同時保護環境
我國提倡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因此在森林采運過程中,要在合理的集材同時保護森林環境不被破壞。首先,采伐人員要根據相關部門的標準規范制度來進行作業,降低森林被破壞的可能性;其次,在利用林業機械進行作業時,根據山地形勢來決定機械設備的大小,并注意在采伐的過程中盡量避免對地表植被、樹木幼苗以及土壤表層產生破壞,以確保森林資源的可再生性;第三,根據地區的經濟和地勢不同決定采取人力、牲畜或者機械作業的方式,以確保當地經濟平衡不被打破。在集采的過程中,不僅要有效地集材,更要保護好森林的生態環境,使之能夠有效穩定長期發展,實現我國走可持續發展路線的長遠目標。
3.以發展保持森林生態體系的目的進行木材采運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那么在對東北林區進行開采時,就應該在冬季進行林業生產,那當采集作業做完之后,其對生長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會更小,這是利用了冬季土壤結凍的優勢,從而使得生產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了有效的減少采伐比重,就應該對原木生產比重加以提高。與此同時,還應該把人、機和畜集材方式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以便減少能源消耗,讓采伐工作向大面積和低強度的方向發展。天然林保護工程也應該盡快建立起來,從而達到封山育林的目的。為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可以將木材生產者轉化成森林經營者,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對森林保護的作用。以往的經營管理模式也是不可取的,應該向集約化發展,以便它在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的同時,還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4.對森林采運的技術方向加以調整
首先,根據地區森林密度的不同制定出符合當地情況的森林采運技術方案,采取有效科學的措施調整森林采運技術;其次,利用合理科學的采伐方式進行對森林采伐,保證在采運的過程中減少破壞森林環境的可能性;第三,提高開采人員的技能,結合自身以往的采伐經驗對開采工程嚴格把控,對不開采的樹木加以保護;第四,根據地區森林地形決定是否采用小型采運機械集采操作,合理地保護林道網密度,防止地表植物和樹木幼苗被破壞。
三、加強對森林采運的監督管理
首先,我國要根據國情制定完善的森林采運管理制度,并加強實施,有關單位根據國家出臺的條例和規程進行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制度條例,利用法律加強對森林采運工程的監督管理;其次,在林業有關單位加大宣傳力度,定期對采運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并進行綜合考核,提高采運人員自身知識技能,提高采運人員的工作效率;第三,加強森林采運安全方面的知識和宣傳,要在采運作業時提高采運工人的安全意識,避免出現意外事故。
四、結語
對于我國來說,森林采運技術還存在很多不足,這只是個開始,為了加強森林的可持續發展,那么我國在加強方法和應用技術研究的同時,還應該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吸收他們的經驗與成果。為此,應該建立良好的森林采伐作業監控系統,從而保護我國的森林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莊莉,王穎曼,賈利.林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從國際視角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3(05).
[2] 劉靜波,張堡宸.東北國有林區發展改革的思考[J].吉林林業科技,2013(03).
[3] 王立宏.企業技術創新路徑依賴的演化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3(03).
關鍵詞:森林培育;必要性;問題
中圖分類號:S7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79
森林培育工作是林業企業優化和改造森林資源的核心所在,是森林經營的基礎。森林培育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森林的效益,提升林分的質量。目前,要想保證國有林業的森林資源質量和數量,最為首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 森林培育工作的意義
森林培育工作能夠更好的改善林區的生態環境,實現林業企業的各種既定目標和功能。結合當前的形式來看,森林培育工作必須要嚴格的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保護原有森林資源的基礎上,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合理的培育資源、整合資源、規劃資源以及利用資源。
我國林業資源的現狀是:森林覆蓋率低,森林分布的區域不平衡,森林資源的品質也相對較差。因此,現階段的森林培育工作應當受到足夠的重視。
2 森林培育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生態環境的建設應當遵循生態平衡的準則。近年來,由于人類大規模的進行生活生產活動,以及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對于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很長一段時間里有關資源流失的問題是被人民大眾所忽視的,這也導致了我國許多地區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的破壞,環境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問題十分嚴重。而森林培育工作能夠有效地改善此類環境問題,起到堅固水土,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生態環境,并對已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改善。
2.2 有利于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多樣性
森林培育工作能夠有效的科學的控制或者禁止一些由于商業原因對于樹木的砍伐行為,從而保護了森林資源,也就是保護了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為其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基礎,也增強了森林的整體功能。
2.3 有利于提升林分的質量,提高森林的高附加值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勻,深山區以天然森林為主,而在一些淺山區或是丘陵地帶則大多分布著人工森林。森林的林分組成也并不合理,單位面積的種植量偏低,而且種植的樹木品種也比較單一,缺乏多樣性。很大一部分林業企業很難提高森林資源的高附加值,所以應當通過開展森林培育的工作,根據不同地區特有的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因地制宜,從而有效地提升森林林分的質量,提高森林的高附加值。
3 森林培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3.1 不合理的經營管理理念
對于森林培育工作來說,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的不合理會嚴重的影響到工作的開展,在進行森林培育工作的過程中,如果各個工作環節不能很好的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就無法突出工作重點,降低工作效率,這將會對工作的開展造成很大的阻礙,因此各個部門應當合理分配工作,以便更好更專業的開展森林培育工作。
3.2 缺乏資金支持
相關單位對于限額砍伐的規章制度制定的不夠詳細,這就導致林業企業很難通過適度砍伐來籌集所需的發展資金,這必將影響到森林培育工作的進展和質量,致使林業企業的發展呈現出一個十分緩慢的狀態。開展森林培育工作所需要的資金大部分都是由林企自籌或是通過國家撥款的形式,資金形式過于單一,沒有一個穩定的投資主體,這也導致了森林培育工作經常會由于資金的問題,不能很好的發揮其固有的價值。
3.3 不重視科學技術
俗話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果由于不重視科學技術,或者科學技術的水平不高,而不能充分地保護和利用現有的森林資源,也就不能很好的開發和規劃新的森林資源,那么森林培育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既不能形成規模化的森林資源體系,又阻礙了林業企業向產業化發展的進程,而生產出的產品也由于科技含量不高,沒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嚴重影響了我國林業經濟國際化的發展。因此森林培育工作的開展應與科學技術緊密結合。
4 總 結
我國國土遼闊,960萬hm2的土地上,森林覆蓋率僅為20.36%,所以應當充分認識到森林培育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要意識到環境保護,資源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護好身邊的生態環境,是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相關機構也應就這一問題有一個更為全面立體的認識,進而制定有效的保護措施,為林企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具有專業性的指導和幫助,真正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項目完成相關情況
(一)工程組織管理情況:
1、成立了以縣林業局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天保辦、財審股、林政股、林調隊、九嶺頭林場為成員單位的縣森林撫育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縣森林撫育工程建設項目的技術培訓、組織實施和管理、協調、監督檢查工作。具體工作由九嶺頭林場承擔,主要負責森林撫育年度實施方案、作業設計的編制上報、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工程建設資金的管理,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展及相關情況的統計工作。
2、對參加建設人員按項目建設內容和要求進行了現場培訓,統一施工標準,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工作效率,注重施工安全。
3、按規定建立專門的森林撫育補貼試點管理檔案。
(二)撫育作業實施情況:
1、撫育任務完成情況:
按照省林業廳安排我縣的森林撫育任務,共實施撫育666.7公頃,其中實施實施生態疏伐9個小班面積共122.3公頃,衛生伐24個小班面積共544.4公頃。目前已經完成撫育面積250公頃,還有416.7公頃正在組織實施,由于林場地處高山,氣候寒冷,有些撫育小班還被積雪覆蓋,不能展開作業,待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后,將迅速組織人員,加快進度實施,余下任務預計在4月15日前可全面完成。
2、撫育作業情況:
⑴全部按照作業設計施工,無超證采伐、越界采伐、亂砍濫伐、采好留壞、開天窗等問題。
⑵小班作業位置準確,撫育對象、撫育方式符合作業設計要求,無變更情況。
3、成效監測情況:
成效監測任務已落實,并按要求進行監測工作。根據經營措施和林分狀況,本次撫育分別選擇在有代表性的林地小班內設置2個固定樣地(見成效監測樣地設置示意圖)。同時在對照區內設置2個同樣大小的固定樣地作為對照。標準地設置地點為:1號成效監測點設在3號小班,主要樹種為日本落葉松;2號成效監測點設在4號小班,主要樹種為柳杉。對照樣地選擇在與成效監測點樣地林相、坡度、坡向基本一致的地點設置。成效監測在撫育后即進行,并按照要求建立了相應檔案。
4、資金使用情況:
項目建設總投資118.7萬元,其中撫育直接費用114.7萬元,直接費用將全部用于撫育作業人員勞務費用;間接費用4萬元,主要用于編制實施方案、作業設計、技術培訓、宣傳標牌、檢查驗收、檔案管理及成效監測等。在資金使用上,嚴格按照上級下達的計劃預算,結合項目實施方案安排資金,做到項目規劃設計與項目資金計劃相結合,工程質量和進度與資金撥付相結合,嚴格森林撫育工程資金開支范圍,實行專款專用,保證項目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5、其它情況:
在作業區4號小班設立固定宣傳標牌一塊,對撫育實施相關情況進行公開宣傳,接受監督。
二、項目實施經驗與抓法
一是組建專班,加強領導。森林撫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實施現代林業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也是促進林區富余職工就業和林農增收的有效途徑,更是提高森林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森林的多種功能,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的有效途徑。為了確實加強森林撫育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縣林業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天保辦、財審股、林政股、林調隊、九嶺頭林場為成員單位的縣森林撫育工程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森林撫育工程建設項目的技術培訓、組織實施和管理、協調、監督檢查工作。項目承建單位九嶺頭林場也成立了以場長熊作新同志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專門負責森林撫育補貼試點的具體工作,主要是森林撫育年度實施方案、作業設計的編制上報、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工程建設資金的管理,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展及相關情況的統計工作。
二是突出重點,因地制宜。我縣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因地制宜,認真編制撫育作業設計,將試點任務落實到林班、小班和山頭地塊,做到文件、具體任務和圖表相一致。在分析需求和建設可能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森林撫育作業區域和作業面積,重點安排急需開展森林撫育的林分,立足于解決森林經營的實際問題,因地制宜開展撫育作業,根據九嶺頭林場不同區域的生態區位、生產力級數、目標功能和經營管理類型的差異,制定不同的森林撫育方式,確定不同的經營措施類型。不搞“一刀切”,不搞面面俱到,避免一哄而上。
三是精心組織,扎實推進。根據省林業廳的關于林場實施森林撫育項目的審批意見,首先是林場組織技術人員及林業生產一線職工學習《森林撫育規程》、《森林撫育補貼試點管理辦法》、《中幼齡林撫育補貼試點作業設計規定》等技術規程和管理辦法,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讓他們充分了解實施森林撫育的目的、意義、方法和原則,熟悉掌握技術要領,原則,并到實地進行演練,讓理論與實踐結合。然后是林場對撫育任務公開進行承包。先由職工、護林員進行申報撫育任務。林場綜合考慮實施森林撫育任務與當前防火工作兩不誤、就近施工、勞力組織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將撫育任務向職工發包,所有職工人人都有撫育任務,剩余任務由村勞務服務隊組織人力進行承包,整個撫育任務666.7公頃,職工承包503.7公頃,勞務隊承包163公頃。將職工承包撫育任務的面積、費用等情況在全場職工會上公布,并在林場宣傳欄上張貼,接受廣大職工的監督。
三、項目實施效果
通過森林撫育項目的實施,一是提高林分質量,突出森林中主導林木,明確森林經營方向,經營措施,經營重點。砍伐有害木,淘汰非目的樹種,擴大目的樹種的生存空間,加速林木生長,形成理想的林分結構,增強林分穩定性和機能,從而使林分抗病、抗害能力提高,并在改善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森林生態系統的全面功能,促進森林多種效益的發揮。同時,也加強了森林防火工作,有利于森林病蟲害防治,有效的保證了森林資源的安全。二是森林撫育屬于勞動密集型作業,吸納勞動力多,實施森林撫育項目,需要大量的勞務工,可以促進林區職工和林農季節性就業,并獲得可靠收入,有助于解決林區職工以及林農就業困難和收入水平低等突出民生問題,林場發展的局面更加穩定。
四、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項目補貼額度偏低。由于當前勞務工資上漲,森林撫育成本高,林場短期內又得不到收益等因素,致使工作開展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