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土壤污染的原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壤污染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目前全國已經有近1/10的耕地土壤遭到污染。國家投入巨資啟動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正在進行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重點區域是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地區、東北地區、成渝平原、渭河平原以及主要礦產資源型城市。這表明,土壤污染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土壤環境質量下降是當前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多年來被忽視的土壤污染問題已經得到了國家和公眾的高度重視。

    土壤污染有明顯的地域性。污染物質在大氣和水體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遷移。這使得污染物質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氣和水體中那樣容易擴散和稀釋,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而超標,同時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我國的土壤污染比較重的地方在珠三角、長三角和東北地區。土壤污染有明顯的地域性還表現在,一般具有離城市和礦山越遠,土壤污染程度越輕的特點。從總體來說,

    土壤污染大致可以分為:重金屬污染、農藥和有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多種類型。我國大多數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許多地方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和接近臨界值。石油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污灌會使大米產生油味。有些地區污灌已經使得蔬菜的味道變差,易爛,甚至出現難聞的異味;農產品的儲藏品質和加工品質也不能滿足深加工的要求。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歷史欠賬,二是工業發展不合理的模式,三是農業生產系統內部環保意識淡漠。這在世界范圍內有一定的規律性。

    大約1/3的耕地土壤污染與污灌有關。工業廢渣在占地的同時,產生的廢棄物又通過風、水擴散開來。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像粉煤灰,污染重的鋼渣都污染土壤,此外還有施用不當的農藥、化肥,以及未經環保處理的畜禽廢棄物對土壤的污染。城市垃圾,含污染物的河底淤泥混入人糞尿,被盲目用作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之一。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屬濃度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別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其他生態環境問題。人們往往對污染危害土壤生態認識不足,土壤里是有生物的,污染使土壤生物種群發生了變化,生產能力退化。

    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與水、大氣污染明顯不同的是,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廢棄物污染等問題一般都比較直觀,人們可以發現變色、異味等,通過感官就能發現。而土壤污染則不同,它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因此,土壤污染從產生污染到出現問題通常會滯后較長的時間。如日本的 “水俁病”經過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們所認識。

    大量污染物排放通過污灌等途徑最終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土壤,并經長時間積累導致土壤嚴重污染。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轉性。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

    鑒于土壤污染難于治理,而土壤污染問題的產生又具有明顯的隱蔽性和滯后性等特點,因此土壤污染問題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視。辨證施治染病的土壤

    土壤本身有自凈能力,但有限。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則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來消除。因此,土壤污染的防治需要全面考慮,系統運作。我省的一些城市,在進行土地利用規劃時,充分考慮到了土壤的污染問題,將那些污染嚴重,難以治理的耕地優先考慮作為市政建設用地。

    國家投入巨資啟動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一期工程將在2008年結束,由環保部門執行,以期全面、系統、準確掌握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查明重點地區土壤污染類型、程度和原因,評估土壤污染風險,確定土壤環境安全等級,篩選并試點示范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提升土壤環境監管能力。

    國際上修復土壤污染的技術有物理的、化學的,也有生物的。正在開發的生物技術,是利用生物降解和形態的轉化達到修復的目的。針對有機污染的技術,用植物、細菌、真菌聯合加速有機物的降解,針對無機污染的技術,利用植物修復可以把一部分重金屬從土壤中帶走。還有一種方法,在土壤中加入一些化學物質,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當然,對于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土壤只能挖走或進行土壤的沖洗和清潔,這樣的技術費用就比較高。

    污染的治理。污染物質的性質及其來源不同,治理起來的難易程度就有差異。有些污染維持時間較短,如可降解有機物的污染,而有些污染維持時間較長,危害很大,如很難降解的農藥“六六六”的污染,在土壤中可存留幾十年。有些污染比較好治理,有些則非常難治理,一般天然物質污染比較好治理,而人工合成物質的污染很難治理,重金屬污染也很難治理。所以必須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和來源等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治理。

    化學方法。通過施用石灰、磷酸鹽、氧化鐵等物質,調節土壤pH值,使重金屬轉化為難溶的形態,降低在土壤溶液中的濃度,從而減輕土壤重金屬對作物的毒害。改良土壤質地,增施有機肥料,增加土壤膠體對重金屬離子和農藥的吸附能力,也起一定的作用。但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生物防治。有些植物如向日葵對重金屬具有很強的吸收和富集能力,連續種植幾年可明顯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向土壤施入有機物質,提高微生物活性,或向土壤接種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加快有害物質的分解。

    第2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農業;土壤;污染

    中圖分類號: X5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4.062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的行業發展經歷了以農業發展為主、朝工業化發展前進以及多產業鏈為核心的發展過程,其中農業的發展始終占據著最為基礎性的地位,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農業生產效益的高低,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土壤質量的好壞,由于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物質、有毒有害物質都已經侵入到土壤中,使得土壤面臨著嚴重的污染,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土壤污染的嚴峻化,制約了農業的發展,威脅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也影響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改善土壤污染現象,提高土壤自凈能力,有效解決土壤污染問題刻不容緩。

    1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我國土壤污染總體形勢非常嚴峻,而造成這一嚴峻現象的因素也有很多,為此,在提出有效對策之前首先要明確土壤污染形成的原因,才能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造成土壤污染的成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農藥的過度使用

    農藥的生產與使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為了預防和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效益,農民把化學防治作為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首選,農作物的施用農藥的方式主要有土壤直接撒施,灌根、葉面噴施、熏蒸等。由于農藥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大部分農藥會直接滲透到土壤中。另外,大氣中殘留的農藥以及噴灑在植物上的農藥會在雨水的作用下直接落入土壤中,這就導致土壤在農藥的作用下發生污染。

    1.2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

    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在加上人們對于環保意識觀念淡薄,在工業化過程中將工業的“三廢”以及生活污水以不合理的方式進行排放,導致土壤中重金金屬、無機鹽、有機物、病原體不斷在積累,使得土壤毒性在不斷增加,進一步加劇了土壤的污染,影響農業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

    1.3白色污染與廢電池污染的影響

    白色污染與廢電池污染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的白色污染,指的就是人們所使用的以泡沫為材料制作的物品以及塑料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塑料薄膜,將這些污染物隨意的扔棄,使得這些物質長期廢滯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的吸收和發展,削弱土壤的自我凈化能力。其次是廢電池污染,廢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元素,由于人們對此觀念淺薄,導致隨意的丟棄,使得這些重金屬元素進入到土壤中加劇了土壤的污染。

    1.4農家肥使用的影響

    農業生產過程中,施用畜禽肥等農家肥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能提高土壤抗風化和水侵蝕的能力,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提高通氣性,增加土壤有機質和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但是不合理使用農家肥,可以引起土壤鹽分增高。養殖戶在飼養過程中飼料添加劑,藥物的濫用,可引起重金屬對土壤的次生污染。

    2改善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在明確土壤污染形成的原因之后,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希望可以改善土壤污染所面臨的嚴峻形勢,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

    2.1控制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減少白色及廢電池污染

    改善土壤污染的第一步就是對農藥、化肥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的治理,嚴格電池的生產與治理。這一方法的實施首先需要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意識,使得土壤不過多接受化肥與農藥,處于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與此同時,采用有機肥與無機肥的混合和交替,以此來降低對土壤的破壞和污染。其次,針對白色污染問題,引導農民在使用塑料膜時用可降解材料來代替,而對于電池的污染則是要求在生產的過程中實現產品無害化,以及推廣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策略,以達到保護土壤的目的。

    2.2利用污水灌田,提高土壤自身凈化能力

    整治土壤污染問題刻不容緩,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農產品質量的高低,影響著日常人們的生活健康。為此,改善土壤污染的第二個步驟就是科學利用污水灌田,提高土壤自身凈化能力,由于工廠所排出的污水并不都是有害的,只是排出無害污水的過程中與其他相融合就變成有害的,因此就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和標準對污水進行凈化的處理,這樣做不僅凈化了污水,又實現了污水的利用,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與此同時,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采用與之對應的措施,如輪作制度、有機肥與綠肥的應用等方面,以此來提升和激發土壤自身的凈化能力。

    2.3增強土壤保護意識,加強土壤污染安全防護評估

    增強土壤保護意識,加強土壤污染安全防護評估。一方面,農民是農業活動開展的主體,加強廣大農民對土壤的保護意識,意識到有害土壤的弊端,從多方面來保護土壤,從根本上改善我國土壤污染現狀。另一方面,土壤污染安全防護評估的建立與完善,對土壤污染進行有效的控制,以促進農業的發展。

    3結語

    土壤無論是對農業的發展還是對人們日常的生活,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改善土壤存在的污染問題,提高土壤自凈化能力。

    參考文獻

    [1] 賀艷.我國農村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5.

    [2] 孫起.試論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構建[D].復旦大學,2014.

    第3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土壤污染;現狀;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X53文獻標志碼: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6.082

    土地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當前,國內土壤污染愈演愈烈,導致土地環保質量嚴重下降,尤其是在工業、商業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犧牲土壤生態謀取經濟利益的現象屢禁不止。土壤污染已成為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三廢”污染、石油污染、重金屬污染、化學農藥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已使土壤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引導下,土壤污染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由此可見,保護土壤質量、維護土壤生態、凈化土壤污染已成為當務之急。

    1土壤污染的特征

    1.1隱蔽且滯后

    大氣、水、廢棄物污染是很容易通過感官而被發現的,但土壤污染卻具有很高的隱蔽性,難以直接發現。土壤污染需要對土壤樣品進行采樣化驗,分析其中有害物質的殘存量,甚至通過研究人畜等的健康狀況才能明確。這就造成土壤污染監管遠遠滯后于污染現狀,而且一旦發現土壤污染,往往是已經發生了很長時間,因此,土壤污染往往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

    1.2累積性

    在大氣與水體中的污染物質一般較易治理或遷移,但在土壤中卻不同,土壤不像大氣和水的擴散與稀釋能力那么高,而且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積累時間較長、成分復雜,往往治理難度較大。尤其是土壤污染的持續性、漸近性特點,更使污染物質極易在土壤中累積從而超標。

    1.3不可逆

    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是不可逆轉的過程,有很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降解,有的重金屬在土壤中可能需要長達100~200年的時間才能解除污染。這就會使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在很長時間內被貼上“污染”標簽,難以被應用到生產生活和經濟建設中,同時也會對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安全性造成極大危害。

    2土壤污染現狀與危害

    2.1土壤污染現狀

    土壤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集約化的變化越來越快,很多未經處理的廢棄物都轉移到了土壤之中,如重金屬、硝酸鹽、農藥、病原菌等。按照污染物性質,可以分為無機物污染、有機物污染和生物污染;根據污染物的存在狀態可分為單一污染、復合污染以及混合污染。目前,我國的土壤污染總體形勢非常嚴峻,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嚴重,并且在有的特殊區域出現了重污染以及高風險污染。土壤污染的途徑多種多樣,原因很復雜,把控起來難度較大[1]。另外,土壤環境監督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夠,人們普遍的防治意識薄弱,并且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問題以及群體性事件已成為威脅人們身心健康、妨礙社會穩定的一個原因。

    2.2土壤污染的危害

    1)土壤污染對作物危害嚴重。當土壤中的污染物質含量超標時,其生長出的植物會出現吸收及代謝能力失衡,殘留植物體內的有機污染物直接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影響,有的還會引發遺傳變異甚至死亡。2)土壤污染物在植物體內殘留。農作物在處于土壤污染的環境中,通過自身的生長發育體系將污染物吸收進自身體內,污染物的殘留量在農作物的體內分布不均,并且不同的污染物在其體內停留的時間也不同。一般根部的殘留量最多,其次是莖、葉、莢、籽粒,并且在植物體內的停留時間根據污染物的分解性不同而不同,分解性高的,停留時間短,反之停留時間長。3)土壤污染會危害人體健康。土壤中的病原體能夠通過食物鏈的傳播進入人體,有的也會通過皮膚侵害人體。放射性污染物主要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另外有的還會通過呼吸系統侵入人體,使受害者白細胞數量發生改變。

    3土壤污染的防治

    3.1健全土壤污染法律法規,調查土壤污染狀況

    針對治理土壤污染的問題,我國已確立了相關法律法規,其內容涉及農業環境保護、防治土地污染等領域,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針對土壤污染問題的日益加重,相關部門需要盡快設立長期穩定的法律法規,并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更加高效地進行。

    土壤污染的治理需要有完善的調查工作為基礎,相關部門要建立土壤質量監測數據庫,尤其要嚴格監控污染較為嚴重的重點區域,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監管檔案[2]。國內土壤污染呈現集中性特點,這就使區域土壤污染治理重點更加明確。通過數據調查分析土壤污染的危害性,并根據其污染指數、影響范圍制定有效的治理對策,對高危污染區進行全面強化治理。

    3.2施用化學改良劑,加強土壤凈化能力

    實施生物改良,增加土壤環境容量。為了改善土壤質量,可向土壤中施加石灰、堿性磷酸鹽、氧化鐵、碳酸鹽和硫化物等化學改良劑,加速有機物的分解,將重金屬固定在土壤中,將其轉化為難溶的化合物,防止其遷移造成各種污染。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可以靠植物、真菌、細菌等合作降解,并且通過植物能夠帶走土壤中的部分重金屬。

    對于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除生態修復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物理修復。當前,土壤電動修復技術已進入研發使用階段,通過離子電學和電滲析作用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屬,或者在土壤中計入鹽酸溶液,從而清除土壤中的鎘、鉛等有害重金屬。雖然這些新型土壤凈化科技尚處于研發階段,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技凈土”將成為現實,為土壤凈化和保護提供更有效的治理措施。

    3.3強化農業生產過程環境監管

    相關機構應加強肥料、農藥等投入的安全管理工作,嚴控污水灌溉以及污泥農用行為。加強對農業的污染控制,嚴禁使用重金屬超標的農藥化肥,尤其的化學殺傷性、殘留性高的農藥化肥,從源頭抓起杜絕土壤種植性污染[3]。優先發展生態農業,鼓勵并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基地的建設。農業部門和環保部門要聯合行動,密切關注土壤污染治理能效,通過生態農業的發展的優化土壤性質,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率。

    3.4優化產業規劃布局

    加強規劃布局,防止重污染企業等的建設開發生產等活動對周邊土壤造成污染,設置區域環評、規劃環評等程序,避免各種不合乎要求的開發項目的開展造成土壤污染。環境部門要針對土壤重污染區域劃定污染紅線,定期監測周邊土壤污染情況,尤其是與周邊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土壤治理更要提起重視。規劃當地產業布局有利于強化土壤生態保護基礎,控制土壤污染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污染風險。

    4結語

    土壤環境問題在現代社會中已日益突顯,國家對于環境保護工作也愈加重視。為了實現現代社會各方面的可持續性發展,土壤污染問題必須著重解決,相關部門以及大眾都需要為之努力,營造一個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何鵬.土壤污染現狀危害及治理[J].吉林蔬菜,2012(9):55-56. 

    第4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字:土壤污染污染、現狀、特性、成因及類型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土壤是環境要素之一,是人類生存、興國安邦的戰略資源。近2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數量日益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土壤質量惡化加劇,危害更加嚴重,己經影響到小康社會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緩。

    對于土壤污染這個問題,一種觀點認為,只要外源污染物進入土壤,便可稱為土壤污染;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外源污染物不僅需要存在于土壤中,而且要對土壤本身或者土壤中附著的植物或者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損害,才能稱之為土壤污染。綜合來說,土壤污染,就是由于人類的生產、生活等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廢棄物等直接或者間接的進入土壤,使得土壤的形狀和性質等發生變化,并且超出了土壤的自凈能力,破壞土壤乃至整個生態平衡的現象。

    2、我國土壤污染現狀

    現如今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土壤污染,由于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導致受污染土地的面積不斷擴大,這一問題已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2014 年 4 月 17 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本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范圍是除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外的陸地國土,調查點位覆蓋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實際調查面積約 630 萬平方公里。調查采用統一的方法、標準,基本掌握了全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 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 11.2%、2.3%、1.5%和 1.1%。從土壤利用類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 19.4%、10.0%、10.4%。

    我國目前土壤污染呈污染種類多、污染途徑廣、有機無機污染物混合污染、新老污染并存的多元素復雜形式,防治難度極大。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受到土壤污染的嚴重威脅,同時也影響社會和諧。我國土壤污染狀況總體呈現污染物種類多、含量大、受污染土地面積廣的特點,農村、城市和礦區呈現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狀況,尤其是耕地受污染嚴重。目前,有關研究表明,我國耕地受重金屬污染嚴重,約有五分之一的耕地被重金屬污染,而農產品被有機污染和農用化學品污染,導致其產量和質量均有下降,每年的直接損失至少數百億。

    近幾年來,環保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土壤環境保護和治理問題也成為除了水、大氣、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外的新的關注熱點。目前,我國生態環境、食品的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已受到土壤污染的嚴重威脅,土壤污染問題引起了環保治理者的高度重視,為此,國務院辦公廳于今年初《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在全面摸清我國土壤被污染狀況的前提下,建立嚴格的涉及耕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治理制度,遏制土壤污染的上升趨勢,保證全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的調查點位達標率高于80%。并提出到2020年,力爭建成我國土壤環境保護體系,明顯改善全國土壤環境質量。

    3、土壤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類型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都是土壤污染物的來源,這些有機和無機污染物造成了土壤污染的多樣性。通過污水排放、化肥農藥的使用、廢氣和固體廢物,這些污染物質進入土壤并大量累積。隨著近幾年來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迅速發展,大量固體物質堆放和傾倒在土壤表面,土壤層中也滲透著大量有害廢水,大氣中的飄塵及有害氣體也會隨雨水進入土壤,另外農業化學肥料污染也是導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由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過程過多的介入土壤,導致土壤污染的未知來源范圍廣、種類復雜。

    3.1水質污染型

    主要由于污染水源(指未經處理、未達排放標準的城市生活或工業廢水等)通過被污染的地表水灌溉農田,最終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隨著污水進入農田而污染土壤。

    3.2大氣污染型

    工業活動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氣體通過空氣沉降、化學反應等過程,產生酸雨進入土壤,引起土壤的酸化。另外空氣中的粉塵、煙塵等粒子由于地球重力作用空降進入土壤,也形成了土壤污染。

    3.3固體廢物污染型

    城市工業廢渣(城市垃圾、煤渣、礦渣、粉煤灰等)大量堆放在土地表面,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土壤污染,使環境惡化。這些工業企業及生產生活產生的廢物、垃圾等固體有害物質在堆積、處理和掩埋的過程中,大量占用地表面積,并且隨著大氣的遷移、降水、擴散、地表徑流等進而污染周圍地區土壤,形成土壤污染的點源性污染。隨著城市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固體廢物污染的污染物性質和種類都逐漸復雜化,并且這種復雜趨勢日漸擴大。

    3.4農業污染型

    農藥、化肥在農業生產中過量或不合理的使用都會造成土壤的污染。例如,氮肥在農業生產活動中被大量使用,導致土壤自身成分被破壞,形成土壤表層硬化,造成土壤的生物本質變差,致使農業產品的產出和質地下降。農藥雖然具有殺蟲的作用,但在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會使農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沁入土壤,長期大量使用農藥就會引起土壤嚴重污染。

    4、土壤污染特性

    土壤污染因其組成結構和形成原因的復雜具有獨特性,與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其他環境污染有極大差別,它有著自身特有的性質。

    4.1隱蔽性和潛伏性

    土壤污染是污染物在土壤中長期積累的過程,一般要通過對土壤污染物進行植物產品質量分析監測、植物生態效應監測、植物產品產量監測、以及環境效應監測等來發現。其后果要通過長期攝食由污染土壤生產的植物產品的人或動物的健康狀況才能反映出來。因此,土壤污染不像大氣和水體污染那樣易被人們所覺察。

    4.2不可逆轉性和長期性

    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后極難恢復,而重金屬污染則是一個不可逆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也需要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降解過程。由于土壤是一個絡合一鰲合體系,土壤中凡乎所有的金屬離子都有形成絡合物和鰲合物的能力,形成的絡合物、鰲合物可以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存在于土壤中,在常態下難以分解、轉化。因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極難恢復。

    4.3后果的危害性

    土壤污染的后果十分嚴重:1、被污染耕地質量下降,經濟損失嚴重。耕地中污水灌溉并長期使用肥料、農藥、農膜,致使污染物在土壤大量累積,土壤肥力下降,農作物產量減少,質量下降。2、食品安全隱患增加,危及人體健康。農作物在被污染的土壤中生長,大量吸收來自污染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質,最終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導致各類疾病的產生,危害人體健康。3、生態安全受到威脅。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土壤污染直接導致土壤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產生改變,使得生物種群的多樣性減少,結構改變,導致土壤生產力減弱,破壞生態安全。土壤污染不僅危及特定地區的一個人或幾個人的人生和財產安全,甚至波及更廣范圍的多數人的人生和財產安全;不僅危及當代人的生命健康,甚至會殃及子孫后代的利益。

    4.4難以治理性

    由于土壤污染的來源具有多樣性,在治理土壤污染時僅僅依靠治理污染源頭是遠遠不夠的。土壤會被重金屬、有機物質、放射性元素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污染,這些物質在土壤中積累,很難被土壤稀釋,有時甚至需要換土或者淋洗等方法來治理土壤污染,因此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相對較高,時間較長。而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等則可以通過直接治理污染源頭而達到短時間內稀釋凈化自然的效果。

    5、總結

    在2012年兩會上周宜開委員說,目前我國土壤污染形勢嚴峻,存在的突出問題。周宜開委員并建議:一、抓緊制訂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定專門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二、盡快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戰略。開展重點加密調查,評估土壤污染對生態環境的風險;建立國家區域土壤污染檔案;加強土壤污染監測和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推進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復。三、嚴格保護耕地土壤環境。重點做好農產品基地和農業主產區土壤環境安全性評估和有效保護;全面推廣數字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加強耕地質量管理信息化建設。

    土壤是人與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而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土壤環境正逐漸被破壞,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由于我國當前土壤污染形式嚴峻,所以一定要實施防治戰略、加強管理、嚴格保護土壤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虹、馬娜、葉露、李燕飛、陳玲.國外土壤污染防治進展及對我國土壤保護的啟示.環

    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6,18(5).

    [2] 蔡守秋,李建勛. 2008.土壤污染防治規劃法論綱.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3):123-135.

    [3] 何康林.2005.環境科學導論.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40.

    [4] 楊小飛.2008.我國土壤污染的現狀特征及其法律規制.甘肅科技縱橫,(4):63

    [5] 趙強.我國的土壤污染現狀及其防治對策.福建水土保持,2O04(1)

    [6] 高翔云、湯志云.國內土壤環境污染現狀與防治措施.江蘇環境科技,2006,4

    第5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土壤污染調查;地統計條件模擬;污染概率;局部空間變異;污染區范圍;布點優化;

    作者簡介:謝云峰(1981—),男,副研究員(博士);E-mail:xieyf@craes.org.cn;

    1引言(Introduction)

    土壤采樣調查是獲取土壤污染物空間分布信息最重要的手段,采樣調查結果的精度直接影響污染風險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風險管理決策的合理性.土壤污染調查包括土壤樣點布設、樣品采集、污染物含量分析等環節.實際工作中,通常認為污染物分析方法的準確性是影響污染物調查準確性的最主要因素(Crumblingetal.,2001),而忽略了土壤采樣布點方案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表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空間分布表現出明顯的空間變異性,人類活動影響越大的區域,局部變異程度越大(Thompson,1996;叢鑫等,2009;杜平等,2006;張娟等,2014;鄭一等,2003).針對空間變異性較大的環境要素,樣點布設方案是影響調查結果準確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Jenkins等(1997)對土壤中三硝基甲苯污染的調查結果表明,至少95%的變異度(統計方差)是由采樣位置導致,而含量分析(室內分析和現場分析)手段對變異度的貢獻不超過5%.其他類似研究也表明,土壤采樣導致的不確定對污染物含量測定不確定性的貢獻超過50%(Argyrakietal.,1997;Theocharopoulosetal.,2001;Jenkinsetal.,1999).因此,科學合理的土壤采樣布點方案對保障污染調查結果的精度非常重要.現有的土壤污染調查布點方法主要包括判斷性采樣和非判斷性采樣(姜成晟等,2009),其中,判斷性采樣主要根據已有先驗知識設計采樣布點方案,并在潛在的高污染風險區域加大采樣密度(UKEnvironmentAgency,2000);當缺乏場地污染物分布的背景信息時,就只能采取非判斷性采樣方法,如隨機采樣、均勻網格布點采樣等(Thompsonetal.,1995;USEPA,1989).傳統的土壤污染調查布點方法主要用于對污染物總體(平均含量)的最佳估計(Brusetal.,1999),樣本量主要取決于污染物含量的空間變異程度.土壤污染治理過程中,污染調查主要關注目標污染物的超標程度及污染區范圍.因此,以總體估計為目標的傳統土壤污染調查布點方法對土壤污染范圍的估計精度通常不能滿足修復決策的需求(劉庚等,2013;謝云峰等,2010).近年來,應用地統計學方法來提高土壤污染調查精度已成為研究熱點之一(D'Or,2005;Demougeot-Renardetal.,2004;Juangetal.,2005;VanGroenigenetal.,1999;VanToorenetal.,1997),該方法基于土壤污染物空間分布的自相關性,優化土壤調查布點空間布局,可提高土壤污染調查效率(Burgessetal.,1981;Demougeot-Renardetal.,2004;Englundetal.,1993;閻波杰等,2008;趙倩倩等,2012).雖然基于地統計學和條件模擬方法的樣點布設方法效率最高(Jonesetal.,2003),但在土壤污染調查過程中卻很少用于土壤污染調查布點優化(Verstraeteetal.,2008).

    為了獲得準確的土壤中污染物空間分布信息,土壤污染調查通常包括污染初步調查、污染詳查等多個階段.初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識別土壤主要污染物及潛在污染區域,通常樣本量較少.污染詳查是在初步調查基礎上,在潛在的污染區域增加樣點,確定污染區的范圍及其污染程度.土壤污染調查方案的誤差主要包括污染區被低估和清潔區被高估(Marchantetal.,2013;Ramseyetal.,2002),其中,前者會導致污染區面臨的污染風險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后者會導致不必要的修復投入.為了獲取準確的污染區信息,通常需要增加樣本量,但這會導致采樣分析成本的增加.高效的采樣方案是將采樣調查成本與調查不確定性導致的經濟損失的總成本降到最低(Ramseyetal.,2002).采樣方案優化的目的就是要尋求降低污染修復不確定性的最佳樣本量(Demougeot-Renardetal.,2004).土壤污染物的空間分布受污染來源、環境條件、污染物性質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其在空間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空間相關性和變異性,對土壤污染物空間變異性的描述準確與否是影響調查結果的關鍵.本研究結合土壤污染調查的特定需求,提出基于污染概率和污染物局部空間變異特征的土壤污染調查加密布點方法,以提高土壤污染調查方法對污染區范圍和污染程度的估計精度,并為土壤污染調查提供方法學支持.

    2土壤污染調查加密布點方法(Samplingdesignoptimizationprocedurefordetailedsoilpollutioninvestigation)

    土壤污染調查結果的不確定性主要出現在污染物含量過渡區域(劉庚等,2013;謝云峰等,2010;Xieetal.,2011),為此,該研究針對污染調查結果的不確定性,提出土壤污染調查加密布點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見圖1).土壤污染調查加密布點的2個核心問題分別為確定需要加密布點區域和樣點布設方法.

    2.1加密布點區域的確定方法

    由于土壤污染治理僅關注污染物含量超過相關環境標準或修復目標值的區域,因此,提高污染區范圍的估計精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密布點法正是基于這一需求而提出.由于初步調查階段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污染物分布信息,所以在加密詳查階段只需要針對污染分布信息不確定性較大的區域進行補充調查即可,其中,不確定性區域是指污染物空間分布精度低于修復決策需求精度的區域.

    為了定量評估土壤污染調查的不確定性,該研究引入土壤污染概率方法.基于初步調查數據,利用概率制圖方法預測土壤污染物超過環境標準或修復目標值的概率,常用的概率制圖方法有地統計條件模擬方法、指示克里格方法等.其中,地統計條件模擬方法包括多種模擬算法,如序貫高斯模擬、序貫指示模擬等.污染概率的取值范圍為0~1,概率值越高,可優先判定為污染土壤;相反,污染概率值越低,可優先判定為清潔土壤.概率制圖結果中,概率值介于高值和低值之間者即為不確定性區域,需要進一步補充調查確認.假定某污染土壤地統計條件模擬的污染概率閾值范圍為0.1~0.8,設定污染概率閾值和清潔概率閾值分別為0.5和0.3,則污染概率為0.5~0.8者為污染區域,0.1~0.3者為清潔區域,0.3~0.5者即是需要加密調查的區域.

    不確定性區域污染概率值較低的可能原因為:①區域內污染物含量較低;②區域屬污染區域,并且樣本量較少.為了進一步探究其具體原因,該研究引入局部變異特征方法.基于初步調查數據,分析土壤污染物含量的局部變異特征(包括變異系數、方差、自相關性等),如果局部變異性較大,表明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空間分布差異較大;反之,則表明污染物含量空間分布差異較小.對于局部變異性較大者,通常是污染物含量高值區向低值區的過渡區域,也是調查結果不確定性較大的區域;對于變異性較小者,通常是高值集中或低值集中的區域,調查結果的可靠性較高.因此,根據土壤污染物的局部變異系數,將土壤污染調查結果劃分為不確定性區域和確定性區域.假定某污染土壤局部變異系數為20%~200%,設定變異系數閾值為100%,則變異系數為100%~200%者為不確定性區域;低于100%者為確定性區域.

    綜合污染概率和局部空間變異系數確定的污染調查不確定性區域,即為污染調查加密布點的目標區域.

    2.2不確定性區域樣點布設方法

    不確定性區域樣點布設包括加密樣點的數量和樣點的空間位置.其中,加密樣點數量主要與不確定性程度相關,不確定性較大的區域,加密布設的樣本量也較大;樣點的空間位置主要與污染物含量空間變化趨勢相關,主要利用趨勢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污染物空間變化規律,沿著土壤污染物含量變化的方向布設加密樣點.

    本研究提出的污染調查加密布點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提高污染區范圍的估計精度.在初步調查結果的基礎上,結合污染概率和局部變異系數方法確定加密布點的目標區域,再根據土壤污染物含量分布的空間變異性及其變化趨勢,確定加密樣點的布設方案.該方法可優化加密布點的位置,降低加密布點的數量,提高加密布點的效果,從而在保證調查精度的前提下,降低調查成本.

    3加密布點方法案例驗證(Validationofthesamplingdesignoptimizationprocedurefordetailedsoilpollutioninvestigation)

    3.1案例區概況

    案例數據來源于某重金屬污染場地,場地面積約14.50km2.按照200m間隔進行均勻采樣,在部分高污染區域適當增加樣本量,共采集359個土壤樣品.土壤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土壤重金屬Cu、Pb、As、Cd等污染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以該場地土壤Cd污染為例,開展土壤污染調查詳查加密布點優化方法研究.

    3.2樣點加密布點方案

    案例驗證研究過程中并不實際開展土壤污染初步調查布點取樣,以及初步調查結果分析和詳查加密布點工作.而是利用案例場地已有的359個調查數據,采用空間抽樣的思路,模擬開展土壤污染初步調查和加密詳查布點過程.具體操作步驟為:首先基于案例數據的359個樣點數據,進行模擬的土壤污染初步調查.根據圖1的工作流程可知,土壤污染物空間變異特征研究和土壤污染不確定性區域確定是土壤詳查加密布點的2個最重要的環節.地統計學的半方差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空間變異特征研究手段之一,為了獲取比較準確的土壤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規律,需要有足夠的樣本量.因此,在初步調查階段,將研究區域劃分為10×10的網格,落在網格內的土壤樣點作為初步調查樣點,當網格內有多個土壤樣點時,隨機選取其中一個,由此共獲得土壤初步調查樣點97個,樣點間平均距離約為386m.在初步調查的97個樣點數據的基礎上,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加密布點方法進行加密布點.具體步驟為:基于初步調查數據,利用地統計學方法分析場地土壤Cd含量(w(Cd))的空間分布規律.利用條件模擬方法預測該場地土壤Cd污染概率(圖2a).基于污染概率預測結果,設定污染概率閾值(Pt)和清潔概率閾值(Ct),污染區域確定方法如式(1)所示.土壤Cd污染概率閾值和清潔概率閾值分別設定為0.8和0.2,基于污染概率劃定的不確定性區域見圖2b;在此基礎上,結合土壤污染局部變異特征(圖2c),將局部變異性大于變異系數閾值(CVt)的區域劃定為不確定性區域(圖2d),變異系數閾值設定為局部變異系數最大值的75%(式(2)).綜合污染概率和局部變異系數的結果,即為土壤污染詳查布點的優先區域,根據土壤污染物空間結構分析結果,沿著污染物含量變化的方向確定加密樣點的位置(圖3a).由于該研究是模擬研究,如果在最佳的采樣位置沒有樣點數據,就選擇鄰近樣點作補充,土壤詳查加密樣點為57個,布點方案見圖3b.將加密布點后的污染調查結果與案例場地359個數據獲得的結果進行對比,評價加密布點的效果.

    式中,Rp為污染概率分區,Z(x)為條件模擬預測的土壤污染物含量,Zc為土壤污染評價標準,Pt為污染概率閾值,Ct為清潔概率閾值,Rcv為污染變異系數分區,CVx為局部變異系數,CVt為變異系數閾值.

    3.3數據處理方法

    利用GS+7.0軟件進行土壤污染物含量的空間結構特征分析.樣點污染物含量局部變異特征是在樣點VORONOI圖的基礎上,借助ArcGIS10.1的GeostatisticalAnalyst工具,計算每個樣點及其鄰近樣點的變異系數.采樣網格、初步調查樣點設計及所有空間制圖均在ArcGIS10.1軟件中實現.土壤污染物含量條件模擬及污染概率計算在GSLIB(GeostatisticalSoftwareLibrary)中實現(Journeletal.,1998).地統計學條件模擬方法較多,該研究采用最常用的算法之一序貫高斯模擬方法(SequentialGaussianSimulation,SGS)(謝云峰等,2015),該方法算法簡單、靈活、計算方便,其基本思路為:根據現有樣點數據計算待模擬點污染物濃度的條件概率分布,從該分布中隨機取值作為模擬實現;將得到的每一個模擬值,連原始樣點數據一起作為條件數據,進入下一個點的模擬.

    3.4結果與討論

    3.4.1土壤Cd統計特征的估計精度

    由表1可見,土壤Cd污染初步調查樣點(97個)與污染詳查樣點加密后(154個)的統計特征很相似,平均值差異僅為0.01mg·kg-1.加密詳查后樣本的變異系數降低.與總體樣本相比,初步調查和加密詳查這2個階段采樣的Cd平均值都偏高,誤差為5.40%.變異系數較總體分別降低2.79%和6.71%.初步調查平均值的估計精度較高,而加密詳查并沒有進一步提高平均值的估計精度.在污染詳查階段,由于在土壤污染空間變異較大的區域增加了樣點,因此,其變異系數降低.

    3.4.2土壤污染區面積的估計精度

    土壤污染調點關注的是污染信息的識別精度.初步調查和加密詳查階段,根據樣點w(Cd)超標率(表2)估算的污染區面積所占比例分別為68.04%和70.13%,比所有樣本的估算結果分別高3.14%和5.23%.污染概率預測結果表明,當污染概率閾值為0.8時,污染概率預測的污染區面積所占比例在53.58%~57.84%之間,比樣點超標率估計結果低7.06%~16.39%.基于超標率估算污染區面積,意味著當某個采樣網格內的土壤樣點污染物含量超標時,則判定該網格超標.樣點加密詳查后,增加的樣點都位于污染概率較高的區域,因此,總體樣點中污染區域樣點的比例增加,導致污染面積估計結果增大.

    初步調查和加密詳查這2個階段估計的污染區面積非常接近,樣點加密后污染概率預測的污染區面積僅增加0.16%,初步調查與加密詳查估算的面積均小于總體樣本的估計結果,污染面積低估4.10%.為了評價污染區范圍空間位置的預測精度,將不同采樣階段預測的污染區范圍與總體樣本預測的結果進行空間差值運算,并根據差值結果將污染區空間位置預測精度分為相同、低估和高估3種情況.相同表示污染程度預測結果一致,低估表示污染區被預測為清潔區,高估表示清潔區被預測為污染區(圖4).從污染區的空間位置精度來看,初步調查污染區面積預測的準確度為79.35%,分別有12.45%的區域污染程度被低估,8.20%的區域污染程度被高估.加密詳查后,污染區面積預測的準確度提高到86.10%,污染程度被低估和被高估的面積分別降至9.00%和4.90%.

    土壤Cd平均值估計結果表明,在初步調查階段,其估計精度就已達到94.00%以上,而污染區的估計精度僅為79.35%.表明在土壤污染調查過程中,平均值或土壤污染統計特征的估計精度,并不能反映污染區范圍的估計精度.土壤污染治理過程中,污染區空間分布信息比平均值更重要,直接影響到修復成本的估計.本研究提出的土壤污染詳查加密布點方法,在保證土壤污染總體平均含量估計精度的前提下,顯著提高了污染區面積的估計精度;加密詳查后,污染區面積的估計誤差為4.10%,空間位置精度為86.10%,比初步調查精度提高了6.75%;土壤污染調查的樣本量顯著降低,初步調查和加密詳查的樣本量僅為總體的42.90%.

    本研究的樣點優化思路是在不確定性較大的區域內增加樣點,不確定性區域的界定標準為條件模擬的污染概率和局部變異系數.從圖2可知,不確定性區域主要分布在污染區邊緣,在這些區域增加樣點密度,能顯著提高污染區空間位置精度.初步調查過程中,污染程度被低估時,污染區域被誤判為清潔區域(見圖4左下角和左上角的綠色區域);樣點優化過程中,清潔區域不會補充調查樣點,因此,優化后的結果仍然是被低估.污染程度被低估與初步調查布點、污染概率閾值選擇有關.由于沒有污染物分布相關的背景信息,網格隨機采樣布點法對總體平均含量和變異程度的預測精度較高,對局部污染信息的預測精度較低.在初步調查前,收集場地污染源排放、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質、水文地質條件等影響污染物空間分布的相關信息,輔助調查樣點設計,可以提高對污染區識別的精度(Falketal.,2011).污染概率閾值選擇對加密點的空間分布有較大影響,如果選擇的污染概率閾值過低,就會導致被高估的區域不能被識別;概率閾值過高,則會導致不確定性區域增大,需加密的樣本過多,從而降低加密效率.本研究為了獲取較大的不確定性區域,選擇了較高的污染概率閾值和較低的清潔概率閾值,用于檢驗樣點優化方案的效率.在具體應用中,應結合研究區的特點和調查目標,選擇適宜的污染概率閾值,進一步提高樣點優化方案的效率.加密詳查樣點優化過程中,基于污染概率和局部變異系數篩選出不確定性較大的區域,該研究并沒有在這些區域增加樣點,而是根據已有的樣點數據,基于距離鄰近原則,用鄰近樣點替代最佳位置的樣點.增加的樣點在空間位置上并不是最優化的,這可能會降低樣點優化的效率.實際應用中在最佳的空間位置補充樣點,應該會取得更好的調查效果.

    本研究提出的加密布點方法的核心是在污染預測結果不確定性的區域,根據污染物空間分布規律補充調查樣點.如圖1所示,在污染物空間分布、污染概率預測、預測結果不確定性評價等階段都應用了地統計學方法.根據地統計學方法的基本假設,應用該方法時要求污染物空間分布具有顯著的空間自相關性.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空間分布都表現出明顯的空間相關性(胡克林,2004;鄭一等,2003).因此,地統計學方法是適用的.對某些污染物,如化工場地的氯代烴污染等,這類污染物主要是通過泄漏釋放到土壤中,然后通過土壤孔隙進一步向下遷移.在水平空間上,存在泄漏的區域就會檢出污染物,沒有泄漏的區域就不存在污染(韓春梅等,2009),因此,這類污染物在空間上自相關性較差,本研究提出的加密布點方法就不適用.土壤中污染物空間分布受污染源分布及釋放特征、區域環境條件、污染物性質及環境行為特點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在不同尺度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空間分布規律.針對具體區域開展污染調查時,需綜合考慮污染物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同時可借鑒前期研究和其它類似研究的成果,初步分析土壤中污染物的空間分布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初步調查布點.基于初步調查結果,應用地統計學方法研究污染物空間分布規律,如果污染物具有較好的空間自相關性,就可以采用本研究的方法進行加密布點優化,否則,本研究的方法就不適用.加密布點是在初步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通過辨識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規律,結合污染調查的要求,開展詳查布點優化.因此,初步調查的可靠性會直接影響加密布點的效果.地統計學應用半方差分析研究污染物的空間自相關性.相關研究表明,樣點數量和空間分布會直接影響半方差分析結果的準確性(Goovaerts,1999).從樣點數量來看,由于污染物類型、研究區域條件的差異,不同研究的結論不太一致,通常認為樣點數小于60時,難以獲得較準確的半方差(秦耀東,1998).在具體應用時,可根據半方差函數的擬合效果,評估樣點數是否足夠.從樣點空間分布來看,為評估污染物在不同距離和不同方向上的空間分異規律,初步調查樣點應盡可能在研究區域內均勻分布,在不同距離和方向上都有足夠的樣點數用于分析污染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可幫助提高加密布點優化的效率.

    4結論(Conclusions)

    1)土壤污染調查布點方法對土壤污染物含量的估計精度較高,案例場地土壤中Cd平均值的預測誤差為5.40%,變異系數的預測誤差為6.71%.

    第6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土壤污染;類型;修復

    土壤污染是指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的現象。主要污染物質包括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化肥、農藥,城市周邊工業釋放的有機物、重金屬、放射性物質、病原菌等。特別是在近年來,對著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加速,工礦企業導致的場地污染嚴重,使土壤遭受到嚴重的有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沒有處理的污染場地將是定時炸彈,可能對國家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必須對土壤污染進行妥善修復,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土壤污染類型

    1.1重金屬污染?

    采礦、冶金和化工等工業排放的三廢、汽車尾氣以及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都是土壤重金屬的重要來源。按生物化學性質土壤中的重金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對作物以及人體有害的元素,如汞、鎘、鉛及類金屬砷等,因此,必須減少這些元素的含量使其不超過環境的容量;第二類,常量下對作物和人體有益而過量時出現危險的元素,如銅、鋅、鉻、錳及類金屬硒等,應控制其含量,使其有益作物生長和人體健康。

    1.2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是指在石油的開采、煉制、貯運、使用過程中原油和各種石油制品進入環境而造成的污染,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多集中在20cm左右的表層。石油開采過程中產生的落地油和油田的接轉站、聯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的底泥,煉油廠含油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油泥,也是我國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的主要來源。污染土壤中石油主要成分為C15-C36的烷烴、多環芳香烴、烯烴、苯系物、酚類等,其中環境優先控制污染物多達30種。

    1_3化肥污染

    化學肥料在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中不僅是糧食增產的物質基礎,更是農業生產資料的主體。在糧食增產中花費的貢獻率在40%-60%,穩定在50%左右,但是化肥中的有毒重金屬、有機物以及無機酸類等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來源。

    1.4農藥污染

    據初步統計,我國至少有1300-1600萬hm2耕地受到農藥污染。造成土壤農藥污染的主要是有機磷和有機氯農藥。據2000年國家質檢總局數據,全國47.5%的蔬菜農藥殘留超標,因農殘超標被退回的出口農產品金額達74億美元。

    2土壤污染的特點

    2.1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

    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因此,土壤污染從產生污染到出現問題通常會滯后較長的時間。

    2.2壤污染具有累積性

    污染物質在土壤中不容易遷移、擴散和稀釋,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而超標,同時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

    2.3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轉性

    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對重金屬污染,通常的方法有: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屬、施加抑制劑、控制氧化還原條件、改變耕作制和換土、深翻等。土壤污染很難治理。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來消除。土壤污染一旦發生,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治理技術可能見效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較高、治理周期較長。

    3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

    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近年來,在政府財政支持下,我國開展了多個類型場地的修復技術設備研發。盡管可以羅列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復技術很多,但實際上經濟實用的修復技術很少。常用的污染場地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挖掘、穩定/固化、化學淋洗、氣提、熱處理、生物修復等。

    3.1挖掘

    指通過機械、人工等手段,使土壤離開原位置的過程。一般包括挖掘^程和挖掘土壤的后續處理、處置和再利用過程。在場地修復的各個階段和多種修復技術實施過程中都可能采用挖掘技術,如場地環境評估、修復活動中和后評估階段。作為修復技術,本導則推薦挖掘只能作為修復方案的一部分,不適用于傳統的挖掘一填埋技術方案。

    3.2穩定/固化

    指通過固態形式在物理上隔離污染物或者將污染物轉化成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形態,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為原位和異位穩定/固化修復技術。原位穩定/固化技術適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一般不適用于有機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復;異位穩定/固化技術通常適用于處理無機污染物質,不適用于半揮發性有機物和農藥殺蟲劑污染土壤的修復。

    3.3化學淋洗

    指借助能促進土壤環境中污染物溶解或遷移作用的溶劑,通過水力壓頭推動清洗液,將其注入被污染土層中,然后再將包含污染物的液體從土層中抽提出來,進行分離和污水處理的技術,可分為原位和異位化學淋洗技術。原位化學淋洗技術適用于水力傳導系數大于10-3cm/s的多孔隙、易滲透的土壤,如沙土、砂礫土壤、沖積土和濱海土,不適用于紅壤、黃壤等質地較細的土壤;異位化學淋洗技術適用于土壤粘粒含量低于25%、被重金屬、石油烴類、揮發性有機物、多氯聯苯和多環芳烴等污染的土壤。

    3.4氣提技術

    指利用物理方法通過降低土壤孔隙的蒸汽壓,把土壤中的污染物轉化為蒸汽形式而加以去除的技術,可分為原位土壤氣提技術、異位土壤氣提技術和多相浸提技術。氣提技術適用于地下含水層以上的包氣帶;多相浸提技術適用于包氣帶和地下含水層。原位土壤氣提技術適用于處理亨利系數大于0.01或者蒸汽壓大于66.66Pa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揮發性有機鹵代物或非鹵代物,也可用于去除土壤中的油類、揮發態重金屬、多環芳烴或二嗯英等污染物;異位土壤氣提技術適用于修復含有揮發性有機鹵代物和非鹵代物的污染土壤;多相浸提技術適用于處理中、低滲透型地層中的揮發性有機物。

    3.5熱處理

    指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污染介質及其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150~540℃),使有機污染物從污染介質揮發或分離的過程。按溫度可分成低溫熱處理技術(土壤溫度為150~315℃)和高溫熱處理技術(土壤溫度為315~540℃)。熱處理修復技術適用于處理土壤中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農藥、高沸點氯代化合物,不適用于處理土壤中重金屬、腐蝕性有機物、活性氧化劑和還原劑等。

    3.6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將土壤、地下水中的危險污染物降解、吸收或富集的生物工程技術系統。按處置地點分為原位和異位生物修復。生物修復技術適用于烴類及衍生物,如汽油、燃油、乙醇、酮、乙醚等,不適合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第7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 土壤污染;原因;防治對策;典型區域;遼寧盤錦

    中圖分類號 X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1-0218-01

    盤錦市共有5種典型區域土壤,分別是固體廢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燒處理處置場地及周邊地區、重污染企業及周邊地區、采礦區及周邊地區、工業園區及周邊地區,以及畜禽養殖基地和蔬菜基地及周邊地區。盤錦市是以石油開采、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為主的資源型城市,土壤污染情況十分嚴峻。

    1 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現狀

    1.1 重金屬污染

    依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168-1995)Ⅲ類土壤標準進行測定,結果表明:在重點污染企業及周邊地區鎘超標率為26.7%,最高值為1.25 mg/kg;固體廢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燒處理處置場地及周邊地區鎘超標率為43.3%,最高值為l.41 mg/kg;工業園區及周邊地區鎘超標率40%,最高值為2.14 mg/kg;在采礦區及周邊地區鎘超標率為48.3%,最高值為2.14 mg/kg;畜禽養殖基地及周邊地區各項指標均未超標。依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168-1995)Ⅱ類土壤標準,盤錦市主要蔬菜基地及周邊地區鎘超標率為60%,最高值為l.78 mg/kg,汞超標率為20%,最高值為0.9 mg/kg,其余各項指標均未超標。汞、鎘是盤錦市土壤重金屬污染類型。盤錦市造成汞環境污染的來源主要是廢舊電池和生活垃圾;鎘污染主要來源于觸媒的工廠、電鍍、廢舊電池、鉆井油泥、生活垃圾等。

    1.2 有機氯農藥及多氯聯苯與多環芳烴污染

    有機氯農藥包括滴滴涕、六六六等。檢測結果表明,盤錦市有機氯農藥均有檢出,為農藥殘留所致。

    多氯聯苯在5個典型區均未檢出。多環芳烴檢出,重點污染企業及周邊地區平均值為0.095 mg/kg,檢出率為36.6%,最高值為l.29 mg/kg,參照《荷蘭環境污染物標準》,土壤中目標參考值(1 mg/kg)超標0.29倍,但按調解值40 mg/kg不超標;其余區域未超標。多環芳烴主要來自各種含碳有機物的熱解和不完全燃燒,多環芳烴只有重點污染企業及周邊地區的l個監測點位的多環芳烴超過《荷蘭環境污染物標準》環境質量目標值,而該地區有2個企業從事石油煉制,勢必造成個別點位多環芳烴污染。

    1.3 石油烴污染

    石油烴參照《荷蘭環境污染物標準》,土壤中石油烴總量參考值(50 mg/kg)為標準,石油類污染由高到低依次為:重污染企業及周邊地區平均值36.13 mg/kg,檢出率100%,超標率20.00%,最高值116.1 mg/kg;采礦區及周邊地區平均值34.72 mg/kg,檢出率為100%,超標率13.33%,最高值408.3 mg/kg;固體廢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燒處理處置場地及周邊地區平均值28.96 mg/kg,檢出率100%,超標率100%,最高值82.47 mg/kg;工業園及周邊地區平均值23.85 mg/kg,檢出率100%,最高值42.38 mg/kg,不超標;主要蔬菜基地及周邊地區平均值19.67 mg/kg,檢出率100%,最高值29.84 mg/kg,不超標;畜禽養殖基地及周邊地區平均值11.12 mg/kg,檢出率100%,最高值16.99 mg/kg,不超標。石油烴污染主要來自石油開采和石油煉制業。

    2 土壤污染防治對策

    2.1 加大監測力度,建立監測體系

    盤錦市水稻生產主要依靠遼河水灌溉,遼河水中各種污染物被帶進土壤環境,勢必產生不易降解、高殘留的污染物在土壤中富集造成超標污染,因此在流域例行監測的同時,應有選擇性地對稻田用水進行針對性監測,了解水中污染物質的成分、含量及其動態,并加強土壤環境質量的調查、監測與預控。

    2.2 控制和消除工業“三廢”排放,減少點源污染

    針對盤錦市典型區域土壤污染狀況,控制和消除工業“三廢”排放,尤其加強對電鍍行業、有觸媒生產的企業以及石油開采、煉制企業的管理,減少石油烴及重金屬排放。同時,加強廢舊電池回收,以有效減少土壤點源污染[1-2]。

    2.3 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

    土壤污染以大氣污染和水質污染為媒介的二次污染為主。森林可阻擋、過濾和吸附污染大氣的各種粉塵和飄塵,避免了由大氣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此外,森林也可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護土壤自凈能力及防止水土流失等。

    2.4 大力推行無公害科學種田技術,減少農業生產污染

    一是大力發展和施用微生物肥料、有機復合肥。二是科學施肥,減少浪費,降低化肥對環境的污染。二是推廣無公害的農藥和施用技術。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性農藥。三是大力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發展生物防治技術[3-5]。

    3 參考文獻

    [1] 周靜,崔鍵,梁家妮.冶煉廠綜合堆渣場周邊水質和稻米重金屬污染狀況評價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8(S2):349-352.

    [2] 胡喜巧,陳翠玲,蔣愛鳳.新鄉市生活污水中有效成分和重金屬鉻及鎘含量的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08(4):61-63.

    [3] 翁伯琦,雷錦桂,江枝和,等.集約化畜牧業污染現狀分析及資源化循環利用對策思考[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0,29(B3):294-299.

    第8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關鍵詞】土壤污染;現狀;種類;影響;治理措施

    一、引言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1]。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糧食產量將出現下滑趨勢。因廢氣物的任意排放、放射性物質、有機化肥和農藥的污染等使得土壤營養急劇下降,土壤的凈化功能、儲水功能等面臨喪失的危險。近幾年,人口數量猛增,生產業和工業迅猛發展,其產生的氣體、液體和固體的廢氣物也隨之增加,這些有害物質不斷進入到土壤中,使土壤成分發生變化,影響土壤內部結構的正常運行。土壤是萬物的根,我們不能再讓它進一步的被惡化,因為最終受害的是人類,保護土壤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因此,對土壤的保護行動已是當務之急。

    二、土壤污染現狀

    土壤污染日益嚴重,致使大量農作物質量降低,甚至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化肥和農藥不合理的使用

    據統計,我國每年化肥的使用量已經超過41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費大國[2]。為了提高農產品的增收量,含磷、氮等化學肥料被大量運用,長期使用這些化學肥料,會破壞土壤結構,擾亂土壤內部營養成分的平衡,造成土壤結塊,土質變差,儲水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問題。農產品的數量是大大提高了,但其質量卻令人擔憂。因為過量使用化肥會使一些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過多硝酸鹽,動物或人體食進這些含硝酸鹽的農作物后,將影響體內氧氣的運輸,使其患病,嚴重時甚至死亡。

    同樣,大量農藥的使用對土壤也造成了很大危害。大部分的農藥是有機農藥,其含有很多有害化學物質,如苯氧基鏈烷酸酯類農藥、多環芳烴、二惡英、鄰苯二甲酸酯等等。這些有害化學物質將近1/2會殘留在土壤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生物、非生物以及陽光等共同作用下,有害化學物就成了土壤中的組成成分,種植在土壤上的農作物又從土壤中吸收有害物質,在植物根、莖、葉、果實和種子中積累,通過食物,人體和動物食用后就會引發各種疾病。

    2、重金屬元素導致的土壤污染

    農用化學物質的過度使用,工業污染的加劇,使得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來源主要有三方面:隨固體廢棄物進入土壤的重金屬,隨著污水灌溉進入土壤的重金屬和隨著大氣沉降進入土壤的重金屬。固體廢棄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其中由工業和礦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最為嚴重。而固體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通過日曬雨淋等作用,重金屬就會被土壤吸收并擴散。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礦企業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是污水的四大來源,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鉛、鉻、汞、銅等重金屬,污水的任意排放或處理不合理,都將導致污水中的重金屬元素轉移到土壤中,從而影響土質惡化。所有的這些重金屬污染物進入到土壤中后,因其移動性差,停滯的時間長,大部分的微生物難以對其分解,且其可以經過水、植物等介質最終危害到人類。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殘體對土壤的污染

    牲畜和人的糞便,以及屠宰產的廢物常常沒經過有效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其中的寄生蟲和病毒就會引起土壤和水的污染,有時還會使土壤中毒,變化土壤原本的正常狀態,有害土壤通過水和農作物最終又會危害到人類。

    4、污水灌溉對土壤的污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需要大量的水來對農作物進行灌溉。然而,水脈都是相連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一旦沒經過科學的處理就排放,使得大量的污水流到農田,被污水灌溉過的農作物就會帶有多種有害的物質,致使食用后的人類和動物生病。

    5、大氣污染對土壤的污染

    大氣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等有害物質,經過各種化學物理反應,形成酸雨,酸雨進入到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冶金工業排放的金屬氧化物粉塵,則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塵形式進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廠為中心、半徑為2~3km范圍的點狀污染[3]。這將使土壤成分發生變化,影響土質性質,不利于植物的生長。

    6、土壤侵蝕

    土壤侵蝕主要包括荒漠化、沙塵暴與沙漠化。地球潰瘍癥是對土地荒漠化的形象描述,自然環境中的水蝕、鹽漬化、石漠化等,使得地球的潰瘍癥越發嚴重。例如我國的黃土高坡,其土壤成分主要是粉沙,粉沙的粘著力差,又易被水溶解,一旦遇到惡劣暴雨天氣,就會被水沖走,既不適合植被的生長,生物的生存,還會造成河床淤積,降低河流湖泊的蓄洪排澇能力。近幾年里,我國多個城市沙塵暴出現率猛增,這與濫墾草原,過度砍伐樹木而引起的土壤風蝕密切相關。被風蝕侵害的土壤水土流失嚴重,植被生長困難,使得大部分土地不能被利用。因此導致了大量土地沙漠化,

    三、土壤污染治理措施

    1、運用科學技術,使用生物或化學方式來改良受污染的土壤,增加土壤環境容量,提高土壤凈化的能力和有機物含量。

    2、制定相關的污染土壤環境管理與綜合防治方法,加強清潔生產。

    3、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使某些重金屬污染物轉化為難溶態沉淀物,控制其遷移和轉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4]。

    4、嚴格控制廢氣污染物的處理排放,合理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科學的進行污水灌溉,減少有害物質進入到土壤中,影響土質變化。

    5、采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改革耕作制度,實行翻土換土。控制生產和生活污染源,建立污染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示范點。

    6、加強有關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力度,完善工作體系,加大土壤科學研究的資金投入。增加保護環境活動,宣傳拯救土壤教育活動。

    四、總結

    因土壤污染而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小視的。土壤污染不同于大氣污染、水污染那樣明顯,它的污染因其隱蔽性而被人們忽視。它需要通過復雜的化驗檢測才能確定其污染程度,而且土壤一旦被污染,要想其恢復正常就非常困難,因為土壤的更新周期相當漫長。所以要加大對土壤保護的力度,提高人們對土壤重要性的認識,保障土壤的環境安全與人體健康。

    參考文獻

    [1]方常艷.土壤污染現狀及其防治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0)54

    [2]吳云.淺談土壤污染與防治[J].現代農業,2010(06)33

    第9篇:土壤污染的原因范文

    但這是個不容回避的問題。近日,環保部和國土部首次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 16.1%,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4%、10.0%、10.4%。而無機污染物超標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盡管因土壤污染的特殊性,公報未公布土壤污染的總面積,但現有數據清楚表明,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公眾或許還難以從這些枯燥的專業術語和數據中體悟問題的嚴重性,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公共事件卻也強化著人們對此的認知。一是2013年發生在廣東的“鎘大米”事件。當時有報道說,深糧集團從湖南調進的1萬多噸大米被檢出鎘超標,雖然該公司稱對鎘大米作了退回處理,但此后東莞又檢出米粉鎘超標,廣州等地也曝出查到鎘大米,一時間輿論沸騰,人們懷疑這批鎘大米并未退回,而是轉銷廣東其它地方。此后,有關部門強化查處措施,并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事件才慢慢平息。而這些大米之所以鎘超標,就是因為大米產源地湖南省部分土壤遭受鎘污染。

    近日發生在蘭州的自來水苯超標事件,更是舉國關注。后來查明,自來水中苯超標是由于自來水廠的自流渠遭受污染,而污染源則是蘭石化企業的兩次管道爆炸引起原油泄漏(其中一次是30年前),污染了土壤,隨后又轉而污染了水源。

    應當說,鎘大米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毒大米”事件在南方不少省份相繼發生,給市民生活帶來很大困擾。大米鎘超標,自來水苯超標,吃的喝的都不讓人放心,誰來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而尋根追源,問題癥結都在于土壤受污染。因為,土壤污染最終都會體現在對我國的糧食和食品安全造成隱患。

    其實,一兩年前,據國土部的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遭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已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200億元。這些糧食,可養活4000多萬人。而環保部和國土部這次公布的土壤調查公報,歷時8年,過去將其視為“秘密”未予公布,此次公諸于眾,一體現出觀念的轉變,二恐怕也因土壤污染問題愈演愈烈,將其公開,為的是引起整個社會的重視。

    土壤污染,因其具有緩慢性和隱蔽性的特征,而被稱為“看不見的污染”。一定程度上,它也是現代工業的副產品,比如我國的湖南、福建、廣西等省區的土壤鎘污染嚴重,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地區長期存在礦產開發和冶煉,礦尾、廢渣及塵埃等對土壤造成巨大傷害。近年農作物過度施化肥和打農藥等,殘留物累積沉淀,最終也改變著土壤成份。同時,不少重化工及鋼鐵、有色金屬冶煉企業等,對廠區和附近土壤的污染也十分突出。如近年一些城區大型企業外遷,騰出的地皮用于房地產開發,但檢測表明,這些土地往往含有放射性或其它有害物質,必須經過“去毒”處理方可開發,否則有可能對居民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

    相較于水源、大氣污染的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的難度要大得多,僅僅靠切斷污染源并不能解決問題,有些重金屬污染,可能要長達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慢慢消除。因此,它對公眾造成的危害時間會更漫長。而就目前的治理技術和手段來說,無論是物理還是化學、生物方法等,都很難令土壤環境發生根本性逆轉。這意味著,某些土壤環境一旦被破壞,就踏上了“不歸路”,再也見不到之前的良好狀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网址|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5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黄色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怡红院亚欧成人影院|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欧美成人a人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成人做受120秒试看动态图|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xxx|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