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冬季安全運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U264.1+3文獻標識碼:A
一、選用異步電動機考慮的因素
為生產機械選擇合適的電動機,內容主要包括確定電動機的額定電壓、額定轉速、結構型式和額定容量等。其中主要考慮因素有以下4個方面:
(一)根據電源電壓條件,要求所選用的電動機的額定電壓與電源電壓相符合。
(二)在機械特性方面,所選用的電動機應滿足被拖動生產機械提出的要求。
(三)電動機的結構型式,應適應周圍環境條件的要求。
(四)正確選擇電動機的容量。電動機的容量必須與生產機械的負載大小相匹配,同時與工作性質與其持續、間斷的規律相適應。選小,不能保證正常工作,各部分過載、過熱,溫度上升超過允許的限度而過早損壞;選大,則增加設備的投資費用,電動機容量不能充分利用,效率和功率因數降低。
二、電動機運行注意事項
電動機運行前,應檢查電動機各部分裝配情況,按電動機銘牌要求接線,測量絕緣電阻,繞組絕緣電阻應符合要求,人工轉動電動機應靈活無卡阻。除此之外,電動機在安全運行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運行參數,一般電動機要求電壓波動為額定電壓的±10%,三相電壓之差不得大于5%;允許各相電流不平衡值不得超過10%。
(二)注意電動機的保護,為確保電動機安全運行,必須正確配置所用的低壓斷路器、接觸器、熔斷器和熱繼電器等控制和保護電器,對于重要的電動機還應裝設缺相保護。另外,電動機外殼應根據電網的運行方式可靠地接零或接地。
(三)注意保養和維護,電動機應保持主體完整、零附件齊全、無損壞以及周圍環境的清潔。定期檢修和保養,是確保電動機安全運行的重要工作。日常維修包括清除外部灰塵和油污,監聽有無異常雜音,并定期更換油。換油周期一般滑動軸承為lkh,滾動軸承為5kh。在巡視檢查中要注意電動機的溫升、氣味及振動情況。正常運行的電動機,聲音應輕而均勻,無雜音和特殊的叫聲,無明顯振動,轉速達到額定轉速,三相電流基本上平衡。
三、異步電動機的常見故障及分析
三相異步電動機是電力拖動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動力設備,由于各種原因,三相異步電動機在運行中會出現各種故障,甚至損壞,影響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行與生產任務的完成。三相異步電動機故障可分為電氣和機械兩大部分。當電動機發生故障時,由于現場電動機故障檢測的儀器、儀表不齊備,所以我們應采取摸、聞、聽和測量的方法,對電動機故障進行分析和檢查,確定是電動機內部還是外部原因;是電氣還是機械原因,采取恰當的處理措施和修理方法。
(一)機械方面
機械方面主要有掃膛、振動、軸承過熱、損壞等故障。異步電動機定、轉子之間氣隙很小,容易導致定、轉子之間相擦。一般由于端蓋軸承室內孔磨損或端蓋止口與機座止口磨損變形,使機座、端蓋、轉子三者不同軸引起掃膛。
振動應先區分是電動機本身引起的,還是傳動裝置不良所造成的,或者是機械負載端傳遞過來的,而后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排除。屬于電動機本身引起的振動,多數是由于轉子動平衡不好,以及軸承不良,轉軸彎曲,或端蓋、機座、轉子不同軸,或者電動機安裝地基不平,安裝不到位,緊固件松動造成的。振動會產生噪聲,還會產生附加負荷。
(二)電氣方面
電氣方面障有定子繞組缺相運行,定子繞組首尾反接,三相電流不平衡,繞組短路和接地,繞組過熱和轉子斷條、斷路等。
缺相運行是常見故障之一。三相電源中只要有一相斷路就會造成電動機缺相運行。缺相運行可能由于線路熔斷器熔體熔斷,開關觸點或導線接頭接觸不良等原因造成。
三相電動機缺一相電源后,如在停止狀態,由于合成轉矩為零因而堵轉(無法起動)。電動機的堵轉電流比正常工作的電流大得多。因此,在此情況下接通電源時間過長或多次頻繁地接通電源起動將導致電動機燒毀。運行中的電動機缺一相時,如負載轉矩很小,仍可維持運轉,僅轉速略有下降,并發出異常響聲;負載重時,運行時間過長,將會使電動機繞組燒毀。
三相繞組首尾錯接時,接通電源后會出現三相電流嚴重的不平衡,轉速下降,溫升劇增,振動加劇,聲音劇變等現象。如保護裝置不動作,很容易燒壞電動機繞組。所以必須辨清電動機出線端首或尾后、方可通電運轉
三相電流不平衡的故障,常常由于電動機外部電源電壓不平衡所引起;其內部原因主要是繞組匝間短路或在電動機重繞修理時線圈匝數錯誤或接線錯誤。繞組接地和短路都會造成電流過大。接地故障可用兆歐表檢查。短路故障可在降低定子繞組電源電壓情況下,通過測量電流來判斷,也可以測量其直流電阻來判斷。
電動機過熱主要原因是拖動的負荷過重,電壓過高或過低也會使電動機過熱。嚴重過熱會使電動機內部發出絕緣燒焦氣味,如不及時處理或保護裝置不動作,很容易燒毀電動機。
籠型電動機轉子鑄鋁導體斷條或繞線式電動機轉子繞組斷路時,會造成定子電流不正常,出現時高時低周期性變化,還出現忽大忽小的噪聲和振動。負載越重時,這種現象越顯著。
【關鍵詞】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基本原則;要求;改進措施
一、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工作的基本原則
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對于保證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重視并優化其運行管理方法對于提高發電系統的運行效率以及經濟效益都有著顯著的作用。而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合理工作的基本原則,首先應該結合供電系統實際運行環境以及其不同的設計方案來構建,并保證其具體配置能達到可靠性、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這四個基本要求。具體來說,就是當供電系統發生故障或工作延時等異常情況時,能迅速地分辨出發生故障的電路位置,并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在盡量不影響到相鄰電路設備運行的前提下,大幅度減輕或避免電路設備的損壞,并在處理過程中保持工作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當然,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各電路元件類型與重要程度的差異性,也必須根據不同工程的具體需要來提供可靠的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二、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的調度運行規程
在對于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工作中,對各供電系統元件都有不同的設計方案,以下就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這三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和說明。
1、發電機的保護。發電機的安全運行對保證電力系統的高效運行、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并且發電機相對于其他元件而言,價格昂貴且不易更換,因此,應該十分重視對發電機的保護工作,并針對實際發生的電路故障和異常工作狀態,裝設穩定性、科學性較高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具體來說,針對不同功率的發電機以及不同電路故障應該采用相應的保護措施,對于發電機外部電路較易產生的過電流,使用過電流保護裝設功率在1MW以下的發電機,而1MW以上發電機一般采用縱差動保護、復合電壓啟動的過電流保護;而對采用半導體勵磁以及100MW及以上的發電機,應裝設過負荷保護來防御轉子回路的過負荷,并增設專用失磁保護來直接反應發電機失磁時的電氣參數變化;而為了防止對2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汽輪發電機的損壞現象必須要求裝設逆功率保護,對于300MW及以上的發電機針對于不同的情況應裝設過勵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斷水保護等,如在電力系統震蕩影響機組安全運行時,應裝設失步保護來合理控制這一現象。當然,只有科學、系統并具適應性的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是不夠的,在實際工作中,也應該通過日常細致的發電機保養工作來提高和延長發電機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
2、變壓器的保護。變壓器是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供電元件,其對保證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有著重大的意義。變壓器一般裝設以下保護:瓦斯保護、縱差動保護或電流速斷保護、過電流保護、零序電流保護以及防御對稱過負荷的過負荷保護。在對變壓器主保護的具體要求中,不同容量和機能的變壓器都采用不同的主保護措施,電壓在10kv及以下、容量在10MVA及以下的變壓器采用電流速斷保護;而一般采用縱差保護來維持電壓在10kv以上、容量在10MVA以上的變壓器的安全運行;對于電壓在220kv以上的變壓器設備應裝設數字式保護。除此之外,采用后備保護作為變壓器主保護的補充,而其對不同容量和機能的變壓器也應采用相應保護措施,過電流保護措施適用于降壓變壓器;對大容量的變壓器組則采用負序電流和單項式低壓過電流保護,以此來避免額定電流大而導致電路元件靈敏度達不到要求的情況。
3、輸電線路的保護。輸電線路的保護也有主保護和后備保護之分,而主保護中分為縱差保護和三段電流保護。其中縱差保護是為了能減小供電系統穩態情況下的不平衡電流,并當通過外部最大穩態短路電流時始終能維持各側用的電流互感器的穩定運行;其二是能減小電流互感器的二次負荷,并嚴格將差動保護回路的二次負荷控制在10%誤差以下。而為實現這一工作目的,一般采用適當增大導線截面、縮短控制電纜長度這兩方面的措施來盡量減少控制電纜的電阻或者采用弱電控制用的電流互感器等來實施運行方案。而后備保護主要分為離保護、零序保護和方向保護等。其中各種保護都配有自動重合閘裝置,并且合作工作。在后備保護的方案制定中,要十分注意各個保護之間的配合和聯系,并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和參數如輸電線路電容、分支路變壓器、系統運行方式、重合閘方式等的影響。
三、對目前工作中問題的改進措施
從相關短路事故統計中可以發現,短路事故中發生主要原因是各供電元件本身的抗短路能力不足;其中質量不達標嚴重影響了供電系統的運行效率。而另一方面,由于在實踐工作中,對變壓器相間電路保護工作流程和方法都還不夠科學、系統,也是近年來電路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筆者就這兩方面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
1、加強對各供電系統元件的質量檢測和保養工作。要保證供電元件的質量要求,首先要規范對其的全過程管理工作。在訂購相關設備時,應該十分注意其選型以及應具備的特征細節,例如110kV有載調壓變壓器中壓側不宜設調壓線圈并且降壓變壓器最好能有67%及以上的自冷能力,而且優先選用已通過專業測驗并檢測合格的產品,并就所購產品的試驗報告進行分析,并進行相應的核算工作。而在對所購元件進行出廠檢測時,也要保證其各項性能在專業實驗下的數值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并將各項實驗數據制表并科學分析,而為了保證實驗數據具有代表性和準確性,需要通過多次試驗來積累原始數據,并將多次結論前后進行對比,以檢查其是否能正常運行,而這樣的檢查工作應該設備投入使用后就定期開展,以保證供電系統良好運行狀態,降低發電機工作故障發生的概率。
2、合理進行繼電保護工作。要保證電力系統合理高效的工作,首先要嚴格遵守其保護裝設合理工作的基本原則,保證其具體配置能達到可靠性、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這四個基本要求。在實踐工作中,要根據現實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變壓器保護方案,并依據各個電路保護策略的具體特征,最終選擇最優方案。并在處理相應的問題時,能做到對電路的及時保護,并在技術和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如為了最大限度防止輸電線路的出口短路,可裝設絕緣熱縮保護材料在母線橋上;而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壓器出現出口短路、近區短路等故障時,應該立即對變壓器的油作色譜分析。如色譜分析異常,應立即申請變壓器停運,以此來確認變壓器是否在合理運行狀態,并做出調查報告。可以說,只有規范了工作細節,并且構建了適應性、合理性較高的工作方法,才能維持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的高效率和穩定性。
總而言之,要降低電路問題發生的幾率,首先要保證供電系統設備本身的質量合格,并且做到定期檢查和修理;而另一方面,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也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完善了繼電保護工作的各個工作流程,才能進一步提高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電力系統產生的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力調度;自動化運行;網絡安全問題;解決對策;電力企業
引言
在電力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電力調度自動化工作的開展對用戶的用電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提高電力企業的供電質量,還能保證電力企業良好的經濟效益。就現階段來說,電力調度自動化工作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只有積極對其進行研究才能保證電力調度自動化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推動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
1、電力調度自動化的概念
電力調度自動化主要是通過對電子計算機進行利用,構建中心控制系統以及調動技術,從而可以實現電力系統自動化調動,主要包括安全監控、安全分析、狀態估計、在線負荷預測、自動發電控制、自動經濟調度等工作內容,同時也是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的主要構成部分,能夠幫助調度工作人員及時地檢測電力調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電力調度自動化網絡安全問題分析
2.1網絡系統管理工作不合理
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管理工作開展中,由于電力調度自動化較為復雜,調度工作人員在管理時不能準確的對網絡故障的原因進行判斷,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使得相應的管理不具備科學性、針對性。另外,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一些病毒、惡意軟件數量也逐漸增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力調度自動化網絡系統管理工作的難度,嚴重影響了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正常運行。
2.2不能及時進行網絡升級
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的更新速度較快,如果不能及時地對網絡技術進行更新,就會對整個網絡的運行效率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出現一些較為嚴重的漏洞,就會被惡意病毒侵害,對整個電力系統造成更大的破壞。
2.3電力調度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在電力調度工作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素質對整個系統的管理水平都具有直接的影響。就現階段來說,在電力調度自動化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不能滿足實際的工作需求,不能勝任相應的職位。在實際的工作中,工作人員不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不能嚴格地開展相應的工作,從而使電力調度自動化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如果出現一些突況,工作人員不能及時地對網絡系統進行排查,不能及時地解決問題,嚴重影響了電力調度自動化的運行。
3、提高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網絡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建設科學合理的網絡結構
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整個系統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網絡結構不合理,因此積極對網絡結構進行調整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電網系統運行的安全系數。在實際的網絡系統構建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對其中存在的干擾因素以及不可抗拒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依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工作人員首先應該依據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及時地對電力系統的網絡結構設計、設備的安全性能、布線的合理性等進行研究分析,并嚴格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落實,能夠實現電網的統一調配。在運行過程中,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對于相應的運行環境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如果濕度以及溫度超過額定范圍,就會出現短路現象,從而對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地對機房的溫度進行控制,做好機房降溫工作,同時還要制定完善的措施,及時對設備進行保護。
3.2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也是工作質量的根本保證。對于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網絡安全管理工作人員來說,首先應該積極對網絡結構的復雜性進行分析,明確網絡結構的構成以及細節,及時地對各個環節進行控制,不斷的進行學習,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其次,應該加強對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培養,在安全培訓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積極組織以安全為主題的知識講座,不斷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安全操作的意識深入人心,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最后,管理人員還應該積極從思想層面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工作思想,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能夠認真Υ每一個環節,加強對各個方面工作質量的控制,才能保證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運行,實現電力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促進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
3.3 完善電力企業網絡安全管理機制
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網絡安全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完善的網絡安全管理機制是網絡安全管理工作質量的根本保證,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網絡安全管理制定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從法律以及技術兩方面入手,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措施,保證措施全面性以及科學性。在電力設備以及工作人員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地從網絡安全管理的實際需求出發,對相應的管理內容及時進行調整,將相應的管理工作細化,落實到個人,使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夠明確自身的主要工作內容;在管理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地落實到人,并且及時地進行處理,保證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在管理措施制定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借鑒國內外一些成功的管理經驗,及時地和自身的情況進行結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完善管理機制中存在的漏洞,加強管理機制的法律力度,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網絡安全管理的工作質量。
結語
在電力企業發展過程中,電力調度自動化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地提高電網運行的效率,保證良好的供電質量以及電網運行的安全性,保證了電網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是現階段電力調度自動化運行系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對于電網運行的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只有積極的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保證電力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在措施制定過程中,管理部門應該積極從網絡結構、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網絡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遵循相應的原則,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良好的工作質量,提高了電力調度系統的網絡安全,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關鍵詞:11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行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電力技術與變電站結合催生了自動化變電站,其支撐系統融合了大量尖端技術,如計算機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技術以及服務層面的信息處理技術等,這些技術共同滿足了自動化控制的要求,從而對功能日益多樣化和運行維護日益復雜化的的變電站內部運行模式的優化更新。我國目前基于110kV的自動化變電站設計堅持的原則是“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立足“小型化、戶外式、造價低、安全可靠”的發展方向,從以上兩個角度來說,自動化系統支撐下的變電站還必須具備遠程監控、測量和無人操作的技術支撐,進一步釋放變電站維護人員不足的壓力,其實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這也代表了變電站未來發展的趨勢。本文從介紹我國目前110kV變電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構成及特點,分析了當前110kV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自動化變電站安全運行的對策。
1 基于110kV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基本構成
1.1 110kV自動化變電站工作原理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在規劃設計前都是遵照模塊化設計,如核心模塊計算機保護系統、監視系統等均要求模塊組合生成,以確保配置上互相協調運行。在整個自動化系統這一大系統下,分布著大量子系統,子系統同樣分為軟件和硬件,在此子系統軟件與大系統支撐的軟件相同,而子系統硬件則有微機系統、模擬量I/O回路、開關量I/O回路、人機對話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及終端的電源系統。而在這模塊功能中,模擬量I/O回路和開關量I/O回路的主要作用是實現數據采集功能、自動控制功能的實現。變電站許多其他參數指標都是模擬量,如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溫度等,而微機僅僅只能識別數字量,因此,模擬信號應經過處理后變成數字信號才能輸入到微機,而微機的指令同樣要變化成模擬量后才能輸出到設備。
微機系統是整個自動化系統的核心,其由微處理器、存儲器、板塊等,通常但在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RTS,添加安裝相關的軟件到系統上以實現特殊的控制性能。自動化系統一般經過通信回路與其他微機系統實現通行作用。
1.2 自動化系統結構組成
伴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日益發展,自動化系統走向多元構成,目前主要有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分層分布式、完全分布式等。在這些自動化系統類型中,分布集中式結構代表了未來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方向,此種系統結構具備的特點適應了未來變電站的發展趨向,即面向變電站的元件、開關間隔進行設計,對于變電站運行需要用到的數據信息可以通過集中處理的方式,讓控制系統能達到智能化操作的需要,主控室主控單元利用現場總線與這些分散的單元通信,同時把功能分布與物理分散實現有機結合,再經過計算機網絡實現管理和交換信息,從而保證了各項單元結構的獨立運行。
1.3 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實現
數據采集控制、繼電保護是自動化變電站最主要、也是最為基本的功能。電力行業常提到的“四遙”即遙測、遙控、遙信和遙調就是指數據信息的采集控制功能要求。而至于繼電保護功能則是依賴一體化裝置實現和滿足變電站正產運行需要的各項性能要求。此外,數據傳輸功能也是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其能夠實現系統內部各項數據的傳輸,既是將控制信號發送給各系統裝置,以滿足現實控制操作的要求。傳輸功能也可以把有關數據上傳至上級調度并接受相應的調度命令,達到了現代通信技術的需要。監視功能自動化系統作用日益突出的一項功能。為了確保變電站發生情況時操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要求系統必須具備遠程監視功能,該功能包括運行監視故障記錄與測距、事故順序記錄與事故追憶功能、安全監視、人機聯系、打印功能等。變電站正常運行時,系統的連續自檢功能可以檢測到多個方面的狀況,如:工作狀態、I/O接口狀態、故障狀態等,從而把數據信息傳達給值班人員。
2 110kV自動化變電站特點
2.1 突出的信號采集功能。與常規變電站相比,自動化下的變電站能夠很好地完成整個變電站的監控、維護和遠東功能,包括設備運行狀態監視、信號報警、SOE測量、防誤閉鎖等功能。
2.2 良好的人機界面。計算機控制和網路接入是自動化顯著的特點,整個自動化系統裝置都配備了計算接接口,方便了日常調試和運行維護。
2.3 安全的自動化調整。過去的變電站的一些日常操作流程是變電運行人員在接到調度下令后執行操作,這種全人工執行方式過程繁瑣、滯后,且極易發生誤操作事故,而自動化變電站的負荷調整、電壓調節及電量報表等均由計算機調度直接完成,從而大大降低了人為因素,也就降低了事故發生率。
3 當前基于110kV下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前面提到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組成和主要功能實現,涉及到了信號遙控、數據采集以及繼電保護等,這些及時自動化控制的優勢所在,同樣也是極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需要加以嚴格防范。
3.1 遙控信號誤動。由于自動化變電通信控制器通過串口與MODEM相連、MODEM與通道接通送至主站,然而因為裝置保護規約復雜,在主站對保護規約進行擴展和接口運行過程中常常發生遙控信號誤動問題,分析原因可能與規約處理不到位有關,也可能是測控單元裝置運行失常問題。
3.2 實時監控數據轉為零。在監視電壓曲線、電流曲線時會出現每隔一段時間數據轉為零的現象,前后分析毫無規律性,分析原因可能與測控單元裝置有關。
3.3 雙擊切換故障。通常情況下,自動化變電站雙機以串口通信為主太網為輔的相互監視狀態,主備狀態正確按道理可以絕對保證,然而實際中,雙機在切換過程中會發生兩臺通信控制器全部跳轉成備用值班機狀態,從而導致通信控制器因倚賴一臺控制器而出現死機現象,數據無法刷新,遙控因此失效。
3.4 繼電保護與監視系統通訊偶有中斷。自動化系統雖有保護裝置,但存在誤發信號問題,造成保護管理機出現死機,發信不正確,導致信號中斷。
4 提高110kV自動化變電站安全運行的對策
4.1 優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設計
前面提到過,110kV自動化變電站設計執行國家規定的“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規劃原則,立足“小型化、戶外式、造價低、安全可靠”的發展方向。二次設計應著重加強變電站現場對主變溫度、母線電壓電流等核心運行參數進行簡單直觀顯現,以便于監控。可繼續保留常規變電站的預告信號和事故信號功能,方便變電值班人員發現設備異常,及時處理事故。
4.2 常規變電站的自動化改造
在我國相對落后的地區還分布著大量的常規變電站,因此改造這些常規變電站對扭轉變電站安全運行事故高發率有著顯著的意義。由于變電站自動化控制的基礎依賴一次設備,因此常規變電站的改造因立足一次設備。改造依據自動化要求,電磁式繼電器改為 “四遙”集成模塊保護,變電站各種信號通過 RTU 柜傳送調度中心,變電站現場電壓、電流、溫升等主要參數顯示以突出直觀、簡單,方便監控。
4.3 運行管理模式的轉變
考慮到變電站的分布特點,目前我國自動化變電站運行管理人員配置基本是堅持少人或無人值班制。少人值班模式只是相較常規變電站簡單地減少人數,而無人值班模式就是“無人值班,有人看守”,但對以上兩種值班模式還存在爭議,但筆者認為“少人值班”模式總體而言更具可行性。一是變電站擔負城鄉供電重任,值班崗位關系著供電設備安全運行,因此從重要性來說必須要加強;二是大量變電站分布在遠郊或廣袤的農村地區,人員稀少,交通不便,無人值班模式涉及到人員安全,而長期一人駐守更是危險,因此少人值班模式兼顧了二者,安全問題得到解決;三是變電站自動化必然帶來的是設備的高新化,客觀上要求值班人員素質必要相應地提高。因此“少人值班”的運行管理模式必須選用責任心強、業務能力強的人員來管理。
結語
隨著110kV自動化系統的逐步推廣,其優越的功能、靈活的手段很好地解決的常規變電站存在的問題,滿足了安全運行的各種要求,代表了我國電網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對常規變電站改造的開展,突出簡單、使用和可靠原則的變電站自動化設計要求,我國低高壓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的現狀將顯著改善。
參考文獻
冬天來臨,伴隨著低溫、暴雪、冰凍等惡劣氣候條件,污水處理廠將面臨諸多問題:室外設備、管道由于溫度過低,導致結冰、凍裂等,影響生產穩定性和延續性;由于水溫過低,導致生化系統生物活性下降,處理效率低下,易造成NH3-N、TN等指標超標;惡劣天氣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現場運行操作人員的積極性,存在工藝巡檢不到位、操作不及時等現象。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癥結在于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完善硬件設施。
冬季運行設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機械格柵
冬季運行中反應問題最多的是機械格柵,表現為故障頻繁,值班人員無法正常操作,清渣效率不高,使得過柵斷面減少,柵前液位過高,造成阻水,直接影響進水流量和廠區下水管線的暢通,導致水泵頻繁開啟、各生產車間下水不暢,廠內排水管線出現冒水現象。
機械格柵冬季運行的主要故障原因為:冬季運行室內濕度較大、潮氣多、夜間氣溫過低,造成機械格柵限位開關結冰,使機械格柵無法正常工作。
解決措施:在格柵間的房屋結構、設備特點上充分考慮到機械格柵的冬季運行存在房屋內部潮氣大、控制操作柜腐蝕嚴重等問題,在房屋的結構上考慮采取自然通風的技術措施,在房屋的頂部增加換氣扇,保證處理設施內的潮氣能夠自然從屋頂排出,減少了限位開關的結冰次數,保證了機械格柵的正常穩定運行。
建議北方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在機械格柵冬季運行時,要充分考慮室內通風,防止設備結冰問題。
半室內輸送裝置設為機械輸送裝置
此類設備在冬季運行時,由于氣溫過低,易造成污泥斗處污水和污泥結冰,造成污泥斗堵塞,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運行。
解決措施:將原有的污泥斗拆除,在污泥出口處安裝無軸螺旋輸送機,通過無軸螺旋輸送機將產生的污泥輸出,在改造過后,起到了很好的運行效果,連續幾個冬季從未發生過因污泥出口結冰堵塞而影響正常生產的現象。
建議北方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在冬季運行時,要充分考慮將半室內輸送裝置及室外輸送裝置設為機械輸送裝置。
北方地區污泥池及污泥濃縮池池體上安裝保溫裝置
污泥池及污泥濃縮池在冬季易出現表面結冰現象,導致污泥濃縮池出水堰板全部因結冰膨脹變型,同時也增大了構筑物被結冰的膨脹力損壞的危險,污泥池的表面結冰也造成污泥池內的污泥泵在故障時無法正常吊出維修,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運行,對安全生產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其主要原因為:冬季戶外氣溫較低,污泥池及濃縮池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浮渣和浮泥,比較粘稠,流動性較差,極容易結冰。
解決措施:在污泥池及濃縮池池體上方安裝陽光板保溫罩,其原理類似于農業的“蔬菜大棚”,保證池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0℃以上,有效的杜絕了表面結冰現象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幾點是:
1、保溫裝置的支撐結構材質應選用抗腐蝕材質,最好采用不銹鋼材質,因污泥在儲存及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腐蝕性氣體,對普通的鋼材腐蝕性較大,會大大減少設備的使用壽命。
2、在設計安裝保溫裝置的同時要注意做好保溫裝置的通風性,因污泥在儲存及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防止運行人員在進行操作時發生中毒事故。
3、在安裝保溫裝置后,在保溫裝置內及保溫裝置附近要嚴禁煙火,因污泥在儲存及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易燃易爆氣體,防止遇明火發生爆炸及火災事故。
建議北方地區的污水處理廠在冬季運行時,要充分考慮在污泥池及濃縮池上做好保溫裝置,對于尚無條件安裝保溫罩的地方,可以臨時采用對污泥池及濃縮池表面鋪蓋塑料薄膜或保溫棉被進行保溫。
冬季運行的其它措施
1、曝氣沉砂間、污泥脫水間冬季運行時,由于為了保持室內溫度而將車間門窗進行封閉,通風條件較差,但是,車間內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不及時影響職工身體健康、車間水蒸氣較大,車間內配電柜因濕度較大經常造成電器元件腐蝕、短路造成很大的安全生產隱患。
解決措施:在車間內增大引風設備功率、增加引風設備臺數采取間歇性開啟引風設備,既保持室內通風,又保證室內溫度不明顯下降。另外將電纜溝與室內排水溝進行分開設置,避免潮氣通過排水溝竄至配電柜,大大降低了電氣設備的故障率。
2、鼓風機齒輪箱增加加熱管
鼓風機在冬季運行中,一旦發生故障停機,啟動備用設備難度較大、時間較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冬季鼓風機室內溫度過低,造成鼓風機齒輪箱油凝固,使鼓風機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啟動,恢復正常的工藝生產。
解決措施:在鼓風機齒輪箱內增加加熱管,為齒輪箱提供熱源,使鼓風機油在短時間內恢復啟動溫度,恢復正常使用。
冬季運行前的準備工作
北方地區冬季時間長,月平均氣溫低,為保證冬季設備正常運行,必須采取相應的防凍措施,污水處理廠在進入冬季運行前,通常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對全廠的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和維護,包括更換設備油及注油脂的工作。所有大修項目盡量在10月底冬季到來之前結束。
2、進入冬季以后,所有的污水處理區和污泥處理區必須保持連續運行,進入冬季后各構筑物不允許放空,避免池體出現含水凍融現象。
3、保證冬季供暖設備正常運行,進入冬季前,對廠內供暖設備、供暖管線進行全面的檢查維護,保證冬季供暖期間連續正常運行。供暖方面,保證各生產車間室內溫度保持在50℃以上。注意門窗封閉,車間門要安裝棉門簾,巡視時要格外注意室內溫度的變化,對一些易凍的井室要做好保溫,如污水池、初沉池排泥閥井室、初沉池放空閥井室等。
4、對廠區下水管線、浮渣井在入冬前作一次徹底的疏通和清理。
5、對廠區內各種污水、污泥、空氣、投藥管線和閥門應注意防凍,對裸露在室外的管線要纏好保溫棉、保溫氈,對一些間歇性輸送液體的管線應在管線外纏繞伴熱帶,保證管線內液體不上凍結冰。
冬季運行工藝與設備運行要求:
1、冬季運行工藝要求:因環境氣溫低,城市污水水溫一般在10℃左右,在工藝運行上應根據實際處理的水量適當延長曝氣時間,適當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污泥齡,保證處理效果。
2、調整設備運行狀態。一般設備間歇運行,在冬季運行時應適當調整運行時間,變間歇運行為連續運行。
3、鼓風機進風閥開度要適當控制在低限位,防止氣溫過低,造成電流過大出現過載停機。
4、加強重點部位巡視,尤其是初沉池浮渣漏斗、二沉池浮渣漏斗等處。
一、未雨綢繆、提前謀劃
從9月下旬開始對歷年的供熱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每年從11月開始,開發區及液晶谷內熱用戶三個月的用熱量接近全年供熱量的三分之一,做好冬季保供對完成全年供熱任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準確把握今年冬季用戶的熱負荷情況,從10月下旬,所有熱用戶的冬季用熱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熱用戶今年冬季(用熱情況以及春節期間生產預安排。
11月初,組織召開熱用戶冬季用熱協調會,會議邀請了開發區企業服務局及開發區內主要熱用戶十幾家的相關負責人參會,會上各熱用戶通報了今年冬季企業生產狀況及用熱情況,為摸準冬季供熱提供了第一手基礎資料。根據收集的資料,熱網部加強整理、分析,為科學做好今冬大流量供熱工作提供數據支持。
二、全面排查,消除管網缺陷,保障管網設備安全
開展秋季安全大檢查。全面梳理供熱管網存在的安全隱患,對設備狀況差的舊管閥、破損的保溫及時進行整改。開展供熱地埋管道鋼板井整治,對可能產生雨水倒灌、井口過低的多處防雨罩以及多處鋼板井進行接高、加固改造,消除了地埋管進水的隱患。對個別一時不好處理的設備隱患也制定了處置方案,一旦條件成熟,立即實施。
進一步提高認識,規范運行維護消缺的機制。將供熱中斷等同于機組非停事件對待,采取切實措施提高巡回檢查制度,在巡檢車輛上安裝行車記錄儀,掌握每日的巡檢線路、內容,便于及時發現供熱管線缺陷。對砂堆擠占、施工擠壓供熱管線等存在重大風險的問題,在廠部統一部署下,熱網部落定專人緊抓不放,逐步將風險減小到可控范圍內
加強應急準備。冬季即將來臨,供熱管線缺陷將增多,制定迎峰度冬安全技術措施,建立應急搶險機制,確保非工作日及夜間有足夠的應急搶險力量,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把問題消滅在萌芽。
三、全力保障熱源,合理調度,保障供熱機組運行
針對即將到來的冬季用汽高峰,制定了確保供熱安全的專項技術措施,并組織全體運行人員對供熱應急預案再次學習,提高運行人員事故情況下的應急處理能力。為降低供熱風險,爭取到了雙機供熱運行的有利條件,提高了供熱可靠性。隨著氣溫的降低,加強對供熱管線、支架和分汽缸進行了專項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列入秋季安全大檢查的隱患排查表中,使得這些影響供熱安全的隱患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消除。
四、加快技改項目,保障冬季大流量供熱。
加快對開發區內的熱網管道改造工作。積極配合開發區內管線改造,先后組織實施了近800米的熱網管線的改遷。熱網部與施工單位精心策劃,編制詳細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制定周密的施工計劃,抓住關鍵施工節點,僅用短暫的停汽間歇完成多處接口對接,實現了三個管線的竣工,并順利實現在采暖季到來前全面通汽運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盯住難點問題不放松,堅決有序的推進項目進展,全力保障南北線的熱網管道貫通。
五、加強與用戶協調,科學管理保障新增用戶冬季用熱
1、新版384標準貫徹落實工作。組織公司各級安全員進一步學習新版384標準,將新版標準印刷成冊,分發至部門負責人、專兼職安全人員和班組長案頭,供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對照使用。由安保處牽頭組織對標準各模塊、條款、要素和關鍵否決項進行梳理,按部門職能分解到相關部門,按模塊逐步推進對標專項篩查,持續形成對標全覆蓋。組織對照省公司年底安全標準化自評反饋問題進行強弱項、補短板,多措并舉持續推進新版384標準的落地。
2、做好車輛交通安全工作。邀請市交巡警六大大隊交警對公司專職駕駛員和私家車駕駛員開展專題培訓,開展了交通事故視頻警示教育,以及針對冬季雨雪、冰凍、大霧等惡劣天氣的安全駕駛注意事項和應急處置技巧。根據省公司《機動車輛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制定公司實施方案,對公務用用車實施專項檢查,并組織辨識交通安全危險源,落實相關專項管控措施。
二、其它安全管理工作
1、開展冬季施工專項檢查。組織綜合庫項目總包單位安全員、各班組長召開了冬季安全施工專題會議,對冬季安全施工及防控措施進行部署。聯合監理單位對施工腳手架、現場作業、冬季防火、施工人員宿舍等進行了聯合大檢查,明確整改要求。
關鍵詞:電力;防凍;儀表
Abstract: the winter rain and snow weather,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unit, the South plant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One is to pay attention to water and water drain valve open interval accident. Two is to strengthen the drum water level, water flow, water level of deaerator, closed, tank crew set, rotor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display state, the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other instruments, monitoring. The three is to pay attention to antifreeze coal hopper. Four is the oil system of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five is the cooling water standby equipment to keep open water state. Six is to strengthen the inspection tour booster station equipment, pipelines, ensure building doors and windows, all outdoor distribution box door closed, to prevent water. Seven is to strengthen the line, bus belongs to the switch, knife, knife and porcelain ice check.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antifreeze; instrument
中圖分類號: 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一、冬季防凍的意義
我國南方氣候溫暖濕潤,不像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南方電廠在設計之時較少考慮防寒防凍的措施,例如鍋爐房未全封閉保溫,電加熱裝置設計不普遍,導致電廠應對嚴寒的能力十分脆弱。2008年,南方遭遇50年一遇的罕見冰災,輸電線路發生嚴重覆冰而倒塔斷線事故,而電廠也發生多起水管爆裂、取樣管凝凍導致保護誤動作等危及電廠安全的事故。因此,研究南方電廠冬季防凍措施,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二、電廠冬季防凍重點及措施
電廠防凍的重點就是保證設備安全及人身安全,分別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熱交換或輔以外部加熱及內部循環,另外需要增加人員的巡視;做好人員的保暖及防滑措施。
防止熱交換
電廠中各種汽水管道及鍋爐外墻等表面溫度高于環境溫度,因此需要做好防止散熱較快或雨雪落于這些高溫表面的措施,需要加強對設備管道的巡回檢查,檢查所有的儀表管、取樣管、疏水管、蒸汽管路,保溫損壞或脫落的要及時恢復保溫,露天管路,還需做好防雨措施。必要時可搭建臨時或永久性防雨棚。
檢查廠房門窗關嚴,所有戶外配電箱門關嚴,防止進水。廠房及所有生產設施配套小室的門、窗應隨手關閉。生產廠房各大門應隨著天氣變冷而安裝保溫門簾,懸掛牢固可靠,必要時應將暖風機投入運行。
2、增加內部循環及外部加熱
天氣溫度降低到0℃左右時,或冬季雨雪天氣,應在室內設備的迎風面和易于發生凍結的設備、儀表表面使用測溫儀對溫度加強監視,一旦發現溫度低于0℃,要立即進行烘烤化凍處理,具體方法可以使用電加熱或火焊加熱。
運行機組的減溫水和事故噴水如長時間未投入運行時,應將減溫水和事故噴水疏水門間隔開啟。備用設備、冷卻油系統應正常投入打循環,機組停運時輕油系統應保持循環,設置電加熱器的要將電加熱器投入運行。
備用設備(如空壓機、灰渣泵、變頻器冷卻水、補給水泵密封水等)的冷卻水保持常開流水狀態,防止冷卻水管結凍損壞的情況發生,壓縮空氣儲氣罐各排污門和石灰石輸送壓縮空氣管道放水每一小時進行一次放水排污,必要時保持常開。
燃油溫度低至15℃以下時,燃油管道伴熱應投入,油系統啟動打油循環,確保冬季事故用油。
將升壓站開關箱的除濕加熱器投上,并加強巡視,發現有除濕加熱器加熱不正常或不加熱的情況時及時處理。
3、加強人員巡視及后備手動措施
運行人員應加強對汽包水位及給水流量等的監視。發現汽包差壓水位計其中之一異常變化,應及時解除汽包水位高跳機的保護,水位自動改手動調節,并根據對應負荷下的給水流量與蒸汽流量平衡關系,進行手動調整。
加強對各壓力、溫度等儀表顯示狀態的監視,每班每兩小時定期對汽包水位、主再熱汽溫度、主再熱汽壓力等重要參數進行升降試驗,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所有流量表、壓力表及其變送器防凍期間應采取保暖措施,以防表計及變送器凍壞,零度以下遇機組故障停用或臨時檢修停用,應將表計和變送器的接頭拆開,放盡存水。汽溫降至-2℃以下時,熱控專業應每2小時對給水流量、壓力、汽包水位等變送器排污。在進行變送器排污時熱控人員要注意聯系運行人員解除相關保護。
原煤斗防凍(磨煤機停止運行):原煤斗處溫度在0~-5℃時,每間隔1小時給煤機啟停一次,敲打原煤斗;當煤質較濕時,盡量縮短磨煤機停運時間,控制原煤斗煤位不要過高。
加強對除氧器、閉式水箱水位水位的監視,每兩小時定期進行升降水位,防止水位計被凍。各廠用蒸汽、自用蒸汽系統和聯絡母管投入運行,聯箱汽壓在0.2MPa以上。
加強檢查機組定、轉子冷卻水水溫,冷卻水溫不得低于20℃,防止結露現象發生。若機組停機,要將機組定、轉子冷卻水吹干凈。
設備巡檢時對線路、母線所屬的開關、刀閘、地刀及瓷瓶上的結冰情況加強檢查,一旦發現有結冰現象時及時處理。
4、做好人員保暖及防滑措施
電廠控制室內溫度較高,運行人員外出巡視設備及進行設備操作時應做好防凍保暖措施,保證肢體動作的靈活性,保障人身安全。
室外通道、樓梯、天橋等處需要做好防止積水結冰的措施;對已結冰的路面需要及時撒鹽除冰,并鋪以稻草、麻袋等物,防止人員滑跌;現場增加安全警示牌提醒路過人員,引起注意及警覺。
三、結束語
南方冬季不同于北方,運行人員應加強設備巡視檢查,發現設備、管道結冰應及時匯報,檢修應及時處理;對引起跳機、跳爐保護的測量儀表及變送器,應在其取樣管道上敷設發熱電纜;室外開關柜等要重點巡視檢查,發現異常應及時匯報、處理;運行人員要針對線路結冰引起線路故障跳閘做好事故預想和應急處理措施;物資部門需提前預備防寒防凍物資,提前儲備一定數量的燃油、保溫材料、工業鹽、麻袋、取暖器等材料。各部門積極協調,統一調度,才能有效保障電廠運行安全。
參考文獻:
編制單位:山東安陽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安陽煤礦
2020年10月
安陽煤礦冬季“四防”應急預案
為確保我礦2020年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防止冬季因寒流的到來給井下及地面生產與安全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根據我礦實際情況,對冬季“四防”
(防寒、防凍、防火、防中毒)工作進行全面布署。為確保安全,特制定如下預案措施,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立冬季“四防”領導小組:
為加強礦井防寒、防凍、防火、防中毒領導工作,礦井成立領導機構如下:
組
長:褚福超
副組長:杜寶軍、許敦山、徐
平、閆茂山、胡崇高、袁傳征、郭
軍、姬脈景
成
員:各分管副總及科室負責人
下設“四防”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機電科,主任:徐繼和,辦公電話:20011、20139,值班室電話:20106。
二、成立冬季“四防”搶險隊
隊
長:徐
平
副隊長:徐繼和
成
員:礦調度室、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通防工區、運搬工區、辦公室全體成員。
三、領導小組職責及分工
組長對全礦井冬季“四防”工作全面負責。
副組長負責對分管范圍和區域進行檢查、安排、協調。
成員負責冬季“四防”各項措施的落實、整改,確保室內、地面主要通道、礦井井口以里無結冰現象。
后勤副礦長負責地面的防寒、防凍、防火、防中毒工作(一氧化碳、食物)。
總工程師負責井下的防火和防一氧化碳工作。
安全礦長負責對井上、下冬季“四防”工作監督檢查工作。
四、事故類型和隱患分析
1.雨雪冰凍災害
雨雪冰凍災害可能給原煤倉地面皮帶運輸機、主要通風機等設備正常運行帶來不穩定因素。同時雨雪冰凍災害對工業場區道路行人、行車帶來不安全因素。
2.
火災災害
根據火災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冬、春兩季是火災的高發季節,夜間和大風天氣、氣候干燥等時期是火災事故的多發時段,重大活動的舉辦和重要節日也極易發生火災事故。
五、安全技術措施
1.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入冬季以前,機電科要對地面及井下的供電、供水、供氣和供暖管網徹底檢查一次,確保冬季供水、供氣正常,對井口供暖設備、管網等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對存在問題立即整改,同時成立防寒防凍應急搶修小組。
2.機電科負責對井口的供暖設備進行維修,地面供暖鍋爐檢修及運行管理工作,確保井口以里溫度不低于2℃,主通風機混合溫度不低于8℃。
3.安全科對井上下重要地點的滅火器、沙箱配置等情況進行檢查并督促整改。同時要貯備足夠數量的防滅火物資。
4.生產技術科、通防工區加強采空區的堵漏工作。
5.掘進工區和采煤工區做好浮煤清理工作,尤其是皮帶下浮煤和采面刮板機機尾回煤的清理工作。
6.通防工區加強對煤倉上口一氧化碳的測定工作,防止中毒事件發生。
7.辦公室做好管理區域內冬季“四防”工作,下雪和結冰后要對廠區路面及時進行清理,確保暢通。
8.運搬工區負責井口附近輔助運輸路面的清掃工作,如遇路面結冰,要及時清理,確保輔助運輸線路安全暢通。
9.汽車駕駛員做好車輛的冬季保養和安全行駛工作,遇到下雪天氣,嚴禁車輛外出(如生產中有急事需外出用車辦事必須經分管礦領導批準且防滑措施到位后方可外出)。
10.各單位必須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做好防凍、防火、防中毒知識的培訓;機電科開展對冬季“四防”專項檢查工作,對查出的冬季“四防”問題進行督辦,確保全礦安全過冬。
11.礦工會對全體員工做好冬季“四防”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好職工安全上、下班和就餐等各項工作。
12.調度室及時獲取本地區天氣溫度變化信息,提醒和督促各單位認真做好防寒、防凍工作。
13.冬季“四防”辦公室、安全科、工會在冬季到來前對各單位落實冬季“四防”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如在檢查中發現存在有可能凍壞的設備設施,要及時進行整改;對于不能及時處理的安全隱患和設備缺陷,要立即上報“四防”辦公室,由“四防”辦公室協調解決。對落實不好的項目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跟蹤監督落實工作,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14.冬季“四防”搶險隊必須無條件服從“四防”辦公室統一指揮,實施搶險工作。
15.發生凍害事故后,各單位負責人要準確判斷事故性質,利用一切通信手段向“四防”辦公室匯報,準確講清人員受傷或設備受損實際情況以及匯報人及通信聯絡辦法。
16.“四防”辦公室值班人員將險情上報辦公室主任和“四防”領導小組成員,“四防”領導小組立即組織搶險隊和有關單位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搶險方案。
17.若供暖設施及相關設備受到損害,則領導小組立即組織搶險隊,啟動冬季“四防”應急預案
六、冬季“四防”專用材料庫設在消防材料庫
滅火器:20臺
消防水袋:10條
編織袋:100條
手電筒:20個
棉
衣:30套
鹽
粉:0.5噸
部分防凍設施存放在倉庫內。
七、本預案于2020年10月15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