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修訂土地法范文

    新修訂土地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修訂土地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修訂土地法

    第1篇:新修訂土地法范文

    摘要:《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以來,在中國土地立法缺位情況下,很長時間內充當了土地最高法角色。經過十余年施行,這部法律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中已顯得有所滯后。《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因此浮出水面。本文根據法律的社會、政治、經濟影響,通過研究和分析,指出該草案的先進之處和不足之處,希望能對《土地管理法》重新修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土地立法

    一、修訂草案可采納之處

    1.土地權利的細化

    修訂草案第二章關于土地權利的有關內容,與《物權法》緊密聯系。其中,第十條明確了土地的相關權利種類,尤其對于地役權、土地抵押權等有了明確的闡釋,使得相關土地權利有法可依,在法律層面上加強了對土地相關權利人的保護,防止了土地權利的濫用。第十九條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劃分,加入了地上權和地下權,與城市建設緊密相關,為建設工程的施工運行提供了法律的基礎。

    修訂草案強調推行土地登記制度,使土地權利物權化,有利于保護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的合法利益。在第二十六條到第三十一條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明確了土地登記的強制性、必要性、效力、登記方法和發證機關等,對于土地登記的廣泛實施做出了必要的鋪墊和保障。此外,第二十三條創造性提出了異議登記的措施,在土地登記實施之后有充分的可借鑒性,對于爭議土地的處理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2.耕地保護力度的加大

    在我國人多地少的現實條件下,耕地問題成為一個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耕地的保護涉及到社會的廣泛利益。在修訂草案中,對于耕地采取了相當嚴格的控制機制。第一條就指出:“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奠定了耕地保護的中心思想。第五十一條至第五十五條,先后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劃分、占用、用途、數量、轉用等進行了嚴格限制,保護力度尤為突出。第五十五條到第五十七條提及相關政策,增加了先補后占制度,結合耕地占補平衡、總量平衡的政策,以及第一百二十一條破壞耕地的法律責任,有助于一般耕地的保護。再者,修訂草案中明確了耕地保護的資金保障。第四十七條指出,國家將設立啟用耕地保護基金,對耕地保護予以補貼。第八十四條規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專項用于土地整治和耕地保護。資金的支持,對于耕地的維護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如此,修訂草案強化了對建設用地的控制,能夠間接達到耕地保護的目的。第七十七條提出土地用途轉用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不得立項,嚴格了耕地向建設用地轉化的監管。第七十八條將土地用途轉用許可的審批權收歸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一并提出建設項目核查制度,有利于控制地方違法違規審批的現象。

    第九十二條大幅度縮小了劃撥用地的取得范圍,減少建設用地的調配。

    此外,對于行政部門也加強了保護耕地的要求。第四十五條將耕地保護列為各級人民政府的基本責任,第四十六條還將耕地保護作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第一百二十九條進一步規定對于大量耕地或者基本農田被違法占用的地方人民政府給予問責制。這些要求為地方政府保質保量地落實國家的耕地保護政策提供了強大的法律約束。

    3.權利人利益的維護

    修訂草案中多處體現了對土地權利人利益的保護,符合法律以人為本的宗旨。開篇第五條明確指出:“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進而,第十六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七條、第一百二十條、第一百二十一條中,明確了土地權利人的權益范疇,對于破壞土地權利人利益的行為在法律上予以追究,使得土地權利人的維權行為有法可依。第七十二條、第一百條提出土地收益的公開制度,結合第一百二十四條在法律上的警示,可以加強對土地權利人直接利益的保護,制約集體經濟組織非法占有土地收益的違法行為。對于土地權利爭議,第二十三條中去除了“三十日內”的規定,有利于土地權利人充分準備、及時反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關于土地閑置,第九十二條中去除了“無償”二字,有利于建設用地單位損失的減小。

    對于土地使用期限,修訂草案中也有了一定的表示。第十四條將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由三十年修改為“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一百零三條:“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于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宗土地的以外,應當予以批準。經批準準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出讓、租賃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支付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金等相關費用”。“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這些措施綜合考慮了社會群體的可接受性,對于承包地和住宅用地的使用人——農民和居民——進行了合理的保護,對于建設用地的繼續利用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消除社會上的不確定心理。

    4.土地監督監察的強化

    修訂草案第六條指出:“國家實行土地督察制度。”這一制度在第十章有著詳細而具體的說明。引進國家對地方的督察機制,對于地方人民政府在土地方面的行政予以監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方政府土地違規行為的發生,防止權力的濫用。同時,加強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監察職能,賦予人民政府依法制止和查處土地違法行為的權力,允許調動公安部門進行配合,使得地方政府能夠對土地違法行為進行及時的控制,予以合適的處理。此外,第一百二十九條、第一百三十條的問責制,第一百一十九條行政不作為和錯誤作為的責任、第一百二十八條阻礙執法的責任等等規定,對于土地監督和土地監察的順利進行給予了保障。

    二、修訂草案值得探討之處

    在整個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中,也體現出了諸多的不合理因素,應評估和討論其可行性,進行慎重選擇。

    1.土地交易的風險

    修訂草案第二十六條指出:“依法應當登記而未登記的土地,不得轉讓、出租、作價入股或者抵押。”這就意味著,依法登記的土地即可以進行轉讓、出租、作價入股或者抵押等活動。這一推論在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相關內容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描述;第二十條、第八十八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六條對建設用地使用權進行描述;第二十一條、第九十條對宅基地使用權進行描述。無論何種土地,均允許正常的轉讓、出租、作價入股或者抵押等活動。而土地市場作為土地交易的媒介,修訂草案中也予以了承認。第九十四條:“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和租賃,必須通過統一的土地市場以公開的方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納入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將土地市場正式引入,同時也間接承認了土地交易的合理性。

    以上種種,對于土地交易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放開,轉讓、出租、繼承、入股、抵押等土地交易活動均被認可。名為轉讓,實則與買賣并無異處,這無疑會對中國現行的土地公有制制度予以強烈的沖擊。修訂草案第二條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但是,在土地交易制度下,公有制的生命是否會被嚴重縮短?這一點不可不慎重考慮。

    2.征地政策的模糊

    修訂草案中,第六十九條出現這樣表述:將量化的征收土地補償標準完全廢止;無獨有偶,第七十六條,關于房屋拆遷補償,同樣沒有一個量化的指標。量化指標的缺失,勢必造成土地征收中補償方式的混亂,雙方將難以達成一致。作為弱者,農民的利益將更加難以得到保障。第七十一條,對于補償爭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裁決即為最終裁決”,這顯然屬于一言堂現象的重新演繹。在其中,官官相護的因素不可以不被考慮,一旦裁決顯失公平,農民的利益將化為泡影。而且,“對裁決程序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裁決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里的“十五日”,對于農民來講,顯然太少,自己的意愿難以進行有效的表達,甚至還來不及做出應有的反應。更為離譜的是,“征收土地補償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的實施”。土地的補償爭議無法起到應有的干涉作用,隨著土地被征收,農民將失去最原始的談判資本,其利益將完全喪失。

    3.村集體權力的擴張

    修訂草案第十四條:“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第十五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雙雙被廢止。這無疑給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賦予了擴大化的權力,給了他們跳過農民利益,為所欲為地承包土地的職能。這類爭執在調整之前發生率明顯不低,如此調整,想必將使農民無處申訴,對于村集體的穩定相當不利。

    4.建設用地的潛在問題

    第八十條:“國務院以及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批準、核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的建設項目,需要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征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結合第七十八條,這一規定放大了省級政府對于土地用途轉用許可和土地征收的權力,給建設項目的擴大化進行留下了缺口,與耕地保護的思想格格不入。

    第一百二十八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對責令限期拆除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責令限期拆除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一準則被刪減,似乎意味著縣級以上主管部門對于建設單位或個人的施工可以任意干涉,建設單位或個人將無權進行申辯,這無疑會給有關部門的職權濫用留下隱患。

    第2篇:新修訂土地法范文

    關鍵詞:線性規劃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 應用

    中圖分類號:O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6-0260-01

    對土地進行規劃和管理是城市對區域土地進行總體上規劃、引導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實踐證明,在土地管理過程中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土地用途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為了能夠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在對土地進行管理過程中,采用有效的規劃方案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在現有的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線性規劃方法十分符合那些人地復合系統中用地類型結構的優化和決策。這種規劃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從區域內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中提煉出一個土地資源特點和社會發展要求單一的效益,而將其作為其他效益的約束條件進行分析和考慮。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線性規劃地對土地管理和利用的適用性,并建立了相應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型結構。

    一、土地管理中總體規劃系統的定位分析

    對土地進行總體的利用和管理是在人類活動的持續或者周期性干預之下進行的土地資源的再生產等一系列復雜的社會經濟活動的過程。從系統理論角度出發,對土地進行管理和利用的本質就是在人地關系系統中由資源、經濟、生態以及社會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具有生態性的經濟生態系統,以及土地在生態系統中如何持續運動的過程。對土地進行管理和利用是一個多層次和多復雜結構的生態系統,土地在管理過程中其及結構與相應的系統功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結構互聯性,結構決定了功能能否得以實現,而功能的體現是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有效方式,能夠有效的產生結構效應,從而有效的保證土地系統管理結構的提升和相應功能的增強,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二、土地總體規劃的原則分析

    1.目的性原則

    在對土地進行管理過程中,土地利用的優化目標最終通過對土地管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三個方面全面體現出來。但是這個目標并不是目標間均衡或者活動目標中的最大化,是一種主導向目標輔助其他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環節。

    2.持續協調的原則

    在全新修訂的《土地法》中,強調了土地和自然、社會以及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并對全新的土地管理和規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將工作的重點全面突出區域土地持續利用的思想方面。采用科學思想、對土地、產業以及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進行協調發展,從而達到資源合理分配的目的,繼而使區域土地供求關系持續平衡,確保土地生產力的持續和穩定發展。

    3.適宜的原則

    土地管理的結構必須符合本地區土地資源的適宜性和限制性原則,將土地的自然屬性連同土地管理的要求進行不斷的匹配,最終做到人盡其才,各盡其用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算得上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

    4.動態漸進的原則

    土地的管理和規劃是一個動態和漸進的社會發展過程。在進行土地管理過程中,任何一個土地總體管理和規劃方案的提出首先應該針對當期土地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土地在管理過程中,其總體的規劃和利用方案只能是愿望滿足程度的接近,并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在對土地進行管理過程中,動態漸進的原則就是要求我們在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過程中,根據當前土地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今后管理發展過程中的趨勢不斷地對總體的規劃進行修訂,從而保證管理不斷向著目標前進。

    三、線性規劃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1.線性規劃方法簡介

    線性規劃是從區域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中提煉出來的一種全新的能夠全面體現本地土地資源特色的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單一效益方式,并將其他的效益作為一種約束條件其考,在對土地進行線性規劃過程中其思路為:首先,在規劃過程中,根據區域土地資源的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從整個區域中的經濟、社會以及環境等三個效益中選取一個沒內容作為規劃的主導性目標;其次,確定好目標之后,制定若干個不同類型的土地利用類型,并對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效益權重進行確定,然后將這些權重構成最終的權重集;再次,構建相應的目標函數S(x)=KW1xi。其中在函數中S(x)就是目標函數,而K表示的各地效益的總體系數,其是一個常數。而W1主要表示的各類土地相對權重的數值,xi表示分類土地的面積大小。第四,根據耕地的效益對每公頃耕地的產出效益進行有效的預測,最終確定常數K的數值大小;第五,在規劃過程中,選取區域內土地的面積、規劃目標年耕地保有面積、規劃期內建設需要用地的面積、園林施工建設需要的土地面積,退耕還林增加林地的面積,以及區域內適合農業發展,林業發展以及畜牧發展所需要的土地面積等幾種,作為約束條件;最后,通過上述的函數列出等式和不等式組,運算求解。最終就能夠得到土地線性規劃最佳的面積。

    2.線性規劃在土地管理中的要求

    2.1主導性目標的實現

    線性規劃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規劃過程中能夠選取唯一的目標作為規劃的主導目標,而這一個目標還能夠全面體現出本地區土地資源的特點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本質需求。當這個目標實現之后就能夠保證土地資源效益利用的最大化,這種規劃方式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在規劃過程中對多種效益的進行復雜的操作,整個規劃方式也將更加簡單易行。同時,在規劃過程中將其他的條件作為限制條件,又不會導致對其他客觀條件忽略的現象,能夠實現對土地總體規劃的實現。

    2.2可持續利用的實現

    采用線性規劃的方法通過選取區域內土地的面積、規劃目標年耕地抱有面積、規劃期內建設需要用地的面積等具有嚴格意義上的數據作為約束條件,其結果就是限制了對某些土地利用類型的利用程度,避免規劃的不協調和不整體,實現了土地資源在各個領域的優化配置。在規劃過程中因為各個階段規劃的目標和效益系數不同,因此,實現了各類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合理分配。這對確保資源有效利用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實踐意義。

    2.3修編簡便易行

    對于一個土地規劃的總體方案,其能否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動態化的對歸還目標進行改善,其關鍵點就在修編是否方便,在規劃過程中,線性規劃能夠很好的解決修編不便的特點,當規劃中各種用地類型的產出效益發生了改變之后,只需要對常數系數K以及用地的效益權重系數進行修正即可。在規劃過程中即使總體的形式都發生了改變之后,也可以通過重新對規劃目標進行劃分和調整制定全新的規劃方案。

    參考文獻

    [1]李泉.論優化設計與工程建設投資控制[J]. 基建優化. 2011(02)

    [2]付磷.大力推廣優化設計[J]. 云南冶金. 2010(01)

    [3]玲.優化設計在工程中應用的探討[J]. 價值工程. 2012(13)

    [4]姜晴,張冬益,戎葉,顧月仙. 淮安市公交站臺形象優化設計[J]. 經濟研究導刊. 2013(10)

    [5]袁叉平.攪拌站水路的優化設計和廢水循環系統[J].現代物業(上旬刊). 2013(09)

    [6]張麗麗.民用建筑優化設計對造價的影響[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0(03)

    第3篇:新修訂土地法范文

    第二條  土地是寶貴的、有限的自然資源。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認真宣傳貫徹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針,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和本實施辦法,加強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制止亂占耕地和濫用土地的行為。

    第三條  省、市(地)、縣(市、區)各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機關,主管所轄區域內土地的統一管理工作,負責《土地管理法》和本實施辦法的組織實施與檢查監督。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所轄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工作,配備土地管理助理員。

    第四條  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所有證;全民所有制單位、集體所有制單位或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土地使用證。

    依法需要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或者因買賣、轉讓地上附著物而涉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轉移時,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辦理土地權屬變更登記手續,更換證書。

    縣級以上土地管理機關,應建立地籍管理制度和地籍檔案。

    第五條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用,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國家需要,不得妨礙和阻撓。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或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用途使用,不得隨意變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第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本著節約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則,根據上級政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制定縣(市、區)、鄉(鎮)、村年度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嚴格執行。

    第八條  對當地名、特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城市規劃區內的商品菜地,應切實保護,不得占用。確需占用的,必須同時落實新的基地和菜地。

    第九條  縣級人民政府對所轄區域內的國有荒山、荒地、灘涂負責統一規劃,開發治理。開發后用于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土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使用。其審批權限:一千畝以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一千畝以上的,由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批準。

    第十條  燒制磚瓦一般不得占用耕地。確需占用的,必須從嚴控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燒制磚瓦和其他取土、取沙使用的能夠復墾的土地,用地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復墾,恢復利用。凡取土后在規定時間內不復墾的,應向國家繳納復墾基金,用于組織土地的復墾利用。具體規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國有土地復墾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安排使用;集體所有土地復墾后,由原所有單位統一安排使用。

    第十一條  因開發利用地下資源引起地面塌陷,造成減產的土地,開發單位應根據塌陷程度和減產情況,付給受害單位或個人平整土地費和減產補助費。地上附著物造成損壞的,應根據損壞程度給予合理補償。對造成絕產的土地,開發單位應予征用。征用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組織開發單位、被征地單位和鄰近的鄉(鎮)、村進行綜合治理,合理利用。

    第十二條  國家建設需要收回單位和個人連續耕種的國有土地,建設單位應根據耕種單位或個人的生產投入、耕種年限和經濟效益給予適當的補助。但每畝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該土地畝年產值的四倍。

    第十三條  承包土地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的集體或個人,必須按照承包合同規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對造成土地荒蕪的,應繳納土地荒蕪費,用于恢復與培肥地力。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制定,報省人民政府備案。連續荒蕪二年以上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收回使用權。

    第十四條  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協調。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的各項建設,都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土地管理機關在辦理審批用地手續時,建設項目的選址、定點應取得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同意。

    征用、劃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和山嶺等,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征得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同意。

    第十五條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建設單位必須按《土地管理法》規定的程序提出用地申請,各級人民政府按下列權限審批。

    (一)征用、劃撥耕地(園地、藕塘、魚塘、葦塘、苗圃、速生豐產林,視同耕地,下同)一千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千畝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報國務院批準;

    (二)征用、劃撥耕地十畝以上,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上,由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審查,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三)征用、劃撥耕地十畝以下,其他土地二十畝以下,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查,報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批準;

    經國務院、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濟南、青島、煙臺三市城市規劃范圍內的耕地和其他土地,征用、劃撥三十畝以下,由所在市人民政府批準;

    (四)征用、劃撥耕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批準,但征用省轄市所在市區耕地三畝以下,其他土地十畝以下,由區人民政府審查,報市人民政府批準;

    (五)經國務院批準劃定的青島市、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范圍內的土地,征用、劃撥耕地五十畝以下,其他土地一百畝以下的,由所在市人民政府批準。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審批權限批準征用、劃撥的土地,必須逐級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十六條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的補償費標準:

    (一)征用省轄市市區和縣級市所轄的耕地,土地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至六倍。征用縣所轄的耕地,土地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五倍;

    (二)征用其他土地,土地補償費標準為畝年產值的二至四倍;

    (三)征用宅基地,按鄰近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給予補償。

    第十七條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標準:

    (一)青苗補償標準按一季作物的產值計算。被征用土地上的樹木,凡有條件移栽的盡量組織移栽,付給移栽人工費和樹苗損失費,不能移栽的,可按有關規定給予作價補償,也可由被征地單位自伐;

    (二)被征用土地上的建筑物、構筑物等附著物,可按有關規定給予折價補償,也可由征地單位新建同等質量的附著物;

    (三)開始協商征地后,突擊栽種的樹木和突擊搶建的附著物,不予補償。

    第十八條  國家建設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標準:

    征用耕地、宅基地,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三倍。但是,每畝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十倍;

    征用其他土地,每畝安置補助費標準,為畝年產值的二倍。

    第十九條  依照本實施辦法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需要增加安置補助費的,需經省人民政府批準。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二十倍。

    第二十條  因國家建設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機關組織被征地單位、用地單位和有關單位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農副業生產,開展多種經營,興辦鄉(鎮)村企業和各種服務性行業進行安置;安置不完的,由土地管理機關與勞動部門、用地單位共同協商安置;用地單位有農村招工指標的,應首先招收符合條件的村民為農民合同制工人;國家計劃有農村招工指標時,勞動部門應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村民到其他集體或全民所有制單位就業。并將相應的安置補助費轉撥給吸收勞動力的單位。

    第二十一條  被征地單位的耕地全部被征用,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原有的農業戶口轉為非農業戶口。農轉非后的居民,按城鎮勞動力資源對待。

    第二十二條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用土地的補償費標準和移民安置辦法,由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另行確定。

    第二十三條  國家建設依法征用和鄉(鎮)建設依法使用集體所有的耕地,應相應減免被征地單位的農業稅和糧、棉、油等農產品定購任務。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設征用菜地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的標準和管理辦法,按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  所有農、林、牧、漁場,使用本場范圍內的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或從事商品性磚瓦生產的,必須按有關建設用地的程序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六條  農村居民住宅建設,鄉(鎮)村企業建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等鄉(鎮)村建設,必須按照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的鄉(鎮)村建設規劃進行,用地規模必須嚴格控制。原批準的建設規劃布局不合理或超過規定用地限額的,應重新修訂。

    第二十七條  農村居民建住宅應當結合舊村莊改造,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山坡荒地。確無舊宅基地可用需要申請新宅基地的,用地面積限額:

    (一)城市郊區及鄉(鎮)所在地,每戶宅基地面積零點二畝至零點二五畝;

    (二)平原地區的村莊,每戶宅基地面積零點二畝至零點三畝。村莊建在鹽堿地、荒灘地上的,可適當放寬,最多不得超過零點四畝;

    (三)山地丘嶺區,村址在平原地上的,每戶宅基地面積零點二畝;在山坡薄地上的,每戶宅基地面積可適當放寬,但最多不得超過零點四畝。

    (四)人均占有耕地一畝以下的,每戶宅基地面積可低于上述限額。

    第二十八條  農村居民新建住宅,使用耕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內空閑地和其他土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九條  農村居民拆除房屋騰出的宅基地,由村民委員會收回,統一安排使用。

    出賣、出租房屋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

    第三十條  鄉(鎮)辦企業建設使用村農民集體所有的耕地,其土地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畝年產值的三至四倍,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二倍;使用其他土地,土地補償費標準為畝年產值的二至三倍,每畝安置補助費標準,最高不得超過該地畝年產值的二倍。

    鄉(鎮)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使用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參照上述標準給予補償。

    第三十一條  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的審批權限,按本實施辦法第十五條執行。

    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耕地和其他土地的,經鄉級人民政府審核,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使用耕地三畝以上,其他土地十畝以上的,需報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審查批準。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設和鄉(鎮)建設用地,由市、縣級土地管理機關統一組織用地單位和被用地單位簽訂征用、劃撥和使用土地的協議,并將用地單位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等費用,分別撥付有關單位和個人。用地單位向土地管理機關繳納土地管理費。土地管理費的繳納標準、管理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三條  鄉(鎮)村辦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以及從事非種植業生產的專業戶,經批準使用的集體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土地管理機關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注銷土地使用證:

    (一)用地單位已經撤銷或者遷移的;

    (二)未經原批準機關同意,連續二年未使用的;

    (三)不按批準的用途使用的;

    (四)道路、橋梁、礦場等經核準報廢的。

    第三十四條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鄉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或獎勵。

    (一)在保護土地和開發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進行有關的科學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

    (二)同違反國家土地法律、法令行為作斗爭,制止亂占耕地和濫用土地等方面做出貢獻的;

    (三)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顯著成績的。

    第三十五條  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和本實施辦法者,除按《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處理外,對其中處以罰款的,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鄉(鎮)村企業和個人,未經批準、騙取批準或者超過批準的用地數量非法占用土地的,每畝罰款五百元至一千元;

    (二)期滿不歸還臨時使用的土地,或者拒不交出被依法收回的土地的,每畝罰款五百元至一千元;

    (三)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可以對當事人處以罰款一百元至五百元;

    (四)非法占用被征地單位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罰款數額為被占費用的百分之十至二十;

    (五)各項罰款,按國家規定上繳財政。

    第三十六條  《土地管理法》和本實施辦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機關決定。對農村居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行政處罰,可以由鄉級人民政府決定。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七條  在變更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解決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過程中,各級干部和有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和本實施辦法。對行賄、受賄,敲詐勒索,貪污、盜竊國家和集體的財物,或者煽動群眾鬧事、阻撓國家建設的,由當事人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有關本實施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山東省土地管理局負責解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乱码精品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下载|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成人777777| 成人性生话视频|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第一页|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久久成人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在线成人播放毛片|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a级成人毛片免费图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国产日韩欧美成人|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