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專項規劃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專項規劃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專項規劃內容

    第1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關鍵詞:人防專項規劃評估

    中圖分類號: R852.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人防專項規劃是城市規劃體系的一個專業規劃,是人防設施合理布局的技術保障。近年來,我國各地先后陸續開展了人防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從實踐來看,人防專項規劃的編制對推動我國人防事業發展的貢獻不容置疑。但從實施情況來看,人防專項規劃制定的指標與布局是否合理?與城市建設是否匹配?這就需要對人防專項規劃實施的效果進行評估。城市規劃的評估工作,近年來一直是城市規劃界研究的一個熱點。他們的研究成果對于指導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工作具有借鑒意義,但人防專項規劃有其特殊的專業指向性,其理論體系與評估指標與城市規劃有一定的差異性,近年來,尚無針對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實踐,也無專家學者針對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方法進行理論研究。筆者嘗試通過杭州市人民防空專項規劃的評估實踐探討人防專項規劃評估的方法與內容,對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工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 規劃評估的基本認識

    1.1規劃評估的概念

    規劃評估,最早起源于對城市規劃執行情況所作的評價【1】。完整的規劃評估主要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對規劃方案的可行性進行論證,稱其為規劃預估;二是對規劃實施過程進行監測,動態修正規劃目標,稱其為規劃監測;三是對規劃實施結果進行評價,考核規劃目標實現程度,提煉經驗,稱其為規劃評估。

    圖1規劃評估流程【1】

    2007 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章城鄉規劃的修改第四十六條中提出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定期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從提出條款的章節不難看出,《城鄉規劃法》中所指的規劃評估是對規劃實施結果進行的評價,即事后評估,但《城鄉規劃法》中并未對規劃評估的具體內容、評估程序及評估標準做出明確,沒有形成規范的評估機制,尚未形成主流的評估準則和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方針,導致一些規劃評估趨于形式化。鑒于本文所述人防專項規劃評估是在規劃修編前對上輪規劃的實施性進行評價,提煉經驗,故本文所述只針對規劃實施結果評估展開。

    1.2 規劃評估的內涵

    按照《城鄉規劃法》的要求,在規劃評估中,規劃實施的結果為評估重點,但是在實際的規劃評估過程中規劃實施結果又取決于政策背景和制度環境,政府的決策和制度的運行決定了規劃的實施結果。故規劃評估的內涵表現為在特定的政策背景和制度環境下檢驗上輪規劃目標實現情況,并分析影響規劃實施效果的原因,提煉經驗,科學客觀的指導規劃的修編。

    1.3 規劃評估的內容

    針對不同層級的規劃,其評估的內容以及側重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大體可總結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規劃的實施績效進行評估,即運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將規劃實施的結果與規劃確定的目標進行對照,得出每一部分內容的實施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規劃實施效果的總體評價;二是針對規劃實施效益進行評估,即對規劃實施后產生的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等進行分析;三是針對規劃修編的建議,即在上述分析總結的基礎上,關注由規劃實施績效和實施效益得出的結論,為規劃修編的優化、提升提出建議。

    2 人防專項規劃評估的背景

    人防專項規劃的編制從九十年代末的探索性開展到“十五”期間的開創性編制,至“十一五”時期引導人防工程建設快速發展,歷時十余年。杭州市2002年以《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為依據,著手編制了《杭州市人民防空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該《規劃》于2004年獲市政府批復,成為杭州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各項人民防空建設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法定性文件。為杭州市“十一五”時期高速發展的人防工程建設及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提供了規劃引導與技術保障。但是, 隨著杭州市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規劃所確定的發展目標有許多已提前實現, 如人防工程的建設總量、人防工程的人均面積、以及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總量等,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發展背景、客觀條件、相關政策的變化,對人防專項規劃的修編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開展人防專項規劃修編前對上輪規劃進行評估其目的是梳理上輪規劃實施的情況,發現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結合實際提出對策和建議,為規劃的修編提供科學依據。

    3人防專項規劃評估的工作思路與主要內容

    3.1 工作思路

    由于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層面對于評估環節的技術空缺以及缺乏相關工作經驗的借鑒,人防專項規劃評估工作如何開展是項目組反復斟酌的技術難點。

    經過反復討論,確定以“資料整理、成果評估、歸納總結”為主要工作思路,采用圖表分析和量化指標的方式解讀規劃成果。

    成果評估的前期工作主要通過調研和座談的方式,收集資料和了解情況,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研究;成果評估的第二階段是對規劃實施績效進行評估;第三階段是通過評估檢驗規劃目標實現的程度,提煉經驗以指導規劃的修編。

    3.2 評估內容

    人防專項規劃有其特殊的專業指向性,其理論體系與評估指標與城市規劃有一定的差異性,其規劃評估內容應建立在城市政策環境以及城市空間拓展發展趨勢的背景下結合人防相關政策展開。

    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內容主要分三個層次進行:一是結合人防“六大體系”建設,對人防總體防護體系進行評估。將人防指揮工程、防護工程、專項工程、警報設施、疏散場所以及兩結合工程進行分類對比,得出總體防護體系是否完備的基本結論,并對其深層次原因進行分析研究;二是結合防空片區,對重點地區和各類功能片區進行評估。將城市所轄各區自成防護體系的各類工程建設實際與規劃確定的目標進行對比分析,按照“完成規劃目標,略滯后于規劃目標,明顯落后于規劃目標”三類進行歸納分析,并以“實施率”的形式給出定量的評價指標[2]形成區域防護體系評估;三是結合城市發展,對人防專項規劃的實施所產生的各類效益進行評估;四是在上述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得出由規劃實施績效和實施效益評估的結論,為規劃修編的優化、提升提出建議。

    圖2人防專項規劃評估內容圖

    4結語

    規劃評估是規劃修編的前提和基礎工作,是規劃實施管理的反饋性工作。人防專項規劃的起步較晚,規劃的修編和評估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本文對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工作從工作思路與主要內容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資源和能力所限,僅可為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工作做一參考。期待更多的人防規劃編制人員及使用管理人員能關注人防專項規劃的評估工作,建立完善的人防專項規劃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

    第2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一、評估報告及承擔單位

    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分總報告和分報告兩部分。

    (一)總報告

    主要針對“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的主要指標和主要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提出“十一五”時期后兩年措施和建議,并根據情況提出指標調整建議。規劃處負責,擬委托自治區發改委經濟研究院編制。

    (二)分報告(18項)

    分報告18項,由委內完成4項,各相關部門完成14項。

    1.《重點項目建設中期評估報告》由規劃處、項目處負責,各相關業務處配合。

    2.《物價總體運行情況及走勢中期評估報告》由綜合處負責,農價處、能價處、醫價處、收費處配合。

    3.《區域經濟發展中期評估報告》由地區處負責,各相關處室配合。

    4.《投資、消費、出口拉動作用中期評估報告》由信息中心負責,各相關業務處室配合。

    5.《種植業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農業廳負責。

    6.《林業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林業廳負責。

    7.《水利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水利廳負責。

    8.《鐵路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鐵路局負責。

    9.《公路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交通廳負責。

    10.《煤炭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煤炭工業管理局負責。

    11.《石油化學工業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經貿委負責。

    12.《土地開發利用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國土資源廳負責。

    13.《環境保護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環保局負責。

    14.《科技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科技廳負責。

    15.《教育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教育廳負責。

    16.《人口與計劃生育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計生委負責。

    17.《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負責。

    18.《對外經濟貿易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外經貿廳負責。

    二、評估主要內容和要求

    總報告和分報告都要緊扣“十一五”規劃綱要精神,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在認真分析和把握實施現狀的基礎上,找出問題和原因,分析和判斷后兩年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今后的措施和建議。做到分析有理有據,措施切合實際。委內承擔的各報告要求在任務下達后5個工作日內編制完成報告詳細大綱,交規劃處備案,并于9月30日之前提交送審稿。具體內容和要求參見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的《自治區“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工作方案》。

    三、開展評估工作方式

    對“十一五”規劃綱要開展中期評估,實行由我委總負責,各部門分工協作的方式。具體工作由規劃處承擔,負責綱要評估的組織、協調、論證和上報工作,各業務處室和被委托單位共同參與,相互配合。同時,各業務處室負責委外對口各部門承擔的綱要評估材料和分報告的聯系和催報工作。

    第3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__“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專項規劃的編制,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舉措,正確把握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人社事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新要求,著力解決“十三五”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將面臨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科學設定規劃目標任務,努力編制一個適應時代要求、符合州情實際、反映群眾意愿的“十三五”規劃,推動全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認真總結“十二五”規劃。切實開展“十二五”人社專項規劃的分析評估工作,全面總結“十二五”時期全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工作情況和成效經驗,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為編制“十三五”各專項規劃奠定基礎。

    (二)切實加強重大問題研究。認真分析“十三五”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將面臨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圍繞重點任務和重點領域,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研究內容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人社目標相結合,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人社部門的重點工作任務相結合,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三)科學設定規劃目標任務。根據“十二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情況和發展環境的分析,按照省人社廳關于“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要求,以“人才開發”、“促進城鄉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為題,分別進行研究并提出“十三五”發展的主要指標,起草和編制好“十三五”人社專項規劃(草案)。

    (四)研究安排重大工程項目。重大項目是規劃實施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規劃的重要支撐。要結合人社工作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圍繞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研究提出一批關系事業發展全局、帶動作用強、亟需建設的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項目,并做好重大項目特別是需由財政安排建設資金的重大項目為前期研究及論證工作,以項目為載體推進規劃目標任務的有效落實。

    (五)加強各項規劃的銜接協調。要高度重視規劃銜接工作,加強與省人社廳、州直相關部門的對接工作,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使各項規劃協調一致。規劃銜接要遵循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服從本級和上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間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則。特別要加強專項規劃與人社部、省人社廳有關規劃的銜接,爭取所提出的重大項目列入上級相應規劃。

    (一)領導小組

    成立__“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劃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總體協調和組織推進“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由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州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謙任組長,州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局長馬崇曾任副組長,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州社保局局長洪亞黔,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莉,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張仕偉,州人社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商必彪,州人社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陳淑琳,州人社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肖堂友,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就業局局長羅雄,州人社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岺麗為領導小組成員。

    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負責規劃編制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協調工作。辦公室設在綜合法規科,由黃莉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成員包括:羅定國、王安玉蓉、侯萬游、梁巍、陳祥開、歐榮澤、張登紀、譚佰娟、張博彥、鐘雯、梁遠倩、熊鷹、何宇珵、徐璐、韋貞臣、張芊。王安玉蓉為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聯絡員,負責對接協調工作。

    (二)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成立“人才開發”、“促進城鄉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三個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具體負責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相關重大問題研究及本編制小組日常協調等工作。

    1、“人才開發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由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張仕偉任組長,州人社局公務員管理科負責人,職業能力建設科

    科長歐榮澤,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副科長(主任科員)張登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科長譚佰娟,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綜合科副科長韋貞臣,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州委統戰部、州編委辦、州發改委、州教育局、州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州工信委、州民政局、州財政局、州住建局、州農委、州商糧局、州文廣局(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州衛計委、州統計局、州扶貧辦、州發展研究中心、州法制辦、州外僑辦、州科協等州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領導為編制小組成員。“人才開發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工作人員由我局涉及人才工作的相關科室、所屬事業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綜合科副科長韋貞臣為聯絡員,負責與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的銜接工作。

    2、“促進城鄉就業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由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就業局局長羅雄擔任組長,州人社局副縣級干部、就業促進科科長敖銀興,州考試院院長、農民工工作科科長胡德劍,州就業局綜合科科長何宇珵,州發改委、州工信委、州住建局、州財政局、州農委、州公安局、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衛計委、州工商局、州統計局、州社科聯等單位有關領導為小組成員。

    “促進城鄉就業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工作人員由我局涉及促進就業工作的相關科室、所屬事業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州就業局綜合科科長何宇珵為聯絡員,負責與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的銜接工作。

    3、“完善社會保障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由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州社保局局長洪亞黔擔任組長,州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社會養老保險科(農村社會保險科)、醫療保險科(工傷保險科)科長孫學耕,州社保局副局長陳懷東,州社保局綜合科科長徐璐,州發改委、州工信委、州財政局、州農委、州民政局、州衛計委、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住建局、州統計局等單位有關領導為小組成員。

    “完善社會保障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工作人員由我局涉及社會保險工作的相關科室、所屬事業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州社保局綜合科科長徐璐為聯絡員,負責與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的銜接工作。

    根據州政府統一安排和相關程序,__“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啟動階段(__年9月)

    成立前期重大課題研究起草小組,下設人才、就業、社保三個工作小組,明確任務分工,啟動“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工作。

    (二)基本思路形成階段(__年10月)

    各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時間和階段性任務,理清發展思路,提出發展主題和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初步完成各專項規劃的基本思路,明確本領域“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形成文稿送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匯總,并按要求報送州發改委納入全州“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重點內容。

    (三)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階段(__年11月-__年12月)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從著力解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進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重要問題入手,完成“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報告,按要求報送州發改委。

    (四)規劃草案編制階段(__年1月-__年3月)

    制定__“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部署“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各專項規劃編制小組根據前期重大課題研究成果和基本思路,理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改革思路,形成各專項規劃框架,編制各專項規劃草案和征求意見稿,并按要求報送省人社廳、州發改委審核。

    (五)規劃編制完成階段(__年4月-__年10月)

    通過多種形式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和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組織有部門及專家進行論證和評審。對各專項規劃草案作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十三五”各專項規劃送審稿,按要求報送省人社廳、州政府審定批復。

    第4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關鍵詞】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

    一、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背景介紹

    隨著現代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全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各界都逐漸認識到城市規劃的重要性,且在很多城市中已經切實的將城市規劃放到首要的位置上來,以期通過良好的城市規劃來實現城市的深入發展。實踐證明,市政工程的專項規劃編制對于城市性質的定位、用地的規劃以及產業的布局都是起到了應有的指導作用的,但是在實際進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對因為現實狀況的原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這時候想要進行下一步的工程規劃或者是設計建設就會有較大的局限性,并導致市政工程的專項規劃編制中出現較多的問題。

    就是為了彌補施工工程規劃上的不足,一種新的市政工程規劃類型應運而生,也就是我們所探討的市政工程專項規劃,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對市政工程規劃進行補充和完善,以期更好的指導市政工程的規劃和建設。

    二、現行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特點與不足

    2.1 結合城市規劃目的,對工程資源進行科學論證和分析

    受到基礎資料不全面或者是規劃深度等因素的影響,某些層次的工程規劃是很難做到對市政設施進行準確定位的,這就使得排水管線的管徑和平面位置都難以確定。除此之外,如果對于市政管線和工程規劃本身缺乏深入的認識時,也是做不好工程管線與現有管線的銜接工作的。

    2.2 詳細做好規劃中的專業工程規劃

    一般來說,在進行規劃的時候是已經具備較好的用地條件和詳盡的地形圖的,這對于市政工程以及工程管線的布置都是大有裨益的,這樣一種狀況下工程規劃就能夠比較準確的預測出工程管線的實際負荷和工程施工的實際規模,并在此基礎上對各種的市政設備和市政管線進行進一步的定位,這樣一種狀況下工程規劃的可操作性就比較強,對于市政工程的專項規劃編制也就能夠給出具體而有效的指導。

    2.3 專業部門編制的行業規劃

    市政工程的專項規劃編制的實際年限和范圍與城市規劃本身往往是不一致的,加之市政設施的具置和工程管線的實際走向與城市規劃布局銜接不夠,這就很大程度上對影響到整個行業規劃進行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如果將行業規劃僅僅局限在本行業之內,與其他行業沒有較好的溝通和交流,也會使得最終的成果缺乏協調性。

    三、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3.1 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的必要性

    在實際的規劃建設中,因為沒有一套完善而系統的工程規劃指導,一般很難對工程管線和市政設施的建設進行統籌安排,這就使得很多已建的工程管線和工程設施難以發揮出其應用的功能,這一點對于工程管線而言更是如此。在進行工程管線的建設時,因為需要跟著道路建設的路線走,因此往往都是被動,就沒有協調考慮到對于周邊用地的影響,也沒有做好整體管線工程協調性的控制。

    3.2 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的特殊性

    市政工程專項規劃能夠較好的考慮到地形地貌和現場狀況,對于城市的規劃建設還是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的。除此之外,市政工程專項規劃還能夠很好的協調各項工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并相應的制定出針對性的處理方案,這對于投資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四、市政專項規劃編制問題探析

    通過長期的理論積累和實踐經驗,針對于市政專項規劃編制中的具體問題展開了討論和分析,并相應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4.1 重視現場調查工作

    進行市政專項規劃編制的過程中,做好現場的調查工作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關鍵的,這主要是因為現場狀況的掌握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市政規劃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市政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中的現場偵查和資料收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通過多途徑多手段來對市政工程現狀進行把握,相應繪制出完整且正確的工程現狀圖,只有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和途徑才能夠很好的對市政專項規劃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發現和處理。做好這樣一些工作后,就可以對工程管線進行評估,確定出哪些管線是可以廢除、哪些管線是可以保留利用的。在這樣一個變化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對于廢除的管線也給出適當的過渡階段,避免因為現狀與規劃發生脫節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程和運行。

    4.2 處理好市政專項規劃編制與城市總體規劃之間的關系

    我們在進行市政工程的專項規劃編制時,必然需要把握住進行規劃編制的大方向,也就是說,我們進行這一系列活動的前提就是要和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以及布局規劃基礎相結合,并充分考慮工程負荷預算、工程管線計算以及用地性質。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市政專項規劃編制與城市專業規劃之間的關系,這主要是因為專業規劃是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基礎和前提,而相應的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也就是城市規劃中專業規劃的深化和完善。

    4.3 配套做好道路工程規劃工作

    配套的做好道路工程規劃對于市政工程的專項規劃編制而言同樣非常重要,道路工程規劃是進行工程專項規劃的大前提,且城市道路本身也是市政工程管線的重要載體,這也就意味著,道路工程規劃的合理與否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專項規劃的合理性,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工程管線能否在施工的過程中完成準確進行定位和完善空間布局。在確定城市道路的標高、坡度等相關參數時,除了要遵守道路建設方面的要求外,還應當充分考慮道路防洪排澇等方面的問題。

    4.4 因地制宜的進行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

    在進行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受同樣要做到因地制宜和量力而行,在城市還不具備對所有市政工程進行綜合規劃的能力時,就需要考慮城市本身對于各項工程實際需求的迫切程度來進行抉擇,選擇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或者是多項來加以編制,剩下的則可以后續進行。根據長期的施工實踐來看,一般情況下是優先編制道路及排水工程的規劃,這主要是考慮到排水管線是重力流,其對于道路或者是場地的要求相對比較高,且在進行規劃布置的時候又布置在其他管線的下方,這也就意味著其對于其他管線的安排和布置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很多城市中,都是因為排水系統的不完善以及排水系統與道路銜接上的不完善導致了多種不良狀況的頻繁發生,我們在后續的建設過程中就一定要注意避免這樣一種狀況的發生。

    4.5 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實際上我們在這里主要強調的是電信行業管線敷設的問題,這一點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影響是非常大的,現在的社會背景下電信行業發展的非常迅速,雖然說這樣一個行業的建設和發展與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本質上沒有太大的直接聯系,但需要注意到的就是它們在管線的敷設上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其光纖環路和路由基本一致,這也就是說,如果不對這樣一種敷設進行統一的管理,就很容易出現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狀況的發生,對于城市規劃建設本身來說也是不小的難題。面對這樣一種狀況,最為直觀和理想的方法就是設置電信共同管溝,這也就是說,通過對于工程管網的優化和路由的選擇來將所有的電信管道都集中到一個管溝中去,即實現了我們所希望的優化利用,也便于電信管網后續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五、結語:

    本文在簡要介紹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背景的基礎上,對其特點、重要性和特殊性展開了分析,并著重闡述了市政工程專項規劃編制中的具體問題及其相應的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更新規劃理念,突出規劃重點,改進規劃方法,促進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主要任務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間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對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著重在以下幾個層面展開:

    (一)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充分吸收20*年以來省、市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研究成果,重點加強對“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城鄉區域、科教文化、改革開放、人民生活、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重大問題開展前瞻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重大問題目錄由市發改委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確定,以招標和委托方式組織開展研究。

    (二)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是總體性、綱領性的規劃,在各類規劃中處于“龍頭”地位,是編制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制定各項經濟發展措施和年度規劃的依據。市“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審議批準。起草工作由市發改委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參與。

    進度安排分四個工作階段: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和研究階段(2009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編制“十二五”規劃工作方案,對規劃工作進行動員部署,開展重大課題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總體規劃執行情況的分析評估工作。

    第二階段:基本思路研究階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確定我市“十二五”總體規劃思路以及各個專項規劃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門對規劃基本思路的意見和建議,并組織專家對基本思路進行論證。聽取市人大財經委和市政協專門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后報市政府審定。

    第三階段:綱要基本框架、專項規劃草案研究起草階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據市政府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規劃綱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就發展戰略、宏觀管理目標、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和對策措施等,與市直有關部門銜接。

    第四階段: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完善、審議階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工作,組織專家開展咨詢論證,經市政府審定后,提交人大審議批準。

    (三)編制重點專項規劃。重點專項規劃是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特定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是規劃綱要在特定領域的延伸和細化,是指導該領域發展、決定該領域重點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資的依據。重點專項規劃由市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確定,市直有關部門牽頭負責起草,報市政府審定。

    具體分工及階段:2009年7月至12月底前,市發改委在廣泛征求市直各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確定我市“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題目及牽頭部門和參與單位。各牽頭部門和參與單位組成“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專題組,提出工作方案和規劃草案的編制提綱。2010年6月底前,各重點專項規劃專題組完成重點專項規劃框架性草案,并報送市發改委。市發改委就重點專項規劃草案中的重大問題,會同市直有關部門、有關縣(市)區政府進行銜接協調。2010年12月底前,各重點專項規劃專題組對重點專項規劃草案作進一步論證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審稿,由市發改委會同市直有關部門上報市政府審定。

    (四)編制區域發展規劃。區域發展規劃是規劃綱要在特定經濟區的細化和落實。區域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是把經濟中心、產業聚集區、基礎設施以及限制開發區等落實到具體的地域空間,是編制縣(市)區規劃、城市規劃和其它規劃的重要依據。要根據省“經濟區”區域規劃,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我市的區域發展規劃。具體工作包括:進一步完善*市生態功能區建設規劃、*市“*-愛輝-遜克”礦業經濟區開發建設規劃、*沿邊開放帶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市“*-五大連池-北安”南三縣農業產業綜合開發規劃、“五大連池-孫吳-*界江”黃金特色旅游開發規劃、*市園區(工業園區、物流園區、對俄貿易加工園區)“十二五”建設規劃。由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修編起草。

    (五)編制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由各地提出,同級人大審議批準。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并與市重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各地“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應盡可能與市“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在“十二五”規劃綱要經本級政府審定前,就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支柱產業、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布局、重要的資源開發項目以及其它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規劃內容,與市發改委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進行銜接。各地規劃綱要經同級人大審議批準后,送市發改委備案。

    三、編制要求

    (一)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評估。各地、各部門要對本地、本部門“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全面總結成功經驗,找準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為編制“十二五”規劃提供依據;同時,認真總結“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經驗,改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

    (二)突出規劃重點。科學界定規劃編制領域,把規劃重點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職責的基礎設施、重要資源、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這些領域必須編制規劃,且要做深做實,增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實成為政府審核項目、安排投資的依據,為企業決策、引導社會投資方向提供參考。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認真分析“十二五”期間面臨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圍繞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區域以及重點項目等,研究提出解決問題思路和對策措施。對一般性競爭領域,政府規劃的內容主要是規范市場秩序,制定政策導向,以促進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強重點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點項目是落實規劃建設任務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規劃的重要支撐。在以政府為主體的規劃中,重點項目主要是指應由政府配置資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環保、生態、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設項目,也包括一些應由政府協調建設、不直接參與投資的支柱產業大型項目。要盡早啟動新建項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關系全局、意義深遠、帶動作用強、政府組織實施的重點項目,明確“十二五”期間需要建設的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項目,并做好論證工作,為做深做實專項規劃打好基礎。

    (四)加強規劃間的相互銜接。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是保障規劃科學性、有效性的必要環節。銜接協調的內容包括:宏觀調控重要指標、支柱產業、基礎設施、重要資源開發以及關系全局的重點項目布局和主要對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規劃體系內總體規劃綱要與重點專項規劃、區域發展規劃、各地規劃綱要銜接,避免沖突,保證規劃思路的統一和規劃的可行性;盡量使本市規劃和省、國家各類規劃相銜接,充分體現國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發展尤其是重點項目建設獲得國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強規劃的全局性,加強部門間分工合作,防止規劃部門化,形成規劃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上的合力;做好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空間規劃銜接,把各項發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實處。

    (五)增強規劃編制民主性和科學性。加強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集思廣益,增強規劃工作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政府決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認真做好規劃編制的基礎調查、信息搜集、課題研究、項目論證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談會、協調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有關方面意見,特別要注意傾聽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和建議。在規劃編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規范化的民主制度、銜接制度、論證制度、公布制度、評估制度等。要改進規劃評估論證方法,除本部門、本系統專家參與評估論證外,還要注重吸收相關部門專家參加評估論證。

    四、保障措施

    第6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和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以下稱綜合性規劃),以及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以下稱專項規劃),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第三條對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應當遵循客觀、公開、公正的原則。

    第四條國家建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共享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對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所需資料實行信息共享。

    第五條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所需的費用應當按照預算管理的規定納入財政預算,嚴格支出管理,接受審計監督。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或者對規劃實施過程中產生的重大不良環境影響,有權向規劃審批機關、規劃編制機關或者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當依法調查處理。

    第二章評價

    第七條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對規劃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八條對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應當分析、預測和評估以下內容:

    (一)規劃實施可能對相關區域、流域、海域生態系統產生的整體影響;

    (二)規劃實施可能對環境和人群健康產生的長遠影響;

    (三)規劃實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以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

    第九條對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標準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和技術規范。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制定,并抄送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編制綜合性規劃,應當根據規劃實施后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

    編制專項規劃,應當在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

    本條第二款所稱指導性規劃是指以發展戰略為主要內容的專項規劃。

    第十一條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規劃實施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主要包括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分析、不良環境影響的分析和預測以及與相關規劃的環境協調性分析。

    (二)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政策、管理或者技術等措施。

    環境影響報告書除包括上述內容外,還應當包括環境影響評價結論。主要包括規劃草案的環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規劃草案的調整建議。

    第十二條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規劃編制機關編制或者組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機構編制。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質量負責。

    第十三條規劃編制機關對可能造成不良環境影響并直接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專項規劃,應當在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采取調查問卷、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形式,公開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對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意見。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與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有重大分歧的,規劃編制機關應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等形式進一步論證。

    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在報送審查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附具對公眾意見采納與不采納情況及其理由的說明。

    第十四條對已經批準的規劃在實施范圍、適用期限、規模、結構和布局等方面進行重大調整或者修訂的,規劃編制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重新或者補充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第三章審查

    第十五條規劃編制機關在報送審批綜合性規劃草案和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作為規劃草案的組成部分一并報送規劃審批機關。未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的,規劃審批機關應當要求其補充;未補充的,規劃審批機關不予審批。

    第十六條規劃編制機關在報送審批專項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一并附送規劃審批機關審查;未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規劃審批機關應當要求其補充;未補充的,規劃審批機關不予審批。

    第十七條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的專項規劃,在審批前由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召集有關部門代表和專家組成審查小組,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審查小組應當提交書面審查意見。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的專項規劃,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審查小組的專家應當從依法設立的專家庫內相關專業的專家名單中隨機抽取。但是,參與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的專家,不得作為該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小組的成員。

    審查小組中專家人數不得少于審查小組總人數的二分之一;少于二分之一的,審查小組的審查意見無效。

    第十九條審查小組的成員應當客觀、公正、獨立地對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書面審查意見,規劃審批機關、規劃編制機關、審查小組的召集部門不得干預。

    審查意見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基礎資料、數據的真實性;

    (二)評價方法的適當性;

    (三)環境影響分析、預測和評估的可靠性;

    (四)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公眾意見采納與不采納情況及其理由的說明的合理性;

    (六)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科學性。

    審查意見應當經審查小組四分之三以上成員簽字同意。審查小組成員有不同意見的,應當如實記錄和反映。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查小組應當提出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修改并重新審查的意見:

    (一)基礎資料、數據失實的;

    (二)評價方法選擇不當的;

    (三)對不良環境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不準確、不深入,需要進一步論證的;

    (四)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存在嚴重缺陷的;

    (五)環境影響評價結論不明確、不合理或者錯誤的;

    (六)未附具對公眾意見采納與不采納情況及其理由的說明,或者不采納公眾意見的理由明顯不合理的;

    (七)內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遺漏的。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查小組應當提出不予通過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意見:

    (一)依據現有知識水平和技術條件,對規劃實施可能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的程度或者范圍不能作出科學判斷的;

    (二)規劃實施可能造成重大不良環境影響,并且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或者減輕對策和措施的。

    第二十二條規劃審批機關在審批專項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以及審查意見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規劃審批機關對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以及審查意見不予采納的,應當逐項就不予采納的理由作出書面說明,并存檔備查。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可以申請查閱;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已經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包含具體建設項目的,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應當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可以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分析論證情況予以簡化。

    第四章跟蹤評價

    第二十四條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后,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及時組織規劃環境影響的跟蹤評價,將評價結果報告規劃審批機關,并通報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

    第二十五條規劃環境影響的跟蹤評價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規劃實施后實際產生的環境影響與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預測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之間的比較分析和評估;

    (二)規劃實施中所采取的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有效性的分析和評估;

    (三)公眾對規劃實施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的意見;

    (四)跟蹤評價的結論。

    第二十六條規劃編制機關對規劃環境影響進行跟蹤評價,應當采取調查問卷、現場走訪、座談會等形式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第二十七條規劃實施過程中產生重大不良環境影響的,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向規劃審批機關報告,并通報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

    第二十八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現規劃實施過程中產生重大不良環境影響的,應當及時進行核查。經核查屬實的,向規劃審批機關提出采取改進措施或者修訂規劃的建議。

    第二十九條規劃審批機關在接到規劃編制機關的報告或者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建議后,應當及時組織論證,并根據論證結果采取改進措施或者對規劃進行修訂。

    第三十條規劃實施區域的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總量控制指標的,應當暫停審批該規劃實施區域內新增該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一條規劃編制機關在組織環境影響評價時弄虛作假或者有失職行為,造成環境影響評價嚴重失實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二條規劃審批機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對依法應當編寫而未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的綜合性規劃草案和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草案,予以批準的;

    (二)對依法應當附送而未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專項規劃草案,或者對環境影響報告書未經審查小組審查的專項規劃草案,予以批準的。

    第三十三條審查小組的召集部門在組織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時弄虛作假或者,造成環境影響評價嚴重失實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7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關鍵詞:城市道路工程;總體規劃;土地利用;互動關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and price is rising, the land use of the growing tension, urban road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land use of the more complex. Previous city road engineering special planning and the urban master planning of land use planning disconnected from the long-term, cause of negative consequences gradually emerges. This paper use urban road engineering special planning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to both of them for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engineering; Overall planning; Land us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中圖分類號:U412.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互動關系分析

    城市總體規劃從多層次多方面對城市的發展進行預判和研究,在空間上主要落實在城市的土地利用規劃,因此對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研究實質上是對城市道路與土地利用的研究。

    1.1 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二者概念的關系探討

    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兩者之間的基本關系是一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循環作用與相互反饋關系。首先,城市道路系統的實際運行水平會對城市空間結構及城市的規模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到城市土地利用狀況,特別是城市交通可達性對城市商業、文化、教育等公共設施的空間分布具有決定作用。其次,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決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從宏觀上規定了城市道路系統的結構與基礎,不同的城市的空間格局及土地利用狀況要求有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道路格局與之相適應。

    同時,城市居民出行與土地利用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作用關系,居民出行的空間分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功能分區、土地利用格局的特征,因此,在規劃設計中應該從居民出行的角度對城市道路發展、土地利用布局提出了建議。

    1.2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二者空間布局的關系探討

    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在空間上是相輔相成、互為基礎的。城市土地利用結構是道路系統布局的前提,同時城市道路系統布局引導城市土地利用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影響到土地利用空間結構的變化及城市遠期發展方向。自19世紀以來,交通工具及交通技術的多次創新帶來相應城市土地利用空間形態的演變,可以看出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

    1.3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二者規劃關系的探討

    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都對指導城市未來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道路工程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有很大的共生性,兩者必須緊密結合、相互協調,應在不同層次上取得密切配合與協調,促進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一體化。

    2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目的和原則

    2.1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基礎

    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的編制應通過現狀調查、數據資料收集等對現狀道路網結構進行分析,并對路網密度、路網級配、道路斷面形式、交通設施等進行研究,再對城市的道路工程進行系統規劃,從而保障規劃方案的科學性與客觀性。

    2.2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目的

    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的規劃范圍及年限應與城市總體規劃保持一致。其編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點:

    (1)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確保總體規劃的具體實施,使城市道路建設與城市發展目標相一致;

    (2)配合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合理確定城市道路的預留用地;

    (3)協調好道路用地和城市其他用地之間的關系,為城市道路的規劃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4)為市政管線專項規劃提供基礎支撐。

    2.3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原則

    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的相關要求;符合現行的有關規范、規定等技術標準;并可持續性原則,即與現狀道路、在建道路合理銜接;整體性原則,即兼顧線路的整體性及局部路段的特殊性;實用性原則,即滿通、工程管線的要求;可行性原則,即規劃成果在經濟、技術上要合理,可操作性強;美觀性原則,即注意道路的功能定位及周邊環境,盡量達到功能與景觀相協調。

    3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的內容

    3.1路網結構規劃

    (1)對外交通規劃: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各級公路的走向及與城市內部道路的銜接,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等的對外交通設施的布點。

    (2)城市道路等級:確定城市道路網的形式與結構、道路級別構成與各級道路布局,一般城市道路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級。

    3.2道路平面規劃

    (1)道路紅線寬度設計:對城市各條道路的紅線寬度、機動車道條數提出了控制要求。考慮到目前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紅線寬度的設計可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的要求上適當進一步提高標準。

    (2)設計行車速度:對城市各條道路的機動車行駛速度提出控制要求,通過控制速度既能保持城市道路好的交通秩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又可作為指導道路設計與交通各項管控的依據。

    (3)道路定位:確定道路交叉口坐標、圓曲線坐標、半徑等,對道路進行定點定位。

    3.3道路豎向規劃

    落實新建道路、擬建道路的豎向標高,依據現有地面高程確定道路設計高程,并確定每條道路的坡度和坡向。

    3.4道路功能規劃

    依據已確定的城市道路等級,對各等級道路的功能進行確定,以便于根據其承擔的功能確定合理的斷面形式。城市道路按功能分類主要有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綜合性主干道、交通性次干道,生活性次干道、綜合性次干道、支路等。道路的功能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結合最為緊密,臨道路的土地利用性質直接決定了道路的功能,道路性質一旦確定,也必然對兩側地塊臨街建設提出控制要求。例如,交通性主干道以城市各組團的快速對外疏散為主要功能,一旦確定交通性主干道的道路功能,就必然對兩側地塊提出控制:不宜作為地塊主要出入方向,禁止路內停車。

    3.5道路橫斷面規劃

    根據道路等級、道路功能確定各條道路橫斷面的形式。道路橫斷面的布局為合理組織行人交通、非機動車交通等創造條件;規劃盡量保留道路中間及兩側樹木綠化,改善人行和非機動車交通環境。

    3.6交叉口規劃

    明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形式,并對異形路口、與鐵路交叉路口等提出控制要求,特別路口可做方案設計;對主要平面交叉口提出渠化設計要求,包含交叉口進口道寬度、進口道展寬段、轉彎半徑、拓寬車道等要素控制。交叉口規劃可以通過圖示對主干與主干、次干與次干、主干與支路交叉口等典型路口進行渠化設計示意。交叉口渠化后的道路控制紅線,應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確定。

    3.7停車設施規劃

    停車設施規劃是道路設施規劃的最重要內容。停車設施規劃應充分考慮城市結構、土地利用規劃、交通需求預測及城市停車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停車配建分區,并針對不同分區制定差異化的停車發展政策和目標。

    機動車停車設施規劃應合理確定社會停車場的布點及規模。為增加停車場控制的靈活性,可采用剛性和彈性相結合的方式對機動車停車場進行控制,剛性布局即規劃嚴格確定停車設施的位置、規模、形式等,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半剛性布局即確定地塊內總的泊位供應量,但停車設施的具置、形式尚未確切落實,可根據地塊的開發性質進行設計,但必須保證社會停車位的供應量。此外,還應考慮劃定路內停車的道路路段,提出建筑物配建停車場指標。

    3.8道路設施規劃

    對公共交通停靠站、慢行交通設施的形式及設計要點提出控制要求。

    4結束語

    目前,我國多數城市在道路工程的深化設計及實施的過程中,總是會面臨著與城市總體規劃不一致的問題。筆者建議將城市道路工程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與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同期進行,以便于更好的指導下層次的規劃編制,例如道路施工圖、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也有利于規劃管理部門實施操作。

    【參考文獻】:

    [1]《集約化的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發展模式研究》孫玉;同濟大學出版社

    第8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十四五規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那么發展和改革局“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情況匯報怎么寫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情況匯報

    各位領導:

    根據本次座談交流會議程安排,現將縣發展改革局牽頭的珙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開展情況做如下匯報。

    一、傳達貫徹會議精神,籌備啟動編制工作

    根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做好全省“十四五”規劃前期工作的通知》(川發改規劃〔2019〕227號)文件和市發改委工作安排,縣政府于2019年8月20日及時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部署會和省、市安排的前期工作配合落實會議,正式啟動珙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二、落實意見征求征集,確定規劃編制單位

    根據縣政府安排,縣發改局立即啟動規劃編制的前期重大課題和行業規劃意見征求征集工作,向全縣各部門、縣級領導干部征集征求意見。及時召開班子會,確定規劃編制單位。

    三、確定編制內容,印發規劃編制實施方案

    參考全市規劃編制前期重大課題和專項規劃內容,在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內容已全面確認,縣人民政府已于2019年10月10日印發了珙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實施方案。方案別明確了本次珙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為副組長,縣委、縣政府政策研究中心(室)、全縣主要經濟指標部門和重點行業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本次規劃編制工作的領導。同時,根據規劃編制工作的實際需要,可從相關部門抽調專人組成編制工作專班,落實“十四五”規劃編制協調服務工作,從組織機構上保障了工作的開展。

    四、珙縣“十四五”規劃重大前期課題和專項規劃情況

    本次規劃,縣政府確定了12個重大前期課題和19個專項規劃。重大前期課題涵蓋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產業轉型發展和結構調整思路研究,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和通道經濟發展研究,重大項目謀劃包裝、高效推進研究,深化區域合作、協調聯動發展機制研究,縣域副中心建設研究,人才發展規劃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研究,城鄉生態環境保護課題研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課題研究等方面;專項規劃包括:能源資源開發與利用,農業農村產業發展,生態宜居建設,工業發展,服務業發展,信息化發展,科技發展,文化旅游發展,水利發展,林竹業發展,新型城鎮化發展,綜合交通發展,國土空間,生態環境保護,應急體系建設,養老服務業發展。

    12個重大前期課題計劃采取分類打包方式,以競爭性磋商或直接委托等方式招標落實,目前,具體招標方案正在起草中。計劃在2019年底前重大前期課題拿出成果,指導“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同步在2019年年底形成。2020年,將全面鋪開“十四五”規劃編制,2021年兩會時印發。19個專項規劃,在縣“十四五”規劃印發后一年內完成編制印發。

    五、存在問題

    從前期的重大課題和專項規劃意見征集情況看,存在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

    第9篇:專項規劃內容范文

    關鍵詞:城市工程系統規劃;教學改革;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8-0104-02

    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城鄉規劃專業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逐漸得到重視,城鄉規劃專業人才主要分為人文地理類和工程應用類,我校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五年)培養目標是以應用型人才為主,設置的課程以建筑設計及規劃設計類課程為主。“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是一門知識面廣、工程應用性強,具有課程內容專業跨度大的特點,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給水工程、排水工程、電力工程、熱力工程、燃氣工程、通信工程、防災及環衛等工程規劃。城市工程規劃應用在不同規劃層面(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中,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內容,是保障城市生活、生產的基本條件,在城市發展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據城鄉規劃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以我校五年制城鄉規劃專業教學大綱及培養目標為指導,在我校城鄉規劃專業2017級培養計劃重新修訂前提下,依托城鄉規劃專業課程綜合改革對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一、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是城鄉規劃專業核心課之一,是我校城鄉規劃專業本科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該課程內容屬于城鄉規劃專業的專項規劃部分。“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開設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掌握城市工程系統中的各R倒婊,為后續的城鄉規劃設計中的專項規劃奠定基礎。“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教學基本內容是講述六大管線工程規劃(給水、排水、電力、通信、燃氣、供熱)及城市防災、環衛工程規劃,因此該門課程具有專業方向多、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本課程有較系統的認識,通過學習掌握工程系統規劃中三大主體內容,即各專項工程規劃設計容量規模、各專項工程設施布局規劃及六大管線敷設規劃,并且能將工程規劃內容運用到不同規劃層面的規劃設計中。“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聯系不夠緊密。我校城鄉規劃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重點是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具有實踐應用能力,而該課程在教學中存在學生對工程規劃分析實踐應用能力缺乏的問題,在教學中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我校“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在大三開設,前期學習的相關課程有城市規劃概論、城市規劃原理,后期開設的相關課程主要有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修建性詳細規劃等課程,該課程是學生較早學習的專業方向課,學時為56課時。我校針對目前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比較分散、課程設置的學期聯系不緊密問題,進行了2017級城鄉規劃專業教學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及教學計劃調節工作。在此次教學計劃調整中,將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時數進行調整,由原來56學時的理論教學課程,調整為理論教學40學時,實踐教學16學時,在總學時、總學分未變的前提下,壓縮理論教學學時為實踐教學學時,提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二、理論教學改革

    1.教學內容優化。由于“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的內容跨專業方向多,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的掌握有一定難度。在教學改革中,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的理論教學內容優化應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該課程自身的內容體系建立,另一方面是該課程在城鄉規劃課程群體系建設中內容體系構建。在課程的教學內容優化中要與其他課程進行協調,注重與前導課程、后續課程的銜接,明確課程主干內容,將基礎理論的講授與規劃設計實踐培養相結合,在授課過程中增加規劃案例講解,貫穿“從理論到實踐”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工程規劃應用能力。“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內容講授中需對各專項規劃內容結合城市規劃的層面進行知識點分類整理,不僅僅是進行分專業講授,即需要結合總體規劃層面和詳細規劃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進行工程規劃課程內容優化,有利于學生在城鄉規劃中對專業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同時隨著城市發展建設,在工程規劃方面出現了新的理論及應用知識內容,如針對我國城市內澇現象和排水問題,2014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指導我國城鎮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住建部2016年3月印發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將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納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中,且規定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可與城市總體規劃同步編制,也可單獨編制。學生還應對工程規劃的發展趨勢及理論應用進行了解、學習和掌握,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學中,應結合國家工程規劃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規范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完善與更新。

    2.教學案例與素材庫建設。“城市工程系統規劃”是一門工程應用性的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學生在學習后能將各種工程(如城市給水、城市排水、城市供電等專業)運用到城市規劃專業中,而不僅僅是研究不同的工程專業內容。因此在課程講授過程中需要有豐富的教學案例及素材庫進行支撐,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案例與素材庫的建設應結合工程規劃的專業及城鄉規劃特色構建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各種專業工程量的預測;第二部分為地上可見的各種工程設施布局規劃;第三部分為地下不可見的各種工程管線規劃設計。通過案例庫和素材庫的建設,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并進行跨學科專業內容整合優化。

    三、實踐教學改革

    城鄉規劃專業“城市工程系統規劃”實踐環節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能否勝任不同規劃層面的專項規劃工作的意義重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適應日益發展的城鄉規劃專業需求,因此應在教學中開展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部分完成是通過采取設計類課程、工程案例及項目驅動“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實踐機會與能力。以課程設計為基礎、以工程案例為手段、以項目驅動為切入口,在課程群內形成教師團隊與學生團隊相結合的模式,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及輔導。培養學生相互溝通與協作、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工程規劃應用實踐能力。

    四、教學模式與考核方式改革

    1.教學模式改革。為了提高學生工程規劃應用實踐能力,進行了研究性教學模式探索,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結合城鄉規劃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專項規劃設計應用,將學生獨立學習與團體創新結合,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和精神,同時提供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互動學習的途徑。

    2.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是檢查學生對課程學習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徑,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傳統的考核(期末考試)形式單一,對于工程實踐應用性強的“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學習內容的考核僅用單一的試卷形式存在缺陷。在考核方式改革過程中,探索了由傳統的終結性考核評價(期末考試)向形成性評價(50%)與終結性評價(50%)考核的轉變,其中形成性評價包括平時作業(10%)、平時考勤(10%)、課后小組實踐調研(20%)、課后小組實踐設計(10%)。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調動了學生對該門課程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考核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的綜合能力。

    五、結語

    “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教學改革結合課程教學計劃及城鄉規劃專業培養方案修改,結合課程自身特點和城鄉規劃專業培養人才的需求進行探索。在教學改革中,理論教學改革應積極采用信息技術,以我校的信息化教學為突破口,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方法,加大教學改革的手段,實現城市工程系統規劃教學改革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實踐教學改革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變單一的課堂教授方式,增加團隊的實踐教學,創新教學模式,為城鄉規劃專業培B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洪偉.關于《城市工程系統規劃》課程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04):26-27.

    [2]夏宏嘉,姜云.城市工程系統規劃動態深化式教學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3,(19):228-230.

    [3]李妙伶.市政工程規劃與設計課程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8):182-183.

    [4]白云,鄭藝鴻,張遠兵,謝晶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廣東化工,2016,(02):148.

    [5]郭炎,唐鑫磊.城鄉規劃轉型背景下的教學改革應對[J].教育現代化,2016,(33):88-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免费特级黄毛片在线成人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欧美精品成人久久91|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69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