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

    第1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教學組長;教學管理

    手術室是集診斷、治療、搶救于一體的重要技術部門,也是外科教學的重要基地之一[1]。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本市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教學醫院,本部和分院共有83個手術間,分別分布在7個樓層,2014年手術量達到89176臺,手術室護理人員激增至209人,每年完成各類教學任務約500人次,且呈逐年上升趨勢[1]。由于人員眾多且分散,難以集中進行教學活動,導致操作標準難以統一、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如何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這對教學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以上問題,在教學護士長以及專職教學老師之外,設置區域教學組長,負責區域教學組織及實施,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區域教學組長的設置

    1.1篩選標準

    具備手術室工齡5年以上,護師及以上職稱,政治立場堅定,專業技術精湛,能熟練使用教學工具,熟悉教學計劃及目標,帶教意識、創新意識及服務意識強,有較好的溝通和學習能力[2]。

    1.2篩選方法

    在教學護士長以及專職教學老師之外,以樓層為單位設置區域教學組長。好的帶教老師是提供臨床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區域教學組長的專業素養與臨床教學質量密切相關[3]。因此,需由護士長及各手術區域護理人員共同參與,方法采取個人申請及科室推薦,擇優錄取,嚴格選拔綜合素質優秀的護理人才作為區域教學組長。

    1.3區域教學組長工作職責

    在護理部的總指揮下,在教學護士長及專職教學老師的指導下,按照“三基三嚴”[4]要求進行教學活動的計劃、組織、實施。定期組織護理查房、操作示范及專題講座。夯實基礎知識與技能,鞏固專科理論與業務能力。協助科室進行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落實本區域內不同層次人員的具體教學任務。確保教學任務按時、有效開展。根據區域專科特點,結合臨床實際要求,制定本區域的專科組教學計劃,及時開展與護理相關的新業務、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學習并做好記錄,務必體現總體教學框架下的專科特色教學。接待參加專業輪轉的本院護士,進行輪轉前評估和輪轉后考核,關注輪轉期間的學習狀態和進度,確保專業輪轉效果。接待外來學員,開展不同層次學員的教學活動,加強教學質量的檢查,完成學員培訓資料的填寫。收集各項教學反饋并向管理者匯報,及時總結和調整教學計劃,促進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發掘區域內的教學人才,吸納入科室教學團隊。從小范圍的區域內護理查房或讀書報告,到大范圍的全科晨讀或專題講座,有意識地進行階梯式教學能力培養,擴大教學隊伍,提高團隊教學能力。

    2區域教學組長設置目的

    2.1高質量完成各類教學任務

    手術室的教學任務不僅是本科室多名護士的在職教育,還包括來自10個學校的實習護士、每年兩批次的規范化培訓學員、專科護士和進修護士的繼續教育。且教學對象在逐年增多。每年如此多層次如此大批量的教學任務,教學護士長及專職教學老師承受著較大的教學壓力。區域教學組長是三級教學梯隊的末端,是護理教學活動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力量。不僅可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亦能分散教學壓力。

    2.2完善教學體系

    區域教學組長是專職教學老師的下級分支,擴大了教學管理團隊,也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連續性和動態性。由教學護士長、專職教學老師及區域教學組長組成的手術室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使臨床護理教學組織管理體系和教學管理制度更健全,教學過程監督機制更科學合理[5]。在大型綜合醫院手術室教學管理中,施行層級管理控制,明確分工、統分結合,既能宏觀管理,又可微觀教學調控[6]。2.3達到總體教學框架下的專科特色教學手術室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護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如何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快速、穩妥的帶教出基礎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實用型手術護理專業技術人才是手術室教學管理者面臨的關鍵問題。臨床護理帶教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環節[7]。區域教學組長在完成科室總體教學任務的同時,可根據區域內專業組實際情況及專業發展方向靈活的增加專業性學習培訓,即在不放松基礎教學的情況下強化專科教學,利于專科業務的深入發展和創新。近年來,我科室收到來自患者的3面錦旗,6人獲得院內先進個人榮譽稱號,70人獲得四川省專科護士證書。

    3體會

    3.1區域教學組長的設置是大型醫院手術室教學管理的科學模式

    區域教學組長與專職教學老師不同,專職教學老師為脫產進行教學,一方面因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而難以保持對專業學習的持續性,一方面因脫離臨床可能導致某些業務生疏[8]。而區域教學組長則長期在區域內參與一線護理工作,能融入到具體教學對象中,從而能認清教學形式及實際任務,更好的把握教學動態、落實教學效果,起到連接教學與臨床的作用。因此,區域教學組長的設置不僅利于教學工作的具體落實,又符合科學發展需求。

    3.2區域教學組長設置有利于護士的專業化發展

    護理發展趨勢是強調整體觀念綜合護理和精細分工專職專護,這是向高級階段發展的標志[9]。隨著新技術涌現,手術室護理由一般護理向專科護理發展,而新技術和新業務的培訓需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從而使護理工作高度專業化[6]。區域教學組長的設置,既能響應科室教學工作統一組織和安排,保證總體教學計劃有效實施,又能強化專業板塊知識的學習培訓,不斷更新區域內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保持學習實用性和先進性,提高業務水平,滿足臨床需求,促進護士在掌握基礎理論與技能的前提下穩步、快速的向專業化發展。

    3.3區域教學組長設置有利于減輕教學壓力,提高教學質量

    現在的護理教學對象具有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個性突出等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對帶教老師的期望值較高[8]。手術室護理是一門具有很強知識性和實踐性的專業學科。大型綜合性醫院手術室專業細化,本院手術室分9個專業組,且每個專業組還分2~3個亞專業組。此種背景下,任何帶教老師都具有手術專業局限性的問題,且手術室教學對象及教學層次頗多,教學任務繁重,專職教學管理者在全面教學過程中更是承擔著多學科綜合學習的巨大壓力。區域教學組長的設置將大部分教學任務從教學管理者手中分散開來,落實到區域的小范圍內,更有利于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層次教學,并能從中發現和收集教學問題,及時總結和調整,使護理隊伍階段性穩步發展,促使護理隊伍健康成長。因此,區域教學組長不但有效地緩解了教學壓力,也為提高教學質量作出了較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暢,蘭大華.新形勢下臨床護理教學組長應具備的素養.中國醫藥導刊,2013,15(S):383-384.

    2趙毅,朱玲玲,畢越英.臨床護理教學組長競選及教學管理實踐.護理管理雜志,2010,10(3):213-214.

    3高虹.由“三基三嚴”探究醫院臨床醫學工程內涵建設.中國醫療設備,2012,27(11):123-124.

    4趙香鳳.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代臨床護理,2011,10(7):61-62.

    5徐淑娟,孫建荷.教學團隊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作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6):4490-4491.

    6朱加敏,任愛玲,薛曉英.臨床護理帶教模式、方法現狀與展望.齊魯護理雜志,2012,18(6):41-43.

    7楊小蓉,黃文霞,安晶晶,等.手術室專職教師教學壓力因素及應當策略.現代預防醫學,2012,39(5):1327-1330.

    第2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帶教;問題;對策

    1問題分析

    首先,理論與實際出現脫節。護生學校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書本部分知識與臨床實際脫節,無法有效聯系理論與實際,對實際工作缺乏相應的感性認識,無法將從學校所學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另外,手術室護理屬于專業性極強的工作,例如某些貴重儀器、先進設備,護生無法短時間掌握使用技巧。

    其次,責任心低、缺乏崗位感。處于實習期間的護生,在實際手術臺前,往往表現出束手無策,對于無菌技術操作、教師存在茫然。少許護生因缺乏相應的崗位責任感,對于基礎護理不夠重視,遭到挫折時怨天尤人,未秉承無私奉獻的原則工作。

    第三,技術不過關。由于護生接觸手術室時間較短,對環境處于陌生狀態,未全面掌握有關護理知識,無菌技術操作方面內容掌握不夠牢固。在實際的手術時,口頭表述極為準確,實際中卻無法運用,甚至出現無序操作。因怕出錯、緊張、怕受到批評等心理壓力,而不敢動手進行護理操作,致使臨床實踐經驗缺失,學習護理技術較慢,降低護生實習的有效性、積極性,增加帶教工作難度。

    第四,護生心理壓力過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因手術室護理屬于一種相對封閉狀態,工作性質、設施與病房不同,護生進入手術室后,極易出現恐懼感。其二,因對手術室的陌生感,導致護生實習壓力較大,情緒較為緊張,尤其是手術室護理操作極為嚴格,在短時間內無法掌握過多的實習內容,護生極易失去興趣、信息。

    第五,溝通能力差。因許多護生為家庭獨生子女,備受父母寵愛,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工作無主動性,同患者、教師間無法進行良好的溝通。少許護生因年齡與心理成熟不相符,無法主動與老師、患者進行交流,難以尋找護理交流的切除點,在手術配合時,無法與醫生進行默契溝通。特別是大部分護生學歷較高,面對中等學歷教師,不愿放低姿態進行學習,導致師生關系不融洽。

    第六,自我防護意識較低,無菌觀念較差。手術室護理工作對于無菌要求極為嚴格,老師雖向護生向講解了污染區、清潔區域無菌區概念,然而在實際中仍存在無菌區域操作的跨越,無法有機結合理論和事件。另外,手術室在工作運行過程中,接觸到特殊性患者血液、臟器標本與分泌物的幾率較大,極易導致病毒播散與原微生物播散。手術室所使用的化學消毒劑、紫外線,可損傷人體,護生的自我防護能力降低。

    2帶教對策

    首先,規范帶教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成立帶教小組,構建分級帶教模式。確定帶教主導為護理教研室,逐次分級專科生活組、技術組教學,定期召開相關教學會議,總結與討論帶教工作成績、計劃、問題,以及改進方法。其各級帶教老師的主要職責在于,健全實習管理、帶教管理、教學管理制度。將責任落實至具體人員,將考評內容具體化、細化、量化。

    其次,確保教學質量,促進帶教老師優化配置。對于護生的帶教老師選拔,通常來源于手術室護理人員,通常選擇責任心強、經驗豐富、技術規范、工作時間長護師。通過帶教能力、技術能力、護理知識的考核,醫院下達聘用證書正式任命,保證教師的權威性。使教師隊伍具備具備高素質、強帶教能力。按照具體情況,可對護師進行調整。現代教學注重因材施教,老師知識水平存在差異,教學手段、方法也各有不同,主要體現于了解護生需求、與護生進行互動上。同時,考慮護生的個性差異,尤其是手術室醫患關系、醫護關系較為被動,為防止出現醫療糾紛,初期實習護生應由老師手把手帶教。

    第三,促進雙向互動,構建和諧關系。護理教學過程中,應該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過程,在雙向互動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決定了教學質量優劣。因此,我們選擇一對一教學,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注重實現情感目標。帶教老師通過了解護生情況,按照實綱與護生個性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對于每一項護理操作,帶教老師均進行一次講述、動作示范,指導護生掌握每一項操作,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針對每一臺手術,不影響手術基礎上,可給予護生獨立配合機會,老師則從旁協助、指導,以使護生可獨立工作。在互動教學中,應注重滲透職業道德教育,言傳身教,正面引導、教育護生,在教學過程中傳授服務理念、高尚品德。每周進行教學小結,以動態掌握護生實習成果、護生實習要求、實習意見、計劃完成情況。護生與教師雙向溝通,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

    第四,加強人文關懷,降低護生壓力。在護生實習之前,科室召開座談會,逐層進行溝通,通過上下級溝通,制定相應的實習生活計劃。生活關心護生,用實際行動營造人文氛圍。護生入室2 d內,帶教老師向護生接受手術室環境,講解有關手術室制度,使護生消除陌生、緊張等不良心理壓力。對于無菌操作,應給予積極示范,使護生了解與掌握基本操作后,再安排護生上崗,以降低護生緊張情緒。

    第五,確保實習質量,嚴格實習考評。對于確保實習質量,對于實習生的請假,除國家規定休假日外,其他事假與病假,請假一天以內護士長批準,兩天內護理部批準,三天以上由醫院科教辦批準方可,若違反則停止護生實習。護生出科前,必須書寫實習小結、個人鑒定與實習體會,并由帶教老師進行測評。通過實習綜合考評表對護生進行評價,對于得分較低者,應給予鼓勵與警示。

    總而言之,針對手術室護理帶教工作,必須及時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與經驗,以便于提高護理帶教質量,為護理工作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依貴.手術室護理帶教方法的持續質量改進探討.重慶醫學,2012,41(11):1139-1140.

    [2]胡名靜.手術室護理帶教工作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07,13(6):114.

    第3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06年5月~2007年3月在本院婦產科實習的護生共91人作為對照組。2007年5月~2008年3月在本院婦產科實習的護生共77人作為實驗組。兩組護生年齡、性別、在校學習時間、生源等基本資料差異無顯著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

    用傳統帶教模式進入實習,即護生入科后由護士長指定l臨床帶教老師,護生采取跟班制實習,帶教老師根據臨床情況進行隨機帶教。出科前進行綜合考核(專科理論考核占50%,專科操作抽考占50%)。

    1.2.2實驗組

    采用臨床護理教學路徑模式進入實習,即學生人科后,由教學組長統一進行入科介紹、實習要求與考核方法后,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安排臨床帶教老師,臨床帶教老師根據設計好的臨床護理教學路徑進行帶教。出科前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平時表現占20%,專科操作技能抽考占30%,專科理論考核占20%,護理病歷和健康教育個案占30%);并調查臨床帶教老師和實習學生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意見。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制訂:借鑒臨床路徑的思路,根據實綱要求和我院婦產科特點,以實習時間10周(4周婦科,2周產前,2周產后,2周門診)為縱軸,以實習護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教學方法為橫軸,縱橫軸交叉處是本周主要教學內容。

    1.2.2.1入科1~2d入科介紹:帶教組長帶領新人科護士參觀并介紹病區環境;主要儀器與設備、各種物品、藥品的放置與管理制度;婦檢室、人流室物品準備與管理制度;人員分組,職責與分工;疾病收治范圍;實習目標、要求,考核內容與方法。

    1.2.2.2入科3----5d跟班學習住院病人接待程序,入院評估、人院宣教、術前宣教、術后指導、出院指導;帶領護生進行各種治療備皮、灌腸、導尿、配血、皮試、輸液、吸氧等基本護理操作,強調“三查七對”;指導書寫護理病歷,強調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1.2.2.3第2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子宮肌瘤、婦科腫瘤、異位妊娠的臨床表現、搶救與護理流程;化療病人的護理流程;藥物流產用藥指導與觀察,孕中引產術的手術配合、產程觀察與引產接生;妊娠28周以下保胎病人的健康指導;對腹部手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小結。

    1.2.2.4第3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尿瘺、子宮脫垂的臨床表現與護理流程;掌握會陰抹洗、陰道灌洗、陰道上藥技術;熟悉婦科病人健康教育與溝通技巧;對外陰、陰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小結;完成l份護理病歷和健康教育個案。

    1.2.2.5第4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婦科炎癥、月經失調病人的臨床表現、護理流程;進行專科理論考核和護理操作技能抽考。

    1.2.2.6第5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產前區、產房環境,工作制度,各班職責與工作流程,重點介紹產房消毒隔離技術;跟班學習產婦入院評估、人院宣教等病人處理流程;示教并模擬訓練胎心監護,腹部四步觸診法以及肛查技術。

    1.2.2.7第6周利用跟班、臨床指導、護理查房、小講課、病例討論方式學習正常分娩、異常分娩的護理流程,產程觀察、產程圖的描繪;催產素的應用;產后出血觀察與處理;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流程;妊娠合并糖尿病、心臟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流程。

    1.2.2.8第7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產后病房環境、規章制度、工作特點;利用小講課、跟班學習母乳喂養指導;通過調研、跟班、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產褥期婦女的身心護理。

    1.2.2.9第8周利用跟班、查房、討論學習新生兒喂養、沐浴、臍部護理、卡介苗接種與新生兒篩查技術;通過小講課學習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藍光治療的意義、方法。

    1.2.2.10第9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婦產科門診環境,門診手術室規章制度,消毒隔離技術;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10月第25鲞箜!!塑跟班學習分診技巧。

    1.2.2.11第10周跟班學習圍產病歷書寫、產前檢查時間、次數,孕期保健指導;示教產科腹部四步觸診和骨盆外測量;跟班學習婦科小手術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處理;出科理論考核和技能操作抽考。

    2結果

    2.1兩組護生出科綜合考核成績比較(表1)

    從表1可見:經兩個獨立樣本比較的Wi|coxon秩和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出科綜合考核成績差異有顯著意義,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2.2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意見(表2)

    從表2可見: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對該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評價較高。

    3討論

    3.1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臨床路徑最早起源于國外的工業質量管理體系,20世紀80年代美國新英格蘭醫療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將其應用于健康照顧系統。它是指針對某一疾病而制定的一個有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和康復延遲,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2|。近年來臨床路徑逐漸被醫院系統推廣應用。護理臨床教育者也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方法引入l|缶床帶教和教學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1]。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應用II缶床護理路徑教學組的護生與傳統對照組的護生出科綜合考核成績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Z=4.29,P<O.01),前者明顯優于后者,說明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提高臨床教學效果。

    3.2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引導臨床教學,避免傳統教學中隨意教學和重復教學現象

    我院婦產科分為婦科、產前、產后、門診4個實習區域,實習時間短,內容相對較多。臨床護理教學路徑規定了在一定教學時間內應該教學的內容和采取的基本教學方法,使臨床教學活動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師生雙方按照路徑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避免了傳統臨床教學中隨意教學和重復教學的現象。本調查結果顯示有96%的臨床帶教老師和97%的實習護生認為該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對臨床教學起到引導作用。

    第4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門診護士個人計劃1

      一、在護士長領導下認真完成診室的常規護理工作。

      二、負責口腔科開診治療前、后的準備工作,密切配合醫生治療工作,準備所需的物品及器械。

      三、熟悉常用器械、藥品、材料的作用和用法。

      四、積極而高效的協助醫生進行診治工作,負責口腔科整潔、安靜、維持就診秩序。在診療期間,做好口腔衛生宣教,并與病人保持良好的溝通。

      五、配合消毒室進行器械的消毒、滅菌,做好消毒有效期的檢查;

      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嚴格查對制度做好交接班,嚴防事故發生。

      七、在診治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及四手操作原則;

      八、負責領取保管責任診室的材料、器械,及時更換補充,保證完整配套及充足,使臨床診治工作方便高效;

      九、每天下班時負責完成責任診室的衛生工作,關閉電源水源,補充消耗性物品;

      十、服從護士長工作安排,嚴格按照排班表的時間上班,聽從工作調動;

      十一、負責完成每月底責任區的材料盤點及耗材報表的核算。

      崗位工作標準:

      1、熱愛護理工作,態度和藹,工作積極主動

      2、熟練掌握護理技術,

      崗位任職條件: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本中心各項規章制度,

      2、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熱愛本職工作。

      3、具備護士資格證

      門診護士個人計劃2

      一、人員方面增加科室人員,壯大科室力量。計劃增加醫師一名、護士兩名,以提高科室服務能力。

      二、完善科室布局及相關制度在現有基礎上增加檢查室一間(放置眼A/B超、角膜曲率計、非接觸眼壓計),治療室一間,病房兩間六張病床,診室里增加暗室一間(放置裂隙燈、眼底鏡),并制定眼科門診工作制度、住院部工作制度、科主任職責、住院醫師職責、眼科手術工作制度等。

      三、改善手術室環境眼科手術室還不夠規范,要有專人負責。將現有單冷空調換成冷暖兩用空調,眼科大部分為老年人,改善天冷手術環境,保證手術安全。

      四、擴大眼科醫療業務范圍,增加手術項目多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不斷學習,多于同行交流,提高業務理論水平。科室目前可單獨的完成的手術比較少,如翼狀胬肉切除+結膜瓣移植術、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囊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及在門診就可完成的角膜異物剔除、麥粒腫切除等,計劃在20xx年上淚囊鼻腔吻合、淚囊摘除、青光眼手術(小梁切除術、虹膜周切術),這些手術眼科來說是比較常見的,在目前出去進修還不可行的情況下,我們可將這部分病人預約好,請外院專家來院手術,逐漸帶動科室的醫生單獨完成手術。

      五、增加白內障手術可選擇性增加人工晶體種類,國產人工晶體、進口人工晶體,不同種類、價格,可供患者選擇,滿足患者不同的需求。如需高端手術(如超聲乳化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人工晶植入術),可請中山眼科中心專家來院手術,費用可由病人負擔,即滿足患者需求,又提高醫院知名度。

      六、完善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就診程序進一步完善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就診流程(附流程圖),使此項惠民工程更順利、安全、快捷,更深入民心。

      七、做好宣傳工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院宣傳,利用各種形式,采取各種辦法,把醫院宣傳出去,使醫院知名度越來越高。

      八、我們的目標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要將手術量和業務收入提上一個新的臺階,爭取比過去的一年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希望領導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會做得更好。

    門診護士個人計劃3   

      一、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護理風險,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

      1、將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監督到位,并有監督檢查記錄;

      2、強化安全意識教育:發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提醒,嚴格執行“四不放過”;

      3、加強重點時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實行彈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員,同時注意培養護士獨立值班時的慎獨精神;

      4、分層管理:按主管護師——護師——護士——新護士(1年以內)——實習護士,對她們進行分層管理,加強新護士的培訓學習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

      5、完善護理文件記錄,減少安全隱患:規范護理文件記錄,認真執行護理記錄中“十字原則”,即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6、加強護士人員自身職業防護:組織全科護士學習相關知識,制定職業暴露報告制度、職業暴露防范措施及職業暴露后具體的處理措施和程序;

      7、完善護理緊急風險預案: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項應急工作都要做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

      二、以病人為中心,提倡文明優質服務,加強護患溝通,提高病人滿意度,避免護理糾紛

      1、確保、完善便民措施,管理責任到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加強服務意識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動服務的理念。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文明用語,提高健康教育質量;

      3、認真執行臨床處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者的知情權,解除患者的顧慮;

      4、每月召開工休座談會,發放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對服務質量高的護士給予表揚鼓勵,對服務質量差的護士給予批評教育。

      三、定期與不定期護理質量檢查,保持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充分發揮護理質量控制小組的作用,每周進行質量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

      2、不斷修改完善各種護理質量標準,并組織學習,按標準實施各項護理工作;

      3、護士長定期與不定期進行質量檢查,不足之處進行原因分析并及時整改,強化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

      4、定期對質控小組、護士長質量檢查、護理部質量檢查反饋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四、加強院內感染管理

      1、嚴格執行院內感染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的消毒隔離制度;

      2、規范一次性用品及后及時毀形、浸泡集中處理,并定期檢查督促,對各消毒液濃度定期測試檢查并登記;

      3、增加“總務班”,專門負責本科室各類物品、儀器等的清潔、清毒、保養等;

      五、嚴格落實三基三嚴培訓計劃,加強教學、進修、繼續教育工作,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1、對各級護理人員按三基三嚴培訓計劃進行培訓,每月組織理論考試和技術操作考核。按主管護師(或年齡45歲以上)——護師(或年齡35歲以上)——護士——新護士(1年以內)——實習護士,對她們進行分層培訓學習管理;

      2、護理查房時提問護士,內容為基礎理論知識、專科理論知識、院內感染知識等;

      3、經常復習護理緊急風險預案知識,每季度進行急救技術演練,熟練掌握急救器材及儀器的使用,提高護士應急能力;

      4、通過科室推薦、護理部考核進行綜合評價,選拔護理骨干人員,定期培訓學習,安排護理講課任務,建立以護理部——護士長——護理骨干——新護士的分級護理教學管理網絡;

      六、提高護士個人素質,積極開展活動

      1、成立護理文化管理組織,定期開展豐富的護理文化活動。如:“各類節目或聚會”、“護士節”技能操作比賽、“護士坐談會”等等,旨在增強團隊凝聚力;

      2、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3、加強內涵建設,積極創建護理文化品牌營造和諧的護理團隊。

      七、完成年護理管理目標

      1、護理文件書寫≥90%;

      2、消毒隔離合格率100%;

      3、急救物品、器械完好率100%;

      4、差錯事故發生數“0”;

      5、三基理論、護理操作合格率≥90%;

    第5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支持分系統;包括醫技科室和后勤科室。它可以充分保證護理服務運行分系統正常運作的需要。如果沒有支持分系統的密切配合,就難以完成護理工作的任務。因此,護理服務運行分系統要與支持分系統之間緊密團結,分工合作,相互監督,互相依賴,互相促進,才能充分保證全院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擴展分系統;主要包括護理教學和科研工作。通過對在崗位的各級護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對新技術、新業務推廣實施,對護理科研工作的開展、加強,以及提高護理的理論和技術水平。一般來說,擴展分系統是與護理服務運行系統相互密切配合的,也可以說它是為護理運行系統服務的。但同時它也有一定的獨立性,例如接受臨床教學的任務或進修生培訓的工作,通過完成臨床教學任務,進一步充實、提高護理服務運行效能。

    我院通過對護理工作管理系統的試用,建立了健全的護理指揮系統,有計劃、有目的、有原則地進行科學管理工作,充分發揮了技術管理系統的作用,從而提高了我院的護理管理水平。

    護理技術管理系統需要一支由護理骨干組成的強勁的技術力量,分別參與到病房管理、技術管理、教學管理及科研管理的系統中去。這就是我院護理技術管理的核心。通過多年來的具體實踐,護理技術管理系統的實施在我院起了明顯的作用:提高了我院護理工作質量、加強了護理人員的基本操作訓練,發揮了其應有的功能。

    通過加強收集護理工作信息,進行工作質量分析,可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為了掌握護理質量信息,實行各崗位護理工作量的統計,通過工作量的統計測出護理系統的運行狀態,來檢測完成的工作指標如何?通過各崗位護理人員的出勤狀況,來觀察崗位責任制貫徹的如何?就這樣,通過統計相關信息測出偏差,經過修正調節處理,再進行反饋控制達到平衡,使護理指揮系統轉入正常運行的狀態。例如某護士長因事或因病請假暫離工作崗位,就應當采取指定某同志護士長工作,工作時由于不是正式領導,在開展新的工作上受到一定影響。

    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信息側出偏差值,研究處理方法,以后再遇到此類情況時,就可以另從院內調配護士長來接替其工作,以修正偏差。這樣,就可使暫離崗位的護士長安心接受學習或休養,而新來的護士長也可以很快掌握情況,大膽進行管理工作,使病房的工作在護理運行系統軌道上正常的運行。為了掌握相關經濟的管理信息,各科所使用的辦公用品、醫用表冊、敷料、器材、藥品,實行實際經濟核算,以定代銷,通過信息明確掌握消耗情況,測出偏差以便于及時做到反饋控制,達到合理的、有效的經濟管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人人做到注意節約,減少不必要開支,杜絕浪費現象,使整個護理系統的管理效能產生合理的經濟效益。

    我們在全院開展了優質服務競賽的活動,制定了優質服務的標準,建立了高效服務競賽領導小組,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評比與技術考核,定期評定出優勝個人和優勝集體,進而加強了護理工作的質量控制,保證護理工作達到理想的效果。

    第6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摘要】臨床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效地促進了我院的整體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醫院“品牌”得到了提升,達到了教學、醫療共同前進的“雙贏”目標。

    臨床教學是決定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性環節,臨床教學基地是醫學院校必需的教育資源,包括:附屬醫院(直屬和非直屬)、教學醫院、實習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1]。在國內醫療市場和醫學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醫院要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增強綜合實力,在競爭中不斷發展,既需要借助醫學院校的名牌效應,也需要依靠醫學院校的科研優勢、進行學科建設,更需要在臨床教學工作中教學相長,提高臨床帶教醫生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2]。我院一直較為重視臨床教學工作,針對近年來出現的“重醫療輕教學”現象,我們從組織管理、教師培訓、教學投入、質量監控等環節人手,引導醫院職工樹立“醫療、教學、科研并重”的辦院理念,形成了領導重視教學、政策傾斜教學,科研促進教學,管理服務教學的局面,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使醫院在原有臨床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1統一思想,強化教學意識

    1.1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遵循“教書育人,教學相長”的原則,堅持以醫療為主體,以教學、科研為基礎,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指導思想,積極支持各項日常教學及教研教改工作,不斷強化全院職工的教學意識。教學工作實行院-處-科三級教學負責制,設立的內、外、婦、兒、醫技、護理6大教研室及88個教研組在科教處、教學科統一安排下,完成各項教學任務。1.2定期召開教學工作會議:要求院領導,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教學秘書,教研組組長、教學秘書、教學督導組專家,醫院中層干部和教師代表參會。會議系統總結教學工作完成情況,明確今后一段時間醫院教學工作發展的總體目標、基本思路和工作任務,對樹立和落實教學理念,理順教學關系,加強教學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3建立教學工作激勵機制:(1)增加了臨床教學工作考核機制,在院對科責任目標考核中,教學部分占到了全部內容的10%;(2)量化教學任務,并使之與職稱(務)晉升和聘任掛鉤;(3)提高教學管理人員待遇,充分調動教管人員積極性。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及各教研組教學秘書每月享有教學津貼,教研室秘書享受副科級待遇。(4)通過評優表揚先進,促進教學工作。教學先進與其他先進享有同等待遇。

    2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加大教學投入

    2.1醫院現有教學用房面積共計2038.71m2,完成改擴建工程后將達120000余m2。多媒體教室4間,容納300人多功能報告廳1個,容納46人計算機教室1個,臨床科室示教室52個,臨床技能培訓室2個,模擬人教具10具。遠程會診及遠程醫學教育中心運行了6年,與北京及省內129個縣市實現可視醫療服務及遠程教學服務。視頻示教系統覆蓋手術示教室、多功能廳、遠程醫學教育中心。圖書館面積600m2,館藏種類650種,藏書量8萬冊。建立完善數據庫,開展重點學科專題檢索數據。2.2醫院每年下撥專項經費至各教研室,并為其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備。2008年投資近20萬元更新購置心肺復蘇、氣管插管、體格檢查標準化病人、多功能穿刺、消毒換藥及婦科檢查等一系列臨床技能培訓模型。

    3完善制度建設,加強教學管理

    3.1先后修訂完善了《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臨床教學工作手冊》、《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臨床教學文件匯編》、《實習生須知手冊》、《實習責任告知書》、《學生考勤管理》、《體格檢查》、《病史采集》、《臨床醫學基本知識問答》、《臨床基本操作SOP》等29個規章制度,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進行。3.2加強臨床技能培訓:按照“五個一”(每周1次教學查房,每周1次全身體格檢查,每周1次書寫全病歷,每周1次專題講座、每周1次手術室無菌操作技術培訓)要求,統一標準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和臨床技能培訓流程。加強理論知識學習,開展互動體檢、模擬換藥、人工皮縫合、“三穿”等實踐技能培訓。3.3堅持教學查房及專題講座制度化、規范化,各教研室按要求提前制定下一季度教學查房和專題講座計劃,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3.4加強教學檔案管理工作:按照學院相關檔案管理文件要求,逐級對教學檔案進行統一規范管理。并多次派出管理人員到其它附屬醫院進修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互通有無,使醫院的檔案管理有了明顯改進。

    4加強監控,提高教學質量

    4.1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臨床第一線,督促檢查各項規章制度實施及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定期召開教研室工作會議及教師座談會,真正做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4.2每一批次實習生輪科前均進行為期1周的崗前培訓,各教研室定期召開實習學生入科、出科座談會,收集意見。4.3成立專家教學督導組,形成教學督導組與教學科并行的雙重教學監控體系,采取多種形式對帶教教師、學生培訓進行考核和督導,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全過程管理,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4.4定期組織召開教學督導工作例會,加強督導工作的溝通與交流,促進了督導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把各類教學評價意見收集整理后反饋到教研室、教研組及教師本人,以利及時整改,建立教學質量督查長效機制。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5.1醫院在職醫護人員均全面參與教學工作:對新分配到院的年輕教師進行5年的系統規范化培訓,加強基礎醫療管理,強化“三基三嚴”培訓。實行醫院統一組織培訓與科室培訓相結合;科室日常考核與醫院集中考核相結合;“三基”培訓與醫師定期考核相結合。實行院內學分制,2008年以來組織全院理論講課近100次,為各科室配發操作手冊、體格檢查光碟、無菌操作光碟、現場心肺復蘇光碟等“三基三嚴”培訓資料。組織全院45歲以下443名醫師參加理論考試。采取每月一課四講的形式,舉行護理系列專題講座,每月組織一項護理技術操作訓練及考核。5.2邀請省內外專家進行示范教學和師資培訓,積極組織和選派教師參加學院“多媒體”課件大賽、“雙語”及教學基本功比賽等教學活動。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師資培訓,近3年來,醫院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教學比賽,共有18人次獲獎。5.3有計劃選派骨干教師赴國內外醫學院校進修深造:近5年來先后與日本、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建立了穩定的學術往來和友好合作關系,派出87人次出國進修學習。規定學科帶頭人每年必須到國內外本學科領域進修學習1個月。鼓勵在職教師報考碩士、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擁有博士及碩士學位以上人員210人。5.4認真執行集體備課制度,首次承擔本科生授課任務的教師必須通過教研室組織的試講和培養性講課,以保證教學質量。

    6重視教研教改工作

    第7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1 帶教計劃的制定

    1.1 加強教學管理,系統組織分配

    為了更好地保證實習同學在急診的學習質量,我科室有護士長、總帶教、和分帶教共同抓好其管理工作。總帶教的老師要有一定的教學和組織管理經驗,并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和目標。分帶教老師要求素質好、專業技術水平高、護師職稱以上、并能按總帶教的計劃和目標制定出由淺入深的實習帶教計劃,使實習同學在有限時間內得到更合理的學習和實踐機會,使實習同學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有效的提高。

    1.2 科學制定計劃,具體有效實施。

    根據實習內容和時間合理安排學習進程。因此,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結合本科室特點,緊扣教學大綱,做出合理的安排。第一階段,入科宣教:[1]介紹急診科的環境、物品、設備、儀器、規章制度、服務流程以及急診實習計劃和實習目標。幫助護生盡快適應急診新環境,明確學習目的,帶教老師應記住所帶學生的姓名,不能稱呼其為學生,且語言親切,態度和藹,可緩解其緊張情緒。帶教老師介紹不但要介紹自己的姓名,還要介紹自己的工作年限、在急診的工作時間,讓帶教的學生認識、了解、信任你,從而拉近距離,而且帶教老師應盡量讓所帶的學生與科室其他工作人員認識,為其創造更好地學習氛圍。第二階段,集中培訓期,采取講解示范考核的方式[2]使護生初步掌握急診室的技術及工作流程,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護生做到因材施教,多以工作中生動的實例加以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做到理論聯系實踐緊密結合,不照本宣讀。第三階段,臨床操作期:在分帶教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基礎護理的實施及開展整體護理實習。第四階段,技能提高期,在分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一些常用的護理操作。參與急救急診的搶救工作,此時仍做到放手不放眼,繼續實施整體護理。第五階段,結束考核期:對護生和帶教老師進行雙向考核。分帶教老師在總計劃的指導下,對護生進行基礎操作的考核的同時,對護生的實際情況如心理狀態、學習情況等做到心中有數,不斷改進完善帶教計劃。

    1.3 溝通能力培養,提高語言技巧

    帶教老師應要求護生多觀察老師如何與患者溝通,學習怎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技巧。使護生在實習過程中自覺注意觀察語言交流技巧的實際運用,并對其重要性有所認識,通過觀察老師的實際操作,了解如何與患者交流的技巧。在實習過程中,如遇到為手術擔心或恐懼的患者,帶教老師將怎樣安慰患者,消除恐懼感,使患者接受手術,都將對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 帶教隊伍的選擇

    2.1 提高帶教老師的知識和修養。

    帶教老師是醫學知識的傳播者。也是社會道準則、行為規范的傳授者,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思想道德和醫德醫風修養。這樣才能在臨床帶教過程中,運用自己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良好的自生修養的影響力。激發護生得學習動力和樹立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準則,把護生培養成為良好的醫學事業接班人[3]。

    2.2 護士長加強管理。

    護士長在護生整個實習過程中起到督查作用。實習工作開始前,要做好實習計劃書、實習帶教方案、實習生理論與操作考核方法。這就要求嚴格選拔帶教老師,強調帶教老師的模范表率作用,經常組織護生參加各類業務學習,不斷豐富知識,促進護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習結束前,科室對護生進行理論和操作的綜合考評。幫助護生找出問題的根本,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3 嚴格操作規程 提高帶教質量

    3.1 做一名合格的護士,不僅要用高尚的護德,還應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臨床帶教中,先由帶教老師逐一講解,采取老師教,學生練習,最后依次考試的方法進行,將考核成績填入實習手冊[4]。

    3.2 在帶教過程中注重培養護生的應急能力,在護理操作練習中,穿行洗胃、心肺復蘇、電除顫、心電監護、呼吸機的應用等急救護理技術的操作練習,使學生既熟練了急救搶救技術,又強化了在急救情況下,快速敏捷,大膽心細的良好心理素質。為了增強信心,盡量選擇一些修養較好的、心理素質較佳的患者作為他們獨立完成的患者,每次操作必須由老師陪同一起完成,做到放手不放眼。特別要注意每個護士的第一次操作,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成功,讓成功的喜悅成為動力,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

    3.3 為了使護生得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術等到全面提高,護理部定期組織業務學習,要求護生老師參加,以掌握新知識、新理論。結合本科工作實際情況,由帶教老師組織護生進行科內知識小講課,使學生了解掌握專科知識,能夠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指導臨床實踐。在帶教過程中,要有計劃的對護士進行基本技能、基礎知識的考評,了解本病區的實習情況。每月一次理論講課,各科每月一次業務講座和護理查房,帶教老師經常采取小講座、早會提問、床邊提問的方式傳播基礎理論知識及先進經驗技術。,使她們在臨床工作中能正確地進行康復指導,學會觀察病情、心理護理,正確地進行護理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并針對性的列出護理措施。

    4 討論

    4.1 系統組織管理和科學地制定實習計劃質量的基礎,系統的管理可明確帶教計劃,細化帶教職責,使帶教老師有章可循;合理的帶教計劃,使護生鞏固了已學到的理論,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使他們意識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1]。

    4.2 帶教老師隊伍的優化和建設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因素。臨床護理教學質量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臨床帶教老師的素質和水平,嚴格選擇帶教老師,加強自身素質修養,調動帶教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加強業務學習,制定培訓計劃,以提高業務水平及帶教能力,增加護生信任感,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熱情,以保證實習質量。

    4.3 培養護生職業素質,提高護生綜合能力是確保實習質量的關鍵。緊扣教學大綱,結合本科室工作特點、性質及教學環境,確定以培養護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理論基礎知識,提高臨床思維能力、觀察應急反應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及專業綜合能力為教學目標,以確保實習質量。

    4.4 在帶教的過程中,定期舉行師生交流會,讓帶教老師了解實習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知識結構和帶教方法,讓她們給帶教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找出問題,共同解決。對護生得評價除了理論和操作成績,還包括職業素質及綜合能力的考核,對護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由護生和護士長對帶教老師的教學態度、方法、能力等進行考核,帶教老師根據實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4.5 經過規范化的教學管理和有的放矢的帶教,使學生盡快掌握本科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術的操作,增強了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圓滿完成實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健.急診科實習生帶教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吉林醫學,2011,32(22):4726-4727.

    [2]李成太 張榮珠 孫麗華 劉雪萍 .急診手術室護生帶教方法的探索[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5A):69-70

    第8篇: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范文

    [關鍵詞] 綜合模擬訓練;護理技能強化訓練;臨床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2.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5(a)-0118-04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on the intensive training of nursing skills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DENG Haiyan1,2 WANG Huizhen1

    1.Nursing Schoo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Xiangnan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Chenzhou 4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on the intensive training of nursing skills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befor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100 volunteers from 2009 undergraduate session from October 2012 to April 2013 who would start the clinical practice were investiga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 50) was trained by 40 hours of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n = 50) received 40 hours of traditional training with the same training contents. After the training,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survey the comment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on intensive training of nursing skills. After one month of practice, th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as evaluated by clinical teachers. Results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nsive skill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of two groups of students was more obvious. The practice enthusiasm, problem analyzing and solving ability, 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training effects, train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were enhanced (P < 0.01), and operation skills were also improved (P < 0.05). Their familiarity with the operation skills, team cooperation spirits, 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bservation and judgment ability,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were enhanced (P < 0.01).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nsive training,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practice quality, thu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ot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training; Intensive training of nursing skills;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綜合護理技能的實踐教學對提高護理本科生(護生)的臨床護理能力及其重要[1]。為了增強護生的護理技能和臨床實踐能力,培養護生應急應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臨床評判性思維能力,實習前開展規范化的護理技能強化訓練已成為護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實習前護理技能強化訓練,采用的是分課程單項獨立訓練法。這種訓練方法能使護生對單個項目操作技能能熟練掌握,但不利于培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入臨床實習后,面對復雜個體不能綜合考慮病情[2],思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難以迅速適應臨床護理工作。近幾年來,我院在強化訓練的模式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嘗試把綜合模擬訓練應用于強化訓練,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報道如下,以期為護生實習前技能強化訓練模式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2年10月~2013年4月自愿參加本研究的100名即將開始實習的2009級護理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名,女96名,年齡21~23歲,均為全日制統招本科生。研究對象均經過2年半的系統專業學習,已具備護理學基礎、急救、內、外、婦、兒等專科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將這100名護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組間在年齡、入學成績和在校成績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技能強化訓練方法

    2009級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1個月,共安排了4周實習前強化訓練共40課時。訓練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學常用操作和內、外、婦、兒、急救專科護理常用操作,強化訓練要達到使護生熟練掌握常用護理操作的程序,規范操作過程,提高操作正確性的目的。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強化訓練法,各課程分開獨立進行強化訓練,訓練前各課程任課老師根據課時安排制定該課程強化訓練操作項目、要求,教師演示,然后讓護生反復練習操作步驟,在練習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1.2.2 實驗組采用綜合性情景模擬訓練法,強化訓練前教師集體備課,進行探討,將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的理論、操作知識進行整合,擬定編輯各科典型的臨床病例,模擬再現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護理工作任務,如患兒高熱驚厥的護理、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護理、脊柱骨折患者的護理。指導老師根據教學計劃和患者病情變化,力求每個病例能設計成幾個護理情景。根據臨床病例制定教師和護生用教案,提前做好用物準備、模擬人參數設置、TSP培訓、參考答案等詳細信息。將臨床模擬病例提前1周下發給護生,護生5人為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自行查找資料,復習相關理論知識。訓練時,在模擬病房或模擬ICU以小組為單位,組內進行隨機角色分工,按照事先設定好的病例情景分別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體格檢查、制定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一般會包括3~4項基礎護理或專科護理操作)、效果評價、監測病情、健康教育等。教師全程監控,適時提示或指導。訓練結束后,組織護生自評、互評,最后由教師點評總結,指出不足或遺漏需要改進的地方。再進行第二輪訓練,鼓勵護生利用課余時間多次訓練,互換角色,直到都能準確熟練地完成操作。

    1.3 評價方法

    強化訓練結束后,采用自制問卷對兩組護生進行技能強化訓練效果的評價調查,內容包括強化訓練的效果、滿意度、積極性等6項指標,問卷采用不記名的方式,當場發放當場收回,發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問卷100%。同時采用自制問卷,對實驗組護生進行綜合模擬訓練的效果評價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更喜歡這種教學方式、提高了綜合操作技能等11項,當場收回問卷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護生實習1個月后,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臨床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的評價,收回問卷100份,有效問卷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對技能強化訓練效果的評價比較

    兩組護生對技能強化訓練效果評價比較,實驗組練習積極性及訓練效果、滿意度等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或P < 0.01)。見表1。

    表1兩組護生對技能強化訓練效果的評價比較[n(%),n = 50]

    2.2 實驗組護生對綜合模擬訓練效果的評價比較

    實驗組護生對綜合模擬訓練法普遍反映良好,100%的護生表示更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認為有利于實習時盡快適應臨床工作,在提高綜合技能的同時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建議以后在護理技能強化訓練中,甚至在各課程的操作技能的訓練中多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見表2。

    2.3 兩組護生實習1個月后臨床綜合能力的評價比較

    實習后1個月,臨床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臨床綜合能力的評價,實驗組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實習1個月后臨床綜合能力的評價比較[n(%),n = 50]

    3 討論

    3.1 綜合模擬訓練增強了護生護理技能強化訓練的主動性,激發了練習興趣

    綜合模擬訓練讓護生置身于模擬病房的場景和模擬病例的情景之中,有目的來進行各項護理操作訓練,充分調動了護生技能操作的積極性。通過仿真模擬人創設真實臨床情景,營造緊張的氛圍,產生身臨其境感,增加了訓練的真實性,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通過情景變化、角色轉換,護生體驗不同角色的工作要求和內容,體驗角色價值,增強了責任心和自信心,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同時也創造了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了操作能力,護生能夠從自身或他人的經歷中學習,強化了學習效果和提高了訓練滿意度。

    3.2 有利于提高護生應用知識能力和觀察判斷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傳統的技能強化訓練分課程獨立訓練,孤立、機械、單一、重復,強調對單項操作的熟練掌握,忽略了操作護理對象的個體差異和病情變化,造成護生知識運用遷移困難,面對真實患者時信心不足,有畏懼感[3]。綜合情景模擬訓練法通過擬定不同疾病的各種臨床情景,再現臨床疾病的治療護理過程,將基礎護理技術與專科護理知識、操作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綜合操作技能,提高護生整合知識用于實踐的能力,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訓練結束后護生對臨床護理操作流程也就有了整體的認識,并學會運用心理學、護理倫理等知識解決患者的各種護理問題,提高了護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

    3.3 綜合模擬訓練增強了護生臨床綜合能力

    傳統訓練簡單機械重復,無法將其與復雜、動態的臨床情景聯系起來[4],而綜合模擬訓練要求護生在設定的模擬情景中對特定的患者進行護理,而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護生需要綜合應用各學科知識,收集資料、觀察、綜合分析、迅速評估、正確決策和果斷實施措施。護生在尋找更多信息來支持診斷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5]。通過反復模擬演練,提高了觀察判斷、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了臨床思維能力、應急應變能力等臨床綜合素質和能力。

    3.4 增強了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綜合模擬訓練中,護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整個訓練過程,小組成員合理分工、密切協作、討論、分析、配合,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迅速進入臨床角色,承擔工作責任。結束時相互點評,分享彼此的觀點和學習成果,將單獨學習變為合作學習,訓練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把溝通理念貫穿始終[6]。護生通過角色轉換,切身體會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學會運用各種溝通技巧與不同對象進行溝通,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7]。綜合模擬以小組合作進行訓練的方式,保證既獨立又協作,個體競爭轉變為小組競爭。護生在訓練中培養了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這些效果是做再多單項操作訓練也無法達到的。

    3.5 有利于縮短在校學習與臨床工作的距離,解決臨床見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本研究通過設計模擬臨床情景病例,再現真實的臨床環境,縮短課堂教學與臨床實踐之間的差距[8]。這種訓練讓護生在模擬仿真的臨床環境中,以護士的角色對患者進行各項護理[9],促使護生向護士角色轉換。進一步改善護理教學與護理實踐脫節的現象,縮短護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臨床適應期[10]。使護生從技術上、思想上做好充分的準備,減輕實習壓力,縮小了課堂教學與崗位實際工作的差距[11],實現護生在校學習與臨床實際工作能很好地銜接,提高實習質量。

    在強化訓練中開展綜合模擬的訓練方式,深受護生的喜愛,也認為非常實用。模擬教學具有很高仿真性,但畢竟不同于實際的臨床環境[12-17],目前國內外開展的模式不盡相同,應用也不成熟,還需進一步加強模擬教學相關學術研究。最終能有效指導模擬教學的全面開展,提高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實現學校學習到臨床護理工作良性過渡,為將來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呂一婷,姚躍音,林梅,等.綜合護理技能訓練的教學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11-13.

    [2]張偉,石雷,周明,等.實習前SSP綜合護理訓練對提高護生臨床適應能力的效果[J].江蘇醫藥,2012,38(20):2437-2439.

    [3]李丹,林平,郭曉霞,等.關于護理本科生對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的態度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9):2101-2103.

    [4]陳玉卿,鐘玉杰,王鵬舉.高仿真模擬人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1,25(12):3117-3119.

    [5]牛桂芳,孫建萍,武曉虹.綜合模擬訓練在護理本科生實習前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1,8(3):115-116.

    [6]左黎昀,劉春云,張義平,等.高仿真心肺復蘇模擬人教學中的溝通能力培養[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1):87-88.

    [7]馬錦屏,李艷玲,冼少龍.綜合性情景模擬練習在護生實習前強化訓練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5):78-79.

    [8]孫志嶺,徐桂華,文.高仿真情景模擬教學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2,41(11):1136-1138.

    [9]孫建萍,牛桂芳,楊支蘭,等.高仿真模擬人模擬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18-20.

    [10]叢小玲,楊藝.綜合情景模擬訓練在手術室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1(12):3370-3371.

    [11]呂懷剛,戰明僑,張義平.急救護理模擬患者情景教學法在急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教育,2012,30(9):89-90.

    [12]王桂平,陳沁,鄧敏,等.高級綜合模擬系統在護理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前沿,2012,7(8):91-92.

    [13]張殿龍,王海霞,曹銘謙,等.利用仿真模擬教學促進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6):115-117.

    [14]王娜.國內醫學模擬教育的評估發展趨勢[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7):89-90.

    [15]李穎,趙東暉,陳啟仲,等.臨床實踐教學的困境與思考[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7):134-135.

    [16]唐銳,李曉娟,姜媛,等.中醫院外科護理實習教學管理模式探討[J].西部中醫藥,2012,25(7):29-31.

    [17]張永紅.臨床護理路徑在消化性潰瘍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藥,2012,25(12):115-117.

    (收稿日期:2014-01-27本文編輯:衛軻)

    [基金項目] 湘南學院院級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編號08Q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久久久|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 www.国产成人|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波多野|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久久久|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四虎www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yy精品1024在线| 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8x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免费看片| 成人免费视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