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務管理理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15年,我中心在局黨委和上級部門的指引下,依據2015年中心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就業政策,加強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清楚掌握失業人員及困難人員的就業意向,更好地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及困難人員再就業,在提高社區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實現城鎮勞動者充分就業、體面就業;做好就業服務工作,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增強就業服務意識,讓轄區居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便捷的“一刻鐘服務圈”,給轄區居民帶來便利和實惠。現將具體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超額完成各項就業任務。
截至目前,全區新增就業31953人,占年目標任務的114.1%;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11882人,占年目標任務的185.7%。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二)全面落實各項資金扶持政策。
截至目前,我區共上報貸款26190萬元,其中企業貸款144家,貸款金額25560萬元;個人貸款63家,貸款金額630萬元。全年共申請社保補貼16家,合計金額259.98萬元,全年共申報崗位補貼3609人次,合計金額604萬元。
(三) 認真做好《就業失業登記證》發放工作。
中心按照市局要求,全面落實《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及年審。按照“應發必發”和“簡化程序”的原則,明確了審批、發放和管理程序。截至目前,共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4639本,其中登記就業3179人,登記失業1460人。
二、工作開展情況和工作成效
(一)加強就業基礎平臺建設。
對已認定的一、二類社區進行復查,確定提升社區。在工作中采取對社區專管提出工作要求,日常工作要列入年終考核。做好報表的匯總、上報工作。核對辦事處報表,即時指出、更正報表錯誤,組織當事報表員現場培訓。報表數字要與相關就業臺帳數字相吻合,勞保工作站要將每次報表存檔,數字要與辦事處收集的數字相吻合。明確上報材料工作時間及要求,出現拖報、錯報也將在年終考核中扣分。安排我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分包全區17個辦事處的159個社區,對社區勞動保障工作進行督查、指導,進一步提高社區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社區進一步做好就業服務工作,提高就業服務意識和水平,增強就業服務意識,讓轄區居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便捷的“一刻鐘服務圈”,給轄區居民帶來便利和實惠。
(二)每月對辦事處勞保所實行工作考核排名制度。
三月到十月,每月對17個辦事處勞保所的各項工作進行綜合評定排名,在當月簡報中公示。各辦事處勞保所可根據每月排名情況對自身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總結、調整,在之后工作中加強薄弱環節,提高整體工作水平。
(三)落實政策,為創業人員提供更加合理的創業服務。
中心從鼓勵勞動者創業出發,落實創業幫扶措施,在小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等方面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方便。截至目前,為144家企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5560萬元,為63家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30萬元,在貸款催繳工作上,我區無逾期未還款現象。我區在全市小額擔保貸款半年總結會上被評為全市優秀,并作為優秀代表進行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經驗推廣。
中心為提高小額貸款工作效率,建立審批“綠色通道”。對需要進一步補充申請資料的中小企業,一次性告知所需補充的申請資料;對申請手續完備、資料齊全的中小企業及時受理審批。對已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的中小企業,進行定期回訪,詳細了解其經營和資金使用狀況。
(四)進一步提高基層服務水平。
中心針對本轄區企業開展政策宣講活動。共參加企業30余家,參加人員主要是我轄區內有貸款意向的企業法人和財務負責人。活動主要針對企業關心的“無息小額貸款辦理流程、注意事項”;“就失業登記證辦理的流程、作用”;“社保補貼的申報程序、相關政策”等問題進行政策宣講和現場答疑。
(五) 組織業務培訓,全面提高隊伍素質。
5月份和11月份中心分別對全區17個辦事處227名勞保專管員和255名勞保協管員進行相關業務系統培訓,中心對培訓工作進行了充分準備,準備了培訓教材和培訓考試試題等材料。通過培訓、考試使專管員和協管員對工作有了更深層次了解和認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工作業務水平。
(六)做好各項就業專項活動。
中心推薦的我區5名轉移就業青年,獲得了鄭州市第十六屆“十佳百優”轉移就業青年稱號。提高我區廣大轉移就業青年的形象,激發他們干事創業、奉獻社會的積極性,形成社會關愛轉移就業青年的氛圍。
我區三十三家企業獲得鄭州市“大眾創業扶持項目”資格,享受到更優惠的政策扶持和政府資金支持。更好地鼓勵了我區企業創業的積極性,提高了企業對于項目開發創新、品質提升的自我要求。
(七)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加大大學生創業扶持力度。
10月24日,中心主辦的“就業創業政策下校園暨2015年大學生秋季招聘會”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舉行。中心工作人員為到場學生作就業創業政策專題講座,并設咨詢臺,為學生解答各類就業創業方面的問題。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一方面,送政策下校園,為即將畢業走入社會的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創業方面的理論、政策指導,讓他們對未來的就業、創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規劃。另一方面,把企業請進校園,宣傳企業文化,為學生提供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用工方面的壓力,也更方便學生了解、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
(八)解決就業難題,做好就業困難群體認定工作。
中心以就業幫扶為重點,截至目前,我中心共認定“困難人員”165人,其中61人已就業;共幫扶下崗失業人員11882人實現就業;認定就業困難人員993人。在工作中對相關業務理解和實際工作中出現與實行標準有異議的逐個與文件制定部門進行探討了解,做到干工作講方法,有問題勤匯報,現行認定工作趨于穩定狀態,無較大意見分歧。
(九)開展就業援助專項活動扎實有效。
為做好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全面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根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2014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的通知》的要求,我區開展以“就業幫扶,真情相助”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活動。活動共走訪就業困難人員418戶,對已認定的困難人員講解宣傳相關優惠政策,要求所屬辦事處、社區給予快捷綠色通道,使困難人員享受應享的相關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12人,其中殘疾人4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享受政策313人。
三、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工作對我區就業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因缺乏統一的協管員管理制度,致使勞動保障專管員一人多責,除了負責勞動保障工作以外,還要兼顧辦事處、社區的其他工作,勞保工作推進乏力。
(二)基層工作人員變動頻繁,新任工作人員對相關政策了解不到位,不能很好地為群眾進行宣傳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理清就業工作思路,從抓管理、抓服務、抓質量入手,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二)進一步優化就業服務,提高基礎平臺建設。一是復查定級社區。對已經認定達標的一、二類社區全年進行復查,要切實提高勞保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增強為民服務意識,為群眾做好服務。二是要加大就業服務力度。依托區、街道和社區三級勞動保障平臺,推行“零距離”服務,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就業便捷,同時提升就業服務的質量。
(三)進一步做好創業服務工作。縮短貸款企業準備材料時間,更好服務于企業。做好貸款催繳工作,確保貸的出、還的上。在貸款中搜集空崗信息,做好失業人員求職意向與企業空崗的對接,做好中心與人才市場的對接,鼓勵企業吸納更多失業人員。
(四)制定勞動保障協管員管理辦法,統一管理標準,明確協管員工作職責。更好地指導全區協管員開展工作。
(五)進一步做好“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工作。掌握居民家庭基本情況,講解應享受的優惠政策,對困難人員做好登記,重點幫扶。提高社區工作人員隊伍素質,保證工作人員熟練掌握就業政策,一次性告知,做到有問必答,有難能解。
(六)進一步做好困難人員的認定及幫扶工作。嚴把“困難人員”認定關,加大就業困難人員的認證力度。摸清就業困難援助對象底數,根據困難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實效幫扶,重點對辦理失業證人員的認定和幫扶。
(七)做好各項就業專項活動,完成好各項上級下達的臨時性工作任務。
勞動保障服務管理中心
【關鍵詞】老年人;健康管理;公共衛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3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401-02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截至2010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65歲及以上人口119億,占總人口的89%。我國是世界上唯一老齡人口過億的國家。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易患疾病的發病率和傷殘率逐年上升,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近半數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對醫療衛生和保健服務形成較大壓力。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加速建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已顯得尤其重要[1]。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狀態以及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2]。其建立在現代醫學模式和信息數字化管理技術基礎上的,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的角度,實現對每個人進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務[3]。
2009年,衛生部將老年人健康管理作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之一,制定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開展疾病防控知識教育,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基礎上,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1次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對發現已確診的老年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提供規范化管理,對體檢發現有異常的老年人建議定期復查。但這項工作開展以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及目標,特別是邊遠山區基礎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這項工作的難度就更大,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齡人口基數大、高齡老年人多,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整體上帶病生存時間長。我們面臨著不斷增長的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保障服務能力不相適應的嚴峻挑戰。
二是老年衛生政策和措施還不夠完善,針對老年人特點的專業化醫療衛生服務尚未形成,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老年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我國本身就是一個山區多,平原少,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在廣大農村地區,青壯年基本都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孤寡老人和少年兒童,再加上他們年老多病,自給尚且不足,還要跋山涉水到衛生院或者村衛生室搞健康體檢,確實有些困難。下面,就以我區分鄉鎮為例,說明一些具體問題:
分鄉鎮地處夷陵區東北部,轄區面積32042平方公里,主要為山區和丘陵地形,大體是東高西低,平均海拔420米,總人口37802人。2011――2012年,全鎮65歲及以上老年人分別為2745人、3437人,占總人口數比例分別為726%與903%,增長比例為252%。2012年,為全面完成我鎮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任務,我院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議、組建健康體檢工作專班(由公衛、臨床、化驗室、心電圖、護理等專業共10人參加)和人員落實工作專班(各村委會、村衛生室人員組成),攜帶相關儀器設備,歷時40天(包括雙休日),轉戰14個體檢場所,歷經艱辛,完成了16村的老年人健康體檢任務。本次共體檢2195人,體檢率為638%。從體檢結果來看,除少部分人沒有發現異常外,絕大部分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以5月22日的數據為例:當天共體檢67人,其中化驗室檢查有問題的占49人,比例高達731%,其中血糖14人、谷丙轉氨酶3人、尿素2人、血脂26人、肌酐4人。同時我們重點統計了慢病患病情況,在本次體檢人群中,新增高血壓患者261人,糖尿病患者40人。從上面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開展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時非常有必要,而且也給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但為什么我們花費了這么大的精力,動用了這么大的物力與財力,而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呢?這就更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思考,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宣傳要到位。要大力宣傳65歲及以上老年健康管理服務的公益性,普及他們對健康體檢的認識,公布健康體檢項目,要讓老百姓認識到這是實實在在的大好事,主動參與其中并放心體檢。
二是組織要到位。在體檢前,要做好老年人的通知、運送等工作,保證老年人能準時安全到達體檢地點;在體檢過程中,要做好組織安排工作,保證所有老年人安全有序完成體檢。有條件的地方還有準備一下水和食物,防止體檢時間過長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
三是管理要到位。要加強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建設與管理,提高醫療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度,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要明確村委會的職責,負責組織協調好本村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
四是服務要到位。可以組建工作專班,以村為單位,開展集中體檢,對于遺漏的、行動不便的、年歲太高、居住太遠的,可以組建小分隊開展上門服務,也可以在衛生院組建老年人健康體檢室,利用老年人到衛生院就診的機會,開展健康體檢工作。
五是資料收集要到位。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束以后,要對老年人的健康體檢結果進行分析,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及疾病分布趨勢,掌握重點慢性疾病的發病情況,做好追蹤調查與管理。
六是注重實際要到位。各鄉鎮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于本鄉鎮的體檢方式,把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落到實處。不要片面的強調體檢率,那樣既不安全又有耗時費力,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影響。
參考文獻
[1]石碧霞,方麗鴻,劉登蕉100例老年人對社區保健需求的調查[J]海峽藥學,2010,(10):37+258
關鍵詞:老年患者;誤吸;相關因素;護理干預
1 誤吸的相關概念
誤吸是指進食(或非進食)時在吞咽過程中有數量不一的液體或固體食物(甚至還可以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進入到聲門以下。是由于吞咽動作無力,食物吞咽不完全,殘留于咽部的食物隨呼吸進入氣管,或由于吞咽反射動作失調、氣管閉鎖所致。
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的退化、疾病的影響等原因極易造成誤吸。誤吸是導致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而肺部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又是造成高齡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誤吸不僅影響老年患者的生存質量,還嚴重威脅患者生命。誤吸窒息若救治不及時可引起死亡。
2 臨床資料
我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156例老年患者進食狀況及誤吸進行觀察,報告如下。156例老年患者中,男129例,女27例,60~70歲23例,71~75歲24例,76~80歲50例,81~85歲39例,85歲以上20例,患1~2種常見慢性病者60例(38.46%),患3種以上疾病者96例(61.54%),主要慢性病為心腦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3 結果
156例老年患者中,有86例曾發生過誤吸,發生率為55.13%,86例曾發生過誤吸患者的年齡,分別為60~70歲8例,71~75歲11例,76~80歲28例,81~85歲25例,>85歲14例。
4 誤吸的相關因素
4.1年齡 誤吸發生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大,據趙麗蓉等[1]對114例80歲以上的住院患者誤吸異物發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表明,誤吸的發生率為57.9%,有研究表明,誤吸的發生與年齡呈正相關。在對年齡從13~105歲的714例患者進行調查中發現,年齡大1歲者的誤吸發生率是小1歲者的1.084倍[2]。所以高齡是老年人誤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4.2生理因素 吞咽動作經過一系列的神經肌肉的反射性活動,一般為0.2~0.5 s,最多也不超過1 s。而隨著老年人組織結構衰老和功能減退時較易發生誤吸。與之相關的生理改變有:①老年人口腔黏膜萎縮變薄,神經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漸趨遲鈍;②老年人協調功能不良,吞咽反射降低,減弱了防止異物進人氣道的反射性動作,容易發生食物誤吸。
4.3進食 不同的進食發生誤吸的風險不同。平臥位居首位,其次依次為抬高床頭進食,進食后30 min平臥,抬高床頭進食,進食后60 min平臥;抬高床頭進食,進食后90 min平臥。發生誤吸率最低的為坐位。
4.4鼻飼 長期留置胃管的鼻飼患者消化道的生理環境發生改變,異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胃管的留置導致食管相對關閉不全,同時又進一步減弱咽反射,胃內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經氣管造成誤吸。同時反流和誤吸的發生率高低與胃內容物量呈正相關,殘留量200 mL,誤吸率達25%~40%。
4.5疾病 據蘇艷[3]研究表明,引起老年人誤吸的疾病主要有:①顱腦病變。如顱內腫瘤、顱腦外傷、腦血管病變、腦干受損、顱內壓升高、帕金森病、癲癇等。②神經肌肉病變。如急性感染性神經炎、喉神經受損、多發性肌炎、多發性皮膚炎、重癥肌無力等。③咽喉及其鄰近部位病損。如聲帶麻痹、喉外傷、咽喉及頭頸部手術等。④其他相關病因。食管蠕動障礙,胃、食管反流,全身麻醉、缺氧、昏迷或意識喪失。⑤呼吸道慢性感染[4]如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冷空氣運動、進食等是老年人哮喘發作的誘因,哮喘發作時氣道阻力增加以致痙攣,進食到口、咽部的食物或返流的胃內容物不能及時咽下或吐出而誤吸入氣管內,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喉腔黏膜長期受炎癥刺激必將影響喉的呼吸、發聲和吞咽保護功能,加上老年人肺活量下降,肺的順應性降低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容易發生誤吸而引起吸人性肺炎。又因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咳嗽反射減退,排除異物的能力較弱,誤吸入少量分泌物或食物,就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又可增加誤吸的發生率,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5 護理干預
5.1加強對老年人誤吸的預防和護理 臨床上要對老年患者進行評估和篩查,應將合并有腦血管病變、老年性癡呆、帕金森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建立人工及鼻飼的患者列為誤吸發生的高危人群。高度重視評估存在的誤吸危險因素。對于腦血管老年性癡呆吞咽困難免進食湯類流質(包括水)及干硬食物,應將食物做成糊 狀,進食中不宜說話,防止嗆咳,若出現嗆咳現象,立即停止進食,使其側臥位,鼓勵咳嗽,輕叩背部,將食物顆粒咯出,進食后要保持坐位或半臥位30 min以上。口腔、咽部的細菌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險因素,因而要注意鼻、咽、口的衛生,每日3餐飯后漱口,用清水清潔鼻腔。不能刷牙漱口的患者,做口腔護理,2次/d。
5.2采取合適的進食 對于意識清楚的老年患者應盡量采取坐位或半臥位,頸部輕度屈曲,進食后,不要立即躺下,保持此種姿勢30°~40°[5]。意識障礙者,取側臥位,保持氣道通暢或頭偏向一側,以免發生誤吸。嗜睡者,宜在餐中和餐后保持坐位。臥床患者應床頭抬高30°~40°。床頭角度40°~60°。是比較安全的。鼻飼后且保持半臥位60 min[6]。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誤吸的發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質量,減少病死率有重要意義。
5.3鼻飼患者預防誤吸的措施 有報道,未實施護理干預的危重臥床患者鼻飼并發吸入性肺炎發生率為10%[7]。只有對鼻飼患者反流及誤吸進行了全方位的評估、預防和嚴密監測, 針對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制訂護理方案,指導臨床護理實踐,才能減少患者喂養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8]。對于嚴重吞咽困難,嗆咳及昏迷的危重患者,應及早給予胃管鼻飼,避免誤吸的發生,護士注意鼻飼后勿立即進行刺激性較強的操作,避免立即更換,動作輕柔,避免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勿吸,對于鼻飼患者,要保持鼻飼管正確的位置,測量鼻外部胃管的長度做好標記;通過回抽確定胃殘余量,一般認為不應大于100 ml或150 ml。有些藥物如西利等可促進胃排空,降低胃殘余量,減少誤吸發生。同時要加強對患者、家屬及照顧者進行預防誤吸的健康教育,將對減少老年人誤吸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
5.4積極治療原發病 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患者的原發心腦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尤其對并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原發病的治療對維持正常吞咽,避免誤吸起到重要作用。
5.5選擇合適的食物 對于易發生嗆咳和吞咽困難者,食物應以半流質為宜,如粥、蛋羹、菜泥、爛糊面等干飯、面包、餅干等容易引起吞咽困難的干食,以及黏性較大的年糕或粽子等應盡量混在半流質的食物中給予,以減少誤吸的可能。同時還應注意食物的色香 味,溫度,以增進患者食欲,引起吞咽反射。
6 結論
在老年患者中,由于疾病的影響及器官功能的退化,老年人吞咽運動的時間明顯比年輕者延長,誤吸發生率較高。國內外均有報道因嚴重誤吸直接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同時誤吸因素在老年人肺炎發病中有著重要作用,因此一旦發生誤吸,可對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后果。護理人員應高度重視老年人誤吸的預防。
參考文獻:
[1]趙麗蓉,程云,夏文蘭,等,高齡老人誤吸發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2009,15(6):373-37.
[2]夏文蘭,白姣姣,夏露,等.住院患者誤吸發生現況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11A):2848-2849.
[3]蘇艷.關于老年人誤吸臨床分析及護理[J].人人健康(醫學導刊),2008,3(3):46.
[4]毛幼琴,沈梅芬.老年患者住院期間誤吸原因分析與對策[J].全科護理,2009,7(12C):3359-3360.
[5]謝祥青.老年患者誤吸的危險因素及相應對策[J].醫學信息,2010,23(6):2019-2020.
[6]郭福霞,鐘德福,程淑敏,等.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鼻飼后取半臥位持續時間對誤吸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0,17(8A):65-66.
收集2000年以來非冠心病誤診為冠心病住院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齡60~79歲,就其誤診原因進行分析,并總結報告如下。
1 主動脈夾層誤診為冠心病3例
3例均為男性,年齡60~66歲,原有高血壓及冠心病史。因“突然胸痛,向頸部、左上肢、背腰及上腹部放射1 h”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疼痛如刀割樣,不能耐受,伴有惡心、嘔吐、大汗,伴昏厥1例。血壓為180~100/110~60 mm Hg(1 kPa=7.5 mm Hg),四肢濕冷。第1例ECG示下壁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樣改變,且血心肌酶升高5倍以上,并行尿激酶溶栓治療。48 h后因仍胸痛及主動脈瓣區聞及收縮期和舒張期雜音,行心臟彩超和胸腹部CT檢查,明確為主動脈夾層(A型)伴下壁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療一個月后轉上級醫院手術治療。另2例ECG示ST-T輕度改變,但無動態變化,血心肌酶正常,心臟彩超和胸腹CT顯示主動脈夾層(A型、B型各1例)。B型患者夾層局限于降主動脈,一個月后轉阜外醫院行介入治療。另1例A型患者因夾層廣泛(升主動脈至髂動脈分叉處),于住院12 h后死于主動脈破裂。
本組例1少見,但教訓深刻,應引以為戒,其原因可能與撕裂的內膜或夾層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有關。誤診原因:①對本病認識不夠、經驗不足;②缺乏仔細全面分析,如本組胸痛廣泛與心肌梗死不符等;③年齡大且病情危重,癥狀描述欠準及原有冠心病史。
2 左側自發性氣胸誤診為冠心病
本組2例,男女各1例,因“突發左側胸痛、悶氣、出汗”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原有冠心病和慢性支氣管炎病史。查ECG示STV1-V3稍抬高,Ⅱ、Ⅲ導聯下移0.05 mV,部分T波低平。按心絞痛治療癥狀未減輕,后因聞及左肺呼吸音稍弱,行胸片檢查明確為左側自發性氣胸,胸腔閉式引流后癥狀消失,ECG恢復正常。本組誤診與患者安靜狀態下發病癥狀不典型,合并多種疾病,醫生查體不仔細有關。
3 右側膈疝誤診為冠心病
男患,79歲,因飯后突然胸痛、悶氣、出汗2 h以“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入院。3年前因車禍致右側多發肋骨骨折和肝挫傷手術修補史。檢查BP100/60 mm Hg,末梢稍濕冷,雙肺呼吸音無異常,心界不大,HR80次/min有偶發早搏,腹平軟,無壓痛。ECG示部分導聯ST段稍下移及T波低平,但無動態變化,血心肌酶正常,經吸氧、靜滴硝酸甘油加多巴胺等治療癥狀未減輕,后會診經B超檢查確診為右側膈疝,急轉外科手術并證實。根據病史和臨床資料,本例僅能診斷為慢性冠心病,但不足以引起和解釋前述嚴重癥狀,還應積極尋找其他原因。
4 食管自發性破裂誤診為冠心病
男患62歲,因突然劇列胸痛、胸悶1 h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胸痛向背、腰及上腹部放射。病前曾飲酒并輕度嘔吐兩次,檢查呼吸24次/min,BP110/60 mm Hg,皮膚有汗,雙肺未聞及異常,心界不大,HR90次/min,律齊,腹平軟,無壓痛。ECG示STV1-V3上移0.05-0.1 mV,Ⅲ、輕度下移,部分T波偏低,血心肌酶正常,經吸氧、靜滴硝酸甘油等治療,胸痛未減輕,心電監護示ECG無動態變化,但6 h后血壓漸下降至95/60 mm Hg,急診床邊B超發現左胸腔少量積液、胸片檢查示縱膈氣腫,隨疑診為食管自發性破裂,轉外科手術,術中證實
為食管下段破裂。誤診原因除與本病少見外,主是對病史重視不夠和缺乏全面綜合分析能力。
5 肺栓塞誤診為冠心病
本組男女各1例,年齡63和65歲,因“突發呼吸困難、胸痛2 h”入院。半月前曾有短暫類似發作史。ECG示STV1-V3水平下移0.05 mV,并有T波倒置,按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癥狀漸減輕,心電監護示ECG無動態變化,血心肌酶正常。分別于住院第5天和第7天下床活動后再次胸痛、氣促,并伴咯血出汗,血壓偏低,復查ECG與血心肌酶同前,胸部螺旋CT呈肺梗死征象。追問病史男患有雙下肢重度靜脈曲張,女患右側下肢間斷腫脹、局部發熱半年。按肺栓塞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病愈。造成本病誤診的主要原因是病史詢問不詳細和未認真進行全身體檢。
6 膽心綜合征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
一、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學生來自各個鄉鎮,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范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并努力克服錯別字,又如,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二、靈活機動處理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要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學習勁頭,教師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中,我時而以讀代講,自主感悟;時而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而采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最重要的學習莫過于方法的學習。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有的同學為什么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為什么呢?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后還要及時復習。有人說,聰明與否,在于是否思考。這是很關鍵的,我們要著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方法多,但要適用,易行,便于操作,還要督促學生堅持。
四、做好扶優轉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感到“吃不飽”,而成績差的學生又常常“吃不了”。這就給我們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必須保證優生夠吃,差生能吃。不然,都會有意見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業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須全面完成的基礎上,優生可以自選一些操作實踐題,使之能夠有所為。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來期還將大力推廣應用。
五、突出章節過關
【關鍵詞】 胃鏡檢查;食管異物;護理
Combination and Nursing through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dislodge operation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e on aged man
WANG Shi-lian, LIANG Xiao-song, YI Jing-jun, ZHENG Wen-ling. Department of endoscope centr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ation and nursing through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dislodge operation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e on aged man. Methods Give close combination and nursing on the 68 aged preoperation、in-op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who take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dislodge operation. Results 66 patients take out of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successfully without hemorrhea and perforation of oesophagus. One is perforation of oesophagus with a big fish bone, the other beats along with aorta pulsation in the middle of oesophagus with a sharp chicken bone both transfer to surgery. Conclusion It is convenient and effect to dislodge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e on aged. It is critical on preoperation overall preparation、in-opration skilled combination and post-operation close nursing
【Key words】
Gastroscopy;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Nursing
食管異物是耳鼻喉科門(急)診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若不及時治療易出現出血、穿孔等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在常規硬管食管鏡治療過程中,不僅損傷大,且患者較痛苦[1]。本實驗收集自2004年至今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診并經電子胃鏡治療的68例老年性食管異物患者,治療效果滿意,預后無明顯不適,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8例患者中,男42例,女26例,年齡60~83歲,平均69.2歲,就診時間為波動在2 h~4 d之間,其中魚骨魚刺36例,雞骨鴨骨19例,豬骨10例,義齒3例。異物分別位于食管第一生理狹窄58例(85.3%),第二狹窄4例(5.9%),第三狹窄6例(8.8%),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咽下困難及吞咽疼痛等不適癥狀。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GIFTYPE,XQ260型電子胃鏡,準備鱷魚鉗、三爪鉗、圈套器、網籃、透明帽等取異物工具。常規2%丁卡因咽部表面麻醉,不配合者進行異丙芬靜脈麻醉。患者取左側臥位,經胃鏡活檢管送入取異物器械取出異物,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相應護理。
1.3 結果 68例中順利取出異物66例,成功率97.0%,無嚴重并發癥。失敗2例,其中1例為大片魚刺嵌頓于食道下端并刺穿食道左右壁,另1例為尖銳雞骨刺穿食道中段隨主動脈搏動,此2例均轉外科治療。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了解病史及健康狀況 了解有無高血壓、心、肺、腦等慢性病,同時監測呼吸、血壓及動態心電圖,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血壓降至正常后方可行異物取出術,心電圖監測異常者,謹慎操作或不做,避免出現心臟驟停等意外。
2.1.2 重視檢查前指導及心理護理 老年食管異物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痛苦明顯,對內鏡檢查、治療缺乏了解,并身處陌生環境,普遍存在焦慮、恐懼等心理。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講訴行內鏡檢查、治療的必要性及胃鏡下取出異物的全過程,并需要患者進行正確配合的方式方法,告知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時,會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在操作過程中用鼻子吸氣,嘴呼氣,囑患者深呼吸,咬緊口墊,口腔內口水自然流出,避免吞咽及誤吸造成嗆咳,影響胃鏡下治療。
2.1.3 的應用及備齊器械 為了內鏡下取出異物的順利進行,減少咽喉反射,咽喉麻醉時間不少于10 min,詢問患者有無麻藥過敏史,以2%鹽酸利多卡因膠漿10 ml予操作前10~15 min口服,起到表面麻醉、作用,服用藥物后患者會有喉頭麻木,說話不方便等不適,告訴患者為藥物的正常作用,可減輕操作過程中的不適,使治療更順利。在麻醉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有無過敏反應。術前準備的充分與否,對異物取出是否成功至關重要,備齊術中可能需要的各類器材及附件,檢查器械及附件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2.2 術中護理
囑患者松解腰帶、衣領,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全身肌肉放松,置彎盤于口角旁,如有活動性假牙協助取出,上下牙齒張開并輕輕咬住口墊,告知患者緩慢深呼吸,操作時勿做吞咽動作,口中唾液自然流出。進鏡后辨別異物與食管之間的關系,盡量顯露異物,評估異物對食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損傷情況,根據異物形狀,協助醫生選擇合適器械夾住異物并退鏡。夾取異物時應用力適度,退出時應與醫生退鏡動作協調一致,根據食道蠕動情況緩慢退出。患者惡心嘔吐明顯,食管蠕動、收縮劇烈時禁止退鏡,同時抓取的異物應盡量靠近內鏡前端,防止異物與內鏡“脫位”[2]。
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給予患者鼓勵支持,如患者劇烈嘔吐、喉頭痙攣、出現屏氣、口唇發紺等情況時,應暫停手術,立即氧氣吸入,待癥狀緩解后再行治療。
2.3 術后護理
2.3.1 監護生命體征 術后應監測血壓、心率、呼吸,觀察患者神志情況,有無呼吸困難、出血、暈厥等并發癥,一旦出現上述應立即吸氧、止血、靜脈補液等對癥處理。
2.3.2 術后并發癥指導 術后多數患者會有咽部疼痛或不適感,以及少量出血,休息或口服適量喉片,可以恢復,如出現嘔血、便血、腹痛、腹脹等明顯不適癥狀,或皮下氣腫、腹部壓痛等消化道穿孔表現,應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
2.3.3 飲食護理 術后禁食12 h,無消化道穿孔征象即可漸進流質飲食或半流質。
2.3.4 健康宣教 指導患者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進餐時宜專心,不宜大聲嬉笑,避免口含食物時說話,食物應充分咀嚼后再吞咽,出現異物嵌頓于食管時應及時就診,切忌強行吞服飯團、蔬菜等以加重食管損傷,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3 討論
老年人因視力欠佳、牙槽萎縮、咀嚼功能減退,口腔及咽喉黏膜感覺遲鈍、反應差、易于誤咽等因素,食道異物發病率較高,異物種類以尖銳異物多見[3],由于異物易嵌頓,在取出過程中易造成組織損傷,對嵌頓在食道內較長時間或邊緣銳利的異物,需調整異物方向,使其長軸與食管順行,設法夾住異物頂端,銳利邊緣避開食管前壁避免退出時損傷主動脈。食管入口處最為狹窄,異物通過時應囑患者頭向后仰,使食管與口腔成一直線,以利異物能順利通過,避免異物遇阻力脫落。
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環系統疾患以及內分泌疾病,加之食道緊貼氣管后,僅有一層較軟的組織與氣管相隔。當胃鏡插入咽喉腔食管后,前端有可能壓迫氣管后縱隔,引起氣道梗阻,出現缺氧癥狀,術前術中應嚴密觀察心、肺功能,注意異物在鉗取過程中有無黏膜損傷,出血等癥狀。如消化道已穿孔或異物過于銳利,體積較大,不要勉強內鏡下取出,宜轉外科治療[4]。
內鏡下老年人食道異物取出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此項治療操作中,取出技術的方法及熟練程度是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減少術后并發癥的關鍵,同時,圍手術期的護理在手術過程起到重要作用[5]。護士在檢查治療過程中做好充分的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狀態配合醫護人員,能避免并發癥的發生,使檢查治療順利進行,減輕患者痛苦,提高電子胃鏡下老年人食道異物取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褚金濤, 鞠婷婷.電視內鏡下食道異物取出的臨床體會. 寧夏醫學雜志, 2011, 4(33):323.
[2] 蔡文智, 智發朝. 消化內鏡護理及技術. 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9:314.
[3] 曹金玲. 老年人食道異物66例臨床分析. 河北醫藥, 2009, 8(31):1904-1905.
[關鍵詞] 老年性便秘;四聯藥物;療效觀察;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25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2(b)-0061-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患慢性便秘的老年人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老年性便秘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病癥,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質量。甚至出現心腦血管意外,威脅老年人生命。筆者2005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四聯藥物治療老年性便秘30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60例便秘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65~88歲,平均75.5歲;病程2~10年;伴有高血壓11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3例。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0~83歲,均75歲;病程1~15年;伴高血壓10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相關標準:(1)排便時間延長,每次排便之間隔在72 h以上。(2)便質干結,甚則如羊屎或團塊,排便費力,或大便并非干結而排出困難者。伴有面色無華,心悸健忘,腰膝酸軟,食欲減退,疲倦乏力,腹脹等癥狀。(3)經結腸鏡檢查排除腸道器質性病變者。
1.3 治療方法
對有伴發疾病患者均給予相應的西藥常規治療。治療組:第1天麻仁軟膠囊,每次2粒,2次/d口服;第2天,聚乙二醇(舒泰清)2A劑+2B劑+250 mL水,2次/d口服;第3天,通便靈膠囊(主要成分:番瀉葉、當歸、肉蓯蓉) 口服,1次2粒,2次/d;第4天培菲康膠囊(含長型雙歧桿茵、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 每次2粒,2次/d口服;第5天以后循環前四天用藥治療。對照組給予麻仁軟膠囊,每次2粒,2次/d口服。兩組均4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通便藥。1個療程后酌情、逐漸減量減次,維持1~2 d排便一次。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判斷療效。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大便每天1~2次,形狀及量正常,排便較通暢。有效:大便偶有干硬,隔日排便1次,形狀及量正常,其他癥狀均有好轉。無效:便質無變化,排便困難無改善,繼發癥狀存在。治愈+有效=總有效。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治療1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均無明顯變化,治療過程均未見不良反應。
3 討論
3.1 便秘的病因
便秘是老年人常見的癥狀,約1/3的老年人出現便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該病常可繼發或誘發其他疾病,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意外的危險因素之一,老年人便秘病因,(1)運動量少:老年人由于活動量少,腹肌無力,胃腸蠕動緩慢。(2)精神體質欠佳:精神緊張、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數有便秘癥狀。(3)體內缺水:老年人口渴感覺功能下降,在體內缺水時也不感到口渴,這使得老年人腸道中水分減少,導致大便干燥。(4)飲食因素:如果食物過于精細,飲食中缺少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缺少粗糧和水果,大腸內無法形成必要的殘渣刺激者,導致大腸內水分減少和菌群失調,容易出現便秘。(5)藥物因素:許多老年人患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而一些抗高血壓藥物、利尿藥等都可引起便秘。抗膽堿性藥物、阿片類藥物及含鈣和鋁的制劑、鉍劑、抗抑郁藥、神經節阻滯劑等都可以引起便秘。目前的研究認為,老年性便秘主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的結腸神經節細胞減少或對遞質敏感性下降使結腸運動功能減弱而引起的排便次數減少[1-2]。結腸神經細胞的凋亡是導致后天老年性便秘的重要原因。而服用瀉劑是導致神經節細胞凋亡的重要誘因[3-4]。對于經調整飲食加強鍛煉治療效果不理想者,可采取藥物治療。
3.2 通便藥的分類
(1)刺激性瀉藥:主要具有刺激大腸壁促進蠕動作用。如蕃瀉葉、大黃等,隨服藥時間的增長,需要逐漸增加用藥量才能達到起初的效果。長期使用刺激性瀉劑可損害患者的腸神經系統,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研究已經證明番瀉葉含有蒽醌類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時間長了會造成腸道黏膜病理性改變,臨床上叫結腸黑病變。結腸黑病變目前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可引起結腸癌。(2)滲透性瀉藥:主要是使腸內容滲透壓升高,將水分自組織吸入腸腔,使腸內容積增大,刺激腸腔壓力感受器,引起腸蠕動增加,產生瀉下。如硫酸鎂,甘露醇等。老年人長期應用易形成電解質紊亂。(3)性瀉藥(如麻仁軟膠囊等):腸道不吸收不消化,僅起對腸壁和糞便二者的作用,并能阻止水分吸收,軟化大便,解決排便困難。這類藥物屬于較安全的一類用藥,刺激性小,但緩瀉效果偏弱。(4)容積性瀉藥(如聚乙二醇等):能加速結腸或全胃腸道轉運,吸附水分,使大便松軟易排出,如果膠、車前草、燕麥麩等可溶性纖維素。它們所含的成分多是纖維素,這樣可以使腸道容積增大,刺激腸道產生便意,從而引起腸道蠕動增加而排便。長期用藥時,這類藥物相對安全。(5)增加腸道內有益菌群,有利于:抑制并清除腸道中致病菌、減少腸源性毒素的產生、抑制膽固醇的合成;合成維生素,促進鈣、鐵、維生素D的吸收;激活并強化腸道的免疫系統;降解亞硝胺,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3.3 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
(1)向患者宣教老年性便秘的相關知識。包括便秘的原因,誘發因素,預防和治療。(2)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積極疏導,解除患者的顧慮,調整好心理狀態,恢復其排便的信心。(3)飲食指導,講解飲食與便秘的密切關系,指導患者增加膳食中纖維的含量。以增加腸蠕動,鼓勵患者多食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薯類、蘿卜等,縮短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促進排便;老年人食物中多放植物油,如芝麻油等,增加腸道性以利排便;保證每天飲水量為1 500 mL左右,使腸道保持足夠的水份,有利于糞便的排出;忌食辛辣溫燥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等。(4)給予生活指導,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5)多參加室外運動及腹部按摩,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3.4 小結
筆者未采用滲透性瀉藥,主要是為避免老年人長期應用形成電解質紊亂,引起更為嚴重并發癥。避免了長期單一使用刺激性瀉劑,損害患者的腸神經系統,使便秘進一步加重,用藥量加大。甚至出現結腸黑病變[5-6]。采用性、容積性、刺激性、增加腸道內有益菌群四種不同類型、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交替使用,利于保護及加強腸道蠕動功能。療效確切,患者經2~3個療程治療,均能減少用藥量、用藥次數。直至完全恢復至食物調節,就能正常排便。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Bassotti G,Villanacci V,Maurer CA,et al. The role of glial cells and apoptosis of enteric neurones in the neuropathology of in-tractable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 Gut,2006,55(1):41-46.
[2] Lee JI,Park H,Kamm MA,et al. Decreased density of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nd neurongJ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low-transit con-stipation and acquired megacolon[J]. J Gastwenterol Hepa,2005,20(8):1292-1298.
[3] Bassotti G,de Roberto G,Castellani D,et al. Normal aspects ofcol- oreetal Motility and abnormalities i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18):2691-2696.
[4] 陳志康,陳子華. 頑固性慢性傳輸性便秘的診斷和外科治療[J].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5,14(3):215-217.
[5] 馬睿,趙秀英. 結腸黑變病11 例分析[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18(20):2279.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4(c)-014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pplied to the nursing care for chronic bronchitis in the elderly. Methods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1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4. The 14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high-quality nursing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for 1 month. Then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1 month of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respons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hronic bronchitis; The elderly; High-quality servic
老年人群患上慢性支氣管炎[1]的概率較高,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呼吸類疾病,隨著天氣的變化影響,慢性支氣管炎可能會反復發作,患者的臨床體征一般為肺部??音、咳嗽疼痛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一般患者每年的發病總時間為4個月,研究還發現患者中男性偏多,該研究隨機選取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間該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患者70例,對照組患者70例,對照組患者只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方式上再添加優質護理,兩組均連續護理1個月,并分析優質化的護理服務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間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70例,實驗組中,男性50例,女性20例,年齡在44~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7±2.8)歲,病程在7~13年,平均病程為(11.9±2.1)年;對照組中,男性48例,女性22例,年齡在43~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4±2.4)歲,病程在6~17年,平均病程為(12.3±1.7)年。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常規護理,注意患者的病房環境、定期消毒、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做觀察記錄。
實驗組患者則給予優質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在添加以下3條:
①飲食護理:患者應每天選擇高纖維食物,以及高維生素[2]和高蛋白等食物,忌辛辣,多吃水果和蔬菜,特別像梨這種利于化痰的水果盡量保持每天一個。
②心理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常常會伴有恐懼、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護理工作人員應該給與正面開導和鼓勵,耐心講解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知識,讓患者帶著一顆平常心去對待。
③藥物護理:在醫學臨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療此病的情況比較多,護理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醫生囑托來給患者用藥,并且時刻注意患者的體征變化,如有不良癥狀及時處理。
1.3 療效評判
治療效果的判斷可以分為3類,即無效、有效、顯效。患者的臨床病癥消失,機體恢復正常,X胸片顯示炎性病變均消除,痰菌[3]顯示已轉陰即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病癥有所改善,X胸片顯示炎性病變部分消除即為有效;8 d治療后患者病情幾乎沒有變化甚至更重即為無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評比[4]。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結果的所有數據均錄入SPSS16.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以(x±s)表示;組間率比較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2.1 療效對比
從數據中顯出,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滿意度對比
結束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達97.8%,而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為86.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已經開始慢慢地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它是一種易反復發作的慢性病,支氣管擴張和阻塞性肺氣腫是它常伴的并發癥。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氣候變化、過敏反應、吸煙等都是感染一般是最為主要的因素[5],當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和胞病毒等侵入機體時,支原體與病毒相互結合損害呼吸道粘膜[6];氣候發生變化時,呼吸道黏膜[7]的自身抵抗功能下降,黏膜血液循環不流暢,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的不正常收縮,從而患者慢性支氣管炎發作;過敏反應中較為常見的是塵埃過敏和花粉過敏,據調查,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中有過敏史的人數比例較大;國內外有研究證實,吸煙時間越長,患者發病率越高,戒煙對患者病情的減弱有推動作用[8]。
關鍵詞: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呼吸系統疾病,該病主要因病原體感染氣管、支氣管粘膜組織所致,屬于慢性非特異性炎癥[1]。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臨床癥狀為咳嗽、咳痰等,夜間病癥加重,影響患者正常休息與工作,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在本次調查中,我院將重點分析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方式,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齡為60~75歲,平均(68.0±3.0)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齡為60~77歲,平均(67.5±2.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癥嚴重程度等一般臨床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具體情況如下:①病房環境。每日打掃病房,保持室內干凈、清潔、安靜、舒適,維持病房內溫度在22℃左右,減少因溫差過大而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刺激。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②護理。日常期間患者可取坐位或半臥位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夜間入睡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③病癥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按時測定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等基本體征,重視患者的呼吸變化,上述指標一旦出現異常,需及時聯系醫師,為患者進行進一步診斷。
對照組患者行優質護理,具體情況如下:①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因病癥原因常出現焦慮、恐懼、緊張的心理,且加之睡眠質量較差,患者常常脾氣急躁。對患者進行勸慰,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可利于病癥的恢復,改善不良心理狀態;②飲食護理。患者需改善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多補充新鮮的水果、蔬菜,優質蛋白,飲食注意清淡,避免攝入過度刺激或油膩的食物,避免造成刺激,因患者年齡較大,吸收功能減退,可給予患者流質或半流質食物,促進患者營養吸收;③健康教育。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正確的認識自身的疾病,并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了解如何可以更好的康復;④咳嗽護理。咳嗽時護理人員可輕拍患者背部,促進痰液的移動,避免有痰咳不出。鼓勵患者多飲水,將飲水量控制在2000ml/d,潤濕呼吸道粘膜,促進病變部位的修復。對于痰液難以排出的患者,可適當服用化痰藥物,促使痰液吸收后排出;⑤藥物護理。除了基本的止咳平喘藥物外,可針對性的給予患者抗生素進行病癥控制,預防感染的發生,但需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量,避免產生一定的副作用;⑥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對患者與其家屬進行一定的指導,告知患者家屬在家庭護理中的要點。指導患者按時入院復查,以利于醫師與護理人員及時掌握患者病癥發展。
1.3觀察指標 本次觀察指標包括患者對本次護理滿意率、住院時間及后期生存質量。其中,護理滿意率由我院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定,其中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態度、護理技巧、溝通能力等指標進行評分,滿分百分制。以評分≥90分為十分滿意;以評分60~90為基本滿意;以評分
1.4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以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護理滿意率對比 我院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進行對比,由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差異顯著,結果具有統計意義(P
2.2住院時間與生存質量對比 我院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生存質量進行對比。由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而生存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顯著差異(P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如支氣管擴張或支氣管肺炎等,需引起臨床高度重視[2]。
在本次調查中,我院則給予患者優質化護理服務。護理人員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給予患者優質、安全、連續的護理。由本次調查結果可知,在實施優質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生存質量高于對照組,上述結果有效說明本次護理服務的可行性與有效性,并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對促進患者身心康復具有重要意義[3]。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該種護理方式意義顯著,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胡琴芳.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護理中優質化護理服務的臨床效果[J].吉林醫學,2014,(18):4106-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