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鄉鎮執法制度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鎮執法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鎮執法制度

    第1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為了使“四項制度”的貫徹實施在我鄉取得成效,進一步推動政風轉變和提高工作效能,鄉黨委、政府決定借今天這個機會召開“四項制度”動員會,對貫徹實施“四項制度”的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和部署。

    下面,受吳書記和張鄉長的安排,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深化認識,增強貫徹實施“四項制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推行行政問責辦法制度,是省人民政府加快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廉政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是加強和提高系統定位政府系統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有效途徑。秦省長在月日,省人民政府召開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實施情況匯報會上再次強調,要把“四項制度”的貫徹落實作為推進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工作,對落實不到位、執行不力或嚴重違反制度的事件公開曝光,嚴肅查處,確保“四項制度”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月日,市人民政府召開“四項制度”動員大會,王市長在會上說:“誰要頂風作浪,誰將吃到被問責的苦果”。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上級人民政府貫徹實施“四項制度”的堅定決心。今后一段時期,是我鄉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人飲安全工程、機耕路建設等工程陸續動工,必須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推進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鄉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強化內部管理、切實提高全鄉干部職工,尤其是公務員的素質和能力有效提高政府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長期以來,全鄉干部職工在非常艱苦的環境條件下,勤奮敬業,努力工作,為推動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客觀地講,全鄉干部職工的主流是好的,面對各種誘惑和考驗是過得硬的,但在有的地方和部門,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問題。有個別干部職工、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態度冷漠、作風粗暴,存在不作為、亂作為、攀比享受;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不求進取、缺乏創新;有的安于現狀,滿足于應付,得過且過,碌碌無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政府職能的充分發揮,影響了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貫徹實施“四項制度”,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留此標記。有利于強化干部職工依法行政意識,規范行政權力、依法辦事、推進依法行政;有利于推動政府管理向以人為本、便民高校、程序規范、公正透明的方式轉變,有利于建立優質高效的服務型政府。實施“四項制度”,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每一位干部職工尤其各單位負責人,要把“四項制度”的貫徹實施,作為關系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的一項主要工作任務來抓,迅速行動、采取措施、抓好落實。

    二、精心部署、確保“四項制度”順利實施。

    按照縣人民政府月日召開“四項制度”動員培訓會議精神,結合我鄉實際,鄉人民政府制定了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和措施,突出工作重點、著力加以推進。我在這里對各個階段的工作要求和重點任務作一個明確。

    以上幾個階段的工作,既要分段進行,又要整體推進。分階段開展工作不等于不貫徹“四項制度”,對任何違反“四項制度”的行為,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三、采取措施,確保貫徹實施“四項制度”取得實效。

    貫徹實施“四項制度”,既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人民群眾高度關注,對各級干部的能動性大。各單位、部門,全體干部職工,務必按省、市、縣、鄉人民政府的要求,把握關鍵環節,細化目標任務,積極穩妥地推進,確保“四項制度”的貫徹實施不走樣、不變形,真正落到實處。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鄉人民政府已成立實施“四項制度”的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和統籌推進工作,為“四項制度”的貫徹實施提供組織保證,確保“四項制度”落到實處。

    (二)深入開展學習宣傳。

    貫徹實施“四項制度”的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需要全社會各方的理解、支持、積極參與。每一位干部職工都要大力學習、宣傳“四項制度”和實施“四項制度”的重要意義,認真領會和把握“四項制度”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切實提高貫徹實施“四項制度”的自覺性,把遵守和執行“四項制度”的要求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內在動力。要在全鄉范圍加大對“四項制度”和實施工作的宣傳,讓全鄉都參與到貫徹實施“四項制度”中來,為貫徹“四項制度”營造良好氛圍。

    (三)廣泛接受各方監督。

    近年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或作為不到位的問題引起社會關注,不同渠道都有反映,我們要充分認識所反映問題的嚴重性,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整改。要吧貫徹實施“四項制度”作為加強和改進政府建設的一個契機,虛懷若谷,誠心接受來自各方的監督和批評,從群眾反映最集中的重、難、熱點問題入手,及時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和辦法辦法。

    (四)著力強化監督檢查

    辦公室要加強對貫徹實施“四項制度”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好措施,好辦法和好經驗要加強宣傳并上報,對貫徹落實不力要公開曝光,便于鄉人民政府和領導小組了解掌握貫徹實施的進展情況,根據工作動態研究有針對性的措施,進一步深化落實。

    (五)嚴格執行工作文問責。

    第2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一、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強化基層民主決策

    神鎮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認真落實重大問題、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對于涉及重大事項決策、重大項目工程、大額資金使用以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由黨政領導班子進行集體討論后民主表決。如在中心學校修建、肖河治理、污水處理廠建設、道路建設等重大項目和工程的決策上,神重鎮嚴格按照程序,從立項到審批,從規劃到招投標,每項都要經過多次論證,反復討論,最后由黨政班子民主決定。不斷深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推進村級基層組織決策民主化。同時,不斷完善、提升、規范全鎮20個村居黨務村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監督等各項民主管理制度,確保“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具體操作中有制度可循,靠制度推進。如在南大社區文化廣場建設和楊嶺村道路硬化等重大事項的決策上,規范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確保了_[作順利完成。

    二、建立矛盾調解化解網絡,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神重鎮圍繞“解決、穩控、打擊、追究”,以解決問題為根本出發點,以控制越級訪、集體訪、非訪為重點,建立健全了鎮、村、組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堅持領導包案、接訪處訪、下村尋訪、周一例會研判等工作機制,對轄區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系統梳理排查和分析研判,加強矛盾調解化解督辦力度,實現了工作源頭控訪、責任化訪、綜合治訪的新局面。20個村居全部成立了矛盾調解化解工作站,及時做好來人來訪接待處理工作;充分發揮村組干部、民事調解員及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生產隊隊長、老復員軍人、老黨員“五老”的作用,調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同參與矛盾調處化解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如楊嶺村村委委員張彩在調解兩戶群眾土地糾紛問題、清崗澗社區在化解矛盾工作時,均發揮了“五老”作用,切實解決了不少棘手問題。

    三、完善便民利民服務網絡,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神重鎮緊緊圍繞“便民利民”這一目標,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完善便民服務制度,成立便民服務大廳領導組織,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增添空調、座椅、便民箱等便民設施,工作人員持證上崗,微笑服務,確保便民服務大廳工作優質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司法所、民政所、社保所、辦、村鎮建設服務中心等職能部門全面公開辦事制度、收費標準、聯系方式等內容,增加辦公和投訴電話、為民服務意見箱等設施,方便群眾辦事。在服務大廳門口公開鎮黨政班子、鎮直部門負責人及各部門中層人員職責和聯系方式,認真推行“首接服務制”“為民辦事全程制”,接受社會監督,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努力打造為民服務“窗口”單位。各村居成立2人以上的村級便民服務站,對群眾前來辦理的事項進行登記,按時辦結,新農合、新農保、低保申請等不出村便能辦理;通過便民服務站工作的開展,神蜃鎮干群關系更加融洽,辦事效率切實提高,惠民、利民工作落到實處。

    四、落實黨風政風監督檢查制度,樹立清正廉潔干部形象

    神重鎮利用中心組廉政專題學習、觀看反腐倡廉警示片等多種方式,加強對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和廉潔從政教育。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要求黨員干部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六個嚴禁”和省市關于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強化“三官”治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三問三行”要求,以“六制管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制度為載體,加強黨員管理,樹立了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鎮紀委安排專職人員,針對似日和重大節日加強常態化監督,對相關問題開展監督檢查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全面增強了全鎮黨員干部守紀律觀念。

    當前,在作風建設常態化、從嚴治黨

    再出發的關鍵時刻,加快推進以民主科

    學決策、矛盾調解化解、便民服務、黨風

    政風監督檢查等為主要內容的基層四項

    基礎制度建設,可謂正當其時、深入人

    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神重鎮將繼續狠抓

    落實、總結經驗、學習先進、創新機制,推

    第3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中圖分類號:R 246.4文獻標識碼:A臨床研究

    [摘 要] 目的:探尋治療孤獨癥的有效療法。方法:將60例孤獨癥患兒隨機分為電針行為療法組(30例)和行為療法組(30例)。兩組均進行常規行為療法,電針行為療法組在此基礎上穴取百會、四神聰、神庭、本神、印堂、腦戶、腦空、內關及頭針語言一區、語言二區、語言三區進行電針。觀察兩組療效及治療前后分別進行圖片詞匯量表(PPVT)、孤獨癥行為能力的測試。結果:電針行為療法組總有效率為86.7%,優于行為療法組的56.7%(P

    [主題詞] 電針;行為療法;孤獨病/針灸療法;孤獨病/治療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ehavior therapy on intelligence and behavior of children of autismWANG Chun-nan<sup>1, LIU Yan2, WEI Xiao-hong1, LI Li-xia (1.Rehabilitation Section, Shenyang City Hospital of Children, Liaoning 110032, China; 2.Shenyang City Health Center for Women and Children)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out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autism. Methods Sixty children of autis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lectroacupuncture (EA) plus behavior therapy group and a behavior therapy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behavior, with EA at Baihui (GV 20), Sishencong (EX-HN 1), Shenting (GV 24), Benshen (GB 13), Yintang (EX-HN 3), Naohu (GV 17), Naokong (GB 19), Neiguan (PC 6) and scalp acupuncture at Speech Areas Ⅰ,Ⅱ,Ⅲ added for the EA plus behavior therapy group.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picture and vocabulary scale (PPVT) and behavior ability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7% in the EA plus behavior therapy group which was better than 56.7% of the behavior therapy group, and had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in sensation, association, body, and ability of self-care (P0.05). Conclusion EA combined with behavior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of autism, but does not improve intelligence.

    KEY WORDS Electroacupuncture; Behavior Therapy; Autistic Disorder/am ther; Autistic Disorder/ther

    孤獨癥屬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亞型,是嬰幼兒期嚴重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亦無特殊治療藥物。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為心理行為療法及特教訓練,來改善患兒的癥狀。但由于治療手段單一化,其療效并不十分顯著。

    隨著國際上對病因學的研究及循證醫學的發展,電針療法成為治療孤獨癥的一種新手段。筆者近年來應用電針配合行為療法治療兒童孤獨癥,觀察患兒智能及行為能力的改變,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6月―2006年2月在沈陽市兒童醫院治療的、年齡在3~9歲的孤獨癥患兒

    60例。按就醫時間并在患兒家長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隨機分為電針行為療法組和行為療法組,每組各30例。2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1.2 診斷標準

    按《國際疾病分類》(ICD-10)與中華醫學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的標準診斷。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年齡在12周歲以內者;③能堅持針刺治療2個療程,配合治療者。

    1.4 排除標準

    ①年齡大于12周歲者;②患有兒童精神分裂癥、Asperger綜合征、Heller綜合征和Rett綜合征;③不能堅持2個療程治療,中途脫落者;④治療期間采用其他治療手段如藥物治療者。

    2 治療方法

    2.1 電針行為療法組

    (1)電針療法

    取穴:百會、四神聰、神庭、本神、印堂、腦戶、腦空、頭針語言一區、頭針語言二區、頭針語言三區、內關。操作:以0.30 mm×40 mm毫針刺入,百會向后刺入15~20 mm,四神聰向百會方向刺入1.5~20 mm,得氣后接通SMS-03型生命信息治療儀,刺激頻率為75 Hz,百會、四神聰“”字形銅片置正極,神門置負極。每日1次,每次50分鐘。每周治療5次,2個月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2)行為療法

    采用一對一的強化訓練及結構化教學方式來消除異常感覺行為、建立簡單生活技能,使患兒逐漸恢復正常的社會交往及語言交流。目前的行為療法還包括感覺統合訓練、聽覺統合訓練、語言訓練等。每日1次,每次60分鐘。每周治療5次,2個月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2.2 行為療法組

    只進行行為療法治療,療法、療程同電針行為療法組。

    2.3 觀察指標

    (1)采用楊曉玲[1]修訂的《孤獨癥行為檢查表》(ABC)評定孤獨癥行為。該量表為孤獨癥癥狀篩查工具,由家長填寫完成,包括感覺、交往、軀體運動、語言、生活自理5個因子組成。ABC總分

    (2)使用圖片詞匯量表(PPVT)[2]評定智商。該量表是一種非言語性量表,適用于2.5~8.5歲兒童,共有120幅圖片,每幅圖片又有4張不同的圖及相匹配的詞。檢查時主試者要求被試者指出其中一個詞所相應的圖畫,按其完成圖詞數量的累積正確數,根據具體的年齡算出智商。此表不需要口語表達,對孤獨癥兒童或伴有語言障礙的且年齡偏小的兒童較為適用。PPVT邊緣智力84~70分,輕度智力低下69~50分,中度智力低下49~35分,重度智力低下34~20分,極重度智力低下

    2.4 統計學方法

    數值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根據ABC總分分值判定療效。顯效:在原有分值基礎上,降低2個或2個以上總分區間;有效:在原有分值基礎上,降低1個總分區間;無效:在原有分值基礎上,未能降低或提高1個或1個以上總分區間。

    3.2 治療結果

    (1)2組患兒治療前后ABC量表各參數因子分值比較見表2。

    表2示,組內比較提示治療后兩組總分值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

    感覺和軀體因子分值降低外,其余因子均無改善。電針行為療法組在感覺、軀體及自理因子與行為療法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

    (2)2組患兒行為療效比較見表3。

    表3經Ridit分析,電針行為療法組與行為療法組療效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u=2.088,P

    (3)2組患兒治療前后PPVT分值(智商療效)比較見表4。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4歲,2005年8月10日來診。其母代訴:主動語言交流減少1年,加重2個月。現病史: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主動語言交流減少,喜歡重復一些聲音或詞,主動回避與他人的目光接觸,與父母及玩伴的感情逐漸淡漠。后病情逐漸加重,呼喚其名字時沒有反應,常用手勢來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說話不合音調,不時出現尖叫、拍手等動作,遂來醫院求治。查PPVT 47分,ABC量表77分;腦電地形圖、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診斷:孤獨癥。予電針及行為療法治療4個月,癥狀明顯改善,有短時間的目光對視,呼喚其名字時尋找聲源,可說出一些簡單的物體名稱,并可用少量短句與家人進行交流。后回本地治療,半年后隨訪可進行簡單語言交流,PPVT 63分,ABC量表55分,已送入幼兒園。

    5 討論

    孤獨癥屬于廣泛性發育障礙,在中醫屬于神志性疾病。中醫學認為,正常的神志活動及生命活動是在五臟、五官、五體共同參與下完成的。其中心是神志及生命活動的主宰。《靈樞?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中醫神志病是從神到智的一系列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過程的異常[3]。而現代醫學認為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指揮中樞,高級神經活動諸如感覺、知覺、運動、情感、思維、意志、判斷等,均屬于腦的功能,又“腦為神明之府”,使“心”與“腦”互為所用,共主神明。

    現代研究結果表明,孤獨癥患兒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SPECT)有明顯的局灶腦血流灌注減少,以邊緣系統(海馬回和島葉)及顳葉最為常見,尤其是左海馬回和左顳下回(28區和35-38區)。邊緣系統與顳葉緊密相連,與額葉、頂葉等也有廣泛聯系,它們結構完整及功能正常與否與人類的情緒反應、行為、記憶功能等密切相關[4]。

    近年來普遍認為針灸可提高大腦皮質興奮性,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灌注的作用[5]。故通過針刺促進頭部血氧和營養的供應、加強物質和能量代謝,進而改善大腦額葉、顳葉、頂葉等相關執行區域的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的功能。在治療上重取頭部腧穴,選取印堂、神庭、百會、四神聰、腦戶,均在督脈循行線上。督脈為陽脈之海,入屬于腦,其氣通于元神之府。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以上穴位對與腦有關的神志病起到重要治療作用。且四神聰左右之穴緊靠膀胱經,而膀胱經絡腎貫心,與督脈循行線上的穴位共奏醒腦開竅、安神定志的功效。本神、腦空屬膽經,肝膽互為表里,取之起到調節情志、疏肝理氣的功效。針刺頭針語言一區、語言二區、語言三區,對運動性失語、命名性失語及感覺性失語等可起到調節大腦功能的功效。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正常是神志活動的內在基礎,因此,協調三焦氣機正常升降是維持正常精神神志活動的重要因素。內關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陰維、手少陽三焦經,又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具有調節三焦氣機、通調血脈的作用。

    以上所有頭部穴位都位于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在體表的投影,因此電針這些穴位可直達病所,起到改善額葉、頂葉、顳葉功能的作用,并且避免了行針操作患兒不能配合的問題,增強了療效。與此同時配合行為療法,更有效地改善了患兒的認知和記憶力,使簡單的生活能力得到正確的強化,異常行為能力得到有效糾正,加速了回歸社會的進程。對于智能未能明顯改善,考慮與臨床例數不充足、療程不夠充分有關,需進一步增加療程與例數,以便觀察其遠期療效。

    6 參考文獻

    1 楊曉玲,賈美香.孤獨癥行為量表測試報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7(6):279

    2 姚樹橋,龔耀生.兒童適應行為評定量表的編制及城鄉區域性常模的制定.心理科學,1993,16(1):39

    3 曲麗芳.中醫神志學說在精神疾病癥狀分析中的意義.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2):71

    4 Bachevalier J. Brief report: medial temporal lobe and autism: a putative animal model i

    n primates. J Autism Dev Disord,1996,26(2):217

    第4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關鍵詞:影像學;神經鞘瘤;病理檢查

    神經鞘瘤又稱雪旺氏瘤,來源于神經鞘,多無痛生長,發病部位依次是顱神經、椎管、四肢和胸腹部。神經鞘瘤常有包膜,柔軟有波動感,腫瘤有完整包膜者呈淡紅、黃色或珍珠樣灰白色,切面常有小囊腫,內可見血性液體[1]。極少數腫瘤為纖維性,故質地較硬。惡性神經鞘瘤稱神經纖維肉瘤,多為基因突變,導致周圍神經的多發性腫瘤樣增生和神經鞘、神經纖維中的結締組織增生。常有家族史。肢體軀干為其好發部位。臨床上在初次懷疑時多做B超、CT和MRI輔助檢查,明確診斷需要做病理檢查[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做病理明確的82例四肢神經鞘瘤病例做研究,收集其確診前所行的影像學檢查資料,共有39例行B超檢查,32例行CT檢查,41例行MRI檢查,年齡19~46歲;男23例,女20例;均發病與四肢,多見于手腕和膝旁部位。有12例均行有B超和CT,18例行有B超和MRI。

    1.2方法 檢查的操作和診斷均由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進行。

    1.2.1 B超檢查方法[3] 為淺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為神經鞘瘤的依據為觀察記錄腫瘤最大徑線、 形態、 有無包膜、 邊界是否清晰、 與周圍神經血管的關系、 內部回聲是否均勻、 有無鈣化灶、 極低回聲區和無回聲區、 內部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級(0 級為無血流信號顯示, 1級為少數點狀血流信號, 2 級為較多的短線狀及點狀血流信號, 3級為豐富的樹枝狀及網狀血流信號)。并分析其血流阻力指數。

    1.2.2 CT檢查方法[4] CT 掃描腫塊是否囊變, 是否圓形或分葉狀, 平掃呈厚壁低密度灶,增強掃描見壁及壁結節強化。低密度區無或輕度強化。內部密度混雜不均且有多個片狀、 小點狀低密度區,或者呈現肌間隙彌漫生長,蜜蜂窩狀小結。

    1.2.3 MRI檢查方法[5] MRI掃描腫塊大多信號不均, 內有多個點、 片狀長T1、 T2 信號, 大多增強后略長T2信號明顯強化, 更長T2 信號部分無強化。有囊變區的出現液平面, T1WI、 T2WI 液面上均為高信號、 下均為低信號,并且可見腫塊內血液狀物。

    2 結果

    表1為三種影像學方法檢查結果和病理確診結果數據表。

    另外B超組診斷為惡性神經鞘瘤4例,確診1例(25%);CT組7例,確診有4例(57.1%);MRI組10例,確診8例(80%)。

    3 討論

    3.1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回顧性調查研究三種影像學方法對神經鞘瘤的診斷有無差異,結果顯示只有B超組和病理診斷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χ2=4.05>3.84,P

    3.2神經鞘瘤來源于雪旺細胞,也稱為神經瘤,多為良性,發展緩慢,也可惡變加快增大,神經鞘瘤可引起陣發性疼痛,感覺障礙發生則表明已經發生神經壓迫,少有損害,受累神經干途徑上觸及圓形或橢圓形的實質性包塊,質韌,包塊表面光滑,良性腫瘤界限清楚,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在與神經干垂直的方向移動度大于縱向方向,Tinel征陽性。需要仔細鑒別[7]其良惡性和區別神經纖維瘤、軟組織肉瘤、軟組織感染等疾病。惡性腫瘤常伴有淋巴結腫大,臨床表現突出。多見于中青年,但不是非常常見。

    3.3本次研究顯示MRI診斷神經鞘瘤優于 CT和超聲,惡性神經鞘瘤診斷10例中8例確診符合初診,診斷率有80%。MRI兩個優勢: 具有高比分辨率;多層面多向成像。非常清晰顯示腫瘤外形、大小、 周圍邊界和內部液面水腫等特點;而且可以顯示周圍相鄰血管神經是否被神經鞘瘤浸潤壓迫及顯示腫瘤內部信號強弱, 惡性神經鞘瘤的MRI增強掃描呈不均質強化,靶征為神經腫瘤特征表現。所以在臨床檢查中,憑借醫師經驗和對癥狀體征的把握進行初步診斷后選擇最合適的輔助檢查的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傅誠強.神經纖維瘤病(編譯)[J].國外醫學外科學分冊,2003,30(3):153-154.

    [2]楊華,陳曉巍,高志強.Ⅰ型和Ⅱ型復合型神經纖維瘤病1例[J].中華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7):544-545.

    [3]劉菊先,彭玉蘭,向波,等. 神經鞘瘤的超聲表現特征及其診斷價值[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 版),2008,39(5):865-867.

    [4]丁小南, 袁建華, 王志平. 周圍神經鞘瘤的 CT 和 MRI 表現[J].放射學實踐, 2009,24(3):305-307.

    [5]饒圣祥,曾蒙蘇,王冬青,等. 軟組織神經鞘腫瘤的 MRI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39(12):1293-1296.

    第5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年,我縣依法行政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進一步營造良好法制環境。重點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一)抓緊規劃“十二五”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國發〔〕33號)和省政府實施意見,結合實際,認真編制我縣“十二五”依法行政規劃。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月中旬。

    (二)開展依法行政分類考核。根據各行政機關行政執法工作特點和現狀,將縣級各被考核單位分為重點行政執法單位、一般行政執法單位二類,并制定相應的分類考核評估標準實施年度考核。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

    完成時限:年底前。

    (三)深化行政執法責任制。結合新一輪機構改革后的機構、職能調整和近年來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情況,及時制定、修訂行政執法責任制方案,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做好執法依據、職權、程序等執法責任制相關內容的梳理調整、網上公布和鏈接工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責任單位:各行政執法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月底前。

    (四)推進科學民主決策。按照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加強行政決策程序建設,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機制。研究制定重大行政決策聽證辦法,將聽證意見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探索建立重大行政決策跟蹤檢查、績效評價機制,并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違法或不當行政決策的責任追究。

    責任單位:縣府辦、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全年。

    (五)進一步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入實施“公民權益依法保障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公民權益保障水平,落實公民權益依法保障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定期報告制度,總結經驗,加強部門間交流。完善行動計劃社會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實施情況的評估和督查考核。

    責任單位:縣府辦、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年底前。

    二、加強執法監督,保障執法行為合法規范

    (六)從源頭上規范行政行為。認真執行《縣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規定(試行)》(龍政發55號),創新合法性審查工作機制,完善相關部門在規范性文件審查方面的溝通、協調和配合機制。探索開展規范性文件實施效果、功能作用和存在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健全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做好備案審查工作統計。進一步規范公民對規范性文件提出異議的處理程序,加大糾錯力度。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年底前。

    (七)繼續推進規范行政裁量權工作。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本系統本部門行政處罰裁量細化量化工作,確保內部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上下銜接,處罰裁量基準與法律、法規、規章等的同步更新;組織開展專項督查,促使各項任務和要求全面落實,在有條件的領域和部門探索行政許可自由裁量細化量化工作。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執法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月底前。

    (八)認真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繼續選擇10個重點執法領域,組織開展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案卷評查,開展評查結果整改情況的專項檢查,督促各行政執法部門認真梳理分析評查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切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執法部門。

    完成時限:月上旬。

    (九)積極推動監督資源整合。完善鄉鎮(街道)、部門法制工作例會制度,健全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中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推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系統平臺建設,發揮網絡監督作用。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有關部門。

    完成時限:年底前。

    三、立足復議為民,全力化解行政爭議

    (十)健全行政復議依法受理機制。探索行政復議受理環節下移的有效措施,進一步暢通行政復議渠道,方便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辦理咨詢、提起行政復議等事項。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全年。

    (十一)進一步發揮行政復議功能。研究完善行政復議案件辦理流程管理制度和各類行政復議案件的審查規程,更加重視實地調查、聽證以及調解、和解工作。推廣使用“行政復議管理系統”,逐步提高行政復議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強化行政復議監督和指導,實行行政復議決定執行情況報告制度和行政復議建議書(意見書)整改情況書面反饋制度。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執法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月底前。

    (十二)落實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根據《縣行政首長出庭應訴規定(試行)》要求,落實行政首長首案、重案出庭應訴制度。加強與人民法院的聯系與溝通,建立行政訴訟案件統計信息和重大案件交流機制。

    責任單位:縣級各行政執法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全年。

    (十三)探索構建行政調解工作體系。積極探索建立政府負總責、政府法制機構牽頭、各職能部門為主體的行政調解工作體制。完善行政調解制度,科學界定調解范圍,規范調解程序機制,落實調解工作責任。推動建立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聯動機制,實現各種調解主體的有效互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執法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年底前。

    四、強化隊伍建設,優化依法行政工作環境

    (十四)加快鄉鎮(街道)法制機構建設。根據縣編委批復精神,督促15個鄉鎮(街道)掛牌成立法制辦,明確分管領導和法制員,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擔負起本轄區推進依法行政的工作責任。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年底前。

    (十五)加強培訓和理論研究。積極組織開展行政執法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參加通用法律知識培訓、專門法律知識輪訓和新法律法規專題培訓。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加強依法行政和政府法治建設有關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責任單位:縣法制辦、縣級各行政執法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年底前。

    (十六)全面開展示范單位創建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全面抓好“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工作,積極推進法制信息化建設。

    第6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推進依法行政的責任感、緊迫感

    (一)加強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基礎性、全局性工作。政府處在管理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第一線,能否切實做到依法行政,關系到堅持黨的領導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關系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關系到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近幾年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與新的發展要求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有些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理念還較薄弱,民主、科學、依法決策的意識不夠強;少數執法人員亂作為和不作為現象依然存在;行政權力監督約束機制尚不健全,部分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各地、各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緊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快推進政府依法行政進程。

    二、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夯實依法行政工作基礎

    (二)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及任職前法律知識考查制度。建立區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要結合所研究的議題內容,由政府辦公室適時安排議題提請部門在會上介紹相關法律法規基本內容,把學法和研究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增強學法的實效性。每年區政府常務會議學法不少于4次、專題法制講座不少于2次。各鄉鎮街道、各單位也要相應建立班子會集中學法制度。對擬任區政府及部門領導職務的干部,在任職前要考查其是否掌握相關法律知識以及依法行政情況。

    (三)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管理。全區所有行政執法人員上崗前必須參加由區政府法制部門組織的法律知識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取得行政執法資格證,持證上崗;對已在崗的行政執法人員,各鄉鎮街道、各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每年至少組織一次依法行政知識集中學習培訓,培訓情況、考試成績于年底前報區政府法制部門備案。凡未參加培訓或連續兩次學習考試不合格的,取消其執法資格,調離行政執法崗位。

    三、完善行政決策機制,進一步增強政府行政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合法性

    (四)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制度。按照《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結合實際,認真修訂完善區政府工作規則中關于重大行政決策的內容。凡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必須進行聽證。對聽證中提出的合理意見和建議要吸收采納,意見采納情況要以書面形式告之聽證代表,并以適當形式向社會公布。

    (五)堅持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和集體決定制度。區政府及各單位作出重大決策前交由法制部門或者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決策。區政府及各單位的重大行政決策應當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區政府及相關單位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堅決杜絕擅權專斷和濫用權力。

    (六)嚴格重大行政決策的貫徹實施。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大力提升政府部門的理解力、執行力、操作力。區政府各項決策的實施和完成情況納入鄉鎮街道和單位的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作為評比獎懲的重要依據;政府督查部門要采取跟蹤檢查、督促催辦等方式,加大對政府決策執行情況的檢查、督促;區政府辦公室要采取座談會等方式聽取公眾對政府決策及其執行效果的評價,及時提出改進政府決策的建議。

    四、嚴格行政執法,確保法律法規規章的全面正確實施

    (七)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大力推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度。嚴格執行省里統一制定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和適用規則,確保行政行為合法、適當。實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主體、依據、權限、責任和裁量標準、程序步驟、辦事時限、監督方式等內容,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公開欄等形式向社會公示。建立監督檢查記錄制度,完善行政執法案卷的評查制度,每年組織一次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促進行政機關規范執法。

    (八)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制度,各鄉鎮街道、各單位要對外公布行政執法人員資格信息,嚴禁無證執法。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及其執法人員行使職權和履行法定義務情況的評議考核,將評議考核情況納入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加大執法責任追究力度,對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違反法定權限和程序實施行政行為的,紀檢、監察部門要依照《公務員處分條例》,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九)完善行政執法經費保障機制。各行政執法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所需經費,統一納入區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罰沒收入必須全額繳入國庫,納入預算管理。各單位均不得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沒指標,不得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與行政執法機關業務經費、工作人員福利待遇掛鉤。

    五、完善監督機制,進一步規范和監督行政權力運行

    (十)加強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管理。各鄉鎮街道、各單位制定規范性文件,應當嚴格執行《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規定》(省政府令第128號)的要求,不得違法創設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收費等行政權力,不得違法增加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義務。規范性文件要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及時向社會公布。嚴格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備案辦法》(省政府令第119號)的規定,規范性文件自之日起15日內必須報區法制部門備案。建立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每兩年要進行一次規范性文件清理;清理后要及時向社會公布繼續有效、廢止和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十一)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和行政應訴工作。認真貫徹執行《行政復議法》及其實施條例,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凡是符合條件的行政復議申請,必須依法予以受理。改進行政復議審理方式,綜合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聽證、和解、調解等手段辦案,依法公正地作出行政復議決定。加強行政復議隊伍建設,保證復議案件至少2人承辦。建立相應的行政應訴工作制度,鼓勵、倡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自覺履行人民法院做出的判決和裁定,積極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

    (十二)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各鄉鎮街道、各單位要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內容、程序和方式,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區信息辦負責區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依申請公開、工作考核、社會評議、年度報告、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制度,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考核、評議。

    (十三)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群眾自治作用。各鄉鎮街道、各單位要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接受社會輿論和人民群眾監督,完善“經濟110”及機關效能群眾投訴處理制度,把政府及各單位行使權力置于人民群眾廣泛監督之下。建立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機制,全面正確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增強社會自治功能。積極培育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把社會可以自我調節和管理的職能交給社會組織。

    六、加強領導,不斷推進依法行政工作邁上新臺階

    第7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4月20日至4月30日)

    (一)召開動員大會,部署全縣開展規范行政執法年活動。

    (二)在新聞媒體、政府網站上開設“活動”專欄,廣泛宣傳開展“規范行政執法年”活動的具體意見和內容,為深入開展活動營造輿論氛圍。

    (三)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頒布12周年宣傳“一條街”活動。

    二、組織實施階段(**年4月20日至11月30日)

    (一)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4月20日-9月30日)

    1、確認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各行政執法部門于5月31日前報送本部門、本單位執行的法律、法規或規章依據,并填寫《行政執法主體執法依據目錄表》,縣“規范行政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部門、各單位報送的法律依據進行初審,擬定縣級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單位名單,報縣政府研究后,以縣政府文件向社會公布。

    2、規范行政執法人員證件檔案管理。各鄉鎮、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在7月31日前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人員檔案,建立本部門、本單位的行政執法人員數據庫,并在網上公布。國務院部門依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發的行政執法證件,在本縣行政區域內可依法使用,但應于5月31日前由持證機關統一向縣政府法制辦備案并對外公布。全縣行政執法人員數據庫于10月31日前建成,并在網上公布。

    3、縣政府法制辦將于11月份對各鄉鎮、各部門的行政執法證件使用管理情況,以及上級主管部門所發執法證件的備案管理情況進行檢查。

    (二)公布執法依據和執法事項(7月1日-8月31日)

    各行政執法部門于7月31日之前,將執法依據和執法事項報送縣政府法制辦備案并對外公布。

    (三)分解執法職權,明確執法責任(7月1日-9月30日)

    1、7月份確定示范文本,召開各行政執法部門分管負責人和法制科室負責人座談會,部署分解執法職權工作。

    2、各行政執法部門于8月15日之前完成執法職權分解工作和明確執法責任,9月下旬檢查落實情況。

    3、建立行政執法責任制數據庫。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執法主體及執法依據、執法事項和分解職權情況,各執法部門要以文件的形式于8月15日前報縣政府法制辦,并編印手冊,做到執法人員人手一冊。全縣行政執法責任制數據庫于10月31日前建成

    ,并在縣政府網站公布,便于群眾監督和查詢。

    (四)嚴格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文書(9月1日-30日)

    1、制定《**縣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標準》。

    2、嚴格執行行政執法程序,并對照《**縣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標準》,規范行政執法文書。

    3、組織行政執法監督檢查(9月1日-11月30日)。

    (1)檢查各執法部門行政執法登記報告制度的落實情況。

    (2)到執法現場抽查執法情況。

    (3)抽查各行政執法部門**年1月以來的100件行政處罰案卷,重點檢查行政處罰過程中執法主體、權限、依據、程序的合法性、聽證權利、告知救濟渠道情況;檢查各行政執法部門是否按照《**市重大行政處罰決定備案辦法》(市政府55號令)的有關規定,在對管理相對人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處以20000元人民幣以上罰款等重大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60日內向縣政府法制辦備案情況;檢查《**市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若干規定》(市政府64號令)的落實情況;以縣政府名義作出行政處罰、行政處理決定的是否經縣政府法制辦審查、備案情況以及案卷裝訂的規范情況等。

    (4)檢查各項制度落實情況。

    (五)檢查規范性文件備案情況(10月1日-31日)

    按照《**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制定辦法》的有關規定,各鄉鎮、各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應自之日起30日內向縣政府法制辦備案。10月下旬,對各鄉鎮、各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備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六)建立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10月31日前完成)

    市政府出臺《**市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和《**市行政執法違法責任追究辦法》(以下簡稱兩個《辦法》)后,各鄉鎮、各行政執法部門按照兩個《辦法》的要求,于10月31日前,完成內部行政執法機構、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評議考核、責任追究機制的建立。

    (七)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強化行政執法監督(11月1日-30日)

    1、縣政府將重新審定行政執法監督員資格,制發行政執法監督員證。每年6月、12月召開行政執法監督員座談會,了解行政執法情況,制定階段性行政執法監督工作重點。

    2、做好執法監督工作,重點對生態環境保護、節能減排、食品安全、城市管理、工程建設、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醫療收費負責監管的執法部門進行監督。

    3、各鄉鎮、各行政執法部門于11月30日之前,按照《意見》的要求,健全行政執法監督機構,并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和監督網絡,開設行政執法投訴網絡、投訴電話,及時受理、處理行政執法投訴案件。

    4、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意見》和本方案,定期組織對各鄉鎮、各部門的活動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情況通過縣政府督查室,或以活動領導小組的名義進行通報。

    三、總結評比階段(**年12月1日-31日)

    第8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以黨的十以來歷次全會精神和、總理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導,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堅持依法治安,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以預防群死群傷事故為中心,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重點,以加強監管執法為主線,在全縣全面開展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年”活動。嚴格執法,嚴厲處罰,嚴肅問責,狠抓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和執法工作落實,努力實現我縣安全生產監管方式“三個轉變”,即由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法治理機制轉變,由運動式集中整治向常態化監管執法轉變,由主要代替企業排查隱患向通過執法督促企業自覺排查隱患轉變。推動安全生產步入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軌道,有效防范事故發生,實現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二、主要內容

    (一)全面推進監管執法重心下移。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厘清本部門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職責邊界,把執法重心下移到鄉鎮。通過依法委托和授權,擴大鄉鎮執法權限,充分發揮鄉鎮的監管執法作用。

    (二)重點加強監管體制機制建設。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重點建立以下六項制度:一是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記錄制度,堅決做到不執人情法、不辦關系案;二是建立對企業和下級部門“四不兩直”和“雙隨機”抽查機制,確保執法效果;三是建立向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案件移送制度,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現象;四是建立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合法性審查和聽證制度,做到公正、公平、文明、廉潔執法;五是建立行政處罰決定書公示制度,今年起,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的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決定書在決定之日起15日內,必須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公示;六是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信用記錄制度,各部門要根據相關規定每個季度公布一次納入“黑名單”管理單位信息,并在今年底前建成全縣企業安全生產違法信息庫。

    (三)全面推行安全生產計劃執法。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3月底前必須編制好年度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計劃。計劃要按照“分層級、分類別、全對接”的要求,結合定點執法、隨機抽查執法和執法監察,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定點選取執法企業的名單和執法時間安排,明確“雙隨機”抽查企業的數量比例和執法時間,明確執法監察的具體形式和工作安排。執法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并組織實施,同時報同級安委辦備查。

    (四)開展“一月一警示、兩月一行動”活動。縣安委辦每月通過主流媒體集中公布當月歷史同期重特大事故和典型事故信息,分析事故原因及暴露的問題,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議,強化工作整改和社會警示。各鄉鎮、有關部門要按照“兩月一行動”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有針對性地每2個月組織開展一次專項執法行動并進行通報,半年進行一次階段性總結。各鄉鎮、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根據監管執法年“兩月一行動”工作安排(附件2),制定本鄉鎮、本部門具體實施方案,于3月底前報縣安委辦,每次專項行動總結材料于次月12日前報縣安委辦。

    (五)突出重點開展聯合集中執法。各鄉鎮、有關部門要結合“打非治違”、重點行業領域整頓關閉攻堅戰以及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對問題和矛盾集中以及監管任務繁重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由縣安委辦或主管部門牽頭,建立聯合集中執法機制,不定期開展聯合集中執法行動(與“兩月一行動”相結合),攻堅克難,破解難題,查辦大案要案,形成震懾,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縣安委辦報告。

    (六)嚴格監管規范執法。監督檢查必須依法制作文書,嚴格依據法定程序執行現場處置、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措施,做到“三個嚴禁”,即嚴禁以工作檢查代替監管執法,嚴禁以工作要求代替行政處罰,嚴禁擅自減免行政處罰。縣安監部門要按照省安監局制定的《省安全生產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其它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也要按照其上級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進行處罰。

    (七)加強執法監督監察。縣政府法制辦要充分發揮法制監督作用,加強對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監督監察,確保執法部門主體適格、程序合法、行為規范,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的內部法制機構要強化內部法制監督,通過案卷內部審查、執法監察和執法質量考核等形式,加強對本單位及下級部門安全生產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自覺接受媒體和社會輿論監督,推行“陽光執法”,確保公正執法。

    (八)加強媒體宣傳和社會監督。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支持縣內主流媒體對“監管執法年”活動進行監督。視隱患為事故,突出以案說法,每輪“兩月一行動”活動結束后1個月內,集中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及監管執法人員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進行曝光。建立并落實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引導群眾舉報非法違法行為,營造全社會關注、參與、支持、監督安全生產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月中旬—3月下旬)。各鄉鎮、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湘政辦發〔2015〕101號文件和本通知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并進行專題動員部署,把動員工作落實到基層安全監管執法部門,落實到每一家生產經營單位。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的實施方案3月30日前報縣安委辦。

    (二)建章建制階段(4月)。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結合本行業實際,建立“監管執法六項制度”,確定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權力委托、下放清單,制定分級監管執法的具體實施方案,并做好縣、鄉分級監管執法銜接工作。縣直有關部門的“六項制度”和分級監管執法具體實施方案按要求報縣安委辦。

    (三)集中推進階段(4月上旬—11月下旬)。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制定的方案,精心組織,扎實推進“監管執法年”各項工作落實,認真做好“一月一警示、兩月一行動”,堅持每個月調度一次信息,兩個月通報一次情況,半年進行一次總結。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認真督導調度本地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年”活動的開展情況,每月10日前向縣安委辦報送監管執法工作情況月報表(附件3),縣安委辦每半年組織開展1次暗查暗訪或督查督導,推動工作落實。

    (四)總結完善(12月)。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年”活動的總結工作,查擺問題、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的長效機制。縣安委辦將適時對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開展督導,年底集中組織總結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年”活動,主要負責人要專題研究部署,分管負責人要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帶隊督導執法工作。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按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把“監管執法年”活動的責任逐一分解落實,確保責任和工作到位。

    (二)加強培訓,強化安全意識。各鄉鎮人民政府及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通過黨組中心組學習、專題培訓等形式,切實增強領導干部和執法人員的安全生產法治意識,提高以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分行業領域開展專題教育培訓,著力提高企業相關負責人及從業人員合法守規生產經營的意識。

    第9篇:鄉鎮執法制度范文

    【關鍵詞】鄉鎮行政組織;法治文化;法治觀念

    一、鄉鎮行政組織法制文化建設存在的現狀以及問題

    (一)鄉鎮行政組織法制文化建設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農村改革逐步深化,鄉鎮行政組織法治文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尤其自黨的十四大以來,以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設為目標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如在2007年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通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政府機構和編制管理步入法制化。2011年5月23日國務院頒布了《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加強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完善農村基層干部行為規范、促進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的重要舉措。

    鄉鎮行政組織有了法律的依據和保障,執法工作和執法機構、執法隊伍建設,也得到明顯加強,政府工作人員的法治觀念不斷增強,法律意識逐漸提高,為建設法治型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鄉鎮行政組織法治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行政法律體系不完善

    政府法制建設三十年來,我國制定了許多有關政府管理和服務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使我國的行政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行政法本身的復雜性,再加上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挑戰,行政法律體系還不完善。另外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等明顯欠缺,尤其是行政程序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差異性等特點,對其進行立法歸類和統一規范,困難重重。

    2.鄉鎮行政組織人員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比較薄弱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基層公務員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國封建專制統治思想仍然普遍存在,法治思想相對缺失,人治行政代替法治行政。人們迷信權力,推崇權力至上,導致了行政官員法律意識淡薄,法律信仰缺失,法律權威虛無。

    3.法治教育和宣傳方法陳舊單一

    一方面,由于鄉鎮經濟發展的限制性、財政經費等問題,鄉鎮行政組織由于缺乏經費的支持,在法治教育方面,培訓力度不夠。另一方面,由于鄉鎮行政經濟發展以及工作人員思想觀念的落后,法治文化建設的宣傳仍然限制在以前的陳舊的宣傳方法中,缺乏創新性,與經濟發展不協調。

    4.鄉鎮行政組織的監督激勵機制不健全

    與迅速發展的現實相比,現行的監督機制仍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在激勵方面,我國對鄉鎮行政人員的正當利益實現主要還是以精神激勵為主,相對忽視物質激勵。鄉鎮行政人員的物質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其在行政過程中就會以濫用權力為己謀私的方式表現出來。

    二、鄉鎮行政組織法制文化建設對策

    (一)加強立法工作

    當前,立法機關應當加快制定關于基層行政組織的組織法(或條例),完善、修訂現有的基層政府的組織法,明確規定基層行政組織的機構設立、職責權限、基本準則、調整程序。上述的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是鄉鎮政府法制建設的幾個薄弱環節,立法機關應當著重在這些方面加強立法,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規定基層政府的機構設置、編制、職能等。通過加強行政立法,充分做到有法可依,使行政組織立法體系更加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轉變鄉鎮人員執法觀念,樹立現代行政法治觀念

    因此,必須加強法制教育和進行有效地培訓,使其知法、懂法、用法,培養行政法治觀念。鄉鎮行政組織要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和行政法律法規,并定期舉行嚴格的考核,對表現優秀的人員給予獎勵;要建立健全政府內部學法制度、專題法制講座制度,使鄉鎮行政組織的工作人員通過教育培訓,推動觀念更新。

    (三)健全鄉鎮行政組織監督激勵機制

    1.健全鄉鎮行政人員監督機制

    要強化多方位的執法監督,進一步規范鄉鎮一級的行政行為,糾正執法中的偏差。通過多種渠道公開政務,提高透明度,從依法辦事做起,建立起農民對廣大機關干部的信賴,逐步樹立起法律的權威;要采取有力的手段教育和警醒廣大機關干部。

    2.健全鄉鎮行政人員激勵機制

    在物質激勵方面,針對不同行政人員的具體需求來采取不同的措施。同志在《2015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資制度,對基層工作人員給予政策傾斜。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和職級并行制度。基層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將會得到較大提升。在精神激勵方面,精神激勵是相對于物質激勵而存在的,通過對行政人員的正確行為加以表彰和肯定,滿足其精神需求,來調動行政人員的積極性。

    (四)創新法治文化建設的宣傳機制

    第一,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法治建設中的應用。法治建設必須適時更新觀念,積極主動作為,充分發揮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作用,努力打造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法治文化載體平臺。第二,創新載體,寓文化于隊伍建設,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多層次營造法治文化氛圍。如,舉行專題筆試,創辦法制季刊,開展案例評析,組織模擬審庭等,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教育和引領作用。

    注釋:

    [1]王雅琴.行政體制改革法制化研究[J].理論與現代化,2015(5).

    [2]新華網.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

    [3]丁憲.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J].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13(2)

    參考文獻:

    [1]張國慶.行政管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2]劉能.等級制和社會網絡視野下的鄉鎮行政:北鎮的個案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趙樹凱.困局中的鄉鎮[N].中國經濟時報,2004-9-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在线成人播放毛片|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app|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 女性成人毛片a级|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综合成人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