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手術室護理小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6-0051-02
手術室護理具有技術性強、難度大、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因此在具體護理過程中會出現較多安全隱患[1]。手術室護理缺陷會對護理服務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健康[2]。在細節護理中護理人員圍繞患者核心利益開展護理工作,并通過精細化手術室內工作進行護理風險的規避,為手術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為對細節護理管理的成效進行明確,本研究選擇我院收治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90例手術治療患者,其中包括36例女、54例男;有10例患者為婦產科手術、10例患者為泌尿外科手術、30例患者為普外科手術、40例患者為骨科手術;手術時間范圍1.5~4.5小時,平均時間為(2.9±0.2)小時。90例患者中已經排除術前嚴重營養不良、神經系統存在疾病、存在嚴重免疫系統疾病、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患者、術中出血量大于300毫升者。全部患者依據住院時間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護理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護理采用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具體措施包括:①組織手術室護士長、護士建立手術室細節護理小組,并通過細節護理管理會議進行管理方案的制定。②定期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接受技能培訓,并通過開展經驗座談會進行手術室細節護理經驗和技巧的傳授、交流,使得護理人員的細節護理專項技能獲得有效提升,為手術室細節護理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③對安全管理體系進行構建,護士長組織護士在手術前進行手術器械、用藥的檢查,避免差錯的出現。④定期開展工作總結,并對最近護理工作中出現錯誤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改善,促進護理安全性的提升。
1.3療效評價指標 手術室護理質量評估指標內容有消毒隔離、護士配合、器械準備、儀器設備管理,對應分數分別為20分、30分、20分、30分,總分合計為100分,護理質量越高獲得分數越高。運用自行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定護理滿意度,主要內容有護理舒適度、護患溝通、護理技術、手術室前準備、護理服務等,總分合計為100分。高于85分為滿意,60~85分為比較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調查數據采用SPSS21.0版統計軟件進行整合處理,采用(±s)表示計量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計數資料的對比運用χ2檢驗,運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時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安全得分為(97.4±16.2)分、消毒隔離得分為(19.4±3.6)分、護士配合得分為(28.7±4.3)分、儀器設備管理得分為(29.4±4.3)分,對照組護理質量安全得分為(88.1±14.2)分、消毒隔離得分為(17.3±2.7)分、護士配合得分為(25.4±4.1)分、儀器設備管理得分為(26.2±3.6)分,各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45例患者中2例不滿意、3例滿意、40例滿意,滿意度為95.6;對照組45例患者中8例不滿意、5例滿意、32例滿意,護理滿意度為82.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
3討論
相關研究認為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細節護理能夠促進手術成功率的提升,對于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3]。細節護理中開展圍手術期的全面護理,不僅僅追求手術的有序完成,還關注患者術后恢復[4]。護理期間對手術中出現應激反應進行有效控制,并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觀察[5]。細節護理需以護理管理為依托,對于手術室護理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質量安全得分、消毒隔離得分、護士配合得分、儀器設備管理得分均比對照組高,各項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參考文獻:
[1]楊會仙.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13):102-103.
[2]朱學玲,常俊.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在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246-247.
[3]于瓊.淺析手術室優質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5):235-236.
[4]秦潔.PDCA循環在眼科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3,(18):389-389.
[5]劉雪春,俞莉,w杉杉等.安全文化在老年患者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4,(20):361-361.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工作;細節護理;滿意度
手術室是醫院中負責救治急危重病患者的科室。由于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其病情嚴重,且手術屬于有創傷性操作,故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技術性強、風險大。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若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患者受到嚴重的創傷,甚至可影響手術的效果,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有效地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研究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細節護理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人民醫院進行手術的68例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他們中有進行胸部手術的患者35例,進行腹部手術的患者29例,進行其他部位手術的患者4例。將這68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n=35)和乙組(n=33)。在甲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5例;其年齡為19~69歲,中位年齡為(43.5±6.21)歲。在乙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4例;其年齡為20~66歲,中位年齡為(42.6±5.2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
在圍手術期內,對乙組患者進行術前常規健康教育、術中病情監測和術后基礎護理等常規護理,對甲組患者進行細節護理。進行細節護理的方法是:
1)術前細節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前48小時,手術室的護理人員要去病房訪視患者,幫助患者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并將檢查的結果上報給醫生。同時,護理人員應重點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的目的、方法、預后和可能引起的并發癥,并指導患者如何在手術過程中配合醫生。此外,護理人員可通過與患者交談來了解其心理狀態。對于存在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2]。最后,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說明在進行手術前6小時要禁食、禁飲,并對其進行備皮、灌腸等處理。
2)術中細節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護理人員要按要求準備好手術的器械。對于進行特殊手術的患者,護理人員在準備手術器械時應征求手術醫生的意見。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要向其介紹手術室的環境和實施手術的醫生。在醫生對患者進行消毒時,護理人員要及時將消毒用的鑷子、棉球遞到醫生的手中,同時與患者聊一些輕松的話題,以緩解其緊張感。在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時,護理人員要定時詢問患者的情況,并告訴患者在麻醉起效時出現輕微的惡心等不適感覺是正常現象。在手術開始后,護理人員要關注醫生的操作,及時將手術器械傳遞到醫生手中。同時,護理人員要用被子蓋住患者在外的部位,以免其著涼。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的意識若保持清醒,護理人員應經常與其交談,告訴其手術的進展,必要時可通過輕握其雙手的方式來提高其信心。
3)術后細節護理。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首先要認真清點、核對手術器械,然后重點關注患者的蘇醒情況。對于疑似出現麻醉蘇醒延遲或蘇醒期躁動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將此情況報告醫生,并準備好相關的治療藥物。在患者蘇醒后,護理人員要親自將其送回病房,并幫助其保持去枕平臥位,然后根據其病情給其使用鎮靜、鎮痛類藥物。在患者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要向其講解康復期間的注意事項。
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
兩組患者消毒護理質量的評分、麻醉護理質量的評分、手術前器械準備情況的評分、手術過程中器械管理情況的評分和其對護理的滿意度。由進行手術的醫生對兩組患者消毒護理質量、麻醉護理質量、手術前器械準備情況和手術過程中器械管理情況進行評分。每項評分的滿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2]。使用護理滿意率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的比較
與乙組患者相比,甲組患者消毒護理質量的評分、麻醉護理質量的評分、手術前器械準備情況的評分、手術過程中器械管理情況的評分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手術結束后,與乙組患者相比,甲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裴文曄[3]等的研究發現,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量與手術的整體效果和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有直接的關系。近年來,細節護理被廣泛地應用到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中。細節護理是一種從患者的核心利益出發、以滿足患者各種需求為目的的護理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35例進行手術的患者進行了細節護理,提高了手術室整體的護理質量。此外,邊冬梅[4]、常后嬋[5]等研究發現,在手術護理工作中應用細節護理還能使護理人員端正服務態度,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細節護理,不僅能有效地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量,還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關柏秋,曹曉艷,董淑琴,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57-60.
[2]高雪梅,孟憲惠,王玉玲,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6,18(3):249-250.
[3]裴文曄,王萍,閆芙軍,等.個案全程追蹤法在門診手術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5,44(12):1120-1124.
[4]邊冬梅,賈維娜,王衛敏,等.手術室實施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的臨床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8):2559-2561.
【關鍵詞】尿石癥;小兒;微創手術;護理
The nursing car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lithiasis in infants
LI Xiao-ling,CHEN Xiu-ling,SU Xia.The Third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care of percutaneous nephroscopic lithotripsy(PCNL),laparoscopy and ureteroscop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lithiasis in infants.Methods From May 2003 to December 2009,12 infants of upper urinary tract lithiasis were treated by above thre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y.We observed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postoperative care and the effect of surgery by follow-up.Results 5 infants treated by PCNL,4 infants treated by transureteroscopic holmium:YAG laser lithotripsy,3 infants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tomy.The stone clearance rate was 75%.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including hematuria,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Lumbar pain,and so on.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s,giving patient and careful mental nursing to infants,and well preparation before operation,and giving well diet guide,ducts nursing and conplication observing,minimally invasive surgy for upper urinary tract lithiasis in infants was safe,feasibl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Urinary alculus; Infan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y; Nursing
尿路結石的終生患病率為5%~10%,小兒患者占1%~3%,隨著現代影像技術進展使更多小兒病例得到確診。經皮腎鏡、輸尿管鏡、腹腔鏡等微創器械的改進和發展,小兒結石微創治療逐漸增加。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三種微創技術治療小兒上尿路多發結石,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回顧從2003年5月至2009年12月對12例多發上尿路結石采用微創手術處理的小兒資料,排除有原發UPJ狹窄梗阻并結石的病例。男孩9例,女孩3例,年齡中位數3.5歲(6個月~13歲),最大結石直徑6~40 mm(平均15 mm)。5例(41.7%)有腰部或腹部疼痛史,8例(66.7%)有間歇血尿。6例合并尿路感染,在術前一周開始口服抗生素。所有病例術前2 h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
2 術前護理
2.1 術前檢查的配合 所有病例經B超、腹部平片檢查;其中8例行CT及三維重建檢查;2例行靜脈腎盂造影檢查;檢查期間需要患兒良好的配合,對于學齡前兒童檢查常導致失敗。我們總結出在行CT、靜脈腎盂造影前先建立靜脈通道,保留留置針,檢查前適當應用鎮靜劑,使檢查時造影劑能順利進入;行B超、腹部平片前,口服水合氯醛,使患兒處于睡眠狀態,保證固定,有效地保證了檢查的順利進行。12例患兒均成功進行術前檢查。
2.2 心理護理 首先做好家長的心理護理,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將微創手術的優點、基本知識、與開放手術的比較,術前注意事項、術后注意事項介紹給家長,從而使家長保持樂觀的心態,對手術充滿信心。在日常工作中,護士要熱情主動接近患兒,與其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病床旁可適當放置患兒喜歡的玩具,床邊加護欄,讓患兒及家長有安全感。在進行靜脈穿刺等有創操作時,要采取鼓勵、安撫的方式取得患兒的合作。各種操作盡量做到一次成功,以增加患兒及家長對醫護人員的信心。
2.3 術前準備 術前1 d行手術區皮膚準備。由于小兒皮膚細嫩,汗毛較少且不合作,易造成損傷,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一般不必剃毛,只需洗澡清理術區即可。行腹腔鏡途徑手術要注意患兒臍部清潔。術前禁食禁水應根據患兒年齡而定,嬰幼兒術前4~6 h禁食禁水;年齡較大患兒術前禁食8 h,禁水6 h;以防術中術后嘔吐引起誤吸。入手術室前應囑患兒排空大便,較大患兒可行灌腸一次,嬰幼兒可于術前晚和手術當天早上用小兒開塞露協助排便。術前留置尿管,保持術中膀胱空虛,有利于增加手術空間,并便于術中,術后的觀察。經腹腔途徑術前需留置胃管。因患兒不能很好配合操作,留置管道均可在麻醉后執行。術前患兒注意保暖,預防呼吸道感染;術晨根據患兒體重給予適量麻醉前用藥。
3 手術方法
經皮腎鏡取石(PCNL)在俯臥或側臥位全麻下進行,經尿道輸尿管鏡下留置4Fr導管于左或右輸尿管備術中人工腎積水注水用,B超引導穿刺腎中盞成功后,放入斑馬導絲,用筋膜或金屬擴張器將通道擴張到18-24號,18/24Fr鞘放置于通道,進入經皮腎鏡,鈥激光通過腎鏡擊碎鹿角石或大結石,沖出碎片,或用抓鉗取出碎石。留置4-Fr雙J管和18Fr腎造瘺管引流。
輸尿管鏡檢、置管、碎石:采用7-9.8F硬鏡,頭高腳低。經尿道進鏡輸尿管內。經結石旁置輸尿管導管行順行人工注水灌流便于清除碎塊,增加輸尿管內可視性。鈥激光擊碎結石至1~3 mm大小,沖出結石,留置雙J管或外支架管。
后腹腔鏡或經腹腔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在側臥位全麻下進行。腹膜后入路建立三個Trocar,分別在左或右十二肋尖及肋下腋前后線。氣腹壓力設8~10 mm Hg。游離出輸尿管上段,電鉤切開,取出結石,用5-0微喬縫合切。經腹入路三個Trocar置于臍旁和十二肋下,切開輸尿管取走中下段結石。
4 術后護理
4.1 生命體征觀察 本組手術均采用全麻,患兒回病房,即給予去枕平臥位,保持頭頸部過伸位,肩部可墊軟枕,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舌后墜及誤吸引起窒息。給予心電監護及低流量面罩吸氧,嚴密觀察患兒血壓、心率、呼吸頻率及深度、血氧飽和度、神志和表情變化。小兒體溫調節能力差,麻醉后易造成患兒體溫調節中樞紊亂,術后應加強體溫監測,體溫在38℃屬外科術后反應熱,一般不需處理[1];體溫高于38.5℃,給予溫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溫;體溫高于39℃,則應遵醫囑予藥物降溫。降溫的同時應注意補充足夠的液體。
4.2 注意保暖和安全 麻醉清醒前患兒常躁動不安,此時應注意患兒安全,床邊加護欄,防止墜床。躁動嚴重者可使用約束帶約束四肢。約束期間應定時觀察約束部位皮膚完整性及血液循環情況。同時應注意保暖,防止著涼,注意室溫的調節(22℃~25℃),使用熱水袋要防止燙傷,水溫不能超過50℃并且用毛巾包裹,不直接接觸皮膚。
4.3 管道護理 尿管護理留置尿管要保持引流通暢,避免管道扭曲、受壓,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嚴格無菌操作,防逆行感染。尿管一般于術后3~7 d拔出。
留置雙J管或外支架管護理術中留置雙J管或外支架管能起到充分內引流及內支架作用[2],留置期間多飲水,不憋尿,不作四肢及腰部同時伸展運動和突然下蹲動作,防止滑脫或移位。雙J管或外支架管在術后7~13 d拔除。因小兒拔除雙J管時需麻醉,為盡可能減少手術及麻醉次數,對于術中結石已取凈者盡可能放置外支架管,便于術后拔除。但若有輸尿管切開、縫合或有結石殘留可能者,仍需放置雙J管。本組病例術后留置雙J管5例,留置外支架管7例。
留置腎造瘺管護理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并做好記錄。告知患兒和家屬引流管的重要性,不能自行拔除引流管,在翻身、活動時一定要妥善固定好,防止牽拉脫出。
4.4 飲食指導 術后6~8 h患兒麻醉清醒后可開始進食流質,并逐步過渡到半流、軟食、普通飲食。術后3 d內避免攝入牛奶、豆漿及過甜等產氣食物,防止術后腸脹氣。3 d后鼓勵患兒多進食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引起繼發性出血。此外,為了防止泌尿系感染,應鼓勵患兒多飲水,每日飲水1500 ml左右,可以用湯類、果汁等替代[3]。對于1歲以下小嬰兒結石不排除飲食因素,因奶粉引起的結石往往是尿酸結石,可用堿化尿液、多飲水等方案治療。
5 結果
應用PCNL、輸尿管鏡、腹腔鏡三種泌尿外科微創技術處理小兒上尿路結石,本組12例,1例三種技術聯合應用,4例輸尿管鏡聯合經皮腎鏡、4例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輸尿管鏡聯合腹腔鏡3例;通過加強術前術后護理,所有手術無并發癥發生,術后(2~12月)隨訪中無血尿、尿路感染、腰腹痛;B超檢查無結石復發。微創技術聯合處理小兒多發上尿路結石技術上可行,安全,手術效果好。
參考文獻
[1] 陳新國.小兒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4,25(4):364-365.
山東省鄄城縣第二人民醫院外科,山東鄄城 274600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護理對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的效果影響。方法 資料選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手術治療膽結石患者120例,按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兩組,每組60例,予常規護理作對照組,予心理護理作研究組,分析兩組療效、并發癥、心理狀態及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并發癥(1.67%)1例,比對照組12(20.00%)例少,比較具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SAS和SDS評分比對照組低,比較具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手術治療膽結石患者予心理護理干預,能明顯提升臨床療效,還能明顯改善心理狀態和護理滿意度,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和研究價值。
[
關鍵詞 ] 心理護理;膽結石;圍手術期;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6(c)-0058-03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DUANMU Qingxia
Surgery Department of Juanche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274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effect. Methods Data was from 120 cases of cholelithia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operation treatment from 2011 August to 2013 August , according to table metho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each group in 60 cases, treating with routine nursing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reating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as study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co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cation (1.67%) was 1 cases, it was few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12 cases (20%), and the comparis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arison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 Simultaneously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fo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ut als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has a certain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Keywords] Mental nursing; Cholelithiasis; Peri operation period; Effect
手術方案屬于創傷性方法,會造成患者出現一系列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應激性反應,進而影響療效[1]。本文主要對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行手術治療60例膽結石患者予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行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120例,按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研究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32~72歲,平均年齡(52±8.53)歲,病程0.6~8年,平均病程(3.1±2.6)年;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30~74歲,平均年齡(53±8.76)歲,病程0.5~9年,平均病程(3.2±2.8)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診斷標準
臨床癥狀均與相關診斷標準中膽結石的診斷標準相符合,且均經過X線、CT等輔助檢查的確診[2]。
1.3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膽結石者;保守治療無效;均簽署治療和護理方案的知情同意書;無手術及應用麻醉藥物的禁忌癥。排除標準:嚴重的心肝腎臟等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識不清晰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中途退出者;資料收集不全者。
1.4方法
患者予全麻下的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同時按隨機數字表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予常規、病情監測等常規護理。研究組予圍手術期以心理護理為主的護理干預。
1.4.1心理護理 手術前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焦慮、恐懼心理狀態,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認真耐心并且熱情的關心患者,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手術治療的流程、意義、目的,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的詳細指導。根據患者具體的文化背景、予以針對性的溝通和護理指導,提升患者安全感,并保持患者精神放松、積極狀態,進而提升患者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手術前可觀看相關手術治療錄像,并尊重患者個體化的差異,予以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手術中的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以及對器械和環境的敏感性,進行相關解釋,指導患者深呼吸并放松,進而增加治療信心。手術后心理護理,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讓患者和家屬觀看取出組織,穩定患者情緒,進而增強患者恢復信心。耐心、詳細的指導患者術后相關注意事項,認真耐心解答患者相關問題。針對存在經濟負擔患者,予以心理指導并安慰,注意取得家屬的配合,消除患者憂慮,并爭取使用有效且比較廉價的藥物。
1.4.2輔助護理 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還需予合理的飲食和活動指導,為患者搭配合理且健康飲食,并指導患者合理術后活動,加快患者術后康復。術后嚴密監測患者的體征變化,避免術后并發癥,出院時指導患者定期檢查,并指導疾病相關知識和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法。
1.5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分析兩組干預后療效和并發癥,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以及干預后的護理滿意度。
1.6療效標準
1.6.1臨床療效標準 依據相關標準將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 [3]。痊愈: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且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傷口愈合效果良好;顯效:臨床癥狀出現明顯改善,傷口愈合,生活可以自理;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傷口愈合;無效:沒有達有效的相關標準。
1.6.2心理狀態評定標準 患者的心理狀態的改善效果標準依據精神衛生的焦慮自評(SAS)和抑郁自評(SDS)的量表進行評定[4]。量表能夠比較好的反應出抑郁和焦慮心理狀態,應用比較廣泛。量表均經患者填寫,評分越高表示家屬的抑郁或焦慮的程度越嚴重。SAS/SDS標準分分界值50分,50~59分輕度焦慮/抑郁,60~69分中度焦慮/抑郁,大于70分重度焦慮/抑郁。
1.6.3護理的滿意度標準 采用本院臨床常用滿意度調查量表,滿分百分制,調查患者住院環境、護理態度和質量等,將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5]。非常滿意:分數大于90分;基本滿意:分數大于70分且小于或等于90分;不滿意:分數小于或等于70分。
1.7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包統計分析,一般資料以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當P<0.05,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和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有效率比對照組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如表1,研究組并發癥(1.67%)1例,比對照組12(20.00%)例少,差異顯著。
注:有效率=(痊愈、顯效及有效例數之和)/組例數×100%。
2.2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評分情況
兩組干預后SAS和SDS評分均比干預前低;且研究組SAS和SDS評分比對照組低,比較差異明顯具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如表2。
2.3兩組護理相關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如表3。
注:滿意度=(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例數之和)/組例數×100%。
3討論
膽結石疾病臨床上常見手術方法有腹腔鏡的小切口保膽取石、微小切口的切除膽囊等。依據大量研究文獻發現,大部分患者手術前均會產生一系列焦慮、緊張等心理障礙,進而嚴重影響患者臨床療效和預后恢復[6-7]。針對膽結石手術治療患者圍手術期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升患者臨床療效,并降低術后并發癥。在本研究中,不同護理方案干預后,研究組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本研究結果與相關臨床文獻的研究結果相符合,進而有效證實心理護理干預在膽結石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效果。
在金澤政等研究中,分析膽結石患者應用心理干預對術前焦慮影響,得出患者的術后收縮壓、心率和焦慮明顯減低,且并發癥下降,研究證實心理護理干預在膽結石手術治療中的重要研究價值[8]。在本研究中,建立心理護理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得出研究組干預后并發癥(1.67%)1例,明顯比對照組12(20.00%)例少;且研究組的SAS和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本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文獻的結果相符合,進一步表明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并降低術后并發癥,從而有效證實了圍手術期心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意義。
同時本研究中,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得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本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而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實現療效提升以及護患糾紛降低的效果,具有重要臨床意義。關于心理護理干預在膽結石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提升,需要以后臨床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對行手術治療的膽結石患者予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臨床療效,降低并發癥,且還能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護理滿意度,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和研究價值。
[
參考文獻]
[1] 徐慶.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肝內膽管結石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24(5):731-735.
[2] 李應桂.探討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手術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9(7):243-246.
[3] 廖志云.膽結石手術合并高血壓病患者的心理干預護理研究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32(4):648-649.
[4] 穆寶華.高齡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3,31(27):316-319.
[5] 柴秀媛.膽結石6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吉林醫學,2013,9(24):131-134.
[6] 劉雪芬.腹腔鏡治療20例高齡膽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2,13(36):261-263.
[7] 李君.高齡膽結石患者圍術期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3,17(6):241-245.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號] 2095-0616(2017)07-152-03
Effect evaluation of details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room on the reduc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HUANG Xiaoling WEI Weihua HU Jieyun ZHANG Xiuxia
Operation Room, Longchuan Country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Longchuan 51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ol effect of details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room on the reduc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hods 110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April 2014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surgical care,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etails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operation roo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Details of nursing management; Operation room; Nosocomial inf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近年來,隨著院內感染的發病率的不斷提高,各級醫院均將院內感染作為醫院質量控制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之一[1]。醫院感染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表明,在我國約22.2%的住院死亡患者與醫院感染有關[2]。手術室是臨床工作中實施手術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重要場所,更重要的是,隨著手術過程中各類免疫制劑和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手術室成為醫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3]。因此,在臨床實施手術的過程中需要謹防一切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從而盡可能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在本項研究中,我們就手術室細節護理對醫院感染的控制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x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共11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患者男32例,女23例,年齡20~65歲,平均(44.6±5.4)歲,其中行闌尾手術25例,行婦科手術12例,行肝膽手術10例,行胃部手術5例,其他3例;觀察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年齡21~63歲,平均(45.4±4.8)歲,其中行闌尾手術23例,行婦科手術14例,行肝膽手術8例,行胃部手術6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及與患者簽署保密協議書,并經醫院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管理,包括手術前后手術室的消毒、清潔等護理工作的登記造冊;對手術室醫務人員的定期培訓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手術室細節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手術室細節護理管理小組:在護士長的帶領下選取有豐富經驗的護士作為組長, 然后挑選專業技能突出的護士為小組成員,定期組織小組成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能培訓,從而提高細節護理管理小組成員的整體護理質量;(2)細節管理的具體實施步驟:術前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收到手術通知單后,需依據患者入院后常規檢查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確定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護理要點。對手術存在緊張、恐懼心理的患者應進行術前心理干預,解釋手術目的和手術特點,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術前應準備相關手術器械,同時對手術器械進行滅菌消毒;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送入手術室后認真核對患者的基本信息,所有信息確認無誤后,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連接心電等監護儀器,調整輸液量和速度等。協助麻醉師實施麻醉工作,調整患者的使手術視野充分暴露。密切關注手術過程中患者脈搏、心電、血壓等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應立即告知麻醉醫師和手術醫師,協助醫師進行處理。術后護理:在手術成功后患者由護理人員護送回到病房,定期清潔手術切口部位皮膚,避免發生感染。(3)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并納入護士考核績效,對于能夠積極、高效完成護理措施的護理人員及時給予獎勵,同時對于能夠發現細節問題的護士給予相應的獎勵,而對于工作不積極、無責任心的護理人員給予扣除獎金等懲罰措施。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醫院感染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統計兩組患者對不同護理措施的滿意情況,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滿分 100 分,非常滿意:80~100 分;滿意:60~79 分;不滿意:0~59 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項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在專業統計學軟件SPSS17.0中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如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醫院感染和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0.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具體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于醫院內獲得而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4]。醫院感染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表明,在我國,約22.2% 的住院死亡患者與醫院感染有關。因此,有效的預防、控制和減少醫院感染具有重要的意義。臨床研究表明,手術室感染是近年來控制醫院感染的重點工作,這主要是因為一旦出現手術室感染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感染和敗血癥等嚴重后果,從而阻礙患者預后,甚至增加醫患糾紛的發生率[5-6]。
由于臨床手術實施過程中所需的手術器械工具繁多且種類復雜,而隨著手術技術的成熟,手術時間不斷縮短,因而對手術過程中的護理配合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如保持手術過程中手術室合適的溫濕度,監測患者的體生命體征,熟悉手術流程以便配合醫師實施手術等[7-8]。
【中圖分類號】R657.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048-01
?Y石性膽囊炎是人體消化系統中常見的疾病,外科手術為其主要治療方式[1]。雖然我國結石性膽囊炎切除術技術以及比較成熟,但是對患者的實施優質、合理的護理干預仍然具有重要意義。自本研究中主要探討結石性膽囊炎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實施循證護理的效果,現將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我院收治的2016年1月-2017年5月實施結石性膽囊炎膽囊切除術的88例患者。將其由入院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在28-65歲,平均年齡(50.7±4.3)歲;對照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齡在31-69歲,平均年齡(55.9±4.8)歲,將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88例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且此次研究已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包含病房清潔、遵醫用藥、健康知識宣教等。實驗組予以循證護理干預,其主要措施包含:(1)手術前護理干預:部分患者在患結石性膽囊炎膽囊炎后會出現焦躁、恐懼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對其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并在巡視病房期間仔細觀察患者術前身體情況,增加與患者交流次數,使其掌握自身疾病病理以及基本疾病知識,讓其對該治療手術保持平穩心態。護理人員需要實時記錄患者各項身體體征,使其身體以最佳的狀態進行手術。(2)手術期間護理干預:在患者經手手術治療時要保障其手術環境優質,如手術室溫度正常、空氣流通正常等。患者在手術期間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時,要及時對其緊張安撫、引導,保障患者心態平穩。如可以采用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減輕患者手術期間心理負擔與壓力,進而使得手術治療達到最優質的效果。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期間仍然需要對其身體各項指標進行詳細記錄。患者在手術時需要實施麻醉,其精神處于緊張狀態,出現情緒不穩定的幾率很大[2]。嚴重時還會出現行為中的激烈反應,為了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醫護人員要實時對其進行照看,并實施心理疏導。且患者手術時要嚴格執行無菌環境,護理人員不能將無關物品帶入手術室,以減少患者感染情況的出現。(3)手術后護理干預:在患者麻醉時間過后傷口一定會十分疼痛,此時護理人員要及時做好防范措施,并及時與其家屬進行溝通告知基本預防措施,并在第一時間提醒患者避免大幅度動作,以加快傷口愈合時間。醫護人員要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飲食計劃,如多食用如蛋類、水果、蔬菜等食物。避免飲酒、抽煙、暴飲暴食等。其護理人員要鼓勵并督促患者進行必要的運動,確定好每天的運動量,但一定要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傷口撕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并發癥率、住院時間及術后排便情況。并發癥主要包括:感染、膽漏等;住院時間及排氣時間越短表明護理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在SPSS21.0統計軟件中計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數據,用(X2)(%)表示計數資料,(t)(x±s)表示計量資料,(P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情況 實驗組與對照組感染、膽漏患者分別為:1例、2例,8例、5例。實驗組并發癥率為6.82%,對照組并發癥為29.55%;(x2=7.640,P=0.005)實驗組并發癥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
2.2 兩組住院時間、排氣時間情況 實驗組與對照組住院時間及術后排便時間分別為:(4.22±1.01)、(2.98±1.23),(8.49±2.97)、(6.33±1.31)。(t=9.029,P=0.000)實驗組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P
3 討論
【關鍵詞】 護理干預;膽囊結石;膽囊摘除術;圍手術期
膽囊結石可分為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屬于臨床常見且多發性疾病,且發病女性比較多。近年來,膽囊結石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加強并重視膽囊結石圍手術期間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并有效降低并發癥,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文主要對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診治36例膽囊結石患者予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診治的膽囊結石患者72例,按隨機數字表方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6例。研究組男性13例,女性23例,年齡20~68歲,平均年齡(48±6.93)歲,病程1個月至4年,平均病程(1.8±1.3)年;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47±6.64)歲,病程1個月至4年,平均病程(1.8±1.3)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患者上腹隱痛、噯氣、飽脹等臨床癥狀均與相關診斷標準中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的診斷標準相符合,并經過CT、超聲等輔助檢查的確診[1]。
1.3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者;均簽署治療和護理方案的知情同意書;無手術及應用物的禁忌癥。排除標準:嚴重的心肝腎臟等內科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相關慢性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
1.4 方法
按隨機數字表方法分成兩組,予相關生命體征檢查、疾病和治療基礎指導等常規護理作對照組,予以護理干預作研究組。研究組患者予術前、術中和術后全面護理干預。
1.4.1 術前護理 患者入院時,均進行全面且詳細常規檢查,護理人員不僅要注意疾病本身,而且要對病人全身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由于患者會出現反復的上腹疼痛、飽脹等臨床癥狀,因此患者通常會存在急躁、焦慮等負面情緒。注意觀察患者病情的發展,以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并予以對癥處理和治療,當機體各項生命體征符合手術治療最佳征象時予手術。
1.4.2 術中護理 患者手術中,護理人員需要嚴密監測患者、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監測體征變化,做好相關充足的準備,注意避免患者意外情況的發生。加強護理人員主動和醫生進行手術配合的護理意識。
1.4.3 術后護理 護理人員需要每半小時進行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有腹腔及膽總管T型管引流的患者,要認真觀察引流管有無脫落、牽拉、扭曲、受壓等情況,注意保持引流暢通,并詳細記錄引流液的量及顏色的變化,拔管前須進行試行夾管,并向患者作好解釋。注意保持引流管周圍皮膚干燥和清潔,并且注意患者切口護理,保持干燥和清潔,避免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指導患者需要進行多于一個月的低脂肪飲食且多餐少量,同時避免勞累,加快預后恢復。
1.5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分析護理干預后兩組臨床療效、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情況。
1.6 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SPSS 18.0軟件包統計分析,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當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97.22%,比對照組80.56%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2.2 兩組護理的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22%,比對照組77.78%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2.3 兩組并發癥情況
兩組均發生輕微氣腫等并發癥,研究組并發癥1(2.78%)例,比對照組7(19.44%)例少,比較具統計學上的意義(P
3 討論
膽囊結石可出現多次急性的膽囊炎,且發作反復,患者可伴上腹的隱痛和發漲等癥狀,臨床通常應用膽囊摘除術治療,效果良好。本研究患者均采用膽囊摘除術。加強并重視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措施,并提升護理人員臨床護理操作的熟練性,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進而提升患者預后生活質量。
在本研究中,通過設立兩組患者分別應用不同護理干預后,得出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7.22%,比對照組80.56%高,差異顯著。本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研究的結果相符合,進一步證實護理干預對膽囊結石患者行膽囊摘除術治療的療效提升,具有重要臨床應用意義。
同時,本研究對患者手術治療后并發癥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1(2.78%)例,少于對照組7(19.44%)例,比較具統計學上的意義。并且本研究中對兩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得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22%,比對照組77.78%高。表明護理干預能明顯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而有效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關于膽囊結石患者行膽囊摘除術圍手術期應用護理干預的深入價值,需要臨床以后進一步的研究證實和驗證。
綜上所述,對膽囊結石患者行膽囊摘除術圍手術期應用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升患者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和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惠星,褚學宏,張穎霞.腹腔鏡膽囊摘除術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29(20):237-239.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結直腸腫瘤;腹腔鏡手術
為了減小術中創傷、方便術中操作,臨床已經將腹腔鏡應用于結直腸腫瘤的治療中。微創技術的運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患的痛苦,降低出現并發癥的可能性。為了使病患更好、更快的康復,臨床提出并制定了快速康復護理方案,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優化護理,使創傷降至最低,避免出現應激反應,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減少康復時間[1,2]。本文將對70例近期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結直腸腫病患進行護理觀察,以評價實施快速康復護理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對70例近期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結直腸腫病患進行護理觀察,均齡51.6歲(37—77歲),31例女,39例男。合并病癥:2.9%(2/70)乙狀結腸腺瘤,5.7%(4/70)右半結腸癌。前期手術的30例為一般組,均齡50.8歲,16例女,14例男;后期手術的40例為康復組,均齡52.1歲,15例女,25例男。兩組可為效果對照組。
1.2方法一般組采取一般護理,給予心里護理、禁食、留置引流管及體征監測等措施;康復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1)術前準備護理,此部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情況評估,分析相關資料,評估治療風險,根據病患的體質、年齡等的不同估計手術時間和可能引起的并發癥。與麻醉師等術中工作人員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分析病患情緒,給予心里疏導,介紹術中流程及病患采取的配合操作;②腸道準備,病患可在術前3小時左右的時間段內適量飲食,但必須選擇清流質的食物[1]。此操作雖與常規不符,但有研究顯示,這種做法可減小腸胃不適反應,并無治療影響,也不會產生不良反應[3]。手術前一夜,病患應選擇可提供能量的流食,如糖水等,但溫度不宜過低。(2)術后護理,此部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體征監測,這與常規護理組相同,監測的指標主要是血壓、呼吸等,同時給予補液、吸氧,注意體重的變化。②鎮痛護理,為了減小應激反應的影響,在術后通常會為病患進行鎮痛護理,以使病患盡早的開始康復鍛煉,增加食欲,有助于其休息[1]。同時可降低出現臟器并發癥。③康復鍛煉,這是病患盡早康復的關鍵,一般可在術后第二日開始鍛煉,但應注意強度。可采取慢走的方式,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胃腸恢復功能性,同時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等長期臥床導致的癥狀[2]。
1.3數據統計以(%)統計并發癥,并經卡方檢驗,以(x±s)統計康復出院用時,并經t檢驗,P<0.05有統計差異。
2 結果
康復組較一般組術后效果理想(P<0.05,X2=3.31;t=18.827),一般組中有6例(20%)出現并發癥,康復出院平均用時為(9.4±1.6)天,康復組中有2例(5%)出現并發癥,康復出院平均用時為(6.8±1.5)天。
3 討論
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有助于病患康復的護理方式,一方面可降低術后出現并發癥的風險,另一方面可使病患更快的康復,縮短修養時間,使其盡早的恢復正常生活[2]。此方式采取的是一系列的優化護理措施,如在實施術前準備護理中給予情況評估,可在增加病患信心的同時與麻醉師等術中工作人員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給予特殊的腸道準備可減小腸胃不適反應。而在術后護理中給予鎮痛護理,可減小應激反應產生的影響;給予康復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等長期臥床導致的癥狀。本文康復組較一般組術后效果理想,有2例(5%)出現并發癥,康復出院平均用時為(6.8±1.5)天,均低于一般組的統計數據,說明快速康復護理可使創傷降低,避免出現應激反應,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降低并發癥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蘭躍福,屈統紅,陳光,等. 加速康復外科在腹腔鏡直腸癌保肛手術中的臨床研究[A]. 浙江省大腸病學術交流會暨肛腸外科新技術培訓資料匯編,2009,17(19):110.
【關鍵詞】膽結石;肝葉切除術;護理
A clinical nursing analy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complicated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Guang-lan Bai, Lin Pe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u-Ling county of Chongqing 40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to conclud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with for complicated intrapeutic cholelithiasis. Methods In this study, 216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2008 to 2010. Operation modalit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esidual stone and nursing data were evaluat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5 cases (11.60%), mortality in 0.93%, A follow up of one to three years was achieved in162 patients (75. 0%), with excellent or good result in 77.8%.Conclusion The combined hepatic resection and other operation is an ideal and effective surgical method to treat complicated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Key words]Cholelithiasis; Hepatectomy; Treatment outcome.
肝內膽管結石是以部位命名,發生于肝內膽管中的結石,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多發生于肝管分叉部及其以上的膽管,同時具有復發率高和并發癥發生率高的特點,一直是肝膽外科臨床上所面臨的治療難題[ 1 ],如何能夠配合手術更好的完成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健康也是護理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近年來我院采取肝葉切除的方式治療此類疾病,筆者就相關的護理措施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經手術治療的復雜肝內膽管結石216例,本組男100例,女116例;年齡18~80歲,平均(47.0±21.8)歲;病史平均8(2~20)年。所有患者均有右上腹部疼痛,間歇性發熱和黃疸。79例有1~3次手術史(包括肝切除30例次,肝膽管切開取石34例,膽腸吻合術15例次)。術前根據需要做B、MRCP、CT、ERCP檢查。合并局部肝萎縮伴肝纖維化改變160例;膽汁性肝硬化、門脈高壓征27例;重癥膽管炎41例;肝膿腫12例;肝包蟲4例;膽總管囊腫4例;膽管癌10例;肝內膽管蛔蟲3例;難治性糖尿病與腎功不全118例。
左肝內膽管結石130例(60.20%),右肝內膽管結石38例(17.60%),左右肝內膽管結石48例(22.22%),其中3例合并尾狀葉肝膽管結石(1.39%),216例同時合并肝外膽管結石105例(48.60%),合并膽管狹窄181例(83.80%),其中左肝管及Ⅱ、Ⅲ級膽管環狀或管狀狹窄100例。術前肝功能按Child分級:A級155例;B級50例;C級11例。
1.2 手術方法
(1)左肝外葉切除60例;(2)左半肝切除45例;(3)左+右肝段切除20例;右肝段切除18例;(4)不規則肝切除15例;(5)肝段切除+膽腸吻合術25例;(6)膽腸吻合內引流術18例。216例手術患者術中使用膽道鏡198例,術后1個月經“T”管造影或B超復查,發現肝內殘余結石22例,繼續膽道鏡取石。216例手術患者同時膽道外引流術198例,膽腸吻合內引流術18例。
2 結果
(1)結石殘留22例,殘石率為10.2%(22/216),術后膽道鏡經T管成功取石19例。全組無手術死亡,術后發生并發癥25例(11.6% ,25/216),其中膽漏8例(3.70%,8/216 ),膈下膿腫3例(1.40%,3/216),膽道出血4例(1.85%,4/216),肺部感染4例(1.85%,4/216),切口裂開3例(1.40%,3/216);切口嚴重感染3例(1.40%,3/216)。術后圍手術期死亡2例(0.93%,2/216),死亡原因:膽道大出血死亡1例;手術后膿毒癥繼發肝、腎功能衰竭死亡1例。住院時間10~62天(21.8±19.3天),平均第一天血漿引流量98±29.2。(2)經門診復查和追蹤,共162例獲得1~4年隨訪,平均隨訪2.8年,隨訪率75.0%。其中術后癥狀完全消失,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者136例,占83.9%(136/162);術后偶有上腹不適,但不影響生活工作者12例,占7.40% (12/162),優良率為77.8%。7例術后1~3年發現結石復發,復發率為4.3%(7/162),經再次手術治愈。
3 護理
3.1 心理護理
患者的心理健康一直是臨床護理上的一個重要工作組成部分,尤其對于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更是如此,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幫助患者戰勝恐懼更好的配合治療,而不良的心理狀態則會加劇患者的負擔。由于患者對手術的陌生和恐懼感,往往在術前會存在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狀態,必須采取對應的心理護理措施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護理人員應當多和患者進行交流,良好的溝通不但能夠促進護患之間的關系,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了解患者,有針對性的實施心理護理效果更佳[2]。此外應當舉例向患者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和手術效果,介紹手術醫師的手術水平,安排患者和已經康復的同類手術患者進行交流,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強其安全觀和樹立治療信心。對于精神狀態較差的患者可向其家屬進行說明,要求家屬從側面配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消除不良心理狀態。
3.2 術前護理
詳細了解患者的基本資料、病史以及過敏史,陪患者進行相關的檢查并詳細記錄結果,在患者急性發作期是不宜進行手術的,因此應當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控制炎癥和并發癥的發生,為手術創造條件。對于存在黃疸現象的患者應當靜注維生素K1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時給予護肝藥物進行治療。對于合并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應當指導其進行相關的呼吸功能鍛煉,嚴格禁煙[3]。術前常規消毒備皮,囑咐患者術前12h禁食,術前6h禁飲。
3.3 術后護理
3.3.1 生命體征的監測 膽道出血是最為嚴重的術后并發癥,應當積極進行預防和監測,術后常規給予心電監護,定期進行巡查,為了避免造成創面出血,建議患者在術后不要急于下床活動,至少保持臥床2d以上,在進行床上活動時也應當避免一些激烈行為如咳嗽、打噴嚏等以免造成創口開裂,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引流管是否異常,及時反饋給值班醫師。
3.3.2 引流管的護理 (1)將各個引流管標示清楚,固定牢固并告知患者注意在活動中避免造成引流管受壓、脫落或堵塞,經常由上而下擠壓引流管, 注意避免抬高引流管, 防止逆行感染,每天定時更換引流袋, 并嚴格無菌操作[4]。(2)一般在術后1d即可拔除胃管,不需要胃腸蠕動恢復之后再進行拔除,這樣的處理方法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幫助患者更好的適應術后變化促進康復,但是拔除胃管之后應當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腹脹、嘔吐等癥狀,如果患者出現以上癥狀則需要考慮重置胃管進行減壓。在禁食期間應當注意進行口腔護理防止感染。在患者排氣之后可以逐漸給予飲食攝入,從流質飲食到半流質飲食再到固體食物,循序漸進,飲食應當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注意低脂飲食。(3)術后患者清醒之后可采取半臥位,便于引流和減少傷口的張力,日常護理中應當注意觀察和記錄腹部引流液的性狀和量,觀察患者在術后是否出現出血、膽瘺現象,如果無異常狀況可在術后2~4d內拔除引流管。(4)T型管護理,每周用0.2%的甲硝唑沖洗引流管2~3次將引流管中的小碎結石排出,從術后2周開始夾管,如果患者夾管后1~2d仍無發熱、腹痛等癥狀出現且膽道造影顯示無異常可拔除引流管[5]。
3.3.3 注意觀察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況,在手術創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黃疸很可能會導致肝損害,因此在術后應當給予患者吸氧3~4d以確保肝臟的良好供氧,來確保肝功能正常,必要時給予保肝藥物應用治療[6]。
3.3.4 預防感染及膽瘺并發癥的發生 (1)膈下感染是最為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如果患者術后發生持續性高熱且引流不暢時應當考慮此類情況的發生,主要預防措施為妥善固定引流管確保引流充分,同時術后給予患者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加強支持治療[7];(2)導致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兩點,一是氣管插管對患者的氣管造成了損害,二是術中或術后患者受涼所引起,患者在這些情況下會導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氣道阻塞和感染現象,應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將痰液咳出,幫助患者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霧化吸入治療并合理應用抗生;(3)密切觀察患者的切口是否發生滲血、滲液現象,定時進行敷料更換,確保切口干燥、潔凈,一旦發生滲出則立刻進行敷料更換,確保整個過程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如果切口出現紅腫熱痛現象則應當盡早進行引流術[8]。
4 討論
從目前的臨床文獻來看[9-10],肝葉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的治療效果好,且復發率低,是治療此類疾病的主要選擇。但肝葉切除術的創傷較大,而且手術較為復雜,必須對患者的全身狀況和凝血功能做出正確評估之后考慮進行手術,手術之后應當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對患者的病情改變情況進行記錄,妥善管理好各個引流管,加強管道護理,對于黃疸以及體質較差的患者應當重點護理,增強營養供應提高抵抗力,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黃志強,劉永雄.肝內膽管結石的外科治療(40年回顧)[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7,17(3):140-144.
[2]何振平,范林軍,鄭樹國,等.肝切除治療肝膽管結石(附644例報告)[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0,6(3):175-177.
[3]Mocci F,Nettuno M.Plasma mutant-p53protein and antip53antibody as a marker:an experience in vinyl chloride workers in Italy[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6,4(12):11~17.
[4]張萍.老年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8):297.
[5]霍永芳,張金華.老年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呼吸道護理75例報告[J],中華護理雜志,1994,19(7):407.
[6]Sagripanti A;Barsotti G.Hypercoagulability intraglomerular coagulation and thromboembolism in Nephrotic syndrome.Nephron 1995;70(3):271.
[7]段敏,付學會,譚平,等.肝葉切除術后患者胃腸減壓停止時間的探討[J],護理學雜志,2006,21(4):27.
[8]賈琴,徐蘇 ,楊紅寧. 腹腔鏡肝腎囊腫聯合手術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7,2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