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英語考試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大學英語 四六級 改革 發展
作為我國最高教育行政部門設定的全國性統一考試項目,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為檢驗高校畢業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標準??荚囯m然從應試教育出發,卻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高校畢業生的語言優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2013年8月,新版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調整的方案一經公布,引來社會各界的諸多聲音。[1]
一、最新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具體內容分析
1.詞聽寫
新版的四六級考試改革方案,在聽力部分的大膽嘗試博得了學生們的一致歡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單詞的聽寫替代以往句子的聽寫,不用費勁精力聽材料的上下文內容,只需關注空白處的單詞即可。然而,統觀大學英語四六級試卷,新方案對于聽力部分的調整并非完全像學生想象得那么輕松。
10段材料提取10個單詞,填寫10個空格,分數占比由2%下降為1%,對于考生來講并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以往考試中,此部分題型分數占比2%,即時無法準確聽出材料內容,仍有機會獲得一半的分數。改革后,題型轉變為單詞的聽寫,一旦拼寫不過關,則無法拿到分數,降低了學生得分的偶然性。[2]
2.快速閱讀
段落匹配題的強勢亮相引發全國范圍內的普遍關注。不同于以往的快速閱讀,段落匹配題更加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材料多維度把握能力。在詞匯量不變、時間分配不變的原則基礎上,學生要迅速領會材料的整體內容,并在文中找出與題后句子相匹配的部分。考驗學生的詞匯積累、快速閱讀、分析歸納、瞬時記憶等諸多能力。尤其,可能出現“文不對題”的情況,即兩道題講述一個段落的不同細節。如此“云遮霧繞”的出題方式,顯著增加了學生答題時的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題型非常接近于雅思考試中的經典題型。此種改革更是幫助大學英語四六級脫離漢式英語的模子,逐漸與歐美文化接軌。
3. 段落翻譯
翻譯題型的改革無疑是讓學生們叫苦連天的。由單句翻譯轉為段落翻譯,分值比提升10%。對于學生來講,無疑是在作文之外,又添加一項類似于寫作的題型。分值比的上升吸引師生開始專注與段落翻譯。此種改革轉變以往單句漢譯英的傳統方式,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考核更加全面、客觀。不再是考察學生的“對點翻譯”,而是通過段落翻譯,考察學生對于單詞、語法、句型的駕馭能力。[3]
翻譯工作需要日常學習的不斷滲透。新版的改革方案正是嚴格圍繞這一宗旨,鼓舞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能夠將學習的翻譯知識與技巧融會貫通,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不但要翻譯準確,還要翻譯優美。
二、阻礙公共英語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困難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不斷改革,要求公共英語教學不斷隨之改革與發展。然而,我國公共英語教學卻逐漸走向進退兩難的維谷中,致使公共英語教學工作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具體表現為:(1)學生的抵觸情緒?,F階段,許多高校將大學英語四級證書與學位證、畢業證掛鉤,其出發點是希望學生能夠重視起語言優勢的培養。然而,許多英語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對此產生了抵觸情緒,為了順利取得學位證、畢業證,不惜采取一些旁門左道弄虛作假??荚囋O定的最初意義就此落空;(2)教師的通用教學法。目前,許多公共英語教學依然沿用大班授課模式。教師統一播放音頻,學生進行練習。如此教學方法,就會存在許多“漏網之魚”,難以達到英語學習的良好效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兼顧知識點講授,視頻、音頻播放,以及板書的書寫,對于學生難以面面俱到。
三、公共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1.穩扎穩打,夯實英語基礎
英語學習是一項耐力與興趣相結合的學科,而打好英語基礎能夠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對于詞匯的積累工作是英語基礎的“一磚一瓦”。唯有打好詞匯基礎,擁有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在閱讀、聽力、寫作等模塊的考試中暢通無阻。詞匯的學習包括詞根、詞義、拼寫、發音、衍生詞、常用詞組等。除了需要學生能夠有耐心、有恒心地學習、記憶外,教師要在恰當的時機給予指導與驗收,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4]
2.以戰養戰,模擬考試練習
“以戰養戰”,這個詞用在日常教學中最為恰當。對于公共英語而言,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學中要不定時增加隨堂測試。教師可以模擬四六級考試的考場,做迷你型四六級考試。讓學生熟悉考試流程與考試重點,能夠捋順考試的各個方面,形成自己的答題風格,掌握考試時間分配。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考試成績與共性失分題型,了解學生的知識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練習。如此“以戰養戰”,定能培養出無往不勝的精銳之師。
3.多媒體教學構建多維度學習空間
科技走入大學課堂。作為公共英語,教師更應該與時代接軌,用多媒體教學構建多維度的公共英語課堂。英語,并非只有單詞與語法,更多的是源自于歐美國家一些先進的文化與思想。教師可利用網絡、視頻、音頻、PPT、雜志等多媒體設備,將歐美的潮流文化引入學生的視野,這樣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歐美文化的興趣與熱忱。
學生通過這樣的親密接觸,能夠在腦海里形成對于歐美文化的立體認知,能逐漸接納外來文化,并嘗試用歐美思維進行思考。對于英語學習具有一定助益。
四、總結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不斷改革,是對英語教學方式方法的不斷探索。公共英語教學對于廣大學生而言,是有助于其今后就業與發展的。教師要在改革浪潮中,把握主流思想,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為目標,不斷完善教學。公共英語教學任重而道遠,望廣大教師能不改本色,迎難而上,與君共勉。
參考文獻
[1] 梁雪清,陽雨君. 大學英語“復合式聽寫”教學探討[J]. 高教論壇.2012,9(21):41-43.
[2] 楊冬梅. 新四六級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探析[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4,2(33):104-106.
關鍵詞: 大學英語 分層教學 分班考試
近幾年,全國許多高校開始進行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試點工作。所謂分層教學,即依照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英語水平,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班級教學中給予學生不同層次的講授和指導,使各類學生的英語水平都能得到較快的提高,從而較好地完成英語教學任務。我校自2008年起,在部分學院開展了大學英語分層教學的試點工作。分層教學模式在教學策略上以分層為手段,承認學生的學習差異,強調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關注學生主體性的培養,通過優化設計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要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求得最佳的英語教學效果。在大學英語分層教學中,許多問題尚缺乏較為深入的思考,如分班問題、教材使用問題、集體備課問題、課堂教學管理問題、期末考試問題等。下面,我便從科學命制分班英語考試的試卷、合理組織分班英語考試、在綜合考慮英語成績與專業的前提下進行分班三方面,對大學英語分層教學中的分班問題進行探討。
一、科學命制分班英語考試的試卷
分班英語考試是分層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分班英語考試是檢測大學新生的英語學習成績,了解新生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價新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的狀況,為教學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據。
為了科學命制分班英語考試的試卷,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進行分班英語考試的試題庫的建設。在分班英語考試方面,今后學者對分班英語考試試題庫重要性的研究勢必增加,管理層對分班英語考試試題庫的重要性認識也將提高。但分班英語考試試題庫的建設匱乏的現狀急需改變,應組織教師建立規范的、體系完整的、有一定規模的試題庫,而分班英語考試試題庫的建設更需要多方的支持、參與、努力。
每年分班英語考試則由試題庫組合成符合要求的試卷。分班英語試卷的指標體系至少應包括以下四個指標:1.有效度:有效度是評價分班英語試卷的第一指標,是指分班英語考試能測出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指分班英語考試已測出的質與量與欲測的質與量的相符程度。為了保證分班英語試卷具有較高的有效度,在命題時遵循覆蓋面要廣、試題要活、內容要新等原則,使分班英語考試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分班英語考試讓學生全面檢測到他們所學的英語知識,建立起全面的知識體系和智力結構,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研究能力。2.可信度:是評價分班英語試卷的檢測可信程度的量化指標,是反映分班英語試卷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的一個重要指標,信度高的分班英語試卷對任何學生多次測驗都會產生前后一致的結果,其誤差小,否則誤差就大。3.難易度:難易度是衡量分班英語試卷難易程度的指標。試題過難或過易都不好。這就要求試題難易適中,即學生分班英語考試成績應當盡量兩頭小,中間大,呈正態分布??偲骄峙c滿分的比值基本可以反映分班英語試卷的難易度大小。4.區分度:區分度是指分班英語試卷能把學生成績拉開檔次程度的指標。由于各個學生智能和勤奮的差異,分班英語考試成績應拉開檔次。只要不斷實踐與探索,符合考試規范的試題庫,在今后較短的時間內,必將建立并不斷完善。
二、合理組織分班英語考試
1.提高入學新生對分班英語考試的重視程度
為了使分班英語考試成績能有效反映大學新生的真實英語水平,需要提高入學新生對該考試的重視。分班英語考試是重要的考試,對分班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入學通知書里,需要明確告知新生學校將組織分班英語考試,并提醒新生在入學前對該考試認真做準備。在分班英語考試前,進行全面的英語復習,包括重點的查漏補缺,是必要的。還需要新生根據自己的的心態和狀況進行考前的心理調節,在心態方面要順其自然,保持一個良好的考試狀態,以一個積極和樂觀的態度來對待英語考試。
2.提高考試組織部門對分班英語考試的重視程度
為了使英語分班考試順利進行,需要提高考試組織部門對分班英語考試的重視程度??荚図樌M行事關廣大學生的切身利益,事關學生分班的公平、公正,事關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發展。充分認識分班英語考試考務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別是考務工作所面臨的復雜性,克服麻痹、松懈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高度重視做好分班英語考試的考務工作,切實加強領導,扎實做好各項考務工作,全面落實各項防范措施,確保分班英語考試工作平穩進行。明確責任,周密部署,提升分班英語考試考務保障水平,做好分班英語考試考務工作是相關各部門的共同責任,各有關部門要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做好考務工作。
3.做好分班英語考試的各個環節的工作
為做好分班英語考試考務工作,各有關部門要把考試組織、安全保密和考風考紀等方面的責任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和具體的工作崗位,嚴格執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相關部門需要按照有關考務工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考務工作方案,做到目標清楚、任務明確、方法得當、措施得力;嚴格按照考務工作標準和要求配備工作人員,使用反作弊設施,科學安排考場,進一步提升保障水平。當前各類考試考試的舞弊高科技化呈上升趨勢,對良好的考試秩序形成挑戰,社會影響惡劣。分班英語考試需要加強部門間協作,防范和打擊利用互聯網絡和無線電設備作弊的行為,盡量減少避免考試違紀和舞弊現象發生,有效處理考試舞弊行為。做好試題試卷的安全保密工作,防止考題泄露、考卷丟失被盜案件、事件,以及防范助考、替考服務等發生。要加強校園網和校園廣告信息的監督,及時刪除有害信息,凈化考試環境,組織人員加強對考場周邊治安巡邏,維護考場周邊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
三、在綜合考慮學生成績與專業的前提下進行分班
按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相似程度和專業的相似程度,來進行合理的教學分班,有利于適應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班,從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由于我校的大學英語涉及兩個學年及每年近萬名學生的學習,如果不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則很難對學生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英語基礎,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最適合自己學習方式的環境中學習,我校正在嘗試采用大學英語分層教學模式。教務管理系統建設的日益完善,為科學地分班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
對學生進行英語分班,要根據大學新生的英語水平,在一個學院或專業相近的兩個學院內進行,并應適當尊重學生的意愿。學生分班應以三個層級為宜(A級、B級、C級班),層次太多不便于教學管理。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級班的學生,他們的理解能力較強,對這部分學生的培養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充,開拓學生的視野。任課教師除完成課本教學任務之外,還應鼓勵和幫助A級班的學生參加全國六級英語考試。對于B級班的學生,應按大綱的要求以正常速度進行,著重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學方法側重于基本知識與方法的講授,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任課教師除完成課本教學任務之外,還應鼓勵和幫助B級班的學生參加全國四級英語考試。而對于C級班的學生,對這部分學生的培養要求可適當降低,適當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速度不易過快,適當增加教學時數,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著重于基本內容的講解,需要補習中學所欠內容,加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加強習題的練習,確保教學核心知識的掌握,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丁后銀.淺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補救措施[J].運城高等??茖W校學報,2002.08.
[2]冀文輝.大學英語分層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安康師專學報,2004.06.
[3]劉彩鈴,程云艷.英語分層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Abstract: Nowaday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is not optimistic in local university.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iciency test abilities, th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activa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regulating students’ achievement emotions; improving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novating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students’ examination skills.
關鍵詞: 大學英語考試;水平測試;質性與定量方法;學習動機;成就情緒;學習策略;英語教學法;應試技能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st; proficiency test;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learning motivation;achievement emotions;learning strategies;English teaching methods;examination skills
中圖分類號:H31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0-0204-02
0引言
全國大學英語考試是目前全國英語考試普及性、影響性最大的水平測試。它是體現高校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學習水平的重要標準,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是大學生集中發展個體英語技能的重要契機,是衡量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成效的重要指標[1]。以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以下簡稱CET4)為例,已有研究發現,高校學生的大學英語水平與教師的英語教學法、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等變量存在密切的相關性,例如,張彬等[2]研究發現,語言學習策略與大學英語考試成績之間呈顯著相關,并對四級考試成績有明顯的預測力,且不同水平學生在學習策略的使用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已有研究文獻來看,研究者主要從理論上探討了大學英語考試中聽說讀寫譯等各項技能的培養[3],而有關大學英語現狀的調查或質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本土研究并不多見。當前,商洛學院(以下稱“學院”)是陜西省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發展狀況,制約學院科學發展的因素相對較多[4]。
1研究方法
1.1 定量研究方法以學院2009年兩學期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報名人數、通過率為例,通過定量資料分析學院大學英語考試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過關水平及與其它同類院校相比的差距。
1.2 質性研究方法在學院大二、三年級中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訪談,訪談內容主要包括:①你是否已經參加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②如果已經參加,你是否已經通過了考試?如果沒有參加,你認為自己不參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③如果沒有通過考試,你覺得影響自己不能通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④你認為當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自己最大的挑戰有哪些?通過文本整理,得出地方院校大學英語考試存在的主要問題。
2現狀分析
2.1 通過率相對較低,與同類院校差距較大學院09年上半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報名人數為1404名,有90名考生分數≥425分,通過率為6.41%。具體就學院報考的十個系來講,通過率最高的外語系僅為12.09%,城發系與中文系通過率不足3%(分別為2.13%和2.99%),藝術系則為零。學院2009年下半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報名人數為1750名,有194名考生分數≥425分,通過率為11.09%。盡管與上半年考試相比,下半年學生通過率有所提高,但與其它同類院校相比,差距仍然較大[5]。
2.2 應試信心不足,歸因存在偏差訪談結果發現,非英語專業學生普遍存在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信心不足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為自己沒有信心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并由此感覺“自己的心理壓力很大”。在考試歸因方面,學生片面認為:“即使報考,也通不過”;“即便通過考試,也是沒有用的”。
2.3 英語基礎薄弱,學習不主動、無動力之所以不能通過考試,多數學生認為,無興趣報考或報考后無興趣認真學習、對英語“不感冒”、 “英語語感差”、學習態度不積極、考試準備不充分、不能堅持進行英語學習、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水平較差、英語基礎知識薄弱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2.4 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習方法不到位從訪談結果中發現,學生認為自己在英語學習方法方面存在很多困難,主要表現為:單詞記不住、容易遺忘,不知如何進行英語語法、聽力、閱讀、寫作、翻譯等方面的學習,英語做題方法不到位,不知如何更有效的進行英語復習。此外,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效果不好,進步不明顯。
2.5 應試技能不足,專項操練不多很多學生反映,應試過程中不能全面把握試卷難度、題量大小與速度的關系。在應試準備階段,學生缺少專業教師的講授、專業指導和應試技能的集中輔導或培訓,尤其缺少在語法、聽力、閱讀、寫作、翻譯等專項方面的操練。
2.6 不良成就情緒較多,學習狀態不佳在訪談中發現,學生在考試中存在過度恐懼和焦慮等不良成就情緒,認為“四級考試太難了,由此,過度懼怕自己報考后通不過”,“報考后不知從何下手進行英語學習和考前復習,由此,在過度擔心和緊張中被動地等待考試”,這些不良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良好學習狀態的形成。
3應試對策
大學英語考試的效果如何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學”的因素,即,學生通過激發個體內在的學習動機、改善自身的成就情緒、改進自己語言學習的策略等途徑實現有效學習;另一個是“教”的因素,即,教師通過創新英語教學法、集中對學生培訓應試技能等途徑實現有效教學。兩個因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集中體現了“以生為本”和“以師為導”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充分得以體現,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大學生英語水平測試能力。由此,改善地方院校大學生英語考試的現狀,具體可行的建議主要有:
3.1 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提升內在學習潛能學生應通過端正學習態度、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激發并培養英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而不能一味地為考試而學習。英語學習動機一般可以分為工具型學習動機和融合型學習動機兩種,也可以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兩種。如果僅僅以英語作為工具來進行大學英語學習和考試,而不是把自身融入到大學英語學習和應試氛圍中,那么,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因為在工具型或外部學習動機前提下,學習者往往只是為了獲取某種功利而被動地學習,而個體內在的學習動力得不到激發和提升。因此,學生應努力發掘自己的英語學習動機,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強大的內在動力。
3.2 調節成就情緒,提高大學英語學習效率大學生的成就情緒是多樣且多變的[6],學生應學會調節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不良情緒。他們不僅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快樂,也會因為對老師或同學的一時不滿而感到憤怒;不僅為自己出色地學習了課堂內容而自豪,也會因課堂上自己的尷尬而羞愧;不僅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有時也會對自己的將來感到無助和絕望;不僅喜歡學習或在聽老師講課時感到愉快,也可能會對令人乏味的課堂內容感到厭煩;……。學習者管理好自己情緒,良好的情緒“覺知”能力是基礎;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關鍵,常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有問題解決策略和積極再評價策略。
3.3 改進語言學習策略,提升學生大學英語學習能力近年來,語言學習策略研究在我國外語界和心理學界日益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主性,大學生不僅要知道“學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樣學”,即學會有效學習的策略。最常見的大學英語學習策略有:時間管理策略;做筆記策略;監控策略;PQ4R閱讀策略等。PQ4R學習策略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閱讀材料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PQ4R中的字母分別代表預覽(preview)、設問(question),閱讀(reading)、反思(reflect)、背誦(recite)和回顧(review)。研究表明,PQ4R學習策略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目的性,并有效地組織學習材料,提升學生大學英語學習能力。PQ4R策略的具體操作為:快速瀏覽學習材料,包括英文閱讀材料的題目、主題、組織形式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找出想獲取的信息;利用設問對學習材料進行提問,包括內容是什么、如何進一步組織、主體是什么等;把重點放在自己想獲得的信息上,通過閱讀學習材料解決提出的問題;把已有知識經驗與新信息結合起來理解,通過知識遷移把獲取的新信息運用到其它情境中;通過筆記提出問題,并通過大聲陳述反復操練學習材料;回顧材料的信息,回答提出的問題、把瀏覽的結果與通過閱讀所得信息加以比較。
3.4 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綜合語言素質教師要牢牢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結合實際采用并創新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問題解決等教學方式,將素質教育理念與英語教學法密切結合,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貫徹執行。英語教學有其內固有的規律,我們應以聽、說為突破口,培養學生扎實的語言基本功;積極引導學生從閱讀實踐人手,培養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加強訓練,培養學生動手寫作、翻譯的能力。通過創設問題解決情境、小組合作情境、自主學習情境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7],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按照語言習得的內在規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和語言運用能力。
3.5 對學生進行集中培訓,改善其應試技能應試技能是制約大學生大學英語考試成績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大學生英語水平測試能力,除了要在長期實踐中培養其綜合語言能力之外,還要重視應試策略的培訓和培養。通過對報考大學英語水平測試的學生進行集中的技能培訓,可以在短期內改善他們的應試技能,提高其學業成就感。英語寫作雖然在大學英語考試中分值不多,但寫作技能便于學生快速掌握、快速提高和快速突顯學習效果。因此,可以從寫作技能入手,以點帶面通過教學逐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能力。就英語寫作來講,“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擴展訣竅,四項高分原則”是該項技能的高度概括。“一個中心”是指以及時完成寫作任務為重中之重;“兩個基本點”是指以最少語法錯誤(例如,時態語態、主謂一致)和最完整的寫作要點為基本要求;“三個擴展訣竅”是指示例(e.g., for instance;to take as an example)、比較(e.g., likewise; on the contrary)、重復(e.g.,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四項高分原則”是指主題句要突出、層次要明晰(e.g., first and foremost; in addition;last but not least)、要多實寫少虛寫、句式要多變(例如,長短句交替出現、多句型混合使用、主動句與被動句相結合)。通過集中講授和培訓寫作技能,大學生英語應試能力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育林.新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評議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當代教育論壇,2007,(5):115-116.
[2]張彬,師彥靈.語言學習策略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的關系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2(1):132-137.
[3]張彤,孟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選詞填空題型特點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9,(3):110-111.
[4]張繼良,王思懷.制約商洛學院科學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對策[J].商洛學院學報,2009,(3):3-7.
[5]張玉雙.2008年上半年吉林省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數據對比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9,(1):152-154.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需要正確的政策引導。為了推進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協調、穩步發展,應樹立全面的英語考試評價觀,理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與英語教學的關系,借鑒國外先進的考試技術與管理經驗,加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安全管理。
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評價制度改革進程中,國家教育考試政策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一項全國性的英語水平考試,它具有統一性、權威性、范圍廣、影響大等特點,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多方面影響。目前,新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在考試規模、考試技術、考試標準和考試功能等方面,呈現新的發展趨勢。為了更好地發揮考試評價的積極功能,應堅持正確的政策導向,在考試觀念、考試功能、考試管理、考試技術等方面,推進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協調、穩步發展。
一、樹立全面的英語考試評價觀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實施20多年來,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全國報考人數已突破1,400萬人。這項考試在促進英語教學正規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及考試功利化的影響,在實施過程中,它也引發考試功能異化問題,導致考試“工具化”的傾向,引起學者和民眾的激烈批評。為了矯正考試功能異化的弊端,需要樹立全面的英語考試評價觀,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正確認識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性質、功能、地位與影響。
第一,明確認識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性質、作用。這項考試屬于水平考試,主要用于檢測英語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以及非英語專業學生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的程度,為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的依據。它能夠發揮檢測學業、激勵學習等功能,使各類高校公共英語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其不足之處在于,容易忽視英語學習的階段性發展與教學評價的個性差異。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大學英語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但不應是唯一手段。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考察,既需進行書面考試,也需要開放的面試;對英語學習者既要作總結性評價,也需進行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
第二,準確把握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功能定位。任何一項考試都涉及兩方面:一是考試本身,二是使用考試的人。如果考試的實施者、管理者不能正確認識和使用考試評價手段,就容易引發考試功能的異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一項學業水平考試,能夠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必要的反饋信息,具有重要的價值。但也應看到,前些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結果被一些高校和社會用人單位的誤用,產生了某些嚴重的負面效應。有的高校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與大學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掛鉤;一些用人單位,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作為新聘人員的硬性標準。一些大學生為了通過這項考試,甚至采取各種舞弊手段。事實上,教育部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從未硬性規定大學生必須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更沒要求將這項考試成績與學位授予掛鉤。問題在于,考試使用者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功能的泛化與異化。正本清源,應端正認識,發揮國家教育政策、社會環境與輿論的正確導向作用,使高校和用人單位不再盲目追求大學畢業生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
第三,積極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元評價。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精英教育模式的產物,評價標準較為單一。進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后,隨著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和質量標準的多樣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評價標準也需進行相應的調整。不僅要改變這項考試的內容和題型,更需要對英語教學評價系統進行改革。因此,建議各高校建立英語教學多元評價體系,對學生是否達到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做出全面、科學的評價,確立適應大眾化高等教育發展、符合校情但原則上又不降低標準的英語考試評價體系,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和個性發展多樣選擇的需求。
二、理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考試是檢查、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教師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目的在于促使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與大學英語教學相互影響,在實踐過程中,容易引發重考試評價、輕教學過程的偏向。為了更好地培養專門人才,需要從政策導向上擺正考試評價與英語教學的關系,樹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正確導向。
一是考試評價的教學服務導向。作為一項大規模全國性的標準化考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主要是為大學英語教學評價服務。應堅持教學第一、考試第二,使英語考試評價的目的、標準和形式,立足于英語教學的實際需要。多年來,這項考試以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為命題依據,并隨著高等教育發展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而不斷調整,完善其考試的形式與標準。考試評價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英語教學改革方向產生重要影響??茖W的考試評價應根據最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實施有效評估。對大學英語課程來說,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獲得以英語為工具參與國際交流的能力,將來就業后能獲取本專業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為英語教學服務的一種必要手段。通過這項考試,診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相關信息,引導教學改革,從而達到促進英語教學發展和提高大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
二是科學評價導向。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于,英語教學評價的客觀需要和國家統一考試的有效實施,科學性是這項考試活動的基本基礎。作為一項語言水平測量活動,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遵循測試科學的基本要求,不斷改革考試的內容與形式,提高考試測量的信度,以適應英語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經過不斷改革,從最初單純的筆試發展為筆試加聽力測試。目前,這項考試在題型設計、聽力測驗、閱讀理解、寫作能力測驗以及計分體制等方面,已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進一步提高了考試的信度??荚嚋y量理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書面表達測試部分,增加主觀試題的比例,不斷研究開發適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新題型,使聽、讀、寫、譯等題型更加切合語言交際能力的檢驗。在口頭表達測試部分積極研究開發計算機化口語測試,進一步擴大口語考試規模與效率。
三是多元評價導向。要實現多元評價志向,必須完善大學生英語學習評價體系。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施者和管理者,應該正確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需求與矛盾,并根據教學實際,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從而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應以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
主學習和課堂互動教學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教學過程,發展和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目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注重對語言應用能力的檢測,即對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進行測試,并逐步體現出交際特征。各高校應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英語基礎與所學專業要求,對學生作出客觀、全面、合理的評價。在教學測評上,打破單一的考試標準,分類測評?,F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揚棄終結性評價,考試方法應與培養目標、教學方法相適應,使考試評價成為能力培養和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
三、加強考試安全管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
1、加強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考試有效實施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夠提高考試的效率,也是保證考試信度、維護考試公平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近年來,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命題、報名、實施與閱卷各環節,加強了考試的安全管理,以保證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評價功能的正常發揮。
為了使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穩步推進并具有更高的效度和權威性,在政策導向上,應加強相應的考試安全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納入規范化、法制化的考試管理體系之中,另一方面需加大考試環境的整治。需要制定相關的考試法規,構建考試法治體系,對組織、實施考試的各程序、環節都進行監控,杜絕考試腐敗和舞弊行為。
由于考試影響廣泛而重大,在加強考試立法的同時,還需重視考試誠信教育,當務之急應建立考生個人信譽系統。為了保證國家教育考試的公平、公正,根據教育部要求,考試中心啟動了“國家教育考試考生誠信檔案系統”試點建設,開通國家教育考試誠信網站。該系統的建設,將為嚴格管理考風、考紀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切實維護考試的公平公正,促進國家教育考試誠信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維護社會公平和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項改革將為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2、借鑒國外先進的考試技術與經驗
從考試技術的政策導向來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需要借鑒國外大型英語考試的相關成果和成功經驗,引入先進的考試技術,使考試更具科學性、準確性。托福、雅思考試都是針對母語為非英語者而舉辦的英語水平考試。近年來,托福、雅思考試紛紛采用機考或網考形式。托??荚囍校忌柚鷩H互聯網進行計算機操作,通過互聯網實現了題目和答案的雙向傳輸,從而確保了考試的公平合理性。借鑒新托福網考的現代測試方式,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應從目前的人工考試方式,逐步向計算機化考試方式過渡。同時,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務管理系統,實現四六級考試網上閱卷。實現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計算機化考試,能夠帶來諸多便利。首先,計算機化考試具有高效的考試管理能力;其次,計算機化考試與紙筆測驗相比,具有測驗時間更短、測量精度更高、實施靈活、結果報告及時直接、能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等優點;再次,計算機化考試可以增加每年考試的次數,還可以實現每人一卷,徹底杜絕考前泄密或考試過程中的通訊手段作弊,提高考試的安全性。另外,計算機化考試通過多媒體軟件,能為語言測試建立交際情景,使測試由靜態到動態,模擬更加接近真實的交際情景,從而使語言測試能更準確地反映考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蓢L試研發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計算機化測試,從而擴大口語考試規模,推動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關鍵詞:交際測試;大學英語;試題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3-0284-02
一、交際語言測試理論
(一)交際語言測試的產生
交際語言測試是在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時期產生的一種測試模式。20世紀90年代,美國應用語言學家Bachman提出了一個新的交際語言能力測試模式,該模式在當時的美國測試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認為是語言測試史上的一個里程碑。Bachman認為,語言交際能力就是把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的場景特征結合起來,創造并解釋意義的能力。它由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機制三部分組成。語言能力指具體的語言知識,指進行語言交際的運用語言知識;策略能力指運用語言知識的心理能力,是將語言知識運用于交際目的的手段;心理生理機制指語言交際時所涉及的神經和心理過程。它不僅指出交際能力應當包括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語用能力等范疇,而且指出它們之間不是一個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一種互動的關系。也就是說,語言的使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Bachman的這一模式不僅較為全面地解釋了交際語言能力所包含的基本因素,而且說明了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為交際語言測試理論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交際語言測試的主要特征
交際語言測試是一種行為測試,是在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情景中通過完成實際的交際任務來測量考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因此,交際語言測試應體現三個原則,即交際原則、任務原則和意義原則。其特征具體表現為:
1.交際語言測試強調語言交際功能這一本質,而不是語言的形式和結構。如BEC口試,安排考生2―3人為一組,根據實際需要分析,確定考生話題,使得每一位考生都有明確的實際對象和交際目的。
2.交際語言測試雖然也測試語言知識,但更側重對語言行為的測試。試卷中規定若干具體的任務,任務的設計基于現實生活的需要,以檢測考生運用語言完成所規定的交際任務的能力。因此,考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而且要具備正確理解各種交際情景,并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恰當地運用所掌握的語言知識的能力。
3.交際語言測試材料力求真實,且具有代表性,體現在真實生活中以及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進行交際時使用語言的一些主要特征。
4.交際語言測試強調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在語篇層次上的綜合運用能力,這顯然比結構主義離散的、脫離語境的測試形式又進了一步。因為語言在實際使用中各種技能之間是相互交織、相互轉化的,一種技能不可能孤立地使用,而獨立于其他技能之外。
5.在測試方法上,交際語言測試更注重于語言測試的效度而不是信度。這種測試雖然難以提供客觀、可靠的量化數據,但測試效度很高,可以更加直接地測量考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三)評分的方法
1.Hughes的兩種評判途徑
交際性測試的主觀題的評判可以采用Hughes提出的兩種評判途徑:一是整體評判,即評分者根據對受試者表現的整體印象一次性評判。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評判迅速,一份試卷可由幾位評分者分別評分, 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評分信度。二是分析性評判,即評分者根據特定評判標準對于測試任務的不同方面分別評分,然后綜合評定。這種評判方法的優點,一是可以促使受試者語言技能的均衡發展,二是評判者對一份試卷可給出多個分數,因而往往能保證測試的信度;其缺點是花費時間。為了彌補這些缺陷,有時需再進行一次整體性評判。
2.Bachman,Palmer和Farhady的評分方法
Bachman和Palmer認為,由于測試的目的不同,測試中涉及的任務量也是不同的。因而有很多種具體的評分方法,但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兩種:一是把成績看做成功完成的測試任務的數量,即把受試者答對的題的分數加起來。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選擇或表達受限制的題項。具體實施這種方法一般有兩個步驟: 第一,確定構成“成功完成任務”的標準,即判斷正誤的尺度。第二,確定按對錯打分還是按不同的正確程度打分。如Farhady設計的多項選擇題的四個選項中,一項是既語法正確又符合社會習慣,選擇此項可得滿分2分;另外兩項是部分正確選項,即語言正確或得體各具其一,選擇這兩項中的任何之一者可得1分;最后一項是語言既不正確也不得體,選此項不得分。
Farhady設計的測試克服了交際性測試過去忽視語言準確性的缺點,吸取了分立式測試測驗語言項目的特點,并將其體現在評分要求中,從而使交際性測試與分立式測試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了兩者的長處。同時,可確定不同的語言能力等級,根據這些等級評判考試測試任務完成的情況。這種方法主要用來評判那些激勵型的題項,如口頭回答問題、作文等。
二、大學英語試題設計
1.口語測試
既然口語技能是交際能力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那么在大學英語正式考試中,將口語考試排除在外,這對于全面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是不可取的。交際性口語測試具有真實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其常見模式有雙向交互式和多向交互式;常用的方法有角色扮演、面談和討論等。如果大規??荚嚨目尚行阅艿靡越鉀Q,那么口語考試將是正式考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許多大學,老師建議若能解決主觀性評分和大規模舉辦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口語測試應盡可能早地列入到大學英語專業考試(TEM)中去。1994年,南京大學已率先完成了對專業英語四級口語測試可行性的研究,且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中的口語測試正在我國一些城市和省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2.主客觀題比例
語言考試中,所有考試題型不應都是客觀的,主客觀題的比例應加以適當的調整。然而,一旦在我國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中增加了主觀題,就會出現評分者在打分時標準各有所不同的情況。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對評分者進行培訓,以應用雙重評分原則(double scoring)來減少評分差異,保持評分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我們在小規模的考試中,如進步考試(progress tests)和學業成就考試(achievement tests),可多采用主觀試題,在大規??荚囍?如大學英語考試(CET),可適當控制主觀題的數量以避免因評分標準的差異所帶來的諸多困難。
3.完整的語境
在語篇的層面上,對應試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應進行測試。我們以完型填空(cloze)為例,它選擇相對完整的文章,為應試者提供一定豐富的語境。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中,一些含有完整語境的交際性測試題已正在被廣泛應用。例如:
Bill falls down on the ground from his bicycle and his leg hurts. He tells Dick the telephone number of his father's office and asks him to phone his father to come at once. Bill tells Dick not to ride too fast. Complete the fiv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Don't Ride Too Fast
Bill: _____
Dick: I'm sorry to hear it.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Bill: _____
Dick: Is he in his office or at home?
Bill: _____
Dick: 553246. I've got it done. Now I'll run to the nearest public phone. Wait for me here.
Bill: _____It'll save time.
Dick: That's a good idea. I'll be back soon.
Bill: _____
Dick: Don't worry. I won't.
這種試題可以幫助學生將訓練語言表達能力作為重點,不僅要求應試者要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系、中心思想和對話中雙方的態度,而且要求懂得英語地道的表達方式以及文化差異。這種類型的試題可增加整個考試的有效性,因而,可以彌補在大學英語考試中將口語排除在外所帶來的弊端。
4.綜合技能測試
綜合測試法主張測試題應處于更大的語境框架中,從單詞擴展到連貫的語篇,同時,綜合考核應試者幾個語言特點的掌握情況和為交際服務的語言使用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在一個完整的交流語場中,聽與說是密切相連的。然而,目前客觀性較強的聽力考試只注重聽的能力和對信息的接受能力,而在口語表達方面并無顧及。因此,在大規模的考試中,應在原有的客觀性較強的聽力試題上多加入口語表達的內容,使聽與說能得到更好的結合。例如:
Listening content:
M: Did you go to the English evening yesterday?
W: Yes, I did. I went there with some of my classmates.
M: I heard it was a great success.
W: _____
Choices given: _____
A: Yes, of course. It lasted more than two hours.
B: Why not? We danced till midnight.
C: Yes, it was. We all enjoyed the performance very much.
D: Oh, what a great time we had.
為選擇出正確的應答選項,應試者不僅要理解前句,更要清楚在真實語境中應答的適度性。因此,一定的語境交際知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現行的大學英語考試中,一些閱讀和寫作題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測試仍具有局限性。所以,語言應用試題應趨向于對讀與寫的考查。這種題型的優點在于它向應試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環境,幫助他們能用英語組織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將語言理解和表達寓于讀寫,是書面交際的一個完整過程。此類題型可指導我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以便學生們在將來的工作領域中能用英語寫好筆記、書面報告以及論文等。
三、結論
隨著交際教學法的不斷深入和擴大,實施交際性測試已刻不容緩。然而,交際性測試需要的不僅僅是在理論上的改進,在其可靠性、實效性、收集和采納考試結果以及評分標準等方面也需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當我們將大學英語考試的一些理論付諸于實踐時,我們應采取一些務實的態度。為了更好地明確在現行大學英語考試發展階段我們該如何做,我們就必須得進行調查、研究和深入的分析。無論怎樣,學習一門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實踐中應用,而且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也是為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測試。這樣看來,隨著交際性測試一些具體問題的逐步解決,交際性測試的前途將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 陳曉扣.論英語客觀試題猜測的是與非及衡量方法[J].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1).
[2] 郭麗.大學英語校內測試模式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界,2003,(2).
[3] 孔文,李清華.大規模語言測試的走向:計算機適應性語言測試[J].外語界,2002,(2).
[4] 韓寶成.語言測試的新進展:基于任務的語言測試[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5).
[5] 何高大.外語測試的發展趨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
[6] 李桔元.現代語言測試之我見[J].外語教學,2001,(6).
[7] 藺長旺.教育測試新理論――IRT的研究與應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5).
[8] 原萍.成就測試對外語教學的正面反撥效應[J].外語教學,2002(4).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教育是高等教育將英語基礎教育轉向實用教育的關鍵階段,大學生是否能將所掌握的英語水平應用于生活與工作中一直是人們對于英語教育所關注的焦點。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被看做大學生英語學習是否達標的標準,已被社會承認多年。高校在重視英語的實用性教學的同時更強調大學英語四級的過級率。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這幾年一直在試圖改革,力圖達到既測試出英語基礎水平又能體現大學英語的實用性,是四級考試改革的目標。
大學英語教學在大學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不但有基礎的英語課程,還有專業英語,計算機英語等等。隨著社會對大學畢業生英語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大學教育也把英語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在有英語課的學期,英語所占的課時往往是最多的。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我國對大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最權威的認證考試,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學校本身,都十分重視。有的用人單位把是否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看做學生是否在大學階段好好學習的標準,有的學校甚至將是否過四級當做本科生是否能順利拿到學位的標準。
對大學英語四級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使英語教育容易偏離大學英語應用教育的初衷,有的高校甚至在考試前的一個學期放棄了大學英語教材的課程,主要輔導學生應試。有的學校居然還告訴學生:考過四級就不用來上英語課了。這樣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受教育的效果,還使四六級這本應屬于一個科學的標準話考試顯得毫無價值,既不能反應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還帶來了作弊作假等不良風氣。
1、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概述
面對英語等級考試越來越應試化的缺點,我國大學英語考試改革從未停止過。2004年的四六級考試改革變化最大,全國開始停發四六級證書,改發成績單,成績單上不簡單寫及格或是不及格,而是清楚的記錄了該考生的成績,各部分的成績。改革100分制為720分制,425分為一般意義上的合格線,不同學校或用人單位,可以根據需要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合格線。在題型上,04年最先開始的改革將聽力的比重加大到了30%到08年加大到了35%,傳統的閱讀理解改為了快速閱讀與傳統閱讀結合,并且聽力中的聽寫與翻譯題型變成了必考題型。
08年開始全國四六級考試改革又有新辦法,并開始了試點研究工作。國家要全面推行網絡考試,增加考試次數,計劃在未來將半年一考的四六級考試變為一年四次或每月一次,網考四六級的題型只包括聽力、閱讀與寫作,其中聽力比重提高到65%,不但延續了04年改革以來的聽力題型,還增加了情景視頻的考試內容,聽寫的比重繼續加大。新的考試方法對受試者主觀和客觀能力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多高校為了配合大學英語考試改革,也紛紛提出畢業不以過四級為標準。減輕了學生在英語應試方面的壓力。
2、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對英語實用性教育的影響
在語言測試中,國內外學者會提到“反撥效應”這個詞,反撥效應指測驗對教學產生的效果。以往人們都說測驗是教學成果的檢驗。而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就明顯感覺到了反撥效應,很多老師潛意識中注入了應試的思想,這樣的教學只能把英語的實用性教育轉換成應試教育。而這種反撥效應,不容易扭轉,四六級的這幾年頻繁的改革,目的就在于把英語考試帶來的反撥效應,有效的利用,將應試的方向往實用教育的方向轉移。其改革對英語實用性教學的影響有:
首先,英語成績單代替了證書,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就不只是“過”與“不過”兩種選擇,學生會努力的考高分,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第二,成績單中顯示各部分的成績,學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全方位的提高,不再是以前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做好閱讀就過關”的應試思維。
第三,增加聽力書寫的比重,并且增加翻譯等題型,使學生在準備考試時要多注重聽與寫,不再是一味的復習閱讀,做選擇題。這點很重要,可以說是四六級改革的最精華的一筆。
第四,改革考試只是手段,改革教學與改變學生的學英語的態度才是關鍵。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大學英語教學不會一味的應對考試而輕視實用性的聽說讀寫的教育,即便是準備考試,老師也會多讓學生準備一下聽力與寫作的內容。
“反撥效應”已經被教育界認可,我們在改革應試教育十幾年的路途上,總是要廢棄一些考試元素,但如果沒有考試我國的選拔人才工作將是一個龐大,甚至無效的工程。我國是這樣,國外也是這樣。大學中的托福(TOEFL),雅思(IELTS),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TEM),包括高考,我們只能拿這些考試的成績或證書評判一個學生的英語水準。但這個水準很大意義上也是造成我國的學生大部分只能看懂英語但是不能應用英語的原因。因此,學者看到取消考試是不可能的,不如利用考試,這就是反撥效應理論的應用。四六級改革將測試英語教學多個方面,甚至以后還要測試口語等等實用技能。
3、結語
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尚處于初期,反撥效應的效果還不明顯,目前大多數學校還沒有形成一個相對成熟的教學模式與網絡考試條件,在部分大學英語課堂,聽力大部分還來源于老師的發音,閱讀經常就是翻譯原文,應考也是做卷子與模擬考試。這樣考試改革就失去了他的積極意義,教師應該理解到四六級考試改革帶來的深遠影響,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要以四六級的考試作為自己提高實用英語教學的動力,而不是簡單提高過級率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
大學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最終目的不在測試本身,而在通過改革,引導師生共同關注英語教育學習中實用能力的培養,并以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為突破口,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學習。而考試與教學之間的互動關系,使得大學英語在教學中必須關注考試的反撥作用,充分利用好網考聽力改革的正面影響,組織好課堂教學,并引導學生提高課外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實際的聽的能力。同時,對于考試改革的一些問題,教師也要給予必要的關注,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把應試的消極的影響減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桂詩春.談當前的外語教學[M].中國外語,2005
關鍵詞: 醫學人士 問卷分析 英語考試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英語作為國際交往和學習世界先進文明成果的工具,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普遍關注。而對于醫學生來說,不管是做科學研究,學習前沿醫療進展,還是參加各類英語考試,都離不開英語這門工具,再加上現在醫學中雙語教學的普遍應用,使得醫學生相對于其它專業學生來說對英語更為關注。
通過對南方醫科大學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語及英語類考試情況態度的調查與思考,希望能對英語類考試相關情況有所了解和啟示。
二、調查方法
(一)調查時間
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月29日
(二)調查對象
南方醫科大學非英語類本科學生、研究生及附屬醫院住院醫師
在數據統計過程中,我們按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進行處理。隨機抽取部分學生,并要求被調查者如實填寫問卷,包括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等8個專業,以及加上研究生學院、附屬醫院住院醫師共300人。共發出調查表300份,收回293份,有效調查表276份,收回率為97.6%。
(三)調查工具
本調查采取問卷形式,共12個問題。人工統計數據,根據每一項的頻數分布,進行數據分析。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果初步表明:(1)主要學習動機為求職需要、打基礎和應對考試(包括四、六級考試,考研英語);(2)超過半數認為四、六級考試不能滿足本科畢業后從醫的需要;(3)大多數人認為有必要設置一個專門針對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并在考試中加入醫學專業英語的內容。
(一)醫學類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和打算
1.英語學習的動機。
從表2可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英語的動機比較明確,較為集中在為了取得學位證、找到好工作、考研和打基礎,這比較符合被調查者的近期考試打算和工作目標。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僅有小部分是為了愛好而學習。
2.醫學生將來的打算。
其中有109人次選擇考研,170人次選擇從醫,其他選項共49人次。由此可見醫學生的專業思想比較牢固,大部分選擇繼續從事醫學事業。學生的近期目標與上表所顯示的結果基本相符。
(二)對相關英語考試的了解途徑內容
1.最想了解相關考試的內容。
64%的人選擇最想了解考試的題型,11%為報名程序,7%為復習方法,18%選擇其他。由此可知,學生較關心考試的題型、出題的方式和考查的目的。
2.了解英語類考試信息的渠道。
統計顯示:190人次通過網絡查詢,121人次通過朋友介紹,83人次通過閱讀考試指南類書籍獲取信息。數據清晰顯示網絡查詢、朋友的指導和閱讀考試指南書籍成為大學生了解英語類考試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3.英語考試指南類書籍的分類方法。
數據統計結果如下:43.8%的人希望按照學習與職業的階段分類,34.8%希望按照考試種類,21.4%則希望按考試目的分類。
(三)針對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的可行性
1.現階段的四、六級考試是否能滿足本科畢業后從醫的需要。
數據表明,近6成學生認為現階段四、六級考試不能滿足本科畢業后從醫的需要。
2.關于是否有必要設置一個專門針對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及是否有必要在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中加入醫學專業英語的內容問題。
數據統計示,66.7%認為有必要或者很有必要設置一個專門針對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并在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中加入醫學專業英語的內容。
普遍認為的現階段國內醫科大學實行的四、六級考試不能滿足本科畢業后從醫的需要,所以大多數人也希望能有一個針對性的考試來檢測自身的英語水平以滿足以后從醫的需要。
3.醫學生本科教學中加入醫學英語的內容,是否會對以后的工作產生影響?如果有一個專門針對醫學本科生的英語考試,能否取代今后醫生職稱考試中的英語部分?
從表5可以大致看出,對于問題11和12,兩者調查結果比較接近,各個選項的比例比較持平。53.6%的學生認為針對醫學生的英語考試或者專業英語部分的考試能夠取代、影響以后的工作,而有24.7%則認為不能,21.7%不清楚,其余認為完全不能取代、不能影響到以后。
四、關于幾點思考和建議
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及分析,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1.數據表明,我校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動力嚴重不足。態度和動機被公認為是外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內部因素,現況學習英語態度和動機功利性強,大學教育應該合理引導促進學生的積極性。
2.普遍認為,舉行CET這種全國性統一的英語考試并不能檢測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提高學習積極性。考試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改革、調整和深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并能全面檢測學生的真實能力,促進學習動力。
3.學生應該走出考試的誤區,并激發其學習英語的熱情,而不僅僅是“考證”的熱情。另一方面,還應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正確對待考試,正視考試的效度、擺正各類考試的位置,不過度夸大其作用。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類似考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真正去為了學習語言而學習。
參考文獻:
[1]蔣天平,賈德江.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泰安師專學報,2002,24,(2):86-88.
[2]隋慧娟,程顏.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21,(4):93-95.
[3]丁年青.醫學英語與英語醫學[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2,(12):40-41.
[4]楊國俊.論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強化策略[J].外語界,2002,(3).
[5]Dêrnyei.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M].Harlow:Pe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1.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 利弊 改革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自1987年開啟了第一次統一標準測試以來,已經走過了近30個年頭,其考試規模也從最初的10萬人次左右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近2000萬人次,在世界范圍內都是規模最大的英語類考試。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評價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的主要手段,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我國的英語教育目標、內容、模式都發生著深刻且巨大的影響。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普及度的不斷提高,全社會對其意義和價值的爭論也日趨激烈,一方面是各個高校在英語通識教育領域紛紛緊盯四六級目標,下大力氣狠抓大學生的英語應試能力教育;一方面是教育領域的部分專家學者及社會人士激烈抨擊應試教育導向對大學生實際英語水平提升的負面影響。由此,從2005年開始,我國教育部主導了數次較大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如今該改革工作仍在持續。要在大學英語教育領域找到正確的改革方向,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首先必須要清晰客觀地分析四六級考試的利弊,以此建立起全社會對大學英語考試機制、方法的共識。
一、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正面價值
1. 建立起了符合國情的全國性統一的大學生英語水平評價體系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誕生之初,即承擔著統一評價全國各地的大學生英語水平的任務,雖然30年過去了,但是四六級考試的這個基本功能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體制是一體化教育,即對教育各個階段的學生實行統一、標準化的教育,不論在教育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都大同小異,尤其是對中小學生的差異化、分層化教育不明顯。因此,在高等教育階段一樣需要統一、規范、標準的考試體系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于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順理成章地成為主要的手段。
2. 為我國社會英語方面的人才遴選提供了依據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出口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之一。經濟領域的全面開放逐步傳導到社會領域,從東南沿海到西部內陸,外語人才都成為高就業率人群。在大學畢業生群體中,由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統一性、權威性,社會對其考試成績的認同度較高,因此各行各業都有了一個簡便易行的方式評估、比較大學生個體之間的英語能力差異,較大降低了社會人才選拔的成本,提高了人才遴選的效率。這個意義上來說,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3. 有助于大學英語教育體系的構建
任何一個專業學科的教育只有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其教育實踐才是有力量的,也是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英語教學也經歷了一個教學體系的探索、構建過程,四六級考試就是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考試體系。自從四六級考試成為全國檢測大學生英語水平的主要考試形式之后,各個高校都圍繞四六級通過率的目標優化了教育資源配置,加強了師資力量建設,加強了英語學科教育體系的研究構建工作,逐步形成了與我國教育體制機制和高校教學實際相契合的完整英語教育體系,客觀上提高了我國的英語教育質量。
(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負面影響
1. 一定程度上異化了英語教育
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其次才是一門學科。語言存在的首要意義在于溝通交流,在于運用,而非分析研究。然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我國應試教育的集中體現之一,以高度集中化、統一化、標準化的考試方法來測試學生對一門語言的掌握程度,難言合理。
首先,由于我國的英語考試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有較大距離,因此四六級考試事實上無法全面反映學生個體的英語能力。
其次,由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標準化、規?;卣鳎瑹o法適用于多樣化的考核方法,只能檢測英語聽力、寫作、理解能力,而對說、讀能力的檢測近乎空白,片面性十分明顯。
再次,四六級考試是相當于對應試教育的一大肯定,促使大學英語通識教育專注于應付考試,忽視了對大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得我國的英語教育質量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 成為我國高校的英語學科建設的不利因素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原本有益于高校的英語教育體系的建設,因此有利于英語學科建設,然而原來的有利因素因為現實原因而蛻變成不利因素。由于英語四六級考試是由我國教育部實施的全國性統一考試,規格很高,權威性較強,因此無形之中成為高校之間互相評比的“窗口”性科目。再加上每年我國會定期公布各個高校的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并進行排名,使得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員片面理解四六級考試的意義和價值,將通過率視為教育質量優劣的衡量標準,并將通過率直接與英語教師的評優、評獎甚至薪資待遇掛鉤,加劇了英語教育的異化。
3. 助長了校園的不良風氣
前文已述,由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備受國家、高校、社會的重視,而且曾長期作為大學生學士學位獲得的必過科目,使得大學生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具有極大的壓力,尤其是部分英語基礎薄弱的大學生,一旦在臨近畢業的時候仍未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就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于是,每年英語四六級考試期間,各種舞弊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考場成了部分大學生與監考老師斗智斗勇的“戰場”,嚴重惡化了校園的學習氛圍。
二、我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方向
(一)重新定位,降低社會關注度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可謂不言而喻,但又說不清,道不明。我國的英語教育專家學者應對此仔細研究,加以界定,給予英語四六級考試以明確、清晰的定位,令其回歸本位。
首先,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應作為一個非核心的參考性指標存在,以此交還各個高校英語教師對本校英語教育的主導權,讓教師能夠結合學生英語基礎和教學實際因材施教,而讓英語教學不用圍繞著四六級考試轉。
其次,應弱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社會功能。如徹底取消其成績與大學生學位證獲得的關聯性,堅決取締四六級通過率與教師獎金、薪資待遇掛鉤的行為,不公布大學英語四六級成績,不做排名,逐步引導大學和社會對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再認識。
(二)將英語四六級考試自下放
英語四六級考試之所以會以全國統考的形式出現,是由30年前我國英語專業人才極度缺乏、英語教育質量整體偏低、英語教育體系不健全的國情決定的。但如今我國整體的英語教學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英語教育體系已經健全,加之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個性化、多元化、差異化教學已經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因此“一刀切”式傳統的統一性考試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進步和教育形B的升級。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一種普適性強、權威性高的考試方式,仍發揮著一定的教育引導作用和社會作用,但應把參與考試的自交給高校自身,以適應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高校的具體情況,允許各個高校從自身教學實際出發,自行決定是否需要參與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
(三)進一步改革考試內容
由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教育部直接主導的,體現著我國英語高等教育的教學方向,是各個高校推進英語教育改革以及做好英語教學工作的風向標,因此四六級考試應盡可能全面反映出大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以達到引導高等英語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邁進的目的。
第一,要不斷創新題型題目。要轉變傳統的英語考試過于注重理論、語法的情況,讓考試內容更貼近現實生活,與大學生的思維、心理特征一致。
第二,要適當降低考試難度。四六級考試作為一種教學考試,其目的并非為了區分出大學生個體的英語能力層次,而是為了給大學英語教育實踐提供參考,所以應與大學生的平均英語水平相適應。
第三,要拓寬考試內容。改變過去只能評測學生英語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的狀況,應適當增加英語口語、英語誦讀、英漢互譯能力的考試內容。2016年首次實現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口語測試,這是一大進步,未來應在該方向繼續探索、進步。
(四)增強考試的針對性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高度統一化的考試,全國高校不分地區、不分民族、不分專業,均使用一樣的試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英語四六級考試是一種僵化的考試形式,因為即便是高考試卷,也是要區分文理科的,而且還要分地區的。由此可見,英語四六級考試亟待改革,應增強針對性。要認識到越是整齊劃一的考試,知識更便于對人進行劃分,同時也越缺乏現實指導意義。英語四六級考試應進行分類,其一可以區分文科、理科、工科,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科體系的特點分別擬題;其二應改變四六級考試只考通識英語不考專業英語的傳統,在考試題目中適當增加部分專業英語的內容,鼓勵大學生拓寬英語視野;其三可以區分專業英語與通識英語,將四級考試保留為通識英語的統一考試,而將六級考試納入專業英語的考試體系,細化不同級別的英語考試的功用。
三、結束語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為我國當代一種歷史悠久、適用性極廣的全國統一性考試,曾經在很長的時間里起到不可替代的教育資源整合與教育方向指引作用,并衍生出一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逐步完善、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傳統的四六級考試逐漸顯示出諸多與時代不相適應之處,亟待加強改革,除舊布新。每一個大學英語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管理人員都應積極研究,勇于探索,不斷完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模式。
【參考文獻】
[1]韓雙.真實性原則下的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考試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2]柳莉.論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與大學英語翻譯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02):101-102.
[4]張軼.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導向下的英語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14,30(02):54-55.
【關鍵詞】英語測試反撥效應理論;大學英語學業測試;英語教師發展;影響
0 引言
大學英語學業測試覆蓋面廣,考生人數多,是全國高校的一項重大考試。其反撥效應直接影響到測試的構念效度。有鑒于此,對英語教師進行英語測試反撥效應理論的培訓,使其不僅能夠結合教學實際,了解考后教學應改進的環節;而且能夠按照現代測試理論建立一整套科學的考試制度,觀察考試效度,了解社會效應,使考試制度更臻完善,其意義不言自明。
但是,長期以來,為數不少的高校忽視了外語教師語言測試學理論知識的培訓,致使考試與教學脫節,考試效度不能保證,嚴重地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筆者針對這一現象,對我校(寧夏大學)大學英語教師進行了為期四個學期的語言測試知識包括反撥效應理論實踐操作的相關培訓,對考試命題的原則等方面進行實際把握,并把應用語言測試理論進行試卷分析列入常規的期末大學英語考試工作環節中,旨在驗證英語測試學的反撥效應理論對外語教師發展的影響。
1 反撥效應理論背景
考試反撥效應,即測試對教學和學習的影響(Messick 1989)[1]。
Bailey(1996)曾提出了一個“參與者――過程――結果”反撥效應模式,用于探討反撥效應的工作機理。其中,“參與者”包括學生、教師、教學管理者以及教材設計者和出版者;“過程”指“參與者采取的有助于學習的任何行動”,如教材開發、大綱制訂、教學方法的變化、學習和應試策略的采用,等等;“結果”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和“所學知識和技能的質量” [2]。根據這一模式,測試的性質將首先影響參與者對其教學和學習任務的理解和態度,而這種理解的態度又反過來影響參與者完成任務的過程,從而影響學習結果。Hughes (1989)[3]建議了七種有助于產生正面的考試效應的方法,如考核希望學生有所提高的能力,擴大考核面和加強考核內容的不可預測性,采用直接測試手段,讓學生和教師充分了解考試等。
據此,筆者根據Bailey的考試反撥效應基本模式,結合Hughes提出的方法,重點培訓我校大學英語教師對語言測試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反撥效應理論如何在科學研究中的操作。因為它是考試效度的拓展和延伸,關系到考試對社會和教育體系宏觀層面上產生的影響以及對教學微觀層面產生的影響[4]。
2 結果與討論
2.1 培訓前情況介紹
長期以來,學界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教師僅憑經驗即可命題測試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無需了解多少專業的語言測試學知識。對于英語考試題目的代表性怎樣體現?題目的難易度如何?區分度怎樣設計?考試結果如何分析?對教學有何作用等問題不甚了了。致使很多教師憑經驗命題,考試偏離了初衷,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和目的。以我校為例,在培訓前,大部分教師不僅處于這種對語言測試學理論知識懵懵懂懂的狀態,僅憑經驗命題考試;而且對如何以測試反撥理論為工具,開展相關教學研究不甚了解,科研論文多以定性分析為主,缺乏定量數據的支撐。其結果是:不僅沒有科學、客觀的試題庫,而且發表科研論文的幾率較低。影響了教學效果評估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同時,也影響了教研論文撰寫的有效性和嚴謹性。因此,極有必要對我校大學英語教師進行相關方面的培訓,以提高我校語言測試質量,加大學業測試的正面反撥效應,促進大學英語教師教研能力的提升。
2.2 培訓內容介紹
據此,從2003年起,我們對我校大學英語教師語言測試學理論知識做了三個學期的分批培訓。重點教會他們考試的命題原則和如何評估考試分數正態分布情況、綜合判斷分數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對教與學的影響、運用SPSS軟件計算題目難易度、區分度以及考試項目分數的相關分析數據處理等方面。從2013年起,又對我校大學英語教師進行了一個學期的計算機輔助英語測試題庫建設方面的培訓,對如何提高考試命題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難易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地介紹。命題結束后,我們又請測試專家和有經驗的教師對題庫質量進行了檢測,建議修改不合格的試題,保證了學業測試的命題質量。
2.3 培訓后現狀調研
以下對語言測試理論知識培訓后的現狀做一調研。
2.3.1 考試命題
從2004年起,我們組織熟悉語言測試理論知識的大學英語教師建設期末考試題庫,2006年建成該題庫并投入使用,與此同時,我們在使用中針對存在問題的項目進行了修改,教學質量隨之穩步提升。2009年我校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獲得了優秀等次,并很快步入“211”大學建設的行列。其中,我們大學英語的題庫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和肯定。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大學英語多媒體和網絡輔助教學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展開,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實現了電子教案優化設計、雙向交互、實時多點交流、數據信息快捷收集等功能[5],旨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測試手段的現代化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從2013年開始,我校利用外研社提供的計算機軟件和相關系統,進行了計算機輔助大學英語學業測試的相關改革,把成熟可靠的大學英語題庫引進到相關的系統中,實行一個考場多套試卷的做法,降低了學生的作弊機率和押題機率,提高了考試評估的準確性,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快了考試信息反饋的周期。截止到2016年1月,此項考試已經成為我們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調查表明,此項考試的正面反撥效應大于負面反撥效應,促進了我校大學英語的教學和學習。
2.3.2 教學研究
以下是語言測試理論知識培訓后我校大學英語教師科學研究情況以及課題立項情況一覽表:
表中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我校大學英語教師科學研究以及課題立項呈上升趨勢。其中,以語言測試為工具,對教學和學習效果進行數據驗證和分析,已成為發表相關教研論文的主要手段。
3 結語
綜上所述,要使教學活動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必須建設科學客觀的試題庫,對教與學的效果進行公正的評估。要使教學研究走上正軌,以測試為方法是其必經之途。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組織傳授有利于語言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獲取正面的測試反撥效應,以達成英語教學目標,正是我們今后進一步研究探索的課題。
【參考文獻】
[1]Messick S.Validity[A].In Robert L Linn(ed.).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 [C].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9,13-103.
[2]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13):25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