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班級整改問題和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事件回放\]
3月中旬,我在昆山市裕元實驗學校開展掛牌督導工作時,校長不無憂慮地提醒我,可能會收到家長的投訴電話,反應與一個患有少兒多動癥孩子的相關事情。學校一年級有個患多動癥的孩子――東東(化名),上學期,老師和同學們就發現他上課時不太注意聽講,故意在戳戳這個,動動那個。下課后,他經常招惹其他同學,有時故意用力推別人,而且很容易生氣,稍微不高興就動手打人,已經在班級里發生了幾起“流血”事件。有一次他用鉛筆把一個女同學的額頭戳破,差點傷到眼睛。同學都不敢跟他一起玩,東東如果在教室里,同學們就跑到教室外面;他到教室外面來,同學們就回到教室里。東東其實并不笨,學習成績還可以,只是他太調皮了,根本閑不下來,還有暴力傾向。學校和家長為他耗費了不少精力。這個學期又升級了,為了引起同學的注意,除了招惹同學、上課故意弄點動靜以外,東東竟然在班級里脫掉褲子……類似的狀況不斷,導致不少家長來學校反應情況,指責學校沒有盡到責任,“袒護一個特殊孩子,傷害了其他40多名兒童”,強烈要求東東轉到其他班級或者其他學校,如果東東不轉學,30多位家長將聯合去市政府上訪。
果然,我陸續接到了家長打來的投訴電話,還有不少家長直接到教育局反應訴求。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一方面及時與學校溝通,了解情況,商量對策;一方面向教育局領導及相關部門匯報,讓他們做好應對預案;同時做好安撫工作,與東東家長、其他30多位孩子家長對話交流,商討解決方案。4月中旬,經各方面溝通協商,東東在學校特教班上課,“上訪”事件平息。
\[原因分析\]
這樣的案例在許多學校屢見不鮮,一邊是無奈的學校、心力交瘁的老師,一邊是無辜的孩子、焦慮的家長。近年來,疑似多動癥或自閉癥的“特殊”學生逐年增多,正成為擺在學校面前的新難題。
分析本次事件,矛盾的焦點是“東東的去留決定了其他家長的進一步動作”,只要去掉東東這個“導火索”,其他家長也就“太平”了。但是如果簡單地按家長們的要求處理,把東東轉入其他班級或其他學校并不解決問題,還是會有另一批學生家長“挺身而出”。只有在東東家長的理解與支持下,暫時把東東與其他同學隔開,去專門的醫院加強治療,引導東東成為正常兒童,把東東的問題解決了,這件事才算徹底解決。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兒科學組組長、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金星明教授分析說,多動癥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是一種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行為障礙,主要癥狀表現為注意缺陷、活動過度、沖動、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等。根據國內流行病學的調研,我國學齡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是3%~5%,這意味著,中國有近2000萬的兒童患有多動癥,也就是50人的班級就有2至3名多動癥孩子,這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兒童多動癥的危害主要是:
1.對兒童的危害。使兒童學習不能專心,不能主動去學習,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在行為上不能自控,惹是生非,干擾他人,擾亂課堂秩序,不服管束,被人歧視,具有一定的暴力傾向。隨著年齡增長,因無法自控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可能發生打架斗毆、說謊偷竊等情況,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對家庭的危害。多動癥兒童在校惹是生非,容易引起學校、教師及其他家長的不滿,使家長又羞愧又惱火,回家后便對孩子進行責罵、棍棒教育,使孩子對家長產生對抗、仇恨情緒。另外家長為矯正治療,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影響家長的生活情緒,導致家庭不和。
3.對學校的危害。在學校里,多動癥兒童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打架斗毆,偷竊破壞,成績低下,即使教師花很大精力教育也收效甚微。如果一個班多幾個這樣的孩子,則教學質量必然受到影響,使教師特別惱火,總想讓他們留級,甚至把他們開除。同班級的其他家長會群起而攻之,“欲除之而后快”,如果學校處理不好,他們就去教育行政部門、當地政府等“上訪”,引起不必要的。
因此,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關注這個群體,他們確實需要細致、耐心、專業的照顧,慎重對待“多動”的學生。這種孩子常被歧視而產生自卑或反抗心理,身心發育受到影響,學習成績也每況愈下。家長和教師不能把他們看成“壞孩子”,而應分析原因,找出癥結,耐心教育和引導。
\[對策建議\]
掛牌督導作為一種教育督導形式,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特殊的價值,具有綜合督導和專項督導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決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本次“上訪”事件的成功中止就是責任督學延伸工作手臂,及時實施主動干預的一個成功案例。
在分析各方面的訴求后,經過協調,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解決辦法:讓東東在學校上特教班,安排專門的老師給東東單獨上課,并進行感統綜合訓練,幫助其控制自己的言行。東東家長投入時間與精力,一方面讓東東去醫院接受治療,一方面多陪伴孩子,幫助他改善注意力,控制沖動行為。主要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1.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被認為是目前控制多動、沖動、攻擊的有效方法。減低刺激和自我指導技術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幫助東東學會在學習或做需保持注意力的事情時盡量減少環境中視覺、聽覺等方面的無關刺激,又如讓東東學會類似“一慢、二看、三行動”的自我提醒方法。
2.藥物治療。雖然藥物治療多動長期以來存有爭議,但經過數十年的臨床運用,可以認為哌甲酯是一種比較安全同時非常有效的治療藥物。藥物治療應該在嚴格診斷的基礎上使用,并且應該同時運用包括教育干預、行為矯正和家庭咨詢等在內的其他手段,注意監測藥物的副作用。
3.教育干預。對東東給予個體化的特殊教育,安排有針對性的小班教學、個別輔導、感統綜合訓練等,逐步引導和訓練東東能控制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家庭控制。一是采取正確態度,對東東的各項要求不要過分嚴格,也不要過分寬容;既不能溺愛、放縱,聽之任之,也不能管束過嚴,動輒進行體罰、責罵等。二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焦躁、憤怒的情緒,要盡量給孩子創造寬松的環境,同時引導孩子參加有益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三是不要訓斥、挖苦孩子,理解他的暴躁,主動分擔他的痛苦,與他的老師及同學溝通,請他們理解并盡量寬容你的孩子。四是不要太禁忌西藥,西藥治療確實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并不像想象中那樣會“吃傻”孩子。
本次事件的處置經過,讓我對實施掛牌督導有了很深的體會。每次到責任學校開展掛牌督導,在完成檢查過程后,并不是就此結束,而是還要繼續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時向學校反饋情況。對各校的工作措施和成效及時進行總結宣傳,對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學生安全、家長上訪等突發事件要有所準備,并提出相關處置預案。
二是及時上報檢查情況。就督導檢查情況及時向市政府督導室和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匯報,以便上級領導部門及時掌握檢查情況,及時應對“上訪”等,同時對下一步工作給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