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按照湖北省財政廳開展財政支農資金規范管理年的部署,咸安區財政局提出了“圍繞中心抓落實、提高效率促規范”的工作要求,及時制訂了《咸安區財政支農資金規范管理年實施方案》,通過細化工作任務,扎實開展支農資金規范管理年活動。
一、以績效考核為中心,有的放矢組織項目建設,促使支農資金使用科學化。重點推進中央小農水重點縣和現代農業省級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11411萬元,其中:支農項目資金2845萬元,整合土地整理資金、農業綜合開發、低丘崗改造、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等資金8243萬元,引導社會投入323萬元。項目區實現“旱能灌、澇能排、渠相通、連成片”建設目標,在全省中期績效考評中評為第四名。
二、以基礎管理為中心,努力夯實控制監督機制,促使支農資金使用規范化。一是制訂了《咸安區重點支農專項資金縣級財政報賬制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區級支農專項資金會計核算和區級財政報賬工作。二是努力夯實支農資金監管手段。主動配合財政監督機構、審計機關等做好支農資金監督檢查工作,認真開展自查和剖析,切實做到依法辦事、按章操作、簡化程序、優化服務,努力夯實監督管理手段。三是加強財政投資評審,擴大支農項目財政投資評審范圍,增強支農資金投入的約束性。四是開展惠農資金專項檢查,確保惠農政策落到實處。
三、以數據共享為中心,建立健全數據和信息報送共享機制,促使支農資金使用信息化。一是建設以國庫集中支付為主線,金財信息工程為支撐的財政資金監控機制。通過細化財政系統內部分工和崗位職責,促使財政支農資金實現了“來得明白,用得清楚,管理精細,監督到位”的工作目標。二是建立區鄉信息數據庫制度和信息通達反饋機制。通過建立財政支農投入統計聯席報告制度,完成鄉鎮、村、企業、項目等相關基礎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建檔工作,在各鄉鎮財政所和農財股建立支農資金監管臺賬,促使財政所和農口主管單位及時掌握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做到及時反饋和報告情況。三是建立區級信息統計和工作報告機制。實現專人專責,統一按照省廳農業處的要求,準時上報相關數據和管理工作情況,做好信息和調研論文的上報。
(湖北省咸安區財政局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