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網絡監控存儲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監控存儲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監控存儲方案

    第1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網絡攝像機;全網絡;智能化;3G;光傳輸;優化

    1.視頻網絡監控的規劃與設計

    1.1組網設計方案

    1.1.1全網絡化部署

    一個獨立的視頻網絡監控系統應該由前端設備、監控中心、客戶端組成,當根據需求監控點增多到達一定數目的時候,設備和用戶的開銷過大,于是增加監控中心,形成多個分控點,用多層級聯的方式實現全網絡化的部署。

    前端設備:一般由網絡攝像機、拾音器和NVR構成,老式的也可能是模擬攝像機和DVR等。

    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承擔著所有前端設備的數據管理、用戶管理、控制管理、授權管理等,控制中心軟件運行在一臺PC服務器上,若需要存儲大量的視頻數據,則配置存儲服務器。根據情況可配置交換機、集中解碼器、電視墻顯示、防火墻等。監控中心由管理人員進行操作維護。

    客戶端:客戶端是提供給用戶的操作界面,可以PC操作,也可以是手機客戶端。

    1.1.2分級管理

    分域:可按實際情況劃分不同監控域,分別管理,各監控域系統相互獨立,在授權情況下可相互訪問。

    分級:按照各地市管轄范圍不同,分為省級、市級、縣級,各級專網就近轉發、就近存儲,減少主干線帶寬的占用。

    1.2智能化應用

    智能化對視頻監控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它將實現視頻監控由被動防御向主動防御改革,讓監控人員從繁瑣的操作、海量的信息中解脫出來,并幫助他們更高效、更精確的管理監控目標。

    1.2.1網絡視頻服務器/網絡攝像機

    傳統的視頻服務器主要是完成視頻采集、存儲和傳輸的功能,而網絡視頻服務器(或稱為嵌入式視頻服務器)集成了智能行為識別算法,能夠對畫面場景中的人、事、物進行識別和判斷,并在適當條件下,反饋給用戶,與控制中心平臺結合,實現多級聯動的報警提示功能。網絡視頻服務器與模擬攝像機連接到一起就構成了數字攝像機,即現在使用的網絡攝像機,或稱為IPC。

    如越界檢測,在監視畫面中設定一個區或一條線為警戒區或警戒線,當有人、動物、車輛等移動目標穿過警戒線或進入警戒區,則系統就會識別并報警,該功能適用門禁、危險區等物件遺失,智能設備能夠識別出畫面場景中多了或少了物件,超過一定時間發出報警提示。

    流量統計,路口安裝智能設備能夠統計出過往車流量和人流量,在出租車上能統計出當日乘客數量。

    1.2.2智能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軟件運行在PC服務器上,由管理員進行操作維護。控制中心在視頻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形成有效連接,能夠將操作者的請求或許可通知視頻服務器,同時可以設定視頻服務器的參數,對可視場景進行設定的監控。控制中心實現了人機交互的操作。

    1.3基于3G及光傳輸網絡

    隨著人們對實時監控的網絡化需求日益突出,不僅要在本地實現監控,還希望能夠通過遠程,甚至通過無線方式進行監控。近年視訊技術的發達,用戶越來越趨向于高清視頻監控,高清既支持大屏顯示,又支持16:9寬屏顯示,適用于監控中心大屏,但無論是從分辨率、顯示效果、還是從流暢度來看,高清視頻監控都向網絡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清基本要求是8M以上帶寬),一般的網絡視頻服務器都帶有FC光口和以太網接口,信號從視頻服務器出來以后就調制成了數字信號,數字信號在現代日趨成熟的光傳輸網絡上跑,保證了遠距離的傳輸,實現遠程監控。中國電信2011年就了“寬帶中國,光網城市”的計劃,大力推進光纖接入,城市地區,2011年新增光纖入戶(FTTH,即接入帶寬達到100M以上),達到3000萬個家庭;光纖在商務樓宇基本實現全覆蓋。高速光網絡為視頻通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后的組網基本是光纖+網線。

    3G的到來正在促進無線監控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無線前端,不方便布線的監控點可部署無線編碼器或網絡攝像機通過3G接入監控系統;二是手機監控,相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瀏覽監控視頻,接受報警短信,進行圖像抓拍、錄像回放以及PTZ控制。目前中國3G網絡覆蓋面廣、性能穩定,3G的高帶寬可以真正滿足視頻監控的無線傳輸要求,且這項應用的需求也是日趨旺盛。

    2.實踐應用

    進入信息社會,視頻網絡監控系統已取得了廣泛的應用,平安城市、高清數字審訊、可視化指揮系統、監所監控、智慧交通等都是視頻網絡監控的典型應用。

    中國電信云南分公司近期推出的“天翼看云南”3G產品,貼合云南作為一個旅游觀光城市的特點,利用電信全球眼視頻資源,以旅游和交通為主線,為云南游客提供云南主要景點視頻畫面展示,各交通路口實況展示,同時集成交通旅游各方向的信息,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即可輕松訪問,在電腦上也可訪問WEB頁面,產品從去年底推出至今,已有8萬多用戶,極大的拉動了電信流量經營,隨著宣傳力度和電信的產品包捆綁銷售,不管是公眾用戶還是行業用戶還將繼續增多。在社會效益方面,“天翼看云南”是云南旅游信息化的一個典型產品,提升了云南旅游觀光城市的風貌,也得到了用戶的喜愛。

    3.發展與優化

    近年來隨著3G、寬帶的大力普及,以及智能終端設備的迅猛發展,以有線和無線網絡為基礎的視頻監控類產品近些年都為大家津津樂道,也得到了國家科技部門的廣泛重視,從全國各地平安城市、數字城管的建設來看,視頻網絡監控還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然而,即使業界內一片看好,網絡視頻監控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資訊安全、成本過高、設備兼容、黑客入侵等問題仍是企業和民眾的顧慮,網絡視頻監控需要不斷的深化和完善。

    3.1融合與集成

    在大部分城市,網絡視頻監控仍是在一片區域、一棟大樓、一個公司內實現,沒有做成一個真正意義上城市網絡監控系統,存在監控資源的浪費和利用不足,系統資源不能共享,在加強安全防護技術的基礎上,實現設備標準化,整合不同企業的產品,系統平臺化,小系統整合為大平臺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3.2降低成本

    很多企業在考慮網絡視頻監控時由于價格的昂貴而止步,不止由于網絡高清設備比傳統的模擬設備價格高,尤其涉及到一整套的平臺系統,價格就更高昂了,實現技術的工業化、產業化、標準化,是降低企業投入成本,是網絡視頻監控得到普及應用的關鍵。

    4.結束語

    網絡視頻監控對現代信息化的生產管理具有實際的意義,前端設備將采集到的信息經過編碼、壓縮后在網絡上傳輸,統一操作平臺進行管理、監控,可以實現智能化、高清化、集成化、移動化的綜合管理,具有樂觀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中國電信全面啟動“寬帶中國·光網城市”工程.

    第2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遠程教育;信息資源;網絡監控

    中圖分類號: 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8-4914-02

    The Network Monitoring of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YAO Ye1, SONG Shi-yao2

    (1.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Shenyang 110161, China; 2.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henyang 110122, China)

    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remote educ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appli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software application cannot be ignored,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will face serious security problems. How to manage and use Internet effectively for education, effective network monitoring service as normal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network,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aff.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remote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 network monitoring

    我國的教育行業真正的信息化是從1994年開始,以國家教委主持的“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正式啟動為標志。1998年至今教育行業致力于信息化建設或實施更新改造,教育信息化的市場空間將因此而急劇膨脹,圍繞著教育信息化的各種需求將出現爆炸式的增長。網絡監控成為安全保障的手段之一。

    1 教育行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現狀

    目前教育行業信息化規模不斷擴大。校園網、城域網建設的推動以及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和遠程教育發展成為帶動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增長的重要原因。高校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截止現在,全國85%以上的高校已經建立起校園網,大多采取千兆以太網技術,網絡已連接到校內的主要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建立了網絡中心、多媒體教室和電子教室;城域網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市場成倍的增長,不僅在規模上有了很大拓展,在應用上也有了更深的規劃;現在我國有近百所大專院校被批準成立遠程教育學院。

    國家政策為高校信息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國家政策在導向性上、組織領導上以及資金上對高校的信息化建設都有明顯傾向。雖然如此,高校信息化建設重點仍在基礎設施的構建與完善中;高校信息化建設中服務器、路由器和存儲器等高端設備的管理需求仍處于基礎開發階段,還未形成產業化標準。我國教育基礎非常薄弱,信息化建設因地區性經濟條件和高教數量差異造成投入規模有差異,除重點院校外,大部分的校園網應用還只停留在網絡接入、信息傳遞的層面上;西部的高等院校中校園網初具規模的只有30%,有一定網絡基礎的占40%,還有30%的學校沒有建立起校園網。其他區域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已有校園網絡普遍存在設備檔次低、數量少,網絡覆蓋面、連網速率低、應用水平、維護水平較低等問題。

    隨著我國高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初期基礎設施的建成,加之高校對信息化認識的提高,高校已經意識到信息資源及應用軟件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互聯網應用的普及滲透社會各行各業,它可以使其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溝通力和適應力,同時又面臨安全性管理等新問題的困擾。

    2 網絡監控

    如何對互聯網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使互聯網真正為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服務,相信是很多教育行業管理者越來越重視的問題。管理人員正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網絡監控工具,維護管理網絡正常運轉,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

    2.1 監控原理

    目前上網監控技術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采用網絡監聽技術,通過在網關處安裝監控軟件,收集網絡數據包,進行分析判斷,根據設置對網絡傳輸內容進行監控、攔截、審核;還有一種是采用終端監控的方式,在網絡中的每臺計算機上安裝監控軟件,通過收集每臺計算機的各種信息,根據事先設定的規則限制用戶的各種行為。

    采用監聽的方式可以通過對網絡連接狀況和異常的監視,了解網絡系統的狀況,及時發現系統的異常問題;可以對上網情況的監控和分析,在開放網絡資源的同時,保證工作效率;同時通過對于外發郵件和上載內容的監控、攔截、審核,防止企業機密信息通過互聯網泄漏出去。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對通過網關上網的行為進行控制,難以防范內部人員通過撥號上網的方式進行非法外聯,從而無法完全防止企業機密信息通過新的通道泄漏到互聯網去。

    而采用終端監控的方式則可以對網絡中的計算機用戶的所有行為進行監控、審計,防止機密信息泄露,并能幫助設計院的高層管理人員監督員工合理高效地使用計算機的管理工具。終端監控系統一般都會將設備安全管理、設計文件加密管理、網上行為管理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每一個聯網的計算機設備的監視和控制、網絡用戶行為的監視和記錄,將網絡的安全隱患可視化,最大限度地防止敏感信息的泄漏、破壞和違規外傳,并完整記錄涉及敏感信息的操作日志以便事后審計和追究泄密責任。同時終端監控系統還對個人桌面系統的軟硬件資源實施安全管理,通過對個人桌面系統的工作狀況進行監控和審計,能有效的控制和防范信息安全事故。

    2.2 監控主要功能

    網絡監控系統應該能提供上網控制、及時通訊監控、P2P工具監控、端口控制、網站訪問限制、網頁內容過濾、IP-MAC地址綁定、IP訪問控制、日志監控、證券軟件過濾等,保證在正常使用網絡的同時,從容應對濫用網絡的情況,避免因網絡資源濫用而影響到關鍵業務的正常運轉問題。

    1)監測上網行為

    能幫助企業管理者對員工的上網行為進行實時監測,有效控制和管理。

    主要功能應包括:上網行為監測、上網行為管理、上網統計報表、服務器流量分析報表。

    2)規范上網行為

    可以屏蔽聊天、下載工具;限制訪問地址;有效過濾游戲和流媒體等,引導員工在上班時間合理利用互聯網。

    主要功能應包括:屏蔽聊天工具、限制下載工具、控制URL和網站內容、過濾游戲和流媒體、靈活的證券軟件過濾、流量控制。

    3)全面IP管理

    系統可通過IP―MAC地址綁定、IP流量管理等,降低上網行為企業網絡帶來的風險。

    主要功能應包括:IP―MAC地址綁定、IP流量統計、強大的功能支持、靈活設置。

    2.3 監控軟件選擇

    國外主流網絡監控管理軟件包括HP公司OpenView、CA公司的Unicenter、IBM公司的Tivoli以及BMC公司的Patrol等產品,這些產品可以提供大型網絡的全面管理,功能強大,操作起來相對復雜。國內產品包括艾特耐特、游龍科技、網路崗、網貓、網康等產品操作和維護相對簡單,而且國內的軟件通常能提供源代碼級的技術支持,可以針對設計企業的特殊應用迅速進行定制開發,價格比較低廉,而產品功能足以滿足設計企業應用需求。

    1)采購模式

    從高校整體采購方式來看,目前由自主采購逐漸轉為政府采購。這種由國家和地方統一進行統籌采購的方式,包含了監控項目中設備和廠商選擇、招標投標和采購實施幾個過程,由高校設備處或資產處等采購部門依據高校的實際需要提出監控設備的采購計劃,再由政府部門充分理解學校的需求利用專業人士對高校采購項目進行審批,在招標投標和采購實施過程中,由懂技術懂專業的技術力量對投標的企業進行評選。

    2)選擇指標

    高校通常在方案和廠商選擇考核指標中,主要關注是方案的技術性,主要是從方案的合理性、先進性、完整性以及集成能力四個方面來考核;其次是關注的方案的售后服務能力,是從故障處理響應能力、培訓計劃和專門的技術隊伍三方面考核;第三個考慮的因素是整體方案的報價和運行費;高校將公司資質作為最后一個選擇指標,從項目經驗和企業實力兩方面考核。

    2.4 推動教育行業解決方案和信息化建設的標準制定

    1)避免價格戰。教育資金相對緊張,但是建議系統集成商對高校信息化市場不要采取低價競爭策略,品質和技術是高校選擇產品的首要因素,采用低價格會破壞行業整體利潤率。

    2)提升服務能力,制定標準服務體系收費標準。在教育行業的解決方案中,高校除了要日常維護服務外,更需要的是建成后的升級、完善。高校的應用需求在不斷的提高和變化,信息系統需要隨時根據需求變化而升級,而在后期服務過程中,集成商還要處理好后續服務的收費問題,通常教育用戶對服務收費比較敏感,應該注意收費的方式的選擇。

    3 結論

    網絡監控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安全保障。在當今的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網絡監控還需面臨以下一些問題:

    1)基礎設施落后。許多高校校園網建設時間相對較早,這些學校的校園網存在著設備、技術落后、校園網的正常運行都無法保障,更無法適應新的網絡監控應用需求;

    2)信息系統與監控系統互不兼容,連通困難很大。這主要出現在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高校中,已經建立起較多的應用信息平臺,可以因為當時建時標準不一,現在想互相連通困難較大;

    3)網絡監控的解決方案的實用性不強:針對高校市場的整體解決方案,多是一些系統集成商基于硬件設備的解決方案,只是設備集成,并沒有很好到考慮到高校今后的應用問題;市場上的應用軟件開發商缺少對教育應用的認識,對學校的管理、教學的運行方式不了解,開發出的產品不實用;

    4)高校注重前期投入,對后期維護信息資源的更新及深度加工投入不足不夠;系統集成商的服務能力弱,培訓和后續維護能力差。許多高校一些系統投入后,由于沒有后續的升級很快癱瘓的原因。

    5)網絡監控管理組織上,缺少統一管理的人員,建設步調、建設標準不一致,執行人員與決策人員職責與職權不對稱。

    網絡監控的實施任重而道遠,信息化建設標準的逐步統一,監控管理解決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從容應對各種因特網提供商的挑戰,與現存的信息網絡、電信網絡進行無縫整合,建立更龐大,更廣闊,更安全的信息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 劉晶,公芳亮.局域網組建、維護與安全監控實戰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70-280.

    [2] 梁篤國,張艷霞.網絡視頻監控技術及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41-86.

    [3] 王達.網管員必讀:網絡測試、監控和實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35-96.

    [4] 馬玉春.計算機監控技術與系統開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20.

    第3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網絡技術;大學校園;視頻監控系統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igital video monitoring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applicati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digital video management system's construction is also gradually become perfect. How to realize the university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network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set up digital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curity system for university campus to escort.

    Key word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he university campus;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中圖分類號: TN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各種業務呈幾何指數規律飛速增長,遠程視頻監控作為基于互聯網的一種全新業務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作為安防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子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已經從最初的模擬監控發展到現在的數字化監控,從最初的特殊行業應用發展到各行各業甚至家家戶戶都有了視頻監控的應用。

    一、大學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的功能

    大學校園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系統可選擇具有繼承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的視頻矩陣功能NVR,它可以把數字信號轉化為電視墻采用的模擬信號,使網絡監控的架構更清晰。NVR 除了基本的記錄及編索引存儲、檢索取數據、操作系統管理功能外,還具有一些其它功能,例如針對視頻監控數據應用設置專用的功能,帶寬預留、視頻監控性能優化,這些功能在校園網的普通交換機上是很難實現的,NVR對IP視頻流的處理效果比網絡設備要好。NVR必須提供界面良好的客戶端程序(client 程序所有NVR都會提供,是否好用視品牌而定),用戶端可以方便地從NVR下載播放錄像,NVR也可以通過流媒體協議從編解碼器(本方案是Windows server 2003)容易在本地下載錄像,這樣可節省網絡存儲空間,方便對存儲設備、圖像調用、圖像管理進行專業化編程的工作。

    二、大學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

    本系統架構基于學校現有辦公網實現監控系統的快速低成本部署,并通過靈活的圖像實時瀏覽、錄像回放以及智能報警功能,實現監控應用需求。在網絡化的多媒體視頻監控系統中,不但所有的用戶可以協同進行監控,經過授權的用戶還可以在多媒體視頻監控系統的任何一個工作站上進行集中式的管理。視頻監控解決方案采用全網絡化架構,一個完整的系統包括成像、采集、編碼、傳輸、管理、顯示、存儲等各個組成部分,根據學校的視頻監控設計需求,采用全網絡化的視頻監控系統,網絡傳輸線路的設計可以與學校內部的數字局域網綜合設計,提高帶寬利用率的同時節省線材成本。但考慮到網絡帶寬的占用,本文所架設的網絡是校園獨立網絡,與校園辦公網、一卡通網物理隔離。對規模較大的學校來說,對于星型的線路結構,線材路和施工的成本比較高。采用全網絡化的視頻監控系統,只需要每個監控點較密集的地方增設一臺百兆網絡交換機,接入監控局域網的交換機即可。由于監控點的網絡攝像機僅需將網線拉至最近的交換機上,因此布線成本也大大降低。用網絡化的NVR 視頻監控系統,有效的避免了視頻傳輸時的干擾問題,視頻信號通過網絡傳輸,沿途經過的交換機可以保證視頻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會衰減。由于前端就已經經過數字編碼,傳輸中無干擾和損耗,在NVR 處觀看的實時視頻為數字信號,錄像和實時瀏覽的圖像一致,錄像質量可以保證,能夠達到D1效果或高清效果,即“所見即所得”。同時,還便于擴容,只需要把網線從新增的監控點處拖至最近的網絡接入點處即可。

    本系統設計方案主要特色如下:一是網絡化監控:系統基于IP網絡組建,真正的全網絡化監控系統,遠程監控、管理、維護都極為簡單;二是組網簡單:系統中心點只要一根網線就可以實現所有點接入,攝像機點也通過一根網線實現視頻、音頻、控制信號傳輸;三是部署靈活:系統組網簡便、靈活,任一監控點均可采用就近接入的方式接入網絡,構成系統;四是抗干擾能力強:系統采用數字信號傳輸,在傳輸過程中,強電、電磁等不會對此信號造成影響;五是存儲可靠:NVR 支持監控中心磁盤陣列存儲方式,存儲靈活可靠,滿足海量的存儲需求;六是ANR 技術:NVR 具有ANR 技術,對存儲可靠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合,NVR 中心存儲和前端存儲可以同時進行,互為備份;七是管理方便:NVR 的全網管理能實現傳輸網絡以及所有網絡攝像機的全程監測和集中管理;八是安全性高:NVR 采用嵌入式硬件和專用嵌入式軟件,使用AES 碼流加密、用戶認證和授權,安全可靠,無病毒侵擾。

    三、大學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的應用

    NVR與DVR相比,攝像頭與NVR的連接是用網線通過IP通訊相連,具有部署靈活、布線成本低、維護便捷、安全可靠、端到端管理等優勢,同時,它還繼承了DVR集成度高、配置簡單、操作靈活等傳統優勢,消除了用戶對網絡化監控的諸多顧慮,快速實現網絡監控信號的集中接入、瀏覽、錄像、回放和管理。由于NVR不需要存儲服務器,減少了單故障點和性能瓶頸,有效地解決了檢索視頻圖像慢,回看時間慢的問題,以及反復覆蓋寫后,存儲性能下降的問題,通過NVR解決了通用存儲的不足,使視頻監控技術和存儲技術的完美結合。由于進入NVR的視頻流已是IP數據包,處理芯片可以高度集成化,可大幅降低硬件成本及集成商成本開銷,符合校園建設高性價比視頻監控網的要求。NVR系統要求所連的攝像頭為網絡攝像頭,傳統的模擬攝像頭須經數模轉換器才能接入NVR的視頻監控網絡中。目前網絡攝像機已是主流產品,價格不再昂貴。根據技術實現的難度和成本投入、網絡現狀以及技術先進性(NVR所有設備與更先進的IPVS監控系統兼容)來判斷,分布式的NVR IP監控聯網方案能充分利用現有的IP校園網資源,符合學校視頻監控建網的實際要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現有網絡實現視頻監控,由于它的投入低成本、性能質量好、可靠性高等特點,在監控市場網絡化需求大力發展的今天,將得到更多學校、企業的廣泛認可,為實現數字大學校園及平安大學校園建設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呂陽偉. 數字視頻監控實驗室監控系統設計[J]. 低壓電器,2007(22).

    [2]王娜,趙軼彥. 數字視頻監控系統[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4).

    第4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目前,整個安防產業已經進入了網絡監控的時代,無論是視頻監控、報警接入、門禁控制,還是作為安防監控基礎支撐系統的存儲與網絡,都開始呈現以IP為主要特征的網絡化發展趨勢,和其他任何行業的發展一樣,安防系統也開始步入以IP技術為代表的IT化發展進程。

    業務應用

    推動大聯網

    在安防IT化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平安工程、銀行、軌道交通、電力、環保等各個行業對跨區域監控管理需求的不斷增加,聯網監控已經成為安防系統的核心業務需求。聯網監控的本質是實現全局的“看控存管用”基本業務,無論監控業務如何千變萬化,都離不開“看控存管用”這五種最基本的業務元素,而監控系統的發展走勢,從業務的層面看,正是這五種業務元素從單一到多元、從簡單到復雜、從局域到廣域的內在需求驅動所致。

    目前而言,從單系統的角度實現聯網監控的手段主要有三種: 一是模擬矩陣級聯,這是模擬監控階段最為典型的聯網手段,具體而言就是自下而上用模擬矩陣互聯; 二是DVR+聯網軟件,這是數模結合時代的典型聯網手段,就是由DVR出網絡接口,然后通過網絡通道(一般為以太網)上連至管控中心的流媒體服務器,依靠服務器上單獨運行的聯網管理軟件對下級分散的DVR基于SDK實現聯網管理; 三是IP網絡監控,用IP網絡作為視頻傳輸通道,基于NGN架構部署并管理視頻監控系統的各個部件,將整個監控系統構建成一個完整的大系統。

    由于大聯網的優勢,“監控聯網的概念已經從平安城市延伸到很多行業,目前在平安城市之外的很多子行業推進監控聯網的速度一點也不遜色平安城市,包括能源、制造、鋼鐵等,其實質就是視頻資源大集中、業務管理大集中。”H3C多媒體產品線總裁張鵬國說。

    軟件從配角到主角

    在上世紀90年代初,安防軟件管理的范圍包括視頻監控、入侵防范、門禁出入、環境監控等,主要還是采用配套安防系統硬件的方式進行銷售,比如配合視頻監控矩陣的矩陣控制軟件、配合門禁系統的門禁管理軟件和配合專業入侵防范系統的接警管理軟件,更多屬于配套和選配的角色,主要提供廠商都是安防系統硬件廠商,其中國內主流硬件廠商在提供硬件時一般會提供免費的選配管理軟件,其價值和重要性都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第5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 IMOS;視頻監控;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717 【文獻標識碼】 D 【文章編號】 1727-5123(2013)05-116-03

    1 引言

    目前,聯網監控范圍不斷擴大,海量的視頻訪問和視頻存儲需求不斷增加,業務需求越來越復雜和靈活。由于傳統監控廠商無法從網絡監控的整體架構角度對所有網絡監控的組件進行優化,系統設計已經存在一些不可逾越的瓶頸。因此,出現了依靠流媒體服務器、網絡轉存服務器、設備服務器等組件來實現不同異構設備之間的媒體處理和信令處理,當面對海量多媒體信息管理存儲的需求,這些設備的集群、負載均衡、故障倒換等可靠性設計以及其整體架構的性能瓶頸已經成為阻礙網絡監控發展的重要因素。定位于IP多媒體基礎軟件平臺的IMOS(IP Multimedia Operation System-IP多媒體操作系統)正是為了滿足聯網監控和多媒體融合管理的需求,IMOS基于聯網監控需求對整個監控系統的所有組件進行融合優化,它的出現能夠解決當前網絡監控系統不可逾越的瓶頸,滿足多媒體融合應用的需求,同時更好的支持合作伙伴面對客戶提供個性化增值應用解決方案。

    2 IMOS簡介

    IMOS(IP Multimedia Operation System)是IP多媒體操作系統的簡稱,是一個通用的支撐多媒體綜合監控的中間件平臺,它通過對整個監控系統的所有組件進行融合優化,滿足各種聯網監控系統的全局看、控、存、管、用業務需求。通過分層設計,將各種多媒體功能和數據進行抽象和分層歸類成各種模型,每個層次由若干互相獨立、而又可以協同工作的中間件組成。中間件外部接口考慮互通的需求,最大程度的使用標準協議和業界通用接口模式,而在內部則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自主研發通訊機制。每個層次上,都允許客戶根據需要擴展自己的插件,從而開發出更加符合客戶個性化需要的應用平臺。具體來說,從底向上分為四個層次:OS層、基礎設施層、業務邏輯層、應用層。(見圖 1)

    3 IMOS的核心技術

    基于IMOS的IP網絡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在整體靈活性、先進性、可擴展性和開放性等各方面相對以往平臺軟件和業界同類軟件都有了質的提升,支持IMOS平臺的核心技術包括:

    3.1 MOS-多媒體操作系統(Multimedia Operation System)。IMOS對涉及到硬件的各種業務操作,進行了統一的接口封裝,不同的硬件平臺,只要根據IMOS定義的統一接口,實現此接口定義的相關功能即可。上層業務模塊無需關心系統運行在何種硬件平臺上,只需要關心業務邏輯的設計和實現。

    3.2 MAS-多媒體數據訪問服務(Multimedia Access Service)。MAS是結合多媒體數據和應用的特點,通過對傳統的磁盤陣列技術進行了改造,提升磁盤陣列對硬盤錯誤的容錯能力,使用Raid5重建專利技術,避免Raid5陣列重建時導致陣列寫入性能大幅下降。支持通過虛擬文件系統技術對網絡化存儲訪問進行屏蔽,在MAS內部解決網絡化問題(Cache、穿越等),簡化存儲應用。真正做到IP可達即存儲可達。

    3.3 MFW-多媒體框架(Multimedia Framework)。為了快速滿足各類多媒體業務的定制需求,IMOS通過對各種多媒體需求的分析和建模,分析相似應用的共性和差異性,在IMOS的基礎平臺內抽取出公共模型,建立MFW-多媒體框架(Multimedia Framework)來實現不同類別的應用需求。通過多媒體框架技術,將業務邏輯關系進行了抽象和模板化,在實現多種業務時從根本上保證軟件結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滿足用戶對業務的定制需求時,能夠做到兼顧快速和高質量。

    3.4 MMW-多媒體軟件中間件(Multimedia Middleware)。IMOS平臺全面采用中間件平臺的設計理念,從底向上每層都進行嚴格細致的抽象,由若干互相獨立、而又可以協同工作的中間件組成。中間件外部接口考慮互通的需求,最大程度的使用標準協議和業界通用接口模式。每個層次上,都允許客戶根據需要擴展自己的插件,可以實現各種綜合業務的支持能力,可以支持各種安防領域的應用,實現跨設備、跨平臺的數據傳送/復制以及用戶程序自動化執行能力。

    3.5 MRV-多媒體資源虛擬化(Multimedia Resources Virtualization)。IMOS支持將物理設備分解成多個基本資源的集合,根據攝像機資源、監視器資源、告警源資源、存儲資源、地圖資源等進行分類。同時可以在基本資源的基礎上組合出進行高級監控業務的組合資源(比如輪切、組切、各類計劃等)。用戶可以通過操作資源進行各種業務的操作,不需要關心這些資源的物理地域和物理屬性,使用戶更專注于自身的業務。

    3.6 IMS-IP多媒體系統(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是3GPPR5中對IP多媒體業務進行控制的網絡核心層邏輯功能實體的總稱,是目前移動通信網絡領域最具發展潛力的熱門應用,其核心信令是SIP,其架構特點是業務、控制、承載三分離。

    4 系統建設方案設計

    4.1 基于IMOS技術的某農商銀行IP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的基本架構。該系統中心平臺配置核心管理服務器、數據管理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智能圖像分析服務器、報警管理服務器、IP SAN存儲設備、視頻解碼器、軟件客戶端等。

    核心管理服務器VM,對于全網監控設備進行管理控制;存儲管理服務器DM,對于前端系統進行存儲計劃的制定、執行和監督,并進行必要的數據備份操作。流媒體服務器MS負責實時音視頻流的復制與轉發,可以將一路視頻信息復制成多個,同時分發給不同的用戶進行瀏覽。智能圖像分析服務器通過網絡獲取IP視頻信息,經過軟件進行分析,輸出相應的告警信息給VM平臺,實現告警聯動。IPSAN存儲設備用以實現音視頻歷史資料的存儲和備份。視頻解碼器將IP數字信號還原為模擬信號,輸出至電視墻進行顯示。軟件客戶端完成系統配置和控制的操作,并可以軟件解碼,輸出至相應的顯示設備。其系統架構見圖2。

    4.2 ATM部署。ATM配置混合式NVR,單臺設備可接入8路D1視頻,前端本地存儲,同時向中心備份集中,專業報警主機通過平臺接入,見圖3。

    實時瀏覽時,各機構的監控客戶端可以按照事先設定的權限監督自己的資源,焦點事件發生時,大并發量的數據可以通過MS流媒體服務器來復制轉發。

    4.3 營業網點部署。營業網點主要布防現金區、自助區、理財區、辦公人員出入口及營業大廳人員情況;由于營業大廳人員流動性大,人員多雜,使用高清IPC進行實行監控。配置ISC系列設備,面向行業和商業用戶推出的第二代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容量、一體化NVR(網絡視頻存儲主機),集視頻管理、數據管理、iSCSI存儲以及媒體交換功能于一體,能夠接入高清IPC/編碼器,且能夠作為下級域被IMOS平臺統一管理。采用本地存儲,中心備份存儲。支持單機應用、多機堆疊應用、與IMOS平網等多種應用模式。

    4.4 大廈主樓部署設計。大廈地下1層,裙樓3層,主樓23層。在地下室出入口配置高清槍機IPC,清晰監測車輛及人員的出入情況;在汽車庫、自行車庫、銀行庫房、設備用房、后勤用房等區域根據實際環境選擇相應類型(槍機、半球、球機)高清IPC;由于地下室光線較暗,地下室采用低照度高清IPC。在電梯內,樓梯口及走廊等公共區域放置高清IPC,走廊使用9:16走廊模式高清IPC,縱向場景下有效監控區域提升一倍。根據實際安裝環境選擇相應類型(槍機、半球)的IPC。

    4.5 監控中心部署。監控中心主要部署VM、DM、MS、IPSAN存儲、解碼器群、監控客戶端、解碼器及LCD大屏幕,監控中心對整個大廈的監控點進行管理。考慮到系統及監控視(音)頻數據的安全,將安防管理服務器、存儲管理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智能存儲等設備及安防專網核心層設備設置于五層計算中心機房內,所有視頻數據全部進行集中存儲,統一管理,確保各事件事后有據可查。各監控中心的一般監控值班人員只有對其開放監控視頻的查詢調用權限,權限設置僅控制在系統管理員手上。

    4.6 網絡平臺。IP監控傳輸系統采用以太網組網方式,網絡分為三個層次,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IP攝像機、編碼器通過網線接入到交換機中,采用組播交換機組建成IP監控專用網絡,交換機之間采用千兆光纖傳輸。所有的IP攝像機、編碼器、解碼器、管理服務器、IPSAN存儲設備、控制PC機均接入到交換機中,實時視頻流在進行傳輸交換時使用網絡組播功能,以達到最短的延時及無瓶頸的網絡交換。

    4.7 存儲方案。前端采集的實時視頻監控圖像,通過支持iSCSI協議的視頻編碼器或IPC將監控圖像直接打包成iSCSI數據包采用裸數據塊的方式直接寫入IPSAN盤陣。通過在部署在計算中心的數據管理服務器(DM)進行視頻數據的管理,實施監控數據寫入過程,可完成視頻數據實時存儲和存儲系統的動態監控。采用數據塊指針紀錄技術,實現歷史影像資料的基于指針數據庫的檢索,檢索效率相對基于影像基于文件檢索速度從數十分鐘提高秒級,同時指針數據庫考慮對錄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檢查措施;IPSAN中存儲的數據可同時供多位客戶端隨時下載,讀取,當用戶需要查看IPSAN中已保存的視頻監控數據時,可通過授權的視頻監控客戶端直接點播相應位置的視頻監控數據進行歷史圖像的查看。

    5 基于IMOS技術的IP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投入使用后的主要成效

    隨著視頻監控進入IP網絡時代,流媒體技術在視頻監控系統中的應用給安防監控領域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該行IP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為銀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服務能力有效提升提供了強大的安防技術支撐,為平安、和諧銀行的構建提供了堅實的技防保障。

    5.1 監控數據實現了海量存儲。采用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IP SAN方式作為錄像數據存儲方式。單臺陣列最高可達24個盤位,每塊盤容量最大可支持 2T,全面支持RAID0、1、3、5、6、10、50眾多級別,磁盤支持冗余熱備,針對監控系統并發寫遠多于并發讀的特性,對存儲服務器進行了特別優化,CPU資源分配大部分用于寫操作,網口也固定寫入帶寬為讀出帶寬約5倍,所有攝像機碼率按4Mbps計算,進行連續性存儲,存儲容量達三十天。

    5.2 監控數據實現了流控分離。采用雙碼流技術(預覽流與存儲流分離技術),主碼流和子碼流的碼流類型、圖像質量、幀率、分辨率、位率上限、位率類型均獨立可調。視頻流與控制流分離技術,因視頻流數據量較大,并發訪問數量增加將增大IP前端CPU處理負荷及出口帶寬壓力,利用流媒體快速復制分發的特點,解除IP前端并發訪問路數限制。由于控制流數據量小,實時性要求高,直接采用TCP傳輸方式,不穿越流媒體服務器,在傳輸線路上減小延遲(小于300ms)。

    5.3 監控系統的維護十分便捷。整個監控系統平臺采用全中文界面、智能化管理,以機器自動化方式取代操作員來完成枯燥的故障巡查工作,維護人員只需做故障確認和處理工作,大大簡化了維護的工作難度。管理員在權限范圍內,可以對所有終端進行集中的配置,同時支持批量配置管理,提供了電信級的可維護性,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量。

    5.4 監控系統的可擴展性大大增強。采用高品質的IP網絡替代模擬或數模矩陣,以IP網絡的分組交換代替矩陣的電路交換。實現了整套系統的無限擴展;通過IPSAN專業存儲,實現海量存儲的可擴展性。IPSAN是一種通過網絡方式連接存儲設備和應用服務器的存儲構架,多臺IPSAN通過IP交換機連接可形成一個巨大的存儲池,可在不中斷業務前提下,通過IPSAN的管理平成存儲設備的在線遷移、卷重新分配和授權認證操作。基于IMOS技術的IP網絡視頻監控系統作為一個開放、標準的視頻監控基礎平臺,在設備層面提供了編程接口,同時在監控管理平臺層面也提供了API和SDK開放包,通過這些接口,可以有效兼容其他品牌,可為安防系統提供更多智能化、個性化的增值業務。

    6 結論

    傳統的模擬或數模結合監控系統,由于對圖像的處理和傳輸均采用模擬技術,不僅圖象質量低,系統資源浪費嚴重,而且存儲量小,可擴展性極差,視頻圖像效果與視頻傳輸的實時性矛盾十分突出,很難組成規模較大的系統結構,無法滿足現有銀行安全管理的需求。隨著社會環境的不斷復雜,銀行規模的不斷擴大,營業網點的不斷增多,銀行對監控系統的監控范圍、信息量、存儲量、處理速度和可擴展性要求不斷提升,這就要求信息時代的監控系統必須具備海量存儲、操作便捷、畫質清晰、維護便利和可擴展性強等必備特性。所以該農商銀行實施基于IMOS技術的IP視頻監控系統的開發應用是一項具有高度前瞻性選擇,它必將對IP視頻監控技術在當今銀行技防領域中的全面應用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龔軍生.應用發展催生統一平臺——IMOS推動行業前進腳步.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0.5

    2 uniview.智能建筑視頻監控專刊.宇視科技,2010.12

    第6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與證券行業的快速發展保持同步,實現數據資源整合,主動應對需求變化,在行業趨勢面前隨需應變,是證券行業信息化發展的當務之急。

    證券業IT系統分類

    在證券行業大變革的今天,證券IT系統已經得到了充分發展和廣泛應用,IT投資越來越大,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支持。IT系統建設已關系到整個企業戰略決策的成敗,甚至關系到整個企業運行的安全與穩定。IT系統已經成為證券行業無可替代的生產系統,甚至成為證券行業不可或缺的生命線。

    隨著證券公司綜合治理的推進,證券行業的監管越來越重要,如證券公司分類監管、限期實施客戶保證金的第三方存管等。這就要求證券公司要將交易系統、客戶資源、企業信息和IT資源等進行整合與集中,消除數據孤島,建立融合市場、經營、管理數據的數據中心,從而提高經營風險管理能力和企業創新能力。在創新型證券公司中,絕大多數公司已完成或正在實施集中交易和數據中心系統,集中模式已經成為主流模式。

    與證券行業的快速發展保持同步,實現數據資源整合,主動應對需求變化,在行業趨勢面前隨需應變,是證券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IBM Tivoli為此打造了一整套解決方案。

    網絡管理

    證券公司的網絡系統承載著交易的關鍵業務,任何網絡中斷或者效率低下的情況都將影響對客戶的服務質量。與此同時,網絡設備繁多、接入方式復雜,也對證券行業的業務發展構成了阻礙。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現有客戶的滿意度來看,實施有效的網絡管理已成為證券公司的當務之急。

    IBM Tivoli Netcool解決方案為證券行業網絡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網絡設備實時監控、主動處理和預警管理、網絡故障事件處理操作流程化等。

    IBM Tivoli Netcool解決方案關注點如下:實現對網絡設備的實時監控;主動和預警管理;以網絡故障事件處理為核心;規范和統一網絡服務管理機構的運行操作流程,確定網絡運行操作崗位的設置和職責,實現網絡故障處理的記錄、升級、統計等功能。

    應用系統平臺管理

    交易需求日益激增,為了能與證券行業發展勢頭相適應,證券公司的IT系統需要改善和擴充。多數證券公司都面臨著這樣的難題:企業要求縮減IT系統的總體投入成本,而已有的服務器、數據庫、中間件、群件應用無法滿易的需求。實施IBM應用系統平臺管理對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異常重要。

    IBM Tivoli Monitoring解決方案為證券行業網絡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對主機、數據庫、中間件、群件等主流對象的管理,對第三方應用、機房設備等非主流對象的集中監控。

    IBM Tivoli Composite Application Manager解決方案能夠實現端到端的可視化監控,例如,支持構建在主流中間件平臺上的BS架構應用,支持使用C/C++、Java、.Net等開發的應用,與應用底層實現“最終用戶體驗”的監控等。

    這樣的主動監控有助于快速隔離和預防性能問題。可以通過單一、可自定義的工作區控制臺統一監控和管理分布式系統和基于主機的系統;可以通過簡化的安裝、配置以及自我監控功能幫助降低總體IT運營成本;可以通過整合管理產品和IT流程幫助優化IT服務交付,從而提高性能,滿足服務級別協議的要求;可以通過簡化的安裝和監控以及點擊管理功能最大限度地加快創造價值的速度。

    國內某大型金融服務公司,通過業務人員接待、用戶電話自助服務、網上應用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該公司已經完成了基本的數據集中,在全國有30多家一級下屬機構和數百家終端網點。隨著系統和應用越來越復雜,業務發展對IT系統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該公司意識到IT系統管理的必要性,經過慎重的比較,他們選擇了IBM Tivoli Netcool解決方案、IBM Tivoli Monitoring解決方案、IBM Tivoli Composite Application Manager解決方案,以先后兩期建設的形式構建了統一系統管理平臺,部署了網絡監控,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監控以及交易監控,并推廣到全國。統一系統管理平臺的建設大大緩解了IT部門的運維壓力,也大大提高了IT系統的運行效率,很好地支撐了整個公司的業務的高速發展。

    存儲子系統管理

    證券交易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失控的數據膨脹和存儲性能低下,造成了與主機關聯的存儲子系統和數據消費行為不可預知的風險,無論是數據的意外丟失,還是數據出錯,都將為用戶帶來無可彌補的損失。及時解決數據安全存儲子系統管理問題已被各大證券公司提到了日程。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解決方案為證券行業網絡管理提供從主機、SAN網絡到存儲服務器的完整的存儲管理解決方案,實現了異構環境下的統一管理,降低了整個存儲系統總體擁有成本。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應用系統可用性,加速關鍵數據的恢復,優化存儲資源使用效率,優化備份粒度,建立易于使用的、單一集中的控制點。

    IBM Tivoli Productivity Center解決方案為證券行業網絡管理提供從主機、SAN網絡到存儲服務器的大型、異構、復雜SAN環境下的存儲管理,采用開放的SMI-S協議進行管理,實現異構環境下的統一管理。

    IBM Tivoli Productivity Center可以幫助企業降低存儲系統總體擁有成本,提高應用的可用性,進行無縫的數據遷移,消除由于空間不足造成的應用故障,降低或消除計劃中和突發的宕機時間,保護數據,避免災難和系統、人為故障造成損害;通過中控臺集中管理數據,簡化存儲和服務器,優化系統,基于策略完成數據由高端存儲到低端存儲的遷移;通過高效的數據共享減少冗余的數據,通過更好的存儲管理手段達到理想的存儲使用率。

    國內某金融行業客戶,隨著業務的成長和IT系統的增加,數據的容量越來越大,重要性也越來越強。該公司在2003年開始使用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解決方案,實現對其關鍵應用系統的數據保護,并在2006年使用IBM Tivoli TotalStorage Productivity Center解決方案對其存儲系統進行集中管理。

    IBM解決方案的實施幫助IT部門實現自動化的數據保護和方便可靠的數據恢復,并構架起可擴展的數據保護平臺。

    整合管理解決方案

    IBM Tivoli不僅為用戶的IT子系統單獨提供價值,還能夠很好地整合起來,從而實現真正整合的企業系統管理方案。

    采用IBM Tivoli解決方案構建的管理平臺包括IBM Tivoli Netcool網絡管理,IBM Tivoli Monitoring (ITM)主機、數據庫、中間件、群件等管理,IBM Tivoli Composite Application Manager (ITCAM)交易監控,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TSM)備份管理,IBM Tivoli Productivity Center(TPC)存儲管理,IBM Tivoli Enterprise Portal(TEP)統一管理門戶。

    第7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校園網 網絡流量 SNMP Cacti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a)-0029-01

    隨著校園網的發展,網絡管理已成為數字校園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作為網絡管理和維護人員首要任務就是隨時了解網絡的運行狀況,對網絡的運行狀況進行流量監控和流量分析,是整個網絡合理化的重要環節,它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安全威脅,在第一時間進行分析,通過流量分析來確定異常并發出預警,快速采取相應措施[1]。因此,為了更好地管理校園網絡,需引進專業的的網絡監測軟件cacti,對校園網絡進行實時監控。

    1 Cacti架構及功能

    Cacti架構Cacti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包括數據定時采集、圖像繪畫與顯示、樹狀的主機和圖像管理、RRDTool信息管理、用戶和權限管理和模板導入導出。定時采集數據:Cacti會定時運行,使用“snmpget”命令或腳本執行的方式進行數據的采集;存儲數據:使用RRDTool的“update”命令將采集到的數據儲存到rrd文件中;用戶查看某臺設備的流量:在Cacti的PHP頁面上點擊該設備,Cacti在數據庫中尋找該設備對應的rrd文件名稱。Cacti運行命令讓RRDTool進行繪圖。

    2 Cacti在網絡流量監控的應用

    Cacti是一種開源式監控軟件,它是通過SNMP抓取所監控的數據,把相關數據存儲到RRDtool繪畫引擎中,分布式的管理模式使得Cacti能夠同時監控各個節點的數據信息。下面以學生區域的網絡流量監控圖,分析研究Cacti在網絡流量監控的作用。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天上午的流量波動在7∶00左右被檢測到,學生白天上網高峰出現在10:00~14:00左右,從8:00~23:30網絡流量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21:30~23:00左右達到最高值。這與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有關。學校每天早上7∶00來網,8:00上課。10:00一、二節課下課,部分同學回宿舍上網,至下午14:30上課期間,達到一個上網小高峰,下午18:00左右至23:00左右上是上網的高峰時期,23:00至次日7點監測到的流量幾乎為零,是因為學校為了不影響學生休息和第二天的學習,每天23:00準時斷網,Cacti的監測圖準確地反映了實際網絡狀況。

    從圖3我們看出每周流入流出的大體趨勢相差不大,總體的流量走勢處于正常。從每天的流量波動趨勢大體相差不大。周五至周日流量比平時稍多,反映了休息日學生上網人數增加,是學生利用休息日來放松自己,上上網,聽聽音樂,玩玩游戲等。但是,周四的下午6:00左右出現過短時間的斷網事故,我們可以清晰地觀測到在Cacti監控圖上,周四中間地段出現流量異常劇降為零,然后迅速恢復的過程。正是由于Cacti的直觀性,分布式管理的優勢使得我們能夠迅速的找到問題所在,快速使網絡恢復正常。

    通過以上實時監測表明,Cacti能夠很直觀的反應出流量的分布情況,可以很直觀的發現異常的流量波動,進而對于網絡故障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排除,恢復網絡正常。是校園網有效管理和監測的重要手段之一。

    3 結論

    校園網絡的流量監控是網絡管理中的重要內容,Cacti對網絡監控提供了一個直觀可行的方案,我們通過它非常迅速的了解網絡各個部分的流量情況,第一時間發現網絡中的異常流量,及時發現黑客和病毒的攻擊,并能根據各網絡設備端口的使用情況對網絡進行合理劃分,大大提高網絡的安全和運行效率,同時該系統實現了網絡狀態的圖像化顯示、故障報警、監測數據存儲、溫度濕度傳感器信息采集等功能。使用該軟件進行網絡管理具有通用性高,通知及時,成本低,直觀;非常適合校園網使用。

    參考文獻

    第8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私有云監控 分布式架構 混合數據庫 分片緩存組裝 威邦

    1 引言

    云監控的主要技術發展自分布式網絡監控系統。然而由于云自身的特點,傳統的分布式網絡監控技術不能完全滿足私有云監控的要求,主要面臨問題如下:

    (1)被監控節點規模龐大

    私有云特別是桌面云系統,不僅要監控物理節點,還要監控虛擬節點和接入終端。被監控節點規模相比傳統分布式系統擴大10倍以上。

    傳統分布式監控系統主要采用單點輪詢機制,即一個采集器逐個訪問所有被監控節點采集節點數據。這種單點輪詢機制有監控節點數的上限。

    (2)網絡環境復雜

    私有云根據應用場景可劃分為多個相互限制訪問的網段或子網,各自有獨立的安全策略。

    監控使用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單網絡管理協議)都是基于IP訪問的。傳統分布式監控系統難以訪問整個云網絡的所有節點。

    (3)大數據量產生數據存儲瓶頸

    被監控節點數量增加導致單位時間內采集到的節點數據線性增加。傳統監控系統通常采用環狀數據庫(Round Robin Database)存儲系統歷史數據,環狀數據庫的讀寫是基于文件讀寫的。而監控數據存儲的特點是每筆數據量不大但操作頻繁,且與節點數成正比。監控節點的增加會導致數據存儲成為整體性能的瓶頸。

    (4)如何快速地繪制系統整體運行狀況

    由于傳統分布式監控系統在用戶請求系統整體狀態時實時計算的策略難以滿足節點規模龐大、多采集端的云監控系統,因此傳統的方法會造成很長的用戶等待時間,用戶體驗差。

    下面將具體闡述威邦云監控在解決上述問題時采用的技術。

    2 分布式的系統架構

    威邦云監控將整個監控系統拆分為管理端(Manager)、采集端(Collector)、數據存儲端(H-DB)和管理數據庫(M-DB)等多個子系統,按照系統規模和網絡情況部署到不同的服務器上,實現云監控的分布式架構,如圖1所示:

    管理端(Manager):云監控系統有唯一一個管理端,負責管理系統節點信息、節點采集數據種類、采集數據報警閾值、生成各節點歷史數據圖表、生成系統整體運行狀態、用戶權限管理等功能。管理端通過Web的方式向用戶提供可視化的管理界面和圖表展示界面,通過Web Service向云控制臺提供控制和數據訪問接口。

    管理數據庫(M-DB):云監控系統有唯一一個管理數據庫,管理數據庫保存除節點歷史數據之外的系統數據。

    采集端(Collector):云監控系統根據監控節點數據和網絡情況部署一個或多個采集端,負責根據控制端的設置采集各監控節點系統狀態數據,發送給數據存儲端(H-DB)保存。

    數據存儲端(H-DB):由關系型數據庫(如MySQL)、數據操作模塊(HDB-Agent)、環狀數據庫三個部件構成,負責被監控節點數據的存取。

    將單個采集端分為多個,有以下兩大優點:

    (1)適應更復雜的網絡狀態。每個互不能訪問的網段、子網都可以單獨部署一個或多個采集端。只要保證部署的采集端能被管理端訪問,就能完成數據采集任務。

    (2)可以滿足節點數量的要求。采集端采用輪詢的機制按一定的頻率采集各個節點信息。這樣的機制穩定有效,但能監控的節點數有限制。分布式的多采集端可以突破單個采集端的限制。

    將數據庫分為管理數據庫和數據存儲端,這是根據管理數據和節點歷史數據特點進行的合理劃分。

    管理數據要保證系統的唯一性,數據結構較復雜,但數據量不大,因此用管理數據庫保存。

    節點的性能數據結構相對簡單,但數據量很大,保存的時間長(兩年以上),且存儲數據量與節點數目成正比。將數據存儲端拆分為多個,一是為了減小每個數據存儲端的壓力;二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網絡情況,以免造成某條物理連接上數據擁擠。同時,多個數據存儲端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系統穩定性和數據安全性。

    采集端的部署位置和數量是由具體使用場景決定的:對于相互隔離的每個網段或子網,需各部署至少一個采集端。部署的位置通常在該網段或子網的控制節點,如集群控制器。如果一個集群控制器需要部署多個采集器,可用端口區進行區分。

    通常監控系統的數據采集頻率為5分鐘,即每5分鐘完成一次監控節點的輪詢。每次采集所需的時間與網絡情況、采集數據種類數、被監控節點處理采集請求數量、請求超時時間、存儲速度等因素有關。假設每筆數據都因為采集不成功達到最大超時時間,可以得到一個最長采集周期,假設為n秒,則最大的監控節點采集數量為m=5/n。某個網段或子網最大被監控節點數除以m,就很容易得到該網段或子網需部署的采集端數量。

    3 混合數據庫的數據存儲模式

    監控軟件通常采用環狀數據庫存儲節點歷史數據。環狀數據庫使用固定大小的空間來存儲數據,可以自動歸并數據,并根據時間跨度自動決定數據讀取精度。

    目前主流的環狀數據庫工具(如RRDTool)都是基于文件讀寫的。每個節點的各種系統數據都存在不同的環狀數據庫中,單次存取數據量不大,但文件讀寫會耗費較大的系統資源。當多個采集端同時往一個數據存儲端寫數據時,文件讀寫可能成為系統性能瓶頸。此外,主流的環狀數據庫工具對網絡支持得不好,如果直接使用,還需要開發數據網絡收發模塊。

    威邦云采用關系數據庫、環狀數據庫和數據操作模塊結合的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如圖2所示:

    各個采集端借助主流關系型數據庫的網絡和快速存取功能,將采集的原始數據(Raw data)暫存到關系型數據庫(MySQL)中。

    數據操作模塊(HDB-Agent)按一定的頻率讀取關系型數據庫的原始數據,計算、轉換為可以直接存儲到環狀數據庫的數據結構,以環狀數據庫為單位,一次存入多筆數據,然后刪除關系型數據庫中暫存的數據,完成存儲功能。

    讀取節點歷史數據時,管理端將指令發送給數據操作模塊,數據操作模塊根據取數據起訖時間從環狀數據庫(或關系型數據庫)中讀取數據,并返回給管理端。

    這樣的機制在利用環狀數據庫優點的同時也提高了數據的存取速度,可滿足節點規模較大時的存取需求。

    4 分片緩存組裝的全局狀態繪制方案

    分布式的采集端與龐大的監控節點數據給監控系統整體狀態繪制帶來新的挑戰:首先要保證用戶體驗,用戶從發出查看指令到完成繪制不能等待太長時間(威邦云設定為小于2秒);同時,繪制一次系統整體狀態由于數據量龐大,要消耗較多的計算資源和網絡帶寬,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應盡量降低系統資源消耗。

    威邦云監控采用分片緩存組裝的方案來解決以上問題,如圖3所示:

    由于用戶對系統整體狀態查看請求是不定時的,管理端無需實時保存一份系統狀態圖,只有在收到用戶請求時發起繪制,可以大大降低計算、網絡資源消耗。

    為了提高系統計算效率,將通過當前系統原始數據計算系統整理狀態的工作從管理端移到各個采集端。各個采集端每次采集數據后,在發送給數據存儲端的同時緩存一份數據,并計算出該采集端采集節點的一個系統狀態分片。采集端分布式特性,相當于將管理端串行的計算工作變為并行。各個采集端將計算結果結構化為可以直接繪制圖形的結構化數據,收到管理端請求后直接將狀態數據片發送給管理端,可大大縮短計算時間,也減小了網絡數據傳輸量;管理端接到各采集端的分片數據后,只需要將各分片數據連接到一起后完成繪圖,就得到系統整體狀態圖。

    5 結論

    本文介紹了威邦云監控采用分布式的架構解決監控節點規模龐大和網絡環境復雜的問題;采用混合數據庫加數據操作模塊(HDB-Agent)的方法解決大數據量的處理、存儲的問題;采用分片緩存組裝的機制解決快速繪制系統整體運行狀態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蔡柳青. 基于MongoDB的云監控設計與應用[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 2011.

    [2] 江魁,黃云森. 基于RRDtool的網絡性能監測系統實現[J]. 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Z1): 16-19.

    [3] 瞿關明. 2013安防市場發展瞻望——2013年:迎接智能云監控時代[J]. 中國安防, 2013(1): 62-65.

    第9篇:網絡監控存儲方案范文

    關鍵詞:智能監控 TCP/IP協議 以太網 控制網

    0引言

    當前自動化領域內的一個新趨勢是基于以太網/互聯網的網絡測控架構由于其優良的測控特性,正逐漸被廣泛采用,并取代傳統的串行通信而成為自動化系統網絡通信的主流。目前該領域的開發和研究特點主要表現在:①傳統的網絡測控技術在適應性、開放性、復雜性和價格成本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受到挑戰,而以太網具有的高速、大容量、開放性和適應性強的優點與現代測控領域的要求相適應,工業以太網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智能測控領域[1-2];②基于IP的Internet網絡技術已經很成熟,有完善的協議體系和豐富的應用層開發工具,采用基于IP的測控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各種測控設備和計算機設備通過異種或同種網絡互聯的問題,為構造開放式測控系統提供有力支持,大大增加系統通信的靈活性 [3-6];③基于TCP/IP的測量、控制和管理一體化技術發展非常迅速,測、控、管一體化技術不同于單純的測控技術和信息管理技術,而是依托一個高效率、開放性的網絡系統,將測量、控制和信息管理結合起來,通過系統各要素之間充分協調配合,使系統整體達到最優目標[7-8]。

    可見,對以TCP/IP和以太網為代表的開放式網絡技術進行研究,并將其應用于自動化測控系統,有助于開辟智能測控技術和IP技術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對其原理和應用進行研究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1基于IP技術的智能監控系統構建原則

    系統體系結構構建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遠程化、智能化的測控目標,并在此前提下確定系統的工作原理和系統實現的硬件基礎,完成上述任務的前提是確定系統的構建原則。

    本文主要基于室內智能照明控制、室內環境調控的應用場合,將基于IP的測控技術結合以太網技術的特點來設計一種可行的系統構架及裝置的實現方法,并進行實驗研究。

    基于以上所述,本文確定了以下基于IP的智能監控系統構架原則:

    ⑴ 系統應該具有較豐富的接口類型 把軟件和硬件兩方面結合起來考慮,建立與應用相適合的接口和規范,接口的類別主要有串行數據接口(用于擴展流量計、電度表和溫度濕度計等測量儀表)、開關量輸出接口(擴展控制信號輸出)、狀態輸入接口(用于擴展工作信號、報警信號和故障信號等狀態傳感器)、信號輸入接口(直接擴展傳感測量電路)、網絡接口(用于擴展遠程通信)等;

    ⑵ 系統的裝置應具有網絡直接接入功能 監控裝置內部嵌入以太網通信接口和驅動程序,不需要采用專門的計算機作服務器或網關,通過監控裝置可以在任何可連接Internet的地方訪問被控設備;

    ⑶ 系統的設計遵循模塊化的思想 在硬件結構和軟件結構上采用模塊化思想,不僅便于開發調試,而且增加了系統靈活性,為進一步的功能改變和系統擴充提供條件;

    ⑷ 具有比較經濟的使用和維護成本 產品成本經濟易于在用戶中快速普及,有機會被各種類型的用戶使用,在性能上得到不斷改進從而最終被用戶接受;

    ⑸ 系統的安裝、配置和操作簡明 簡明的特性使得即使是非專業的計算機操作人員使用起來也沒有較大困難,監控裝置在設置好相關參數后能即插即用,終端操作和監視界面也應直觀、簡明、友好。

    2 系統構架模型設計

    基于以上原則,設計了圖1所示的基于IP的網絡化智能監控系統的構架,圖中描述了測量、控制設備與網絡相互連接組成一個系統的關系,整個系統構架基本分為以下三個網絡層次:

    第一網絡層次 是各被控設備通過網絡化智能監控裝置連成一個監控網。各傳感器送來的狀態信號通過裝置的輸入端口輸入,供單片機處理、傳送;控制指令由輸出端口輸出到設備的執行控制機構;串行接口作為設備與監控裝置進行數據交換的擴展接口和連接微機的虛擬控制臺接口;

    第二網絡層次 是區域以太網(局域網)。在這一層次中,同屬一個單位(或部門)的網絡設備和管理系統的網絡設備等連成一個局部區域內部的網絡,有較高的安全性,網絡的配置、管理及用戶的設備都可以明確地加以管理,網絡中用戶的身份是確定的;

    第三網絡層次 是Internet網絡系統。這是一個全球范圍的廣域網,這個網絡將全球其他連在其上的網絡設備聯成一個整體,聯網的任何計算機終端設備可以通過Internet互相進行資源訪問,是實現真正的遠程監控必須依賴的媒介。在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之間設置局域網網關和防火墻,可對不必要的數據流量進行隔離。

    采用上述體系結構具有如下特點:

    ⑴ 網絡化智能監控裝置成為一個監控信息匯集平臺。 監控裝置是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銜接點,其對輸入的普通模擬信號進行辯識并處理,然后進行編碼并通過網絡響應遠方的請求,同時監控裝置也可對接收自網絡的有效數據指令進行解釋,以決定在相應的端口輸出操作信號。通過這個平臺的處理和轉換,普通的設備不需處理復雜的網絡協議,就可實現網絡測控;

    ⑵ 該體系結構能更高效地使用網絡資源。 裝置接入層與以太網連接,采用星形拓撲結構,既可以工作在競爭占用總線的工作狀態下,也可以利用交換機取代集線器,采用專線連接來滿足特定場合的實時性要求;

    ⑶ 該體系結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設備與網絡互連的問題。 生產運行中控制設備種類多,通信標準不統一,傳統設備不具備網絡訪問能力,利用本監控裝置為平臺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使其具有基本的網絡訪問能力,很有現實意義;

    ⑷ 該體系結構體現了信息網和控制網相結合的特點。在很多測控場合中,測控的數據量不大,對控制沒有非常嚴格的實時性要求,將信息網和控制網相結合可構成一種質優價廉、靈活性高的綜合測控系統;

    ⑸ 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擴展性。 充分采用可擴展。靈活性好的硬件結構,例如內部總線普遍采用I2C通信總線,在此基礎上可以擴展大量其它符合I2C總線標準的器件(例如擴展I2C總線標準的液晶顯示屏,外部I/O接口和AD/DA轉換器等);系統具有的多種接口類型便于與其它硬件設備構成多層次的網絡結構。在軟件方面,系統采用C51實現了一個嵌入式Web服務器,采用XML語言封裝監控狀態頁面數據,不僅可以被IE瀏覽器處理,也為拓展新的網絡應用擴展提供了統一規范的數據接口。

    3 監控裝置的實現方案

    本節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簡述硬件方案的實現問題。

    ⑴ 核心處理器選擇

    目前測控系統常用的硬件類型有單片機系統、嵌入式系統和DSP系統等,本文方案是選用一款性價比較高的單片機系統來組成系統的硬件基礎,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優點:

    ① 從實時性和通信量的因素考慮 本文討論的環境設備控制場合,沒有視頻類的實時數據,需要處理的信號流量比較少,監控數據量不大,以處理開關量的邏輯數據以及實現相應的邏輯控制功能為主,采用性價比較高的單片機系統作為硬件核心,可以滿足系統功能實現的需要;

    ② 從開發平臺考慮51系列微處理器有功能強大的開發平臺,例如基于Keil μVision的開發平臺,相關參考資料豐富,開發設備和仿真設備都具有很高開發效率,有利于高效完成設計目標;

    ③ 從移植性和適用范圍考慮 單片機是目前控制應用領域使用最廣泛的控制核心,積累了大量成熟的應用經驗,運行中的大量智能控制裝置都是基于單片機的,采用C51進行程序代碼開發后,使代碼移值性大大增強,所以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進行本論文的研究對于在其它應用場合的普遍推廣有積極的意義;

    ④ 在實現網絡通信協議上 單片機完全能實現必要的TCP/IP協議棧,為基于IP技術的測控體系提供數據通信接口。

    ⑵ 硬件組成結構設計

    針對實現具有網絡直接接入功能的測控平臺的目標,本文設計了圖2所示的電路結構:電路硬件設計在總體上采用裝置一體化,功能模塊化的方案,即裝置的各個電路元器件和各種功能集成在一起,集成到同一設備上,實現邏輯、運算、通信和輸入輸出接口的各項功能。設計時把硬件電路從組成上分為微處理器及存儲器模塊、網絡控制及接口模塊、電可擦除存儲器模塊、輸入輸出接口及RS232接口模塊和外置直流電源等。各模塊對應的軟件功能也實現模塊化,有利于在電路調試時分塊調試通過,也增強了程序代碼的可移植性。

    ⑶ 網絡控制芯片及網絡接口方案設計

    本裝置實現網絡直接接入功能的關鍵是在系統內直接驅動網絡控制芯片,設計時通過方案對比,沒有采用100M的PCI接口控制芯片,而選用10M速度的RTL8019AS網絡控制芯片,具有以下優點:10M的數據傳輸速率對沒有大量實時數據的測控場合已經具有很優秀的通信質量;芯片的標準工作電平是DC-5V,與單片機系統完全兼容;芯片遵循ISA總線標準,有8位和16位數據傳輸兩種工作模式,有利于與8位單片機配合使用,單片機利用部分控制總線、地址總線和數據總線就可直接操作RTL8019AS的內部寄存器,最大限度簡化了驅動電路和驅動程序結構。

    4 裝置樣機、實驗與結論

    根據以上所述方案原理,試制了基于IP的網絡化智能監控裝置的實驗電路板模塊(圖3),該模塊內置了以太網接口,有四路信號輸入通道和四路控制輸出通道,RS-232接口可作非網絡控制設備的轉換接口和測量儀表擴展接口,較好地實現了前面所設計的硬件框架結構。

    載入軟件系統后,以本裝置為核心搭建了一個網絡化溫室測控實驗驗證系統,聯網后首先進行網絡連通測試,然后分網絡測量和網絡監控兩個內容進行了實驗,實驗系統的主要構成要素見表1;

    要素名稱

    備注

    監控裝置

    1

    校園網教學樓1

    IP: 202.38.202.63

    溫度,濕度傳感器

    2

    校園網教學樓1

    連接監控裝置

    模擬設備信號燈

    4

    校園網教學樓1

    模擬控制電平輸出

    狀態信號模擬開關

    4

    校園網教學樓1

    模擬控制電平輸入

    校園網絡系統

    可推廣到Internet

    監控終端1

    1

    校園網教學樓2

    IP: 202.38.203.128

    ⑴ 網絡連通測試:①將監控終端1切換到MSDOS狀態,輸入“ping 202.38.202.63”,屏幕上顯示“reply from 202.38.202.63: byte=32 time

    ⑵網絡測量驗證:信號輸入選用了溫度、濕度兩種傳感器檢測信號(圖4),測量儀器以監控裝置為平臺,通過網絡實現了數據傳輸和顯示,其中左圖為通過監控裝置進行數據傳送后顯示在計算機終端的數據,右圖為現場傳感器的顯示值。

    ⑶嵌入式Web網絡監控驗證:網絡監控設置了4個狀態信號輸入和4個控制信號輸出,在網絡任一臺終端上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監控裝置IP地址/訪問密碼,如圖5所示成功顯示了以XML格式封裝的測控狀態數據。

    從實驗結果看,本監控裝置實現了網絡化測量功能,并能完成嵌入式Web服務器功能,設計思想得到驗證,通過選用更強大的處理器芯片,進一步完善功能軟件,本監控裝置可以在智能家居、生產監控等領域有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Tian, G.Y.; Zhao, Z.X.; Baines, R.W. A Fieldbus-based intelligent sensor[J]. Mechatronics, 2000, 10(8): 835–849.

    [2] 金歡,阮冠春,徐凌宇,趙海. 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Webit體系結構研究與實現[J]. 控制與決策. 2002,17(5):541-545

    [3] LIU Gui-xiong, SHEN Bai-hua1, FENG Yun-qing. Rapid developing technology for networked intelligent sensor[J]. Journal of transducer technology, 2002,9(21):4~7.

    [4] 鄒緊跟,符強,聶佰玲. 基于Ethernet網絡的遠程測控技術[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2002,25(4): 624-627

    [5] 牟英峰,徐殿國,張東來. 基于嵌入式TCP/IP協議棧的信息家電連接Internet單芯片解決方案[J]. 電子技術應用. 2002,(6)

    [6] 李小將,樊天晴,胡正國. 嵌入式系統在信息家電中的應用[J]. 計算機工程. 2002,28(4):192-194

    [7] 陶 波,丁 漢,熊有倫. 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工業控制[J]. 測控技術. 20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成人18视频日本|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992tv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cao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91成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成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