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素質教育在國內已經是鬧的沸沸揚揚,但是與其對抗的是在中國已經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所以素質教育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可想而知:一路坎坷、很不樂觀。究竟什么是素質教育,為什么要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又需要采取怎樣的措施,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一、素質教育的定義

    關于素質教育的含義,教育部《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 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

    1.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

    2.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于不顧。

    3.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并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征。

    三、實施素質教育的意義

    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教育發展的根本。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和迎接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其實,實施素質教育最根本的是克服應試教育傾向的需要。我國小學教育長期為應試教育傾向,為片面追求升學率所困擾,違背了《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原則,影響了國家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實施,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應試教育的傾向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實施素質教育也正是在克服應試教育傾向中逐步明確、逐步提出的基礎教育改革課題。素質教育是我們時代和社會的需要,是我們基礎教育改革的時代主題,也是我們克服應試教育影響的總對策。

    四、小學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素質教育建設并不理想,應試教育的局面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反而有變本加厲之趨勢?,F實中以重復訓練、低效勞動為主要特征的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得素質教育的實施變得非常困難。素質教育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辦學方向上,重視三率,忽視學生終生發展。三率指的是及格率、優秀率、提升率。

    其次,在培養目標上,重視智育,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許多學校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實施存在簡單化、片面化的傾向,實際操作中只重視智育,輕視德育、美育、體育。

    最后,在教學內容上,重視考試學科,忽視非考試學科全面落實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上好規定的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五、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小學素質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已經刻不容緩。

    首先,國家應采取相關措施,大力加強教育改革,制訂切實有效的教育方針,采取措施改善國民的教育觀念,并有效調整對學生的考核和考察制度,要對學校進行大力監管,嚴抓假期補課等影響素質教育實施的不法措施。而且,國家應加大對教育的經費投入,加強基礎教育硬件設施的建設,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其次,教育主管部門要改變把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和教師工作成效的主要手段,制定出科學的教育評價制度。

    再次,學校要進行廣泛的宣傳,通過召開家長會、辦黑板報、廣播等形式,向家長宣傳黨的教育方針,申明學校工作的任務及指導思想,提高全民對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得到家長和社會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第2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1、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3、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第3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1990年國務院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體育課是學生畢業、升學考試科目?!备鶕稐l 例》精神,在認真總結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國家教育體衛藝司于1992年,確定北京等省、市為全國試點單位; 于1993年5月,印發了《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體育試點工作方案》,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這項工作在全國絕大 多數省、市的開展。1995年1月,國家教委體衛藝司傳達了柳斌同志關于考試體育工作的意見后,各地進一步統 一思想,不斷完善考試辦法,加大管理力度,tiyule。com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考試體育取得了很大成效。 1996年,此項工作已在全國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試行。為了更詳盡地了解全國考試體育的現狀,研究對策 ,促進考試體育工作的完善,使黨的教育方針真正得到全面貫徹,我們于1997年初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 教委體衛主管部門發出了調查表,對各地考試體育工作的有關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F將有關調查結果與分析 綜述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調查顯示,1996年,此項工作已在全國2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試行。其中,全面實施的有17個省、 市,占67%。在全面實施和部分地區實施的省、市中,最早的開始于1979年,至1996年平均實施年限為6、7年。 實施考試第一年學生人數每省平均數為11.73萬人,覆蓋面為34.1%;至1996年,參加考試體育的學生人數每省 平均數為40.0萬人,覆蓋面為84.6%;至1996年,累計參加考試體育的學生人數約1870.4萬人,占初中畢業參加 升學考試學生總人數的73.3%。

        調查顯示,凡是能全面實施的地區,都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各級、各部門領導重視、支持,思想比較統 一。(2)具備一定的師資、場地、器材條件,交通較為便利。(3)組織管理工作得力,考務工作規范,各業務部 門相互協作,團結一致。

    第4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實施素質教育,應建立客觀、科學的教育評價標準,端正教育系統內部的輿論導向,才能促進初中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

    正確的教育評價系統,應該以學校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為前提,并且學校必須以實施素質教育的思想為指導,把能否是全體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一代作為衡量初中教育質量優劣的根本標準。素質教育要求學校教育的質量標準,不能眼睛只盯教育,重點應看學校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是否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素質(包括內在素質和外在素質)和教育質量是否全面提高。評價學校質量,不僅要看考試的成績,更要看教學計劃的執行、活動課程的開設、德育面貌以及畢業生追蹤調查狀況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衡量。而學校內部評價學生素質,不僅要看學生成績,還應該看學生思想品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審美情趣、藝術修養等非智力因素。學校在評價教師工作時,不僅看教學效果,還要看教師育人的成果。在運用正確的評價標準考核學校時,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還應該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對重要的人和事進行個案解剖分析,最終結論應產生在考核調查之后。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學校教育才能在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標準引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初中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成功轉軌。

    評價學校的標準要以素質教育的目標為準,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是目標系統和評價系統之間形成對應的關系,確保目標系統的導向與規范作用和檢測調動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根據素質教育的特點,在評價學校的手段上,要注意運用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發揮兩種評價手段在養成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在評價內容上,也要注意德、智、體、美、勞(心理)的全面考核,綜合評定。特別是進行總結性評價,一定要按素質功能綜合性特點做評定。在評價方法上,力求做到多種方法綜合運用,使考試內容具有全面性,評價結果具有準確性。

    總之,素質教育要求學校在考試制度上應淡化升學考試的選拔功能,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

    第5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2、“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建設者。”

    3、“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p>

    4、“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p>

    第6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關鍵詞:體育教學;個性發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4-0209-01

    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發展學生個性,重視人身的自我發展價值,本文僅就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個性問題談點思考。

    1.發展學生個性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質教育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相適應的教育.是真正個性化的教育。市場經濟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廣泛多樣的機會,同時也對人的主動性、創造性、應變性、開放性,以及對競爭觀、效益觀、人才觀、信息觀等項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國市場經濟急待大批具有獨特個性,完整人格多種類型、多層次的生力軍加入,素質教育肩負著這樣的使命。素質教育要求體育教學中必須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積極開展學生的身心潛能,幫助學生實現社會化,成長為社會所需要的各種類型、各層次的高素質的人才,將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社會化統一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學改革首先面對的是沿襲了幾十年傳統的教學模式,牧羊式教學,教師上課隨意性強,學生紀律松散,無統一的上課要求等種種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從統一上課要求,嚴抓教師備課等方面做起,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改變學生的精神風貌,從上課的每一個環節、細節抓起,包括整隊、口號、準確活動,甚至學生拿器材動作等各方面都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和相應的標準,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要求課前寫好詳案,使教師對每一堂課教什么,怎么教都做到心中有數,提高教師自身思想素質,培養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為體育課教改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發展學生的個性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需要

    我們的教育方針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是指:使每個學生的智力和體力都獲得盡可能多方面的充分自由和統一的發展。全面發展既體現了社會和學校對學生的統一要求,也體現了學生整體水平的成果狀態。但是對全面發展絕不是平均發展,平均發展是劃一的、模式化的發展,是扼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這種平均發展最終導致扼殺和阻礙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的個性發展是在“盡可能多方面”發展基礎上又經自由充分發展之后所獲得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充分發展,就是沒有人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是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和核心內容,它像挖掘人的天賦結合起來的。因此,體育教學必須使必須使每個學生能最充分地顯示和發展他們的天賦素質,這是全面觀測教育方針的需要。

    3.掌握學生特長是發展學生個性的前提

    每個學生由于生理素質的差異,以及后天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的不同,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特點,他們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活、意志、心理等方面都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體育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體育達標情況和體能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基礎差的學生,適當要求并加強練習輔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發揮學習潛能。對于基礎好的一些學生,學習得要深一點,做到因人而宜,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個性特長。

    4.尊重學生主體,是發展學生個性的關鍵

    長期以來,體育教師以“唯我獨尊”、“聽我口令”、“統一要求”、劃一的內容,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的驅趕下,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不到徹底的發揮。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教師必須歸還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運動知識的掌握和對運動技能的形成和提高,以及學生自身主動、自覺地完成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這對有的放矢地激發學生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構建和諧氛圍是發展學生個性的基礎

    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種特殊的人際關系中要想得到發揮,就必須努力構建和諧的氛圍。首先,教師應以自己的人格光輝在學生中樹立起形象,使學生“親其師,樂其道”;其次是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應有正確的認識,對其個性特長都要了解,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心。在細心研究前導語的前提下,以微笑步入教學之中,給學生以愉悅的心情,使每個學生都有被信任的感覺,從而構建了一個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使他們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之中,藉以使學生個性特長在和諧的氛圍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從中體驗到體育教學的樂趣,產生滿足感和美感,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心理產生共鳴,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優化。

    6.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發展學生特長的動力

    當前,學生埋在書本里,框在教室中,拴在校園內學習,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校內生活單調乏味,使部分學生產生厭學。加上作業量過大,學習內容過深,課程要求過高,使一些基礎一般或較差的學生,無論如何也難于提高,也使基礎較好的學生科一般化,雖然有些學生“吃不了”,但對于特長學生而言又“吃不飽”.體育教學也同樣存在以上的現象,個性特長被壓抑,精神負擔加重,使學生的內驅力“隕落”,主動性“泯滅”。所以,我們必須在體育教學中吸收以上的教訓,認真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永遠處于成功的愉悅之中,讓成功的喜悅喚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出現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局面,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一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第7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關鍵詞:教師教育;教師素質;關系

    中圖分類號:G65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228-02

    《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但從總體上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因此,“新時期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總體要求是: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緊扣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戰略目標,……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師資保障。”也就是說,要想真正地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首先提高教師自己本身的素質。

    那么,如何以提高教師師德素養和業務水平為核心,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呢?筆者認為:必須圍繞“四師”來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

    一、無私奉獻的師魂

    所謂師魂,就是人民教師的職業理想。人必須有理想,要想實現職業理想就必須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如果只是借助文憑,坐吃山空,就難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所以就必須對自己進行一個再提高、繼續教育的過程,提高自身的素質。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去;不計較個人得失,始終牢記黨的宗旨,體現出對神圣的教師職業理想的執著追求和無限的忠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通過執著的追求和無私的奉獻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春秋時期的大教育家孔子,為了自己的職業理想,不惜周游列國講學,甚至以十條干臘肉做學費,不正體現了一名教師對自己職業理想的追求嗎?正是這種追求,才能使孔子的教育理論為后人所贊譽。

    那么,對于現代的教師不是更應該努力拼搏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嗎?所以,近幾年,我們的教師教育也非常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和培訓,霍懋征、孟二冬等人的恪盡職守、忠誠教育事業、執著追求、樂于奉獻的精神和事跡,在感召著很多人民教師向他們學習。我縣舉行的“師魂頌”演講大賽,效果突出,起到了“學先進,趕模范,展風采,鑄師魂”的作用。

    二、熱愛學生的師德

    所謂師德,就是人民教師的職業道德。高尚的職業道德,是一名人民教師做好工作的前提。沒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就難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基本素質不提高,就更不可能提高教學質量。師德的體現是熱愛學生、熟悉學生,深入童心、巧塑童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每一個學生,對學生的一生負責。曾被稱頌為“學界泰斗,人世楷?!钡慕袊逃蚁壬?,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表現出了崇高的道德風范,對后世教育產生了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現今有些教師卻沒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不具有這種高尚的職業道德,不安心工作,只為自己的個人利益著想。如果教師都這樣做,我們的教育質量能提高嗎?社會能前進嗎?

    因此,我們的師德教育抓的非常緊,單是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職務培訓:2002年教材是《師表風范》,2005年教材是《新時期師德精神的頌歌》,2009年教材是2008年新修訂的《新時期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修養》??梢姡覀兊慕逃ぷ髡弑仨毦哂懈呱械穆殬I道德,只有具有了這種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素質,真正地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三、全面發展的師觀

    所謂師觀,就是人民教師應具有的新的現代化教育觀。只有具有這種教育觀,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貫穿于全部的教育活動中,堅持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質量觀。縱觀我國建國以來的教育工作,60年代以前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學生只會學習,教師只會灌輸,沒有做到全面的發展;60、70年代,搞武斗、搞造反,荒廢了學業,沒有真正的文化知識;80年代,人民抓質量,提高升學率,而又忽視了德育教育,而現在各方面搞得比較好了,又出現了人口素質的問題。現在,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更需要現代化的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因此,素質教育理念、新課標、新課程得以實施。但是,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上,我們不夠徹底,不夠完全,素質教育開展還不夠到位,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搞好新理念、新課程的培訓,使得廣大教師具備全面發展的師觀,明白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和支配者,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做到“和諧施教,全面發展”,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者和領路人,從而,提高我們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

    四、教書育人的師能

    所謂師能,就是人民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教學能力。正如“唐宋家之一”的韓愈所說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簡單的幾個字,把教師的職業能力說的清楚明白,也就說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教給學生知識,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如果教師不具備這種能力,就不是稱職的教師,也不可能教好學生。正如有的教師,只能授業不能傳道,教的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只為一己私利,或者有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有的教師只抓分數,而不能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中,不能使學生全面的發展。也有的教師只會授業,而不能解惑。如果只能授業,業也授不好。例如有的教師只顧一味地教,不了解學生,不幫助學生,導致學生不接近老師,對老師敬而遠之,學生不買賬,最終效果不好。以上幾種情況都出現在師能上,所以更有待于增強自己的師能,來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

    第8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全面發展,歷來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核心內容。在中小學教育實踐中,由于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傾向的影響,現在的學校教育,特別是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在不少地方日益嚴重地偏離了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常常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在這種辦學思想指導下,不考的科目不開,音樂、體育、美術、德育、實踐類課程受到極大削弱,以至于每天讓學生跑步二三十分鐘,一些高中校長都感到這個時間浪費得心痛。

    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學校接受教育,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全面的教育。對于目前的這種教育,人民群眾既滿意,又不滿意。滿意的是,這種教育滿足了或者說迎合了社會各界老百姓對子女升學的需求;不滿意的是,在這種教育中,孩子的發展是片面的,是不適應社會發展對人的教育需求的。

    有不少教育工作者都說:一個家庭就一個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個好學校,上個好大學?從家庭這個角度講,人民群眾的這種需求是無可指責的,是正當的。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人民群眾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個好學校的同時,能夠學到知識,擁有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習慣、健康的體魄、優雅的個性難道這不是事實嗎?我們教育工作者有什么理由不正視老百姓的這種教育需求,有什么理由把全面完整的教育辦成片面的應試教育?沒有,沒有任何理由!讓學校教育回到黨的教育方針,回到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方案,這是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教育質量公平的起點。

    不能不承認,人的資質稟賦是存在著先天差異的。從本質上說,理想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個性差異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先天素質得到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像現在學校采取的班級授課制這種教學組織形式,是適應工業化社會對教育普及的需求,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教育的機會,于17世紀在歐洲出現的。這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最大優越性就在于擴大了規模,但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矛盾和挑戰,就是如何讓教育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一方面,改革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控制班額、減少教師的統一講授時間、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實施小先生制、采取小組教學,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在開設好統一的基礎性課程的基礎上,盡量為學生開設更多的選修課程,給學生留下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加強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指導和幫助,等等。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中小學教育的統一性過強,而差異性不夠?;A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為了打破統一的國家必修課程一統天下的局面,國家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等三級課程管理制度,與過去相比,較大幅度地提高了選修課程、實踐類課程所占課時的比例,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某些地方存在的日益嚴重的應試教育傾向,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這種價值訴求在不少地方并沒有得到全面落實。

    素質教育在遵守國家教育方針、開齊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特別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主張通過學校課程和個別化教育,提供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這種教育不同于當下的應試教育,一切以服務于學生的升學為第一要務,根本不關注學生的個別化教育需求,不能滿足學生潛能發展的需要。從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講,教育越統一,教育的公平度越低;教育越多樣,教育的公平度越高。素質教育是最大限度地提供適應學生潛能的教育,這種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是讓一部分人滿意,讓一部分人不滿意。因為人民這個概念歷來是一個集合概念??墒?,我們現實的教育呢?不能不說當下不少地方的教育彌漫著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思潮,有些地方甚至到了“好學生人見人愛,差學生人見人煩”的地步。這種教育哪里有一點“有教無類”的影子?君不見,為什么在一級一級應試教育的臺階上倒下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有的干脆離開學校從此不愿再坐到書桌旁;有的雖然還坐在教室里,卻已淪落為陪太子讀書一族;有的一天天過得實在了無興趣,不得不通過各種違反學校規定的異常行為去“反抗”這當下的教育。

    第9篇: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范文

    素質教育的核心素質:是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這四方面的辨證統一與協調發展,文化素質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要把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培養創新人才的突破口,不走過場,不搞形式主義,扎實推進,將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到大學精神的建設中。

    (來源:文章屋網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av|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成人|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久久成人a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成人免费草草视频|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