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誠信建設總結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各級作風建設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行業作風建設要求,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認真查找并著力解決衛生系統作風建設和醫療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打造一支作風優良、素質過硬的醫療衛生隊伍,進一步提升全縣衛生系統的辦事效能和服務水平,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內容
(一)全面提高衛生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素養。
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服務理念教育,增強干職工的社會責任感和文明行醫的自覺性,引導干職工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加強干職工的法律法規和廉潔風險教育,切實增強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影響的能力,做到遵紀守法、廉潔行醫。
2.大力弘揚職業精神。恪守宗旨、救死扶傷的精神,把呵護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最高使命;尊重生命、崇尚醫德的精神,將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科學、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提高醫學水平和醫療質量。采取組織職工學習、競賽、演講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把醫療衛生職業精神融入到醫務人員的醫療實踐活動中。
3.營造和諧醫患關系良好環境。引導衛生工作人員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溝通能力與溝通技巧,規范服務用語,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加大對醫改成效及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醫療衛生服務行業的特點和醫學科學規律特殊性的宣傳,增進群眾對衛生行業的認同。
(二)貫徹落實作風建設和衛生行業管理有關規定。
1.貫徹落實作風建設有關規定。特別是:嚴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嚴禁用公款安排旅游、健身和高消費娛樂活動;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嚴禁用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花卉、食品等年貨節禮;嚴禁超標準接待,不得提供香煙和高檔酒水,不得組織旅游和與公務活動無關的參觀,不得以任何名義贈送禮金、有價證券、紀念品和土特產品等;嚴禁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喪事活動中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借機收斂錢財;嚴禁組織和參與賭博活動。嚴格執行《縣十個一律免職和十八個一律問責暫行規定》。
2.嚴格執行衛生行業規定。一是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醫療衛生行業作風建設“九不準”。即: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不準開單提成;不準違規收費;不準違規接受社會捐贈資助;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醫療廣告;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不準違規私自采購使用醫藥產品;不準收受回扣;不準收受患者紅包。二是嚴格遵守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八條基本行為規范。即:以人為本,踐行宗旨;遵紀守法,依法執業;尊重患者,關愛生命;優質服務,醫患和諧;廉潔自律,恪守醫德;嚴謹求實,精益求精;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樂于奉獻,熱心公益。
(三)強化廉潔風險防控。
1.規范權力運行。一是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二是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項集體討論等制度,按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能,杜絕違法行政和的行為發生。三是大力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辦事公開,單位重要決定、重大事項、“三公”經費以及涉及干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要在單位內部公開,服務事項、服務流程和收費等情況要向服務對象公開,主動接受職工群眾和社會的監督。
2.規范財務管理。嚴格實行各項財經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私設“小金庫”行為;加強內部審計,進一步完善單位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按照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要求,突出加強對基建、公衛、醫改、新農合等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督,確保資金管理使用規范;加強價格管理,嚴格執行國家物價政策和物價收費標準;規范財務會審聯簽制度,定期公開財務狀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降低業務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3.規范人事管理。落實《關于加強二級機構領導班子管理的暫行規定》,完善干部選撥方式和干部輪崗交流制度,優化班子成員結構與適時調整分工,落實雙述雙評制度,加強領導班子成員績效考核;落實《關于加強衛生行政管理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通知》,完善后備干部選撥和培養;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公正、公平、公開招聘專技人員;落實《縣規范機關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若干規定》和《關于切實加強系統內部人員調配管理工作的通知》,規范單位人事管理。
4.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國家基本藥物、縣直醫療機構藥品及規定的五大類耗材,必須全部到以省為單位的網上平臺集中采購,嚴禁先配送、后下單,嚴禁網外采購。醫療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要嚴格遵守局里與縣里文件規定,嚴格按照程序進行交易。嚴禁未經批準的場外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嚴格按照網采證明、政府采購申報審批表、公共資源交易項目辦結單辦理報賬手續。
5.規范醫德醫風誠信建設機制。鞏固醫德醫風誠信建設成果,堅持便民利民原則,努力改善就醫環境、優化就診流程;嚴格依法執業,恪守醫療操作規程,杜絕醫療事故,減少醫療差錯;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規范服務收費,做到控制醫療費用,保證醫療質量,提高病人滿意度。
(四)認真開展專項整治,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
1.按要求開展堅決糾正醫療衛生方面損害群眾利益行為專項整治。全面整治醫療服務不規范、醫藥購銷領域不正當交易、虛假違法醫療廣告、套取騙取新農合和醫保基金等行為,大力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和醫療機構促銷行為。
2.加強對醫改政策執行情況和專項資金的監管。重點督促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新農合政策、公衛服務項目與建設項目的落實,嚴肅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加大對新農合、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公衛服務項目等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和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確保資金、項目和人員安全。
3.按要求開展“庸懶散”專項整治。整治內容包括:自由散漫、衣冠不整、遲到早退的問題;上班時間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曠工或者因公(私)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的問題;上班時間炒股、玩電子游戲、打牌、下棋、打麻將、出入休閑娛樂場所等問題以及其他“庸懶散”突出問題。
4.按要求開展違規配備使用管理公務用車、高消費、違規職務消費和公款大吃大喝、公款送禮問題等上級部署的各項專項整治工作。
三、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2014年3月—4月)。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召開行業作風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要求,組織集中學習教育,進行全面部署。
(二)查擺問題(2014年6月底前)。對照活動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查找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書面報局行業作風建設年領導小組辦公室。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要作出公開承諾,并在公開欄進行公示。
(三)解決問題(2014年9月底前)。對照找準的問題和制訂的措施辦法,逐項逐條抓好整改落實,逐個抓好問題解決,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要報縣衛生局備案。同時,各單位整改方案和整改情況要及時進行公開,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四)整章建制(2014年11月底前)。在整改過程中,要注重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行為規范,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同時,建立完善領導責任制度,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和“責任追究”制度。
(五)總結評估(2014年12月底前)。各單位要以各項規定要求是否嚴格貫徹落實、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群眾的滿意度是否有了明顯提高作為標準,認真組織進行自我檢查和回顧性總結,寫出書面總結報告,報縣衛生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衛生系統行業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和協調。
(二)搞好宣傳發動。各單位要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通過動員會、集中學習、宣傳欄、開展“換位思考”大討論等多種形式,營造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濃厚氛圍。利用各種宣傳媒體,把內部宣傳教育與加強對社會的宣傳結合起來,爭取社會各界對建設年活動的支持。
(三)扎實開展工作。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搞好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確保整改到位,確保作風建設要求和行業管理規定落實到位;領導干部要帶頭,廣大干職工人人參與,認真對待,確保行業作風的根本好轉。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20號)為契機,緊緊圍繞“社會管理創新、社會矛盾化解、高效廉明執法”三項要求,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強化整治措施,加大產業扶持;實行市場倒逼,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著力解決目前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建設“平安”營造良好的食品消費環境。
二、整治目標
通過專項整治,實現四大整治目標:一是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生產加工企業持生產許可證率達100%;前店后場的經營單位持食品流通經營許可證率達100%;小餐飲店持餐飲服務許可證率達98%以上;經營攤點規范率達98%以上。二是從事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米、面等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劑采購索證索票率達85%以上;承諾不使用非食用物質和不濫用添加劑率達100%;過期食品和原料處理登記制度執行率達100%;添加劑專人、專冊、專柜“三專”管理制度執行到位率達98%以上。三是監管部門對從事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生產經營的單位或個人的建檔率、添加劑使用的培訓率均達100%。四是全縣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食品添加劑抽檢合格率達98%以上;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質率為0。
三、整治重點
(一)重點對象。從事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a生產經營的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經營點、餐飲服務單位、街頭攤販,以及涉及為上述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提供違法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的單位和個人。
(二)重點內容。
1.規范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資格。生產經營者須按規定取得生產企業許可證、流通經營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街頭攤販按《縣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攤點食品安全管理規范》(附件1)要求管理。對達不到生產經營基本條件,又拒不整改或整治不到位的,堅決予以取締;對達不到準入要求但質量信譽較好,允許其有條件存在的,必須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并報當地鄉(鎮)和監管部門存檔,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要在其生產經營場所明顯位置進行公示。
2.建立和執行食品原料、添加劑基本管理制度,包括進貨驗收制度,索證索票制度,批發銷售記錄制度,添加劑專人、專冊、專柜“三專”管理制度,過期食品和原料處理登記制度,食品安全質量承諾制度,散裝饅頭、油條、煎餅配料公示制度以及生產經營登記備案制度等。
3.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用于生產加工的原輔材料符合基本要求,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使用量和使用范圍有關規定或標準,不使用非食用物質、陳化糧、過期食品等生產加工食品;產品包裝標識規范,不進行虛假標注標識。此次專項整治,要把饅頭中違法違規使用漂白劑、著色劑、膨松劑,油條中過量使用膨松劑,面條、餃子皮等使用硼酸、硼砂增筋,相關食品中超量使用甜味劑等問題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全面整頓規范,消除安全隱患。
4.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的生產經營環境、加工設備、生產流程、存儲運輸等符合衛生及
其它相關要求。
5.全面推廣使用酵母以代替膨松劑生產加工饅頭、煎餅;使用無鋁配方技術代替膨松劑生產加工油條等工藝,提高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的安全保障水平。
四、方法步驟
本次專項整治采取“拉網式”監督檢查與自查自糾相結合、突擊檢查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從今年5月開始至9月底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月份)
1.動員部署。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召開會議,對本轄區、本環節的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的專項整治工作進行一次全面動員部署,抓緊啟動專項整治工作。
2.制定方案。由縣政府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轄區專項整治的具體實施方案,各部門要做到有目標、有組織、有措施,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3.調查摸底。各有關部門要在職責范圍內對從事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生產經營的主體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做到單位數量、質量狀況、人員素質、生產設備、證照情況、產品流向“六清楚”。
(二)集中整治階段(月1日至月31日)
1.全面監督檢查。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明確職責、細化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實,開展“拉網式”監督檢查,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2.突出整治重點。要采取有效監管手段,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饅頭、油條、煎餅等米面制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要做到五不準:不準未取得健康證、限制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人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準在臟、亂、差等不符合基本要求條件的環境中進行生產加工;不準使用非食用原料作添加劑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不準使用陳化糧等劣質原輔料或不合格食用油脂加工生產食品;不準違反索證索票等管理制度擅自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在加強整治的同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食品產業的扶持力度,落實勞動就業培訓等優惠政策,對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的培訓費、體檢費按有關規定給予減免優惠,并通過建立完善攤點規劃設置、流動攤車輛統一配制等管理措施,扶持發展守法誠信的生產經營單位和安全優質的產品品牌。
(三)總結提高階段(月1日至月30日)
專項整治期間,縣食安辦將對各鄉(鎮)、各有關部門的動員部署、宣傳教育、方案措施、整治成效等情況組織督查,督查結果列入全縣食品安全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實行通報。專項整治活動期間,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交流,每月25日前要將本轄區、本部門整治工作情況和整治工作報表(附件2)報送縣食安辦;專項整治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對本次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總結,組織查漏補缺,并形成書面總結報告,于月8日前報縣食安辦,由縣食安辦匯總后上報縣政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任務。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把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作為一項民生工程,作為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部署的重要載體,切實抓緊抓好。要按照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本地、本部門工作實際,制訂具體整治方案,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目標,采取得力措施,扎實開展專項整治。
(二)落實責任,強化措施。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形成“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產經營者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層層分解任務,明確整治責任,強化整治措施,務求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明確部分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通知》(政辦發〔〕63號)及《縣人民政府轉發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部分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意見的通知》(政辦發〔〕22號)等文件精神,縣食安辦具體負責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情況上報等工作;縣質監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各企業,以及生產與銷售相分離的生產加工點的專項整治;縣工商局負責流通環節各農貿市場、批發零售點、超市、商店、沿街專賣門店、前店后場經營點等的專項整治;縣衛生局負責餐飲消費環節各賓館、飯店、小餐飲單位等的專項整治;縣城管執法大隊負責流動攤點的專項整治;公安及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能和分工,積極做好專項整治行動的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