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鎮污水檢測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城市居民小區 生活污水 水質特征分析 桂林市
[中圖分類號] K928.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4-238-1
1前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污水水量也隨之逐漸提高,城市污水水質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與此同時,城市污水處理廠在設計時,只能根據以往的城市污水水量、水質資料進行設計,而對當前及遠期城市污水水質變化情況了解不夠,無法掌握城市污水的增長情況,無法準確確定城市污水治理所需的措施和費用,導致污水處理廠運行不合理,從而大大影響了城市環境規劃和城市市政環境設施與城市經濟建設的同步實施。桂林市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城市污水中大部分是居民生活污水,因此居民生活污水水質的變化會嚴重影響到城市污水水質變化,從而影響到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2污水水質檢測
2.1采樣點的選取
根據桂林市污水處理廠的位置地點和桂林市排水管網的分布情況確定6個居民生活小區:北片(北大青鳥小區和群山花園小區)、東片(奇峰小筑小區和澳洲假日小區)、南片(電廠宿舍和瑞城加州花園)。小區污水管道聯網,終端為一個出口,污水納入城市排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
2.2采樣的頻次和時間
確定小區的污水總排口為取樣點,按照HJ493-2009《水質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中的采樣規定方法進行每季度一次,從8點~21點每小時取樣一次,連續測量9個季度。將數據進行歸納分析,尋求不同地點相同時間點的污水水質指標變化規律和不同季節的水質指標變化規律。
2.3檢測參數
檢測分析項目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3項。檢測分析項目的意義如下: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
氨氮:以游離氨或銨鹽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水中氨氮的來源主要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產物。測得水中氨氮含量有助于評價水體被污染的狀況。
總磷:磷是生物生長的必須元素之一。但水體中的磷含量過高會造成藻類的過度繁殖,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
2.4檢測方法
COD: GB/T11914-1989重鉻酸鹽法;氨氮: HJ535-2009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總磷: GB/T11893-1989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2.5評價標準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B等級標準值
COD≤500mg/L;氨氮≤45mg/L;總磷≤8mg/L
3檢測結果及分析
3.1不同地點相同時間點的污水水質指標變化規律
由圖1分析可知:COD整體數值符合COD≤500 mg/L排放標準。變化規律較明顯。COD較大值出現在早上8:00~10:00、中午13:00和晚上19:00~21:00,較小值出現在下午16:00,這一現象與居民的生活習慣相吻合。
由圖2分析可知:氨氮值整體數值偏高,超出氨氮≤45 mg/L排放標準。變化規律較明顯。氨氮較大值出現在早上8:00~10:00,時間段11:00~21:00的氨氮值較穩定。
由圖3分析可知:總磷值整體數值符合總磷≤8 mg/L排放標準。變化規律較明顯。總磷較大值出現在早上8:00~10:00,時間段12:00~21:00的總磷值較穩定。
3.2不同季節的水質指標變化規律
由圖4~圖6分析可知:
(1)COD:數值較穩定,平均值在304~425mg/L之間,符合COD≤500 mg/L排放標準,呈逐年少量下降趨勢。
(2)氨氮:平均值在40.5~55.9 mg/L之間,整體數值偏高,接近甚至超出氨氮≤45 mg/L排放標準。每年二、三季度較低,一、四季度較高。變化趨勢較平穩。
(3)總磷:平均值在4.18~7.26 mg/L之間,符合總磷≤8 mg/L排放標準。每年二、三季度較低,一、四季度較高。呈逐年上升趨勢。
4結論
(1)在本次監測的時間段(8:00~21:00),COD、氨氮和總磷的較大值多出現在早上8:00~10:00,COD較小值多出現在下午16:00,時間段12:00~21:00的氨氮和總磷值相對較穩定。
(2)居民小區生活污水中COD濃度全年都較穩定,氨氮濃度和總磷濃度在每年一、四季度較高,二、三季度較低。
(3)本次監測的居民小區生活污水COD均值374mg/L,總磷均值4.98mg/L,符合排放標準;氨氮均值51.0 mg/L,超出排放標準。由于生活污水中氨氮值偏高,有可能會影響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指標偏高。
(4)在本次監測的年度內,COD呈逐年少量下降趨勢,總磷呈逐年上升趨勢,氨氮的變化趨勢較平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 [S] 2010.
關鍵詞: 排水管道;管道檢測技術;閉路電視系統檢測技術
1 前言
排水管道是現代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市政基礎設施,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澇的重要工程。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各城市的排水管道普遍存在著排水體系不完善、管道服務周期長的問題以及管網建設與運行管理脫節的現象;由于地下管網隱蔽性強的特點,城市排水管網中運行管理中因管道存在各種缺陷而影響管網正常運行的現象亦較為普遍,城市排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隱患,除歷史原因和一些客觀因素產生的影響外,管道的運行狀況不明和對新竣工管道質量控制手段的欠缺,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管道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有助于解決上述問題。
2 目前國內的管道檢測技術
排水管道檢測主要分為傳統檢測方法、現代檢測技術兩類;而現代檢測技術則根據檢測技術的工作原理和采用的檢測設備,又分為管道外檢測技術及管道內檢測技術。
2.1 傳統檢測方法:主要有觀察法、量泥斗檢測法、反光鏡法、潛水檢查法;傳統檢測技術費用高,且受方法及技術手段的制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管道現狀評估以及市政管網深化管理的要求。
2.2 現代檢測技術:管道外檢測技術有紅外溫度記錄儀法、透地雷達法、撞擊回聲法、表面波光譜分析法等;管道內窺檢測技術是采用閉路電視、聲納等設備和技術在管道內進行檢測方法。
2.2.1 管道外檢測技術
1 紅外溫度記錄儀法是使用紅外溫度記錄儀測量排水管道滲漏點與周邊土壤的溫度差,測定溫度的變化并產生自動溫度圖像,這種方法可定性地探測管道的滲漏情況,不能查明孔隙尺寸。
2 探地雷達法是根據電磁波在地下傳播過程中遇到不同的物體界面發生反射,以地下不同介質的介電常數差異為基礎的物探方法。通過對反射波波形分析和數據處理,可檢測管道的位置、埋深等信息。這種方法可用于測量混凝土管的層理、飽和水滲出的范圍及管道基礎,但其輸出圖像較為復雜,需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進行準確的判斷。
3 撞擊回聲法以重物或重錘撞擊管壁后產生的應力波為媒介,通過對其反射波的分析,確定管道的結構和外部土壤的相關信息,這種方法通常用于檢測大口徑的排空的混凝土管道和磚砌管道。表面波光譜分析法使用輔助傳感器和光譜分析儀檢測管壁和土壤情況。
管道外檢測技術都是通過儀器對排水管道缺陷的檢測,對管道無損害,且避免了人工下井檢查的危險,但檢測內容單一、受環境影響大、不直觀、數據分析需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準確判斷。
2.2.2 管道內窺檢測技術是采用閉路電視、聲納等設備和技術在管道內進行探測的檢測方法。
1 閉路電視檢測系統(CCTV)
閉路電視系統(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是使用專用閉路電視系統采集圖像,通過有線傳輸方式,進行影像顯示和記錄的系統。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主控制器、電纜盤、攝像爬行器(帶攝像頭和照明燈的自行式爬行器)。電纜盤將主控制器與管道內的攝像爬行器連接起來,作業人員通過主控器控制爬行器在管道內的前進速度、方向以及攝像頭的攝像方向、鏡頭焦距、燈光亮度等,將管道內部影像通過電纜傳輸到主控制器顯示屏上,作業人員可直觀地監測管道內部狀況,同時將原始影像數據記錄并存儲下來,以便做進一步的評估分析;適用管徑Φ200~Φ2000mm。
閉路電視系統的主要優點:操作較為簡便,可實時、連續記錄圖像,判斷準確直觀,且避免作業人員進入管道;不足之處在于無法對管道的水下部分狀況進行檢測,因此在檢測前需采取措施臨時將管道中的水位降低,對細微的裂隙檢查時需要預清洗管道內壁。
2 管道聲納檢測技術(Sonar)
聲納(Sonar ―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系統采用聲波反射技術通過接收水下物體的反射回波發現目標,利用發射脈沖和回波到達的時間差測算目標的距離,在計算機及專用軟件系統的支持下對接收的反射聲波信號進行自動處理,以測定檢測目標的各種參量;聲納檢測是利用管道聲納檢測設備對管道內壁進行掃描,通過對管壁及管道內的水中物體探測和定位達到進行管道運行狀況檢測的目的。聲納系統可辨認并定位管道內部的沉積物、凝結物,同時對變形、破裂等缺陷進行判斷,從而檢測和鑒定管道的破損、淤積情況的一種檢測方法;適用于因水充滿度較高不宜進行CCTV檢測的污水管道。這種方法無需排干排水管道即可對管道內部結構成像,可在管道不截流、不停水的運行狀況下進行不斷流檢測,是排水管道內窺檢測的一項有效補充手段。
但聲納系統僅能檢測液面以下的管道狀況,且不能檢測管道一般的結構性問題,因此不適用于排水管道的竣工驗收。
聲納檢測可與閉路電視檢測系統配合使用,即:聲納系統檢測管道水面以下的部分,閉路電視系統檢測管道水面以上的部分,從而實現不斷流狀態下對管道進行全面的檢查,可以滿足高流量大管徑的管道不斷流狀態的檢測要求。
3 潛望鏡檢測技術
管道潛望鏡配備有強力光源,利用調節手柄長度將高放大倍數的攝像頭放入窨井或管道中, 通過主控器調節攝像頭和照明強度,獲取清晰的影像資料,從而實現檢測。操作人員可以從主控器的顯示屏實時監測管道內部情況,判斷管道內的缺陷狀況。在管內條件理想的條件下,潛望鏡的檢測縱深可達80m,適用于管徑為150~2000mm的管道。潛望鏡檢測技術的優點在于設備便攜、操作簡便、圖像直觀,檢測效率高,但同CCTV檢測一樣,對管道內水面以下的狀況無法檢測,且對缺陷的位置只能進行概略定位,可以作為竣工驗收階段排水管道檢測的補充手段。
目前,上述幾種管道內檢測技術在國內一些大中城市排水管道檢測、市政管道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 CCTV檢測系統在排水管道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應用
自2006年以來,廣東省某市陸續建成截污主干管道800余公里,主要采用大開挖、鋼板樁支護開挖、頂管、定向鉆、沉管、橋管等施工工藝。為確保工程質量,保障污水排放的安全和排水管道的正常運行,該市政府主管部門引入CCTV檢測技術,對質量監督部門抽檢以外的管段進行全面檢測,檢測成果作為缺陷修復及工程竣工驗收的依據。
3.1 工作流程
閉路電視檢測系統(CCTV) 管道檢測工作基本流程:①收集施工圖紙等相關資料;②操作人員現場勘察;③編制檢測實施方案;④采用管道封堵、高壓沖洗、吸污排水等手段,降低管道內水位,清洗管壁;⑤實施CCTV檢測;⑥出具檢測報告;⑦施工單位修復缺陷;⑧CCTV復檢。
3.2 CCTV檢測內容
3.2.1管道CCTV檢測執行標準:《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公共排水管道電視、聲納和激光檢測評估技術規程(試行)》。
3.2.2建設單位對CCTV檢測的要求:①對管道進行全面錄像、拍照;②檢測管道變形、破裂、滲漏、腐蝕、錯位、脫節、膠圈脫落、支管暗接、異物侵入等結構性缺陷以及沉積、結垢、障礙物、樹根、積水、封堵、浮渣等功能性缺陷;③查找因排水系統或基建施工而找不到的檢修井或去向不明管段;④管路淤積、排水不暢等原因的調查;⑤查找污水處理廠通過排水系統接受過多的不明滲入水或承水量不足的原因。
3.3 CCTV檢測實施
CCTV現場檢測由建設單位、檢測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參加,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對檢測實施全過程監督,施工單位配合。對有疑問的部位要求檢測單位重點確認,允許施工單位解釋,最終判斷由檢測人員確定。檢測過程中發現的缺陷,由檢測單位當天向施工單位反饋。CCTV檢測發現的缺陷主要有變形、破裂、滲漏、積水、封堵等,有少量支管暗接、積水等情況,為管道的修復及工程竣工驗收提供了直接依據。
3.4 管道CCTV檢測技術的不足
3.4.1 適用管徑。一般來說,CCTV檢測技術適用管徑為Φ200~Φ2000mm。受爬行器自身規格的影響,一般小于Φ300mm的管段采用CCTV檢測極為困難;而大于Φ1800mm的管段,由于攝像照明光線彌散,CCTV檢測的影像資料已不太清晰,對操作人員的判斷有直接影響。在實際操作中,對小于Φ300mm的管段采用潛望鏡檢測,對大于Φ1800mm的管段則采用人工攝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4.2 管道降水和清洗。采用CCTV檢測系統進行管道檢測時,事先必須對管道進行降水和清洗,管內水位不大于管徑的20%,管道內壁無泥土覆蓋,以確保檢測工作的正常進行。具體實施時,采用管道封堵、高壓沖洗、吸污排水等手段降低管道內水位、清洗管壁,工作量大,費用高。小于Φ800mm的管道人工清理較為困難,一般采用高壓沖洗方式,由于管道底部沙石沖洗不干凈形成阻礙,導致攝像爬行器無法行走。滿水的倒虹管降水困難,較難檢測;口徑稍大、積水較深的管道,攝像爬行器行走過程中鏡頭易沾有水沫、泥漿等影響圖像質量。
3.4.3 管道內的作業環境。CCTV檢測對管道內的作業環境要求沒有霧氣,否則將影響成像質量。南方地區冬天的地下管道內外溫差較大,打開井蓋后管道內易產生霧氣,攝像爬行器放置到管內后鏡頭易冷凝結霧,從而影響CCTV檢測效果。 3.4.4 較大口徑管道的缺陷判斷,特別是一級、二級變形,易出現誤判,需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準確判斷。
4.CCTV檢測標準與排水管道竣工驗收規范之間的差異
排水管道的內窺檢測作為一項較新的應用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時間相對較短且不普遍,因此我國目前尚未出臺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在國內目前只有開展排水管道檢測工作較早的上海市頒布了上海市地方標準―《排水管道電視和聲納檢測評估技術規程》,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則在2006年頒發實施《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公共排水管道電視、聲納和激光檢測評估技術規程(試行)》(以下統稱《檢測規程》),兩個規程中的缺陷定義和等級評定大體相同;上述規程的頒布和應用,為指引和規范排水管道的內窺檢測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檢測規程》更側重于運行管道的狀況評估,在工程實際應用中,《檢測規程》的有關缺陷等級評定的部分內容與《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簡稱《給排水管道驗收規范》)的相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個別缺陷定義不夠嚴密;以《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公共排水管道電視、聲納和激光檢測評估技術規程(試行)》(簡稱《廣州規程》)為例:
1、變形。《給排水管道驗收規范》4.5.12條,“管道變形率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鋼管或球墨鑄鐵管道變形率應不超過2%,化學建材管道變形率應不超過3%”。《廣州規程》的規定,1級變形為變形小于管道直徑的5%。二者之間有明顯差別。
2、滲漏。《給排水管道驗收規范》要求開槽施工、頂管、沉管及定向鉆施工的管道無明顯滲水現象。附錄F.0.3,“濕漬:混凝土管道內壁,呈現明顯色澤變化的潮濕斑;在通風條件下潮濕斑可消失,即蒸發量大于滲入量的狀態。滲水:水從混凝土管道內壁滲出,在內壁可觀察到明顯的流掛柱水膜范圍;通風條件下水膜也不會消失,即滲入量大于蒸發量的狀態”;其中,濕漬現象是允許的。《廣州規程》的規定,1級滲漏為:“在管壁上有明顯的水印,但未見水流出。”而已通水或積水時間稍長的管道,檢測時對濕漬和滲水二種情況較難進行區分,對于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缺陷修補沒有明確的指導意義。
3、積水。除倒虹管、曲線頂管等設計原因或工藝因素外,在重力流排水管道內局部出現無法排出的積水的情況均為不正常的現象。其成因有二;一是由于管道內沉積、結垢、障礙物等功能性缺陷引發,這種積水可在通過管道養護、疏浚等手段得以改善或消除。另一種為結構性缺陷引起:如管道存在錯位、沉降等施工質量的問題出現積水,此類型的積水必須采用工程性改造排除;《給排水管道驗收規范》對各種施工工藝的管道內底高程控制較嚴格,并且要求“開槽施工的無壓管道嚴禁倒坡,頂管的無壓管道的管底坡度無明顯反坡現象”。《廣州規程》的規定,1級積水為水深/管徑≤20%;且列入功能性缺陷,積水缺陷的判定欠嚴謹。積水的判定應在排除設計、工藝因素后,綜合檢測的實際情況,根據積水的成因區別對待,屬施工質量的問題,應列入結構性缺陷,因功能性缺陷引發的則列入功能性缺陷。另外,《廣州規程》中的標準過于寬松,對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缺陷修補沒有指導意義。
4、腐蝕、錯位、脫節、膠圈脫落、支管暗接、異物侵入等結構性缺陷以及沉積、結垢、障礙物、樹根、浮渣等功能性缺陷適用于已通水管道的檢測,對于竣工驗收階段來說,這些項目的標準過于寬松,對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缺陷修補沒有指導意義。
5 結語
綜上所述,CCTV檢測技術在自動操作、數據處理、信號識別、評估技術方面較為先進,能安全、高效、高質量地完成檢測任務,可以實時、直觀、清晰檢測出排水管道的內部缺陷,有效的彌補了常規驗收手段的不足;大量的工程的實際應用表明:采用內窺檢測技術對新建污水管網進行最終驗收,可以有效地杜絕工程質量隱患,為管道的缺陷修復及工程竣工驗收提供重要依據,但因管道檢測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情況較為復雜,檢測設備的性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進,有關檢測標準還需結合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進一步修訂、完善,并盡快出臺相關的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使CCTV檢測在城鎮排水工程竣工驗收中的應用更加普及和規范。
關鍵詞: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地下水質量評價;地下水污染評價
中圖分類號:X5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1683(2015)05088807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pollution
in the plain area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jiang
ZHAO Jiangtao1,ZHOU Jinlong1,2,3,GAO Yexin2,LI Qiao1
(1.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2.Institute of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61,China;3.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Groundwat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ter sources of domestic water,industry water,and irrigation water in the plain area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jiang.Based on the pH,TDS,total hardness,ammonia,NO2-,NO3-,permanganate index,F-,Cl-,and SO42- values of 77 groundwater samples in 2011,the single factor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calculate the proportions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in different groundwater quality levels.Groundwater pollution was assessed based on 18 groundwater samples of the same observation well in 2003 and 2011 using the chemical component concentration comparison method,an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cause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undwater with quality level of Ⅳ and Ⅴ in the unconfined and confined aquifers accounts for 40.0% and 47.6% in 2011,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unconfined aquifer improves while the water quality of confined aquifer deteriorates.
Key words:the plain area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jiang;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groundwater pollution assessment
地下水已經成為新疆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1],但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污染引起的一系列環境問題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23]。本文擬利用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地下水化學測定數據,對各取樣點的地下水水質進行評價,并對地下水水質污染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天山北坡平原區地下水水質現狀。
1 研究區概況
新疆天山北坡總面積141 471 km2,其中山區面積50 902 km2,平原與沙漠面積為90 569 km2[4]。本文的研究范圍是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地理坐標約為83°50′-89°10′和北緯43°15′-46°25′之間,研究區面積為84 153 km2。研究區具有西北內陸干旱盆地山前帶水文地質條件的一般規律,地表水是地下水最主要補給源,在自然條件下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徑是蒸發、人工開采、側向徑流和泉水溢出[5]。研究區在行政區劃上包括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昌吉州”)(昌吉市、阜康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石河子市、克拉瑪依市、塔城地區(沙灣縣和烏蘇市)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以下簡稱“伊犁州直屬”)(奎屯市)。
2 地下水取樣方法及檢測方法
2.1 地下水取樣方法
根據研究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土地利用狀況和污染源分布狀況,選擇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的水井作為采樣點(圖1),在2011年共采集地下水水樣77個(潛水區35個,承壓水區42個),其中18個水樣與2003年所取水樣為同一監測井。采樣密度約為1個/1000 km2,基本滿足1 ∶ 100萬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的精度要求。為保證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統一性,樣品的野外采集和室內測試嚴格執行《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規范》(DD 2008-01)。
2.2 地下水樣檢測方法
對于所取水樣,測定了其pH值、總溶解固體(TDS)、總硬度、氨氮、NO2-、NO3-、高錳酸鹽指數、F-、Cl-、SO42-[8]。各評價指標的檢測依據為《生活飲用水標準檢測方法》(GB/T 5750.1-5750.13-2006)和《飲用天然礦泉水檢測方法》(GB/T 8538-2008)。水樣檢測單位為新疆地礦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圖1 天山北坡平原區地下水采樣點及地下水質量分布
Fig.1 Distributions map of groundwater sampling sites
and groundwaterquality in the plain area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3 地下水質量和污染評價方法
3.1 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
]地下水質量評價以《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 14848-93)為標準,依據水利部《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細則》的統一要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10個水質指標作為評價的指標,即:pH值、總溶解固體(TDS)、總硬度、氨氮、NO2-、NO3-、高錳酸鹽指數、F-、Cl-、SO42-,10項參評指標質量級別限值見表1。地下水質量的單項指標評價是按照指標值所在的指標限值區間確定地下水質量的級別,不同的地下水質量類別指標的限值相同時,從優不從劣,地下水質量綜合評價按照單項指標評價結果的最高級別確定。
表1 地下水質量評價指標及限值
Tab.1 Evaluation index and its limited value for 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3.2 地下水污染評價方法
采用同一監測井2003年和2011年化學組分濃度對比法進行地下水污染評價,評價指標與地下水質量評價指標一致。
4 地下水質量評價
通過2011年各評價指標監測值(見表2)與《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 14848-93)中對應的各級標準值進行比較,最終得出各地(州、市)各評價指標在不同水質級別中所占的比例。各地各評價指標在不同水質級別中所占比例見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各地(州、市)評價指標Ⅳ類和Ⅴ類水質所占比例之和最高的分別是:烏魯木齊市為硫酸鹽(251%);昌吉州為TDS(223%);石河子市為pH值(250%)、氨氮(250%)、氟化物(250%);克拉瑪依市為
表2 2011年各地(州、市)各評價指標監測值
Tab.2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of different areas in 2011
mg/L
pH(200%)、總硬度(200%)、高錳酸鹽指數(200%)、氟化物(200% )、硫酸鹽(200%);塔城地區(沙灣縣、烏蘇市)為總硬度(445%);伊犁州直屬(奎屯市)為硫酸鹽(578%)。
通過對各地(州、市)潛水與承壓水評價指標Ⅳ類、Ⅴ類水質所占比例進行求和(表4),發現潛水和承壓水Ⅳ類、Ⅴ類類水質所占比例之和分別為400%和476%,烏魯木齊市潛水和承壓水Ⅳ類、Ⅴ類類水質所占比例之和分別為455%和400%;昌吉州(昌吉市、阜康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承壓水質量劣于潛水,潛水與承壓水Ⅳ類、Ⅴ類類水質所占比例分別為143%和428%;石河子市3眼潛水監測井水質均為Ⅳ類,承壓水Ⅳ類、Ⅴ類類水質所占比例之和為600%;克拉瑪依市和塔城地區(沙灣縣、烏蘇市)采樣點均屬承壓水,Ⅳ類、Ⅴ類類水質所占比例分別為600%和429%;伊犁州直屬(奎屯市)7監測井均為潛水,Ⅳ類、Ⅴ類類水質所占比例為57.1%。
5 地下水污染評價
5.1 地下水污染狀況
采用2003年與2011年同一監測井地下水水質監測值和2011年、2003年各監測值的比值(以下簡稱“比值”)分析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各地(州、市)地下水水質污染現狀,若比值≥10且比值越大,說明2011年各監測值與2003年相比較增長的幅度越大,水質污染越嚴重。由表5可見,2003年-2011年間,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各地(州、市)地下水pH值的比值范圍為085-104,潛水與承壓水變化均較小,其它指標則差異明顯,具體如下。
潛水中,TDS的比值范圍為057~166,比值≤100的地下水位于呼圖壁縣園戶村鄉下三工村(095)、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城鄉供水站(069)和呼圖壁縣五工臺鄉亂山子村(057),其余的比值≥100,最大值位于瑪納斯電廠場區西部(166);總硬度(以CaCO3計)的比值范圍為069~204,其中比值≤100位于呼圖壁縣五工臺鄉二隊(096)、呼圖壁縣五工臺鄉亂山子村(085)、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城鄉供水站(069)和呼圖壁縣園戶村鄉下三工村(069),最大值位于瑪納斯電廠場區西部(204);氨氮的比值范圍為300~900,有明顯增長,最小值位于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城鄉供水站(300),最大值位于烏魯木齊市南郊客運站老啤酒廠內(900);高錳酸鹽指數的比值范圍為005~167,除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城鄉供水站(167)和烏魯木齊市南郊客運站老啤酒廠內(164)外,整體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F-比值范圍015~065,各監測井均有明顯的下降;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城鄉供水站SO42-和Cl-比值均
承壓水中,TDS的比值范圍為050~210,比值≤100位于奎屯市安集海石河子市巴管處水塔井(050),其余的比值≥100,最大值位于烏魯木齊市八一鋼鐵廠水源地(210);總硬度(以CaCO3計)的比值范圍為055~232,比值≤100位于奎屯市安集海石河子市巴管處水塔井(055),其余的比值≥100,最大值位于烏魯木齊市八一鋼鐵廠水源地(232);氨氮的比值范圍為100~750,均有明顯增長,最小值位于烏魯木齊市七水廠2號井(100),最大值位于烏魯木齊市三坪農大教學實習場藏獒園內(750);高錳酸鹽指數的比值范圍為047~393,除烏魯木齊市達板城自來水廠3號井(047)外,整體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最大值位于烏魯木齊市八一鋼鐵廠水源地(393);136團團部水井SO42-和Cl-比值均≥100,分別為 112和131。
表3 2011年各地(州、市)各評價指標在不同水質級別中所占比例
Tab.3 The proportion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in different water quality levelof different areas in 2011
(%)
表4 2011年天山北坡平原區潛水、承壓水在不同水質級別所占比例分布
Tab.4 The propor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level in unconfined and confined aquifers in the
plain area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in 2011
(%)
綜上所述,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2003年-2011年間同一監測井地下水水質從整體上看,污染程度有所加劇。從潛水和承壓水水質變化趨勢來看,潛水與承壓水均出現了較大范圍的變化,潛水比值整體增長幅度要小于承壓水,說明潛水劣變程度小于承壓水。
對比分析表5中2003年和2011年同一井位的地下水水質監測資料發現,在9眼潛水監測井中,水質類別變好的有6眼(占潛水監測井的667%),水質類別不變的有1眼(占潛水監測井的111%)、水質類別變差的有2眼(占潛水監測井的222%);在9眼承壓水監測井中,水質類別變好的有3眼(占承壓水監測井的333%)、水質類別不變的有2眼(占承壓水監測井的222%)、水質類別變差的有4眼(占承壓水監測井的445%)。因此,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潛水水質類別基本呈現變好的趨勢,而承壓水水質類別呈現變差趨勢。
5.2 地下水污染原因初步分析
通過2011年、2003年各監測值的比值分析可以看出,2003年-2011年間地下水各監測值總體呈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克拉瑪依市與塔城地區增長尤為突出。克拉瑪依市是我國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油氣工業占整個城市產業的近80%[7],城鎮及工業區人類生活和生產所造成的污水、工業“三廢”,沒有經過適當的處理或直接排放,會直接或間接導致地下水中各離子濃度增加,造成地下水污染。而塔城地區素有新疆的“糧倉、油庫、肉庫”之稱,農牧業較為發達,對農藥化肥的需要量很大。農業用地中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會造成地下水污染。
表5中潛水監測井基本為農村生活用水井,水井周圍環境狀況相對較好,加上易接受降水與地表水的補給,水質劣變不明顯;承壓水監測井一般位于地下水集中開采區域,水質劣變的監測井均位于地下水超采區,地下水超采易導致水質較差的淺層地下水越流補給開采的承壓含水層,可能會造成承壓水水質劣變。通過對2003年與2011年同一監測井地下水質量類別變化分析,承壓水水質類別劣變程度高于潛水水質類別的劣變程度。
6 結論和建議
6.1 結論
(1)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2011年潛水和承壓水ⅣⅤ類水質所占比例之和分別400%和476%。
(2)從潛水和承壓水水質分析變化趨勢來看,潛水與承壓水均出現了較大范圍的變化,潛水比值整體增長幅度要小于承壓水,說明潛水劣變程度相比承壓水較小
(3)對比分析2003年和2011年同一井位的地下水水質監測資料發現,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地下水潛水水質類別呈現變好的趨勢,而承壓水水質類別呈現變差趨勢。
6.2 建議
(1)嚴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區地下水開采量。目前新疆天山北坡平原區地下水超采現象比較嚴重,必須嚴禁地下水的非法開采,嚴格控制水源地的開采,嚴格執行打井、取水審批制度。
(2)城鎮化影響地下水水質來自生活污水、污泥及生活垃圾三個方面,提高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率,加強排污系統的管網建設,避免管網泄漏;工業廢水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各項指標滿足國家污水排放標準,批準后方可排放[8]。
(3)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研究區主要是氨氮和亞硝酸鹽氮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施用化肥和有機肥[9],應提倡合理、科學、經濟地施用化肥農藥,控制化肥農藥的施用量[10]。在地下水高脆弱性區[11]可種植需肥量低、環境效益突出的農作物,調整種植業結構和優化布局;在地下水高脆弱性區禁止使用污水灌溉,防止污水灌溉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4)建立地下水防護體系,完善地下水污染監測體系[12],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科學研究和工程示范,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礎能力,有效保護地下水資源與環境。
表5 2003與2011年同一監測井地下水水質變化趨勢分析
Tab.5 Variation trend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same well between 2003 and 2011
mg/L
〖BHDFG3,WK6,WK6,WK3,WK4,WK4*2,WK5,WK6,WK4*2,WK3,WK2*2,WK3,WK3,WKW]監測井位置監測井周邊
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
類型年限pH值
/(mg?L1)TDS總硬度
(以CaCO3計)氨氮
(NH3N)高錳酸
鹽指數F-SO42-Cl-質量
類別
續表5
〖BHDFG3,WK6,WK6,WK3,WK4,WK4*2,WK5,WK6,WK4*2,WK3,WK2*2,WK3,WK3,WKW]監測井位置監測井周邊
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
類型年限pH值
/(mg?L1)TDS總硬度
(以CaCO3計)氨氮
(NH3N)高錳酸
鹽指數F-SO42-Cl-質量
類別
注:“”表示下降趨勢,“”表示上升趨勢,“”表示不變,“―”表示資料缺失;“2011/2003”表示同一監測井2011年監測值與2003年監測值的比值。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Jinlong Zhou,Xinguang Dong,Guomin Li.et al.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Xinjiang Plain Area[J].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2010,4(2):183186.
[2] 周仰效,李文鵬.地下水水質監測與評價[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8,1(1):19.(ZHOU Yangxiao,LI Wenpeng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J]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2008,1(1):19.(in Chinese))
[3] 劉斌,陳旭光,陳強,等.準噶爾盆地天山北麓水文地質條件變化特征[J].新疆地質,2010,29(1):9094.(LIU Bin,CHEN Xuguang,CHEN Qiang.et al.The changing charcteristic of hydrogeologic condition in the southern areas of junggar basin(the northern piedmont areas of the Tianshan Mountians)[J].Xinjiang Geology,2010,29(1):9094.(in Chinese))
[4] 肖軍.新疆天山北麓水資源保證程度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1994,8(2):4756.(XIAO Jun.Water resources of the region to the north side of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4,8(2):4756.(in Chinese))
[5] 段磊,王文科,曹玉清,等.天山北麓中段地下水水化學特征及其形成作用[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21(9):2933.(DUAN Lei,WANG Wenke,CAO Yuqing.et al.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cs of groundwater in the Middle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7,21(9):2933.(in Chinese))
[6] 賈瑞亮,李巧,周金龍.塔里木盆地平原區地下水質量現狀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12,35(4):329333.(JIA Ruiliang,LI Qiao,ZHOU Jinlong.Analysis on groundwater quality of Tarin Basin in Xinjiang[J].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2012,35(4):329333.(in Chinese))
[7] 劉維,成福田,余曉鐘,等.油氣資源型城市“非油”高新技術發展之路―以新疆克拉瑪依市為例[J].天然氣技術與經濟,2013,7(6):6769.(LIU Wei,CHENG Futian,YU Xiaozhong.et al.How the oil & gas resource oriented city takes a road of nonoil hightech development Case study on Karamay City of Xinjiang[J].Natural G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13,7(6):6769.(in Chinese))
[8] 楊廣焱,李巧,周金龍.新疆吐魯番地區地下水質量與污染評價[J].節水灌溉,2014(2):2932.(YANG Guangyan,LI Qiao,ZHOU Jinlong.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pollution in Turpan Region of Xinjiang[J].Water Saving Irrigation,2014(2):2932.(in Chinese))
[9] 左銳,蓋鵬,滕彥國,等.渾河沖洪積扇土壤硝酸鹽污染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3,11(4):4650.(ZUO Rui,GAI Peng,TENG Yanguo.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of nitrate pollution in soil in the alluvialpluvial fan of Hun River[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3,11(4):4650.(in Chinese))
[10] 白春艷,賈瑞亮,李巧,等.塔里木盆地平原區20032011年地下水水質變化特征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12,35(6):504509.(BAI Chunyan,JIA Ruiliang,LI Qiao.et al.Analysis o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arin Basin Plain in 2003 and 2011[J].Journal of 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2012,35(6):504509.(in Chinese))
關鍵詞:沖孔樁 基礎 施工
一、建筑結構與施工技術
1 雪深基坑圍護結構的動態施工監控與環境保護:應用于地下鐵道車站、高層房屋建筑基坑等需要圍護工程的領域,對施工現場周圍的舊有建筑的沉降變形計算控制有一定作用。
2 雪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快速接頭技術:適用于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基礎等工程中承壓、抗彎、抗剪、抗拔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連接。
3 雪樁承載力自平衡測試技術:該檢測方法適用于各種樁型,尤其水上樁、坡地樁、狹窄場地試樁等。
4 雪密肋壁板輕框結構體系:適用于多層或8層以下住宅及辦公用房。
5 雪不銹鋼復合管在網架等結構的應用:用于鋼結構網架和城市防護、防撞的護欄、廣告牌架、旗桿、行車架、醫療器械等。
6 雪承重、輕質和裝飾混凝土砌塊應用技術:適用于各種地區,尤其是保溫及隔熱要求的地域;多層住宅的承重墻;高層住宅的圍護墻。
7 雪煤矸石燒結多孔磚綜合應用技術:適用于產煤地區和煤矸石較多的地區,適用多層建筑及一般工業建筑;在實際工程中可作為承重、圍護結構。
8 雪砂漿增效劑應用技術:適用于工業、建筑用空心磚、加氣塊和各種節能、防滲等結構的砌筑。
9 雪混凝土工程裂縫灌漿材料的機具施工綜合技術:適用于裂縫寬度為0.05~3mm的建筑物、土木類構筑物、混凝土路面、隧道、水池等。
10 雪水泥改性劑 穴NPS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雪應用技術:可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防滲及修補處理。
11 雪WDZ型建筑結構膠粘劑應用技術:適用于粘貼鋼板、碳纖維、直筋、修補、灌注裂縫,還具有酸堿鹽防腐性,粘結強度高,價格低廉,使用方便。
12 雪水性無機富鋅涂料應用技術:適用于網架、橋梁、公共建筑、廠房、機場等大型鋼結構,以及輸氣管道等鋼鐵結構表面的防腐保護。
13 雪硅酸鋅鋼結構底漆配套應用技術:硅酸鋅底漆是由烷基硅酸酯類、鋅粉、顏料、填料和添加劑等組成的雙組分防銹漆,適用于各種鋼結構防銹漆用。
14 雪內外墻乳膠漆應用技術:該產品廣泛適用于機關、學校、醫院及民用建筑等各種建筑物內、外墻裝飾。
15 雪有機硅改性丙烯酸外墻涂料應用技術:用于寫字樓、賓館、住宅、商場、廠房等建筑外墻。施工時可加入少量清水稀釋,可刷涂、輥涂、噴涂。硅丙乳液可用于涂料罩面。
二、建筑節能技術
1 雪保溫墻體系統:適用于新、舊外墻內保溫和保溫。
2 雪EIFS外墻外保溫建筑裝飾技術:適用于附加在砌塊、混凝土表面,也可用于基層的舊墻體裝修的整新和改造。
3 雪舒樂舍板應用技術:適用于建筑屋內任何部位的隔斷墻和框架外維護墻及外墻外掛保溫板、屋面隔熱板、隔熱墻;其承重板還可用于雙輕結構體系房屋的承重墻、樓板和屋面板。
4 雪鋼絲網架珍珠巖夾芯板應用技術:適用于高層建筑的內外墻體、民房住宅的分戶墻、工商建筑的圍護墻及保溫墻,尤其適合在冷藏、倉儲建筑中使用。
5 雪TS20系列復合保溫材料應用技術:適用于屋面、各種墻體內外保溫工程,特別是具有保溫、防水雙功能要求的外墻外保溫工程,還可用于地板采暖隔熱工程。
6 雪盾石干粉在外墻外保溫系統中的應用:適用于新建、擴建、改造建筑和既有工業和民用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中的承重或非承重墻 穴不含木質墻體 雪的聚苯板粘貼及聚苯板抹面層。
7 雪耐堿涂層玻璃纖維織物應用技術:適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墻體保溫隔熱工程以及增強水泥、石膏、改性瀝青補強、天然大理石補強,也可用于其他耐堿、耐水補強等領域。
8 雪SG型輕質防水型隔熱板應用技術:適用于炎熱地區防水隔熱屋面和采暖地區的防水保溫屋面。
9 雪發泡PE板建筑防水與保溫一體化技術: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防水,可滿足種植屋面、蓄水屋面、上人屋面的要求。
10 雪地下水源熱泵供暖空調應用技術:適用于賓館、飯店、寫字樓、工廠、醫院、商場、住宅樓、反季節種植業與養殖業等。
11 雪城市污水水源熱泵系統的開發利用技術:適用于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的資源再利用。
12 雪紅外低溫輻射供暖系統:各類民用建筑、公用建筑和工業建筑。
13 雪熱量表應用技術:適用于以水為媒介的熱交換系統的熱量計量,也可用于計量住宅采暖耗熱量,中央空調系統計量供冷量,還可用于化工、發電、制藥等工業領域。
14 雪供熱系統熱計量技術:可用于計量采暖系統的散熱量,適用于辦公及民用住宅冬季取暖的收費計量。
15 雪燃氣供暖電制冷冷暖機應用技術:適用于80~5000m2范圍的家庭住宅、別墅、住宅小區、商場、娛樂場所、辦公樓、寫字樓、工業廠房等。
16 雪LTNF鋁制散熱器及內防腐應用技術:適用于采暖地區的公用及住宅建筑,可在采暖水質pH=4~12范圍內使用。
17 雪鋼板制及鋁制采暖散熱器內防腐涂料涂裝技術:適用于pH=5~12水暖用的鋼制及鋁制散熱器的內防腐。
18 雪柱翼型耐蝕鋼制散熱器應用技術:主要用于北方地區取暖,如民用住宅、高級賓館、商場等。
19 雪BPS-Ⅲ型住宅復合式垂直集中排煙氣系統:用于多層及高層住宅廚房和衛生間的廢氣排放。
20 雪住宅廚房衛生間變壓防串煙防倒灌排氣道應用技術: 穴適用同19 雪。
三、住宅產業技術
1 雪內覆不銹鋼凈水管和管件:適用于輸送煤氣、工業用水、飲用水、熱水、沸水、消防用水等管道。
2 雪復合式改性菱鎂通風管道應用技術:公用建筑、人防工程、工業廠房和礦井的通風管、防排煙管,以及住宅建筑的通風、排油煙管道。
3 雪智能卡預付費水表應用技術:城鎮生活、商業、工業用水管網的用水計量。
4 雪RA2000-1網絡智能抄表系統:用于住宅或單位用戶的水表、電表和燃氣表。
5 雪IC卡智能水表應用技術:用于城鎮居民自來水用戶。
6 雪住宅小區電能表用電管理自動化系統:用于住宅用電的自動化管理。
7 雪 穴建筑用 雪JS系列建筑供水補壓裝置生產技術:管網規定供水服務壓力合格的城市住宅中的二次增壓、中途加壓等。
8 雪LXSIC-IC卡旋翼式水表應用技術:用于自來水公司、物業公司、工礦企業對住戶用水管理。
9 雪高強度單片絕鉀防火玻璃應用技術:用于建筑外墻、建筑內部防火隔斷和燃氣灶爐具面板等。
10 雪耐火型空氣絕緣母槽應用技術:用于建筑物內外、地下等各種環境中。
11 雪集成型多功能鋁合金門窗應用技術:各類城鎮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外窗和部分廠房外窗。
12 雪建筑幕墻、門窗物理性能自動化檢測系統:用于幕墻和門窗的空氣滲透、雨水滲透漏、風壓變形以及墻幕的平面變形性能測試。
13 雪RSD密封噴塑球鐵閘閥應用技術:水、煤氣、海水、紙漿、油、污水等介質的管道。
14 雪噴水式沖洗節水便器生產技術:城鎮賓館、飯店、家庭住宅、公共設施的衛生間用衛生潔具。
15 雪抗菌衛生陶瓷應用技術:適用于公共及民用建筑。
16 雪防寒 穴水 雪防盜檢查井井蓋應用技術:用于給水、排水、煤氣、熱力、電信、電力、鐵路等地下井室。
17 雪房地產營銷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適用于房地產營銷及管理等信息系統。
18 雪城市煤氣生產輸配調度系統:用于供水、供電、供氣及廠區生產自動化等行業。
19 雪城市路燈監控系統:同18 雪。
20 雪數字化社區物業管理系統:適用于居民住宅區的物業管理的信息系統。
四、建筑用鋼技術
1 雪GWC型鋼筋網成型機:適用于混凝土結構受力和構造筋,可用小規格鋼筋成網,用于樓板、橋石上。
2 雪冷拔異性截面鋼筋及其生產工藝:適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非抗震構件的板、次梁及任何構件的架立與構造鋼筋。
3 雪熱軋帶肋鋼筋盤卷開卷、矯直、切斷技術:適用于全國的生產、經銷鋼筋線材的企業和大、中型建筑施工企業。
五、化學建材
穴一 雪塑料門窗、型材及設備的生產應用技術
1 雪建筑門窗動風壓性能現場檢測裝置:已經安裝完畢即將交工的門窗工程現場或組裝完畢即將出廠的各種材料門窗檢測。
2 雪CST90系列推拉開型材應用技術:各類城鎮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外窗和部分廠房外窗。
3 雪可分離組合滑動式三軌道帶紗窗鋁合金門窗生產與應用技術:適用于高層建筑及多臺風、多沙塵暴、高熱、嚴寒地區的公共及民用建筑物。
4 雪直接法生產稀土多功能穩定劑技術:用于PVC各種軟硬透明及非透明的制品
穴二 雪塑料管材及管件生產應用技術
1 雪給水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與管件應用技術:用于市政供水、建筑給水、化工、石油等領域輸送管道,還可用于通訊電纜的護套管。
2 雪無規共聚聚丙烯PP-R管材管件應用技術:用于建筑冷熱水供應,建筑空調冷、熱水系統等管道中。
3 雪給水搭接焊鋁塑復合管應用技術:可應用于住宅生活供水中。
4 雪鋁合金襯塑管應用技術:用于室內供水系統,以及醫藥、化工等低壓流體輸送系統。
5 雪不銹鋼內襯塑復合管應用技術:用于建筑冷熱水供應管道,煤氣、天然氣輸送管道,凈水管道,以及農業灌溉等領域。
6 雪埋地排水排污用硬聚氯乙烯 穴PVC-U 雪雙壁波紋管應用技術:可應用于農業、市政排水等領域。
7 雪埋地雙重壁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熔接管應用技術:可用于市政排水、排污、雨水管等和工、農業等領域輸送流體管道。
8 雪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材與管件應用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建筑用排水及工業液體排放等領域。
9 雪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材及電熔管件應用技術:用于埋地輸送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
10 雪改性聚碳酸酯管件應用技術:適用于環境溫度-40~90℃,工作溫度為0~82℃,工作壓力大于1.0MPa的鋁塑復合管、PEX等柔性塑料管材。
11 雪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應用技術:用于埋地輸送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
12 雪無規共聚聚丙烯PP-R管材生產技術:可生產無規共聚聚丙烯PP-R管材。
13 雪高密度聚乙烯管生產技術:可提供生產高密度聚乙烯管生產工藝及相關生產技術。
14 雪埋地雙重壁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熔接管生產技術:可生產埋地雙重壁高密度聚乙烯 穴HDPE 雪纏繞熔接管。
穴三 雪防水材料
1 雪YA208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冷膠粘劑應用技術:該冷膠粘劑是由石油瀝青與乙烯、丙烯樹酯配制而成,為改性瀝青卷材配套專用的相溶性冷施工膠粘劑。
2 雪三元乙丙橡膠防水卷材成套應用技術:適用于各類建筑、各種結構工程的防水。
3 雪改性彩色三元乙丙防水卷材應用技術:適用于各類建筑物的防水,尤其是用于平屋面防水工程。
4 雪涂膜防水材料應用技術:適用于建筑及裝飾防水領域,尤其是屋面、室內防潮層、地下結構內外壁等部位防水。
5 雪改性TH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溫體系:該體系具有防水與保溫功能。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屋面防水和地下室防潮保溫。
6 雪瀝青彩瓦應用體系:適用于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坡度范圍在18~70度的坡屋面防水工程。
7 雪H-991彩色屋面防水涂料應用技術:該產品以丙烯酸共聚乳液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為基料,加入適量的改性材料配制而成的高固體含量單組分防水涂料,尤其適用于屋面外露工程防水。
六、環境工程技術
1 雪DSTE型厭氧、好氧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應用技術:適用于城鎮污水以及賓館、住宅小區等小批量污水處理。
2 雪潛水碎石植物床污水處理技術:適用于中小城鎮及分散型城市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的應用。
3 雪KBB型可變微孔曝氣器生產技術:適用于城市污水、工業廢水等的活性污泥法的多種變形處理。
4 雪ZFP-1380型轉盤曝氣機生產技術:適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二級處理的氧化溝技術中。
5 雪ZCG型周邊傳動刮泥機生產技術:適用于大中型污水處理廠、水質凈化廠、輻流式沉淀池初沉和二沉池的刮泥處理。
6 雪HF型回轉型固液分離機生產技術:適用于市政管渠的雜物去除、污水處理的預先篩分,給水水廠取水點和電廠冷卻水出水口處;紡織、化工、屠宰、制革、造紙、釀酒等廢水處理的前級篩分,以防止堵塞水泵。
7 雪低膜法超凈化處理技術:可用于江河水、水庫水等直接處理為生活飲用水或其他用水;污水處理廠 穴一、二級 雪凈化處理;苦咸水、工業廢水、電廠工業鍋爐軟化水治理應用。
8 雪ZDH型多功能水處理設備:適用于供暖行業小于95℃熱水鍋爐用水的處理。
9 雪SH型凝結水回收器生產技術:適用于氣候條件符合要求的西南、中南、華東、華北的部分地區,鐵路、公路、電力、天然氣管道輸送沿線,以及風景旅游景區等處。
10 雪FPW有機垃圾處理機生產技術:適用于住宅小區、機關、大專院校、賓館餐飲業、食品與水產加工企業、菜市場、輪船、家庭等生產有機垃圾的單位、場所。
11 雪垃圾填埋場HDPE導滲管應用技術:HDPE導滲管適用于垃圾填埋廠垃圾滲濾液的導排、輸送以及填埋氣體的導排。
12 雪WD型城市生活垃圾熱解氣化爐應用技術:適用于產生生活垃圾及可燃物含量較高的工業垃圾的中小型城鎮。
13 雪巖石邊坡TBS植被護坡綠化技術:適用于我國氣候條件符合要求的西南、中南、華東、華北的部分地區,鐵路、公路、電力、天然氣管道輸送沿線,以及風景旅游景區等處。
14 雪綠色環保型橡膠植草磚 穴樹木維護磚 雪應用技術:適用于賓館、酒店、公寓、停車場等處及行道樹的樹坑蓋板處。
七、計算機信息技術
1 雪分布式房地產涉權事務綜合信息系統:適用于全國房地產行業主管部門。
2 雪建設領域科技成果推廣信息化系統:適用于建設領域科技成果推廣信息化系統。
3 雪雙界面CPU卡操作系統MOCCOS V1.0:適用于公交、燃氣、停車場、園林、行業管理等領域。
4 雪城市通智能2000手持POS機:適用于建設行業的交通管理、停車場、庫存管理、資料管理、安全管理、數據傳遞等。
5 雪民用建筑節能設計分析計算軟件 穴JNl.0 雪:適用于全國各類節能民用建筑。
6 雪TX-1型實驗機PC機監測系統:用于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試驗站,建筑工程公司實驗室及金屬材料、建筑材料生產檢測實驗室等。
【關鍵詞】:農村飲水;水質安全;對策;管理體制;保護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safety issue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basic life issues and the health of residents in rural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 issu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 and introduced rural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relate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rural drinking water;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 responses; management system;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TU991.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十一五”以來,作為農村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村飲水工程,更是我國政府大力發展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到2011年底,已解決了2.66億農村居民和146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計劃到2015年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隨著飲水工程建設,農村居民“無水喝”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這項工程也被群眾稱贊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隨著近年來時有發生的水質污染事件,農村飲水水質安全逐漸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本文以下內容是筆者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簡要分析了農村飲水水質安全問題,并介紹了提高農村飲水水質安全的對策,僅供參考。
2 加大農村飲水工程水質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2.1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關系到農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產等切身利益。目前,我國農村的飲水設施以傳統、落后的分散供水為主,與城市供水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問題還很多,是我國農村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之一,不僅影響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也與農村快速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近年來,國家高度關注“三農”問題,想方設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縮小城鄉差別。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可減少疾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繁榮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2.2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決定了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具有較強的公益性;農村經濟普遍薄弱、農民收入較低,需要政府扶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涉及到水資源等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配置和保護,需要政府統一組織和協調,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
2.3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需要
水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獲得安全飲用水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事關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在發展中國家,80%的疾病是由不安全的水和惡劣的衛生條件造成的,婦女兒童受危害最嚴重。要減少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用上安全的飲用水。目前,我國農村飲水不安全比例還是很高,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是農民的迫切需要。
3 農村飲水水質安全存在的問題
影響農村飲水水質安全的因素很多,當前農村飲水水質安全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用戶安全用水意識不高
從近年來農村飲水管理情況來看,有部分農村居民思想觀念還很落后,認為自流水口感好,飲用多年也未對身體產生危害,對加消毒藥劑的添加存在抵抗情緒,在工程建設中不愿配套消毒設施,安裝以后也不想對水質進行消毒,導致村里安裝的消毒設備閑置,水質存在安全隱患。
3.2區域性、工程性缺水
干旱缺水是造成我國部分地區農村飲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較易發生。年降水量偏少,降水時空分不均;攔水、蓄水工程數量少,規模小;供水工程標準低,水源保證率低;抵御干旱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偏低,造成一到干旱季節,就出現人、畜飲水困難。
3.3 水廠凈水消毒工藝落后
據了解,大部分農村人口比較少,在這些農村水廠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受到資金與技術方面的限制,凈水消毒工藝不可能也不會按城市制水的工藝來建設,一般多為從水源引水、經過簡單的過濾、消毒、進入調節水池,直接供應農村用戶,工藝簡單,從水源進水到水廠出水,只是經過一兩道工序,在源水水質變化較大時,水質安全還得不到有效保證。
3.4水質檢測能力低
目前,大部分鄉鎮水廠和村莊水廠,無檢驗設備、也不進行日常化驗,相當多的單村供水工程投入運行后就沒有再進行過水質化驗,更談不上進行水質檢測,隨著農村飲水水質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存在嚴重的不安全隱患,但由于水質檢驗專業性強、設備投資高,有些水質檢驗設備小規模水廠配不起、也用不了。
3.5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我國農村飲水水質問題主要是受水文地質、人類生產活動等影響,高氟、高砷、高鐵錳、苦咸水,在各地還有存在,嚴重影響群眾的身體健康。除了高氟、高砷和苦咸水外,飲用水源污染也是目前農村飲水面臨的嚴重問題,隨著我國工農業和城鎮化的發展,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量越來越大,但污水處理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污水處理的需要,大量未經充分處理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對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4 解決農村飲水水質安全問題采取的對策
根據水質不安全因素與現狀存在的問題,在農村飲水水質安全管理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尋找對策,以解決農村飲水水質安全問題:
4.1加強水源保護和宣傳
農村普遍存在水質安全意識不高的問題,應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宣傳安全飲水的重要性,宣傳相關知識,提高農村居民水質安全意識。要大力保護農村飲水水源地,要加強對作為農村生活用水水源的小河、小溪、水塘的保護,對水源地上游實施水土保持;加強對農村生活污水、養殖業污水和工業廢水及固體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不達標不準排放;加強對農業生產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管理,提倡生態農業,生態種植,科學施肥用藥。
4.2解決區域缺水問題
應優先建集中式供水工程,興建水源工程,無條件的,可建設雨水集蓄工程或打井。飲用水中氟、砷超標和苦咸水問題,解決方法以尋找好水源作為首選措施,本村沒有好水源的,可利用外村水源建造聯村、聯片供水工程,以確保實現飲水安全目標。當確無好水源時,根據當地水源狀況,考慮采取凈化處理等工程措施。
4.3 淘汰落后制水工藝
天然水或多或少含有各種雜質和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在制水過程中,除去原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和細菌等雜質,使凈化后的水質能滿足生活飲用的要求,在實際操作中,應做到混凝、沉淀、澄清、過濾、消毒等工序一個都不能少,同時還應根據水源水質情況,對某些原水做特殊處理,以滿足用戶的需要。
4.4完善水質檢測與監測制度
水質檢測包括對原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檢測,是控制供水水質的重要手段,是供水水質管理的重要內容,尤其以地表水、需要特殊處理的地下水為水源的水廠,凈水措施、藥劑投加、水源和供水水質是否符合要求等都需通過水質檢測確定,需要研究簡易且有效的檢測方法和設備,需要研究建立社會化的監測服務體系,以保證大量的小規模水廠和分散供水能進行必要的水質檢測。
4.5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我國農村飲水不安全的人口還很多,到目前,全國仍有2.42億農村居民和3314萬農村學校師生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而且水質安全是在不斷變化之中,要在摸清現狀、找出準問題及其成因和分布的基礎上,統一規劃,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的原則制定實施方案,優先解決嚴重影響居民身體健康的水質問題、涉水重病區的飲水安全問題以及局部地區嚴重缺水問題。
4.6加強領導和管理
相關部門要密切合作,做好工程規劃和技術指導,加強服務和監督。廣大農民是農村供水工程的受益主體,要充分發揮和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引導農民投身到工程的建設與管理中來。在投資機制、建設體制、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各方面選擇一些典型,組織試點,積累經驗,以點帶面,條件成熟時逐步推開。
5、結語
加大對農村飲水水質安全的管理對農村及農民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工程管理過程中,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并注重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為提高農村飲水水質安全性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農村飲用水安全及水廠運行管理》周小文等,水利科技出版社
一、大氣污染防治現狀及開展清潔空氣行動的必要性
近年來,全縣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開展生態縣建設,先后實施兩輪“811”環境保護行動,認真落實節能減排各項政策措施,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通過嚴格環境準入制度、淘汰落后產能、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等措施,取得明顯成效。在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總量劇增的情況下,全縣二氧化硫減排已基本完成國家、省、市下達的“十一五”減排目標,大氣環境常規因子質量狀況穩定,SO2、NO2、PM10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縣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十二五”期間SO2、NOx、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增量和能耗增長較快。此外,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機動車尾氣污染日益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城鄉餐飲油煙、建筑施工揚塵也都不斷地向大氣排放各類污染物。
上述這些問題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及時開展清潔空氣行動,全面整治大氣環境污染,讓人民群眾呼吸到清潔的空氣,是維護群眾環境權益,保障群眾健康的迫切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適應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加快推進全縣環境質量改善的必然選擇。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清潔空氣行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明確要求,強化責任,落實措施,力爭盡早取得成效,努力改善空氣環境質量。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一三四八”戰略,以進一步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為目的,以全面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為抓手,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為保障,以健全大氣復合污染監測與預警體系為支撐,全面加強聯防聯控,全力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向多因子、全方位、區域協同控制轉變,為建設生態文明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方針
——統籌協調,聯防聯控。著力增強區域大氣環境保護合力,加快建立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統籌考慮城區和農村大氣污染防治,協同治理固定源和移動源、高架源和低架源,聯合控制常規污染因子和特種污染因子;充分調動公共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積極性,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根據實際情況,分清主次矛盾,緊緊抓住重點,先主要后次要,先重點后一般,分階段推進竹木加工、玩具制造、造紙、醫藥制造、食品加工等行業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統分結合,梯度推進。堅持屬地管理與區域聯運相結合,先行試點與整體推進相結合。按照全縣統一要求和統一部署,發揮各鄉鎮(管理區)各有關部門的主觀能動性,全力推進大氣污染整治各項工作。考慮到各行業的大氣污染現狀、行業企業規模大小的異同,對各類大氣污染源采取各自相應的治理對策,準確把握梯度推進的方式和節奏。
三、主要目標和實施階段
(一)主要目標
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力爭到2015年,區域大氣環境管理機制基本形成,全縣大氣污染防治能力明顯增強,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所下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全面完成國家及省、市下達的“十二五”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
——竹木加工、玩具制造、造紙、醫藥制造、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企業污染物排放實現排氣口與廠界雙達標。
——建成覆蓋全縣的機動車尾氣監測監管體系,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排放達到國家相關標準。
——城區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50%以上。
——城區餐飲業油煙規范達標排放,并建立監督管理制度;城區所有施工工地現場(包括建筑工地、房屋拆遷工地、土地整理工地等)達到揚塵控制要求。
——基本杜絕沿路沿河沿庫區秸稈野外焚燒現象;確保全縣新增“煙塵控制區”面積劃定科學合理,與城市化擴建同步進行;確保80%以上礦山創建綠色礦山。
——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7%以上,林木蓄積量達到760萬立方米以上,力爭林木綠化率達到79%以上。
——全縣大氣復合污染監測和預警體系建成投運,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體系逐步完善。
——全縣空氣質量年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縣酸雨率和酸度均有所下降,保持現有良好大氣狀況。
(二)實施階段
清潔空氣行動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去年為啟動階段。初步建立區域大氣環境管理與協調機制;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調查研究,確定重點整治目標,編制清潔空氣行動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第二階段:明年為推進階段。全面開展工業、交通物流、城市、農村等領域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完成年度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任務;啟動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監測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到今年,全縣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進一步健全,大氣環境污染防治能力進一步增強,環境空氣質量繼續保持現有優良水平。
第三階段:明年—2015年為深化階段。鞏固和深化工業、交通物流、城市、農村等領域的污染治理成果,確保到2015年全面完成國家及省、市下達的“十二五”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全縣重點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區域保持在現有良好水平,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提高,充分保障群眾環境權益,維護群眾身體健康。
四、主要任務
(一)實施工業大氣污染防治工程
1.充分結合“飛地”麗景民族工業園建設規劃,合理優化城區工業布局。加強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結合“飛地”建設發展,通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合理布局,提升縣域大氣環境質量。對城區大氣污染嚴重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高污染企業加大整治和淘汰力度。同時,嚴格限制在城區及其近郊建設各類廢氣高排放企業。
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排放標準,在城區及其近郊工業爐窯及其他工業煙塵污染源宣傳推廣采用布袋除塵等高效除塵技術,提高除塵效率。
2.加強閥門、不銹鋼等行業大氣污染整治。今年底前鋼鐵(含冷軋、鍛造、鑄造)企業全面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并投運。鼓勵企業采用清潔能源,到2015年,使企業生產設備排放的粉塵及無組織排放的粉塵達到相應國家標準。
3.推進有機廢氣污染控制。有機廢氣排放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有機溶劑使用量,加快竹木加工等行業水性樹脂、水性漆的推廣應用;加強對有機廢氣的收集,增強廢氣凈化效果,做到排氣筒排放濃度和廠界濃度雙達標。
4.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按照國家及省、市各級要求按期淘汰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落后生產工藝和落后設備。關閉石灰窯土窯和不符合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采石生產企業,嚴格限制工藝落后的生產稀釋劑、涂料、黏合劑等的小化工企業和污染嚴重的鑄造沖天爐、單段煤氣發生爐的生產工藝及設備準入。
(二)實施綠色交通物流工程
1.實施統一的機動車環保分類標志管理。各地要繼續按照環境保護部《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管理規定》,實施統一的機動車環保分類標志管理,并逐步對“黃標車”實行區域限行,加速“黃標車”和低速載貨車淘汰進程。
2.加快建設機動車排氣檢測體系。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規定的檢測方法及時間要求,建設完善機動車排氣檢測制度。各檢測機構應依法取得委托證書和計量認證資質,并按照規定的技術規范與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我縣環保部門依法對檢測機構實行日常監督管理。
3.加快油氣回收工作進程。遵循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的有關要求,對縣域內現有的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開展油氣綜合治理,新建加油站、儲油庫必須按國家有關排放標準建設。全縣所有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排放從今年1月1日起,執行《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4.構建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統。在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建設以城區為核心的快速便捷的交通系統,完善區域交通網絡。推進交通管理現代化建設,合理分配交通流,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減少因道路擁堵造成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鼓勵推廣使用節能環保型汽車。
5.發展“綠色”物流。加強對物流貨物裝卸、物料堆場、化工原料儲罐的管理,大力整治相關的粉塵或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強化對低速貨車和非道路機械的環境管理,督促物流企業建立符合綠色環保標準要求的貨物運輸車隊,規范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制度,努力減少因交通運輸及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
(三)實施城市“藍天工程”
1.推行清潔能源。全面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在城區大力推行以清潔能源替代燃煤鍋爐,逐步淘汰效率低下的燃煤小鍋爐和爐灶。到2015年,城區清潔能源使用率達到50%以上。
2.防治工程施工工地揚塵污染。根據當地情況,制定工程施工現場揚塵控制規定。確保城區所有施工工地現場(包括建筑工地、房屋拆遷工地、土地整理工地等)達到揚塵控制要求。
3.加強餐飲業油煙污染防治。城區餐飲業油煙規范達標排放,并建立監督管理制度,確保餐飲業油煙排放濃度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
4.整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廢氣。采取適當方式對工業企業污水治理設施和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所產生的惡臭廢氣進行收集和凈化。鼓勵回收利用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禁止直接排空。逐步開展垃圾填埋場廢氣治理,采取氣體導排、處理、利用和除臭等措施,實現達標排放。加強垃圾焚燒設施的廢氣治理設施建設,確保廢氣治理設施與生產設施同步運行,并實現穩定達標排放。
5.大力控制地面和道路揚塵。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提高綠化水平,減少城區和城鄉結合部地面。加大道路和地面改造的投入,逐步改造低質材料路面,減少城市道路揚塵。對綠化帶高于路面的道路,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泥土流入路面,造成路面揚塵。積極推行城鄉一體的道路路面保潔制度,有效控制道路揚塵。
(四)實施農村大氣污染防治工程
1.鼓勵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意見》,加快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現秸稈的資源化、商品化,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農民增收。力爭到2015年,基本形成秸稈還田和多元利用的格局,基本杜絕沿路沿河沿庫區秸稈野外焚燒現象。
2.加強煙塵控制。繼續開展“煙塵控制區”建設,城郊結合部,高速公路以及國道、省道兩側至第一山脊處范圍內的區域全面創建“煙塵控制區”。各類爐窯灶排放的煙塵、粉塵和林格曼黑度均應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到2015年,確保新增“煙塵控制區”規劃與城鄉建設規劃同步進行,合理部署。
3.防治礦山開采污染。推進綠色礦山創建工程,努力減輕礦山開發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嚴格控制礦山開采、加工作業、廢棄物堆放、礦石裝運過程中的粉塵排放。粉塵無組織排放濃度應符合國家《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到2015年,全縣符合創建條件的生產礦山80%以上要建成綠色礦山。
4.大力實施森林碳匯工程。加快綠化造林,大力開展中幼林撫育,實施闊葉化改造和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加快村莊綠化步伐,著力提高森林質量,不斷增強森林碳匯功能。到2015年,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7%以上,林木蓄積量達到760萬立方米以上,城市林木綠化率達到79%以上。
(五)建設大氣復合污染監測與評價體系
1.建設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網絡。按照合理布局、科學配置、統一規范、資源共享的原則,在現有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和氣象監測系統的基礎上,優化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位,選擇性增加大氣臭氧、細顆粒物、一氧化碳、有機污染物、大氣能見度和灰霾等監測設備。到2015年,按要求完成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監測體系建設,監測信息實現互通和共享。
2.提高特殊污染因子的監測水平。加強對大氣特殊污染因子的監測能力建設,全面掌握大氣污染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等特殊污染因子,為污染治理、事故處置及制定恢復措施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3.完善空氣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網絡,深入研究區域大氣復合污染及其傳輸特征和危害。完善空氣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把臭氧、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有毒有害廢氣等因子逐步納入城市空氣質量評價范圍,使空氣質量評價結果能夠更加客觀地反映大氣環境質量狀況。
4.逐步開展低能見度和灰霾等天氣預報預警和應急響應工作。建立區域大氣能見度、灰霾天氣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依托大氣環境質量、氣象信息等系統有關信息,服務廣大公眾。逐步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動態調控不利氣象條件生成區域的社會生產和區域交通等活動,盡可能降低低能見度和灰霾天氣的危害性。防范突發性大氣污染事件,對突發性大氣污染事件實行統一指導、分級響應,協調處理突發大氣環境應急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創新機制
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的自治縣清潔空氣行動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協調實施全縣清潔空氣行動,與周邊縣市共同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建設。環保、發改、經貿、科技、公安、財政、國土資源、建設、交通、農業、林業、衛生、工商、質監、氣象等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二)落實責任,強化考核
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明確任務,完善措施,抓好落實。進一步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進一步健全環保部門統一監管、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
(三)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強化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根據國家及省、市要求,“十二五”適時增加總量控制指標,拓展總量控制范圍。根據國家和省、市的總量控制要求,結合我縣大氣環境質量現狀和大氣環境保護目標,制定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并通過排污許可證將總量控制指標分解下達到轄區內排污單位。排污單位必須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和其他排放條件排放污染物。有大氣污染物總量削減任務的排污單位,必須按期完成減排任務。
(四)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加強大氣污染源頭控制
從空間環境準入、總量環境準入、項目環境準入入手,完善環境準入的決策評價機制,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建設項目的環境準入管理,加強建設項目的執法監督,從源頭預防大氣污染。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建設。加強高耗能、重污染項目的審批管理。
(五)嚴格執行相關法規標準,強化環境執法監管
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相關大氣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進一步強化重點污染源的日常監管,加強大氣重點污染源的監督性監測,提高大氣污染重點企業在飛行監測中的比重和頻次。繼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格落實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并將處罰信息納入信用評價體系,作為企業資信評價的重要依據。鼓勵社會各界依法有序參與和監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六)加快推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
通過設立科研專項,加強部門合作,開展大氣復合污染防治科技攻關,加快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的研發與推廣,積極推廣環保先進適用技術。以竹木加工、閥門、不銹鋼等重點行業工藝廢氣減排為重點,通過建設示范工程,推廣一批能夠解決目前重點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的先進適用污染防治技術。
關鍵詞:區塊開發;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品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TU984.11+1 文章編碼
1.對于區塊開發的定義
隨著中國各地城市化進程的逐年加快,城市的體量逐年擴大,除了對原有城區內的土地進行重新的整理、利用工廠企業外遷等方式以獲得新的土地開發平臺以外,以區塊形式進行的城區周邊地塊城市開發(改造)也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以常態出現。杭州市城市建設發展公司在長睦區塊的建設過程類似于這種開發模式。
1.1區塊的開發特點
區塊項目的開發,大都依托于城區發展方向大調整、控制性規劃調整或原有產業轉換等契機而應運而出。以目前杭州市城市建設發展公司擅長的土地一級市場的整理和開發建設為例,區塊的開發大都以平地建新城的形式進行。其特點為在原有的土地上,短時間內各類型建設項目(房地產項目、公共建設項目、市政基礎設施)密集開工、建設。
1.2區塊內道路建設的重要性和建設特點
區塊開發中的道路是區塊的基本載體,道路設施建設是帶動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的龍頭, 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道路建設質量不令人滿意,造成區塊內交通不暢,必將影響區塊的總體建設計劃,延長項目的資金回收期。由此可知,道路工程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
市政道路工程有許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點,這是由于城鎮道路范圍內有各種管線和地下設施需同時施工,城鎮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許工期過長,加上各種公用設施、交通設施與道路建設同步建設,故而加大了工程的復雜性。
1.3目前區塊道路的使用特點
區塊開發,道路必須先行。作為為區塊建設服務而先行的市政道路來說,不光是要承擔正常的道路通行壓力,還要在地塊開發建設過程中承受各類非正常使用情況。近觀目前杭州市在建的數個區塊開發項目,沒有一條道路能夠按照設計條件(限載、限速、使用年限)的要求來正常使用,看到的都是超載、超速等非正常使用,甚至于施工過程中污水未經處理肆意橫溢,導致道路下管道積淤,無法發揮正常的使用功能。正是因為已經有這樣的負面實例發生,為進一步加強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杭州市建委還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了規范性文件層級的工作要求,從而以法規的高度明確了道路建設中質量控制的工作方向。
隨著社會的進步,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要求區塊內道路建設過程中除了道路基本交通功能以外,對高標準的道路美化建設要求也逐步被人們所呼喚。如果按照固化的思維,簡單的以通用圖模式對道路的建設要求進行規劃和設計,將不能滿足城市化進程的需要,也跟不上時展的腳步。同時,因為建設標準的滯后,不適應新的使用要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后期道路工程建成后的移交工作,也會帶來較大的障礙。
2.對于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理解
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是指致力于滿足工程項目質量要求,也就是為了保證工程項目質量滿足工程合同、規范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
工程質量管理,要求把質量問題消滅在它的形成過程中,工程質量好與壞,關鍵以預防為主,并以全過程多環節致力于質量的提高。這就是要把工程質量管理的重點,以事后檢查把關為主改變為預防、改正為主,組織施工要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從管結果調整為管因素,把影響質量的諸因素查找出來,發動全員、全過程、多部門參加,依靠科學理論、程序、方法,使工程建設全過程都處于受控制狀態。
2.1道路質量控制的內容
單就質量概念而言,質量是一個受到設計、制造、使用等因素影響的復雜系統。廣義的工程質量管理,泛指建設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圍貫穿于工程建設的決策、勘察、設計、施工的全過程。一般意義的質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階段的管理。筆者認為,質量管理應該從項目建設的高度,從廣義的質量管理概念著手,全過程、全方位、系統性的考慮質量管理。
工程質量不僅從某些技術指標來考慮,還應從制造成本、價格、使用價值和消耗等幾方面來綜合評價。在確定工程質量水平或目標時,不能脫離社會的條件和需要,不能單純追求技術上的先進性,還應考慮使用上的經濟合理性,使質量和價格達到合理的平衡。
2.2道路的建設質量宜采用質量控制體系的概念來進行
任何組織都需要管理,任何項目都需要管理。當管理與質量有關時,則為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它可以有效達到質量改進。ISO 9000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內部建立的、為保證產品質量或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活動。它根據企業特點選用若干體系要素加以組合,加強從設計研制、生產、檢驗、銷售、使用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并予制度化、標準化,成為企業內部質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動程序。建立、完善質量體系一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設計,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步驟。質量管理發展到全面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工作的又一個大的進步,全面質量管理相對更加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對質量管理整體性、綜合性的客觀要求,從過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進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統性的管理。結合長睦道路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控制體系宜按照如下理念進行設計和控制體系運行過程中的要點。
2.2.1項目策劃、技術設計階段
此階段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在廣泛搜集資料、調查和研究客戶需要的基礎上分析、比較,決定項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技術設計方案。
工程設計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沒有高質量的設計不可能有高質量的工程。一個優秀的項目設計能夠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設計理念,做出優質的設計方案。因為市政道路多為政府財政籌集資金,在確定質量、進度、投資目標時有可能產生較大的隨意性,所以在市政道路設計時要結合本城市的近期規劃和長遠期規劃,綜合考慮與給排水、電力、燃氣及通信、智能交通、路燈、標志標線等各道路配建單位管線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發生大幅調整路線和管線布置沖突等現象。設計過程中,要求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保持良好溝通和聯系,協調好各個管線單位間的關系,盡可能讓設計單位交出高水平的設計方案。
同時,作為建設單位,還需要根據擬建項目所涉及的范圍結合周邊建設情況,編制總體工程建設管理計劃。計劃中應包括,1項目概況。2項目干系人的要求與期望(工程在質量、安全、投資、進度等方面的管理界限)。3 項目情況和實施條件。4項目管理目標。5 項目實施條件分析(包括臨水、臨電、連接道路情況、與其他項目的建設時序)。6 項目的管理模式、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5 項目實施的基本原則(質量、安全、投資、進度等方面的細化管理原則)。7 項目聯絡與協調程序。8 項目的資源配置計劃。9 項目風險分析與對策。依照建設管理計劃,來指導設計人員進行項目設計。
2.2.2項目實施階段
在項目實施階段,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中之重。這期間的質量管理主要著眼于施工前、過程中兩個部分。
施工前的質量管理:
1.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重新的審查,包括各個分包商的資質的審查。確認與與投標時的情況相符。
2.對所有的合同和技術文件、報告進行詳細的審閱。重點審查的技術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1)審核有關單位的技術資質證明文件;(2)審核開工報告,并經現場核實;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與設計階段是否發生重大調整,設計采用的基礎處理方案是否可進一步優化,這都將直接影響工程實際推進過程中的質量控制。(3)審核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其中,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工藝影響工程質量。應要求施工單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編制完整的施工組織設計并交監理單位進行審核,還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另外,市政道路經常受到征地、拆遷等因素的影響,還要根據施工實際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適應多變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組織動態計劃。(4)審核有關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檢驗報告;工程材料的選擇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市政道路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材料選擇、組成是否合理,質量是否檢驗合格,運輸、保管是否恰當等,都直接影響工程實體的質量和使用壽命。(5)審核反映工序質量的統計資料;主要對進行質量驗收的依據文件進行復合。 (6) 審核施工企業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情況,明確質量崗位職責且責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崗位責任制和工程質量考核辦法;施工管理人員是工程施工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更是質量的創造者。因此,要提高工程質量就要提高施工參與人員的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以人為本,調動參建人員的積極性,增強責任感。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結合長睦區塊內市政工程的建設情況,筆者總結,要搞好施工過程中的市政道路質量控制,一方面是從監控施工企業內部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入手,核查各材料試驗、檢驗批、工序、分項工程、分項工程、單位工程質量資料的編制情況;另一方面是對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工程實體進行檢查和管理。對于工程實體的管理主要從原材料、路基、路面等三方面針對施工中易出現的各種質量通病進行事先管理、事中控制。在道路施工過程中,要求監理、施工單位能夠在道路的每層結構施工前,做到事前研究,明確施工時應控制的施工要點及技術措施,并采取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措施,有效避免質量通病的產生,最終確保工程質量。
原材料質量控制要點:1)督促承建單位嚴格把關。大批量材料應制定進料計劃,根據材料計劃和到場通知,要求監理檢查材料外觀和質保單,檢驗合格,現場見證施工單位取樣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2)成品、半成品質量控制成品、半成品進場前,要求監理檢查產品規格、數量、廠家質保單。督促施工單位把好進場材料驗收關,監理檢查質保單和外觀質量,對不符合要求的拒收或剔出,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
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是保證路面強度和穩定性的基本條件,由于城鎮道路的地下部分鋪設了各種不同的管線,因此,其溝槽回填的密實度對道路路基的影響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線溝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關鍵部位。
路基工程質量控制要點:1)施工單位向操作者作好技術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溝槽回填土的虛鋪厚度按照壓路機要求而不超過有關規定。2)在路基總寬度內,應采用水平分層方法填筑。3)路基地面的橫坡或縱坡陡于1:5時應做成臺階。4)回填溝槽分段填土時,應分層倒退留出臺階,臺階高等于壓實厚度,臺階寬≥1m,對填土中的大石塊要取出,對大于10cm的硬土塊應打碎或取出。5)水泥穩定碎石監控要點。①審查承包單位道路基層施工組織設計,審查水泥穩定碎石攪拌廠家作為成品、半成品供應商資質,設備及其生產工藝、施工質量應滿足標準規范、設計和行業標準,以及委托方特定的控制要求。②嚴格控制水泥穩定碎石的配合比。配合比須經委托人和監理人確認后方可投入生產。③水泥穩定碎石攤鋪完成后督促施工單位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保濕養護。④監控過程中嚴格履行內、外業同步;要求工序完成,資料收集、整理到位。⑤加強成品保護力度。混凝土養護期間,嚴禁一切車輛進入。
瀝青混凝土面層質量控制要點:1)根據不同型號的瀝青混合料,確定工地配合比、混合料設計。報告中混合料配合比,除詳列混合料含量,礦料配合比以外,還應說明拌和方法,拌和溫度等工藝要求,報告應附上試件的試驗資料,同時提供推薦的混合料試樣。2)碾壓工藝的檢查。注意碾壓工藝執行,目測碾壓質量;注意人工碾壓工具、工藝,碾壓質量。3)檢測,按瀝青路面技術規程要求執行。注意測試項目和頻率,測試項目包括:馬歇爾穩定度,流值,空隙率,飽和度,瀝青含量礦料級配等;注意層厚檢測方法和檢測頻率;注意路面外形尺寸,包括:寬度,高程,橫坡,平整度等的檢查頻率及允許偏差。
2.2.3項目移交使用階段
項目使用階段的質量管理,結合長睦區塊建設情況,筆者認為主要著重于編制使用說明和及時驗收移交。道路作為工程建設的產品交付社會使用,雖然產品的使用人員繁雜,但從產品的概念出發,作為產品移交用戶,應該主動編制道路的使用說明,明確將道路的建設目的、設計意圖、道路各結構層的使用年限、承擔的運輸能力上限、建筑材料的使用情況、工程實體質量驗收成果等涉及質量事采用使用說明書的形式書面編制,并作為移交資料的一個組成部分移交為道路(及雨污水管道)管理部門。以便管理部門能夠盡快熟悉工程建設情況,結合道路使用實際,做好后期維護保養工作。
3道路工程建設品質的思考
品質,筆者理解有兩方面的含義。其一,工程建設之初,從設計理念的角度表述希望建設項目能夠實現的為達到客戶滿意所具備的固有特性(適合使用)。主要從審美角度來判斷是否有內在的優點、價值或其他卓越性方面的理解,即工程設計品質;其二,工程建設之中,通過質量管理,實現的制造工藝方面的水平體現。主要為實現質量目標要求方面的理解,即工程質量品質。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僅對工程設計品質的控制進行討論。
3.1對于以設計品質為基礎理解的品質提升的措施
目前,隨著城市道路工程建設數量的日益增加,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進步,新型材料和新工藝的發明、創造,社會的進度,大眾審美層次的提高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對于道路工程建設品質的高要求,早在項目策劃階段也越來越凸出來。
設計的質量首先應滿足業主所需的功能和使用價值;其次設計必須遵守有關城市規劃、環保、防災、安全等一系列的技術標準和規范、規程。在國際上建筑工程設計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概念設計、基本設計和詳細設計,我國將其劃分為方案設計階段、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為配合施工增加了后期服務階段。
初步設計雖然仍是項目的宏觀設計,但是結合道路工程的現行審批流程和道路工程設計的線性化特點,初步設計在道路工程設計過程中,占主要地位;回看長睦區塊道路建設過程,建議后繼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應著重結合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在了解社會平均施工水平、建筑材料供應、大眾審美、政府期望等外部前提下,抓好道路工程的建設品質管理。
參考文獻
〔1〕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第四版),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4
〔2〕《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 5032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