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固定資產投資的標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探討
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對象、范圍及方法
1.1固定資產投資的意義
固定資產投資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即固定資產再生產活動,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通過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活動,國民經濟不斷采用先進技術裝備,建立新興部門,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生產力的地區分布,增強經濟實力,為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創造物質條件。
1.2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對象、范圍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是整個社會經濟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統計對象是全社會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的數量,即以固定資產再生產過程的經濟現象為統計對象,包括各種經濟組織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從建設準備開始,經過建筑施工、設備安裝、建成投產,直至投產后投資回收的全過程。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通過對固定資產再生產過程數量方面的統計,反映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規模和速度、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的結構和比例關系及固定資產投資的經濟效果;通過對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數量的研究,揭示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發展規律。
按照現行統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500 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農村農戶投資。月度“ 固定資產投資” 數據,內容包括城鎮和非農戶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年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內容包括城鎮和非農戶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農戶固定資產投資。
根據這種統計范圍所計算的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數據有著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義:為反映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執行情況,為研究國民經濟與地區綜合平衡提供依據;便于同國外資料進行比較;為正確計算積累數值提供依據。
1.3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調查方法
根據調查對象的狀況、對調查的要求和調查條件,現行國家統計調查制度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主要采取以下三種調查方法:
一是在上述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中,除農村農戶投資外,均采取全面調查的方法,通過布置基層表收集資料。國防、人防基本建設項目通過主管部門取得資料。
二是對農村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通過農村經濟調查和農村住戶調查取得資料。
三是根據不同時期經濟管理的需要,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也可采取普查、問卷調查、收集有關資料進行科學推算或估算等方法。
二、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
2.1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投資統計的理論基礎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不能及時反映投資的新情況和新需求。二是以項目形象進度計算投資額的方法可核誦越喜睿計算程序繁瑣,基層統計人員難以及時掌握。三是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政府部門干擾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數據現象比較普遍。四是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數據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統計人員統計法治觀念和數據質量意識不強,執行統計調查制度和工作規范不嚴格。
2.2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規范化
首先,統計規范化是投資統計工作建設的基礎工作。這一工作做好了,統計數據的質量就有基本的保證,否則將影響整個統計工作的質量。
其次,統計工作規范化,也是采用電子計算機匯總數據與建立數據庫存,應用電腦靈活使用數據,進行經濟分析、預測與建立電腦軟件的決策支持系統的基礎條件之一。否則就無法實現統計工作中數據處理的現代化。投資統計工作規范化分為基層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和綜合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
基層單位統計工作規范化是整個統計工作規范化的一個構成部分,必須嚴格執行全國的投資統計分類標準、指標體系與報表體系報送時間的規范要求,遵循基層表編碼填寫規則及邏輯關系,遵循年報基層標準表中的各項指標代碼邏輯關系填寫報表內容。
2.3 領導重視、加強從業人員培訓
項目單位不重視投資統計工作,工作開展十分被動。一是部分項目單位領導不重視投資統計工作,造成無專職統計人員,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二是基層單位人員配合程度差,視投資報表為額外負擔,不能積極主動上報報表,每次報表都要多次催報,工作十分被動。三是投資統計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投資活動是復雜多樣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有些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統計報表制度和指標解釋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但又找不到相關的指導資料,只能憑個人的理解來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統計數據的準確性。
基層統計力量的薄弱成為當前困擾統計數據質量和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礙。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尤其如此,因此,當務之急就是進一步推進對統計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在當前從業資格認證的基層上,進一步推進對從業人員定期的再培訓,將統計培訓教育納入統計宣傳和普及推廣的常態化管理,特別是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確,也才能更有效地化解當前人員調動頻繁出現的業務水平差、工作斷層等問題,解決統計源頭數據質量較差的問題。
總而言之,統計人員要真正做到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樹立銳意學習的觀念,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提高自身的素質;要具有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綜合利用各種統計調查方法,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數理統計方法,做到統計信息獲取方法現代化以及統計信息分析方法現代化,把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做的更好。
參考文獻:
[1]張立新.對固定資產投資價格統計調查制度方法的改革的初步構想[J].《內蒙古統計》,2001年第05期.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投資力度,不僅新建、擴建、改建了許多科研、生產基地,也添置了許多新設備,在此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是建設項目立項、實施、竣工驗收等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聲像等形式的真實記錄,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建設、運行、維護等各項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1.是項目竣工驗收的前提條件《國防科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驗收辦法》(科工辦〔2007〕161號)和《國防科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工作管理辦法》(科工計〔2015〕931號)中明確規定:“項目檔案驗收是項目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之一。未經項目檔案驗收或者項目檔案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行或通過項目竣工驗收”。項目檔案專項驗收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加強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確保項目檔案的完整、準確、系統、安全和有效利用。2.是項目順利推進的有力支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不是簡單的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檔案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三納入”“四參加”“四同步”管理,全面跟進項目建設,對項目實施有效的監管和控制。項目檔案的形成與管理貫穿整個項目建設過程,通過規范項目檔案管理工作,可以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有力的檔案支持。3.是項目后續維護的有效憑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做為項目實施全過程的真實記錄,在今后項目工程的實施、改建、擴建,設備采購、運行、維護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具有原始記錄性,是檢驗項目質量的重要依據,是追溯責任的有效憑證,也是企業維權的有力證據。
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重視程度不高首先,檔案部門在科研單位中屬于科研保障部門,主要任務就是做好科技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為科研技術人員提供檔案支持。軍品科研單位為了實現盈利和自身的更好發展,以科研生產為主要任務,雖然檔案工作不可或缺,但對其重視程度明顯不高,這樣就增加了開展檔案工作的難度。其次,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不同于科技檔案,它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因此部分單位領導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從而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同樣,項目管理人員和建設人員也存在著輕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的情況,認為可有可無,這就直接導致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材料收集不齊全、不完整。此外,許多企業普遍存在著檔案工作崗位待遇低下的問題,造成業務骨干流失、人才缺乏,特別是人員更替頻繁的現象突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具有專業性強、涉及知識面廣、建設周期長等特點,新職工缺乏相關的業務知識和實踐經驗,不能很好地勝任這方面的工作。這些都是阻礙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不利因素。2.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收集不完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的收集工作是項目檔案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做好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項目檔案驗收檢查的關注點。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檔案收集的完整性一直是困擾檔案部門的一大難題。一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建設周期往往是一年、兩年甚至幾年,項目建設周期長,在此期間不免會發生人員變動,文件材料交接不清楚、不完整的情況時有發生。同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涉及部門繁多,對外有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對內有項目管理部門、財務部門、設備使用部門、檔案部門等。因此工程建設期間,產生的檔案文件材料數量大、類型多,既有管理性文件材料,又有專業技術性文件材料。這些問題都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的收集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3.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整理不規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來源渠道多,如基礎建設項目,參建單位各自完成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在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時各單位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檔案管理崗位上的人員不同,各自對標準規范理解的程度不同,這些都會造成在進行檔案移交時檔案狀態的多樣性。同時,在項目檔案整理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統一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整理規范,經常會出現項目檔案整理不規范的情況。常見的問題有:應歸檔文件材料遺漏;接收了歸檔范圍之外的無用的文件材料;歸檔文件材料不是原件;文件簽署不齊全、簽章不完備;歸檔文件材料隨意涂改;歸檔文件材料附件、相關資料不完整等。這些檔案整理不規范的問題都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4.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人才缺乏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復雜性高、專業性強、涉及知識面廣,包括土建、設備、工藝、監理、招投標等相關專業領域,這就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檔案部門作為企業內部職能部門,檔案管理人員日常工作量大、兼職多,每天忙于繁雜的事務性工作,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和業務提高,從而使檔案管理工作消極被動;另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在單位中一般地位不高,低收入留不住真人才,檔案管理崗位人員流動性較大,而新員工自身缺乏對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的整體了解,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過程中往往力不從心。
三、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的應對措施
1.提高全員認識,健全規章制度要始終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和檔案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檔案管理部門統一認識,始終把創建一流項目檔案作為我們的工作目標。在項目檔案管理上,應始終堅持實行前端控制,全過程參與,與項目建設同步。建立健全項目檔案管理制度,針對項目檔案歸檔范圍、保管期限、管理方式等具體問題,編寫相應的管理文件,制定相關規章制度。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宣傳貫徹,實現全員檔案意識的明顯增強,為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良好基礎。2.制定歸檔計劃,優化收集工作健全完備且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收集工作的堅實后盾,在此基礎之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檔案歸檔計劃是促進項目檔案收集工作的有力措施。在以往的工作中,往往會出現為了應付檢查而臨時補訂歸檔計劃的情況,這無疑沒有發揮歸檔計劃的實際作用。在編制歸檔計劃時,我們應做到多方面溝通,不能閉門造車,任何單方面制定的歸檔計劃都是不完善、不全面的。單位項目管理部門每年應按照項目節點制定項目檔案歸檔計劃,在檔案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明確各類檔案文件材料的責任歸檔部門和歸檔時間,并按計劃進行檢查,督促項目檔案責任部門做好項目檔案文件材料的積累和移交工作,以確保各類檔案文件材料的及時歸檔。3.轉變工作方式,規范整理工作針對參建單位多、各單位之間檔案整理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建設單位檔案管理部門應轉變工作方式,提前介入項目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據各單位參與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規章制度,明確歸檔范圍;及時跟蹤項目建設進度;定期對項目管理人員、建設人員的檔案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業務培訓。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導項目檔案工作時,要加強對重點檔案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如項目前期管理性文件、隱蔽工程文件,項目開、竣工儀式照片、錄像等。4.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專業素養檔案管理人員作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行為主體,其自身素質至關重要。因此,要做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必須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首先,要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對建設項目的整體了解,做好檔案管理“三納入”“四參加”“四同步”,全面跟進項目的實施;其次,定期組織檔案管理人員參加項目檔案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第三,開展實地考察,學習其他單位先進的工作方法和成熟經驗;第四,實施獎懲激勵機制,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中表現突出者給予表彰和一定獎勵,鼓勵檔案人員積極主動地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多項并舉,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檔案管理隊伍,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員保障。5.做好自檢工作,備戰檔案驗收《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辦法》中明確規定:“在項目檔案驗收前,項目建設單位(法人)應組織項目設計、施工、監理等方面負責人以及有關人員,根據檔案工作的相關要求,依照《重大建設項目檔案驗收內容及要求》進行全面自檢”。各單位在申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專項驗收前,都應組織開展項目檔案自檢工作。項目檔案自檢工作是推動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力舉措。通過檔案自檢工作可以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形成自檢報告,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整改措施,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的質量,為順利通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專項驗收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亞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策略[J].機電兵船檔案,2011(1):38-40
[2]周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質量控制策略[J].機電兵船檔案,2007(1):5-8
[3]劉曼.關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體會與思考[J].檔案工作,2015(8):71-72
摘 要 國有集團企業投資面臨諸多影響因素制約,為國有企業集團制定合理的投資政策提供理論和實證支持,進而有利于國有企業集團提高投資效率,提升企業價值,本文選取A股市場國有企業集團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充分考慮國有企業集團的政治和經濟特性,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研究影響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關鍵詞 固定資產 投資 實證 分析
本文采用回歸分析等方法對國有企業集團固定資產投資與企業價值進行實證研究,并對國有企業集團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的合理控制和戰略思考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議。通過實證分析,揭示國有企業集團固定資產投資與企業價值的關系,為國有企業集團制定合理的固定資產投資政策提供理論與現實支持,完善集團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模式,進而有利于集團企業能夠提高投資效率。
一、研究假設及變量定義
從會計學角度看,企業價值定義為資產負債表的歷史成本計量的會計價值,即賬面價值。從財務角度來講,公司的價值不僅體現為每股凈資產、企業利潤的增長以及盈利能力的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收益率超過資本成本,同樣也反映了公司價值的提高。本文研究企業價值按照財務與會計學角度計量企業價值,選取市場價值、市賬比、股東價值、盈利能力等四方面綜合考慮企業價值。
本文提出假設H1:固定資產投資額與代表樣本企業價值的市場價值沒有顯著關系。本文提出假設H2:固定資產投資額與代表樣本企業價值的市賬比沒有顯著關系。本文提出假設H3:固定資產投資額與代表樣本企業股東價值的每股凈資產正相關。本文提出假設H4:固定資產投資額與代表樣本企業獲利能力的每股收益正相關。
(一)被解釋變量定義
本文被解釋變量為企業價值。我們設計了如下指標:
Y1 =Ln (股價*總股數);Y2 =股價/每股賬面價值;Y3 =股東權益/股本總數;Y4 =稅后利潤/股本總數。其中:Y1 為加總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證券的市場價值;Y2 為股價相對每股賬面值的比率;Y3 為每股凈資產;Y4 為每股收益。以上指標體現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不同財務目標,并且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公司規模的影響。表1是對被解釋變量的定義。
表1 被解釋變量定義表
被解釋變量名稱 符號 研究變量 計算公式
市場價值 Y1 市場價值 Ln (股價*總股數)
市賬比 Y2 市賬比 股價/每股賬面價值
股東價值 Y3 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股本總數
獲利能力 Y4 每股收益 稅后利潤/股本總數
(二)表2是對解釋變量(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定義
考慮到國有企業集團的規模大小不同、行業特點不同,特采用解變量固定資產頭額的自然對數為代替變量。
表2解釋變量定義表
解釋變量名稱 符號 計算公式
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 X1 Ln(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額)
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 X2 Ln(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額)
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 X3 Ln(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額)
(三)控制變量定義
企業價值不僅受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影響,還與公司的規模存在重要聯系,因此本文選取這些作為控制變量。一般認為小型國有企業集團和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具有不同優勢。小型國有企業集團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主要具有靈活性優勢 而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主要擁有資源優勢,因此規模因素應加以控制。本文,選用企業集團資產對數作為企業規模的變量,設定為X4 。
二、數據來源和樣本選擇
本文以國泰安的CSMAR數據庫提供的國有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固定資產投資與企業價值數據為基礎,主要以深滬兩市2008年-2011年的A股國有集團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的選取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選取2007年12月31日前在我國深滬上市的公司為樣本,為了保持樣本數據的平衡性;第二,剔除了ST、PT類企業,企業要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首要前提是企業具有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ST、PT類企業自身盈利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將其剔除;第三,剔除數據信息不全的上市企業。根據上述原則,最后選取了79家上市公司4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
三、實證分析
(一)建立回歸模型
本文選取樣本企業企業價值Yi作為被解釋變量,以樣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Xi作為解釋變量,建立回歸模型如下:
Yi=β0+β1X1+β2X2+β3X3++β4X4+ε
其中,Yi――樣本企業企業價值(被解釋變量);X1、2、3――樣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解釋變量);X4 ――樣本企業規模(控制變量);β0――模型的截距;
βi(i=1,2,3……,k) ――解釋變量系數;εi――隨機誤差。
(二)回歸分析
1.本研究在回歸模型的建立方法中選取進入法、逐步法或刪除法。被解釋變量“市場價值”(Y1)和“市賬比”(Y2)由于“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X1)、“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X2)和“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X3)三個變量F值的概率都大于0.1,沒有通過T檢驗,故剔除無效變量。被解釋變量“每股凈資產”(Y3)和“每股收益”(Y4)的三個變量F值的概率都小于0.1,通過了T檢驗。
被解釋變量“市場價值”(Y1)、“市賬比”(Y2) 、“每股凈資產”(Y3)和“每股收益”(Y4)由于控制變量企業集團規模(X4 )變量F值的概率都大于0.1,沒有通過T檢驗,故剔除無效變量。
2.“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X1)、“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X2)、“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X3)三個變量的“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的調整R2分別為0.662、0.521,擬合優度較好,代表被解釋變量“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的變化中有多少是由“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X1)、“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X2)、“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X3)三個變量的變化引起的。Durbin-Watson檢驗的結果分別為1.965、1.870,非常接近2,說明被解釋變量“每股凈資產”(Y3)和“每股收益”(Y4)的取值不存在一階序列相關。
注:預測變量: (常量) X1,X2,X3 。
3.“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均達到了0.000的顯著水平,說明“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具有理論與實證意義。
4.“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的容差均大于0.1,說明“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X1)、“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X2)、“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X3)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根據線性回歸原則,“市場價值”(Y1)和“市賬比”(Y2)模型的變量沒有通過T檢驗,故剔除無效變量,因此“市場價值”(Y1)和“市賬比”(Y2)模型無效;“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中的有效變量為“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X1)、“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X2)、“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X3)。
5.“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的樣本量為79、78,殘差平均值為0,標準化殘差平均值為0,說明“每股凈資產”(Y3)模型和“每股收益”(Y4)模型的殘差分布均滿足均值為零的假設。
6.通過觀察散點圖和殘差檢測不存在異方差性,變量整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得到回歸方程為:
式中,Y3――每股凈資產;Y4――每股收益; X1――2008年固定資產投資;
X2――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X3――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
四、結果討論
通過回歸模型的實證,根據樣本企業市場的具體環境對其實證結果進行具體分析:
結果一:代表樣本企業價值的市場價值與企業投資的固定資產額相關性不@著,假設H1成立。市場價值等于股權市值與凈債務價值之和,近幾年,企業的凈債務價值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受到更多相互制約的因素的影響,不能真實反映公司的企業價值,故市場價值與固定資產投資額沒有顯著關系。
結果二:代表樣本企業價值的市賬比與企業投資的固定資產額相關性不顯著,假設H2成立。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可以得出平均市賬比為1.587,充分說明樣本企業的企業價值被嚴重高估,沒有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導致代表企業價值的市賬比與企業投資的固定資產額沒有顯著關系。
結果三:代表樣本企業股東價值的每股凈資產與企業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顯著正相關,說明樣本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對每股凈資產的影響比較顯著,假設H3成立。從財務角度來講,樣本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所創造的企業價值不僅體現為企業利潤的增長,更能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使其能夠持續發展;代表樣本企業獲利能力的每股凈資產與企業2008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呈顯著負相關,2008年開始,全球的經濟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導致全球經濟不景氣,企業沒有及時抵抗風險,致使企業的獲利能力下降。
結果四:代表樣本企業獲利能力的每股收益與企業2009年固定資產投資、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顯著正相關,說明樣本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對每股收益的影響比較顯著,假設H4成立。代表樣本企業股東價值的每股收益與企業2008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呈顯著負相關,其原因可能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有關,股東價值受到重創,降低了代表股東價值的每股收益數值,致使對上市公司的股東價值產生了負面影響。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通過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國民經濟不斷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建立新興部門,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生產力的地區分布,提升經濟水平,為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提供條件。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額隨經濟的發展持續增加。我國經濟自2006年實現快速增長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了過快增長的現象。為了比較準確地把握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未來所需資金,本文把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作為一個時間序列,利用時間序列分析方法,使用ARMA模型進行模擬,預測其未來增長率。
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預測
本文使用1981―2013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數據為一個時間序列,建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預測模型,對我國2014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進行預測。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
(一)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預測模型的建立
將原始數據輸入Eviews6.0軟件中,檢驗該組數據是否平穩。ADF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p值=0.0332
圖1 自相關―偏自相關圖
由圖1可以看出,Q統計量的p值都小于0.05,說明序列值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該序列為非白噪聲序列。根據自相關系數和偏自相關系數的拖尾性和截尾性以及AIC原則,嘗試建立不同的時間序列模型。通過對ARMA(4,3)模型進行白噪聲檢驗,其結果顯示延遲6階和延遲12階的p值均大于0.05,這說明該殘差序列為白噪聲序列,模型擬合成功。建立ARMA(4,3)模型:
xt=0.210813+0.440113xt-1-0.398061xt-4+εt-0.913235εt-3
其中,{εt}為標準正態白噪聲序列。
(二)預測模型的擬合效果分析
根據建立的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預測模型,計算出1981―2013年的增長率預測值以檢驗擬合模型效果的好與壞,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
圖3 模型擬合圖
擬合模型走勢與原始序列走勢基本一致,殘差基本保持在±1之內,說明模型擬合得比較成功。并且Theil不等系數值為0.144083,模型預測能力較強,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預測模型建立比較優。
(四)模型預測分析
利用擬合模型對原時間序列做出2011―2013年的預測值,并與真實值進行比較,比較結果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預測值和實際值之間的相對誤差較小,模型的預測結果比較理想。所以,根據ARMA(4,3)模型的擬合結果對2014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進行預測,其結果為23.92%。也就是說,在2014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仍將繼續增長。
三、結束語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經濟增長;VAR模型;西安市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171-03
一、引言
固定資產投資是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一是長期的供給效應,即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形成后續生產能力,為經濟長期增長提供物質與技術基礎;二是短期的需求效應,即投資需求是總需求的一部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能直接拉動總需求的增長,進而帶動總產出水平的增長。因此,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政府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和進行宏觀調控的首要手段。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研究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大體分為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Podrecca,E.and Carmeci,G..,2001);第二種觀點認為經濟增長導致了資本的快速形成(Vanhoud,P.,1994;陳朝旭等,2005);第三種觀點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單方向是經濟增長原因(De Long,J.B.and Summer,L.H.,1992;蔣曉華,2007)。
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市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與此同時,西安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逐年增加,增長幅度逐年提高,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究竟如何?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哪種長期穩定的關系呢?本文通過定量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研究二者之間的規律。
二、實證分析
(一)樣本數據來源及預處理
本文數據皆來自于《西安市統計年鑒》各期,數據處理使用Eviews6.0軟件。由于所選時間序列(1983—2010年)跨度較大,對西安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和固定資產投資(FI)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用lnGDP和lnFI表示,其一階差分分別用D(lnGDP)和D(lnFI)表示。為避免時間序列出現偽回歸,對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性檢驗。
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單位根(ADF)檢驗方法對lnGDP、lnFI、D(lnGDP)和D(lnFI)序列分別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lnGDP和lnFI的統計值分別為0.4820和1.2561,均大于1%、5%、10%水平上的臨界值,說明這兩個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再對其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表明,D(lnGDP)和D(lnFI)的統計值分別為-3.3958和-4.0871,均至少小于5%、10%水平上的臨界值且相伴概率很小,說明這兩序列的一階差分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即lnGDP和lnFI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兩者之間可能存在長期協整關系。
協整性檢驗。本文采用EG兩步法對lnGDP和lnFI兩序列進行協整檢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t統計量均小于1%、5%、10%水平上的臨界值,說明這兩個序列是協整的,存在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具備了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必要條件。
(二)建立向量自回歸(VAR)模型
1.確定最大滯后階數。滯后期的大小關系到模型殘差是否存在自相關性和模型自由度問題,本文選取常用的LR、AIC、SC三個指標,檢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滯后期p=1時,LR、AIC、SC三個指標同時取得最優值(數值帶*),此時既能有效消除殘差中的可能存在的自相關,又能使得模型自由度達到較優,保證了模型估計參數的有效性,即滯后期p=1是最佳選擇。
2.格蘭杰因果檢驗。對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格蘭杰因果關系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不論滯后期為1階還是2階,都因為F統計量概率較小而拒絕假設“lnFI不是lnGDP的Granger原因”,都因為F統計量概率較大而接受假設“lnGDP不是lnFI的Granger原因”。其經濟學意義為:不論滯后期為1階還是2階,lnGDP和lnFI存在單向因果關系,即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但經濟增長對固定資產投資作用不明顯。
3.建立模型。
(1)模型建立。應用Eviews6.0軟件建立滯后一期向量自回歸模型。
lnGDP和lnFI兩個模型的R2(0.9981)和Adj.R2(0.9979)值都較高,說明模型擬合優度較高,F值較大(6284.143),AIC(-2.7638)、SC(-2.6198)較小,說明模型總體上是顯著的。即該模型較好的反映lnGDP和lnFI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
VAR模型的回歸方程為:
lnGDP=0.6637×lnGDP (-1)+ 0.2864×lnFI (-1)+ 0.4057
方程表明,西安市地區生產總值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自身滯后一期因素lnGDP(-1)和固定資產投資滯后一期因素lnFI(-1);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因素主要是lnFI (-1)和lnGDP(-1)。由估計系數大小可知,lnGDP(-1)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大,lnFI(-1)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相對較小。經濟學意義為: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動態均衡關系,長期內西安市經濟增長同時受到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和GDP滯后因素的影響,當年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下一年經濟增長就會增加0.2864%。
(2)模型檢驗及脈沖響應分析。對VAR模型進行AR根檢驗,由圖1可知,模型兩個特征跟絕對值的倒數都小于(或等于1),即在一個單位圓內(或上)。這說明該VAR模型是平穩的。
圖2表示西安市地區生產總值對固定資產投資一個標準差新息擾動的動態反應路徑,由圖2可知,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正向沖擊導致地區生產總值波動在第一年達到最大,之后呈現逐年緩慢下降的趨勢。這說明西安市投資增量對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的時效比較長,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推動的衰減速度并不快,應該再采取除投資以外的方式來快速推動西安市經濟發展。
依Engle定理,假如一組變量存在協整關系,則協整回歸可以轉化為誤差修正模型。描述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短期波動向長期均衡調整的誤差修正模型為:
DlnGDP = 0.151427EC-1+0.109157 DlnGDP(-1) + 0.461981 DlnFI(-1) - 0.003485
EC-1是誤差修正項,系數的大小反應了對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本誤差修正模型中修正系數為0.151427,說明經濟增長受多種其他因素影響,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的均衡關系對當期非均衡誤差調整的模型自身修正能力較弱。
(3)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基本思想是把系統中的每個內生變量(共m個)的波動(k步預測均方誤差)按其成因分解為與各方程新息相關聯的m個組成部分,從而了解各新息對模型內生變量的相對重要性。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方法來研究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度,將西安市生產總值的單位增量分解為一定比例的自身貢獻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結果(見表5)。由分析結果可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對西安市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隨預測期的增加,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其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度逐漸變小,在第一期時取得最大值72.64%,即使第十期依然達到40.62%,這有效地支持了前面脈沖響應分析的結論。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1.長期內西安市經濟增長同時受到自身滯后因素和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的影響。由VAR模型可知,西安市經濟增長的滯后因素對其自身的影響系數為0.6637,影響顯著,說明西安市未來一年的經濟發展較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當年對經濟的預期。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系數為0.2864,影響也較為顯著。針對這種狀況,建議相關部門采取積極措施提高人們對經濟的信心,增加對西安市經濟發展的樂觀預期,從而有效的促進經濟增長。
2.短期內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對本地區經濟增長有單向推動作用。由VEC模型可知,西安市經濟增長的滯后因素對其自身的影響系數為0.109157,影響的顯著性不高,說明短期內人們不會輕易改變對經濟的預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大。西安市固定資產投資滯后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系數為0.461981,影響顯著,說明短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能較好地促進經濟增長。針對這種狀況,建議相關部門適當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以保障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3.積極拓寬固定資產投資渠道。政府投資存在“擠出效應”,會減少民間投資;同時,政府投資也存在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因此,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是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有效途徑。政府應該給予民間資本更大的發展空間,大力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
4.在適當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同時,高度重視技術進步及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效避免投資回報率遞減規律及資本資源稀缺性兩大瓶頸,從而實現經濟增長可持續。
5.一方面要強調固定資產投資的作用;另一方面應該減少對其依賴,大力提高西安市的消費需求,只有居民消費增長支持的固定資產投資及經濟增長才是持久的。由宏觀經濟理論可知,居民消費傾向的大小是拉動投資的重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 西安市統計局.西安市統計年鑒(1990—2010)[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0—2010.
[2] 易丹輝.數據分析與Eviews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 宋麗智.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再檢驗:1980—2010年[J].宏觀經濟研究,2011,(11).
[4] 雷輝.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2).
[5] 聶允.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北方經貿,2009,(9).
[6] Podrecca,E.and Carmeci,G.Fixed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new results on causality[J].Applied Economics,2001,(33).
[關鍵詞]消費需求;經濟增長;投資率;消費率
1 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投資需求和擴大消費需求兩個方面。擴大投資需求,就是要通過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激活國內投資市場,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擴大消費需求,就是通過增收、擴大信貸等經濟杠桿,激活國內消費市場,從而帶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南寧市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和擴大內需、消費,同時充分利用北部灣經濟開發和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建成的機遇,著手打造經濟起飛的平臺。
2 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與gdp的關系分析
2.1 固定資產投資周期與名義經濟周期在大體上保持同步變動的趨勢
從“十五”時期到“十一五”時期前三年(2006—2008),南寧市經濟平均增長速度較快而平穩,最小值8%,最大值14.6%;但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不均勻,最小值-7.55%,最大值51.74%。固定資產投資周期與名義經濟周期在大體上保持同步變動的趨勢,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別。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峰谷位置在時間上有所差別,經濟增長往往滯后于固定資產投資一年達到峰值或是開始上升。第二,南寧市近10年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波動幅度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波動幅度。以年度增長率的離差系數(標準差/均值)來衡量,1999—2008年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波動幅度(0.5048)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波動幅度(0.3685)的1.37倍,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波動幅度(0.3542)的1.43倍。
2.2 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與gdp的關系檢驗
選擇2000—2008的年度數據,并對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剔除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和國內商品零售價格指數變動因素的干擾。
固定資產投資函數的選擇:gdpt=b0+bl×fair+ut
式中,fai為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額,gdp為南寧市生產總值,ut為隨機誤差。
2.3 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
選擇adf檢驗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結果是,在5%和10%的顯著水平下,以aic準則為標準,gdpt、fait都是i(1)變量,其一階差分gdpt和fait均為平穩時間序列。選取engle-granger兩步法(e-g)來進行協整檢驗,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時間序列均為一階單整。即:gdpt~i(1),fait~i(1),因而可以進行協整回歸,其結果如下:
gdpt=0.1526+2.151fait
(6.93) (21.86)
r2=0.899 dw=1.508
根據durbin.watson法對ut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顯示兩變量gdpt和fait是協整的,即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與國內生產總值在這一時段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
2.4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通過選取滯后長度,可以看出,原假設“gdp不是fai變化的原因”和“fai不是gdp變化的原因”均被拒絕了,說明兩者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即南寧市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存在著雙向因果關系。
3 南寧市消費需求與gdp的關系分析
3.1 南寧市全市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穩步增長
近10年南寧市全市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穩步增長,但是農民收入和消費增長要相對緩慢,同時南寧市在全國所有省會中消費總額居于中等地位。
3.2 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消費需求是經濟增長中份額最大,最穩定的需求期間,雖然南寧市的最終消費率呈下降趨勢,但是在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份額最大的需求,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1999—2008年,南寧市最終消費率平均值為52.27%,同期的投資率平均值為27.1%,而凈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僅為3.2%。更重要的是,與投資相比,消費需求波動幅度較小,是經濟增長中最為穩定的因素。消費需求的剛性決定了在gdp年新增額中,消費需求波動幅度遠小于投資等其他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慣性最大,因而,消費成為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
3.3 消費需求彈性表明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比較大
南寧市名義消費彈性系數在0.31~5.15,并且大部分都在2左右,且最小數值大于0.31,這說明南寧市消費富于彈性,國家實行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可以很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這期間,名義消費彈性系數平均為2.15,這說明我國名義消費每增長1%會帶動名義gdp增長2.15個百分點。從總體上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比較大。
4 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消費需求與gdp的關系分析
4.1 南寧市固定資產投資率過高,增長速度過快
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南寧市的固定資產投資率在高位上持續提高,1999—2008年的平均投資率為50.2%,已經遠遠超出了全國的平均水平38%。工業化推動、城鎮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積極財政政策、地方政府追求政績、城市化水平加速是造成高投資率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與高儲蓄導致投資需求偏高。
4.2 南寧市投資與消費結構不合理
4.2.1 農村消費影響消費總量不足
農村消費需求主要是指農村居民滿足消費需要并且具有貨幣支付能力的支出。目前,農村人口占南寧市人口半數以上,潛在的消費能力巨大。但是,由于農產品價格的低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缺乏等多種因素,農村居民消費不足。
4.2.2 收入因素影響了消費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南寧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還是遠低于gdp增長速度,居民增收緩慢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需求的擴大;居民收入差距擴大也導致消費需求不足,高收入階層的平均消費傾向低,其消費需求逐漸接近飽和狀態,消費增量低于收入的增量。低收入階層邊際消費傾向顯著高于高收入階層,但由于缺乏健全的收入補助機制,使得大量低收入階層有消費欲望但缺少必要的消費能力,導致消費需求不足。
4.2.3 供給因素影響了消費意愿
[關鍵詞]政府投資 民間投資 港澳臺及外資投資 經濟增長 相互關系
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對中國經濟的增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在很多方面影響到了中國經濟。出口減緩,金融市場加劇動蕩,就業情況不容樂觀,房地產市場也受到很大影響。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得到重視,政府實施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政府投資力度的加大使經濟整體有所回暖。在對經濟危機的應對過程中固定資產投資功不可沒。但過度的投資也加大了經濟內部矛盾,投資結構的優化是十分必要的。
固定資產投資可以分為政府投資、民間投資以及外資和港澳臺投資。對于民間固定資產的定義,很長時間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國家統計局于2012年《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定義和統計范圍規定的通知》討論并確定了民間固定資產的定義。其指出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即非國有及國有控股、非外商及港澳臺商及其控股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
一、固定資產投資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數額不斷增加。進20年來,從1995年的20019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311485億元,構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都實現了非常巨大的增長。政府投資于1995年的10898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295億元;民間投資于1995年的689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79473億元;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也由1995年的2299億元發展到2011年的1871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民間投資超過了政府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所占的比重達到50%以上。
二、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固定資產投資通過乘數原理對經濟的增長起到帶動作用。固定資產投資與GDP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通過GDP增長率與政府投資增長率、民間投資增長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之間的時間趨勢分析,可以發現民間投資增長率和GDP增長率之間的圖形吻合更好,關系最為相關。
GDP增長率與政府投資增長率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199187,GDP增長率與民間投資增長率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569342,GDP增長率與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568509。由此可見,GDP增長率與民間投資的增長率之間的相關性最大,其次是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而政府投資增長率與其關系最小。因此,想要更有效率的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帶動經濟的發展,需要要注重民間投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的發展。
三、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之間的關系分析
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需要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協調發展。對于政府來說,需要用便于調控的政府投資來帶動其他兩種經濟效率比較高的投資的發展。宏觀調控不僅要調控政府投資的力度,更要促進另兩種投資的發展,不僅使投資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更可以優化投資內部結構,實現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為了探究這三種投資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的相互關系,若存在是相互競爭還是相互促進,本文選取了1996年~2011年的數據進行測算,選取的數據是政府投資增長率(GZF)、民間投資增長率(GMJ)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的增長率(GWZ)。
(一)平穩性檢驗
運用ADF檢驗對數據的平穩性進行分析,觀察這三個序列是否平穩,分別進行原序列和一階差分的平穩性檢驗。(見表1)
各序列在10%的水平上不平穩,一階差分的在5%的水平上平穩,因此各變量都是一階單整。
(二)協整檢驗
運用Johansen極大似然法對這三個時間序列進行協整檢驗。首先基于VAR模型選擇最優滯后階數,通過AIC準則,確定的最優滯后階數為2,進行協整檢驗。
結果表明,政府投資增長率、民間投資增長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之間在5%的置信水平下存在協整關系。得到協整關系:VEC=GMJ-0.3516GWZ-0.1813GZF,即在長期,民間投資增長率、政府投資增長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之間存在穩定的均衡關系。政府投資增長率和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對民間投資增長率具有正效應。
四、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關系的階段分析
對1996年至2012年政府投資、民間投資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進行分階段的分析,以了解變化的原因以及發展的趨勢,使固定資產投資能夠更好、更快發展。
(一)第一階段:1996年至2002年
1996年至2002年,固定資產投資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民間投資的比重逐漸加大,到2002年,民間投資的比重已經超過了政府投資的比重。
1996年至2002年固定資產投資基本情況
1996年,增長率最高的是外資及港澳臺投資,達到21.67%,其次是民間投資增長率,達到了18.92%,政府投資增長率在10.17%,全社會固定資產增長率維持在14.46%。1992年至1995年,經濟飛速增長,帶來了高通貨膨脹,1994年達到了21.7%,1995年達到了14.8%,政府被迫實行“軟著陸”,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投資增長速度的政策,如控制貨幣發行、清理固定資產在建項目等。1996年,政府的軟著陸政策取得成功,經濟增長適度放緩,通貨膨脹降到6.1%。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固定資產投資受到很大影響。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急劇下降直至1999年降至最低點,達到-10.86%。1997年,民間投資增長率也大幅下降,政府投資增長率也受到影響。隨后政府采取了刺激經濟的政策,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創造民間資本投資的環境,如降息、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對基礎設施等領域進行建設,全社會固定資產增長率回升。但1999年,政府投資增長率下降,民間投資增長率幾乎不變,外資及港澳臺投資額下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下降。1999年后,投資逐漸回暖,各種投資增長率逐漸上升,至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增長率回歸到1996年的水平。
(二)第二階段:2003年至2005年
2002年起,經濟擺脫了長達6年相對低迷的狀態,2003年2005年,經濟情況顯著變好,經濟增長相對穩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從55567億元增長到88774億元,各組成部分也顯著提高。民間投資所占的比重逐漸加大。
2003年經濟得到迅速增長,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達到42.2%,增長非常顯著,政府投資增長率比2002年增加7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率比2002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2005年經濟發展平穩,全社會固定資產增長率與2004年基本保持一致。
(三)第三階段:2006年至2011年
2006年至2011年固定資產投資的波動比較大的,這與多種因素的影響相關。
2007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外資及港澳臺投資增長率快速下降,至2009年降至接近零增長率的水平。2007年~2009年民間投資的增長率相對平穩,下降幅度不大,政府為了避免經濟的衰退,增加政府投資帶動經濟,政府投資增長率出現了明顯增長,2008年達到了25.8%,成為自1995年來政府投資增長率最高的年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穩步提升,2009年達到了29.96%,成為自1995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最高的年份。2010年,經濟依然面臨很多問題,外部環境依然不穩定,特別是歐債危機的爆發,更使經濟的不確定因素增加,我國出口受到影響,經濟的發展依然需要內需的拉動,但刺激消費的邊際效益在減少,而且股市的低迷也降低了人們的消費需求,固定投資的增長率下降。
五、結語
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在經濟的增長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機期間,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對于維持經濟的持續增長效果十分明顯。對固定資產投資的來源進行分析,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更強,因此研究如何加大民間投資,并以此來帶動經濟的增長更具有現實意義。通過研究發現,政府投資和港澳臺及外資投資的增長與民間投資增長之間均具有正相關關系。因此政府在加大政府投資力度時,更要關注如何更好的通過政府投資來帶動民間投資的增長,以及采取一些相應的政策來更好地促進民間投資的增長。比如出臺相應的政策引導民間投資的方向調整,進而促進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的優化;加強信貸支持,建立健全融資體系等。
通過投資來帶動經濟的增長,不能盲目注重投資量,更要促進投資結構之間的優化,使其更好地帶動經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朝明,張創才.投資率與經濟增長率的比例及其控制[J].經濟學動態,1997,(40:19-21.
[2]姚愉芳.賀菊煌.中國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模型與應用[M].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胡春,仲繼銀.我國固定固定投資與經濟增長周期關系的實證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4,(1):31-35.
[4]李楠,牛爽.黑龍江省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及滯后效應的實證研究[J].財政與金融,2005,(4):28-31.
[5]鄧愛珍,李金昌.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8,(2):132-135.
[6]李朝鮮,李白花.投資波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7,(5).
[7]熊麗芳.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7,(6):10-13.
[8]張蕊.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山東省為例[D].山東大學,2009.
[9]樊紅霞.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河南大學,2010.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節約能源評估(以下簡稱節能評估),是指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對策和措施,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條重慶市行政區域內實行審批、核準和備案制的新建、改建、擴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申請報告必須包括節能分析篇(章),并進行節能評估和審查。
第四條實行審批制和核準制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分析篇(章)必須經咨詢評估單位評估,節能分析篇(章)應符合有關深度要求;項目審批、核準部門的批復文件必須包括對節能分析篇(章)的批復內容。
第五條實行備案制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項目業主單位必須按國家和市節能標準及節能設計規范,做好工程設計和建設,由項目備案部門在項目竣工驗收階段進行節能審查。其中,年新增綜合能源消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由市經委負責審查。
第六條實行審批或核準制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按照分級分類原則進行管理。
年新增綜合能源消耗3000噸標準煤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項目業主單位在申請項目審批或核準前,應向市經委提交咨詢評估單位出具的節能分析篇,由市經委負責審查。市經委自受理后15個工作日內出具審查意見。
年新增綜合能源消耗3000噸標準煤以下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項目業主單位在申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項目核準報告時,按照當時項目審批權限向申請部門提交咨詢評估單位出具的節能分析章,分別由市和區縣(自治縣)投資管理部門按各自的投資管理權限負責節能審查。
第七條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的主要內容包括:項目用能總量及能源結構是否合理;項目是否符合國家、地方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及標準;項目能效指標是否達到同行業國內先進水平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無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藝、設備;項目采用節能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等方面情況。
第八條經節能審查同意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其用能工藝、設備及能源品種等建設內容發生重大變更,或能源消耗總量超過節能審查批準意見能源消耗總量10%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項目業主單位應重新進行節能評估并申請節能審查。
第九條審批、核準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未按規定取得節能審查同意意見的,項目審批、核準部門不予批準或核準,項目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實行備案制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驗收階段未按規定通過節能審查的,項目建設單位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條項目建成后,按照“誰審查、誰驗收”的原則組織節能驗收。凡達不到節能審查意見要求的,項目驗收單位不予通過工程竣工驗收,項目業主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一條參與節能評估、審查的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規范,以對歷史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開展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對在評估、審查過程中、的,視情節輕重,由所在單位給予行政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摘 要 固定資產是企業運營的重要工具,在企業資產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投資一經發生,資金就固化形成企業的“沉沒”成本,投資成本在整個資產折舊期間內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因此,本文從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了加強固定資產投資控制的具體措施,從而達到優化投資結構,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和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資成本,防范投資風險等目的。
關鍵詞 固定資產 投資 內部控制
固定資產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較高,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資產,是企業運營的重要工具。固定資產投資具有投資回收期長、投資金額大,變現能力差等特點。在固定資產投資的全過程中,如果沒有完善的內控制度將使得企業資產在不健全的各類制度下不顯山、不露水的悄然流失。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單位內部為了有效地進行經營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總稱。內控失敗帶給企業的危害是內傷型的,是以犧牲企業的利潤和隊伍的凝聚力為代價的。實行內控制度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是保證企業資產安全的需要。因此,加強固定資產投資控制,對優化投資結構,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和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投資成本,優化資產的盈利能力,防范投資風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固定資產投資是企業投資的最重要的內容
固定資產投資,實際上就是固定資產的擴大再生產。固定資產擴大再生產的主要形式是技術改造、改建、擴建和新建。通過技術改造、改建、擴建和新建形成的固定資產一經建成投產,就決定了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也決定了它可能實現的經濟效益。它是企業生產的規模、產品品種、產品質量的基本保證,而且,固定資產投資,也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高低,發展前景好壞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加強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是提高企業整體效益的重要前提。
(二)內控是企業壯大的“內功”
今天,以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正全速將企業帶入一個新經濟時代,許多企業已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對業務流程實行再造和整合,以提高國際競爭力。而這些企業在整合中,無一不是以強有力的內控管理為基礎,它強調以首尾相接的、完整連貫的整合性業務流程,來取代過去被職能不清的、管理部門割裂的、不易看見也難于管理的破碎性流程,它的每一條信息都是受控的、可追溯的。
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措施分析
為解決投資方向不合理、項目管理存在漏洞、項目初設審核不嚴、施工超概算及竣工決算不及時等問題,必須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各個環節,采取積極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
(一)明確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管理的主管部門和崗位,保證管理架構完整、科學、合理
1.企業應建立健全工程項目業務的主管部門,包括項目規劃、概預算控制部門,建設管理辦公室等,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
2.各主管部門和業務人員應嚴格按規定的建設程序辦理工程項目業務,不得跨越程序辦理工程業務,不得擅自超越上一程序批準的項目方案和造價實施下一程序,只有完成上一環節工作后方可轉入下一環節。
3.企業應當對工程項目相關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明確審批人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及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
(二)加強項目決策控制,從源頭上防止無效投資
1.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的決策必須履行規定的程序。重大項目的決策程序包括項目建議書階段和可行性研究階段。
2.重大投資項目建議書,由建設單位組織編制,企業最高管理層組織審核、批復。對審核通過的項目建議書,報企業最高管理層批復。
3.為了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有效,必須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重大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應由項目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咨詢單位等編制。
(三)搞好工程項目初步設計概算控制,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造價
1.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批準后,方可進行項目的初步設計。經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投資估算,是工程項目控制造價的依據和初步設計概算的最高限額。
2.企業應規范、完善對初步設計文件的審核程序與相關制度,實現對工程項目預期造價的有效控制。
3.重大項目的初步設計文件,由企業概預算控制部門組織審核,并負責將審核意見反饋給設計單位,督促設計單位修改完善。
(四)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的過程控制
固定資產投資的過程控制應由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與和監督,內控制度的重點是:
1.制定預算審批制度,規定了固定資產的購建、動態管理及處置的程序和審批權限,降低固定資產購建成本:
2.內部牽制制度,對計劃外購建固定資產、自行調整投資計劃、冒名頂替將投資挪作他用的,制定了領導與執行者、審批與經手、驗收相互牽制制度;
3.崗位分離制度,對不同部門設定不同的職責,將固定資產投資的計劃、審批、經辦、付款結算、資產保管等崗位分別由不同部門擔任,并明確各部門職責及責任;
4.財產清查制度,對資產的保管、使用、費用的列支標準、方法和處理進行規范。
(五)強化內部投資預算控制,確保工程項目建設得到資金保障
1.內部投資預算主管部門對申請列入內部投資預算的工程項目,應按照 “效益優先”原則,通過項目經濟效益排隊,與當年投資資金來源和其他項目綜合平衡等,合理列入內部投資預算。
2.財務部門作為全面預算主管部門,應審核內部投資預算的投資規模與資金來源是否平衡,不能超來源安排投資規模。
(六)監督制度執行、遵守法制建設
固定資產投資控制涉及范圍廣,控制難度大,因而內審人員在管理中應有目的的收集問題,剖析問題,將這些問題按性質分類,把問題的來龍去脈搞清楚,針對每一個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
同時,應對內強調控制,對外強調法制,因為法制建設是控制的基礎和條件?,F有的市場準入、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合同管理、工程質量監督等制度,為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學、更加完善的建筑市場運行規則和管理制度體制提供了條件,并將成熟有效的改革措施通過法律、法規加以確定,是我國建設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
(七)搞好施工圖預算控制,確保施工圖預算與初設概算閉合銜接
已列入內部投資預算的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應委托負責初步設計的單位進行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必須以被批準的初步設計為依據,不得任意增加工程項目,擴大工程范圍和提高建設標準。
施工圖設計獲批準后,建設單位應組織造價專業人員或委托有關中介機構編制施工圖預算。對編制完成的施工圖預算,由負責組織施工圖設計審查的建設主管部門進行審查、修改、批準。
(八)做好價款支付控制,防止差錯和舞弊
建設單位財務部門要嚴格按批準的內部投資預算控制工程價款的結算與支付。會計人員在辦理工程預付款和工程進度款結算、支付業務前,應對照工程合同約定的價款支付方式、內部投資預算等,認真審查和復核本單位工程主管部門提交的價款支付申請及憑證(包括承包方的收款收據或發票)、審批人的批準意見等,復核無誤后,方可按規定,辦理價款支付手續。
(九)加強項目竣工決算控制,確保盈虧和資產的真實、準確性
工程項目竣工后,應在三個月內完成竣工財務決算的編制工作。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監理、質量監督等單位對施工單位報送的竣工資料進行審查,組織竣工預驗收和竣工驗收。
建設單位財務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如實反映工程項目的實際造價,不得將應計入當期經營費用的各種支出計入建設成本。工程項目所建造的固定資產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妥竣工財務決算的,應當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之日起,按估計的價值轉入固定資產,并開始計提折舊。待辦妥竣工決算手續后再調整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三、結束語
企業通過開展固定資產投資內部控制,能夠大幅度的降低固定資產投資領域舞弊發生的可能性,及時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漏洞,真正為企業起到“增值服務”的作用。因此,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的內部控制工作還應得到重視和加強,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也將日益顯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