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常見的網絡應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常見的網絡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 C-RAN技術 移動網絡 數據處理

    一、C-RAN技術簡介

    C-RAN是現在人們在網絡的需求和科技進步的推動下產生出來的一種新型接入網構架,能把數據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協調處置,是一種能夠實現實時云計算的綠色無線接入網,能夠減少機房使用數量,從而減少運營商投入成本,能提高計算效率,比以往的技術更快的完成數據計算,能使傳輸帶寬變高,靈活度增強等等,C-RAN是新的網絡時代的標志,通過這個技術,使人類發展互聯網的速度有了極大的提升,為移動通訊網絡運營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C-RAN總的來說是通過三個具體部分構成:它是一種分布式的網格,是把RRU以及通訊天線互相結合;它是由光信號進行傳輸的一種網絡,是由遠端射頻單元和基帶單元連接,和以往傳輸的不同點在于,它有著更高的網絡寬帶和更低的網絡延遲,更方便信息的傳輸。它是通過一種方法把具有高性能的通用處理器和實時虛擬技術相互結合,最終形成一個集中式基帶處理池。C-RAN想要實現主要分為三部分:

    1.1 C-RAN基站部署

    在部署基站時,使用多個BBU互相連接,構建出一個有著更高的容量和更低延遲的架構。遠端的RRU經過這種構架,與基帶池中BBU的其中一個進行數據交流,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把DSP上的BBU集成,這不會造成對機房設備功能浪費,降低機房設備能耗,提高服務利潤。

    1.2可處理多種無線信號

    使用基帶池高速調出信息,完成數據的交互,解決多點協作式信號。這樣可以縮小無線信號對它造成的干擾,從而增加系統的容量,使用軟件無線電有兩種辦法且兩種辦法各有優點,信號處理器是一種相對而言比通用處理器在電信行業更加成熟的辦法,通用處理器的功耗性能比信號處理器更差,但通用處理器的后向兼容更好。

    1.3基于實時云架構的虛擬化基站

    在BBU基帶池的基礎上,通過云架構基帶池控制,形成了一個更大的云構架基帶池,這個基帶池可以為每個接入點處理信息,多個云構架基帶池可以相互傳遞信號,共同完成信號的處理,這樣的好處在于可以調節每個基帶池的信息處理量,使得負載平衡。

    二、C-RAN技術優點

    C-RAN不同與以往的移動通訊網絡架構,它使得RRU和BBU不在局限于近距離信號傳輸,機房對于站址構建已經不再顯得那么迫切了,理論上來說,要想實現把300平方千米內進行覆蓋,只需要在10千米的范圍內搭建一個BBU機房,它的技術優點不同于以往,這些主要在以下方面表現出來:

    2.1 降低了網絡能耗

    通過集中化這種方法,減少了對機房的依賴,只需要比以前更少的機房,就能完成更多的任務量,減少了機房的使用數量,降低了投資成本,同時也可以對信息進行集中處理,節約了存儲空間,把資源最大化的利用,在網絡工作較少的情況下,也能夠用停止RRU和BBU的一些資源來實現節約能耗的目的。

    2.2減少了運營商的成本投入

    經計算,對于建設一個站點,其中建設費和相關設施的費用相當于資本支出的百分之五十,而站c帶來的租金,電費相當于運維成本的百分之七十,而且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地租費,電費的上漲,這使得運營商投資成本增加,收益減少。C-RAN技術完美克服了這些困難。

    三、C-RAN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場景

    C-RAN在技術上正趨于完善,中國移動已經準備推廣這項技術。在中國東莞,太原等地方已經開始初步推廣,經過中國移動調查發現推廣C-RAN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運維成本和運營商資本支出,同時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運營能源消耗。運維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五十,運營商成本支出可以降低百分之十五,對于能源的消耗可以降低百分之七十。 中國移動對于C-RAN接下來的發展方向說到,前期推廣只是一個小目標,接下來會大規模的推廣C-RAN技術,中期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實現C-RAN的多模開發,而且開發互聯原型機和大規模BBU技術,從以往的集中化逐步發展為協作化,最終目的是完成BBU虛擬化。

    結語:目前的RAN技術面臨著許多挑戰,這些挑戰都得要運營商來處理,如運營成本增加,技術效果不理想,給終端用戶提供服務需要昂貴服務費等等,而C-RAN技術卻能規避以往的技術缺陷來完善上文所述問題,利用RRH和BBU技術,可以以更少的資本投入實現多點傳輸和接收技術,C-RAN技術為移動網絡運營商帶來了新一輪的競爭,它能實現移動網絡市場業務和利潤的共同增長。

    參 考 文 獻

    第2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析視頻監控系統工作原理的與網絡技術發展的基礎上,介紹了長江水路視頻監控聯網的關鍵技術。以提高長江水路

    的管理水平和監控效率。

    關鍵詞:長江水路 視頻監控 網路技術

    隨著信息及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化的整體監控安防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元化?,F在的視頻監控系統越來越要求各子系統之間具有很高的聯動性。特別是長江水路系統,由于其各個區域的管理功能不同,并且高度分散,就要求監控系統具有更強的多層次化,多級管理功能。并且為了實現各個視頻監控點的實時交互,需要上下級,同級之間都可以聯網。

    視頻監控系統概述

    所謂視頻監控系統就是一種具有較強的防范能力的綜合系統,它是安全防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的視頻,攝像技術的與現代的網絡通信技術的綜合應用的產物,由于視頻監控系統的方便,直觀,能全面的對場景信息進行再現,所以近年來在各種場合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1、視頻監控系統主要功能

    視頻監控系統的主要功能為保存一定時間段內的視頻監控錄像資料,并能夠實現方便地查詢、為事后調查提供依據。遠程視頻監控人員可遠程任意調取監控圖像,并可遠程發出控制指令,實現對錄像資料的智能化檢索、回放、對攝像機鏡頭焦距進行調整、控制云臺局部細節觀察或巡視。服務器平臺構架方便,可以在各個地方方便的安裝服務器軟件,只需為用戶分配不同權限的登陸帳號,用戶就可以查看所管轄區域的視頻監控信息。 監控系統對采用嵌入式分布構架,提高服務區的安防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采用三級結構,監控中心配置主要的服務器,管理整個系統和視頻的轉發,同時具有定時巡更功能,有效監控值班人員的巡更力度;音對講功能,有效實現服務區與監控中心對講,會議功能。界防范功能,聯動報警、自動彈出視頻和自動錄像。

    2、視頻監控系統工作原理

    監控技術是各行業重點部門或重要場所進行實時監控的物理基礎,管理部門可通過它獲得有效數據、聲音或圖像信息,及時的監視和記憶突發性異常事件的過程進行,用以提供及時、高效地指揮和高度、以實現及時布置警力、處理案件等。隨著當前計算機應用的迅速發展和推廣,各種設備數字化已成為安全防護的首要目標,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強大的數字化浪潮。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是視頻監控的實質,它的發展主要是計算機、網絡通訊、微電子、人工智能和視頻處理等各項技術不斷發展和相互融合的結果。具體來講,與視頻監控系統相關的主要技術有視頻壓縮、系統構架、視頻回放、視頻存儲、冗余保護和網絡傳輸技術等。

    3、網絡技術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通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網絡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新的網絡用戶。這些人包括大學教授、倉庫管理員、辦公室經理、護士商店負責人等。網絡的關鍵技術有網絡結點、網絡系統的寬帶、應用層的可視化工具、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等。其中網絡結點是網絡計算資源的提供者,主要包括高端服務器、MPP系統大型存儲設備、集群系統、數據庫等。網絡計算 環境中,網絡系統寬帶是在提供高性能通信的必要手段。并且為了幫助研究人員擺脫理解數據的困難,我們需要把計算結果轉換成直觀的圖形信息,這就需要開發能在網絡計算中傳輸和讀取視頻,音頻數據,并提供友好用戶界面的可視化工具。資源管理和任務調度工具主要用來解決組織和管理視頻信息、資源的描述等關鍵問題。為了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任務,調度工具根據當前系統的負載情況,對系統內的任務進行動態調度。

    網絡技術在視頻監控系統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網絡帶寬。計算機存儲容量和處理器處理能力的迅速提高,加之出現了各種視頻信息處理技術,原有的模擬視頻監控系統呈現出不少的缺陷,這就越來越凸顯了全程網絡化,數字化的視頻監控系統的優勢。隨著各種網絡系統的完善,網絡監控技術除了應用于安全防范,還成為企業、幼兒園、交通、消防、保安、金融、公安等行業的監督手段和管理資源,市場潛力很大。

    1、網絡視頻監控系統

    隨著現代化行業系統的形成以及網絡IP監控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視頻監控技術正逐漸從本地監控向遠程監控發展,出現了以網絡視頻服務器和網絡攝像頭為主要部件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網絡視頻監控系統集網絡,圖像處理,數字處理,計算機,視頻和音頻的編解碼等多種技術與一身。所以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將視頻的模擬信號和語音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信號的傳輸,從而實現視頻和語音信號的數字化,多媒體化,管理的智能化和網絡化。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從圖像的采集開始對圖像進行數字化處理,這樣就解決了視頻流在網絡上的傳輸問題,使得該系統有更加多樣化的傳輸線路,趨向于智能化和平臺化。使用網

    2、網絡傳輸模塊的應用與實現

    在整個系統中存在多個雙向通信,有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客戶端和前端網絡攝像機之間的通信、客戶端和客戶端之間的通信,當在一個大系統中存在多個服務器時,那么還存在服務器和服務器之間的通信。這些通信既有音、視頻等數據量大的數據,也有控制命令、請求消息等小的數據,控制信息主要是中控服務器同視頻服務器以及遠程分控臺之間的通信,用以完成中控服務器對視頻服務器和遠程分控臺的功能、權限、安全管理以及響應遠程分控臺的數據請求。由于控制信息相對較少,而且對可靠性要求很高,因而在傳輸該類信息時應該采用面向連接的傳輸機制。

    結語

    第3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2011)23-0000-01

    Computer Networks Security Issues and Strategy Analysis

    Shao Chao

    (School of Computer,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hina's 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 and military began widespread us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at the same time,computer networks,security issues have begun to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d the current 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 security issues in common,then explores the related protection strategies,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significance.

    Keywords:Computer;Network;Application;Security

    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始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它在極大方便人民生產生活,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同時,其隱藏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現代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是一項極其開放和自由的技術,所以要對其基本安全問題進行防范,防患于未然。本文先探討目前計算機網絡應用中常見的安全問題,接著探討相關防護策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一、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常見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計算機網絡應用具有互聯性和開放性等基本特征,從而為黑客攻擊、病毒侵入提供了機會。一般而言,計算機網絡應用中常見的安全問題有幾下幾種:

    (一)威脅系統安全

    如果網絡軟件或操作系統在設計上存在任何一點小缺陷,都會成為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安全隱患問題,讓不法者非法利用,通過一些惡意代碼進入計算機系統,從而對主機進行控制或攻擊。

    (二)黑客侵犯

    所謂黑客,就是指利用系統安全漏洞對網絡進行攻擊破壞或竊取資料的人。如果黑客侵入電腦,就會竊取電腦中存貯的密碼、賬號、口令等私密文件,進行電子郵件騷擾、破壞電腦程序、篡改網頁等行為,這對用戶的主機安全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所以,從某種角度而言,黑客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危害大于網絡病毒攻擊。

    (三)欺騙技術攻擊

    欺騙技術攻擊即通過欺騙IP地址、DNS解析地址等,使電腦服務器無法辨別這些請求或無法正常響應這些請求,以此來攻擊服務器,從而造成電腦死機或緩沖區資源阻塞,這種情況會損壞電腦主機,也會帶入安全問題。

    (四)計算機病毒攻擊

    危害網絡安全的因素中,病毒攻擊算是最嚴重的因素了。它具有傳染性、隱蔽性、破壞性等基本特征、計算機感染病毒,輕則降低系統工作效率,重則造成系統崩潰,數據丟失,從而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五)網絡物理設備故障問題

    網絡設備包括網絡通信設備、存儲設備、防雷系統、傳輸設備和抗電磁干擾設備等,這些網絡環境是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保障,任何一個環節設備出現問題,都會出現網絡故障,造成網絡安全問題。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常用策略

    (一)采取數據加密策略

    想要保障計算機數據信息,以及在網絡傳輸過程中的私密信息不被非授權用戶刪除、竊取和更改,就必須對這些數據信息采取加密技術,就算數據被非法者截獲了,如果沒有安全密鑰,也不能被還原為原始數據。這樣可以有效保證網絡數據的安全性。

    (二)采用病毒防護策略

    如果僅僅使用單機防病毒方法或產品,是很難從根本上消除病毒的。所以要采用適合網絡全方位的防病毒方法和產品。比如用于電子郵件服務器平臺中的郵件防病毒軟件,互聯網相連中的網關防病毒軟件或局域網中用于服務器操作系統平臺的防病毒軟件等。只有構建起一個科學、合理、完備的防病毒體系,才能有效防范計算機遭到不法侵入者的攻擊。

    (三)利用網絡防火墻策略

    作為一種有效的隔離控制技術,防火墻可以決定網絡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并監視計算機網絡的運行狀態。通過檢測由外部傳輸而來的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組織黑客控制自己的電腦網絡,保障電腦安全。

    (四)利用漏洞掃描策略

    所謂漏洞掃描,是指自動檢測本地或者異地主機安全脆弱點的技術。實際上是一門網絡安全掃描工具,對電腦中的特定項目的有用信息進行有效分析,進而發現漏洞,使用戶及早發現電腦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五)運用入侵檢測策略

    入侵檢測技術不僅可以檢測電腦外部的入侵行為,還可以檢測內部用戶中未授權的行為,通過日志管理來限制那些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活動,從而保證電腦系統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王世倫,林江莉,楊小平.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與對策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6)

    第4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互聯網運維難題多

    隨著互聯網統一出口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各下屬分公司員工均需要通過現有專線接入到州公司,然后由州公司互聯網出口訪問互聯網資源。一方面員工上網條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也給機構帶來更高的網絡使用危險性、復雜性和混亂性。用戶訪問互聯網信息的同時,很有可能受到網絡上木馬、病毒等的攻擊,從而造成信息安全事故。

    在互聯網運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IT部門不清楚網絡流量和內部員工的網絡活動情況,無法為IT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沒有技術保障的IT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濫用互聯網應用,使網絡業務系統運行緩慢,視頻會議帶寬得不到保障,單純擴展帶寬沒有效果;缺乏細致的流量管理辦法,導致業務系統應用帶寬搶占嚴重;機密信息泄漏頻發,急需防范泄密;惡意插件、腳本泛濫,給單位網絡帶來安全風險。

    應用層網絡技術現狀

    目前互聯網應用,通常是TCP、UDP混合協議傳輸,更強調帶寬侵占性。州公司信息中心根據多年網絡運維管理經驗,參考兄弟公司管理方法,摸索出適合自身情況的網絡管理方法。

    在多方論證后發現,基于應用識別的智能(動態)流控技術可以實現根據應用進行合理分配帶寬資源,同時,可以保證互聯網出口帶寬最大利用率。基于應用識別的智能(動態)流控技術在帶寬有限時,通過業績流量控制來限制P2P、流媒體等消耗帶寬的應用,保障郵件、訪問網站等與業務有關的重要應用的正常帶寬范圍;當互聯網出口帶寬只有30%或者更低使用率時,適當降低控制閥值。傳統流控技術造成帶寬浪費的情況也不再出現。

    識別是管理的基礎

    網絡應用極其豐富,尤其隨著大量社交型網絡應用的出現,由此引發各種管理和安全問題。識別是管理的基礎,全面的網絡應用識別幫助管理員透徹了解網絡應用現狀和用戶行為,保障管理效果。通過全面識別各種應用,進而對單位互聯網出口進行有效管理和維護。

    州公司信息中心根據多年信息化建設、網絡安全建設、運維與管理經驗,以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實踐為原則;建設單位高效、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信息化網絡為主要目標;摸索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并不斷完善,實現互聯網統一出口的高效運維管理。核心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URL識別——通過千萬級靜態URL庫、基于網頁智能分析系統IWAS、SSL內容識別技術等,有效應對互聯網上數以萬計的網頁;

    二、應用規則識別——識別網絡主流應用,包括IM、P2P/P2P流媒體、游戲、辦公應用、網銀、股票行情軟件、股票交易軟件、木馬、軟件等;

    三、深度內容檢測——IM聊天、在線炒股、網絡游戲、在線流媒體、P2P應用、Email、常用TCP/IP協議等,基于數據包特征精準識別;

    四、智能識別——種類泛濫的P2P行為,靜態“應用識別規則”已經捉襟見肘,所以通過P2P智能識別,識別不常見、未來可能出現的P2P行為,進而封堵、流控和審計。

    基于Web應用的控制技術

    為應對互聯網網頁容量爆炸性增長,州公司信息中心根據多年的運維經驗,參考多種技術實現方式,最終采用“靜態URL庫+URL智能識別+云系統”三重識別體系。更開發了一套人工智能的網頁智能分析系統(Intelligent Webpage Analysis System, IWAS),能夠根據已知網址、正文內容、關鍵字、代碼特征等特點進行自動學習和智能分類,真正完善網頁訪問行為管理。

    有限的帶寬資源如何分配給不同部門、用戶或不同應用,如何保障核心單位用戶煙草核心業務系統帶寬資源,限制網絡殺手如BT迅雷等占用資源,一直以來都是州公司信息中心工作研究的重點課題。經過反復測試、總結,最終發現基于應用識別的、精細智能的流量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帶寬濫用,提升帶寬使用效率。

    通過帶寬的“自由競爭”與“動態分配”,除了基于父子通道進行流量控制之外,還根據在線的用戶數量將帶寬動態分配給在線用戶,如4M的線路,可以動態分配給5個或者20個在線用戶使用,從而實現帶寬資源的充分利用,達到在網絡應用高峰期保障核心用戶、核心業務帶寬,限制無關應用占用資源,在帶寬空閑時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的目的。

    以往,通過封IP、端口等管控“帶寬殺手”P2P應用的方式極不徹底。加密P2P、不常見P2P、新P2P工具等讓眾多P2P管理手段束手無策?,F在憑借州公司信息中心開發的一套P2P智能識別技術,不僅識別和管控常用P2P、加密P2P,對不常見和未來將出現的P2P亦能管控。能限制指定用戶的P2P所占用的帶寬,既允許指定用戶使用P2P,又不會濫用帶寬,充分滿足管理的靈活性。

    經濟壓力顯著下降

    經過前期大量測試、驗證,發現網絡監控方案可大大提升員工辦公效率以及節約單位互聯網帶寬資源,減少互聯網統一出口后升級帶寬帶來的支出成本。

    通過有效地應用層識別技術和精細化的帶寬管理,可以用最少的投資達到最好的效果,解決了單位互聯網統一出口后存在的應用控制、行為審計、流量控制、運維管理等問題。

    基于應用識別的P2P智能識別技術,不僅能識別和管控常用P2P軟件及版本,對不常見的和未來將出現的P2P亦能管控。提供的P2P流控技術,將限制指定用戶開啟P2P后占用的帶寬。既允許用戶使用P2P,又不會濫用帶寬。

    州公司信息中心一直以來都在不斷探索用最少的投資達到最好的管理效果,所以在解決單位互聯網統一出口后存在的問題,也需要充分考慮單位網絡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到最有效、最經濟的解決方案。

    第5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安全性問題;防護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93.0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3-0000-02

    The Security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Han Yingchun

    (Lishui University,Lishui323000,China)

    Abstract:In today's technological advances,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lso led to the continued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widely used in major areas (military,economic and political).In a wide rang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ituation,the security issues will be gradually exposed,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within the industry.Therefore,security issues in the network application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is an urgent task.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major security issues,as well as its safety protection strategy.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s;Security issues;Protection strategies

    21世紀是一個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伴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而發展,已經滲透于經濟、貿易、軍事等領域中。計算機網絡技術也逐漸的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提高了人們工作的效率,促進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人們對于網絡技術已不再陌生。在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它的安全性問題也就日益的突顯出重要性,對于其隱藏安全風險人們也加倍的重視起來。計算機網絡的特點也就是其自由開放的網絡(IP/TCP架構),正是這些自由開放的空間才使得黑客的攻擊以及入侵有機可乘。通過計算機的網絡使得一般傳統的病毒傳播的速度加快,而且病毒針對計算機的應用程序或是網絡協議存在的漏洞上,很多種新型的攻擊入侵的方法也不斷出現并日益革新。所以網絡應用的安全性已經成為計算機技術中重要的部分,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也就是對其的研究以及解決方案。

    一、對于計算機的網絡技術應用中的常見的安全性問題進行論述與分析

    我們知道計算機網絡性特征包括無邊界、大跨度以及分布式等主要特征,而這些明顯的特征也方便了網絡上黑客的入侵或攻擊。而且其行為主體的身份具有隱藏性,以及網絡信息具有隱蔽性,這些都為網絡應用里一些惡意的侵入或攻擊行為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可以更加肆無忌憚的放大惡。我們對于計算機網絡應用里常出現的安全性問題進行總結,有如下五大類:

    第一,在計算機網絡的操作系統中,通過有些服務的開放端口來進行侵入或攻擊。存在這種方式的攻擊原因主要是因為該系統軟件中的函數拾針和邊界的條件等一些方面在設計上不當或是缺少條件限制,進而就產生一種漏洞(地址空間出現錯誤)。比如在該系統的軟件里,沒有及時處理某些特定類型的請求或是報文,進而也就使得軟件在碰到這些類型的報文時就出現其運行不正常,致使軟件系統發生崩潰現象。這種攻擊病毒中典型的像OOB攻擊,它是利用Windons系統的TCP端口(139)對其傳送隨機數來達到對操作系統的攻擊目的的,進而就使得CPU(中央處理器)始終維持在系統繁忙的狀態。

    第二,就是通過傳輸的協議這種途徑對其進行侵入或攻擊的。惡意的行為者找到其某些的傳輸協議制定當中的漏洞,接著發起攻擊,具體是利用請求資源(惡性)促發系統服務上出現超載,使得目標系統不能正常的運行,甚至導致其癱瘓現象。像這類中典型性的有借助IP或是TCP協議里的“三次握手”這個系統漏洞,對其進行(SYN Flood)攻擊;或者是通過大量的傳輸垃圾數據包,達到接受端口資源全部耗盡的目的,最終讓其系統出現癱瘓現象。像這類攻擊方法典型的有ICMP Flood、Connetction Floa。

    第三,借用偽裝技術來對其進行攻擊入侵。這種攻擊方法具體的比如可對IP地址進行偽造,以及DNS解析地址和路由條目都可造假,為了讓要攻擊的服務器對這些請求不能正確的辨別,或者是不能對這些請求正常響應,以致最終導致緩沖區出現阻塞甚至死機的情況;還有一種,在局域網里中,對其中某臺計算機IP地址進行設置成網關地址,這樣就使得網絡里的數據包轉發不能正常實行,導致某一網段出現癱瘓。

    第四,利用木馬病毒對其發起攻擊入侵。木馬對于喜歡玩電腦的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它是一種能夠遠程控制的黑客入侵工具,特點鮮明,具有非授權以及隱蔽性的特征,當某臺主機被木馬成功植入的話,那么該目標主機就會讓黑客完全的控制住,使其變成黑客的超級用戶。因木馬程序他能夠對系統里的重要信息(如密碼、帳號以及口令等)進行收集,因此也就使得用戶信息保密出現嚴重不安全性。

    第五種,將嗅探器(Sniffer)或掃描最為信息窺探的工具,得到用戶重要信息。這里掃描是遍歷的搜索網絡以及系統的行為(主要針對系統漏洞而言),而漏洞是普遍都存在的,因此就有隱蔽采用或是惡意的使用掃描的手段,來對主機的重要信息進行窺探,這是為達到更深的入侵或是攻擊做好準備。Sniffer它是一種技術,是通過計算機上的網絡接口來進行截獲目的地,使其成為別的計算機中的數報文這樣的一種技術。這種網絡的嗅探器通常是處于被動的探測監聽網絡中通信以及分析數據,非法的來獲取口令以及密碼和用戶名等有效的用戶信息,因它的特點是非干擾性以及被動性,故對網絡安全應用上存在很大的威脅,他具有超強的隱蔽性,一般探測盜用了網絡信息是不易被用戶知曉的。

    二、對于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安全性問題所做出的防護策略進行論述分析

    首先用戶要對重要有效的信息數據實行加密策略,使其得到保護。現在存在很多修改或是惡意探測監聽網絡中發送的數據這種危險情況,針對這種形勢,常用的局勢對重要的數據實行加密措施,讓數據變成密文。我們知道就算別人竊取了數據,但如果不知道其密鑰的話,他還是沒有辦法是竊取的數據還原,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對數據進行保護。加密可有非對稱和對稱加密,何為對稱加密體制?它是加密的密鑰與其解密的密鑰一樣的機制。對其最常使用的算法是DES,而其數據的加密標準就是依據ISO。那何為非對稱加密?相對應也就是它的加密和解密的密鑰是不同的。每個用戶擁有兩個密鑰,一個最為公開密鑰,這個密鑰是用來加密密鑰設置的,而另一個就是秘密密鑰,也就是又來解密時所用的密鑰,它是需要用戶自己嚴加保密的。個人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自己使用的加密方法。

    其次就是使用病毒防護技術來進行預防危險問題。對于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安全問題上,常見的主要病毒防護技術有如下幾種:第一個是智能引擎的防護技術。這種引擎技術對于特征碼掃描法中的優點繼承并且進行了發展,將掃描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改進,進而在病毒掃描中,其掃描的速度不會受到病毒庫不斷增加的影響的;第二就是未知病毒查殺防護技術。這種防護技術在虛擬執行技術基礎之上的又突破的病毒技術,它是人工智能技術與虛擬技術的組合體,能夠對未知的病毒進行有效準確的查殺;第三是病毒免疫技術。對與這種病毒的免疫技術,反病毒專家一直對其保持著高度研究興趣。這種技術主要是對自主的訪問控制進行加強,以及對磁盤進行禁寫保護區的設置,通過這種途徑來實現病毒免疫的;第四,嵌入式的殺毒技術。這中殺毒技術主要針對經常性的遭到病毒的入侵攻擊的對象或應用程序,該技術對此實行重點保護??山柚鋺贸绦蛑械膬炔拷涌诨蚴遣僮飨到y來實現殺毒,這種技術為應用軟件(范圍使用廣以及頻率使用高的)提供了被動形式煩人防護措施。這種應用軟件有Outlook/IE/NetAnt等,對其實行被動式的殺毒;第五,壓縮智能的還原技術。這種防護技術是通過打包或壓縮文件在內存里進行還原技術,這樣讓病毒完全的顯露出來。

    再次就是使用入侵檢測技術。何為入侵檢測技術?它的設計是針對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來的,它能夠及早的檢測到系統里出現異常現象或是未授權情況,它是對于網絡里違反其安全策略的行為進行檢測的一種技術。這種檢測技術的好處就是在系統被攻擊出現危害前,其就會檢測出存在的攻擊入侵,同時還可通過防護報警系統對攻擊入侵進行排除。在病毒攻擊當中可以有效的降低遭到攻擊而帶來的損失。這種技術可在攻擊系統之后對攻擊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增加防護系統的知識,并將其輸入入庫,來提高系統的防護能力。

    對于這種檢測技術而言,它的入侵檢測系統可劃分為兩種:異常檢測和誤用檢測。誤用檢測它主要是依照預先定義好的攻擊入侵模式庫(對于入侵行為的特征、排列以及條件和事件之間的關聯有所描述),因此在檢測時就可在系統里收集到的信息與入侵的模式描述進行對比,查看有沒有被入侵的行為。因此這種入侵檢測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與入侵模式的完整可靠性有很大的關系,對于出現一些新的或是變體入侵行為(在入侵模式庫中沒描述的),該誤用檢測是存在漏報的情況的。對于異常檢測技術來說,其檢測是對審計蹤跡里存在的特征性數據的提取來對用戶的行為進行描述的,它是根據典型的網絡活動形成的輪廓模型來進行檢測的,在檢測的過程中是把輪廓模型和此檢測的行為模式來對比,用一個確定的值來進行判斷,當兩者的差異值大于這個值那就被判定屬于入侵行為。這種異常的檢測技術典型的主要包括機器學習、統計分析的技術法以及數據挖掘技術。這兩種(誤用檢測和異常檢測)檢測技術都有其缺點和優點。誤用檢測技術對于新的入侵行為時就比較不能檢測出來這樣也就存在漏報的情況,但它能夠對已知的入侵行為準確的檢測出來,其誤報率也就比較低。而異常檢測對于新的入侵行為能夠進行檢測出來,不存在漏報現象,可是卻不能準確的確定出其具體入侵攻擊行為?,F在高科技的日新月異,網絡安全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呈現出協同化、綜合化等發展方向,現在就有將以上兩種檢測技術結合的綜合性系統,比如Haystack、NIDES等。包含兩者的優點這樣使得檢測更具有全面可靠性。

    三、總結

    以上通過對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安全性問題的論述與分析,更深層次的了解到網絡安全技術以及常見的網絡安全問題等。社會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社會,經濟技術上也會不斷的革新發展,當然網絡安全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化、多變化,針對這些也會對相關的防護技術策略進行改進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李紅,黃道穎,李勇.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三種策略[A].全國ISNBM學術交流會暨電腦開發與應用創刊20周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05

    [2]姜明輝,蔣耀平,王海偉.中美網絡空間安全環境比較及美國經驗借鑒[A].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2005論文集(下冊)[C].2005

    [3]范曉嵐,姜建國,曾啟銘.BO網絡入侵的實時檢測[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

    第6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 拒絕服務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掃描;黑客

    1 引言

    隨著網絡應用的日益廣泛,網絡結構框架已經暴露在眾多網絡安全的威脅之下,其中拒絕服務(DoS)攻擊和基于DoS的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最為常見。例如,2000年黑客們使用DDoS連續攻擊了Yahoo、ebay、Amazon等許多知名網站,致使一些站點中斷服務長達數小時甚至幾天,國內的新浪、163等站點也遭到類似的攻擊。2001年5月對CERT Co-ordination Center的攻擊,2002年5月對edNET的攻擊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1]。在2001年4月的中美黑客大戰中,DDoS也被廣泛使用。隨著高速網絡的不斷普及,尤其是隨著近年來網絡蠕蟲的不斷發展,更大規模DDoS攻擊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2 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

    DoS是指攻擊者在一定時間內向網絡發送大量的服務請求,消耗系統資源或網絡帶寬,占用及超越被攻擊主機的處理能力,導致網絡或系統不勝負荷,停止對合法用戶提供正常的網絡服務;DDoS是在DoS的基礎上引入了Client/Server機制,使得攻擊強度更大,隱藏性更高。

    第7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應用網絡安全問題策略

    引言:隨著萬維網wWw的發展,Internet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科研、經濟、貿易、政府和軍事等各個領域,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等新鮮詞匯也不再新鮮。網絡技術在極大方便人民生產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的同時,其隱藏的安全風險問題也不容忽視。因為基于TCP/IP架構的計算機網絡是個開放和自由的網絡,這給黑客攻擊和人侵敞開了大門。傳統的病毒借助于計算機網絡加快其傳播速度,各種針對網絡協議和應用程序漏洞的新型攻擊方法也日新月異。因此計算機網絡應用中的安全問題就日益成為一個函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1.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常見安全問題

    計算機網絡具有大跨度、分布式、無邊界等特征,為黑客攻擊網絡提供了方便。加上行為主體身份的隱匿性和網絡信息的隱蔽性,使得計算機網絡應用中的惡意攻擊肆意妄為,計算機網絡應用中常見的安全問題主要有:①利用操作系統的某些服務開放的端口發動攻擊。這主要是由于軟件中邊界條件、函數拾針等方面設計不當或缺乏限制,因而造成地址空間錯誤的一種漏洞。如利用軟件系統中對某種特定類型的報文或請求沒有處理,導致軟件遇到這種類型的報文時運行出現異常,從而導致軟件崩潰甚至系統崩潰。比較典型的如OOB攻擊,通過向Windows系統TCP端口139發送隨機數來攻擊操作系統,從而讓中央處理器(CPU)一直處于繁忙狀態。②以傳輸協議為途徑發動攻擊。攻擊者利用一些傳輸協議在其制定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進行攻擊,通過惡意地請求資源導致服務超載,造成目標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或癱瘓。比較典型的例子為利用TCP/IP協議中的“三次握手”的漏洞發動SYNFlood攻擊。或者,發送大量的垃圾數據包耗盡接收端資源導致系統癱瘓,典型的攻擊方法如ICMPF1ood}ConnectionFloa等。③采用偽裝技術發動攻擊。例如通過偽造IP地址、路由條目、DNS解析地址,使受攻擊的服務器無法辨別這些請求或無法正常響應這些請求,從而造成緩沖區阻塞或死機;或者,通過將局域網中的某臺機器IP地址設置為網關地址,導致網絡中數據包無法正常轉發而使某一網段癱瘓。④通過木馬病毒進行人侵攻擊。木馬是一種基于遠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隱蔽性和非授權性的特點,一旦被成功植人到目標主機中,用戶的主機就被黑客完全控制,成為黑客的超級用戶。木馬程序可以被用來收集系統中的重要信息,如口令、帳號、密碼等,對用戶的信息安全構成嚴重威脅。⑤利用掃描或者Sniffer(嗅探器)作為工具進行信息窺探。掃描,是指針對系統漏洞,對系統和網絡的遍歷搜尋行為。由于漏洞普遍存在,掃描手段往往會被惡意使用和隱蔽使用,探測他人主機的有用信息,為進一步惡意攻擊做準備。而嗅探器(sni$}er)是利用計算機的網絡接口截獲目的地為其它計算機的數報文的一種技術。網絡嗅探器通過被動地監聽網絡通信、分析數據來非法獲得用戶名、口令等重要信息,它對網絡安全的威脅來自其被動性和非干擾性,使得網絡嗅探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往往讓網絡信息泄密變得不容易被用戶發現。

    2.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常用策略

    2.1對孟要的信息數據進行加密保護

    為了防止對網絡上傳輸的數據被人惡意竊聽修改,可以對數據進行加密,使數據成為密文。如果沒有密鑰,即使是數據被別人竊取也無法將之還原為原數據,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梢圆捎脤ΨQ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的方法來解決。對稱加密體制就是指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相同的機制,常用的算法為DES算法,ISO將之作為數據加密標準。而非對稱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鑰,每個用戶保存一個公開的密鑰和秘密密鑰。公開密鑰用于加密密鑰而秘密密鑰則需要用戶自己保密,用于解密密鑰。具體采取那種加密方式應根據需求而定。

    2.2采用病毒防護技術

    包括:①未知病毒查殺技術。未知病毒技術是繼虛擬執行技術后的又一大技術突破,它結合了虛擬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未知病毒的準確查殺。②智能引擎技術。智能引擎技術發展了特征碼掃描法的優點,改進了其弊端,使得病毒掃描速度不隨病毒庫的增大而減慢。③壓縮智能還原技術。它可以對壓縮或打包文件在內存中還原,從而使得病毒完全暴露出來。④病毒免疫技術。病毒免疫技術一直是反病毒專家研究的熱點,它通過加強自主訪問控制和設置磁盤禁寫保護區來實現病毒免疫的基本構想。⑤嵌人式殺毒技術。它是對病毒經常攻擊的應用程序或對象提供重點保護的技術,它利用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提供的內部接口來實現。它對使用頻度高、使用范圍廣的主要的應用軟件提供被動式的防護。如對MS一Office,Outlook,IE,Winzip,NetAnt等應用軟件進行被動式殺毒。

    2.3運用入俊檢測技術

    人侵檢測技術是為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而設計與配置的一種能夠及時發現并報告系統中未授權或異?,F象的技術,是一種用于檢測計算機網絡中違反安全策略行為的技術。人侵檢測系統的應用,能使在人侵攻擊對系統發生危害前,檢測到人侵攻擊,并利用報警與防護系統驅逐人侵攻擊。在人侵攻擊過程中,能減少人侵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在被人侵攻擊后,收集人侵擊的相關信息,作為防范系統的知識,添加人知識庫內,以增強系統的防范能力。

    根據采用的檢測技術,人侵檢測系統被分為誤用檢測(MisuseDetec-lion)和異常檢測(AnomalyDetection)兩大類。誤用檢測根據事先定義的人侵模式庫,人侵模式描述了人侵行為的特征、條件、排列以及事件間關系,檢測時通過將收集到的信息與人侵模式進行匹配來判斷是否有人侵行為。它的人侵檢測性能取決于模式庫的完整性。它不能檢測模式庫中沒有的新入侵行為或者變體,漏報率較高。而異常檢測技術則是通過提取審計蹤跡(如網絡流量、日志文件)中的特征數據來描述用戶行為,建立典型網絡活動的輪廓模型用于檢測。檢測時將當前行為模式與輪廓模型相比較,如果兩者的偏離程度超過一個確定的閩值則判定為人侵。比較典型的異常檢測技術有統計分析技術、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技術等。二者各有優缺點:誤用檢測技術一般能夠較準確地檢測已知的攻擊行為并能確定具體的攻擊,具有低的誤報率,但面對新的攻擊行為確無能為力,漏報率高;而異常檢測技術具有發現新的攻擊行為的能力,漏報率低,但其以高的誤報率為代價并不能確定具體的攻擊行為?,F在的人侵檢測技術朝著綜合化、協同式和分布式方向發展,如NIDES,EMER-ALD,Haystack都為誤用與異常檢測的綜合系統,其中用誤用檢測技術檢測已知的人侵行為,而異常檢測系統檢測未知的人侵行為。

    2.4利用網絡防火墻和防毒墻技術

    第8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網絡病毒 安全 維護

    目前,國際互聯網和網絡應用正以飛快的速度不斷發展,網絡應用日益普及并更加復雜,網絡安全問題是互聯網和網絡應用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網絡攻擊行為日趨復雜,網絡病毒的發展也同樣迅速,使網絡安全防御更加困難。

    一、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

    計算機網絡所面臨的威脅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對網絡中信息的威脅,也包括對網絡中設備的威脅,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具有寄生性、傳染性、破壞性、潛伏性和可觸發性等特點。

    2.特洛伊木馬

    特洛伊木馬是一種惡意程序,在用戶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讓攻擊者獲得遠程訪問和控制系統的權限。大多數特洛伊木馬都模仿一些正規的遠程控制軟件的功能,安裝和操作都是在隱蔽之中完成的。

    3.拒絕服務攻擊

    DoS是Denial of Service的簡稱,即拒絕服務。造成DoS的攻擊行為被稱為DoS攻擊,其目的是使計算機或網絡無法提供正常的服務。最常見的DoS攻擊有計算機網絡帶寬攻擊和連通性攻擊。

    4.邏輯炸彈

    邏輯炸彈是指對計算機程序進行修改,使之在某種特定條件下觸發,按某種特殊的方式運行。在不具備觸發條件的情況下,系統運行情況良好,用戶也感覺不到異常之處。但觸發條件一旦被滿足,邏輯炸彈可以嚴重破壞計算機里存儲的重要數據等嚴重后果。

    5.內部、外部泄密

    由于黑客的目的一般都是竊取機密數據或破壞系統運行,外部黑客也可能入侵Web或其他文件服務器刪除或篡改數據,致使系統癱瘓甚至完全崩潰。外部入侵又分外部網絡入侵和外部實體入侵。內部信息泄密是指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無意識地泄露單位機密,或者利用職務之便有意竊取單位機密。

    6.黑客攻擊

    黑客攻擊是黑客破解或破壞某個程序、系統及網絡安全,或者破解某系統或網絡以提醒該系統所有者的系統安全漏洞的過程。

    7.軟件漏洞

    軟件漏洞是軟件開發者開發軟件時的疏忽,或者是編程語言的局限性,比如C家族比java效率高但漏洞也多,電腦系統幾乎就是用C編的,所以常常要打補丁。

    二、計算機病毒

    1.網絡病毒類型

    網絡病毒從類型上可分為兩種:木馬病毒、蠕蟲病毒。木馬病毒源自古希臘特洛伊戰爭中著名的“木馬計”,是一種偽裝潛伏的網絡病毒,它一旦發作,就可能把用戶的隱私泄漏出去。蠕蟲病毒是利用網絡進行復制和傳播,主要通過網絡和電子郵件等途徑傳染。蠕蟲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它能傳播自身功能的拷貝或自身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計算機系統中。

    2.網絡病毒傳播途徑

    (1)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病毒。常見的電子郵件病毒通過E-mail上報、FTP上傳、Web提交都會導致網絡病毒傳播。

    (2)通過MSN、QQ等即時通信軟件傳播病毒。打開或下載不明可執行程序可能導致網絡病毒進入計算機。

    (3)通過網頁傳播病毒。網頁病毒主要是利用軟件或系統操作平臺等的安全漏洞,通過執行嵌入在網頁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內程序,強行修改用戶操作系統的注冊表設置及系統實用配置程序,或非法控制系統資源為行為目標的非法惡意程序。

    三、網絡安全的維護

    1.明確網絡安全目標

    從技術角度來說,網絡信息安全的目標主要表現在系統的身份真實性、信息機密性、信息完整性、服務可用性、不可否認性、系統可控性、系統易用性、可審查性等方面。

    2.采用相應網絡安全技術加強安全防范

    (1)利用虛擬網絡技術,防止基于網絡監聽的入侵手段。

    (2)利用防火墻技術保護網絡免遭黑客襲擊。

    (3)采用VPN技術。將利用公共網絡實現的私用網絡稱為虛擬私用網VPN。

    (4)利用入侵檢測技術提供實時的入侵檢測及采取相應的防護手段。

    (5)安全掃描技術為發現網絡安全漏洞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6)采用認證和數字簽名技術。認證技術用以解決網絡通信過程中通訊雙方的身份認可,數字簽名技術用于通信過程中的不可抵賴要求的實現。

    總之,計算機網絡不安全因素的防治,單純依靠技術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絕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術手段和管理機制緊密結合起來,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才有可能從根本上保護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楊義先.網絡安全理論與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第9篇:常見的網絡應用范文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技術

    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網絡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卻成了網絡發展的阻礙,很多計算機網絡的攻擊和犯罪正日益猖獗。與此同時,因為計算機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廣泛普及、應用,其內部存在的文件普遍都非常重要,尤其是企業、國家等機構的高機密文件,其計算機網絡如果被攻擊,則后果不堪設想。對此,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當前計算機網絡安全隱患來源

    當前最為常見的網絡病毒傳播以及攻擊模式有以下幾種:①網絡文件下載傳播。在計算機網絡發展快速的現在,網絡上的娛樂、購物、交際、辦公、資源共享都成為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常見內容,給人們的學習、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②遠程網絡訪問的傳播[1]。因為計算機網絡具備一定的普遍性,其意圖不軌的用戶可以通過網絡遠程訪問其他用戶的電腦,如果被訪問用戶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則后果不堪設想;③通過網站內嵌代碼傳播。計算機網絡上有大量的網站,這些網站可以滿足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需求,所以用戶每天都會打開許多的網站[2]。這一點也被病毒制造者當做有效的傳播路徑之一;④計算機本身缺陷:例如操作系統的漏洞,應用程序中的缺陷等,這些漏洞給黑客的入侵攻擊提供了十分大的便利,比如常見的緩沖區溢出攻擊。

    2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技術

    2.1利用交換機的安全屬性防范蠕蟲病毒

    最近幾年蠕蟲病毒的泛濫情況越來越嚴重,許多企業以及網絡運營商都較為煩勞。雖然蠕蟲病毒本身不具有較大的危害,但它會直接或間接的破壞網絡或者設備導致網絡基礎設備受到影響而造成網絡不穩定甚至癱瘓[3]。發現任何疑似動作需要及時進行來源定位,即跟蹤到其源IP地址、MAC地址、登錄用戶名、所連接的交換機和端口號等等。判斷其是否真實,如果確認為蠕蟲病毒,必須要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關閉端口,對被感染機器進行處理。每個配線間中都有交換機,因為成本原因,不可能在所有接入層交換機旁都放置一臺IDS設備。對此,利用Catalyst交換機所集成的安全特性和Netflow,交換機上都具備流量捕獲鏡像功能,如果交換機上的某個端口或VLAN出現大流量或可疑流量,便可以進行分析判斷,然后根據流量追溯傳輸的文件,將文件通過殺毒等方式,判斷其是否具備蠕蟲病毒,從而利用交換機對計算機進行病毒防范。

    2.2建立獨立的路由器、網線傳輸

    在網絡上進行活動的時候,用戶必須要保證計算機所采用的路由器以及網線是獨立的,路由器的聯網方向必須是單向。除了用戶所知的線路以外,需要定時關注路由器是否有其他用戶登錄,從而保障線路的安全性。當前我國殺毒軟件普遍使用的為360安全衛士、騰訊管家等。用戶可以利用這些殺毒軟件對路由器以及網線進行實時監測。當殺毒軟件監測到異常登錄或異常訪問時,便會體現用戶,從而起到防止信息被窺探、下載等目的。此外,當前網絡攻擊用戶計算機的主要是通過解密路由器從而獲取計算機的訪問權限。用戶除了將路由器的密碼設置得更加復雜以外,還需要加大對路由器的安全系數設置。

    2.3計算機網絡訪問加密技術

    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當中,加密技術是保護計算機信息不被切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能夠保障計算機網絡的整體安全性能。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系統當中,利用密鑰管理程序,對計算機當中的大部分文件以及系統重要程序進行加密,保護其不會受到遠程用戶的訪問。當前的加密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訪問地址的形式,另一種是密碼的形式。對此,用戶便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加密方式,從而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護效果。3總結綜上所述,網絡上的病毒樣式多種、類型獨特,除了以上兩種防毒形式以外,計算機用戶還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毒措施以及操作習慣,例如病毒防護體制、拒絕接收或打開陌生郵件、實時安裝各類升級補丁等,從而有效的控制計算機病毒的傳播。病毒具備較強的隱蔽性和傳染性,計算機系統極容易被病毒所感染,對此,計算機用戶就需要掌握各種計算機病毒防護手段,改善上網習慣,進而有效的保護計算機系統,促進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偉,李明革,周冠夫.ARP欺騙攻擊及其防治[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01):1~3.

    [2]李榮毅,張全尚,孫書雙.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08,28(03):20~21.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日本成人在线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激情成人网|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