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云和財務共享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7月28日,無錫華云數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云數據)在北京舉行隆重的慶功會,宣布C輪融資順利完成,獲得海通投資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這是華云數據的云征途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下一步,華云數據也許就會邁開上市的步伐。
BAT能否變成BATH
成立于2010年的華云數據趕上了國內云服務市場的第一波浪潮。公司的幾位創始人也都有在大型IDC企業工作的豐富經驗,進入云服務市場可謂輕車熟路。華云數據的定位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其總部位于江蘇無錫,不僅在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擁有分公司,而且在香港、紐約等地建有運營中心,旗下還擁有潤訊通信、藍芒、飛訊等多個互聯網服務品牌。
經過五年的發展和多次戰略性收購,華云數據目前具有豐富的云服務產品組合、領先的云化支撐運營能力和創新的云CDN等技術優勢。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華云數據目前在國內的15個城市擁有20個數據中心,物理服務器數量過萬臺,其網絡覆蓋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華云數據自有BGP網絡。無論從數據中心資源、云技術和云服務產品的豐富程度,還是從云服務的能力和經驗等方面衡量,華云數據都是中國云服務市場上的佼佼者。
在完成C輪融資后,華云數據CEO許廣彬又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定下了新的目標:成為國內云計算市場最大的獨立服務提供商?;谌A云數據過去幾年業務的快速增長,業內已經有人將華云數據與BAT廠商相提并論,并創出了一個新名詞――BATH。BAT代表阿里云、騰訊云和百度云,而“H”是華云數據英文名稱的首字母。
其實在云服務市場上,無論是BAT,還是持續云化的IDC企業,或是積極轉型的IT廠商,大家都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而且各有所長。BAT廠商在搜索、電商、在線支付等領域先走了一步,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龐大的用戶群,而且為了支持這些業務的發展率先在云計算技術和服務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不過,像華云數據這樣的綜合云服務商,從成立之初就以云服務為核心業務,更專業也更純粹。另外,華云數據擁有布局合理、覆蓋廣泛的數據中心,并且在云計算技術和服務的創新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
目前,華云數據的客戶去年已經超過30萬,總營收超過3億元,預計今年客戶數將突破50萬,營收超過5.6億元。華為數據無論是在品牌知名度、業務規模、技術能力和業務布局等方面都與BAT企業接近。BATH這個詞以后也許會流行起來。
許廣彬表示:“華云數據將一如既往地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云計算系統,為中國企業用戶和海外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云服務,以多樣化的云化產品組合和領先的云化支撐運營能力贏得市場領先地位?!?/p>
平臺化下的差異化
從去年開始,中國的云計算市場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越來越多的傳統IT廠商向云計算轉型,IBM、微軟、惠普、華為、浪潮、聯想等紛紛自己的云戰略。其次,“互聯網+”、中國制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戰略的實現都離不開云計算的支持。今年初,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養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云計算應用基本普及,云計算服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對于云計算的發展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再次,云計算的層次分隔越來越模糊,IaaS、PaaS有逐漸融合的趨勢。最后,只有在一個開放的云生態環境中,服務商、企業客戶、合作伙伴等才能更容易地實現云交付和云創新。
在云生態圈與IT生態圈逐漸融合的背景下,華云數據趁C輪融資這股東風進一步完善云業務布局,同時不斷增強自身的服務能力。未來,華云數據將邁向平臺云化和價值鏈云化,使得行業合作伙伴能夠更直接、快速地在華云數據的平臺之上開展云服務,實現云創新。今年,華云數據還將許多新的云服務產品,助力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在夯實過去的業務支撐點的前提下,華云數據致力于打通云計算全產業鏈條。
華云數據CSO(首席戰略官)郁珉表示:“雖然各服務商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的云平臺,但是各服務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還是有差異和側重的。區別于BAT企業,華云數據注重擴大對區域和中小企業的覆蓋,以及幫助傳統企業實現云化。”
立體發展模式
許廣彬表示:“經過五年的開拓與沉淀,華云數據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做到了全覆蓋,未來將持續開發并推出新的立體化產品鏈?!比A云數據要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立體化發展之路,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華云數據+”。
簡單說,“華云數據+”就是要有多個業務支撐點。首先,華云數據還是要經營好自身的業務。目前,華云數據不僅能為用戶提供IaaS、PaaS、CDN、云郵局等多種類型的公有云服務,而且還能提供私有云、電子商務云、金融云、游戲云、IDC轉云等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華云數據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云多面手。
其次,華云數據要想辦法拓展服務的外延。這又可以分解成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華云數據要廣泛團結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增強自身的服務能力或共同推出新的服務;第二,找到與自身主營業務相關的新的業務增長點,以投資的方式,加速公司的收入增長。上述兩方面的問題解決了,就可以成功打造出一個以華云數據為核心的云生態系統。有了云生態系統的保駕護航,華云數據的立體化云發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順。
在宣布獲得1億美元融資的同時,華云數據醞釀已久的投資計劃也正式出爐。華云數據正式啟動了云生態投資基金計劃,基金總額達10億元,將重點對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企業級服務企業進行財務投資。許廣彬表示:“華云數據作為云生態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將在該基金未來的發展中,憑借自身多年的行業經驗,發現和扶持各項優質產品和技術,并以華云數據的業務集群為市場指導,為投資者提供國內云計算領域具有前瞻性的云生態投資平臺。”
在云生態產業資源整合方面,華云數據主動出擊,與福州大學、方正信息產業集團和陜西電信三家合作伙伴簽約,共同布局云生態。互聯網企業、云服務商與傳統企業“聯姻”的越來越多,比如阿里云與用友對接生態資源,共謀云計算一事最近傳得沸沸揚揚。“互聯網+”促進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業務模式、客戶群、盈利模式等方面,兩方企業可以找到很多可以合作的點。
舉例來說,華云數據與福州大學的合作將以云計算與大數據等前沿學術研究為主。未來,雙方將共同申報和承擔省部級的國家攻關課題,成立云計算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并在云計算創新教學、專業人才培訓基地、高層次人才共享與創新研究培養等領域更廣泛而深入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