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宏觀經濟環境因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宏觀經濟環境;資本結構;調整速度;非平衡面板數據
在調整速度的眾多影響因素中,宏觀經濟因素對調整速度的影響近年開始引起學術界的關注。Douglas O. Cook(2009)分別采用兩階段和綜合兩種動態部分調整模型,考察宏觀經濟環境對調整速度的影響,發現在宏觀經濟繁榮時調整速度較快。原毅軍,孫曉華(2006)的研究得到調整速度與上一年GDP增長率正相關,與通貨膨脹率,實際貸款利率和財政支出增值率負相關的結論。黃輝(2009)對宏觀經濟環境和制度因素影響調整速度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調整速度表現出順經濟周期現象。本文對前人研究方法進行改進,基于部分調整模型,用宏觀經濟變量劃分樣本進行調整速度對比研究。在目標資本結構的回歸中不考慮宏觀因素。這樣改進可以避免雙重考慮宏觀經濟因素造成研究結果不穩定性和不顯著性。
一、研究模型與變量設計
1.研究模型
接受Nerlove的部分調整模型(partial adjustment model)的構建思路,構建下面的資本結構部分調整模型(1)
Lit- Lit-1=?姿(L*it- Lit-1) (1)
其中,L*it和Lit分別表示公司i在第t年末的最優資本結構和實際資本結構。?姿為調整系數,表示在一個年度內公司的資本結構向目標水平調整的快慢,并間接反映調整成本的大小。
根據屈耀輝(2006)等人的研究,目標資本結構可表示為公司特征向量與行業特征向量的線性函數
L*it=?琢0+■?琢jYjit+■?琢sDs+■?琢tDt+?滓it (2)
其中Yit是影響公司目標資本結構的一組相關變量,Ds和Dt分別為行業和時間虛擬變量。
將(2)式帶入到(1)式整理得到本文的回歸模型(3)式
Lit=?姿(?琢0+■?琢jYjit+■?琢sDs+■?琢t)+(1-?姿)Lit-1+?滓it(3)
2.變量設計
(1)資本結構變量。本文分別使用賬面資產負債率和市場資產負債率兩種資本結構進行研究。
LEV Bit=(LDit+SDit)/TAit
LEV Mit=(LDit+SDit)/(TAit-LSVit+LSit*P)
LEV Bit表示賬面資本結構,LEV Mit市場資本結構。LDit表示長期負債,SDit表示短期負債,TAit表示賬面總資產,LSVit表示流通股賬面價值,LSit*P表示流通股市場價值。
(2)目標資本結構擬合變量。根據已有文獻對目標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研究,本文選用的公司特征變量包括:公司規模(SIZE),用主營業務的自然對數表示,目前公司規模與資本結構的經驗研究沒有得到一致結論;資產有形性(TANG),用固定資產除以總資產表示,經驗研究表明有形資產的比率與資產負債率正相關;非債務稅盾(NDTS),用固定資產折舊除以總資產表示,經驗研究研究發現非債務稅盾與資本結構負相關;公司成長性(GROW),用托賓Q值表示,公司成長性對資本結構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公司盈利能力(PROF),用息稅前利潤除以總資產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對資本結構的經驗研究也沒有得到一致的結論;稅收因素(TAX),用所得稅除以利潤總額表示。考慮行業特征因素,用行業資產負債率平均值(HAB,HAM)表示。
(3)宏觀經濟變量。仿照Douglas O. Cook(2009),本文選用GDP增長率來定義宏觀經濟環境。GDP增長率定義為本年GDP減去上年GDP再除以上年GDP。宏觀經濟變量劃分樣本的具體情況是,13年的GDP增長率數據以2002年的GDP增長率為中位數分為兩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按照GDP增長率的二分位數再進行劃分,將樣本分成四個部分。取GDP增長率最小的三年1998~2000定義為為宏觀經濟環境衰退;取GDP增長率最大的三年2005~2007定義為宏觀經濟環境繁榮。
二、樣本選取與估計方法
選擇滬深兩市1996~2008一般上市公司的數據,不包括金融上市公司,剔除PT,ST公司。經過數據整理,獲得分布于十二個行業的715家公司的9295個樣本觀測點。樣本數據來源于CCER數據庫。由于模型(3)把目標資本結構的決定因素內化其中,模型右邊包含因變量一階滯后變量,采用動態面板數據的GMM估計方法,把模型(3)右邊所有變量的二階滯后變量作為工具變量。
三、實證結果分析
注:括號里的數據是T檢驗值,表中***、**、*分別代表在1%,5%以及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
表1中LEV(-1)的系數就是1-?姿。可以看到,在賬面資本結構下,宏觀經濟衰退時的調整速度是0.575(1-0.425),在宏觀經濟繁榮時的調整速度為0.592(1-0.408);在市場資本結構下,宏觀經濟衰退時的調整速度是0.606(1-0.394),宏觀經濟繁榮時的調整速度是0.656(1-0.344)。
實證結果表明:資本結構調整速度表現出順周期性,與Douglas O. Cook(2009),黃輝(2009)的結論一致。本文只用宏觀經濟變量劃分樣本,沒有把宏觀經濟變量作為目標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避免了實證結果的穩定性與顯著性,使研究結果更可靠。
參考文獻
[1]原毅軍,孫曉華.宏觀經濟要素與企業資本結構的動態優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6(5):39~42
Abstract: To well resolve the problem of stock long-term invest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ock long-term invest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stock inves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background,industrial status,management state and stock value, further,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TOPSIS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cision making for the long-term stock investment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to tackle the similar problems.
關鍵詞: 股票投資;投資決策;層次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方法
Key words: stock investment;investment decision;AHP;TOPSIS
中圖分類號:C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1-0175-02
0 引言
企業投資決策,是企業決策者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劃以及國家經濟建設的相關方針和政策,綜合考慮與投資項目有關的各類信息,采用科學分析的方法,對投資項目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和綜合評價,選擇項目最優投資方案的過程。股票投資是指投資者(法人或自然人)購買股票以獲取紅利及資本利得的投資行為和投資過程,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和相關配套法律政策的不斷完善,股票投資已經成為企業直接投資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的研究,以企業股票長期投資決策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股票長期投資問題的特點分析,構建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指標賦權模型和基于TOPSIS的綜合評價模型,進而通過示例說明了方法的具體應用過程。
1 股票投資特點分析
股票投資的特點主要包括收益性、長期性和風險性:①收益性。進行股票投資的目的,在于獲取包括股票升值、股息和紅利等在內的經濟收益;②長期性。股票投資的長期性指的是,購入某項股票的同時意味著認可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認為反映該企業價值的股票價格在未來的某個時點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③風險性。股票投資的風險來源主要來自于企業經營和收益的變化,同時,股票投資的風險也受到股票市場本身波動性的影響,即使企業本身經營狀況良好,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也會給股票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2 股票投資決策影響因素分析
股票投資決策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以下方面:
2.1 宏觀經濟環境 國家的經濟周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法律政策等對股票價格走勢影響很大,例如,當宏觀經濟處于繁榮期的時候,市場總體需求量大,有助于促進股票市場的繁榮,反之,當經濟處于蕭條期或衰退期的時候,整個市場需求降低,企業利潤減少,股票市場也會隨之萎靡;又如,當國家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時,有助于促進股票價格的上升,反之,當國家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時,會抑制股票價格的上升。由于宏觀經濟環境對整個股票市場產生影響,因此,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屬于股票投資決策的外部因素。
2.2 行業狀況分析 行業狀況主要包括行業的政策、行業生命周期和行業競爭。行業政策是政府對該行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的總和,對行業的發展、行業結構的調整和行業的組織等產生影響;如同經濟周期理論一樣,任何行業或產業的發展都會經歷一個從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全生命周期。一般而言,處于成長期和成熟期的行業,盈利能力較強,而處于初創期和衰退期的企業盈利能力則比較弱;另外,行業內的競爭強度也是影響行業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完全壟斷的市場環境中,壟斷者容易獲得超額利潤,而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各參與主體只能獲得平均利潤率,因此,行業競爭強度越高,該行業內企業股票價格相對較低,反之,行業競爭強度越低,企業股票價格相對較高。
2.3 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就影響股票價格的決定因素而言,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狀況只是外部因素,而公司的經營狀況才是股票價格的決定因素,盡管短期內股票價格可能由于投資者預期等因素背離由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票價值,但是從長期來看,股票價格必然是其價值的具體體現。公司的經營狀況可以由一系列財務指標反應,主要指標包括:
①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我國出口企業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外貿出口不僅早已擺脫了對“換匯貿易”的依賴,而且在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加工制造業競爭優勢,導致我國對外面臨著連年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壓力,對內產生了資源能源消耗過多,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國家從統籌國內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出發,實施了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和貿易向依靠消費、投資、外貿協調發展轉變的宏觀經濟政策,使外貿出口企業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
人民幣升值的匯率政策調整,減少了外貿出口收益。伴隨著我國以人民幣升值為標志的匯率政策的不斷調整,我國境內的外貿企業商品出口收入正在相應減少。2007年以來,受人民幣升值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以美元結算商品出口收入相應減少了5.6%,以日元結算的商品出口收入相應減少了2.3%,以歐元結算的商品出口收入相應減少了1.2%。考慮到今后一個時期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影響,外貿出口收入還會相應減少。
稅收政策的調整,減少了外貿出口凈收益。在出口商品的稅收政策調整方面,2007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對資源類和耗能類產品出口不僅取消了出口退稅優惠,而且征收了出口關稅,對一般出口商品大幅度調低了出口退稅率,受稅收政策調整因素影響,外貿出口企業的出口商品利潤率平均下降了3.2%,考慮到這一影響因素的持續性和影響力度的不斷增強,今后外貿企業出口凈收益還會相應減少。
國內原材料和動力價格上漲,增加了外貿出口成本。2007年以來,我國境內原材料和動力價格持續上漲,而出口商品價格卻不能因此同幅度上漲,導致外貿企業商品出口平均利潤率因此下降了4.3%。2008年以來外貿企業商品出口的平均利潤率存在繼續下降的風險。
轉變外貿企業貿易發展方式
對當前和今后的我國宏觀經濟環境,貿易出口企業必須認清經濟發展形勢,理解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導向,不能寄希望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轉向貿易出口保護的逆向調整,只能順應宏觀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通過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求得生存發展。
實現一般加工貿易向深加工貿易轉變,促進出口貿易發展。在出口商品的稅收政策調整方面,我國針對不同類別的出口產品采取了區別對待的稅收政策,外貿出口企業只有延伸產業鏈條,將初級加工產品延伸到深加工產品,才可以繼續享受到稅收政策優惠,避免稅收政策調整給出口企業造成的利潤損失。
實現由消耗資源型貿易向節約資源型貿易轉變,促進出口貿易發展。無論是國家調整的稅收政策因素,還是原材料和動力價格上漲因素,受沖擊最大的無疑是那些消耗資源型的加工貿易,實現由消耗資源型貿易向節約資源型貿易方式轉變,既可以避免稅收政策調整給出口企業造成的利潤損失,又能適當減輕原材料和動力價格上漲給出口企業造成的利潤損失。
實現外包加工型貿易向自主技術型貿易轉變,促進出口貿易發展。許多貿易出口企業由于實行外包加工型貿易,缺乏自主核心技術,導致其每年在實現貿易收入過程中,需要支付大量的專利權使用費,降低了自身的凈收益。有鑒于此,搞好自主技術研發,推進自主技術型貿易發展,可以適當提高貿易出口企業自身的凈收益,增強其應對利益損失的抗風險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實現由貼牌貿易向自主品牌貿易轉變,促進出口貿易發展。一些貿易出口企業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實行了貼牌加工型貿易,導致其每年在實現貿易收入過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商標使用費,同樣降低了自身的凈收益。因此,擴大自主品牌產品的國際宣傳,大力發展自主品牌貿易,能夠提高貿易出口企業自身的凈收益,增強其應對利益損失的抗風險能力,提高出口企業的競爭力。
實現加工貿易向服務貿易轉變,加快服務貿易發展。與傳統的一般商品貿易相比較,服務貿易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實現加工貿易向服務貿易轉變,加快服務貿易發展,不僅可以優化外貿結構,由于屬于國家政策提倡和扶植的貿易類別,而且不會受到原材料和動力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
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需要做好的工作
加快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既需要發揮政府的積極引導和促進作用,更有賴于外貿企業產生轉變貿易發展方式的內在動力,還必須使外貿企業具備轉變貿易發展方式的基礎條件。
引導和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政府需要做好主要工作。一是組織力量向企業介紹當前和發展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使企業認清宏觀經濟形勢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不可逆轉性。二是必須對本區域的外貿企業出口產品類別、結構、出口范圍、外幣結算類別等基礎數據進行詳細分析,結合人民幣對外幣匯率的變化趨勢、區別對待的稅收政策、原材料和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研究本區域外貿企業不同產品出口受到的影響。
三是必須結合不同類別的外貿企業的自身具體情況,對本區域不同類別的外貿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具體的分類指導意見,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四是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處理政府與企業關系的原則,對企業在轉變貿易發展方式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揮政府提供信息幫助的聯姻作用,促進企業發展貿易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宏觀經濟因素;企業財務困境;財務風險
1引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了較多的機遇,但另一方面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問題,財務風險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把財務風險降到最低才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市場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是企業和眾多學者的研究熱點。深刻把握宏觀經濟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才能進一步做好企業的風險預警工作,保證企業的安全運營和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
2宏觀經濟因素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運轉都與經濟因素密切相關,特別是宏觀經濟因素。宏觀經濟變量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含眾多,如國內生產總值、國內工業增加值、通貨膨脹率、通貨緊縮率、貸款利率以及貨幣供給、原油價格、政府開支等變量。文章在選擇宏觀經濟變量時,結合實證分析,綜合考慮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和貸款利率兩大變量進行分析。宏觀經濟因素對企業財務風險產生影響這個說法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假設,宏觀經濟的大環境出現惡化和經濟下行,這進而就導致GDP下降,居民的收入減少必然就導致其購買力下降,購買力下降就導致企業的銷售額減少,在以上基礎上,因為居民購買力下降而變得困難,銀行的信貸業務也會受到沖擊,就對企業的財務困境造成了更大的負面影響。通過分析發現,整個大的經濟環境與企業的財務存在密切聯系,是一種負相關的關系。當出現宏觀環境惡化時,企業的財務困境更加嚴重,而宏觀環境變好,企業的財務運轉會更加順利,企業財務困境出現的概率就較小。宏觀經濟中的貸款利率和國內生產總值(GDP)對企業的財務風險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將從貸款利率和國內生產總值(GDP)來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研究。
2.1貸款利率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在相同的市場經濟條件基礎上,即使是在企業運營狀態良好的基礎上,企業沒有財務問題,而一旦銀行的貸款利率升高,企業的借貸成本就大大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會隨之減少。而當企業面臨財務問題時,企業因為財務問題難以償還銀行貸款以及一些其他的貸款項目時,企業的財務就會面臨巨大的問題,遭受巨大的財務風險。由此得出,銀行貸款利率與企業財務困境風險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呈現出一種正相關的關聯,具體表現為當銀行的貸款利率增高,企業財務困境風險就加大;與此相反,當銀行貸款利率降低,企業的財務困境風險就降低。
2.2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假設一種其他市場經濟條件不變的情況,在這個情況下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越大,整個市場經濟就表現得越繁榮,進而居民收入就越高,居民收入越高就加大了居民購買力。在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越大的大背景下,企業的銷售額將會被提升,然后刺激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良好,經濟效益不斷增加,進而企業的外部資金流動也會加快和數量增加,發生財務風險的概率也會隨之減少。通過以上的分析能夠得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和企業的財務風險有關,并且是負相關的關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越快,企業的財務風險越小,反之亦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增長越慢,經濟下行、增長回落,會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大。
3企業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上文中,筆者從貸款利率和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兩大宏觀經濟因素進行了分析,從兩大角度來對企業的財務風險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分析研究,為保證研究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保證實證的準確性,文章選取某一家上市公司為本次研究的實例,從該企業的年度數據報告得到數據支撐,對企業的相關財務數據進行選擇和分析,分析該企業的財務變量和非財務變量,并進一步將此作為分析該企業財務預警的指標,從宏觀經濟因素對企業財務影響進行實證分析。財務變量,是指該企業的財務比率,具體包括企業的盈利、運營以及增長能力,還包括企業的現金流量幾大變量,該變量所代表的是企業自身的財務運營情況;非財務變量,企業的非財務變量指的是企業自身以外的影響因素,具體包括:消費價格指數(CPI)、國內生產總值(GDP)、M1年增長率以及加權平均年利率。通過對上文中的幾大指數進行分析計算,就能夠得到該上市公司的實際GDP增長率和一年期銀行的貸款利率。企業的實際GDP增長率、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這兩個經濟因素是宏觀經濟對企業財務風險影響的重要因素。通過某一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發現,銀行貸款利率和實際GDP增長率作為宏觀經濟因素中的兩大經濟因素與企業財務風險密切相關。
4企業應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措施
市場因素中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宏觀經濟因素對企業的財務困境風險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企業要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中不斷進步和發展,只有把財務風險降到最低才能夠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一席之地,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應對宏觀經濟因素對自身的影響就要積極采取相應措施,把握好宏觀經濟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工作,保證企業能夠在財務安全的基礎上運營,才能有效地保證企業獲得最大經濟效益。
4.1密切關注市場和宏觀經濟的狀況變化
想要成為優秀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不僅要重視企業的生產經營,加強企業管理,密切關注市場和宏觀經濟狀況的變化,如貸款利率的變化和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變化。如:當國家控制的銀行貸款利率出現利率上調的變化時,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要及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戰略進行調整,對企業的貸款業務進行及時調整,指導開拓其他資金來源。如:債券的發行,并減少或暫停銀行貸款額度,及時調整經營策略能夠有效地減少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對公司財務運營的影響,從而達到降低企業財務困境的風險的目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變化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一個重點,經營者和管理者要關心國家經濟增長情況,了解國家經濟政策和增長率。當國家政策寬松和GDP增長率上升時,企業要積極分析市場實際的供需狀況,再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水平進行分析,適時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和銷售,加大技術要素和資金要素的生產要素投入,并協調好其他因素。把宏觀經濟因素作為經濟調整的重要參考因素能夠幫助企業及時調整企業財務政策變化,應對多變的經濟環境,減小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
4.2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危機
市場經濟變化難以把握,如果企業想要在競爭激烈和變化莫測的市場大環境中占據高地,并想要確保企業的財務安全和生產經營高效率,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關鍵。企業通過組織專業人員對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進行專業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以及宏觀經濟的各大變量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分析把握宏觀經濟中的因素變化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始終注意并控制每個因素。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除了將宏觀經濟因素納入預警機制外,還必須將市場實時狀況調查以及自身的財務管理信息包納在機制之中,并進一步根據數據模擬來幫助決策,有效地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重視預警機制的分析結果,當預警機制中對某一項目的計算達到最大風險評估,企業管理者要重視項目的風險,并及時對企業的財務資金進行調整,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資金安全。
4.3把握企業管理關鍵性指標
企業管理關鍵性指標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具體包括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以及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等,這些指標的變化反映了企業財務實際狀況。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這些數據能夠直觀反映該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因而,企業必須重視這些指標,認識到這些指標的重要性,并加強控制,控制好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資產負債率以及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等是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重點,減少因為關鍵性指標所造成的企業財務風險。與此同時,企業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做好信用管理工作,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及時回收資金,盡量避免因為忽視某一關鍵指標而造成的財務困境風險。除此之外,企業經營者要重視企業信用管理,及時對資金進行回收,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個項目,提高企業市場競爭率。
關鍵詞:博尚;民營企業;科學發展;經濟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0-0024-01
2008年12月9日,臨滄師專中文系教師黨支部全體黨員到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順風茶廠、成泰茶廠、博尚鎮烤煙基地、煉油廠等多家中小型民營企業進行考察調研,就企業家個人狀況、企業的外部環境、經營管理、人力資源、投融資體制、技術創新等六大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與企業管理層進行了深入的交談。通過深入考察調研,總結出該博尚鎮民營企業科學發展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1 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合理配置、充分挖掘
博尚鎮是我市一個產業特色突出的農業鎮。全鎮共有農業人口35357人,農村支部黨員在對農村經濟發展中起著良好模范作用。全鎮共有農村支部19個,黨員1357名,這是一個不錯的人才資源。此外,博尚鎮地理位置較好,交通便利,位于城西,距機場3公里。主要有5個特色產業:油菜、甘蔗、烤煙、核桃、畜牧產。其中全鎮共種植油菜26000多畝,占全市種植面積的五成以上。2008年,博尚鎮建成本市最大的烤煙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博尚鎮充分發揮自身地理和資源優勢,合理配置、充分挖掘,創造出一條全新的農業經濟發展的新路。
博尚鎮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草地和水利資源在我市都處于優勢。還有很好的歷史文化和像普洱茶這樣一些在國內享有聲譽的特色產業。
首先,對于這些“優勢”我們要合理配置、利用,盡最大的力量幫助企業樹立品牌。注重廣告效應。只有把企業的品牌樹好,打響市場的知名度,才能更好地把企業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如果沒有合理配置這些潛在的資源將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其次,要注重文化和名人效應。這在很多地方有了實踐證明。臨滄位于祖國西南邊陲,山清水秀,少數民族聚居。有濃厚的文化積淀,特別是在佤族文化方面,可以好好開發一下。以文化取勝,以文化立于市場不敗之地。同時。臨滄千百年來名人輩出,人才薈萃,我們要打出“名人效應”的旗幟,以人名世,以人名企業。浙江省舟山市醬陀區的“桃花島”為什么那么出名,原因就在一個人――金庸,他在他的武俠小說里多次提出。從此舟山市就成了旅游勝地。臨滄也可以好好借鑒一下。
再次,資源的優化配置應該還包括人的結構優化和配置,充分利用人才資源,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人盡其能,人盡其用”。
2 改善企業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
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穩定、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的快速成長與我國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是同步的。對于這一點,所有的民營企業家都表示贊同,他們認為民營企業的高速增長一是得益于我國政府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其二就是我國一直保持著一個穩定、良好的宏觀經濟發展態勢。
然而,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固然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但是反過來宏觀經濟的波動也將對企業產生影響。市場競爭的加劇使企業直接面對市場時所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信用的缺失也會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沖擊。特別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正成為民營企業關注的焦點,很多民營企業家對這些不利因素感到十分擔憂。所調查的幾家民營企業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外在的宏觀經濟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首當其沖的就是從去年底開始出現,并在整個臨滄地區乃至云南茶業出現的“普洱茶炒作”現象,導致云南本地很多農戶、投資商蜂擁而上。在并沒有看清市場的真正走勢前,瘋狂投資茶業,導致今年上半年臨滄茶業高峰期走人“低迷”。很多投資者失望而歸,這也是博尚民營企業所沒有料到的。她使民營企業認識到投資取向的重要性、市場的嚴峻性。逼迫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市場的指揮棒下自動詞整企業的發展策略。最大化資源優化配置,但這需要有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要給予政策扶持,加強宏觀調控和正面宣導,共同營造一個三方協同合作的氛圍。
資金的短缺也是各家民營企業十分關注的問題。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資金不可或缺。可是博尚鎮的這些中小型民營企業,由于發展規模較小,資金來源有限,嚴重限制了他們向大規模發展。資金短缺成了他們發展的絆腳石。如何引進外資、擴大生產規模也是他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一些民營企業的商品大量出口,比如成泰茶廠所生產的茶類產品主要是銷往臺灣,其生產經營的外向度相當高。這使地這類外商投資企業對海外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變得極其敏感。企業必須及時地獲取市場信息并采取應變措施。這固然有益于企業貼近市場,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但是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牽制也使企業變得十分被動。一旦企業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那么企業就會在短時間內被市場所拋棄。可以說,一個地方政府能否保持一個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決定著企業存在、發展的命運,尤其是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3 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
在所調查的各類企業中,大多數企業都是由企業主個人或家庭創辦的。企業大都是以家庭作坊起步,表現最為明顯的是茶廠和煉油廠。早期的企業成員主要來自家庭內部,最為典型的就是兄弟合資,父子相承,一起創辦和經營小型的企業。這種早期的民營企業發展模式在博尚鎮中相當普遍。可以說,早期民營企業的這種家族式經營的模式有其獨特的功效。這種模式可以減少企業內部管理摩擦,在企業競爭力較弱的發展早期將企業的各種資源集中配置以達到最大的效用。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當初的很多家庭小作坊現在卻已發展成了中型民營企業。企業要采用適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企業管理模式,才保證了其在市場競爭中越來越強大的地位。
當下在我國的金融體系當中,銀行仍舊是把主導位置占據著,而在這其中,間接融資依舊是社會融資的一個主要方式,且它是把銀行貸款作為代表的。隨著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加深,我國經濟更是越來越受到國際經濟的影響,而一些問題的出現也讓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與商業銀行信貸行為之間的關系更加受到了重視。
二、關于宏觀經濟和商業銀行信貸行為
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我國的金融體系的主體組成部分,同時銀行的間接融資也是社會融資結構的主要組成形式。通常意義上來說,我國經濟的增長需要依賴于出口、投資以及消費這三樣內容,在這其中的投資又屬于最重要的那一項,甚至理論研究表明投資和宏觀經濟的增長是呈現出了十分密切且正面相關的一個關系形式的。這之外,因為銀行信貸是我國的投資資金的一個主要來源,因而銀行信貸與宏觀經濟的增長之間存在著某種正相關的密切關系就顯得十分合理了。
曾有人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對中國某一段時間約二十年間在不同時期,銀行信貸所表現出來的波動特征進行了分析研究,其結果顯示銀行信貸所表現出來的波動和經濟周期總體上是表現出了一致趨勢的,因而推斷銀行信貸的波動對于宏觀經濟周期波動來說其實是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的。即便是通過一些宏觀經濟與銀行貸款兩者的增長與波動軌跡對比圖,也不難得到關于銀行貸款增長波動和宏觀經濟波動存在相關性的結論,即使波動的程度未必完全一致,時間點可能不完全吻合,可整體趨勢情況是差不多的。有的時候,兩者的契合程度也可以達到很高的狀態,同樣也在有些時間段,契合度會呈現下降的狀態,但是并不妨礙得到它們之間存在相關性的結論。
進入到了后危機時代以后,由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在不停地增加,以致于區域性的金融風險跟著增加了不少,與此同時,有不少的銀行問題也出現了。譬如說,不良貸款率的上升;錢荒問題;理財風險以及票據業務風險問題,再比如影子銀行的問題。在金融市場不停發展的情況下,一起增長的還有市場化程度,加上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讓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越來越緊密,因而銀行所面對的宏觀經濟環境也跟著復雜了不少。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商業銀行信貸行為進行研究,這對銀行可能遭受到的外來沖擊影響的分析以及風險控制的提前預防都是有幫助的。
三、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與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研究
(一)商業銀行信貸受到的來自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
當宏觀經濟出現了波動的時候,通常可以分為上行與下行兩種不同情況來進行它的不確定性分析研究。假如經濟是處在擴張時期的時候,這就意味著資金借貸的需求將會上升,而公司經營的效益如果好的話無疑能夠有更多可盈利的貸款從而意味著更多的銀行資本金。此外,在這個時期,通常銀行貸出貸款的利率會比較低。假如經濟是處于放緩時期的時候,無疑很多公司的盈利與收入都會降低,也可能會出現虧損的現象,而這樣的情況就導致這些貸款公司并沒有辦法順利支付給銀行貸款利息或者是本金,那么銀行的本金會跟著減少,而這個時候,銀行的貸款利率自然就會上升以致于讓貸款得到減少。當經濟出現了衰退情況的時候,其實銀行也會因此而有所損失,這主要是因為貸款損失準備金的概率提高,以致于資本金被侵蝕,進而導致銀行的資本需求就必須要對銀行更加具有約束力才行。在經濟出現衰退的時期,銀行的新發證據成本會猶豫銀行個體或者經濟整體的不確定性因素而變得非常高,從而引發一些問題。只是,宏觀經濟的沖擊會導致銀行貸款增長率的結果是不變的。
(二)關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對于商業銀行信貸影響的傳導機制
首先是關于貨幣政策的傳導,可以說,貨幣政策對于銀行信貸的影響是很明顯的,而它在作用于銀行信貸的時候,它的傳導機制將會利用法定的存款準備金以及資本充足率的規定、銀行股權的不完全競爭市場這幾樣內容。譬如說,在借助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的時候,由銀行借貸渠道理論可知,銀行要進行融資貸款第一需要按照法定要求將法定存款準備進繳納好。是以,對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降低無疑會對銀行借貸規模產生十分直接的影響,從而再對實體經濟也造成影響。當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提高的時候,銀行貸款毫無疑問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其次是關于銀行家在進行未來預期進而影響到決策行為的傳導。銀行在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關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其實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需要慎重考慮的內容。比起大銀行或者是盈利比較好的銀行,一些盈利比較少或者是比較小的銀行,反而沒有那么容易受到來自于宏觀經濟環境產生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通常情況下,關于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將會利用宏觀層面的貨幣政策或者是微觀層面的銀行決策來讓銀行信貸行為承受相應的影響。
(三)關于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和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配置問題
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到現在,關于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了不少。在我國的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逐漸維持在相對平穩狀態之前,經濟固有矛盾問題帶來了不少劇烈變動,而包括經濟體制改革的最開始階段一些判斷與駕馭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帶來了一些影響,比如說調控出現了滯后性或者是在把握上出現了失誤情況。進入到相對平穩狀態之后,看似不確定因素減少了,可是外部沖擊對經濟的影響依然很大,以致于實際上不確定因素其實一直在增加。這些不確定因素,不但始終影響著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盡管它在不斷進行著市場化,至于銀行的心底決策則變得更加離不開對于未來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合理判斷。當宏觀經濟的不確定因素減少的時候,實際上商業銀行的信貸行為將會更加有異質性。
關鍵詞:我國 產險業 投資理論 投資行為 組合投資行為
一、保險與利率風險
保險是以合同形式為紐帶關系,在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建立的一種經濟補償機制。保險的重要特點就是:當保險合同生效時,保險人用投保人先前支付的保險金來賠償和支付其經濟利益損失。有風險才存在保險,投保人在有消費者剩余的條件下,才會拿出自己的閑置資金用于保險投資。 而利率風險是公司承保業務所要解決的重要環節,也是保險公司所面臨的系統性風險之一。它不僅對公司內部組織結構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使金融企業合理規避市場風險的風向標。由此可見,利率風險在保險企業抵御外部風險因素和調整企業投資組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國外研究表明,產壽險公司需要進行風險管理的原因有:企業經理人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實現,企業收入的波動風險引起的最小稅收率,破產狀態或財務困境時消耗的成本,由外部融資的不確定性引起的投資成本的變動風險。
二、我國產險業的組合投資行為理論
20世紀八十年代,產險的理論界已經開始了對“組合投資行為”的研究,其中“資金產生系數”的概念就顯得尤為重要。“資金產生系數”的概念:即對應于某一承保險種的類別(例如汽車保險、工傷責任保險等),保險公司將收取的1美元保費收人用于投資,則該1美元投資能產生的收益即為該承保險種類別所對應的資金產生系數。由此說明,保險企業的投資方式是以各類別的保險險種中提取資金用于風險投資中的,各保險險種的投資收益率的綜合效應即為最終保險投資收益率。由此可見,每個保險險種的收益是最終投資回報率的決定因素,即想要提高最終投資回報率必須對保險險種的產生、運營和資金投入等進行嚴格的調控。組合投資行為是產險業組合投資理論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它結合了“產險業對各行業的承保”和 “產險業的資產投資”的研究,并且也符合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大投資原則。由于它的理論框架是建立在國外發達國家背景之上的,與我國的基本國情有所出入,所以若將其用于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國則顯得不容樂觀。具體分析如下:
從保險投資環境來看,保險投資環境包括資本市場狀況、宏觀經濟環境等內容。在資產市場狀況方面,我國資本市場狀況呈現出投機風險大,穩定性差等特點。資本市場狀況作為保險投資環境的首要因素,對促進保險投資環境良性發展的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宏觀經濟環境方面,宏觀環境是我國政府實施行政干預的參考依據。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之前存在著三點偏離:其一,目標偏離。保險企業的目標包括保證償付能力、企業效用函數最大化、股東收益最大化等,不同的企業的目標不同導致風險管理的手段也不同。由于國有企業作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一項重要行政手段,所以企業并不是以企業效用函數最大化、股東收益最大化等作為目標的,而是以政府的宏觀政策為導向的、使資本市場實現動態均衡為主要目的。其二,任務偏離。企業的任務是在有足夠自由度的前提下實現的,在國有企業被迫聽命于上層行政部門的統籌、部署和安排的情況之下,企業根本沒有透氣的機會,更沒有保障自我權益的自由度了。其三,權責關系偏離。從國際經驗來看,企業最初的權責關系是經營權和所有權的統一,而后發展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權責關系。然而,我國的體制建設是以國家所有制為基礎的,在“經營權和所有權統一”向“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的過渡中,卻出現了由企業體制改革導致的一個中間過渡環節――“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半多元化”,即“經營權和所有權統一屬于國家”向“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半多元化”,再向“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多元化)”的特殊權責關系的過渡。我國的企業改革的本質是對國有制企業結構的改革。改革開放以來,在入世的強有力的經濟推力下,我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率低下等的諸多不良因素。經過一系列企業體制改革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股份制企業改革勢在必行。以我國保險業為例,雖然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人保)和中國再保險公司作為各自業務領域惟一的國有獨資公司,這三家公司于2002年提出了股份制改造方案;此外平安、太平洋、新華等多家保險公司公開上市融資,甚至也有的公司在境外上市。
三、總結
產險業的組合投資行為理論產生于20世紀。巨大的經濟政策沖擊和市場調節變動是我國產險業的外部經濟環境,保險發揮的經濟補償機制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產險業的宏觀背景下,本文對保險投資國情的保險投資歷史和保險投資環境兩個方面具體分析:從保險投資歷史來看,保險投資歷史決定著一國保險投資的起點和定位;從保險投資環境來看,保險投資環境包括資本市場狀況、宏觀經濟環境等內容。如何探索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組合投資行為理論,還有待我國科學工作者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蔡凌飛,郭祥. 基于GARCH―VaR模型的保險投資風險度量研究[J]. 中國保險,2013,10:32-36.
[2]王麗珍. 產品價格、資本結構與組合風險――基于產險業聯立方程的實證檢驗[J]. 當代經濟科學,2012,05:53-61+125.
[3]丁潔. 保險投資風險防范與化解[J]. 時代金融,2006,05:13-14.
[4]單承珠. 保險資金運用問題(續)[J]. 金融研究,1993,02:45-48.
關鍵詞:電力企業 市場營銷策略 經濟環境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c)-0166-01
電力營銷是電力企業核心業務,電力營銷的質量關系到電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決定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前電力企業面臨著更為復雜的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市場環境等的改變,都對電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文章首先闡述了我國電力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并具體分析了山西電力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適應山西電力企業的市場營銷策略。
1 我國電力企業的經濟環境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我國電力企業面臨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經濟環境的變化必將對電力企業營銷的理念、戰略、組織、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經濟環境主要包括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市場環境,政策和體制環境,企業內部環境,投資環境等。電力企業必須通過對經濟環境的分析,趨利避害,及時調整企業的營銷戰略以實現企業營銷目標。
1.1 宏觀經濟環境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各類用電用戶要求電力行業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供優質服務、降低電價,是否能適應宏觀經濟環境的改變決定了電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我國已經確立了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格局。過去在計劃經濟下因缺電而得到的各項優惠政策已經逐步取消。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及加人WTO在很大程度上對電力企業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些宏觀經濟環境的改變對我國電力企業的生產營銷產生極強的控制和調節作用。電力企業必須適應經濟宏觀環境的變化,改變過去靠政策的支持的想法,轉而從市場尋求資源,并依靠挖掘內部潛力來獲取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1.2 行業環境
電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整個行業已經開始由快速成長期轉向成熟期,市場增長率和獲利能力開始下降,國家政策對電力企業的支持越來越少。市場經濟的確立要求破除各種形式的非法壟斷,這意味著過去有礙電力行業發展的壟斷格局將被打破,企業內部、行業內部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電力行業越來越多的面臨來自各方面的的壓力:一是用戶要求獲得越來越優質服務,并進一步降低電價;二是煤氣和其它新興能源的競爭壓力;三是電力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四是企業內部機制改革帶來的壓力;五是改善財務狀況,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實力的壓力等。
1.3 市場環境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我國輕重工業的格局正在快速地改變,部分工業用電市場萎縮,用電市場增速放慢;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電量將會逐步增長。同時第三產業、商業和飲食服務行業的發展,商業用電量也會同步增長。總之,電力銷售市場環境的變化既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同時,電力市場內部的競爭亦會越來越激烈。
2 山西電力企業的營銷策略及創新
2.1 山西電力企業存在的問題
山西的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滯后,除了所面臨宏觀經濟環境,還有其特殊的問題。例如營銷思想觀念滯后、營銷管理體制僵化、供電技術水平落后、欠費嚴重等。
(1)思想觀念滯后,市場意識淡薄。電力企業長期處于計劃經濟模式下運行,供電基本上以行政區劃為界,一個行政區域內只有一個電力供應商,使電力企業思想觀念滯后于市場的變化。從而造成電力企業生產率低下,難以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大多數企業不能在觀念上迅速地實現從生產管理為主向市場經營為主的轉變,以及從以計劃用電為主到以電力營銷為主的轉變,重供不管用、服務意識淡薄等問題依然比較普遍。
(2)管理體制僵化,政企不分,責權利不明確,面向市場的營銷體系還沒有建立。長期以來實行的統收統支,收支兩條線的經濟管理模式,使山西電力企業缺乏應有的經營自,使之喪失了經營的主動權和積極性,機構改革遲緩,生產效率長期處在低水平,難以應付迅速變化的電力市場的發展。
(3)供電技術水平落后,對電力市場的監測技術不足,負荷管理系統還不具備預測市場和負荷;從用戶申請電力到實現輸送未實現自動化,報表分析、計量管理、抄表收費主要靠人工來完成,因而分析失真、抄錯、漏抄時有發生。
2.2 山西電力企業營銷策略的對策
2.2.1 轉變觀念建立新型電力營銷體制
切實轉變觀念,創新思想,加快實現電力營銷體制向市場營銷體制的轉變。取消原來的電力管理機構,設立電力營銷機構,其職能應包括市場策劃與開發、需求預測與管理、業務發展與決策、客戶服務與支持等,實現電力企業適應市場化,形成以客戶服務中心為核心的電力營銷管理體制。
2.2.2 采用適宜的營銷策略
山西電力企業應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營銷策略,例如運用靈活的電價政策、增加電能的使用、細分市場,滿足不同的用戶的用電需求,提供優質的服務。
不同用戶對電力的需求不一樣,因此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細分用電市場,例如可分為價格剛性市場、價格彈性市場和價格敏感市場;城市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應適時加強宣傳力度,鼓勵使用電空調、電炊具,從而引導電力消費,力爭以電的消費逐步取代燃煤和燃氣,增加電力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有率;社會經濟發展到不同的階段,用電的市場需求也會不一樣,電力企業應時刻關注這種變化,進而實施重點市場的開拓,例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電將在一定時期內快速增長,同時加強對農村電力市場的研究,改善農村電力質量和提高服務質量,從而占領農村用電市場。
2.2.3 建立和完善技術支持系統
電力企業應不斷提高供電技術水平,從而為提高優質的服務提供技術支撐。例如提高運輸電力的電網技術,提高營銷在線監控和營銷信息自動采集水平,建立客戶服務管理系統,建立需求和管理支持系統等。
3 結語
營銷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企業的龍頭,是企業的生命。電力企業必須改變在計劃經濟下產生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增強市場化意識、競爭意識,丟棄不適應市場的管理體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利用現代技術提高服務水平,通過不斷地創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擴大市場份額,這樣才能使電力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創新電力營銷策略永遠是是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課題。
參考文獻
[1]張云銳.我國供電企業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情報與經濟,2004.
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唯一因素,一些非經濟因素雖然可以暫時改變證券市場的中期和短期走勢,但改變不了其長期走勢。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通常通過以下途徑而起作用。
(一)公司經營效益
宏觀經濟環境是影響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礎。公司的經營效益會隨著宏觀經濟運行周期、市場環境、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而變動。如當公司經營隨宏觀經濟的趨好而改善,盈利水平提高,股價自然上漲。
(二)居民收入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的變化,直接影響證券市場的需求,進而影響證券市場價格的變化。例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不僅促進消費,改善企業經營環境,而且還會增加證券市場的需求,促進證券價格上漲。
(三)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
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是宏觀經濟影響證券市場走勢的重要途徑。當宏觀經濟趨好時,投資者預期公司的效益和自身的收入水平會上升,投資的信心增加,證券市場自然人氣旺盛,從而推動證券價格上揚。
(四)資金成本
當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變化,如利率、消費信貸政策、利息稅等政策發生變化時,居民、單位的資金持有成本隨之變化,促使資金流向改變,影響證券市場的需求,從而影響證券市場的走向。
二、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
(一)經濟增長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是否能持續穩定地保持一定發展速度,是影響證券市場股票價格能否穩定上升的重要因素。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反映一國的經濟增長情況。當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時,表示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此時,企業的經營狀況一般也較好,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將上升,反之,股票價格會下降。但不能簡單地認為GDP增長,證券市場就必將伴之以上升的走勢,不同時期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類型的GDP的增長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二)經濟周期變動
經濟周期循環會經過高漲、衰退、蕭條、復蘇四個階段,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顯著,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景氣變動從根本上決定了股票價格的長期變動走勢。通常,經濟周期變動與股價變動的關系是:復蘇階段,股價回升;高漲階段,股價上漲;危機階段,股價下跌;蕭條階段,股價低迷。且股價總是伴隨經濟周期相應的波動,股票價格的變動通常比實際經濟的繁榮或衰退領先一步,即在經濟后期股價已率先下跌,在經濟尚未全面復蘇之際,股價已先行上漲。因此,投資者應把握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認清當前經濟發展處于經濟周期的哪個階段,以便對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判斷。
(三)通貨變動
通貨變動包括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通常情況下,通貨緊縮會抑制消費和投資的熱情,造成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總需求減少,物價下跌,最終導致經濟惡性循環,這時,證券市場上的股價將會大幅走低。由此可見,因通貨緊縮引起的經濟衰退,將導致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下降,影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特別是個別股票有可能在同一時間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首先,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不同的,在經濟可容忍范圍之內的溫和的通貨膨脹,通常會促進經濟增長,股價上升,但是通貨膨脹提高了債券的必要收益率,所以債券價格將下降;而惡性通貨膨脹將導致貨幣貶值,人們將通過購買房地產等方式對資金進行保值,從而引起股價和債券價格下跌。其次,即使是同一類型的通貨膨脹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也是不同的,通貨膨脹實質上引起的相對價格變化將導致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有的公司可能因此獲利,而有的公司則可能損失慘重,甚至倒閉。相應地,獲利公司的股價上漲,而蒙受損失的公司股票價格下跌。最后,政府必然會運用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遏制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的長期存在,例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三、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
(一)有利于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
證券市場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取決于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正確把握宏觀經濟發展方向有利于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時刻關注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化有利于抓住證券投資的市場時機。
(二)有利于判斷證券市場的投資可行性
證券市場的投資可行性是指整個證券市場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國民經濟整體水平及其結構變動對其具有重要影響。國民經濟的增長質量與速度反映了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宏觀經濟分析就是正確判斷整個證券市場是否具有投資可行性的關鍵。
(三)正確把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程度與方向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兩種主要手段,這些政策不僅對經濟增長速度和企業經濟效益影響匪淺,而且將進一步影響證券市場的交易運行。由此可見,通過分析宏觀經濟政策,把握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程度與方向,是把握整個證券市場的運動趨勢和各種證券投資價值的重要一環。
在證券投資領域,宏觀經濟分析至關重要。正確進行宏觀經濟分析是準確判斷證券市場趨勢和投資價格的前提,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化趨勢取決于宏觀經濟的發展變化,要想抓住證券投資的市場時機,作出正確的長期投資決策,就必須把握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參考文獻
[1]霍文文.證券投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