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青少年法治觀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按照區委、區政府科教興區、依法治區、把我區建設成為“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特色區域的總體要求,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我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在已有的成績的基礎上,將繼續以方法求新、工作求實、效果求好為出發點,努力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徑,積極實踐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方式,力求取得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成效。在工作中,堅持法制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堅持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絡體系,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教育格局,推進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努力開創全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區綜治委、區委宣傳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區司法局、區文化局、區團委、區婦聯、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組成的建鄴區中青少年法制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定期交流研討、協調解決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求開展工作的新機制與新途徑。在區委、區政府和區依法治區領導小組領導下,區教育局、區教育督導室聯合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領導小組,定期對各中小學法制教育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加強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法制教育工作,組成由各校團委、少先隊、政治教師、班主任、社區教師、法制副校長為主體的法制教育骨干隊伍,建立定期分析例會和學習制度。各校定期組織教師法律知識考試,考試成績記入檔案,作為評優、評職稱和競聘上崗的依據之一。
三是堅持正面引導。堅持依靠課堂主陣地,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把法制教育列為學生的必修課,做到教學有大綱,學習有教材,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證,確保普法開課率達到100%;堅持把法制教育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相結合,深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切實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道德實踐活動,積極營造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堅持把法制教育與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相結合,促使中小學生將日常行為規范真正內化為各自的自覺行為,使學生從最基本的規范做起,逐步樹立法制意識、法制觀念,培養遵紀守法的習慣;堅持開展有益的課外活動,以健康、向上、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青少年學生的注意力,以科學、健康的精神文明活動占領學生的思想陣地,讓學生自覺抵制不良和腐朽思想的侵蝕。
四是堅持形式多樣。緊緊圍繞青少年學生的年齡實際、認知特點,開展多種形式、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通過舉辦普法手抄報比賽、普法小品比賽、普法系列報告會、開展法制課觀摩活動、法庭旁聽活動和法律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了解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尤其是引導學生們圍繞《憲法》、《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取材于日常生活,自編自演普法小品會使他們印象更為深刻,教育效果更為顯著。
五是注重有的放矢。針對我區基礎條件和人文環境相對較差的特點和新時期青少年心理教育面臨的問題,有效地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切實增強青少年學生發展自我的能力;針對毒患死灰復燃、蔓延泛濫對學生影響的問題,積極開展“遠離、珍惜生命”的禁毒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學生識毒、防毒、拒毒的能力;針對“”的問題,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校園、家庭拒絕”,“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的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學生對“”反科學、、反人類丑惡本質的認識;針對城郊結合部流動人口管理中的問題,積極加強對外來工子弟學校的管理,發動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外來工子弟教育,確保外來工子弟這一易被忽視的群體健康成長。版權所有
【關鍵詞】假性近視 養血安神法 中醫治療
近視為目前我國青少年主要眼科疾病之一,筆者采用養血安神法,以自擬方日一劑口服,配合穴位按摩,對45例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進行觀察,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72例患者,共計137只眼,其中雙眼發病65例,單眼發病7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6例,其中雙眼發病33例,單眼發病3例,共69只眼;對照組36例,其中雙眼發病32例,單眼發病4例,共68只眼。年齡10~18歲,驗光檢查均為遠視力<1.0,近視力正常;且經眼底視網膜動態檢影法診斷為假性近視。治療組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發病時間、裸眼視力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養血安神法,以自擬方日一劑,分早晚溫服。自擬方主方成分為:黃芪、太子參、當歸、白術、茯神、砂仁、薏苡仁、棗仁、遠志、枸杞子、決明子、龍眼肉等。隨證加減藥味及藥量變化均不超過主方20%。并同時配合穴位按摩,取主穴攢竹,配穴魚腰、絲竹空、四白、睛明,以食指指端按住穴位,對準穴位作小幅度圓圈按摩,先主穴后配穴,10分鐘為一次,每日3次。以上方法10天為一個療程。
對照組:僅采用上述穴位按摩方法,10天為一個療程。治療組與對照組均治療3個療程以上。
3 療效標準
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查視力。①治愈:視力上升至1.0以上;②顯效:視力上升大于3行(含3行);③有效:視力上升大于2行(含2行);④無效:視力上升不足2行??傆行?(治愈數+顯效數+有效數)/總數*100%。
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描述,應用卡方檢驗或秩和檢驗,采用SPSS17.0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 治療結果
治療組治愈30只眼,占總數43.5%,顯效18只眼,占總數26.1%,有效15只眼,占總數21.7%,無效6只眼,占總數8.7%,總有效率91.3%。對照組治愈18只眼,占總數26.5%,顯效18只眼,占總數26.5%,有效20只眼,占總數17.6%,無效12只眼,占總數17.6%,總有效率82.4%。治療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治療效果
注:治療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6 結論
養血安神法可有效有效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有效率為91.3%。
7 討論
(1)發病機制:
近視根據其特點,一般分為三種:假性近視、真性近視以及混合性近視。其中,假性近視多因不注意用眼衛生或用眼過度致使睫狀肌持續收縮痙攣,晶狀體厚度增加,以致視物模糊不清。假性近視是功能性近視,現代醫學利用藥物、針灸、穴位按摩甚至各種理療儀器,同時通過患者自身注意用眼衛生、強化眼肌鍛煉等都可放松肌肉,緩解疲勞,使視力恢復到正常狀態。假性近視若不及時治療,使眼外肌和晶狀體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眼球長期受到緊張的眼外肌的壓迫,會發生器質性改變,導致眼軸變長而成為真性近視。
近視中醫稱為“目不能遠視”,又名“能近怯遠癥”。至《目經大成》使稱近視。其臨床病因大抵歸于以下兩點:其一,過用目力,久視傷血,血氣損傷,以致目中神光不能發越于遠處。其二,肝腎兩虛,稟賦不足,目中神光不能遠及。青少年假性近視病因則以過用目力,血氣損傷為主,同時因青少年學習任務重,壓力大,思慮過度,易傷心脾,心血不足,血不養心,故除近視癥狀外,常伴有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寐差多夢,食少納呆,舌質淡,苔白,脈細弱等癥。
(2)方藥分析
自擬方中黃芪補氣健脾,太子參健脾生津為君藥;當歸補血活血,白術益氣健脾,茯神寧心安神,枸杞子益精明目,共為臣藥;佐以砂仁化濕醒脾、薏苡仁健脾利水、棗仁養心安神、遠志安神益智、決明子清熱明目、龍眼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諸藥合用,補中有行,滋而不膩,共奏養血安神明目之功。除具有改善青少年近視的療效外,還可改善青少年因學習勞累,思慮過度而引起的神疲乏力,食少納差,多夢少寐等常見癥狀。
(3)穴位功用
攢竹:屬足太陽膀胱經。布有額神經內側支和額動、靜脈。主治頭痛,目眩,目翳,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眼瞼瞤動,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等。
魚腰:穴下布有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和枕額肌額腹,分布有眶上神經外側支,面神經的分支和眶上動、靜脈的外側支。主治目赤腫痛,眼瞼下垂,近視,急性結膜炎,面神經麻痹,面癱,三叉神經痛等。
絲竹空:屬手少陽三焦經。布有面神經顴支,耳顳神經分支和顳淺動、靜脈的額支。具有疏風清熱,明目安神的功效,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目翳,眼瞼瞤動,視物不明,癲癇,惡風寒,眼睫毛倒等。
四白: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瞤動,口眼歪斜,頭痛眩暈。指壓該穴道,能提高眼睛機能。
睛明:足太陽膀胱經穴。布有滑車上、下神經,動眼神經,眼神經和內眥動、靜脈,及眼動、靜脈之本干。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胬肉攀睛,內外翳障,雀目,青盲,夜盲,色盲,近視,及急、慢性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視神經炎等。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在治愈例數上遠高于對照組,由此可以推論,假性近視的治療不能僅依賴外治法,也應注重內在氣血陰陽的調護,臨床需標本兼顧,內外同治,方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養血安神法能益氣安神,養心明目,即能有效緩解青少年假性近視,也能從全身角度解決青少年因生活習慣所導致的氣血損傷,心脾不足,同時增強了青少年對環境的抵抗力,筆者認為值得臨床推廣。
參 考 文 獻
[1]曾慶華.中醫眼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7.
[2]高學敏.中藥學—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
【關鍵詞】 青少年;鎖骨骨折;微創治療
鎖骨骨折是青少年患者中常見的骨折類型, 其發生原因與高能創傷有關, 目前臨床上對該類患者一般建議手術治療[1]。通過手術治療能有效解除骨折引起的疼痛 , 避免骨折愈合畸形及不愈合, 鎖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 約2/3多發生在鎖骨中外1/3段。治療上有保守治療, 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等方法, 各有其適應證和優勢[2]。隨著微創骨科和現代影像技術的發展, 間接復位經皮閉合穿針治療青少年鎖骨骨折有了長遠的發展。本科2011年1月~2014年4月共35例采用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微創治療青少年鎖骨骨折,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35例患者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齡5~17歲, 平均年齡8.96歲。骨折部位:鎖骨中段25例, 鎖骨外側段10例;骨折類型:橫斷骨折20例, 斜形骨折12例, 粉碎骨折3例。受傷后就診時間1 h~3 d, 平均就診時間1 d。損傷原因:車禍損傷16例, 高空墜落損傷9例, 摔傷10例, 骨折位置:單純鎖骨中段骨折23例, 合并下肢骨折3例, 合并上肢骨折2例, 合并氣胸患者7例。
1. 2 方法 器械準備大巾鉗3把, 直徑 1.5~2.5 mm克氏針若干, 手搖骨鉆1把, 克氏鉗1把, C型臂備用。術前準備:患者術前8 h禁食, 6 h禁飲。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頸叢麻醉。手術方法:患者仰臥位, 患肩后側墊高。麻醉生效后消毒鋪巾。術者先“手摸心會”, 結合X光片和手下的觸摸, 在腦中形成鎖骨骨折斷端的立體形態及移位方向。用大巾鉗在遠折端以外約1 cm處經皮鉗夾鎖骨骨干, 并向前適當提起, 經皮插入1枚1.5 mm的克氏針, 用針尖觸及骨折斷面中央的髓腔, 手搖鉆裝上克氏針向外后方鎖骨走行方向鉆入髓腔, 從肩膀后穿出皮膚。再取下手搖鉆后用克氏鉗將針尾剪成斜面, 并通過肩后把斷端的針尾調到與骨折端平齊。再通過手摸, 明確近斷端的位置后, 在近側斷端以內1 cm處經皮用大巾鉗鉗夾骨折近端。術者左右手配合, 在C型臂的監視下“回旋端提”復位骨折。復位滿意后助手用手搖鉆將已打入的遠折端的克氏針鉆入近端髓腔。此時可以用手摸檢查骨折的對位情況, 利用巾鉗向上提拉檢查骨折端的穩定情況。達到滿意后折彎針尾, 埋于皮下, 無菌敷料包扎針孔。術后患肢用前臂吊帶懸吊, 2 d后開始肘腕的練功。2周后開始肩部練功。逐步加大關節的活動范圍。4~6周根據X片表現局部麻醉下取出克氏針。
1. 3 療效標準 依照X線片表現, 對功能恢復及外觀情況進行評定。優秀:骨折解剖復位, 愈合好, 功能正常, 局部外形平整, 無壓痛。良好:骨折近解剖復位, 愈合好, 功能正常, 局部外形平整, 無壓痛。尚可:骨折錯位1/3或輕度成角愈合, 局部手摸有輕隆起, 活動后偶有不適。差:骨折重疊移位, 畸形愈合或不愈合, 局部手摸有臺階感, 肩關節不適。
2 結果
本組35例, 經過3個月~1年的隨訪, 按以上標準評定, 優秀18例, 良好14例, 尚可2例, 共34例患者治愈, 1例術后1周拍片, 因骨折碎塊移位, 家屬無法接受, 中轉開放手術治療后痊愈??們灹悸?1.43%, 總有效率 97.14%。
3 討論
鎖骨形態結構特殊, 因此對于內固定材料的要求較高, 加之鎖骨生理解剖結構復雜, 如固定不合理可導致骨折愈合畸形或不愈合, 從而影響肩部關節功能, 繼而影響上肢運動。保守治療可減輕患者手術痛苦, 但患者預后效果較差。合適的手術方式可減輕患者術后創傷, 提高骨折愈合率, 促進患者預后。傳統觀念認為青少年再塑形能力較強, 對復位要求不高, 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3]。實際工作中發現有很多X片看起來移位嚴重的骨折經手法整復后對位良好, 但移開手指后又發生移位, 難以維持?!?”字繃帶固定力量非常有限, 且患者不適, 很難配合。最后復位失敗, 導致鎖骨骨折畸形愈合或延遲愈合。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 人們對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 對青少年有移位鎖骨骨折的保守治療, 已不能完全適應臨床需要。開放復位手術內固定復位良好, 固定可靠, 但因鎖骨的構造和位置, 其對骨折端血供的影響和局部瘢痕的美觀問題也日益被重視。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微創治療鎖骨骨折綜合了兩種方法的優點, 為青少年鎖骨骨折的治療提供了第三種選擇。
明確適應證:保守治療適用于沒有移位或移位輕微的骨折, 切開復位內固定可以較好的顯露骨折端, 利于復位, 適用于粉碎較重, 移位明顯的骨折。據觀察, 青少年鎖骨骨折多以青枝或橫斷, 斜行骨折為多, 如沒有過于強大的外力, 較少出現第三骨折塊, 且鎖骨全段均位于皮下, 手可以捫及, 這都為微創治療鎖骨骨折提供了契機。青少年鎖骨骨折中外1/3, 橫斷、斜行的或有移位不太遠的第三骨塊的, 均適用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微創治療[4]。
明確優勢:手法復位閉合穿針具有局部無瘢痕, 對骨折端血供影響小, 固定相對可靠的優點。但其對粉碎塊無法有效固定, 且單根克氏針抗旋轉, 抗分離力量均不足[5]。這在年齡偏大, 體格健壯的男性患兒中尤要注意。
明確注意以下事項:在合理選擇病例的基礎上作好醫患勾通, 使患者家屬能透徹的明白本療法的優缺點, 如術中復位不成功或術后發生移位, 能理解后繼治療。術后患肢必須堅持懸吊, 不能給骨折端有過大的應力。術后練功應在醫護的監護下進行, 不可過急。本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院后不懸吊, 10 d后復診時骨折端有約8°成角, 手法試行按壓復位無效, 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廖集海, 董桂甫, 陸春. 鎖骨鉤鋼板治療肩鎖關節脫位和鎖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1, 28(4):603.
[2] 陳敖忠.鎖骨骨折幾種內固定療效的比較.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01, 16(5):377.
[3] 王亦璁.骨與關節損傷.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 501.
[4] 章先炎, 楊茂清, 孫繼澤, 等.鎖骨復位的三維力學分析.醫用生物力學雜志, 2004, 9(1):26.
[關鍵詞]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四維調曲法;腰大肌康復法;正脊骨法;練功
[中圖分類號] R68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a)-0035-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ig waist muscle rehabilita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56 cases
WANG Xiuguang1 WEI Chunde2 WEI Yizong1 GAO Teng1 PAN Donghua1
1.Changping Guangming Hospit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in Beijing, Beijing 102200, China; 2.Shanghai Taikunt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big waist muscle rehabilita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Methods Used four D the song method, with muscle rehabilitation method, was spine method was given priority, auxiliary athlet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56 case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of the AIS of 56 cases had improved. Thoracic improve the attributes of 26° degree, minimum for 5° to improve, the average of 11.2°; Lumbar improve the attributes of 30° degree, the minimum for 8°, to improve the average of 14.6°. 1 years after 40 patients with visitors, follow-up rate was 71.4%, except 3 cases degree increase outside, the rest cases all did not increase. Aggravating cases and not adhering to the acrobatics. Conclusion Big waist muscle rehabilitation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 no pain, no wound.
[Key words] A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The four D curve method; Big waist muscle rehabilitation method; Is spine method; Acrobatics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又稱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是指脊柱有側彎及旋轉畸形,而無任何先天性脊柱異常,或并有神經肌肉或骨骼疾病,該病是脊柱側彎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脊柱側彎的70%[1]。目前對青少年脊柱側彎的治療西醫對度數較小(小于40°)的患者采用佩戴支具治療,度數較大者(大于40°)采用手術療法,無論是佩戴支具還是手術患者都難以接受。筆者觀察本院自2007年6月起,運用四維調曲法、腰大肌康復法、正脊骨法為主、功能鍛煉為輔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至2011年11月底統計,接受治療2周以上,并有治療前后X線片資料者共56例,取得了滿意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6例患者中,女42例,男14例,年齡最小9歲,最大25歲,平均17歲,年齡及性別分布見表1、圖1。胸椎側彎度數最大為79°,最小為8°,平均33°;腰椎側彎度數最大為50°,最小為10°,平均36°。整脊療法以2周為1個療程,接受治療1個療程者為38例,1.5個療程者為5例,2個療程者為13例。
表1 56例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性別、年齡分布[n(%)]
1.2 診斷依據
參照《中國整脊學》[1]。
(1)患者兩肩、兩肩胛、兩側髂嵴不等高。(2)脊柱兩側肌肉不對稱。(3)Adam前屈試驗陽性。
1.3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常用的測量方法
采用Cobb法[1]:常規拍照站立位全脊柱正側位X線片,在正位X線片上測量。先確定側凸的上終椎和下終椎,在上終椎椎體上緣及下終椎椎體下緣各劃一橫線,對此兩橫線各作一垂直線,這兩條垂直線的交角即為Cobb角。見圖2。
圖2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常用的測量圖
1.4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分型
韋以宗教授按照側彎主曲線頂點的解剖位置,結合臨床,將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按照整脊分型法分為以下三種類型(表2):
(1)單弧型:單弧型臨床有四種類型,即Ⅰ型胸椎單弧型(圖3),主弧由胸椎組成,腰椎側彎不明顯。側彎程度及預后有很大不同,弧度可發展到很嚴重,由于椎體旋轉使胸椎后凸變平,肋骨后隆,而使肺功能下降,出現胸悶、氣短等相應癥狀。肋骨后隆起的程度不一定與側彎角度相稱。Ⅱ型下胸弧型(圖4)、Ⅲ胸腰弧型(圖5)和Ⅳ腰弧型(圖6)。腰椎單弧形,主弧由腰椎組成,胸椎側彎不明顯。在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中很少超過60°,但會引起上半身向側方傾斜。
(2)胸腰椎雙弧型(圖7):胸椎弧頂點在T7,并突向右側,腰椎弧頂點L1、L2,胸腰椎側彎同時發生,彎度也大體相同。胸腰椎弧度交界處的移行椎體無旋轉畸形。在青少年時期側彎有發展趨勢。
(3)Ⅲ弧型:頸胸段、胸段和腰段均出現側彎(圖8)。
表2 56例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分型情況(n)
1.5 治療方法
1.5.1 理筋法
1.5.1.1 膏摩藥熨 用溫經活血通絡類中草藥,水煎,于脊柱兩側肌肉萎縮部位行膏摩藥熨,每日1次,每次30 min左右,藥方如下:透骨草50 g、伸筋草30 g、防風30 g、當歸30 g、獨活30 g、赤芍30 g、紅花30 g。
1.5.1.2 華佗夾脊骨空針調壓法 加電針加強刺激,以激發經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凹側肌力,或加用遠紅外線、激光照射治療,每日1次。
1.5.1.3 推拿按摩 肌肉萎縮部位行滾、按、推、拍打等推拿按摩手法,促進萎縮肌肉恢復,配合捏脊療法以強健脾胃,促進肌肉生長。 1.5.2 腰大肌康復法
1.5.2.1 腰大肌按摩法 于萎縮側腰大肌處行按摩手法治療,促進萎縮的腰大肌恢復。
1.5.2.2 腰大肌注射法 于萎縮側腰大肌行藥物注射,以營養神經類藥為主,促進腰大肌功能恢復。
1.5.3 四維調曲法
1.5.3.1 四維牽引法 選用“四維整脊治療儀”行四維牽引調曲法,每日1~2次,每次20~30 min,用以調整腰椎曲度及調動腰大肌的功能。
1.5.3.2 正脊骨法 用胸腰旋轉法,腰椎旋轉法、挺胸端提法,以改善椎體旋轉、側彎。
1.5.4 練功法
治療過程中教患者做“以宗健脊強身十八式”中的第六式雙胛合攏式、第十四式前弓后箭式、第十六式過伸腰肢式功能鍛煉,每日2次,每次各20~30個。
2 結果
56例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經整脊治療2周后側彎度數均有改善。其中頸椎3例改善分別為5°、8°和10°,恢復度數百分比分別為18%、20%和21.5%;胸椎改善度數最少為5°,最多為26°,平均改善11.2°,恢復度數百分比最小的為5%,最大的為61%,其中恢復15%以下者4例,恢復15%~35%(含15%)者22例,恢復35%~55%(含35%)者13例,恢復55%以上者3例;腰椎改善度數最少為8°,最多為30°,平均改善14.6°,恢復度數百分比最小的為10%,最大的為67%,其中恢復15%以下者1例,恢復15%~35%(含15%)者24例,恢復35%~55%(含35%)者18例,恢復55%以上者7例。1年后隨訪40例,隨訪率為71.4%,除3例度數增大外,其余病例均未加重。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14歲,自9歲發現脊柱側彎,佩帶支架1年,效果不佳,于2007年7月來北京昌平區光明骨傷醫院就診。查看患者肩和肩胛一高一低(圖9),入院時拍站立位全脊柱片顯示胸椎側彎45°(圖10),腰椎側彎28°(圖11),經5周整脊治療后雙肩平,肩胛骨對稱(圖12),復查全脊柱正位片顯示胸椎側恢復至25°(圖13),腰椎側彎恢復至12°(圖14)。
圖9 女,14歲,治療前背外觀 圖10 治療前胸椎側彎45°
圖11 治療前腰椎側彎28° 圖12 治療后背外觀
圖13 治療后胸椎側彎恢復到25° 圖14 治療后腰椎側彎恢復到12°
4 討論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國內外學者們曾提出了遺傳學說、激素學說、生物異常學說以及神經肌肉學說等理論。韋以宗教授根據整脊學理論和幾十年臨床研究驗證了腰椎是脊柱運動力學的基礎,腰大肌對腰椎不僅有支撐載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腰椎運動和維持腰曲的主要肌力,直接影響腰椎旋轉度和腰椎曲度。韋以宗等[2-3]通過活體恒河猴在坐、站立和跨步,做健體、切斷一側腰大肌和切斷雙側腰大肌3種狀態下,X線照片顯示腰大肌對腰椎旋轉和椎曲均有顯著差異,孔德奇等[4]、莫新發等[5]通過研究發現站立位下,人為了適應身體載荷,下肢伸直帶動腰大肌張力,因而腰曲加大,臥位下,下肢無承載身體重力的情況下,腰大肌處于松弛狀態,腰曲較站立位小。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源自腰椎[6],主要是椎旁肌肉結構和病理改變,特別是腰椎旁四維肌肉腰大肌和豎脊肌(以腰椎體前部左右各一的腰大肌為前二維,以腰椎體后部左右各一的豎脊肌為后二維)結構和病理改變[7]。四維肌肉中的一維或幾維肌肉出現病理改變,腰椎受力不平衡,從而出現椎體旋轉側彎,腰椎生理曲度異常,為維持人體中軸平衡,胸椎必然反向旋轉側彎,頸椎也出現與胸椎相反的旋轉側彎,進而出現頸曲紊亂[8]。另外,整個脊柱的椎曲紊亂又加重了椎旁肌的病理改變??梢娮蹬约〉牟±砀淖兗仁羌怪鶄韧沟牟±砘A,又是病理改變結果。由此韋教授認為胸椎的側凸源自腰椎的側彎,整個脊柱側彎的根本在腰椎。賈驚宇等[9]通過研究發現脊柱側彎患者凸側椎旁肌大于凹側。筆者通過臨床觀察,發現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主要是一側腰大肌不發育變小,導致腰椎雙側力學失衡,引起腰椎椎體旋轉、側彎,繼發胸椎側彎。據此,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的主要治療方針是恢復或改善脊柱椎旁四維肌肉的結構和功能,特別是恢復、調動腰大肌的肌力,穩定脊柱的生物力學結構來調整腰椎曲度和側彎。腰大肌康復法和應用“四維整脊治療儀”行四維調曲法治療,就是充分調動和恢復腰大肌肌力,進而調整腰椎旋轉側彎。每天堅持做弓步壓腿功能鍛煉亦是調整兩側腰大肌平衡,俯臥撐及擴胸功能鍛煉改善豎脊肌功能,上述功能鍛煉有利于恢復四維肌肉力學平衡。
[參考文獻]
[1] 韋以宗. 中國整脊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505.
[2] 韋以宗,田新宇,王慧敏,等. 腰大肌與腰椎運動力學關系動物實驗研究[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1,29(1):97-99.
[3] 韋以宗,桂清明,孫永章,等. 腰大肌作用與腰曲關系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5,23(6):579-582.
[4] 孔德奇,程立明,朱文雄,等. 站立位及側臥位腰椎動力X線片曲度比較及意義[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3,21(5):467-469。
[5] 莫新發,朱文雄,程立明,等. 腰椎滑脫病人站立位及側臥位腰椎動力X線矢狀位曲度比較[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4,22(4):428-429.
[6] 韋以宗. 女孩脊柱易側彎 早發現是矯正關鍵[N]. 中國醫藥報,2007 -7 -23(02).
[7] 高騰,韋以宗,鄭建龍,等.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椎旁肌的MRI檢測與分析[J]. 世界中醫骨科雜志,2010,11(2):139-141.
[8] 韋以宗,韋春德,譚樹生,等. 腰曲對頸曲影響的動態下X線片研究[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25(4):384-388.
【1】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活動總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五五”普法規劃,增強青少年法制觀念,根據《二016年XX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的安排和永治市辦發[20xx]11號《關于開展20xx年全市青少年法制宣傳周活動的通知》要求,XX區依法治區辦緊緊圍繞“學法守法用法,建設美好祖國”這一主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全面開展了 20xx年全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活動,取得了較好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全面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活動,依法治區辦制定了活動方案,明確了工作任務,落實了工作責任和措施。確保了這次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圍繞中心,突出重點
青少年法制教育周期間,我區緊緊圍繞“學法守法用法,建設美好祖國”這一主題為中心,突出重點,創新形式。一是區委政法委、教育局、司法局聯合交警大隊、消防大隊、禁毒大隊,先后深入黃陽司中學、普里橋中學、市六中、三多亭小學、育才學校、楊村甸中學等6所學校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受教育學生近2萬名。
活動中,交警大隊、消防大隊、禁毒大隊、區司法局的4名同志結合實際,分別就交通、消防、、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等知識給學生進行了專門授課,同時出動宣傳車宣傳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二是結合全區校園及周邊治安集中整治活動,有針對性地宣傳了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相關法律法規。
三、積極宣傳,效果顯著
全區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活動,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如今已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一是加強了法制副校長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兼職法制副校長制度,增強了兼職法制副校長力量。二是提高了廣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進一步提高了廣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和維權意識,在廣大青少年中形成了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尚。三是建立了法制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關系,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與學校的教學工作相互配合,法制副校長參與學校的管理,幫助學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幫助學校建立和完善各項綜合制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2】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活動總結
為了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深入貫徹十精神,我鄉嚴格按照活動方案,具體的抓好法制宣傳日的落實工作,現就活動開展落實情況小結如下:
一、成立組織,明確分工。在接到縣明傳通知后,黨委政府立即安排鄉綜治委牽頭,成立由派出、司法、工商、交通、衛生等九家成員單位的普法活動領導小組,并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宣傳日工作。經過會議討論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具體分工如下:
1、由鄉司法所起草活動方案,并安排成員單位撰寫法制演講稿。
2、由黨政辦負責制作宣傳標語、橫幅,今年活動主題是: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國。
3、由鄉文化廣播站負責宣傳工作,重點宣傳黨的十關于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建設;憲法和國家基本法律制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加強公民意識教育等內容。
4、由司法、工商、交通、衛生等單位負責在2個街道設立法制咨詢臺,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5、派出所人員是法制副校長和指導員,于11月25號組織以上單位到中心校上法制課,學校負責組織學生及籌備工作。
二、集中時間,突出宣傳主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進行宣講。此次活動從11月20日開始到12月20日結束,結合宣傳主題,先宣傳動員,再組織實施,最后總結驗收。
三、上下聯動,不走過場。在11月20日下午召開9個行政村及2個街道工作會議,安排落實“12、4”法制宣傳日活動,要求每個單位緊扣活動主題,進行廣泛宣傳動員,張貼標語不少于10條,有活動內容,有活動記錄,有輿論氛圍,真抓實干,讓廣大干群都能夠得到學習、教育、提高,從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群眾受教育,干部能依法行政,確保這次活動不走過場。
四、要創新形式,豐富載體。各單位要利用座談會、法制講座、法律咨詢、法制展覽、影碟光盤等方式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同時要探索新途徑,豐富新載體,努力擴大宣傳活動的影響力,讓全鄉人民都知道什么是“12、4”;怎樣開展“12、4”;“12、4”主要宣傳什么樣的法律知識;如何才能叫干部依法行政,叫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要注重實效,服務社會。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結合群眾的需求和自身工作職責,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制宣傳教育。要把“12、4”法制宣傳與“法律六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法律知識和法律精神送進千家萬戶,要把“12、4”法制宣傳與法律服務結合起來,在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從而減少我鎮犯罪人員因是法盲而走向犯罪,維護地方的穩定,讓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六、安排好總結驗收工作。在活動結束之際,“六五”普法領導組組織檢查驗收,對開展好的單位在全體鄉村干部會議上予以表彰,開展沒成效的村或單位通報批評,并在年終不得參加評先評優。
總之,通過宣傳活動,在公民中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不斷的增強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公平正義的觀念,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貫徹落實。
【3】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周活動總結
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營造有利于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興田鄉嚴格按照團中央權益部通知要求,緊緊圍繞“法治精神,點亮未來”這一主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全面開展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成績。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全面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全鄉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專門領導機構,制定了活動方案,明確了工作任務,落實了工作責任和措施。全鄉形成了鄉、村、學校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格局,確保了這次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圍繞中心,突出重點
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期間,興田鄉緊緊圍繞“法治精神,點亮未來”這一主題為中心,突出重點,創新形式。通過家庭、學校、鄉三位一體的法治宣傳教育形式,大力宣傳與青少年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一是家長與學校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切合實際的法律法規的教育,如學校把法律法規編印成冊,發給學生帶回家,讓學生在家與父母一起學習,使他們在學習法律法規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質。二是把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列入工作的重點。辦公室從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入手,結合當前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就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經驗,形成了文字材料。內容形式多樣,活動項目包括青少年法律知識講座、法治教育片展播、法制圖片展示等。同時還舉行了“崇尚科學,反對”學生簽名活動。三是召開全鄉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會議,用以會代訓的形式,指導法制副校長對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法。要求當好一名法制副校長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不”就是不辭勞苦、不圖名利、不計報酬;“三講”就是要講責任、講奉獻、講愛心。在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期間,為青少年學生上好了2堂高質量的法制課,受教育人次達400余人,認真為學生輔導了《憲法》、《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四是通過開展了一系列生動活潑的法治教育實踐活動,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理解法律精神,尊重法律權威,增強法律意識,不斷提高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正確維護合法權益。這次活動共建法制宣傳專欄2期,下發宣傳資料1千份。
1、扎實開展“疫情防控、與法同行”法治宣傳專項行動,積極服務縣域肺炎疫情依法防控大局。
2、認真組織“七五”普法總結驗收,做好“法律六進”典型培樹,高起點、高站位謀劃“八五”普法。
3、持續深入推進憲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主題宣傳紀念日,廣泛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宣傳活動。在全縣組織開展好“4·15”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不斷增強我縣人民群眾法治觀念。
4、繼續深入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完善相關考核評估制度,以“律師進社區”、“法律進企業”、落實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專兼職法治課教師為載體,不斷深化“法律六進”。同時,扎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推動法治鄉村建設。
5、突出抓好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繼續組織好“政府法治大講堂”活動和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學法考試活動,切實營造尊法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提升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6、深入學習《社區矯正法》,把學習宣傳貫徹《社區矯正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強與有關部門、社會組織、人民團體協調配合,共同將學習宣傳貫徹《社區矯正法》活動引向深入。
7、著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充分發揮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用,提高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水平,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8、重點做好“法律進企業”普法宣傳活動,組織法律援助中心律師、普法講師團、普法志愿者深入企業開展宣講,引導我縣企業和企業管理者依法治企、誠信經營、依法維權。
9、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結合上下功夫,做好“互聯網+法治宣傳”工作,利用“兩微一端”現有資源,精心打造具有我縣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通過《法治空間》欄目做好“以案釋法”宣傳工作,不斷擴大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
關鍵詞:初中階段 法治教育 策略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這時的他們一般都具有很強可塑性,而且也有很大的求知欲望。很多學生在深入高中后將會面臨很大的升學壓力,這時正常的政治教學都難以取得良好效果,更不用提法治教育,這樣的局面一直到大學時期都是流于形式,有些初中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的學生,更是沒有接受正規的法治學習。這些青少年都是祖國的未來希望,因此加強初中法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法治意識,對推動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法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初中法治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自身的增強綜合國力,就要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尤其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加強初中法治教育,更是一項緊迫的戰略任務。另一方面,它是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手段。開展初中法治教育能培養青少年懂法、守法的習慣,提高他們分辨是非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蝕,矯正各種不規范的行為,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讓他們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敢于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二、當前初中法治教育的現狀
近幾十年來,我國不斷進行普法教育,更是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已經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果,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青少年犯罪和被侵犯的案件卻越來也多,成為了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問題,這與缺乏法治教育具有很大的聯系。
1、學校缺乏相應的教育制度
學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但和其他課程相比,法治教育卻被嚴重的忽略了。初中法治教育屬于思想品德課程的一部分,但受長期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這個課程根本就得不到正常的保障,雖然素質教育已經被倡導了很多年,但學校家長和社會還在以升學為標準評判教育的好壞。很多學校雖然開展了法治教育,但沒有規范的教學內容,沒有統一的法治教材,學校也不設定教學任務,還有的教師把法治課變成了自習課,或是直接變為政治課,致使法治教育的效果很差。
2、教育經費不足
法治教育工作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很多的各種投入,但因為法治教育沒有列入國家的教學大綱,初中學校也就缺少相關的專項經費,致使很多有這方面教育欲望的學校也是無能為力。現在很多法治教育都是以專項活動的形式開展的,沒有全面和可持續性,這也損害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實效。
3、沒有法治專業教師,教學方式不合理
現在法治教育還沒有列入國家的教學大綱,學校也就沒有配備法治教育專業教師,即使聘請了專業兼職法律教師,也因時間或精力的限制不能滿足教育需要。很多普通教師都沒有足夠的法學理論知識,而且教學方法也很枯燥,只是實行照本宣科的灌輸式教育,缺少生動的案例,課堂氣氛枯燥低沉。現在的法治教育只是停留在了課堂上,教師很少組織學生深入切身生活,開展課外法治活動。
4、學校、家庭與社會缺乏配合
很多中學學校都只是追求升學率,不注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和法治教育,而且校@內的風氣也很亂,缺少規范的管理。學生在放學或放假時期,就需要家庭與社會的監管,但很多家長都把教育推給了學校,而且只是關注學生的文化學習。走入社會缺沒有工作的青年更是脫離了學校和家庭的管教,社會上的法治宣傳還很不足,再加上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多青少年就開始誤入歧途。
三、加強初中法治教育的策略
開展初中法治教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質,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且這也是振興中華民族的必然選擇。初中生可塑性強、識別能力差,還需要不斷強化他們的心理、法律意識和價值觀,因而加強初中法治教育是全社會需要共同努力的責任和義務。
1、建立法治教育的長效機制
要想做好初中法治教育工作,就必須要用長久的眼光,應該從制度入手,加強頂層設計,把初中法治教育納入國家規范的教育體系,使其更加具有約束性和強制性。應該建立完善的法治教育課程體系,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學科寫進教學大綱里,并列入考試范圍,明確規定法治課程的學年、課時、每周安排等內容,要依據初中生的年齡、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編寫統一規范的法治教材,可以使用理論和案例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生動的案例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從而使學校的法治教育更加有目標、有計劃也更有層次性,保證學生接受到系統的法治教育。此外,國家還應該明確規定社會上各種相關部門或人員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合力加強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提高他們遵紀守法的觀念,逐漸樹立對法律權威的信仰。
2、加大資金投入
政府要在各方面加大對法治教育的投入力度,要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全方面的支持,應該設置專項的法治教育款項,并要監督學校做到??顚S?,專項經費應該用到組織編寫法治教材及資料、培養專業人才、開展實踐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等法治教育方面。政府還應該在社會上進行大力的宣傳,提高社會上各團體、各企事業單位及廣大人民群眾對法治教育的關注,鼓勵他們捐款捐物、獻計獻策,逐漸形成全社會的有力支持,保障初中法治教育長期深入的開展。
3、建設一批強大的專業師資隊伍
初中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法律知識培訓和考核,增強全體教職員工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提升他們的各項素質,要壯大師資隊伍,逐漸配備專業法律教師,聘用那些學習法律專業的大學生作為任課教師,充分借助他們自身法律理論豐富、法治觀念強的優勢,從而更深入的理解和傳授法律知識,運用更加靈活的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不但要讓他們學會法律知識,還能形成良好的守法和用法習慣,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4、突出重點,密切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相互配合
全社會都應該加強思想創新,積極探索出高效的初中法治教育的新方法,要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實現初中法治教育的規范化和常態化。學校應該注重法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課堂的教育作用,要把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大對學校治安綜合管理,為學生提供健康的學習環境,家長更要言傳身教,嚴格監督孩子的遵紀守法,社會上也要繼續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從而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相互配合的“三位一體”法治教育系統。
結語
總之,初中法治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作用下,讓青少年逐漸養成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培養一批具有法制觀念的有用之才,從而推動我國依法治國的進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劉素超.淺談在農村中學開展法制教育的途徑[J].教育與管理學報,2013(7).
[2]王濤.初中生法制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M].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關鍵詞]法律信仰;青少年;養成教育
[作者簡介]閆立超,河南師范大學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河南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河南新鄉453007
[中圖分類號]DFO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04-0107-03
學界關于法律信仰的討論頗多,大多數都認同法律信仰是實現真正法治社會的精神條件,是現代法律有效運行的心理基礎;建立真正法治國家的諸多條件中,建立尊法尚法的法律信仰是其中的重要條件之一;法律主體的法律信仰培育對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些探討和結論中,鮮有關注青少年這一特殊群體的法律信仰及其教育問題,更鮮有把養成教育和青少年法律信仰進行整合研究。本文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
一、培養青少年法律信仰的意義
法律信仰是法律主體持一種極度虔誠的態度或信念并以之指導實際行動的一種精神境界。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維護者和建設者,是民族振興、國家繁榮昌盛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生力軍和后備力量。培育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精神,對于中國法制建設,尤為重要。青少年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昭示了法治建設的根本和未來。法律信仰對法律主體包括青少年的影響不僅包括宗教般虔誠的內心信念,還包括對自身行為規范遵守法律規則的習慣養成,其影響是全面和深刻的。
1,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的理性啟蒙
理性表示人的理智對世界的把握。“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代名詞。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法律理性觀的本質。培育合格的理性公民是各國教育目標的共性。法律信仰的教育無疑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社會意識和公民意識,使其成為有責任心和擔當能力的合格公民;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民主意識的養成,提高青少年權利義務觀念,關注政治;公平民主的法律精神有助于青少年樹立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價值觀。
2,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權益保護
權益是一個法學概念。權益是國家公民地位的體現,是青少年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權益的保護離不開法律的保障,一方面,青少年對法律的信仰能提高青少年的守法意識,從而保護自身權益。另一方面,青少年對法律的信仰能使青少年更嫻熟地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3,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養成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
行為科學認為行為主體的狀態決定了行為選擇現象的客觀必然性,其中,行為主體的心理、觀念、知識、信仰等理性活動占主要地位。法律規范不僅是人們行為的理性總結,也是社會秩序的概括。秩序是法的價值之一,秩序的存在是人類活動的必要前提。任何時期或階級的法律對秩序的維護都包含了對正常生活秩序的維護、對人類基本文明行為的維護。青少年法律信仰有助于青少年遵守文明行為習慣的德性養成。
4,法律信仰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意識
青少年只有參與到社會中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社會亦需要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后備力量來實現持續的發展與和諧。法律是實現社會平衡的調節器,對法律的信仰本身就是對社會的參與。青少年代表著未來,應該是民主政治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在國家社會政治生活中表現出高度政治責任感和積極主動的精神,積極投身政治參與實踐,這要求青少年必須具備較高的包括法律信仰在內的法律意識。
二、養成教育對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價值分析
青少年法律信仰對青少年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加強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而養成教育理論對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具有獨特的價值。
1,對養成教育的理論分析
“養成”這一詞匯涵蓋了“手段―目的”或者“條件―結果”的邏輯關系。在這個邏輯關系中“養”規定著“成”,“成”是“成長”、“長成”、“構建成”,而不是“規定成”、“約束成”或者是“制造成”,前者主張只要教育對象對自我發展需要有所醒悟、領悟、覺悟,就可能自主習養而成,這種“成”的表現形式是自覺與自為的習慣。后者主張可以用紀律、規則強制教育對象而成,其表現是服從甚至是屈從。養成教育的概念在學界爭論紛紜,但是這些爭論中有一個共識:都包含了受教育者“行為”的轉變,都認可養成教育包括受教育者文明的行為習慣的養成。
唐凱麟教授和劉鐵芳博士認為:個體道德品性的養成包含著兩個基本過程:一是個體道德理性的形成;一是道德理性引導下的個體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礎,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沒有道德理性作為基礎的行為習慣,就不具備真正的道德意義,個體行為不過是沒有內在靈魂的“創制”,而不是個體道德精神的實踐;沒有個體日常道德行為習慣養成,個體道德理性終究是膚淺的。兩個過程是相互交織滲透的。整體而言,個體道德理性的形成依賴于教育的啟蒙,個體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則依賴于個體生活中的養成。個體道德理性的核心實際上更多地表現為個體倫理價值選擇的自覺意識與自主能力,個體道德理性啟蒙教育的核心越來越多地轉向價值啟蒙,個體在倫理價值的自主判斷、選擇、內化、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成個人道德生活的自覺主體,并進一步在生活中,形成相對穩定的行為習慣,逐步實現個體完整道德德性的養成。因而,加強青少年的價值啟蒙和生活養成,是當前青少年養成教育的基本內容。
2,養成教育對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價值及借鑒
價值啟蒙與生活養成是青少年道德養成教育辯證統一的兩部分。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的組成部分,其同樣也可以分成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理性啟蒙和遵守法律規則生活的養成兩部分:
(1)青少年法律信仰的理性啟蒙是教育者利用自身文化和法律經驗上的優勢,引導和輔助青少年獲得對人生與社會基本法律價值判斷的意識與能力,從而使現代法律成為青少年信仰的規則基礎。理性啟蒙意味著教育者肩負著必要的理性引導的責任,囊括著教育者主觀意趣的活動,并包含教育者自身的理性預設和選擇。但是,教育者的理性傳輸是有限的,更多地只是作為啟蒙者的身份,有效地啟迪、敞開青少年的理性世界,提高他們的理性判斷、選擇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面對開放的現代生活能從容自主地建構個人的理性世界,成為現代法治生活的主體。
(2)“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同樣,遵守法律規則生活的養成也必須通過生活發出習慣的力量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日常生活是個體品性的養成之所。遵守法律
規則生活的養成就是青少年把個人的理性啟蒙與現代法治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中驗證、豐富、實踐自身的理性信念,并且逐步形成穩定的生活行為習慣,形成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穩定的符合現代法治精神的思考、判斷、選擇、行動的基本方式。遵守法律規則生活的養成是青少年作為生活的主體自覺地實踐個人的理性信仰,養成行為習慣的過程,其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突現個人在生活中的主體性。養成教育具有長期性和漸進性,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二、青少年法律信仰養成教育的路徑分析
當前進行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主要是包含法律信仰教育在內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包括法制觀點、法律信念和法律信仰的教育,其中以法律信仰教育最為匱乏。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徑也僅限于課堂教學中,其實效性不強。筆者嘗試引入養成教育,對法律信仰教育的路徑進行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發。
1,法制教育中宣傳法律精神及價值應和宣傳法律知識并舉
對青少年而言,課堂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場所,主要課程有初中二年級開設的思想政治課、大學一年級開設的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基礎課,這些課程的內容、授課方式、考核方式都僅僅體現了法律知識的宣傳,卻很難體現對現代法律精神法律價值的弘揚,很少側重對青少年進行法律信仰的理性啟蒙。法律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的一種精神和心理需求,只有使青少年從內心深處認識到法律的信仰價值,從理性上認同現代法治的精神,才能從行為上養成遵守法律規則的習慣。
2,法律援助對青少年的法律信仰理性的啟蒙
“能夠為人們所信仰的法律必須是能夠給人們或至少是絕大多數人帶來利益的。”法律工具主義雖然應該批判,但是法律的工具價值卻不容忽視。只有當人們信仰的法律能給人們帶來公平和正義時,人們才會對他產生宗教般的虔誠。法治建立的過程是逐步樹立法律權威、堅定公民法律信仰的過程。青少年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之一,其權益容易受到侵害,權利的救濟也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北京、福州、蘭州等地紛紛成立了“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并開通青少年維權熱線電話。中華律師全國協會及其各地的分會也都成立了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這些機構免費為權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及其監護人提供案件、法律咨詢等服務,但實際成效卻不盡如人意。法律只有給予青少年以力量,青少年才會形成法律信仰的堅強基礎,社會才會形成穩定和諧的法治秩序,進而才會形成民族法治未來的一片晴空。
3,青少年參與立法的嘗試
歷來為立法出謀劃策的是成年人,未成年人一直是立法過程的缺席者。2004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草案)》公布,并向社會包括青少年征求立法意見,這開辟了中國未成年人參與立法的先河。這一過程不但為立法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營養,為公平、正義、權威的良法提供了保障,意義更為深遠的是這一過程為普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公民對法律的認知、敬畏和信仰。上海市人大的這種做法確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之后的2006年3月27日,廣東團省委、省預防辦向社會公開招聘5名未成年人,參與《廣東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草案)》的起草小組。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作為被保護的主體青少年本身最有發言權,其體會和感言也最為真切,傾聽他們的心聲,提高他們的參與立法的積極性,是我們立法工作者值得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學校;法制教育;方法途徑
一、 師資隊伍建設是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保障
學校是實施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而學校教育是通過教師來進行的。因此,在培養學生法律素質過程中,先要提高教師的法律素質,使教師形成崇尚法律、尊重法律的權威以及權利意識和民主平等的現代法治理念。
(1)樹立自覺學習、貫徹、理解、講授社會主義現代法治精神的意識。每位教師要在自覺學習、了解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的基礎上,用法律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樹立平等對待學生及其家長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每位教師都應當明確,教師與學生及其家長之間的法律關系是民事法律關系;教師在工作中的教育行為,不是行政管理行為,而是一種特殊的民事義務。教師不要以“管人者”自居,要學會平等對待學生及其家長。
(3)努力建立新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保持溫馨的人際接觸和融洽的互動,有助于師生進行良好的心靈溝通,建立和增進信賴感;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形成自我接納、自我肯定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轉變教師觀念是突破口,調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建立客觀、鼓勵為原則的評價機制是關鍵,堅持了解和尊重是保證。我們應該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在關愛中成長,在愉快中學習,在歡笑中生活的環境,使學生對學校、對老師有種歸屬感和依戀感,在學生和學校之間建立一種堅固的紐帶,從而減少他們違法犯罪的機會。
二、建立科學的法制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各級學校還沒有將法制教育課程化,這也是法制教育實效性較差的原因之一。教育決策部門應當及時建立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使法制教育在學年編制、課時分配、學周安排和教材編寫等方面都加以明確,這不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課程現代化的一個客觀要求。
三、建設依法治校的校園環境
實行依法治校,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按章辦事,就能在校園內形成講求民主、積極參與學校管理、自覺維護校規校紀的良好氛圍。通過組織師生共同參與建設整潔優美、富有教育意義的綠色校園環境,形成學校健康向上的人文生態景觀;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建設以愛國主義和優秀民族文化為主體的校園文化等,也必將對學生遵紀守法觀念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做好“問題學生”和“學困生”的教育工作
做好“問題學生”和“學困生”的教育工作,是學校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內容?!皢栴}學生”和“學困生”在現實生活中承受了來自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更多壓力,因此學校要特別關心這一特殊群體,要特別慎重對待對他們的評價和懲罰,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多以肯定性的評價來增強其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其求知興趣,防止他們沾染不良行為。要認真做好“問題學生”和“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可采取建立“問題學生”和“學困生”檔案、開展“一幫一”活動等,幫助他們不斷取得進步。
五、進一步深化課堂法制教育
目前課堂教學仍然是學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從目前課堂法制教育的情況看,還主要局限于知識教育的層面,還沒有把對青少年法治精神、法律意識的培養作為法制教育的目標。學校的法制教育不僅是教給學生法律的內容(即合法的、違法的),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法律的本質和精神,這才是法的教育的終極價值。
六、豐富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效果
學校的法制教育要和社會的普法教育接軌,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教育效果。
總之,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他們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從而促進法治社會的實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