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衛生與健康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規范預防性健康查體工作秩序,提高查體工作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性健康檢查和健康證明管理的通知》、省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省衛生廳《關于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要求,結合實際,現就年預防性健康查體工作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規范查體程序
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關系到食品衛生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各轄區承擔預防性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要充分認識到做好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全面提升體檢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責任查體單位要按照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的通知》和《市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檢查管理考核標準(試行)》的要求,進一步規范體檢流程,在體檢大廳等顯要位置設置體檢流程圖、體檢須知(包括體檢時間、取證時間、收費標準、便樣采集方法等)等標牌,設置候診室、化驗室、檔案室及衛生間等,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要根據健康檢查的對象確定相應的專業人員參加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主檢人員應由主治(管)醫(技)師以上或相應職稱的專業人員擔任;要健全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X光檢查和檔案管理等常規工作程序,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各項醫護技術操作規范。經市衛生局審查批準后,方可在許可范圍內開展工作。體檢表及健康證必須粘貼本人照片并加蓋公章,嚴防冒名頂替現象發生,體檢不合格或體檢項目不全者嚴禁發證,確保健康檢查工作公正、規范、及時、便民。
二、嚴格執行查體項目,確保查體質量
食品、飲用水生產經營人員、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人員的查體內容包括: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對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先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簡稱轉氨酶)項目,如轉氨酶異常,則增加甲型肝炎病毒IgM抗體和戊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檢查項目。承擔健康檢查工作的醫療衛生單位應在規定的范圍內開展預防性健康檢查工作,不得隨意增減健康檢查項目。
三、規范查體檔案格式,加強健康證明管理
查體合格者,由查體責任單位負責填寫查體表并加蓋單位的公章或健康檢查專用章。查體表交市疾控中心質管部門審核合格后辦理健康證明。體檢表送交市疾控中心質管科,登記后,要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后由中心質管科工作人員制作證件,辦理時限為3天。查體表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辦理健康證明;不符合要求的,市疾控中心拒絕辦理健康證明。具體要求為:
1、查體表要使用市疾控中心提供的統一格式的體檢表,查體項目要齊全,要填寫完整,字跡清楚;
2、各項檢查要有相應的主檢醫師簽字,實驗室檢查須附化驗單;
3、各鄉鎮醫院的體檢表上要加蓋單位公章和院長印章,公章要統一,蓋章要清晰;
4、各鄉鎮醫院只能委托本醫院的防疫醫師到市疾控中心辦理健康證明。
四、明確查體范圍
各醫療衛生單位所負責的食品、公共場所等從業人員查體范圍必須嚴格按照《市衛生局關于做好年預防性健康查體工作的通知》執行,較大單位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查體,任何單位不得跨區域查體,打亂查體秩序。
五、嚴格執行收費標準
由于受舊的生活習慣影響,中小學生衛生意識還很淡薄,良好的衛生行為尚未形成,是導致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高發病率的重要因素。為此,我們于199十1996年期間,在農村衛生示范點學校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措施。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示范點學校選擇條件從我國南北地區選擇5個具有代表性、經濟不發達的區縣作為試點,每個縣選擇1所小學和1所中學作為健康教育示范點,同時選擇未進行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而其他條件類似的1所小學和1所中學作為對照點。
1.2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首先進行健康教育師資短期技術培訓,按課題實施方案和計劃要求,參考健康教育講義內容,采用簡單易懂的音像、圖片、影視等多種形式授課,強化衛生知識教育。
1.3改善學校衛生設施在示范點學校實施改水改廁措施,修建衛生校廁,增設洗手池和自來水龍頭,方便學生飯前便后洗手向學生供應開水無條件的小學要求學生自帶衛生飲水杜絕喝生水加強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定學生衛生清掃保潔責任制和衛生檢查監督評比制度,小學低年級實施手衛生晨檢制度。
1.4衛生知識問卷調查以統一試題答卷方式分別進行干預前后2次調查,采用記分法(60分以上為及格)判定知曉率。
1.5衛生行為形成率調查參考全國衛生城市檢查評比標準中健康行為形成率調查表,進行干預前后2次調查,判定衛生行為形成率。
1.6口腔衛生(牙菌斑)檢查按《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中軟垢指數的檢查標準及記分評定方法進行,判定口腔衛生合格率。
1.7手衛生檢查以檢查手掌、手指甲、指溝處有無污物等指標,判定手衛生是否合格。
2.結果分析
2.1干預前后中小學生衛生知識知曉率比較采用問卷答題方式共調查5819名中小學生,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前,示范點中小學生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為44.23%和51.8觀,平均衛生知曉率為49.45%。對照點中小學生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為36.02%和29.43%,平均知曉率為31.59%。示范點學生知曉率略高于對照點,其原因是干預前示范點學校部分班級開始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后衛生知識知曉率提高很快,分別為91.20%和80.83%,平均為84.70%對照點提高較慢,分別為42.70%和41.67%,平均為41.95%,兩組比較,差別極顯著(p<0.001)說明在中小學中強化個人衛生為主的健康教育能很快提高學生衛生知識和衛生意識,促使學生改變“不干不凈,吃了沒病”的錯誤認識,并促進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可恥的良好衛生行為的形成
2.2衛生行為形成率比較干預前示范點和對照點學生衛生行為形成率平均分別為62.45%和38.12%,干預后示范點學生衛生行為形成率提高到86.26%,對照點學生形成率平均為44.45%,兩組比較形成率增加了32.3%(p<0.001)結果充分顯示在提高學生衛生知識水平后,促進了衛生行為的形成,提高了學生衛生素質。
2.3中小學生口腔衛生(牙菌斑)合格率比較干預前口腔衛生合格率示范點和對照點學生平均分別為22.15%和21.15%,處在同一水平上,而小學生則更低,僅分別為14.5視和15.31%干預后示范點中小學生分別提高到68.05%和53.63%,平均為58.40,而對照點中小學生平均分別為42.73%和18.85%,平均為27.73%,兩組對比合格率提高了1倍以上,同組相比,中學生口腔衛生合格率高于小學生,因小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結果顯示出強化個人衛生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干預時間短,但也能收到較好的衛生保健效果。
2.4中小學生手衛生合格率調查本次共檢查了5564名學生手衛生情況,干預前示范點和對照點學生手衛生合格率平均分別為54.69%和51.02%,差別無顯著性(p>0.05)干預后示范點手衛生合格率提高到76.62%,對照點為62.84%,示范點合格率比對照點提高了6.57個百分點(p<0.001)結果說明增設洗手設施和健康教育措施能促進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保持手的衛生,是防止病從口入的重要措施。
3.討論
中小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階段,特別是少年兒童衛生意識和行為能力較差,同時也易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從小抓好健康教育,易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果不注意培養,也易形成不良的壞習慣。因此,強化中小學生的健康教育,不僅有助于提高自身衛生素質,也有利于提高全民衛生素質。按國家教委健康教育大綱要求,在不增加學生負擔和學時(每周05學時)的前提下,開展以個人衛生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教育,短期(1年)內也能提高學生衛生知i識^態度-行為的轉變,本次調查結果也充分顯示了這一點。學生衛生知識的提高,增強了自我保健能力,促進了衛生行為的形成,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預防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同時學生衛生素質的提高,對搞好家庭和社區衛生也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健康教育是一項提高全民衛生素質的跨世紀系統工程。對于經濟不發達,衛生條件較差,常見病多發病高發的農村地區,在學校、社區范圍內開展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健康教育師資是實施全民健康教育規劃的基礎力量。當前學校健教師資不足,而對任課教師進行短期技術培訓是解決師資缺乏的有效途徑。建議所有的
【關鍵詞】 健康狀況指標;閑暇活動;身體鍛煉;回歸分析;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9 R 163 G 80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10-0896-03
規律性鍛煉能促進健康,預防高血壓、肥胖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預防焦慮或抑郁等心理問題的發生;許多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規律鍛煉對成年后的鍛煉狀況有很好的預測作用[1]。20多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持續下降,肺活量降低,力量、速度、耐力等多項指標持續下降[2];不健康飲食、物質濫用、網絡成癮、過早或無保護及缺少鍛煉等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3];目前很多青少年閑暇時間采用看電視、上網、打游戲或聊天等靜態生活方式[4]。由于日常飲食及運動減少等生活方式的改變,青少年肥胖2000年前后開始在大城市全面流行[5]。
危險感知是很多健康促進理論的核心要素[6-8],是許多健康促進研究中的核心要素[9]。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生健康危險感知及鍛煉利弊平衡等變量在中學生閑暇鍛煉中的作用,以便改善中學生靜態久坐等生活方式,養成規律性閑暇鍛煉習慣,探尋健康行為干預方法的多樣化與發展。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選取湖南長沙市重點中學及普通中學各1所,初一至高三6個年級共706名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普通中學學生401名,重點中學學生305名;男生371名,女生321名,14人沒注明性別。年齡12~18歲。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1)健康危險感知量表。依據國外危險感知量表略加修改[10],共3個條目,題項包括患一般疾病、患重大疾病及因鍛煉減少致使健康狀況變差的可能性等3個方面主觀評價,采用Likert 5等級計分法,1為遠低于平均水平,5為遠高于平均水平。累積得分越低,表示危險感知水平越低,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為0.74。(2)鍛煉利弊平衡量表[11]由鍛煉獲益及鍛煉損弊各5個條目構成,量表采用Likert 5等級計分法,1為強烈反對,5為強烈贊成。本量表由精通中英文的雙語研究人員進行中英文互譯修繕并初測分析,本研究中鍛煉獲益分量表Cronbach's α為0.84,鍛煉損弊分量表Cronbach's α為0.76。(3)跨理論模型鍛煉階段量表。對目前鍛煉所處階段依據鍛煉階段模型理論略加修改[12],主旨句為“你是否在課外或閑暇時間里堅持鍛煉,每周至少鍛煉3次,每次至少20 min,達到心跳或呼吸加快、氣喘、出汗或微微出汗等中等或劇烈程度”,計分方法:1,沒有鍛煉也沒傾向進行規律鍛煉;2,沒有鍛煉但現在有傾向進行規律鍛煉;3,有傾向進行規律鍛煉且正在認真規劃準備;4,已在規律鍛煉只是堅持時間較短;5,早已規律鍛煉且已形成規律鍛煉習慣。
1.3 統計分析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鍛煉所處階段與鍛煉態度、健康危險感知及鍛煉利弊權衡量表的性別差異作獨立樣本t檢驗;對男、女生不同鍛煉階段上的人數、危險感知不同條目上的問答差異采用χ2檢驗;對鍛煉所處階段與危險感知、利弊權衡及鍛煉態度等因素間的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及回歸分析,分析中剔除當前分析變量中有缺項者。
2 結果
2.1 危險感知 男生整體健康狀況危險感知水平為(2.02±0.83),女生為(2.20±0.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0,P
2.2 鍛煉利弊權衡 在鍛煉獲益方面,男生(4.27±0.69)比女生(4.15±0.63)感知到更多的規律鍛煉好處(t=2.34,P
2.3 鍛煉所處階段 目前,每周課外鍛煉3次以上者比例約為1/3,近50%的學生目前沒有規律鍛煉傾向或雖有傾向但還沒有行動階段。在鍛煉階段上,有更多的男生處在規律鍛煉或由行動階段向規律鍛煉轉化階段,有近50%的男生處在規律鍛煉或正要形成規律鍛煉階段;而女生已規律鍛煉或正趨向于規律鍛煉者比例僅為1/3左右,男、女生的鍛煉狀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6.00,P
2.4 課外鍛煉所處階段與鍛煉態度、危險感知、利弊權衡等變量間的相關分析 中學生所處鍛煉階段與課外鍛煉所持的態度(r=0.38,P
以鍛煉所處階段為因變量,危險感知、鍛煉態度、利弊權衡等為自變量,采用強迫進入法做回歸分析顯示,鍛煉態度、危險感知、鍛煉損弊進入回歸方程,解釋總變異量的18.20%,鍛煉獲益沒有進入回歸方程。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表明,中學生對將來患病危險可能性的感知較低,普遍高估自己的健康狀況,低估危害健康的潛在因素,對疾病的危害認知水平較低。青少年在閑暇鍛煉中,是否鍛煉主要取決于自己的興趣喜好,沒有上升到有意識為維持與促進健康而自覺堅持鍛煉的高度,對自身健康評估過于樂觀、對是否會患病等問題心存僥幸是近60%青少年不以促進健康為目標堅持規律鍛煉的原因之一。
在鍛煉利弊平衡方面,鍛煉受益與鍛煉損弊都與中學生目前鍛煉所處階段顯著相關,而感知鍛煉困難水平高者,越傾向處于時斷時續的不規律鍛煉階段;學習任務重、冷熱雨雪等天氣原因及鍛煉技能少、鍛煉要花錢等損弊感知阻礙青少年閑暇鍛煉。
中學生鍛煉所處階段與鍛煉態度呈正相關,而與危險感知、鍛煉損弊呈負相關。進一步顯示,青少年鍛煉以興趣喜好或消遣娛樂為主,鍛煉自我效能不高,雖然意識到鍛煉的益處,但在遇到鍛煉問題或困難時,則不會堅持鍛煉。
危險感知教育是健康促進經常用到的干預方式之一。很多健康干預研究中,通過危險感知的交流,提供健康鍛煉知識及相關信息,提高對潛在或顯在的健康危險因素的認識水平,促進健康行為動機及鍛煉意向的形成以促進鍛煉。對健康危險感知的研究發現,人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目標追求,致使危險感知水平及其對行為動機的影響存在年齡差異,年齡越大者,對自身健康狀況越關注,危險感知水平越高[13]。
國內有關于青少年鍛煉動機的研究表明,很多學生的閑暇鍛煉目的在于娛樂,對如何測定心率或脈搏以確定鍛煉強度、確定鍛煉頻次及每次鍛煉時間等都缺乏基本的常識。因此,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應根據青少年學生年齡階段特點,在教授學生鍛煉技能、提高學生閑暇鍛煉興趣的同時,傳授給學生鍛煉與健康相關知識,將鍛煉樂趣的營造與健康鍛煉知識的傳授有機結合起來,提升鍛煉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形成享受鍛煉、終身鍛煉、健康鍛煉的意識,從而終生受益。
4 參考文獻
[1] DUBBERT PM.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Recent advance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J Consul Clin Psychol, 2002,70(3):526-536.
[2] 楊貴仁.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研結果.中國學校衛生,2002,23(1):2-3.
[3] 季成葉.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預防.中國學校衛生,2007,28(4):289-291.
[4] 何健,楊汴生,鐘婭,等.河南省城市中學生靜態活動相關行為現狀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8,29(5):412-414.
[5] 季成葉.中國學生超重肥胖BMI篩查標準的應用.中國學校衛生,2008,29(2):106-108.
[6] SCHWARZER R. Self-efficacy in th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behaviors: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nd a new model. Self-efficacy: Thought control of action.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1992:217-243.
[7] ROGERS RW. A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of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 J Psychol, 1975,91(1):93-114.
[8] ROGERS RW. Cognitive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 A revised theory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CACIOPPO J, PETTY R. (Eds.). Social Psychophysiolog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983.
[9] BREWER NT, CHAPMAN GB, GIBBONS FX, et al.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perception and health behavior: The example of vaccination. Health Psychol, 2007,26(2):136-145.
[10]LIPPKE S, ZIEGELMANN JP, SCHWARZER R. Stage-specific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Testing a three stage model. Psychol Sport Exer, 2005,6(5):585-603.
[11]PLOTNIKOFF RC, BLANCHARD C, HOTZ SB,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decisional balance scales in the exercise domain from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 longitudinal test. Meas Phys Edu Exer Scien, 2001,5(4):191-206.
[12]SAUNDERS RP, PATE PR, FELTON G, et al. Development of questionnaires to measure phychosocial infuluences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Prev Med, 1997,26:241-247.
【關鍵詞】 流動人口; 未婚女性; 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 RH)的概念很大,一般是指人類精神及身體的完好狀態,而不是單純的沒有疾病和不適情況[1]。生殖健康這一概念可以包含到人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健康的生殖功能可以影響到生命各階段的各個生殖過程中,這也是人類健康的核心部分[2]。生殖健康這個問題是一個應該全民關注的問題,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重點關注已婚女性的生育調節及生殖系統健康相關問題[2,3]。目前,隨著經濟及城鎮化的發展和人口流動性增大,流動人口,特別是未婚流動人口的生殖健康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長期以來我國對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問題關注度不高,造成其研究也相對較少,導致對相關因素及其干預措施執行后的效果研究不夠深入。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影響因素的調查及干預后的效果判定,以此來進一步指導臨床。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來我院診治的120名未婚流動女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都為未婚流動女性,年齡19~29歲。所有患者都已知情同意。排除其他重要臟器疾病患者及年齡過大者(大于35歲);排除主觀意愿不愿參加本次調查的人。
1.2研究方法
1.2.1干預和調查方法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納入研究的未婚流動人口女性患者來院第一天采用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進行現階段情況的調查,了解患者生殖健康狀況及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根據調查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制定干預措施。對所有患者運用健康促進理論及教育等開展一系列生殖健康知識干預活動,分別根據被研究人員的不同時間在不同的地點對研究對象進行相關服務。在生殖健康知識咨詢及服務活動后l個月,所有患者要求來院復查時,再次發放問卷進行調查,根據問卷結果評價干預活動的臨床效果。
1.2.2調查內容調查患者的年齡、職業及經濟狀況等基本情況;調查患者對經期保健知識的了解及生殖道感染情況和對生殖保健知識的了解;了解患者對生殖健康服務的需求及意愿情況。
1.2.3干預內容醫院的走廊及科室刊出健康教育知識欄,門診婦產科擺有生殖健康知識的資料和掛圖;定期組織研究對象觀看女性生殖健康知識錄像;對所有研究對象發放一些教育宣傳材料供自我學習;醫院設定專門為研究對象服務及咨詢的地方,并在每周末開設生殖健康知識講座。
1.2.4問卷的信度與效度調查表是通過吸取以往調查的經驗及參考大量的相關同類調查經驗和大量文獻匯總而成,并咨詢了許多專家的意見。成型的調查表又經過婦產科學專家及健康教育專家對內容進行了評價。正式調查之前,專家對問卷的信度及效度做了評價,完全能夠滿足實驗研究的要求。
1.2.5統計學分析數據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對各變量分別定義及賦值。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2.1干預前后患者各種知識得分比較
干預后患者的生殖健康知識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生殖健康知識總分由干預前的(65.50±19.00)分增加到干預后的(88.50±11.00)分(P
2.2干預前后希望得到服務途徑的比較
干預后,希望到基層醫院接受服務的比例由干預前的6.67%提高到干預后的75.00%(P
2.3干預前后生殖健康知識咨詢對象的比較
干預后,希望向基層醫院醫生咨詢的比例由干預前的13.33%提高到干預后的82.50%(P
3討論
流動人口是指一些因工作、生活而離開戶籍所在地在異地生活和居住的人群[4]。人口流動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來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人口的流動。流動人口的年齡較輕,且以女性居多,文化程度多是初中[5-7]。本次研究主要選擇的研究對象為外出流動時間未超過兩年的未婚女性。目前這些流動未婚女性由于缺乏生殖健康知識及相關保健服務理念,這些人群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生殖健康問題。如果任之發展下去,將會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8]。因此,如何確保這類人群能夠得到良好的生殖健康信息及醫療服務,使她們真正了解生殖健康知識及轉變態度是亟需我們研究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本次研究的目的。未婚流動女性是獲得生殖健康問題的弱勢群體,因為她們當中的多數人缺乏文化教育,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被當地的物質文化所影響,對生殖健康相關行為的態度已變得較開放,婚前已經被大多數未婚青年接受[7],這會導致大量未婚流動人口的生殖健康疾病的傳播。同時由于流動人口的流動性大,本身又不好意思去專門的醫療機構檢查,這就需要我們基層醫院能夠提供相應的服務及咨詢手段,讓這類人群的生殖健康問題得到保障。
基層醫院是處于與未婚流動女性接觸的第一級醫院,對于推動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保健是有積極作用的,基層醫院能夠有針對性的為未婚流動女性生殖健康保健展開服務[9-13]。本次研究主要是想通過對基層醫院的干預模式進行調查后評估,希望通過研究為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問題制訂相應干預依據。目前對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國內開展的還不多[14]。在國外,基層醫院的生殖健康干預措施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5]。未婚流動人口對基層醫院提供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務需求性很大。未婚流動人口流動性大,不好管理,而且她們又常常分布在不同的工廠、社區,加之平時工作忙,要對他們提供可及性的保健服務實屬不易。而基層醫院一般都分布在靠近工廠或者離她們較近的地方,她們可以很快的到達基層醫院來獲得需要的服務。對未婚流動人口來說,生殖健康是一個難于啟齒的話題,所以這就要求在基層醫院的醫生多與她們溝通,并為她們保密,從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我們本次研究主要是通過干預來達到影響未婚流動女性的生殖健康狀況,主要是想提高研究對象的生殖健康知識及改變相關信念。結果顯示,經過干預后未婚流動女性對生殖健康知識的認識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所有患者也愿意與基層醫院的醫生進行溝通和從中獲得幫助。這一切都說明了在基層醫院實施對未婚流動女性的干預,是提高她們生殖健康知識的可行方法。
綜上所述,基層醫院在開展干預活動后,未婚流動女性的避孕節育、經期保健知識和生殖道感染傳播疾病及艾滋病的知識掌握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對于提高基層醫院的服務也有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探索。
參考文獻
[1]Liu Z, Zhu M, Hassan H.D, et al. RH knowledge and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unmarried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three major cities, China. BMC Public Health, 2011(11):74.
[2]王英,馬進,王瑾,等.上海市流動人口未婚女性IMB生殖健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2):209-213.
[3]余小鳴,郭帥軍,徐震雷,等.中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現況及效果的系統評價.中國性科學,2012,21(4):41-44.
[4]林放,黃麗敏.未婚流動女性生殖健康狀況調查分析.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8,5(3):4-10.
[5]彭偉斌,陳曉慧.女性流動人口生殖健康服務需求研究―基于杭州市2010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中國性科學,2013,22(3):84-90.
[6]胡玉坤.性與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務――國際理念與中國探索.人口與發展,2010(6):67-71.
[7]Department of Health,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DOH tackles sensitive issue of sex among teens, 2010.
[8]王萍,尹平.國內外青少年生殖健康現狀.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8,5(1):33-34.
[9]胡玉坤,鄭曉瑛,陳功,等.中國青年的性與生殖健康問題亟待納入政策議程.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 29(6):392-396.
[10]周英鳳,韓庭雯,黃麗.育齡婦女避孕知識、態度、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護理學雜志,2010,25(4):27-29.
[11]張素芝,周瑞爭,張亦心,等.對育齡人群使用需求的調查.中國性科學,2012,21(8):51-54
[12]黃江濤,王奇玲,余森泉.年輕流動人口婦女生殖健康宣傳干預效果分析.廣東醫學,2008,29(4):654-657.
[13]胡玉坤,劉爽.風雨兼程的劍蘭探索――促進中國青年性與生殖健康的干預.清華大學學報,2011,26(1):60-72.
[14]何小紅,伍園園,陳進,等.廣東省未婚青少年流動人口性健康行為干預研究.中國性科學,2013,22(1):82-84.
【關鍵詞】小學生;健康行為;健康知識;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4-0657-01
小學生健康知識是影響健康行為的重要因素,健康行為對學生健康成長和將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解我鎮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以及影響因素,特對我鎮小學生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進行調查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4-2008年對湖北省鐘祥市舊口鎮小學一、二、三年級在校學生共2333名。男1181名,女1152名。平均年齡7.2歲。
1.2 方法: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①學生基本家庭情況;②健康知識問答卷;③小學生的衛生習慣、飲食行為、娛樂行為、勞動行為等具體實際健康行為作為調查項目。發放問卷2333份,回收問卷2330分,回收率為98.7%;剔除回答空缺等無效問卷22份,有效問卷為97.6%。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行統計分析進行卡方檢驗。P
2.結果
2.1 2004-2008年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的比較:2004年至2008年,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逐年上升,而且自2006年開設健康教育課程以來,其健康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未開設之前(P
2.2 各年級、各居住地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的比較:結果顯示,鎮居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高于本地農村居住學生(P
2.3 留守學生與同父母居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的比較:結果顯示,留守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均明顯低于同父母居住學生(P
3.討論
目前,小學生存在著各種不良行為,包括各種不良衛生習慣、飲食習慣、不良娛樂行為、缺乏基本勞動行為等,不良的行為是影響其健康成長的隱患,健康教育的欠缺是不能形成其健康行為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發現,我鎮小學生缺乏對健康知識了解,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對“健康行為”概念并不理解。而且發現小學生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與是否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存在極大關系,說明健康教育課程對提高小學生對健康知識的了解有極大的積極意義。同時發現,學生居住地以及是否同父母居住存在較大關系。這就提示我們,小學生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因此,家長對小學生的言傳身教對小學生健康知識的提高有積極意義[1]。
對小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調查發現,我鎮小學生存在多種不良健康行為,其中勞動行為和飲食習慣尤為突出。調查中發現,一部分學生基本不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大部分學生存在偏食、以及過多零食的習慣。結果顯示,不同居住環境的學生其健康行為也存在較大差異。流動借讀的學生其健康行為形成率明顯低于鎮居住學生和本地農村學生,說明學生的流動、借讀對學生健康行為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原因可能是:流動人口主要從事經濟收入低,而且是臟、危險和困難的工作,缺乏衛生、飲食保健意識和知識,不注意自身健康和安全[2]。同時研究發現,留守學生的健康行為形成率低于同父母居住的學生,提示我們影響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的原因來自于家庭。自2006年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后,學生的健康行為形成率得到顯著提高,進一步說明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的原因包括學校健康教育課程。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與學校和家庭有直接關系。通過強化健康教育的手段,加大家庭健康教育力度,能夠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糾正危害健康的行為,使其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一、確實加強領導。
切實加強對教育局機關和市教育系統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1教育局調整充實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做到職責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落實好健康教育。局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要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2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加強健康教育機構和隊伍的建設,落實人員配置、工作責任和經費投入;強化健康教育網絡建設,要具有開展健康教育服務的工作網絡和基本設施;提高健康教育專兼職人員的綜合素質。啟用《健康教育管理手冊》規范健康教育工作臺賬資料的管理。
二、進一步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
落實健康教育工作責任。認真組織中小學以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活動,1學校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機構。各中小學要健全愛國衛生運動領導小組及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配備健康教育專職或兼職教師。對學生重點進行預防傳染病、食物中毒、碘缺乏病及控煙等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師生衛生與健康意識。
小學、初中階段要確保每周0.5節,2切實上好健康教育課。各學校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開足健康教育課時。開課率要100%。做到有課程安排、有教材、有教案、有檢測、有成績,并建立健康教育資料檔案。教育局加強對各中小學健康教育工作的督促和檢查。做好衛生與健康知識以及防治常見病和流行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鞏固和提高學生基礎健康知識的知曉率(達80%以上)
提高學生基本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要認真抓好學生個人衛生(如勤剪指甲、頭發,3抓好衛生行為養成教育。各中小學要抓好日常衛生行為養成教育。勤洗頭、刷牙、洗澡換衣服等)教育和檢查,增添飲水和洗手設施,教育學生勤洗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視眼新發病率。認真做好每學年的新生入學健康體檢工作,4認真組織學生的體檢工作。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兒童免疫接種工作。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14歲以下兒童蛔蟲感染率監測工作,使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3%
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宣傳控煙知識;利用“世界無煙日”禁毒日”等,5抓好控煙宣傳教育工作。學校(園)內張貼控煙宣傳畫。大力開展控煙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控煙健康教育體系,全面提高教師、學生和家長對吸煙危害健康的認識。開展爭創“無煙學校”健康教育局宣傳活動。
三、要進一步加強校園“四化”綠化、美化、凈化、藝術化)建設。徹底清除衛生死角,做好鼠、蚊、蠅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努力改善校園環境衛生,為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關于優選學校創衛工作總結范文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創衛工作已初見成效。從組織機構、資料收集、整理到校園衛生管理,從創衛知識宣傳、衛生知識的傳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學管理,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到個人衛生,從班級衛生到教師的辦公環境,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現將本年度創衛總結如下:
一、學校領導重視,組織機構健全
學校領導對創衛工作十分重視,把創衛工作擺上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為了使我校認真、扎實、全面、有效的開展創衛工作,我校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聯校校長張桂林擔任,副組長由李曉、李國學、秦培軍、黃巖擔任,成員由各班主任及各室負責人組成,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職責。下設創衛工作辦公室,主要負責創衛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和學校衛生工作,李慧靜擔任辦公室主任。
對創衛工作,校領導親自抓,創衛辦公室負責整個學校的創衛工作的協調和安排,使創衛工作的各項任務層層落實,任務明確。學校要求各個機構及相關人員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開展工作,做到有目標計劃、有檢查評比、有表彰,同時將工作職責落實到每位教職員工。
學校對創衛工作十分支持。張桂林校長經常過問、指導創衛工作。本年度學校安排了每周一次全校性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大檢查,幾位校級領導帶頭行動,并用心落實、檢查。在檢查中對存在問題的處室明確提出,提出尖銳的批評,并責令當場改正。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創衛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系統工程,但僅靠領導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全校師生真正發動起來,構成全面動員、全體師生員工齊動手的態勢,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創衛工作的落實,保證創衛工作的持續發展。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來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師生能了解創衛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用心參與到創衛活動中來。
1、強化了輿論宣傳。學校利用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站、健康教育墻報、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向廣大師生宣傳各種衛生小常識,幫忙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設置有健康教育專欄,每月一次;各班一學期2期關于創衛的班刊。
2、舉辦衛生健康知識講座。以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學校師生進行建立衛生城市宣傳,并開展相互監督活動、爭創衛生標兵及建立禮貌衛生校園實踐活動。學校根據季節的變換、上級布置的任務等定期舉辦各種專題的知識講座,如"小學生防近視知識講座"、"學生青春期衛生知識講座"、"防控非典知識講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等。透過這些活動,更有效、更深入的進行創衛宣傳活動。
3、分發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材料。如"健康知識"頁子、《學校健康教育實施細則》等等。透過這些宣傳活動,廣大師生對創衛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又把這些知識帶入家庭,影響他人,服務社會。
4、組織教職工和學生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城市管理、環境保護、消防、道路交通等法規的宣傳教育和義務勞動。使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城市衛生、衛生保健、疾病預防、交通知識知曉率到達95以上。
三、加強健康教育,搞好衛生工作。
學校創衛工作在全面抓緊抓好的基礎上,重點是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將健康教育列入學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并保證課時,開課率。教師、教材按要求落實。學校利用校《健康教育》專欄宣傳健康教育常識,搞好校園凈化、美化工作,用心做好學生的衛生防疫工作,使我校健康教育和學校周邊環境到達國家衛生城市的要求。具體表此刻:
1、各年級均開展健康教育課,由班主任兼任健康教育教師。嚴格保證了課時安排為2課時/月,嚴格保證了開課率到達100。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100,健康行為構成率90以上。
2、各年級健康教育教師根據學校教學計劃中有關健康教育的要求,制定具體詳實的教學計劃,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進度與計劃資料相符,教學中概念明確,邏輯清楚,板書工整。運用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語言生動感人,并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根據狀況寫出詳細的教學總結。
3、學校多次利用宣傳欄、家長會、班隊會、校園廣播、衛生小報以及環保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不同資料的衛生保健知識。
4、教師辦公室地面和墻壁干凈清潔,嚴格做到無煙頭、無紙屑、窗明、桌椅凈、物品擺放整齊。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做到了學校校園無雜草、無亂丟廢棄物、無痰跡、無污水洼地、無亂寫亂劃,學校廁所無臭、無蚊蠅蛆滋生、無亂拉亂尿、無亂寫亂劃。
四、制定規章制度,保證創衛順利進行
為確保創衛工作有序、有效的進行,規范廣大師生的行為舉止,我校創衛辦領導小組充分思考了本校的具體狀況,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完善了多項規章制度,如《衛生管理制度》、《學校衛生保健制度》等。這些制度、計劃把對廣大師生行為的要求規范化。學校把這些制度納入于日常管理工作中,與評先評優工作結合起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五、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工作開展
1、由政教處牽頭開展"禮貌班級"評比活動,資料涉及環境保潔、學生儀容儀表檢查及教室及衛生區的檢查,做到日日有檢查,事事有人管。要求學生穿戴整潔,儀容儀表合乎要求,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室布置規范整齊,教室、走廊衛生整潔,天花板無蛛絲、地面無紙屑、痰跡;衛生無死角,廁所天天沖洗,無垃圾,水溝無積泥,無積水。政教處每周評比頒發"衛生流動紅旗",樹立典型,以促進學校的德育工作,使其躍上新臺階。
2、學生會負責校園環境衛生及操場、樓內走廊等的衛生清潔工作。工會定期到各處室及教師辦公室檢查衛生工作,并及時公布檢查結果,督促存在問題的部門或個人整改。針對今年"愛衛、除四害"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按照上級的統一要求,由總務處牽頭,衛生室人員具體落實,在全校范圍內用心開展滅蚊、滅鼠、滅蟑、滅蠅的行動,每次行動都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匯報、有總結,落實職責到人,確保行動的順利進行。
關于優選學校創衛工作總結范文
在市、區創衛辦的及教育指導中心的指導下,我校圍繞市政府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的目標,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正確領導下,從組織管理機構、資料收集整理到校園衛生,從創衛知識的宣傳、衛生知識的傳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學管理,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個人衛生到教師辦公室、學生課室的環境,都有了好的變化。學校創衛工作進展順利,有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織機構健全學校領導重視
學校領導對創衛工作十分重視,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由黎靜芬校長任小組長,愛衛、創衛全面工作、組織管理工作;責任分工明確,安排如下:總務主任戴廣添分管環境衛生與食堂衛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教導主任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導副主任愛衛、創衛宣傳工作;校醫分管學生疾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課及教職工健康教育;高中低年級的級長分管學校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1、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包括每周的國旗下的講話、學校大堂的櫥窗、紅領巾廣播電視臺、課室的墻報、年級的墻報等,宣傳各種衛生常識,搞好學校的環境衛生,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總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紅領巾廣播電視臺發揮了重要宣傳教育及作用和及時的反饋作用。
2、印發健康知識和創衛宣傳資料。
3、開展創衛知識練習和比賽。為了加深全體學生對創衛知識的了解程度,學校進行了“創衛”及健康知識測試和知識競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舉行了“創衛”及健康知識手抄報比賽和征文比賽。各班認真組織同學們積極參賽,通過比賽,調動了學生學習健康知識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健康教育的向前開展,同時亦豐富了紅領巾廣播電視臺的宣傳內容,讓“創衛”及健康知識學習宣傳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三、抓好環境衛生加強健康教育
1、學校的清潔區域。
大體可分為為教學樓內及教學樓外,全學校按這兩方面全部細分給15個班,每個班都負責一定區域,學校每學期都定期或不定期對學校環境衛生環境進行檢查評分,本學期進行了一次檢查評分,結果較好,體現了全校的師生都很重視學校的環境衛生工作,創造出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
2、強化健康教育,培養良好習慣。
我校健康教育課一直按照上級的標準開足、開滿課時,配有專職的教師上課。利用健康教育課和積極的教學手段向學生系統地傳授了衛生與健康知識。例如:三月份的流感作了預防的專題,四、五月份的兒童手足口病、紅眼病毒等,在健康課上作了預防滲透教育。除此之外,各校還積極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利用學校的宣傳陣地向師生宣傳衛生保健、防病治病、飲食飲水衛生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監督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意識較高,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我們把健康教育課當成健康教育宣傳的主渠道,把上課、宣傳、活動等結合在一起,讓健康教育能從多層次、多角度、寬領域、面向學生進行教育。
3、加強學生飲食、飲水管理。
要求各校安排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嚴格體檢,實行持健康證上崗的制度;食品進貨實行索證制度,并建立臺帳,嚴把進貨關;食品采取留樣制,并由總務主任負責食堂的衛生檢查和督促。食堂還配備了消毒殺菌設備,每天對廚房設施和各種餐具進行消毒處理,確保師生的飲食、飲水衛生。
4、積極進行傳染病、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在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中,我們嚴格按上級文件精神工作,師生定期體檢,建立并執行學生晨檢制度,并作好情況登記,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積極開展了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把預防齲齒,沙眼,視力不良當作了重點來抓。
關于優選學校創衛工作總結范文
今年,我局創衛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嚴格按照省級衛生城市的標準,加強管理,現將我局20xx年度創衛工作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齊抓共管
我局歷來十分重視愛國衛生工作,把衛生工作與單位經濟、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
一是調整了衛生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在年初制定了全局20xx年度衛生工作計劃,明確了工作任務;三是召開衛生建立工作動員會。確立了建立具體方案。并完善衛生制度。衛生管理制度、公共衛區域衛生包干職責制度、會議室衛生制度等,更新上墻的公共衛生制度,讓衛生工作切實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守,有據可依,還嚴格衛生考核。每月開展一次全局性的清潔衛生檢查評比。
二、加強學習,狠抓落實
今年的創衛工作職責重大,任重而道遠,我局創衛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全局職工學習區委區政府的有關創衛工作的文件,全體干部職工平時也主動自學相關文件、簡報以及相關領導的講話材料等,始終持續了學習的熱潮,對縣委縣政府召開的創衛工作會議,領導小組及時傳達,并根據單位實際,制定相應措施,立即執行。我局的創衛工作一開始就在落實上狠下功夫,對辦公區域堅持一天一小掃,一周一大掃,每次打掃都認真負責,領導小組實行定期不定期檢查,保證打掃質量,除了清潔工作,我局對除“四害”的防治、辦公區域進行消毒、滅菌等工作,一般一月兩至三次。這些措施既使全局干部職工有簡單的辦公環境,又對外樹立了形象,為全縣的創衛工作增色,一舉多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一、領導重視,教師齊心。
學校衛生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有機組織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我校領導十分重視衛生工作。學校建立了衛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書記擔任,成員有大隊輔導員、保健教師、年級段負責人。領導成員分工職責明確,副校長抓健康教育課的質量,負責校園建設,環境衛生,大隊輔導員負責值日生監督和檢查,保健教師負責衛生宣傳,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年級段負責人負責檢查督促有關年級的衛生、教學工作,衛生領導小組人員通力協作。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學校衛生工作,各部門齊抓共管,相互協作。工作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工作落到實處,本學期特別成立了紅十字服務小分隊,協助衛生室全面作好檢查和監督工作,所以制定了相應措施,并做“四個一”,即一日三次巡查(環境衛生),一周一次衛生大檢查,一周一次評比表彰(衛生先進班級)加重了衛生工作在學校中的份量,在老師心目中有了重要位置,學校衛生工作越做越好,校園從早到晚基本地面無紙屑,教室無灰塵,個人衛生逐年好。
二、做好學校衛生工作計劃,強化基礎教育,培養良好習慣,提高衛生保健意識。
利用健康教育課,向學生系統地傳授衛生與健康知識,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課業負擔過重的學生對枯燥的健康知識感興趣,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上下工夫。因此,我們擔任上課的老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準備了許多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實例和故事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不時穿插詼諧的語言,制造幽默的氣氛,使學生在陣陣笑聲和輕松的環境里獲取了健康知識。青春期衛生知識是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主成部分。就是要通過健康教育來提高了學生對青春期衛生知識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最重要、最關鍵的時期。隨著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急劇變化,特別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變化。青春期常常又是人生的神秘時期。如果不能科學地認識這些生理變化,就會影響自己的學習、生活、健康。要珍惜青春,就要學習好青春期的衛生知識。掌握好青春期衛生保健的基本知識。以此促進自身健康發展。
為了使學生能進一步掌握好青春期衛生知識,加深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很好地運用電化教育手段。把書本的理論知識與青春期錄像有機的結合起來。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點,分別組織男、女學生進行專題上課。通過學習,使女生懂得了“月經”是怎樣產生的,以及經期的衛生保健等知識。男生也了解了男性生殖系統的發育等知識。弄清了什么是第一性征,什么是第二性征等。受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在開展青春期教育的同時我們還對學生進行個人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通過教育學生的個人衛生習慣有了明顯好轉,他們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
為了使健康教育更好的落實到實處,我們還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采取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首先,我們利用第二課堂這一園地,定期舉行各種健康知識講座。并利用廣播、黑板報、衛生宣傳欄等形式向學生宣傳衛生保健、防病治病、飲食飲水衛生、消滅四害等方面的知識。比如:每年的“愛牙日”我們向學生宣傳患齲齒對人體的危害、保護牙齒的意義及正確刷牙的方法等。在我校的衛生宣傳欄中先后刊出了預防近視、防治沙眼、環境保護、衛生保健知識、飲食飲水衛生、消滅四害、等衛生知識。并根據各種傳染病不同的流行季節有針對性的向學生宣傳預防的知識.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使學生在人生最有可塑的年齡階段中獲得應有的保健知識.為其成年之后擁有健康的身心打下堅實的基礎。
健康教育的開展,達到了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實踐證明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利于身體和心理健康,提高學習效率,振奮精神面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因病缺課率逐年下降,近視率得到有效控制。學生基礎健康知識知曉率達90%以上,基本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行為得到有效培養,防病保健意識加強,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三、完善制度,重過程看結果,
每學期我們都組織學生進行視力檢查,其中視力低下,齲齒是學生最常見的疾病病。特別是視力低下,呈逐年上升的狀況,已經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突出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對學生視力低下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制定了防近措施,除在健康教育課上講解眼保健知識外,衛生室經常組織衛生干部進行檢查和監督,并進行培訓,培養了一批既負責有能干的小干部,協助衛生室共同參與全校有關衛生事宜我們還經常督促學生注意用眼衛生,糾正不良的讀寫姿勢,發揮學生保護視力的主觀能動性,
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課外活動、課間操及眼保健操,要求做好班級衛生工作計劃,通過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有利于視力疲勞的恢復和預防近視的形成和發展。還利用多種宣傳形式來提高教師,家長對視力不良危害的認識,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近一年來,我們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對學校的衛生預防保健上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別在預防乙肝、水痘、流感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完善各種食堂衛生工作制度,明確責任,建立了食堂進出貨臺賬,消毒日志,食堂里配備專人負責除“四害”活動人員,隨時更換沙門、紗窗,放置老鼠籠等。泔水桶里的東西從不過夜,當天清理干凈,徹底杜絕孳生地繁殖,使每個學生都能吃上美味的、營養的、放心的午餐。
關于優秀學校創衛工作總結范文 我校在學校校長的直接領導下,為我縣創建衛生城市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現將我校20**學年度學校創衛工作作一總結。
一、領導重視,制度落實
我校一年來始終把衛生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議事日程上,校長、書記身體力行,親自組織召開學校“創衛”工作會議,布置安排學校的“創衛”工作,并積極帶頭參加學校的各項衛生活動。為了更好地實施《學校衛生條例》,結合我市“創衛”工作的實際需要,學校先后成立了“學校愛國衛生領導小組”、“學校創建衛生城市領導小組”,校長總負責,另外有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人,保健老師,衛生監督員組成的組織,使我校的衛生工作進一步規范;學校環境衛生管理制度;除四害防治方案、常見病防治方案;傳染病防治應急預案等制度和方案。學校衛生工作還有章可行,有章必行的獎懲管理制度。同時領導重視人文管理,遇到個別工作沒有做到位的教師,領導能主動做好個別教師的思想工作。教師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工作起來更主動,工作做得更好。
二、加強教育,預防為主
學校衛生工作不光是搞好環境衛生,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學生,使學生從小受到良好的健康衛生教育,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小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此,一年來我校對健康教育和衛生知識教育從沒停止過。
1:利用黑板報(每班每學期至少兩次專門宣傳衛生及健康教育知識)和宣傳窗(每月至少一次更換衛生知識及預防傳染病方面的知識)的宣傳陣地進行對全校師生進行宣傳;涉及的內容較廣,有衛生習慣方面的知識,有預防傳染病方面的知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有意外事故預防方面的知識等。
2:利用晨間活動、班隊活動、思想品德課、體育保健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衛生知識及預防傳染病等方面的教育,多次開展各種講座;
3:學校還利用全體師生集隊、特殊的節日如:愛牙日、無煙日等,或>國旗下講話時對全體師生進行健康知識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在傳染病初發期對學生進行傳染病的防治方面的講座;
4:學校還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廣播有關衛生和健康教育的內容,利用各班班會進行宣傳,發放一些有關的健康教育的資料等,使學校衛生宣傳更加規范,學生的衛生保健意識得到了加強,衛生習慣自然形成,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
5:學校建立衛生知識宣傳欄,每月一次利用圖片和文字進行宣傳,加強教育效果明顯。
三、開展活動,形成習慣
學校衛生工作除了加強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開展活動,通過開展活動不僅能使我們的環境更優美,而且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來,我校根據上級的有關精神,特別是今年我市開展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活動,為創建衛生城市盡每一個人的力量。我們開展了一些活動,如:學校四月份的愛國衛生月活動;學校九月份衛生整治月活動;文明禮儀從身邊做起活動;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少先隊員進社區活動,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活動;配合社區進行除“四害”活動,每月一次的滅鼠工作,清除垃圾、消滅四害孳生的場地等。開展這些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加,受教育的對象多。
特別是小學生,通過活動使他們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為了學校環境衛生更加清潔,做到長效保潔的效果,通過各種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自覺地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基本做到平時沒有亂扔亂丟的現象;每個班級都落實了衛生保干區,學生都能自覺地打掃自己的包干區,平時還有許多學生能自覺撿起地上的紙屑,不管什么時候來都是一樣,確保全校師生在優美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工作和學習。
四、預防疾病,措施到位
學校是一個高危人群的地方,小學生身體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一旦傳染病流行,后果不堪設想。為此,預防傳染病工作也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不僅對學生進行預防傳染病的教育,更主要的是我們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使我校能平安,沒有發生較嚴重的傳染現象。一年來,我校一直開展>班主任的晨檢、午檢制度,從沒間斷過。每天班主任一到學校就對班級學生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發燒、或其他情況第一時間就報到保健老師,保健老師每天向學校、向教育局報告一次學生晨檢、午檢情況。學校一旦發現學校有一例傳染病就十分關注,及時做好隔離工作和班級防護措施,并根據季節進行預防傳染病防治的宣傳教育,使學生知道如何預防傳染病等。并開展對麻診、手足口病的防治和宣傳。
我校積極配合防疫部門做好學生的疫苗接種工作,盡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疫苗接種,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再次,積極開展體育鍛練,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免疫能力。在天氣變化比較大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教育,經常打開窗戶,經常通風,使空氣流通,減少呼吸道傳染。一旦發生情況及時與防疫部門聯系。
五、后勤保障,取得成效
學校后勤是學校開展各項工作的保障,我校也同樣,對學校衛生方面該投入的及時投入,該添加的及時添加,如:學校及時地添置好了新的果皮箱,還請了兩個保潔員隨時清掃學校的日常衛生狀況,所有的衛生工具隨時添置,這一年就>投資上萬元,保證了學校衛生工作能順利進行。做到各項工作管理到位,各項制度落實到位。
總之,這一年來我們在學校創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些成績主要靠上級領導對我校衛生工作的認真指導和大力支持,靠學校領導對我校衛生工作的重視和領導,靠全體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
關于優秀學校創衛工作總結范文
在市、區創衛辦的及教育指導中心的指導下,我校圍繞市政府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的目標,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正確領導下,從組織管理機構、資料收集整理到校園衛生,從創衛知識的宣傳、衛生知識的傳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學管理,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個人衛生到教師辦公室、學生課室的環境,都有了好的變化。學校創衛工作進展順利,有成效,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組織機構健全學校領導重視
學校領導對創衛工作十分重視,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由黎靜芬校長任小組長,愛衛、創衛全面工作、組織管理工作;責任分工明確,安排如下:總務主任戴廣添分管環境衛生與食堂衛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教導主任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導副主任愛衛、創衛宣傳工作;校醫分管學生疾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課及教職工健康教育;高中低年級的級長分管學校環境衛生、學生個人衛生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1、充分利用學校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包括每周的國旗下的講話、學校大堂的櫥窗、紅領巾廣播電視臺、課室的墻報、年級的墻報等,宣傳各種衛生常識,搞好學校的環境衛生,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總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是紅領巾廣播電視臺發揮了重要宣傳教育及作用和及時的反饋作用。
2、印發健康知識和創衛宣傳資料。
3、開展創衛知識練習和比賽。為了加深全體學生對創衛知識的了解程度,學校進行了“創衛”及健康知識測試和知識競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舉行了“創衛”及健康知識手抄報比賽和征文比賽。各班認真組織同學們積極參賽,通過比賽,調動了學生學習健康知識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健康教育的向前開展,同時亦豐富了紅領巾廣播電視臺的宣傳內容,讓“創衛”及健康知識學習宣傳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三、抓好環境衛生加強健康教育
1、學校的清潔區域。
大體可分為為教學樓內及教學樓外,全學校按這兩方面全部細分給15個班,每個班都負責一定區域,學校每學期都定期或不定期對學校環境衛生環境進行檢查評分,本學期進行了一次檢查評分,結果較好,體現了全校的師生都很重視學校的環境衛生工作,創造出一個優美的學習環境。
2、強化健康教育,培養良好習慣。
我校健康教育課一直按照上級的標準開足、開滿課時,配有專職的教師上課。利用健康教育課和積極的教學手段向學生系統地傳授了衛生與健康知識。例如:三月份的流感作了預防的專題,四、五月份的兒童手足口病、紅眼病毒等,在健康課上作了預防滲透教育。除此之外,各校還積極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利用學校的宣傳陣地向師生宣傳衛生保健、防病治病、飲食飲水衛生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監督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意識較高,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我們把健康教育課當成健康教育宣傳的主渠道,把上課、宣傳、活動等結合在一起,讓健康教育能從多層次、多角度、寬領域、面向學生進行教育。
3、加強學生飲食、飲水管理。
要求各校安排有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嚴格體檢,實行持健康證上崗的制度;食品進貨實行索證制度,并建立臺帳,嚴把進貨關;食品采取留樣制,并由總務主任負責食堂的衛生檢查和督促。食堂還配備了消毒殺菌設備,每天對廚房設施和各種餐具進行消毒處理,確保師生的飲食、飲水衛生。
4、積極進行傳染病、常見病的防治工作。
在傳染病的防治工作中,我們嚴格按上級文件精神工作,師生定期體檢,建立并執行學生晨檢制度,并作好情況登記,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積極開展了常見病的防治工作,把預防齲齒,沙眼,視力不良當作了重點來抓。
關于優秀學校創衛工作總結范文
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創衛工作已初見成效。從組織機構、資料收集、整理到校園衛生管理,從創衛知識宣傳、衛生知識的傳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學管理,從學生的日常行為到個人衛生,從班級衛生到教師的辦公環境,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現將本年度創衛總結如下:
一、學校領導重視,組織機構健全
學校領導對創衛工作十分重視,把創衛工作擺上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為了使我校認真、扎實、全面、有效的開展創衛工作,我校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聯校校長張桂林擔任,副組長由李曉、李國學、秦培軍、黃巖擔任,成員由各班主任及各室負責人組成,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職責。下設創衛工作辦公室,主要負責創衛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和學校衛生工作,李慧靜擔任辦公室主任。
對創衛工作,校領導親自抓,創衛辦公室負責整個學校的創衛工作的協調和安排,使創衛工作的各項任務層層落實,任務明確。學校要求各個機構及相關人員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開展工作,做到有目標計劃、有檢查評比、有表彰,同時將工作職責落實到每位教職員工。
學校對創衛工作十分支持。張桂林校長經常過問、指導創衛工作。本年度學校安排了每周一次全校性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大檢查,幾位校級領導帶頭行動,并用心落實、檢查。在檢查中對存在問題的處室明確提出,提出尖銳的批評,并責令當場改正。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創衛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系統工程,但僅靠領導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全校師生真正發動起來,構成全面動員、全體師生員工齊動手的態勢,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創衛工作的落實,保證創衛工作的持續發展。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來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師生能了解創衛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用心參與到創衛活動中來。
1、強化了輿論宣傳。學校利用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站、健康教育墻報、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向廣大師生宣傳各種衛生小常識,幫忙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設置有健康教育專欄,每月一次;各班一學期2期關于創衛的班刊。
2、舉辦衛生健康知識講座。以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學校師生進行建立衛生城市宣傳,并開展相互監督活動、爭創衛生標兵及建立禮貌衛生校園實踐活動。學校根據季節的變換、上級布置的任務等定期舉辦各種專題的知識講座,如"小學生防近視知識講座"、"學生青春期衛生知識講座"、"防控非典知識講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等。透過這些活動,更有效、更深入的進行創衛宣傳活動。
3、分發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材料。如"健康知識"頁子、《學校健康教育實施細則》等等。透過這些宣傳活動,廣大師生對創衛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又把這些知識帶入家庭,影響他人,服務社會。
4、組織教職工和學生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城市管理、環境保護、消防、道路交通等法規的宣傳教育和義務勞動。使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城市衛生、衛生保健、疾病預防、交通知識知曉率到達95以上。
三、加強健康教育,搞好衛生工作。
學校創衛工作在全面抓緊抓好的基礎上,重點是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將健康教育列入學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并保證課時,開課率。教師、教材按要求落實。學校利用校《健康教育》專欄宣傳健康教育常識,搞好校園凈化、美化工作,用心做好學生的衛生防疫工作,使我校健康教育和學校周邊環境到達國家衛生城市的要求。具體表此刻:
1、各年級均開展健康教育課,由班主任兼任健康教育教師。嚴格保證了課時安排為2課時/月,嚴格保證了開課率到達100。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100,健康行為構成率90以上。
2、各年級健康教育教師根據學校教學計劃中有關健康教育的要求,制定具體詳實的教學計劃,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進度與計劃資料相符,教學中概念明確,邏輯清楚,板書工整。運用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語言生動感人,并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根據狀況寫出詳細的教學總結。
3、學校多次利用宣傳欄、家長會、班隊會、校園廣播、衛生小報以及環保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不同資料的衛生保健知識。
4、教師辦公室地面和墻壁干凈清潔,嚴格做到無煙頭、無紙屑、窗明、桌椅凈、物品擺放整齊。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做到了學校校園無雜草、無亂丟廢棄物、無痰跡、無污水洼地、無亂寫亂劃,學校廁所無臭、無蚊蠅蛆滋生、無亂拉亂尿、無亂寫亂劃。
四、制定規章制度,保證創衛順利進行
為確保創衛工作有序、有效的進行,規范廣大師生的行為舉止,我校創衛辦領導小組充分思考了本校的具體狀況,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完善了多項規章制度,如《衛生管理制度》、《學校衛生保健制度》等。這些制度、計劃把對廣大師生行為的要求規范化。學校把這些制度納入于日常管理工作中,與評先評優工作結合起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五、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