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藥理學分析范文

    藥理學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理學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藥理學分析

    第1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關鍵詞]丹參山楂有效組分配伍; 動脈粥樣硬化; 網絡藥理學; HUVEC; RAW2647; 泡沫細胞

    Explore antiatherosclerotic mechanism of component compatibility of

    Danshen and Shanzh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cell level

    ZHANG Jianyong1, 2, WANG Lan1, LIANG Rixin1*, YANG Bin1*

    (1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Pharmacy School,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9, China)

    第2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中藥歸經是用來表示藥物作用定位的藥性理論。歸經理論源于《內經》,成于金元時代,再經后人的不斷補充和發展,至明清時代已發展成系統理論,成為中藥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并用來指導臨床用藥。

    目前對中藥歸經理論的現代研究處于停滯狀態。由于至今對歸經理論的認識不盡一致,無統一規范的客觀判斷標準,加之受到實驗技術的限制,所以為從現代實驗方法來探求歸經的本質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筆者在回顧和總結分析了中藥歸經理論研究方法的現狀后,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1 中藥歸經理論研究方法的現狀

    1.1 以藥理作用來認識藥物的歸經

    有人用數理統計分析法分析其藥物作用與歸經之間的關系,發現中藥的歸經與它的藥理作用存在一定的相互關系[1-2]。

    1.2 以有效成分來探索藥物的歸經

    利用有效成分探索中藥歸經,應用較多的是借助同位素示蹤和放射性自顯影來觀察中藥中的某種活性成分在體內臟器的分布特點,以此說明中藥活性成分的體內分布與中藥歸經的關系[3-4]。根據這種研究的結果來推論,中藥歸經的實質是指藥物活性成分在體內某些臟器的高濃度分布。但以成分的臟器分布說明歸經的實質則混淆了中醫臟腑與解剖臟器在概念與內容上的差別,同時活性成分分布較多的器官,不一定就是該藥作用最明顯的靶器官。但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值得進一步探索。

    1.3 用中藥微量元素研究藥物的歸經

    微量元素分析法是通過剖析中藥中某些特異性元素的濃度,并結合這些微量元素在人體臟腑組織中的分布特點,來實現“歸經”,從而發揮療效,以推測微量元素是中藥歸經的物質基礎[5-7]。

    1.4 從受體學說判斷藥物的歸經受體為首先與藥物結合并能傳遞信息、引起效應的細胞成分,是存在于細胞膜上或胞漿內的大分子蛋白質。最初由Langleg[8]用來描述細胞上可與藥物和其它化學信使物質結合并介導效應的化學成分。有人從分子藥理的角度理解,認為歸經理論可以從現代的受體學說來認識[9]。葉氏[10]也認為,歸經與受體學說在強調藥物對人體的特殊選擇方面是一致的。只是歸經主要從藥物特性的角度出發,說明它對臟腑經絡具有選擇性的性能;而受體學說則是從人體組織器官的角度出發,說明它對藥物具有特殊的敏感作用。這兩種認識方法可謂“異曲同工”。

    1.5 用環核苷酸檢測法認識藥物的歸經

    鄭氏[11]報道,環磷酸腺苷(cAMP)、環磷酸鳥苷(cGMP)是細胞內調節代謝的重要物質,兩者具有相互拮抗、相互制約的生物學效應。正常情況下,二者必需維持一定的比例,若比例發生改變(偏高或降低)就會引起機體功能失調而導致疾病,這與中醫的陰陽學說非常相似。有人用五味子、魚腥草、漢防己3味藥的水煎劑分別給大白鼠灌胃后,用放射免疫測定技術測定動物腦、肺、心、肝、脾、胃、腎、膀胱8個臟器組織中cAMP、cGMP的水平。實驗結果發現,每一種藥物對不同臟器組織中cAMP、cGMP水平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這表明cAMP、cGMP的濃度變化能在一定程度反映藥物對某臟器組織的選擇性作用。經統計分析還發現,cAMP、cGMP濃度以及cAMP/cGMP值有顯著變化者之相關臟器,與各藥歸經的關系非常密切[12]。

    最近,王氏[13]將麻黃、丹參、葛根、大黃給動物分別灌胃,通過測定動物心臟、肝臟等10種組織臟器中環核苷酸水平的變化,觀察比較中藥對組織選擇性的影響。結果顯示,給動物連續灌服麻黃等中藥后,動物各組織臟器環核苷酸含量明顯不同;在所測定的10種組織中,有9種組織受到麻黃的明顯影響而出現cAMP/cGMP比值顯著升高或者降低;而受丹參影響的組織僅有3種;葛根和大黃對組織環核苷酸的影響介于兩者之間。

    2 目前研究方法的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

    綜觀以上各種研究和實驗方法,其思路可概括為兩大類:一是根據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分布及其作用部位研究中藥的歸經,主要從歸經與作用部位、歸經與有效成分、歸經與微量元素、歸經與體內代謝等方面著手,運用同位素示蹤、放射自顯影、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二是根據藥理效應,選定某些特異性的藥理觀察指標研究中藥的歸經,主要從歸經與藥理藥效、歸經與受體、歸經與環核苷酸等方面著手進行。這些研究方法和思路各有所長,有可取之處,但也有不足之處。

    2.1 可取之處

    在這些方法中,取各組織臟器作為觀察材料是可取的,因為歸經的“經”并非單純的經絡或經脈之意,而是帶有藥性理論特色的方向、部位的概念,是部位和功能的綜合。正是由于大家知道中醫的臟腑不同于解剖學上的臟器,所以才選擇各組織臟器作為觀察對象,去尋找藥物發揮主要作用的部位,因為藥物被機體吸收后,總要落實到相關的組織臟器才能發揮其藥理作用。

    2.2 不足之處

    已知藥物有效成分分布得較多的臟器,不一定就是作用最明顯的靶器官,故僅從分布難以闡明藥物發揮療效的部位。

    所檢測的藥物是主要活性成分,但不是唯一的活性成分,其分布不能代表所有活性成分的分布。

    中藥歸經是從疾病對藥的治療反應中總結出來的,而大多實驗所用都是生理狀態下的動物,這就不能準確地反映藥物在病理狀態動物體內的作用過程。

    最重要的問題是有些實驗方法有悖于中醫的歸經理論。中醫傳統理論認為:一種藥物主要對某一經或某幾經發生明顯作用,而對其它經作用較小,甚至沒有作用,是為歸經;根據藥物在機體產生效應的部位各有偏重,將其歸納總結,使之系統化,便形成歸經理論。

    很明顯,這里講的應是藥物對機體產生的效應而不是藥物的分布。目前的研究方法大都是從觀察藥物有效成分的分布著手。從歸經理論的定義來看,應從藥效學觀點出發觀察藥物的歸經問題才符合中醫歸經理論。在這一點上,其實人們早已認識到了,只是由于研究技術的限制,即使目前有人從藥效反應來研究藥物歸經問題,也只能是觀察幾個功能指標,而不可能觀察藥物對機體產生的全部效應。

    3 新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如何做到全面地觀察中藥對機體各部位產生的效應,并從中發現潛在的規律,從而闡明歸經理論的科學內涵是中藥歸經理論研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回顧和總結分析他人所做的有關研究工作之后,根據中藥作用機制的特點和歸經的定義,筆者提出一個假說,并根據這一假說,結合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設計了新的研究方案,使較全面地觀察藥物對機體產生的效應成為可能。

    3.1 中藥的作用特點決定其效應可能發生在機體任何組織臟器中

    由于中藥成分復雜,單味藥材就是一個化學分子庫,雖然不是所有化學成分都是有效成分,但在發揮作用過程中是一個涉及多成分、多靶點、多途徑的作用過程,因而其效應可能發生在機體任何組織臟器中,所不同的是在有的組織臟器中其效應較強,有的較弱。

    3.2 其藥效最終作用結果是影響機體蛋白質表達,且效應越強,蛋白質表達變化越大

    從中藥治療疾病的機理來看,中藥治療疾病不是單純強調以藥物去直接對抗致病因子,重點在于調整機體功能狀態,發揮機體抗病能力。中藥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進入人體發揮作用,必然會引起從遺傳信息到整體功能實現中的分子、細胞、器官、整體多個層面的結構與功能狀態的改變,調節這些層面的結構與功能的本質是基因,其藥效最終作用結果是影響機體蛋白質表達,因此藥物對機體產生的效應能從蛋白質表達的變化反映出來,藥物對機體某組織臟器產生的效應越強,其蛋白質表達應變化越大。

    3.3 根據中藥作用機制的特點和歸經的定義,提出假說

    由此,根據歸經的定義和中藥作用機制的特點,我們提出假說:歸某經的藥物對機體產生明顯效應的組織臟器應當具有一定的共性,其效應的強度與該組織臟器蛋白質表達差異的數量有關,即效應越強,蛋白質表達差異的數量越多,反之亦然。

    3.4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的出現,使驗證這一假說成為可能

    蛋白質組學是一門對某一生物或細胞在各種不同環境條件下表達的所有蛋白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科學。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以其特有的思想方法和技術手段在解決生物學重大問題上已顯示出其強大的威力。全世界的科學家正應用蛋白質組學技術來解決用傳統方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14]。同樣,將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運用到藥物歸經理論研究中,可能會發現歸經的潛在規律和本質,從而對中藥歸經理論的研究帶來重大的突破。蛋白質組學集生物技術、分析技術、信息技術和材料技術等的精華,采用大規模、高通量、高速度的技術手段,通過研究基因所表達的所有蛋白質表達譜,可以較全面地觀察到機體對藥物作用產生的蛋白質表達差異,從而為從藥效學觀點出發研究藥物歸經的實質與內涵找到了一個極好的實驗平臺。

    4 根據假說,制定研究方法

    根據假說,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我們只要觀察藥物對機體作用后各組織臟器蛋白質表達差異變化的程度,即可推斷出該藥物對機體組織臟器產生效應強度的大小。具有相同歸經的藥物對機體產生較強效應的那些組織臟器就必然有一定的共性,而產生效應強度較大的那些組織臟器就應與該藥物所歸經絡有關。

    根據各味中藥的歸經情況,我們可以有兩種研究方法,這兩種方法各有優點與缺陷。

    4.1 用正常動物為實驗觀察對象

    用正常動物為實驗觀察對象,所觀察的中藥可不考慮它的作用與藥性,首先選取那些歸單一經絡的藥物,如青葙子、密蒙花、赤芍、月季花、茜草等單歸肝經的藥物,浮萍、魚腥草、掛金燈、馬勃、蒼耳子等單歸肺經的藥物,仙茅、巴戟天、海狗腎、陽起石、葫蘆巴、蛇床子等單歸腎經的藥物作為觀察對象。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所觀察的藥物歸經單一,便于找出其內在的規律。此方法的缺陷是用正常動物為實驗觀察對象,與用病理狀態下的動物相比可能有所差距。

    4.2 以中醫證的動物模型為實驗觀察對象,觀察中藥在病理狀態動物體內的作用過程

    這種方法雖然能準確地反映藥物在病理狀態動物體內的作用過程,但由于作用相同的藥物所歸經絡過于分散,只有為數不多的幾類藥物中存在5味以上歸相同經絡的藥物,例如,平肝熄風類藥中羚羊角、石決明、天麻、白蒺藜、貝齒、全蝎和蜈蚣等7味歸肝經,祛風濕類藥中豨薟草、海桐皮、石楠葉、松節、五加皮和千年健等6味歸肝、腎兩經,澤蘭、荊三棱、蓬莪術、馬鞭草、延胡索、姜黃等6味歸脾、肝兩經,且這幾類藥物所治療的相應證候動物模型也不易制造,因此,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以上方法無論選用哪一種,所觀察的具有相同歸經的藥物至少選取5味。每味藥給予一組動物,然后取每只動物的肺臟、腎臟、肝臟、脾臟、胃、心臟、、大腸、小腸以及腦等組織臟器,提取蛋白質做雙向凝膠電泳。其蛋白質表達圖譜與給水對照組的各個相應組織臟器蛋白質表達圖譜相比較,找出表達差異的蛋白質。然后,以表達差異蛋白質數量的多少排列各組織臟器,最后看給予歸相同經絡幾味藥的動物各組織臟器的排列順序是否一致,而給予不同歸經藥物的動物各組織臟器的排列順序是否不一致。如果能得到上述結果的話,那么我們就可能找到了歸經理論的內在規律和其科學內涵。同時,我們也可得出排列在前面的幾種組織臟器與所歸的經絡有密切關系的結論,這也可為中醫有關經絡的實質研究提供客觀依據。

    當然,我們也可能得不到這樣的結果,這無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假說本身不符合歸經理論的真實客觀情況,因此得不到預期的結果;二是假說正確,只是由于根據臨床經驗得來的各味藥物的歸經所屬還不夠精確客觀,因而得不到預期的結果。

    在目前中藥歸經理論研究停滯不前的狀況下,迫切需要有新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出現。此方法的思路與設計更加符合歸經理論的定義,其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的應用是目前從藥效學角度來研究中藥歸經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應嘗試采用這一方法對歸經理論進行實驗研究。雖然我們不能肯定這種方法就能完全揭示歸經理論的實質,但無論其結果如何都會對歸經理論的研究有所幫助和推進,因為科學上的任何成就都是在不斷總結前人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基礎上取得的。

    參考文獻

    [1] 李儀奎,徐蓮英,馬建平.中藥藥理和歸經關系的統計分析[J].中藥通報,1988,13(7):48-50.

    [2] 高其銘.當歸的藥理研究與其歸經功效關系的探討[J].中成藥研究,1985,(5):13-15.

    [3] 陸光偉.中藥歸經及其成分在體內的分布[J].中成藥研究,1984,(5):38-39.

    [4] 郭順根,牛建昭,賁長恩.3H-川芎嗪在動物體內分布的放射自顯影研究[J].中國醫藥學報,1989,4(3):17-21.

    [5] 柴 立.從微量元素及其配位化合物對組織器官的富集、親合探討“歸經”實質[J].微量元素,1984,(試刊號):24.

    [6] 朱梅年,柴 立.試論中醫“腎”的物質基礎中有關微量元素鋅、錳的探討[J].中醫雜志,1983,24(5):66-67.

    [7] 徐徑采.明目中藥的歸經與微量元素的關系[J].微量元素,1987,(2):23-24.

    [8] 王 莉(譯).受體與遞質:現代概念[J].中國藥理學通報,1987,3(6):379-382.

    [9] 王海東.中藥歸經理論研究現狀及受體學說關系的論證[J].浙江中醫雜志,2001,36(8):323-326.

    [10] 葉顯純.論“歸經”[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0,(4):11-12.

    [11] 鄭廣華.陰陽學說與環核苷酸[J].自然雜志,1979,2(4):208-209.

    [12] 王樹榮,孫 冰,丁國明.中藥歸經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 1994,19(8):500-502.

    [13] 王樹榮,翟繼偉,蓋英臣,等.麻黃等四味中藥歸經的實驗研究[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3,1(5):388.

    第3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1高影響因子的藥學類期刊概況

    2009年JCR藥理學和藥學類共收錄了237種期刊。5年影響因子在5.0以上的期刊有15種[2](表1),其中11種屬綜述類期刊,只有4種期刊以研究論文為主;這些期刊的出版國分別為美國(8種)、英國(5種)和荷蘭(2種);創刊最早的期刊是PharmacologicalReviews(1949年),20世紀90年代后創刊的期刊有6種,最新的期刊是MolecularPharmaceutics(2004年)。從發表周期來看,有半月刊(2種)、月刊(6種)、雙月刊(4種)、季刊(2種)和年刊(1種)不等;從學科專業來看,8種期刊主要涉及藥理學(包括臨床藥理學)、6種期刊涉及藥物發現和藥學,另一種期刊內容是藥物化學。15種期刊目前的出版機構分布如下:5種期刊分別屬于4種科技社團,即美國藥理學和實驗治療學學會(表中第2和9位期刊)、美國化學會(表中第15位期刊)、AmericanCollegeofNeuropsychopharmacology(表中第11位期刊)和國際控釋協會(表中第13位期刊);5種期刊屬Elsevier出版集團(表中第4、5、8、10和12位期刊);其他是Nature出版集團(表中第1位期刊)、AnnualReviews出版社(表中第3位期刊)、CellPress出版社(表中第6位期刊)、Willy出版商(表中第7位期刊)和Taylor&Francis出版商(表中第14位期刊)。以上分析說明,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以綜述類期刊占多數,其影響因子與創刊年和出版周期的關系不大,它們均由知名的科技社團和學術出版商出版發行。這些特點與SCI收錄的高影響因子期刊相似[3]。

    2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稿件的來源

    經查閱各刊投稿須知發現,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對其刊載的論文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圍的定位非常清晰,對稿件的學術質量也有嚴格的要求,如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4]刊載的綜述性論文定位在藥學領域中最高質量、具有權威性并通俗易懂的文章。這些期刊的稿件多數來源于編輯主動約請相關專家或知名學者撰寫。

    2.1綜述類期刊

    綜合類期刊對稿件來源的要求可歸納為以下4種:(1)要求作者是相關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資深學者,這些作者都是約請的。這些期刊有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AnnualReviewsPharmacologyandToxicology[5],DrugResistanceUpdates[6]和TrendsinPharmacologicalSciences[7]。(2)多數稿件來自約請的專家;對于自由來稿,要求作者預先與主編聯系,提交論文提綱,得到認可方可開始準備稿件,如PharmacologicalReviews[8],Pharmacology&Therapeutics[9]和DrugDiscoveryToday[10]。(3)由執行編輯和主編策劃每期主題,相關的特約知名學者供稿,如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11],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12]。(4)要求作者預先提交稿件寫作提綱,需主編認可;少數自由來稿,如MedicinalResearchReviews[13],DrugMetabolismReviews[14]。正是對期刊稿源的高要求,使這些綜述類期刊中的綜述和述評能夠反映各學科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起到引領學科發展的作用。因此,這些期刊在學界的影響力較大,被引用頻次也很高,對于研究人員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2.2以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期刊

    以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4種期刊中,兩種涉及臨床藥理學研究,兩種涉及藥劑學研究。期刊中的原創性研究論文多來源于自由投稿,但需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少數綜述性論文源于特約專家的稿件或要求作者預先聯系編輯并提交論文提綱得到許可后再正式投稿。這些期刊近年來注重組織專刊或主題專欄;如ClinicalPharmacology&Therapeutics[15]自2008年每年在2月組織專刊,并在其學會網站上提前預告出版的主題欄目,吸引相關作者投稿;Neuropsychopharmacology[16]在2009年組織過4次主題專欄;JanuralofControlledRelease[17]每年組織會議專刊或專欄;MolecularPharmaceutics[18](2004年創刊,雙月刊)自2006年開始每年都組織3~5次主題專欄,是4種以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期刊中組織專欄最多的一種。從這里看出,新創辦的學術期刊更注重主動組織相關學科研究熱點和生長點的主題專欄,吸引讀者閱讀,提高期刊的影響力。

    3稿件的約稿和組稿方式

    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的稿件多經過編輯約稿和組稿而來的,特別是綜述類期刊。這些編輯本身就是本學科的知名學者教授,非常了解本學科研究領域的研究前沿,知曉相關權威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因此,利用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容易約請到權威專家的稿件。同時,這些藥學期刊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和聲譽,特約專家也愿意在這樣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一般約稿的方式有:(1)編輯直接約請作者,如DrugResistanceUpdates,DrugDiscoveryToday。(2)先由副主編推薦作者,再由編輯約稿,如PharmacologicalReviews。(3)執行編輯或主編選題組織專刊并約稿,如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4)由編輯邀請某專業權威專家作為主題欄目特約編輯,再由特約編輯約請該專業相關專家學者供稿,如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5)通過分析作者最常引用的關鍵詞尋找主題,約請相關學者的稿件,如MolecularPharmaceutics。

    4討論及思考

    4.1高水平綜述性論文對藥學期刊的影響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均出自于世界上醫學科技期刊出版大國[19],這些期刊中多數為綜述類期刊。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是來自營利性的學術出版商還是非營利性的科技社團,綜述類期刊的載文量都不高(表1),說明這些期刊更注重稿件的學術質量,而非數量。高水平的綜述性論文一般被引用頻次較高,對學術期刊影響力的貢獻較大。因此,積極主動約請專家學者撰寫高水平的綜述性論文,有利于提高學術期刊的影響力。

    4.2約稿和組稿對藥學期刊的影響

    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中綜述類期刊的稿件多通過約稿獲得,如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將藥理學各專業細化成若干主題,就相關主題,編輯每年約請各領域權威專家綜述一次這些主題的最新研究進展[12];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期刊更注重專題組稿,如美國化學會的期刊MolecularPharmaceutics通過分析作者最常引用的關鍵詞尋找重要主題,每年出版多期主題專欄[18],使得該刊在短短的時間內影響因子位于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的前列。而國內藥學期刊中的稿件包括綜述和研究論文,一般以自由投稿為主,這與高影響因子的藥學期刊存在著明顯差異。近來各學術期刊編輯同仁的約稿和組稿意識不斷提高,如《藥學學報》自2009年開始嘗試組織專刊和專欄,至今已組織過3次專刊:2009年第3期“多靶標藥物研究”;2010年第2期“抗艾滋病藥物研究”;2011年第1期“轉化醫學-藥物研究與創新”。1次專欄為2010年第3期的“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研究”。這些專刊專欄均受到讀者好評。由此可見,在國內大量藥學類稿件外流[20]的不利條件下,選擇重要課題和學者研究的熱點及興趣點作為主題組織專刊或專欄,請編委擔任特約編輯,主動吸納優質稿源還是能夠得到廣大學者的響應。

    第4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關鍵詞】連翹葉 化學成分 藥理學 毒理學

    本文通過數據查詢和文獻的分析對連翹葉的化學成分、藥理學以及毒理學進行分析,了解連翹葉的組成成分主要是由苷類、黃酮類、多糖類和有機酸等[1]。其具有抗菌、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種效用。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得連翹葉進一步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藥材資源的有效使用。

    1 連翹葉的化學成分組成

    連翹葉中有著豐富的化學成分,例如連翹苷,連翹酯苷A,連翹酯苷F等。通常采用乙醇提取法、超聲輔助提取法對連翹葉中的化學成分進行提取,而在連翹葉化學成分的檢測方面往往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以(HPLC)及比色法。分析發現連翹葉化學成分中主要有下述幾種,首先就是苷類。油鹽據表明,連翹葉中苷的含量是連翹果實鐘漢良的40倍左右。王進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采用HPLC-MS/MS法(HPLC-MS/MS即為高效液相色譜法[2],其通過Agilent Zorbax SB-C18為色譜柱,利用甲醇聯合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7nm,流速為1.0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柱溫為30度)對連翹葉中連翹酯苷A和連翹苷進行了測定了連翹葉中的9種化學成分,其中最多的極為苷類物質。其次就為黃酮類,高淑麗,劉麗華,張陽,等利用LC-MS/MS法同時測定了連翹葉中四種成分,結果顯示在連翹葉中粗黃酮占有的比率為8.35%[3]。同時利用比色法在波長275nm出還測出黃銅總含量為69.2%,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出連翹葉中黃酮類維生素蘆丁的含量為22.28%,同時該項研究還對連翹葉與果實之間的化學成分進行比較,比對發現新葉中黃酮類含量為0.91%,老葉中含量則為0.35%,而被人們熟知的果實中,黃酮類含量僅占0.27%。最后就是有機酸類,支旭然,芫霖,生寧等等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柱法對連翹葉中的成分進行提取,結果表明,在連翹葉中綠原酸的含量較高,這也就表明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講連翹葉作為綠原酸的主要來源進行使用[3]。

    2 連翹葉的藥理學作用

    連翹葉的主要作用就是應用于藥理學中,讓其內的化學成分發揮最優價值,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提高。因此本次綜述對連翹葉應用與藥理學的作用進行了下述分析。首先連翹葉具有很好的抗肝損傷的作用,據研究表明,通過IP給予四氯化碳(CCl4)復制小鼠肝損傷模型,測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指標。結果表明,連翹葉能夠有效的對小鼠血清和肝臟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進行控制,防治其升高,同時其還能夠降低一些指標的活性,該項研究就表明,連翹葉具有明顯的抗肝損傷的作用。其次連翹葉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有研究報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對小鼠心臟內部和腦組織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丙二醛等指標進行了探測,結果表明連翹葉對小鼠的抗氧化、抗衰奧有著顯著的作用,其能夠有效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的活性。將其應用與治療中,對抗氧化抗衰老的醫療有著極其重要的藥用價值。然后就是保護心臟和骨骼肌的作用,據研究表明,通過高脂飼料的方式復制小鼠高血脂模型,對小鼠的體質量和心臟指數進行測定以此來探討連翹葉對高血脂癥狀小鼠的影響。據研究結果現實,連翹葉能夠有效的控制小鼠體質量的增長的程度,有效地降低心率異常加快的現象。通過該研究的研究結果分析,能夠知道連翹葉提取物能夠對骨骼肌細胞進行有效的保護,很好的預防了骨骼肌損傷的情況,同時將其應用于骨骼肌的后期治療中,能夠有效的促進損傷的修復,對人體有著極大的保護作用。另外,據參考資料顯示在連翹葉對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中表明,其對動物的血糖和疲勞程度有著明顯的作用,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連翹葉能夠拮抗鏈脲佐菌素誘導的小鼠高血糖,可以明顯看出小鼠的空腹血糖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表明了連翹葉在降血糖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同時該結果還對小鼠模型進行抗疲勞分析,結果發現,由于連翹葉中黃酮類化學成分較多,明顯的提高了小鼠的運動能力以及運動恢復速度。該研究就表明了連翹葉中黃銅具有顯著的抗疲勞作用,將其應用與醫療中,具有很高的價值。最后,根據文獻分析,還能夠發現,連翹葉還具有抗癌和抗毒素的作用。國外專家通過MTT對連翹葉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連翹葉能夠有效的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為患者治療提供了靠靠的幫助。同時該研究結果還表明連翹葉中的連翹苷酯A還能夠很好的對體內毒素進行作用,對內毒素進行很好的抵抗。

    綜上所述,連翹葉能夠為醫療在不同的領域給予相應的幫助,其不僅能夠延緩衰老、保護心肌、還能夠降低血糖、抑制癌細胞的生成,所以其具有很高的藥理學價值。

    3 連翹葉的毒理學研究

    據周林等研究連翹葉的毒理學,通過連翹葉提取物對小鼠進行急性毒性作用,最終結果顯示,小鼠的內臟細胞、體質量、血液指標等均無明顯變化,故得出結論,連翹葉并無明顯的毒性,還沒有致突變作用,可安全應用與實驗醫療中。

    4 結語

    對上述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連翹葉具有抗氧化性而且毒性低,可以向食品添加劑方向發展;再者其具有保肝、保護心臟、降脂和抗疲勞作用,在保健品的開發上有一定發展空間;連翹葉還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和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進行相關抗菌抗癌藥品的開發利用。綜上,連翹葉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進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連翹不同部位中連翹苷和連翹苷A的含量分析及其入藥探討[J].中國現代中藥,2013,15(7):556-556.

    第5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關鍵詞】藥學干預;抗菌藥物;臨床療效

    衛生部明確規定醫院在藥物使用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臨床藥學標準進行,確保患者的安全及藥學服務的質量。科學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能夠提升治療效果,減少藥物不反應的發生,降低細菌耐藥的發生率,然而,我國當前對抗菌藥物的使用水平顯著低于國際水準,特別是對廣譜類抗菌藥物的使用,聯合用藥率和不合理用藥率都很高。為了改進抗菌藥物的不合理用藥情況,本院在2018年5月開始對抗菌藥物進行了藥學干預,現把干預之前和干預之后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比較,探究臨床藥學干預對抗菌藥物使用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干預組,由本院臨床藥師在抗菌藥物使用的過程中進行藥學干預;選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住院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的患者100例為對照組。排除標準:年齡<14歲或>80歲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1.2.1干預方法(1)對干預前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評價不合理用藥情況,翻閱抗菌藥物相關的臨床使用文件,制定出抗菌藥物的使用標準、局限性以及送檢比例;(2)抗菌藥物使用的重點科室,例如呼吸科、ICU等實行臨床藥師駐科制度,藥師聯合醫師一同診斷病情,制定抗菌藥物的使用方案;(3)對患者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建檔,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機制以及應該注意的地方,實時監測患者藥物使用過程,評價藥物療效,及時發現并解決關于藥物使用過程存在的問題。

    1.2.2觀察方法及指標采用HIS系統對所選的病患進行資料查閱,其中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例如性別、年齡、原發性疾病;記錄其使用抗菌藥物的具體情況,其中包括使用藥物的種類、使用時間、抗菌藥物花費等;統計所有患者的聯合用藥率、病原學檢測率和不合理用藥率;評價患者的藥物使用情況,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藥。聯合用藥是指合并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不合理用藥是指藥物使用過程中存在使用最佳時間、使用量、療程的不合理,使用藥物的種類選擇不合理,藥物聯合使用不合理,無指征藥物使用及藥物的溶解媒介選擇不合理中的任何一方面;病原學檢測包括血液培養和痰液培養。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和頻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聯合用藥率、病原學檢測率及不合理用藥率比較

    干預組聯合用藥率、不合理用藥率均低于對照組,病原學檢測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天時間、花費比較

    干預組住院時間及抗菌藥物使用時間低于對照組,抗菌藥物花費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藥物使用對于人體而言有利有弊,自從抗菌藥物產生后,因為其普及化,治好了很多患者,拯救了他們的生命,然而,抗菌藥物濫用和細菌耐藥性等問題越來越明顯,采用科學有效的干預方法能夠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標準化,藥學干預指的是臨床藥師及時監測醫生治療方法的標準性和合理性。本文研究對抗菌藥物的藥學干預方法包括對抗菌藥物使用標準的規定、加大培訓力度、對藥物使用比例進行控制,臨床駐科藥師與醫生一同決定藥物使用方案,同時監測藥物的使用過程,與藥學干預之前對比,干預之后廣譜類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相對降低了,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藥學干預之后,本院聯合用藥率和不合理用藥率也降低了,病原學檢測率升高,患者住院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時間以及花費均減少,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目前,很多類型的疾病,患者不管是在圍手術期還是保守治療,都會使用到抗菌藥物,然而,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狀,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阻礙患者的身體康復,嚴重還會引發醫療事故,造成醫患糾紛事件,所以,進行適當的藥學干預是規范抗菌藥物使用、保證患者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有針對地了解藥學干預對臨床抗菌藥物使用的指導,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嚴格的抗菌藥物相關知識培訓和實操訓練以及對家屬抗菌藥物的用藥指導,進行抗菌藥物的分層管理、及時監測細菌的耐藥性等,比較常規抗菌藥物的管理方式和藥學干預下抗菌藥物的管理方式,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抗菌藥物的使用率、重復使用率、濫用率以及不合理使用率。此外,藥學干預可以減少抗菌藥物的花費,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總而言之,對抗菌藥物進行藥學干預可以增加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激發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抗菌藥物的使用標準化,增強醫護人員的責任心,有助于患者的盡早恢復健康。綜上所述,藥學干預有利于降低抗菌藥物的不合理用藥率,能夠使抗菌藥物得到合理使用,提升藥物的治療效果,防止藥物資源的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具有很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胡燕玲,羅遠良.藥學干預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對照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66(12):1736-1737.

    [2]王磊鴿.藥學干預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意義初步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15):3027-3027.

    [3]陳海麗.藥學干預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意義初步分析[J].北方藥學,2018,45(32):48-50.

    第6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分析;改革設想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034-01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逐漸發展,社會對于醫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藥理學》作為高職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也越來越重要。 傳統的藥理學教學注重理論的理解和鞏固,忽視了與臨床相關知識的聯系,使得學生創新能力,實際運用能力與職業崗位能力欠缺。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培養高素質護理學人才,我們對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課程進行探討和研究。

    1 藥理學在高職護理專業中的定位和重要性

    在高職護理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教育中,藥理學對學生未來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因為職業教育需要培養職業道德,職業素質,職業能力三個方面的能力。而藥理學作為高職護理專業的必修課程,不僅僅只是一門基礎課,還是一門專業課程。因為它既要要求學生掌握藥物的適用范圍,給藥方法,給藥途徑,藥物配伍禁忌等藥理學的知識,又要求學生掌握藥物的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的檢測、觀察、處理等護理宣教方面的技能。

    2 目前高職專業藥理學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2.1 《藥理學》教材方面的問題。 現在使用的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內容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現用教材設置主要是針對醫療方面。總體上來說是從藥效學,藥動學開始,各章節相對獨立,缺乏聯系性。每個章節重點知識也是講臨床治療方面的比如藥物的代謝動力學,藥物作用機制,適用范圍等理論化的知識。而作為護理專業需要的藥物監測,不良反應的報告、處理,用藥護理注意事項等相對不夠突出。

    2.2 《藥理學》教學方面的問題。 藥理學在教學中主要存在“定位模糊”這個問題。因為藥理學屬于基礎學科,所以在教學中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單純的理論化學習,從而導致和崗位脫軌,和臨床脫軌。具體表現在講解藥物的體內過程,藥物的作用及機理偏多,偏深,而對于藥物不良反應及監測,臨床用藥咨詢,健康教育等方面偏少。

    3 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改革設想

    3.1 明確課程定位,樹立新的課程理念。 首先要認識到藥理學對于護理專業不僅僅是一門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專業課程。它為后續課程和臨床工作提供大量的和藥物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護理專業的學生學習藥理學的目標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知識目標:對于護理專業來說,需要了解藥理學的基本的理論,熟悉常用的代表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掌握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用藥護理注意事項。第二,能力目標:能夠觀察藥物的療效和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能對臨床上一些常見藥物進行知識咨詢、健康教育;能了解臨床上常用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能夠準確快速的換算藥物的劑量。第三,素質目標:具有愛崗敬業、救死扶傷、尊重患者、關愛生命等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

    3.2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理論課教學: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革。可以將臨床專業中經常采取的病例式教學引入藥理學教學當中,使理論知識和臨床聯系更加緊密,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多采取引導式自學和啟發式教學,既能夠觀察學生學習的情況,又能夠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實踐教學:一方面減少一些單純性的驗證實驗,增加一些和臨床護理工作崗位關系密切實驗,比如藥物的劑量對藥物的影響,靜脈給藥的速度對藥物帶來的影響等。另一方面,為了和實踐教學更加貼近臨床工作,可以增加學生的見習,讓學生觀察護理人員在藥物的調配,發放以及記錄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的工作過程或者將教室搬入模擬病房,模擬藥房,來模擬臨床工作中對于藥物的適用和觀察。

    第7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關鍵詞:高血壓病;出院患者;抗血壓治療;用藥情況

    高血壓疾病屬于臨床上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它具有臨床治療時間長及并發癥多的特點,進而給患者臨床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在臨床治療中,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在使用藥物上也具有顯著差異。本次研究中,我們選取了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出院的高血壓患者共150例,回顧分析了患者的基本資料及臨床用藥情況,并對其用藥后病情及反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詳細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出院的高血壓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89例(52.6%),女性61例(47.45%),平均年齡(60.4±13.5)歲,老年患者102例,非老年患者48例。

    1.2 方法

    采用歸納統計法對本次研究患者的臨床用藥資料、使用情況等進行登記,按照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癥狀進行歸納統計。同時對使用藥物ACEI、ARB以及CCB、β受體拮抗劑等進行分類,統計分析患者用藥的種類、用藥比例、聯用情況以及男女用藥的區別、老年患者與非老年患者臨床用藥的差異[2-3]。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6.0 軟件來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均數采用(X±S)表示,組間的檢驗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

    2 結果

    2.1 使用藥物種類及頻次

    從本次統計情況來看,主要使用藥物種類包括鈣通道拮抗劑(CCB)、利尿劑、受體拮抗劑以及β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藥物為鈣通道拮抗劑、血管緊張素II 1型受體拮抗劑(ARB)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見表1。

    2.2 各類藥物使用情況

    在本次使用的抗高血壓藥中,使用頻率最多藥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釋片、厄貝沙坦、氯沙坦、氨氯地平以及硝苯地平、美托洛爾培哚普利、呋塞米、哌唑嗪和比索洛爾等。

    2.3 不同年齡患者用藥情況

    150例高血壓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1例,老年患者(年齡大于60歲)102例,非老年患者48例。其中非老年患者使用藥物中主要為鈣通道拮抗劑(CCB)、β受體拮抗劑類藥物,老年患者除以上常用類藥物外,在ACEI、ARB類藥物上使用率較高,與非老年患者用藥情況對比差異顯著(P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當前高血壓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現出較高的趨勢,此類患者因為年齡、病情的不同,在臨床治療中也呈現出不同的耐受性,其臨床用藥情況存在顯著差異[4]。從目前臨床抗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來看,主要藥類包括鈣通道拮抗劑(CCB)、利尿劑、受體拮抗劑以及β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其中采用單一藥物治療病患較少,大多采用兩種及以上藥物聯合治療。對此,臨床相關研究發現采用多種藥物有利于對患者血壓控制和靶器官保護[5]。

    在臨床具體抗壓藥物使用過程中,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鈣通道拮抗劑、血管緊張素II 1型受體拮抗劑(ARB)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使用的頻率較高。其中賴寶龍等[6-7]報道鈣通道拮抗劑在抗高血壓中使用比率達50.3%,而ACEI在五大類抗高血壓藥中使用較少,約占12.2%。近年來國外研究情況表明[8],長效鈣拮抗藥,硝苯地平控釋片對患者血壓控制具有較好的效果,患者服用后其體內可定時、定量釋放藥物,血藥濃度在12-14h內可持續發揮其藥效,從而起到平穩持續的降壓效果,同時該藥物使用方便,患者不良反應較少,藥效顯著好于短效硝苯地平,對控制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和病死率作用顯著。對此,臨床研究認為其可能與醫師對器官保護意識不夠,或價格較貴有關。在具體藥物使用過程中,使用頻率最多的藥物主要為硝苯地平控釋片、硝苯地平、美托洛爾等。在不同年齡患者用藥情況中,老年患者使用ACEI、ARB類藥物上使用率較高,研究發現年齡對于抗高血壓藥的選擇也具有顯著影響。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采用兩種及以上藥物聯用屬于臨床患者常見治療方式,其中鈣通道拮抗劑以及硝苯地平控釋片為臨床治療常用藥物,臨床用藥中需要綜合年齡、病情以及患者自身并發癥綜合考慮,從而保證科學合理用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和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等.內科學(上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段京莉,張石革.抗高血壓藥的臨床應用進展:高血壓治療與合理用藥專家圓桌會議紀要[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2):97―99.

    [3]段寧,忠實.抗高血壓藥的進展與評價― ―心血管系統合理用藥專家圓桌會議紀要[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6):4Ol一403.

    [4] 劉芳.某高校醫院抗高血壓藥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8):1514―15l6.

    [5] 王瑾,茍靜玲.1101份抗高血壓藥處方相互作用調查與評價[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J].2004,13(4):192―195.

    [6]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a1.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 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2003,289(19):2560-2572.

    第8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關鍵詞] 藥理學;課堂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G423.0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11(a)-142-02

    Analysis of methods to enhance pharmac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HE Tao, HUANG Jinmi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Ji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434020, China

    [Abstract] Pharmacology is the core of the basic courses for medical and related majors. Instructors can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f this course by enriching teaching forms, paying attention to classroom language arts and focusing on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so on.

    [Key words] Pharmac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藥理學是醫學、藥學、護理專業等醫學及相關專業必修的核心專業基礎課,其任務是為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合理用藥或用藥后護理提供理論基礎,然而藥理學課程各章節間缺少相關聯系,而且藥物的種類多,同類藥物的作用、應用及不良反應極易混淆[1],被普遍認為是一門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課程。如何在枯燥的藥理學教學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幫助學生掌握藥理學學習的方法,有效地把藥理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是現代很多藥理學教師面臨的挑戰。筆者在多年的藥理學教學中逐步摸索,總結出一些提高藥理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豐富教學表現形式

    1.1 傳統的板書教學方法與現代的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傳統的板書教學雖然色彩、效率各方面比不上現代的多媒體教學,但是在藥理學的教學中擯棄這種教學方法是不合理的。藥理學課程注重邏輯推理,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緊密聯系,此時在板書設計時如能刪繁就簡對藥理作用進行板書,然后在講解用途時將兩者進行連線,學生就可以很好地將兩者聯系起來。如新斯的明,藥理作用有興奮骨骼肌、興奮胃腸平滑肌等,而臨床用途有重癥肌無力、術后腸脹氣及尿潴留和非除極型肌松藥中毒的解救,教師可以在黑板的左邊板書藥理作用,在右邊給學生講解涉及的疾病的表現邊板書用途,兩者板書講解完后讓學生思考,每一種用途分別是利用的哪種藥理作用,學生結合前期的講解很快就可以聯系起來重癥肌無力和非除極型肌松藥中毒的解救利用的是新斯的明興奮骨骼肌的作用,而術后腹脹氣及尿潴留利用的是興奮胃腸平滑肌的作用,這樣的傳統板書教學既條理清楚,也能很好地留時間給學生充分思考,以抽絲剝繭的方式讓學生把藥物的藥理作用與臨床用途聯系起來,能提高學生的整體認知和概括教學內容的能力,為學生反思整個教學內容提供依據。

    當然多媒體教學也有其優點,多媒體圖文并茂,可將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化抽象為直觀,化文字為圖片,化靜為動,可以給學生提供多種感官刺激,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興趣[2]。如講解抗心絞痛藥物的作用機理時,可進行這樣的設計:在多媒體上展示一個天平的模式圖,將心肌的供氧和耗氧以直觀的愛心的形狀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正常情況下兩顆心很協調,天平處于平衡狀態心臟正常活動;但當兩顆愛心變了樣,耗氧愛心比供氧愛心大的時候,天平就失去了平衡,心絞痛就會發作。而抗心絞痛用藥有的可以幫助供氧的愛心使其增大,有的可以制約耗氧的愛心使其縮小;總之使供、耗氧之間平衡,失衡的天平恢復平衡從而緩解心絞痛。一副直觀的動畫,使學生在輕松浪漫的故事中意會抗心絞痛藥物的作用機理。

    但多媒體教學也有其弊端,如前后內容在屏幕切換時,內容不連貫,很難按照認知特點體現教學內容之間邏輯關系的框架型結構,從而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體系結構整體的認知困難[3-4]。此時如能結合傳統的板書教學,利用板書的整體顯示,保留時間長等特點,可克服多媒體教學這方面的弊病,從而增強學生思維連貫性。另外多媒體教學圖片多,內容豐富,授課過程中,學生只顧“欣賞”精美的圖片、動聽的聲音及迷人的動畫,而抓不住課堂學習的核心,對核心教學內容學習注意力分散,課堂效率降低,也容易造成教師念課件,不能很好地發揮教師的教學特長。如果在教學中能將傳統的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聯系起來,則能取長補短,既能展示教師教學的風采,也可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2 重視課堂模型、圖片、實物展示

    模型、圖片、實物等更清晰、更直觀、更形象,可以刺激視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講解毛果蕓香堿和阿托品對眼部作用的時候,老師可以帶上眼球的模型,先幫學生復習眼的基本結構,講解房水的來源和去路及眼內壓的形成,再配合圖片講解青光眼的形成,然后慢慢引入藥物的機制與作用的講解,兩者相結合學生就能很快的理解為什么毛果蕓香堿可以治療青光眼,而阿托品卻禁用于青光眼。

    在藥理學的教學中也可以帶上一些藥物的實物,如同一藥物可以制成片劑、膠囊劑、注射劑,帶上這樣一些事物,讓學生對藥物實際應用形式有更直觀的了解,讓學生知道藥物劑型不同則用法不同,也能夠讓學生能夠與以后的臨床工作能更好地結合。

    無論采用什么形式、依托何種教學資源都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為枯燥的藥理課堂教學配上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 講究課堂語言藝術

    在現代化教學手段廣泛運用于醫學教育的今天,語言仍然是教師在課堂上傳遞知識信息的重要媒體[5]。教材如劇本,講臺如舞臺,語言如臺詞。語言是教師在課堂上傳遞知識信息的主要媒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究語言藝術,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課堂教學添了一份生機。

    2.1 巧用比喻,加深情境

    如講解新斯的明禁忌證――機械性腸梗阻和尿路梗阻時,把此時腸道及尿路的狀態比作一個系著口的氣球,讓學生想一想如果現在采用強力按壓氣球表面,試圖把里面的氣體排出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學生很快可以想到氣球可能破裂,這樣的話學生也就明白雖然新斯的明可以興奮胃腸及尿道平滑肌,但是該藥不能用于機械性腸梗阻和尿路梗阻,再進一步推進,怎么樣才能緩解機械性腸梗阻和尿路梗阻患者的痛苦呢,解鈴還須系鈴人,如果能把系氣球的繩(梗阻物)解除也就可以放出里面的氣體,學生也就可以聯想到如果能腸道或者手術取出梗阻物(結石等)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2.2 增加趣味,活躍氣氛

    教師在教學中配合幽默的語言,恰當的手勢,讓課堂具有藝術感染力。如講解磺胺類藥物與甲氧芐啶合用的好處時,用“雙管齊下、前后夾擊”來形容;講解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時,可用順口溜“滿月臉、水牛背、啤酒肚子、細腿腿”來概括,讓學生好記而且妙趣橫生[6]。

    2.3 善用鼓勵話語,激勵學生

    課堂上,教師不應吝嗇自己表揚的語言,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答的好加以表揚,回答的不好的,婉轉為學生解答,告訴其不足在哪里。對于班級整體的狀態有一點點進步時就會找機會表揚學生激勵他們。教師在課堂上應微笑著面對學生,激勵的話語和微笑總是能給學生信心,也可形成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

    3 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

    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興趣是持續的動力,教師在講授藥理學課程中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將“要我學”的局面積極地轉變為“我要學”的形勢,變控制為協調,變專制為激勵,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使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進入一種主動探尋知識的狀態,達到知識積累與興趣提升的雙贏局面。

    3.1 運用案例與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中,學生興趣濃厚,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積極思考。案例可以采用老師講解式,也可采用討論式,根據需要選擇。如在講解藥物不良反應的類型中的毒性反應可結合“反應停事件”,通過事件的講解、“海豹胎畸形”圖片的展示告訴學生“是藥三分毒”,藥物既有治療作用也有不良反應,有的藥物毒性是慢性的、長期的,甚至會影響子代。此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用藥時有些什么注意事項,學生很自然地明白藥物不可以濫用,孕婦用藥尤其要慎重。作為醫護人員不僅要對現在患者的疾病負責,還要考慮更長遠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增強職業的責任感。在一些具體藥物的講解時可以引入一些相關疾病的案例,講解臨床表現,然后根據表現與發病機制來分析每類藥物是如何取得療效的。當然案例的搜集與采用需要教師有深厚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相關知識,這是講好課的先決條件與有力保證。

    3.2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藥理學教學中也根據需要靈活選用PBL教學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7]、臨床案例討論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通過教學方法的變化,改變一味的教師講述式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教師在藥理學的教學中,從教師自身來講,嚴于律己,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從內容上來說,應知識與興趣并重,教書與育人并舉;從形式上來說,靈活運用多種教學資源。不論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其原則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充分有效利用短暫的課堂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學習方法,不僅收獲“魚”,而且學會“漁”,讓老師的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 畢春紅.談藥理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6):719-720.

    [2] 趙晉.藥理學多媒體教學使用體會[J].科技信息,2008,(2):230.

    [3] 劉釗.板書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研究[J].教育技術導刊,2007,(3):19.

    [4] 王永芳.多媒體教學利弊及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8):106-107.

    [5] 趙松珍.神經病學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實踐[J].西北醫學教育,1999,17(2):125.

    [6] 王彥,姜遠英,曹永兵,等.談藥理學的授課藝術[J].藥學實踐雜志,2009,27(4):305-306.

    第9篇:藥理學分析范文

    1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簡介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理論、實訓教學內容一體化設置,突出能力本位,強調經驗知識,旨在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由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的轉變,由以課堂為中心向以實訓(驗)室為中心的轉變,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而進行的有益探索。由一組教師共同制訂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進度的教學方法。

    2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2.1營造良好氛圍

    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需要全體教師通力協作,共同完成。首先,要讓教師改變傳統教學理念,統一思想,深入理解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本質及意義,把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提高到關系學校和教師的生存與發展的高度來對待;其次,教師之間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探討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內容及實施的具體環節和方式;最后,還要激起學生對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熱情,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這種教學方法給自己帶來的益處。

    2.2培養“雙師型”教師

    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基礎條件是“雙師型”教師,沒有“雙師型”教師,理論和實踐就無法真正結合。這里的“雙師型”教師指的是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師。我校規定凡是新來的教師都必須同時通過理論和實驗試講才能擔任教學工作,而且要由一名理論教師和一名實驗教師共同指導帶教兩年。同時學校還鼓勵教師到醫院進修學習,根據臨床實際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實訓技能。

    2.3選擇適合的內容

    藥理學實驗是動物實驗,不確定因素較多,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比較困難,在沒有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經驗的情況下,不要盲目地全面開展,要先根據學校師資情況及實驗室設備選擇幾個最適合采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內容來積累經驗。教學內容選好后,每名教師主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制訂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然后由所有學科教師共同探討其優缺點,以確定最終實施方案并制訂下學期授課計劃。

    2.4適當增減教學內容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需要教師將理論知識與實驗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適當增減理論知識以便學生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及時消化吸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上課時操作的實驗一般是驗證性實驗,其驗證的往往是藥物的某一重要藥理作用或不良反應,而這些知識點也是學生在今后臨床工作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因此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詳細講解與實驗相關的藥理作用或不良反應,并通過實驗使學生加強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講有機磷農藥時,其藥理作用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復雜難懂,對今后的臨床工作幫助不大,就可以不講;而有機磷農藥急性中毒的表現及其解救方法是基層醫院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內容,就應詳細講解,適當拓展臨床相關知識,并通過實驗使抽象的理論具體化。

    2.5合理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能否順利進行,而教師在設計合理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環節時,需要考慮諸多因素,主要有:(1)學校現有教學資源;(2)所選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的特點;(3)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及完成每一項操作的時間;(4)動物實驗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后,教師就能夠決定是先講理論還是先做實驗或是理論與實驗教學穿行,以及每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

    2.6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營造歡樂的課堂氣氛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板書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藥理學是動物實驗,將實驗步驟及實驗注意事項制成照片或錄像投影到電腦屏幕上,可以省去示教時間,學生也能觀看得更加清楚。巡回指導能及時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自行觀察實驗現象并分小組討論實驗結果,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分析可以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理論知識去解決臨床實際病例。

    2.7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程的改革與開發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施,因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保證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環節。為此,在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過程中,藥理教研室所有教師都共同備課、聽課,認真總結每節課的優缺點,同時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共同聽課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提高教學質量。另外,教師還通過課堂提問、考試、課下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等方式來反饋課堂教學質量,確保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首页| 欧美成成人免费|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videos欧美成人| 成人私人影院在线版|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成人美女黄网站色大色下载|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视频| 四虎www成人影院|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小视频|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成人午夜短视频| 6080yy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成人第一页|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国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