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春季旅游景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尺度自動站氣象資料;溫濕指數;精細化
中圖分類號:X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0)-06-0149-2
衢州市地處浙江西部,地勢特征為南北高,境內平原占15%,丘陵36%,山地49%。境內多山多水,旅游具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景點豐富、交通便捷、特產眾多、野趣較濃等優勢,是一個觀光、休閑度假、生態旅游的好地方。因而有“山水名城、神奇衢州”之稱。由于地形條件的不同而在各個景點在氣候上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既是促使人們外出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是制約旅游活動的因素,通常人們總是選擇氣候宜人的時期或地區去旅游。氣候的優劣對于衢州市各景點旅游資源的開發、旅游產品的策劃和旅游市場的推介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應用衢州市2005-2009年中尺度自動站氣象資料對衢州市各旅游景點進行精細化氣候分析。為衢州市旅游業的合理規劃和開發提供氣候學上的依據。
1 衢州市主要氣候特點
衢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長、春季短,光熱充足、降水豐沛、氣溫適中、無霜期長,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長、溫適、光足、旱澇明顯”的特征,境內地形地貌結構復雜,海拔高度差異較大,導至氣溫在山區丘陵出現不規則分布。境內年平均氣溫在17.6 ℃,平均氣溫相差1℃,1月平均氣溫5.8℃,7月平均氣溫28.9℃。其中河谷平原公布較均勻,在16.9-17.3℃之間。衢南、衢北一般小于17.0℃,千米以上的山峰在12.0℃左右。全年以七月份最熱月份,最冷月出現在一月,一月份平均氣溫在山地丘陵地區一般小于5.0℃,千米以上的山峰2.0℃左右。降水地域差異明顯,總的分布特點是沿江(溪)還原(河谷)少,向兩側丘陵山地遞增。遞增率為40-80mm/100m,其中以3-6月增率為大。西部降水多于東部。各地年降水量在1576-1849mm之間,其中衢江和江山港下游平原在1717mm以下,龍游中部和衢江區東部不足1697mm,是降水量最少的地區。衢州、江山港中下游平原兩側丘陵地區和常山港、馬金溪河谷平原及其兩側丘陵地區,年降水量在1692-1717mm之間。山區降水量在1840mm以上。
2 衢州市旅游景點和氣象資料信息
根據衢州旅游部門的信息,選擇了包括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地質公園等16個有代表性的旅游點,詳見表1。
表1 旅游景點的臺站號與海拔高度
臺站號 景點 海拔高度(m) 臺站號 景點 海拔高度(m)
K7312 龍游石窟 55 k7103 仙霞關 214
k7508 爛柯山 102 k7118 江郎山 195
k7406 關公山 491 k7213 白鷺島 91
k7403 天脊龍門 500 k7211 三衢石林 125
k7401 九龍湖 150 k7016 古田山 190
k7413 節理石柱 251 k7012 錢江源 155
k7102 二十八都 216 k7501 七里農家 700
k7411 太真洞 279 k7405 九華山 167
氣象資料信息來源,根據各旅游點的空間分布,選擇水平距離和海拔高度接近旅游景點的中尺度自動站2005-2009年氣象觀測溫度要素資料。由于目前大部分站的中尺度自動站氣象觀測資料只有兩要素或四要素,考慮相對濕度空間分布的差異不是太明顯,相對濕度要素選用了各景點所轄市、縣資料。
3 旅游氣候評價方法
3.1 旅游氣候指標的選擇
目前常見評價旅游氣候指標有:溫濕指數、風寒指數、有效溫度舒適指數、風效指數、綜合舒適度指標等,基于對上述各指標的比較分析,鑒于提出的方法和中尺度自動站氣象觀測資料的局限性,結合衢州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風速較小、夏季炎熱,因此從熱應力角度討論衢州的人體氣候舒適程度更有實際意義,本文在對衢州市各旅游景點氣候舒適程度進行分析和評價時選用熱應力區的溫濕指數計算方法。
溫濕指數D按下列公式計算:
D=H-0.55×(1-F/100)×(H-58)(1)
H=T×9/5+32(2)
其中,T-氣溫(℃);F-相對濕度;H-環境空氣溫度(華氏度)。
3.2 旅游氣候指標等級劃分
根據,把表2中5個等級中偏冷(-2)和偏熱(2)等級劃分到旅游適宜期,對應溫濕指數為45-
表2 旅游氣候指標等級劃分
D 等級 舒適感 D 等級 舒適感
40-
45-
55-85 4 極熱
60-
4 衢州市各景點旅游氣候舒適度時空分布特征
由公式(1)、(2)和表2所劃分的等級,計算出各旅游景點12個月的氣候舒適度(詳見表3)。顯而易見各旅游景點雖然水平距離差異不大,但由于海拔高度的差異,使其在氣候上存在很大不同。
4.1 旅游氣候舒適度時間分布特征
從表3可看出,旅游適宜期在2-11月,旅游適宜期比較長。其中最佳旅游期為4-5月和10月,這是全市各景點適宜度最高的兩段時期,旅游感覺最舒適,但各景點最適宜月份長短存在差異,3月份春初和9月夏末也有很多景點為最佳旅游期,3月龍游石窟、二十八都、白鷺島、三衢石林,9月爛柯山、七里農家、太真洞同樣為最佳旅游期。旅游不適宜期大部分景點在1月、12月、7月、8月,1月景點最多,12月、7月景點次之,8月景點最少,衢州各旅游景點還沒有出現旅游最不適宜期。
表3 衢州市各景點各月氣候適宜度
站號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k7312 -2 -2 -1 0 0 2 2 2 2 0 -2 -2
k7508 -3 -2 -2 -1 0 1 2 2 0 0 -2 -2
k7406 -3 -2 -2 -1 0 1 2 2 2 0 -2 -2
k7403 -3 -2 -2 -1 0 1 2 2 1 0 -2 -3
k7401 -3 -2 -2 -1 0 1 2 2 1 0 -2 -2
k7413 -3 -2 -2 -1 0 1 2 2 1 0 -2 -2
k7102 -2 -2 -1 0 0 2 2 2 2 0 -2 -2
k7103 -2 -2 -2 -1 0 2 2 2 2 0 -2 -2
k7118 -3 -2 -2 0 0 2 2 2 2 0 -2 -2
k7213 -2 -2 -1 0 0 2 2 2 2 0 -2 -2
k7211 -2 -2 -1 0 0 2 3 3 2 0 -2 -2
k7016 -3 -2 -2 -1 0 1 2 2 2 0 -2 -3
k7012 -3 -2 -2 -1 0 2 2 2 2 0 -2 -2
k7501 -3 -2 -2 -1 0 1 1 1 0 0 -2 -3
k7411 -3 -2 -2 -1 0 0 2 2 1 0 -2 -3
k7405 -3 -2 -2 -1 0 1 2 2 2 0 -2 -2
4.2 旅游氣候舒適度空間分布特征
旅游氣候的舒適度評價不僅要從人體生理適宜性來考慮,還應與旅游目的地的空間分布及旅游產品特點相結合,景點二十八都、仙霞關、龍游石窟、白鷺島分別位于衢州南部山區和衢州盆地東、西部,從表3中看出,一年中均為旅游適宜期。最佳旅游期有5個月的景點,分布在衢州市區南部,時間較長。最佳旅游期較短有3個月的景點仙霞關、江郎山、錢江源位于江山南部和開化西部。冬季12月、1月份旅游不適宜期景點在衢州市區南部、開化西部、江山南部山區海拔高度超過200米的景點,主要原因是山區平均溫度比平原要低2度以上,而夏季7-8月旅游不適宜期景點主要是常山三衢石林,屬海拔較低地區。反映了衢州市各景點地域氣候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4.3 評價結論
根據旅游氣候指標分析衢州市各旅游景點氣候資源,一年中適合旅游期為2-11月,而最適合旅游期為4-5月和10月;不適合旅游期主要為冬季12月和1月,夏季7-8月不適合旅游景點有限,由于旅游景點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旅游舒適度具有地域的互補性,當夏季7、8月份,城市酷暑悶熱之際,可去地處山地海拔高度較高的景點避暑,冬季天氣寒冷時,可在城市附近海拔較地的旅游景點活動,而海拔高度高的旅游景點盡量避免出游。
5 討論
5.1 根據各景點氣候特點,開展旅游活動
適宜氣候是開展旅游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各個景點應根據各自氣候資源時空分布特征,積極發揮各景點的優勢,開展相應旅游活動,根據衢州各景點的氣候舒適狀況,當氣候較為舒適時,如4、5、10月,可利用自然景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制定重點旅游景點的線路,而1、l2月氣候不舒適,則主要考慮人文景觀而制定旅游線路。
5.2 開發反季節旅游
通過氣候評價,可以開發反季節旅游,利用海拔高度不同造成氣候上的明顯差異的特點,在炎熱季節組織旅游活動向高海拔的山區擴展,也是開展山地避暑度假旅游的理想景區。此外,特定的氣候條件往往還能滿足有特定目的旅游需求。
參考文獻
[1]余珊,戴文遠.福建省旅游氣候評價[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1(2):103-106.
[2]張波,魯振宇,張葵,顏萍.龍門山成都段旅游氣候資源評價[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9.25(12):1151-1152.
月亮泡姊妹花的大安嫩江灣旅游景點,有長達10千米的沙灘浴場、江畔木屋等,具有特色的是一座五層望江樓,不僅菜肴風味獨特,且珍藏著數百種魚類標本。可以把月亮泡與大安嫩江灣聯手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旅游景點,開通大安港至月亮泡水庫一日游。此外,也可以把月亮泡延伸形成的淺灘榔頭泡納入這一旅游景點之中,榔頭泡地勢平坦,水質清澈,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二、月亮泡旅游文化中的飲食特色
月亮泡旅游飲食特色之一是魚。早在遼金時期,這里就以水草豐美、水禽魚類繁多而著稱,是遼代皇帝春捺缽首選之地。遼代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帳,卓帳冰上,鑿冰取魚,縱鷹鶻捕鵝,設頭魚宴、頭鵝宴,宴請群臣,共商國是。很多文獻都記載契丹人尤其喜歡牛魚,據現代學者于濟源先生考證,所謂的牛魚即鰉魚,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不同人群中,對鰉魚有不同的稱呼。鰉魚肉味鮮美,尤其是魚頭,在古今都被視為珍品。現代月亮泡的魚種類主要有鯉魚、草根、鯽魚、鰱、鳙、鱒魚、鯰魚、狗魚、嘎牙子、船丁子等。關于魚的吃法,比較有特色的是有著契丹飲食遺風的生拌魚,當時是遼代宮廷佳肴。生拌魚主要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把魚肉片下來,切成絲,用醋浸上,拌以蔥、蒜、辣椒、鹽面,脆生硬挺,吃起來噴香爽口,是下酒的好菜。另一種是把凍魚的皮剝下來,用刨子刨魚肉,刨出的凍魚片薄而硬挺,五花三層,裝在器皿里,拌上鹽面、陳醋、辣椒油,香爽可口,色香味俱佳。紅燜魚頭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傳統菜。據《雞林舊聞錄》載:“松花江產魚頗富……金代頭魚宴,鑿冰取魚,飲宴為樂。此制久廢,而其遺傳至今尚有存者。鄉人每于春初時,捕得生魚,鮮美無比。”可見,遼金皇非常重視頭魚宴,在民間食魚頭之風也頗為盛行。不僅如此,還應根據契丹春捺缽的鉤魚、捕鵝習俗,提高旅游和漁業經濟效益,做好生態休閑型旅游漁業建設的規劃布局,建立旅游漁業景觀、休閑娛樂、魚肴美味品嘗服務一體化的經營管理機制與格局,充分展示漁文化的精華。例如可以打造月亮泡全魚宴,讓生拌魚、餾魚片等美味佳肴別具特色。月亮泡飲食文化中除了魚的特色,還應發展咸鴨蛋產業。充分利用月亮湖水草豐美的優勢,大力發展蛋鴨養殖。月亮泡有著豐富的水草資源,具有飼養蛋鴨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豐富的河蚌、魚蝦、菹草和水生浮游生物為食,所生產的鴨蛋具有蛋體大、蛋白清、蛋黃紅等特點,經腌制的咸鴨蛋別有風味。此外,也可打造綠色稻米品牌。據統計,月亮泡區集水面積19萬平方千米。嫩江年均入庫流量2.7億立方米,洮兒河年均入庫流量0.37億立方米。可用于灌溉千頃稻田。此外月亮泡的高粱白酒歷史悠久。《辭海》中有“高粱是釀造白酒之物,東北最適宜種植”的詞條。大安月亮泡漢書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酒器,其年代相當于中原的西周時期。漢書二期文化遺址亦有壺、杯、罐、碗等酒器。月亮泡東山頭出土的酒杯、壺、盅等,以及雞腿壇、雞冠壺、燒酒所用的天鍋和燒鍋遺址的出土,說明遼金時期月亮泡一帶盛產白酒。作為遼代皇帝春捺缽的地點之一的月亮泡,春捺缽期間要耗用大量的白酒,必然帶動了釀酒業的繁盛。應進一步將月亮泡白酒培育成旅游飲食文化特色之一。
三、月亮泡旅游文化中的娛樂項目特色
1、如今學生造句都來網上找答案,真是妙趣橫生!
2、這樣一個妙趣橫生的旅游景點,即便是呆上數日,也不會感到單調。
3、這幅漫畫真是妙趣橫生。
4、開始時它似乎是一個無聊的戲法,但是請堅持看到一半的地方,它就變得妙趣橫生了。
5、如何利用聽眾的問題,將枯燥的數字變得妙趣橫生。
6、五分鐘,十分鐘,一個小時,它將是妙趣橫生且有知無畏的。
7、幸好他的講座學術上嚴謹,語言上妙趣橫生。
8、本書妙趣橫生,這位閱歷豐富人士的見識為其增添了光彩。
9、他的話總是妙趣橫生,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10、在那時,她妙趣橫生的戲謔使我度過的那個春季增色不少。
11、“世外桃源”這個詞常常用于描述那些人跡罕至但卻是妙趣橫生的地方。
12、這次趣味運動會的項目五花八門,妙趣橫生,太棒了。
13、長期以來,男人都試圖用巧克力,鮮花和妙趣橫生的臺詞追求女生。
14、他們如此高傲自大,但同時也妙趣橫生。
就說說武隆的大草原——仙女山吧!
驀然回首仙女山 茫茫仙女無人煙
以前,仙女山是一個鬼都不知道、都不去的地方。那些人住的都是草房、茅房;吃得也不怎么樣,都是吃些玉米飯,吃一頓米飯都不容易,有些人家甚至都吃不上。如果想讓孩子上學,那可就難了。仙女山上根本沒有學校,要到仙女鎮才有,可從仙女山到仙女鎮,大概有20公里,如果走的話,要走兩個小時,而且學校設施也不怎么樣,學生們基本上是早出晚歸。可有失必有得,上帝送給了他們一件寶貴的禮物——南國大草原仙女山。
春夏秋冬值得品 東南西北望無涯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約100平方公里,海拔平均高度1900米,年平均氣溫20℃,以其江南獨特的高山草原,南國罕見的林海雪原,清幽秀美的叢林碧野和美麗動人的仙女傳說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魅力,被譽為“東方瑞士”。
近年來,仙女山成為西部最佳旅游觀光和休閑度假區;在旅游界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獲得了“山城夏宮”、“南國第一牧場”等美譽;被評為“重慶十佳旅游景點”、“特色旅游勝地”。
登峰遠眺,眼前為之一亮,萬峰林海,起伏而不失平坦,鑲嵌在山林之間如碧玉翡翠般的遼闊草原,野花似錦,延綿天際,牛羊徜徉其間,如詩如畫;茫茫林海、蒼翠欲滴、景色嫵媚多姿,清風吹拂、涼爽宜人;一年四季,大自然賦予仙女山春觀花,夏乘涼,秋賞月,冬滑雪的獨特優勢。
綠蔭的春季,林海、奇峰、牧場、雪原被游客稱為仙女山四絕,目之所及,處處都可入畫,萬物皆可入詩;有“落在凡間的伊甸園”之美譽。綠茵的春季,仙女山被此起彼伏的山丘、濃濃淺淺的綠罩著,朵朵盛開的野花,簇擁成團,天藍得透亮、白云肆意的變換著各種姿態,成群牛羊在明媚的陽光中悠閑地倘佯于原野間。山峰、山谷、森林與草原渾然一體,交相輝映。給人以陰柔與陽剛相濟的和諧美。漫步于森林草原間,疲憊的身心將得到輕拂……一切的一切,讓你在春日的仙女山草原上輕輕地飄忽而來! 仙女山被此起彼伏的山丘、濃濃淺淺的綠罩著,朵朵盛開的野花,簇擁成團,天藍得透亮、白云肆意的變換著各種姿態,成群牛羊在明媚的陽光中悠閑地倘佯于原野間。山峰、山谷、森林與草原渾然一體,交相輝映。
炎熱的夏季,在火爐重慶有“天上廣寒宮,人間清暑殿”之稱的仙女山平均氣溫比重慶主城區低15度,由此享有“山城夏宮”之美譽。仙女山夏天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有許多酒店,累了,可以歇一歇。
艷麗的秋季,陽光擁抱著從容、悠閑的仙女山,湛藍的天空中朵朵白云似乎觸手可及,清晨美麗的朝霞給草原潑上了一層醉人的深紅色,綠草托著晶瑩的露珠,五顏六色的野花燦爛綻放其中,遠處成片的向日葵泛起花浪,充滿了浪漫的情調和斑斕的綺麗。在滿山的秋風里,散布的牛羊群與斑駁的黃葉落花組成了一幅色彩絢爛的風景畫,此時人和自然融為一體,心就在這色彩的夢幻美景中于自然齊飛。
浩瀚的冬季,從11月起,“東方瑞士”仙女山上就紛紛揚揚灑下瑞雪;雪后的仙女山,天地間浩瀚無邊,白雪皚皚,銀妝素裹;霧松、冰瀑雪景風光令人情潮涌動;瑞雪覆蓋的草原和森林,遼闊圣潔。有各類適合成人、兒童游樂的運動項目,包括雙板滑雪、單板滑雪、雪上飛碟(雪圈)、滑雪橇、滑雪轎、滑雪船、雪爬梨、雪地摩托、雪地自行車等,能讓人領略到“真正林海雪原、周周雪上狂歡”的激情與快樂!
展望仙女新氣象 璀璨明珠會更亮
新疆十大最值得去的旅游景點
1.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是位于新疆博格達峰下半山腰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一處占地面積達160平方公里擁有四個完整垂直自然景觀帶的國家5A集風景區,因西王母神話而聞名于國內的中國十大世界自然遺產之一,由小天池、燈桿山、石峽等主要景點共同組成。
2.伊犁那拉提旅游風景區
那拉提風景區是地處伊犁河谷東段擁有960平方公里景區面積的新疆著名景區之一,由高山草原、哈薩克民俗和旅游生活區共同組成,并擁有備受游客青睞的夏牧場,望天洞等著名景點,其中聞名全國的獨庫公路就包括有那拉提到獨山子路段。
3.阿勒泰地區富蘊可可托海景區
這處在2012年獲準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國家地質公園總占地面積788平方公里,內部由一類姆特護、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可可蘇里和額爾齊斯大峽谷共同組成,是將地質文化和民族風情融合的恰到好處的大型旅游景區。
4.喀納斯湖景區
喀納斯湖是有著“神的花園”美譽位于阿勒泰地區的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十大湖泊之一,因最深處高程可達1181.5米,湖深188.5米因此也是中國最深的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跡和獨特民俗風情于一體的冰磧堰塞湖。
5.葡萄溝風景區
葡萄溝風景區是位于因西游記而聞名的火焰山中,在2--7年被正式批準成為國家5A集風旅游風景區,景區內的葡萄園連成一片,進入到這里仿佛身處綠色的海洋,其中點綴的各種果樹價格一幢幢農舍掩映在林蔭下別具特色,夏天這里更是火洲的避暑天堂。
6.澤普金湖楊景區
這處位于新疆澤普縣城戈壁深處的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葉爾羌河沖積扇上緣擁有超過1.8萬畝的天然胡楊林,集胡楊、水、戈壁和綠洲于一體的獨特自然風貌向游客們展現了塞外邊有的天然畫卷。
7.天山大峽谷
天山大峽谷是一處位于烏魯木齊縣境內的擁有1038平方千米景區面積的國家森林公園,由天山壩、照壁山、加斯達坂、天鵝湖、雪山冰川等景區共同組成,其中以奇松、怪石和云海進去特征最受游客青睞,游客還可以在天山北坡觀看到最具觀賞價值的原始雪嶺云杉林。
8.賽里木湖
這是一處位于新疆天山山脈中的一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有著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美稱的由草原游牧區域、環湖風光區域、生態景觀保育區、珍稀鳥類棲息去等六個個功能區共同組成的神奇西北100景之一。
9.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是一處位于新疆博湖縣境內國內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早在《漢書·西域傳》中就能看到這個以天然湖泊水域風光為景區特色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而因這里光照充足、熱量豐沛,盛產淡水魚,因此這里也成為省內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
10.庫木塔格沙漠風景名勝區
一、體現地理知識的歌詞
1.歌名反映區域特色產業
蜀是四川的簡稱,蜀繡,又稱川繡,是指出產于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邊的刺繡品,是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刺繡品種。蜀繡作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源遠流長,早在漢晉時期就被視為“蜀中之寶”,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是中華工藝美術中一顆璀燦的明珠,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也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盆地是我國第二大桑蠶基地,蠶桑業遍及四川盆地的150多個縣,約占全省面積的 70%左右。四川盆地氣候溫暖濕潤,無霜期在275天以上,一年可采桑養蠶3~4次。現在這里的蠶桑業已向丘陵地區發展,其前景極為廣闊,在全國久享盛譽的蜀錦、蜀繡、巴緞就出在這里。
2.歌詞蘊含歷史典故與旅游地理知識
羽毛扇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為漢族傳統工藝品。三國時諸葛亮手持白鶴羽毛做的“白羽扇”,據《語林》記載: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邊,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止。后來他在劉備手下當軍師,這把羽扇幫他出謀劃策,屢建功績,成為智慧和謀略的象征。
成都,別稱“蓉城”、“錦官城”,簡稱“蓉”,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是中國四川省省會。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關于成都一名的來歷,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五代十國時,后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墻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繡”,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錦官城”是因為三國蜀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手工業特別發達,被稱為蜀錦的絲織手工藝品馳譽全國,是蜀漢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成為蜀漢政權財政收入的大宗來源。因此蜀漢王朝專門設置錦官以管理蜀錦生產,并且特別筑城以保護蜀錦生產,被稱為錦官城。
成都是我國西南部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已有2 3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文明。著名旅游景點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寬窄巷子等,都江堰和青城山(道教名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西嶺雪山、九龍溝、九峰山、天臺山、龍池森林公園等都是理想的避暑勝地。
二、違背地理常識的歌詞
1.歌詞違背成都氣候特征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四周高山環繞,又呈典型的盆地氣候。春天來得早,通常在春節前后就春暖花開。由成都基本氣候情況統計表(表1)可知,成都每年7、8兩月是雨季,春季和冬季少雨。而三月正值春季,“芙蓉城三月雨紛紛”與成都氣候特征相違背。
洱海位于大理古城以東,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湖水清澈透底,泛舟湖上,感覺寧靜而悠遠。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長,東西窄,宛如一彎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旁。湖內有金梭島、小普陀和南詔風情島三座島嶼。環湖有才村、喜洲、雙廊、挖色、海東等村鎮,各具風情。
一個人來的話,最好是淡季來,住在古色小鎮,才能領略到什么是內心的安靜、什么是遠離喧囂與浮躁。一個人來,不要提前預訂,慢慢地尋找,才能在不經意間找到美麗的院子與意外的驚喜。換上舒適的平底鞋,走在青石板的路上,看著白墻青瓦,看滿墻的花與三角梅,才發現不管內心多凌厲的人也會有柔軟的內心。逛逛洋人街和人民路,你會發現那些志同道合、靈魂契合的伙伴。在露天的咖啡座找個灑滿陽光的位子,曬著太陽,喝著咖啡,你也許就是真愛小說里的女主哦!
洱海的美麗與寧靜是要慢慢享受的。在這里,聽得見鳥鳴蟲語、狗吠雞叫,聽不見人聲雜語、浮躁腳步。所以,到了洱海,請停下你的腳步,靜靜地發呆和做夢。在碧波蕩漾的寬闊湖面上,一條條小漁船上的漁民在忙碌地撒網捕魚。在不經意間,有時還會聽到一陣陣從漁船上飄來的悠揚的歌聲。這時,洱海又是那么的靈動、秀美。
如果你厭倦了大城市的喧囂,疲憊于旅游景點的嘈雜,洱海是個能讓你停下來歇歇腳的地方,是個能讓你尋找到心底寧靜的地方。洱海,安靜得可以聽得見你自己心跳的聲音。
以此看來西部大開發給建設新牧區活動打下了很好的物質和精神基礎。西烏珠穆沁旗位于錫林郭勒盟的東部,南與赤峰相接,西與錫林浩特市相連。總面積22960平方千米,總人口為7.25萬。西烏珠穆沁旗自從開始進行建設新牧區以來不斷加大反哺力度,落實各項支牧惠民資金7.34億元,有力推動了牧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建設新牧區活動中西烏珠穆沁旗的新牧區建設活動在穩步推進。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樹立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建成新牧區建設示范嘎查9個。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快,冬羔育肥出欄、良種牛引進、肉牛育肥等先進生產模式逐步普及,五年累計接冬羔221萬只,引進優良品種牛6559萬頭,牛的良改比重達到97%,累計育肥肉牛2.1萬頭,畜牧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加強牧區基礎設施建設,五年累計新建牧區公路636公里,架設牧區供電線路245公里,新建牧區基本水源井831眼、節水灌溉233處,解決3.6萬人和62萬頭只牲畜的安全飲水問題,牧民生活條件極大改善。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成效顯著,全旗冷、暖季牲畜飼養量分別壓減并控制在100萬和18O萬只羊單位以內,基本達到了草畜平衡要求。嚴格落實革畜平衡和草場三牧制度,實施階段性禁牧草場面積586萬畝、草畜平衡草場面積2779萬畝,旗財政安排3765萬元休牧補貼資金,自行組織實施春季休牧,為草原生態爭取到寶貴的休養生息時機,牧區生產、生活、生態條件不斷改善。
二、建設新牧區發展畜牧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草場。雖然西烏珠穆沁旗早已開始實施了春季休牧和標準化劃區輪牧工程,但是始終沒能全面的有效地貫徹于實際的牧區牧民生活當中。更可怕的是自然草場在一年四季中不斷地被利用,尤其是秋季打草的時候草場損壞是最嚴重。以前在牧區秋季打草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到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牧區經過承包和租售牧民的草場打破原本在9月秋季打草的規律,既然從7月中旬就開始打草了。在我看來這些人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賺錢,他們才不會去關心牧區草場的受損與否。所以這般不合理的利用草場是對于自然草場的最大傷害。
(2)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建設相對落后。近幾年來西烏珠穆沁旗雖然投入了最大的努力去建設和優化了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但牧民本身的棚帳還是太小、質量也太差,完全達不到接優良冬羔-72子的標準。與此同時打草機和提煉喂養資料的機械也是嚴重欠缺。畜牧經濟是蒙古族自古以來的主要經濟來源和生存方式之一,但是粗放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基礎設備也是導致畜牧經濟大大落后于其他企業經濟的主要原因。為此,想要發展畜牧經濟就要好好解決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落后問題。
(3)對于畜牧經濟的投入不足。在建設新牧區中發展畜牧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由于不收取畜牧經濟的稅,地方物資力大量減退,地方財政收入也隨之減少。因此地方財政對于畜牧經濟的資金投入也相應的減少很多。建設新牧區中發展畜牧經濟是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的工程,所以地方政府不斷地給畜牧經濟資金投入是必然的。如果地方政府財政開始缺乏資金,無法給畜牧經濟投資的話畜牧經濟就無法得到循環發展。所以依靠地方財政是錯誤的想法。
(4)牧區社會化服務與科學技術傳播方面的不足。由于牧區牧戶之間居住的距離太遠,幾千畝草場上就一家牧戶,而且大部分牧戶家里至今還沒有常電,看個電視都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從媒體得到什么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了。因此,加大了牧區社會化服務與科學技術傳播的難度。畜牧經濟的生產、銷售、分配以及保護牧民利益諸如此類的一切都急需牧區社會化服務與科學技術的傳播。雖然西烏珠穆沁旗在傳播科學技術方面下過很大功夫,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設備有限的原因沒能真正的完成服務于牧民的任務。
三、建設新牧區發展畜牧經濟的建議與對策
(1)合理科學的利用自然草場。①要鼓勵牧民使用喚醒自然草場為主要目的的自然放牧方式。自然放牧是指在考慮草木生長的頻率和水源供應程度的前提下一年四季都要選擇不同草場順其自然的放牧;②嚴禁不合理的、隨意的打草行為。把秋季規定為打草的季節,嚴禁在其他季節打草破壞草場的行為。為此,首先,管理土地、草場的相關部門出臺嚴厲的規定,嚴禁過分打草破壞草地行為。其次,牧民把草場租給他人時可以在合同中添加說明關于打草的要求,比如說四季只有一次秋季才能打草。合理科學的利用自然草場是發展畜牧經濟的穩定基礎。
(2)加強改進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建設。①大力推廣各項有利政策,鼓勵牧民積極爭取各種國家項目。首先,大力宣傳有利于畜牧經濟的各項國家政策,讓牧民深刻的、全面的了解到這類政策所能享受到的利益的重要性。其次,鼓勵積極爭取有利于畜牧經濟的各種國家項目,讓牧民了解到這類國家項目對于畜牧經濟發展的重要性;②經過提高牧民收入來完善基礎設備建設。牧民自己盡力爭取提高本身的收入,可以一邊養牲畜放牧一邊利用草場建設旅游景點,因為無邊無際的遼闊大草原本身就是一個很好地綠色旅游景點。
(3)拉攏外資企業入股投資。可以借助外資企業的資金投入來緩解畜牧經濟資金短缺問題。我國的很多企業都是因為借助了外資企業的大力投資才提高了發展速度。所以草原上的畜牧經濟也可以積極地大力拉攏外資企業的資金投入脫胎換骨的進入新一代的發展舞臺。
(4)大力推廣科學技術與牧區社會化服務。①通過建設牧區畜牧經濟合作社來推廣牧區社會化服務。牧區畜牧經濟組織合作社是以牧戶經營為主,牧戶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條件所建設的特殊經濟組織。它會給牧民的畜牧經濟提供很多方便,對于推廣社會化服務也有大量的幫助;②大力集中人力與物力來推廣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的推廣是發展畜牧經濟的關鍵紐扣。首先,旗政府與當地牧區相關部門組織人力收集物資來推廣科學技術。其次,當地牧民在財政部門的幫助與支持下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學習科學技術,讓科學技術在牧區得到進一步的推廣。
關鍵詞:廣水;旅游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i.issn.1672―3309(x).2010.08.04
文章編號:1672―3309(2010)08―12―03
廣水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偏東,桐柏山脈東支南麓,大別山脈西端,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峰大貴山主峰海拔907.80米,最低處平林河床海拔37米,市內群山環峙,北扼雄關險隘,東西居鐵路要沖,“系全楚襟喉之處,自古用兵之地”。全市國土面積2647平方公里,人口94萬,轄17個鄉、鎮、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旅游業的發展,采取多種措施加以引導和扶持,力爭將旅游業培育成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一、發展旅游業是推動廣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1.基于廣水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
廣水是中西部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縣域經濟體。2009年廣水市實現生產總值117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8736萬元,人均生產總值約12500元,約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50%,遠低于東部沿海發達縣市的平均水平。廣水市的總人口中農業人口占多數,資源優勢不突出,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結構層次不高,城鎮化水平較低。像廣水這樣經濟社會發展比較落后,但又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縣域經濟體要突破經濟社會發展的滯后狀態,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超常規發展,出路就是發展特色經濟,即從本地的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出發,在某一產業或產品上構建經濟增長極,形成主導產業,提高縣域經濟增長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廣水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旅游業就是其特色經濟之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旅游業對促進廣水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2.基于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需要
一個地區的產業布局,既有歷史的傳承稟賦,又有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與升級。2009年廣水市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8.11億元、52.36億元和36.53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4.03:44.75:31122。產業結構明顯失衡,第一產業所占比重過高,第二產業實力不強,第三產業比重過低,產業結構很不合理。第二產業中的相當一部分產值的增長仍以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產業為依托。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產業競爭力低,影響了廣水經濟實力的增長和競爭力的提升。依托廣水市得天獨厚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經濟,是優化廣水市產業結構,提高其綜合競爭力的需要,
二、廣水市發展旅游業的有利因素
1.氣候條件適宜
廣水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冬季氣溫高,春季回暖早,晝夜溫差大,水熱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3.5-16.3攝氏度,年降雨量為1000毫米左右,年無霜期達240天以上,相對空氣濕度80%以上。廣水在-一年中適宜旅游的時間較長,可達7個月(4~10月),而一般認為旅游休閑度假的黃金時間為5-9月。同周邊城市相比,廣水市更具氣候優勢,適宜發展成為休閑度假旅游勝地,
2.地理位置優越
廣水地處鄂豫兩省交界處,素有“鄂北門戶”之稱,京廣鐵路、漢丹鐵路、316國道和107國道從境內穿過,距“九省通衢”武漢市也僅有176公里,是武漢、襄樊、孝感、信陽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匯點,是人流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區位條件優越。京廣鐵路沿線的北京、鄭州、長沙、武漢、廣州等城市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居民出游率高,為廣水市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客源保障。廣水市周邊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大別山風景區、炎帝神農故里、武當文化旅游區、長江三峽風景區、雞公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旅游景點呈環狀分布在廣水周圍,可充分依托這些著名旅游景區的光環效應,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廣水休閑度假旅游。
3.旅游資源豐富
與周邊城市相比,廣水擁有獨特的旅游資源優勢。廣水地處湖北與河南交匯處,處在秦嶺一淮河地理分界線上,自然植被發達,森林覆蓋率達40%,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廣水市現有旅游景點70多處,三潭、中華山、徐家河、黑龍潭、漿溪店紅色旅游區等景點如顆顆明珠,相映生輝。
4.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帶來了良好發展機遇
湖北省委、省政府將推進“兩圈一帶”發展戰略作為建設經濟強省、推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體制機制創新的重大舉措來抓。廣水被納入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地處“兩圈”的節點位置,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通過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廣水可享受圈內旅游產業整合、交通設施一體化等各種政策機遇,提升旅游產品品質。充分利用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投資公司這個投融資平臺,帶動各方對廣水旅游業的投資,推進廣水市重大旅游項目建設。通過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這一載體,與圈內旅游景區開展旅游產品整體宣傳促銷,推動廣水與圈內景區加強旅游資源整合,共同拓展海內外旅游客源市場,實現優勢互補,提升廣水旅游的整體現象,打造廣水旅游品牌。
三、旅游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偏低
近年來,廣水的旅游業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2009年全市旅游業實現總收入1.2億元,約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2009年,我國的旅游總收入是1.4萬億元,占全國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4%:湖北省的旅游總收入是1004.5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7.8%。這一比重顯著低于全國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與省內的旅游強縣相比,這一比重也明顯偏低,如2009年通山縣的旅游收入占當年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咸豐縣的旅游收入占比為9%,興山縣的旅游收入占比為8.5%,都遠遠高于廣水。
2.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廣水市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仍不完善,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的需要。一些具有開發潛力的旅游景點,由于地處偏遠,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至今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廣水新火車站距市中心有十幾公里,和市內主要旅游景點亦無公交直達,使一些外地游客頗感不便。一些通往旅游景點的鄉鎮公路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公路維護不力,行駛條件較差,一些景點的旅游通道等級不高,道路條件還不能滿足建設山水旅游城市的要求。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滯后,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旅游產品單一
廣水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風景區有徐家河、三潭、黑龍潭、中華山等,近年來在這些景區先后建成了一些度假村和游樂設施,依托資源優勢發展休閑度假旅游,各景區的旅游產品也開始由單一的觀光型向度假型等多樣化產品發展。但總體上這些景區仍以傳統的觀光旅游為主,旅游發展程度還較低。各景區的旅游產品類型單一,同質化現象突出。不能滿足游客在休閑度假和娛樂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4.市場運作能力低
首先,缺乏高水平的市場化包裝和營銷。在對外宣傳和旅游策劃上手段落后,旅游創意和市場推廣的水平不高。其次,受經濟條件限制,沒有足夠的財力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上進行深度宣傳,旅游景點的知名度較低。第三,缺乏規模大、帶動力強的旅游業市場主體,旅游開發項目普遍投入小、市場競爭力低。一些景區因自身無力開發,又找不到有實力的開發企業,只好允許小業主、小商人低水平開發,造成開發層次低下。
5.旅游開發投入不足
目前,廣水市旅游業的資金投入仍然嚴重不足,一些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景點因投資不足無法開發,
四、進一步發展廣水旅游業的思考
1.創新理念,構建大旅游的發展機制
要按照大旅游的理念,優化資源配置。廣水市要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進行規劃,在土地、資金、文化和宣傳等資源方面進行優化配置。突破部門觀念,加強旅游部門與建設、交通、農業、林業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用旅游的觀念來規劃全市的相關產業發展,確保旅游業發展的統籌性和可持續性。
要著力構建大旅游的發展機制。進一步理順政府、景區和企業的關系,推進各職能部門規劃與旅游規劃銜接,實現項目、資金與旅游開發的有機結合,交通、通訊、酒店等基礎設施建設要與景區開發同步配套,城市規劃和建設要充分考慮旅游功能的完善和發揮。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基礎。打破旅游資源的條塊分割,有效整合各部門資源,形成共同開發、共同發展的旅游大開發機制,
2.構建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解決投入不足問題
利用多種渠道,加大旅游投入,形成“政府加大投入,外資加快進人,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旅游投資格局。要有重點地推介一批旅游項目,拓寬旅游投資渠道,爭取一批高規格、大規模的旅游項目落戶景區。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出臺扶持政策,鼓勵本地群眾參與旅游開發,興辦旅游經濟實體。打破地區和行業封鎖,吸引有實力的外地骨干旅游企業進入廣水市場,共同參與旅游開發建設。要創新旅游招商引資方式,從以政府招商為主轉變到以市場招商為主,推行業主招商、招商等多種招商方式,形成政府推動、企業承辦、市場運作的招商引資機制。
組建廣水市旅游投資公司,多渠道籌集發展資金,整合投入旅游項目開發和建設,并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進入資本市場。可以探索組建一個旅游融資擔保公司,主要解決市內中小旅游企業融資難問題,也可以為農民從事“農家樂”和“漁家樂”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在市場運作中,可探索實現旅游景區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開展旅游景區經營權整體招商,解決一些景區開發投入不足問題。
3.挖掘文化內涵,打好文化旅游品牌
廣水文化底蘊濃厚,要按照“以文興旅”的文化旅游發展思路,深度挖掘文化旅游內涵,促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一是要充分挖掘廣水悠久的歷史和古今名人、奇聞軼事、民間傳說等文化資源,開發廣水獨特的歷史文化,不斷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增強游客對廣水文化的認同:二是要全方面挖掘、整理和包裝以詩詞楹聯書法文化為核心的民間文化。廣水被稱為中國民間書法之鄉、民間楹聯之鄉和民間詩詞之鄉。要按照旅游搭臺、文化演戲的總體思路,大力開發以書法、詩詞楹聯、民間歌舞為核心的特色民間文化,舉辦特色旅游節慶活動,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三是打造景點文化,賦予景點以文化靈魂。結合景點建設,對景點進行深度文化包裝,推廣參與性強的特色文化旅游節目,做好徐家河風情島、印臺休閑生態文化園等景點的包裝和推介工作。
4.以打造旅游名鎮、名村為平臺,改善旅游環境
為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湖北省開展了旅游名鎮和旅游名村的推選工作,爭取利用3―5年時間,打造20個旅游名鎮、100個旅游名村。旅游名鎮和旅游名村創建是擴大廣水旅游知名度,推動旅游業發展的契機,廣水市武勝關鎮的碾子灣村在2009年被評為湖北省旅游名村。要在全市大力開展旅游名鎮名村創建工作,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宣傳、規劃、培訓和管理等方面加強引導和扶持。以旅游的理念規劃村鎮發展,加強村鎮的旅游設施建設,突出村鎮的景觀特色和建筑風格,改善旅游村鎮的衛生環境,美化旅游村鎮的環境,提高村鎮的旅游品位。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結合,采取股份制開發等方式,吸引投資者,將旅游村鎮做大做強,力爭能在未來幾年創建1個省級旅游名鎮、若干個省級旅游名村。
5.推動各景區互補發展,形成整體集聚力
要以休閑度假、生態觀光為方向,結合各地特點,發展各具特色的旅游產品。推動各景區互補發展,形成整體集聚力。廣水市的各主要景區旅游資源類型相似,但各地的旅游景觀各異,要根據各景區的景觀特色,確立各自的側重點和發展方向。瞄準創建國家4A級景區的目標,加快龍鳳島、“水泊粱山”度假村、水城大道等項目建設步伐,把徐家河建設成全省知名的水體旅游景點和重要的休閑度假區: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挖掘文化內涵,把三潭建設成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強植被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善旅游設施,把中華山、黑龍潭建設成生態旅游觀光目的地:結合北部三鎮新農村試驗區建設,打造吳店鎮十里畫廊旅游區,集中發展一批高檔次、高品位的“農家樂”;積極發展近郊農業觀光、山莊度假等形式的鄉村旅游,使鄉村旅游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新引擎、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6.加強區域旅游合作,構建區域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