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專利制度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專利制度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專利制度的意義

    第1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錯誤的授權決定會導致不公平的壟斷,專利申請審批時間過長也將使創新者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在維護專利申請人利益和杜絕垃圾專利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是鼓勵創新、確保審查工作嚴謹性的關鍵所在。但是,很顯然,印度至今仍未做到這一點。

    背景

    依照印度1970年頒布的專利法,在一件專利申請正式獲得授權之前,任何利益相關方均可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異議。但統計結果顯示,依照該法案提出的異議請求量極為有限。隨著《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最終生效日期的逐漸臨近,印度制藥行業開始擔憂,一旦從2005年起施行產品專利制度,垃圾專利和劣質專利的數量將明顯增長,屆時國內各行各業,尤其是制藥行業勢必深受其害。這就意味著,在建議對專利法進行修改的同時,政府必須在遵循TRIPs協議和維護本國制藥行業利益之間構建一種平衡。

    2004年,印度頒布《專利法修正案》,從而完成對1970年版《專利法》的第一次修改。新版專利法實施“授權前抗辯”(pre-grant representation)和“授權后異議”(post-grant opposition)制度。“授權前抗辯”僅限于針對一項發明的可專利性(即新穎性、發明步驟和工業應用)以及用于該發明的生物材料的地理來源被錯誤公開或未予公開提出不同意見,而提出此類意見的一方可以是“任何人”。

    與“授權前抗辯”相比,“授權后異議”的訴求范圍雖然寬泛很多,但卻存在一個重大缺陷,即必須向法院提出異議申訴,從而導致糾錯程序和補救時間過長,讓垃圾專利的持有人不合理地享受壟斷特權。對于印度這樣一個司法審查程序本就冗長的國家來說,這一缺陷所引發的種種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這種局面直到2005年方才得到改觀。印度以“授權前異議”制度(pre-grant opposition)取代“授權前抗辯”程序,從而建立起一套在授權前和授權后均可提出異議的機制,力求最大限度地杜絕垃圾專利。

    授權前異議制度

    實際上,自發生瑞士諾華公司印度政府的Gleevec(格列衛)案件之后,國際社會便開始密切關注印度的“授權前異議”制度。其支持者認為,信息的匱乏會妨礙專利審查工作,而“授權前異議”制度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將鮮為人知的信息傳遞給審查員。但是,這也在無形之中延長了審查時間,給專利申請人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正如2004年《專利修正法案》中提出的,也許“授權前抗辯”程序更便于審查員獲取新信息。

    支持“授權前異議”的人們同樣也在質疑印度專利局是否有能力對專利申請進行充分的實質性審查。但是,所有這些懷疑都將在不久后灰飛煙滅,因為自2009年開始,印度專利局將成為PCT申請的國際檢索單位。印度政府很可能會確定一個廢止“授權前異議”制度的最后日期,轉而像大多數國家一樣,引入“無效程序”(invalidalion proceedings),以避免專利受到行政異議制度和司法異議制度的“雙重打壓”,最大限度地減輕專利權人的經濟負擔。屆時,在專利體系的成功運作和高效運行方面,或許印度將能夠和中國、日本及韓國平起平坐。

    從2005年至今,印度專利局共受理“授權前異議”和“授權后異議”請求250余件。統計數據顯示,2004~2005財年的異議請求量為86件,2005~2006財年則攀升了近一倍,達到155件。在所有“授權前異議”請求中,制藥行業成為重點領域。其中,一些比較著名的案例如下。

    印度制藥企業USV針對美國EliLilly&Co's公司一件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品專利申請提出“授權前異議”請求。經過一年的聽證之后,印度專利局以現有知識和未能提高現有功效為由駁回了EIi Lilly&Co's公司的該件申請。

    印度“艾滋病患者組織”針對英國GSK公司一件藥品專利申請提出“授權前異議”請求,最終導致GSK公司撤回該申請。

    印度制藥企業NAACO Pharma和GM Pharmaceuticals針對英國AstraZeneca公司一件治療肺癌的藥品專利申請提出“授權前異議”請求,理由是該發明為現有知識,缺少發明步驟。經過一年多的聽證之后,新德里分局駁回了阿斯特拉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這件申請。

    美國非政府組織1-MAK和印度版特羅凱公司(Cipla)針對美國雅培制藥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一件治療艾滋病的藥品專利申請提出“授權前異議”請求,該案目前仍在處理之中。

    印度“艾滋病患者組織”針對瑞士羅氏公司(Roche)一件抗病毒藥品專利申請提出“授權前異議”請求,雖然欽奈分局駁回了“艾滋病患者組織”的異議請求,并最終批準了Roche公司的這件申請,但印度“律師協會”卻對欽奈分局的授權決定持反對態度,Cipla公司也表示將就此提出“授權后異議”請求。

    通過上述案例不難發現,絕大部分“授權前異議”請求均由非專利藥品(generic drugs)生產企業或非政府組織提出,應訴方則多為創新型制藥企業。這一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授權后異議制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依照2005年版專利法建立的新“授權后異議”制度也逐漸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統計數據顯示,從2005年至今,印度專利局共受理了近60件“授權后異議”請求。從發展趨勢來看,盡管此類請求的針對范圍并不局限在制藥行業,但絕大部分都和該行業有關。其中一個比較有名的案例是印度Wockhardt公司和非政府組織“Sankalp基金會”針對瑞士Roche公司一件治療乙肝的藥品專利提出的“授權后異議”請求,該案目前正在審理過程中。此外,印度Cipla公司表示,可能將于近期針對Roche公司的一件新式抗癌藥物專利提出“授權后異議”請求。

    “授權后異議”制度的訴求范圍和“授權前異議”制度基本一致,而且法律明文規定,授權前提出異議的一方有權在授權后繼續提出異議。但是,盡管彼此十分相似,兩種異議制度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別:①“任何人”均可在授權前提出異議,而在授權后提出異議的只能是“利益相關方”;②專利法第25(1)款未明確允許專利申請人在“授權前異議”過程中口頭申辯;③在“授權前異議”中,除非依照印度憲法正式提交令

    狀申請書(writ petition),否則專利局作出的決定即為最終決定,無任何補救措施;④“授權后異議”請求須在正式授權后一年內提出,而允許提出“授權前異議”請求的時限會更長,原因是專利申請的審批時間過長,往往不止一年,所以,異議人有充足的時間提出此類請求,從而更大程度地將專利申請人置于被動之中。

    專利法第3(d)款

    異議制度并不是防止垃圾專利的唯一途徑。2005年版專利法不但對發明創造的可專利性提出基本要求,還確定了一些其他標準。例如,除明文規定同能量有關的發明不可申請專利之外,該版專利法還開列出一份清單,明確指出哪些產品或方法不能被視作發明創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法案的第3(d)款。該條款規定,如果對一種已知物質的新型發現不能提高該物質的已知功效,則該發現不具有可專利性。這是2005年版專利法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要求,因為它設定了更高的非顯而易見性和發明步驟評價標準。此外,僅僅發現一種已知物質的新用法或新特性將不被視為一項發明。同樣,對已知方法、機器或設備的單純使用亦不能被視為發明創造,除非該方法可以產生新產品或使用至少一種新反應物。

    此外,2005年版專利法還明確規定,各種鹽、酯、乙醚、多晶形物、代謝物、純形式(pure form)、粒度(particle size)、異構體、異構體混合物以及已知物質的復合物、化合物和其他衍生物,除非在功效、特性方面發生顯著變化,否則將被視為同一物質。但是,該版專利法中仍未對“功效”一詞進行明確解釋,社會各界對此的普遍看法是:一方面,第3(d)款要求一件功效型產品在特性方面發生顯著變化;另一方面,“功效”一詞不應局限在藥理和療法方面。實際上,該條款未將藥理發明和非藥理發明區別開來,并且將范圍擴大至化合物、藥理產品的中間物、農化物和食用化學品。

    印度專利局和法院到底如何解釋第3(d)款,是值得外界關注的問題。在審理“授權前異議”案件過程中,“功效”一詞被更多地解釋為“療效”。因此,為鼓勵漸進式創新和防止垃圾專利,對于該條款的適用和解釋必須十分謹慎。

    同樣,異議制度也不是第三方向專利局投訴一件專利的唯一途徑。依照2005年版專利法,在專利保護期內,第三方可以隨時通過“撤銷程序”來挑戰一件專利,訴求范圍和“授權前異議”及“授權后異議”相差無幾?!俺蜂N程序”可以在正式授權后的任何時間內啟動,即便是在授權后一年之內――依照2005年版專利法第25(2)款之規定,這個期限內可提出“授權后異議”請求。因此,一件專利的異議方可以同時通過兩種途徑(即“撤銷程序”和“授權后異議”程序)來提出其反對意見。

    除了印度專利局之外,知識產權上訴委員會(IPAB)和高等法院也是第三方賴以挑戰專利權有效性的兩座平臺。由于IPAB是一個新近成立的機構,因此迄今為止發揮的作用極為有限。但高等法院卻截然不同,其審理的專利訴訟案件同10年前相比增長了近5倍。其中,制藥企業成為此類訴訟案件的主角,有的是作為方,有的則是應訴方。但不管怎樣,專利權的有效性和權利行使問題都已成為印度法院的工作重點。

    前景展望

    “授權前異議”和“授權后異議”制度令創新型企業備感擔憂,制藥行業更是如此。面對一個甚至多個競爭對手提出的“授權前異議”請求,專利申請人變得日益脆弱。此外,即便“授權前異議”請求遭到駁回,異議方仍有權提出“授權后異議”請求。這就意味著,同一件專利申請有可能不斷受到異議程序的“侵擾”,從而導致授權決定一拖再拖。這是令專利申請人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因為專利有效期畢竟是從申請日開始起計算。

    第2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制度供給 制度需求 制度均衡 勞動力轉移

    一、引言

    中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農村剩余勞動力由農村流向城鎮、由農業產業向非農產業轉移是這一階段非常明顯的一個特征,農村勞動力轉移既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需要,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劉易斯(Lewis,W.A,1954)在《無限勞動供給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通過理論模型論證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具有二元經濟結構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經濟增長的基本途徑。他指出,發展中國家一般存在著傳統農業部分和現代工商業構成的二元經濟結構。在傳統部門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由于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們的邊際收益率決定的,在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農民收入只可能保持在極低的水平上。而現代工商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和職工工資收入大大高于傳統農業部門,將傳統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轉移到現代工業部門,一方面會提高這部分轉移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會增加現代工業部門的產出和積累。隨著積累的增加,現代工商業部門就有能力吸收更多的農村勞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中國沿海地區的帶動下,特別是在香港、臺灣等地區的投資的帶動下,發展了出口導向的勞動密集型工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沿海地區,大大減輕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壓力。改革開放的近30年中經濟發展已經吸收了近2億農村勞動力。即便如此,我國農村仍有近1.5億的剩余勞動力,靠發展鄉鎮企業來解決就業問題的潛力已經有限。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會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經濟進一步發展,勞動力再向第三產業發展,我國現階段正處于工業化中期,所以要解決這些剩余勞動力就要靠第二、三產業部門的發展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來吸引勞動力,但目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本文主要從制度經濟學角度對我國勞動力從農村部門向城市現代部門的轉移進行探討。

    二、我國勞動力轉移的制度背景

    二元經濟理論提出以來關于勞動力轉移的學說,基本上都是從勞動力轉移供給和需求的角度來分析勞動力轉移內在動因,但是卻很少分析勞動力轉移的外在因素--制度。筆者認為,勞動力轉移要受到外生制度因素的限制。由于地區差異以及勞動力要素稟賦的不同使勞動力轉移成為可能,當勞動力轉移的需求和供給方同時存在時,還需要勞動力轉移制度的供給。勞動力轉移是由不同地區的勞動力要素稟賦和制度因素外生決定的。不同的制度環境對勞動力轉移的激勵約束機制在某種程度上促使了勞動力轉移的差異。

    根據諾思的觀點,制度是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更規范地說,他們是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認為設定的一些制約。制度構造了人們在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發生交換的激勵結構,制度變遷則決定了社會演進的方式。當然,勞動力轉移也要受到制度環境制約。作為國家根本經濟制度的經濟體制是各類經濟政策的總攬,而經濟政策則是實現經濟體制的手段,也是經濟體制在運行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經濟政策往往偏重于利用市場或市場機制的力量,行政手段則是為解決市場失靈問題而采取的輔助措施。在計劃體制下一般實施平衡發展戰略,這一戰略依賴于計劃化和國家干預,在該發展模式下勞動力轉移背嚴格限制。而不平衡發展往往是市場經濟的特點,該戰略注重經濟發展的效率,一般與市場經濟體制聯系在一起。不平衡增長包含部門優先發展和地區優先發展(當然包括城鄉關系的處理),在這一發展模式下,勞動力在區際、城鄉和部門間的轉移不可避免,如何使勞動力合理、規范、有序轉移就需要制定相應政策加以管理。

    三、我國勞動力轉移的制度供給和需求

    我國農村普遍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白南生,2002),外生制度因素對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及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拉坦指出,由技術進步釋放的新的收入流,是制度變遷需求的重要原因,新收入流的分割導致技術進步或制度績效的增進相聯系的效率收益是進行制度變遷的一個主要激勵。制度在技術進步的變革中不斷實現創新,以滿足制度利潤最大化。因此,制度變遷過程是制度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

    制度經濟學繼承新古典經濟理論,把制度引入新古典的分析框架,制度變遷同樣可以用“需求-供給”這一均衡分析方法來分析。制度變遷導致了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又誘發制度創新。制度變遷是不斷從非均衡(產生制度需求)到均衡(制度供給),再從均衡(新的制度需求)到非均衡(新的制度供給)的循環過程。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發展就是遵循了這一過程的。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制度需求

    林毅夫(1996)認為,誘致性制度變遷是由某種在原有制度安排下無法得到的獲利機會所引起的。“如果(行動主體)預期的凈收益超過預期的成本,一項制度安排就會被創新”(Davis and North,1979)。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盈利性決定了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和促進了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村和城市生產要素稟賦結構和要素相對稀缺程度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了相對價格的變化。

    由于生產方式改變而不斷釋放出來的勞動力成為農村傳統部門的優勢資源,資本成為城市現代部門的優勢資源,勞動力與資本的重新配置將使各個生產要素邊際生產率得到提高,帶來利潤。但是,我國長期實行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就業制度,農民對就業方式和就業區域沒有自由的選擇權。低效的要素配置制度已不能滿足人們利潤最大化的需求,這一需求必將誘發實際的制度變遷。從農村傳統農業部門釋放的勞動力受到城市現代部門新技術新增長點的吸引,萌發了從事非農勞動的念頭,但由于戶籍制度和傳統觀念的限制,在信息和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勞動力不敢大膽嘗試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去從事不熟悉的勞動方式。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制度供給

    如果預期的凈收益超過預期的成本,一項制度安排就會被創新。只有當這一條件得到滿足時,我們才可望發現在一個社會內改變現有制度和產權結構的企圖。而當政府意識到這一點時,就會通過法令改變制度的非均衡而實現新的制度均衡,實現強制性制度變遷。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農村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導致農業勞動力過剩,人地矛盾突現出來。加上,促進了城市企業勞動用工制度的市場化,城市勞動力結構變化為許多非城市戶口的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農村經濟發展和城市經濟發展對勞動力轉移的雙重作用促成了政府勞動力轉移制度的供給。1984年,政府準許農民進入城鎮務工經商,這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制度變革的一個起點,打破了30年限制我國城鄉勞動力轉移的就業管理制度,之后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時期。現在,農村勞動力成為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三)制度調整與制度均衡

    舒爾茨(1968)指出“人的經濟價值的提高產生了對制度的新的需求,一些政治和法律制度就是用來滿足這些需求的,他們是為適應新的需求所進行的滯后調整,而這些滯后正是一些社會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帶來了交通運輸、社會治安和勞動力市場管理等社會問題。1992年后,我國政府開始實施以就業證卡管理為中心的農村勞動力跨地區轉移的就業制度,并對小城鎮的戶籍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通過后續的制度調整減少制度變遷的損失。制度變遷是“帕累托改變”,雖然社會總效用提高,但推動力和阻力同時存在。不同利益主體的收益和損失同時存在。

    進入21世紀以來,農村勞動力轉移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限制變為鼓勵,政策著力點是保障合法權益,為農民進城務工創造良好環境,公共政策進入統籌城鄉發展、以人為本、公平對待的軌道。2001年清理整頓對農民工的收費,除證書工本費外,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取消。2002年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2003年將農民工納入保險范圍;明確流入地政府負責農民工子女受義務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明確各級財政在財政支出中安排專項經費扶持農民工培訓工作。2004年提出城市政府要切實把對進城農民的職業培訓、子女教育、勞動保障及其他服務和管理經費,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2005年提出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對進城求職的農村勞動者要提供免費的職業介紹服務和一次性職業培訓補貼。2006年提出要解決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依法規范勞動管理,搞好就業服務和培訓,解決社會保障問題,提供相關公共服務,健全維護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機制等。2008年1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6項促進農民工就業的措施,其中包括積極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強農民工就業能力培訓;扶持有條件、有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以及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同時,各級政府加速了戶籍制度改革,如在一些省份改變兩種戶口、居民權利不平等的狀況,開始解除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深層制度約束,促進進城農民工融入城市并向市民身份轉變。近年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明顯加快。

    四、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認為,我國的勞動力轉移政策受到體制或制度環境(制度結構)的限定,體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成為影響勞動力轉移政策形成的利益主體,改革開放以后戶籍制度是阻礙農村勞動力在就業城市定居(移民)的因素而不是阻礙他們實現就業轉移的根本制度障礙。實現完全意義上的取消基于原來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各種補貼、福利、社會保障和改變政府拓展就業偏向仍將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就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中央政府應深化經濟體制的改革,同時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對經濟落后農村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用于教育、培訓和人力資本的積累;

    (二)政府的部分轉移支付可以用于對地方政府機構及政治企業家的預算附加或“獎勵”,只要在發展經濟、擴張就業和增加收入上卓有成效,就可得到這一獎勵,同時加強農民的組織化建設,大力推進農民自治以改善其不利的地位;

    (三)基于中國國情促進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大力促進工業化,借鑒發達地區農村城鎮化的經驗促進城市化等措施,最終消解城鄉二元分割的勞動力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 蔡,都陽,王美艷.戶籍制度和勞動力市場保護[J].經濟研究,2001,(12):49-91.

    [2] 林毅夫.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3] 舒爾茨.制度與人的經濟價值的不斷提高[A],科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C].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6.

    第3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善意取得 無權處分 轉讓合同

    作者簡介:楊樹,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問題導入:甲將一批貨物交由乙運輸;乙卻擅自將貨物賣給不知情的丙。乙、丙約定好貨款十天后付,乙當即將貨物交付。但在丙僅支付了部分貨款時,被甲發現。甲拒絕追認乙的行為,并要求丙返還貨物。丙拒絕返還,并且在其檢查貨物時發現部分貨物有瑕疵,要求以違約金充抵部分貨款,并以低于約定的價格支付剩余貨款。此案如何處理?

    在本案中,乙的行為構成無權處分,作為權利人的甲拒絕追認乙的行為,根據《合同法》第51條規定,那么該合同是否就應歸于無效呢?如果合同無效,丙因善意取得該貨物,但是卻不能根據合同要求降低價款,是否對丙不公平?

    在《合同法》中第51條中規定為無權處分合同效力待定,在《物權法》中有關善意取得的規定回避了這一問題。但是在實踐中,這一問題并不能回避。目前在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根據《合同法》第51條,轉讓合同效力待定;二是主張轉讓合同有效。

    對于第一種觀點,善意取得轉讓合同的出讓人,轉讓標的物的行為是無權處分行為,根據《合同法》第51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待定。但是,如果持該種觀點,會有下幾個問題:

    1.善意取得制度的設立是為了保護交易安全與便捷。將轉讓合同歸為效力待定,如果出現上述問題,善意取得的受讓人就無法依據合同向無處分權人主張合同上的權利,對于受讓人的保護程度較低。

    2.善意取得轉讓合同無效,不符合我國所采用的物權轉讓模式――債權形式主義,即債權合意(有效的合同)+登記或交付的法定形式。我國不承認物權行為及其無因性 。若合同無效,而物權轉移,便與債權形式主義的轉讓模式有所矛盾。

    對于第二種觀點,認為善意取得轉讓合同有效,便與《合同法》無法協調,就需要《合同法》將第51條刪除或者修改。這一觀點也會產生以下問題: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如何,即無權處分行為是否能使合同無效?

    上述觀點皆有弊端,但是筆者認為將善意取得的轉讓合同理解為有效,在整個民法體系理論中解釋起來更順暢,跟能體現善意取得制度設立的目的――保護交易安全與便捷。

    筆者以此為出發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自己所持觀點進行闡釋:

    1.無權處分行為對合同效力的影響。

    2.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同物權轉讓模式下,對其轉讓合同效力的理解。

    一、無權處分行為對合同效力影響的論證

    (一)合同有效的要件

    (二) 無權處分行為對合同效力的影響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得出無權處分行為影響合同效力所涉及的要件為雙方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意思表示錯誤(或者重大誤解)、欺詐、真意保留、虛偽表示。這幾種情況,合同的效力都不是直接無效。

    首先對于意思表示錯誤(或重大誤解)、欺詐,合同當事人中的一人或多人的意思表示并不真實,其表達的利益追求并不是信賴利益,此時法律就要保護信賴利益,即賦予合同當事人自己選擇合同效力的權利,如《合同法》第54條。

    對于通謀虛偽表示形成的合同,存在兩個虛假的意思表示。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一款第三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無效,此時如果虛偽表示形成的合同所掩蓋的真實意思并不違法,此法律沒有理由一定讓其無效。為了保護雙方之間的內在信賴與主觀真實,可肯定其內在信賴達成的一致,而認定其虛偽表示形成的合同無效。但是若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信賴,應肯定客觀上完全不真實的合同有效。這主要是為了兼顧意思自治(意思主義)與交易安全(表示主義),盡量平衡表意人、相對人及第三人的利益關系 。

    由以上論述可知,合同的意思表示不真實并不是決定合同效力所必須的要件。合同的效力主要是由合同雙方的信賴決定,即使是像重大誤解和欺詐導致合同表示不真實,合同的效力仍由合同當事人自己決定。只有為了保護第三人的信賴及交易的安全便捷,合同的效力才會受第三人影響。

    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我國《合同法》規定,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在此之前,合同處于效力待定的狀態。對無處分權人來說,出賣他人的動產,其出賣的意思是真實的,不真實的是他對動產的處分權,無處分權人有一定程度的真意保留。根據上述論證,合同并不一定無效。對受讓人來說,第一,如果其是善意的,此時其承諾也是真實且包含著信賴,信賴源自無處分權人對動產的占有,即使其表征與實質的權利不符,對于信賴該表征的人無影響。法律保護該信賴,雙方因信賴達成一致形成的合同應為有效。第二,如果受讓方有損害對方的惡意,此時對合同是否有效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由于受讓人有損害原權利人的惡意,此時雙方都違背了合同所含的信賴要求,而且這種違背可能會影響原權利人的利益,這樣的合同在原權利人追認之前,應為效力待定合同,將合同是否有效的選擇權交給原權利人?!耙驗閷θ魏坞p方故意不真實且影響他人的利益的合同,法律不會保護,這是合同的內在信賴規則所要求的,也為民法的誠信原則所要求?!?另一種觀點認為:無論善意還是惡意,合同的效力均不受影響?!胺晌匆幎ㄙI賣契約之生效須以買受人之善意為要件。然則法律為何未設規定?此乃因為將買賣契約之效力系于買受人之善意惡意,就當事人利益及交易安全而言,均無必要?!?綜上,如果當事人是善意的,為了保護這種信賴,合同應有效,而不是效力待定。若當事人惡意,則有兩種觀點,出現這種觀點的差異主要是源自不同的物權轉讓模式,在下一節會具體論述。

    二、不同物權轉讓模式下,合同效力的選擇

    這里僅論述債權形式主義與物權形式主義兩種物權轉讓模式。

    (一)物權形式主義模式下的無權處分的效力

    物權形式主義的模式下,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相互獨立,物權行為具有無因性。此時,如上一節所論述,將買賣契約之效力系于買受人之善意惡意,就當事人利益及交易安全而言,均無必要,同時法律也未作規定。

    從物權轉讓模式上,是受讓人取得權利有兩種途徑:原權利人追認或者通過善意取得,原權利人追認很好理解,通過善意取得“所謂善意受讓動產占有,指善意信賴處分人的處分權,法律為保護此項善意信賴,使無權處分行為發生效力。” “然此并不表示因受讓人之善意取得而使處分行為(物權行為)有效,與此情形,物權行為仍屬無權處分,惟受讓人得依法律規定取得權利而已?!?這里指法律為了保護信賴,而使受讓人直接取得權利,并未通過有效的物權行為。處分行為的效力不受善意或惡意的影響,仍然是無權處分。惡意只影響到法律對受讓人信賴的保護,不影響債權合意與物權合意。

    (二)債權形式主義模式下的無權處分的效力

    在債權形式主義下,物權的轉讓是由有效的合同加法定公示方法。如果受讓人為善意時合同有效,加上之后的法定公示方法,物權轉移;若受讓人惡意時,合同效力待定,由于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此時即使有法定公示方法,物權也無法轉移,這符合債權形式主義的模式。

    (三)善意取得制度在物權形式主義模式下與債權形式主義模式下的應用

    第4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高職高專 英語閱讀 提升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uggestions to Improve Vocational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ZHANG Jie

    (City University of Zhengzhou, Zhengzhou, He'nan 452370)

    Abstract For the idea of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for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is now the place to be improved. From the linguistic factors and non-linguistic factors affect the reading of departur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vocational student body, such as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lack of vocabulary and other factors, so this training in three areas of teaching, reading selection and skills to describe how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rea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1 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閱讀現狀

    閱讀是外語學習者獲得外語輸入的最主要的途徑,但是許多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較差,使得高職高專英語閱讀教學面臨較大的困境。與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茖W校的生源主要是高考中分數較低的學生,其中閱讀是他們英語學習的主要障礙。根據不完全統計,在英語的閱讀方面,能很熟練地使用英語這門技能進行順利閱讀的人數只占總人數的10%左右,而有61%的學生都只能大致理解文章意思,但是并不能對每個細節都有所了解,約有24%的學生要借助工具書進行閱讀,完全不能讀懂的人數只占5%。

    此外,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依然是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占主要地位,以老師的思維在閱讀文章,要知道,對于英語閱讀的理解,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理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們習慣了填鴨式教學,是被動的接受者,事實上,這是一種老師代替學生的閱讀方式。不僅如此,由于硬件缺乏,再加上上世紀由于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不大,所以老師一般不注重實際的教學方法,只是照著書本上念,然后讓學生們死記硬背單詞,記住就是記住了,記不住也沒有什么辦法。這種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學,并沒有遵循現今我們強調的科學記憶規律,往往我們要花很多功夫,卻仍然達不到期望的效果。這對英語閱讀也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以外,語法的講解占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將詞匯和語言點從上下文中分離出來進行孤立記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面。因此,高職高專英語閱讀在教學雙方上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2 影響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

    2.1 學生的語言因素

    在英語的閱讀過程中,因為只有在對句子、章節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的前提下,才能正確理解文章想表達的意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個過程對學生英語基礎的要求也很高,豐富的詞匯量,一定的閱讀速度和理解概括能力都是必要的。但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普遍英語基礎比較差,底子薄,閱讀能力偏低,詞匯量不足,而詞匯量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就無法完整構建文章的堡壘,就無法正確地理解文章。應該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指導學生進行科學單詞記憶,要突出單詞的發音,不能只是記住了單詞拼寫,但是記不住發音,這樣在聽力中就沒有辦法理解這個音是什么意思。比如,英語的課程可以以每個Unit為單位進行單詞的分類,老師可以根據艾賓浩斯曲線引導學生在第一天、第二天、第五天、一個星期后進行復習,就會記得更牢。再根據分類的單詞分別蓋住它的英文拼寫和中文釋義,看看學生還能不能快速反應單詞的拼寫和意思。一個階段的學習后,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同類單詞的分類,比如在托福單詞中有本書叫《詞以類記》,就是用把單詞分類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科學記憶同類詞匯,這樣在使用時就能更靈活。

    2.2 學生的非語言因素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來說,肯定是有很多新的單詞和句法要求學生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更好地掌握,但是在這樣的大量訓練過程中,因為有很多的困難,不是通過幾次的訓練就能掌握的,是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生懈怠的心理,對于暫時性的付出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而感到失落甚至想要放棄,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在英語學習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除此之外,在高職高專中,有些學生對英語有一種恐懼心理,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有些學生想學好英語卻學不好,內心會產生一種焦慮和急躁的心情。英語閱讀是多種習慣的結合,不好的習慣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加大其閱讀難度。其次,心讀和指讀會減慢閱讀的速度,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把每個字和詞都翻譯成中文,不利于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

    3 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方法

    高職英語教學應立足于現代教學全面性的要求,在英語專業傳統的教學形態下,整體教學散發出單調落后的氣息,無法適應新課改革的需要。成功的英語教學源于先進的教學理念,立足積極、多元的模式需要,改變以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訓練英語專業學生,讓他們對英語專業有一種新的認識,發展英語學習中創新、團隊合作的基本素質,這不僅對他們現在的英語專業學習有很好的幫助,對以后的就業發展更是至關重要。

    3.1 分層提問的方法幫助由淺到深理解文章

    老師應針對班級學生理解能力進行問題分層設置,把較難的問題分成幾個小部分,降低問題難度,緩解學生的畏難情緒。把握好問題分層時的難度坡度,尊重學生理解問題的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把疑難點用易理解的方式進行形象的引導,進行有效性提問,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

    3.2 閱讀選材

    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多去閱讀英文原版書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細致的分析,使得自己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滿足和提升。在平時得到鍛煉的同時,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堅持閱讀,因為英語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看到一定的效果。對于閱讀的選材也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可以從較為容易的閱讀材料開始讀起,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不斷的提升。

    3.3 閱讀技能訓練

    閱讀技能訓練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略讀、跳讀和細讀。因為在英語的閱讀中,理解和速度同樣重要,不能因為要完全理解而忽視速度,也不能因為僅僅要求速度而囫圇吞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語的略讀、跳讀和細讀的使用就十分重要。學生應該根據文章的結構脈絡,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速度調節,這樣不僅能對文章的整體結構有個很好把握,也能準確抓住全文的重點內容。

    參考文獻

    [1] 于海燕.高職高專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現狀分析及培養策略[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第5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實現分級診療的關鍵

    一方面,伴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與人口老齡化趨勢,慢性病逐漸呈現“井噴”格局,但這些長期帶病生存的慢性病患者不僅需要良好的治療方案,同時還需要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社區干預服務,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血壓/血糖持續監測、行為生活方式改變等。

    另一方面,隨著醫學技術發展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細化,導致呈現出“高健康需求”與“高服務技術”之間的錯位格局,在現實中很多患者很難準確找到相契合的醫療服務技術,就會出現諸多病急亂投醫的現象。通過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借助家庭醫生的綜合服務能夠幫助缺乏專業知識的患者提升合理選擇醫療機構就醫的行為能力,獲得長期、協同的健康照顧。

    在構建分級診療制度背景下,如何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呢?

    應該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保障制度、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督體制的綜合改革”的精神,加強醫療與醫保、醫藥部門的協同性,深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與醫保支付方式聯動改革,著重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一體兩翼”式的機制創新:“一體”(本體)即通過完善組織管理機制,明確家庭醫生、簽約對象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圍繞簽約服務構建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新型服務模式,賦予家庭醫生在服務體系中的服務提供、平臺資源、團隊管理以及考核分配上的自力。

    “兩翼”其一是構建協同服務機制,對家庭醫生開展簽約服務提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二、三級醫院及區域性醫療資源共享平臺等全方位協同支持,以提升家庭醫生服務能力。

    “兩翼”其二是構建合理的補償激勵機制,圍繞契約服務建立醫保按簽約人頭支付服務費的補償機制,逐步形成與簽約服務績效相掛鉤的家庭醫生收入分配機制,使家庭醫生有動力提供更多有價值服務,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第6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勞動力轉移;制度因素;實證分析

    20世紀70年代末的農村改革,確立了農村,解決了勞動者自和積極性的問題,迅速發展了農業生產。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剩余的農村勞動力開始轉移,農民成為鄉鎮企業工人、城市民工等非農產業農民,促進了城鄉經濟交流,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但近幾年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城鄉發展政策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出現了用工荒和剩余勞動力并存的問題,引起關注。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制度因素的理論分析

    新制度經濟學家諾思給出的制度定義可以概括為制度是一種規范人的行為的規則。制度因素是經濟發展的關鍵,經濟中的制度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經濟中的當事人,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以政府和農民作為經濟主體。研究存在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政府如何進行制度設計,農民如何進行轉移的動態博弈。當政府設計的制度不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時,農民選擇轉移的成本過大,收益小于預期,農民選擇不轉移的可能性必然大于轉移的;當政府設計的制度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時,則情況相反。農民選擇轉移的可能性必然大于不轉移的。農民視政府制度的不同而動態地變化自己的策略,進行是否轉移到非農產業的選擇。在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或管制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國家,其轉型的實質就是制度變遷或制度創新。在中央提出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轉變城鄉二元結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合理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必然要求暢通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發揮制度因素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促進作用。

    二、哈爾濱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中制度因素的計量分析

    (一)制度因索量化指標的選擇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作用下的城市發展進程、市場化程度、要素流動性是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從市場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勞動力流動程度三個方面選取指標,測定制度因索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程度。

    市場化程度用非國有部門就業率指標測量(EMP)。即非國有部門就業人數占城鎮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市場導向的非國有部門發展程度反映了市場發展的程度,非國有部門是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就業主渠道,因此非國有部門就業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經濟成分的變化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城市化水平用三產投資比重,即三產投資占全市固定資產的比重測量(SERI)。用三產的建設投入大致反映城市發展水平。勞動力流動程度用農村轉移到城鎮就業的勞動力占城鎮新增勞動力的比重來測量(COUL)。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具有流動性,制度因素可以加強其流動性,引導其流動方向。用這一指標反映制度因素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

    (二)制度因素的計量分析

    選取1994年到2009年的數據進行計量分析。對于農村轉移勞動力人數的計算用進城“農民工”人數加農村中非農勞動力數量的方法。即城鎮從業人數減去城鎮職工人數得到進入城市就業的“農民工”人數,鄉村從業人員數減去農業就業人數得到農村中非農勞動力數量,二者之和就是農村轉移勞動力總量。

    運用SPSS 11.0對非國有部門就業率、三產投資比重、勞動力流動程度進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1為抽取因素標準,抽取一個因素,解釋變異量為64.92%,KMO大于0.5,可以用因素分析法綜合為一個制度影響因素指標(I)。

    I=0.282xCOUL+0.970xEMP+0.963xSERI

    (三)制度因素影響程度的檢驗

    用SPSS 11.0X對制度影響因素與農村剩余勞動力總量的相關性進行分析。考慮到制度因素對勞動力轉移影響的時滯性,采用滯后兩期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總量與制度因素進行相關性檢驗。在99%的置信度下SIG=0.000,相關性為0.919,相關性顯著。

    通過分析可見,反映較高市場化、城市化程度的制度因素指標對勞動力轉移的促進作用大于勞動力流動程度指標,可見。在勞動力流動中還存在阻礙因素,還需要設計促進農村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具體制度來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三、促進哈爾濱市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轉移的建議

    (一)加快制度創新,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必須依靠制度,只有進行根本制度創新,才能從根本解決長期以來農村勞動力轉移難的局面。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以制度創新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進行更有效率的制度設計有效率的推進農業發展的制度,促使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的提高,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平穩、有序轉移提供合理的推力;設計有效率的二、三產業發展的制度,促進城市經濟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從而為剩余勞動力的平穩、有序轉移創造必要的拉力;設計有效率的經濟要素流動制度,主要是深化戶籍制度的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推動和拉動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加速器。

    (二)作為制度制定者的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保證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

    政府通過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流動和管理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以降低勞動力轉移成本和確保勞動力平穩、有序的轉移為原則,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檔案,提供勞動力供求的預測預報信息,增加勞動力流動的有序性,減少盲目性;建立健全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術培訓,加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積極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

    (三)完善城鄉勞動力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

    建立和完善職業中介組織,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給予優惠措施,減低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本:規范市場規則,完善用工制度,在加強正式制度對勞動力的影響的同時,發揮意識形態等非正式制度對勞動力轉移的影響:發揮信息網絡的服務作用,加強農村基層網絡設施建設,讓農村勞動力享受同樣方便快捷的就業信息,最大程度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找到就業崗位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王文博,等,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型及實證分析[J],當代經濟科學,2002,(3)

    [2]陳傳永,等,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青年思想家,2004,(2)

    第7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新醫院財務制度;醫院財務管理;影響分析

    一、新財務制度下各醫院財務預算體系更加完整

    新財務制度指出國家對各類醫院的預算管理辦法為:“核定收支、超收上繳、定項補助、結余按規定使用”,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為響應該制度規定,各大醫院的預算制定、執行、監督體系將全面建立。

    1.預算的制定與審批將更加規范

    新財務制度指出所有的醫院收支均須歸入預算編制,而且一定要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之原則。因此,預算的編制與審批不會像原先單純的上報、下達,相反,必須拿以往預算執行狀況總結分析出的結果為依據,根據醫院本階段的運營情況合理編訂;審批制度也將更加嚴格,在院方決策層審核認可后,還須報請上級主管單位進行審核,再經由財政部門批復后才能進入執行階段。

    根據新規定,為了保證預算的全面性與科學性,可以將之細化到各個臨床單位和項目;而且可以針對項目性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變化性比較強的醫療收入宜以滾動預算模式、相對固定的辦公經費項目以定額預算模式、專項基建項目費用預算以零基預算模式,這樣既使預算編制更為靈活,而且實用性更強,更有利于預算的后期執行。

    2.預算的執行力度將進一步增強

    在新制度下,預算的執行須具體落實到各級部門與個人,另外還須進行定期檢查相關的執行狀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醫院預算進入執行階段以后,各個部門都會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該部門預算的執行,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之上,對于預算執行狀況做到實時監控;并且財務部門定期上報階段執行結果,與相關的單位及個人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不足并拿出改進建議;而且醫院各項預算執行的最終結果應當與相應單位與個人的工作收益掛勾,切實保證預算的執行力度。

    二、新財務制度下各醫院財務核算體系更加規范

    新財務制度下,醫院的財務核算體系有了以下新變化:

    1.權責發生制的適度引入

    由于原先的收付實現核算制度下,醫院經常出現賬面收入虛高,無法真實反映院方資產情況,流動風險過大的問題,非常不利于醫院所有流動以及固定資產的管理以及財務風險的防范;而且還為醫院的內部資金及成本控制制造了障礙。因此,在新的財務制度實施以后,在收入確認、固定資產后續計量部分,各類醫院適當引入了權責發生制: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上級財政補助以及院方本有資金構成的部分,全部計提折舊;對于無形資產,從取得之日算起,在有效使用期內管理費用均攤。這些有效提高了院方資產價值反映的準確度,并且有利于醫院運營成本的合理確定。

    2.成本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

    由于舊財務制度中沒有成本獨立核算的相關規定,醫院運營中所有的成本、費用會部列入支出項,導致運營成本與運營費用相互交叉,混亂不清晰。新財務制度中“成本管理”為單獨的一個章節,新制度下,醫院為了全面科學地反映醫院成本情況,強化工作人中的成本意識,成本管理工作工執行的是“院、科、單病種或項目”三級成本核算體系,明確了成本的開支內容,強化醫院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效提高了醫院內部管理效率。

    三、新財務制度下各醫院的財務分析評價監督體系進一步健全

    新的財務制度下,醫院進一步增強了財務分析與控制手段,健全了監督與評價體系,財務行為得到了非常有效的規范。

    1.醫院財務工作分析與評價體系的建立健全

    新制度下,為了尋求醫院運營管理與經營目標的平衡,找出問題,找到改進的方法,更為了切實反映醫院固定與無形資產運營收益情況,完成對具體部門與職工的工作評價,科學總結醫院實際的財務狀況,各級醫院開展了長效的財務分析評價工作,對于預算、收入、支出、結余、資產、負債、投資以及凈資產管理工作廣泛實行了監督機制,并建立了財務效益、資產運營效率、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系統化專業化的分析評價指標。在無損于廣大患者基本利益的基礎上,切實健全了醫院內部財務工作的分析評價體系。

    2.醫院內部的財務控制工作得以強化

    在新財務制度實行以前,國內各類醫院財務內控機制大多數都不健全,固定資產、藥品材料購置、債務、對外投資方面均沒有完整科學的控制體系,為醫院財務管理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很大障礙。而新制度中設立了“財務監督”專章,在此指導下,醫院建立了包括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資產管理、負債管理等在內的內部監督機制,并由內部財務部門負責此項工作,同時也受到其它財政單位、審計部門與上級行政主管單位的監督。

    四、結束語

    新醫院財務制度的實施,使醫院長期以來存在的諸多財務管理問題得到了解決,在為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導與制度保障的同時,也對醫療系統的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各級醫院的財務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在對新財務制度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為醫院提供詳實財務數據,為院方做出科學決策提供準確依據,為醫改進一步深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許 坦:新《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與會計支出的勾稽關系[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8):90-92.

    [2]韓斌斌:新《醫院財務制度》中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的優化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12):73-74.

    第8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經委、勞動局《關于實行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工藝工種津貼的報告》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實行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工藝工種津貼,是工資改革前的一項關心職工生活、健康的臨時性措施,各主管部門、企業單位要把這項工作認真做好,并教育職工安心本職工作,努力鉆研技術,掌握操作技能,為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益,作出應有貢獻。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日

    關于實行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工藝工種津貼的報告

    全文

    市人民政府:

    根據國家經委國機經發〔1982〕59號印發的《關于機械工業工藝專業人員若干規定(試行)》第十條:“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生產條件差,勞動強度大,又臟又累,職業病較多,大都不愿干這一行業。在工資改革前,各地工業城市對這一部分職工的生活福利、勞動保護等應予以照顧”的精神,為推動我市專業化工作順利展開,對我市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工藝的工種津貼問題,提出以下意見:

    一、工種津貼內容。對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工藝實行工種津貼。凡從事上述四種機械工藝的第一類工種的生產的工人,能完成生產定額的,每人每日發津貼費三角五分;從事第二類工種的輔助生產工人,能完成生產定額的,每人發津貼費二角五分(工種分類見附表)。病事假和脫產期間不發津貼費。

    二、享受工種津貼的企業和職工范圍。按照市經委穗經生〔1982〕54號《關于下達機械工業工藝專業化調整方案的通知》的規定,廣州地區(暫不包括未制定專業化調整方案的六縣、兩郊和中央、省屬企業)的鑄造、鍛造、熱處理、電鍍工藝實行經濟獨立核算的專業廠和規劃保留的廠、點(含企業附屬的上種工藝專業車間、工段、班組),從事實際操作的生產工人及輔助生產工人,按實際開工天數享受工種津貼。原來沒有津貼的工種的工人,因工作需要調到有津貼工種現場在半天以上的,可以參照該現場的工種待遇給予津貼補助。生產管理人員、技術管理人員到生產現場,其勞動強度相當于現場生產工人的,可以享受該工種津貼;因工作需要,到現場進行管理,工作時間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者,可以享受第二類工種津貼待遇。專業廠、點和保留廠、點轉行或撤銷,不再從事這四種工藝的,或職工調離現工種崗位,就不再享受這四種津貼待遇。

    調整方案規劃撤銷的廠、點,因維修需要允許保留使用一臺150公斤以下鍛錘,15千瓦以下箱式電阻爐的,可以有一至三人從事實際操作的生產工人,按實際開工天數享受工種津貼。

    有的行業這四個工種原已享受一種工種津貼(如冶金的鑄造、鍛造、熱處理),在本規定實行后,只能享受一種津貼。

    三、工種津貼實行時間。工種津貼從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開始實行。

    調整方案規定范圍內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可參照上述精神辦理。

    以上報告如同意,請批轉各有關單位執行。

    廣州市經濟委員會

    廣州市勞動局

    附表:機械工藝工種津貼工種分類

    ──┬──────────┬──────────┬──

    │工藝│第一類工種

    │第二類工種

    │備注│

    │分類│

    ├──┼──────────┼──────────┼──┤

    │鑄 │修爐工

    熱檢工

    │配砂工

    │熔煉工

    造型工

    │吊砂工

    │焙燒工

    壓鑄工

    │碎鐵工

    │燒爐工

    澆鑄工

    │運料工

    │清鏟工

    造芯工

    │輔助工

    │造 │熱吊車工 落砂拆箱工│現場檢驗工

    ├──┼──────────┼──────────┼──┤

    │鍛 │鍛 工

    燒爐工 │施錘工

    吊車工

    │鍋爐工

    │修爐工

    熱下料工 │

    │操作機司機

    │造 │

    │現場檢驗工

    ├──┼──────────┼──────────┼──┤

    │熱 │鹽浴爐熱處理工

    │修爐工

    │電爐熱處理工

    │勤雜搬運工

    │處 │中頻、高頻熱處理工 │現場檢驗工

    │反射爐熱處理工

    │理 │噴砂工

    ├──┼──────────┼──────────┼──┤

    │電 │電鍍工

    │操作電鍍自動線的電工│

    │磨光、拋光工

    │機械工

    │酸洗工

    │現場檢驗工

    │三廢治理工

    │現場化驗工

    │鍍 │

    │裝卸夾具工

    第9篇:專利制度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胃癌伴肝轉移;化療;TACE;護理干預;毒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9-0135-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sid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TACE in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Methods Fifty two 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cases, who accepted not only chemotherapy but TACE were included from January 2012 to October 2014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2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26 case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former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later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effects of nurs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toxicities were evaluat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Chemotherapy; TACE; Nursing intervention; Adverse reaction

    早期胃癌診斷率低,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往往已屬晚期,在我國,首診病例為Ⅳ期胃癌者仍占相當大的比例(20%),其中胃癌伴肝轉移發生率為6%~11%[1]。我院胃腸外科應用SOX方案[愛斯萬(S-1)+奧沙利鉑聯合化療]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transcatheter artef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療胃癌伴肝轉移患者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我們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0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胃癌伴肝轉移患者52例給予化療聯合TACE治療,護理人員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并與常規護理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外科收治的胃癌伴肝轉移的患者52例。納入標準:①經組織學或影像學確診為胃癌伴有肝轉移;②臨床分期為進展期或終末期;有可測量病灶;③Karnofsky評分在60分以上;④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2];⑤智力正常,可清晰表達意愿;⑥無精神病史。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者;②不方便隨訪的患者;③化療過程中改變化療方案。納入研究的對象均行SOX化療[愛斯萬(S-1)+奧沙利鉑聯合化療]及TACE治療。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齡42~73歲,中位年齡64.5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及隨機數余數分組法分成觀察組26例和對照組26例,觀察組予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僅行常規護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

    1.2 治療方法

    肝臟TACE術:采用Seldinger法進行經皮股動脈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動脈或其動脈分支后行肝動脈造影。明確靶血管后,將微導管超選擇插入腫瘤供血動脈,分別注射吡柔比星20 mg/m2、氟脲苷500 mg/m2、絲裂霉素5 mg/m2,用40%的超液化碘化油對比劑(10~20 mL)行栓塞治療,繼而給予明膠海綿栓塞。若患者無明顯毒副反應,1周后行化療,方案如下:愛斯萬(S-1)80 mg/(m2?d),第1~14 天;奧沙利鉑注射液130 mg/m2,第1天給藥。21 d為1個周期。每例均化療4~6個周期?;熐案嬷颊呋煾鞣N毒副反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評價指標

    毒副反應評價標準參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制訂的腫瘤藥物毒副反應術語標準3.0版本(CTCAE v3.0)[3],觀察評價毒副反應。神經系統毒性按LEVIF專用標準評價[4](0級~Ⅳ級),觀察神經毒性反應。心理干預效果使用W.K.Zung所制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價[5-7],采用SDS進行抑郁情況評價,共20個條目,得分越高則抑郁程度越重;采用SAS進行焦慮評估,得分越高則焦慮程度越高。每個化療周期,由兩位對患者的護理方法未知的護士進行測評,采用雙盲法,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進行SDS與 SAS評價,并對其進行毒副反應評估,比較記錄毒副反應的情況。

    1.4 護理

    1.4.1 對照組 給予外科腫瘤患者及TACE治療的常規護理,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預防感冒,減少探視人數,避免交叉感染,每日定時紫外線消毒,保持病房清潔衛生。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

    1.4.2.1 治療前的心理干預 TACE雖然是一種微創性治療方法,但由于術中要注入造影劑和化療藥物而導致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藥物的毒副反應,加上后續化療藥物的使用,加劇了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的恐懼以及對治療效果的擔憂,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煩躁、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這些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化療的效果。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幫助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尤為重要。具體方法:①根據患者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有針對性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聯合治療方法的重要性及療效,幫助患者對治療方法有全方位的了解。②重視護患間的溝通,加強觀察,尋找患者的各種情緒、行為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幫助患者分析原因,疏導問題,使其能正確認識及應對疾病。③有選擇性地幫助患者與同病種病友建立聯系,相互鼓勵,探討病情相關情況。④每周固定一下午對住院化療的病人進行集中式座談,講解知識,促進對疾病的認識及病友間交流。⑤每周日下午責任護士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隨訪,重點解答患者的疑問、詢問記錄毒副反應,給予患者心理支持。

    1.4.2.2 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的觀察和護理干預 (1)胃腸道反應:①惡心、嘔吐 化療藥物直接刺激胃腸道并激活腸腔中5-HT受體,刺激延髓中樞引起惡心嘔吐,而TACE中使用的栓塞劑反流入胃十二指腸供血動脈也可惡心嘔吐。具體方法:a.TACE治療前及化療前予護胃或鹽酸帕洛諾司瓊預防使用,以減輕化療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傷及防止胃黏膜應激性潰瘍出血。b.采用分散注意力、聊天、調節環境,鼓勵深呼吸等方式,控制患者情緒,從而降低惡心、嘔吐的發生率及嚴重程級。c.化療過程需要限制含5-HT 豐富的食物,如香蕉、核桃、茄子等,減少體內游離5-HT的含量,以免加重惡心嘔吐反應。d.觀察嘔吐情況及止吐效果,及時清理嘔吐物。如有嚴重嘔吐的要及時抽血查電解質,給予靜脈補液及黏膜保護治療。e.另外需留意因精神因紊引起的嘔吐,治療前做好解釋,對病情及治療,醫護言行應一致,以減少患者不安。②腹瀉 化療藥物引起或加重胃腸道反應,嚴重的腹瀉可能引起脫水、麻痹性腸梗阻、小腸阻塞、低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和腎臟功能的損害。護理干預:a.掌握治療前、后排便情況,注意排便次數、量及性質。b.注意清潔,便后用濕巾擦拭及溫水清洗,避免皮膚受損。c.腹瀉期間飲用足夠的淡鹽水,避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對輕者口服蒙脫石散或思密達沖劑,必要時靜脈補充液體。腹瀉嚴重時多臥床休息。d.根據癥狀給予易消化、少刺激的飲食。(2)骨髓抑制 化療藥物殺傷腫瘤的劑量與損害骨髓的劑量差異很小,應密切觀察骨髓抑制征象。護理干預:①指導患者注意休息飲食上以營養豐富、新鮮的食物為主,指導適當食用增強免疫力的食物。②化療前后各查血常規1次,化療期間每周查1次,明顯減少時隔日查1次。③當血細胞下降時,注意有無感染及出血等征象,遵醫囑分別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升血小板藥物,促紅細胞生成素,必要時輸注血小板,紅細胞等對癥處理。④指導患者減少活動,避免碰撞;保持室內適宜的溫級及濕級。保持口腔清潔;加強肛周皮膚護理,以防肛周感染;注意保暖;限制探訪,防止交叉感染。(3)周圍神經毒性 奧沙利鉑的主要毒副反應為神經系統毒性,一般為可蓄積的、可逆的周圍神經毒性,停藥后癥狀逐漸緩解。護理干預:①化療前行相關知識宣教,使患者了解神經反應的癥狀,及時報告,以得到有效的處理。②使用奧沙利鉑7 d內囑患者注意保暖,穿襪子、戴手套,避免飲冷開水或飲料,以免冷刺激激發毒性反應。對肢端麻木較重者局部給予按摩、熱敷。③化療期間應注意特別關注患者有無憋氣、呼吸急促、窒息感等喉頭水腫的表現,一旦發生馬上遵醫囑予以吸氧、地塞米松等積極處理[8]。④治療中適當延長輸注時間,可以減少癥狀的發生率。⑤用藥前應備好氣管切開包置于患者床頭,以便發生喉痙攣時備用。⑥研究表明對患者可輔助中醫穴位貼敷方法以溫經通絡減輕外周神經毒性[9]。(4)口腔黏膜病變 許多化療藥物可引起口腔局部的炎癥反應及血管擴張,造成口腔黏膜炎。此外,化療藥物本身也會抑制表皮細胞的增生和更新,因而導致黏膜萎縮,如不及時治療,便形成潰瘍,引起口腔疼痛以致無法順利進食,嚴重時甚至造成細菌感染,引起敗血癥。具體方法:①指導患者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態。②保持口腔清潔,攝取無刺激性飲食,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多次適量飲水,防止口腔干燥。③口腔炎、潰瘍者予口泰漱口,錫類散、西瓜霜局部治療。因口腔疼痛而進食困難者給予2%利多卡因含漱,止痛后再進食。④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者予以抗感染處理。(5)皮膚毒性 較常見的皮膚毒性有皮膚色素沉著、皮疹及皮膚增厚、角化等。護理干預:①化療前應告知患者皮膚色素沉著多數可自然消失,不留后遺癥,使患者有所心理準備,消除顧慮。②指導患者保持皮膚清潔,皮膚干燥者可涂油性護膚品。③保持衛生,避免接觸洗衣粉、肥皂等化學洗滌劑;防寒防凍,穿合適的鞋襪。(6)肝腎毒性反應 多數抗癌藥在肝代謝、經腎排出體外,所以肝腎功能容易受損。①化療前后進行肝功能檢查;②遵醫囑使用保肝藥物;③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患者水化和堿化尿液,以減輕藥物對腎功能的損害。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護理干預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比較兩組患者SDS 評分及SAS評分,可見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癥狀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焦慮和抑郁癥狀評分明顯減低,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護理干預對患者毒副反應的影響

    經過護理干預,可見觀察組的胃腸道反應、口腔黏膜病變、骨髓抑制反應(白細胞減少)、周圍神經毒性反應及皮膚毒性反應Ⅱ~Ⅳ級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觀察組的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瀉)、口腔黏膜病變的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胃癌伴肝轉移手術切除率低,其中僅有0.3%~2.4%的患者適合行肝切除術,預后極差[10,11]。隨著目前治療措施的進步,有資料顯示,系統性化療和以往單純的支持治療相比可以明顯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甚至讓失去手術時機的患者重新獲得根治性切除的機會。TACE作為無手術指征原發性肝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其原理是經肝動脈灌注化療藥物,肝臟癌灶局部的藥物濃度遠高于靜脈化療,注入栓塞劑則可進一步起到栓塞腫瘤血管、緩慢釋放化療藥物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局部療效。利用這一原理,我們將TACE用于胃癌伴肝轉移患者的肝轉移灶中,使得瘤體壞死、縮小甚至消失,使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在黃和等[12]研究中,TACE聯合全身化療相對于單純的全身化療的療效提高明顯。

    但在臨床實踐中常發現,由于胃癌患者及家屬缺乏醫學知識,對TACE的治療效果不確信,對化療的作用缺少正確的認識,化療過程中出現的毒副反應引起患者的身心不適,導致患者產生一定程度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不僅影響治療效果,對化療有效性產生懷疑,甚至拒絕配合治療,延誤病情[13]。據統計,約9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會產生各種負面心理反應,包括煩躁、恐懼、焦慮、情緒低落等,部分甚至可出現抑郁[6]。王翠珍等[14]認為化療患者存在諸多心理問題,其中以焦慮、抑郁最為常見。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會嚴重影響化療的效果,加重其毒副反應[15]。研究也顯示,化療的不良作用會影響到患者對化療的依從性,導致化療效果不佳[16-17]。臨床護士如何針對胃癌患者的心理特點,進行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樹立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生活質量是我們護理工作的重點。在本研究中,我們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通過采取加強知識宣教、護患溝通、病友溝通、集中式座談、電話交流等干預措施,使患者對病情有充分的了解,減輕對治療效果的擔憂,幫助患者改善不良心態,從而樹立治療信心。從表2中可見,兩組患者護理前SDS評分與SA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SDS評分與SAS 評分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SDS評分與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胃癌患者的負性情緒嚴重時可導致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胃酸大量分泌,損害胃黏膜,引起胃腸道不適[18];化療藥物可抑制胃腸道蠕動功能,刺激胃腸黏膜,影響中樞化學感受器,導致患者出現口腔炎、惡心嘔吐、腹瀉等反應,嚴重的惡心嘔吐不僅能在短期內導致患者營養缺乏、脫水和電解質失衡,而且還會降低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拒絕進一步治療[19-20]。我們通過對患者采用預防用藥,飲食干預,轉移注意力等心理干預措施,有效減少了患者胃腸道反應及口腔黏膜病變的發生率。從表4中可見,觀察組的胃腸道反應及口腔黏膜病變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

    從表3中可見,觀察組的胃腸道反應、口腔黏膜病變、骨髓抑制反應、周圍神經毒性反應及皮膚毒性反應程度Ⅱ~Ⅳ級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與樣本量不足、干預時間過短等因素相關。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中針對化療聯合TACE治療胃癌伴肝轉移的患者,實施早期有效的護理干預,能使患者對藥物的毒副反應有正確的認識和心理準備,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減少胃腸道毒副反應及口腔黏膜病變的發生率,減輕化療毒副反應的程度,提高患者對化療的依從性及治療的信心,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Marrelli D,Roviello F,De Stefano A,et al. Risk factors for liver metastases after cura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gastric cancer:A prospective study of 208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J]. J Am Coll Surg,2004,198(1):51-58.

    [2] 周云,劉靜,謝健. 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廣東醫學,2011,32(10):1363-1364.

    [3] 金晟嫻,于潔. 腫瘤化療藥物新的毒副反應評價系統[J]. 兒科藥學雜志,2011,17(3):53-55.

    [4] Adelsberger H,Quasthoff S,Grosskreutz J,et al. The che-mothera-peutic oxaliplatin alters voltage-gated Na(+)channel kinetics on rat sensory neurons[J]. Eur J Pharmacol,2000,406(1):25-32.

    [5] 陳衛紅. 整體護理對胃癌患者化療心理及依從性的改善效果[J]. 大家健康,2015,9(1):236-237.

    [6] 趙精潔,蒙美好,曾凱瑾. 心理護理干預對胃癌術后化療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1):81-84.

    [7] 鄭雪君,翁鈺倩,陳力. 胃癌術后患者圍化療期的連續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5):91-94.

    [8] 王琳,王俊. 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毒副反應護理[J]. 全科護理,2011,9(8):2106-2107.

    [9] 吳燕,許蓓,陳俊英. 溫經通絡方穴位貼敷防治冬季奧沙利鉑化療致神經毒性的臨床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45-747.

    [10] Tiberio GA,Coniglio A,Marcher A,et al. Metachronous hepatic metastases from gastric carcinoma:A multicentric survey[J]. Eur Surg Oncol,2009,35(5):486-491.

    [11] Schildberg CW,Croner R,Merkel S,et al. Outcome of operative therapy of hepatic metastatic stomach carcinoma:A retrospective analysis[J]. World J Surg,2012,36(4):872-878.

    [12] 黃和,孫維建,盧明東,等. 靜脈化療聯合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胃癌伴肝轉移[J].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4, 29(9):693-696.

    [13] 錢艷芳,韓巧英. 癌癥病人的心理特點與護理[J]. 全科護理,2009,7(6):1653-1654.

    [14] 王翠珍,馬立敏,郝麗霞,等. 口服替吉奧同期靜脈輸入替加氟致重度毒副反應胃癌患者1例的護理[J]. 廣東醫學,2014,(10):1524.

    [15] 徐麗春. 對進行化療的胃癌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的效果觀察[J]. 當代醫藥論叢,2014,12(8):71-72.

    [16] 齊敏,董麗,丁鳳榮. 胃癌患者化療期間不良反應的觀察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46.

    [17] 曾湖,蔡茂德,鐘亮. 替吉奧聯合順鉑治療老年人進展期胃癌[J]. 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622-623.

    [18] 龐艷玲,呂芳芳,賀永軍,等. 化療相關性腹瀉的治療與護理[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5):157-158,161.

    [19] 湯小萍. 護理干預對化療病人胃腸道反應的影響[J]. 醫藥論壇雜志,2010.31(20):193-1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性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app|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免费大片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午夜成人片|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成人动漫在线播放|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美国成人a免费毛片| 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