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宣傳效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網絡中國茶文化
在我國有著漫長的發展史,因此在中國也有著強大的文化基礎。在當下城市節奏不斷加快,利用茶文化,建立茶文化旅游成為了優勢選擇。傳統茶園,只是作為種茶、采茶出現,但是茶文化旅游卻是整合采茶體驗、茶藝表演、茶歷史講解于一身的旅游形態,是對傳統茶文化的復興之舉。茶文化旅游,依靠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歷史綿長的文化底蘊,在眾多文化形態中優勢明顯、獨樹一幟。盡管茶文化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文化資源,但是由于宣傳力度和經驗不足,加之營銷方案較少,尤其是網絡營銷策略的缺失,致使茶文化旅游在網絡營銷上存在很多問題。
1茶文化旅游網絡營銷現狀
盡管網絡營銷已經滲透到了茶文化旅游行業,可是當下的營銷方式還是以傳統營銷方式為主。茶文化經營者為了縮減成本和要求直觀效率會大多考慮線下廣告,對網絡宣傳缺乏信任和了解。使用互聯網也只是限于文字編輯和上傳圖片,沒有使用互聯網的多重宣傳方式。因此,由于經營者對網絡營銷的認識和研究不夠,使網絡宣傳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互聯網思維,需要的是專業的工程師和程序員,可在茶文化旅游中卻是由工作人員充當。在網站宣傳過程中,應熟稔電子商務相關知識,網站搭建技能,營銷和維護網站的能力,甚至還應該掌握中國茶文化的基本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網絡營銷,才能將茶文化宣傳出去,發揚光大。縱觀茶文化旅游的網站,做得過于中規中矩,缺乏特色。目前的網站只是放一些景區介紹和茶文化相關知識,沒有定期的更新替換,這就造成網友不太喜歡瀏覽過于死板的網站,使得網站成為了無用的擺設。
在普通經營者的認知里,網絡營銷便是網站打廣告,這樣的認知造成網站形成不了特色,產品過于單一,沒有優勢和口碑。其實網絡營銷,是一種互聯網思維,是一種新型生活方式。在網絡上,除了宣傳旅游景區的優勢和特色,更應該建立起與游客的互動和聯系。如果說將網站做得優美精致是為了增加短期點擊率和關注度,那么建立互動平臺便是吸引長期客源。然而,目前的現狀是缺失相應的論壇、博客等輔助平臺,因此造成客源的大量流失。網站從設計高度上沒有跟進時代步伐,因此也不適合消費者的特殊需要。以往的宣傳都是停留在宣傳景區上,因此網站便更多的是介紹景區景色和茶文化。但是隨著消費者物質水平的極大提高,他們開始關注旅游體驗和附屬產品,然而旅游管理者并沒有真正地關注到游客的細微變化。以致于在網站上沒有關于宣傳旅游體驗的簡介,也沒有關于茶文化紀念品的售賣。這個問題不但是網絡營銷的問題,同時也是整個茶文化旅游亟待解決的難題。
2茶文化旅游網絡營銷的優勢性
盡管茶文化旅游的網絡營銷還存在諸多問題,甚至與成熟的旅游行業的網絡宣傳還存在很大差距,但是由于網絡營銷存在巨大優勢,因此在茶文化旅游中有著巨大的利用空間。
2.1互動性強
“旅游網絡營銷是指旅游企業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而進行的各種營銷活動的總稱。”[1]因為在營銷策略上借助了計算機平臺,因此網絡營銷具有很強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性就打破了一元結構,使得宣傳者與參與者實現有效地溝通與交流。網絡營銷不但可以依托計算機實現宣傳,還可以建立微博、博客、BBS等多種互動形式,抓住更多喜歡中國茶文化的潛在客戶,并將其發展成目標客戶。
2.2營銷空間大互聯網的優勢
就在于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提高營銷效率。以茶文化旅游線下宣傳舉例,宣傳范圍十分有效,而且受到時間、天氣、人員的影響。但是網絡營銷,卻是可是二四小時不間斷工作的形式,且只要網絡可到達的地方都可以宣傳。同時,消費者也可以自由支配時間去了解相關信息,這就大大打破了市場壁壘,開拓市場廣度。
2.3效果顯著
互聯網協作,可以通過程序分析消費者好惡,從而制定個人化的營銷方案。這樣就達到了精準營銷,個性宣傳,使得宣傳效果大大增強。此外,互聯網上還開設博客、微博等互動平臺,可隨時接受消費者的反饋意見,便可以及時更改,使宣傳更貼近消費者喜好和口味。同時,網絡平臺不但提供文字宣傳,還有圖片、視頻,這就給不同人群以可能性。文化程度較低或者喜歡欣賞美景的便可以選擇圖片和視頻。這就掃除了以往宣傳的單調和乏味,增加瀏覽者的參與感和熱情度,提高宣傳效果。
2.4成本較低
傳統宣傳模式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同時需要場地和調研,但是網絡營銷在眾多方面都能大幅度降低。在人力方面,只需要依靠專業的程序員和工程師將需要展覽的內容放置在網站上即可,省去許多人員一同參與的大投入和大消耗。此外,線下宣傳需要一定的宣傳單頁和印刷品,然而在互聯網宣傳中這些消耗也可省去。因為互聯網是網上辦公,可以通過光纖傳輸和電子郵件將宣傳資料發送到目標位置,因此也可省去一部分物力消耗。同時,由于互聯網可是實現互動交流,因此除了建設網站之前的調研活動,之后的消費者反饋調研也可在網絡上完成。所以網絡營銷在茶文化旅游中有著眾多優勢,應當大力發展,積極運用。
3茶文化旅游網絡營銷實現方式
茶文化旅游的網絡營銷,由于具有濃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象征,所以雖然是旅游網絡營銷的一小部分,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營銷策略。“茶文化旅游,兼具田園之美、文化之美、生態之美、綠色之美。”[2]因此,應當依據茶文化的優勢和特點設計網絡營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精準宣傳,有的放矢。
3.1定位網站特色
網站定位是實現網絡營銷的第一步,只有有了明確的網站定位才能實現營銷的達成和實現。中國茶文化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在中國各地有著不同的表達。贛南有采茶舞,其獨特的舞蹈形式正是與采茶、種茶相結合的結果,因此也具有著十分明顯的識別度和區分性。這種茶文化中的個性化便可應用到網站中去,使得網站的設計既區別與其他形式的文化旅游形態,同時也可以明確其在眾多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和地位。再如河南信陽特色毛尖茶,深受荊楚文化熏陶,因此完全可以將荊楚特色的云紋運用到網站的首頁,使得紋理有著濃郁的信陽毛尖特色,這不但可以增加識別度,同時也無形中宣傳了地方文化。網站特色,是旅游營銷制勝的先決條件,拉開區別度,避開千人一面,才能實現長足發展。
3.2定制個
隨著中國大國姿態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被中國文化吸引。“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強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也將成為最大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國,與各國共享茶文化。”[3]茶文化的興盛和發展,既得益于大國崛起的東風,同時也是茶文化魅力的吸引。因此,在著眼于網絡營銷時,不但要看重中國游客,更應該抓住外國友人。所以,在網站制作上,更應該考慮雙語,甚至是多語的文化交往。除了網站上,設計英語等其他語種之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外國人的思維傳統和消費習慣,只有做到對消費者的精準定位,制定個性的服務內容,才能夠吸引包括外國人在內的茶文化愛好者的青睞。
3.3完善網站操作
有了高屋建瓴的定位和設計,還應該細化網站的具體內容。應該以消費者的身份去考慮網站的運營和發展。在網站中應該建立導航系統,并分成查詢功能、介紹功能、購物功能等,將消費者的需求一網打盡。同時,應該完善網上支付平臺,支持網上訂票,網購附屬品的業務,使得網站真正為游客服務。當然,在設計這些應用窗口時,應該本著“簡化程序”的原則進行操作,使得網絡營銷真正惠及于民,方便百姓。
3.4注重網絡推廣
網絡營銷手段,從本質上說是動用互聯網思維,這便是從傳統思維向新興媒體的重大轉變。以往的宣傳講究的是“叫賣”,其結果是可以吸引一批消費者參與進來,但其普及范圍只存在于宣傳的地區,其他地區未能形成輻射。因此,在進行茶文化旅游宣傳時,應該借助互聯網的多種途徑,實現多重推廣。互聯網不但可以建立相應的門戶網站,供消費者瀏覽和查詢。還可以在微博、博客上進行宣傳,使得更多的目標客戶關注茶文化景區的旅游特色。同時,還可以使用電子郵件進行營銷,采取“推拉”結合的方式達到宣傳效果。首先可以在網站建立旅游路線、景觀特色等網站內容,吸引瀏覽者留下自己的相關聯系方式。之后便可將茶文化旅游特色產品編輯成冊,發放給已留下瀏覽者的電子郵箱,這樣既可以實現有的放矢,同時也能實現節約資源,有著一箭雙雕的宣傳效果。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正在成為一個大平臺。中國茶旅游也應該借助這一信息爆炸的優勢和方便,實現茶文化旅游的迅速發展。茶文化旅游的網絡營銷戰略,既是中國科技發達的鮮明體現,同時也是中國茶文化與時代接軌的最好證明。中國茶文化綿延至今,正是它每次與時代的結合。在這經濟發展的快軌道上,茶文化旅游的勃興和發展,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同時也是中國科技發展的有力體現。因此,茶文化旅游實現互聯網宣傳,不但是茶文化的進步性的證明,同時也是中國文化實現科技與智能的開始。這不但有可以惠及中國人民,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偉.旅游網絡營銷的功能及其實現策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01.
[2]寧曉菊,劉清榮.江西茶文化旅游開發論析[J].農業考古,2005,(4):10—18.
棉花糖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時至今日,棉花糖依然受到大家的喜愛,足可見證這個行業特有的生命力。花式棉花糖與傳統棉花糖一樣,也是以砂糖為主料。而不同的是,花式棉花糖在制作過程中則添加了多種輔料,如蘋果、草莓、橘子、菠蘿、香蕉等。因此,花式棉花糖花形多樣、口味多種、顏色艷麗,更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也更受消費者的喜愛。花式棉花糖制作過程賞心悅目,具備在瞬間集聚人氣的神奇沖擊力。無論老人、小孩、情侶,甚至海外游客看到后都會駐足不前、爭相購買,為其拍照留念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花式棉花糖,作為棉花糖的一個嶄新品類,因其顏色鮮艷、造型獨特、口感細膩,從而迅速風靡全國,成為炙手可熱的小本創業黃金項目。
花式棉花糖作為經營項目的優勢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經營場所不受限制
花式棉花糖不受銷售地域的局限,在夜市、校門口、超市門口、步行街、小吃街、火車站、汽車站、廟會上、展會上、小區內、公園內、旅游景點以及有人流的地方大部分均可經營。
經營時間不受限制
以年而論:花式棉花糖的銷售沒有淡旺季,不必考慮換季換產品,省時、省力、省錢、省事。以天而論:有的小吃專門在吃飯的時間賣得動,而有的小吃卻要避開吃飯時間。花式棉花糖不需要考慮這些,任何時間段都能賣得動。
經營方式不受限制
花式棉花糖經營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開花式棉花糖專賣店,也可以自制DIY造型沿街銷售,同時還可以與各大活動公司合作。
本錢小、利潤大、見錢快
花式棉花糖的投入小,見效快,效益非常可觀。比如,每支花式棉花糖的成本只有0.3元,即使按每支棉花糖 3元賣,每天賣100 支,成本也只有30元,但是利潤卻是270元。一個月凈收入是 8100元,效益很好。
宣傳效果直接
(XX縣圖書館)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XX縣圖書館靈活運用文旅融合政策導向,創新服務方式和載體,持續促進文旅融合,以基層閱讀、鄉村旅游為結合點和主陣地,推動圖書館元素融入全域旅游,大力打造新型文化旅游閱讀空間,助推鄉村旅游事業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具體做法:
(一) 特色書屋凸顯文化底蘊。
圍繞縣域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了一批特色農家書屋,既深化了圖書館陣地建設,也有效提升了縣域鄉村旅游中的“文化底蘊”。
2015年,XX縣圖書館在江東縣政府舊址、花橋鄉塘波村建設革命圖書室,為游客、學子提供了了解XX紅色文化的平臺和窗口,對于宣傳XX革命歷史,提升紅色旅游起到了促進作用。
后治水時代,XX縣確定了旅游業作為經濟新的增長極。圍繞政府的這個重點工作,我們以鄉村旅游為一個突破口,重點在前吳、新光、嵩溪、田后蓬、禮張等旅游精品村,創建了一批溫馨精致的農家書屋;在外婆家、棲水小筑等重點旅游企業協助建設了民宿書吧;在萬年上山遺址公園設立了考古主題書架。這些設施成為了游客們休閑、閱讀的好去處,突出了XX歷史的悠久,彰顯了“書畫之鄉”的文化底蘊。
(二)閱讀活動增添景點活力。
文旅融合推動全民閱讀,兩者相輔相成,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連續3年在新光村、浦南村、黃宅鎮等旅游景點開展有獎猜謎活動,已先后吸引游客54600余人次;在鄉村旅游熱線開展XX剪紙、江南第一家廉政故事巡展等活動20余場次,吸引眾多游客、市民駐足觀看,有效地增強了旅游的多樣性,提高了對游客的吸引力,提升了旅游檔次和品位。
再如,利用館藏文獻開展地方文化宣傳。如2018年在大畈鄉上河村中國詩人小鎮舉辦“鄉賢詩魂·館藏古籍展”,吸引了大批游客駐足觀賞,文旅融合相得益彰。
(三) 手作活動熱烘旅游產品。
近年來多次在城鄉開展XX剪紙、XX香包、樹皮畫等當地的特色旅游產品、文創產品的體驗、制作活動,先后吸引3800余人次游客參加,他們紛紛通過微信、微博等工具進行報道,自發宣傳XX旅游特色、別具一格的旅游產品,既推動了鄉村旅游,又增加了旅游企業的收入。
(四)活用媒體吸引八方來客。
靈活運用新聞媒體、微博、微信等平臺,在線上、線下開展各類活動,推介本縣旅游資源,增強景點人氣。
第一,重視程度不夠。網絡媒體的發展為城市形象傳播提供了寬廣的平臺,也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由于我國的城市形象網絡傳播起步晚,人們對城市形象網絡傳播不甚了解,不愿意在城市形象網絡傳播上投入過多。第二,專業人才缺乏。城市形象網絡傳播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一批懂網絡、懂傳播、懂策劃的專業人才。由于我國城市形象研究發展較晚,城市形象傳播教育發展滯后,缺乏網絡媒體傳播城市形象的專業人才,導致許多政府部門不知道如何進行城市形象定位,不會開展城市形象網絡宣傳。第三,策劃性和互動性差。當前,一些城市已開始進行網絡宣傳,地方門戶網站、商業網站、新聞網站等都有城市形象的內容,這些內容有些雜亂無章,有政府在網上進行的有償宣傳,有市民、旅游者、投資者等無意的信息,也有新聞報道時涉及的內容,缺乏規劃性、系統性和多樣性,難以留給受眾整體形象和深刻印象。城市形象傳播離不開政府和受眾的有效互動,如城市形象定位、設計等不僅應考慮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經濟等因素,還應考慮市民及受眾的觀點,許多城市的城市形象網絡傳播機制不健全,尚未建立網絡輿情收集和反應機制,不能對城市形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傳播。
二、加強城市形象網絡傳播的策略
1.加強城市形象網絡傳播的領導工作。
城市形象的網絡傳播主體多為政府部門、企業、市民等,政府是城市發展的策劃者與領導者,政府的宣傳方式、目標制定等直接影響著城市形象傳播效果。城市形象問題實質上是政府公關問題,涉及到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市民等,需要有專門機構組織和協調城市形象宣傳工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市就成立了由房管局、旅游局、成都傳媒集團等單位組成的“城市提升形象協調小組”,有組織、有計劃地宣傳城市形象,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因而,地方政府應成立專門的城市形象領導小組,整合本市的新聞網站、商業網站、門戶網站等網絡資源,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城市形象網絡傳播工作。同時,地方政府應加大城市形象網絡宣傳的投入力度,多在省級、國家級網站上宣傳城市形象,不斷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大力培養城市形象網絡傳播人才。
要通過網絡媒體宣傳城市形象,就需要培養一批懂網絡、懂傳播的高素質人才。為此,政府應成立城市形象傳播機構,選拔優秀人才,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宣傳隊伍的質量。此外,地方政府應主動與知名網站、高校等進行人才培養合作,依托高校、企業豐富的資源優勢,培養專業的人才,如讓領導干部到高校參加學習培訓或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不斷提升領導干部的網絡傳播能力和輿情表達能力。
3.科學確定城市形象網絡傳播定位。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網絡傳播的基本前提和核心內容,準確的城市形象定位既能夠體現城市的現代化特色,又能夠體現城市的歷史傳統、民俗文化、精神理念。城市形象定位涉及城市視覺、行為、理念等形象,視覺形象主要指城市建筑、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標志等,行為形象主要指城市的行為規范、行為模式、行為理念、職業道德、敬業精神等,理念形象主要指城市使命、城市精神、城市道德觀、城市宗旨等。在城市形象網絡傳播中,應將傳統與現代、共性與個性、環境與功能等結合起來,在準確把握城市的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城市形象定位,重點推介城市的發展環境、獨特資源、政府形象、城市文化等。在城市形象定位之后,應打造城市形象關鍵詞,從不同側面支撐城市形象定位,如果關鍵詞選擇不合理,就會使城市形象宣傳效果大打折扣。例如,長春市的整體形象定位是“東北亞文化名城”,在傳播城市形象時又提出了“電影城”“雕塑城”“汽車城”“大學城”等,但由于這些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東北亞文化名城”這一城市定位,從而影響了城市形象網絡傳播的效果。
4.運用多種網絡傳播方式。
一、指導思想
堅持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思路,按照立足實際、量力而行的原則,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強化宣傳,不斷提升我區旅游業影響力,提高旅游經濟效益。
二、突出宣傳重點
(一)重點旅游項目。主要包括國際會議中心、溫泉城國際會議旅游文化風景區、湖旅游度假區、天下第一宴——世界奇石博物館、世界全國青少年活動營地、文化產業園、山滑雪場、天庭樂園等旅游大項目及區內星級酒店。
(二)鄉村旅游項目。主要包括歡樂農莊、民俗村、旅游度假村、生態園、景區等項目。
(三)其他旅游資源。特色鮮明的旅游商品、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態、古樸醇厚的鄉村民俗等旅游產品。
三、拓寬宣傳渠道
(一)加大宣傳報道力度。進一步做好新聞宣傳與項目推介結合文章,與各大媒體搞好對接,在適當時機,邀請媒體記者采風,加大旅游大項目宣傳力度。適時召開全區旅游大項目建設情況新聞會,宣傳介紹全區旅游項目建設情況及發展前景,為項目運營提前造勢。拍攝制作全區旅游宣傳片,在區電視臺開辟專欄,每天定時播出,持續提升旅游美譽度。
(二)組織開展推介活動。充分挖掘資源優勢,積極策劃組織旅游節慶活動。繼續搞好旅游業成果展、廟會等旅游節慶活動,持續提升區域影響力,逐步打造節慶活動品牌。加大對旅游大項目宣傳推介,通過策劃演出,邀請媒體、旅行社,編制旅游線路圖等形式,增加項目知名度,提升影響力。組織旅游景區(點)及招商項目參加國內各類旅游交易會、推介會,宣傳推介自身的同時,學習經驗,加快發展。
(三)加強旅游信息標識建設。進一步強化旅游信息網絡建設,科學設置網站欄目,及時旅游資訊,更新網站內容。結合全區旅游大項目建設情況,策劃制作全區旅游宣傳折頁(畫冊),在重要接待活動及節慶活動中發放,全面展示我區旅游業發展成果。在京滬、京福高速路及區內交通干道設置全區旅游形象宣傳牌及景區旅游指示牌,增加設置密度,提升宣傳效果。
四、加強組織領導
(一)成立領導機構。為切實加強對旅游宣傳營銷工作的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由分工副區長任組長,有關部門、鄉鎮(街道)負責同志為成員的旅游宣傳營銷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區旅游宣傳營銷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導調度。各級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好宣傳營銷各項任務,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一、指導思想
全縣旅游系統以“依法規范旅游,構建和諧景區”為主題,全面貫徹黨的十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有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建設和諧社會,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小縣大城”戰略工作部署,堅持法制宣傳教育同日常工作相結合,堅持法制宣傳教育同管理、服務相結合,不斷提高旅游隊伍的法律素質,并促使各旅游從業者學法用法,使各項管理、服務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
二、工作目標
通過廣泛深入的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全縣旅游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管理,經營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公平執法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管理和服務游客的水平。
三、工作內容
(一)舉辦法制培訓。利用旅游大講堂、學習會、旅游質量提升活動等平臺載體,排出學習計劃,定期舉辦法制培訓,邀請縣法制辦及旅游法律相關專家來單位授課,分批次對全縣旅游從業人員進行法制培訓。學習的內容包括《憲法》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黨的十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有關社會法治建設等新要求、《風景名勝區條例》和《旅行社條例》等旅游系統法律法規。
(二)舉行法律考試。每一期培訓班結束后,舉行有關培訓班授課內容、旅游系統法律法規等內容的考試,并將考試結果作為個人年終考核的參考指標。
(三)開展普法宣傳。借助霞客400周年紀念活動等旅游節慶活動和“12.4”法制宣傳日的活動影響面,集中舉辦一次旅游系統法制宣傳活動和法律咨詢活動,向社會宣傳旅游系統的各項法律法規;開展旅游法律法規“三進”活動,景區監察大隊、行業管理科、旅游質量監督所等職能科室帶著法律法規宣傳材料走進景區、企業,與游客、市民面對面宣傳交流,在國赤環線等通景公路以及城區道路上懸掛、設置旅游法制內容的橫幅和廣告牌;利用山旅游官方網站、微博、《山旅游報》、旅游陽光工程專欄等宣傳渠道持續有效開展旅游法律法規的宣傳,擴大宣傳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組織領導,強化責任。全系統進一步完善法制宣傳工作網絡,具體協調相關法制宣傳工作;進一步強化以主要領導為責任主體,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科室抓落實的法制宣傳工作組織。通過健全組織,強化溝通,形成責任明確、齊抓共管的法制宣傳組織格局。
關鍵詞:名人 代言廣告 策略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廣告信息無處不在,大多數企業為了將產品銷售出去,采用名人代言廣告的形式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地位。然而,隨著名人代言廣告的不斷掀起,名人代言廣告的費用也在不斷增加,此外,作為消費者對名人代言的產品信賴程度也不是很高,呈下降的趨勢,提高了企業采用名人代言廣告所帶來的運行風險。名人代言廣告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倘若企業沒有良好的規劃,將會造成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陷入困境,從而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
一、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名人進行產品的宣傳,減少投資過程中的風險
(一)在企業起步時期名人進行廣告的代言要把握一定的度
眾多產品在發展的過程中,并不是都需要進行名人代言廣告的宣傳,企業在采用名人代言廣告時是需要根據企業本身的發展狀況來進行的。當企業準備進行產品轉型時,開辟更寬廣的市場時,需要對名人進行產品宣傳把握適當的度,不能進行盲目的名人廣告的宣傳。倘若企業在市場的發展中處于穩定的狀態,在進行名人代言廣告的形式,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心理上的沖擊,促使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關注層度。這樣的名人代言廣告的方式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提高產品的銷量,提升企業的品牌意識。
(二)廣告的宣傳需要以產品品牌的宣傳為重心
名人代言廣告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前期的策劃工作,防止在產品的宣傳過程中造成著重點不一致,消費者忽視了對產品的關注,將目光全都放在了名人的身上,導致廣告成本的浪費,同時還增加了采用名人代言廣告的投資風險。廣告的宣傳過程中需要以產品品牌的宣傳為重心,讓消費者著在進行廣告觀看的時候能夠加深對產品的印象,而不是注重對名人的追捧。
(三)防止采用競爭對手使用過的名人來代言企業的產品
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同一個名人出現在不同的產品會造成消費者心理上的混亂。一般的企業在選擇名人進行產品廣告的代言時會以簽約的形式保證名人在一定時期內不能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這是保證產品宣傳效果的有效方法。這樣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名人代言廣告的費用,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名人進行產品代言的單一性,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程度,從而能夠較好地維護企業的利益。
二、注重名人與產品之間在各方面的一致性
(一)名人代言廣告要與企業自身的實力相適應
企業在進行名人代言廣告的過程中,倘若名人自身的實力過強,而企業產品本身質量并不是很高,在進行產品代言的過程中會造成負面效應。因此,作為企業在進行產品廣告代言的過程中,要將名人的形象與產品本身的實力進行衡量,保證二者能夠處在同等的位置上,這樣才能在產品宣傳的過程中提高知名度,增加產品在市場中的銷量。
(二)名人的形象要與產品的生命周期保持同步
產品在市場銷售過程中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產品代言人應該根據企業產品的自身實力來進行適當的調整。企業在進行名人代言廣告的過程中,需要制定出一套長期的產品推廣策略,對產品的品牌形象與名人宣傳的時間進行分階段的管理,給產品的不同周期進行不同的宣傳方法的轉變,保持與市場競爭力的同步,不斷壯大企業實力。
(三)產品要與名人的形象保持一致
名人代言廣告固然會給消費者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然而,產品過多地進行名人廣告的宣傳也會給消費者帶來心理上的反感,從而造成產品在銷售時出現銷量低的情況,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4]。企業在進行名人代言產品的過程中,需要將產品與名人本身的形象保持一致。名人本身需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使消費者在觀看廣告的過程中產生積極的效應,從而達到最佳的廣告宣傳效果,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要想在名人代言廣告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需要將產品的特點與名人自身的形象進行有效的結合,達到最佳的產品宣傳效果,在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提高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形象。因此,作為企業需要在日后的發展過程中,協調好名人代言廣告和提高產品本身質量之間的關系,逐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何瀏,王海忠.品牌組合代言溢出效應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
[2]熊小明,黃靜.基于品牌聯合視角下企業家代言選擇的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 2016
1.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悠久的歷史和廣袤的土地共同孕育了河北省各具特色多種民俗文化和藝術風格。比如:北方陶瓷藝術的代表。還有易水古硯、內畫鼻煙壺、曲陽石雕、蔚縣剪紙等等中外民間藝術。在民間曲藝文化方面有臨城南調、河北梆子、灤南皮影等等。在民間體育文化中有吳橋雜技、永年太極、滄州武術等等。廣袤的河北省不僅擁有趣味十足的民間工藝,同時還有特色十足的土特產品和地方小吃,比如趙州雪梨、金絲小棗、京東板栗等等。2.富有深刻教育意義的紅色旅游文化。在抗日時期,河北省就是的主戰場,震驚中外的就發生在這里河北。在我國時期,在平山縣開國將軍們指揮了堪稱轉折點的三大戰役,由此看到了解放全中國的勝利曙光。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河北省擁有12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我國近120個紅色旅游景區中,河北省就擁有18個。同時,我國的30個精品紅色旅游線路中,有1條線路完全在河北省境內,我國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之一的太行山旅游區就坐落在河北省境內。
二、河北省旅游文化產品“走出去”營銷戰略研究
1.將品牌建設放在首要位置,擴大河北旅游名聲。河北省內擁有眾多獨一無二的人文景點,但卻沒有與這些人們景點相匹配的知名度。其中,最具有文化內涵的就是張家口市的泥河灣遺址群,據相關機構驗證泥河灣遺址群距今至少有250萬年的歷史。張家口市中的涿鹿縣至今仍然保留著幾千年前炎帝、蚩尤和黃帝三祖生活過的古老遺跡。這些令人驚嘆的歷史遺跡在中國都很少有人知曉,更替不上什么國際知名了。旅游文化資源的挖掘就應該走產業化的道路,像包裝偶像一樣打造旅游品牌。河北本土旅游品牌的創建不僅可起到良好形象的旋床效果,也可利用品牌效應來保護當地的文化資源。而樹立旅游文化品牌形象首先就需要對旅游形象進行設計、定位,準確的定位旅游文化的形象再進行規劃設計。擬定具有特色的旅游口號、策劃旅游節日等等。河北擁有多種多樣的民間藝術資源,一種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工藝、民間藝術等等,完全可以創建自主品牌。在河北省眾多的民間藝術中,各種本土的民間風俗、節慶都可以作為旅游文化進行挖掘發展。2.推進網絡化的河北旅游文化品牌營銷渠道。通過品牌傳播媒介的使用情況調查得出,海南、廈門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形象在宣傳、傳播方面多以網絡傳播為主。但是河北省旅游信息資源在宣傳上仍是依靠傳統的媒介,例如:報紙、電視等,或者是朋友之間的口頭宣傳為主,河北省旅游業利用網絡完成現實營銷的比例十分有限。目前已進入網絡時代,傳統媒介在宣傳方面雖然宣傳效果較好,但耗費的資金過大導致宣傳的連續性不強等問題無法避免,網絡一種新興的媒體,宣傳成本較低、同時還具有傳播速度快、效果好等優勢受到旅游行業的青睞。從目前河北省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完善的網絡營銷系統極有可能成為旅游品牌形象建立和提高旅游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因此,建立河北旅游文化品牌在宣傳、營銷的主要渠道應以網絡營銷平臺為主要通道。這需要盡快構建網絡旅游產業營銷系統,通過專業的網站以及微博等渠道的構建方位的宣傳推廣河北旅游文化品牌。3.建立大型旅游企業,推進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鞏固旅游品牌形象。新時期的旅游產業發展應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依托于現有大旅游企業,與跨行業和地區的大型旅游企業進行合作,以資金為連接紐帶,通過聯合、兼并等方式完成企業資產的重組,形成一體化的緊密型旅游企業,降低、壓縮企業的運營成本來擴張和提升河北旅游產業的整體規模、經濟實力以及市場競爭能力。在網絡經營和網絡化的宣傳推廣,實施多景區的聯網旅游,達到降低旅游行業的平均成本的目的,從而提高行業的利潤水平。通過在建立大型旅游企業,推進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鞏固旅游品牌形象的同時不僅僅要將注意力放在企業規模的建設上,還需要關注企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在對客源市場的分析,可通過旅游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來進行旅游產品的設計,針對不同種類的游客群,建立單獨的服務方案。同時,加強與客戶的聯系,在游客與企業之間構建出一條感情的紐帶維系游客、留住游客。
三、結語
關鍵詞:目的論;招商外宣英譯;源語文本信息;跨文化交際;翻譯策略
通常說來,招商引資對外宣傳是指各級政府為提升本地區經濟發展、吸引境外直接投資(FDI)而對目的投資者開展的宣傳推介活動。(樊傳果,2006:90)由于當前傳播媒介的多樣化,招商外宣材料種類繁多,包括投資指南、招商說明書、宣傳冊、電子出版物、網頁,甚至包括新聞稿、專題片等。作為國際通用商務語言,英語自然成為招商外宣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外招商引資材料的英譯就顯得格外關鍵。招商外宣材料英譯的質量不僅直接影響對外招商宣傳的效果,拙劣的翻譯還會損害地區文化形象和阻礙地方經濟發展。與其他類型文本的翻譯相比,招商引資外宣翻譯更強調實用性,有更加明確具體的目的,招商外宣英譯屬應用翻譯范疇。就招商外宣英譯在國際商務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言,目前國內招商外宣英譯的研究顯得特別單薄。
目的論是功能翻譯理論最為重要的內容,目的論現已被我國翻譯界所熟知并得到廣泛認可。目的論是翻譯研究的重要突破,其核心內容包括:目的法則(skopos rule)、語內連貫法則(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語際連貫法則(intertextual coherence)等。筆者認為,目的論對招商外宣英譯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被委派做濱海新區招商外宣英譯工作和英譯資料整理工作,以下結合其中一些翻譯實例探析目的論對招商外宣英譯的指導意義。
一、目的法則與招商外宣英譯中源語文本信息選擇問題
在目的論框架內,目的法則是翻譯行為的最高原則。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采用何種翻譯策略,決定任何翻譯過程的基本原則是整個翻譯行為的目的。(Nord,2001:124)所以,譯文是否要忠實于原文應根據譯文交際目的而定。根據目的法則,原文的地位降低了,原文的作用只是“信息提供”(offer of information),譯者可根據需要將其部分或全部地傳遞給目標受眾。(Nord,2001:12)因此,為實現交際目的和功能,對原文中的冗余信息進行譯前處理,做恰當的增刪以及改變原文中的某些信息都是必要的。
如前文所述,招商外宣資料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文本的翻譯目的也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招商引資外宣資料的翻譯目的是向目的語受眾推介某地或某項目投資優勢,激發潛在投資者的興趣,并使其最終愿意來某地投資或對某項目投資。招商引資外宣翻譯不僅要傳達源語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應實現其最終目的。
在招商外宣英譯中,譯者可以從源語文本中選擇某些信息,也可以舍棄某些信息,還可以從源語文本以外添加信息。選擇適量信息要求翻譯中所選擇的信息能體現招商引資外宣的交際目的和翻譯目的。
(1)塘沽地處太平洋西岸渤海灣畔,是中國中央政府直轄市―天津市所轄的東部濱海市區,位于環渤海經濟發展帶和京津冀城市圈的交匯點,是中國首都北京及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出海口。全區總面積758平方公里,下轄10街1鎮。
原譯:Located in seashore of Bohai Sea and the junction of Bohai Sea Rim and metropolitan circle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anggu is a coastal urban district in the east part of Tianjin(a city under direct control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erving as an important marine outfall for Beijing and north China.It covers an area of 758 square kilometers,with 10 streets and one town under its jurisdiction.
顯然例(1)這段文字的目的是向潛在投資者推介塘沽的區位優勢。對于這一目的而言,“下轄10街1鎮”等介紹塘沽區的行政區劃,屬多余信息,并且“街”簡單地譯做“street”是誤譯。塘沽只是天津市的一個濱海郊區,西方讀者不可能有太多了解,因而原文信息嚴重不足。上例試改譯如下:
Tanggu is the core area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which is recognized as the third engine boosting China’s development.Tanggu is located at the conjunction of Bohai Bay Rim and Beijin-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area,which is among China’s three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s.With Tianjin Port,one of the world’s top 10 deepwater ports,Tanggu serves as a gateway for Beijing and even north China.
為了更好地突出塘沽的區位優勢,筆者在改譯中增加了濱海新區和天津港的信息借以說明塘沽在中國的經濟戰略位置和交通樞紐作用,另外筆者還附加了一張地圖明確標識出塘沽的地理位置。同時,筆者在改譯譯文中將行政區劃信息刪掉。
再舉“大沽口炮臺遺址公園項目”招商項目說明書中項目描述的內容為例:
(2)項目利用大沽口炮臺的知名度,依靠遺址本身的優越條件,建有鮮明古戰場特色的文物旅游城,使之成為天津乃至全國著名的旅游景點。
原譯:This project will make use of the reputation of Fort Dagu,rely on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of the ruins,build an antique tourism ci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battlefield,and make it a famous tourist site in Tianjin and around China.
這段項目描述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大沽口炮臺歷史價值來推介項目的旅游價值和投資價值。對于歷史遺址類的旅游項目開發來說,遺址本身知名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沽口炮臺的知名度如何?不熟諳中國歷史的西方人是無法理解的。遺址本身的優越條件是什么?其實還是指炮臺的歷史知名度,屬于重復信息。上例試改譯如下:
As a coastal defense strategic pass and a waterway to Beijing,Fort Dagu was built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Ming Emperor Jiajing(1521-1566)to resist Japanese pirates.In modern history,it became a heroic symbol of China’s defense.The project is to build a famous attraction in Tianjin and even in China,characterized by ancient battle field and antique.
改譯時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增加了大沽口炮臺的背景知識,說明其戰略位置和歷史價值。另外,這段文字其實包括項目背景和項目目標兩方面內容,為了使內容更加清晰,筆者在改譯時分別用不同的句子表達。
二、連貫法則與招商外宣英譯中的跨文化交際問題
連貫法則是目的論框架內翻譯行為的另一重要原則。連貫法則包括語內連貫和語際連貫。語內連貫強調目的語文化以及交際情景,要求譯文必須能讓接受者理解,在目的語文化及交際情景中應該有意義。(仲偉合,鐘鈺,1999:47)目的論認為,翻譯行為的實質是一種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際。
中西商業文化迥然不同,各自商業文化背景下的招商引資外宣文本風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大體上,中國屬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官本位(high power-distance)和高環境因素(high-context)商業文化,而西方屬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平民化(low power-distance)和低環境因素(low-context)商業文化。不同的商業文化明顯地表現在招商外宣文本風格的差異上。在中國,招商外宣特別注重提升自我形象,往往使用華麗詞藻,講究聲韻和渲染情感氣氛,習慣羅列獲得的各級政府的稱號、各級領導的視察;在西方,招商外宣以宣傳對象為本,把功夫放在給讀者留下切實可行的印象上,語言平實,提供大量實用信息。另外,招商外宣實際工作中“內稿外用”現象普遍。
在招商外宣英譯中,譯者需要運用變通的翻譯方法,跨越目的語與源語之間存在的語言文化差異,以拉近與目的語受眾的心理距離,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產生認同感,達到積極的宣傳效果,誘導更多的潛在投資者。筆者舉例說明:
(3)1993年1月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術園區,規劃起步面積2.28平方公里。1995年1月24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代國務院正式批準,塘沽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24.48平方公里。1996年11月,塘沽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被國家海洋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國家海洋局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基地”和“天津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基地”。1999年8月,國家科技部、國家海洋局、國家計委、農業部、輕工業局等五部委聯合批準塘沽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為“全國科技興海海洋精細化工示范基地”。
原譯:Tianjin Tanggu Marine High-Tech Development Area was established in January 1993 with the starting planning area of 2.28 km2,and was upgraded to the national-level high-tech development area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January 1995 with the total planning area of 24.48 km2.The Tianj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identified as “high-tech industry of Tianjin Marine Base Model” and “national marine high-tech industrialization demonstration bases” in November 1996.It was identified by the Stat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A,and five ministries joint commission approved as a“demonst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marine chemical demonstration base” in August 1999.
在中國較強的官本位觀念的影響下,這段塘沽國家海洋高新區的中文宣傳文本著力強調高新區獲得的各種稱號和榮譽以示其得到各級政府和各類部門的認可。原譯將這些信息忠實地直譯過來。然而,這些信息在西方讀者眼里并沒有太大實際意義,他們更期待關于高新區本身優勢和投資價值的信息。上例試改譯如下:
Tanggu National Marine High-Tech Development Area was established in Jan.1993.With the total area of 24.48 km2 and starting area of 2.28 km2,it is a leading high-tech development area in China featuring in marine chemical industry.
考慮到目的語受眾的接受心理和注重實用的商業文化,改譯采用具有編譯性質的減譯法,大膽刪減“示范基地”、“各部委聯合批準”等大量冗余信息,高度概括原文核心信息。
再舉“清行宮隆福寺復建項目”的宣傳材料為例:
(4)群山環繞,氣候宜人,山清水秀,古跡眾多,人文風情古樸,文化底蘊深厚,是滿清歷代帝王青睞風水寶地。
Surrounded by green mountains and pleasant climate,beautiful scenery,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primitive simplicity,profound culture,is the qing emperors feng shui treasure-house favour.
在中國這種高環境因素商業文化背景之下,信息準確與否常常無關緊要,但人們卻非常重視氣氛的渲染。原文中出現了典型漢語特征的四字結構,對仗工整,抑揚頓挫,給人以音韻的美感。然而這種適合中國讀者的文本卻很難引起西方受眾的興趣。另外,由于音韻的需要,原文還省略掉了主語―隆福寺。這一現象在中文中極為常見,但在英文中卻是不可能的。上例試改譯如下:
With picturesque scener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Longfu Temple served as an important temporary palace in Qing Dynasty(1644-1911).
改譯從目的語文化出發,突出了原文的主要內容。譯文雖然拋棄了原文的優雅風格,但簡練達意符合目的語講究實用的商業文化。
三、結語
語際連貫指的是譯文與原文之間存在的某種關系,這種關系也常被稱為對原文的“忠實”。同時,目的論認為連貫法則是要從屬于目的法則的。如若對原文忠實與翻譯目的不能兩全或相互矛盾,譯者應遵循目的原則而放棄對原文的忠實。語際連貫法則經常要求譯者運用直譯的方法。在招商外宣英譯中,如果直譯能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直譯也常常用到,這是無需贅言的。如處理招商地區或招商項目的基本信息和重要數據時,譯者絕不可隨意篡改。
總之,目的論中的目的法則和語內連貫原則為招商外宣英譯中譯者發揮其主體作用,合理增刪、改譯、釋譯、乃至編譯以提高翻譯質量改善宣傳效果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招商外宣英譯應切忌不顧交際目的和文化差異的死譯。
參考文獻:
[1] Mitchell,Charles.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M].Novato,CA:World Trade Press,1999.
[2]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樊傳果.城市招商引資中的傳播策略[J].當代傳播,2006,(3).
[4] 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5] 劉美華,賈瑋品.從功能翻譯理論視角談應用翻譯[J].上海翻譯,2009,(1).
[6] 汪寶榮.招商說明書英譯原則、問題與方法[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5,(5).
[7] 吳自選.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與CNN新聞短片英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1).
[8] 徐敏,胡艷紅.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企業外宣翻譯[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9] 葉苗,朱植德.論對外招商引資項目英譯的語用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