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尾巴的用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下頜;低位阻生智齒;微創法;恐懼感
下頜低位阻生齒的拔除是一項難度較大的牙槽外科手術, 手術時間長, 創傷大, 對患者生理和心理影響都較大[1]。尤其是全埋伏阻生齒的拔除, 使用傳統的鑿劈分牙法極易造成術中下頜角骨折或下牙槽神經的損傷[2]?!拔摗弊钤缭?985年由Payne等[3]醫生所提出, 是指凡能減少(或最小侵襲)患者機體組織器官、生理、精神以及心理創傷的手術方法。本文旨在探討利用45°仰角沖擊式氣動手機分牙體, 分塊拔除低位阻生齒的手術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接診的18顆低位水平或近中阻生智齒患者11例, 其中7例患者雙側低位阻生或單側低位阻生伴對側全埋伏阻生。
1. 2 手術方法 術前拍口腔全景片, 評估埋伏牙位置及阻力分布。常規口腔內外消毒, 鋪無菌巾。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 磨牙后墊遠中及頰舌側浸潤麻醉。麻醉顯效后于磨牙后墊做底位于下頜第二磨牙遠中的三角型切口, 如手術需要加第二磨牙遠中的頰側切口。以45°仰角沖擊式氣動手機去除阻生牙表面覆蓋骨質, 顯露牙冠。繼續45°仰角沖擊式氣動手機于冠根交接除分割牙體, 直至全部分離。如牙冠過大可繼續將牙冠分為兩部分。以微創牙挺將牙冠向遠中方向移動, 取出, 解除冠部阻力后使牙根向近中移動直至脫位??p合創口。
1. 3 評定標準
1. 3. 1 疼痛程度診斷標準[4]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術后疼痛程度進行量化評分。0分為完全無痛, 1~3分為輕度疼痛, 4~6分為中度疼痛, 7~10分為重度疼痛。
1. 3. 2 對拔牙感到畏懼的判定[5] 采用問卷方式, 內容如下:拔牙前是否畏懼;是否畏懼注射;拔牙過程中是否畏懼;拔牙后是否仍有畏懼感。
1. 3. 3 術后反應 如感染、腫脹、顳頜關節病及干槽癥發生情況于患者術后隨訪過程中記錄。
2 結果
18例手術用時10~40 min, 平均用時30 min。術后均無感染發生, 輕度腫脹病例16例, 占88.9%, 多數患者表示輕度疼痛, 無干槽癥及顳下頜關節損傷發生?;颊弑硎拘g前心理恐懼感較重, 術中恐懼感減輕, 術后無明顯恐懼。雙側手術的患者在第2次手術中配合良好, 心情較愉悅。
3 討論
3. 1 手術器械的選擇 45°仰角沖擊式氣動手機和外科專用切割金剛砂鉆針。沖擊式手機相對于傳統渦輪機有如下優點:頭部呈45°仰角, 適合口腔深部操作;頭部體積小, 減少了視線阻擋;噴水氣方式與傳統渦輪機有很大不同, 傳統渦輪機直接將大量水霧噴在整個牙體上, 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整個牙體組織而進行大面積充分冷卻, 而充擊式氣動手機的目的是對牙體組織進行破壞性切割, 因此其冷卻水是呈柱狀直接噴在鉆針頭部, 氣體向兩側分散, 在操作時可避免空氣直接噴入創口, 減少了皮下氣腫的發生[6];外科專用鉆針比傳統裂鉆更長, 方便切割低位的埋伏牙齒, 且切割能力強。
3. 2 手術切口及去骨 術前應對阻生牙作充分的評估, 必要時拍攝三維CT, 以便充分顯示阻生牙位置及阻力分布情況。下頜阻生智齒的阻力主要來自冠部、根部的骨阻力和鄰牙阻力[7]。根據阻生齒具置設計切口, 以暴露牙冠。如為全埋伏阻生, 則需根據X線片及CT結果準確判斷牙冠所在位置, 以便于去骨解除冠部阻力為原則。切口的長短視阻生程度而定, 冠部沒有骨阻力可以做底位于第二磨牙遠中的三角型切口, 全埋伏阻生可以將頰側外斜嵴至第一磨牙齦頰溝全部切開, 避免切口過小導致術中牙齦撕裂。切口應切到骨面, 將黏骨膜瓣全層翻起, 避免組織穿通。去骨以暴露牙冠為宜, 可以少量多次, 應盡量追求去骨量的最小化。
3. 3 分牙 低位阻生智齒的微創拔除, 分牙是關鍵一步。合理的分牙可以使手術時間縮短, 而副損傷大大減小。一般原則為破壞牙冠最高點, 解除阻力, 也可使牙冠分為上大下小的幾塊, 方便取出;近中阻生多為在牙頸部將冠根分離。解除了冠部阻力, 根部阻力會自然解除微創拔牙刀用于最后的增隙拔出[8]。
綜上所述, 微創拔除低位阻生齒的臨床體會, 相對于傳統的拔牙方法, 該術式給醫生及患者都帶來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但由于本研究臨床病例樣本較小, 對于臨床效果的評估還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量化指標。微創拔牙縮短了拔牙時間, 并有效保護了拔牙創的骨質, 減小了拔牙創傷, 減少手術感染和干槽癥的發生幾率[9]??梢詼p少手術中對顳頜關節的震動, 減少拔牙創周圍組織的損傷, 使得拔牙后腫脹和顳頜關節疼痛的發生率明顯下降, 同時也減少了患者術中的恐懼心理[10]。
參考文獻
[1] 周志宏, 胡開進.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創傷控制的相關研究.國際口腔醫學雜志, 2010, 37(4):470-473.
[2]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75-84,90-98.
[3] Payne SR, Ford TF, Wickham J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upper urinary tract stones. Br J Surg, 1985,72(10):822-824.
[4] 周華杰, 毛晶晶.微創拔牙與普通拔牙法拔阻生牙對患者心理影響比較研究.中國醫藥科學, 2012, 3(9):197-198.
[5] 李然, 唐小劍, 楊震, 等.無痛微創法與鑿骨劈冠法拔除下頜阻生智齒的臨床觀察.口腔醫學, 2012, 32(8):491-494.
[6] 胡開進.微創拔牙術.現代口腔醫學雜志, 2010,24(4):241-242.
[7] 黃洪章.現代口腔頜面外科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1:27-28.
[8] 黎鋼, 雷榮昌, 郭宏劍, 等.微創拔牙法在下頜近中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的臨床應用.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2011,27(4):236-238.
[9] 張志霞, 周宏志, 劉瑤.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實用口腔醫學雜志, 2012, 28(3):398-400.
關鍵詞:帷幕灌漿;水工建筑;壩基防滲;工藝控制;
Abstract: The curtain grouting technology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foundation seepage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afe operatio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water control project instanc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m foundation curtain grouting effect on technic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seepage preventing problems in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use of curtain grouting, for references.
Keywords: grouting curtain; hydraulic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seepage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V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5-0020-02
在閘壩的巖石或砂礫石地基中采用灌漿建造防滲帷幕的工程。帷幕頂部與混凝土閘底板或壩體連接,底部深入相對不透水巖層一定深度,以阻止或減少地基中地下水的滲透;與位于其下游的排水系統共同作用,還可降低滲透水流對閘壩的揚壓力[1]。20世紀以來,帷幕灌漿一直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滲處理的主要手段,對保證水工建筑物的安全運行起著重要作用[2]。
一、工程概況
水利樞紐是一座以發電為主,結合航運,兼顧其他綜合利用的水電樞紐工程,壩址距上游樞紐壩址41.35km,距下游河口24km,為該河道開發的最末一個梯級。壩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積為18261km2,多年平均流量為580m3/s,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82.9億立方米,設計洪水流量19400m3/(sP=2%),校核洪水流量27100m3/s(P=0.2%),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246.7萬噸,水庫正常蓄水位18.5m,相應庫容1.078億立方米;右岸廠房右岸船閘樞紐總體布置方案(16孔溢流壩,堰頂高程6m),電站裝機3×2MW,年利用小時數3957h,多年平均發電量237.4GW·h;船閘按通航1+2×120t級船隊及300T單船設計;本項目帷幕灌漿工程分布在右岸接頭土壩段、門庫壩段、一期溢流壩段、河床式水利樞紐主機間、安裝間和航運工程閘首和閘室等部位,帷幕灌漿工程量3320m。
二、工程地質概況
壩址區地貌為侵蝕、剝蝕低山地貌,右岸為一級階地。河谷呈寬“U”字型,兩岸地形不對稱。土壩布置在右岸沖積一級階地及剝蝕的低山丘陵坡地上,壩肩發育有一條沖溝橫切山坡;壩基地質構造簡單,未發現有圈套的斷裂構造分布,沖積粉質黏土或砂礫石層均能滿足壩基承載力要求;壩基滲漏主要表現沖洪積層滲漏、中等透水巖體的一般滲漏和沿裂隙密集帶的集中滲漏。廠房地基在2#背斜的核部,巖體較為破碎,構造裂隙發育,但規模較小,主要為短小的裂隙,為弱~中等透水。通航建筑物的上引航道渠底大部分位于一級階地上,階地厚為11.5~19.8m;上閘首地質構造復雜,處在2#背斜的核部,巖層產狀變化較大,裂隙較發育。閘室及下閘首地質構造簡單,巖層呈單斜結構,裂隙較發育,但規模較小,延伸不長。下引航道地質構造較復雜,處在2#向斜的核部,巖層產狀變化較大,裂隙較發育。
三、灌漿試驗施工
灌漿試驗選在土壩的上游段,試驗段長7m,混凝土厚度2.6~3.3m,該段壩前水深2m,共布置5個灌漿鉆孔,孔距分別為2m及1.5m,分為3序次采用孔口封閉循環灌漿法施工,孔口管埋入混凝土1.5m。灌漿段長度:第1段2m,第2段3m,第3段及以后均為5m最后一段可適當加長,但不超過8~9m。由于壩基巖體軟弱、風化、節理裂隙發育,壩前水深小,灌漿壓力為0.2~0.5MPa。
Ⅰ序孔的平均透水率為30.8Lu,單米注入水泥量為2.714kg/m。II序孔的平均透水率為10.7Lu,為Ⅰ序孔的34.7%,單米注入水泥量為90.7kg/m,為Ⅰ序孔的41.7%。III序孔的平均透水率為6.13Lu,為II序孔的57.3%,單米注入水泥量為32.7kg/m,為II序孔的36%,符合基巖灌漿的一般規律。檢查孔位于透水率大、吸漿量大多次冒漿、串漿的第11、12號鉆孔之間,混凝土與基巖接觸面有水泥結石,厚3~5mm,膠結緊密。壓水試驗共作10段,透水率為0.4~1.8Lu,全部達到設計要求。
試驗段灌漿成果表明,壩基的巖體風化較強烈,節理裂隙較發育,透水率大。Ⅰ序孔孔深38~48m,透水率達11~34Lu,小于等于5Lu的深度大為增加;混凝土與基巖接觸面透水率大、吸漿量大、多次冒漿。
試驗成果資料表明:
(1)孔距2m是合適的,能達到設計要求;
(2)防滲帷幕應適當加深;
(3)首先進行混凝土以下2m接觸段的首段灌漿,達到灌漿結束標準后,下入孔口管,用水泥固結,待凝48h,再進行以下段灌漿,效果較好。
四、帷幕灌漿施工工藝流程
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鉆進,分段灌漿,孔內循環的灌漿方法。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巖石段長≤2m,單獨灌漿并待凝,以下灌漿段長5~6m。在斷層、破碎帶地質條件地區縮短灌漿段長并待凝。
1 造孔施工。造孔是灌漿工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成孔的質量及進度直接關系著整個灌漿工程的質量及進度[3],必須嚴格控制成孔質量。
(1)安裝鉆架、擺放鉆機。在確定灌漿孔位后做好標記,清理平整場地,然后鋪地板、方木搭制鉆探平臺,鉆機安裝要穩固、周正。擺放鉆機要保持天車、主動鉆桿、灌漿孔中心3點成1線,然后準備開鉆;
(2)試車、開鉆。安裝完畢后,啟動動力設備進行試車,包括鉆機、供水供電系統,待所有設備均運轉正常后進行開鉆;
(3)鉆進工藝。本次灌漿造孔對于壩基礎部分、先導孔和檢查孔,施工中采用Φ59mm金剛石鉆頭進行基巖部分的鉆孔。每次鉆孔前都要認真檢查所有的鉆桿及鉆具、主動鉆桿和鉆桿接手等,不準使用彎曲變形的鉆桿、鉆具,各部位接頭要接牢,各部位接頭和管材要保持良好同心度。金剛石鉆進成孔間隙小,鉆頭水口窄,需要較大的泵壓和中等泵量才能產生強制冷卻和沖洗作用。
2 裂隙沖洗及壓水試驗。帷幕灌漿在鉆孔結束后,采用由導管通入大流量高壓水流從孔底向孔外沖洗的方法沖洗孔壁,鉆孔沖洗擬采用單孔沖洗,直至回水澄清后,再繼續沖洗10min,且總的時間要求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底殘渣不超過20cm。一般部位的裂隙沖洗壓力采用同段灌漿壓力的80%。
壓水試驗在裂隙沖洗后進行,本次灌漿選擇10%的灌漿孔做先導孔,并在Ⅰ序孔中選擇。先導孔應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采用單點法,壓力采用同段灌漿壓力的80%,且不大于1MPa。簡易壓水時間為20min,每3~5min測讀1次壓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作為計算流量。
3 灌漿施工。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在規定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時,繼續灌注90min,灌漿即可結束。而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時間相應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即可結束。灌漿過程中,隨時測量進漿和回漿比重,當回漿變濃時,換用與進漿相同比級的新漿液進行灌注。若效果不明顯,延續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4 封孔。灌漿結束采用全孔灌漿封堵法封孔:全孔灌漿結束后,用0.5∶1的水泥漿置換孔內漿液并取出所有灌漿管后0.5∶1的水泥漿純壓30min,壓力為最大灌漿壓力,并做好灌記錄。
五、結論
該水利樞紐防滲工程經帷幕灌漿處理后,下層灌漿洞洞基本保持干燥,未發現有嚴重的滲水現象,灌漿質量較好。為前蓄水、按時發電做出了應有貢獻。目前水庫已蓄水并達到發電要求水位,大壩下游及邊坡周圍沒有出現大的滲水情況。大壩帷幕灌漿施工是成功的,達到了該工程的防滲要求。
參考文獻
[1]陳德漢,夏遠玲,李志華.大西江水庫溢洪道帷幕灌漿工程[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6,(3).
[2]孫鑫.深孔帷幕灌漿孔斜成因與處理[J].水利科技與濟,2008,(1).
關鍵詞:BAF UF 微污染源水
Abstract:For the discharge of all kinds of pollutants,the source water to poduce drinking water of our country is getting worse day by day.And this makes the normal process used in most water plants unable to do their jobs well as usual.So,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ies to cope with the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It gives emphasis on the two technologies,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and the membrane technology(especially the UF).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two technologies,the paper poses a new technology to clean water: BAF+normal process+UF.It indicates that this i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rinking water.Meanwhile,it uses the organic substance molecular weight viewpoint to analyse this new technology.
Key words:BAF,UF,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1. 前言
飲用水的凈化技術是人們在與污染作斗爭的過程中出現的,并不斷得到發展、提高和完善。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尤其是60年代以來,不少地區飲用水水源水質日益惡化;同時,隨著水質分析技術逐漸改進,水源水和飲用水中能夠測得的微污染物質的種類不斷增加,使人們在飲用水的水質凈化中碰到了新的問題。
面對水源水質的變化,常規飲用水處理工藝已顯得力不從心。國內外的實驗研究和實際生產結果表明,受污染水源水經常規的混凝、沉淀及過濾工藝只能去除水中有機物20%-30%,且由于溶解性有機物存在,不利于破壞膠體的穩定性而使常規工藝對原水濁度去除效果明顯下降(僅為50%-60%)。用增加混凝劑投加量的方式來改善處理效果,不僅使水處理成本上升,而且可能使水中金屬離子濃度增加,也不利于居民的身體健康。地面水源中普遍存在的氨氮問題常規處理也不能有效解決。目前國內大多數水廠都采用折點氯化的方法來控制出廠水中的氨氮濃度,以獲得必要的活性余氯,但由此產生的大量有機鹵化物又導致水質毒理學安全性下降。因此,常規的飲用水處理工藝已不能與現有的水源和水質標準相適應,必須開發新的水處理技術。
目前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預處理技術,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膜技術等;二是深度處理技術,包括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包括化學氧化和生物預處理技術。其中尤以生物預處理技術和膜技術倍受水處理工作者的關注。
2. 生物預處理技術
生物預處理是指在常規的凈水工藝之前增設生物處理工藝,借助于微生物群體的新陳代謝活動,對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氨氮、亞硝酸鹽及鐵、錳等無機污染物進行初步去除,這樣既改善了水的混凝沉淀性能,也減輕了常規處理和后續處理過程的負荷。另外,通過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去除,不僅減少了水中“三致”物前體物的含量,也減少了細菌在配水管網中重新滋生的可能性。用生物預處理代替常規的預氯化工藝,不僅起到了預氯化作用相同的效果,而且避免了由預氯化引起的鹵代有機物的生成,這對降低水的致突變活性,控制三鹵甲烷物質的生成是十分有利的。
2.1 曝氣生物濾池(BAF)預處理技術
曝氣生物濾池(BAF)預處理技術在飲用水處理中具有以下特點:
⑴水處理過程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性質存在較大差異,并且與其去除性存在一定的關系。從分子量上來說,生物可降解有機物主要是低分子量的有機物(分子量10000以上的有機物,對低分子量有機物去除率低,特別是對分子量
⑵對低濃度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在BAF中,微生物利用水中營養基質進行生長繁殖,在載體表面形成薄層結構的微生物聚合體,產生生物膜,有利于世代期較長的微生物生長。飲用水中微量污染物濃度(mg/L數量級)有利于貧營養微生物的繁殖,如土壤桿菌、假單胞菌、嗜水氣單胞菌、黃桿菌、芽孢桿菌和纖毛菌等。這些貧營養微生物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對可利用基質有較大的親合力,且呼吸速率低,有較小的最大比增殖速度和Monod飽和常數(Ks)(約為1-10μg/L左右),所以在天然水體條件下,其對營養物的競爭具有較大的優勢。Namkung和Rittmann的研究指出,幾種微量基質生物降解的同時進行,與同樣濃度的單個基質生物降解相比,能導致更多的生物量積累和有更快的去除速率,這表明多種微量污染物的混合,可增加生物膜系統處理效果的穩定性,而受污染水源水中往往含有多種微量有機物。另外貧營養菌通過二級基質的利用能去除濃度極低的微量污染物,例如:貧營養菌在分解利用濃度為1.1mg/L的富里酸時,對濃度為100μg/L得酚和萘的去除率分別為90%-92%,對土臭素和2-MIB(2-甲基異莰醇)的去除率分別為55%和44%,這表明利用水中天然有機物形成的生物膜處理系統可較好的去除微量污染物、嗅味及色度物質。
⑶能去除氨氮、鐵、錳等污染物。BAF中,生物膜固定生長的特點使生物具有較長的停留時間,一些生長較慢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自養菌可在反應器內不斷積累。反應器內載體應具有足夠的溶解氧,這樣就能促進生物膜上好氧硝化菌的生長和代謝活動。對硝化反應動力學的分析表明,即使在低溫下,生物膜去除氨氮的作用也是十分有效的。
【關鍵字】乳腺鉬靶X線攝影;乳腺微小鈣化灶定位活檢;觸診;陰性乳腺疾病
本次研究選取5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臨床觸診,觸診結果顯示為陰性,但只是因為乳腺鑰靶X線檢查之后顯示患者乳腺微小鈣化灶,進而住院的患者,以下為詳細的報道內容:
1基本資料以及方法
1.1基本資料
本院選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患者50例作為本次研究分析的主要構成主體,患者皆為女性患者,年齡最小的患者為28歲,年齡最大的患者為67歲,得到患者的平均年齡大小為33.77±2.52歲,在完成臨床觸診之后顯示結果為陰性,上述全部患者都是在乳腺鑰靶X線檢查之后發現患者存在乳腺內微小鈣化灶,所以入院接受治療。上述患者中,左側乳腺內微小鈣化灶患者有20例,右側乳腺內微小鈣化灶患者有25例,雙側乳腺內微小鈣化灶患者有5例。乳腺癌都是單側,大部分表示為細小樣以及針尖樣鈣化情況,數量一般均超過5個每平方米,呈現簇狀分布情況,其年齡大部分超過10歲。良性鈣化一般都是粗大型以及空泡型的鈣化情況,去數量低于5個平方米,呈現散在分布情況,上述5例患者的雙側乳腺內微小鈣化無一例惡性鈣化[1]。
1.2選取合適的儀器以及設備
吉特全智能乳腺鑰靶X線機(意大利刪生產),同時選取奧林巴斯顯微鏡(日本生產),剩下的就選取國產的電刀、量尺、定位筆、手術器械、冰凍切片機以及吸收縫合線[2]。
1.3診斷定位
我院目前尚無計算機輔助鋼茲穿刺立體定位系統,所以我們應用最簡單的幾何圖解定位技術,在手術臺上做準確的定位。它只需要常規標準投照的側位和軸位。根據兩個相互垂直投照的X線片,需要使用相應的標志標上上、下、內外位置,以軸位片上垂直向下延伸需要沿著乳腺基底部中心線進行,側位片上,在沿著乳腺基底部中線向著水平軸及進行進一步的延伸,該為X軸。上述X軸跟Y軸相交的部位主要指的是乳暈區相對應的部位,將上述作為標準乳腺解剖圖。使用同樣的方法將X線片上所存在的病變可疑部分從X線片上轉換至標準解剖圖。在側位片上在X軸的上位置以及下位置完成建立,然而,同時需要在軸位片上完成Y軸內側以及外側位置的確定。病變可疑區部位需要包括很多個方面,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周圍0. 5里面的乳腺組織,上述允許存在一定的透照差。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再次實施X線片上,對疑病變部位至皮膚深度進行測量,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項目,第一個是最小深度,第二個是最大深度。但是因為乳腺下垂部在患者仰臥位的時候,其位置會跟隨重力產生一定的偏差,故應考慮此種因素造成的誤差[3]。
1.4切除乳腺微小鈣化灶
在手術臺上準確定位乳腺鈣化灶之后,在手術區域內完成局部浸潤麻醉操作,嚴格按照鈣化灶部位的準確性,來選取實施相對應的手術切口類型,想要避免鈣化灶切除之后存在遺漏情況,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將皮膚切開之后,切開皮下之后,沿著四周游離到實際定位范圍向外延伸1厘米~1.5厘米,將深度達胸大肌筋的膜層準確的切除掉,將標本切除,使用縫線標明好標本的中心位置以及邊緣位置,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對標本再次進行鑰靶X線攝影檢查,在乳腺原鈣化灶完整并且確定切除之后,進而實現徹底的止血,使用吸收線對切口進行有效的縫合。
1.5病理檢查鈣化灶
需要選取切取的標本,之后送往冰凍切片進行進一步檢查,嚴格按照病理診斷結果來決定后續的治療,實現治療有效性。在診斷病理方面可以實現良性鈣化以及惡性鈣化的明確。
2結果
本組50例乳患者中,乳腺癌的患者有15例,占30.00%;在手術之后經過病理證實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有5例,占10.00%;乳腺良性疾病30例,占60.00%。詳細如下:
3總結
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乳腺癌,乳腺癌發病率目前呈現一個逐漸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乳腺癌的發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年輕患者逐年增多。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非常重要,是促使乳腺癌治愈率不斷提升的重要工作。早期發現以及診斷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乳腺鑰靶X線攝影。
本次研究選取5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臨床觸診,觸診結果顯示為陰性,但只是因為乳腺鑰靶X線檢查之后顯示患者乳腺微小鈣化灶,進而住院的患者,在接受乳腺微小鈣化灶定位切除之后,且完成經病理診斷之后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有15例,在手術之后經過病理證實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有5例。
綜上所述,在觸診陰性乳腺疾病診治過程中,合作外科、影像科、病理科,在上述的基礎上使用乳腺微小鈣化灶定位活檢存在非常顯著的臨床現實作用。特別作用是促使無腫塊乳腺癌早診率實現進一步提升,所以,在臨床干預過程中,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洪慶山. X線、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診斷和保乳術前評估的序貫應用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4.
一只狐貍在森林里正追趕著一只小兔子,正當快要追到的時候,狐貍一下子踩到了獵人放的捕獵夾子,夾子一下子夾住了狐貍的尾巴,疼的狐貍嗷嗷直叫。
狐貍怕自己被獵人捉去,于是就狠下心來,掙斷了自己的尾巴跑了出去,狐貍跑到深林醫院,找到了猴子醫生,醫生用紗布把斷的地方包了起來,狐貍看著自己的尾巴斷處,十分傷心,如果沒有了尾巴,那我出去怎么見人,哎,可惡的獵人。
狐貍趁著夜色急急忙忙的跑回了自己的家中,一天好幾天都沒有出門,因為狐貍怕自己丟人,這一天晚上,狐貍又失眠了,想到自己的尾巴,他就悲痛欲絕,尾巴沒有了,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不讓自己丟人,他又仔細的想了一會,終于安心的睡了過去。
第二天,狐貍把自己的同類都招到了自己的家中,狐貍對他們說,看到我的尾巴沒有,我的尾巴就是被獵人的夾子給夾斷了,你們仔細想一想,尾巴在自己身上有什么用處,關鍵時刻甚至還會要了自己的命,試想,如果沒有了尾巴,夾子就夾不住我們了,所以,我們應該斷去自己的尾巴。狐貍的一番話讓他們中的一些狐貍有了想法,但是這時候,一只老狐貍站了出來說”不要相信他的話,如果沒有尾巴,才說讓我們也失去尾巴,我們不要被他的話給騙了。
小朋友們,你們從中學會了什么道理呢,狐貍的尾巴到底有用處么?
我們人類為什么沒有一條漂亮的尾巴呢?為什么不像動物一樣有一條美麗的尾巴?動物的尾巴千奇百怪,神奇極了!哎!這真是太遺憾?,F在就讓我帶著大家來到動物尾巴的世界吧!
最厲害的森林之王——老虎是三大武器之一。首先它趴在有干枯的草叢里,只要獵物一逼近,它就猛地沖上去,趁獵物跳慢的時候,向前一撲,用力地咬著獵物的脖子用尾巴一甩,獵物就死了,老虎大口大口地撕咬著美味的獵物。
鱷魚的尾巴也很有用,牛群在河邊飲水時,鱷魚裝著懶懶的樣子趴在河邊,牛群感覺鱷魚沒有殺氣,便放松了警惕,放心地飲水,鱷魚發現獵物,剎那間用它那又尖又粗尾巴一甩,把小牛甩到一邊了,它便把小牛連皮帶肉地吞了下去。
袋鼠的尾巴的功能最多,它抱孩子的時候,尾巴好似變成了第三條腿,用尾巴一撐起來,就挺挺的,用屁股一坐,尾巴就成了一個毛茸茸,軟綿綿的毛茸茸凳子,另外,袋鼠的尾巴還有一個用處,當它遇到危險的時候用尾巴一甩,侵略者便會被甩得離袋鼠幾米左右。
一、鼓勵學生質疑,創新思維、創新意識來源于問題
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薄耙墒撬贾?,思是智之本。”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都起源于質疑??梢?,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膽略,是一切優秀人才必備的品質。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我們要激發學生產生疑問,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鑰匙,這是創新的起步。
提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著力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掌握質疑的基本方法。如從課題質疑、從標點語文論文符號質疑、從中心思想質疑、從語言運用質疑、找原因質疑、找依據質疑、抓聯系質疑、抓關鍵句質疑、抓矛盾質疑、尋實質質疑、聯想質疑等。
例如《第一場雪》中有這樣一句:“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苯處熆梢龑W生抓矛盾處質疑:憑我們平常的感覺,凡是毛茸茸的東西,一般不會發亮,那么這句中“毛茸茸”的銀條為什么又“亮晶晶”?凡是“蓬松松”的東西———比如一團棉花———它就不會“沉甸甸”,但是課文中為什么又說“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呢?教師還要允許和鼓勵學生對書本上現有的知識和結論作獨創性的發現,甚至發現課文的不足之處,并設法加以彌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鼓勵標新立異,培養求異思維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較多的是追求學生認識的“標準化”,導致了教師對學生認識發展的整齊劃一。表現在課堂上,常常是教師的一言一語給學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維定勢,嚴重地抑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妨礙了學生的創新。因此,克服思維定勢,發展求異思維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時間,打破“唯我獨尊”的思想,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學生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引導他們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允許并鼓勵學生的認識朝不同方向輻射,并敢于爭議,發表新穎獨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見解。敢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大膽創新,標新立異。這樣,即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在是非、優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維過程、辨析過程就是創新意識萌生、成長、成熟的過程,其積極意義絕不是某一具體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所能代替的。
三、啟發創造想象,誘發創新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的創造力更多的是以創造性想象來表現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所提供的語言信息,喚起頭腦中的有關表象,給學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聯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想象思路向四面八方輻射。
例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學生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用處后,可以告訴學生,人類研究動物尾巴的用處來為人類服務。比如人們根據魚的尾巴、鳥的尾巴設計的船只的舵、飛機的機尾都是用來掌握方向的,然后啟發學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動物尾巴的用處來進行輻射想象和聯想,從中受到啟發,設想發明某種事物來為人類服務。
這樣從模仿入手,通過相似要素的組合,進行適當的開拓和延伸,使學生的想象更具體、更合理。
四、挖掘創造性因素,培養創新品質
話說以前凡是到了星期六日,我每天纏著媽媽。媽媽上街帶著我,辦事也帶著我,上樓我也要跟著。一會兒看不見媽媽我就要“媽媽,媽媽”地狂叫著,到處找媽媽。媽媽無奈之下說:“煩死人了,真是條小尾巴,惱了拿把刀把尾巴切了,看你還跟不跟?”我也不甘示弱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是壁虎的尾巴,切斷了還能長出來?!甭犃宋业脑?,媽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不過,我當媽媽的尾巴也不光是給媽媽找碴,我也有做好事的時候。
有一次媽媽在廚房生產美食,我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著。媽媽的手藝真是高超?。∫粫喊亚胁?,一會兒煮湯,一會兒又攪雞蛋,一會兒又炒飯……忙得不可開交,用三頭六臂來形容此時的媽媽真是一點兒也不過分。正當媽媽準備洗魚的時候,打開水龍頭,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沒有水了。媽媽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現在又不是缺水,為什么水會停住呢?這時突然飄來了一陣“香氣”,“不好,菜快燒焦了?!眿寢屔窠涃|似的叫起來。說完急忙去炒菜。我在一旁看著,突然有了一個念頭,“我平時總是搗亂,現在該是我顯顯身手的時候了,我可以幫媽媽修修水龍頭?!?/p>
說干就干,我戴上工用手套,然后走到出水處的開關仔細的檢察著。一秒鐘過去了,二秒鐘過去了,三秒鐘過去了……我急得滿頭大汗,要知道媽媽可是在等水呢!終于工夫不負有心人,“罷工”原因讓我給找出來了,原來是開關被淘氣的表弟關掉了,水傳送不進來,自然就沒有水了。于是我急忙以訊雷不及掩兒的速度打開了開關。這下,媽媽又可以洗魚了。
媽媽看完我的舉動,笑著對我說:“我這個小尾巴還真有點用處!”
一、創設民主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現代教學論認為,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成為傳遞知識的無聲媒體、啟迪智慧的鑰匙及陶冶品德的潛在力量。寬松、和諧、民主、愉悅的教學氛圍,能促進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無顧無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創意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當一個人感到安全時,就不會害怕表現他的創新思維。就無須在進行創新思維時處于戒備狀態,從而肆意地閃現自己思維的火花。教師應樹立“師生平等”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選擇和個性,關愛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把自己置身于與學生共同學習新知識的群體活動中,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等情況,拉近師生情感距離,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問題和做出的“怪異”回答,采取寬容的態度,決不能斷然否定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應提示他“再聽聽別人的意見”,引導學生在研討中自悟、自我否定。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學生,而應給他們改過的機會,使學生產生的奇思妙想,用積極的態度加以扶植,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把學生推到真正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勇于求知欲望。
二、鼓勵大膽質疑,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意識來自于問題。古人云:“學貴須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薄耙墒撬贾矗际侵侵??!卑l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都起源于質疑。可見,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膽略,是一切優秀人才必備的品質。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我們要激發學生產生疑問,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鑰匙,這是創新的起步。提問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教學中,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著力引導他們在實踐中掌握質疑的基本方法。如:從課題質疑,從標點符號質疑,從中心思想質疑,從語言表達運用質疑,找原因質疑,找依據質疑,抓聯系質疑,抓關鍵句質疑,抓矛盾質疑,尋實質質疑,聯想質疑等。例如六年級《窮人》這篇課文中有13處省略號,分別代表什么含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把省略號去掉好不好 通過這些司空見慣的事物,培養學生善于從平常事物中發現問題,去質疑現實,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鼓勵標新立異,培養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拓型的創造性思維形式,發展求異思維對培養創新意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梢哉f沒有求異,就無所謂創新。習慣于求異思維的人,不迷信舊理論觀念,而熱衷于探索未知領域,能提出不同凡響的新觀點。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較多的是追求學生認識的“標準化”,導致了教師對學生認識發展的整齊劃一要求,表現在課堂上,常常是教師的一言一語給學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維定勢,嚴重地抑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妨礙了學生的創新。因此,克服思維定勢,發展求異思維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極力營造思維奔放的寬松環境,給學生留出充分思考時間,打破“唯我獨尊”的思想,使學生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引導他們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允許并鼓勵學生的認識朝不同方向拓展和延伸,并敢于爭議,發表新穎獨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見解,敢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大膽創新,標新立異。這樣,即使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在是非、優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維過程、辨析過程就是創新意識萌生、成長、成熟的過程,其積極意義絕不是某一具體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所能代替的。
四、誘發想象意識,拓展創新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期的創造力更多的是以創造性想象來表現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所提供的語言信息,喚起頭腦中的有關表象,給學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聯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想象思路向四面八方輻射。例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學生了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用處后,可以告訴學生,人類研究動物尾巴的用處來為人類服務,比如人們根據魚的尾巴、鳥的尾巴設計的船只的舵、飛機的機尾都是用來掌握方向的,然后啟發學生根據自己所知道的動物尾巴的用處來進行輻射想象和聯想,從中受到啟發,設想發明某種事物來為人類服務。這樣從模仿入手,通過相似要素的組合,進行適當的開拓和延伸,使學生的想象更具體、更合理。
五、挖掘創新因素,培養創新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