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第1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互聯網;數字化;衛星技術

    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新媒體時代。計算機技術、數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廣播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課題,傳統的廣播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正面臨著新媒體的激烈競爭和挑戰。正確分析形勢,以科學的態度認真研究、總結廣播的特點與規律,發揮廣播優勢,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各種有益的探索,對于推進廣播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互聯網發展迅速。到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就已到2.98億,普及率22.6%,首次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鎮和農村電腦擁有量為每百戶62.6臺和3.6臺(2000年分別是9.7臺和0.5臺)。寬帶網民達2.7億,占總網民數的90.6%。手機網民達到1.176億,較2007年增長了133%。特別是3G網絡的應用,使手機流媒體傳輸技術產生極大的飛躍,流暢地無線上網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傳播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就迫使傳統廣播必須面對數字多媒體的挑戰。網絡上文字、聲音和視頻的獲取已非常容易,而傳統廣播受頻率資源和發射功率的限制使聽眾受到一定范圍的影響,因此廣播也必須開闊視野,基于互聯網發展網絡廣播,使受眾全球化。所謂網絡廣播,就是以LIntemet網為傳播平臺提供音頻和視頻服務的網絡媒體,是傳統廣播和互聯網融合的產物。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將會使網絡(視頻)廣播的聽眾越來越多。網絡廣播具有許多特有的優勢:

    1 隨著各種終端接收設備的普及,受眾參與廣播的活動也將增強。“互動性”的加強改變了傳統的被動性聽廣播,使聽眾可主動與傳播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網絡人們還可以隨時自由選擇節目內容和節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選擇權,在保存、查詢、歷史回顧等方面發生飛躍性的變化。

    2 不再受傳統廣播覆蓋面的局限,突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平臺,哪里有互聯網,哪里就能收聽廣播,使廣播覆蓋全球。

    3 通過相應的技術發展建設,可方便地實現視頻廣播,充分發揮廣播的信息量大。傳播快捷迅速的特點。視頻廣播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收聽廣播的方式,廣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臺緊跟新媒體時代先進技術的發展潮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對我臺播出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將信息時代的三大前沿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衛星技術應用于廣播,使廣播得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廣為傳播”。此次工程建設項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1 建設一套全新的數字化播出控制系統。播出控制系統是以專業的數字化調音臺、音頻矩陣、專業設備與網絡化路由器、數字音頻接口設備等為核心,分別組成播出信號傳輸通道,互為備份。系統采用國內外先進、成熟的廣播技術,以保證系統在廣播節目制作、播出和監控等方面與當今數字音頻技術、廣播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潮流同步。同時充分考慮今后廣播臺網建設和發展的技術、業務需求。如開展數字音頻廣播、數據廣播、網絡廣播、視頻播出等新媒體業務的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系統包括以下子系統:大屏幕視頻監控系統;設備監控、報警、日志系統;慢錄系統;監聽系統;信號路由控制系統;輔助管理系統;同步系統;網絡系統:時鐘系統。

    2 建立一個集廣播電臺生產、運營和管理等綜合業務為一體,適應現代廣播的網絡化平臺。包括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等在內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廣播數字技術。通過上述技術,將廣播電臺各功能網安全有效的互聯起來,形成全臺統一廣播臺網,以滿足信息化、現代化、多元化廣播電臺的發展需要。我臺已建成了廣播制播網,播控傳輸網,綜合業務網三個功能網。新系統采用擴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網絡帶寬利用率高的“星形網絡結構”為主體的網絡結構。根據業務種類、網絡規模、安全級別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實現內,外網、各功能網之間的安全互聯和信息共享。

    第2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傳統電視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也給傳統電視帶來了機遇。

    一方面傳統電視受眾遭遇新媒體的分流,特別是網絡新媒體。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21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__年12月底,我國寬帶網民達到1.62億,已經超過有線電視用戶數。30歲及以下的網民比例達到69%,意味著電視觀眾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網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徑中,網絡所占比例達到或超過電視,意味著電視傳遞信息功能在網民中已失去主導地位。網民上網的高峰時間段之一是20:00至22:00,與電視觀看黃金時段形成直接沖突。特別是網民對網絡音樂、網絡影視功能的使用增長很快,已從第19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36.3%、34.4%增長到本次統計報告的86.6%76.9%,意味著網民的娛樂方式也已發生重大改變。另外,根據美國對8至15歲兒童視聽消費習慣統計,20__年到20__年,看電視或dvd的比例從50%降到38%,上網的比例從47%升至52%。在美國,有75%的網民在觀看網絡視頻。以20__年9月為例,用戶觀看在線視頻的平均時間達到181分鐘,平均觀看視頻數量68個,每天平均超過2個。顯然,廣播電視受眾遭遇網體媒體分流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另一方面,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也給傳統電視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20__年1月底,國務院辦公廳了包括廣電、電信等6大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廣電和電信兩大行業相互融合滲透,更明確了雙方可進入的領域,其中就包括iptv、手機電視和數字電視。政策的調整進一步拓寬了廣播電視的發展領域和空間。

    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cmmb)作為廣播電視一種新的傳播形態,不僅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而且已經成為拉動我國消費電子市場一股重要的力量。據不完全調查,目前我國帶顯示屏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中,有82%的企業已經開始生產cmmb終端。在我國開展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業務,用戶數量預計會超過1.5億,按照每一個終端1000元計算,1.5億用戶購買終端可帶來1500億元的直接消費市場。隨著cmmb覆蓋網的建設,將會逐漸形成更大規模的用戶終端市場,進一步推動我國消費電子產品制造業的發展,拉動我國消費內需,降低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的突破,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發展迅速,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的技術研發、標準體系建立、設備產業化和規模技術試驗等工作取得巨大進展。據統計,我國cmmb在今年6月成熟接收終端投放市場,9月底全國有100萬的用戶超過cmmb收看電視節目。到10月初,cmmb終端數量達到120萬部左右。未來計劃在20__年達到1000萬部,20__年的目標是5000萬部。但目前,新媒體普遍存在著內容建設匱乏的問題。廣電系統應立足內容生產的優勢,充分運用品牌戰略、藍海戰略和聯盟戰略,通過競爭、兼并(對外)、整合(對內)等手段,積極發展媒體業務,加快技術創新,開拓運營模式,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為我臺廣電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第3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處理;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5-0214-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w,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come now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Mainly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Multimedia in bring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at the same time, als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Multimedia has quick upd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ystem. Thu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now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must to explore of the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Key words: multimed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當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多媒體技術的進步。為了進一步了解多媒體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我們就要對當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多媒體具有識別聲、像、圖的功能。多媒體是由單媒體組成的,主要包括感覺媒體、表示媒體、顯示媒體、儲存媒體和傳輸媒體五個部分。本文主要從多媒體的功能角度出發,探討當代社會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

    圖像合成是多媒體常用的一個信息處理技術。通過對多媒體的設置編程,構建出二維的圖像空間。在實際的應用中,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1) 要根據客戶的需要,制定好圖像的大小、顏色、版式。這一部分主要需要專業美術人員的參與制作。

    2) 采集圖片素材。使用數碼相機或攝影機,對所需的圖片內容進行選景拍照。整個過程最好由專業的攝影人員進行操作。然后將所得到的素材傳入到計算機中,并對多媒體圖片素材進行篩選。

    3) 進行圖片處理,合成和編輯。對篩選出的圖片進行合成修飾和編輯。按照客戶的需求,將二維的圖片進行處理。

    4) 在圖片中加入特效文字。圖片處理完成后,可以按照客戶的需要,加入一些特效的文字。特效的文字可采用透明、火焰等二維文字,也可采用立體的形象生動的三維文字。

    利用多媒體進行圖像合成與編輯可以應用在攝影圖片、宣傳廣告和商業用途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2 多媒體與三維動畫

    現代動畫的制作都離不開多媒體的制作合成。動畫的制作過程主要包括二維或三維的動畫圖像、配音、字幕和背景音樂。通過動畫制圖軟件,構建立體的三維動畫,使其運用到商業廣告、宣傳片或動畫片制作中。動畫對于多媒體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它所需要的素材內容信息量較大。而且現在對動畫的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三維動畫,讓三維動畫的虛擬空間更加接近現實空間,是現在多媒體動畫制作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了解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現狀成為了現在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

    3 多媒體與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教育只限于黑板教學,費時費力。教師不但要提前備好課,在批改作業方面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在多媒體發展的今天,利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到了各個學校。上課前,教師們的備課只需要制作PPT課件來準備所講的內容。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不但能省去在黑板上寫版面的時間,還能更加直觀地體現出教學的內容。多媒體的課件一般采用圖、文字和視頻的方式展示。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同學們能更加直觀的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另外,也能增加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下課后,針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寫作業。寫完后發到老師的郵箱。這樣,不但能省去批改作業時,眾多作業本的煩惱。還能提高批改的速度。另外,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更多的選擇了互聯網的溝通方式。微信、QQ和MSN等社交軟件,方便了人們的交流溝通。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和家長們可以利用這個平臺進行交流溝通。對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可利用社交軟件進行交流傳達。這樣也有利于加強家長對孩子的監督和增加對孩子教育的重視。

    4 多媒體與管理信息系統

    多媒體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許多的便利條件。多媒體給當代的許多管理方面帶來了不小的價值。例如,利用多媒體,我們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在刑事案件的破案中,這些系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破案的關鍵。我們在出行時,各種售票服務窗口都與多媒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辦理銀行業務時,金錢的存入與輸出都離不開多媒體的服務。所以說,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我們離不開多媒體,因此,了解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現狀,是當近社會不可小覷的問題。

    5 多媒體與經濟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使用的人數正在快速增加。因此,利用多媒體制造商業服務價值也越來越多。例如,現在常用的社交軟件,微信、QQ等利用人們的交流溝通的需求制造的一個服務平臺。隨著人們的需求,這個服務平臺的內容也在逐步的更新。如微信的紅包功能,增加了人們交流的樂趣,也方便了人們之間的金錢流通。還有一些服務軟件,像滴滴打車、餓了么等軟件,都是為了方便人們出行和解決餐飲等設計的軟件。這些軟件不但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需求,也給一些網絡公司創造了商用的價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6 多媒體與科技的發展

    眾所周知,多媒體是促進科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科技的發展也離不開多媒體的支持與運用。現在的一些科學技術,如航空航天的應用操作技術,都是是多媒體為基礎的。 多媒體運用它的儲存、編制、設計的功能,對專業的技術進行操控,才能使得這些技術得以研發。未來,我們要持續重視多媒體的發展,開拓創新,為科技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7 總結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多媒體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關注點。多媒體的發展更多的是來自當今社會的需要。多媒體給現在社會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想要發展多媒體,必須要將多媒體理論的內容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了解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現狀,并以此為探究的課題,走上科研與需求相結合的科學發展道路,是當今社會需要探究和發展的共同目標。

    參考文獻:

    [1] 鐘玉琢.多媒體計算機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2] 王強.電子分色機原理與技術[M].武漢:武漢測繪大學出版社,1993.

    [3] 金惠娟,吳東,張曉式.微機動畫制作的關鍵技術[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1994,11(3):8-17.

    [4] Petra H. Synchronizing the presentation of multi-media objects[J]. Computer Communication,1992,15(9):557-564.

    [5] 何克抗.計算機輔助教學研究與發展[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

    第4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通信;概念及特征;發展趨勢

    1 多媒體通信的概念及特征

    多媒體通信是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的通信形式,其主要特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集成性

    集成性是指多媒體通信系統至少應能傳送2種以上的媒體信息,不僅指包括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在內的多格式的、大量內容數據信息,還包括一些附加的控制信息進行存儲、傳輸、處理、顯示的能力。它表現為多媒體信息的集成和處理這些媒體的設備的集成。

    (2)交互性

    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系統中人與系統之間的相互控制能力。 多媒體通信系統必須能以交互方式進行工作,它能夠真正實現多點之間、多種媒體信息之間的自由傳輸和交換。如果需要,這些信息的交換要做到實時進行,而且多媒體終端用戶對通信的全過程有完整的交互控制能力。在多媒體通信系統中,交互性有兩個方而的內容。一是人機交互界面,也就是系統的終端向用戶提供的操作界而;二是用戶終端與系統之間的應用層通信協議。

    (3)同步性

    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體通信終端上顯現的圖像、聲音和文宇均以同步方式工作,它是多媒體通信系統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在多媒體通信系統中最為困難的技術問題之一。如要呈現一個包含圖像、聲音、文宇等多種媒體的信息,多媒體通信終端需要通過不同傳輸途徑將所需要的信息從不同的數據庫中提取出來,并將這些圖像、聲音、文宇等信息同步起來,構成一個整體的信息呈現在用戶而前。

    2 “三網合一”技術

    “三網合一”正是指將計算機網、電視網和電信網在傳輸、接收和處理等方面合而為一,并全面實現數字化。如此便可以使三大行業在技術上逐步趨向一致,在業務上相互交叉滲透,在網絡上互連互通,在經營上相互合作競爭,從而更好的、更全面的為人們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通信服務。

    但“三網合一”并不是簡單的三網相加,為了很好的傳遞音頻、視頻和數據信息必須同時在傳輸、交換和接入等各層具備寬帶化,較好的QoS以及統一的信息表示方式才能構筑其賴以生存的技術前提。而目前此項技術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三網仍將并存。

    2.1向IP融合

    IP技術是未來數據網絡中的核心技術,是承載各種應用業務的平臺,而在IP網上實現多媒體通信更是世界各國的主要目標。因為公眾電話網(PSTN)無論怎樣發展,其資源利用率低、帶寬窄、線路質量不穩定等缺點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有線電視網(CATV)則相對缺乏在通信領域運營的經驗,研究工作也相對比較滯后;只有數據網因為有了Internet:網絡技術的成功開發而迅速進入到開放的、分布式的發展環境,并飛快地向前推進。

    隨著這樣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人們更是期待著能夠在一個統一的網絡上開展各種業務,傳輸各種信息以保障高效率地利用網絡資源和更好地開展業務。因此三大網絡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且這種融合不僅是業務上的融合,更是網絡上的融合。而IP就是能夠實現這種融合最好的統一的協議,所以無論未來的基礎網絡會采用什么樣的結構,寬帶多媒體業務都必將會統一到IP網上。

    2.2走向寬帶

    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了寬帶,就有了高速度,就有了多媒休的傳送。在通信領域中,只有擁有了充足的帶寬,才能夠快速傳輸音頻、視頻和數據等多種媒體信息。這就好像只有在夠寬夠平整的高速公路上才能夠整齊有序且快速地通行各種車輛一樣。因此,帶寬引起了各層次人們的關注,投資商紛紛追加投資,運營商大舉進攻,各企業家也躍躍欲試,而用戶和媒體更是望穿秋水、翹首以盼。在現有的N一ISDIV上開展的多媒體通信業務已經基本完善,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寬帶多媒體通信。快速發展的光通信技術為未來的寬帶多媒體應用描繪了美好的前景,光纖通信的速率每10年可增長100倍,而這種增長速度還可以持續10年左右。寬帶速率的持續增長更是為寬帶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與移動技術結合

    手機自問世以來,歷經了1G,2G,2.5G,3G和4G的發展過程。其中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采用的是模擬技術,只能進行語音通話。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相對第一代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收電子郵件或網頁。即完成了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變,從而可以提供數字化的語音業務和低速的數據業務,但由于采用不同的制式(GPRS,CDMA等)導致用戶只能在同一制式覆蓋的范圍內進行漫游。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則定位于實時視頻,高速多媒體和移動Internet訪問業務,是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在投入運行初期便可實現共享式2M帶寬的數據業務,并在逐步提高中,從而為多媒體通信與移動通信的結合提供可能。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即4G的概念可稱為寬帶接入和分布網絡,具有非對稱的超過2Mb/s的數據傳輸能力。它包括寬帶無線固定接入、寬帶無線局域網、移動寬帶系統和交互式廣播網絡。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比第三代標準具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動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無線平臺和跨越不同的頻帶的網絡中提供無線服務,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寬帶接入互聯網(包括衛星通信和平流層通信),能夠提供定位定時、數據采集、遠程控制等綜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是集成多功能的寬帶移動通信系統,是寬帶接入IP系統。

    2.4與衛星技術結臺

    基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廣大用戶的需求,建立多媒體大型網絡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可是現有的電話線由于頻寬較小,根本無法滿足多媒體系統的要求,且利用地面網絡來實現接入不僅需要巨大的投資,往往還難以實現全球每個角落的全覆蓋和滿足普遍接入的要求。

    近年來,衛星系統在通信、廣播、導航定位、遙感遙測、地球資源、環境監測、軍事偵察、氣象服務等方面逐漸體現出其重要的價值。衛星技術已進入到數字化發展的階段,它可以直接對用戶提供高帶寬,輕易地將寬頻信號傳送給用戶而無需中間節點。可想而知,將多媒體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全球性或區域性的多媒體網絡感器使傳感器由單一功能、單一檢測向多功能和多點檢測發展;從被動檢測向主動進行信息處理方向發展;從就地測量向遠距離實時在線測控發展,網絡化使得傳感器可以就近接入網絡,傳感器與測控設備間再無需點對點連接,大大簡化了連接線路,節省投資,易于系統維護,也使系統易于擴充。

    3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全球計算機擁有量的增加、多媒體通信網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將會有更多的計算機用戶成為多媒體通信網的用戶。多媒體通信將計算機的交互性和通信的分布性完關地結合在一起,向人們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務。

    第5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0前言

    隨著社會文化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技術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到生活中各個領域,新媒體藝術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它的發展將人們帶入一個嶄新的數字世界,由于其形式的新穎備受人們關注。新媒體藝術是一項虛擬的藝術,通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讓人們身臨其境的感受藝術設計的真實感,是一種交互性的體驗。

    1新媒體藝術的特征

    互動是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征和表現,所謂的交互媒體就是將用戶和媒體之間通過一種特殊的形式相連,是協同媒體的一種表現形式。交互媒體設計,就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將真實的語言、場景、動作、表情數字化,用虛擬的世界表現真實的世界。相對于傳統的媒體,新媒體設計在開放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較為突出,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展現形式,使虛擬的世界更加真實。

    新媒體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自由性。網絡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得網絡系統出現了更多的搜索引擎和連接,人們搜索信息更加的方便自由,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既擴大了瀏覽的范圍,又實現了瀏覽的自由性;(2)交互性。交互性在新媒體藝術中的體現主要是設計師和設計作品之間相互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人們通過新媒體藝術得到的信息反饋的交互作用,其交互作用主要體現在視覺和觸覺上的展現交互性:視覺上的交互性指的是人們在視覺上與數字化信息產生互相交互的作用;觸覺上的交互性指的是通過虛擬世界感受其物體的質量、手感和行動的方式,對作品進行全方位的感受;(3)虛擬性。雖然新媒體藝術可以將虛擬的世界真實化,但其實際上還是虛擬的世界;(4)局限性。新媒體技術是一項嶄新的媒體藝術,在我國的媒體技術發展較為緩慢的過程中,其技術相較于發達國家還處于滯后的階段,這就使得新媒體技術了解的人群還較少,沒有實現大眾化。

    2界面的動畫設計

    界面的動畫設計在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中可表現為具有繪畫的畫面、表演、聲音、情節等形式的界面,比如動畫游戲界面、移動通訊產品使用的動畫交互式電子書以及網頁上的flash動畫banner等。此類界面的動畫設計關注用戶,注重交互體驗,它的界面表現形式以動畫手法展現,設計的宗旨是讓作品更加適合受眾者,這與“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如出一轍。

    3新媒體藝術的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指的是設計師和設計作品之間的互動,主要是通過聲音、圖像和造型等方面來展現藝術作品,主要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動。現階段的欣賞者與媒體之間的互動是通過數字信息的輸入和輸出來實現的,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交互設計技術將不斷進行創新,提高交互設計的手段,藝術作品也將會以更加完美的方式呈現在欣賞者面前,虛擬世界也會更加的真實化。新媒體藝術的交互設計就是以藝術為基礎,通過科學的手段,建立一個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橋梁,讓欣賞者能夠充分的欣賞藝術作品。而新媒體藝術中的交互設計與藝術密不可分,交互設計融入藝術理念和藝術構思,從藝術的角度來思考交互設計下的新媒體藝術。

    4界面動畫設計的人機交互原理

    人機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本質上就是人與計算機技術設備相交互,計算機系統接受和處理信息,然后其界面進行顯示,將信息傳遞給人,人經過信息選擇或者輸入指令,在顯示界面上操作傳遞給計算機,對于我們研究用戶界面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人機交互中的計算機部分包括大量的程序的編輯,最初的交互和程序都是由程序員來完成,程序人員擅長編輯程序,往往在功能性方面很全面,但是不清楚用戶是否能很好的操作這些功能,交互設計上做的很粗糙,不方便使用,后來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把交互設計部分專門列為一個學科,其目的為了用戶能更好的操作,簡單易用。隨著人機交互設計學科的逐漸發展,交換信息完成中人的因素,也就是關注用戶作為核心開始得到重視。

    交互設計是對產品強有力的支持和完善,在新媒體藝術中,用戶界面一個可用性的設計環節就是有著科學合理的交互設計手段。人機交互的研究整個框架就是以自然科學為其方法學,以認知科學為其理論基礎,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是以信息技術作為技術支撐,從藝術角度來說,人機交互是以一種新的交流方式的藝術表達。所以說,人機交互是藝術、科技、文化、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有效結合,它能夠使得用戶更好的體驗界面設計中的新技術,是計算機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重要標志,能夠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藝術作品體驗方式,所以說,人機交互在信息化交流的先進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5界面動畫設計與交互設計的相互發展

    計算機技術自誕生之日起,人們就利用跳動的字符、字母式程序創造性的將世界聯系起來,從符號發展到圖形圖像,再至社交網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交流方式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交互概念產生了,人與界面的交互也朝著人性化、體驗化和友好化方向發展,為用戶而設計成為界面設計的核心觀念,在設計中把用戶的心理、生理各項特征加入其中,讓界面設計友好能與人分享,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我們對未來界面動畫設計的期望。

    第6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 新媒體 技術 動畫 產業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7

    前言

    近年來,科技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觀眾接觸的新媒體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時代,年輕人是追求時尚,追捧新事物的龐大消費群體,動畫產業要想取得較大的市場占有份額,就要在新媒體技術方面多做研究,多做青少年群體的市場調查和受眾心理分析。同時還應考慮到中年人、老年人,他們主要觀看的動畫形式是什么?通過哪種媒體觀看? 隨著消費者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大眾口味不一,在這種形勢下,要滿足所有人的觀看方式,必須盡可能多的涉獵更多的新媒體播放平臺,諸如互聯網、手機播放平臺、VOA、IPTV、P2P等。力求最大限度地將動漫作品傳播給目標受眾群,提高動漫形象和作品在消費群體中的認知度、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刺激他們的文化消費需求。[1]

    一、新媒體的哪些特點將給動畫產業提供發展機遇

    新媒體相對舊媒體而言,對于它的定義,清華大學熊澄宇教授有很好的闡釋:“新媒體屬于相對概念范疇,它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代表當下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與計算機信息處理相關的媒體形態以及無線移動相關的媒體形式,都可以稱之為這個階段的新媒體”。[2]

    新媒體為何對消費者如此重要?那是因為各種新媒體的出現會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求,人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下,要生活,要學習,要工作,要溝通交流,要面對社會壓力的考驗,這些龐大的訊息量會聚集于媒體,受眾群體會從媒體中汲取對自己有效的訊息,媒體會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調查,訪問后再為受眾服務。所以媒體和消費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推動動畫新媒體的不斷更新且快速發展呢?

    1. 社會快節奏的需求。現如今是“快餐”時代,凡事都講求一個“快”字,不僅要快,而且還要講求效率,有內涵,高質量。這是社會給我們發出的挑戰書,挑戰我們的智慧,挑戰我們的速度。新媒體的出現能讓受眾隨時隨地的進行信息搜索,觀看、娛樂。動畫也可以搭乘這列快車滿足更多受眾客戶群的需求。

    2. 大眾生活生存的需求。消費者的人身安全、生存發展,物質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等各種層次的需要,新媒體的不斷更新發展就是在滿足人們的這些需求。然而,不同的個體,需求的方面會有所差異。例如人們在乘坐電梯,或者在候機大廳無聊的時候,通過液晶屏幕觀看動畫短片就能讓“無聊”變得“有聊”。

    3.高互動性的吸引力。新媒體具有很強的互動性,網絡就可以提供給受眾與受眾之間分享、瀏覽、評論、設計、買賣產品的多功能交流平臺。動畫作品也可以通過網絡跟大家進行互動。

    二、動畫在網絡媒體平臺的發展潛力

    網絡是眼睛,我們通過它可以看世界,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然而它并不能為受眾所支配,網絡上的內容多而繁雜,會給受眾造成干擾,這就為沒有辨別能力的未成年人埋下了隱患,所以要對受眾進行分類。

    之前,我們認為只有青少年才是網絡的受眾群體,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網民的網齡也在增長。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網民人數也在逐年增長,各種政府部門都在運用網絡,所以網絡不僅僅只適用于年輕人,我們處在網絡E時代,處處都離不開網絡。網絡也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華麗璀璨的舞臺。

    網絡動畫大多都是動畫小短片,基本上都是原創作品,不受任何條件的約束和限制。不像商業動畫片,從制作前期的劇本到中期的制作過程以及最后的播放發行各個環節都要進行審核,要嚴格按照中央廣播電視總局下發的文件執行。在這樣相對開放的環境下,網絡為動畫愛好者和業內人士搭建了自由的無障礙的自我展示平臺。

    近年來,網絡動畫作品層出不窮,因為它短小精悍,不用贊助商,不用廣告宣傳,不用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這樣就相對減少了制作成本,另外也沒有條條框框的制約,不限題材,不限形式,不限內容,不限風格。這樣大膽的創作嘗試會碰撞出不一樣的新穎動畫,帶給受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也給商業動畫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而且,現在各大電影節都增設了動畫短片的參評獎項,好多動畫業內人士都躍躍欲試,通過參賽能發揚動畫原創的精神,促進動畫產業快速穩步向前發展。

    網絡動畫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票房壓力,所以不用考慮大眾的口味,這樣脫離了商業運作模式,更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我國動畫產業正需要這樣非商業化的模式來帶動其向前發展。

    三、動畫在手機媒體異軍突起時的設想

    在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我們翹首期盼的手機新媒體正在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我們時常會聽到一個新名詞—3G時代,所謂3G,就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the 3rd generation),它的功能是能同時傳送聲音及文字信息和圖文影像,最顯著的優勢是提供給受眾更高速數據服務。

    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技術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發放了第三代移動通信(3G)執照。這一時刻具有劃時代意義,從此標志著中國步入了3G時代。傳統媒體要面對當前形勢,積極做好調整策略,轉變傳播流通方式,或許3G技術也可以為傳統媒體提供更好的契機。面對當前形勢,很多動畫業界和專業人士都希望手機新媒體產業平臺能為動畫產業留有一席之地。

    3G的最大特點是傳輸速度快,由低數據傳送過渡到高數據化傳送,擴充了傳輸流量,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及時的、多形態的表達方式,比如手機動畫,手機音樂,手機視頻等等。手機開始扮演著傳播信息、文化娛樂、社交等多種新角色。[3]為了讓動畫能適應手機媒體這片新土壤,3G網絡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4]這樣就解決了最基本的動畫傳輸通暢問題。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截止2011年6月14日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手機用戶達到9億,手機上網用戶達到3.13億,面對這一龐大的用戶群體,動畫植入手機新媒體成為當下業界思考的難題,它強烈的影響著動畫生存環境和受眾對動畫新媒介的選擇。

    手機媒體是名副其實的“5A”媒體(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infermation、any media),即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傳送或接受任何媒介表現形式的任何信息。[5]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背景下,手機能填補人們移動空間的時間消耗,比如公交車上、地鐵、行車的空隙。這就是手機媒體生存發展的空間,如果動畫產業發展能很好的利用這一間隙,彌補受眾在“無聊時間”最大限度的獲取信息量,讓“無聊”變得“有聊”。當然有很多問題還有待解決,比如3G手機的普及率還沒有達到一個平均水平,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法律等各方面的配套服務還不是很完善。試想如果可以在手機屏幕上安裝小型投影設備,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的投影播放動畫,既克服了手機屏幕小這一缺點,又為手機硬件設備提供一片新天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手機動畫能成為人們拍手稱贊的新動畫形式。

    參考文獻

    [1] 姜檀 《關于新媒體承載非主流動畫的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0(11)

    [2] 新媒體時代 百度名詞解釋http:///view/1299105.htm

    [3] 匡文波 《手機媒體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J] 2006年(09)

    [4] 人民網 《3G加速手機媒體發展終端問題制約其發展》http://.cn/it/it—sdpl/news/2009/07—09/1767874.shtml

    [5] 侯欣潔 《新媒體時代手機媒體內容形態發展態勢謅議》[J] 新聞傳播2010(07)

    第7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關鍵詞:高效編碼技術;新媒體;快速發展;推動作用

    中圖分類號:TN919.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14-0000-0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媒體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高效編碼技術在新媒體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隨著寬帶業務的發展、計算機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媒體的使用對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重要。許多學者也開始了對高效編碼技術在新媒體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這些研究可以有效地減少網絡視頻的傳輸延遲并可以提升網絡視頻等的清晰度。高效編碼技術對新媒體的傳播效率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可以對聲音、圖形、文字等媒體信息和媒體數據等進行有效分析。

    一、高效編碼技術簡析

    傳統的編碼技術在媒體中的應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高效編碼技術則可以大幅度提升傳統媒體的品質,同時對新媒體的質量也能起到很大的促進效果。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高效編碼技術進行了簡析。

    (一)DNxHD編碼

    DNxHD編碼對于許多新媒體的后期制作、空間擴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DNxHD編碼本身具有不封閉的特性,因而在許多微電影和高清視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并對網絡媒體的存儲結構、離線媒體的程序編輯都有著重要的影響,DNxHD編碼的應用可以滿足新媒體用戶更高的質量需求,并對不同媒體之間的轉換、壓縮、處理都有著重要影響。DNxHD編碼的應用對于提升媒體質量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并可以進行新媒體的在線存儲和實時預覽以及高清編輯。

    (二)H.264/AvC編碼技術

    H.264/AvC編碼技術對于數字視頻的性能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并在新媒體的數據壓縮比上具有很大的技術優勢,H.264/AvC編碼技術在相同的壓縮條件下壓縮比可以超過MPEG的一至兩倍。H.264/AvC編碼技術的使用同時對傳輸速率有著很大的提升,在相同條件下比MPEG的傳輸速率高三到四倍,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顧客對新媒體的質量要求。H.264/AvC編碼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網絡通信能力的提升,相比原先的技術增益率高達95%,從而對于推廣低成本的媒體傳播方案、提升新媒體系統的穩定性起著很好的的效果。

    (三)網內多設備兼容編碼AAF協議

    許多傳統的編碼技術無法滿足新媒體后期生產的特殊要求,因此網內多設備兼容編碼AAF協議應運而生。AAF工作程序可以完成不同的新媒體任務,并可以解決許多非線性編輯系統殊效果處理不當的問題,從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新媒體的設計工作。AAF可以對復雜的綜合編輯數據進行識別,并對媒體數據的識別有著很大優勢,AAF的使用對于媒體材料的識別、管理、加密,解密都有著很好的效果,并對媒體數據的參數、編碼格式、數據編輯、信息合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新媒體的數字記錄過程中AAF的應用可以使新媒體拍攝的角度、空間、時間、地點的數據更加穩定,從而更好地提升拍攝效果。

    二、高效編碼技術對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推動作用

    隨著媒體行業之間競爭的加劇和新媒體數量的不斷增加,觀眾對媒體內容的精彩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于新媒體的工作人員來說,不僅要保證新媒體內容精彩,還需要保證新媒體的高質量和流暢性,這就對編碼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高效編碼技術在新媒體的發展過程中引起了一場廣泛的技術革命。高效編碼技術對于新媒體的數字化發展和傳統媒體的革新與整合都有很好的作用。高效編碼技術在新媒體數字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而可以更好地促使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化,并對網絡新聞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效編碼技術對商業網站的形成、B2B應用水平的提高、網絡人力資源平臺的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并對數字技術的改良與革新、新型報紙媒體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效編碼技術對手機wap技術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除此之外高效編碼技術的應用對于新媒體促銷手段的改良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無線電子出版物方面,高效編碼技術的應用對于數字報紙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高效編碼技術對新興媒體的產業鏈聚合、新媒體市場發展、傳統媒體無線化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并對廣告傳播技術的發展起到了獨特的作用。高效編碼技術在新媒體中的應用能夠更方便的為顧客提供豐富的內容并提升新媒體技術的競爭力,對于更好地促進新媒體的崛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效結合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寬帶業務的不斷發展以及計算機的快速普及,新媒體在人們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新媒體的研究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高效編碼技術對于新媒體的內容和質量都有很大提升,并對新媒體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因此新媒體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在新媒體制作過程中對高效編碼技術的應用,從而更好地提高新媒體的質量和內容。

    參考文獻:

    [1]劉杰.編碼技術助推新媒體發展[J].中國傳媒科技,2011,2(04):21-24.

    第8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高科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屢見不鮮。而對于高科技當中媒體事業的發展也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對于媒體這種技術來說,每次變革對于信息的傳播都會起到很大的影響。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新媒體技術也出現了人們的事業中,為電視節目和新聞節目帶來了新的沖擊與挑戰。由于新媒體自身所持有的優勢和相關的特點,也為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提供了與傳統不同的方法,從而使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有了一定的創新。

    【關鍵詞】

    新媒體技術;電視新聞變革;創新與挑戰

    1對新媒體技術與新聞節目之間的相關概述

    新媒體技術這一稱呼也并不是針對于現代所發生的媒體技術,而是對于任何媒體來說在某以使其都屬于新媒體技術。舉個例子來說,出現電視之后,電視對于之前出現的廣播來說就是新媒體技術。對于現在新媒體主要是針對于網絡和數字化的媒介形態。因此,一個國家出現新媒體的速度對該國家社會發展的快慢起到了一定的證明。盡管這樣,新媒體技術的出現還是會給一些較為傳統的媒體技術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在現在以網絡和數字化為媒介的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受眾對于電視媒體的需求程度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對于手機和網絡等新媒體技術的使用也遠遠超過了對電視媒體的使用程度。這種改變對于電視媒體的繼續發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這是因為在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受眾對于電視新聞節目的要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而且,新媒體技術相比于電視這種傳統的媒體技術有很大的優勢,就這種優勢而言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使當前信息化高速發展中的受眾在需求上的得到滿足。

    2新媒體技術的特點

    2.1新媒體具有廣泛傳播的特點在前言中也充分提出,現在的新媒體主要針對于網絡和數字化的媒介形態。所謂的網絡和數字化具有很強的廣泛性。與傳統的媒體技術相比,現在的新媒體技術可以通過互聯網這張大網將信息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而這一點對于傳統的媒體技術是很難做到的。

    2.2新媒體具有能夠提供廣泛信息的優勢新媒體包羅萬象,它融合了各種傳統媒體的優勢,并且具備自身獨有的特點與優勢,是任何的傳統媒體都無法超越的。

    2.3新媒體具有互動性這一優勢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都是從傳者到受眾,但是缺乏了受眾反饋的環節,這一直以來都是傳統媒體無法彌補的缺陷。而新媒體的出現,則彌補了傳統媒體的這一缺陷。新媒體的技術優勢,為受眾提供了反饋的渠道,增加了雙向互動的能力。

    3電視新聞節目在新媒體技術影響下的變革

    隨著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媒體技術在技術更新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和傳播形式等方面都應該作出相應的變化。使其在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更能適應這種新媒體技術的存在,從而提高受眾對電視媒體新聞節目的使用。

    3.1對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的影響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電視新聞節目內容發生了變化。電視新聞通過新媒體獲取海量信息,選取更具有新聞價值、更能滿足受眾信息需求的新聞信息。而且,電視新聞節目也開始走上了分眾化的道路,針對各類用戶的不同需求,制作各種不同的新聞信息。當前,越來越來多的電視新聞節目利用互聯網平臺,獲得受眾反饋意見,了解受眾對于節目的看法,對信息的需求。

    3.2對電視新聞節目制作方式的影響新媒體的出現,也改變著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方式。新聞節目的現場直播成為常態,受眾可以及時地獲取新聞信息,這極大地提高了新聞節目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當前,在新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受眾可以第一時間了解重大的新聞事件。當前的電視新聞節目采用非線性編輯,制作與播出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流水線。這位新聞節目的制作節約了很多時間,也節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

    3.3對電視新聞節目播出方式的影響當前,視頻網站的興起,為電視新聞節目提供了一個新的窗口,使得電視新聞節目在互聯網領域內獲得了新生。電視新聞節目通過視頻網站播出新聞,可以使受眾隨時都可以觀看電視新聞節目,而不是按時按點等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的播出。隨著移動客戶端的成熟,手機媒體的不斷更新,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出渠道變得更為廣泛,電視新聞節目通過移動客戶端,將新聞信息傳播到每個受眾的受眾,使得受眾在當前“碎片化”的傳播環境中,可以隨時隨地的接受信息,了解電視新聞節目的具體內容。

    4新媒體技術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與挑戰

    4.1與受眾建立互動平臺對于電視媒體的新聞節目來說,僅僅只進行一些內在的改變還是不夠的,還需要與受眾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這就要求新聞節目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相關的互動平臺,更加直接的了解受眾的需要,并對于受眾大的需要進行合理的改變,使得電視新聞節目有更好的發展。

    4.2利用互聯網平臺推廣新聞節目對于傳統的媒體技術來說,其廣泛性遠遠比不上新媒體技術的廣泛程度,這就對新聞節目的發展起到了不良的影響。因此要想使得新聞節目的高效發展,還需要依靠一定的新媒體技術。使其與受眾的需求更加接近,進而促進新聞節目本身的良性循環和發展。

    4.3充分利用視頻網站電視新聞節目應該和互聯網平臺內的視頻網站取得良好的合作。在新媒體飛速發的今天,媒介之間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電視新聞節目不應僅僅將目光放在電視媒體上,也應當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將電視新聞節目轉移到互聯網平臺,讓其在互聯網領域內獲得新的發展空間。

    5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媒體技術也不斷的發生創新。從傳統的媒體技術到現在的新媒體技術這一段過程中,對于一些隸屬于媒體技術的各項事業也在進行著發展。對于隸屬于傳統電視媒體中的新聞節目來說,要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發展,僅僅只靠著想法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依賴一些技術手段。要對電視節目的內容、制作方式、傳播形式做出一些更符合新媒體技術發展的事情,使受眾對于電視媒體的使用程度有一定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天寧.全媒體時代我國電視新聞節目形態創新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6(01).

    [2]李慧.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02).

    第9篇: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范文

    人工智能主要將人類的思維意識、實踐行動等智能化處理,從而對其進行模擬,并作一定的擴充和延伸。隨著這種技術的發展,一些新型交叉學科也隨之出現。它的研究內容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計算機智能應用體系、多媒體監控手段等等,其研究出來的產品有智能機器人、語音處理識別體系等。

    2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展前景

    筆者根據當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前景作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展望。

    2.1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集成化

    當今很多計算機應用都是將數據信息通過文本的方式進行顯示。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未來的多媒體環境不僅有視覺、聽覺、觸覺,還有味覺和嗅覺,這些媒體信息都能夠有效的融合。而且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攝像同其他設施有效統一,將辦公、娛樂、學習等多種功能集成應用。

    2.2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化的發展

    通信技術的進步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化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如今,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計算機的應用無處不在。通信技術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兩者的結合,也使得人們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更加有效。如今,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等遍布全球,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然是一個網絡數字化的時代。而且,隨著藍牙技術的應用研究,很多多媒體網絡技術也變得無線化、小型化。可以說,網絡化是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展最主要的方向。

    2.3多媒體終端的智能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計算方式也在不斷進行革新改進。不論是多媒體計算機的硬件結構還是其軟件體系,都在進行革新優化。特別是在硬件體系結構、軟件以及算法三者有機結合之后,多媒體計算機的性能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以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后的多媒體計算機的綜合性能將會不斷地提高和優化。而且,目前云技術也在不斷朝著網絡化方向發展,多媒體終端將會具有更多功能,也更加智能,其應用范圍也會更加廣泛。

    3結束語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自拍视频网| 成人av免费电影| 日本免费成人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欧美成人手机视频|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午夜国产内射主播| 亚洲精品成人a| 国产成人刺激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91啦中文成人|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小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