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商測試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LED燈;流明維持壽命;分類;預估方法
引言
LED通常指的是一種由III-IV族化合物等相關半導體組成的,能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電子元件,其最為核心的是PN結。在一定條件下,LED具有發光特性,由紅色光、藍色光、綠色光和橙色光等組成。所以,LED燈的應用是高新科技下的產物,其流明維持壽命的準確評估是LED燈未來發展和改革的重要課題。
1 LED燈的流明和壽命概述
通常來說,針對固態照明燈具來說,根據美國國家能源部門的CALIPER計劃第十三輪產品檢測可以發現,LED燈的照明技術始終處于變化過程中,尤其是對于13個SSL的固態照明燈具而言。美國能源部門的調查結果還表明了其色溫、功率以及顯色指數等因素在一定狀況下能得到相應的提高,且最為重要的是能夠達到平均61lm/W的平均光效。相較之前三個季度而言,平均光效大多增加了20%左右。而且,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大部分LED燈的光效往往能達到或者突破85lm/W。隨著高效LED燈的出現和發展,大部分高效LED燈幾乎能達到2700K的低色溫和90以上的高顯色指數。與此同時,在最近一次針對LED燈的替代產品調查過程,LED燈每千流明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盡管LED燈每流明的價格有所下調,但是其壽命和光電性能一直都是一個重要問題。所以,基于流明價格不斷降低以及凸顯光色電性能保存LED燈優勢的需要,其流明維持壽命的估算也就顯得極為重要。
2 LED燈的壽命預估分析
2.1 LED燈的壽命預估分析
就現階段LED燈的技術發展和未來走向來看,LED燈的溫度升高大多是因為其剩余的電能進行轉換而形成的熱能。所以,針對LED燈的工作狀態來看,其電能中大約有10%~40%實現光能轉換。而這其中LED燈的性能對于溫度的變化又相當敏感。所以,基于這一敏感特性,LED燈在不同殼溫的環境下依據IES LM-80-08標準(以下簡稱為“標準”)提出了LED燈的流明維持測試。另一方面,在這種方法之下可以根據指數函數擬合測試方法進行數據測試,并在相應的溫度設定之下推算LED燈的流明維持情況。
?準(t)=Bexp-(?琢t) (1)
在式(1)中,曲線擬合的參數為?琢和B,?準(t)指代的是時間t范圍內的平均歸一化光通量,t所表示的則是單位時間(小時)。這樣,根據上述“標準”提出的流明維持測試就可以運用插值法進行推算,進而可以推算出LED燈在不同狀況下的流明維持情況。另一方面,可以選擇測試數據中最小和最大殼溫之間的任意溫度進行流明維持情況測算。但是,不同驅動電流下的流明維持不能針對LED燈進行推算。故而,文章針對LED燈的測試報告應當滿足LED燈流明維持壽命推算的條件,即保障LED燈流明維持壽命的預估測算需要。這種推算條件也是LED光源驅動電流超過LED光源測試報告中涉及的驅動電流測試條件。
根據LED燈的流明維持壽命相關研究和文獻來看,LED燈流明維持壽命受到的影響因素主要有LED光源和驅動器兩個方面,且這兩個因素是相互影響的。其中,LED燈具中這種影響表現的更為明顯。所以,LED燈在一般燈具和小器具中集成了光暈和驅動器,LED燈具或者器具整體的流明維持性能就會受到熱輻射和性能變化的相互影響。但是,就LED燈的實際要求來說,LED光源制定測試點的驅動電流和溫度都不能高于依據“標準”做出測試報告中的驅動電流和最大殼溫條件進行。其次,LED燈連續3000小時的流明維持也應當不低于96%,且依據“標準”構建的測試報告,6000小時的流明維持不應當小于92%。
總體而言,要完成LED燈的流明維持壽命預估則至少需要進行超過6000小時以上的流明維持測試。但是,針對LED燈具的驅動器來說,其最大溫度不能超過制造商或者設計方的額定最大值,否則預估缺乏有效性。但是,通過實驗分析進行LED燈流明維持壽命的預估也是可以進行的。
2.2 實驗分析
針對LED燈的流明維持壽命預估實驗,可以選取不同瓦數的燈泡分為兩個組。基于實驗分析要求,分為12W和7W的車鋁球燈泡各12個分為兩組,保證LED光源的型號一樣。其中,測試殼溫在LED燈源的“標準”測試報告中,溫度為22攝氏度、55攝氏度、和85攝氏度,而驅動電流則保持300mA。針對兩組分別進行老化測試和光度性能測試,驅動條件為60Hz(AC 220V)。樣品中所有光源都運用串聯方式進行連接,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中IF為LED燈樣品工作過程中LED的電源電流,而TS表示的則是LED光源殼溫測試點中的溫度。根據測試結果來看,LED燈的總光通量是出于衰減過程的。而且,從LED光源的“標準”測試報告來看,也有一定的衰減趨勢。這就說明了LED光源的流明維持壽命主要是受到LED光源和驅動器性能變化而影響的。
3 結束語
究其本質而言,LED燈流明維持壽命的預估問題分析是為了使其得到更為良好穩定的發展。文章通過理論和實驗分析探明了LED燈的流明維持壽命是受到驅動器性能變化和LED光源而決定的。但是,文章中還尚未針對諸如標準化、性能和溫度等相關問題進行詳細研究,關于LED燈的流明維持壽命還需進一步深化研究,為產業發展和技術革新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崔曉東.美國LED燈測試程序法規草案的影響及應對[J].認證技術,2012,7:58-59.
[2]范朝勛.LED流明效率的研討[J].現代顯示,2006,7:11-16.
[3]陳超中,施曉紅,王曄.厘清LED燈具與LED光源的本質[J].中國照明電器,2013,2:36-41.
隨著中國產品出口步伐的加快,中國企業開始逐漸適應海外各國針對不同產品在安全質量方面所制定的法令法規,和海外買家對供貨商自身生產能力和管理體系所提出的各類認證要求。在正規檢測和認證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一些虛假報告和證書混入市場。近年來,SGS通標公司發現偽造SGS出具的檢驗、測試報告和認證證書的造假現象日益抬頭。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過去的18個月中,全國共發生各類偽造SGS測試報告或認證證書總計426份。其中以江浙、廣深等加工制造業和進出口貿易發達地區尤為顯著,華南地區虛假報告證書占全部的84.51%,主要分布在輕工產品、玩具、紡織品、食品、電子電氣、材料等行業。其危害性不可忽視。如在2007年,廣東某玩具廠的出口玩具因油漆涂料中的鉛含量嚴重超標,導致美國的玩具零售業巨頭發出全球產品召回的轟動事件。其原因便是該玩具廠受到供應商的虛假檢測報告的欺騙所致。該案件也繼而引發了各國玩具零售商對中國出口玩具質量安全問題的質疑,并由此從玩具行業輻射到了家具、日用品、食品等其他行業。
SGS通標公司華南區總監劉希珍先生表示:“類似這樣的商業造假行為。不僅讓中國出口企業蒙受巨大經濟損失。也給‘中國制造’的國際聲譽造成嚴重創傷。作為公認的質量和誠信的全球基準,SGS檢測報告和認證證書在一定程度上是幫助中國企業打開國門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通行證。尤其在當前市場需求低迷的經濟環境中,質量安全與品牌信譽對維系‘中國制造’的出口更為重要。在此,我們也想提醒廣大廠商和消費者,一旦發現疑似偽造的SGS報告或者證書,請即刻聯系我們查詢。”
據悉,虛假報告主要是某些機構或者咨詢公司為了一己私利,并未按承諾將客戶的樣品送往SGS實驗室,而是直接在舊的SGS報告上進行針對性的修改。一些不法機構或個人冒充SGS的審核員或講師,非法到企業進行審核及培訓活動。頒發偽造的SGS認證證書,導致企業上當受騙,蒙受巨大損失。拿SGS報告來說。進行真偽鑒別時。企業需注意觀察報告正本所使用的紙張是否印有SGS灰色水印底紋,是否有特定的序列號,是否蓋有紅色SGS專用章等等;即便是SGS副本報告,亦是采用帶有灰色水印底紋特型的紙張復印生成。SGS專用章呈黑色,且副本紙面上有明顯的、橘紅色斜體空“COPY”字樣。
“作為中國政府監管產品質量和安全的補充力量之一。SGS通標公司長期在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傳遞信任,在保證產品質量和企業誠信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年是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質量和安全年’,為了配合政府部門的行動。我們將積極采取各類行動,并與社會多方攜手合作,共同抵制虛假報告和證書的流傳,共同營造誠信公平的商業環境,同時推動中國檢測和認證行業的健康發展。”劉希珍先生進一步表示。
關鍵詞:智能移動終端應用層軟件自動化測試云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引言
隨著4G網絡的快速發展,智能終端的迅速普及,數十萬的App應用、不計其數的移動Web和HTML5的蓬勃興起,人們正在享受越來越便捷的移動互聯生活。隨著應用的普及,用戶對App、移動Web、HTML應用的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各個服務提供商在比拼客戶服務質量時候,愈發關注用戶使用的真實體驗。Android平臺以其良好的開放性,各類基于Android的智能移動終端在快速。故對于Android App的開發也日趨熱門。然而各類Android App因為智能終端不能正常安裝、意外錯誤、強制退出等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的缺陷越來越多[1],開發者對于全球移動設備的質量和性能掌握甚少,App與移動設備的兼容性問題常常導致用戶投訴。App測試與服務質量保障矛盾十分突出,最顯著的情況是,APP無法與移動終端有效適配,這給開發者帶去大量的損失。
1 系統概述
為解決上述問題,故建設基于云平臺的自動化撥測系統,實現對不同應用的功能與性能的測試,實現根據腳本進行的定制的功能性測試,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和可重復性[2]。所謂軟件自動化測試就是執行由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的自動測試程序控制被測軟件的行為, 模擬手工測試步驟,完成全自動或半自動測試[3]。系統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云管理平臺和移動應用軟件測試客戶端。云管理平臺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完成包括與中央平臺通信,下載測試腳本及測試任務,上報測試結果,以及管理和驅動整個測試過程的任務[4];客戶端部分即是真正實現測試行為的部分,完成包括測試腳本解析,測試任務執行,測試用例實現,測試結果上報,測試日志記錄的任務,并具有一定的差錯控制能力,保障整個測試過程的完整與精確。
系統功能架構如下圖1所示。
圖1 自動化測試系統功能架構
2 系統設計方案
本系統的設計重點就著眼于以比較小的維護代價有效地幫助用戶降低測試成本,同時提高軟件產品的質量監控,并降低測試工程師的工作強度和復雜度。
本自動化測試系統將分為三個部分,測試管理服務器(Test Management & Repository),測試PC客戶端(IDE & Test Runner)和智能移動設備測試程序(Test Agent)。系統覆蓋了設計開發測試腳本,測試資源(測試PC,測試設備,測試腳本和測試日志)管理,測試任務運行,測試任務管理,測試狀態監控,測試日志管理和測試報告上報的全部測試流程。系統架構如下圖2所示。
圖2 系統架構圖
2.1測試管理服務器
負責管理系統中所有的測試資源,包括測試PC,測試設備,測試腳本和測試日志;管理測試任務;監控測試狀態;發送測試報告;保存測試日志。
用戶登陸到服務器,選擇測試腳本,配置測試PC和測試設備后,創建測試集合,啟動自動化測試。測試進行過程中,用戶可以登陸到服務器監控當前的測試狀態。同時測試管理服務器將會增加測試腳本版本控制功能,幫助用戶高效的管理開發設計的測試腳本。測試集合由1個或多個測試工程組合而成,測試工程之間可以由一定邏輯關系組合而成,方便用戶自定義所需的測試集合內容。
2.2 測試PC客戶端
由兩部分組成,IDE和Test Runner。支持Python和JavaScript兩種流行腳本引擎,監控當前連接的測試設備運行狀態。其中IDE為用戶提供開發設計測試腳本的環境,并同步顯示測試設備的屏幕內容,提高用戶開發效率。Test Runner接受并運行測試管理服務器下達的測試任務,同步更新測試狀態和測試日志到服務器端。
2.3 智能移動設備測試程序
安裝在測試設備上,負責接收測試指令,解析并執行測試指令,返回測試結果。系統支持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智能移動設備,包括Android、Symbian、BlackBerry和WinCE系統的設備,可使用USB或WIFI的通訊方式和測試PC客戶端進行數據通訊。
3 系統實現
系統根據測試需求的邏輯編寫測試腳本[5],可支持Python和JavaScript兩種流行腳本引擎。系統通過測試腳本驅動測試接口,測試設備根據測試接口執行測試動作并回饋測試結果,并根據回饋的測試接口的執行結果判定測試結果。同時系統采取分布式結構來部署整體測試系統,各個模塊的功能相對獨立,以通信協議方式進行聯動工作,形成高效自動化測試系統。本系統是開放式系統,即任何符合通信協議的被測試終端都可以被此自動化測試系統所支持。
3.1 自動化測試腳本編寫工作流程
測試腳本編寫流程,具體分為6個步驟,每個步驟的工作描述如下。
1)用戶使用IDE進行測試腳本編寫調試工作。用戶根據測試需求和當前的測試設備編寫調試測試腳本和錄制測試驗證點,按測試需求填寫測試數據到測試用例描述表中。
2)執行測試腳本。IDE根據編寫好的測試腳本執行測試腳本。
3)IDE發送測試指令到測試設備。IDE按通信協議格式發送測試指令到測試設備。
4)測試設備解析并執行測試指令。測試設備按通信協議規則解析出測試指令并執行測試指令。
5)測試設備回饋測試指令執行結果。測試設備按通信協議規則打包發送測試指令的執行結果數據。
6)IDE傳輸完成編寫調試的測試腳本工程到測試管理服務器。IDE按通信協議打包壓將完成編寫調試的測試腳本工程上傳到測試管理服務器。
3.2 自動化測試工作流程
自動化測試工作流程,具體分為8個步驟,每個步驟的工作描述如下。
1) 用戶通過測試管理服務器創建測試規則、測試任務、啟動測試。用戶根據已有或新建的測試規則創建應用于某一測試設備的測試任務并填寫發送測試報告的郵箱地址等信息后開始這一測試任務。
2) 測試管理服務器發送測試任務數據包到測試執行單元。測試管理服務器根據用戶創建的測試任務將需要測試的測試數據壓縮包發送給測試執行單元。
3) 測試執行單元解析測試任務數據,開始測試。測試執行單元解析出測試任務中包含的測試腳本并執行測試腳本。
4) 測試執行單元發送測試指令到測試設備。測試執行單元按通信協議格式發送測試指令到測試設備。
5) 測試設備解析并執行測試指令。測試設備按通信協議規則解析出測試指令并執行測試指令。
6) 測試設備回饋測試指令執行結果。測試設備按通信協議規則打包發送測試指令的執行結果數據。
7) 測試執行單元同步傳輸測試日志到測試管理服務器。測試執行單元按通信協議規則打包發送測試日志到測試管理服務器。
8) 測試管理服務器展示測試日志和發送測試報告給用戶。測試管理服務器展示測試日志信息,根據測試日志信息匯總為測試報告發送給用戶指定郵箱。
4 系統運行結果分析
選取一些待測應用軟件進行測試腳本的編寫,并在實體設備上進行測試。分析測試過程和測試結果可見,本自動化測試系統可以大大提高測試效率,降低測試成本,并將系統維護成本最小化。原本手動測試需要600分鐘的工作,本系統只需要300分鐘,且完全自動化測試,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節省的勞工成本。
相比于目前流行測試系統的TestQuest[6],本系統可降低自動化測試腳本的維護成本,提高自動化測試腳本的重用度。下舉例說明。當測試點的圖片發生改變時,TestQuest系統需重新錄制所有測試用例所需的測試點圖片;但是本系統只需要修改相應的發生改變的測試點圖片匹配率即可滿足測試用例的新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自動化測試腳本的重用度。
5 總結與展望
本文針對應用層軟件無法與移動終端有效適配的問題,設計與實現了移動終端應用層軟件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在保證移動終端軟件質量和友好的用戶體驗的同時,大大降低了軟件工程師工作的強度和復雜度,并且起到了幫助企業降低測試成本的作用。未來可對此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根據用戶需求的改變來適配,并推廣到更廣闊的市場中去。同時也可以考慮對測試步驟進行進一步的精簡,以使測試系統更加靈活簡潔。
本文所實現的自動化測試系統,支持所有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智能移動設備,并且覆蓋智能移動設備的軟件功能測試、軟件性能測試、設備基本功能測試等多種測試種類,應用廣泛。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智能終端應用層軟件在功能和結構上的復雜程度都大大提高了,應用本文所提出的測試系統對其進行自動化測試,可大大提高軟件測試效率,故本文所提出的軟件自動化測試系統有較大的實際意義與設計價值。
參考文獻:
[1] 常遠. 手機軟件自動化測試的研究與實現[D]. 北京郵電大學, 2010.
[2] FEWSTER Mark,GRAHAM Dorothy.軟件測試自動化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3]蔡建平,李金鳳.軟件測試大學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杜,2009:240~269.
[4] 張新玲, 趙霞, 張東. 云管理平臺自動化測試框架研究[J]. 軟件導刊, 2013, 12(10): 15-17.
這是《汽車商業評論》雜志得到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報告》中的一個結論。2011年初,瑞士德鋰龍電動汽車技術開發公司在進入中國后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考察,他們通過和各個主機廠的深入探討和研究撰寫了上述報告。
瑞士德鋰龍的調查顯示,中國主要主機廠由于前期設計方案缺乏周密的論證、模擬和匹配,整車和各個核心零部件的系統性以及集成性差,最終反映出來的現象是整車技術性能指標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目前各大主機廠的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整車質量過重;
2、電驅系統效率不高。有些企業電機的設計水平落后歐洲的技術兩代,電機冷卻系統效率低,導致額外能量損失,電機本身能耗高,能效差,扭矩輸出質量比小。電機結構設計不適合用于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型。
3、逆變器問題。有些企業,雖然逆變器的設計方案有過壓保護(硬件實現)、過電流保護(硬件和軟件實現)、過溫度保護(軟件實現),但耐壓等級太低,軟件設計不安全。同時在試驗中發現:當整車控制發出扭矩需求為0的指令情況下,逆變器有時會向電機發出相反的扭矩指令,產生不可預期的加速,使車輛失控,這是不能容忍的安全隱患。
4、電池包(包括BMS)性能不能滿足整車系統的要求。一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電芯匹配缺乏系統的管理和執行,電池包的一致性差,批次質量很不穩定。
比如有的雖然選擇了較好的電芯,但電池組的設計理念落后,整體布局不合理,熱能特性差,電芯之間的物理連接不合理,電池包框架自重太高,電池包和整車的連接固定不合理,有安全隱患。
再如,有些企業雖然電池包的設計和安裝方案能保證在車輛碰撞時不被直接沖擊,電池組的安裝位置降低了車輛的重心,但過重的電池包降低了車輛的操控性,同時也給車身帶來了額外的負載和變形的可能。
5、制動能量回收功能缺失。一些企業電池加熱時不能同步充電,BMS系統對電芯進行主動平衡的能力差,電池包的容量在若干次充放電后急劇下降,不能100%充滿電,沒有實現制動能量回收。
6、再加上各個主機廠使用的原型車在設計前期沒有考慮要改裝成電動車,因此導致整車滾動摩擦阻力系數過大和整車風阻系數過大。
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在原有車型平臺上開發的電動車的續駛里程達不到設計要求,并存在其它一些性能缺陷。
同時,德鋰龍還注意到以下現象:
1、各主機廠缺乏核心零部件的系統信息(包括技術標準、產品圖紙、零件清單、開發狀態、生產準備、測試報告等),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技術檔案系統;
2、缺乏對零部件供應商的系統管理(特別是某些主機廠目前沒有建成測試中心,無法對供應商的批次零件進行檢測),因此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零部件試驗測試體系;
乙方(供測方)_________
甲乙雙方經過平等協商,在誠信友好,充分地表達各自意愿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達成如下協議,雙方共同遵守。
第一條 合同性質
本合同屬于軟件測試合同。
第二條 合同內容
乙方為甲方提供《_________軟件》的測試。
以下的測試款項,甲方在購買正式的軟件時,可作為正式購買軟件預付款的一部分抵扣,同時,測試期結束,此合同失效。
第三條 測試方式,費用及支付方式
測試方式為:賬號的測試;_________提供測試服務器測試;客戶出服務器,_________提供測試軟件。
支付方式:a.賬號的測試:合同簽訂后,乙方提供2個帶有_________的賬號(每個賬號有30分鐘的話費)話機或網關,提交甲方測試,測試的費用只收硬件的押金即可。測試結束,乙方按硬件的借側合同執行。b._________提供測試服務器測試:由乙方提供整套的已裝有_________軟件帶有公網ip地址的服務器,其管理權由甲方控制,測試期為一個月,測試費用:_________元,合同簽訂后一次付清,即可將服務器的地址與密碼交予甲方。測試結束后全部收回。c.客戶出服務器,_________提供測試軟件:客戶按照乙方的要求將服務器,中繼網關配好后,提交乙方安裝_________軟件,具體的條款見本合同的第四、五、六、七條。測試期為_________個月,費用為_________元人民幣,合同簽訂后一次性付清。
第四條 合同執行期限
交貨:甲方將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設備配好后(硬件設備配置必須符合乙方系統的要求);乙方應于甲方通知乙方安裝系統之日起_________個工作日內完成軟件系統的安裝和調試。
第五條 驗收標準及時間
乙方安裝和調試竣工資料(包括用戶手冊和/或維護手冊等)
甲方接到乙方驗收通知后在現場安排驗收,驗收合格后,甲方以書面方式簽收。
第六條 系統培訓
甲方參加系統培訓的人員的基本的要求:熟悉并具有電信操作及運營經驗,熟悉英特網及寬帶網的協議及設計,能熟練操作msie6.0linux9.0cis,熟悉計算機及服務器系統的維護及簡單維修。
第七條 軟件服務內容
7.1 在_________網關及_________接通并通過_________驗收后,_________在_________個工作日內完成遠程_________網關軟件安裝及調試工作。
7.2 在服務器及完整的linux9.0操作系統安裝完畢并通過_________驗收后,_________在_________個工作日內完成遠程軟件安裝及調試工作。
7.3 在以上兩項工作完成之后,_________科技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遠程綜合調試工作并提交綜合測試報告。
7.4 售后服務條例:對于使用_________系統服務平臺的運營商,乙方提供許可軟件的售后服務支持
7.5 售后服務指標體系:乙方在接到甲方反映的技術問題30分鐘內電話聯系一級技術支持并開始工作。經常性問題在60分鐘內解決,為解決的問題提供120分鐘進展報告。有難度問題(在24小時內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供每12小時進展報告。
7.6 系統的安裝,調試及維護原則上由乙方負責。
7.7 乙方提供的技術支持為_________.
第八條 不可抗力
甲乙雙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時,應及時向對方通報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在取得有關主管機關證明以后,允許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并根據情況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擔違約責任。
第九條 爭議解決方式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應當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雙方商定,采用向合同簽訂地仲裁委員會仲裁。
第十條 合同生效
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
甲方(蓋章)_________ 乙方(蓋章)_________
授權代表(簽字)_________ 授權代表(簽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關鍵詞:界面設計;科普游戲;游戲流程
在這個電腦普及,信息高速發展的年代,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很難在這個五彩斑斕的環境里引起孩子的注意,借助電腦,結合娛樂,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已經成為了眾多家長的共同訴求。本項測試報告的研究用途是為科普游戲的設計與注意方向提供一個參考,研究目前市面上比較流行暢銷的科普類游戲在實際操作中的優勢與缺陷,側重于對受眾玩家在操作游戲界面時的識別性與科普性的數據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為之后的課題研究中的改進設計提供可用性測試數據資料。通過對交互界面信息系統真實模擬界面的模擬操作,采用信息設計的研究方法進行有效測試,根據被試受眾的表現和體驗反饋信息,對此游戲界面信息設計的識別與科普性進行綜合評定。
1游戲版本
《發明工坊1―重現藍海之都光芒》
2硬件平臺
CPU:E2140 1.60GHz;內存:992MB;顯卡型號:ATI RADEON XPRESS 200Series;所占硬盤空間:128MB;操作系統版本:Windowes XP。
3游戲評估
(1)系統配置要求。主機:PentiumⅢ 800MHz以上;系統:Windows 2000/XP/Vista;硬盤空間:700MB以上;記憶體:128MB以上;顯示卡:支援Direct3D并有32MB記憶體;音效卡:相容于DirectX的音效卡;光碟機:4倍速以上光碟機;解析度:640X480,16Bit Color以上。(2)游戲界面整體印象。1)畫面類型:矢量人物與插畫形式過場動畫;2)視覺類型:二維平面;3)畫面風格:日式少女風格;4)場景畫面:精細飽滿,色調鮮艷;5)角色造型:有正常版與Q版兩版,不過人物造型創意度不高;6)角色動作:無實際性動作,以插畫轉換的方式呈現;7)角色與場景協調性:多以插畫形式表現,所以協調度高;8)整體印象:整體畫工精細,CG二維插畫為主要表現形式,但是界面簡潔耐看,識別性高。(3)用戶操作。1)操作方式:鼠標操作。2)流暢度:非3D引擎,但是整體流暢度于故事性很強。3)用戶上手時間:一小時以上。(4)音效。1)音效種類:背景音樂及游戲操作音效。2)音效與操作和場景的協調性:配合很好,協調度高。3)音效文件的支持格式:WAVE(*.WAV)、MP3、WMA、RealAudio、APE。
4游戲測試流程如下
(1)基礎要求:利用各種不同配置的電腦進行游戲操作,對游戲各種進程與故事性進行全面的體驗。考察其游戲性與科普性的結合程度。(2)測試報告參與玩家與被試受眾:共計4人參與,其中三人為女性,一名為男性。全職學生兩名,職業工作者兩名。有過游戲體驗經歷的有三名,未玩過游戲的有一名。(3)任務:完成一次游戲通關操作,并在完成游戲后回憶并表述自己在游戲中對于界面的操作感受以及科普性知識的普及程度。(4)游戲測試步驟:步驟1):插入游戲光盤,安裝程序。步驟2):桌面雙擊游戲快捷方式,在過場動畫后出現游戲基礎操作界面。步驟3):建立新用戶,選擇基本參數。步驟4):選擇下一步操作,進入游戲。步驟5):進入游戲后,按照劇情發展觸發第一次與NPC的對話。步驟6):進行第一次物品研發步驟7):進行第一次物品制作步驟8):進行第一次物品販賣。步驟9):進行第一次店鋪升級。步驟10):進行第一次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步驟11):游戲未通關前,保存游戲進度后退出游戲。步驟12)重新插入光盤,開啟游戲并嘗試讀取已儲存的游戲進度,繼續游戲。步驟13):根據每位玩家的進程不同進入不同的游戲結局。步驟14):結束游戲,退出光盤。(5)測試結果分析:步驟1):插入游戲光盤,安裝程序。【測試反饋】:安裝圖標與演示圖標無差別,不熟悉軟件操作者出現誤點現象。進入安裝流程后操作簡單,但重新選擇安裝路徑時初玩者會有迷惑心理,而且科普游戲多偏向低齡化,建議對安裝流程進行簡易的動畫演示。步驟2):桌面雙擊游戲快捷方式,在過場動畫后出現游戲基礎操作界面。【測試反饋】:雙擊測試全部通過,但過場動畫的進度需要鼠標單擊或者Enter鍵控制,但此時無提示,有玩家便停在開場動畫很久,建議進行基礎操作說明或者界面指示。步驟3):建立新用戶,選擇基本參數。【測試反饋】:“開始游戲”選項自動生成新用戶,但不支持多個用戶同時存在。基本參數控制界面的關閉選項“返回游戲菜單”與“關閉”有歧義,有一部分玩家點錯后沒有再繼續游戲而是未存檔便返回主菜單導致游戲進度喪失。建議語言考究上要更加精確,或者進行操作演示。步驟4):選擇下一步操作,進入游戲。【測試反饋】:此時玩家都已習慣游戲轉場方式(鼠標單擊或者Enter)。此步驟無障礙。步驟5):進入游戲后,按照劇情發展觸發第一次與NPC的對話。【測試反饋】:與NPC對話無障礙,但在接受NPC任務后一部分玩家不知道點擊哪里才能再次顯示NPC任務要求。首先這是界面識別上的失誤,其次就是游戲的幫助溝通項目不夠人性化。步驟6):進行第一次物品研發。【測試反饋】:當光標移動到繪圖板會顯示“產品研發”字樣,玩家沒有太多障礙都順利找到,只是初次接觸游戲者尋找時間較長。物品研發不一定一次成功,而系統提示“物品順利研發中”會讓玩家產生歧義,含糊的語言使玩家以為物品研發成功,在進行下一步“物品制作”環節時卻發現無法制作的問題。步驟7):進行第一次物品制作。【測試反饋】:制作物品階段問題不大,界面清晰,語言精確,沒有玩家在此環節產生歧義。步驟8):進行第一次物品販賣。【測試反饋】:物品不可由玩家直接賣給商鋪而游戲卻無提示,大部分玩家都因此環節陷入誤區,在其后區政府開啟后才發現售賣對象為區政府,游戲幫助界面的設計不合理的確是本游戲的重大失誤。步驟9):進行第一次店鋪升級。【測試反饋】:店鋪為自動升級,但升級條件游戲并無說明。這可能是為了增加游戲耐玩性所以此項暫且不表。但是經過玩家測試后發現,店鋪后無明顯標識,這讓玩家在購買原材料時會產生歧義從而浪費游戲時間。步驟10):進行第一次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測試反饋】:激活一定游戲條件會獲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圖。但是有的是可以直接制作的規劃圖,而有的卻需要研發。但游戲卻無標識,這讓許多玩家在進行游戲時找不到規劃圖位置。此問題不只是規劃圖,包括在物品制作方法的獲得也會有此類現象,建議給予新物品設別標志或者動畫閃爍效果以增加玩家的游戲便捷程度。步驟11):游戲未通關前,保存游戲進度后退出游戲。【測試反饋】:操作無障礙,玩家順利找到進度薄并保存。步驟12)重新插入光盤,開啟游戲并嘗試讀取已儲存的游戲進度,繼續游戲。【測試反饋】:操作無問題,但在進入讀取界面后部分玩家找不到要開始的進度項目。因為進度只有時間等數字信息,當進度儲存過多后玩家已經無法分辨,信息不突出,沒有關鍵詞,沒有數序標識,這給玩家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步驟13):根據每位玩家的進程不同進入不同的游戲結局。【測試反饋】:此為動畫過場流程,玩家都已熟悉,無操作與識別障礙。步驟14):結束游戲,退出光盤。【測試反饋】:游戲結束后自動回到游戲主菜單,此時退出游戲,取出光盤即可,玩家操作無障礙,只有部分玩家游戲后忘記取出光盤,所以在最后界面可以有適當提示。
5游戲特色
(1)創造精雕細琢道具。不同物品經過物理或者化學加工可以變化成為更高級的形態,有研究和制作步驟,對于生活物品的制作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例如食物方面,研究“木瓜”可以制作出來木瓜牛奶的配方,而后玩家在不同商業區選購材料,材料合理且充足后可以制作產品進行銷售。(2)買賣道具強調區域經濟型態。不同的商街區域提供各自不同的經濟形態,如觀光、服飾工業或者食品等等。玩家發明道具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級。商店的人氣、客源以及收入都會成長,從而振興整個城市。游戲內所有的研發項目可以分為“食物”、“雜貨”、“機械”、“書籍”四大類,從最基礎的魚類,野菜,布一類的研究到機械、建筑設計等研究類型一應俱全。豐富的道具設計,讓研究路線有了更多的期待與制作的喜悅,在娛樂中為孩子們做了無形的科普。(3)建置公共設施。當區域的復興資金逐漸累積時,就可以開始制作海水浴場、水族館、博物館等建設計劃書來提升公共建設,讓玩家可以為“特利思提亞大陸”設計新的市容。每一項建設難度不同,玩家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來決定培育城市的方向,快速提升“特利思提亞大陸”的復興度,因此成就感油然而生。隨著發明路線走向的不同,游戲最后會衍生多種結局,最后能否順利完成復興城市任務就要看玩家的奇思妙想與城市規劃能力了!
6游戲BUG測試
1)游戲系統測試:序章無法跳過,場景動畫轉換時有30 %的幾率會出現畫面延遲現象,游戲時會出現一分鐘左右的卡機現象。游戲穩定性值得注意。2)地圖測試:測試中沒有發現進錯地圖的BUG,基本沒有卡圖現象。3)圖形測試:人物操作過快時有極小的幾率會出現人物花屏現象。
7游戲穩定性
8硬件測試
(1)硬件系統兼容性測試:
9游戲的不足與同類型游戲比較
游戲的不足之處還是很明顯的,特別是在與玩家的互動交流方面非常欠缺,致使在游戲初期,玩家會感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再次建議在玩家剛上手游戲時一定要有游戲操作演示與詳解,特別是本游戲面對的人群還較為低齡化,這方面的改進是十分必須、重要的。其次就是界面設計方面與語言精確性的缺憾。界面設計有些混亂,輕重主次不明顯,界面設計缺乏特色,識別率較低,造成識別混亂。而在語言方面,含糊詞過多,導致玩家理解產生歧義,從而進入操作誤區。但是本款游戲在同類型游戲中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款了,無論是畫面的精細程度、耐玩性還是流暢度都遠遠超過同類型游戲。游戲的設計對于孩子的智力開發與規劃能力還是有很好的培養的,也可以鍛煉他們的想象能力。但測試發現本游戲的娛樂性還是多過科普性,如制作科普性游戲可適當在增加知識的含量。
10結語
在調研中獲得的信息將為中后期的游戲設計與制作提供前期的研究數據。為以后的設計工作提供正確的方向與設計準則。重在通過合理的信息設計讓人機交互在視覺上和操作系統信息傳達變得更加清晰易懂。了解受眾人群背景及其需求,是一個成功設計的前提,一個詳盡的調研報告將會為其后的設計提供無限的便利。在調研中獲取的相關信息為中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前期的研究數據,測試結果仍需深入信息數據整理與分析,該項研究的目的旨在用戶交互界面操作系統中的信息設計和使用交流的載體、通道和標記,以幫助受眾增強理解能力。關于人機交互的研究是運用信息設計的研究和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重在通過合理的信息設計讓人機交互在視覺上和操作系統信息傳達變得更加清晰易懂,也同時要具備為受眾提供引導、解說的功能。了解受眾人群背景及其需求,設計前要進行詳盡的調查研究是該項測試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原研哉(日).設計中的設計[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啟動套件如何幫助通信器件制造商
像電話,傳真機,可視電話,調制解調器等這類通信設備, 由于他們結構復雜, 所以設計師不太可能重新開始對它們進行研發. 今天大部分的產品實際上是由有固定接口的模塊連接起來的, 因此設計師對它們進行改動的余地非常小。
以奧地利微電子推出的電話啟動套件為例,在這款設計中,設計師已經不必在意模擬接口了。啟動套件已裝入事先做好的線路接口,這種接口具有可調節性,能非常容易地適應使用數字命令的不同國家標準。從啟動套件中選取的各種電路組件可以直接應用到新設備的設計當中去,這對縮短研發時間方面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為評估適當的外部電路而制造的測試裝置和設計原型將變得不再必要。
AS2522 線路接口裝置擁有一個與它同名的單芯片集成電路,它安裝在電話啟動套件的核心部分并可運用在諸如特色電話、可視電話以及因特網電話等新通信器件。這種集成電路通過外部模擬電路(圖中的Analog Part 大部分)與電話線相連。在集成電路的模擬部分或相關的外部電路中涉及大量的系統原理。指定各種所需元件都符合通信設備所要求的ETSI標準的確是很有富有挑戰性的。
圖1 顯示了可直接應用的AS2522單芯片線路接口的框圖
普遍應用于今日大部分通信器件上的微控制器和DSPs技術用來控制模擬線路接口。為做到這一點啟動套件考慮到與Atmel生產的AT89C4051 微控制器配合使用。三線接口將控制所有的寄存器。這樣做的優勢是各種模擬放大器和DC參數可調節。內部音調,受三線接口控制,還可用于DTMF, 單聲道或FSK。圖2中的啟動套件還帶有可單獨和PC 接口的小鍵盤以及一個顯示板。電話耳機和不需用手的麥克風和喇叭可用于聲音的輸入/輸出。
圖2 可直接應用的AN522線路接口演示板
任何曾參與硬件開發的人都清楚地知道在試驗板上發現和解決問題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情,啟動套件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啟動套件提供了一個測量參考平臺。直接比較啟動套件和試驗板或圓形之間的測量值可以更快地發現開發中出現的問題
啟動套件對電磁兼容性的優勢
通信器件對于電磁兼容的條件要求十分嚴格。只有當一個器件在電磁環境下工作不會影響臨近其他器件的工作時才能說它能夠適應這種電磁兼容性。信息技術設備電磁兼容性標準2001年7月1日起采用EN55024。它覆蓋了所有的信息技術設備,早期的要求按照他們不同的環境級別包括專門的EN50082-1標準(住宅,商務,貿易和小型商戶)和EN50082-2 標準(工業區)已經被取代。放射性測量仍然采用EN55022標準。
使用啟動套件可以簡便地達到這些標準的要求。之前,確保電磁兼容的任務是在設備和系統層面完成的,然而,這項任務越來越向芯片制造商轉移。越來越小型化促使線路板空間的利用達到最佳,濾波器之類的分立元件有消失的趨勢。還有一種趨勢是將分立元件和集成電路壓縮到專用集成電路(ASICs)。這反過來又促使集成電路生產商 直接在芯片上采取適當的電磁兼容措施,并且現在許多集成電路生產商為支持設備生產商根據最佳應用進行開發,在提供啟動套件的同時,還提供設計指南、濾波器建議和布局指南。通過使用半導體生產商發行的集成電路的輻射和兼容性的測試報告,啟動套件使設備生產商能預測他們所開發設備的輻射和對干擾的敏感度。
應用須知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能幫助使用啟動套件。須知除了詳細介紹啟動套件,還有主板布局的補充信息,電磁兼容性設計指南,以及系統的基本介紹。
半導體生產商也能從中受益:
不只是設備和系統開發商可以從啟動套件中受益,半導體生產商也可以,因為套件方便用戶進行新的開發。此外,套件通過提供一個共同的技術平臺,協助芯片生產商和設備設計師之間的溝通。這樣一來,開發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半導體生產商總能直接給出建議,如 "測一下啟動套件中R23的電壓,將結果和你自己的原型對比一下"。設備設計師在啟動套件的幫助下構建起了自己的專門技術,芯片生產商的客戶支持團隊的工作負擔就減輕了,不必每次都打電話給他們。最后,啟動套件可以用作營銷工具,通過它潛在客戶可以瀏覽一下集成電路的性能和功能。
摘要:電氣自動化的概念是因為為了滿足自動化生產的需要,其研究的作用就在于能夠有效地提升整個產品的質量讓生產商可以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控制設備是否能夠按照所設計的發揮出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的,例如,氣候以及機械作用力以及電磁干擾。這樣就需要我們在出產前就進行有關的測試。
關鍵詞:控制設備;穩定性;氣候防護;電子元件
您可以事前就設計好整個的計劃+,這樣就需要大量的使用各種不同的自動化技術,可以讓整個方案按照事前所設計好的程序運作,這樣就要求我們所使用的各種設備具有良好的可信度也就是所稱的穩定性,這樣就對于我們所使用的各種控制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提高穩定性,可以做出更好的產品質量,制造商可以occupymorelargemarket份額。設備的穩定性是控制設備和現有的天氣條件下,機械和電磁干擾的狀態太多的元件制造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提高自動化控制設備和控制設備,設計方法,正確選擇和使用設備的穩定性,熱保護是密切相關的氣候保護裝置的電氣特性。
1、穩定性測試的主要方法
(1)實驗室測試方法。這種方法要求實驗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現場模擬,電氣自動化控制,你可能遇到的環境壓力測試,測試是累積和鮮花數學SPSS統計分析軟件故障和其他有關資料,時間和數量的軟件穩定性指標。這種測試方法的要求,你必須確保測試條件,測試數據是真實和準確的測試結果可以在現實生活和工作轉載。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客觀條件試??驗條件,試驗數據和實際限制,這是很難取得一致的實驗室測試方法需要較高的費用。這種方法需要更多的樣本測試所以你必須考慮到測試的規模和生產成本。正常情況下,該方法是適合大規模生產更多的產品。
(2)確保試驗方法。正常情況下,這種方法是以前在工廠指定的條件下測試失敗。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零部件,隨機性和多樣性,它的失敗,指數分布,提示,故障模式的性能特點,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特點,故障率隨時間而改變。保證測試,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并在前面的工廠,以測試他們的早期失效。通過改進產品性能,產品的故障率,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這種測試方法是一個測試,很長一段時間了可靠的保證。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大規模生產,只能用來測試樣品,僅適用于小批量的產品和大型系統。該方法的穩定性,是更適合高穩定性的要求,少數復雜的自動控制設備電路。
(3)田間試驗。這項測試是在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并在現場記錄有關數據,運用數理統計軟件SPSS軟件,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穩定性指標的計算和分析方法的穩定性。
2、如何選擇穩定性測試方法
穩定性測試方法的選擇,從一般的測試場地,環境,產品測試程序和測試的組織工作,作出判斷。
(1)如何選擇試驗場。選擇測試網站,你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例如,如果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穩定性不低于一定的目標,我們應該選擇最好的試驗場,一個典型的測試網站,測試電子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穩定性。
(2)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的去選擇那些合理的測試程序測試。必須是統一的先導試驗計劃,并確定一個很好的測試開始前的審判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和間隔時間,以確保數據記錄的準確性,規范,各項性能指標,以確保他們排斥的紀錄,這樣能夠有效的保障好在測試過程中電氣自動化設備能夠在有效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條件下順利的運行,這樣一來整個設備的穩定性就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的體現出來。
(3)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確保測試更加的真實有效。測試設備穩定性試驗的組織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建立一個高效和嚴格的測試考點,協調和試點工作的組織和管理負責組織,選定的測試人員,收集和整理測試數據,分析測試報告和測試結果的最終判決。此外,試點機構的科研及管理人才,行業管理和檢驗人員組成的整體管理,現場穩定性試驗時,它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可以讓現場穩定性的性能得到完全的體現,而且大家的共同進行相互的有效溝通讓整個項目不會顯得勢孤力單,穩定性可以全面的得到驗證。
3、現場穩定性測試方法
(1)通過收集數據,以評估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穩定性的現場穩定性試驗的目的。現場數據采集,討論統計軟件SPSS的數據指標的數學分析。例如,組件穩定性數據的收集,使用,組件,數據采集設備的維護,維修的考核指標的穩定性。
(2)我們需要去主動的建立起有效的控制設備的技術標準以及嚴苛的管理制度,我們需要去努力的發展各種更加成熟的專業技術能力以及進一步的改善現有的技術設備和條件,多使用那些能夠有良好技術保障供應商所提供的專業技術設備。這樣穩定性測試要求,以確保制造,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的質量。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它可以更準確的統計數據的類型。
(3)穩定性,以估算國內一個典型的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要求的時間間隔。
并非所有有鎖版都能行
國內絕大部分有鎖版iPhone 4都是美版,即AT&T旗下的合約機。解鎖AT&T的官方解鎖服務也是有限制的。全價機產品(即直接從AT&T公司購得的全價手機,未綁定合約)和合約結束的產品才能通過該服務順利解鎖。
如果用戶對于本機的信息不是太了解,可以通過iTools來查詢。在本機上打開iTools,然后插上手機,在“查看詳細信息”中即可查看到“購買日期”、“運營商”、“銷售類型”三項。其中銷售類型是用代碼表示的。T1代表“非合約機”,T2代表的是“Apple官網零售非合約機(也存在于T1模式)”,T3則代表“合約機”,而TT33則代表的是“官方翻新無鎖機”。其中T1和T2可以直接解鎖,T3則必須在合約到期以后才行(一般為購買日起兩年后),而TT33則無需解鎖。
三種途徑均不現實
目前AT&T的官方解鎖服務是通過門店解鎖、電話解鎖和在線解鎖三種途徑實現。對于國內用戶而言,去往AT&T在美國的門店肯定不現實,現在去趟美國的機票大概9000元左右(單程)。
此前論壇上有很多相關的帖子推薦用戶使用AT&T官網的在線聊天服務來解鎖。方法是登錄AT&T官網“省略”,接著注冊AT&T公司的用戶。登錄ID后,選擇頁面頂端的Support,然后選擇Wireless Support。接著在頁面的右側會看到“Wireless Support Chat”,直接點擊“Check availability”即可開始在線聊天服務。不過,當大家點擊“Check availability”會發現錯誤提示。因為啟動該服務要求大家在ID信息中輸入“AT&T Access ID”(即AT&T公司的手機號和密碼)。咱都是用的移動或者聯通,哪來的AT&T號碼啊?就這樣,這條路算是徹底堵死了。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英文水平有足夠的自信,那么就撥打001-28883332828要求電話客服給自己的手機解鎖吧。記住了,咱們需要在深夜打過去,因為咱們的白天正好是人家的深夜,對方不上班。
接通電話后,提出解鎖要求,對方首先要求提供IMEI碼(設置—通用—關于本機中可以找到),接著還是需要AT&T手機號。因為這個號碼跟手機的IMEI碼在銷售時是一一對應的,沒有AT&T號仍然無法幫助我們解鎖。這讓筆者倍感尷尬。
解鎖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