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治理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齊抓共管把社區治安作為社區建造的保證:
1、認真落實“穩定壓倒一切”的目標,增強社區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實,增強在維護社會治安中的作用,切實落實“屬地治理”的原則,積極推動社區建造綜合治理工作。
2、進一步加大創建平安社會活動的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參與意識,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治安志愿者的活動中。社區動員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和居民群眾,進行宣傳教導,在主要街道、居民住宅區懸掛、張貼宣傳橫幅、標語和黑板報,使我們的創建平安社會活動宣傳教導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3、完善構造網絡和規章制度,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工作。社區群防群治工作構造健全,今年全年,我社區共出動義務巡邏隊7000多人次,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佩戴義務巡邏袖章下戶巡邏已形成制度化。社區還給義務巡邏隊配備了小喇叭,通過播放喊話錄音提醒居民增強防范,社區居民群眾防范意識明顯提高,防范力量建造顯著增強,刑事案件發案率得到有效遏制,社區居民群眾安全感顯著提高,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
4、2009年度*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治理責任書規定今年各鄉鎮(街道)、村(居)委會要把工作重點放在群防群治工作上,我社區為了更好地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努力降低發案率,保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想方設法對轄區內居民小區實行封閉式治理,對沒有圍墻的小區要修建圍墻,沒有安裝防盜門的單元樓要做好住戶的思想工作,爭取在單元樓的樓梯口統一安裝防盜門。*一區啟用義務巡邏隊員在小區門口值守,阻止閑雜人員進入小區,小區治安狀況大大好轉,車輛失竊現象減少,中午休息時間也沒有收廢舊的噪音出現,居民反映很好。6月份起,我社區義務巡邏隊員開始在巡邏過程中運用小喇叭播放喊話錄音,并在各居民樓張貼倡議書,號召居民們行動起來,爭取統一在單元樓樓梯口安裝防盜門,齊心協力創建平安社會、平安社區。這一倡議逐漸深入到居民當中,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動員作用。至今年11月為止,我社區已有49個單元樓安裝了防盜門,占轄區單元總數的28%。
5、今年10月,我社區在*街道辦事處的領導下,全民動員,在轄區范圍內廣泛開展“壓案”專項行動。我們將社區原有的兩隊低保巡邏隊做出安排,要求他們分區分片負責治安巡邏,并發動居民小組長率領本組居民也共同參與。我們還為參加巡邏的巡邏隊員配備了紅袖章、哨子、棍子和小喇叭。與此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分班分組地按照預定時間、班次、巡邏路線進行巡邏,保證24小時都有人值班,24小時都有人巡邏,并做好巡邏記錄。同時與派出所增強聯系,打防結合,保一方平安。自開展“壓案”行動以來,我社區治安、刑事案件的發案率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和75%,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二、以流動人口、房屋租賃規范化治理為突破確保小區發案率的下降:
1、增強流動人口、房屋租賃規范化治理,嚴抓人口治理工作。社區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轄區常住人口,外來暫住人員,重點人員進行調查、登記。目前我轄區內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為787人,共有出租房屋戶184戶。每一戶出租房屋業主均與社區簽訂治安責任書,社區每月對出租房屋進行治安查驗至少1次以上,流動人口登記率達100%。
2、對小區租賃戶增強法制宣傳教導,以誰出租、誰受益誰負責為原則,治理好轄區的暫住人口與外來人口。轄區民警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各項普法宣傳教導,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600余份,依法保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3、督促轄區周邊單位保持“誰用工、誰治理、誰負責”,“誰出租、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嚴把流動人口“流入”關,做到來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確保外來人員不失控。
三、深入開展禁毒與反警示教導、強化居民防范意識:
1、結合禁毒工作安排積極開展無毒社區的創建工作,以“不讓進我家”等活動為切入點,在社區內以禁毒宣傳單,入戶宣傳等活動形式,增強了小區居民的禁毒意識。目前我社區無新滋生吸毒人員,無制、販毒行為。
2、我們一直沒有放松對“*”構造的警惕。一方面我們經常下到群眾當中去,通過與群眾的交流,從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習練者,做到“發現一個,幫教一個”;另一方面,積極發動群眾主動向我們揭發、提供*構造的非法活動,做到“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由于一直以來我們在轄區內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沒有發現有新滋生*習練者及*習練者發動的集體鬧事、集體上訪事件,也沒有發現*構造發動的非法活動。
四、圍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兩勞幫教、開展人民內部矛盾的預防調解工作:
1、社區居委會以板報、講座、宣傳欄等形式,構造轄區居民全面開展“法律進社區”宣傳活動,積極開展各項普法宣傳工作,營造轄區濃厚的法制輿論氛圍,開展法制學習12次,學習《條例》、“四五普法讀本”等,構造普法考試1次,參考率100%,優秀率100%。我社區今年懸掛各類法制宣傳橫幅及海報12條,出各項普法宣傳板報5期,發放各類普法宣傳單700余份,參加司法局法制培訓3次,通過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的法律知識,使居民懂得了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辦事的法律意識。
2、截止至今,我社區共有刑釋解教人員10人(已過幫教年限的除外),其中:刑滿釋放人員9人;解除勞教人員1人。社區結合每人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建檔登記,社區幫教小組定期走訪,了解兩勞人員的思想動態,開展經常性的幫教工作,現有3人待業在家;
2人到外地打工;2人在市內打工;1人自謀職業;1人嫁到珠海定居;1人至今去向不明。有2人因家庭困難申請并領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
3、積極排查和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按照“預防為主,教導疏導,依法處理,防止各類矛盾激化”的原則,把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維護社會穩定。今年,調委會共接受調解糾紛41起,排查率100%,調成率95%。
今年以來,我們通過開展“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多管齊下整治治安秩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發生刑事案件13宗,其中盜竊案3宗(其中1宗案發地點在捷德廠內宿舍,不屬我治安隊巡邏范圍),搶劫案7宗,破壞電力設備案3宗,總體同比去年(14宗)下降了7.6%。這些案件基本發生在院區外公路面,發生于小區內的僅有1宗;今年發生治安案件8宗,毆打他人案2宗,偷竊少量財物案3宗,擾亂公務秩序案1宗,賭博案1宗,其他治安案1宗,與去年基本持平。特別是夏季旅游旺季,歷年多發案的大灣泳場今年零發案。同時,我們積極配合上級用各種方式阻止海上走私活動,使本轄區沿海走私活動得到有效控制。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做到“三個到位”,打造平安社區
1、教育到位。我始終把提高隊伍素質放在治安工作的第一位,通過會議和各種形式不斷加強治安隊伍的思想教育工作,嚴肅紀律作風,使每位隊員明確自身職責,逐步建立起一支有素質的治安隊伍。
2、管理到位。完善了《xx社區治安隊規章制度》,實行“誰當班,誰負責”的責任獎罰制和責任追究制,隊員分三班巡邏,如當月當班時間內無發案,則當班每人獎勵200元,如有發案,則取消200元獎金,且每發一案,當班班長當月工資扣減120元,隊員每人扣減100元。下半年來,通過實行這種獎罰分明的責任追究制度,大大提高了隊員治安巡邏的積極性,增強了社區巡邏防控力度,發案率明顯下降。
3、資金到位。今年共投入治安經費60多萬元,同比去年增加了20多萬元,超額完成了年初我社區承諾的25萬元治安經費保證。具體用在:(1)改建治安辦和警務室。今冬,股份公司投入近30萬元把原村委樓重新裝修,并配備各項辦公設備,給治安隊提供了新的、現代化的辦公場所。(2)主動支持派出所的轄區防控建設,在隧道口新建1個崗亭。(3)更新和完善設備。全面更換治安員服裝,并購進一批高質量的對講機及完善各項設施。(4)擴充隊伍,增員加薪,提高待遇。目前,隊員已增加至15人,平均月薪提高到一千多元,壯大了治安力量,調動了隊員積極性。
(二)化解各種矛盾,構建和諧社區
在矛盾排查調處上,我們堅持“預防為主,教育蔬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和“調防結合”的方針,發現一宗,排解一宗,早發現,早處理,及時把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在今年“五一”、“國慶”長假及社區多項重要工作中,如換屆選舉、轉地、城中村整治、“清無”等,均派出了治安維護人員,即時處理現場突發事件,做到部署周密,措施到位,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一年來,共排查、調解大小矛盾糾紛30多宗,涉及人員80多人,全部事件均得到妥善解決,無一宗激化。
今年調解工作的重點難點是本社區居民與捷德廠環境污染的矛盾。在街道黨工委的正確領導下,本支部充分發揮核心作用,通過先后召開五次協調會,層層反復討論研究,并與捷德廠方溝通協商,再與部分群眾代表座談,歷時半年多,終于使雙方達成共建和諧社區的共識,捷德廠將繼續改善環境并資助社區福利教育等公益事業,化解了雙方十多年的矛盾,使得上級領導放心,捷德樂意,群眾滿意。
(三)加強各項綜合整治,全面推進綜治工作
1、繼續抓好禁毒工作,鞏固無毒社區成果。本社區于XX年創建了市無毒社區,至今已連續5年無出現新的吸毒人員。我們重視幫教、轉化工作,主動為戒毒人員解決就業,解決率達到70%以上。今年10月份,新安排一名戒毒返鄉人員到社區城管所工作。
2、落實“清無”工作,積極配合工商部門完成清理無牌無照經營,協助辦理牌照14戶,使辦理牌照率達到100%,同時,配合區文化部門清查黑網吧1間,繳獲電腦20多臺,圓滿完成了“清無”工作任務。
3、加強出租屋綜合管理,今年6月、9月、11月,由治安隊配合社區民警對全社區出租屋進行了三次地毯式清查,全年無發生一起出租屋惡性案件,出租屋綜合整治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
4、繼續抓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宣傳欄、電教室等向群眾宣傳法律科學知識等。今年6月,配合街道司法部門在本社區開展法制宣傳工作,進一步增強了群眾法制意識。
總之,一年來,我對綜治工作是盡心、盡力、盡責的,方法是對頭的,所取得的成效,群眾是滿意的。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治安防范宣傳力度仍不夠大,社區居民自我防范意識有待提高;
2、治安隊員整體素質不夠高,特別是法律知識、業務能力及判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仍待加強。
四、明年工作思路
1、元旦后春節前搬進新的警務治安大樓后,以新環境樹立新形象、新作風,全面加強治安管理,
2、狠抓治安隊伍建設,強化職能訓練,建立一支能戰善戰的素質過硬的治安隊伍。
3、保證全年40萬元治安專項經費的落實。(含工資及車輛維修)
4、抓好禁毒工作,明年本社區將有2名勞教戒毒人員期滿返鄉,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幫教對象的思想引導和轉化工作。
5、加****制宣傳力度,增強居民的治安防范意識。
一、及時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全年目標任務。
根據上級關于2009年的綜治文件精神結合社區的實際,制定了《*社區2009綜治工作計劃》,明確了綜治工作的全年目標任務,并通過和駐街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了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任務、考核考評、獎懲責任等內容。對綜治工作加以細化、量化,可操作性強,定期召開綜治會議,分析社會治安形勢,找出存在問題,研究解決辦法,加大檢查督導力度,建立應急處理方案,完善綜治長效機制,規定凡是出現綜治問題的和年終考評倒數的堅決實行“一票否決”,以確保全年目標的實現。
二、強化治安防范,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做好學校及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事關重大,深化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鞏固創建安全文明的校園的成果,確保青少年學生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為做好校園周邊安全整治工作,4月份成立學校安全及周邊環境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社區綜治副主任*為整治小組組長,東街小學副校長*、職業技術學院保衛科科長*為副組長,社區其他工作人員為整治組成員。
在春季開展的這項活動,領導小組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制本資料來源于定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確定工作任務,整治重點,對工作進行具體安排布置,做到任務落實到人。
三、積極做好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及時預防和調處各類社會矛盾。*社區十分重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認為排查調處一件矛盾糾紛,就是保一份安定,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執行矛盾糾紛排查制度,成立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領導小組。5月11日在社區開展區級領導大接訪活動,區委常委、武裝部部長*同志就來到了*社區,來傾聽廣大老百姓的心聲。不少群眾前來向文部長反映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文部長都予以耐心解答。
這次開展的區級領導大接訪活動,是要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重點解決人民群眾面臨的困難,確?!凹兄?、事事有結果”,把大接訪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
四、做好綜治宣傳工作,做好法律進社區宣傳工作。*社區綜治辦根據街道綜治辦關于在三月大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發動轄區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綜合治理,全面落實綜合治理各項措施,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法制環境,為此,*社區認真研究,周密部署,結合社區實際,組織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月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首先在居民中開展法制學習教育,組織社區黨員、干部集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二是積極與轄區內學校聯系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宣傳,增強法制意識,為家庭、社會的安全打下了群眾基礎。三是在小區的宣傳欄和主要出入口、過道處張貼宣傳標語,達到家喻戶曉。提高居民的法制觀念,增強防范意識,共建平安社區。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社區綜合健康管理;抗頹合劑
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和終末階段,是由于任何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導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損的一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乏力(活動耐力受限)以及液體儲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腫)。心力衰竭發病率高,是當今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是死亡率最高的心臟疾病,并會造成患者生存質量明顯下降[1]。我中心通過以中醫為特色的社區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方面,取得滿意的效果,現整理并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入組患者為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1年3月~2013年3月門診就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組60例,對照組60例,共120例。治療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65~79歲,平均(72±5.14)歲,NYHAⅡ級27例,NYHAⅢ級33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4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0例,老年性心瓣膜病6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心肌病3例,甲亢性心臟病2例,左心衰32例,右心衰13例,全心衰15例。對照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65~78歲,平均(73±4.95)歲,NYHAⅡ級31例,NYHAⅢ級29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3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1例,老年性心瓣膜病7例,風濕性心臟病8例,心肌病2例,左心衰29例,右心衰13例,全心衰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心功能情況、相關心臟疾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2],②65~80歲,③NYHAⅡ-Ⅲ級,④中醫符合氣虛血瘀、痰瘀互結、陽虛寒凝等證型診斷[3]。
1.3排除標準 ①EF
1.4方法 ①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0例;②兩組均進行社區綜合健康管理?K常規服用ACEI、β-受體阻滯劑、血管擴張劑,有水鈉潴留患者加用利尿劑,并酌情應用正性肌力藥地高辛;?L疾病及服藥宣教:監督患者定時服藥,避免勞累、感染、便秘;?M心理干預: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N飲食干預:低鹽低脂,適量飲食;?O運動干預:鼓勵患者適當活動,以散步為宜,3~5次/w,30 min/次左右,以剛出現疲勞為適度;?P每周進行體重監測;正常情況下每月進行電解質監測,服藥利尿藥時,每周進行監測;服用地高辛時,每日進行心率監測。③治療組:每日服用我院院內制劑抗頹合劑(粵藥制字Z20090024)10 ml,3次/d。
1.5 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入組時、治療30 d、治療90 d的LVED、6 min步行試驗、36條簡明健康問卷(SF-36)[4]。SF-36評分包括8個方面:生理功能(PF)、生理角色限制(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角色限制(RE)、心理健康(MH)。
1.6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均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
2結果
2.1兩組患者LVED、6 min步行試驗情況 兩組治療前LVED及6 min步行試驗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兩組具有可比性;治療后30 d、90 d,兩組LVED及6 min步行試驗較前明顯改善;治療后90 d,治療組的6 min步行試驗的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見表1。
治療前兩組間LVED及6 min步行試驗組間比較,P>0.05;治療組及對照組治療后30 d、90 d LVED與治療前比較,*P
2.2兩組患者SF-36計分情況 兩組SF-36評分,治療前8個項目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兩組具有可比性;治療組,治療后30 d,RF、BP、GH、VT、SF、RE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治療后90 d,8個項目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對照組,治療后30 d,PF、RF、BP、VT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治療后90 d,8個項目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治療后30 d,兩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治療后90 d,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RF、BP、VT、SF、RE、MH改善更為明顯,見表2。
SF-36評分,治療前8個項目組間比較,P>0.05;治療后30 d,治療組PF、MH與治療前比較,P>0.05;RF、BP、GH、VT、SF、RE與治療前比較,*P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在我國的患病率為1%左右,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慢性心力衰竭病情進展較為緩慢,但呈不斷的進行性發展的趨勢,并能導致患者日?;顒邮艿胶艽蟪潭鹊南拗芠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運動耐力受限,致使他們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和社交,甚至出現抑郁、焦慮的狀態,從而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6]?,F今"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逐漸取代舊的醫學模式,實現"知信行"模式的健康管理,比單純強調醫療和服藥的疾病管理模式,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管理顯得更為合適。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過社區綜合健康管理,使患者及家屬能夠了解疾病相關知識,保證患者定時服藥,戒煙限酒,低鹽低脂,平衡膳食,適當運動,并進行心理干預,監測體重,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大便通暢,更能使其保持一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減緩病情,控制醫療費用。我們的研究表明,通過社區綜合健康管理,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試驗、36條簡明健康問卷(SF-36)的結果較前明顯好轉,提示通過社區綜合健康管理,患者心臟的功能以及生存質量較前明顯改善,社區健康綜合管理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來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屬中醫"水腫"、"心悸"、"喘證"等范疇。主要病機是以心氣虛衰,氣虛血瘀為基礎的,在七情或者外邪引動之下,氣虛進一步發展為陽虛,陽虛水泛,氣血津液代謝障礙,上凌心肺、外溢肌膚故出現"水腫"和"喘證"。《本經逢源》稱其"能通調血脈, 流行經絡,可無礙于壅滯也",治療上當以益氣活血為法。我院的院內制劑抗頹合劑,是在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的基礎上化裁而來。以大量北芪益氣,使氣行而推動血行,并能起到溫陽散水的作用,兼以紅花、川芎、當歸活血行血。研究表明,加用抗頹合劑的治療組,治療90 d后,在60 min步行和36條簡明健康問卷的評分上,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在長期療效上,特別在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生存質量方面較對照組更為明顯。
本研究提示以中醫為特色的社區綜合健康管理模式,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從而為以中醫為特色的社區綜合健康管理模式的推廣應用提供更加確切的科學依據,為中醫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手段。
參考文獻:
[1]張鳳俠,李明子.北京市遠郊區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3):236-239.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1):7-2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指導原則[J].見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3:57.
[4]Ware JE Jr. Shebourne CD.The MOS 36-item shon-form health survey(SF-36).1.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rn~election [J].Med Care,1992,30(6):473-83.
一、切實履行牽頭單位作用,推進“進社區”活動的開展
按照省、和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安排部署,我局作為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牽頭單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和諧繁榮的經濟強市的總體目標,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評價體系標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認真負責“進社區”活動的組織、宣傳、動員、實施、督查等工作。相繼制定并下發了《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方案》(廣民發〔2009〕83號),《關于報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社區”活動有關材料的通知》(廣民發〔2009〕85號),關于印發《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考核細則的通知》(廣民發〔2009〕105),《關于在全市社區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整潔迎“五一”攻關月的通知》(廣民發〔2010〕14號)等文件,對全市“進社區”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使該項工作層層有組織、有領導、有機構、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實。通過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搞好調查、突出重點,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等措施落實,實現了全民參與、強力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蓬勃開展,社區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改變,社區形象明顯提升。
二、環境綜合治理“進機關”活動常抓不懈,建設優美整潔機關
按照市環境整治辦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機關”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設立宣傳櫥窗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堅持門前包“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門前無垃圾、無亂堆、亂貼、亂畫、隨地吐痰、亂擺攤點、車輛亂停亂放、植物死缺等現象;辦公室內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墻壁、門窗內無破損、無污跡、蜘蛛網,桌面、窗臺無灰塵、辦公用品擺放整齊,無亂吐、亂貼、亂畫現象。全局干部職工堅持每周清掃責任區,積極參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動,對此項活動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的認識和參與自覺性,機關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各社區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群眾參與性不強。雖然群眾對環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認知,但對“自家”環境搞得好,參與大環境治理的主動性差。
(二)老小區的問題。老小區環衛設施缺乏、地下管網老化、路面破損,需投入資金多。但老小區居民物管費用繳納低,與小區環境改造資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區、順德小區。
(三)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如轄區內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區無法清運;“牛皮癬”等反復出現,保潔工作難。
五、下一步打算
﹙一﹚繼續廣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深入開展衛生和文明常識普及活動;
﹙二﹚隨時監督檢查。對各社區內環境衛生狀況和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做到衛生不留死角;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民政局把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相結合,以創先爭優為契機,認真落實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具體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突出重點,狠抓薄弱環節,著力推進城鄉社區環境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將2010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切實履行牽頭單位作用,推進“進社區”活動的開展
按照省、和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安排部署,我局作為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七進”活動的牽頭單位,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和諧繁榮的經濟強市的總體目標,按照“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的評價體系標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認真負責“進社區”活動的組織、宣傳、動員、實施、督查等工作。相繼制定并下發了《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工作方案》(廣民發〔2009〕83號),《關于報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社區”活動有關材料的通知》(廣民發〔2009〕85號),關于印發《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考核細則的通知》(廣民發〔2009〕105),《關于在全市社區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整潔迎“五一”攻關月的通知》(廣民發〔2010〕14號)等文件,對全市“進社區”活動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使該項工作層層有組織、有領導、有機構、有措施、有考核、有落實。通過完善制度、狠抓落實,廣泛宣傳、營造氛圍,搞好調查、突出重點,加強督查、確保實效等措施落實,實現了全民參與、強力推進,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社區”活動蓬勃開展,社區環境衛生質量明顯改變,社區形象明顯提升。
二、環境綜合治理“進機關”活動常抓不懈,建設優美整潔機關
按照市環境整治辦的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機關”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落實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通過懸掛宣傳標語,設立宣傳櫥窗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堅持門前包“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秩序”的三包到位,做到門前無垃圾、無亂堆、亂貼、亂畫、隨地吐痰、亂擺攤點、車輛亂停亂放、植物死缺等現象;辦公室內做到和保持了地板、天花板、墻壁、門窗內無破損、無污跡、蜘蛛網,桌面、窗臺無灰塵、辦公用品擺放整齊,無亂吐、亂貼、亂畫現象。全局干部職工堅持每周清掃責任區,積極參加全市安排的集中治理活動,對此項活動的常抓不懈,提高了全局干部職工的認識和參與自覺性,機關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各社區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群眾參與性不強。雖然群眾對環境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認知,但對“自家”環境搞得好,參與大環境治理的主動性差。
(二)老小區的問題。老小區環衛設施缺乏、地下管網老化、路面破損,需投入資金多。但老小區居民物管費用繳納低,與小區環境改造資金需用量矛盾突出,是影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桂花小區、順德小區。
(三)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如轄區內存在的建筑垃圾,社區無法清運;“牛皮癬”等反復出現,保潔工作難。
五、下一步打算
﹙一﹚繼續廣泛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深入開展衛生和文明常識普及活動;
﹙二﹚隨時監督檢查。對各社區內環境衛生狀況和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做到衛生不留死角;
一、加強領導,確保工作落實
局綜治、平安創建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綜治宣傳月活動,一是對活動進行了認真研究部署,及時制定下發《2014年區文體(旅游)系統綜治宣傳月活動方案》,明確具體宣傳目標和要求。二是把綜治宣傳月活動同“平安”、“平安文化市場”、“平安旅游”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加大落實綜治領導責任,切實增強宣傳的實效性、針對性。
二、突出重點,形式多樣
主要開展以下工作:一是組織學習宣傳黨的十精神、學習省、市、區關于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的部署要求。二是宣傳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事跡;宣傳見義勇為積極分子先進事跡;三是宣傳各級在矛盾糾紛大排查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四是舉辦法律法規教育培訓。三月份,組織法制教育培訓活動3次,受訓人員136人,并組織法律法規考試,合格率達95%。五是緊緊圍繞綜合治理工作,大力整治文化市場。三月份,我局出動車輛9車次,人員22人次,對文化市場進行執法檢查,結合查處的問題,對文化企業負責人進行法制教育。工作中,我局還采取開座談會、張貼標語、辦板報、總結經驗等形式,使這次綜治宣傳月活動內容豐富、成效明顯。
1、3月3日—5日,組織文體(旅游)系統干部群眾學習區綜治委關于開展綜治宣傳月活動的相關文件精神并組織相關業務培訓。
2、3月6日—8日到共建社區研究社區開展綜治宣傳月活動工作,為社區居民宣講相關法律法規內容。
3、3月11日—20日,以召集文化企業負責人或安排綜治宣傳小組進企業等形式宣傳《文物法》、《體育法》、《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通過建立文體(旅游)系統QQ群,把相關法律、法規資料傳遞到每個文化企業單位。
4、3月21日—28日,組織行政執法人員對23家網吧和8家音像制品零售店以及南禪寺書城進行執法檢查和現場指導文化企業開展平安創建工作,并分發相關法律資料等宣傳品。
5、3月29日,組織綜治宣傳月活動總結。
一、犬只專項治理目標
堅持狂犬病防制“管、免、滅”綜合防治的原則,對本鎮區域內無證養犬;未經免疫犬;流浪犬、無主犬;未拴養犬實行嚴格犬只管理制度,糾正勸導不文明養犬行為,及時捕殺;有效預防控制狂犬病的傳播和流行,保障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
二、犬只專項治理范圍
全鎮15個行政村、社區養犬戶的犬和公共場所的無主犬均在此次清理整頓范圍中。
三、犬只專項治理時間
2013年7月10至9月30日。其中7月10日到7月31日為第一階段,集中開展犬只管理與免疫宣傳活動;8月1日到31日為第二階段,主要為養犬戶辦理相關登記審批發證工作;9月1日到9月31日為第三階段,對逾期未辦理相關手續的養犬戶進行處罰,對無主犬、未拴養的犬進行捕殺。
四、犬只專項治理措施
鎮政府成立合面鎮犬只專項治理行動領導組(以下簡稱鎮領導組),由鎮政府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副鎮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見附件)的領導組。領導組下設宣傳報道組、免疫接種組、犬傷處置組、強制捕殺組,各村(社區)要認真落實本轄區內犬只整治工作。
五、職責分工
(一)各村(社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做好本村養犬戶的犬只登記、審批、組織免疫、捕殺治理等工作;工作開展期間,各村犬只審批、免疫、捕殺治理等花名冊交畜牧獸醫站備案;沙合社區登記造冊后報合面派出所審批、登記、發證,由合面派出所將審批、登記、發證冊交畜牧獸醫站備案以便實施免疫工作。鎮政府負責協調、督促各村(社區)、開展狂犬病防制專項治理工作,做好犬只統計和管理,組織捕殺狂犬、惡犬、流浪犬,以及轄區狂犬病宣傳教育工作。
(二)派出所:嚴格執行犬只審批登記管理制度以及對違法規定者的處罰和配合各村(社區)捕進行犬只捕殺。
(三)畜牧獸醫站:負責統計各村﹙社區﹚養犬審批、捕殺數后,認真制定疫苗購置計劃,組建村級動物防疫員,在秋季動物疫病統防的同時,一并開展拉網式犬只強制免疫、檢疫、測毒工作,同時做好《犬只免疫牌》發放和登記,各村(社區)、各企事業單位要密切配合開展犬類狂犬病強制免疫工作。
(四)衛生院:加大狂犬病防制知識的宣傳力度,做好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培訓,規范犬傷傷口處理,人用狂犬疫苗接種和狂犬病人的診療救治工作。
(五)文化站:充分利用村通廣播、通告、標語、橫幅等形式,加強對狂犬病防制有關法律、法規等防制知識的宣傳,正面宣傳報道專項治理行動,讓群眾認識狂犬病的危害,接受和理解治理行動。
(六)鎮財政所:對專項治理行動提供經費保障。
(七)總結治理階段:10月1日至10月10日為總結集中整治階段,針對集中治理行動中暴露出的犬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完善各項規定和管理辦法,加強督導,督促整改,鞏固集中治理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明確責任,督促落實。各村(社區)、各部門要明確各自責任,督促落實、確保此次專項治理行動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登記、審批率、發證率100%,免疫率、《免疫牌》發放100%,對無主犬、無證犬、未免疫的犬、未拴養的犬捕殺率100%,醫療機構從業人員對犬傷的正確處理率100%。
根據市委辦、市政府及關于開展法治特色品牌創建活動的要求,結合我街道實際,現就開展2011年法治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深化三項重點工作為著力點,按照法治城市創建的要求,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文化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基層基礎建設,全面提升法治建設工作整體水平,努力打造一批法治特色品牌,把我街道建成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規規章健全有效、市場運行開放有序、公共管理高效規范、社會環境安全穩定的法治先進區域。
二、工作目標
各社區結合實際,努力打造具有特色、便于操作、營造氛圍、標準較高、可以推廣的法治亮點品牌,力爭到2011年底,在全街道形成一批法治建設的新典型、新經驗,使我街道法治創建工作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三、具體內容
(一)街道法治建設特色:以“法治河埒合格機關”創建為載體,深入開展依法行政,加強法治建設,規范執法行為,以依法治理領導小組制度為抓手,不斷推進法治河埒建設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二)社區法治建設品牌
各社區:社區“法治老娘舅”——整合人民調解員、法制宣傳員、治安樓組長等基層力量,加強法制宣傳和依法管理,在2010年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各社區進行全面推廣。
四、推進措施
一是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社區法治老娘舅這個品牌要確定實施目標,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領導、具體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間。把品牌項目實施作為“法治社區”創建的重要內容,列入年度法治建設的計劃和考核之中,并作為社區法治建設必成指標,作為社區主要領導干部述法的重要內容。
二是分段實施,強化監督。按照立項、推進、完成三個階段的要求,把社區“法治老娘舅”實施過程進行細分,明確各階段的具體要求和實施進度。3月中旬前,完成立項和方案制定;3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過組織開展活動、形成制度規范等,完成整體推進;10月下旬進行檢查考核。街道法治辦各階段組織一次以上的督查,通過督查通報、落實整改等措施,確保品牌項目的實施。
三是科學考核,完善獎懲。街道法治辦制定具體考核細則,街道依法治理領導小組通過對品牌項目實施述職評議、領導干部述法報告、品牌項目評估等形式,對品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并作為創建“法治社區”的必成指標和評比先進的重要依據。
五、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視,目標化管理。各社區要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品牌項目的實施工作,明確分管領導負責協調解決品牌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聽取實施情況報告等工作,明確專人負責方案制定、自我評估、情況報告和臺帳整理等工作,確保法治建設品牌項目管理機制的有效性和規范性。
一是嚴厲打擊不穩定因素。國家的執法機關依法對一切違法犯罪分子給予應有的懲罰,以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減少犯罪活動,保障國家政局的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二是強化法制管理、規范執法力度。首先,加強戶口管理。戶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戶口管理的核心,對人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重點。加強戶口管理能有效地維護社區治安秩序,保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其次,加強公共場所管理。加強公共場所的管理主要包括:加強對公共交通場所的治安管理,加強對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加強公共娛樂、體育、游覽場所的管理,加強對商場、集貿市場的治安管理,加強對集會、游行示威場所的管理。再次,加強特業管理。特業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館業、刻字印刷業等的管理。加強對特業的管理,有利于預防、發現和制止違法犯罪活動,有利于保護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正當經營,有利于推進綜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實。最后,加強對危險物品管理。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的管理是社區治安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一方面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兇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這些危險物品本身也有社會的能量,管理不好,就會對社區治安造成巨大危害。
三是加強法制宣傳,防范于未然。防范,指治安防范,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的一個范疇,具有特定意義。通過防范,達到減少犯罪、消除丑惡現象、維護好社會治安秩序的目的。防范是減少各種違法犯罪的積極措施,是一項治本的措施。對社區治安實行綜合治理,不僅要治標,還要治本,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
四是規范法制建設。加強綜合治理的組織、制度和法律、法規建設有利于實現社區治安綜合治理的經常化、制度化、科學化和法律化。使綜合治理經?;滓粭l就是要有正規化的各級綜合治理組織機構,沒有組織保證,就不可能達到經常化;要使綜合治理制度化,必須建立健全各項既科學又合乎實際的規章制度;使綜合治理科學化,必須加強綜合治理的理論研究,應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使綜合治理法律化,必須立法,把綜合治理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便于人們遵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