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數字經濟安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數字經濟安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字經濟安全

    第1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下;電子商務;安全研究

    電子商務安全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容,分別是計算機網絡安全、商務交易安全。電子商務安全不但涉及到網絡安全問題,而且還涉及到商務安全問題。目前在大數據環境下,電子商務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問題。

    一、大數據對電子商務的影響

    (一)大數據帶來的風險和機遇

    目前所有方面都會涉及到大量的數據,比如即時通信工具、社交網絡等,造成大數據環境安全與傳統安全相比變得更加的復雜。大數據給傳統安全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1)數據的完整性以及可行性受到了大數據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止數據丟失、被竊取以及被破壞的難度,傳統的安全工具已經不能夠滿足大數據環境下的安全防護需求了。

    (2)大量的數據都是進行集中儲存的,比如企業數據、用戶數據、個人數據以及各種行為數據等,有效的提高了這些數據泄露的概率,如果這些數據一旦被泄露,將會嚴重的影響企業的信息安全。此外大數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信息安全的發展,為安全分析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對海量數據進行分子時,促進了信息安全服務的質量,能夠提供更好的規劃網絡異常行為,最終能夠尋找出數據中的各種風險。為了能夠有效的識別攻擊性質,防止被非法者入侵,需要對實時安全與商務數據結合在一起的數據進行預防性研究。

    (二)大數據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根據有關報告顯示,從 2012 年至 2020 年,我國的數據將增加數十倍,數據將從 346 艾字節到 8.6 萬億千兆字節。這些數據主要來自不斷增長的互聯網使用數據、社交網絡、智能手機以及移動電視等。在互聯網使用數據中最具有發展前景以及研究價值的領域體現在電子商務方面。淘寶每天新增的交易數據有 10TB之多,eBay 分析平臺每天處理數據高大 100PB,超過了許多交易所全天的數據處 理量。在海量的交互數據中隱藏著重要的數據價值,數據已經成為所有經濟領域的重要構成部分。大數據漸漸地成為了電子商務企業的重要部分,它也是體現公司價值的關鍵因素。通過對數據展開收集、整合與分析,電子商務企業能夠挖掘出新的商機,使得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大數據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雖然互聯網技術的提高給現代化的行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數據,但是其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還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電子商務在其進行銷售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數據調整銷售的價格。這比之前的銷售要多了一些對市場的信息的掌握,對產品的價格變化趨勢和相應的價錢都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在電子商務中能夠掌握到顧客購買、收藏以及瀏覽等行為。通過這些信息能夠促進企業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產品,了解到自身在銷售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例如,在人們在逛淘寶時,會產生一些購買、瀏覽、收藏以及加入購物車等行為,這些行為都能夠在服務器中留下痕跡。這樣可以幫助賣家去推測顧客的心理,比如是由于商品描述不完善、商品價格高、缺貨等問題。因此,企業就可以通過降價促銷、上新品等策略去應對,幫助企業實現銷售,提高利潤。

    三、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安全問題

    (一)電子商務的安全需求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各個行業都取得了信息化的發展建設助力,建立了相應的電子信息化系統,但是其同樣都面臨著一個電子商務共同面臨的問題即安全性問題。對此,應該加強相關部門對其網絡的監管,從各個方面保證消費者和商家的信息,保證其交易安全。

    (二)大數據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安全結構

    在大數據環境中可以通過網絡的安全基礎設施 GSI 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提供共享的電子交易市場。各商家在自己的網站展現貨物資源,貨物資源由資源管理,形成局部的管理局,有規定的交易安全策略以及貨物名稱。在這個基 礎建立一個虛擬的電子交易市場,提供虛擬的貨物資源以及全局安全側裂,由交易管理交易。

    (三)大數據環境中電子商務所面臨的問題

    大數據下的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有很多。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首先,IT 技術問題。電子商務顧名思義其是商務和電子兩部分構成。商務指的是其核心,電子是指其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兩種。如果沒有技術的支持,電子商務的開展就不能進行下去,同樣,數據的復雜、多樣其處理的過程中沒有足夠大的數據庫的容納同樣也會難以順利進行。

    其次是用戶的安全和隱私問題。數據資源的共享是大數據環境的一個特點,也是其優勢的一個展現,因為其開放性,所以數據環境才多樣化的發展。但是同樣其多樣性開放性就給了一些人不法操作的機會。個人的隱私和一些信息就會被黑客攻擊出現在網上,給用戶帶來很大的財產安全的威脅。

    結 語

    隨著信息化電子行業發展,我國在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的準確度是企業的發展的一項資源。雖然大數據的發展模式方便了企業的一些管理或者是信息的獲取,但是其同樣也為企業的管理和發展帶來很多問題。大數據下的發展的安全問題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本文從其面臨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詳細的解讀了其安全結構和電子商務所面臨的問題。只有技術人員不斷攻克這幾個方面的問題才能保證數據下電子商務的發展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邵玉平;李慶德;黃順勇;劉欣;;軍交運輸保障裝備管理集成數據環境建設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年16期.

    [2]李紫瑤,張慶偉;談我國企業信息化的數據環境建設[J];商場現代化;2005年22期.

    [3]葉小忠;;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微博營銷的優化之路[J];中外企業家;2013年21期.

    第2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關鍵詞:圖書館信息資源安全 數字化圖書館 云計算 安全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09-0178-02

    云計算使互聯網上眾多的計算機成為一臺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它用于分布式的儲存處理技術,給圖書館的數字化帶來很大的機遇,便于圖書館建立方便、無縫鏈接、職能檢索的體系,但是在看到云計算給圖書館帶來的機遇的同時,也要關注這種網絡上的圖書館所涉及到的信息資源的安全問題。像安全存儲、訪問控制、權限管理、數據保密以及知識產權問題如何來解決,是所有云計算提供商和圖書館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云計算若想在圖書館方面廣泛運用,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們必須考慮到云計算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以及需要采取的應對策略。

    1 云計算的概念和特點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

    云計算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1)資源配置動態化。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動態劃分或釋放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當增加一個需求時,可通過增加可用的資源進行匹配,實現資源的快速彈性提供;如果用戶不再使用這部分資源時,可釋放這些資源。云計算為客戶提供的這種能力是無限的,實現了IT資源利用的可擴展性。

    (2)需求服務自助化。云計算為客戶提供自助化的資源服務,用戶無需同提供商交互就可自動得到自助的計算資源能力。同時云系統為客戶提供一定的應用服務目錄,客戶可采用自助方式選擇滿足自身需求的服務項目和內容。

    (3)以網絡為中心——云計算的組件和整體構架由網絡連接在一起并存在于網絡中,同時通過網絡向用戶提供服務。而客戶可借助不同的終端設備,通過標準的應用實現對網絡的訪問,從而使得云計算的服務無處不在。

    (4)服務可計量化。在提供云服務過程中,針對客戶不同的服務類型,通過計量的方法來自動控制和優化資源配置。即資源的使用可被監測和控制,是一種即付即用的服務模式。

    (5)資源的池化和透明化——對云服務的提供者而言,各種底層資源(計算、儲存、網絡、資源邏輯等)的異構性(如果存在某種異構性)被屏蔽,邊界被打破,所以的資源可以被統一管理和調度,成為所謂的“資源池”,從而為用戶提供按需服務;對用戶而言,這些資源是透明的,無限大的,用戶無須了解內部結構,只關心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即可。

    2 云計算給圖書館帶來的影響

    從上面云計算的特點可以看出,云計算會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現代圖書館運用云計算主要是將紙質圖書轉化為電子版的數字圖書和電子版圖書的存儲,交換,流通。利用云計算建立一整套符合標準規范的圖書館賴以運作的軟件系統,主要分信息的獲取與創建、存儲與管理、訪問與查詢、動態以及權限管理五大模塊。這個系統針對有價值的圖像、文本、語音、影視、軟件、和科學數據等多媒體信息進行收集、組織、和規范加工,不再是傳統圖書館以紙介質或其他非數字介質為存儲載體。圖書館利用現代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將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通過國際互聯網上網服務,供用戶隨時隨地地查詢,使處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戶能夠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處貯存處的信息。只要在有網絡存在的地方,就可以隨時隨地地查詢資料、獲取信息。建立因特網上沒有圍墻的圖書館。數字化圖書館有以下優點:

    2.1 信息儲存空間小不易損壞

    云計算數字化圖書館是把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加以儲存,一般儲存在電腦光盤或硬盤里,與過去的紙制資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圖書館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就是,資料多次查閱后就會磨損,一些原始的比較珍貴的資料,一般讀者很難看到。云計算圖書館就避免了這一問題。

    2.2 信息查閱檢索方便

    云計算圖書館都配備有電腦查閱系統,讀者通過檢索一些關鍵詞,就可以獲取大量的相關信息。而以往圖書資料的查閱,都需要經過檢索、找書庫、按檢索號尋找圖書等多道工序,繁瑣而不便。

    2.3 遠程迅速傳遞信息

    圖書館的建設是有限的。傳統型圖書館位置固定,讀者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去書館的路上。云計算圖書館則可以利用互聯網迅速傳遞信息,讀者只要登陸網站,輕點鼠標,即使和圖書館所在地相隔千山萬水,也可以在幾秒鐘內看到自己想要查閱的信息,這種便捷是以往的圖書館所不能比擬的。

    2.4 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時使用

    眾所周知,一本書一次只可以借給一個人使用。在云計算圖書館則可以突破這一限制,一本“書”通過服務器可以同時借給多個人查閱,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3 云計算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所面臨的安全問題

    雖然云計算給圖書館的帶來了很多的機遇和優點,也避免了以往圖書館的很多不好的弊病,但是云計算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資源也面臨著很多安全風險問題。

    3.1 圖書館的數據在存儲方面的風險問題

    存儲功能是云計算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圖書館把圖書的資料信息,讀者的個人信息以及其他圖書館的信息存儲在網上,然后管理者對這些數字化的資料進行管理、分配、檢測。由于網絡的不確定性,這些信息在存儲傳輸的過程中可能造成一些重要信息的丟失,由于現在網絡有很多病毒、黑客,圖書館的網絡數據也可能被人為的破壞和竊取。圖書館的數據在存儲方面的風險問題是圖書館面臨的首要問題。

    3.2 云服務的提供商為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造成的安全威脅

    云服務提供商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往往把資源建立在不同的云上,這些不同的云由不同的提供商管理,這樣以來就造成最初和圖書館簽訂協議的提供商雖然恪守職責,但是他分包的其他的提供商就不一定遵守職業道德,可能會給泄露圖書館用戶信息的隱私和復制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進行轉賣。再者,云服務提供商為了信息的更新及時,就有可能不經圖書館的允許建立為圖書館服務云之外的私有云,侵害作者的著作權,引起知識產權的問題。面對網絡的開放性,云服務提供商要建立有效的密鑰訪問控制機制,還要建立應對防止自然災害云服務器被損害的可能性。

    3.3 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用戶信息保密和訪問權限控制問題

    云服務商為圖書館建立了一個信息共享的云,但是圖書館的管理往往都是圖書館內部的人員,云服務商如何對不同的身份設置不同的權限及對信息資源的管理,所以云計算要對普通的用戶和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及云服務商進行身份的區分,阻止一些不法黑客對圖書館資源的破壞,確保圖書館資源可以很好的提供給用戶,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在開放的云系統下都面臨著巨大的威脅,攻擊者往往泄露圖書館用戶的隱私等信息,這是云計算環境下的圖書館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3.4 云計算環境下的圖書館需要面對的虛擬安全問題

    云服務提供商往往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存儲在不同位置的服務器上,但是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一旦某一個服務器遭受攻擊性的破壞,就有可能給圖書館信息資源造成極大的破壞,客戶的資料也有可能被竊取或被非法利用。

    4 云計算環境下解決圖書館信息資源安全問題的策略

    4.1 加強云計算服務方面的立法

    云計算的服務是新興的產業,目前國外有很多關于云計算服務的立法,對于國內來說,規范云計算服務方面的立法很少,一旦在云計算服務方面出現侵權問題,不能及時很好有效的得到解決。因此,要加強云計算服務方面的立方,從法律上規范參與云服務各個主體之間的責任,更好的促進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服務于社會大眾。

    4.2 云服務提供商要建立穩定可靠的云服務共享平臺

    云服務的提供商要建立穩定的云服務平臺,防止自然災害或人為的攻擊給圖書館信息資源造成的破壞,建立緊急應急預案系統,保持云服務提供信息資源的穩定性,再者,加強云服務內部人員的技能和職業道德培訓,使他們恪守服務職責,尊重知識和對圖書館資源的保密以及用戶信息隱私的保密。

    4.3 云服務提供商要建立有效的登陸信息認證機制

    針對登陸到圖書館云服務平臺的每個人,云服務提供商都要進行身份信息的認證,以便不同的人對圖書館資源有不同的使用權限,加強公鑰基礎設施(PKI的建設,更好的保護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完整性,不被篡改性。

    參考文獻

    第3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ZigBee技術是一種應用于短距離范圍內,低傳輸數據速率下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的無線通信技術。ZigBee名字來源于蜂群使用的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通信方式,ZigBee標準基于802.15.4協議棧而建立,具備強大的設備聯網功能,它支持三種主要的自組織無線網絡類型,即星型結構、網狀結構和簇狀結構,并且系統節點具有多路路由功能,特別是能夠組成蜂窩網狀網絡結構,具有很強的網絡健壯性和系統可靠性。

    一、系統設計

    本系統所實現的傳感器基于ZigBee星狀拓撲,節點分為傳感節點、匯聚節點和管理節點。傳感節點由ZigBee終端節點和單片機構成;匯聚節點由ZigBee協調器充當;管理器節點由一臺PC機充當。傳感節點負責采集數據及轉發其子節點的數據;匯聚節點負責發出各種命令并通過RS232接口與管理節點的通信;管理節點提供圖形化的操作環境,負責接收用戶的需求以及數據的顯示。

    每個噴泉作為一個節點,噴泉之間采用星型結構連接,有其中一個節點作為ZigBee路由器,負責與單片機控制系統的連接和數據中繼轉發。可以通過改變時序或控制開關實現控制方式的改變,已達到可顯現各種復合噴水狀態的要求。同時噴泉的設計可以多種多樣,本文介紹為一種景觀噴泉造型。

    基于ZigBee技術的景觀噴泉遠程控制系統中使用了無線射頻ZigBee模塊,該模塊功耗低,抗干擾能力強,且使用ISM2.4G頻段,頻率無需申請,無線網絡使用是免費。

    二、硬件設計

    系統硬件采用模塊化的設計,主要包括PC控制模塊、ZigBee通信模塊、數據采集模塊、單片機控制模塊。ZigBee通信模塊通過ZigBee網絡連接外部Internet網絡,完成數據的封裝與傳輸;數據采集模塊采集各種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單片機控制模塊控制數據的接收、發送。以及采集數據的處理等等。

    2.1MAC與ZigBee模塊的通信

    無線傳感器,采用微波段2.4Hz。可實現遠距離(0~1000米)傳送給讀寫器,讀寫器同樣在連接電腦,讀寫器與電腦的連接方式有很多種,分別有RS232、485(485可以選配MODBUS總線或CAN總線等)、TCP/IP、GPRS等等。

    2.2PC控制模塊

    PC將接受到的信息通過調整或轉換,成計算機可識別的數字信號,存儲并加以分析。PC同時控制單片機控制電路,并將指令傳送給單片機,單片機再控制執行單元,諸如電磁閥、電機等單元。

    2.3單片機控制模塊

    選用宏晶科技的STC12C5A08PWM單片機為系統控制核心,STC12C5A08PWM單片機是高速、低功耗、超強抗干擾的新一代8051單片機,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8051,但速度快8~12倍。內部集成MAX810專用復位電路,看門狗,2路PWM,針對電機控制,超強抗干擾。片內有8KB Flash ROM,1280B RAM,支持ISP。

    三、軟件設計

    為保證系統時鐘的準確性,采用定時器0,工作于自動重裝初值的模式2下,產生250us定時中斷。設置一天內噴泉的定時開、關的時間點,也可設置長期關閉日期(如學校假期)。由PC控制端輸入,并在RAM中保存,供控制系統查詢。

    噴泉的變化形態可以有很多種不同設計的方案,本系統采用的時間輪轉的方式,為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啟動了單片機內部看門狗。

    四、結語

    本系統采用星型拓撲和需求時喚醒ZigBee模塊的通信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每個ZigBee傳感節點的功耗,減少了傳感節點向匯報節點上報數據時相互碰撞的概率;利用ZigBee網絡傳輸節點的數據,改變了傳統無線傳感器網絡需要依托有線公共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的限制。ZigBee技術與景觀噴泉的結合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妍瑋,于惠力,劉剛. PLC應用于噴泉控制系統的方案設計[J].設計與計算,2010,(9):20-21.

    第4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關鍵詞】 宮腔鏡電切術; 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異常出血; 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60

    有報道指出,子宮內膜息肉屬于婦科臨床高發疾病,嚴重可引發子宮異常出血與不孕癥出現,患者多數為生育期與絕經期婦女,亦可發生癌變[1]。本院從2013年8月開始研究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引發的異常出血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療的89例子宮內膜息肉引發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其中宮頸炎25例,不孕癥21例。所有患者經B超檢查符合子宮內膜息肉異常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子宮內膜不規則增厚,內膜表面有結節,結節表面光滑,存在出血現象;患者排除合并心腦腎肝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者[2]。按照入院先后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45例。觀察組44例患者中,年齡27~54歲,平均(42.5±11.3)歲;單發肉21例,多發肉23例。對照組45例患者中,年齡26~55歲,平均(42.8±11.5)歲;單發肉20例,多發肉2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息肉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手術治療前均給予抗炎對癥干預治療[3]。

    1.2.1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術前宮頸插管,陰道中置入米索180 μg,以利于宮口舒張與軟化。術中膀胱截石,常規消毒處理外陰與陰道,麻醉后,取出宮頸擴張器,宮腔中持續注入膨宮液(0.9%的氯化鈉溶液),調節宮內壓力達到100 mm Hg,膨宮液注入速度為130~160 mg/min,切割功率為80~100 W,置入宮腔電切鏡到達息肉位置后,行超聲檢測。切除術中將息肉根部完全切除,并處理息肉周邊增生組織,術畢電凝止血,清除子宮內切下組織。術中患者子宮收縮受限患者,靜滴縮宮素,避免宮縮不正常發生出血。所有切下組織送檢。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的刮宮術,應用刮匙清除息肉;多發肉患者,需先行吸宮治療[3]。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用時、術中失血量、炎癥變化情況、有無并發癥出現、月經變化以及有無復況。復發患者需宮腔鏡檢測有無殘留子宮息肉[4]。

    1.4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具體如下,(1)治愈:術后患者經宮腔鏡檢測息肉無殘留,無炎性反應,無出血發生,月經恢復正常;(2)顯效:術后患者經宮腔鏡檢測息肉無殘留,炎性反應減輕,出血得到控制,月經恢復正常;(3)無效:術后患者經宮腔鏡檢測息肉殘留,炎性反應與出現情況無改善或加重[4]。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4.8854,P=0.0001),見表1。

    2.2 兩組圍術期臨床指標變化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用時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失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2.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7.7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術后隨訪復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復發率2.27%(1/44)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78%(8/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3018,P=0.0381)。

    3 討論

    葉永生[5]的試驗結果顯示,子宮內膜息肉屬于子宮內膜良性的結節,其位于子宮位置隱蔽,早期易被漏診,病情進展緩慢,息肉緩慢生長,導致宮頸炎癥與不孕癥等疾病,伴子宮異常出血,臨床表現女性月經不規律、月經量增多、經期異常等,患者日常生活受影響。早期診斷與治療尤為重要,否則病情進展加重后,導致重度炎性疾病與結節惡性癌變發生,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6]。

    國外Ragni等[7]學者研究發現,子宮內膜息肉臨床檢出為20%~25%,常規藥物作用效果差,無法抑制息肉生長,手術切除是常用的根治方法,通過切除消炎作用,抑制息肉生長,有效避免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子宮異常出血現象。張小敏等[8]學者研究發現,傳統刮宮術操作時,操作全憑經驗,不能完全清除息肉,治療有效率低與高復發率,特別是多發肉術中難以清除干凈,殘留幾率增高,復發率極高;另傳統刮宮術對宮底與宮角位置息肉清除難度大,子宮內膜基底層不易清除,息肉切除不完全,易導致炎性進展。為了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與并發癥的發生,手術關鍵在于能否一次性根除息肉組織[9]。

    有報道指出,隨著腔鏡技術的臨床應用,宮腔鏡電切術對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子宮異常出血臨床應用治療效果顯著,術中直視完成操作,術野清晰且操作范圍大,對于子宮內膜息肉位置與大小判斷更加精準,對于息肉組織從根部清除,干凈徹底,降低復發幾率[10]。臨床研究發現,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異常出血,較傳統刮宮術具有安全性高、術中失血量低、復發率低的特點,不損傷卵巢,對于多發與單發息肉同樣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11]。

    劉文利等[12]學者研究發現,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出血治療后,復發率高多數由于術中未從息肉根部切除,由于息肉組織具較強的再生能力,殘留組織可能出現息肉再生,復發率增高。

    本院對子宮內膜息肉出現異常出血患者應用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4.8854,P=0.0001)。觀察組患者的手術用時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失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2.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7.78%,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應用宮腔鏡電切方法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引發的異常出血,療效確切,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曉虹.宮腔鏡電切手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2):107-108.

    [2]李靜,馬小娟,史寧芳.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致異常子宮出血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8):1114-1115.

    [3]王艷娜.宮腔鏡電切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致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7):144-145.

    [4]張保萍,楊世英,楊國華,等.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15):78-79.

    [5]葉永生.宮腔鏡電切手術對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3,39(23):2909-2910.

    [6]李姝元.宮腔鏡電切手術用于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的異常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5):520-521.

    [7] Ragni G,Diaferia D,Vegetti W,et al.Effectiveness of sonohysterography in infertile patient work up:a comparison with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and hysteroscopy[J].Gynecol Obstet Invest,2005,59(4):184-188.

    [8]張小敏,李冰.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5):50-51.

    [9] Golea A,Badea R,Socaciu M,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issue perfusion using contrast-enhanced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CEU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J].Med Ultrason,2010,12(3):198-204.

    [10]張劍.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致異常出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1(25):160,162.

    [11]吳彩霞.宮腔鏡電切術治療子宮內膜息肉樣變及異常子宮出血118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1):1702-1703.

    第5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63.2±21.4)d、12.5%、(91.4±2.4)%,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開放性骨折; 創面; 感染

    中圖分類號 R9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29-0008-03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h-aFGF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ofibula Fractures/WU Ye-ming,LIU Hai-she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9):8-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h-aFGF)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 and fibula open fractures.Method:64 cases of open fractures of tibia and fibula patients wa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March 2014.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32 cases) and control(32 cases)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orough debridement anti-infection and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h-aFGF in addition(cleaning wounds and skin grafts with rh-aFGF).Then the wound healing time,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infection were assessed after 7~14 d continuous treatment.Resul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wounds healing time (26.7±10.4 vs 30.5±10.7) d, fracture healing time (57.9±17.6 vs 63.2±21.4) d, the incidence of delayed fracture healing (0% vs 12.5%) and the skin graft survival area(98.7±1.7 vs 91.4±2.4)%. What’s more, the edema score, pain score,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infections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pen fractures; Wounds; Infec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ndan City,Handan 056001,China

    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治療是在恢復小腿的長度對線和負重功能的同時進行軟組織的修復,而在修復過程中很容易因細菌控制不當,而導致創面感染,一旦創面感染,骨折極可能延遲愈合或者不愈合,甚至存在截肢可能。因此創面修復的同時預防感染對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尤其重要[1]。rh-aFGF能促進局部創面DNA、RNA及蛋白質等大分子合成,促進受損創面處細胞新生、增殖分裂,因此具有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另外脫氧核苷酸還具有激活局部免疫功能,因此可有利于預防感染發生的作用[2]。但臨床上尚未發現該類研究,因此筆者開展這項臨床試驗,觀察rh-aFGF對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骨科、急診科就診的經X線檢查確診為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患者。排除具有出血傾向、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影響創面愈合的基礎疾病患者。最終入選64例脛腓骨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合對照組。治療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齡(59.6±9.9)歲,骨折部位分布脛骨上1/3段12例、中1/3段11例、下1/3段8例、多段骨折1例,單一的脛腓骨骨折16例、合并其他復合傷5例,損傷程度根據Gustilo分為Ⅰ度4例、Ⅱ度12例、Ⅲ度16例,皮膚缺損19例、撕脫傷7例、脫套傷5例、肌腱外露6例、骨外露6例,缺損面積平均為(23.8±11.5) cm2,兩組伴隨感染7例,手術時間點為傷后平均(17.5±4.6) h。對照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58.2±11.5)歲,骨折部位分布脛骨上1/3段12例、中1/3段11例、下1/3段7例、多段骨折2例,單一的脛腓骨骨折15例、合并其他復合傷6例,損傷程度根據Gustilo分為Ⅰ度5例、Ⅱ度11例、Ⅲ度16例,皮膚缺損19例、撕脫傷

    7例、脫套傷6例、肌腱外露6例、骨外露5例。缺損面積平均為(25.1±10.2)cm2,兩組伴隨感染8例,手術時間點為傷后平均(16.5±4.9)h。兩組年齡、性別、骨折損傷類型,損傷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接受徹底清創治療,骨折處理:用鋼板或髓內釘先行骨折外固定,注意鋼板應安放于軟組織可覆蓋到一側,外露的骨折端應盡可能挪用附近肌肉組織,筋膜組織或皮瓣覆蓋[3]。軟組織處理:脫套皮膚行反轉取皮植皮術,骨折附近條件好的軟組織優先用于覆蓋骨折端,皮膚軟組織缺損區待二期處理。術后兩組均給予抗生素連續應用3 d。治療組手術中同時給予rh-aFGF 1~5支溶于10~50 ml溶媒清洗皮瓣及創腔。縫合后每日給予換藥(3~4噴/cm2,6~8次/d),尤其針對縫合處及針道處。對照組則僅給予溶媒處理,方法同治療組完全一致。兩組同時給予相應的營養支持治療(如脫氧核苷酸、脂肪乳、AA聯合),消腫(甘油果糖),抗靜脈血栓(羥基紅花黃素)等治療,兩組治療方式完全一致。所有患者給予C臂X線機引導下穿針、清創、整復骨折后,裝外固定架固定。

    1.3 評價終點

    隨訪24周,評價指標包含:(1)創面愈合情況,創面愈合以創傷處完全上皮化為標準;皮片成活面積:成活面積/總移植面積;骨折愈合時間:以X線檢測為標準;創面延遲愈合:創面超過30 d不愈合。(2)創面并發癥:術后3 d評估創面水腫、疼痛評分(1分無,2分輕度,3分中度,4分重度)、中重度感染發生率:住院期間隨訪創面觀察創面是否發生感染,中重度感染的標準為:創周及創面底部可見黃、綠色膿性分泌物。(3)不良反應[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AS 8.0醫學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基線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齊采用字2檢驗或t檢驗。方差不齊則采用非參數檢驗方法。采用雙側檢驗方法,以P

    2 結果

    2.1 創面愈合指標

    治療組與對照對在創面完全愈合時間,骨折愈合時間,骨折延遲愈合發生率,皮片成活面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組別 創面愈合時間(d) 骨折愈合時間(d) 骨折延遲愈合發生例(%) 皮片成活面積(%)

    治療組(n=32) 26.7±10.4 57.9±17.6 0 98.7±1.7

    對照組(n=32) 30.5±10.7 63.2±21.4 4(12.5) 91.4±2.4

    P值

    2.2 創面并發癥

    治療組水腫評分、疼痛評分、中重度感染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創面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組別 水腫評分(分) 疼痛評分(分) 中重度感染 例(%)

    治療組(n=32) 2.10±0.50 1.80±0.30 2(6.25)

    對照組(n=32) 3.90±0.30 3.80±0.30 11(34.30)

    P值

    2.3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采用rh-aFGF治療組有2例發生瘙癢,均為輕度,均無需處理,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25%;對照組0例發生瘙癢,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腎、心功能治療前后無明顯改變。

    3 討論

    交通事故和礦難的上升是造成小腿嚴重開放性骨折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高能量的外傷不僅挫滅原本就薄弱的脛骨中下段皮膚,且毀壞深部的肌肉、血管和神經,引起的脛骨的開放、多段或粉碎性骨折多屬于GustiloⅢB,GustiloⅢC型骨折,需要同時對骨和軟組織進行修復[5]。另外術后感染為該手術極為常見的并發癥,也是治療起來比較棘手的并發癥,感染往往導致骨折延遲愈合,影響患者功能的恢復[6]。因此脛腓骨開放性骨折促進創傷愈合、預防感染極為重要[7]。rh-aFGF主要成為含有155個氨基酸殘疾的多肽生長因子具有多種生理功能[8-10]。(1)激活局部免疫功能,刺激外周淋巴細胞增值,促進IL-2及內源性IFN合成釋放,同時刺激吞噬細胞、NK細胞的殺傷活性,因此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與增殖;(2)促進DNA復制,RNA轉錄,促進創傷組織局部細胞的生長增殖,促進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從而加速創面的愈合,減輕創面的水腫、疼痛等并發癥;(3)另由臨床研究顯示,rh-aFGF還具有預防瘢痕的發生的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創面完全愈合時間,骨折愈合時間,骨折延遲愈合發生率,皮片成活面積(%)分別為(26.7±10.4)d、

    (57.9±17.6)d、0、(98.7±1.7)%。對照組分別為(30.5±10.7)d、(63.2±21.4)d、12.5%、(91.4±2.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因此本研究證實,rh-aFGF一方面可以通過促進創傷組織細胞的增殖新生,促進創傷處蛋白質的合成,因此有助于創面的修復及骨折的愈合。另外rh-aFGF還可以激活局部免疫功能,預防中重度感染的發生。因此rh-aFGF可作為脛腓骨開放性骨折術后的一種重要的選擇藥物。

    參考文獻

    [1]龔偉華,朱振安,孫月華.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分期治療[J].國外醫學(骨科學分冊),2004,25(4):220-222.

    [2]曾凡偉,廖光祿,劉海波.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對策及并發癥的防治[J].實用骨科雜志,2004,10(6):502-504.

    [3]陳華德,賴文,鄭少逸,等.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臨床應用觀察[J].現代醫院,2005,5(12):8-10.

    [4]朱東升,馮劍清.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并軟組織缺損應用負壓引流技術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2):94-95.

    [5]趙快平,熊波.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治療進展[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5(2):287-290.

    [6]許國祥,王秀會,王惠中,等.脛腓骨中下段開放性骨折的手術方式及其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5,20(8):534-536.

    [7]魏星,王鵬飛,莊巖.外固定架聯合封閉負壓引流急診處理脛腓骨開放性骨折28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2,41(3):341-342.

    [8]馬常明,蔡景龍,牛扶幼,等.機械磨削聯合微針導入重組人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基因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促進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0):2421-2423.

    [9]李貴玲,李亦武.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灼傷面修復的試驗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06,4(2):9-12.

    第6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2016年9月在G20峰會上,關于世界經濟“正處于新舊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上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供的動能面臨消退,新一輪增長動能尚在孕育”,這些判斷引起了與會各國的強烈共鳴。

    作為“中國方案”里的重要內容,《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的出爐,讓數字經濟成為與會各國創新增長方式、注入經濟新動力的共識。面對起伏不定的世界經濟形勢,網絡信息技術等產業再一次提供了發展的風口。時隔半年,新華三于日前在G20峰會會場上舉辦了一場以“新IT 新經濟”為主題的Navigate 2017領航者峰會。

    新IT 新經濟

    如今以互聯網為依托,數據資源為核心要素,信息技術為內生動力,融合創新為典型特征的數字經濟革故鼎新、大勢已現,自身發展及其對經濟輻射帶動作用均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正成為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安全則成為關涉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因素,此時新華三提出的“新IT”無疑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在新華三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于英濤看來,新IT+新經濟的組合,不僅促進各行各業的進步,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也潛移默化地推動著社會制度建設與行業形態的重大變革。

    數字經濟的本質,是在信息數字化的基礎上,實現信息加工處理的專業化與產業化。數字經濟的規模包括了“數字經濟基礎部分”,即信息產業本身;以及信息技術對其他產業帶來的產出增加與效率提升的“數字經濟融合部分”。在數字經濟的發展態勢下,新華三提出“應用驅動 云領未來”全新IT戰略,將數字化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的生產要素,以信息化的手段為載體,利用信息化的技術去實現社會的進步和產業的升級。

    數字經濟的發展

    對于中國來說,數字經濟既是中國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增長的新藍海。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0萬億元,網民7.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數字經濟占GDP的10.5%……這些激發人們想象力的數字,反映著中國數字經濟帶來的效應,數字經濟,正為中國經濟營造出熱氣騰騰的發展場景。

    數字經濟對中國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宏觀的經濟規模上,也滲透到人們生產和生活中的各個角落。站在城市的街頭,串街走巷的外賣小哥、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甚至連路邊的煎餅果子都可以掃二維碼支付,明顯能感受到數字浪潮帶來的沖擊。

    人們的生活圍繞著四個主要的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移動。新IT帶來新的數據,數字經濟已經實際出現,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轉型是必須的。

    一輪新的技術革命和制度變革,正以數字化的形式發揮作用,當實體經濟搭上數字化的順風車,一場以數字化為形式、以技術進步為手段、以經濟轉型升級為目標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第三方研究機構I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認為:“未來,企業IT基礎設施和軟件支出有三分之二以上將用于基于云的產品,全球每5個互聯‘事物’就有1個在中國。”

    數字化經濟的六大特點

    IDC的數據顯示,第三平臺和解決方案支配IT支出,年度復合增長率達到11.8%,到2020年將達到4萬億美元。在中國,數字化轉型經濟時代來臨,政府將大力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第三平臺市場,信息和通信技術花費將達到8440億美元。

    IDC從互聯“事物”、巨型云平臺、DX開發人員/數字化供應鏈、數據提供商、渠道/數字化GTM合作伙伴、客戶/DX使用案例這6大維度,全面闡釋當今的數字化經濟,評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程度。

    “互聯”事物: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和物聯網的逐步成熟,萬物互聯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簡言之,現在主要處于人與人連接的時代,以后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將會普及,萬物互聯是最終目標。

    根據IDC的數據,2016年互聯的物聯網端點達到150億,到2020年將達到300億,2025年更是達到800億。而包括農業、公路、金融等各行各業的物聯網支出將達到1.3萬億美元。

    巨型云平臺:云已經成為IT發展的主流。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云計算都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技術驅動力。而云2.0的到來,分布式架構的采用,到2019年,43%的互聯網數據將在云邊緣地帶得到處理。

    云的普及讓安全成為一切的基礎。根據IDC預測,到2020年,IT領域頂級安全服務將從云端提供:云驅動加密、威脅分析、區塊鏈和合規性。同時,值得信任的云或者“可信云”成為企業上云的重要考量因素。

    DX開發人員/數字化供應鏈:到2020年,DX團隊將從外部開發者社區(通常為開源社區)采購80%以上的解決方案組件。

    數據提供商:在大數據時代,數據能夠創造價值,發現新東西。但是現在各行各業的數據不流通,企業數據源依然有限。然而到2018年,擁有DX戰略的企業將把外部數據源擴大至少3到5倍。

    渠道/數字化GTM合作伙伴:到2020年,云服務提供商70%以上的收入將借由渠道合作伙伴/經紀人產生。

    客戶/DX使用案例:IDC預計,2019年,全球企業將在技術和相關服務上支出2.1萬億美元來實施和管理DX舉措。

    信息技術走向融合

    數字化成為企業關注的重中之重,從流程、業務和運營都在走向數字化。數字經濟已成為新一波浪潮,技術成為企業轉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企業正迎來新技術產業的黎明。

    數字經濟的發展,依靠的是信息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的創新交替引領、彼此促進。新IT則是數字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技術變革的聚合,它從IT基礎設施的虛擬化、資源池化開始,融合了大數據、大互聯平臺、大安全防護以及創新的服務與模式,為應用的創新提供支撐。

    于英濤表示,新華三一直十分積極參與國民經濟建設、推動社會發展,并將“引領新IT,助推新經濟”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訴求。通過持續的創新投入、完善的服務以及全面的生態合作,新華三有信心也有能力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常態”,更好地支撐各行各業的信息化建設與轉型升級需求,櫓泄新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鏈接

    第7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摘 要 在大數據和新經濟背景下,傳統的圖書館也發生了重大轉型,數字圖書館以其信息量大、資源共享性強、存儲空間小、管理便捷等特點正在成為替代傳統圖書館的重要資源受到各方面的重視。但因為作為公益性組織,國家投入到圖書館的資金有限,企業化運營必然成為數字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通過對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圖書館企業化運營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對企業化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大數據 數字圖書館 企業化運營

    大數據(Big Data)又叫做巨量資料,指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數字圖書館要在激烈的信息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打破傳統的運營模式和運營理念,以市場化的心態來重新考慮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

    一、數字圖書館企業化運營概述

    數字圖書館的企業化運營說白了,就是讓數字圖書館的運營行為市場化、利益化。傳統的圖書館主要功能是追求社會效益,經濟來源主要是政府補貼撥款,經費來源不足。而數字圖書館作為大數據環境下新經濟的產物,它的資產投入大、信息及技術更新快,沒有相當實力的資金投入和周轉是根本無法實現的。讓數字圖書館在兼顧社會利益的前提下,為了提高圖書館經營效率和經營質量,借鑒市場經濟的手段,按照企業運營的模式,對數字圖書館的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進行市場運作,來實現一定經濟效益的市場化運營,這種企業化運營的模式既保護了知識產權,又推動信息資源共享,使以館養館成為可能。

    二、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圖書館企業化運營的可行性

    (一)企業化運營能有效解決數字圖書館建設和發展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從傳統圖書館為基礎的數字圖書館,不僅要承擔傳統圖書館的運營,而且還要支付數額龐大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和開發支出。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網上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數字圖書館要發展就必須做好數字信息資料網上知識產權的保護,而網上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是有代價的。數字圖書館只有通過企業化運營獲取經濟效益才能解決資金問題,而擁有充足的資金做支持,數字圖書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建設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二)企業化運營能夠提高數字圖書館的運營效率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實體圖書館舊的經營機制已經不能充分滿足人民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如果圖書館工作依然只停留在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職能上,信息市場勢必會被蓬勃發展的數據信息中心、信息咨詢公司等同行業者逐漸占據,圖書館將面臨被替換、被邊緣化的可能。而引入企業化運作的思路,通過企業化運營來合理而有效的整合資源、提高服務功能和水平,獲取競爭情報,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去吸引公眾的注意力,占領信息市場的競爭優勢。

    (三)企業化運營能有效解決數字化版權的問題

    出于數字化信息本身的特點,加大對數字化版權的保護力度是數字圖書館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如果不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勢必會助長盜版和侵權的不良現象,更會使讀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使知識產權保護陷入惡性循環。要有效解決數字化版權的問題,只有通過數字圖書館進行有償資源共享才能解決,這就使得數字圖書館進行企業化運營成為必然。

    三、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圖書館企業化運營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一)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

    最近北大法學院陳興良狀告中國數字圖書館侵權糾紛案引起了國內圖書館界的普遍的關注和爭議。這個案件也突出反映了數字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數字信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現狀在網絡上傳播,如果數字版權得不到保護的情況下,作者的版權得不到維護,不但打擊作者的創作積極性,還會成為整個社會盜版侵權不正之風的推手。所以,做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是數字圖書館發展中首先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二)網絡信息的安全與防護

    數字圖書館在企業化運營中遇到的最大的技術問題就是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問題。數字圖書館要做好網絡信息的安全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安全技術和防護措施來保證數字圖書館網絡信息的安全,比如采用加密技術、認證技術、防病毒技術、防火墻技術等等,確保網絡上的海量信息資源免受破壞,在萬一出現故障的時候,能夠在第一時間恢復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行并盡可能減少損失。

    (三)企業化運營中的制度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數字圖書館要實行企業化運營首先應建立一整套的企業制度,通過建章立制充分調動各方面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潛能,把研發知識信息產品的優勢轉化成市場競爭的優勢,增強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圖書館企業化運營的活力和競爭力。

    四、結語

    我國雖然擁有幾百家數字圖書館,但是這些圖書館之間各自為戰,數字化格式不統一,相互之間不兼容,信息用戶檢索困難,這一問題嚴重制約著中國數字圖書館的整體發展。基于大數據的中國數字圖書館要進行企業化運營要借鑒國外數字圖書館的成功經驗,充分借助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做事,制定統一的規范和標準體系,在保證圖書館公益性性質的前提下,通過企業化運營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

    項目名:本文系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基于大數據的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立項號:150633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林密.數字圖書館企業化運營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0.02.

    第8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1 電子商務的特征[1]

    電子商務相對于傳統商業至少具有四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全新的時空優勢。Internet跨時空的特點使電子商務面臨無國界的市場和隨網絡和物流配送環境延伸的銷售空間。二是更快捷,經濟的交易手段。電子商務通過營造一個虛擬市場環境,使貿易雙方沒有時空障礙,從而增加貿易機會,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商務活動效率。相對于傳統商務,電子商務顯示出了以下突出的特點。

    1.1 電子商務具有網絡化經濟的特征 電子商務是基于Internet等網絡的商務模式,它與網絡經濟以電子、信息、通信技術為支撐,是構建現代化經濟的基礎性技術。

    1.2 電子商務具有數字化經濟的特征 電子商務的技術實質是通過在Internet上傳輸數字,使數字成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代碼。數字經濟的優勢在于能夠準確度量實物經濟和貨幣經濟的運行狀況,從而保持經濟的穩定。

    1.3 電子商務具有信息化經濟的特征 當今社會,信息無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資源,對信息和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擁有程度,是能否取得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1.4 電子商務具有知識化經濟的特征 電子商務屬于知識經濟的范疇。電子單據、電子貨幣以及電子銀行等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減少人力、物力、財力,能夠節省時間、降低勞動成本,減少因信息不暢而造成的商品積壓等問題。

    1.5 電子商務具有結合化經濟的特征 電子商務是由互聯網連接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縮短了產銷之間的距離,節省成本和時間。

    2 電子商務安全概述

    電子商務的所有活動都需要安全體系的有力支持,缺乏嚴格的制度對硬件、軟件、數據庫、密碼和用戶權限進行科學管理,因而發生安全意外或為某些內部人員造成可乘之機[2]。電子商務網絡系統的安全威脅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即軟件系統存在潛在安全隱患、安全產品使用不當、缺少嚴格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保證交易數據的安全性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問題。由于網絡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特點,電子商務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這對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2.1 有效性 電子商務系統應有效地防止系統延遲和拒絕服務等情況的發生,要對網絡故障、硬件故障、應用程序錯誤、操作錯誤、系統軟件錯誤及計算機病毒所產生的威脅加以監控和防御,保證交易數據是有效的。

    2.2 機密性 機密性一般是通過密碼技術對傳輸的信息進行保護來實現。電子商務是建立在完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的,如何防止商業泄密是電子商務推廣及應用的重要保障。

    2.3 完整性 完整性要求保證數據來源的一致性,防止數據被非授權訪問的修改和破壞。貿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將會影響貿易各方的交易和經營策略的制定和實施,保持貿易各方信息的完整性是電子商務應用的基礎。

    2.4 可控性 在商務活動中對網絡系統和數據的訪問,能做到有效的監控管理。

    3 電子商務安全防范措施[4]

    3.1 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是大部分電子商務公司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主要是通過對網絡中傳輸的信息進行數據加密來保障其安全性,避免敏感數據被侵入者竊取。

    3.2 安全認證機制 安全認證使發送的消息具有被驗證的功能,能夠使接收者識別和確認消息的真偽。認證技術包括數字簽名技術、數字證書技術等。

    3.3 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的作用是防止未授權的通信進出被保護的網絡。防火墻作為一個檢查點,過濾不安全的服務和非法用戶,禁止未被授權的用戶訪問受保護的網絡。控制對特殊點的訪問,受保護網中的服務器等可被外部網訪問,其他的訪問則被禁止。

    第9篇:數字經濟安全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安全技術

    電子商務的網絡化及信息化優勢使得電子商務在激烈的交易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電子商務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傳播優勢以及銀行方便快捷的電子支付形成整個交易體系,不僅能使得賣方平等競爭,買方也能方便地擇優而選。與傳統的交易形式相比,電子商務所具備的交易虛擬、成本低廉、交易范圍廣等優勢都更符合現代經濟的發展。

    1電子商務的信息安全需求

    電子商務是一種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交易雙方網絡交流并完成雙方交易的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交易模式,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具備可行性的平臺,電子商務也成為現代社會進入新的經濟活動時代的重要標志。發展電子商務不僅能轉變經濟增長模式,還能提高國民的經濟生活質量和效率,是我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推助力。電子商務的網絡化交易形式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但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安全問題,其中最為突出、廣受關注的就是電子商務信息安全問題。交易過程中存在著交易雙方私人信息的處理、傳送及存儲過程,會有被不法分子竊取或者篡改的可能,這就需要確保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信息交流的保密性。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導致一些投機取巧的行為發生,有的實物商品交易賣家卻只虛擬發貨從而謀取高額利潤,也會存在買家隨意拒收導致賣家蒙受損失的現象,所以這就需要交易雙方身份真實可靠,不能虛假捏造,交易過程中發生問題能及時聯系解決。電子商務的運行系統也需要極高的安全性,不能泄露交易雙方的私人信息,需要確保軟件的可靠性。

    2電子商務信息安全技術

    2.1信息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主要是通過密碼算法對明文數據進行轉換的信息安全技術,加密算法對應的加密密鑰不盡相同,打開明文時需要輸入對應的密鑰,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用戶的信息安全性。信息加密技術實現了保存數據完整性的功能,閱讀被加密的明文只能通過輸入對應密鑰來實現,是一種主動防竊的加密行為。密鑰因其使用方式還分為對稱密鑰和非對稱密鑰兩類密鑰加密方式,對稱密鑰加密在加密與解密時都使用同一密鑰,具有運算量小及速度快的優點,但是一但密鑰被泄露,加密功能也就消失了;非對稱密鑰加密中的加密密鑰和解密密鑰不同,用戶自己設置保存解密密鑰并將加密密鑰公開發送給明文接收方,保密性較對稱密鑰加密技術好,但運算量較大。

    2.2認證技術

    信息及身份認證技術是信息安全加密技術中重要的保密方式,普通的加密技術還有很多缺陷,認證技術在加密技術的基礎上輔助信息安全工作更好地執行。信息及身份認證技術主要有數字簽名、數字信封、數字摘要及數字證書四種,數字簽名是用來確認用戶身份的絕佳技術手段之一,不同于普通加密技術的密鑰傳遞,數字簽名能有效保證用戶本人執行工作的真實性,數字簽名下進行的密鑰傳遞就如同發送者的親筆簽名一樣,只被發送者持有的私鑰才是真實有效的解密密鑰,數字簽名在密鑰的基礎上,能夠對源文件進行鑒別保證文件的真實性并能保持文件的完整不被破壞;數字信封則是保證只有發送對象才能接收文件的有效手段,同樣是建立在密鑰的基礎上,通過非對稱密鑰與對稱密鑰相結合的方式,即文件接收者先用私鑰解開文件獲取對稱密鑰從而獲取全部文件內容,這樣使得信息安全更有保障;數字摘要技術主要通過單向哈希函數進行轉換運算后取得摘要編碼實現信息安全保障的,可有效保持文件完整性;數字證書相當于用戶的數字身份證,確保電子商務交易中的身份認證的真實性,并在交易中產生數據從而確保交易不可否認,確保交易數據的安全性,確保電子簽名的可靠性。

    2.3防火墻技術

    防火墻的主要作用是阻擋對防火墻內部資源的訪問,通常情況下會將公共數據和服務設置放在防火墻外側,有人訪問時只能訪問外側的內容,對內部資源的訪問會被限制。防火墻具備簡單實用的特點,其中的濾波技術能有效地降低網絡性能,作為一種實用的信息安全技術還具備透明度高的特點,保證在不修改原有的軟件運行環境的情況下起到保護信息安全的作用,但存在無法保護精確的信息安全的缺陷。

    3結論

    電子商務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逐漸取代線下商務的發展情況下,電子商務相關技術的研究、發展及完善就要受到足夠的重視,確保能提供給人們一個健康安全的交易環境,促進電子商務更好地發展。現今電子商務中的信息安全技術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投入研究并將其完善,從而更好地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

    作者:呂汶潔 陳薛镅 李丹丹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胡曉超.電子商務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3):180,18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成人在线激情网|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怡红院成人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小视频| 日本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va|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成人免费观看网欧美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精品2021| 91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免看**一片成人123|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小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69|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