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自主學習的含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主學習的含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主學習的含義

    第1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論文摘要: 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是順應網絡化時代的要求,伴隨外語教學改革與研究不斷深入而產生的一個新生事物。本文針對高職人才培養和外語教學的特點,強調了在高職院校建立自主學習中心的必要性,介紹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情況并提出了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建設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一、網絡化時代要求下的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建設

    二十一世紀是網絡化的大時代,因而網絡信息化英語教學必將成為一個勢不可擋的潮流。這一潮流的特點是:信息資源即學習材料永遠是開放和不斷更新的,學習內容的選擇是自主和個性化的,學習是沒有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是基于網絡的一個學習平臺,它將一些分散、無序的資源整合起來,使學習者方便、高效地將其利用于自己的學習之中,并在大范圍內實現共享,從而有效地實現學習資源的共享。

    在網絡化時代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對全國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也在迅速地開展,經過了近十年的探索,全國已有百余所大學取得英語教學改革的成功。上海、江浙地區部分高職院校也隨之紛紛啟動了基于網絡、教學軟件開發與硬件建設、多媒體等方面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程,推行課堂教學與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個性化的大學英語學習模式,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已成為一種模式成熟并且能有效提高外語教學效果和學生外語聽說能力的學習平臺。

    高職院校的外語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習者的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習者掌握一定的外語基礎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從而能借助詞典閱讀和翻譯有關外語業務資料,能在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活動中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并為今后進一步提高外語交際能力打下基礎。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已成為高職外語教學的主導思想。高職院校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是學習者自主學習的一個新的場所,根據語言學習訓練的不同方面,利用各類能激發學習興趣的視聽、電腦等高科技設備的輔助作用,進行全方位、多感官的信息輸入,激發學習者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建設的相關情況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武職”)在“不求大不求全,避開某些不實用、利用率不高的功能,追求實用功能的最大化,設備和軟件配置適當超前”的建設思路之下擬建一個基于網絡的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平臺,該系統平臺主要具備四大學習功能,可以充分支持學生進行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自主操練,集多種學習功能于一體,以聽說能力為突破口,側重于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養成。同時該平臺還支持學習路徑記錄,課程作業、在線考試、自主測試、人機對話及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等功能。

    為建設好武職的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帶隊考察了幾所知名大學的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經過前期多方面的調研后,在場地、硬件、資金已初步確定的情況下,武職外語學院于2007年10月31日提出了語言自主中心的建設方案,包括學習中心的四大功能、建設內容及進度、風險控制和預期效果。隨后,外語學院成立了由系主任為組長,公外教研室組長為主要負責人,若干名公外教研室的教師組成的語言自主學習中心討論小組。小組成員于2007年12月召開第一次討論會暨動員大會,會上組長詳細論述了四大功能的目的和模式,并要求各成員提出認識和想法。2008年3月初,由公外教研室組長帶隊,小組成員前往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參觀考察,親身實踐并體驗了網上自主學習的流程。隨后,校領導及個別小組成員又前往西北工業大學語言自主學習中心考察,吸取了更多寶貴的經驗和建議。繼兩次考察之后,討論小組在2008年3月18日召開了第二次會議,重點是根據我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方案討論出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實施方案。在2008年3月25日的第三次會議上,小組深入討論了四大功能的具體要求及模式并指定相關成員撰寫實施方案。在隨后的第四次會議上,小組成員就撰寫好的方案討論了相關功能的細節,對其進行修改和補充。

    我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在校領導和外語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小組成員不懈的努力之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作為小組成員之一,筆者也時刻準備著為我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參與討論和考察參觀的過程中,筆者對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實施也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議。

    三、關于學習材料的應用

    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學習材料的建設,必須要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以便能最大限度地為他們所用。一般來說,這些材料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出版社已發行的材料或軟件。這樣的材料或軟件購置起來較為方便,比自己制作具有省時、經濟、快速的優點;而且出版前一般都經過專家認可,質量方面較有保證。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功能之一即過級式聽說將會使用相關出版社的聽說軟件,其中人機對話的方式及各種真實的語言材料能提供使用語言的機會,彌補缺少語言環境的不足,目的是幫助學生獨立學習英語,使學生完全置身于多維的信息輸入環境中,融聲、像、文字于一體,可增強語言感染力,使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語言環境中身臨其境地感知與運用語言。然而這種材料的不足之處在于它們中有些是針對課堂教學而編制的,往往要依賴教師的指導,因而不一定完全適合在中心使用。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功能之三即配套課后練習會使用與課堂教學相應的材料和軟件,但為避免這種材料的不足,討論小組決定由相關教師來編寫一些測驗題。

    另一類是專門制作的材料。學生的文化背景、學習風格和學習目標各不相同,特別是學生都是劃分專業來學習知識和實踐的。當上述材料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時就應考慮由教師親自制作材料,包括從報刊、雜志及網絡上摘編適當的材料等等。其優點是能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需求。同時,教師在制作材料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需求更為明了,因而工作起來會更投入。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功能之二即復古式背誦中的材料就需要教師根據專業的不同來編寫,以促進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但這種材料不足之處在于專門制作費時費力,教師工作量增大,并且材料會在數量上受到限制,因此不能滿足學習者即時的較大的需要。  四、關于教師在語言自主學習中的角色定位

    古語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教師應該起什么具體的作用呢?教師在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教師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既有重疊也有對教師在課堂中某些作用的重新定義。同時教師與學生一樣,對于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所需技能的掌握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一定的培訓和學習才能獲得。首先,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包括專業知識的加強,也包括實用性技能的提高,如多媒體技術、網絡知識等。對于這些技能,教師們可以通過中心的專門培訓或者自學達到。其次,教師之間可以組成小組,通過各小組之間教師對各自所掌握情況及出現問題的分析來提高教師的相關操作和輔導技能。教師也可以進行經驗交流或者在網絡上建立論壇,交換教學心得,從而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這一點我們語言自主學習中心討論小組在華中師范大學考察時也曾看到,我院教師也可這樣做。

    筆者要強調并建議的是,盡管教師在語言自主學習中心要充當某些角色,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心的所有職責他們都要履行。比如過于涉及處理管理員的工作及中心的清潔工作等,這樣會浪費教師工作的時間,畢竟教師還有課堂教學的任務。這不是說教師只要參與這些工作就是浪費他們的時間,只是說明在各個崗位人員相對充足的情況下,教師如果過多參與這些工作勢必會影響到其本來的職責。教師也不太適合未經培訓的工作。一般教師掌握的是電腦使用的基本知識。關于電腦維修方面這樣純技術性的工作則需要尋求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教師也不適合輔導目的不一致的活動。一是如學生把其他的英語作業帶到自主學習中心尋求教師的更正。這時教師應該盡量避免提供該種更正服務,對此教師可從提高學生校正技能出發,指出其中的薄弱環節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二是關于一對一的教學。教師應當避免被當成每個學生的私人教師,除非個別學生操作時遇到很大的困難。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輔導的力度。總之,不管是在課堂的教學活動還是在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所扮演的種種角色,教師都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幫助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更好地接受時代的挑戰。

    五、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在將來的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學生人數和用于語言學習的計算機的生機比達到12:1時,語言自主學習中心才能滿足學生每周2—3小時的上機需要。我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將有300臺計算機供學生使用。這樣的規模在高職院校已經算是最大的規模。但每個學生到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學習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又由于專業課的學習一般都在上午,這樣一來很可能出現在某個時間段上機學習人數特別多,導致其他學生沒有機位,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的考慮和協調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上機學習時間。

    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強,部分學生不能適應這種英語自主教學的模式,不知如何學習,并且不理解新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不熟悉軟件系統的整體思路,功能設計等;還有部分學生會有作弊行為,請同學代做等讓學習內容過關;有些學生片面追求學習進度,不求學習質量,影響學習效果;還有些學生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差,不能有效地獲取知識。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給予指導。當然我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針對這些情況也有相應的措施和監督。

    六、結語

    作為我院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生事物,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必然在建設和實施的初期會碰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也許會有兩到三年的磨合期,我相信在院領導和外語學院的重視和支持下,有每一位外語教師的參與和不懈努力,結合我院學生實際,不斷開拓創新,不斷思考和總結,一定會將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自主學習中心建成高職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華維芬.自主學習中心——種新型的語言學習環境[J].外語界,2001,(5):41-45.

    [3]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56-57.

    [4]華維芬.試論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的定位[J].外語研究,2001,(3):76-79.

    [5]溫志,韓涌波.論自主語言學習中心的構建與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4,(99):68-70.

    第2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移動網絡;自主學習;培養機制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自主學習是一種與傳統接受學習相對應的現代學習方式,它的理論基礎包含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結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主學習的含義。筆者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學,不受他人支配,不受外界的干擾,通過閱讀、傾聽、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的知識和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與價值能夠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

    二、移動網絡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

    目前,大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堅持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缺點就是課堂學習氛圍沉悶,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2018年3—5月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會計學院100名經管類專業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收集問卷后,筆者對所有問卷進行了量化,并對從問卷中獲得的定量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除了揭示我國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使用和教師角色的現狀之外,還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了大學生的內部結構。有些經濟管理類學生不擅長專業課,學習興趣很低,并且缺乏自學意識,同時大部分學生認為大學學習還應該像初、高中一樣,只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就行了,在課下不需要留時間提前預習、查閱,課后不需要復習相關知識,結果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下節課的學習節奏,功課也越落越多。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是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學習造成的。

    第3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儒家教育思想 自主學習 外語教學

     

    一、自主學習的含義 

     

    Holec最早開始外語自主學習研究[1],他(1981:3)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為“自主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他指出這種能力是“潛在的、在特定環境中可以實施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養[2]。Little(1991)把學習自主性界定為“一種進行客觀評判性反思的能力,作出決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獨立行動的能力”。他還認為,“學習者自主性主要是指學習者對于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一種心理反應” [3]。 Littlewood將自主學習能力定義為“學習者不依靠老師而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4]。 Nunan認為,“能夠確定自己的目標并創造學習機會的學習者,可以說,是自主學習者。” 

     

    二、外語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1.“自主學習”符合現代語言學的教學理論。“自主學習”是以建構主義理論、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理論為理論基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育就是學習者獨立思考的能力強調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和知識做出決策,他是積極的意義建構者和問題解決者。該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就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相互討論,找到答案。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學習者參與解決的過程,他們可以有選擇地吸收知識,做出判斷,重新構建信息的含義,并將信息融入已知的知識,以供將來使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則強調成人學習過程中自我觀念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認為英語教學應注重有意義的交際,重視學習者,賦予學習者決策的權利,讓教師處于促進者和協調者的位置,而不是主導者。這些理論全都強調在語言教學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2.“自主學習”是“終身教育”的前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學會學習,由自主學習到終身學習。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前提,要達到終身學習,必須先學會自主學習。當今社會處于知識爆炸的時代,科技信息的迅猛發展迫使人們要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自我發展和完善。學校里所學的知識根本無法滿足人們一輩子的需求,人們必須要進行終生教育,才能適應競爭。Knowles(1996:23)說“我們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學習者樹立學習是一個終身學習過程的態度,同時要掌握自我指導學習的技巧。” 

    3.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迫切需要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近幾年來,由于各個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大學生人數劇增,而師資力量相對不足,不少學校不得不采取大班授課,因而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的課堂練習極其有限。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想熟練掌握它,必須有充分的時間練習聽說讀寫譯,由于課時和人數的限制,學生僅靠課堂上老師的“教”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實現課后自主學習。 

     

    三、自主學習在儒家教育思想中的體現 

     

    第4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引導他們“合作、探究”學習的前提和關鍵。只有加強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才能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才能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那么,語文教學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不妨談點淺陋的看法。

    一、構建自主學習模式

    在構建課堂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放在首位。要設置一個適當的自學環節,為學生創設自學的環境,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自學,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根據教學實踐,我們將自主學習環節分為兩步進行。首先是課前預習,即在學習新課之前,先讓學生預習課文,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感知。課前預習要有目的性,教師要提出明確的預習任務和要求,使學生知道預習什么?怎樣預習?如讓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字詞,把課文讀流利,搜集與課文學習有關的資料等等。然后是課上自學,即在課前預習之后學習新課時,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一步感知。如讓學生體會詞句所表達的情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瀏覽課文看看讀懂了什么等等。課上自學可采用個人自學、小組研究等形式。

    二、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良好的自學習慣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語文自學能力的結構特點,應該使學生養成以下幾種習慣:

    (1)自覺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指導學生能自覺、正確、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掌握自學工具。

    (2)自覺欣賞、品味妙詞佳句的習慣。課文中的妙詞佳句含義深刻,富于概括性和表現力。因此,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自覺欣賞、品味的習慣。使學生一接觸課文就能自覺感受到這些妙詞佳句的美,因而愛不釋手,樂于咀嚼。

    (3)用自己的話解釋詞語的習慣。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去解釋詞語,而不是死背字典、詞典和學習資料。

    (4)注意傾聽別人發表意見的習慣。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就某一問題發表的意見,并對別人的發言做出評價。

    (5)善于概括段、篇的主要內容,捕捉重點詞句的習慣。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概括歸納或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鑒賞能力,取決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越是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對段、篇主要內容的歸納、概括能力越強,對重點詞句的捕捉也很敏銳。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獨立概括段、篇的主要內容,準確捕捉重點詞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6)閱讀課外書,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閱讀課外書,做讀書筆記是學生對課內知識的運用和消化,是課堂自學環節的延伸和補充。教師應多加鼓勵,并在學習中給予指導。

    三、著力培養感悟能力

    感悟,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學習內容進行感知、品味的實踐活動,是學生主動地自覺地調動多種心理機能參與知識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就要指導學生對課文語句的感知、品味、領悟和吸納。在這個認識過程中,既有觀察、想象、思維等智力因素發揮作用,又有情感、興趣、性格、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說,學生感悟語句的過程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培養感悟能力就是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感悟能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繪畫展示。如理解“孤峰突起”、“云橫秦嶺”等詞語,教師可在黑板上畫一幅山峰聳起,云繞山腰的畫,或讓學生親自動手畫畫,以達到直觀感悟詞義的目的。

    (2)動作演示。如理解“眾星拱月”一詞,可讓幾名學生到講臺上演示,以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3)借助媒體。如理解“飽經風霜”一詞,教師可用投影儀打出車夫經歷坎坷、困苦的外貌畫面,使學生對詞義心領神會。

    (4)播放音像。講解“渾為一體”一詞,可播放風吼沙鳴的音樂或錄像,使學生領悟詞義。

    (5)讀中求悟。對于一些含義較深的句子,可采用讓學生聯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教師范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以領悟句子的含義。

    培養感悟能力,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提高。因此,培養感悟能力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靈魂、核心。作為語文教學要高度重視。

    四、搞好課堂教學延伸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說到底,就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將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進行課堂教學的延伸要注意兩點:

    (1)布置探究性作業。布置作業要精心設計,要注意科學化,要有探究價值,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樂于動口、動手、動腦。

    (2)布置課后(或家庭)作業,要形式多樣,少精活實,要讓學生對作業有新鮮的感覺。可采用聽、說、讀、寫交叉進行的辦法,使學生對作業的形式感到新穎、有趣,而不是厭煩乏味。

    第5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自主學習;數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2-0142-02

    一、引言

    當今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知識總量正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長。一勞永逸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終身學習,在這種背景下學會學習成為了時代和人類發展的需要。對個人而言,就必須具有終身學習和終身接受各種教育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終身教育倡導者們所提倡的自主學習能力。

    順應時代的發展,2001年6月,我國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正式啟動了當代新課程改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也是當今世界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重點。新課改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突破口,多次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隨之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也著重提出了自主學習的概念,指出教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控制者,而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要求轉變教師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引導者。新課程強調要使學生適應終身學習的要求,具備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教學必須要改變過去的接受式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及發展奠定基礎。

    二、自主學習的含義

    從上世界50年代開始,自主學習就成了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由于研究者的理論立場和角度的不同,自主學習也就表現為不同的含義,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看法,目前主要觀點如下:

    其一,根據自主學習的范圍,分為廣義和狹義自主學習。廣義的自主學習是指人們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進行有目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它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個體自主學習。而狹義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能動性、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1]

    其二,根據學習的各個方面綜合定義自主學習的本質屬性,即從橫向角度給出定義。其代表人物如齊莫曼,他認為,當學生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三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他進而又從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的行為表現、學習的物質環境、學習的社會環境等方面對自主學習的實質作出了解釋。他認為自主學習的動機應該是內在的或自我激發的,學習的方法應該是有計劃的或經過練習已達到自動化的,學習的時間是定時而有效的;自主學習的學生能夠意識到學習結果,并對學習過程作出自我監控;他們還能夠主動營造有利于學習的物質和社會環境。

    其三,從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即縱向角度給出定義。美國人繽特里奇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建構性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首先為自己確定學習目標,然后監視、調節、控制由目標和情境特征引導和約束的認知、動機和行為。自主學習活動在學生的個體、環境和總體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2]

    其四,我國學者龐維國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主張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完整定義自主學習。從橫向角度是指從學習的各個方面或維度來綜合界定自主學習。認為如果學生本人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覺地做出選擇和控制,其學習就是充分自主的。從縱向角度界定自主學習是指從學習的整個過程來闡釋自主學習的實質。認為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好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和自我調節,在學習活動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如果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完全依賴教師或他人的指導和調控,其學習就不是自主的。[2]

    綜上,國內外學者對自主學習的定義雖然存在分歧,但是其本質是相同的,通俗的講,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活動又是一種學習能力,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運用元認知策略、動機策略和行為策略,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的方式。

    三、中學數學自主學習的現實意義

    自主學習的產生與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人類對自身學習活動長期探索的結果,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高度。高中階段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時期,人們主要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培養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自主學習是數學學科發展的必然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已經不能簡單的用“反映現實世界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這樣一句話來描述了。數學的一些理論和方法正廣泛而深入的滲透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前者如CT技術、指紋的識別、信息的傳輸與加密,后者如微觀經濟等。與此同時,數學的研究形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之而來必然要求學習數學的學習方式也將發生變化,面對形形的數學知識,通過自主學習,獲取數學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自主學習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基礎教育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發展的高度,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受制于傳統教育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束縛存在諸多弊端。就數學本身來說,重記憶、輕理解,重知識、輕解決,重模仿、輕創造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的講授所束縛,一味追求如何解決問題和解題技能的訓練,很少涉及為什么要這樣解決,久而久之只能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深層次蘊含的數學思想卻始終未能得帶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的主要原因。這些現象本質是傳統教育忽視了學習過程中人的發展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的發展作為首要的目標,提出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并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數學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必然要求。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其提交的《學習---內在的財富》這一報告中將學會四種基本學習作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從而從根本上更新教育的內涵,將學會學習置于21世紀教育的核心。終身學習是以提高人的創新精神,促使人“學會學習”為目的的學習。在有限的學校教育中,教師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識全部教給學生,而是要逐漸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更新的能力。

    四、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基于對自主學習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第一,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首先,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機會,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近年來,國內提倡的“成功教育”,實際上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為了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到成功,有經驗的教育者經常采取兩種做法,一是對某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降低成功的評判標準,二是盡可能地發掘學生的長處,給學生充分展現自己長處的機會。其次,要給學生樹立合適的學習榜樣。所樹立的榜樣最好與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類似。例如,給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樹立的榜樣最好是以前與之學習成績相當但是近來取得明顯進步的學生,而一般不要把“尖子生”作為他們的學習榜樣。再次,對學生進步要給予適當的歸因反饋。尤其對于那些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的學生,對他們的成功要更多地作能力方面的歸因。

    第二,授課過程中注意學習策略的教學。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猶如對營養的吸收,只有其自身才能完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通過積極地引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目標是使其鍛煉獲取知識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是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變“先講后學”為“先學后講”。其教學流程主要包括確定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機、自學教材內容、自學檢查、集體討論、教師講解、練習鞏固、學生小結等環節。在整個教學模式下,教師引導把解決“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的學習策略不斷灌輸給學生,讓它成為一種意識、理念和習慣。

    第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指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所進行的一種觀察和記錄。在實踐中一般要求學生在學習完成之后填寫學習記錄表,主要記錄學習行為發生的頻數、持續時間以及發生的經常程度等。自我記錄要求遵循三個標準,即經常、及時和準確。也就是說,對學習的自我記錄要經常進行,不能中斷;要在觀察后的一個較短的時間內進行,不能拖延;要對學習情況的記錄準確,不能有誤。

    五、結束語

    教育從某種意義上是用過去和現在的知識教育成長中的學生,而目的是服務未來。時代的發展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必要知識,更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后來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第6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英語 自主學習 策略

    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階段,生命的每一段歷程都要時刻吸取各種各樣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那么,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應積極運用教師授予的自主學習策略,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英語學習技能,以此來達到自主發展的目的。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著重敘述英語自主學習的含義、學生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幫助學生發展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自主學習定義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對自身學習的管理。現代心理學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即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制訂并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具體地講就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科學指導,圍繞教師確定的學習目標,自主地選擇學習方法,自我監控學習過程,逐步自主評價學習結果。我國教育部頒布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要轉變過于強調接受的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二、高中英語自主學習現狀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優生與差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去甚遠。優生通常能在無人指導或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主預習課本知識,整理錯題,閱讀課外書籍等活動,拓展知識面。但大部分高中生,英語學習無很強的計劃性、目的性,重于完成眼前的任務,無明確的長遠目標。在老師的監督或說教下,能意識到學習中存在問題,有改正意識,但缺少意志力與自我監督能力,常常半途而廢。在老師或優生的指導與幫助下,高中生學到了許多英語學習的策略,但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靈活運用。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只著眼于課本,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很少自主選擇課外學習材料及活動,遏制了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這些狀況顯然與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的目標相差甚遠,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潛移默化地授予學生自主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三、自主學習策略

    1、課前自主預習

    由于高中科目較多,學習內容有一定的深度,課前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師上課前,學生必須借助于工具書、學生光盤、生詞表等,研讀文章,初步了解要學的基本內容,記錄預習中的疑難詞匯、詞組、句型等,產生求知欲望。預習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1)學生粗略地瀏覽第二天要上的新課,劃出不懂之處或查出生詞,對要上的新課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產生聽課障礙。2)根據教師設計的學案或根據自身所需查找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并完成教科書或學案上提出的問題,必要時可適當地做筆記,記下遺忘的舊知識及不懂的新知識。在教師講授新課時,能有側重點地聽課,提高聽課效率。3)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新課,可借助于課外讀物、網絡去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閱到各國歷史、文化、自然地理、文化名著等和書本內容相關的資料。這一做法的目的是學的更多、更廣,幫助他們理解課文,豐富背景知識,而且在某些方面還可彌補教師的不足,而不僅僅是為上課做準備。

    2、帶著問題進課堂

    學生課前進行有目的、有要求、有計劃、循序漸進的自主學習,然后帶著問題走入課堂。課堂45分鐘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戰場,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有效學習策略的重要途徑。怎樣在課堂上把握住自己,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是相當重要的。《新課標》也對英語教學提出了“任務型”教學的要求,以此促使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那么在課堂上學生可運用哪些策略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呢?1)學生應利用教師的課堂教學,利用教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聽清教師課堂指令后,在既定時間內,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綜合分析和積極思考,從中明白事理,在完成老師制定的任務和目標的同時掌握知識,提高能力。2)在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work等合作活動中,學生應積極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同伴交換信息,合作學習。在如辯論、歸納、答疑等活動中,學生應勇敢表達自己的思想。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與別人作比較,傾聽別人的聲音,感受別人的心情,且能重新整合思想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培養合作能力、提高交際能力的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3)在學習中,學生不但要與同伴交流合作,還需與老師進行良好的互動。教師在課堂上擔任組織者、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參與者等等角色,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解決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需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記好筆記,參與活動,善于提問,多動多講,與老師進行有效互動交流,展示自己的主體性,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3、課后自主復習

    課前充分地預習,課中高效地聽課,課后及時自主的復習也不容忽視。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找出復習的重點,或根據老師提供的復習資料進行復習,千萬不可搞成大量重復。學生應抓住復習的時機,及時回想上課內容,聯系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整理筆記。將課上未記下的內容補充完整,不明白的內容虛心請教同伴或老師,或根據筆記內容進行自我充電。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記憶。復習的最好方法是運用。因為實踐出真知。只有不斷地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才能掌握它,只有更好地運用,才能使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能力,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掌握語言。 因此復習時要多做練習,練習并不僅僅局限于完成一兩張試卷,還包括參加使用英語的各類活動,如英語角、閱讀競賽,戲劇表演,英語報等,深化對知識的運用,將課本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

    總之,自主學習的策略要因人而異,每個學生應當自我指導、自我調節和自我激勵,找到適合自身條件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第7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課程改革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在學習方式上特別強調和提倡自主學習。那么,自主學習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學習呢?我認為自主學習包括以下三方面含義。

    第一,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主動性是自立學習的基本品質,它對應于他主學習的被動性,兩者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和要我學,我要學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要我學則是基于外在的誘因和強制。只有當學習的責任真正地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學生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時,學生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的自主學習。

    第二,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品質。如果說主動性表現為我要學,那么獨立性則表現為我能學。除有特殊原因此每個學生都有相當強的潛在的和顯在的獨立學習能力,不僅如此,每個學生同時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都有一種表現自己獨立學習能力的欲望,他們在學校的整個學習過程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

    第8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 高職新生;英語;詞匯自主學習

    引言

    在英語學習中,詞匯知識是與閱讀和寫作一樣重要的語言能力,尤其在越來越重視閱讀理解和應用的現代英語中,詞匯量的掌握更被放在了突出地位。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寡和牢固程度,直接影響著文章的理解和語言的應用,影響思想表達的豐富與準確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講,詞匯量的掌握就代表外語水平。

    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入學時,一般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和語法知識,認知英語單詞1000-1600個。從理論上講,新生能夠通過口語和寫作進行一般的交流,具有一定的英語理解能力。而教學中筆者發現新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寫作和口語顯得單調乏味,理解水平偏低。新生英語課堂舉步維艱,詞匯積累不夠,自主學習詞匯能力差是主要原因。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教學中學生必須精確、透徹地理解所學詞匯,能準確使用這些詞匯,一旦學生通過艱苦的積累,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語言“磚瓦”――詞匯,那么其英語學習將漸入佳境,句法學習將變得容易,將會理解并欣賞語言的豐富。

    高職新生詞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認識到詞匯在語言中的重要地位,認識到詞匯學習是貫穿整個外語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同時結合高職大英教學特點和新生的學習基礎,筆者認為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加強新生詞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高職英語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是由教與學兩個部分組成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檢查、測試學生課前準備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翻譯、聽說能力,對于讀、寫、譯能力相關的詞匯、語法問題,則主要通過課堂測試與檢查、課下自主練習、自我測試等方式提高。詞匯教學已不再是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僅僅依靠教師課堂講授去學習單詞顯然是不足夠的,只有充分發揮新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逐步掌握學習詞匯的基本能力,學會自主學習詞匯是學生掌握外語的一生大計。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教學觀察,筆者認為高職新生自主學習詞匯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

    一、 學生充分利用詞典自主學習單詞

    入學初,大學英語授課教師就要求新生每人準備一本英語詞典,在外語學習中遇到生詞必須認真仔細地查詞典,以便透徹理解。課前利用詞典自主學習與課文相關的新單詞,掌握單詞的用法。就如何有效使用詞典學單詞,課堂上老師應給學生做必要指導。

    詞典作為外語學習的工具書,通常按字母順序排列,以詞條為主要單位。詞典包含了詞的相關信息,如:詞形、發音、功能、詞源、意思、句法和慣用法等。詞典由于編寫目的的不同,面向不同使用者,基本內容也有差異。詞典的前言和用法說明一般告訴使用者如何有效使用詞典。在使用詞典時,應采用下列步驟,以確保理解該詞。

    (1)注意拼寫和讀音。一個單詞有不同拼寫,詞典給出,如下例:

    En.cy.clo.pe.diaalsoen.cy.clo.pae.dia...

    通常英國拼寫后給出相應的美國拼寫,如:

    Cen.tre(UScenter)...

    單詞音節劃分詞典中用[?]表示,單音節不能劃分。

    (2)瀏覽并理解單詞的各種含義及詞性、用法。在英語里一詞多義非常常見,詞典列出一個單詞的所有意思,后面常引用短語或例句。一個詞的意義只能從它的具體應用環境中理解,這是語義學的基本原理。根據這一原理,教師應當向學生講明,要充分利用詞典,弄懂該詞的各種釋義,并運用自己的判斷力選擇釋義,這樣才能準確掌握每一個詞在每一環境下的具體含義。

    如:學習Unit one,課文《Why college》中有這樣一句話“In the U.S.A,a college education is not viewed as a privilege reserved for the wealthy or the academically talented.”這句話中view是什么意思,學生查閱詞典發現好多意思,如:

    View用作名詞:a.看,觀察b.視力、視野not a person in viewc.觀念;考慮,估計 take a correct view of a situationd.風景,景色e.意見,觀點,見解……

    View用作動詞:a.視察,(仔細)觀察b.看,眺望c.考慮,思量d.揣度,認為,估量……

    教師告訴學生必須根據文中這句話選擇釋義,顯然這兒view用作動詞,意為看待,認為。

    學生只有養成習慣,勤于查字典,根據上下文判斷詞義,通過經常的、大量的積累、歸納和比較,就能夠逐步融會貫通,牢固地掌握一詞多義和一詞多用的詞匯,從而運用得得心應手。

    (3)如果可能并必要的話,還應了解有些單詞的詞源,參考一下其原始的含義和基本含義。這樣做非常有助于理解這些詞的基本詞義和各種引申意義,還可以拓展知識面,從語言的側面接觸外國政治、經濟、文化、風俗民情、重要事件等。

    (4)了解有關單詞的其它信息,含有單詞的短語、常見搭配、習慣用法等。如英語習慣說風大,用strong wind,而形容雨大說heavy rain,不說strong rain。Scriverner (1994)認為掌握單詞的搭配甚至比掌握單詞確切意義更重要。

    (5)除上述內容外,還需要了解有關單詞的構詞方式、衍生詞、同義詞、反義詞等。詞語的感情、語體色彩也需要留意,如同樣說胖,fat有貶義色彩,而plump則是褒義的。

    二、在大量運用中掌握詞匯

    中國人大規模地學習英語,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但他們當中大多數人的努力都白費了,在花費了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仍然常常是原文書報讀不懂,原文電影、電視看不懂,深入交流做不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有利于學習英語的環境中;另外,由于缺乏實踐,即使是學會了的詞也會逐漸遺忘。

    1. 強化詞匯練習

    記憶單詞的目的在于會用,而達到會用需反復接觸,反復練習。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詞匯(及其變化形式),并能熟練運用常見詞匯和句型,大學英語每單元都有配套練習,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重溫課文重點單詞、詞組、表達法和句型。如: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改寫句子、造句練習、翻譯、選詞填空、短文寫作等。高職新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選擇地自主完成課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2. 在聽、說訓練中運用語言

    會話能夠鞏固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掌握和運用水平,使學生在交流中練習詞匯,從而體會到學英語的快樂。同時這也是語言應用方式的一種。高職新生應充分利用課堂和課余活動鍛煉口語,通過聽錄音或英文節目,學生可逐漸增強英語語感,加深理解詞匯的真正含義,留心自己所學詞匯的語義和使用。

    3. 廣泛閱讀擴展詞匯

    我們都知道,詞匯的學習是個長期的、逐步的過程,單詞的記憶需要循環往復,需要在語境中逐步鞏固、加深和擴展。顯然由于課文容量的限制,僅靠課文和教師課堂重現單詞是不足以達到教學大綱中的詞匯要求的。解決途徑在于鼓勵新生進行廣泛閱讀,教師在學生適應范圍內向他們推薦各種讀物,如課文中的Read More ,報紙、雜志等。閱讀是學生在語境中鞏固和擴展詞匯的最佳途徑。

    三、利用構詞法自主學習、記憶單詞

    英語字母雖然只有26個,但構詞能力卻是無限的,有人說英語的總詞匯有50萬,實際遠遠不止此數。如此龐大的英語詞匯要想全部記住是不可能的。英語詞匯中有很大一部分符合構詞法。掌握了基本詞匯,運用構詞知識,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率,破解詞意,消除閱讀障礙。構詞法主要包括:派生法、復合法、轉換法、混合法、裁減法、縮略法等。學生學習中應注意積累。

    1. 派生法:通過在原有詞或詞根的基礎上加前綴或后綴而構成新詞。前綴通常用以修飾或改變詞意。常見前綴有:in-(il-,im-,ir-),non-,dis-,a-,un-,de-等表示“否定”、“相對”;super-,arch-,out-,over-等表示“等級”、“大些”;co-,counter-,anti-,pro-,trans-,sub-,fore-,pre-,post-,re-等表示態度、位置、時間、順序。后綴通常顯示詞性。常見的名詞后綴有:-er,-ar,-or,-ent,-an,-ist,-tion,-ment,-al,-ence,-ing,-ness,-(i)ty,-hood,-ship,-dom,-ocracy,-ful,-age;形容詞后綴有:-ful,-ly,-like,-ish,-y,-al,-ic,-ous,-ive等;動詞后綴有-fy,-ize,-en,-ate等;副詞后綴多以-ly,-wards常見。常見詞綴的意義在《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的附錄中有解釋及例詞。掌握派生法,單詞記憶就可由一及多,省時省力。比如與nation這一基本詞相關的派生詞有:national,nationalize,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ization。

    2. 復合法: 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合成為一個詞。可構成復合形容詞、復合名詞、復合代詞、復合動詞、復合副詞等。多數復合詞可以通過其組成部分猜測到詞意。復合詞往往使語言表達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只要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復合詞的使用比比皆是。如:carefree,headfirst,overcome等。

    3. 轉換法:即單詞詞性轉換。詞性轉換后其意義與原意有著密切聯系。如His smile could not very well mask his anger,其中 mask即由名詞轉化為動詞,而動詞意義是名詞意義的衍生。

    4. 混合法:即取不同單詞的各一部分合成一個新詞,其意義則是兩個單詞意義的組合。如:motel=motor+hotel,comsat=communication+satellite,newscast=news+broadcast。

    5. 裁減法:即把一個較長的單詞裁減為一個較簡單易懂的詞。如:zoological garden zoo, automobileauto, laboratorylab。

    6. 縮略法:即將幾個單詞的首字母以大寫形式縮合到一起成為一個新詞。該法多用于專有名詞,方便記憶。如: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結語

    高職新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盡快適應大學學習模式,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積累,學會自主學習。同時英語詞匯學習自身特點也決定了學習者不能依賴老師和課堂,需要自我學習詞匯。通過一定的課堂詞匯策略學習,學生應結合各自的學習特點,綜合運用各種策略,優化自身的學習方法,發展完善自己獨立的詞匯學習記憶手段,最終在大量運用詞匯中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成為更有效的自主學習者。

    參考文獻:

    [1]林承璋.英語詞匯學引論(修定版)[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4.

    [2]Nation.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I].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徐小貞等.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綜合教程(1)學生用書,――修定版[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3.

    第9篇:自主學習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應用

    0 前言

    小學階段是初涉數學領域的初級階段,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往往采取教師講解為主,課后布置作業為輔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我們又稱灌輸式教學,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不僅得不到提升,個人思維能力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更被制約。進入21世紀之后,特別是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國家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地位結合。在這樣的要求下,自主學習模式開始被引進現當代教學中,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教育工作者均認可了自主學習模式的有效性[1]。筆者結合自身經驗,簡述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 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1.1 結合生活實例打造趣味課堂

    “自主學習”四字包含了學習和主動兩層含義,這兩層含義是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的,缺一不可。教師在給小學生上課時,首先應考慮如何才能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句話點名了興趣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如果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第二任引導者,那么興趣必然是學生學習的第一任引導者。因此,在授課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例打造趣味課堂,讓學生首先對數學感興趣。如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第4課開始學習乘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讓學生死記硬背九九乘法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增加學生學習壓力,更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在授課中,要摒棄這樣的教學方法,將生活趣味實例引進課堂。如教師跟學生解釋,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計算器,可以計算乘法。顯然,這一句話會讓學生驚訝,教師以具體例子演示給學生看,將我們的十根手指按照1―10從左至右編號,計算7×9,彎曲編號7的手指,數左邊剩下的手指是6根,右邊剩下的手指是3根,答案就是63。教師讓學生對照九九乘法表,答案正是“63”。這一計算方式讓學生驚,更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再提出讓學生自主利用手指計算“1×9”、“2×9”…“9×9”,學生通過主動計算,會發現其中規律,這就達到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1.2 分組學習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小學生是好動和愛思考的年級,在授課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認真聽講,不得不板起嚴肅的臉讓學生正襟危坐,但這樣的方式反而會恰得其反。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動和愛思考的這一年齡特點,將學生分組學習,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如在學習“除法”中,教師先給學生講解本節課的內容,隨后將學生分組,教師讓學生統計每一小組學生書包中有多少本書,計算每人平均多少本。通過這樣的問題,學生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去統計組內一共有多少本書,再利用本課所學計算每人平均多少本書。通過這樣的分組學習方式,除了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更可以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當然,自主學習不是放任不管,部分組員在探討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偏離課堂內容的局面,為了將學生拉回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討論,教師要起到指導和“監督”的作用,在學生自主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的同時,監督個別同學開小差。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模式,學生不僅能學會自主學習,更能發展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1.3 布置層次性作業激發自主學習

    作業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方法之一,在傳統的小學教學中,教師布置作業往往是因為任務,或是因為教學需要,而作業設計的題型不是從課本摘下,就是從網上復制。這樣的方式布置作業,不僅起不到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目的,更達不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為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設計層次性作業,激發學生的自主研究興趣。如在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中,就引進了著名的趣味題“雞兔同籠”,小學生現有的數學水平只能讓他們通過列表的方式進行解答,鑒于此,教師可以將初中二次元方程引進,通過簡單的描述,讓學生了解解答思路。教師改編“雞兔同籠”問題,并以此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分別采用加減、列表、二次元方程方式解答。但三種解答方式并非強制,而是憑個人能力自行選擇。通過這樣層次性的作業,可以激發部分愛好思考的學生自主研究,激發這一部分學生進一步開拓思維。通過這樣的方式,就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2 結語

    社會日新月異,學生接受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了解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當代,在各項技術和設備層出不窮的背景下,自主學習才符合現當代流行趨勢,也符合時代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采用自主學習模式,結合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成人福利app|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欧美成人www在线观看网页|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欧美色成人综合|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免费播放|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