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務會計年終述職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10-0140-02
近幾年,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投資和經營業務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不同領域采取對外投資。在投資經營活動中,投資主體逐漸由單一的投資企業轉向多個股東投資,如何對被投資企業進行控制與影響,實現投資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這是投資企業管理控制的核心。在投資者采取的各種各樣的控制方式中,財務管理控制是最為重要的監管控制手段之一。一般來說,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管理控制主要包括財務目標管理和財務制度管理,下面就如何強化財務目標管理和財務制度管理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
一、強化財務目標管理
企業財務目標管理與企業的總目標息息相關。企業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和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企業的價值在于使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增值,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
(一)確定被投資企業經營者及管理者的財務責任
目前,部分被投資企業會計賬目不清、財務報表虛假、設置小金庫,財務管理亂象叢生;企業經營者法紀觀念淡薄,公款私用、營私舞弊等現象嚴重破壞了財政秩序,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企業財務人員受相關領導的干預,敢怒不敢言,根本無法正常地履行財務監督權,很難杜絕弄虛作假行為;另一方面是企業經營者無視財務制度和財經法律法規,金錢意識高于權責意識,重視企業生產績效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強化財務目標管理,必須要強化被投資企業經營者的財務責任。作為被投資企業的經營者,要不斷學習企業財政法規、增強法制觀念,強化企業財務管理觀點,不斷提高財務計劃、分析和決策的能力;財務管理者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歸口管理制度,嚴格遵守“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積極承擔財務責任;財會專業技術人員要注意加強財務會計知識培訓,增強財務監督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思想修養。
(二)確保投入資金的安全運營
資金是被投資企業生產經營運行的前提條件。確保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要確保投入的資金能夠安全運營。具體來說,確保投入資金的安全運營,首先,加強對投入資金的管理,強化資金成本控制。一般來說,資金成本主要有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前者是企業財務目標管理的重要對象。節約可控制成本,要求財務管理人員運用相關的財務管理經驗,實行事前成本控制,將資金預算明晰化,以加快資金周轉速度,轉變經營方式,提高資金的使用率,實現企業內涵式發展。其次,保持良好的資金鏈,為被投資企業的擴大再生產保持良好的信用度。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資金來源包括籌借貸款和發行債券。被投資企業要保持良好的資本結構,一方面要根據投資的規模籌集相當的資本,在資本運行有限的條件下不得任意擴大投資規模,做到“量菜吃飯”、“量體裁衣”;另一方面要有集約式和內涵式發展理念,注重資本積累和擴大化再生產,一旦被投資企業的內部資本不足以維持企業生產和發展的需要,一定要盡快充實資本,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拆東墻來補西墻”,使資金鏈始終保持在可持續狀態,以促進被投資企業穩定地向前發展。
(三)確保被投資企業經營信息的及時、準確、完整地反饋給投資公司
盡管投資公司和被投資的企業之間是獨立的法人,各自擁有平等的地位,但是投資公司和被投資的企業之間存在著風險利益關系,所以被投資企業不得有意隱瞞相關經營信息,必須將企業的日常經營狀況、盈虧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反饋給投資公司。首先,被投資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經營狀況及經營特點,依據企業法、企業會計制度等相關規定,讓各投資公司直接參與制定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及時公布每季度的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賬務處理情況。其次,建立財務管理網站,投資公司應該建立計算機網絡系統,實行在線財務管理和動態會計核算,及時公布企業的預決算、成本核算、投資擔保、資產運行、薪酬及利潤分配及盈虧情況等;建立健全企業財務數據庫,建立相關基礎財務數據、比率分析數據以及在此基礎上設計預警系統,通過財務數據的規范、動態的反映,滿足投資公司在管理上的需求。
二、強化財務制度管理
強化被投資企業的制度管理,必須有制度可循。財務管理主要依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等財務法規,結合被投資企業自身發展情況,規范企業會計成本預算、核算,加強審計監督,推行財務負責人聯簽制,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一)規范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管理
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與內部財務管理截然不同,無論是投資公司,還是被投資企業都是自負盈虧、經濟獨立的企業法人。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制度和財務并不受投資公司制約,但是,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而言,財務預算人員的管理和制度規制又至關重要。所以,投資公司應該根據其投資的股份以及其在董事會中的權利,盡可能地去參與被投資企業的企業財務制度的制定,通過各種手段實現對被投資企業財務人員的管控。
(二)加強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跟蹤和監控
投資公司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管理還體現在對“人”的掌控上。由于財務制度最終需要財務人員遵守和執行,所以控制被投資企業的財務人員與掌控財務制度同樣重要。根據被投資企業自身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以及他的實際財務會計管理水平,投資公司可以向被投資企業直接委派的財務經理和其他財務人員直接對被投資企業進行監管,以保障投資公司利益。同時,對外派的財務負責人和其他財務人員要實行專職制度,不能短時間頻繁更換,以便他們能夠及時、全面的掌握被投資企業財務發展狀況、資本運行狀況、債務償還情況,杜絕被投資企業的作假行為。被委派財務人員應該定期培訓,參與投資公司的月度、季度、年度考評,并且年終應提交正式述職報告,并由被投資企業主管領導和投資公司主管部門簽署意見,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此外,還應實行財務負責人聯簽制度。投資公司一般不直接干預被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但對被投資企業的重大財務信息、經營決策及其他重大變更情況有知情權、檢查權、監督權、建議權、報告權及評價權,在重大財務問題上要實行雙方財務負責人聯簽制度,以盡量減少財務風險,確保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三)加強審計監督
被投資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除了自身的預算、核算之外,財務審計監督也是有效的監督手段。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后,投資公司應該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狀況進行審計,審計主要通過聘請具有資質的審計中介機構的方式進行管理,主要審查相關財務報表、會計憑證、會計賬薄、經濟業務狀況,審查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業績和資產有無虛報、債務和虧損情況是否隱瞞。為了達到預期效果,審計機構應該制定詳細的審計計劃和審計要點,逐一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原因,防止形式化、走過場。審計結束之后,投資公司有必要組織人員對審計結論進行復核,進而保證審計程序合理、審計結論科學。對于審計中出現的問題,投資公司有權要求被投資企業進行整改,并要定期公布整改進展情況以及下一步被投資企業的發展方向。此外,還要實行內控審計,強化投資公司對被投資企業進行內部財務控制,內控審計要以影響企業效能、最容易帶來風險的關鍵環節作為審計的重點,以公司的規范管理為關鍵點,對企業的資產的完整性和完全性作出評估判斷。
(四)強化預算管理
對被投資企業的預算管理,往往反映了投資公司對被投資企業的監控程度。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可以量化企業的管理控制。這對于落實企業各部門的權責有重要意義,也是考核、評估的依據,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投資公司應該制定詳盡的預算管理制度,并不受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目標、投資理念以及決策管理層的影響,通過制定實施預算的編制、評估、考核機制,把被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之下;同時,預算管理制度應該保持衡穩性和權威性,防止朝令夕改、因人而異,應該成為衡量被投資企業監控的法定依據。此外,預算管理還應該結合被投資企業的現有經營狀況,發揮各方面的潛力,均衡各方面的利益,通過對被投資企業的各個環節實行預算分析,把生產經營中的所有收支都納入預算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