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關于春節的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春節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春節的故事

    第1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關于五四青春的朗誦稿一

    我伴著明媚的春光走進綠洲

    我澎湃的激情化作條條彩綢

    我的血液蕩起昂揚的青春音符

    我的追索一如倜儻的青春節

    我何時走進青春人生似乎難以界定

    但我總深戀著青春這一枝生命獨秀

    青春啊是什么

    這個超越美麗的迷人美麗

    青春啊能有多久

    誰都想親夠卻總也親不夠

    青春不是平鋪的幾款色調

    青春是剛剛展開的五彩繽紛的畫軸

    青春不是一張被渲染的彩紙

    青春是書寫壯美人生的一面錦繡

    青春不僅僅是一種外表

    青春孕育著理想、直面于挑戰、深藏著追求

    青春不只是一個時段

    青春是矗立在生命旅程中的摩天大樓

    青春似乎還欠有幾分的練達

    但誰不討厭老氣橫秋

    青春常常充滿奇異的幻想

    但誰不愛擁抱那創造的星斗

    青春啊能隨我多久

    我的青春能跨越幾度春秋

    生命不竭啊

    青春就不會衰老

    漫漫征程啊

    青春與朝陽一齊走

    關于五四青春的朗誦稿二

    當青春的花絮洋溢在天空,

    追尋著你的夢。

    天邊漂浮的潔白絨花,

    帶來你的笑容。

    紅紅的太陽朗朗的晴空,

    是生命的源泉。

    陽光燦爛照耀的原野,

    一片郁郁蔥蔥。

    春風化雨春雷滾滾,

    驚醒沉睡的夢。

    青春的花朵綻放在心中,

    最愛你的笑容。

    關于五四青春的朗誦稿三

    想當初,我們的青春

    自校園跨進塵世的門檻

    就如含苞欲放的花瓣

    少不了當之無愧而

    慷慨淋漓的一聲吶喊

    青春涌動的激情歲月

    在任性與成熟中交織

    在靈性與理性中感嘆

    在道義與智術中碰撞

    在心態與狀態中糾纏

    或許年齡上的習慣

    來源于門當戶對的階段

    心智在懵懂中演算

    一時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時搞得青春眼花繚亂

    此消彼長的朦朧

    第2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中韓;春節;民俗;異同

    中圖分類號:K8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1-0116-04

    從2005年韓國的江陵端午祭成功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中國越來越關注作為亞文化圈共同的歲時民俗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歲時民俗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歲時民俗和節日民俗。歲時節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個相對階段或特定的日子,它在人們的生活中形成了具有紀念意義或民俗意義的社會性活動,并由此所傳承下來的各種民俗事項。春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不僅在中國,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韓國、馬來西亞等很多亞洲國家春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節日,特別是韓國,春節即舍爾是韓國兩大重大節日之一。中國的漢文化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兩國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受此影響,韓國的傳統風俗很多與中國相同或相似,但中國文化在韓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和當地的文化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形成了許多具有韓國特色的風俗習慣。農歷春節在韓國和中國都是家人團聚的節日,但是由于民族、文化、思維等方面的差異,同一節日在兩國的過法和意義卻有所不同。本文將從中韓春節(舍爾)的由來、風俗特點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二者的異同,并探討其對中韓兩國交流的影響。

    一、中韓春節(舍爾)起源的異同

    (一)中韓春節(舍爾)的相同起源

    春節也叫過年,古時候以“年”作為時間單位,因此春節和舍爾就成為了新年伊始。同時,由于它們與時間單位以及日常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制定時間的歷法相當重要。因此在中國和韓國,指定春節(舍爾)的日子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過去,春節與舍爾,是根據日月的組合周期換算成太陰太陽歷得出的,即所謂的農歷。而現在,以半個月和一個月為周期換算得出的太陽歷結合季節形成了24節氣,也就是陰歷。陰歷計時是統一的新羅時代從中國傳到韓國并開始使用的。這就是中國春節與韓國舍爾的共同起源。

    (二)中韓春節(舍爾)的不同起源

    韓國的春節(舍爾)雖然是統一新羅時代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傳過去后和韓國國內文化相結合,對舍爾來源的闡釋有些不同。而關于中國春節的起源在學術界也還存在一些分歧。

    1.中國春節的由來。由于遠古時代文獻缺乏,春節的具體起源時間不詳。學術界關于春節起源的幾種假說(例如“源于臘祭或蠟祭”說、“源于巫術”說、“源于鬼節”說等),證據尚不充分??脊刨Y料顯示,我國七八千年前已經出現發達的農業生產?!皻q”字原來是一種收割工具。當時的農業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獲一次。收獲之后,人們用“歲”殺牲祭祀,“歲‘又稱為該祭祀的名字。最后,“歲”字成為時間段落標志,稱為年歲的歲?!澳辍弊衷瓉硪彩菢酥巨r業生產的字,《說文解字》說:“年,谷熟也?!焙髞?,“年”的字義也發展為時間段落標志,與歲相當?!稜栄?釋天》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有了歲、年的概念,自然就會產生過新年的習俗。所以,新年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

    關于春節民俗的興起,民間的傳說故事有所記述。傳說故事《過年的來歷》(參見《節日的傳說》,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講述了春節的來歷。相傳很古老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深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頭如獅子一樣威武,身軀像牛一樣肥壯,力大無比,發怒時一聲吼叫,山搖地動”。這種猛獸常常竄進人們的住處獵食人和牲畜,為害極大。特別是每年的歲末嚴寒之時,更是作惡多端,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人們同這種猛獸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終于找到了它的弱點,發現它最害怕三種東西:一是紅顏色,二是火光,三是響聲。于是,在每年的歲末之時,“家家戶戶門上都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著火堆,夜里還通宵不睡覺,打打敲敲鬧得震天響”。這樣嚇跑了猛獸,求得平安。人們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后每年歲末家家戶戶都張貼紅紙對聯,點燈燃燭,敲鑼打鼓,通宵守夜。這種做法,“相沿成習,一代一代流傳下來,這就是‘過年’。這日子就是現在的大年三十和初一”。還有其他一些傳說故事,從“大年三十守夜”、“祭祀灶王神”和“貼春聯”等多個側面述說春節的興起。

    第3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那天,晚上滿天繁星,姥爺和我手拉著手散著步。“哎,”姥爺開口道,“在小時后,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是關于一個天使的?!拔倚r候特別喜歡天使,于是便向老爺嚷嚷,讓他給我講這個故事。

    姥爺說道:“從前啊,有一個天使,他住在天國。他……“我打斷了他的話:“甜果是什么東西???好吃嗎?“老爺笑了笑,對我解釋道:“天國是一個所有的天使居住的地方,那里有著一位老天使,他是天國的國王?!袄蠣攲ξ艺f:“明白了嗎?““嗯?!?/p>

    “天使們都得服從國王的命令,他們不許接觸人類,不許和人類講話,也不許看人類。他們當中,有一個小天使,他叫作……讓我想想……呃……噢,對了,他呀,叫作路比。路比很喜歡人類,特別喜歡小孩子。路比好想跟人類一起玩呀,可是,他必須服從國王的命令。

    “但是,路比有一天太孤獨了,所以就偷偷地飛到了人間,小心翼翼地,生怕被人類看到。這里比天國熱鬧多啦!好多的小孩子都在街上玩耍,都提著個小燈籠,穿著紅色的衣服,可愛極啦。其實,路比并不知道,那天是春節哩。

    “路比飛累了,也總算搞懂了今天是春節。他飛到了一個窗戶邊,里面傳來哭聲。路比飛了進去,看到一個小女孩正在哭。他飛到了他的身邊,問道:“你為什么哭呀?“小女孩驚訝地看著他,反問道:“你是誰呀?”他笑道:“我是天使,使你夢中的天使哦,快快回答我的問題吧!““我媽媽不讓我出去玩,可今天是春節,家家戶戶都在外面。“小天使說:“我呀,可以幫你實現這個愿望,你閉上眼睛,把手伸出來,好了,1……2……3!睜開眼睛!“小女孩正開了眼睛,發現媽媽正在牽著他的手,帶著他去買燈籠玩。

    “從那天起,路比就在每個春節幫一位小孩實現一個愿望。“

    第4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一、開展故事大王比賽活動

    二、開展“全勤寶寶”評比活動

    三、拍集體照

    四、錄制托、小班VCD,并免費發放給元月出勤的幼兒

    五、教學展示與正常教學

    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堅持送幼兒來園,圓滿完成我園元、二月份的各項工作,有了各位家長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工作才會更加進步。希望我們家園合作,共同攜手,讓寶貝們每天都能開心、快樂、充實地度過!!!

    關于二月份工作計劃【2】 1、共同制定集體規則,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應該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并在各種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體驗與人合作的重要和快樂,并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

    2、讓幼兒感受自己的成長,樹立自立意識,學會別人的事情幫著做。安排、提供值日生工作,如:搬桌椅、整理教室等,體會為別人做好事的樂趣。

    3、創設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并鼓勵幼兒從家里帶些書籍來園和同伴分享。培養幼兒愛看圖書、喜歡閱讀的習慣。

    4、培養幼兒能親近自然、關注身邊的自然現象變化的能力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5、請家長共同配合利用遠足、戶外游戲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

    關于二月份工作計劃【3】 二月份主要工作有春節、元宵節的活動安排,既要熱鬧,又要安全;形勢任務教育是一季度黨群工作的重點;還有就是各類年度工作會議、年度工作計劃的學習,本單位的年度計劃的安排、下達;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大家要外出旅游,要探親訪友,要回家過年,注意交通安全,包括私家車的駕駛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的安全。

    要求是“晚剎車,早起步”。節日期間廠區、家屬區消防、治安等防范,“零報告”制度。

    注意天氣變化,雨雪冰凍災害,做好預案。

    第一部分 各類會議

    上級會議【延續1月份內容】

    1:年度工作會議;

    2:月份生產調度會;生產系統年度會議,安全工作年度會議,質量工作年度會議,售后服務年度會議;科研工作會議;

    3:年度宣傳工作表彰會;“四好班子”創建表彰;十件大事評比揭曉;

    本單位會議

    1:周碰頭會;周黨群例會;

    2:月調度會;黨支部書記會議;

    3:中心組學習;

    4:科研、生產、質量月例會;

    第二部分 具體工作

    1:春節活動安排;

    2:生產安全、保密保衛、廉政等“節前教育”活動;

    3:形勢任務教育活動;

    4:安全、保密保衛工作大檢查;

    5:離退休老干部座談會;

    6:春節放假通知;值班、加班安排;班車送職工回家過年。節日期間上級領導的慰問。

    7:組織節日升旗儀式;

    8:責任令獎金發放;貢獻獎評比發放;

    9:節日補貼發放;

    10:春節前慰問困難職工及家屬;慰問復轉軍人和軍屬;建國前老黨員的慰問。

    11:勞動模范推薦評比產生;典型人物的宣傳、學習;

    12:上年度企業清產核資情況;

    13:上年度上級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審計,以及綜合考核情況;

    第5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關鍵詞:春節文化;傳統節日;民俗學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紀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國民俗學產生于上個世紀初“五四”時期,對節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從“五四”時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學術界主要做的是對節日民俗資料的調查、收集、整理。就相關研究成果來說,不得不提兩本書: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1923)與婁子匡《新年風俗志》(1935)?!吨腥A全國風俗志》是胡樸安在二十年代初編成的一部有廣泛用途的全國風俗百科全書,書中對各地方志和古今筆記、刊物中所載風俗進行了匯編,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人們過節習俗。就節日民俗總體研究來看,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人們開始嘗試運用新方法、擴大新視角來挖掘節日民俗中的文化內涵,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20世紀80年代的節日及春節文化研究

    在“雙百”方針號召下,各種傳統文化藝術重新受到重視。節日文化研究,與其它人文學科的興起一樣,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羅啟榮、陽仁煊,較早關注中國傳統節日的學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國年節》[1]一書中,將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按季節進行分類為“孟春節日”、“仲春節日”、“季春節日”、“孟夏節日”、“仲夏節日”、“季夏節日”、“孟秋節日”、“仲秋節日”、“季秋節日”、“孟冬節日”、“宗教節日”。

    韓養民、郭興文1987年共同編寫的《中國古代節日風俗》[2],系統地介紹了除夕、元旦、元宵等傳統節日萌芽、定型、發展的過程及其特點,以及節日相關各種活動、軼聞趣事、故事傳說。書中還提出了不少經得起推敲的創見,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與古代禁忌是節日產生的最早淵源;先秦是節日風俗的起源萌芽階段,漢代是中國節日風俗的定型時期,這一點獲得后來的學者的普遍認同。[3]

    陳久金、盧蓮蓉1989年聯合出版了《中國節慶及其起源》[4],是較早介紹中國節日文化的書之一。書分十一章,重點寫了20余個節日,介紹了這些古代傳統節日活動的內容、發展歷史,重點研究和探討了這些節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國節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階段,從這個時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點: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學術意義不明顯。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號召下以普及文化為目的的編寫的一些綜合性知識讀物。第二,以節日民俗的整體研究、漢族節日研究為主,單一節日研究、少數民族節日很少。就春節文化研究而言,專題性研究成果幾乎還沒有。第三,多數均是利用部分文獻記載、或田野調查搜集到的民間傳說故事、匯編而成的青少年讀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學術性和研究性不強。

    三、20世紀90年代的節日及春節文化研究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中興起的“文化熱”方興未艾。九十年代的節日文化研究,逐漸回到“學術意義”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節日文化的整體研究上,節日文化一般理論研究架構在這個時期建立、成熟起來。

    (一)宏觀的一般理論研究

    范勇、張建世繼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學者對于節日文化理論關注的學風,1990年在龍文化大系列叢書《中國年節文化》[5]一書中對節日的類型、起源、變遷、傳播、傳說、內容、社會功能及心理等進行了深刻的理論探討。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國古代節日文化》一書,這部著作主要介紹了包括春節、立春、元宵節的20個古代節日。他們認為節日起源于多種歷史原因;節日的發展經歷分為四個階段:發生期(遠古時期)、發展期(秦漢)、融合期(魏晉南北朝至隋唐)、豐滿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幾點規律:節日的發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不像政治、經濟、軍事那樣大起大落,而是比較緩慢的、潛移默化的;節日的形成是長期的,在發展中有變異,在傳承中有發展;農業文明的連續性和歷代統治階級的提倡使中國傳統節日具有頑強的生命力。[6]這些頗有見地的觀點,為后來學者們關于“如何確定節日”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參考。[7]

    關于節日的特征與功能,也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楊景震1998年《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將節日風俗的特征歸納為特征:禮儀性、理想性、時代性、民族性、傳承性、變異性、群眾性、地方性。關于這一點,一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節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認為,節日大約有下面幾個特征:節日的文娛性(休假性)與勞動性、節日習俗具有最大的復合性、民族節日的簇新性與守舊性、傳統節日的宗教性與新節日的非宗教性、節日的全民性與階級性、節日的獨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論文《淺析民族節日文化的社會功能》[10]中歸納出民族節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際調節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產導向功能、文娛體育功能、教育宣傳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文化傳播功能、商品紐帶功能,他還分別進行了細致的闡釋。

    (二)春節文化研究的狀況

    這個時段春節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續八十年代的研究路術,將春節置于節日總體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為節日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開的。

    提到方法論,不得不提1998年簡濤用德文寫成《立春風俗考》[11],他運用法國結構主義與英國功能主義理論方法對立春禮俗進行探究,他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優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論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這個時代對春節文化的研究,除了對春節習俗事象的資料展示外,關于春節起源的研究上三種較流行的代表性觀點已經形成。

    1.臘(蠟)祭說

    “臘祭”據說原是神農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事之”的年終祭祀習俗,主要內容是感謝百神上一年的賜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同時伴隨著人們為祈求驅疫禳災而舉行的祭祀活動。范玉梅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說“春節,大抵是從原始公社時代的‘臘祭’演變而來的。臘祭期間,人們聚飲會替,歌舞戲耍,盡情歡愉。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眾多的春節習俗?!盵12]王景琳、徐匋《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春節”條:“關于春節的由來,或說源于上古社會的臘祭,臘即歳終祭眾神之名,因而春節乃是由一年農事畢后為報答深的恩賜而來?!盵13]段寶林《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春節、蠟祭與儺》也認可上述源于上古蠟祭的觀點。[14]

    2.巫術儀式說

    王娟1995年在中國文化講座叢書發表了《中國的春節》,筆者從春節儀式活動內容角度來探,認為“春節應該源于古代的巫術儀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術的具體表現。人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和表演等來驅趕或避開邪惡,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逐漸失去了其巫術的內涵而演變成一種慶?;顒??!盵15]

    3.鬼節說

    徐華龍1997年在《春節源于鬼節考》[16]一文中說“古時候人們由于科學知識的貧乏和生產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常為冬天的寒潮所侵擾,又為糧食的匱乏所提心吊膽,早春更是青黃不接、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老人和兒童首先會因饑餓、寒冷及其他各種惡劣的原因而相繼死去??吹竭@種情景,人們會恐懼,會以為是鬼神的作祟。”

    相對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隊伍迅速壯大、研究領域得到擴展,研究方法也相對多樣化。絕大部分論文都是在理論上對節日的起源、分類、特征、內涵、功能、變遷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論文成果尤為顯著,理論研究相當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頗,節日文化理論研究充分,對各民族單一節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數僅僅流于一般的簡要的介紹,挖掘力度不夠;其次,可以說,這一階段對于春節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開展,真正專門研究春節的不多,除個別專題研究外,多數還是僅限于八十年代資料匯編狀態,或者只是隨感式的記述。

    三、21世紀以來的節日及春節文化研究

    21世紀前十年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一些學者以前人研究為基礎,將節日文化理論深入到底,另一類學者則另辟新徑,著力于個案和專題研究。百節之首的春節,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快速進入了學界研究的視野,成為一門顯學。

    (一)宏觀的一般理論研究

    楊琳2000年出版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17]一書,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理論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為二十一世紀節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p>

    趙東玉論著《中國傳統節慶文化研究》[18]也是比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獨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視角相結合,圍繞“闡發傳統節慶文化的類型和特征”“厘定傳統節慶文化的要素和影響因素”“分析傳統節慶中的男女角色”“探討傳統節慶文化的時代意義”等四個方面展開論題,全書分中華傳統節慶文化概論、文化要素論、文化影響因素論等七章,提出了許多新穎扎實的理論觀點。

    劉魁立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的靈魂》[19]一文,指出節日的核心是節日本身所具有的、自傳統以來就已經形成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才是節日的靈魂所在,該篇論文對于把握春節習俗的內在本質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非物質文化保護語境下的春節文化研究

    1.理論上的研究內容多涉及春節起源、文化內涵(文化意義)、社會意義(社會功能)、變遷等方面。

    對春節起源問題的探討,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種說法占據。需要補充的是,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一書中對上述三種說法分別進行了分析論證,認為,由于文獻不足,很難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他根據前人的研究和現有文獻,做出了推斷,“我國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時間概念是不成問題的,有年自然就有過年的習俗,所以春節可以說是一個極其古老的節日?!盵20]陳連山基本贊同楊琳的觀點。[21]

    而關于春節民俗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對春節內涵和原始意義的研究上。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闡釋出不同的內涵與意義。

    陳連山2004年發表《春節民俗的社會功能、文化意義與當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對春節習俗的社會功能和文化象征意義進行了總結分析,認為春節作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階級、甚至超越國界的民俗節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全民族的認同感。而且,春節是一筆現成的文化則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順利地進入大眾生活,有利于建設新的全民族各階層共同享有的節日文化。[22]

    吳正彪運用文化人類學的獨特視角解讀春節習俗的文化內涵,2005年他在《春節習俗的文化人類學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節習俗與其說是一種文化行為,不如說更是一種文化需要?!币虼耍按汗澴鳛橐环N文化,對中華民族而言就有獨特性和充分的價值?!盵23]

    蕭放的《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現代語境下的春節習俗意義》 “以春節為例,分析現代語境下的春節的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價值。”認為“春節在長期的歷史傳承中已經內化民族的心結,我們享受春節,就是集中體驗、傳承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這種以節日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是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我們應積極開掘春節的文化資源價值,對這一特殊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與和諧社會的建設?!盵24]

    除了上述學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論春節的傳統意義》中提出“傳統春節的核心意義正在于它是維系傳統宗法血緣共同體和熟人社會得以和諧運轉的一種節日儀式,它為具有強烈的宗法觀念和情感的人們提供了一種親情交流的契機和紐帶?!盵25]劉守華《春節的文化精神》[26]中則用《周易》的一句哲言來概括春節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朱華穎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27]還有,黃濤等學者也對春節的文化內涵、社會功能進行過研究。

    有些學者還對春節的變遷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巫肇勝在《文化社會學視野下中國春節習俗與文化變遷》[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節習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討了春節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還對春節衰變的具體原因進行了考察,總結出:經濟發展是文化變遷的根本動力,城市文化的傳播影響傳統文化的變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傳入沖擊傳統文化的變革,傳統文化自身特點影響。而覃祥菊《春節習俗的城市變遷及其文化內涵》[29]從政府行為的引導、新型習俗產生、拜年方式多樣化、旅游等城市新潮過節方式涌現等因素探索春節習俗在城市的變遷原因。李松潔[30]則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以20世紀30年代以來黑龍江地區為個案研究了春節習俗變遷。

    2.回顧二十一世紀以來,節日民俗研究的整體面貌,給人們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論探索上的收獲所得,更突出的乃是這近十年間出現了一大批具有開創性意義、以單一節日研究為對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紀以來,節日民俗文化研究從一個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個質的突破,相對于20世紀的研究而言,這個時期理論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個案專題研究等新的研究領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學者們逐漸轉換了研究視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對節日民俗,特別是單一傳統節日進行重新認識、重新研究,成果卓著,這在學術史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節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趨向。春節文化研究在這個驅動力作用下蓬勃發展。

    注 釋:

    [1]羅啟榮,歐仁煊.中國年節[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時,更名為《中國傳統節日》。

    [2]韓養民,郭興文.中國古代節日風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覺與民族國家的時間管理——中國節假日制度的現代問題及其解決之道[A]. 中國民俗學會、北京民俗博物館.節日文化論文集[C].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3.

    [4]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纾?989.

    [5]范勇,張建世.中國年節文化[M]. ??冢汉D先嗣癯霭嫔?,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國古代節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楊景震.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華文化論壇,1998(3).

    [9]朱宜初.民族節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88(3).

    [10]金毅.淺析民族節日文化的社會功能[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2(4).

    [11]簡濤.立春風俗考[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國的民間節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

    [14]段寶林.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春節、蠟祭與儺[J].中國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國的春節[A].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文化講座叢書第二輯[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68.

    [16]徐華龍.春節源于鬼節考[J].浙江學刊,1997(3).

    [17][20]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趙東玉.中國傳統節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劉魁立.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的靈魂[J].民間文化論壇,2005(3).

    [21]陳連山.春節風俗的歷史淵源、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A]節日文化論文集[C].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23.

    [22]陳連山.春節民俗的社會功能、文化意義與當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論壇,2004(5).

    [23]吳正彪.春節習俗的文化人類學解析[N].中國民族報.2005-3-4(6).

    [24]蕭放.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現代語境下的春節習俗意義[J].江西社會科學,2006(2).

    [25]李俊群.論春節的傳統意義[J].廣西民族研究,2007(1).

    [26]劉守華.春節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華穎.港客談春節: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N].新華每日電訊,2008-2-13(4).

    [28]巫肇勝.文化社會學視野下中國春節習俗與文化變遷[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8(8).

    [29]覃祥菊.春節習俗的城市變遷及其文化內涵[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8(6).

    [30]李松潔.春節習俗變遷的社會學解釋——以20世紀30年代以來黑龍江地區為例[J].中國民族,2008(2).

    第6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而對于每個炎黃子孫來說,中國的古典文化無疑是經典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華傳統故事,供大家參考。

    中華傳統故事1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生活活動之一。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城區都有舞龍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經成為一種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舞龍起源于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人們用耍龍燈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舞龍的主要部位是龍頭、龍身兩個部位。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為九節龍、十一陽龍、十三世龍、多者可達二九銀龍。十五節以上的龍比較笨重,不以舞動,主要是用來欣賞

    ,這種舞龍特別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危險性很高,用竹子先撐住內部,披上紅紅火火的龍衣,在竹子里面的縫上頂住蠟燭跳來跳去,欣賞性很高,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舞龍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于花樣技巧,較常見的有:江龍漫游、龍頭飛舞、頭尾交跳、龍身擺尾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于動作表演,有各種的樣的金龍玩珠、火龍刀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的花樣讓我們眼花繚亂,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內外華人受到了發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他們就一向會舞起龍、耍起獅,呈現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中華傳統故事2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中的傳統佳節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歷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

    1911年以后,開始采用公歷(陽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并不止于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間,一直都有一個關于“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澳辍遍L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崩掀牌湃匀焕^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澳辍鲍F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故事3是我們開展假日小隊的一天,也是我們尋訪杭州傳統文化的一天。

    首先,我們到了南宋御街的一新坊,開始學習杭州話。我爸爸是志愿者老師,他念一句,我們跟一句。比如,“饞撈胚”、“蔥包檜兒”、“油冬兒”、“口流水嗒嗒滴”……

    緊接著,我們開始做陶藝。一開始,我們看叔叔做,他說要把陶泥放在一個磨盤的中間,而且要把它貼住,也不要讓它轉的太快,否則會把陶泥飛出幾米遠。終于到了自己做的時候了,我拿了一大塊陶泥坐下,開始做。首先,我把陶泥澆濕,然后讓它貼住磨盤,但我不小心把磨盤弄的飛快,我趕緊讓它停住。結果,停住可不是一件好事!陶泥飛了出來,剛好砸中了我肚子,我疼的哇哇大叫。后來,我的手和身子都是陶泥,簡直就是個陶人,都能進火烤了。但是,做成一個杯子還要很多工序,現在是泥坯,要將它曬干,再上色,還要上釉,最后用火燒,才能做成一個杯子。這種工藝就是和南宋官窯一樣的。據說宋朝的經濟占全世界百分之八十,我真為他們感到自豪!

    最后,我們在杭州博物館學了很多杭州老底子的知識,我這才發現,杭州到處都是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故事4“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贝蠹乙欢ㄊ煜み@句詩吧!對,這就是清朝詩人高鼎寫的《村居》中的詩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紹我喜歡的中華傳統文化——風箏。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中國古代風箏,因用木頭制作叫木鳶。后來用紙糊做稱紙鳶,后五代定名風箏,至今民間仍有鳶、鷂的稱呼。在北方叫紙鳶,在南方稱鷂子,因此有南鷂、北鳶的說法。

    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大約在五代時期,風箏就進入了民間,成為人們娛樂游戲的玩具。中國北方風箏藝人通常稱風箏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的飛行器,這個體現了風箏的娛樂性。同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運動。到了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就成為了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

    在我國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有的粗獷豪放,有的活潑精巧,有的色彩絢麗。我家就有硬骨架的美人魚風箏。每當春風輕拂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我到市政府廣場放風箏。風箏給我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中華傳統故事5過春節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么重要的節日啊!

    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氣慢慢的上升。市場里的人手里都提著年貨、拿著鮮花、捧著桔子樹、抱著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

    回到家里,鄰居一家三口都在搞衛生,媽媽忙著對我說:“襯現在得閑,我們也開始打掃一下里屋吧!”我會意的點了一下頭,媽媽給我一對乳膠手套和毛巾,接著我們倆就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先抹門,后抹窗,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把整個房子里屋外屋都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習俗。

    年三十早上我們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聯和福字都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在外打工的人也要會到家里,團年飯里會有很多菜肴,還有飯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寫剩飯過年,這樣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飯。

    第7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一、開展主題活動,讓幼兒感知更多的民俗活動。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更多地借助于已有的兒歌、童謠、故事等進行隨機性的傳授教育。例如元宵節前,有的教師就隨機教幼兒學習一兩首兒歌:“元宵節,月亮圓,圓圓元宵粘又甜……”而沒有引導幼兒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比較深入的探索、學習。其次,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適合幼兒階段采用和開展的傳統民俗活動形式、內容、題材又非常有限。為此,根據元宵節習俗,我們通過改良、創造、設計,開展一系列更切合幼兒需要,感興趣的“歡慶元宵”主題活動。1、園文環境:全園師生共同創設歡慶元宵環境布置,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例花燈展:收集眾家長提供的花燈辦花燈展;2、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動手制作龍和獅、燈龍……;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觀看各地元宵習俗;3、民俗體驗:舞龍、舞獅:把幼兒制作的龍和獅并配上樂隊選取幼兒組隊在全園舞龍、舞獅歡慶元宵;吃湯圓慶元宵:為幼兒提供相關材料搓湯圓——吃湯圓;猜燈謎。通過改良、創造、設計在主題教育的形式下,能讓民俗活動更多地被幼兒感知,從而讓中國傳統民俗活動走進幼兒園、走入幼兒身邊。

     

    二、把民俗活動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我們不單在集體活動中傳授相關兒歌、童謠、故事,并把有關的內容有機融入到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還積極啟發幼兒仿編兒歌、童謠。通過游戲、歌曲、兒歌、繪畫、折紙、故事等各種活動方式,讓幼兒輕松自如地了解掌握有關知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通過動漫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及相關的習俗。例如春節:大班幼兒除了學習整合課程主題單元《紅紅的新年》,我們還在教學中滲透十二生肖的故事、兒歌。通過生動的動漫和生肖鐘讓幼兒了解十二生肖的來歷和循環,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生肖,還了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屬相、生日,并進行相關的感恩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在環境中滲透民俗教育。

     

    各班根據每一個傳統節日的概念基礎,制作、創設適合幼兒園的各具特色的民族環境,充分利用墻面環境,將班級走廊、墻面等充分利用起來,并引導幼兒參與到班級環境布置,把收集到如相關的故事、兒歌、相關圖片資料等以文字或繪畫在墻面上張貼,使之生動化、具體化、多樣化、情感化。除此之外,每個班級還為幼兒開辟了專門的墻面——親子作品區,用來展示幼兒和家長收集到的相關物品資料、制作的作品。例春節臨近:操場上大紅燈籠合理地掛在綠化樹上;植物角擺滿應節的年花:、年桔、水仙花……;每班門口掛上師幼、親子合作制作的各具特色的燈籠、鞭炮、窗花、貼上春聯、吉祥語;親子作品區:展示親子合作制作的賀卡、窗花、吉祥語……;主題墻:春節習俗圖片展、幼兒繪畫作品——逛花街、看煙花……等等,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別具特色的春節大花園,讓民俗活動更多的被幼兒感知。除了空間環境的布置,我們的教師還積極營造文化環境:根據主題創設區域讓幼兒在活動角區中去聽故事、繪畫、看有關的資料等,并為幼兒提供適合不同層次能力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例如開展《紅紅的新年》主題單元時我們可以在美工區投放紅紙及各種色紙、卡紙、大油性筆、剪刀等材料讓幼兒制作賀卡、春聯、窗花、鞭炮……;在益智區投放十二生肖的圖片讓幼兒排序、貼福字;在語言區投放故事《壓歲錢的故事》、《初三老鼠取新娘》、《十二生肖的故事》……;在表演區投放師幼、親子、生生合作制作的龍和獅子、花轎、紅包進行表演……;通過聽故事、手工、角色表演等輕松愉快的方式讓孩子們認識、了解十二生肖,學習與之相關的春節風俗:貼春聯、拜年、派紅包、說吉祥語等,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家園合力拓展民俗教育。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以主題形式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還將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把民俗教育延伸到社區、到家庭。我們根據不同節日以不同的方式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例如端午節:我們就開展了親子同樂——包粽子活動;其次讓家長利用假期帶幼兒去觀看我們順德水鄉富有特色的扒龍舟;有機會帶幼兒去吃龍船飯,讓幼兒感受短午節吃粽子、扒龍舟、吃龍船飯等民間習俗;國慶節:讓家長利用假期帶幼兒外出游覽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幼兒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我們祖國的強大、富有,受到良好的熏陶;舉行親子手抄報比賽……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

     

    關于中國傳統民俗活動,相信很多幼兒園多多少少都有進行相關的探索、實踐、研究,方法也層出不窮。不管怎樣,在活動時我們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教育教學、環境創設、區域游戲中,科學地、有計劃、有組織地把豐富的中國傳統民俗活動引進幼兒園,走到幼兒身邊。通過整合、創新、分層后的主題教育活動更有益于幼兒接受與感知民族教育民俗活動的多面性,利于幼兒繼承和弘揚民族傳統精神,鍛煉和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培養民族情感,促進幼兒素質全面發展。其次,我們要與時俱進,在弘揚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我們不能一概否認現代及外來的文化,要將民族文化同外來文化進行客觀地分析和比較,對外來文化要持包容的態度,把現代文化及外來文化中合理因素納入本民族文化教育活之中。

    第8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民族音樂是長久以來流傳下來的不朽的經典,應成為幼兒音樂欣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民族音樂教育活動中,我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基礎,將民間童話和民族音樂結合,組織引導幼兒進行民族音樂欣賞活動,促使幼兒樂于參與、主動參與,從而提高了民族音樂教育活動的效果。

    一、“音話”息息相關

    民間童話和民族音樂之間關系十分密切,大量的民族音樂都直接或間接地取材于歷史傳說、文學故事等。從本文由收集整理表面上看,民族音樂和民間童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各有不同的藝術領域。但是它們都是通過聲音來表達創作主體的主題思想,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民間童話為民間音樂的創作提供了素材,而民族音樂可以用比語言更富表現力更豐富的聲音的多種組合形式來表現主題思想。如《梁?!贰短旆揭棺T》都取材于民間故事,著名的交響童話《龜兔賽跑》和《彼得與狼》它們既是一部音樂作品,又是生動的童話故事。還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詞本身就是一則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過歌聲向人們世代傳頌這個動人的故事。將兩者結合,引導幼兒進行民間音樂的欣賞,能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民族音樂,了解民族的歷史,激發美好的情感。

    二、“音話”共促理解

    1.以“話”激趣

    許多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曲子較長,結構較復雜,幼兒不容易理解與記憶。讓他們一本正經反復的聽是一件很乏味、很頭疼的事。而童話在兒童心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童話來導入音樂欣賞,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借助童話魔力來激活音樂欣賞教學。所以在組織活動的時候可以用童話導入,用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再加上豐富的動畫效果,能夠激發幼兒對民族音樂的了解興趣,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吸收音樂知識,體驗音樂的美感,既陶冶了幼兒的情操,又達到了真正的教學目的。

    2.依“話”感受

    在幫助幼兒理解民族音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豐富與民族民間音樂審美情感體驗相適應的經驗準備,營造相適應的物質環境和富有民間文化氣息的氛圍,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在欣賞民間音樂《春節序曲》前,為了幫助幼兒感受樂曲所表達的過年喜慶氣氛和美好情景,體驗中華民俗文化,教師活動前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關于春節的民間童話和各種裝飾品,根據民間故事《年的故事》教師在活動室上布置了相關的飾品,營造出一種春節來臨的歡快喜慶的氣氛,讓幼兒一進入活動室就有一種過新年喜氣洋洋的歡樂情緒,在感受和欣賞“春節序曲”時就顯得特別親切。

    3.倚“話”理解

    幼兒喜歡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話故事,孩子們總喜歡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正義。他們希望自己也能擁有童話主人公般的美麗和魔力。比如樂曲《東郭先生和狼》,它具有明確的故事情節,但是這首樂曲如果沒有解說詞的輔助,那么幼兒根本就無法理解這首樂曲,因為沒有任何線索提供幼兒進行形象的聯想。他們只能聽辨出各種樂器及演奏的音樂主題的情緒特點,卻無法和一系列的故事角色相聯系。因此,欣賞《東郭先生和狼》是從講故事開始的:親愛的孩子們,現在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這樣通過音樂的描繪和故事的

    幫助,孩子們不僅從故事中受到了教育,還了解了各種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種樂器的音樂表現力。這種理解顯然來自故事而不是音樂。

    三、“音話”結合注意

    1.精選內容

    欣賞作品選擇恰當與否,是幼兒感受、表現和創造的前提,因此為幼兒選擇民族音樂作品和相輔助教學的民間童話時,應當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并善于把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內容引入音樂活動,以便讓幼兒聯系實際生活加以想象并用動作進行表現。當幼兒有了切身的體驗,他們才能對音樂產生表現的欲望。童話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因此幼兒有豐富的童話體驗。教師可將民族音樂欣賞與童話相結合,使民間音樂欣賞不能僅僅局限于純藝術方面的體驗,要與語言領域相結合,增加音樂欣賞的趣味性、個性化。教師在引導幼兒方面要注意:要讓幼兒充分地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整體風格和結構,為后面的創編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民間童話的選擇不是沒有依據的空洞編造,它必須建立在對音樂充分感受的基礎之上,根據音樂的風格來想象音樂中的故事。這需要教師引導幼兒把握音樂的風格和結構,與故事密切相關。

    2.有機整合

    第9篇:關于春節的故事范文

    春節英語作文(1)

    Me in the ey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ancient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s, whenever the Spring Festival to, full of beautiful things in eyes of goods on the counter, the pedestrians on the road more and more,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traffic.

    Me in the ey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reunion festival, each to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visit family and friends, every family gather together, every family have saved yourself a year's food, and share, wine, meat, vegetables... , see table out of the unique flavor, all kinds of food, of course, the guests who also you're welcome, devoured, the whole room is immersed in a warm fragrance, annual lunar calendar people came back to grandma and grandpa, and people together, the dinner, showing a child lovely smiling face and grandparents amiable smile.

    In my eyes a loud at Chinese New Year holiday when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children's favorite holiday, I saw the children "kick" in hand, another hand holding a cigarette lighter, one point one throw, pa! Sweet crisp with interest, absorbed the adults staring at the firecrackers, Brian! In sunny days a few lightning, really loud! .

    Me in the ey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holiday is a slip of paper, when it came to pass, when the Spring Festival, he is one of the most auspicious time, he is a symbol of the good fortune, wealth, peace festival,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door labeled couplet about peace in the coming year happiness finds peace in his home, the door in the middle one big happy family, mean blessing coming is really a bustling scen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like a lamp, lit up the way forward in life, to warm the cold of the world, he is a good holiday, is a favorite holiday, is a blessing of the festival, said the truth I really want to day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我眼中的春節是有著古代風俗而又傳統的節日,每當春節到的時候,柜臺上的商品琳瑯滿目,路上的行人多之又多,人山人海,車水馬龍。

    我眼中的春節是個團聚的節日,每到春節來的時候,人們走親訪友,家家都歡聚在一起,家家都把自己存了一年的食物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酒、肉、菜……,只見桌子上擺出了風味獨特,各式各樣的飯菜,當然客人們誰也不客氣,狼吞虎咽的吃起來時,整個屋子都沉浸在了一種溫暖的香味里,大年初二的時候人們都回到了爺爺奶奶那里,和親人們歡聚一堂,晚宴上,呈現出孩子可愛笑臉和爺爺奶奶和藹的微笑。

    我眼中的春節時一個響亮的節日每當春節來的時候,是小孩最喜歡的節日,只見孩子們手里拿著“二腳踢”,另一只手拿著打火機,一點一扔,啪!聲音清脆悅耳饒有興趣,大人們全神貫注的盯著鞭炮,啪啪!入晴天的幾道閃電,真響呀!。

    我眼中的春節是一個紙片的節日,每當春節來的時候,他是一個最吉祥的時候,他是一個象征著福氣、財富、平安的節日,人們往往把門的兩側貼上關于平安來年幸福家庭和睦的對聯,門中間貼一個大大的福家,意味福氣的到來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啊!

    春節象一盞燈,照亮了人生前進的道路,溫暖了人間的寒冷,他是一個美好的節日,是一個人們最愛的節日,是一個福氣的節日,說心里話我真想天過春節。

    春節英語作文(2)

    When you ask the people around you,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I think ninety-nine percent will say the same answer, that is the Spring Festival.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Spring Festival, there is a old story. One is called "year" beast, will attack people from time to time. To ward off beasts years, people have to the last day of the old set off firecrackers and pasted red paper on the front door and window. Fortunately, the year for fear of the sound of firecrackers, and red stickers, dare not to come again. In order to commemorate the day, our ancestors put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as the "Spring Festival".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ll the family members gather together for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night. Apple, fish, noodles, dumplings, pork, chicken, cand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table. "Fish" represents "more than" year after year; "Apple" herald "do things go in peace, the smooth". "Noodles" said "healthy life", as for the other, said will you have a good luck in the New Year.

    The most happy childr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Not only because they are more than a lot of friend, they can also get a red envelope. A red envelope, they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to do: set off firecrackers, buy new clothes, buy everything you want. The best place for children, this is the Spring Festival, isn't it?

    Not only means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Year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lso carrying people wish for New Year. We hope the New Year wish will come true, life for the better. Anyway,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meaningful family reunion, we spent together with family, this is the whol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當你問周圍的人,什么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說出同一個答案,那就是春節。關于春節的由來,還有個古老的故事。一個叫“年”的猛獸,會時不時的襲擊人們。為了趕跑猛獸年,人們不得不在舊年的最后一天放鞭炮,在正門和窗戶上貼上紅紙。幸運的是,年因為害怕鞭炮的響聲和紅色的貼紙,不敢再來了。為了紀念這一天,我們的老祖宗把新年農歷的第一天定為“春節”。

    在春節期間,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在除夕的晚上會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飯。魚、蘋果、面條、餃子、豬肉、雞肉、糖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魚”代表著“年年有余”;“蘋果”預示著“做事情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面條”表示“健康長壽”,至于其他的,表示新年會甜甜蜜蜜有好運氣。

    小孩子是春節中最高興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多了很多小伙伴,他們還能拿到紅包。有了紅包,他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放鞭炮,買新衣服,買一切想要的東西。對小孩子來說,這就是春節最好的地方了,難道不是嗎?

    春節不僅僅意味著新年的開始,也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祝愿。我們希望新的一年愿望會實現,生活變得更好。不管怎么樣,春節最有意義的就是闔家團圓,我們與家人一起度過,這就是春節的全部。

    春節英語作文(3)

    More than 10 days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grandma just get busy preparing something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and kill the chicken, and duck slaughter, and cooked the meat, and cooking, busy trying. Grandma said: "now is' no New Year's day, better than New Year's day '!" Dad said: "now is Chinese New Year still busy!" But as for me, although is welcome, not 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s, but has been realized i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people overjoyed when!

    By year, every household lights, very busy. We eat a good meal in a hurry, picked up a firecracker quickly ran to the designated place, for fear of being robbed the first. We can be more firecrackers, there are "flowers" "double bang firecracker" "cuckoo cybele" BaiZiBao "..." Let's put the "flowers", firecrackers like a fire ball shot on the blue sky. All of a sudden, it's not rise, but suddenly burst, formed a colorful flower, have a plenty of gold to red, have a plenty of yellow and green, or blue and red. Then we put the "double bang firecracker", it is also good, listen to "bang" a loud noise, a Mars for a moment, it's a "bang" sound, golden fireball exploded in the sky, but not immediately. "BaiZiBao" two thousand multiple, how much more enjoyable enough. "Cuckoo crow spring" is my favorite, after burning up a clump of flame, the above quote pieces of colorful flowers, each flower so bright, so bright!

    Look at the beautiful fireworks in the sky, listening to all round the loud firecrackers, I want to, and came to the New Year, our motherland will present a new atmosphere.

    春節前十幾天,奶奶就開始為過年的事忙活了,又是殺雞,又是宰鴨,又是煮肉,又是燒菜,忙的不亦樂乎。奶奶說:“現在真是‘不是過年,勝似過年’啊!”爸爸說:“現在真是比過年還熱鬧呢!”而我呢,雖然是旁聽者,沒有參與討論,但是已經體會到了和諧社會中人們的高興勁!

    到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熱鬧非凡。我們匆匆吃好飯,拿起鞭炮便飛快的奔向指定地點,生怕被別人搶了先。我們放的鞭炮可多了,有“百花齊放”“二踢腳”“布谷啼春”“百子炮”……我們先放“百花齊放”,鞭炮像一個帶火的小球一樣躥上藍天。突然,它不在上升,而是猛然間炸開,形成了一朵五顏六色的花:有的是金轉紅,有的是黃加綠,還有的是藍加紅。然后我們放“二踢腳”,它也不錯,只聽“砰”一聲巨響,一個火星閃了一下,又是“砰”一聲響,金黃的火球在天空中炸開了花,可一下子就沒了。“百子炮”有兩千多發,要多過癮有多過癮。“布谷啼春”是我最喜歡的,點著后冒出了一叢火焰,上面開出一朵朵五顏六色的小花,每一朵都那么鮮艷,那么耀眼!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成人777777|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全球中文成人在线|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av免费电影| 五月天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女人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日韩黄a级成人毛片|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视频成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